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

时间:2019-05-15 06:56: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

第一篇: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

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干细胞研究室研究助理招聘启事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是我国最大的集医疗、科研、教学、产业于一体的国家级血液学专业科研医疗机构。院所是国家教育部内科学(血液病)重点学科点,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医学科学院干细胞医学中心以及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挂靠单位,设有造血干细胞、止血血栓与血管、药理及药物学、细胞分子生物学、免疫与生物治疗和血液肿瘤分子生物学6个学科。现有硕士点8个,博士点4个和博士后流动站。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程涛实验室根据研究需要,拟招聘研究助理2-4人(方向:干细胞生物学或生物信息学),热忱欢迎广大优秀青年学者加盟!详细情况请见重点实验室网站:

http:///

1、招聘基本条件

(一)身体健康,热爱科研事业。

(二)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

(三)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和能力,符合规定的学历等任职条件。

2、招聘程序

(一)应聘材料须提供包括个人从本科起的详细学习经历、科研成果、参与研究项目、各类证书复印件一并电邮给联系人。

(二)我们将采取走访、调查、导师或专家推荐信、面试等形式对考核对象进行综合考察,考核主要内容包括拟聘用人员政治思想、道德品德、业务能力、资格复查。

(三)签订聘用协议:通过考察考核合格者,经体检确定的拟聘用人员,按规定签订聘用协议。聘期一年,试用期1个月。试用期不合格人员,予以解除聘用协议。一年期满后经双方协商可以续聘。

3、对研究助理的基本要求

1、年龄一般应在30周岁以下,取得博士学位者可适当放宽;

2、取得硕士以上学位者;

3、具有科研工作经历者优先;

4、专业背景应为医学、生物学、生物信息学或计算机应用;

4、待遇

1、薪酬待遇比照所内同等资历人员确定薪酬和福利,提供社会基本保险。劳务费用从课题费中支取。

2、岗位职责、考核指标和双方的权利义务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及双方协商在聘用协议中予以明确。

3、食宿自理,不迁移户口和档案。

5、联系方式

E-mail: wpyuan@ihcams.ac.cn联系人:袁老师

第二篇:中国医学科学院动物实验研究所大事记

中国医学科学院动物实验研究所大事记

一九八O年

2月15日卫生部批准成立医学实验动物中心(以下简称“动物中心”)。

5月药物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劳动卫生研究所的动物房设备及人员合并归动物中心管理。

5月4日医科院下发《关于成立〈医学实验动物中心〉筹建领导小组的通知》,任命赵林为筹备组组长,王荣祖为副组长。8月19日医科院党委批准成立动物中心临时党支部。11月8日召开动物中心工会成立大会。一九八一年

3月12日经医科院党委批准,正式成立动物中心党支部,赵林任支部书记,邱志成任支部副书记。

5月19日医科院任命王荣祖、邱志成、徐振国为动物中心副主任。

6月27日卢耀增、徐振国作为中国实验动物学界代表赴日本参加了第七届国际卫生组织“关于已知菌动物研讨会”。一九八二年

10月25-26日英国工业和环境保护研究所曲克斯勒(P.C.Trexler)教授到动物中心参观访问。

12月翻修了南院动物房643平方米,改建无菌动物房1250平方米。一九八三年

9月29日医科院党委批准研究所党支部改为党总支,邱志成为总支书记。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即:南院饲养场、科研、行政等党支部。

9月29日医科院党委任命邱志成为党总支书记,任命卢耀增为动物中心主任,任命徐振国为副主任。

一九八四年

10月15日医科院任命方喜业为动物中心副主任。

11月12日动物中心临时党委成立,邱志成任党委书记,李志为党委副书记。一九八五年

4月4日根据上级党委部署,开始全面整党工作。8月20日医科院任命景绍亮为动物中心副主任。9月研究所招收了第一届研究生。

10月24日医科院成立了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方喜业任副主任。一九八六年

5月5日医科院批准,“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改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并成立“中国协 2 和医科大学实验动物学部”,任命卢耀增为研究所所长。5月研究所与国家科委联合邀请国际实验动物学会主席Rowsell考察访问我国实验动物情况。

7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实验动物顾问沙博迪到所考察讲学。12月引进国内外实验动物种子,建立我国实验动物资源种子库和保种生产体系。一九八七年

3月国家科委批准成立中国实验动物学会(CALAS),挂靠研究所。

3月13日医科院任命朱凤扬为研究所党委副书记。4月14日,CALAS召开成立大会。7月研究所成立实验动物科技开发公司。

9月美国缅因州杰克逊研究所翟振纲教授到所举办实验动物遗传育种学习班,培训专门人才,并帮助研究所建立了实验动物保种育种室。一九八八年

9月16-20日全国第二届医学实验动物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宣布成立卫生部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研究所,景绍亮任办公室主任。

9月23日在中南海召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成立三十周年暨青年科学奖授奖大会,研究所科研人员史顺娣荣获“青年科学奖”。12月22日科研项目“无菌兔、豚鼠的培育及研究”通过成果鉴定。人民日报第三版以“无菌豚鼠和无菌兔培育通过部级鉴定,我国医学研究进入使用无菌动物时代”为标题予以报道。

****年

10月18-20日CALAS年会暨首届优秀论文评选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吴小闲、王荫槐获优秀论文一等奖;史顺娣、王光明获优秀论文二等奖。

12月4-22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马科斯(Preston.A.Marx)博士应邀来华协助研究所建立猴艾滋病的监测和动物模型工作。一九九0年

3月19-29日国家科委生物中心王仁武、徐新来,所长卢耀增等一行就日本国际协力团资助研究所建立“中日实验动物人才培训中心”项目访问日本。

5月15日医科院授予日本实验动物器材协议会理事长佐藤善一“中国医学科学院顾问”称号。

6月6日医科院授予美国杰克逊实验室翟振纲“中国医学科学院名誉教授”称号。

9月8日研究所与北京军区后勤部机关农场正式签订租地合同,用于建立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繁育场。

