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陕师大读书笔记专用10篇
一:文学部分 《老人与海》读书笔记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讲述了一个极为简单的故事,是一片能让人感动其中,感悟其中的故事,一个名为圣地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人出海打渔,在一无所获的84天后钓到了一条奇大无比的马林鱼,只是老人从未看到的一条大鱼,这条顽强的大鱼拖着老人的船漂了两天两夜,老人在这两天两夜中艰难地生存着,最后看似有一丝希望,却被鲨鱼给毁灭了,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最后在半夜拖着只剩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回家了。厄纳斯特*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小说家,他所创作的独具风格的作品具有世界影响,他参加过战争,受过伤,一生中坎坷很多,可以说他双全吧,打过仗,在战争中写新闻稿,后来开始写小说。
《老人与海》看似简单的故事情节,却蕴含了许多生后的哲理和寓意。老人与社会斗争,与天与地斗,是一个勇敢者的形象,“大马林鱼开始快速的围着小渔船游动,将缆绳缠绕到了桅杆上,老人右手高举着钢叉,在它跃出水面的一瞬间,竭尽全力的向它的心脏掷去,一声哀鸣结束了大鱼的生命,它静静的浮在水面上„„”,这是老人在和命运抗争,连续84天一条鱼都没有钓到,就快要放弃时,老人一直在不停地鼓励自己,再走远一点,再走远一点,“鱼啊,他轻轻的说出声来,我和你奉陪到死,依我看,它也要和我奉陪到死的,老人想,于是他等待着明天,眼下正当破晓前的时分,天气很泠,他把身子紧贴着木船舷来取暖,它能熬多久我就能熬多久。”老人是勇敢的是无畏的,是作者心目中的勇士,也是我们社会中的勇士,作者是想通过老人来塑造一位与命运与社会抗争的“悲剧英雄人物”,社会永远不会同情如同一粒尘埃的民众,然而民众却一次次的改写社会,有了这样那样的人,才使得我们对社会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有了更清醒更全面的认识,个人抗争不了命运,但是老人却不气馁,“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这是这位老人的写照,也是海明威心中的形象,是他心中理想的,向往的形象,也是最能打动我的一句话,人生是充满挫折和曲折的过程,失败就像是家常便饭,时时都有,有大有小,但是,人的承受力也有大有小,这就注定有人勇敢,屡败屡战,有人胆怯,一蹶不振,因此海明威希望塑造一个永远也打不败的“人”,尽管没有别人的信任,但还是坚持着,我佩服老人的精神,老人梦中多次出现“狮子”嬉戏打闹的场景,是象征着力量和希望,不论结局怎样,老人心中永远打不倒。老人也是一位非常热爱自然的人,不惧孤独的人,“它们,指海豚:都是好样的”他说“它们是我们的兄弟,就想飞鱼一样”,“跟着他怜悯起这条被他钓住的大鱼来了„„”,“你现在觉得痛了吧,鱼”他说“老实说,我也是如此啊”,“鱼闭着嘴,尾巴直上直下的竖着,我们像亲兄弟一样航行着„„所以老人想,只要它高兴,让他把我带回去得了,我不过靠诡计才比它强,可他对我并无一点恶意”,从以上摘抄的句子可以看出,老人是多么喜欢自然,将自然的一切当成自己的朋友,每每都站在他们的立场来思考,老人还遇到了一只飞疲惫的停留在船上的小鸟,老人就与小鸟聊起天了,在空旷静寂的海面上,孤独席卷而来,自言自语成为老人排遣寂寞的方式,顽强乐观成了老人必备的心态,就算独自一人也无所谓吧:对今天这个社会来说,这样的奋斗方式多么的讽刺啊:现实社会中这样独自面对孤独的情形也不多见了吧,更何况大多数人已从内心惧怕孤独呢:阅读就像照镜子一样,人是无法看到自己的面目,也无法洞悉自己的灵魂,而阅读则让我发现自己的份量,如何让我面对孤独?我该怎么办?如果那样的话,我想我不久就会疯掉,我没有老人那样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就像他和男孩每天扯谎,“有什么吃的东西吗”男孩问,“有锅鱼煮黄米饭,你想吃吗?”“不,我回家吃,要我给你生火吗?”,“不用,等会我自己来,也许就吃冷饭算了”,“我把撒网拿去好吗?”“当然好”。是世上并没有什么“鱼煮黄米饭”,还得要饭店老板接济,一切都是假的,根本就没有,却还能若无其事的说笑着,这也是自欺欺人吧,但也是这人性是强悍的,人类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为有了老渔夫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战,超越它们,这个限度才一次次扩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战摆在了人类面前。在这个意义上,老渔夫桑地亚哥这样的英雄,不管他们挑战限度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值得我们永远敬重的。因为,他带给我们的是人类最为高贵的自信!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长、艰难,而且充满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他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
桑提亚哥(Santiago)是个可怜的老头——看上去似乎是的。海明威(Hemingway)以自己精炼的语言塑造了这个形象,可以说,海明威并没有给予老人成功,却赋予老人在压力下优雅而坚韧的形象。
老渔夫在海上一无所获地漂流了84天后钓到了一条巨大无比的马林鱼(marlin),这是一条比他的渔船还长2英尺的鱼,是在拖着渔船整整两天两夜之后才被刺死的。老人的命运似乎并不成功,他又遭遇了鲨鱼,经过殊死的搏斗,马林鱼只剩下一副骨架。
骨骼是精神的支柱,海明威看似没有让老人桑提亚哥成功,却以光秃秃的骨骼奏出了老人生命的硬度。
“我和你奉陪到死”——这个硬汉面对挑战如是说。暗喻他自身的英雄主义所在,还有他趋向坚韧的力量。故事的头尾,都出现了名叫明诺林(Manolin)的男孩——他希望继承老人的事业。何止捕鱼的事业要被传承,这副铮铮铁骨又何尝不为我们所崇敬、所供奉、所学习呢。在老人的故事里为什么有这个孩子的出现?年轻,象征着力量和希望,即便是老人,他的内心同样是年轻的。文中多次描写到狮子,阿非利加海滩上,狮子在笑闹嬉戏,它们浮现在老人的梦中,一直在老人的心中,同样揭示了老人永远不会老的意志。
海明威的这部小说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和普利策奖。这个骨头里留有几百块弹片的硬汉作家,恰当地写出了生命的强度,告诉我们怎么去面对生、老、病、死,告诉我们心该有多宽,如海一般。老人是孤独的,他是在理想的道路上前行的旅人,但他又是不孤独的,因为他的意志是那样的坚强。
人的一生从娘胎里降生到离开这个人世,命运只不过是一个圆圈,有些人走了一辈子也没有走出命运所画出的圆圈,其实他们都不知道,圆上的任何一点都是一条腾飞的切线,而怕风怕浪的人是永远走不出命运的悲惨,只有在海上坚持战风斗浪,寻觅生存武器,具有任何风浪都打不垮的勇敢精神的人,才可以走出自己的人生之圈。
《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圣地亚哥就是具有这样的精神品质。在小说开头,作者便以这样的一段文字描述了主人公“老人消瘦而憔悴,脖颈上有些很深的皱纹。腮帮上有些褐斑,那是太阳在热带海面上反射的光线所引起的良性皮肤癌变。褐斑从他脸的两侧一直蔓延下去,他的双手常用绳索拉大鱼,留下了刻得很深的伤疤。但是这些伤疤中没有一块是新的。它们象无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一般古老。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古老,除了那双眼睛,它们象海水一般蓝,是愉快而不肯认输的。”在我看来,他手上的伤疤是英雄的伤疤,象征着与命运的对抗及永不屈服的决心。这伤疤象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一般古老更是表现了老人历尽沧桑后的容颜。然而,老人的眼睛却是如海水一般蓝,是愉快而不肯认输的,这眼睛在没有遇到那条大马哈鱼时从来没有绝望过,即使贫穷、饥饿、寒冷与孤独接踵而至,他也仍信心百倍地去接受,去期待。就在这位老人圣地亚哥的梦中:“梦见童年的非洲,梦见沙滩海岸、梦见褐色的大山和高耸的海岬”,梦见在海滩上像小猫一样嬉笑玩耍的狮子。八十四天未钓到鱼的失落依然无法掩盖老人对生活的梦想与追求,在老人眼睛里,心中,又暗藏了怎样的热血,怎样的梦?
就在第85天,老人生命中不平凡的一天里,在别的渔民的奚落声中,老人决定第85次出海,去寻找他自己的幸运之神。凭着多年的捕鱼经验,他独自来到了鱼儿成群,但极其遥远的海域。在海风中,小船飞速地前进着,他发现了一条重量超过1500磅的大麻哈鱼,并开始了长达3天3夜的搏斗。他用他的背部和左右手,轮换着拉住钓索,太紧了就放出去一些,松了就拉紧钓索,饿了、渴了,就吃生鱼、喝少量的水。他的背部和左右手都被钓索勒破了,他用海水清洗后,还是继续拉着;左手抽筋了,就用右手。老人是那样的无助、无力。他的脸上划破了许多口子,手也开始不停地抽搐,而且他已两天两夜没有合过眼了,他—显得那样疲惫不堪,但是他始终都没有放开手上的那张网,坚持到底,终于,将那强悍的鲨鱼制服了。他与大鱼搏斗了三天,大鱼才终于筋疲力尽浮上水面,被他杀死。他终于以他自己非凡的自信和勇气,悍卫了自己胜利的果实,成为了一切恶战的胜利者。
在老人的眼中,这是一场英雄与英雄之间的较量。他对每一条鱼谈话,对每一朵浪花谈话,海就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而这条鱼,在他眼中,也理所当然地成了英雄。他有恻隐之心,他甚至在同情自己奋力捕捉的鱼,可是出于职业习惯和自尊心,他又不得不去与鱼抗争,与他眼中的英雄抗争。这两种彼此矛盾的观念皆源于圣地亚哥一人——一种出于人的本性,一种则出于人的社会性。某些时候可以协调,某些又不得不互相抵砺,他在征服鱼的3天里也征服了自己、主宰了自己。
在老人辛辛苦苦抓到了鱼之后,考验却并没有结束。鱼有18英尺,比他的小船还长,他只好将鱼绑在船的一边。可回航时,大鱼的血腥味,一再引来鲨鱼的袭击。于是,他用尽一切手段来反击。他用鱼叉叉,鱼叉被鲨鱼带走了;他把小刀绑在桨把上乱扎,刀子折断了;他用短棍,短棍也丢掉了;他用舵把来打。上天似乎就不曾怜惜过这样一位伟大的老人,他将厄运一次又一次降在老人身上,圣地亚哥没有屈服,他用一切他可以运用的方式来与命运反抗。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势力的增强,老人最终放弃了——仅仅希望能够平安地回到岸上,回到家里,美美地睡上一觉,和孩子聊会儿天。在一次又一次与鲨鱼的搏斗过程中,老人终于意识到了这一点:“我出海太远了。我把你和我都毁了。”老人依旧是英雄,因为他敢于与命运做斗争。但这句话在有意无意之间将其生命奋斗的过程体现,老人终于失败了。因为上天的作弄而败,也因为他自己而败,他有能力抓到鱼,却无法将鱼平安地带回港湾。
最终他的顽强意志却并没能得到好的结果,回港时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可老人最后说:“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这句话在26个字间阐述了英雄的含义,生命的意义,也在刹那间烘托了全文,点明了文章主旨: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
在小说的结尾,作者海明威又这样写到:“那天下午,露台饭店来了一群旅游者,有个女人朝下面的海水望去,看见在一些空气酒听和死梭子鱼之间,有一条又粗又长的白色脊骨,一端有条巨大的尾巴,当东风在港外不断地掀起大浪的时候,这尾巴随着潮水瓶落、摇摆。
“那是什么?“她问一名侍者,指着那条大鱼的长长的脊骨,它如今仅仅是垃圾,只等潮水来把它带走了。
“Tiburon,”侍者说,“Eshark。”他打算解释这事情的经过。
“我不知道鲨鱼有这样漂亮的尾巴,形状这样美观。”
“我也不知道,“她的男伴说。在大路另一头老人的窝棚里,他又睡着了。他依旧脸朝下躺着,孩子坐在他身边,守着他。老人正梦见狮子。”在这段话里,作者通过老人的梦含蓄的表明,老人依旧有梦想,依旧有热血及与生活抗争的勇气,他没有倒下,没有失败。游客的无知也说明了一点:或许英雄会不为人知,但只要有与命运斗争的勇气,人人皆是英雄。
《老人与海》也教会了我很多。什么是失败,失败的真正意义是在遭遇了挫折之后没有勇气爬起,失去了再来一次的勇气,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失去了自己人生的梦想。什么是英雄,英雄就是敢于面对挫折,挑战挫折,战胜挫折的人,他们有勇气完成自己也许失败了很多次的梦想,这才算得上是英雄。
一切大风大浪都已经过去了,老人浑身被海水打湿,脸上充满了疲惫,被划破的口子还滴着血,然而所有一切都无法改变的是那双充满自信的眼睛。正是它,给了老人出海的信心,正是它,支撑着老人在大海中整整搏斗几天几夜,发挥出在他生命中的所有极限。一个人生来不是总是失败的,就算失败也并非绝望,一个人可以被灭亡,但是他的精神是打不败的,是永存的,只有战胜自己一切的不可能,才能获得胜利。
生活中,能压倒一切的不算是强者,但不被一切所压倒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拿破仑曾经说过:“默认自己的无能,无疑是给失败制造机会!”所以,人最先应当战胜自我。有很多人常常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于才能的有限,真实,才能往往得力于自我竞争。自我竞争,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拿出最好的成绩超过自己原先所创下的“最好成绩”。人要逾越自己过去的最高度的确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是只要你跨过这极难的一步,你就再一次战胜了自己,你跨过这极难的一步,你就会更上一层楼。在现实生活中,人和自然是对立的,人总是要受到大自然的磨练,只有能够坚持进行坚强不屈的斗争的人,才能获胜。虽然有时人们会战胜自然,有时会被自然所打败乃至于被毁灭,但是最重要的是,当自己被自然所打败的同时,自己能否使自己的意志不消沉,重新回复自信,以更高的热情去迎接大自然的挑战。
——《雷雨》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在这梅子初黄,菡萏微红,闷热的夏季,“平地一声雷”,年仅23岁,清华大学的学生曹禺挥笔写下惊世之作——《雷雨》,同时造就了中国话剧史上的一个辉煌的里程碑。
同样是在令人烦躁的夏日,我重读《雷雨》,依旧对他二人颇有感触。他二人便是曹禺最先构思出的角色,周蘩漪和周冲。
谈到曹禺,提到《雷雨》,没有人会忽略曹先生刻画得最经典的人物,周蘩漪。她疯了,不断地有人说她疯了,周朴园,周萍,读者,最后她真的疯了。作为妻子,她背着丈夫偷人;作为继母,她与儿子通奸。她辛辣,她尖锐,她魅惑,她也勇敢。她无视那些所谓的“金科玉律”,冲破道德的枷锁,违背人伦。是谁迫她如此这般?是那死气沉沉的周家老宅?是那蛮横专制的周朴园?是年轻男人的气息与诱人的爱情?或许,她只不过是生错了年代。
曹禺与那位写下“红楼巨作”的曹老先生有些许相似,有一个无望的家。终日弥散着鸦片的烟雾的家;有一个废人般的哥哥的家。史太公不受宫刑之辱,或许就没有那“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想或许也就是这样一个家造就了一个五四青年,一个戏剧大师,一个叫蘩漪的女人,一部《雷雨》。
社会对女性的性爱压抑,专制男人对女人的统制,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剥削„„这个年代造成了一个雷雨式的人物的爆发,其中就有一个女人叫周蘩漪,其中就有一个男人叫曹禺。
蘩漪的儿子周冲不知为何没有她那动人心神的魔性,他或许是剧中最脱离“雷雨式”的人物。他不像蘩漪,他只是个孩子,有点傻气的孩子。第一次看《雷雨》的公演,曹禺对那个周冲的扮演者感到失望,因他只演出了周冲的傻、憨,却忽略了背后的那一些。
