血液学检验

时间:2019-05-15 10:04: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血液学检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血液学检验》。

第一篇:血液学检验

1:ABO血型鉴定: 抗体:IGM

2:HLA检测的临床意义

1.器官移植

2:输血,提高疗效

3:亲子鉴定

4:疾病诊断

3:造血干细胞:

定义:血液系统中的成体干细胞,是一个异质性的群体,具有长期自我更新的能力和分化成各类成熟血细胞的潜能

4:造血组织

中胚层,肝脏,脾脏,胸腺,淋巴结,骨髓

5:骨髓细胞演变规律

细胞体积(逐渐变小,巨核由小变大),细胞核(由大变小,巨核除外,染色质疏松到致密,核膜变明显,核仁逐渐消失),细胞质(有少增多,由深蓝色变成淡蓝或淡红,颗粒从无到有),核质比(由大变小)

6:干抽

定义:指非技术操作或穿刺不当,多部位,多次穿刺而抽不出骨髓或只抽到少量血液

7:贫血

缺铁性贫血:各种原因引起机体对铁的需求和供给失衡,导致体内储存铁缺乏,使合成血红蛋白的铁不足而发生贫血 铁幼粒细胞贫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铁的利用障碍,使血红蛋白合成不足和无效造血而出现的贫血

巨幼细胞贫血:由于叶酸或VB12缺乏或其他原因引起细胞核DNA合成障碍所致的骨髓三系细胞核质发育不平衡及无效造血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引起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组造血干细胞疾病

8:凝血四项

凝血酶原时间(PT):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状况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凝血酶时间(TT):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的时间 纤维蛋白原(FIB):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9:血管壁组成

内层(内皮细胞+基底膜)中层(平滑肌细胞)外层(结缔组织)

10:血小板结构:

表面结构,溶胶质层,细胞器内含物

11:主要血小板膜糖蛋白

GPIA:与GPIIA形成复合物,胶原的受体

GPIB:与GPIX和GPV形成复合物,VWF的受体 GPIIB和IIIA:纤维蛋白原FG的受体

12:微丝与微管

微丝:肌动蛋白细丝+肌球蛋白粗丝,与微管和中间纤维共同组成细胞骨架 微管:微管是一种具有极性的细胞骨架 致密管道系统:(DTS):调控血小板变形收缩活动以及血小板的释放反应

13:血小板止血功能:

血小板粘附;血小板聚集;释放反应;促凝作用;血块收缩

14:凝血因子

硫酸钡吸附血浆中无II VII IX X XI 血清中无I II

V VIII

15:血液凝固途径

16:体液抗凝

蛋白酶抑制物;抗凝血酶;蛋白C(包括PC TM PS APCI EPCR);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17:纤溶激活途径

内激活途径:血循环中内源凝血途径因子激活纤溶酶原 外激活途径:体内合成的某些激活物进入循环 外源激活:外界进入体内的某些药物激活纤溶酶原

18: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19:止血缺陷:

一期止血缺陷:血管壁和血小板异常 二期止血缺陷:血液凝固和抗凝功能异常

20:血友病:

定义:一组遗传性凝血因子VIII或IX基因缺乏导致的激活凝血酶原的功能发生障碍所引起 临床表现:关节肌肉的出血反应,出血难治疗,致残

实验室检查:筛选实验,纠正实验(正常吸附血浆纠正为血友病A,正常血清纠正为B),确诊实验

21:DIC 定义:是一种由于多种因素引发的内外凝血途径激活,过量凝血酶产生,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伴有继发性纤溶,产生难以控制的综合症

急性:广泛性出血,微循环衰竭休克,血压降低,微血栓栓塞,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指标:血小板计数<100x109/l;血浆纤维蛋白小于1.5G/L;3P实验阳性;PT差3S;APTT差10S;AT-3活性小于60%;血浆纤溶酶原抗原<200MG/L;血浆因子VIIIC活性<50%

22:PVE-DIC诊断指标

1:TF

2:DD二聚体

3:血栓弹力图

4:PAP

三者以上阳性

23:血栓前状态 定义:指血液有形成分和无形成分的生化学和流变学发生某些变化,使血栓形成活性增强或抗血栓活性减弱

实验检查:血管壁损伤,PLT增多或亢进,血凝活性增强,抗凝活性减低,纤溶活动减低,血液流变学改变

24:正常骨髓象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红比值为2-4:1 粒细胞系:占全部有核细胞50%-60%,原粒<2,早粒<5,分叶少于杆状,碱性<1,酸性小于5,各阶段细胞无异常

红细胞:幼红占有核细胞20%,巨核细胞:一张血片7-35个,主要为颗粒型和产板巨 淋巴:占20%,主要成熟淋巴

单核及其他:单核<5%,浆细胞<2%

第二篇:医学检验学位考试血液学考试大纲.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考试大纲 第二篇 造血检验

第三章 造血检验的基础理论

1.了解胚胎期及出生后的造血器官及造血基本概况。

2.熟悉造血微环境的组成及作用;主要的造血细胞因子及其主要调控作用。3.掌握造血干细胞(祖细胞的概念。4.掌握血细胞增殖、分化、成熟的概念;5.掌握血细胞的分类、各系血细胞发育过程及血细胞发育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第四、五章 造血检验的基本方法及临床应用与评价

1.掌握各系统各阶段正常血细胞形态学特点。2.掌握血象检验的方法及内容。

3.骨髓象检验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骨髓取材情况的判断;骨髓细胞学检查步骤、内容及注意事项;大致正常骨髓象特点。

4.熟悉骨髓象分析(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情况的临床意义;血细胞数量和形 态改变的临床意义。

5.熟悉常用细胞化学染色方法的结果分析和主要临床意义;掌握急淋、急 单、急粒白血病的细胞化学染色特点。第三篇 红细胞检验

第六章 红细胞检验的基础理论

1.熟悉红细胞膜的主要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功能,重点掌握红细胞膜蛋白的组 成、结构与功能;熟悉影响红细胞膜稳定的因素。

2.熟悉红细胞血红蛋白组成。

3.掌握红细胞糖代谢的主要途径、酶及其缺陷;熟悉红细胞铁代谢的主要过程及 代谢异常、红细胞核苷酸代谢主要过程及代谢异常。

4.掌握无效造血概念;了解红细胞衰老和死亡的基础理论。第七章 红细胞检验的基本方法

熟悉有关红细胞疾病检验的方法及其基本原理;掌握常见检验方法的主要临床意 义。

1.有关铁指标的检验 血清铁测定、血清铁蛋白测定、血清总铁结合力测定、血 清转铁蛋白测定、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测定。

2.叶酸和维生素 B 12的检验 血清维生素 B 12测定、血清和红细胞叶酸测定、血 清维生素 B 12吸收试验、血清内因子阻断抗体测定。

3.溶血的检验 红细胞寿命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检测、血清结合珠蛋白检测、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检测、尿含铁血黄素试验。

4.红细胞膜缺陷的检验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自身溶血试验及其纠正试验、酸 化甘油溶血试验、高渗冷溶血试验、红细胞膜蛋白电泳分析。

5.红细胞酶缺陷的检验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实验、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葡 萄糖-6-磷酸脱氢酶荧光斑点试验和活性测定、丙酮酸激酶荧光斑点试验和活性测定。6.血红蛋白异常的检验 红细胞包涵体试验、血红蛋白电泳检测、抗碱血红蛋白 质检测、HbF 酸洗脱法检测、血红蛋白基因 PCR 技术检测。