9月18日医科院党委任命程绍泰为研究所党委副书记。9月18日医科院任命卢耀增为研究所所长、实验动物学部主任; 魏履升任研究所副所长、实验动物学部副主任。

一九九一年

2月21-27日研究所由北京东城区东单三条九号17号楼迁入北京朝阳区潘家园南里5号新址。

3月27日以日本外务省经济协力局铃木重之为首的日本JICA项目事前调查团一行六人,到研究所考查。

4月2日医科院副院长陈妙兰与日本JICA理事铃木重之签署了中日技术合作项目建立“中国实验动物人才培训中心”协议。卢耀增所长等参加了签字仪式。一九九二年

6月26日医科院院长顾方舟与日本JICA理事玉光弘明正式签署了JICA项目,在研究所建立“中国实验动物人才培训中心”协议。卢耀增所长等参加了签字仪式。

10月12-16日研究所与 CALAS举办了亚太地区国际实验动物科学讨论会议,来自15个国家的近19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一九九三年

3月3日医科院任命蔡有余为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实验动物学部副主任;娄志民为研究所副所长、实验动物学部副主任;史顺娣为研究所副所长、实验动物学部副主任。

3月医科院党委任命娄志民为研究所党委副书记。4月经医科院党委批准,由蔡有余、娄志民、史顺娣、杨经武、薛萍等五人组成研究所临时党委。

8月研究所科研成果“无菌兔与无菌豚鼠培育及研究”被收入《中国实用科技成果大辞典》。

8月5日医科院任命张克文为研究所党委副书记。9月13日医科院任命张克文为研究所副所长。

11月30日医科院院长巴德年与日本JICA项目代表前岛一淑,就JICA项目实施中的有关事项签署了协议。

12月21日建立了卫生部实验动物检测中心,并经卫生部专家组评审,通过计量认证,中心具备对实验动物微生物、遗传、寄生虫、病理、环境、营养等方面检测能力,获得56项检测认证。一九九四年

6月,研究所党委进行换届选举。经医科院党委批准,新一届党委由张克文、蔡有余、娄志民、刘德惠、郭文华五位同志组成;张克文任党委书记,李素英任纪委副书记。

6月17日医科院任命蔡有余为研究所所长、实验动物学部主任。6月23日医科院任命张克文为研究所党委书记,任命李素英为研究所纪委副书记。

一九九五年

1月方喜业主编的《医学实验动物学》作为全国重点医学院校教材正式出版。1月24日研究所召开首届职工代表大会。

3月29日医科院任命刘德惠为研究所副所长,实验动物学部副主任。

12月卢耀增教授主编的中国协和医大教材《实验动物学》正式出版。一九九六年

10月研究所繁育场更新了设备改造,安装了饲料机。12月完成编写“中日实验动物人才培训中心”七项课程的教材。一九九七年

11月25日医科院任命刘一农为研究所所长、实验动物学部主任。11月26医科院任命陈小凡为研究所代理党委书记(兼)。12月23日经国家科委批准,建立国家实验动物环境、病理检测中心。一九九八年

3月1日经北京市动物管理委员会批准,研究所成为北京市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之一。同时批准研究所为北京市实验动物培训机构之一,承担本市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培训任务。

4月23日刘一农所长应国际实验动物学会理事会(ICLAS)常务理事会的邀请,并受CALAS委托,以国际观察员身份参加了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国际实验动物常务委员会会议。

6月17日医科院任命王家成为研究所党委副书记(代理党委书记职务),兼副所长。一九九九年

5月完成实验楼动物房改造工程,改造面积1388平方米,并通过卫生部动管会、北京市动管会的验收。

5月25日刘一农所长当选为第十二届ICLAS常务理事。7月12日医科院任命赵怡红为研究所党委副书记。12月建立了早老性痴呆转基因小鼠动物模型 二000年

1月17日医科院任命王家成为常务副所长、实验动物学部常务副主任。

1月17日医科院任命段春林为副所长,实验动物学部副主任。3月研究所成立基因敲除中心实验室。

10月8日医科院任命方福德为所长,实验动物学部主任。二00一年

1月5日研究所党委开展了“三讲”教育活动。3月“SPF及清洁兔种群的培育”通过北京市科委验收。5月“药物安全评价试验常用实验动物标准指标建立”通过专家验收。

12月科研项目“早老性痴呆病转基因动物模型生物学背景指标建立”完成并用于动物实验中。二00二年

2月美国NIH项目:CIPRA项目在研究所开始启动。10月研究所对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改造。二00三年

4月16日医科院任命秦川为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履行法人代表职责。

4月18日成立研究所防治非典型肺炎领导小组。

5月3--4日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科技攻关组,到所考察从事非典型肺炎研究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ABSL-3)。科研人员协助专家组,科学地提出《传染病非典型肺炎病毒研究实验室暂行管理办法》和《传染病非典型肺炎病毒的毒种保存、使用和感染动物模型的暂行管理办法》,于5月6日以科技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名义下发。5月12日全国防治非典性肺炎指挥部科技攻关组办公室认定研究所“ABSL-3实验室已具备从事SARS病毒所需的条件,同意进行SARS病毒的细胞学、小动物和大动物实验研究”。并要求“紧急扩建180平方米的ABSL-3实验室”。

5月获得科技部“十五”863项目:“SARS病毒敏感动物模型的建立”、“SARS病毒动物模型的建立”、“抗病毒药物的体外抗SARS作用筛选”等。

6月9日国家药监局宣布非典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在猴子身上获得初步证实。7月1日秦川教授获得北京市统战系统抗击“非典”先进个人称号;SARS模式动物工作小组荣获“首都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7月12日我国第一个SARS冠状病毒感染动物模型在研究所成功建立,这标志着困扰SARS疫苗和药物研究的“瓶颈”被突破。7月30日秦川教授作为英模代表参加了全国抗击非典型肺炎英模事迹报告团,在人民大会堂报告了科学家开展SARS科学研究的事迹,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8月28日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卫生部、军事医学科学院、院校党委领导等到所视察。听取了研究所科研工作(SARS疫苗研制)、ABSL-3实验室改造等情况汇报。

9月26日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科技攻关组认定:研究所改造后的ABSL-3实验室“具备开展大动物、小动物和细胞水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研究的条件”。

10月20日研究所接受西班牙政府捐款人民币924000元,用于SARS课题研究。

11月23日SARS病毒灭活疫苗完成临床前研究,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受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官员及专家的充分肯定,被认为是“令全世界振奋的突破性进展”。