周冲是最无辜的,他沉浸在自己的梦幻世界里,而蘩漪说得对,周朴园一句话就可以打碎他的梦幻。记得有人说,“当你发现宝石比玻璃球珍贵的时候,你就悲哀地长大了。”是的,长大了,悲哀地。
很显然,在戏的开头,暴风雨的前夜,周冲并不知“宝石”与“玻璃球”有何区别,而周朴园,周萍,蘩漪,四凤„„他们一个个手把手地教他。我从不怀疑周冲根本没有爱过四凤,他爱上的根本不是人,而是个玻璃鞋般水晶的童话,只不过他的童话的结局并非公主,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当他发现敬爱的父亲是如此专横;圣洁的母亲与哥哥偷情;四凤残酷地让他知道他童话的结局,他的世界崩坍了。是否是蘩漪将儿子保护地过好?让他不知何为受伤?何为现实?人总是要长大的,永恒的玻璃花房并不存在。
戏由宁静开场,又以宁静收场。一切归于平静,而在今天,已经并非是那个促成一场场“雷雨”的年代,我们或许再难看到“雷雨”的爆发。但《雷雨》或是“雷雨”所留下的东西始终值得我们铭记于心。
雷雨从开始似乎就注定了这个是一个悲剧。然而悲剧的造成者便是故事的男主人公:元锡公馆的大少爷——周朴园。
就像众多中国悲剧那样,一个风流的少年看上了自家的女佣,这样的结合自古至今都不会有好的结果。倘若那个男的有情有义,大不了两人私奔,背离父母,远走高飞作对苦命鸳鸯,然而刺骨始终的女主角侍萍就更苦命了,周朴园这个风流少爷虽被她的青春美丽与温柔打动,但他那颗只懂爱自己的心又怎会与她厮守一生?他为了自己的前途最终放弃了侍萍。孤苦无依的侍萍带着患病的二儿子伤心的离开,原一味故事就这样结束了,谁知造化弄人,命运又将他们牵扯在一起。错综复杂的关系又上演了,简直就是一团糟,最终导致了同母异父的兄妹相爱。身为他们的母亲,侍萍只能接受命运的捉弄,也只能埋怨自己给孩子带来的命运,似乎一切该终结了,偏偏当年的风流少年周朴园在误会下道出了他们是同母异父的兄妹。这件事害死了3个人„„
这样一段揪心的人生怎不让人心痛?历史上这样的故事几乎是久演不衰,在类似故事下的牺牲者不在少数,我想,这并不是简单的故事而已,社会的真实情况应该是故事的原型。这与当时人民的道德准则、思想观念密不可分。在现今社会,人思想的改变,女人变得坚强、勇敢,绝不会无声无息受命运的压制,必会反抗。除了科技发达以外,人文思想的进步也是时代进步的一大标志。人们常常在知道过去的不幸后,暗自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美好的时代。然而,我不但要感谢新时代,新中国给予我们的幸福生活,而更应感激丽时代给我们的觉悟。没有过去的凄惨,哪来现在的幸福甜美? 雷雨 初读《雷雨》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当我一口气读完并合上最后一页时,仰头却发现天上的星星也在对我惨白地笑着,而我的心,已如夜一般黑,夜一般重。
重读《雷雨》时,吸引我的就不只是它那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了,而是曹禺用细腻的手法塑造出来的一个又一个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他对于这些形象的描述可谓增一分则长,减一分则短,多一分则胖,少一分则瘦,真是恰到好处。
一、周冲
周冲永远都是个孩子,他有着一切孩子的空想,是五四运动后成长起来的一批年轻人的代表。他勇于反抗封建,希望接受新的思想,并且单纯地幻想着“世界对于他来说永远都是美好的”。天真的他甚至认为连爱也是无私的,他甚至幻想能和他所爱的人——四凤永远在一起,当这一要求被拒绝之后,他又幻想和四凤一起逃离这个没有爱的家。
我觉得周冲从头到脚都是无辜的,他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最后连死也是无端端的,但是,周冲的出现,毕竟给灰暗的故事色调增添了一抹亮色。
二、繁漪
繁漪不是个平凡的人,她有着多重身份,因此,封建礼教下的她生活得好不艰难。繁漪是忧郁的,郁积的火燃烧着她,她的眼光时常充满了一个年轻妇人失望后的痛苦与绝望,她时常抑制着自己。她是一个受过一点儿新式教育的人,她文弱,明-慧,对诗文有一定的爱好,但也有一贯的热情和力量在她心里翻腾着。她的性格中有一股不可抑制的“蛮劲”,这使她能够忽然做出不顾一切的决定,她爱起人来像火一样热烈,恨起人来又像火一样把人烧毁,然而她的外表是沉静的,就像秋天的落叶轻轻落在你身旁。
繁漪也许是《雷雨》中塑造的最为成功的人物之一,我喜欢繁漪。她是个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女人,她接受了封建礼教,也勇于反抗封建礼教,但是由于封建礼教的思想在当时的中国还根深蒂固,她又不可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做出彻底的反抗,所以她就在接受和反抗的痛苦中苦苦挣扎,特别在“吃药”和处理与周萍的爱恨关系上。
我觉得用水来形容繁漪最合适不过了,繁漪,柔弱又坚强,像水一样,水至柔,柔肠百结,但也可水滴石穿;繁漪又是孤独的,虽然水滴石穿,可水穿后就无所谓水,因为水已没有了依靠;繁漪是可悲的,水执著得用一生来敲打石,可力尽了终生,也只能穿出一线小洞,最终也无力改变石;繁漪是可怜的,因为冰冷的水永远不会给繁漪带来爱的温暖;繁漪还是悲壮的,水滴石后即粉身碎骨,又如繁漪终究要凤凰涅磐。
三、周萍和周朴园
这是两个相似的人物,周朴园专横、自是、倔强,和一切起家立业的人物一样,在家里和下属面前都格外威严,不惜一切地剥削工人。周萍和他的相似之处在于两人的自私和自以为是,他们毫不迟疑地接受封建礼教,只不过周萍总有着昏暗的眼神,闪烁着迟疑和矛盾。他总是悔恨自己的错误,当一个新的冲动来了,他的热情与欲望就会像水一样淹没他。他那星星的理智,不过是卷在漩涡上的一段枯枝,这样,一个大错就跟着一个大错发生。他痛苦,悔恨,他羡慕一切没有顾忌而敢做坏事的人,他又羡慕一切能干一番“事业”并依循着上层人的“道德”做模范家长、模范公民的人。他佩服他的父亲,在他眼里,父亲除了有点冷酷和倔强外,是一个无暇的男子,但冷酷和倔强是他最喜欢的,因为这都是他自己没有的,他是一个软弱的人。
作者运笔的又一好处是安排了周萍父子相似的境遇,虽然对周朴园着墨不多,同样可知周朴园的卑劣之处,并由周朴园的行径揭露了资本家的罪恶本质。
四、鲁贵和鲁大海
虽然是父子,也许是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缘故,二人性格截然不同。鲁大海是工人阶级的典型代表,而中国的工人阶级受着多重压迫,反抗得就异常激烈。他的性格更是倔强的,他满蓄着精力,年轻的激-情和热情就像即将爆发的火山,他的反抗精神被彻底地展现出来。
而鲁贵,十分“懂事”,尤其是礼节。他又有点驮背,似乎永远都应该欠着身子向主人答应着“是”。他恪守着“下人”的规矩,眼里还闪烁着贪婪的目光,但这贪婪和周朴园的贪婪绝不相同,周朴园的贪婪是张着狮子般的血盆大口对工人进行残酷的剥削,而鲁贵的贪婪只能是市井小人的见钱眼开。
五、鲁四凤
同周冲一样,四凤是个很纯洁的孩子,可与周冲最大的不同是:四凤没有接受过教育,她不可能接受新思潮的冲击。她不会反抗,不会站出来和封建礼教反抗,因此而只能具有劳动人民的朴素的美德:善良、勤劳。
总之,四凤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女孩子,却又逆来顺受,听从别人对自己的命运的安排。
六、鲁侍萍
最后才谈到侍萍,侍萍的确让我不知怎么去评价,侍萍也是个封建礼教下的牺牲品,她的生活中有太多的痛苦,又有太多的偶然。
应该说侍萍是个有骨子的人,有一定的反抗意识,但是她又对周萍有所依托,所以她的反抗不会彻底,在对待周冲和四凤的问题上,她又主动妥协,用一味地退却和忍让来成全别人,牺牲自己。
这就是《雷雨》中的全部人物,每个人都着实重重地涂了一笔灰暗的色调,于是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八个人都露出了煞白的面孔。
三十年的漫漫时光,三十年的爱恨纠葛,三十年的泪与鲜血铸就了一场悲天恸地的雷雨.这雷雨下冲刷的,是中国封建旧社会吃人的礼教传统,是剧中人痛苦与矛盾交织的情情仇仇,是命运之神狞笑的薄薄嘴角„„一场雷雨,一场梦.梦醒之后,一切成空.悲剧的初始,往往是一个并不动人的错误.富家少爷在空虚无聊的生活中与家中女仆坠入爱河,这样的故事在那时的时代背景下不算少见.理所当然,富家长辈愤然反对二人”悬殊“的交往,在大年三十的夜晚生生将怀抱婴儿的女仆赶走,还”用心良苦“的强要了他们的第一个儿子,悲剧的初形在这里开始酝酿而出.周朴园,作为剧中中心矛盾的焦点,无疑是情感冲突最激烈之存在.年轻时爱上侍萍的周朴园,或许还能说是仍有一丝纯净残留.可自那个年三十之夜,他听任家中长辈将梅侍萍赶走,随后娶了门当户对的阔小姐时起,他的心灵已彻彻底底成了利益至上的最佳写照.在三十年后,他重又认出侍萍的那一刻,他所表露出来的情感,不是久别重逢的喜悦,而是彻头彻尾的猜忌,怀疑与恐惧.他想到的,是侍萍是到来也许会对他的地位,利益所造成的威胁,是真-相揭穿后自己将面临的尴尬处境,而不是对侍萍悲惨遭遇的同情和怜爱.他口口声声的说他一直留着她喜欢的家具,说他保留她的习惯,珍视那绣了梅花的旧衬衣,可说到底,这些都不是因为爱,都是因为要彰显他那早就不存在的良心,告示天下的人——”看!我是个有情有义的君子!“其实哪里有什么情呢 即使曾经有过,那也在三十年的时光中消失殆尽,他如今的一切的一切——包括给侍萍五千大洋,承诺包管她的生活开支,要她们永远不再踏入周家的大门——全都,全都,是为了他自己.对他而言,爱情早已是漫长生命中的一点佐料,可有可无,如梦一般不切实际.这个资本家的代表,早已在商界的”熏陶“下血肉模糊,面目全非,不成人形.至于鲁侍萍,悲剧的核心承受者,她的命运无疑是坎坷苦难的,但何尝又不是可悲的.回想三十年前的那场爱情,她也是错误缔造者之一.可女人啊女人,你为何纠缠一场无疾而终的情爱三十年,三十年以后还仍拘泥于自己所受的委屈与灾难 爱也好,恨也好,难道最终受伤的不是自己么 既然如此为何又苦苦沉溺,深陷其间 你将这一生的苦难归于命运,归于看不见莫不着的生命之线,念叨着如何苦如何凄惨,紧紧抓住那血红色的恨意,执拗的不愿放手.难道这就是你生命价值的所在么 堂堂正正的对峙,随后潇潇洒洒的扬头离去,总比自行降自己于他人身下要舒畅,不是么
这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这是一个时代所铸造的暴风骤雨.风雨之下,世间一切罪恶丑陋原形毕露,无处藏身.没有什么爱能穿越这无限悠长的时间,没有什么事能真正达到永恒.人生如梦,梦里泪雨滂沱.梦醒之后,自己的人生还是要自己勇敢的走.读书笔记
——《骆驼祥子》
生活在富足的现代,人人摇着利己主义的旗帜,追逐着享乐,就算在新闻中或在街头偶而瞥见街头的流浪汉,仿佛也是司空见惯而不以为意,但是《骆驼祥子》里头,那个由满怀希望与年轻健壮,到不仁不义骗吃骗喝、带着「脏病」的颓废车夫—祥子—却深深地触动了我,我实在感叹命运的磨人,实在心疼穷人的苦难,感叹对于每天为了温饱与生活抗战、所挣来的一切也可能随时丧去的苦人而言,「希望」与「道德」真的是奢侈品,因为坚持与要强并不能为他们担保什么,幸福与美满永远离他们好远。
祥子是一个只身在北京奋斗的年轻人,他身强体壮,以拉车为业,心底梦想着存钱买上一部自己的车,晋身高等车夫阶级,再也不必向人贷车,所赚的钱全归自己,再存上几年的钱,他或许可以再买上一部、又一部,自己当上老板!就这么省吃俭用,祥子连碗好茶都舍不得喝,好不容易攒下族够的钱买下一部车,他颤抖的手递过钱拿回车子,达成梦想的初步。但天不从人愿,一场战乱中祥子失去了车—被兵抢了,只慌乱中从兵营里牵出几只骆驼,卖了些钱,得来了「骆驼祥子」的封号。
他重回刘老板的车厂想重新存钱买上一部车,但先是遭车厂老板女儿虎妞引诱,后来钱又受拉包月的曹老爷官案牵累而被侦探给夺了,因而纵使心理一千一百个不愿意,还是被迫屈服在又胖又老的男人婆虎妞的淫威下,答应娶她为妻,但由于两人得不到富有的老丈人的认可,只得与穷人们共居在大杂院里,在这里虎妞成日享乐吃食,贪恋与祥子燕好,而祥子一心只想藉由拉车来逃离家里让他毫无自主权与尊严的「母老虎」、「吸人血妖精」,没想到婚后造成的体虚让他竟在一场大雨中害了大病,病愈后逞强又犯了痢疾,几乎耗尽了虎妞带过来的积蓄,还有祥子的健康。虎妞临盆难产而亡,祥子卖了车,于是复归于一无所有„ 到了这里祥子已经有点觉悟了,他拒绝了同住在宅子里同事天涯苦命人的小福子的委身,小福子为了养活两个幼弟跟醉鬼父亲而沦为妓女,虎妞生前曾提供她「地方」赚取几毛费用,祥子心底即使喜欢小福子,但是「痴情种只存在富贵人家中」,他实在没法负起养活小福子一家的责任,因此他狠心地拒绝了小福子的相许,撇下她泪汪汪地,绝望地„
及至祥子历尽沧桑猛然想回头时回时已晚,小福子受不了为娼受人凌虐已吊死树林中。这时祥子完全绝望了,他体会到那些欺侮他的人「并不能因为他的咒骂就得了恶报;他自己,也不能因为要强就得了好处。自己,专仗着自己,就像老人所说的,就是被小孩子用线拴上的蚂蚱,有翅膀又怎样呢?」何苦要强呢?何必拼命存钱买车呢?买了还是被抢了,再买,卖了,和不得乐且乐呢?就算买上了车,还不保老了冻死在街头呢!他不再有希望,「就这么迷迷忽忽地往下坠」,「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因为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摘了去„„经验告诉了他,明天只是今天的继续,明天承继着今天的委屈„„」。
《骆驼祥子》实在是道尽了穷人的无奈,穷人的辛酸,穷人的末路。或许我们会说为什么要放弃希望呢?会什么不继续奋斗呢?但我想有时对生来困苦的人们这实在是不容易,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要拼命换一口饭吃,温饱就是他们的理想,成家立业甚至遥不可及—因为一个拉车的没有办法再养活一家子,婚姻的美好对一个穷拉车的身子却是一种残害!老舍极深刻地刻画了这些画面,其中有一段说祥子在酒馆看到一老一小,老的哆嗦着,一进客栈不久就晕了,他已经在无数凛冽的冬夜里拉着辆破车、为了几个子儿挨饿受寒,天气太冷、因为不得不拉车,所赚的几个子儿都买了酒喝好取暖,老爷爷从年轻拉车到老,不知哪一天会突然一倒死在路上!但是为了养着没爹没娘的小孙子,还是得拼了老命!客栈里同是拉车的人们都动了慈心,出钱出力帮助他们,老小两个猛啃着祥子送的包子„走时,小孙子还抱怨爷爷没能多拉回车—他们没有煤炭好取火了。多么的早熟,这是命运虽逼的早熟,可不令人鼻酸呢?。小市民的生活是如此卑微,他们没有开通的思想,只能一昧地听天由命,没办法再困顿中开出一条新路来„命运又何须扎争呢?到头来不都一样?落得相同下场!
祥子最后没法再骗后,成了个送殡的,但就连送殡他也不肯吃亏,他跟老人、小孩、甚至妇女都要去争,他只为自己,是个彻底的「个人主义者」,但,他也为自己完成了死亡。「他等着吸纳最后的一口气,他是个还有口气的死鬼」。往日那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祥子已不复可求,剩下的是「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陌路鬼」!
感叹之余,还是要有希望,人生不是这样的!只要能坚持,只要能忍过,生命的这一切灰暗总会拨云见日,总会柳暗花明。「坚持、乐观、谨慎、充实」,「信、望、爱」,人生,就会是多彩的,明媚的—即使外在是阴霾雨霏霏。
读完《骆驼祥子》,说实话,没什么感想,只觉的悲剧在眼前不时的晃过。文章主要继续这么一段事情:
主人公农民祥子一心想成为富豪,对这大千世界充满了无数的信心。他认准了拉车一行,一心想要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车,他凭借着自己的勤劳,总算在3年后了了自己的心愿,成为自食其力的高等车夫,可是当时中国军阀统治黑暗,祥子拉车不到半年,就被逃兵虏走了,当然车子也就不翼而飞了,回来时,祥子只牵回3匹骆驼,自认为是好运又至。祥子没有灰心,他从头开始,更加卖力的拉车子,争取再买一辆新车,可是这年头,农民能有什么权力啊!祥子的所有的钱又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当然买车也就成了泡影。作孽的祥子,对拉车事业还不放弃,和一个名叫虎妞的女人结了婚,于是他又拉上了车。生活总是那样的折磨人,祥子拉车没多久,不幸的事又发生了,老婆虎妞死于难产,祥子人财两空。经历三次的折磨,是谁都会无法对这世界再抱有任何希望,祥子从此走上了不归路。他不再象以前那样喜欢拉车,他讨厌拉车,讨厌劳力。他开始了玩弄生活了,吃喝嫖赌,贩卖人口,彻底变为城市的垃圾,行尸走肉之人。
这个故事反映了北平当时劳动人民的生活、命运与遭遇。祥子本是本是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他热爱生活,热爱北平,一系列的挫折使他恨透了整个世界!