7.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检验 酸化血清溶血试验、蔗糖溶血试验、蛇毒 因子溶血试验。

8.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检验 抗人球蛋白试验、冷凝集素试验、冷热溶血试验。第八章 红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

1.掌握贫血的定义和诊断标准,熟悉贫血分类及贫血诊断过程。

2.造血功能障碍性贫血 掌握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 征及分型、实验室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再生障碍危象的概念、主要发病机制及检验 特点;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概念、主要发病机制及检验特点。

3.铁代谢障碍性贫血 掌握缺铁性贫血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铁粒幼细胞贫血的概念、主要发病机制及检验特点。

4.巨幼细胞贫血 掌握巨幼细胞贫血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诊 断及鉴别诊断。

5.溶血性贫血

1掌握溶血性贫血的概念、分类和诊断步骤。

2红细胞膜缺陷性溶血性贫血 熟悉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定义、发病机制 及临床特点、检验与诊断。

3红细胞酶缺陷性溶血性贫血 掌握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的定义、遗传方式、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检验与诊断。

4血红蛋白病 熟悉血红蛋白 E 病、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不稳定血红蛋白病主要

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检验与诊断。掌握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定义、主要发病机 制、临床特点、检验与诊断。

5掌握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定义、主要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检验与诊 断。

6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掌握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定义、主要发病机 制、临床特点与诊断。熟悉冷凝集素综合征、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的主要发病机制、临床与诊断特点

7.继发性贫血 熟悉各种慢性系统性疾病贫血的发病原因和检验要点;掌 握 骨髓病性贫血概念。

8.其他红细胞疾病 熟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主要发病机制、检验及诊断要点。第四篇 白细胞检验

第九章 白细胞检验的基础理论

1.粒细胞 熟悉粒细胞的生物化学与代谢;粒细胞的功能;重点掌握 粒细 胞的动力学。

2.淋巴细胞-浆细胞 了解淋巴细胞-浆细胞的生物化学与代谢、淋巴细胞-浆细胞的功能、淋巴细胞-浆细胞的动力学。

3.单核-巨噬细胞 了解单核-巨噬细胞的生物化学与代谢、单核-巨噬细胞 的功能、单核-巨噬细胞的动力学。

4.白细胞抗原 熟悉 HLA 抗原系统、。掌握 各种血细胞的主要膜受体和分化抗原。第十章 白细胞检验的基本方法

熟悉白细胞检验常见方法的主要临床应用与评价。

1.白细胞功能检验 墨汁吞噬试验;白细胞吞噬功能试验;血清溶菌酶

活性试验;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白细胞趋化性试验;吞噬细胞吞噬功能试验。2.细胞代谢及其产物检验 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检测;N-碱性磷酸酶检测;酸 性 α-醋酸酯酶检测;过氧化物酶检测。

3.白细胞动力学检验 氘标记脱氧胸苷测定;泼尼松刺激试验;肾上腺素激发试 验;二异丙酯氟磷酸盐标记测定;流式细胞仪检测 DNA 合成及含量;粒细胞抗体检测。

4.白细胞免疫标记检测 荧光显微镜计数检测;流式细胞仪计数检测;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法检测;生物素-亲合素酶标法检测。第十一章 白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

1.急性白血病分型及诊断 掌握白血病的概念、急性白血病的 FAB 分型概念及各 型的实验室诊断标准;掌握急性白血病 MICM 分型的概念,了解免疫学分型及与形态 学分型的关系;了解白血病的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分型的基础、掌握 常见白血病 核型和融合基因及其检测的临床意义;熟悉白血病的 WHO 分型。掌握 急性白血病的四 大临床表现及形态学检验的总特点;熟悉急性白血病的疗效观察标准;掌握 微量残留 白血病的概念。

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掌握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检验 及诊断。

3.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熟悉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 1-M 7型、急性髓细胞 白血病微分化型(M0 型的主要临床表现、检验及诊断。

4.慢性白血病 掌握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概述、检验及诊断、临床分期及 标准;了解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概述、检验及诊断。

5.少见类型白血病 了解嗜酸粒细胞白血病、嗜碱粒细胞白血病、组织嗜 碱细胞白血病、浆细胞白血病、多毛细胞白血病、幼淋细胞白血病、全髓细胞白血病、成人 T 细胞白血病、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的主要临床特点及检验特点。

6.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掌握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概述、检验及诊断、WHO 的分型标准。

7.恶性淋巴瘤 熟悉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概述、主要检验及诊断。8.浆细胞病 熟悉多发性骨髓瘤检验及诊断;了解巨球蛋白血症的概述、检验及诊断。

9.骨髓增生性疾病 了解原发性血小伴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症的概述、检 验及诊断。

10.组织细胞病 了解恶性组织细胞病、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概述、检 验及诊断。

11.其他白细胞疾病 掌握 白细胞减少症与粒细胞减少(缺乏 症的概念和主要发 病机制;掌握 类白血病反应的概念、类型及特点;熟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病 因、了解嗜酸粒细胞增多症、脾功能亢进、类脂质沉积病的概述、检验及诊断。第五篇 血栓与止血检验

第十二章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础理论

1.血管壁的止血作用 熟悉血管壁的结构、掌握血管的止血作用。

2.血小板止血作用 了解血小板的结构;熟悉血小板的活化及其分子基础;掌握 血小板的止血功能。

3.血液凝固 掌握凝血因子的特性、作用和分组;掌握内、外、共同源性途径的 概念和内、外凝血系统的概念,掌握凝血过程和凝血机制。

4.血液凝固调节系统 熟悉生理性抗凝蛋白的组成和主要作用(抗凝血酶、蛋白 C 系统、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蛋白 Z 和蛋白 Z 依赖的蛋白酶抑制物。

5.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掌握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概念、主要组成及其主要作用;掌握纤维蛋白溶解机制。了解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作用。

第十三章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本方法

掌握血栓与止血检验常用检验项目及其临床应用。

1.血栓与止血的筛选检验 掌握一期止血缺陷的筛选检验(出血时间、血 小板计数及其临床应用;掌握二期止血缺陷的筛选检验(APTT、PT 及其临床应用;掌握纤溶活性增强的筛选检验(纤维蛋白 /原降解产物测定、D-二聚体测定及其临床 应用。

2.血管壁(内皮检验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检测、血管内皮素-1检测、血浆血栓 调节蛋白检测、血浆 6-酮-前列腺素 F 1α检测。

3.血小板检验 血小板生存时间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血小板粘附试验、血小板聚集试验、血小板第 3因子有效性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检测、血小板活化指标 检测。

4.凝血因子检验 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及纠正试验、血浆因子 II、V、VII、X 促凝活性检测、血浆因子 VIII、IX、XI、XII 促凝活性检测、凝血因子

XIII 定性试验和亚基抗原检测。

5.生理性抗凝蛋白检验 抗凝血酶检测、蛋白 C 检测、血浆蛋白 S 抗原检测、组 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检测。

6.病理性抗凝物质检验 复钙交叉试验、凝血酶时间测定及其纠正试验、普通肝 素和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检测、凝血因子 VIII 抑制物检测、狼抗凝物质的筛选试验报 告和确诊试验。