12月1日研究所接受日本三井株式会社捐赠的设备,价值人民币77000元,用于SARS课题研究。

12月17日医科院任命秦川为研究所所长、实验动物学部主任,游徳通为党委书记兼副所长。二00四年

1月5日国家863重大专题《SARS冠状病毒感染恒河猴等动物的模型建立》研究课题,通过卫生部组织的专家鉴定委员会鉴定,被誉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3月8日所长秦川教授获得北京市及全国“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

3月15日“中国实验动物学报”“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4月14日研究所学委会换届改选,同时成立实验动物福利与伦理委员会,秦川教授任学委会主任和实验动物福利与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

4月21日CALAS第六届学术年会在杭州召开。会上,CALAS第四届理事会换届改选,所长秦川教授当选副理事长兼秘书长。5月19—27日应日本实验动物学会邀请,国内实验动物界专家、学者及管理人员组成学术代表团,对日本进行访问。CALAS与日本、韩国实验动物学会共同倡议成立了“亚洲实验动物学会联合会”(以下简称“AFLAS”),CALAS秘书长秦川教授代表中国参加了AFLAS理事会,当选为AFLAS副主席。

5月27日朱华获得日本实验动物学会颁发的“日本实验动物国际 奖”。

10月15日研究所党委进行换届改选。经医科院党委批准,新一届党委由游德通、万泽军、刘云波、秦川、涂新明等五名同志组成;游德通任党委书记。

10月18日研究所与法国巴黎第五大学癌症疫苗研究所正式签署了共同合作开展“中国猕猴SIV疫苗的研究与开发”协议书。10月29日经“卫生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批准,研究所取得了培训工作的资格,即《医学实验动物饲养国家职业资格》。二00五年

4月1日经卫生部继续教育委员会批准,研究所获得3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分别为:转基因、基因剔除和胚胎技术;医学实验动物质量标准保证教育培训;实验动物环境、设施、设备检测标准化技术。

5月13日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全国实验动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委会)正式成立。秦川教授任第一届标委会主任委员。

5月17-25日CALAS组团参加了日本实验动物年会。张扬清获得日本实验动物学会国际奖。

5月27日研究所创新机制科技体制改革正式启动。

6月30日研究所与法国第5大学卢葳教授联合申请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863”计划)项目“艾滋病免疫治疗性疫苗研发” 获得资助,建立了“中法联合实验室”。7月18日医科院任命张连峰为副所长、实验动物学部副主任。8月18日研究所党委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10月12-14日CALAS、ICLAS与研究所联合举办了“国际实验动物专题研讨会(CALAS--ICLAS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10月15日ICLAS主席Gilles Demers和副主席Norikazu Tamaoki来研究所参观访问。二00六年

4月23日经国家实验室认可委批准,GLP中心获得了食品和药品的急性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刺激性试验、过敏性试验、溶血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治疗糖尿病药效学试验和保健品辅助改善记忆功能试验、保健品缓解体力疲劳功能试验的资格。7月1日经卫生部批准,研究所成为国家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原微生物应急实验室成员单位。

7月24日研究所投资注册成立了北京康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7月28日医科院任命刘云波为副所长、实验动物学部副主任,万泽军为党委副书记。

11月4-6日研究所ABSL-3实验室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组织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现场评审。

11月9-10日研究所实验动物管理获得国际AAALAC认证。11月10日经朝阳区人大换届选举,秦川教授当选为朝阳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二00七年

1月经医科院批准成立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比较医学中心。6月6日研究所ABSL-3实验室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生物安全评审。

7月1日研究所新网站(中英文)开通。

10月31日经卫生部批准,建立了卫生部人类疾病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二00八年

5月24日研究所ABSL-3实验室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第二次监督评审。

6月29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批准研究所位于长辛店的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8月1日北京康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对外合作成立“北京华阜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月27-29日CALAS在北京召开了AFLAS第三次会议暨CALAS第八届学术年会。来自国内600名科技工作者出席会议。来自国外的国际实验动物联合会主席,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印度实验动物学会主席,以及154名实验动物专家参加会议。9月28日CALAS召开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和常务理事,刘谦教授当选理事长,秦川教授当选秘书长。

9月30日ICLAS主席Demers教授、印度实验动物学会主席S.G.Ramachandra等一行30人来访,参观了研究所实验动物设施。10 月至2009年2月,研究所党委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二00九年

1月《2008-2009实验动物学学科发展报告》出版。

2月成立实验动物资源北方中心和非人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4月14日研究所与台湾合作召开“两岸CRO暨相关产业研讨会”。会上,研究所、北京康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麦德凯生科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5月成立甲型H1N1流感病毒攻关小组。

5月13日CALAS组团参加了日本实验动物年会,刘嘉琳获得日本实验动物学会颁发的“日本实验动物国际奖”。

9月“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三级实验室”,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

9月加强学科建设,研究所增设比较医学专业,于2008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批准,2009年开始正式招生。

12月研究所建立起一系列完善的研究平台,包括病理平台、遗传工程疾病模型平台、传染性疾病实验研究平台、人类疾病模型影像分析平台、实验动物行为分析平台、实验外科手术平台等。

第三篇:中国医学科学院先进集体事迹

中国医学科学院申报卫生外工作先进集体材料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以下简称院校)国际合作处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卫生外事指导方针,在卫生部、教育部、科技部发展规划战略指导下,围绕院校医学教育、科研、医疗中心任务,开展了积极有效、具备实质性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医学科学发展和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的良好条件与环境,促进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并以院校医、教、研工作的协调稳定、持续发展为目标,促进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结合院校的综合优势,在科研、医疗和教学上发起具有自己特色的国际研究、合作规划;开展多元化国际合作项目。近年来,在处内人员紧缺、任务重的情况下,很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得到院校领导及各方面的好评。

一、重大外事活动

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75周年庆典活动于2004年7月9-12日在北京举行。受CMB总部委托,我院校承担了全部活动的筹备、组织及会务工作。此次参加庆典活动的中外来宾共有133人。吴仪副总理为活动发来了贺信。韩启德副委员长、卫生部、教育部、北京市政府领导应邀出席庆典活动开幕式。本次活动在院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在有关处室的配合下,国际合作处全体同志共同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庆典活动的各项活动。