读完这篇小说,感慨太多,不过都是悲在其中。这样的事件正好应了一句俗话:“什么样的世道,容纳什么样的人才”,国家尚处于军阀,其军阀目的均在于私人,你有钱有势,天塌下来,你也不怕,你贫穷,什么都由不得你。祥子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老舍是北京人,所以文章中的方言也特别多,举个例子。“满天打油飞”意思是到处游荡,没个落脚的地方。什么“不论秧了”就是不论是谁。这就是所谓的地方色彩吧!当然这些我是听不懂的。
这篇文章写于1935年至1936年,正好是白色恐怖笼罩时期,从而,老舍笔下的祥子不免带有点现实生活的真情实彩,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当时的社会是多么的黑暗。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来自乡间,日益凋蔽衰败的农村使他无法生存下去,他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创立新的生活。他试过各种工作,最后选中拉洋车。这一职业选择表明祥子尽管离开了土地,但其思维方式仍然是农民的。他习惯于个体劳动,同时又渴望有一辆像土地那样靠得住的车。买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这是他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城市似乎给了祥子实现志愿的机遇,经过三年奋斗,他买上了车,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抢去;但祥子仍然不肯放弃拥有自己的一辆车的梦想,尽管他对自己的追求不无怀疑,几度动摇,但仍然不断振作起来,再度奋斗。应该说,祥子以坚韧的性格和执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内容。而搏斗的结局,是以祥子的失败告终的,他终于未能做成拥有自己一辆车的梦。这部小说的现实主义深刻性在于,它不仅描写了严酷的生活环境对祥子的物质剥夺,而且还刻画了样子在生活理想被毁坏后的精神堕落。“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青年,就这样被改塑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
祥子的悲剧,是他所置身的社会生活环境的产物。小说通过祥子周围人物及人际关系的描写,真实地展现了那个黑暗社会的生活面目,展现了军阀、特务、车厂主们的丑恶面目,以及由他们织成的统治之网对祥子们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的一种变形反映。小说并没有回避祥子与虎妞之间的本能欲望与一点点相互依恋之情,但同时也深刻地描写到,即使是这样的男女之情,也同样建基于金钱利益关系之上,所以虎妞要始终把钱拿到自己手上,“钱在自己的手中,势力才在自己身上。”虎妞与祥子的结合,无疑加剧了祥子的悲剧。
二:哲学部分
《矛盾论》
读书笔记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列宁说:“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本文主要阐述的问题是: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一 两种宇宙观
列宁说:“对于发展所持的两种基本的观点是:(一)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二)认为发展是对立的统一。
1、所谓形而上学的或庸俗进化论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这种宇宙观把世界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都看成是永远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化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这种增减和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是由于外力的推动。
他们认为一种事物永远只能反复地产生为同样的事物,而不能变化为另一种不同的事物。在形而上学家看来,资本主义的剥削,资本主义的竞争,资本主义社会的个人主义思想等,就是在古代的奴隶社会里,甚至在原始社会里,都可以找得出来,而且会要永远不变地存在下去。说到社会发展的原因,他们就用社会外部的地理、气候等条件去说明。他们简单地从事物外部去找发展的原因,否认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事物因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学说。因此他们不能解释事物的质的多样性,不能解释一种质变为他种质的现象。这种思想,在欧洲,在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是机械唯物论,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则有庸俗进化论,在中国,则有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的思想。
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著和互相影响著。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单纯的外部原因只能引起事物的机械的运动,即范围的大小,数量的增减,不能说明事物何以有性质上的千差万别及其互相变化。事实上,即使是外力推动的机械运动,也要通过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植物和动物的单纯的增长,数量的发展,主要的也是由于内部矛盾所引起的。同样,社会的发展,主要地不是由于外因而是由于内因。许多国家在差不多一样的地理和气候的条件下,它们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非常之大。同一个国家吧,在地理和气候并没有变化的条件下,社会的变化却是很大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鸡蛋因得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鸡子,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因为二者的根据是不同的。
二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恩格斯说:“运动本身就是矛盾。”列宁对于对立统一法则所下的定义,说它就是“承认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过程都含有互相矛盾、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趋向”。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
矛盾是简单的运动形式(例如机械性的运动)的基础,更是复杂的运动形式的基础。
三 矛盾的特殊性
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都带特殊性。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著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所有这些物质的运动形式,都是互相依存的,又是本质上互相区别的。每一物质的运动形式所具有的特殊的本质,为它自己的特殊的矛盾所规定。这种情形,不但在自然界中存在著,在社会现象和思想现象中也是同样地存在著。
每一种社会形式和思想形式,都有它的特殊的矛盾和特殊的本质。如果不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普遍的原因或普遍的根据;但是,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的原因,或特殊的根据,就无从辨别事物,无从区分科学研究的领域。
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1、所谓主观性,就是不知道客观地看问题,也就是不知道用唯物的观点去看问题。
2、所谓片面性,就是不知道全面地去看问题。
3、表面性,是对矛盾总体和矛盾各方的特点都不去看,否认深入事物里面精细地研究矛盾特点的必要,仅仅站在那里远远地望一望,粗枝大叶地看到一点矛盾的形相,就想动手去解决矛盾(答复问题,解决纠纷,处理工作)。这样的做法,没有不出乱子的。
事物发展过程的根本矛盾及其为此根本矛盾所规定的过程的本质,非到过程完结之日,是不会消灭的;但事物发展的长过程中的各个发展的阶段,情形又往往互相区别。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特殊性,不但必须在其联结上、在其总体上去看,而且必须从各个阶段中矛盾的各个方面去看。
由此看来,不论研究何种矛盾的特殊性----各个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各个运动形式在各个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各个发展过程的矛盾的各个方面,各个发展过程在其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以及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各方面,研究所有这些矛盾的特性,都不能带主观随意性,都必须对它们实行具体的分析。离开具体的分析,就不能认识任何矛盾的特性。我们必须时刻记住列宁的话:对于具体的事物作具体的分析。
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发展的无限性,所以,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而在另一一定场合则变为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为特殊性的东西,而在另一一定场合则为普遍性。
由于特殊的事物是和普遍的事物联结的,由于每一个事物内部不但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且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普遍性即存在于特殊性之中,所以,当著我们研究一定事物的时候,就应当去发现这两方面及其互相联结,发现一事物内部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两方面及其互相联结,发现一事物和它以外的许多事物的互相联结。
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样地列宁和斯大林,他们对于应用辩证法到客观现象的研究的时候,总是指导人们不要带上任何的主观随意性,而必须从客观的实际运动所包含的具体的条件,去看出这些现象中的具体的矛盾、矛盾各方面的具体的地位以及矛盾的具体的相互联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其共性是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并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矛盾即是运动,即是事物,即是过程,也即是思想。这是共通的道理,它是共性,它是绝对性。然而这种共性,即包含于一切个性之中,无个性即无共性。假如除去一切个性,还有什么共性呢?因为矛盾的各各特殊,所以造成了个性。一切个性都是有条件地暂时地存在的,所以是相对的。
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四 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著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
不能把过程中所有的矛盾平均看待,必须把它们区别为主要的和次要的两类,著重于捉住主要的矛盾。矛盾著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然而这种情形不是固定的,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转化著,事物的性质也就随著起变化。在矛盾发展的一定过程或一定阶段上,主要方面属于甲方,非主要方面则属于乙方;到了另一发展阶段或另一发展过程时,就互易其位置,这是依靠事物发展中矛盾双方斗争的力量的增减程度来决定的。由此可见,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了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就随著起变化。
有些人觉得有些矛盾并不是这样。例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是主要的;理论和实践的矛盾,实践是主要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经济基础是主要的;它们的地位并不互相转化。这是机械唯物论的见解,不是辩证唯物论的见解。诚然,生产力、实践、经济基础,一般地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不是唯物论者。然而,生产关系、理论、上层建筑这些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又转过来表现其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这也是必须承认的。当著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更就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因为我们承认总的历史发展中是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是社会的存在决定社会的意识;但是同时又承认而且必须承认精神的东西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在研究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如果不研究过程中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以及矛盾之主要的方面和非主要的方面这两种情形,也就是说不研究这两种矛盾情况的差别性,那就将陷入抽象的研究,不能具体地懂得矛盾的情况,因而也就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的方法。这两种矛盾情况的差别性或特殊性,都是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世界上没有绝对地平衡发展的东西。同时,这种具体的矛盾状况,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在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正是表现出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力量。
五 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说的是如下两种情形: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著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著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著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这就是所谓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要在一定的必要的条件之下。缺乏一定的必要的条件,就没有任何的同一性。
一切过程都有始有终,一切过程都转化为它们的对立物。一切过程的常住性是相对的,但是一种过程转化为他种过程的这种变动性则是绝对的。
无论什么事物的运动都采取两种状态,相对地静止的状态和显著地变动的状态。两种状态的运动都是由事物内部包含的两个矛盾著的因素互相斗争所引起的。当著事物的运动在第一种状态的时候,它只有数量上的变化,没有性质的变化,所以显出好似静止的面貌。当著事物的运动在第二种状态的时候,它已由第一种状态中的数量的变化达到了某一个最高点,引起统一物的分解,发生了性质的变化,所以显出显著地变化的面貌。事物总不断地是由第一种状态转化为第二种状态,而矛盾的斗争则存在于两种状态中,并经过第二种状态而达到矛盾的解决。所以说,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而对立的互相排除的斗争则是绝对的。
条件性,即是说在一定的条件之下,矛盾的东西能够统一起来,又能够互相转化;无此一定条件,就不能成为矛盾,不能共居,也不能转化。由于一定的条件才构成了矛盾的同一性,所以说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这里我们又说,矛盾的斗争贯穿于过程的始终,并使一过程向著他过程转化,矛盾的斗争无所不在,所以说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
在同一性中存在著斗争性,在特殊性中存在著普遍性,在个性中存在著共性。拿列宁的话来说,叫做“在相对的东西里有著绝对的东西”。六 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
矛盾和斗争是普遍的、绝对的,但是解决矛盾的方法,即斗争的形式,则因矛盾的性质不同而不相同。有些矛盾具有公开的对抗性,有些矛盾则不是这样。根据事物的具体发展,有些矛盾是由原来还非对抗性的,而发展成为对抗性的;也有些矛盾则由原来是对抗性的,而发展成为非对抗性的。
列宁说:“对抗和矛盾断然不同。在社会主义下,对抗消灭了,矛盾存在著。”这就是说,对抗只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它的一切形式。七 结 论
1、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
2、按照辩证唯物论的观点看来,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矛盾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
3、矛盾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
4、矛盾的事物依一定的条件有同一性,因此能够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又能够互相转化到相反的方面去,这又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的时候,要注意矛盾和矛盾方面的主要和非主要的区别;
5、矛盾的斗争是不断的,不管在他们共居的时候,或者在他们互相转化的时候,都有斗争的存在,尤其是在他们互相转化的时候,斗争的表现更为显著,这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当著我们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性的时候,要注意矛盾的各种不同的斗争形式的区别。
《实践论》
读书笔记
1937年7月,正是中国革命的生死关头,党内却出现了两种非常不好的思想,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妨害着革命的发展。为了揭露这种不好的现象,从而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毛泽东写了这篇著名的文章。通观全篇,此文几乎是一篇完美无缺的哲学论文,到处闪耀着思辩的哲学光芒;同时又因为毛泽东是文学家,身上流着中国文人的血,理所当然地使这篇文章充满了文学气息。
实践是寻求真知的唯一途径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中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内在实质,“认识——实践——再认识”是《实践论》的实践路线。
实践要注意方法
实践,就是一个怎样验证真理是否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来面目的过程。谈实践的方法,我想从实践的特性开始说起。
一则,实践具有时间性和地点性:实践的内容会随时间、随场合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被前期、他地的实践所证明的东西不一定适用于当时(以及未来)、当地。“刻舟求剑”者犯得就是类似的错误。二则,实践具备局部性和偶然性:某种局部实践的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全局实践,某种偶然实践的结果不一定体现基本的、普遍的规律。“守株待兔”者犯得就是类似的错误。三则,实践具有层次性:此一层次实践的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层次和全部层次。四则,实践具有主观性: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不可能绝对摆脱实践主体主观因素的制约;绝对客观的人类实践,是不存在的。主体能动发挥程度的不同,必会影响到实践的具体效果。
上述特性的共同作用,则形成了人类实践的“隐蔽性”,或曰局限性。正因如此,仅仅依靠一时一地的、个别的、局部的具体实践,来完全否定或肯定某种认识,那是不充分的;仅仅依靠具体实践所得出的具体结论,而不给予理性地抽象、概括和总结,却来完全否定或肯定某种认识,同样是不充分的。
具体实践只能用以证明具体结论,基本实践只能用以证明基本结论,普遍实践则可用以证明普遍结论;而唯有借助于人类的理性思维能力(能动),把人类的全部实践从局部上升到基本、从基本上升到普遍、进而抽象地形成人类的普遍实践(绝对实践),才能足够地证明客观事物的真理。
另外,还要预防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这篇文章,对当时中国革命的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它批判了当时革命中存在的两种不良倾向,其一是经验主义,其二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有什么害处呢?不妨举一例说明。一队科研人员要到某雪山顶上探险。一位专家指出,高山顶上酷寒,煤气孔容易被冻住,需多带几根钢针以防不测。但是负责装备的是个老队员,他仅凭经验认为,一根钢针就足够了,因而没有听从专家的劝告。结果这群人全部被冻死在山顶,就因为那根钢针不小心弄断了,煤气孔堵塞,无法取暖。这个例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能够极好的说明,经验是要得的,但经验主义是万万要不得的。我想,犯经验主义的结果就是,决策前“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实践后“鼻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一酸眼泪流下来”。
实践要注意总结
总结的过程是一个认识飞跃的过程。要善于在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中学习,在再认识的环节上下功夫。不论是学习还是总结,都要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在结合中升华,在结合中创新,在结合中发展。为此,要把调查与研究结合,既弄清情况,又理出头绪;把经验与教训结合,成功的经验固然重要,但失败的教训更可贵,从教训中学习往往使人更聪明;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既要有丰富的材料,又要找出本质;把集中起来与坚持下去结合,既要善于集中正确的意见形成科学的决策,又要持之以恒的抓好落实。这样,经常不断地升华,使零碎的变成系统的,朴素的上升为理性的,又回到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发展。从而,形成实践、认识、总结、再实践、再认识、再总结的良性循环。
《实践论》以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为基本线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本质特征和重要意义,坚持和发展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毛泽东在《实践论》中阐述这以下四个基本问题:(1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2认识的辩证过程,即从实践认识的过程,又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3批判“唯理论”和“经验论”。(4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关系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总结了,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在过去的高考课本里,我们学大多数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对于一个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人,学这些理论无异于纸上谈兵,即使当时记得很牢,但是如果没有实践,你就学不会真正的知识,因为你没有形成共鸣,而知识和经验的掌握大多来自于亲身实践。现在你回想一下高考的知识你还记得多少。如果现在让我们去再考又可不可以考到原来的分数呢?所以实践是重要的。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这是正确的实践观。“自觉投身社会实践中去”,相信这也是对于我们年轻人的一个要求,同时也是我们进步的一个最好手段.所以,在实践中进步,从现在开始。
《实践论》论文的语言不仅直白生动,还准确。对于论文而言,语言的准确性是第一位的。毛泽东通篇用的都是常见的词汇,但却十分精确地表达出了作者的思想内涵。比如说,“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能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些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各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简洁精确的例子把要说的问题一语道破,这也算是毛泽东的高明之处了吧!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成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实践,不论是怎样的工作都离不开实践,实践出真知!