7.纤溶活性检验 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血浆组织形纤溶酶原活化剂的 检测、血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剂检测、纤溶酶原的检测、血浆α 2-抗纤 溶酶的检测。8.血栓前状态检验 血浆血栓烷 B2 检测、血浆凝血酶原片段 1+2 检测、血浆纤维蛋白肽 A 检测、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检测、血浆纤溶酶-α 2-抗纤溶酶 复合物检测、纤维蛋白肽 Bβ 1-42 和 Bβ 15-42 测定。第十四章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临床应用 掌握一期止血缺陷筛选检验(BT、PT)的 1.血栓与止血筛检试验的应用 临床应用;二期止血缺陷筛选检验(APTT、PT)的临床应用。2.出血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1)熟悉过敏性紫癜的概述、临床特征及检验。2)掌握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概述、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分型、检验及诊 断。3)熟悉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常见病因和分类及检验特点;Even 综合征、血 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了解血小板功能异常性疾病的临床特征、检验及诊断特点。遗 传性和获得性血小板功能异常性疾病的分类和检验特点; 4)血友病和血管性血友病 掌握血友病的概念、遗传特性、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检验及诊断;血管性血友病的概念、遗传特性、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检验及诊断;血 友病甲与血管性血友病的鉴别。5)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陷症和因子 XIII 缺乏症 了解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陷症的 临床及检验特点;遗传性因子 XIII 缺乏症的临床及检验特点。6)肝脏疾病的凝血障碍 熟悉肝脏疾病凝血障碍的机制、血栓与止血检验结果对 肝脏疾病病情判断和预后估计的价值。7)了解依赖维生素 K 凝血因子缺乏症、病理性抗凝物质增多的检验。8)掌握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概念、病因、主要临床表现、检验和诊断;原发性纤 溶亢进症的临床特征与检验及其与 DIC 的鉴别。3.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 了解心肌梗死、脑梗死、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检 验; 血栓

前状态的概述、分子标志物检测结果及分析; 易栓症的概述、检验结果和分型。4.抗血栓和溶血栓治疗中的应用 掌握抗血栓治疗的监测、溶血栓治疗的监测。

第三篇:血液学检验中的防护措施

血液学检验中的防护措施

从采血员、标本员到上机人员,血液学检验人员都是HBV等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CDC)、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 OSHA)及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 NCCLS)均发布了有关文件,制定了相应保护措施。在这些措施的实施中,首先应明确:因为某个血样病毒感染性情况不明,在工作中必须假定所有血样都具有感染性,严格施行保护措施,不存侥幸心理。

1、使用安全性优异的血液学检验用品:追求安全性、保护检验人员及患者的健康,是近年来血液学检验用品设计和生产的趋势。当今各大医疗器械公司纷纷推出安全性优异的血液学检验产品,欧美一些先进国家,在检验中普遍采用安全性领先的产品,提高工作环境质量。以采血器材为例,大多数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真空采血系统。本世纪40年代,真空采血技术被发明,利用真空管中预置真空自动定量吸血。典型的真空采血系统由双向无菌针头、持针器和各种真空管三部分组成,与多种血液学检验仪器配套,直接上机,构成全封闭系统,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检验人员在采血、标本运输、处理、上机以及废物弃置等检验过程中各个环节与血样产生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可能。BD公司在40年代率先推出商品型真空采血系统-VACUTAINER○R后,不断改进其安全性,先后推出以血清凝胶管(SST)及血浆凝胶管(PST)为代表凝胶管,利用惰性凝胶,将血清或血浆与血细胞分离,实现一管操作,减少与血样接触。80年代,BD公司安全管盖(HEMOGARDTM)问世,其由原有的橡胶管塞及塞子外新设计的塑料罩组成。塑料罩与橡胶塞形成双井形凹陷结构,防止手指与管塞顶端及尾端附着血液接触,也减少了管塞拔出时血样外溅的可能。当年,安全管盖获得了全美最佳工业设计大奖。近年推出的安全锁定装置(SAFETYLOKTM),采血完毕,无需再从持针器上取下针头,将套袖向上一推,即可将针头封闭于套袖中,然后一起弃置,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针头造成的损伤。

2、洗手:与患者和血样接触后,经常洗手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自我保护措施。常规洗手,用肥皂及自来水冲洗就已经足够,无需使用消毒液。不提倡使用消毒纸巾。使用消毒纸巾,不用水冲,不能充分稀释或冲去手上的污染物。经常洗手可以在洗手后擦一些护肤品,以保护皮肤。

NCCLS建议在下列情况下必须洗手:(1)当手上沾有肉眼可见的血迹时。(2)工作完成后及离开实验室前。(3)脱手套后。(4)在饮食、吸烟、化妆、换隐形眼镜及上厕所前。(5)在任何需要手与粘膜、眼睛或破损皮肤接触前。

3、戴手套:戴医用乳胶手套可以为检验人员提供很好的保护。乳胶手套尽管不能避免针头造成的机械损伤,但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皮肤与血液的接触。而且,当针头造成意外损伤后,乳胶手套还可以起到一种阻挡、封闭作用,减少进入伤口的血量,从而降低感染可能。

乳胶手套应为一次性医用产品,不可反复使用,应从质量过关的厂商购买,使用前后应检查是否有肉眼可见的破损。使用中如手套沾上血或因理化因素出现破损时,应及时更换。因为HBV可以通过间接接触传染,使用实验室中的电话或电脑时,应摘手套。

CDC建议采血员应戴手套,并且在给下一个病人抽血时,应更换手套。尽管很多采血人员戴手套感觉手感不好,对静脉触摸不满意。但是,考虑到HBV、HIV感染的严重后果以及这种不便可以通过练习克服,CDC的建议还是利大于弊的。如患者有明确的HIV或HBV感染时,可戴双层手套或特制不锈钢丝网手套,严防针刺意外。

CDC规定,以下情况,采血员必须戴手套:(1)采血员手部皮肤有破损时。(2)给不合作的患者抽血时。(3)皮肤穿刺采血时(如采指头血时)。(4)新采血员培训时(既可保护学生又可使学生习惯戴手套采血)。

4、清除血迹:真空采血系统为全封闭系统,使用真空采血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采血、标本运输、标本处理中血样外溅的机会。但是各种操作意外也可能发生,造成血样对环境的污染。如使用传统注射器——试管方式采血,试管无盖,系统开放,血液学检验过程中血样污染环境的机会大大增多。无论采用何种系统,一旦出现血样污染,即应使用医用消毒剂,清除血污。具体清除步骤如下:(1)清除前应先戴厚乳胶手套,有条件时可以穿保护服。如果血污中带有碎玻璃或其它利物,应先将其扫除,切毋用手接触。如果血污太多,可考虑穿不透水的胶鞋。(2)用手纸、纱布或纸巾等吸干血迹,以增加消毒剂的效力。(3)清洗污染面,并吸干。(4)使用中效至高效医用消毒剂消毒表面。消毒液应保留足够的时间。(5)可吸干消毒液或令消毒液自干。(6)用水冲洗表面并擦干防滑。(7)将所有废弃物置于专用容器,按医院有关规定统一弃置。