根据我国卫生部安排,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李钟郁博士于2004年4月20日来院校作了题为《China and World Health》的演讲,我处会同院校党政办公室负责会议的组织筹备和翻译工作。演讲安排得到卫生部及有关方面的好评。这次活动扩大了院校在世界卫生领域的影响,推动了院校同世界卫生组织间的交流与合作。

来自美国、墨西哥11所大学校长代表团于2004年10月14日访问院校。我处组织了各所院科研、外事管理人员和学生代表出席了与外宾的见面会。见面会气氛活跃,来宾饶有兴趣地回答了学生及与会人员提出的问题。

美国Princeton大学校长Sherley Tilghman女士一行于2004年10月28日来访,受到刘德培院校长的会见。我处协助中央电视台在院校组织工程中心实验室采访Sherley Tilghman女士工作,得到各方面好评。

二、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项目

1999年,为了加强CMB项目归口管理,成立了CMB项目管理办公室及专家咨询委员会。

出台了《院校关于CMB项目管理暂行规定》和《CMB项目指南》。建立了院校CMB项目管理模式。

1999-至今,共获得CMB资助项目18个,资助金额达715万美圆,推动了院校医、教、研的发展。

2004年CMB资助与美国密执安大学医学院合作成立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育与发展中心。中心的成立促进了院校医学教育研究与发展。

成功组织协调了CMB“全球医学教育基本要求项目” 在中国8所重点医学院校的开展。此项目得到我国教育部、卫生部领导的支持,对促进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重要专项工作

1、国家外专局项目

在卫生部的大力支持下,院校获得国家外专局项目资助逐年增加。2001-2005年,共获得国家外专局资助386元人民币。

2、继续开展了与美国哈佛医学院和南加州大学、香港大学医学院学生交换项目。该项目于2004年3月正式启动,执行期10年。每年各校互派4名学生进行2个月临床实习。

3、在我处积极认真地申请下,经上级主管部门的推荐和专家评审,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M ROY SCHWARZ教授分别被国家外专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了2004“友谊奖”和"长城友谊奖”的殊荣, 以表彰其在科技、教育、文化建设事业中做出的突出成绩和贡献。CMB主席来京出席了外专局举办的隆重的颁奖大会并参加了2004年建国55周年的国庆活动,受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接见。

4、与日本学术振兴会及熊本大学合作项目

自1995年中国医学科学院与日本学术振兴会正式签订交流协议以来,根据协议规定,双方设立事业委员会,每两年易地召开一次中日专家委员会联合会议,总结前两年的工作及制定下一交流的重点专业。每年我院派出两名长期, 四名短期人员赴日进修。至2005年该协议已经执行十年。为了对上十年的合作进行总结,2005年4月我院举办了双方协议执行十周年庆典活动并召开小型研讨会,邀请曾利用协议资金赴日学习的学者进行专题报告,日本学术振兴会主席小野元之一行参加了此次活动。在我处全体人员的辛勤努力下,研讨会和庆祝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此次活动加深了我愿与日本学术振兴会的友谊,下5年的合作协议正在商讨中。我处还征集编写过去十年通过此项目赴日的研修员的赴日随想,以便和日方共同出版纪念画册。

日本熊本大学与我院已有二十年的交流合作关系,每年我院可派出两名人员赴熊本大学学习,专业不限,时间为一年。迄今为止,熊本大学已接收培训了我院年轻研究人员40多名,他们正作为骨干力量活跃在临床或基础研究领域。熊本大学也先后派出44名教授来我院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5、艾滋病研究国际合作项目

由刘谦书记牵头的与美国AARON DIAMOND艾滋病研究中心何大一主任的艾滋病疫苗研究与开发项目实施进展顺利。2003年11月11日接待了美国克林顿总统来访。国合处承担了对外联络、参与活动筹划、安排及翻译工作。此次活动极大地促进了中美双方在AIDS病防治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扩大了院校的影响。我处还承担了申报何大一教授成为工程院外籍院士工作,已得到工程院批准。

中国医学科学院(CAMS)与克林顿艾滋病行动计划(CHAI)经过中美双方近一年的多次接触和沟通,2004年4月29日,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与美国克林顿基金会代表Ira Magaziner先生在北京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与美国克林顿基金会合作谅解备忘录。克林顿基金会艾滋病项目已经在非洲、亚洲和加勒比海地区18个国家开展了艾滋病治疗和关怀活动。此次与中国的合作,将在艾滋病治疗和关怀方面,为中国控制艾滋病的蔓延发挥重要作用。

四、国际研讨会

组织召开学术研讨会是我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与协和医院联合举办了四次国际肠外肠内营养研讨会,来自中国、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瑞典、荷兰的著名专家学者到会并作报告。2003年12月16-19日在北京举办了2003年第二届国际干细胞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包括来自欧洲及美国著名专家出席会议。本次会议展示了我国在干细胞组织工程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科研成果,促进了我国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召开了“2004年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和“第十四届世界心胸外科大会”等 ;目前,正与协和医院共同筹备将于今年9月年举行的“第五届妇科生殖内分泌国际研讨会”及与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举办的“肿瘤防治与治疗国际论坛”两个学术会议。

五.名誉或客座教授授予情况

2003—2004年共办理名誉教授申报和审批29人次,其中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欧盟材料委员会主席等知名科学家。同时进行专题报告会5次。

六、外事工作管理 1、2004年3月15-16日,我处组织召开了“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研讨会”,与会代表共计75人。刘德培院校长、刘谦书记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就新时期外事工作的新思路及战略进行了研讨。邀请了科技部、卫生部、教育部国际合作司领导及有关专家作了专题报告;各所院外事部门介绍了本单位外事管理情况。会议取得了很好的成效。2005年1月组织召开了全院系统的外事工作会议,加强了对国际合作政策研究和政策指导及宏观管理,完善办事程序及外事管理及报告制度。

2、国合处网页建设

根据院校网页制作的工作安排,进一步加强国合处信息管理,我处在年内建立了国际合作处网络数据库,包括交流信息、合作项目数据库以及图片档案、日常外事管理工作的数据库。经过设计、策划并修改,现网络数据库已基本建成并开通了处内局域网,完成了数据信息的录入和资源共享。