实践也是要求我们对于时间和空间有个统一,因为不同的时期和地点则要求我们进行不同的实践,在整篇实践论当中,也可以看到很多符合当时历史背景的具体实例,用那些实例说服人们,我们也知道,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所以在不同的时期地点,进行不同的实践.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毛泽东同志对于这句话给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
许多人总埋怨机会太少,机会从来就不是少,而是机会来了我们没有信心和能力抓住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要积极提升自我,积极了解各方面知识与经验,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把握机会,创造成功。我们要抓紧机会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才能做有准备的人。
《实践论》谈到,“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说法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正是许多人忽略了的真理。
《实践论》引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的思想,应用于我们的实践,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实践,在实践中获取成功,在实践中得到经验。
《实践论》首先说明了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里,人的社会实践其内容正是生产活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等等。因此认识对社会实践同样有着依赖关系。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毛泽东同志对于这句话给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此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失败者成功之母”。
通过阐述认识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
首先,认识来源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而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于战争的认识等等皆是如此。
但是,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认识来源与实践,并要回归实践。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在获得理性认识之后,还有更重要的过程,那便是从理性的认识到指导实践又一个飞跃。通过得来的认识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检验的发展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继续。理论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在由感性到理性的运动过程中是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
认识运用于实践并得到证实之后,人们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运动便是完成了,对于过程的推移来说认识并没有完成。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活动也会跟着变化发展,所以,认识同样要不断变化和发展。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阶段变化发展时,认识就要继续,就要适应新的情况。客观过程的发展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因而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同样充满矛盾和斗争;社会实践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过程也应当是无穷的。
于是,我们得出,在单个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中,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我们又可以得出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以至无穷,并且每个新的循环都代表着更高的内容。
关于人们在面临新的实践活动的信心问题。通常人们都不愿在没有把握、不清楚情况的时候去进行某种实践。在《实践论》的论述中,谈到了一个人的勇气与信心跟他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有没有规律性的了解直接相关。这对于我们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大学生在学习、研究以至将来的工作都会面临各种机会与挑战,而对于面临的实践活动我们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我们的信心。许多人总埋怨机会太少,机会从来就不是少,而是机会来了我们没有信心和能力抓住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要积极提升自我,积极了解各方面知识与经验,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把握机会,创造成功。
关于正确、深刻的认识来源问题。《实践论》谈到,“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说法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正是许多人忽略了的真理。比如说游泳、骑自行车,一个人因为不会而不去游、不去骑,总在一旁看别人做,那么他永远也不可能会。又比如说我们学英语,因为说得差而不说,总是把话放在心里念,那么我们就不可能说好英语。许多事物,必须我们亲身实践才能得到真实的正确的感知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以旁观者的心态,是不能学到东西的。
关于真理的绝对与相对的问题。这是一个极为深刻的哲学问题。“没有绝对真理”,这句话如果是正确的话,那这句话本身是否看作是绝对真理呢?这似乎存在着不小的矛盾。《实践论》认为:“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绝对真理是存在的,但不能被人单独认识,不能被某一句话阐述,因为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的思想,应用于我们的实践,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实践,收获成功。
三:历史部分
《中国近代史纲要》 读书笔记
一 应当重视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
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在一段时间里,相对而言,显得有些被冷落。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并成为热点。当时回顾过去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着重在革命史、政治史,觉得有拓宽领域的必要,于是文化领域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在“文化热”中,又出现贬政治史的现象,有的研究者认为政治史的研究是浅层次的、表像的,只有文化的研究才进入到历史的深层,才是中心。随后,中国近代社会史也引起学者们的兴趣,对它的研究方兴未艾。但是,也出现与“文化热”中类似的说法,贬抑政治史的研究,甚至有主张用社会史取代历史的。这些说法是否确切,是值得推敲的。我虽是研究中国近代文化史,但并不认为文化是历史的中心。在同白寿彝教授的一次谈话中,曾经谈到什么是历史的中心的问题。白先生认为:历史主要是写政治,政治是历史的脊梁,经济虽是基础,但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更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不能作为历史的中心。话虽不多,却很精辟。
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前几年曾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引起了国际上强烈的反应。这篇文章认为未来国际冲突不是经济的、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是西方文化和儒学文化、伊斯兰文化的冲突。显然,这是把文化作为社会的中心,是起决定作用的。不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社会中,文化无疑有其应有的作用,但它不居于中心地位,不起决定作用。就现实国际社会而言,首要的是经济、政治利益,美国向他国推销其价值观、文化,也是为了实现其经济、政治利益。海湾战争,其根本因素也不是所谓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这篇文章的基础上撰成《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对他在“文章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个充分的、深刻的和更详尽论证的解答”。尽管他在书中仍然力图说明根本因素是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但也不能不承认“海湾战争是冷战后文明间发生的第一次资源战争”。他说:“最关键的问题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将由依靠西方军事力量保护其安全的沙特政府和酋长国政府控制,还是由有能力并有可能利用石油武器反对西方的独立的反西方政权的控制?西方未能推翻萨达姆·侯赛因,却获得了某种使海湾国家在安全上依赖西方的胜利。战争之前,伊朗、伊拉克、海湾合作委员会和美国曾为获取对海湾地区的影响展开了竞争。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1]这里认为这场战争的关键是争夺对“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的控制权,“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都说到了实质所在。同是伊斯兰文化的国家,为了石油、战略地位等经济的、政治的利益,彼此之间可以打起仗来,也可以支持、参与美国组织的对伊拉克的战争。这正说明,海湾战争的根本因素不是由于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两种“文明间”的战争,而是经济、政治利益的冲突。
贬抑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的一个缘由,是有些研究者认为以往中国近代史写的政治史,是阶级斗争史,有的人甚至指责为“阶级斗争为纲”。恩格斯在1888年为《共产党宣言》英文版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是“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2]。列宁也说:“阶级关系——这是一种根本的和主要的东西,没有它,就没有马克思主义[3]。如果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研究的指导,那就离不开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学说。至于将阶级斗争等同于“以阶级斗争为纲”,那是对不同性质问题的混淆。
对于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的弱化,还因为以往史学界着重于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这些重大事件的研究,成果颇多,再做研究起点较高,向前推进难度较大,要下更大的功夫。然而这些大事件也不是没有可以继续研究的,还有不少问题没有完全弄清楚,有些问题也有待深入。即如孙中山,近些年又陆续发现一批有关的资料,还没有很好地加以运用研究;关于他的思想等方面的评论,研究者的见解也颇有分歧;何况迄今尚未有一部学术价值高的、有份量的传记。
重大事件自是中国近代政治史的重要内容,但不等于中国近代政治史,不是它的全部内容,中国近代政治史的内容是很丰富的,不应当忽视。中国近代文化史、社会史的研究,扩展了中国近代史的领域,无疑是有意义的。但不宜扬此抑彼,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外交等都同样需要研究,都有研究的必要和价值。
二 注重微观研究,也要重视综合研究
近些年来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趋向细化,具体问题的研究受到重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具体的、微观的研究很有必要,这是综合研究的基础,但是过分细化就会流于“碎化”。近代中国一百多年的历史,时间不短,人、事繁多,对全部细节或微小问题逐一加以研究,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即使研究了,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细化的研究需要斟酌所择取的题目有没有研究价值,而有研究价值的题目也不应只是就事论事,叙事清楚,还要将它置于大背景中来考察,以小见大,说明问题。
在具体的微观研究的基础上,要注意开展综合的研究。长期以来,中国近代史分门别类的研究,专题的研究,已经做了不少,有条件做综合的研究。
在我们的研究工作中,分科、分专业,文学、史学、哲学等等各自属于不同的学科门类。在历史学中,又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以及各种专门史之分。而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人,又有专攻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之别。这种分工过于狭窄,过于专门,不利于历史学科的发展,不利于人才培养,不利于出精品,也难以做综合的研究。中国历史上的人物不少都是通晓经、史、子、文学、佛学等,对他们的研究不能仅限于一个方面,应当是全面的。例如魏源,在中国近代史、思想史学著作中,主要是写他的经世思想,尤注重于《海国图志》及其名言“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的经世思想,他的具有代表性的名著《海国图志》,无疑要着重论析。然而魏源博学多闻,年轻时究心阳明心学,好读史书,后随父至京师,从胡承珙问汉儒家法,问宋学于姚学shuǎng@①,学《公羊》于刘逢禄,晚年又修禅礼佛。他一生著述甚多,除《海国图志》外,如《曾子章句》、《大学古本》、《庸易通义》、《说文拟雅》、《小学古经》、《两汉经师今古文家法考》、《老子本义》、《孙子集注》、《董子春秋发微》、《诗古微》、《书古微》、《圣武纪》、《元史新编》、《古微堂内外集》等,涉及经、史、子、佛学、诗文,仅经学又及今古文、汉宋学。要对魏源有精深的研究,不能只谈论某些方面,需要综合的研究。这关乎研究者的知识结构问题,应“通识”的要求。一个学科也有上下通、左右通的问题,力求改变过于专门、相互割裂的状态。
三 现实与历史不能混同
今天的中国由历史的中国发展而来,现象和历史不能割断。历史的研究者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的,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无疑会引发研究者去思考历史。但是,现实和历史不能等同,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是无须赘述的常识,似乎是很明白的。然而在实际研究中,二者的界限却时常被混淆。例如,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引进外资等等,于是有的研究者就以此去反思历史,阐释历史,认为近代中国一百多年里,西方列强在中国倾销商品、投资建厂、开矿筑路、掠取原料农业品„„,是帮助中国实现现代化,应当欢迎他们进来,不应该反抗,当年如果不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现在可能就现代化了。
出现这种说法,原因不止一端,但其中有一点,就是将历史与现实混淆起来,将现实中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对外开放与近代史上的外国入侵混为一谈。近代史上的所谓“开放”,外国人在中国的投资设厂等等,与现在改革开放、引进外资不能混为一谈,必须历史地去看待它。中国近代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通过对中国进行的侵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在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的许多特权,把持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操纵着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而现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其历史背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新中国,并进行数十年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中国今天的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是独立自主的,不允许外国附加任何条件,外国人在中国从事经商投资等活动,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相比,其社会性质根本不同,不能以现在的情况和观念硬往历史上套,将历史与现实同等看待。
又如我们现在说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国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稳定、安定团结,于是有些研究者就以之去阐释历史,认定中国古代社会为什么发展缓慢,不能走向现代化,就是因为农民战争破坏了稳定,破坏了经济;近代中国没有实现现代化,是革命的结果,革命革糟了,只有改良才能使中国现代化。历史上为什么会发生农民起义、革命,它们是否只是破坏,这些问题不用多说,如果不存偏见,并不难公正地回答。拿现实去规范历史,用现代人的思想去要求历史人物,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研究历史需要用历史观点来观察问题,“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4]。四 要重视历史教育
历史教育包括学校的历史教育和学校以外的广大人民群众和干部的教育,它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是不可缺少的。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5]。
历史学要在提高民族思想、文化素质上发挥作用,就不能局限于专门学术研究方面。历史研究对于提高学科学术水平、发展历史科学当然很重要,但只做提高方面的工作是不够的,还要重视历史教育,做普及方面的工作。史学工作既要提高又要普及,是两手问题,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现在的问题是提高方面比较硬,史学工作者注重撰写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而这与评职称、提高自身地位等等都有关系。普及工作得不到重视,认为是小儿科,不算学问,评职称也不算数,这种思想观念和实际问题影响了史学工作者对普及的重视,削弱了历史教育。
在知识普及方面,科技工作者做得比较好,出版了许多科普书籍和影视片,实际效果也很好。相形之下,历史工作者就做得不够。从学科要求上说,历史工作者对历史普及、历史教育也要重视,学问不能只停留在专家圈子里。我们的历史著作不用说一般青少年不看,就连干部也没有多少接触。因为这些书籍、论文太专门,难懂,人们读不下去,引不起兴趣。一个学科、一门学问如果离开群众,离开社会,恐怕是很难生存的。
事实上,广大群众和干部并不是不喜欢历史,不需要历史,而是缺少适合他们喜欢的读物或影视片。史学工作者忽视的历史普及工作,影视工作者都很重视。他们编了许多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有正剧,有“戏说”,吸引了众多的观众。但是,这些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存在着随意编造历史的严重问题,不仅给观众以歪曲了的历史知识,而更重要的是给予观众错误的历史观、价值观,危害很大,应当受到史学工作者的关注。
值得关注的是青年中历史知识薄弱。据2001年2月在北京、上海、武汉、深圳四个城市对14~28岁1065名青少年的调查中,历史试题25道,每道4分,以百分计算,平均分为27.69,及格率只有1.5%。其中有一道题是“谁在1860年烧毁中国的圆明园”,只有31.8%的人答是英法联军,大部分人的回答是八国联军。而在中学的历史教学中,有的教学大纲存在着明显的科学性问题,如不写太平天国,却将太平军打洋枪队归之于反侵略斗争;近代化的开端有洋务运动,但没有民族资本企业,等等。历史教育的薄弱,甚至误导,其后果堪忧,史学工作者有责任加强历史普和教育的工作。
中国近代是一个世界多种政治体制的实验田,现在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正在进行经济改革,政治改革还没开始呢。文化上已经90%的西化了,看看我们的衣食住行,几乎都是西方的,数理化,都是西方的。现在试图振兴国学,但我认为没必要。