5、针头的使用与弃置:针头损伤是职业性HBV和HIV感染最重要的原因,使用针头时要格外小心。在检验过程中,原则上应尽量减少使用针头、减少对针头的操作。使用传统注射器——试管方式采血时,采血员往往处于一种两难境地。采血后,如果不摘掉针头,将血直接由注射器推入试管,往往由于血液通过针头时压力过大,造成溶血,血样质量不能保证。如果将针头摘掉后再推血入试管,就不得不用手对针头进行操作,危险性很大,人员安全不能保证。推荐使用真空采血系统。多数真空采血系统厂商均提供专用针头弃置容器。采血后,血样已在真空管中。一手拿持针器,针头可以轻松地在专用针头弃置容器的凹槽内取下,针头自动落入坚固的容器内。这样,血样的质量和人员的安全均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6、实验室的常规管理:实验室应宽敞、整洁,实验室内应禁止饮食、吸烟等活动,外人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实验室。实验室负责人应对本室人员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制定书面安全规定,并监督实施。严格按照医院有关规定弃置实验室废物。

第四篇:56 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练习题

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成人在正常情况下,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唯一场所是: A.肝

B.脾

C.淋巴结

D.骨髓 2.骨髓干细胞不产生下列哪项:

A.T淋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TL)B.红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E)C.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D.嗜酸粒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EO)

3.就造血多能干细胞而言,下述概念错误的是: A.存在于骨髓和血液中,其形态和淋巴细胞相似 B.在特定条件下,可在脾内形成造血结节

C.它既能产生骨髓干细胞,又能产生淋巴细胞干细胞 D.其增殖形式为对性增殖(即“自杀性”增殖)4.下述不符合血细胞发育进程中形态演变规律的是:

A.胞体由大至小

B.核染色质由粗糙至细致

C.核仁从有至无

D.颗粒从无至有

5.不符合原始细胞一般形态特征的是: A.胞体大,但核浆比例小 B.细胞核内见明显的核仁 C.胞浆中一般无颗粒 D.核染色质细致均匀

6.主要对造血多能干细胞发生调控作用的血细胞激活素是: A.红细胞生成素(EP)B.集落刺激因子(CSF)C.白细胞介素-3(IL-3)D.巨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7.血细胞由原始向成熟阶段发育,下述不符合一般形态演变规律的是:

A.核浆比例:小→大

B.染色质:淡紫红色→深紫红色

C.核仁:可见→看不见

D.浆量:少→多

8.就红细胞生成素(EP)而言,下述错误的是: A.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肾产生,而人工无制备 B.能刺激造血多能干细胞使形成红细胞系祖细胞 C.能促进幼红细胞增殖和成熟

D.缺氧状态时,肾产生红细胞素增加

9.外周血三系减少,而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下列何者与此不符: A.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再障

C.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D.阵发性睡眠性蛋白尿

10.骨髓细胞检查以晚幼红增生为主,细胞内铁外铁明显减少或消失,常出现于:

A.缺铁性贫血

B.地中海贫血

C.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11.骨髓穿刺呈“干抽”,肝脾肿大,外周血出现幼红.幼粒细胞,下列哪项一般不宜考虑: A.再障

B.骨纤

C.白血病

D.恶性淋巴瘤 12.区别中幼.晚幼.杆状核粒细胞时,最重要的标志是:

A.胞体直径的大小

B.核染色质粗细情况

C.胞浆中颗粒的多少

D.细胞核的凹陷程度

13.作骨髓检验不能作肯定结论的疾病是:

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自身免疫性贫血

D.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14.除哪项外,骨髓检查均可出现巨幼红细胞增多:

A.缺铁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难治性贫血

D.白血病治疗后 15.骨髓检验对下列哪项不能作出肯定诊断:

A.白血病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多发性骨髓瘤 16.粒红比例<2:1,通常不出现在下列何者:

A.放射病早期

B.急性化脓性感染

C.脾功能亢进

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17.不是骨髓穿刺成功的指标是:

A.抽出骨髓瞬间,有特殊感觉

B.髓粒和脂肪滴

C.镜下见到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等

D.杆状核与分叶核细胞的比值≤外周血 18.粒红比例>5:1时,与下列何者不符:

A.急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类白血病反应

C.单纯红细胞性再障

D.急性失血性贫血

19.下列不属于正常骨髓象特征的是:

A.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

B.粒红比例为3~5:1 C.原粒L2%,早幼粒L4%

D.偶见组织嗜碱细胞 20.骨髓穿刺呈“干抽”,外周血无幼稚细胞出现,脾也不肿大,下列最佳选择是: A.再障

B.慢粒

C.骨纤

D.多发性骨髓瘤 21.中幼红细胞的胞浆呈嗜多色性的原因是:

A.浆内血红蛋白尚未形成B.RNA等嗜碱性物质占绝对比例 C.细胞发生退化变性

D.Hb趋多,而RNA渐少 22.下列关联组合错误的是:

A.大红细胞见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

B.靶形红细胞见于地中海贫血 C.红细胞苍白区扩大见于缺铁性贫血

D.环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23.下列哪种细胞在骨髓片中出现,则具有肯定的病理意义: A.尼曼-匹克(Niemann-Pick)细胞

B.成骨细胞

C.破骨细胞

D.Ferrata细胞

24.成熟红细胞的异常形态与疾病的关系,下列哪项不正确:

A.点彩红细胞提示铅中毒

B.棘形红细胞提示β-脂蛋白缺乏症 C.半月形红细胞提示疟疾

D.镰形红细胞提示HbF增高

25.浆细胞系占骨髓有核细胞30%,其中原.幼阶段细胞占浆细胞的50%,下列何者应首先考虑:

A.急性风湿热

B.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C.多发性骨髓瘤

D.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26.外周和骨髓象中嗜酸性粒细胞>10%,通常不出现在下列何者:

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霍奇金病

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D.急性传染病(如伤寒)

27.除下列哪项外,骨髓检查可表现有巨核细胞减少: 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急性白血病

D.放射病 28.巨核系细胞增多的骨髓象一般不出现在:

A.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早期

D.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9.下述不符合正常骨髓象特征的是:

A.原粒+早幼粒占6%

B.红系占有核细胞的20%

C.原淋+幼淋占10%

D.全片巨核细胞数为20个 30.下列关联组合错误的是:

A.镰刀形红细胞见于镰形红细胞性贫血

B.球形红细胞见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红细胞缗钱状形成见于低球蛋白血症

D.破碎红细胞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31.骨髓增生程度呈极度活跃,最常出现于: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正常骨髓象

C.溶血性贫血

D.各种白血病 32.铁吸收率测定的正常参考值是:

A.5%~10% B.10%~35% C.35%~50% D.50%~75%

33.核素在下列试验中的应用,除哪项外,其基本原理都是一种竞争结合反应:

A.铁吸收率测定

B.血清铁蛋白测定

C.血清维生素B12测定

D.血清叶酸测定

34.细胞培养中常以40个或40个以上细胞组成的细胞团称为: A.集落

B.大丛

C.小丛

D.微丛

35.在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适量红细胞生成素,主要用于下列哪项培养:

A.CFU-GM

B.BFU-E和CFU-E

C.CFU-Meg

D.CFU-E和CFU-GM 36.某再障患者作CFU-GM培养,其集落数分别是:病人骨髓培养明显减少,病人与正常人骨髓混合培养正常,病人血清与正常人骨髓混合后培养也正常,则其发病机理是: A.造血干细胞缺陷型

B.免疫抑制型(抑制细胞型)C.免疫抑制型(抑制血清型)

D.造血环境缺陷型 37.急性白血病时,细胞培养往往表现有:

A.CFU-CM的集落数增高

B.CFU-E的集落数增高

C.细胞丛/集落数的比值增高

D.细胞丛/集落数的比值降低 38.下列可使血粘度增高的因素是:

A.红细胞压积明显降低

B.切变率降低

C.纤维蛋白原减少

D.温度升高

39.除下列哪项外,血液粘度可以增高:

A.冠心病和心肌梗塞

B.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C.糖尿病和高脂血症

D.再生障碍性贫血

40.为了区别红白血病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下列首选试验是:

A.POX染色

B.PAS染色

C.ALP积分测定

D.a-NAE染色 41.为了鉴别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下列首选试验是:

A.SB染色

B.PAS染色

C.ALP积分测定

D.ACP染色 42.为了鉴别小原粒性白血病与急淋,下列首选试验是:

A.POX染色

B.PAS染色

C.ALP积分测定

D.ACP染色 43.为了哪项细胞化学染色对急粒与急单的鉴别意义不大:

A.a-NAE染色及NaF抑制试验

B.a-NBE染色及NaF抑制试验 C.AS-D-NAE及NaF抑制试验

D.ALP积分值测定

44.确诊为慢粒患者,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突然升至200分,可能发生下列哪种变化:

A.急粒变

B.急淋变

C.急单变

D.合并严重化脓感染

45.骨髓涂片中见异常幼稚细胞占40%,这些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结果分别是:POX(-),SB(-),AS-D-NCE(-),a-NBE(+)且不被NaF抑制,下列最佳选择是: A.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B.组织细胞性白血病 C.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D.粒-单细胞性白血病

46.骨髓增生程度极度活跃,原始细胞占30%,这些原始细胞的化学染色结果分别是:POX(+),ALP积分5分,PAS部分细胞呈颗粒状阳性,a-NBE(-),据此,下述最可能的选择是:

A.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47.不符合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细胞非特异性酯酶染色结果的是: A.a-NAE阳性,不被NaF抑制

B.AS-D-NCE:阴性

C.AS-D-NAE:阳性,被NaF抑制

D.a-NBE:阳性,被NaF抑制 48.不符合急单白血病细胞非特异性酯酶染色结果的是: A.AS-D-NCE染色呈阳性

B.a-NAE染色呈阳性 C.AS-D-NAF染色呈阳性

D.a-NBE染色呈阳性

49.关于a-丁酸萘酚酯酶(a-NBE)染色,下述概念不正确的是:

A.粒细胞系统均为阴性反应

B.幼单核细胞为阳性反应,不被NaF抑制

C.组织细胞呈阳性反应,不被NaF抑制

D.非T非B细胞可呈颗粒状阳性 50.关于醋酸AS-D萘酚酯酶(AS-D-NAE)染色,下述概念不正确的是: A.急粒时,白血病细胞可呈阳性反应,且不被NaF报制 B.急单时,白血病细胞可呈阳性反应,但被NaF抑制 C.红细胞系统均呈阴性反应 D.淋巴细胞呈弱阳性反应

51.关于a-醋酸萘酚酯酶(a-NAE)染色,下述概念正确的是: A.单核细胞和幼单核细胞为阳性反应,且不被NaF抑制 B.少数粒细胞可呈弱阳性反应,且不被NaF抑制 C.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呈阴性反应

D.急粒时,白血病细胞多呈阳性反应

52.关于氯乙酸AS-D萘酚酯酸染色(AS-D-NCE),下述概念不正确的是: A.粒细胞酶活性随细胞的成熟而增强

B.淋巴细胞.浆细胞.幼红细胞均呈阴性反应 C.单核细胞为阴性反应,个别呈弱阳性反应 D.急粒多呈阳性反应

53.关于细胞外铁,下述概念错误的是:

A.反映骨髓中贮存铁的量

B.它是铁蛋白的聚合体 C.用普鲁士蓝显示其存在 D.正常人为弱阳性 54.细胞外铁阴性,铁粒幼红细胞占12%,此结果符合:A.正常骨髓铁粒染色

B.缺铁性贫血

C.地中海贫血

D.难治性贫血

55.幼红细胞浆内的蓝色铁颗粒在6个以上,且环核分布,则称为: A.细胞外铁

B.铁粒幼红细胞

C.铁粒红细胞

D.环铁幼红细胞 56.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的是:

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淋巴肉瘤

C.多毛细胞白血病

D.尼曼-匹克病

57.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NAP)在下列疾病的鉴别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A.慢粒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类白血病时则明显升高 B.急淋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急粒时则明显升高 C.PNH病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再障时则明显升高

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NAP积分明显升高,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时NAP无明显变化 58.PAS染色应用在下列各项鉴别,错误的一项是:

A.巨核细胞强阳性

B.高雪细胞强阳性

C.骨髓转移的腺癌细胞强阳性

D.巨贫时的红系细胞强阳性

59.骨髓片作PAS染色,大多白血病细胞呈红色块状阳性,而胞浆底色不红,下列何者与此相符:

A.急粒

B.急淋

C.急单

D.浆细胞性白血病 60.下列何者作PAS染色时红系呈阳性反应:

A.再障

B.巨贫

C.红白血病

D.溶贫

61.PAS染色阳性,唾液水解后再次染色仍为阳性,该阳性物质应除外下列哪项: A.糖原

B.粘多糖

C.糖脂

D.粘蛋白 62.正常血细胞PAS反应,下列何者不正确:

A.原粒细胞阴性反应,早幼粒细胞后阶段阳性逐渐增强 B.幼红细胞和红细胞均呈阳性反应

C.大多淋巴细胞为阴性反应,少数淋巴细胞呈阳性反应 D.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均呈阳性反应

63.POX染色在鉴别急性白血病中,下述判断错误的是: A.急粒(+),急单(±),急淋(-)

B.小原粒与原淋细胞区别,前者可呈(+),后者(-)C.急单与组织细胞性白血病均呈阳性反应 D.急早白与急单区别,前者呈强(+),后者呈(±)64.正常血细胞POX反应,下述结果错误的是: A.中性粒细胞随细胞的成熟阳性程度逐渐增强

B.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程度最强,嗜碱性粒细胞呈阳性反应 C.原单细胞呈阴性反应,幼单和单核细胞呈弥散状弱阳性反应 D.淋巴细胞系呈阴性反应,而巨核细胞系呈强阳性反应

65.正常血细胞作过氧化物酶染色,下列反应结果不正确的是:

A.原粒细胞阴性或弱阳性

B.嗜碱性粒细胞阳性程度最强

C.原单细胞阴性,幼单可呈弱阳性

D.淋巴细胞系和红细胞系均呈阴性反应 66.非造血的成份是:

A.铁

B.钙

C.叶酸

D.维生素B12 67.无效造血过多与何项有关:

A.分裂周期延长

B.红细胞本身缺陷

C.幼红细胞成熟障碍

D.维生素B12供量过多 68.红细胞膜结构和变形与何者有关:

A.PK

B.蛋白质代谢

C.G-6-PD

D.细胞内能量代谢,尤其ATP 69.在红细胞膜变形中起主要作用的成分是:

A.收缩蛋白

B.膜脂质

C.膜糖类

D.膜酶类 70.红细胞破坏后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不出现:

A.Hb分解为血红素和珠蛋白

B.血红素降解为胆绿素.铁和一氧化碳

C.珠蛋白降解为氨基酸

D.血红蛋白酌情与结合珠蛋白结合为复合体 71.DNA合成障碍性贫血包括:

A.增生不良性贫血

B.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巨幼细胞性贫血

72.大细胞性贫血包括:

A.恶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地中海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73.不属红细胞生成减少所致的贫血是:

A.红细胞酶缺陷性贫血

B.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D.骨髓病性贫血 74.溶血性贫血下列何项是正确的:

A.红细胞DNA合成障碍

B.红细胞寿命缩短

C.缺乏促红细胞生成素

D.红细胞表面积/体积比增大 75.红细胞镰变试验与下列哪种Hb有关:

A.HbS

B.HbBart

C.HbI

D.HbG 76.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接反应阳性,应考虑:

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蛋

B.地中海贫血

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D.先天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77.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接法下列哪项不正确:

A.检查红细胞表面不完全抗体

B.加抗人球蛋白血清发生凝集 C.在盐水介质中发生凝集

D.直接试验阳性不一定发生溶血 78.关于冷凝集综合征下列哪项不正确:

A.抗体IgM

B.0-4℃凝集反应最强

C.抗原结合点较多

D.溶血不需补体参与 79.冷凝集素测定不增高的疾病是:

A.衣原体肺炎

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C.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D.多发性骨髓瘤 80.检查冷抗体,下列哪项是错的:

A.冷溶血试验

B.自身溶血试验

C.酸溶血试验

D.冷凝集试验 81.发病机制与免疫因素无关的是: A.恶性贫血

B.新生儿溶血病

C.单纯性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D.HbE纯合子

82.某女性,28岁,发热,腰痛,伴巩膜发黄一周,两年来有类似发作史,无酱油色尿,血红蛋白70g/L,网织红细胞18%,骨髓红系明显增生,尿胆原和尿胆素阳性,尿含铁血黄素试验阳性,该病人的可能诊断为:

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B.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C.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D.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贫血 83.下列哪种疾病临床上同时存在贫血及脾肿大:

A.地中海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D.再生障碍性贫血

84.不符合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症的是: A.与病毒感染有关

B.抗体主要是IgG

C.无补体参加

D.冷溶血检查可确诊

85.红细胞膜的改变哪项不引起红细胞被坏:

A.红细胞膜附着C3

B.红细胞表面积加大

C.红细胞膜遭微血管病损伤

D.红细胞膜上附着IgG不完全抗体 86.与血管内外溶血有关的是:

A.多为先天性

B.常呈慢性发作

C.患者常有脾肿大

D.自身免疫性溶血

87.表现为再生障碍危象的是:

A.慢性溶血者突发全血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减少 B.急发全身症状,发热,休克,出现血红蛋白尿症 C.急发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5%,出现肾衰 D.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骤降,出现血红蛋白血症 88.与血管外溶血不符合的是:

A.常为慢性经过

B.脾不肿大

C.常为先天性

D.破坏的红细胞被单核-巨噬系统吞噬 89.尿含铁血黄素试验何项错误:

A.亦称Rous试验

B.是应用普鲁士蓝反应

C.阳性以慢性血管内溶血的诊断价值很大

D.阴性结果可排除血管内溶血存在 90.血红蛋白尿的叙述何项不正确:

A.见于慢性溶血性贫血者尿中

B.尿镜检红细胞可呈阴性 C.尿隐血试验可呈阳性

D.尿液常为棕色 91.血管内溶血最严重的标志是:

A.血浆血红素结合蛋白减低

B.含铁血红素白蛋白血症 C.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血症

D.血浆结合珠蛋白减低 92.不属于增生性贫血血象的病是:

A.缺铁性贫血

B.脾功能亢进

C.恶性贫血

D.G-6-PD缺陷 93.哪项与含铁血黄素尿有关:

A.是慢性血管内溶血的有力证据

B.含铁血黄素内主要为二价铁 C.急性溶血者尿中始终为阴性

D.经肝细胞分解为含铁血黄素 94.不符合急性溶血性贫血的是:

A.发热,酱油色尿可伴休克

B.急性贫血伴黄疸 C.肾功能衰竭

D.出现左肘关节肿胀 95.不属红细胞外在异常所致的溶贫是:

A.自身免疫性

B.脾功能亢进

C.酶缺陷

D.铅中毒 96.不符合溶贫骨髓象特征的是:

A.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B.粒红比值减低

C.三系显著减低

D.无巨幼红细胞

97.某患者,女,21岁,16岁时开始乏力,头晕,月经量过多,曾服用中药及铁剂,症状无改善,体检:皮肤粘膜苍白,肝肋下2cm,脾侧位肋下2.5cm,余无异常,Hb 80g/L,RBC 3.3×1012/L,Hct 0.26,网织红细胞0.027,染色血片中可见靶形红细胞,嗜多色性红细胞及有核红细胞,肝功能正常,血清胆红素正常,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幼红细胞增生显著,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G/E=0.9:1,未见巨幼样变,细胞外铁(Ⅲ),铁粒幼红细胞0.60,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缺铁性贫血

B.地中海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失血后贫血 98.不属于遗传性红细胞内在缺陷的是:

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B.G-6-PD缺乏

C.异常血红蛋白病

D.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99.增生性贫血时不出现的是:A.血片中可见形态,染色,大小异常的红细胞 B.外周血红细胞.血红蛋白减低 C.血片中原粒细胞>5% D.外周血网织红细胞>5% 100.溶血性贫血血象不会出现:

A.血片上可见幼红细胞

B.网织红细胞减少

C.血红蛋白浓度减少

D.全血MCV增高

101.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何项不正确:

A.患者红细胞呈球形

B.自身溶血试验阳性可被ATP纠正 C.红细胞酶缺陷所致

D.渗透脆性试验阳性 102.β-地中海贫血与下列何项无关:

A.控制基因突变

B.肽链结构异常 C.肽链合成速度减慢

D.肽链数量不平衡 103.下列红细胞膜缺陷性疾病中何项是获得性的:

A.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B.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C.口形红细胞增多症

D.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104.不符合血管外溶血的是:

A.起病缓慢,脾大明显

B.无血红蛋白尿

C.含铁血黄素尿阳性

D.脾切除有效

105.诊断溶血性疾病最可靠的指标是:

A.网织红细胞增高

B.骨髓幼红细胞增生

C.尿胆原增高

D.红细胞寿命缩短

106.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见于:

A.缺铁性贫血

B.感染性贫血

C.血友病

D.恶性贫血 107.不符合缺铁性贫血的结果是:

A.MCV 60~80fl

B.MCH 15~21pg

C.MCHC 0.18~0.25

D.缺铁蛋白减低

108.不符合缺铁性贫血的是:

A.铁蛋白<12ug/L

B.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15%

C.红细胞苍白区扩大

D.血清总铁结合力减低 109.不符合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的是:

A.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

B.血清铁增高

C.转铁蛋白饱和度增高

D.血浆铁转换率增高 110.不符合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发病原因的是:

A.铁利用不良

B.组织铁储量减少

C.血红素合成障碍

D.红细胞无效生成

111.患儿,4岁,贫血貌,红细胞3.5×1012/L,血红蛋白75g/L,骨髓增生活跃,血清铁6μmol/L,属何种贫血:

A.大细胞性贫血

B.小细胞性低血素贫血 C.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D.正常细胞性贫血 112.维生素B12在DNA合成中的作用,哪项是错的: A.催化5甲基四氢叶酸生成四氢叶酸