第四篇: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开展创建无烟医院工作计划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开展创建无烟医院工作计划

(后附戒烟小常识)

一、制定全院禁烟工作发展规划、工作制度、奖惩措施及无烟科室评选标准。

二、召开创建“无烟医院”动员会,号召全院职工,特别是医务工作者要作戒烟、禁烟模范,为创建“无烟医院”作出贡献。

三、开展创建“无烟医院”的宣传工作。

1、统一在医院大楼的主要入口设置明显的禁烟标志,在门诊候诊大厅、接诊室、病房走廊、办公室、会议室等处张贴悬挂禁烟标志,医院室外环境也配置吸烟危害健康的警示语标牌。

2、通过宣传栏、院周会和职工大会向全院工作人员进行禁烟宣传,强调做好禁烟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将禁烟宣传融入住院病人的入院宣教中,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的医学知识,告诫病人及家属禁止在院内吸烟。

四、定期做好针对医务人员和社会吸烟人群的有关吸烟危害性和戒烟方法的讲座,做好新员工入岗安排禁烟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禁烟能力。

五、组织禁烟小组人员进行月抽查、季度检查工作,将结果纳入科室考核当中。

六、做好区域的禁烟工作,力求在室内场所(包括候厅、门诊、病房、手术室、实验室、示教室、办公室、会议室等)全面禁烟。

七、建立一支监督员队伍,做到群众参与、群防群治,为我院的禁烟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附戒烟小常识:

尼古丁成瘾机制

戒烟为什么这么难呢?

在大多数吸烟者的意识中,戒烟是一件非常痛苦,并且成功率非常低的一件事,所以有人发出了“戒烟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

我们就应该从医学上来分析了。其实,对吸烟者来讲,吸烟不仅仅是一种习惯,更重要的是一种难以拒绝的尼古丁成瘾的表现。您知道尼古丁是怎样让您成瘾的么?

当吸烟者吸烟时,尼古丁以烟为载体,进入体内,90%的尼古丁在肺部吸收,其中1/4的量在几秒钟内即进入大脑。尼古丁迅速作用位于脑腹侧被盖区的 a4b2受体,受体被激活释放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物质,多巴胺就像是一个“兴奋精灵”,能让人脑产生各种愉悦感受。

尼古丁很容易被排除体外,随着尼古丁量在体内的减少,多巴胺的分泌水平迅速下降,吸烟者就会感到烦躁、不适、恶心、头痛并渴望补充尼古丁。而一旦得到了尼古丁补充,多巴胺再次迅速释放,吸烟者再次感觉愉悦,便在大脑中形成了一个对尼古丁依赖的“奖赏回路”。

大脑长期处在被尼古丁激活的状态,逐渐降低对尼古丁的敏感反应,造成吸烟者对尼古丁需要量越来越大,这就是为什么吸烟者的烟量会随着烟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大。

随着“奖赏回路”的不断加深,使吸烟者形成了对尼古丁的依赖,也叫尼古丁成瘾。尼古丁的最大危害就在于成瘾性,吸烟者一旦成瘾,每30-40分钟就需要吸一支烟,以维持大脑尼古丁稳定水平。

WHO专家委员会将药物成瘾正式定义为:“由于反复使用某种药物所引起的一种周期性或慢性中毒状态”,具有以下特征:

(1)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强制性地驱使人们使用该药物,并不择手段地去获得它。

(2)有加大剂量的趋势。

(3)对该药的效应产生精神依赖并一般都产生躯体依赖。

(4)对个人和社会都产生危害。

烟草依赖即尼古丁依赖具有药物成瘾的全部特征,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烟草依赖作为一种疾病列入国际疾病分类(ICD-10)(F17.2),确认烟草是目前对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

香烟真正的危害

一、与吸烟相关的疾病主要有:

1.心血管疾病:吸烟与冠心病、高血压、猝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发病有关,吸烟促使血液形成凝块和降低人体对心脏病先兆的感应能力。

2.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COPD和肺癌。

3.消化系统疾病:消化性溃疡、胃炎、食管癌、结肠病变、胰腺癌和胃癌。

4.脑血管疾病:吸烟增加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另外吸烟可损伤脑细胞、损害记忆力、影响对问题的思考及引起精神紊乱等。

5.内分泌疾病:吸烟20支/日,可使糖尿病危险增加1倍。吸烟亦促发甲状腺疾病。

6.口腔疾病:如唇癌、口腔癌、口腔白斑、白色念珠菌感染、口腔粘膜色素沉着、口腔异味等。

7.眼科疾病主要包括:中毒性视神经病变、视觉适应性减退、黄斑变性、白内障等。

二、对青少年的危害

吸烟对青少年危害性更大。据医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各生理系统、器官都尚未成熟,其对外界环境的有害因素的抵抗力较成人为弱,易于吸收毒物,损害身体的正常生长。据美国25个州的调查,吸烟开始年龄与肺癌死亡率呈负相关。若将不吸烟者肺癌死亡率为1.00时,15岁以下开始吸烟者其死亡率为19.68;20-24岁为10.08;25岁以上为4.08。说明吸烟开始年龄越早,肺癌发生率与死亡率越高。

吸烟损害大脑,使思维变得迟钝,记忆力减退,影响学习和工作,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心理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的智力效能比不吸烟者减低10.6%。

三、吸烟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

吸烟几乎损害人体全部重要器官: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及其它重要脏器,这些损害男女是相同的。然而妇女其特殊的身体结构和孕育下一代的生理特点,吸烟妇女及其胎儿可受到一些特殊的危害。