【君主论】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读书笔记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全书结构及各章概要全书结构及各章概要全书结构及各章概要全书结构及各章概要 第一部分(第一章至第十一章):论述了不同君主国的性质,种类,获得统治权的途径及各自特点与一些治理方法 马基雅维利把国家分为共和国和君主国,君主国又分为世袭的和新缔造的。可以依赖他人武力或凭自己的力量获得(第一章)。一个君主世袭统治的政权,要比一个新生政权容易维持得多,但也易将人们变革的记忆和变革的原因消弭殆尽(第二章)。一个新成立的君主国(混合式君主国)会面临种种困难。但马基雅维利提供了很多治理的方法。他认为,“只要统治者抓住叛乱所提供的机会毫不犹豫地巩固自己的地位,惩罚罪犯,肃清嫌疑人,并在最薄弱的地方做好准备,这些再度出现叛乱的国家就很难再失去了。如果被占国与占领国处于同一地区,有同样的语言,尤其当被占国的人们并不习惯自由生活的时候,君主只要把他们旧君主的血统斩草除根,同时不变更他们的赋税就可以了;如果征服国在语言,风俗与规章制度等方面与被征服国存在差异,则征服者应该亲赴被征服国的领地,与那里的人民生活在一起或者向那个国家一两处命脉之地派遣移民”“君主应当成为那些较为弱小的邻邦的领袖和保护人,设法削弱属地中的强大者,并提防与自己实力相当的外来者通过意外事件涉足此地,属地中由于野心十足或分外恐惧而心怀不满的人把外来者引进来”(第三章)。根据被征服者状况的不同,君主应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统治。由君主和众臣进行统治的国家(如土耳其,这类国家类似中国古代的封建国家,我把他们看成中央集权的君权统治国家),夺取他们较困难而统治他们相对容易;还有一类是君主和贵族进行统治的国家(如法兰西王国,中世纪西欧基本上都是此类国家),占领他们较为容易而统治起来较难(第四章)。某些城邦或地区,习惯了在君主的统治下生活(如第四章中君主和众臣统治的国家),新的君主很容易统治他们。对于共和国,那些习惯在各自法律下自由生活的国家,有三种统治方法:毁灭他们,亲自驻扎或允许他们生活在自己的法律之下,从他们那里收取贡品并扶持一个亲善于你的寡头政府即殖民。而马基雅维利欣赏把自由城邦毁掉,他认为,前两种方法更为稳妥(第五章)。获得一个新君主国必须依靠机会和个人的才干。为了革新,革新者有两种方法:乞请别人或诉诸武力,而马基雅维利主张诉诸武力(第六章)。以他人的武力和运气获得的新君主国很难保存下去(第七章)。在第九章论公民君主国中马基雅维利论述了君主、人民和贵族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各自的特点,“城邦里人民与权贵两种相反的欲求产生了三种权力欲求:君权,自由权和无政府状态”,但他肯定了人民的重要作用,认为君主更应该依靠人民,“英明的君主应该想方设法使公民时刻都对国家和他本人有所需求,这样他们才会永远效忠于他”。在第十一章论教会君主国中,马基雅维利展现了他对教会的态度:“这种国家依靠了人类心智无法企及的更高力量的支持,因为他们是由上帝所提升和维护的,对他横加议论,只能是自以为是的鲁莽行为”“当今教皇将会依靠慈悲之心和其他无限美德,使他更加强大和令人尊荣”,可见,马基雅维利并没有摆脱当时的局限。第一部分为《君主论》接下来的论述做了铺垫,但也初步展现了马基雅维利主义,即他的权术思想::“对人们应该要么爱抚,要么铲除,因为人们会对所受的轻微侵犯进行报复,而对所受的重创就无能为力了,所以,人们对他人的侵害应该是那种不用担心受到报复的侵害”“谁促使他人强大,谁就自取灭亡,因为这种强大是他运用才智或诉诸武力促成的,而强大了的人们都会对这两者心怀猜忌”“人们不应为了逃避一场战争而听任混乱滋长延续,因为战争是无法逃避的,延续只会使自己陷于困境”。他崇尚武力:“赤手空拳者会被毁灭殆尽”“当人们不再相信的时候,就诉诸武力逼其就范”但又十分注重谋略,“掩饰自己的意图,与对手和解,极尽献媚取悦对手后最终将其拿下”“使用残暴,分为恶用还是善用,善用指统治者出于自身的安全,需要时可以偶尔为之”“损害行为应该一次干完,人民便会少受一些损害,怨恨就会少些;而恩惠应该循序渐进地施予,这样人民才能更好地品尝到滋味”„„这些主张,无不体现了他“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思想,给君主提供了“有效”的治国之道。第二部分(第十二章至十四章):论述了军队的种类,各自的利弊及统率的方法。马基雅维利把军队分为雇佣军,外国援军,两者的混合军和本国军队,并详细论述了雇佣军的由来、强烈抨击其危害,认为“意大利当前的衰败,就是长期依靠雇佣军的缘故”(第十二章)。而外国援军亦是有害无益的军队(第十三章)。作者主张君主要依靠自己建立的军队,“一位君主,除了战争、战略和军事训练外,不应该有其他任何目标、念头,不应以他事为业,这是身为统帅之人应当从事的唯一职业”为此,君主应该“采取行动、依靠思考、研读历史”(第十四章)。这就是马基雅维利的军事思想。事实证明,马基雅维利的军事思想在当时的意大利是正确的。在马基雅维利14年的政治生涯中,建立过辉煌的军事业绩。他撰写了题为《论佛罗伦萨国民军队组织化》的军事改革方案,并负责监督新国民军进攻比萨,这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很快就取得了胜利。第三部分(第十五章至第二十三章),论述了君主的统治和处世之道。这一部分为《君主论》的核心,集中阐述了马基雅维利所崇尚的权术与谋略。“君主都拥有某些招人或褒或贬的品质”但马基雅维利主张利用恶行,“一个人如果在任何方面都持有善念,那他在众多不善之人中必会遭到毁灭。所以,君主如果要保住位子,就必须学会不仁之举,并知道何时当用,何时不当用”(第十五章)。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马基雅维利认为“慷慨出了名,就会受到损害”“君主不应对吝啬之名挂系于心”(第十六章),“也不必在乎背负残酷的骂名”“如果不能得到人们的爱戴,也要免遭人民憎恨,要令人畏惧又不憎恨”(第十七章)“君主应当极少守信”“我们这个时代的经验表明,那些曾经建功立业的君主们极少守信,他们懂得如何玩弄诡计,最终击败那些立身诚实的人们”(第十八章)马基雅维利极力反对君主遭人憎恨或蔑视,认为这两者极易使君主失掉王位,“君主应该规避那些使他遭人憎恨或被人轻视的事情”(第十九章)“最好的堡垒就是不要被人们憎恨”(第二十章)。一个君主如按照马基雅维利所说的做,利用恶行,极少守信,又如何受人尊敬呢?马基雅维利主张赏罚分明,并“在两国处于战争状态时,应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支持一方,反对另一方”“最为重要的是,君主应该不遗余力,通过自己的每一举措为自己赢得美名,让世人觉得他是个伟大的、不同反响的人物”(第二十一章)“君主必须精于掩饰兽性,成为一名卓越的伪装者和假好人”“君主具备那些好品质并且持守不懈,那将有害,但如果显得具备那些品质,却是有益的”(第十八章)。看到这里,我不得不佩服马基雅维利,他的谋略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看似绝对矛盾的两种品质能在君主身上完美结合(前提是君主按他说的去做),这应该和他深刻的洞察能力,把人性的弱点牢牢把握分不开,只有这样,才能玩弄人们于股掌之中。对待大臣,马基雅维利认为,应该起用那些为国事殚精竭虑的人,“应多关心,让他保持良臣本色;应赐给他荣誉财富,让对方感恩戴德;也要委以重任,和他一块分享荣耀”(第二十二章);而对待小人,“除了广开言路外,君主应采取第三种方法——在国内选拔智囊团”(第二十三章)然而,谈到马基雅维利的权术思想,不得不提到他著名的“狐狸与狮子论”。这也是这一部分所主张的权术的代表:“君主必须熟谙为兽和为人的作战之道”“君主既然要懂得善用兽性,就应当取法于狐狸和狮子,狮子不知道防备陷阱,而狐狸则不能抵御豺狼”“因此君主需要成为一只狐狸以识别陷阱,又需要是一头狮子以震慑豺狼”,马基雅维利认为君主应该是狮子和豺狼的结合体,像狮子一样勇猛,像狐狸一样狡猾。这个观点常常被人引用,作为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最好诠释。他也因此受人褒贬不一,成为历史上争论不休的人物。第四部分(第二十四章至第二十六章),反思了意大利君主失败的原因并呼唤强大的君主以统一意大利。马基雅维利总结了意大利君主失败的原因:“吃了军队的亏,有些人遭到国人敌视,不知道如何防范贵族以保全自己,缺少危机意识”等等。他主张积极改变命运,与时俱进,顺应历史潮流并果敢坚决地行事。最后,马基雅维利把希望寄托在梅迪奇殿下,“组织一支既能抵御骑兵,又不惧怕步兵的新军”来完成统一意大利的大业。正如马基雅维利写的那样“凡是想要获得君主恩宠的人们,向来都是把自己认为最宝贵的东西或者自以为君主最喜爱的东西作为献礼”,马基雅维利确实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对伟大人物事迹的知识在《君主论》一书中都奉献了出来。这本书从很多方面探讨了君主该如何保住自己的权利,如何治理国家,这么多方面中,我对马基雅维利认为君主该成为一个怎样的君主,应该具备哪些品质很感兴趣,所以我想着重谈一下我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君主应该成为一个慷慨的人还是吝啬的人? 要我以前回答这个问题,那答案太简单了,当然是慷慨的,仅就词性而言答案就不言而喻。但是看了马基雅维利的分析,我觉得他讲得很有道理。一个慷慨的君主慷的其实都是他人之慨,他自己又不会种田赚钱,用的都是人民上缴的东西,他凭什么慷慨?而且慷慨如果拿捏不当的话就变成了奢侈,而到最后君主为了保持住自己慷慨的名声势必不得不横征暴敛,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这样就会使人民怨恨这个君主,那么君主之位自然就坐不安稳了。隋炀帝“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因为他太慷慨了,人民实在受不了了,纷纷造反,慷慨的君主没逃过惨死的命运。马基雅维利说:“如果君主是英明的话,对于吝啬之名就不应该有所介意”。如果说慷慨不能使我坐稳江山的话,那么吝啬之名又何妨? 君主应该成为一个残酷的人还是仁慈的人? 一个想流芳百世的君主肯定希望自己留下一个仁慈的美名,可是在马基雅维利心中,残酷从某种角度来说才是真正的仁慈,“他比起那些由于过分仁慈,坐视发生混乱,凶杀,劫掠随之而起的人说来,是仁慈得多了,因为后者总是使整个社会受到顺还,而君主执行刑罚不过损害个别人罢了”。对于马基雅维利的这个观点,我不敢苟同。我觉得他说对于有罪的人要严厉残酷的打击,这点本身没有错,姑息养奸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可是如果君主本身是昏庸的,他认为有罪的人恰是无罪的,那么作为一个残酷的君主肯定就会滥杀无辜,人民也会人心惶惶,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怎么可能会稳定呢?所以说残酷的君主未必如马基雅维利认为的那样能给人们带去更大程度上的稳定。君主是受人爱戴好呢还是被人敬畏好呢? 如果说两者只能择其一的话,我和马基雅维利的选择是不一样的,他认为被人敬畏好。为什么呢?我想他是这样想的,如果有人威胁让我去打我的老师,不去的话就会对我拳打脚踢,那我肯定会按他的威胁做,因为冒犯一个我爱戴的人比忤逆一个我敬畏的人简单多了。那么依次类推,人民反抗一个他们爱戴的君主比反抗一个他们敬畏的君主要简单多了,道理是对的,可是如果人民爱戴一个君主的话,人们为什么还要反抗他呢?如果人民非常敬畏一个君主,敬畏到怕有他的统治自己的生命就不能保证的话,人民事很可能造反的。就像人们爱戴李世民,所以根本就没想过要反他,君主之位自然就坐得稳了;人们虽敬畏秦二世,可最终为了保全自己不得不反,秦始皇期望的千秋万世就可怜的终结于二了。有人把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提到的一些观点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之后马基雅维利主义就成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强权至上主义的代名词。我虽然对马基雅维利提出的很多想法并不是很不赞同,但我还是认为做君主毕竟不是做一般的人,还是需要一些像马基雅维利说的吝啬,狠毒的品质去管理国家和人民的。以上就是我对《君主论》这本书一些浅薄的想法。
四:艺术类部分
西方音乐史读后感
西方音乐史读后感
前几天,在书架上随手翻到了一本破旧的《西方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拿到书习惯性地大概翻了翻,发现体例不像是大部分专业音乐书籍那样重视乐曲的分析和作家的介绍。作者把相当大一部分篇幅拿出来写音乐产生的历史背景,并有一些横向的对比,很方便读者了解同时代在全欧洲甚至全世界发生的大事。开始入手的时候自然而然地把书翻到18世纪初期的音乐,因为那时是西方音乐真正的开始,有维瓦尔第、巴赫、亨德尔,接下去是海顿、莫扎特、贝多芬。18世纪初期,威尼斯虽然政治力量一落千丈,经济崩溃势在必行,但它仍以其绚丽繁华生活的魅力吸引着旅行者,特别是音乐家们。这是一种配乐的生活,像一部永恒的歌剧,人们在街头、在湖上唱歌;船工们有自己的一套歌曲,还把塔索的诗配上传统的旋律来咏唱。名门望族里有自己的歌剧院。他们自己演奏演唱,赏识并奖励音乐家。在18世纪,威尼斯的歌剧团从未少于过6家,他们的演出季合在一起,全年可长达34周。1700年至1750年,威尼斯民众接受新歌剧的比例每年为10部或更多;至18世纪下半叶,这个数字甚至更大。18世纪有一个特点是我们今年难以理解但却是无比重要的,那就是群众不断需求新音乐,没有“经典”作品,能存活两三个演出季以上的乐曲为数不多,不论什么类型的。正是由于这种无休无止的压力,18世纪许多作曲家写出了数量惊人的作品,协作速度快的惊人。维瓦尔第的歌剧《蒂托?曼利奥》据说只用了5天写成,保持了最快的记录。他创作的一首协奏曲的速度比超谱员眷抄分谱的速度还要快,为此他感到自豪。书中谈及巴赫的音乐发展决定于五个因素,家族的工艺传统、艰苦但却硕果累累的通过抄写总谱而从所有源泉摄取的手法、18世纪的庇护体系、他本人对艺术的功能和艺术家的职责所持的宗教态度以及他的天才。
对于中国听众来讲,歌剧一向被看作是深奥难懂的东西。我觉得它在古代西方的位置更像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京剧在中国的位置(如果一定要对比的话)。但大有不同的是巴赫、亨德尔的作品到今年到未来也不会衰落,但京剧在早几年就有衰败的迹象了。最为恰当的对比应该是西方古典音乐与中国古代音乐之间的对比,然而遗憾的是中国古代的音乐只局限在了“士”这个阶层,即便在唐代,皇帝喜好音乐并可以亲自演奏乐器,在民间设置了主管音乐的机构,但音乐也未能发展成为普及的艺术。18世纪欧洲的庇护体系,使得一些音乐家可以不考虑生计问题而专心从事写作,又因为写作的压力,才得以有大量的作品流传后世。贵族的宴会、舞会常要专门作曲供演奏。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比一顿豪华的晚宴还要奢侈很多。在中国是从未发生过的事情。西方音乐史(修订版)在此期间我对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的曲子,大致地听了一个大略,之后对此三人有如下的感受。对于巴赫,首先他是一个对先人的集大成者,并且可以看做是一个鼻祖型的人物,西方古典乐在他之后得到壮大,而巴赫打下了一个根基。在巴赫的《十二平均律》中,我听到了几段比较熟悉的旋律,其中一段是在赵晓生老师课堂上听到的,巴赫对于音乐的热爱是深沉而严肃的,掺有宗教式的虔诚。而他不惜花精力来谱教学用的曲子,这本身似乎就昭示着,他希望自己可以在之后的古典乐起到一个承启的作用。对于莫扎特,首先他是一个天才,他本身对于音乐的天赋是人类历史上无法解释的现象之一,在他的音乐中似乎听不到任何的不和谐,换一句话也可以夸张地这样说,听过莫扎特的曲子之后,再听其他作曲者感觉到的都是不和谐。这种和谐无论是在《长笛协奏曲》,《费加罗婚礼序曲》,《圣诗》,《土尔其进行曲》,还在《摇篮曲》,你都可以安静地听到。欣赏莫扎特的音乐,仿佛就是在欣赏一件绝美的艺术品,他不会让你感到忧虑,暴躁和狂野。对于贝多芬,首先他是一位王者,一方面在音乐上他不屑于其他人甚至王室贵族的非议,一方面在命运上他对于双耳失聪的命运顽强抗争,贝多芬曾经想过自杀,但他活了下来,并仍以贝多芬特有的意志力,创造了晚期最为卓越的几部交响乐。那是雄浑,是闪电,是非洲大草原上风驰电掣的雄狮,是光与热的集合,奏鸣!对于音乐本身的和谐与结构追求,我认为自有公论,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喜好,而我认为贝多芬之所以至今仍被大众所称颂,更多的是因为他的意志与精神,而非纯粹的音乐。谁在命运的面前又敢如贝多芬一般奋起反击呢?力量,是强大的内心力量支撑,所以软弱的人是无论如何也欣赏不了贝多芬的音乐。
简述了以上三位作曲家之后,这本书是以教科书的姿态,来统观全局,所以它不会有所侧重的详述任何一位作曲家。好处之一是你可以尽量不带偏见地体会西方音乐的发展,然而其中还是掺杂了大量的人名,没有办法,人的历史就是由历史的人来逐一立体式的构成的,我们只能从中窥知一二,以点带面。读西方音乐史感想 昨天买了一本西方音乐史。一直对西方音乐很有兴趣,虽然看过听过不少但也只是略懂皮毛,没有太系统的了解过。翻着这本厚厚的书,我不由得思索,论文化底蕴,中国绝对不亚于欧洲。论音乐元素,中国地大物博也绝对不缺少这方面的素材。为什么音乐领域发展到今天竟然差别如此之大。从古希腊开始西方音乐已经开始有较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后来又经过了中世纪、古典、浪漫、现代等几个时期,每个时期里杰出的作曲家数不胜数,曲目量更是多得惊人。而中国的音乐历史却一直断断续续,遗留下来的曲目也是零零散散,几千年来流传下的叫得出名字的曲目寥寥无几。我想这还是性格不同的原因吧。西方音乐注重表达自我,希望自己能被人听到,被人了解,能证明自己的存在。而东方音乐则含蓄的多,大部分只是奏给自己听听,觉得被不被别人接受不重要,重要的是自我的升华。现在我们的音乐学习中在大量借鉴西方的东西,我想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另一方面,仅仅借鉴西方的东西就能做好我们的音乐吗?不见得。毕竟我们的骨子里流着东方的血液,有着古老的文化沉淀。无论西方文化的冲击多么强烈也无法冲刷抹去这一点。那么怎样才是最合适的路?我们的音乐还有很长的探索之路要走
西方音乐史人类重要的文化现象,历经了漫长的岁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西方音乐也在不断的法杖变化着,当人们面对这样一个复杂庞大的历史性文化现象时,总会让我们产生许多思索。我国许多音乐学家投入到这一文化的探索和研究,其结果造就了一篇篇、一部部的音乐史巨著。
本书共分十六章,一至四章分别论述了古代和中世纪音乐的主要现象,包括古希腊和罗马的音乐;中世纪宗教与世俗音乐;复调的诞生和发展,以及14世纪”新艺术“蓬勃兴起。五至七章,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论述了勃艮弟乐派、弗兰德乐派、以及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的各种音乐。八至十章,涉及巴罗克时期,重点在于歌剧的诞生和早期发展、器乐的状况和晚期巴罗克的两位音乐巨人----巴赫与亨德尔。十一至十二章,论述了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首先对古典前期有所论述,然后分别讨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位大师,特别是贝多芬给予了较多的篇幅。十三至十六章,对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讨论,不仅涉及了众多的音乐大师,也对重要的音乐体裁的发展线索进行了梳理。勿需质疑,这本音乐史概述全面而详细。
回顾西方音乐史学的发展过程,可以知道它是由资料收集和故事记录开始的。从对西方音乐史的相关资料我知道,许多音乐史都史以故事的形式记载音乐起源、发展以及伟大的作曲家。萌芽状态的音乐史学最早在德国出现初形,到18世纪时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史学。19世纪音乐史研究进入成熟时期,这时期中世纪的音乐成为研究的重点,作曲家的传记也更加完善。20世纪后音乐史开始有了独立的研究方法,研究领域的扩展和多样性都是20世纪的音乐史的特点。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音乐史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史料规模空前庞大,音乐史和相关学科有了更多的交流与融合。这就是音乐史的一个发展过程。当我们现在来回顾西方音乐史学时,明显可以感受到这项工程的浩大和艰难。
整本书注重风格研究这一音乐发展中的重要因素,把音乐风格演变作为音乐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过程,描述西方从古代文明到20世纪这一过程中,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音乐现象,把风格作为重要话题。诵读这本书,对于理解不同时期的风格及演变,乃至更多地去理解西方音乐,有很大的帮助。作者已阐述了自己编史的目的是为了力求在阐明作品意味前提下,概要的勾画出西方音乐史的过程。作者在描述西方音乐的同时,也告诉大家一定要重视音乐作品风格在音乐历史发展这一历程的重要作用。
看西方音乐史必须从音乐的起源看起,而音乐史至今也是一个扑朔迷离的问题,早期音乐史料少,且不能提供一个有效的研究基础,只能凭极少量的记载,辅以一些雕刻、建筑来追溯古代音乐,当然这是难以令人信服的。西方音乐经过多年的研究,书中把它划分为七个时期:古代时期、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主义时期、20世纪现代时期。这样划分,对于把握每一时期的音乐家和音乐家作品,有很大的帮助。
书中对浪漫主义时期音乐进行深入的描述。浪漫主义对于对音乐史来说是一个崭新的时期,它伴着政治、社会的巨大动荡而产生发展。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个重要特征既发掘民间艺术。许多国家的作曲家对民族的历史文化及民间音乐产生强烈的兴趣,把丰富的民间音乐作为写作素材。但各路学者对浪漫主义音乐史的研究说法不一。因此此问题尚存争议。
在书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西方音乐也随之进入20世纪的大潮中。20世纪对科学技术对创作工具、音乐表现手段、传播方式等方式产生极大的影响,音乐发展与科学技术紧密联系。20世纪音乐对古典音乐的一种反叛。社会上普遍存在一种意识形态,把20世纪音乐作为一种腐朽没落的现象来看待。这种思潮也不可避免地反应到专业音乐界中。把20世纪音乐作为一个专门的章节来阐述,这代表了我国对西方音乐观念的一种进步,从不接受到接受的一个过程,是渐渐以一种正确的观念来看待20世纪的结果。
西方音乐作为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它的艺术的美决定了它的价值之所在,这种价值是可以使全人类接受的。当然也可以为中国人接受,因此西方音乐史研究必将在中国长期开展下去。也对我们中国音乐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论艺术的精神》读书笔记
瓦西里·康定斯基[俄国](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 现代艺术的伟大人物之一.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人.他在1911年所写的《论艺术的精神》、1912年的《关于形式问题》、1923年的《点、线到面》。1938年的《论具体艺术》等论文,都是抽象艺术的经典著作,是现代抽象艺术的启示录
《论艺术的精神》读后感
康定斯基关于“声音———图形”的通感理论———读《论艺术的精神》
康定斯基是20世纪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人,他1886年出生在莫斯科,早年在莫斯科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和法律,1895年在莫斯科展出的法国印象派绘画作品对他步入艺术之路起到了触发作用,1900年他进入慕尼黑皇家美术学院。1910年创作了第一幅抽象画《即兴创作》,并写成《论艺术的精神》一书。此书素有“现代绘画启示录”之称,对