B.缺乏时,则四氢叶酸减少,结果DNA合成障碍 C.催化甲基丙二酸辅酶A,转变为琥珀酸辅酶A D.缺乏时,血中甲基丙二酸减少

113.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下列哪项是错的: A.维生素B12是DNA合成的必需营养素 B.叶酸也是DNA合成的必需营养素 C.DNA是细胞增殖的基本物质条件 D.细胞发育胞浆落后于细胞核

114.与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无关的红细胞的改变是:

A.细胞分裂增殖加速

B.红细胞体积增大 C.核染质疏松

D.发生巨幼细胞性贫血 115.关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哪项是错误的: A.胃液中游离盐酸显著或缺乏

B.注射组织胺后,恶性贫血患者仍无游离盐酸 C.血清间接胆红素升高 D.血清铁降低

116.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无关的是:

A.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B.MCV 110~160fl

C.MCH 33~50pg

D.MCHC 0.32~0.35 117.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不会出现的是: A.贫血轻重不一,为大细胞正色素性

B.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5叶以上者可>3% C.可见粒细胞巨形变,见巨形血小板 D.浆细胞增多

118.血清铁不增高的是:

A.感染性贫血

B.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血色病 119.不能区别感染性贫血与缺铁性贫血的是:

A.血清铁均降低

B.铁结合力均升高

C.缺铁性贫血,骨髓内.外铁减少

D.感染性贫血,骨髓内铁少,外铁增多

120.不符合感染疾病所致贫血的是:

A.红细胞生成时间缩短

B.铁代谢障碍 C.骨髓造血功能受损

D.NAP显著减低 121.不符合恶性肿瘤所致贫血的是:

A.肿瘤未侵犯骨髓时,不会发生溶血

B.主要与出血有关

C.营养不良

D.造血功能减低 122.不符合内分泌疾病所致贫血的是:

A.贫血多不严重

B.常为正常细胞正色素性 C.白细胞和血小板均减低

D.骨髓增生轻度减低 123.肝疾病所致贫血哪项是错的:

A.可以是正常细胞性,亦可是大细胞性或小细胞性 B.胆道阻塞患者能见到靶形红细胞 C.网织红细胞减少

D.合并脾功能亢进者,全血细胞减少

124.不符合感染性疾病所致继发性贫血的是:

A.血清铁减少

B.铁结合力下降 C.骨髓细胞内铁增多

D.骨髓造血功能较差 125.不符合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是:

A.全血容量增多(为正常的150%~200%)B.红细胞容量增加 C.血液比重增加 D.全血粘度正常

126.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下列哪项是错的:

A.红细胞7~10×1012/L

B.血红蛋白180~240g/L C.网织红细胞>5%

D.血小板增高 127.不符合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骨髓表现是:

A.偶有“干抽”现象

B.各系均增多,以红系增生为显著 C.巨核细胞增多,可成堆出现

D.骨髓细胞内外铁明显增加 128.血清铁减低见于下列何种贫血:

A.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129.患儿,男性,12岁,面色苍白,贫血乏力,肝.脾肿大,血红蛋白70g/L,血片见正常和低色素红细胞及少数中.晚幼粒细胞,红细胞渗透性减低,骨髓环状铁粒幼红细胞达45%,其诊断可能为:

A.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地中海贫血

130.正细胞正色素贫血见于缺铁性贫血哪期:

A.缺铁初期

B.缺铁潜伏期

C.早期缺铁性贫血

D.重度缺铁性贫血

131.缺铁性贫血发展进程中较早出现的是:

A.仅有贮存铁减少

B.血红蛋白减少

C.血清铁减少

D.红细胞减少

132.在缺铁潜伏期中,下列哪项是错的:

A.血清铁开始降低

B.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消失 C.转铁蛋白饱和度减低

D.有贫血

133.呈典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可见于缺铁性贫血何期:

A.缺铁初期

B.缺铁潜伏期

C.轻度缺铁性贫血

D.重度缺铁性贫血 134.患者,女性,20岁,头昏乏力,两下肢有散在瘀斑,肝.脾未触及,血红蛋白45g/L,红细胞1.06×1012/L,白细胞数2×109/L,中性30%,淋巴70%,血小板数25×1012/L,骨髓增生低下,巨核细胞未见,可能诊断是:

A.粒细胞减少症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恶性贫血

D.白细胞不增加性白血病 135.骨髓病性贫血的血象检查特征是:

A.贫血为正常细胞性

B.网织红细胞常达5%~10%或更高 C.红细胞大小不等和形态异常

D.可见幼红细胞和幼粒细胞 136.骨髓病性贫血属于:

A.恶性贫血

B.造血功能障碍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溶血

137.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病变一般先累及:

A.肋骨

B.脊柱

C.胸骨

D.髂骨 138.不符合骨髓病性贫血的是:

A.淋巴瘤

B.多发性骨髓瘤

C.恶性贫血

D.粟粒性结核 139.再生障碍性贫血与下列哪些关系不显著:

A.化学因素

B.饮食习惯因素

C.放射因素

D.生物因素 140.获得性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下列哪项检查是错的:

A.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进行性下降

B.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

C.网织红细胞数减少

D.白细胞数和血小板数正常或轻度减低 141.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可见:

A.幼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

B.血清铁减低

C.血清铁饱和度减低

D.血和尿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 142.不符合先天性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是:

A.出生后不久发病

B.有贫血

C.无先天畸形

D.有先天畸形 143.再生障碍危象早期骨髓检查的特征是:

A.有核细胞减少

B.看不到原、早幼红细胞

C.只看到中,晚幼红细胞

D.数日后发现巨大原始红细胞 144.不符合急性再生障碍危象的是:

A.红细胞数减少

B.白细胞数减少

C.血小板减少

D.短期不可自然恢复145.下列哪项检查合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

A.肝脾及淋巴结肿大

B.外周血可见有核红细胞 C.巨核细胞减少

D.DNA合成障碍 146.再生障碍性贫血应与下列哪种疾病鉴别:

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B.缺铁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恶性贫血

147.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诊断根据是: A.全血细胞减少

B.网织红细胞减少 C.造血原料减少

D.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148.再生障碍性贫血,下列哪项检查是错的:

A.中性粒细胞AKP增高

B.胎儿血红蛋白增高 C.血浆促红细胞生成素增高

D.尿促红细胞生成素减低 149.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最主要原因是: A.造血原料不足

B.失血过多

C.红细胞破坏过多

D.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150.不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理是:

A.造血干细胞损伤

B.造血微环境损伤 C.免疫性造血抑制

D.DNA合成障碍

第五篇:临床血液学检验骨髓报告单(样例)

临床血液学检验骨髓报告单样本

一、缺铁性贫血(IDA)

骨髓片:

1、取材、涂片、染色良好。

2、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系占35.5%,红系占54.5%,粒红比值为1.54:1。

3、红系增生明显活跃,以中晚幼红增生为主,晚幼红增生尤其明显,细胞体积小,胞浆蓝染,胞浆量少,边缘不整齐,成熟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可见嗜多色性红细胞。

4、粒系增生活跃,各阶段比值形态无异常改变。

5、淋巴系统正常,均为成熟淋巴。

6、单核细胞正常。

7、其他非造血细胞未见。

8、巨核细胞易见,血小板成群分布,形态正常。

9、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血片:

1、涂片、染色可,白细胞分布正常。

2、白细胞分类正常,成熟红细胞同骨髓样改变。

3、血小板易见,三五成群分布,形态正常。

4、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组化染色:铁染色:内铁(—),外铁(—)

网织红计数:正常

结合骨髓象、血象、组化染色,提示为缺铁性贫血。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AA)

骨髓片:

1、取材、涂片、染色良好。

2、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粒系占26.8%,红系占10%,粒红比值为2.68:1。

3、红系增生减低,幼稚红细胞形态无异常改变,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

4、粒系增生减低,各阶段幼稚粒细胞形态正常。

5、淋巴系统比值相对升高,均为成熟淋巴。

6、单核细胞正常。

7、其他非造血细胞可见。

8、巨核细胞未见,血小板分布减少,体积小。

9、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血片:

1、涂片、染色可,白细胞分布减少。

2、白细胞分类正常,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

3、血小板分布减少,呈散在单个分布。

4、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组化染色:铁染色:内铁升高,外铁正常

网织红计数:减少

结合骨髓象、血象、组化染色,提示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三、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M2a型)

骨髓片:

1、取材、涂片、染色良好。

2、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粒系占60.8%,红系占13.2%,粒红比值为4.61:1。

3、粒系极度增生,比值明显增大,以原粒增生为主,原粒38.9%,NFC86.8%,白 细胞大小均匀,可见大原粒或小原粒,核有畸形,胞浆少,可出现空泡及奥氏小体,核仁显著,核分裂易见。

4、红系增生受抑制,比值减少,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

5、淋巴系统比值相对减少。

6、单核细胞减少。

7、其他非造血细胞未见。

8、巨核细胞难见,血小板分布减少。

9、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血片:

1、涂片、染色可,白细胞分布增多。

2、白细胞分类幼稚粒增多,原粒比值升高,中性分叶核减少,成熟红细胞同骨髓样改变。

3、血小板分布减少。

4、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组化染色:POX:强阳性

结合骨髓象、血象、组化染色,诊断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M2a型)。

四、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

骨髓片:

1、取材、涂片、染色良好。

2、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显著,粒系占65.2%,红系占10.5%,粒红比值为6.21:1。

3、粒系增生显著,以早幼粒增生为主,NFC50%,异常早幼粒细胞大小和核大小不一,胞浆内出现大量粗大、密集或融合的嗜天青颗粒,细胞和核可有畸形,可见奥氏小体。

4、红系增生受抑制,比值减少,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

5、淋巴系统比值相对减少。

6、单核细胞减少。

7、其他非造血细胞未见。

8、巨核细胞难见,血小板分布减少。

9、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血片:

1、涂片、染色可,白细胞分布增多。

2、白细胞分类幼稚粒增多,以早幼粒为主,中性分叶核减低,成熟红细胞同骨髓样改变。

3、血小板分布减少。

4、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组化染色:POX:强阳性

结合骨髓象、血象、组化染色,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

五、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骨髓片:

1、取材、涂片、染色良好。

2、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粒系占40.1%,红系占12.8%,粒红比值为3.13:1。

3、粒系增生受抑制,比值减少,幼稚粒细胞分布减少,形态正常。

4、红系增生受抑制,幼红细胞比值减少,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

5、淋巴系统极度增生,比值明显增高,以原淋、幼淋增生为主,原幼淋形态异常,核仁少,胞浆少,呈高核浆比。

6、单核细胞减少。

7、其他非造血细胞未见。

8、巨核细胞难见,血小板分布减少。

9、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血片:

1、涂片、染色可,白细胞分布增多。

2、白细胞分类原淋幼淋增多,中性分叶核减少,成熟红细胞同骨髓样改变。

3、血小板分布减少。

4、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组化染色:POX:阴性

结合骨髓象、血象、组化染色,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六、多发性骨髓瘤(MM)

骨髓片:

1、取材、涂片、染色良好。

2、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系占15.5%,红系占19%,粒红比值为1.23:1。

3、粒系增生受抑制,各阶段细胞形态正常

4、红系增生受抑制,各阶段细胞形态正常。

5、淋巴系统比值正常。

6、单核细胞正常。

7、浆细胞增生明显,形态异常,大小不一,核畸形,双核或多核,胞浆量多,内可见Russll小体,可见火焰细胞、葡萄细胞和Mott细胞。

8、巨核细胞可见,血小板分布减少。

9、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血片:

1、涂片、染色可,白细胞分布正常。

2、白细胞分类正常,亦可有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出现少量浆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成熟红细胞同骨髓样改变。

3、血小板分布减少。

4、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组化染色:POX:阴性

结合骨髓象、血象、组化染色,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MM)。

七、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

骨髓片:

1、取材、涂片、染色良好。

2、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粒系占62.8%,红系占20.5%,粒红比值为3.06:1。

3、粒系极度增生,比值显著增高,以中性中幼粒、中性晚幼粒及杆状核细胞增多为

主,原粒+早幼粒可达13%,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粒细胞大小不

一,核浆发育不平衡,核分裂象易见。

4、红系早期增生,晚期受抑制,幼红细胞比值相对减少,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可见嗜多色性和嗜碱性点彩。

5、淋巴系统比值减少。

6、单核细胞减少。

7、其他非造血细胞未见。

8、巨核细胞易见,血小板分布增多。

9、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血片:

1、涂片、染色可,白细胞分布显著增多。

2、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比值明显增高,以中性中幼粒,中性晚幼粒及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为主,中性粒细胞分叶核降低,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增高。

3、血小板分布增多。

4、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组化染色:NAP积分降低

结合骨髓象、血象、组化染色,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

下载血液学检验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血液学检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血液学记忆口诀

    临床血液学学习记忆口诀 2015-03-10中华检验医学网 一、血细胞的命名: 命名六系三过程 ,粒红巨单浆和淋; 原始幼稚与成熟,早幼中幼晚幼型。 血细胞成熟规律:成熟规律有共性,由大到......

    血液学检验科实习鉴定

    血液学检验科实习鉴定 通过在血液科一个月的实习,我基本掌握了血液学检验的知识和操作。 在实习中,我遵守血液科室的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认真完成老师交代的实习任务。 虽然......

    临床血液学骨髓报告单样本

    临床血液学骨髓报告单样本 一、缺铁性贫血(IDA) 骨髓片:1、取材、涂片、染色良好。 2、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系占35.5%,红系占54.5%,粒红比值为1.54:1。3、红系增生明显活跃,......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 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干细胞研究室研究助理招聘启事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是我国最大的集医疗、科研、教学、产......

    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内科学(血液学专业)考研试题

    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内科学(血液学专业)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 1.维甲酸综合症 2.HPP-CFC (包括中英文全称) 3.造血干细胞移植 4.ACD (慢性病贫血) 5.假VWD 二、填空题:(每题1分) 1......

    检验管理制度

    六、检验管理制度 检验01 一、 检验职责、任务 ⑴. 按国家颁布的标准、图纸、定货合同和工艺文件,组织和监督从原材料(含焊材)进公司到成品出公司,整个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工作,......

    检验制度

    检验制度 一、生产质量部负责本厂产品的检验工作。 二、检验员对产品进行抽样,送检验室进行检验。 三、检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影响结果准确度的因素要密切注意,并严......

    检验年终总结

    检验科工作总结 111年度本人在医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科室全体同志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努力学习、积极工作,转变管理理念,认真落实院、科两级负责制,带领全科同志发扬吃苦耐劳、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