首先,吸烟可使夫妇双方的生育率下降。英国通过对17000位育龄妇女进行了11年的追踪研究表明,吸烟可降低生育率。每天吸烟10支以上的妇女不育率为10.7%,而不吸烟妇女只有5.4%。另一项调查也认为吸烟与不吸烟的妇女相比,患不孕症的可能性要高2.7倍;如果夫妻双方都吸烟,则不孕的可能性比不吸烟的夫妻高5.3倍。新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烟草中的尼古丁对精子的外形、能动力及线性游动能力和精子穿透卵子的能力均有影响,且尼古丁浓度越高,影响越大。英国一项研究报告,发现吸烟组精子浓度与活动精子百分比都显著低于不吸烟组。吸烟组精液中的精子平均含量为2500万个/毫升,不吸烟组平均含量为6300万个/毫升;吸烟组活动精子仅占全部精子的49%,不吸烟组则达到63%以上。故吸烟是造成男性不育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孕妇吸烟对胎儿的发育和健康是非常不利的。烟草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除大家所熟知的尼古丁外,还有氢氰酸、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吡啶、芳香族化合物和焦油等。这些有毒物质可以随着烟雾被吸收到母体血液中,使母体内的血氧含量降低,胎盘中的血氧含量也随之减少。胎儿由于缺氧,可造成生长发育迟缓,故吸烟孕妇所生的低体重儿(体重低于2500克)是不吸烟妇女的两倍。这些婴儿不仅体质弱,且出生一年内患严重疾病的危险性大,死亡率高。近年来的不少研究还表明,吸烟孕妇比不吸烟孕妇较易发生流产、早产和死胎。调查还发现,妇女怀孕期间吸烟会损害他们女儿成年后的生育能力。

孕妇吸烟可增加胎儿先天性畸形的发生率。有资料表明,吸烟母亲所生先天畸形儿的数量是非吸烟母亲的2.3倍。吸烟导致胎儿发生无脑儿、腭裂、唇裂、痴呆和体格发育障碍等畸形儿是不吸烟者的2.5倍。

国外近两年的研究成果表明,胎儿经母体接触香烟中的尼古丁等化学物质,可严重影响耳蜗的神经细胞,影响内耳将声波向神经元的传递,故孕妇吸烟可导致胎儿听力障碍。美国的一项研究还发现,吸烟孕妇所生的婴儿听力不正常。经跟踪调查,儿童长到6_12岁时,根据母亲孕期吸烟情况将其分别进行听力测试,结果显示:孕妇吸烟越多,儿童听力反应越差;被动吸烟的儿童也发现类似结果。丹麦研究人员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调查证实,30%至40%的猝死婴儿与他们的母亲在怀孕期间吸烟有关,在怀孕期间吸烟的妇女生下的婴儿发生猝死的危险性要比不吸烟妇女的婴儿高3倍。研究人员指出,香烟中的尼古丁可能是罪魁祸首,因为尼古丁具有削弱或破坏胎儿自我保护机制的作用。

另据调查,吸烟者所生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为7.3%,而不吸烟者所生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为4.7%。德国一项研究发现,孕妇吸烟对胎儿的危害,比目前公认的还要严重,怀孕期若每天吸烟10支,胎儿患癌的危险性增加50%,患白血病的可能性增加一倍。研究人员在吸烟妇女新生儿的尿液中发现了典型的产生于烟草的NNAL致癌物质。胎儿通过脐带吸收了尼古丁,并在肝脏把它转化为NNAL,最后通过肾脏排出体外。这样,吸烟孕妇使其胎儿的肝脏、肾脏和肺均受到了损害。

孕妇吸烟除对胎儿有以上的间接作用之外,吸烟对胎儿还有直接作用。吸烟能加速胎儿心率和减少呼吸运动。烟内的尼古丁和其他有毒物质还能通过血液渗入胎盘,输送给胎儿,甚至给还不完善的脏器造成损害。

孕妇吸烟不但对胎儿造成很大的伤害,对其自身的身体也十分不利。有报道表明,吸烟的孕妇在临产时出现胎盘早剥、出血、早破水等合并症比正常产妇高1-2倍。

所以,为了下一代的健康长,为了孕妇自身的身体健康,孕妇应远离香烟,并避免被动吸烟,在清新愉悦的环境中度过孕产期

第五篇: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华医学会

附件1 201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获奖项目

一等奖8项

201001111 胶质瘤血管生成的细胞与分子机制研究

中国人民解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卞修武、平轶芳、黄缄、姚小红、蒋雪峰、余时沧、周志华、周烨、陈剑鸿、王清良、杨世昕、易良、肖华亮、张华蓉

201001140 角质形成细胞的免疫、病理生理功能及调控研究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高兴华、陈洪铎、李远宏、赵玉铭、何春涤、肖汀、耿龙、王合、王官清、王岩、徐宏慧、吴严、李萍、夏立新、李久宏

201001066 人体免疫应答影响乙型肝炎临床转归及抗病毒疗效的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福生、田志刚、施明、张政、福军亮、张纪元、陈黎明、孙汭、金磊、徐东平、邹正升、王慧芬、汤紫荣、魏海明、张冰 201001027 微创脊柱外科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池永龙、徐华梓、王向阳、戴力扬、倪文飞、林焱、黄其杉、毛方敏

201001063 烧、创伤后免疫功能紊乱与严重脓毒症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 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 姚咏明、方向明、梁华平、盛志勇、林洪远、舒强、陆家齐、董宁、徐祥、程宝莉、张立天、于燕、刘辉、蔺静、董月青

201001092 髓系白血病细胞分化相关信号转导途径及关键基因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童建华、贾培敏、陈竺、陈赛娟、朱琦、赵倩、肖澍、窦爱霞、李冬、潘晓蓉 201001086 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重建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上海长征医院 侯春林、林浩东、衷鸿宾、徐镇、张世民、王金武、郑宪友、王剑火、钟贵彬、王诗波、刘明轩、徐瑞生

201001236 卵巢癌病变进展机制与阻遏策略研究及应用

浙江大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谢幸、吕卫国、叶枫、陈怀增、虞和永、李晓、陈丽莉、傅云峰、万小云、王新宇、程蓓、陈亚侠

二等奖26项

201002024 重度骨量不足种植修复技术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林野、王兴、李健慧、邱立新、邸萍、陈波、胡秀莲、王莺、张宇、毛驰

201002014 道地药材的道地性形成机理研究及应用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天津大学、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黄璐琦、郭兰萍、高文远、王晓、高伟、肖培根、王永炎、陈美兰、崔光红、袁庆军 201002232 感染性角膜病的应用基础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谢立信、史伟云、董晓光、翟华蕾、王宜强、赵靖、孙士营、钟文贤、胡建章、陈敏

201002088 前列腺癌雄激素非依赖和转移机制研究及个体化综合治疗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叶定伟、张海梁、戴波、马春光、林国文、秦晓健、沈益君、朱一平、姚旭东、张世林