发展现代艺术起了重要作用。书中,康定斯基宣扬了他的基本艺术思想,认为艺术重要的是精神,并明确提出“内在需要”是构成抽象绘画的主导原则的观点。那么康定斯基又是如何用抽象绘画来反映“内在需要”呢?在《论艺术的精神》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一般说精神是与肉体紧紧联结的,所以,一种强烈精神感受通过联想引发另外一种联想相适应的感觉就是可能的了。”其实,康定斯基所说的“联想”,就是修辞意义上的“通感”。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比如听音乐通感到色彩和图形对我们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当我聆听《秋日私语》这首曲子的时候,脑中总会浮现出金黄色的叶片随风轻扬飘落的画面;也听人说过,光谱中的橙色光线如同蚊蝇的嘈嘈之声。再譬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塘中的月光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上以所说的内容其实都是人的通感在起作用。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官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是用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即感觉互为转移。审美主体有了一种感受,在客观上可以多种途径传达,但是殊途同归,令人体会到的是同一种结果,这就是通感形成的基础。或许“通感”是我们感知世界、理解世界的一把钥匙。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理解康定斯基的“内在需要”的抽象绘画原则也就不困难了。内在需要是绘画中一切问题的根基所以,他认为:“凡是由内在需要产生并源于灵魂的东西就是美的”。艺术家选择一根线条,一个图形,一块颜色都发自于心,因此都“只能以有目的地触碰人类的灵魂这一原则为基础。”康定斯基发挥了实验心理学关于物质要素与人的心理具有一种对应关系的理论成果,进而认为“形越抽象,它的感染力就越清晰和越直接。在一幅构图中,物质因素或多或少有些多余,多少会被纯抽象的形取而代之”,“艺术家越是采用这些抽象形式,他就越是可以深入地和充满信心地进入抽象王国”。可见,康定斯基认为构成抽象艺术的“内在需要”最终关系的是色与形的特性、色与色的关系、形与形的关系、色与形的关系等绘画基本元素的分析与价值的确认。依赖于对绘画元素的精、线、形、色等绘画语言成了表现的主体对象,语言内在的“运动”、“张力”等特质成了内容,语言的内在价值表现为精神价值。所以,康定斯基由抽象绘画语言的分析入手,提出了“内在声音”的概念。概括起来,康定斯基的“内在声音”有三种含义:(1)指人的感官联通(即通感),主要是视觉和听觉;(2)用于纯绘画的专门术语,特指“运动”、“张力”以及类似的状态;(3)专指与宇宙精神同一的特性。这三者中,用力最多的是第一和第二两点,并给予了陈述。首先确定点、线、面、色各自的独立表现价值(这是绝对声音);然后阐述各自的声音组合和谐的整体关系(旋律)。抽象的绘画符号洋溢着生命的博动;再经视———听通感的作用,使生命的博动与宇宙的规律协调
统一,抽象的符号转换成宇宙的和谐。为了更好地建构起抽象艺术的理论体系,康定斯基系统地阐释了他对抽象绘画元素的认识。康定斯基对每一种绘画元素都作外在和内在两方面分析,“就外在概念而言,每一根独立的线或绘画的形就是一种元素,就内在概念而言,元素不是形本身,而是活跃在其中的内在的张力。实际上,外在的形并不具有一件绘画作品内容的特点,而这种力度=活跃在这些形中的张力才成其内容”。比如,点从内在角度看,它“本身就是最简洁的形”,是简化到极限的记号,是一切形象的最单纯化,它只有张力而没有方向,无论是圆的点,或是方的点,或是其它形状的点,它的“内在张力总是向心的”。假如点是处在方形
画面的正中,观者就清楚地听到一个单纯的声音,如果点不在画面的中心,而是处在画面的任意点上,立即就会出现两种声音,一个是点的绝对声音,另一个是点在画面所处位置的声音,这是点的离心结构的声音,如果在这种离心结构中再加上一个点,那么画面上就会变得更加复杂,点的重复成了强化内在声音的手段,点的大小与形状的改变,引起与抽象的点的相关的声音也改变了,他于一九二六年创作的油画《若干个圆》是他这一理论的实际运用。这幅画面由大小不等,颜色不同的圆点进行组合、迭置。每个圆点,每块颜色既在各自的位置发出自己的声音,又在相互的关系中制约与协调,构成一曲主次分明的点的旋律。抽象绘画的价值就是这种元素内在声音的和谐展示。其实点在任何艺术领域里都可以找到,它的意义是不可忽视的。比如,在音乐中“点类似于定音鼓或三角震动器的音响,且可用其他任何种类的乐器(特别是打击乐器)都可以制作出来,然而,当将点加以并置或按照顺序排列时,只有钢琴才创作出完整的曲子”。在版画中“点则充分发挥了自然性力量,那些作为物质手段的工具都可以通过这种力量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和大小,这为点成为无数的各种各样音响提供了各种可能。
点在运动中留下的轨迹形成了线,或者我们可以说,一条线是一个点在散步,它的行进足迹形成了线。线在绘画基本元素中是最活跃、最富个性和易于变化 的,首先面的形态是由线界定的,不同的线表现不同的意念、情感和声音。线的简单与复杂变化在于作用力的不同和方向的变化,这就决定了线的内在声音必然表现为张力和方向。直线、折线、曲线张力和方向的不同变化,内在声音就有简单与复杂之分。比如直线,“直线(水平线和垂直线),是沉默的线,二者的声响最低不过了,与其说沉默,不如说是几乎听不见的喃语或安静更为确切„„但当直线向偏离中心的位置任意徐徐移动时,就产生了随位置偏离的音响和产生由冲突而产生的震耳的声音。”那么,线在其它艺术中的表现又是如何呢?康定斯基也进行了阐述,如“各种乐器的固有的音高,可以用线的宽度来表示,从极弱到极强的音的强弱可以用线的锐度的增减乃至其浓淡来表现”;“曲线和直线的形式,还可以表现出诗句韵律匀整和谐的结构,诗句被朗诵时,还会出现一种音乐性———旋律性的线,这线不断变化,或是交替上升或下降,或是紧张和驰缓。面是线有秩序按一定方向移动的轨迹,它占有二维空间的范围并独立于周围的空间。对这一抽象绘画元素书中也进行了“视———听”通感阐析。他认为由两条水平线与两条垂直线构成的基础平面产生的是客观的音响,形成轮廓的两组线在音响方面各自具有相同的力。他还引用了出自物质界的“运动”、“上升”、“下降”等术语,并把它们理解为“单个”元素中的张力,以此来解释基础平面中的上、下、左、右及其声音关系。
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探究色彩的力量与脱离具像功能的活动力。他认为“颜色是直接对心灵产生影响的一种方式,色彩是琴键,眼睛是音槌,心灵是绷满弦的琴”。颜色经由视觉通道拨,那么“色彩的和谐只能以有目的地激荡人类灵魂这一原则为基础”。康定斯基还企图透过色彩创造造型与动态幻觉,产生一种视觉的效果。梵高已暗示出色彩和情感的关系,康定斯基则要找到色彩的原理及色彩所象征的特质,他甚至透过色彩尝试表现声音。
他在《论艺术的精神》一书中写道:“色彩的声音非常明确,几乎没有人能用沉重的音调来表现鲜明的黄色,或用高音来表现深蓝色,色彩的调子和声音的调子一样,结构非常细密,它们能唤起灵魂里的各种感情,这些感情极为细腻,非散文所表达出来。比如“人们持久注视任何黄色的几何形状,它便使人感到心烦意乱,它刺激、骚扰人们,显露出急燥、粗鲁的本性,随着黄色的浓度填大,它的色调也愈更尖锐,犹如刺耳的喇叭声。”而“蓝天是典型的天空色,它给人强烈的感觉就是宁静。当蓝色接近黑色时,它表现出了超脱人世的悲伤,沉浸在无比严肃庄重的情绪之中,蓝色越浅,它也就越淡漠,给人以遥远淡雅的印象,宛如高高的蓝天。蓝色越淡,它的频率就越低,等到它变成白色时,振动就归于停止。”对于红色,书中写道:“每一个颜色都可以是既暖又冷的,但是哪一个颜色的冷暖对比都比不上红色这样强烈。而且,不管其能量和强度有多大,红色只把自身烧红,达到一种雄壮的成熟程度,并不向外放射许多活力。”它是“一种冷酷地燃烧着的激情,存在于自身中的一种结实力量”,“红色像乐队中小号的音响,响亮、清脆而且高昂”。以上是书中对抽象绘画基本元素的阐释,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康定斯基的“内在声音”说主要关系指的是抽象绘画元素的张力、方向与联觉(即通感)作用所唤起的主观精神,它是“内在需要”原则运用于抽象艺术的理论基础。比如,他1925年创作的油画《红色小梦》,即是按照绘画元素离心、向心的内在特性,根据“内在声音”的和谐方式构成的,整幅画面以红、黄二色为基调,上有劲挺的直线,规则的几何图形,柔软随意的曲线,以及不同形状的大小的点,组合成一个乐音起伏,声色交织的完满世界。
《论艺术的精神》一书着重了图形的基本元素与声音通俗浅显的通感分析,康定斯基的抽象作品也与他的理论主张相吻合,他用抽象的形式来抒发情感和展现精神内涵,并在绘画中引入音乐、戏剧等相关艺术的手法,创造了一种“真正不朽的艺术”形式,他的抽象画论,集中体现了与他同时代的抽象画家的艺术追求与审美理想,他对绘画元素的分析,主张绘画借鉴音乐的构成手段,追求画面的音乐感受力等,正是当时抽象画家们集中探讨的问题。在他的理论里,音乐的某些探索提供给美术强有力的支持,或者至少可以说,视觉艺术从音乐那里汲取了丰富的灵感,他的绘画完全实践着他关于“视觉音乐”的理念。绘画和音乐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你可以听色彩和看声音。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康定斯基提出的“内在需要”、“内在声音”、“综合艺术”、“隐性结构”等概念,曾对20世纪视觉观念的变革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虽然他的探索以绘画为主,但却影响了艺术总体的发展,因为抽象艺术的原则是贯穿于整体艺术之中的,当我们今天回顾发端于上一世纪的抽象主义运动时,以康定斯基为代表的抽象艺术家,无论在绘画实践和理论上对于丰富艺术的表现手段,拓宽艺术的审美领域以及改善视觉形象的构成方式都具有建设性的贡献。但是,他也夸大了抽象艺术和抽象作品形式的作用,过于强调“纯粹的艺术形式”,在他看来,用抽象的色彩的点、线、面而不参照可见自然的任何东西,就足以表达画家的感情,就可以使观众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及其他;他相信画面的内容可以由非具像的造型与色彩表达出来,而观者可以自行产生对画面的联想,以获得艺术家的意念,在这些问题上,我们还应客观对待。另外,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一书中的关于色彩的理论,他根据的是经验感觉,本质上还是浪漫的、精神的,而非任何明确的科学。
五:教师教育部分
《劝学》读后感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全文虽长但意义丰富,其较系统的介绍了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对想学习、爱学习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篇绝佳的勉励性和指导性的文章。以前在高中时,就感觉其意义重大,但由于当时学习的特色和考上大学的目标,那时并没有深入的去品味这篇文章,去运用这篇文章。到了大学,由于生活的阅历、学习的见长,真正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逐步确立,再读这篇文章时,感觉其意蕴无穷、力量无限。细细品味这篇文章,他对我的学习、做人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劝学》所揭示的道理并非只有一两点,但我只想就我在大学所认识的问题和我在跑步时所想的最多的问题,结合《劝学》谈谈我的一些认识。
第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荀子开篇就讲“学不可以已”,即学无止尽。虽然在文中荀子的“学”不仅仅指看书,但是如果不看书,没有一定的理论和认识做基础,再多的实践也仅仅是实践,并不能有实质性的飞跃。太平天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为何一个失败而一个胜利了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有科学的理论的指导。我觉得在现代社会,“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更具有直接现实性。打开中国社会百叶窗,可以看到整个社会在整体上被金钱给腐蚀着,“金钱至上”已经成为一种观念充斥着人们的大脑,腐化着人们的精神,人学习很大程度都带有功利性质,而社会上真正静下心来学习、做学问、提高内修的人却少之又少,所以说中国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思想上的大家。我身边的同学有的跟我说“你考研吧:反正我不考了,我学不动了。”还有的跟我说:“考研吧:不为别的,就为以后找个好工作,再累也就三年。“每每听到这些话,我都处在矛盾中,我觉得我们现在这些所谓的”大学生“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了,我们离”学海无涯“相去甚远,对于我们来说,步入社会,找个好工作,然后在忙碌中度过,书本将不知被我们置身何地。但反过来一想,在现代社会,如果我们读书不功利,我们将如何生存,或许真的是学海无涯苦作舟吧:如果那样,我想,他已经不能被俗世所困扰了。
第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荀子说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有多高。的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但就我而言,我觉得这句话是错的,我认为知识不是力量,只有得到运用的知识才是力量。作为现代的我们,其实我们每天都在获取知识,但却不知道从中蒸煮、液化、升华,提炼出智慧的精髓,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对大多数的我们而言,学了也仅仅是学了,但真正学了什么,却并非个个都清楚。
第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文中第六段用整个一段揭示了量变质变这一哲学规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多次出现在试卷上,同时也为许多演讲家所青睐,更应该成为我们学习与做事的座右铭。我记得去年西哲老师让我们写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我写到:理想+坚持=现实。当时写这句话,并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我每晚在跑步中真正的体会到了坚持的重要性,体会到人只要做到坚持,就可以无极限。人只有从一开始通过一点一滴的坚持,才能合成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第四,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荀子在文章中说学习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现在的人学习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这句话恰好与孔子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遥相呼应。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说:当我们看见为教育培养人才而建立的大批种类繁多的学校和为数众多的学者教师时,也许以为人类极其重视真理和智慧。然而这一切都是骗人的假象。教师教授学生是为了挣钱,他们所寻求的不是真理,而是自我炫耀与声誉名望,学者们进行研究,不是为了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敏锐的捂力,而是为了装腔作势、夸夸其谈。他虽然说的偏激了点,但联系实际想想,他所说的也不是不无道理。从我们自身来讲,因为我们是在世界上存在,总得和他人、他物打交道,也就是说,我们必然会处在一种入世状态中。而在这种状态中,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按照一个外在的标准和并非我们所想的意志行事。换句话说,我们总是放弃自己,为他人而存在,也因此我们成了大多数的普通人、成了全国占多数的平凡人。这是我们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
劝学,顾名思义,即劝勉、鼓励学习。这篇写于两千多年前的佳作,至今读起来仍令人回味无穷,给人以启迪。
文章开篇就郑重地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文章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这两个比喻,使学习的人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不过,要能“青于蓝”、“寒于水”,决不是“今日学,明日辍”所能办到的,必须不断地学,也就是说:“学不可以已”。
学习可以改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智力。意义重大,那么,如何学呢?荀子认为,学习不能单靠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必须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然而,在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的时候,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说明学习要注意积累。要不断积累,那就必须必须专心致志,不能粗心浮气。
平常我们总是抱怨没有时间学习,抱怨自己技不如人,抱怨自己的遇事缺乏机智,不能妥善处理。当学完《荀子劝学篇》时,才有所悟,这一切的抱怨都是徒劳,没有找到问题的关键: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我就是典型的,不学习,不知道天高地厚。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当我们遇事时,要善于借用别人的智慧,学习别人的长处,增长自己的见识,丰富大脑,结合实际加以运用,这样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要善于动脑,换一个角度思考,正所谓“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要慢慢地学习积累,天才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我不是天才,但我相信,只要努力,永不放弃,自身的能力会与时俱增。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一点也不假,一篇文章能打开我多年的心结,在今后的日子里,努力学习,完善自我将是我奋斗的一大目标。“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只有长期的努力学习,才能最大限度的弥补自身的缺陷!
学习,最重要的是端正学习态度。正如荀子如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学习的确需要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可并不是所有的学子都意识到这一点,即使心知肚明,也未必然落到实处,有的人浅尝辄止,远未领略到真谛,就半途而废,岂不惜哉!有的人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结果光阴搭上去,知识未获得,岂不冤哉!也有的人虎头蛇尾,过分沉湎于“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忽视了另一半的孜孜不倦,到头来种的是西瓜,得的是芝麻,岂不悲哉!“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要想达到胜利的彼岸,贵在持之以恒。对待学习,一知半解就自以为是,稍遇挫折就颓唐不振,持这种态度的人是无法成大器的。粗的铁棒能磨成纤小的绣花针,靠的是一股坚韧不拔的气概;涓涓细流能穿透刚硬的石块,凭的是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倘若有了这坚持不懈的毅力,再用以专一的态度,就如虎添翼了。“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当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专一”并不值得肯定。当今社会,一日千里,瞬息万变,不仅要求人们精通数理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而且对于时事动态,乃至琴棋书画,足球、电脑也不可忽视,这就需要我们在一技之长的基础上,全方位地学习,全方位地获取能量。人的一生是在不断学习和积累中度过的。同样是忙碌的一世,结果有的人收获甚微,一事无成;而有的人却硕果累累,功成名就。这些都和学习态度密不可分。前者或如不能一跃十步的骐骥,或如六跪二螯的螃蟹;后者则似十驾的驽马,似一心一意的蚯蚓。究其原因,如是而已。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放松了学习,思想落后于形势,就会丧失先进性,使精神世界陷于低级趣味,就难以抵挡利欲的诱惑。胡锦涛同志也曾讲到:“现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丰富多彩,不学习、不坚持学习、不刻苦学习,势必会落伍,势必难以胜任我们所肩负的重大职责。”
读完《荀子·劝学篇》这篇经典文章之后,我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劝学》这边经典文章主要是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提倡我们要虚心求教、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专心致志,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挥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人的一生是在不断学习和积累中度过的。我们只有每时每刻不断的学习,才可以提升自身素养、使自己智慧明达,言行无过。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进步,才能拓展我们的视野,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才能创造出自己优越幸福的生活。
《劝学》中对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学习和积累中度过的,但是学习不是一两天的事,而是需要长久的努力,点点滴滴的积累而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对个人的发展很重要,所以,我们要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注意善于利用有利的外界条件,留心生活、学习当中的点点滴滴,注重每一个细节,努力争取做到位,这样才能到千里之外,达到我们想要的。积土成为高山,风雨从山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渊,蛟龙就在渊中成长,积累善行养成美德,人就能情操高尚、智慧日增,也就具备了圣人的思想品质。当然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必须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随时随地学习的习惯会造就随时随地的成功!
要逐渐积累、坚持不懈、专一不躁。只有做到这些了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及如何有效的学习,才可能从不断的学习中提升自己,使自己达到更高的境界
《学记》读后感
教育到底为什么——《学记》读后感
《学记》作为战国时代的教育论著,总结了夏、商、周官学和春秋战国时代私学的教育经验,从儒家的立场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教育观点。其中“虽有嘉肴②,弗食不知其旨③也;虽有至道④,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⑤。知不足,然后能自反⑥也;知困,然后能自强⑦也。故曰:教学相长⑧也。”大意是“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吃,不知道它的甘美。虽然有极好的道理,不学,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有所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通之处。知道自己有所不足,然后才能严格要求自己;知道自己有不通之处,然后才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所以说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
在三尺讲台上经历了十二年的教学生涯,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学相长”也。
中国土生土长的儒家有着十分浓厚的“入世”思想,从孔夫子起,儒士对虚无缥缈的怪力乱神采取回避的态度,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倡导修齐治平,经世致用。这种思想体现在教育上就是在《学记》中强调教育的社会作用,认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九年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受教育者达到“大成”------达到“大成”与否就看能不能“化民成俗”,让“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因此,中国的教育活动带有十分强烈的世俗功利。特别是隋唐以后,学得满腹经纶,售予帝王人家,成了中国士子的人生目标。“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前一句是知识分子魂牵梦萦的追求,后一句是穷愁潦倒时的自我安慰。纵使旷达如李白、苏东坡辈,受了深厚的老庄出世思想影响,也是以蹭足金銮殿为人生第一殊荣。
但《学记》把教育看作为是直接为社会政治服务,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中国知识分子把从政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从垂髫发蒙时开始,就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一步一步、一年一年苦熬苦修,上焉者立志“致君尧舜上”,追求“青史留名”还是值得称道的。知识分子把出仕佐助君主治国平天下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不管怎样,这一切,有助于统一知识分子的思想,从而有助于统一全体人民的思想,有助于把统治阶级的意志上升到社会的主导地位。中国的封建社会能够苟言残喘2000年,中国文明2000年间能薪火不断,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传统道德传承2000多年,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没有分崩离析,应该说封建教育制度功不可没。
不过只是把教育的作用局限在直接为社会政治服务是十分片面的。立足过去,是教育天生的一大特点;面向未来,教育却很难做到。教育总是比较保守的。特别是儒家,素有“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传统,总喜欢“白发老章句”,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意识。特别是从安史之乱后的中唐开始,中国的封建社会已经日益成为一个烂熟的桃子,把教育的作用局限在直接为社会政治服务,往往就是为当前的社会政治服务,而不是为社会政治的发展服务,其消极意义就愈来愈突出。
教育应该有两大功能,一个是为社会政治服务,另一个是为人身的发展服务。这两者之间,在现代社会,后者应该更重要,应该是通过教育培养出个性和谐发展的社会成员。通过所培养的社会成员来服务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战国时期,士子在诸侯争雄的社会格局中,可以自觉地选择自己的“主”,可以念叨着择主而事。知识分子可以独立研究,可以保有自己比较独立的人格,首先考虑的是创造新的学说,而不用考虑迎合某一特定的统治者,------反正统治者或大或小,多着呢------总是能找到买主的。这时,人的发展和为政治服务是比较统一的。因此,春秋战国时期有百家争鸣。而秦汉以后,为政治服务就变味了,变成了为皇帝一人服务,知识分子往往放弃了自身发展的需求片面的去迎合社会政治的需求。由于中国封建社会教育把教育的作用定位于直接为社会政治服务,客观上制约了中国封建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学》中虽然把“格物”定为教育的开始,但是此“格物”绝对不是清朝末年“废科举,兴学堂”中所设的学科“格物”。《大学》的“格物”并不研究自然界的日月星辰,花草虫鱼,“格物”的对象是社会生活中的人事关系,自然和人的“天人感应”,后来有一幅对联高度概括了封建教育的“格物”内容:“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儒家所想格的“物”,无非是研习祖宗传下来的一些典籍,揣摩当今圣上的旨意,把人生的乐趣定格为“金榜题名时”,并不把独立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作为人生自我实现的途径。这应该是中国2000年的封建社会中只有零星技术发明,缺乏纯理性的系统的科学研究的原因之一,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自然科学相对落后的原因。孔夫子不是骂想学“稼圃”的樊迟为“小人”吗?
教育过程中只“格”社会关系的“物”,只强调教育为社会政治服务,把教育视为社会政治的附庸,忽视教育最主要的功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政治上一有风吹草动,教育上就是波浪滔天,教育成了社会的风向标。任何一次社会变革,教育都受到冲击,受到破坏。这样,一方面使中国知识分子、中国人民关心政治,关心人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另一方面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个性普遍受到压抑,因循守旧多,标新立异少,唯上唯书多,这已经深入到国民思想的深处,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
我们现在读《学记》,不仅要肯定其积极意义,更要认识其局限性。夸耀祖宗是中国人的嗜好,我们已经夸耀了2000年。我们现在要提倡“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肯定教育必须为社会服务。但是,人的个性受到压抑,人人以关心政治为务的是绝对不能提倡的。教育为社会政治服务并不一定就是把每一个社会成员培养成政治舞台上的“生、末、净、丑、旦”,每一个削尖脑袋往政治上钻,只能说明这个社会的政治已经有问题了。教育首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具有个性和谐发展的社会成员,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到来的21世纪,我们搞素质教育更要倡导教育要张扬个性,发展个性。
《学记》是中国最早的体系极为严整的教育专著。是《礼记》中的一篇,写作年代约在战国晚期。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文字言简意赅,比喻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任务,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书中用较多的篇幅,阐述“教”与“学”的辩证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学然后知不足”),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贫乏(“教然后知困”)。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进,看到贫乏,才能鞭策自己,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正确结论。《学记》重视启发式教学,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重视因材施教。主张从了解学生学习的难易,才质的美恶,作为启发诱导的依据。主张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并且提出一条积极性的教育原则,即要在学生不良的行为没有发生前,引导他们向善的方面发展。并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要取长补短。《学记》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地位。提出严师和尊师的思想。《学记》是研究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宝贵资料。书中在总结先秦儒家教学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教学原理,教学原则与方法,以及尊师重道的思想,对中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也是世界珍贵的教育遗产之一。
《学记》中有这么一句话:”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句话形象地阐明了有效教学的关键,即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它包含了这样三种思想:一要注重引导,但又不牵着学生鼻子走,师生关系才会融洽;二要督促勉励,但又不强制压抑,学生就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感到比较容易;三要打开学生的思路,但又不能提供现成的答案,这样学生才能独立思考,发展智能。”和易以思“,从某种程度上让我们明确了作为一个教师真正的角色,教师是启发者,是引路人,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而非给予者,灌输匠。教学的真谛是如何激发和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探索和接受知识。
新一轮的教育改革要求改变过去教育教学中强制灌输知识点,压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师生关系紧张,不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等弊端。真正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全人教育的思想,让教育回归到它的本质和远点,那就是培养人,培养各方面素质和谐、健康、全面、综合发展的人,一方面服务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培养人来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要想真正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我们要借助《学记》”和易以思“的观点,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真正遵循和贯彻这样一种教育教学原则,有助于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成长发展。具体地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真正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第一、实施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创新意识,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即做到《学记》中所说的”善喻“。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培养个性健全,素质全面,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只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真正贯彻启发性原则,以启发式教学方法思想为指导,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去激发和调动学生,教育教学就能朝着新课程的要求不断接近。
第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种活动组合而成的,只强调教师的教,就会使教师处于绝对领导的地位,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造成师生关系的极度紧张。新课程要求培养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这包括了学生的为人处事能力和个性的健全发展。因此,教育教学中要强调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做到”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和心理相容“,《学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建立这种和谐关系的方法,那就是”道而弗牵“。
第三、摆正教师的角色地位。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到底应该居于怎样一种角色?有着怎样一种地位?这也是影响教育教学行为和效果的重要因素。”和易以思"这一观点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教师既不能牵着学生鼻子往前走,不能强制学生学习和接受教师所希望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又不能代替学生,直接帮助学生获取问题的答案。教师应该摆正自己的角色,他是一名启发者,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他是一名引路人,引导学生科学、快捷地认识生活、认识世界;他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促进学生素质综合、全面、和谐、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我们现在读《学记》,不仅要肯定其积极意义,更要认识其局限性。夸耀祖宗是中国人的嗜好,我们已经夸耀了2000年。我们现在要提倡“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肯定教育必须为社会服务。教育首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具有个性和谐发展的社会成员,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到来的21世纪,我们搞素质教育更要倡导教育要张扬个性,发展个性。
李淑筠 《学记》中有这么一句话:“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句话形象地阐明了有效教学的关键,即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它包含了这样三种思想:一要注重引导,但又不牵着学生鼻子走,师生关系才会融洽;二要督促勉励,但又不强制压抑,学生就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感到比较容易;三要打开学生的思路,但又不能提供现成的答案,这样学生才能独立思考,发展智能。“和易以思”,从某种程度上让我们明确了作为一个教师真正的角色,教师是启发者,是引路人,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而非给予者、灌输匠。
教学的真谛是如何激发和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探索和接受知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要求改变过去教育教学中强制灌输知识点、压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师生关系紧张、不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等弊端。真正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全人教育的思想,让教育回归到它的本质和远点,那就是培养人,培养各方面素质和谐、健康、全面、综合发展的人,一方面服务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培养人来服务于社会的发展。
第二篇:陕师大读书笔记
篇一:陕师大读书笔记专用10篇
一:文学部分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了自己。
最终他的顽强意志却并没能得到好的结果,回港时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可老人最后说:“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这句话在26个字间阐述了英雄的含义,生命的意义,也在刹那间烘托了全文,点明了文章主旨: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
“那是什么?她问一名侍者,指着那条大鱼的长长的脊骨,它如今仅仅是垃圾,只等潮水来把它带走了。
“tiburon,侍者说,eshark。他打算解释这事情的经过。
“我不知道鲨鱼有这样漂亮的尾巴,形状这样美观。”
“我也不知道,她的男伴说。在大路另一头老人的窝棚里,他又睡着了。他依旧脸朝下躺着,孩子坐在他身边,守着他。老人正梦见狮子。”在这段话里,作者通过老人的梦含蓄的表明,老人依旧有梦想,依旧有热血及与生活抗争的勇气,他没有倒下,没有失败。游客的无知也说明了一点:或许英雄会不为人知,但只要有与命运斗争的勇气,人人皆是英雄。
生活中,能压倒一切的不算是强者,但不被一切所压倒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拿破仑曾经说过:“默认自己的无能,无疑是给失败制造机会!”所以,人最先应当战胜自我。有很多人常常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于才能的有限,真实,才能往往得力于自我竞争。自我竞争,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拿出最好的成绩超过自己原先所创下的“最好成绩”。人要逾越自己过去的最高度的确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是只要你跨过这极难的一步,你就再一次战胜了自己,你跨过这极难的一步,你就会更上一层楼。在现实生活中,人和自然是对立的,人总是要受到大自然的磨练,只有能够坚持进行坚强不屈的斗争的人,才能获胜。虽然有时人们会战胜自然,有时会被自然所打败乃至于被毁灭,但是最重要的是,当自己被自然所打败的同时,自己能否使自己的意志不消沉,重新回复自信,以更高的热情去迎接大自然的挑战。
——《雷雨》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在这梅子初黄,菡萏微红,闷热的夏季,“平地一声雷”,年仅23岁,清华大学的学生曹禺挥笔写下惊世之作——《雷雨》,同时造就了中国话剧史上的一个辉煌的里程碑。
同样是在令人烦躁的夏日,我重读《雷雨》,依旧对他二人颇有感触。他二人便是曹禺最先构思出的角色,周蘩漪和周冲。
谈到曹禺,提到《雷雨》,没有人会忽略曹先生刻画得最经典的人物,周蘩漪。她疯了,不断地有人说她疯了,周朴园,周萍,读者,最后她真的疯了。作为妻子,她背着丈夫偷人;作为继母,她与儿子通奸。她辛辣,她尖锐,她魅惑,她也勇敢。她无视那些所谓的“金科玉律”,冲破道德的枷锁,违背人伦。是谁迫她如此这般?是那死气沉沉的周家老宅?是那蛮横专制的周朴园?是年轻男人的气息与诱人的爱情?或许,她只不过是生错了年代。
曹禺与那位写下“红楼巨作”的曹老先生有些许相似,有一个无望的家。终日弥散着鸦片的烟雾的家;有一个废人般的哥哥的家。史太公不受宫刑之辱,或许就没有那“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想或许也就是这样一个家造就了一个五四青年,一个戏剧大师,一个叫蘩漪的女人,一部《雷雨》。
社会对女性的性爱压抑,专制男人对女人的统制,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剥
削??这个年代造成了一个雷雨式的人物的爆发,其中就有一个女人叫周蘩漪,其中就有一个男人叫曹禺。
蘩漪的儿子周冲不知为何没有她那动人心神的魔性,他或许是剧中最脱离“雷雨式”的人物。他不像蘩漪,他只是个孩子,有点傻气的孩子。篇二:陕师大必读书目
陕西师范大学大学生必读书目成绩考核办法
一、总 则
第一条 为积极贯彻落实学校“2+2”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我校决定颁布《陕西师范大学大学生必读书目考核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 《办法》提供了143种学生应该阅读的经典名著目录,分为文学、哲学、历史学、艺术类和教师教育类五部分,其中文学部分38种,哲学部分34种,历史学部分31种,艺术类部分10种,教师教育类部分30种。
第三条 我校本科生应在学好所修课程的同时,有选择地认真阅读《办法》所规定的书籍,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能力和素质。
二、成绩 考 核
第四条 学生必读书目成绩考核采用平时考查和毕业前考查两种方式,具体由本科生导师负责。平时考查由学生所在院(部)组织实施,一般应安排在每学期期末进行;毕业前考查由院(部)统一组织实
施,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期中进行。同时,学校将组织校督导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于平时和毕业前进行随机考查。
第五条 学生应在《办法》中认真选择所学专业以外的书籍进行阅读。每读完一种书,要认真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读书笔记或小论文。
第六条 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至少从《办法》所规定的书籍中选读10种书籍,其中从文学、哲学、历史学和艺术类、教师教育类各部分中选读的书籍均不得少于2种。汉语言文学、历史学、音乐学和美术学专业的学生须在所学专业以外的书目中选读,完成读书任务,经考查合格,可取得2学分。
第七条 学生每学期选读的书籍不得少于2本,其中一本为精读书目。学生在学期初应向本科生导师提交个人学期读书计划,并定期向本科生导师汇报读书进度。
第八条 本科生导师应做好学生读书的指导工作,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阅读建议,定期检查学生读书进展情况,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读书计划,在学期末审阅学生读书笔记或小论文并组织学生开展一次读书讨论会。
第九条 各院(部)应组织本科生导师做好学生阅读必读书目的考核工作。考核内容为学生撰写的读书笔记或小论文,考核成绩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等。
第十条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如果能读完20种《办法》所规定的书籍并通过有关学院指定教师的检查,学校发给“文化名著阅读证
明书”;如果能读完50种《办法》所规定的书籍,参加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或政治经济学院的四门专业主干课程(任选)的考试,成绩合格者,学校发给“副修专业证书(专科)”。
第十一条 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学生所在院(部)应督促其利用课余时间重读或另外选读。
第十二条 教务处将不定期地抽查学生的读书笔记或小论文。第十三条 各院(部)应做好对大学生必读书目的毕业前考核及成绩评定工作。毕业前考查采取学生写论文的形式,题目由学生自拟,字数不得少于8000字。考查成绩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等。
第十四条 没有完成此项读书任务或毕业前考查成绩为不合格的学生,不能毕业;不认真指导学生开展此项读书活动的本科生导师,不能参加优秀本科生导师的评选。
第十五条 本办法从2009级本科生开始执行。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
陕西师范大学大学生必读书目
一、文学部分(38种)《诗经》
《左传》
《史记》
《宋词三百首》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 《人间词话》
《鲁迅选集》
《子夜》
《骆驼祥子》
《徐志摩选集》
《沈从文小说选》(一、二)《平凡的世界》
《荷马史诗》
选》(1-4卷)《普通语言学教程》
论集》
种)1.2.起源和基础》
卷)3.哲学著作
——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实践论》 4.《莎士比亚戏剧集》《安娜·卡列妮娜》 《外国现代派作品《美学》
《叶圣陶语文教育
二、哲学部分(34中国哲学名著 《周易》 《孟子》 《庄子》 《荀子》
西方哲学名著 《理想国》
《人类理解研究》 《纯粹理性批判》 《实用主义》 《论人类不平等的《真理与方法》(上马克思主义主要《1844年经济学《自然辩证法》
伦理学名著 《反杜林论》 《焚书》 《正义论》
三、历史学部分(31 种)1.中国古代史名著
《十三经概论》
《中国史纲要》
《中国科学技术史稿》
《中国古代文化史》
《历史科学概论》 2.中国近现代史名著
(上、下)《孙中山与中国民主革命》
国》(第一卷1800—1949)3.史名著 《古代社会》
4.著
(1900—1990)《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
种)
稿》
(30种)
卷本)《教育学文集》(共26卷)昆体良《雄辩术原理》
记》 《矛盾论》 《大学》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史记》《剑桥中国晚清史》《传教士与近代中《蒋介石传》 世界古代中世纪《君主论》
世界近现代史名《简明日本近代史》 《法国通史》 《世界文明史》 《现代世界风云》
四、艺术类部分(10《西方音乐史》 《中国古代音乐史《音乐欣赏手册》 《论艺术的精神》 《美学史》
五、教师教育部分《学记》 《五经》 《劝学篇》 《晏阳初文集》 《黄炎培教育文集》 《陶行知全集》(六的终结》 《哲学笔
《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中国思想史》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历史学四十年》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中国现代化史》 《罗马帝国衰亡史》 《风俗论》 《英语国家史略》(上、下)《世界科学技术史》 《全球通史》 《苏联兴亡史》 《美国史新编》 《中国音乐美学史》 《中华民族音乐大系》 《中国艺术精神》 《美学散步》 《中国美学史》(五卷本)《四书集注》 《颜氏家训》 《蔡元培教育论著选》 《梁漱溟教育文集》 《陈鹤琴教育文集》 《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篇三:读书笔记10篇
读
书
笔
记
姓名:李汉涛 学号:20081521111 班级:08电信一班
第一篇
书名:创业启动
笔记:
1、我们处于一个创业的时代,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历史,更是企业和个人的创业历史。
2、在今天的中国,一个好的创业团队,一个好的商业计划书也可以找到投资。如果你有创业的梦想并付诸行动,你也可能创建属于自己的事业,你可能就是下一个刘永好、张朝阳、马化腾···
3、如果你只是想加入一家收入不错的公司打工,那么你的创业意识和对创业行动的理解,可以帮助你的公司继续成长,事实上今天的企业应当竭尽全力按照创业的运作方式进行思考和行动,没有创业活动的企业比不断创业的企业面对更大的风险。
4、创业就是用自己的艰苦而卓越的商业行动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也是为了获得来自社会回馈的荣誉和财富。
5、对于大学生是否适合毕业之后就马上开始创业一直都是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有人赞同,也有人反对。其实是很难一概而论的,创业成功有很多的模式,反对的人认为大学生创业容易失败,失败的原因是没有经验,没有资源,重视激情而忽视理智,所以创业之前多了解些失败的例子,这会让你对创业有更多的理性思考,也就是说,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不是经验和激情,而是隐藏背后的理智行动。
6、创业意味着自己要承担全部责任,问题来临的时候,没有抱怨,没有放弃,只有承担。
7、正式的启动商业项目之前,一定要清晰的定义目标顾客,并确认他们的需求,这样才可能搞清楚你要卖什么?以什么形式去卖?