201002171 肿瘤分子影像诊断及疗效评估的实验与应用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张永学、兰晓莉、安锐、高再荣、曹卫、吴志坚、何勇、黄代娟、胡佳、谭旭波

201002041 高血压脑中风新的遗传和环境危险因素研究及其防治策略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惠汝太、张伟丽、汪一波、樊晓寒、宋卫华、陈敬洲、孙凯、薛浩、白永怿

201002080 原发性肝癌放射治疗——实验研究与临床实践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肿瘤医学部 曾昭冲、成佳宪、汤钊猷、樊嘉、周俭、王斌梁、何健、王建华、张博恒、杜世锁

201002077 听觉器官微观结构数字建模与分析及其临床应用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张天宇、王正敏、戴培东、杨琳、倪玉苏、王克强、李树峰、迟放鲁、李华伟、谢友舟 201002170 人类重要病原微生物糖生物学与感染免疫

武汉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章晓联、戚中田、刘昱、潘勤、刘敏、罗凤玲、李冬青、赵平、汪付兵

201002051 强直性脊柱炎的综合治疗与病因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黄烽、张江林、朱剑、杨春花、郭军华、邓小虎、王炎焱、赵征、赵伟、李晓兰

201002237 新发传染病的分子病理学和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顾江、邓宏魁、王月丹、高子芬、宫恩聪、张波、谢志刚、陆敏、叶菊香、姚璐

201002050 我国广州管圆线虫病传播特征与监测技术的研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周晓农、吕山、张仪、刘和香、李莉莎、杨坤、严延生、林金祥、胡铃、程由注

201002032 我国心脏性猝死的流行病调查及综合防治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张澍、华伟、姚焰、陈柯萍、张林峰、浦介麟、王方正

201002142 Oddi括约肌功能异常与胆石形成的关系及防治对策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吴硕东、田雨、于宏、苏洋、孔静、范莹、金俊哲、张振海、田野、于浩

201002074 肝移植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病的临床研究与推广应用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沈中阳、朱志军、邓永林、刘懿禾、孙丽莹、郑虹、潘澄、张雅敏、张建军、蒋文涛 201002185 上颈椎损伤和疾患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尹庆水、夏虹、吴增晖、马向阳、艾福志、章凯、王建华、刘娟、李凭跃、王智运

201002115 游离脂肪酸对糖尿病易感人群胰岛素抵抗形成和血管并发症的影响

河北省人民医院、山东省立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宋光耀、赵家军、朱旅云、陈树春、马慧娟、李萍、胡丽叶、赵晓云、马博清、霍丽梅

201002131 中国饮茶型氟中毒流行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

哈尔滨医科大学、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呼伦贝尔市地方病防治研究所 孙殿军、高彦辉、于光前、赵丽军、沈雁峰、刘运起、王丽华、石玉霞、张微、王伟

201002105 中医方剂药效物质基础分析方法的集成与应用

上海中医药大学 马越鸣、张宁、石荣、马秉亮、朱恩圆、吴家胜、王天明、郭忻、叶福媛、严东明

201002044 行为学仪器研制和前沿性神经药理学实验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推广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济南益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张均田、杜冠华、徐炳忠、李晓峰、陈乃宏、屈志炜、胡金凤、张天泰、李锡明、高梅

201002118 同种异体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病的基础与临床系列研究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 陈静瑜、郑明峰、胡春晓、朱艳红、许萍、张稷、杨国仪、王春新、吴波、何毅军 201002207 转基因后的造血干细胞保护效应及血管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贵阳医学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王季石、陈子兴、方琴、夏学鸣、陈剑、林果为、李建勇、周鑫莉、李栋博、肖芸

201002039 肥厚型心肌病致病基因与临床诊治系列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乔树宾、惠汝太、宋云虎、华伟、袁建松、王虎、尤士杰、段福建、田月琴、张岩

201002007 计算机导航系统在脊柱外科的应用研究 北京积水潭医院 田伟、刘亚军、刘波、李勤、胡临、李志宇、袁强、张贵林、张波、行勇刚

201002103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和试验方法建立及应用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山东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东南大学、温州医学院、天津市泌尿外科研究所 奚廷斐、由少华、吕晓迎、吕建新、顾汉卿、冯晓明、吴平、王春仁、施燕平、黄炎 201002062 生物人工肝用细胞大规模培养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和开发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东南大学 丁义涛、施晓雷、顾忠泽、仇毓东、江春平、吴亚夫、周建新、徐庆祥、褚薛慧、顾劲扬

三等奖45项

201003119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开放的临床进步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邱海波、杨毅、黄英姿、郭凤梅、刘松桥、刘玲、杨从山、陈永铭 201003152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础研究与临床防治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吕农华、谢勇、王崇文、祝荫、舒徐、周小江、龚燕峰、刘东升

201003133 腹腔镜脾切除手术的技术创新—免Endo-GIA二级脾蒂Ligasure两步离断法腹腔镜脾切除的临床应用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王广义、刘亚辉、杜晓宏、吕国悦、张平、王英超、刘凯、王蒙 201003122 胃癌的早期筛查及个体化治疗的遗传学策略研究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医科大学 束永前、沈洪兵、殷咏梅、刘平、靳光付、王建、徐耀初、郭人花

201003172 花生四烯酸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与其代谢物EETs改善内皮功能与血管新生和促进肿瘤恶性表型的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汪道文、蒋建刚、王炎、陈琛、徐西振、李桂玲、汪道武、唐家荣

201003196 肿瘤基因治疗的基础和关键技术研究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州达博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黄文林、刘然义、吴江雪、姜文奇、林旭滨、管忠震、吕跃、黄必军

201003145 新的白细胞分化抗原调节免疫应答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金伯泉、陈丽华、杨琨、方亮、张赟、徐竹蔚、庄然、张圆

201003060 低氧预适应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前景

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泰山医学院 吕国蔚、吉训明、邵国、张颜波、于顺、罗玉敏、薛明 201003181 药物转运体和受体遗传变异与药物反应差异和疾病易感性的机制研究 中南大学 刘洁、张伟、刘昭前、范岚、周淦、王连生、欧阳冬生、李智

201003120 炎症免疫机制在不稳定斑块形成及心肌缺血-损伤中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 严金川、吴宗贵、赵学、吴骏、梁春、王翠平、陈广华、龚杰

201003110 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发生机制及临床防治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王长征、程晓明、林科雄、李琦、王彦、孙鲲、赖克方

201003018 原发性小血管炎发病机制和临床表型的研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赵明辉、陈旻、高莹、于峰、郭晓蕙、叶华、辛岗、邹万忠

201003035 北京地区血友病综合诊治和管理协作体系的建立及相关应用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赵永强、吴润晖、梁燕、郭扬、华宝来、陈丽霞、翁习生、陈永辉 201003210 癫痫的应用基础及临床研究

四川大学、浙江大学 周东、陈忠、汪颖、胡薇薇、周华、鄢波、吴欣桐、王爽 201003125 儿童与成人认知功能的脑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董选、王苏弘、罗跃嘉、任艳玲、杨伊林、牛亚南、王永清、陈杰 201003002 降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病死率临床与基础系列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 张澍田、杨永平、丁惠国、于中麟、冀明、吴咏冬、李宁、李鹏

201003212 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研究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甘华田、欧阳钦、胡仁伟、白爱平、王玉芳、温忠慧、步宏、李甘地

201003021 我国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转归及核心抗原检测试剂的研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浙江大学 魏来、庄辉、张贺秋、徐小元、陈智、饶慧瑛、任芙蓉、王国华

201003079 细菌对喹诺酮类的质粒介导耐药机制及其耐药性的防治策略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华南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王明贵、俞云松、沈叙庄、刘健华、熊自忠、徐晓刚、刘雅红、王爱华

201003099 中国儿童脑血管病临床与基础的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武汉市儿童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邹丽萍、王华、刘智胜、张月华、王航雁、张建、金洪、丁昌红

201003173 遗传代谢病高危筛查和综合诊疗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罗小平、王慕逖、宁琴、梁雁、魏虹、方峰、周建华、林汉华

201003193 进展期胃癌外科治疗及应用基础研究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何裕隆、蔡世荣、王昭、张常华、陈创奇、马晋平、崔冀、宋新明

201003187 数字医学技术在肝胆胰外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临床研究

南方医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方驰华、全显跃、范应方、徐清振、潘家辉、钟世镇、唐雷、黄文华

201003012 出血性脑卒中规范化外科技术推广及其血肿扩大(HE)机制和临床预测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 赵继宗、周定标、周良辅、王德江、王硕、季楠、张东、康帅

201003215 脑血管病防治的临床研究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游潮、刘鸣、刘翼、贺民、周东、李进、陈茂君、王朝华

201003100 改善脑胶质瘤疗效的病理机制和临床研究

上海长征医院、复旦大学 陈菊祥、卢亦成、卢大儒、孙克华、丁学华、黄燕、胡国汉、骆纯

201003042 先天性大动脉转位外科治疗关键技术与临床应用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胡盛寿、李守军、王旭、晏馥霞、刘晋萍、沈向东、闫军、李永青

201003126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三支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陈鑫、徐明、陈绪军、邱志兵、马黎明、史宏伟、穆心苇、蒋英硕 201003104 新生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围生期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刘锦纷、仇黎生、徐志伟、王伟、陈会文、张玉奇、朱丽敏、朱铭

201003031 肾上腺外科疾病诊治标准体系的建立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李汉忠、曾正陪、罗爱伦、纪志刚、张玉石、毛全宗、肖河、严维刚

201003055 以Ki67基因为靶点的多种基因阻断技术治疗肾癌研究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郑骏年、刘新垣、徐为、李望、裴冬生、乔月华、王军起、孙晓青

201003174 骨关节损伤与恶性肿瘤骨侵润的分子机制及生物修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陈安民、游洪波、李锋、郭风劲、田代实、娄朝晖、张树威、石晓兵

201003097 肠神经系统发育缺陷疾病基础与临床系列研究的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施诚仁、张忠德、潘伟华、沈涤华、杜勇、李仲荣、李明磊、吴晔明

201003001 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技术开发、临床验证及推广应用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上海岱嘉医学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李坤成、翁思跃、梁志刚、赵欣、杜祥颖、张阅红

201003070 中国人视网膜色素变性分子遗传学研究

天津市眼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 赵堪兴、赵晨、李宁东、陆莎莎、王犁明、王擎、王乐今、张伟 201003197 眼遗传病:样本库的建立、致病基因定位和突变研究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张清炯、郭向明、肖学珊、贾小云、黎仕强、王攀峰、李疆

201003226 眼表上皮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厦门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刘祖国、李炜、梁凌毅、林辉、王华、虞东方、蒋爱华、张梅

201003163 中耳炎乳突炎和胆脂瘤的临床诊疗和基础研究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易自翔、林昶、黄建民、叶胜难、张榕、杨劲松、程金妹、李志春

201003213 唇腭裂外科修复新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四川大学 石冰、蒙田、李杨、李盛、王炎、郑谦、文抑西、何星

201003123 减缓和改善皮肤光损伤的应用基础研究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骆丹、许阳、缪旭、吴迪、陈斌、吉玺、徐丽贤、孙蔚凌

201003049 中国食物资源营养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研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北京优识行视资讯中心 杨月欣、王竹、何梅、潘兴昌、门建华、杨晓莉、王国栋、杨晶明 201003230 代表性环境化学污染物致DNA损伤修复机制及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庄志雄、程锦泉、柯跃斌、纪卫东、刘起展、杨淋清、任泽舫、张文娟 201003048 艾滋病早期感染检测技术及检测策略应用研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蒋岩、陆林、肖瑶、姚均、潘品良、邱茂锋、王临虹、汪宁

201003076 基于证候病机肠易激综合征临床及生物学基础研究

上海中医药大学 谢建群、刘慧荣、吴大正、马贵同、袁建业、郑昱、薛筠、潘相学

201003132 治疗咽炎药物的研究

吉林大学 金向群、毋英杰、管清香、刘建璇、綦斌、郝秀华、赵呈呈、杨锦竹

卫生管理奖2项

201005154 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体系构建与实施策略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胡志、韩孟杰、秦侠、吕柯、胡虹、马颖、陈任、马英鹏 201005175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 姚岚、杨青、金生国、张彤、许宗余、刘利群、陈子敏、尤川梅

下载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