8、有些看似有市场的项目,结果你做了就没有市场;看似没市场的项目,结果你做了就有市场,所以商业模式很关键,怎么做也是关键。
9、团队必须成为你计划的重要内容,没有好的团队意味着好的计划不能得到好的执行,也就意味着结果会出问题。因此,组建于建设团队的计划是创业者的一项关键的人力资源的计划。
10、在准备创业与经营公司的计划之前,你的认真的考虑你更适合从事哪个行业,以及哪个行业的未来潜力会更大。选对了行业,会让你的创业起步变得更容易;选对了行业,对你的创业成功后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11、不是所有的项目在创业之初就需要注册商标,但是作为创业者开拓事业和发展事业的同时,一定需要有品牌意识和保护品牌的意识。给自己的产品起个名字,这叫做产品的品牌,但不等于这品牌就是你的,只有注册成功,才受到法律的保护。
12、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都有很专业的程序,建议创业者善于使用现成的资源,意思是找一家专业的代理公司,帮你完成这些工作,花费不大。如果你仍然想自己操作,中国商标网有十分详细的操作程序和申请须知。
13、大部分的创业机会仍然存在于传统的行业当中。城市化进程的加
快,会在城市周边产生很多新的居民社区,这对传统的商业,尤其是生活服务会产生很大的需求,这为小本创业提供很多的机会。
14、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众多新型城镇日益形成,许多农民的生活日益富裕,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大大提高,娱乐服务类需求大大增加,创业者可以从这方面去寻找创业良机。
15、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还将在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内快速进行着,对于新型社区的生活服务需要还将有大规模增长的潜力。
第二篇
书名:大客户销售策略与项目管理
作者:丁兴良
读书笔记:
首先要了解工业品的营销模式,针对具体的事情要有一定的手段去解决,下面是几大误区:
1、只围绕目标客户转,而忽略了行业领袖的意见
2、只去和高层套近乎,忽视小人物
3、由业务代表单枪匹马出战
4、埋头苦干,缺乏对竞争对手动态的掌控
工业产品与营销快速消费品之间的差异有以下几点:
1、产品行销的通路不同:快速消费品的推广模式以渠道为主,如方便面。而工业类的大额产品的销售的模式基本是以直销为主,如大型中央空调系统的销售。
2、产品的金额不同:快速消费品的单次金额较少,客户做决定较快,所以几乎一次就可以销售成功。而工业产品往往少则几万,多则上千万,客户做决定的周期长,需要多次沟通和交流才能下订单。
3、市场规模的前景不同:快速消费品的市场是社会大众,覆盖的群体较广,以日用消费品为主。而工业类产品是某一类特殊的群体,覆盖的群体单一,市场前景却比快速消费品广阔。
4、采购的复杂程度不同:客户在采购快速消费品时往往比较直接,程序也不复杂。而工业品的用户数量少,地理分布集中,购买者主要是企业或者组织。
5、影响客户采购决策的因素不同:客户在采购快速消费品时,往往仅满足于产品的基本属性、功能、同时受价格和促销的影响;而采购工业品时间,客户考虑的因素比较多。
6、销售人员推销产品的角度不同:快速消费品的销售比较简单,而工业类产品的销售对销售人员要求比较高。销售人员不仅要具备销售技巧,还要通晓技术,产品知识,客户关系等,从而建立和客户之间的信任感。
7、营销信息的需求内容不同;
8、售后服务要求不同;
9、宣传手段不同;
三种传统营销观念
1、生产观念
2、产品观念
3、推销观念 新兴营销观念:
1、市场营销观念 1)以人员推销为核心,引导需求为主题。2)注重关系营销,搞定关键决策人。3)强化服务和技术营销 4)培
篇四:陕西师范大学“必读书目”读书笔记
亲爱的同学们:
从2012级开始,学校没有发读书笔记的专用本,请大家按照参考书目撰写读书笔记,写在横格稿纸或者方格稿纸上,每本书至少5000字,学校抽学号检查读书笔记,至少十篇,请大家提前撰写做好准备。
篇五:师大读书笔记考核方式
陕西师范大学大学生必读书目成绩考核办法
一、总 则
第一条 为积极贯彻落实学校“2+2”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我校决定颁布《陕西师范大学大学生必读书目考核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 《办法》提供了143种学生应该阅读的经典名著目录,分为文学、哲学、历史学、艺术类和教师教育类五部分,其中文学部分38种,哲学部分34种,历史学部分31种,艺术类部分10种,教师教育类部分30种。
第三条 我校本科生应在学好所修课程的同时,有选择地认真阅读《办法》所规定的书籍,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能力和素质。
二、成绩 考 核
第四条 学生必读书目成绩考核采用平时考查和毕业前考查两种方式,具体由本科生导师负责。平时考查由学生所在院(部)组织实施,一般应安排在每学期期末进行;毕业前考查由院(部)统一组织实施,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期中进行。同时,学校将组织校督导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于平时和毕业前进行随机考查。
第五条 学生应在《办法》中认真选择所学专业以外的书籍进行阅读。每读完一种书,要认真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读书笔记或小论文。
第六条 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至少从《办法》所规定的书籍中选读10种书籍,其中从文学、哲学、历史学和艺术类、教师教育类各部分中选读的书籍均不得少于2种。汉语言文学、历史学、音乐学和美术学专业的学生须在所学专业以外的书目中选读,完成读书任务,经考查合格,可取得2学分。
第七条 学生每学期选读的书籍不得少于2本,其中一本为精读书目。学生在学期初应向本科生导师提交个人学期读书计划,并定期向本科生导师汇报读书进度。
第八条 本科生导师应做好学生读书的指导工作,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阅读建议,定期检查学生读书进展情况,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读书计划,在学期末审阅学生读书笔记或小论文并组织学生开展一次读书讨论会。
第九条 各院(部)应组织本科生导师做好学生阅读必读书目的考核工作。考核内容为学生撰写的读书笔记或小论文,考核成绩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等。
第十条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如果能读完20种《办法》所规定的书籍并通过有关学院指定教师的检查,学校发给“文化名著阅读证明书”;如果能读完50种《办法》所规定的书籍,参加文学院、历
史文化学院或政治经济学院的四门专业主干课程(任选)的考试,成绩合格者,学校发给“副修专业证书(专科)”。
第十一条 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学生所在院(部)应督促其利用课余时间重读或另外选读。
第十二条 教务处将不定期地抽查学生的读书笔记或小论文。第十三条 各院(部)应做好对大学生必读书目的毕业前考核及成绩评定工作。毕业前考查采取学生写论文的形式,题目由学生自拟,字数不得少于8000字。考查成绩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等。
第十四条 没有完成此项读书任务或毕业前考查成绩为不合格的学生,不能毕业;不认真指导学生开展此项读书活动的本科生导师,不能参加优秀本科生导师的评选。
第十五条 本办法从2009级本科生开始执行。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三篇:陕师大远程教育学院
一、名词解释题
1.四体液学说:古罗马的希伯克利特所提出,认为健康属于平衡问题,平衡遭到破坏就是疾病,认为有机体的健康取决于血、粘液、黄胆和黑胆等四种体液在比例、作用和数量上的平衡,反之则引发失衡。
2.幼儿的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儿童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
3.行为目标:就是具体的可操作的教育教学目标,它指向教育教学过程结束后儿童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4.幼儿基本体操:是指幼儿通过身体各部位动作的协调配合,根据人体各部位运动的特点,按照一定的程序,有目的、有节奏地进行各种举、摆、绕、振、踢、屈伸、绕环、跳跃、等到一系列单一或组织动作的身体练习。
5.健康: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健全。
6.幼儿的生理健康:是指幼儿各个器官、组织的生长发育正常,没有生理缺陷,能有效地抵抗各种急慢性疾病,体质不断增强。
7.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的表现。
8.幼儿队列队形:是指多名幼儿扫教师的口令,从事协调一致的动作,排成一定的队形。
9.幼儿健康:是指幼儿期各个器官、组织的生长发育,能够较好的抵抗各种疾病,性格开朗、情绪
乐观、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
10.生长发育:生长是指机体细胞繁殖与增大,细胞间质的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位一致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与变化,是机体在量的方面的变化。发育是指机体的构造和机能上的分化和完善,是机体在质的方面的变化。
11.生成性目标:是指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教育教学目标,它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
12.正规性教育活动 :具有较严密的组织,且教师一般采取直接指导的方式来组织和实施活动,有利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幼儿实施各种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活动。
13.系统:是指自成体系得组织,是相同或相类似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且有整体性、稳定性等特性。
14.幼儿健康行为:是为预防疾病、促进生长发育、增进身心健康所采取的一切行为。
15.幼儿体育:是指遵循幼儿身体生长发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幼儿的体质,发展幼儿的身心素质和初步的运动能力,提高幼儿的健康水平和健康意识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锻炼身体的教育活动。
16.非正规性体育活动:组织较为松散,且教师大多采取间接指导的方式来组织和实施活动。
二、判断举例说明题
1.健康就是身体无疾病。
错误,应当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
2.幼儿健康行为的主体是幼儿。
正确,幼儿健康行为的主体是幼儿,教师仅仅是引导者
3.早期健康教育应该从0 岁开始。
正确,幼儿健康行为的培养应当从出生就开始
4.幼儿健康行为最基本的特征是规律性。
错误,有利性是幼儿健康行为的最基本的特征
5.古罗马“神圣医生”盖仑提出了健康的“四体液学说”。
错误,由古希腊的希伯克利特提出
6.用“知道”“理解”等句式表现的健康教育目标是行为目标。
正确,是行为目标
7.童年期的身体各部分形态发育遵循的基本规律是“头尾发展律”。
错误,胎儿期的形态发育以及婴儿期的动作发育遵循“头尾发展律”
8.《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颁布于2001 年。正确
三、简答题
1.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1、认知发展正常;
2、动作发展正常;
3、情绪积极向上;
4、人际关系融洽;
5、性格特征良好;
6、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
2.简述制定幼儿园体育活动单元目标的依据。
(1)依据年龄目标。
(2)依据上一单元活动的反馈信息和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3)依据单元活动内容的性质。
3.选择幼儿园体育活动内容要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1、在利用游戏等形式组织幼儿进行各类动作练习和器械练习时,应重视提高和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
2、应注意选择各种内容和手段;
3、教师要经常指导幼儿选择或更换不同的活动内容;
4、注意在体操中 发展幼儿的灵敏、协调性;
5、注重发展幼儿的经验。
4.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组织方法有哪些?
(1)行为练习;(2)讲解演示;(3)情境表演;(4)讨论评议;(5)感知体验。
5.幼儿健康的特性有哪些?
1、涵盖身心层面的健康;
2、首先指向身体器官的构造、功能的正常;
3、呈现不平等性;
4、心理健康的前提是智力发展正常;
5、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是情绪反应适度,社会适应良好;
6、身心健康都呈现上升趋势。
6.《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四条规定我国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1、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
2、发展幼儿智力;
3、萌发良好道德品质;
4、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7.确定幼儿园健康教育内容的依据有哪些?
1、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
2、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与已有的经验。
3、幼儿健康教育的学科知识。
8.幼儿园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要积累扎实的幼儿卫生科学知识,这是进行幼儿健康教育的前提。
2、在进行任何一个教育活动时,教师都必须有清晰的思路、准确的表达。
3、要恰当地把握时机,适时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活动。
4、统筹安排系列活动,注意相互之间的协调。
5、要善于利用电化教育手段,增强健康教育效果。
6、把握好幼儿健康教育与幼儿科学教育的关系,注意教育内容的整合。
9.简述自然环境对幼儿健康的影响作用。
1、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与温度和湿度关系密切的传染病发生的机率增大,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随之增加;
2、臭氧层损耗,使得没有足够能力有效对付紫外线辐射的儿童患皮肤癌的可能性增大;
3、酸雾、酸雨导致儿童呼吸系统感染率增加;
4、室内污染源增多。
10.我国幼儿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第一,身心和谐。
第二,保护与锻炼并重。
第三,注重健康行为的形成。
11.幼儿园健康教育有哪些主要内容?
(一)日常生活习惯;
(二)饮食与营养;
(三)身体认识与保护;
(四)自身安全;
(五)有关心理健康;
(六)有关体育锻炼。
12.幼儿园健康教育有哪些组织形式?
1、幼儿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应当高度重视日常健康教育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应把握时机
2、健康教学活动是幼儿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形式
13.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个体的动机和健康价值取向;
2、团体成员的相互影响;
3、环境品质与生活方式的相互依存。
1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规定幼儿园健康教育领域的总目标是什么?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识,学习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15.选择幼儿园健康教育内容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与幼儿健康教育目标相匹配。
2、与幼儿身心发展及生活经验相关联。
3、与幼儿的接受能力相吻合。
4、适当考虑社会因素。
16.设计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时,要考虑哪些问题? ???
1、活动目标;
2、活动过程;
3、活动准备。
四、论述题
1.结合实际论述促进幼儿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形成。
(1)保持个人清洁;(2)规律生活;(3)平衡膳食,按时进餐;(4)锻炼身体;(5)注意安全;
(6)配合健康检查;(7)适度表达情绪;(8)关心环境卫生。
2.结合实际论述幼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1)生长发育是有阶段和程序性的连续过程;(2)生长发育的速度是波浪式的;
(3)各系统生长发育不均衡,但同一协调;(4)生长发育具有个体差异性。
3.简述当代全球性自然环境问题及其对幼儿的影响。
1、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与温度和湿度关系密切的传染病发生的机率增大,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随之增加;
2、臭氧层损耗,使得没有足够能力有效对付紫外线辐射的儿童患皮肤癌的可能性增大;
3、酸雾、酸雨导致儿童呼吸系统感染率增加;
4、室内污染源增多。
4.简述幼儿健康的特性。
1、涵盖身心层面的健康;
2、首先指向身体器官的构造、功能的正常;
3、呈现不平等性;
4、心理健康的前提是智力发展正常;
5、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是情绪反应适度,社会适应良好;
6、身心健康都呈现上升趋势。
五、实际应用题
根据日常教学实际,设计一个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教案,要求符合教案设计的格式,内容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活动内容:
心理健康——让自己高兴
设计意图:
喜、怒、哀、乐之情人皆有之,但快乐作为一种积极情绪却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幼儿的成长尤为重要。愉快的情绪既来自于成人的关怀呵护,更取决于幼儿自身的主观体验。在教育中,我们要让幼儿学会如何保持愉快的心情,并采取多种方排解已经出现的消极情绪,为快乐的人生奠定基础。
活动目标:
1、懂得情绪愉快有利与身体健康。初步学习正确的方式排解不开心的情绪。
2、引导幼儿逐渐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活动准备:
4个木偶、一个开心枕
重、难点分析:
学习正确的方式排解不开心的情绪。
活动过程:
一、感受快乐 :拍手入场,进行开心碰碰碰的游戏。
二、开心与烦恼
1、刚才玩的真开心,你们想想平时你还遇到过什么开心的事?
2、开心的时候你会怎样?(用动作表现)
3、除了开心的事,我们还会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谁来说一说你都遇到一些什么不开心的事?
4、不开心的时候你会怎样?(用动作表现)
5、你喜欢开心的自己还是不开心的自己?
小结:不开心就是生气,生气不仅不让人喜欢,还会对我们身体产生坏的影响。生气的时候,人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身体越来越差,所以我们要尽量不让自己生气,把生气这个坏习惯消灭掉。
三、化解不开心
1、生气商店:谁知道什么是消气商店?
2、我们来看看谁来消气商店了?
3、依次出示小动物,请幼儿帮他们想办法!
4、你觉得消气商店好吗?为什么?
5、如果你生气了,你会想哪些办法让自己消气呢?
小结:每个人都有生气的时候,你生气的时候,可以唱唱歌,跳跳舞,玩玩玩具,看看电视或者大声的哭一哭,这样你就能消气,让自己快乐起来。
四、让自己开心
1、介绍开心枕。
2、传递开心,让每个幼儿和“开心枕”抱一抱,亲一亲。
3、说一说抱着“开心枕”有什么感觉?
4、把开心枕送给其他人来感受一下开心的滋味。
第四篇:陕师大版教学大纲
第一编 先秦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精品课程网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章 上古文学 教学要点:
1.原始歌谣的起源及其特点
2.上古神话的定义、特点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参考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原始歌谣 原始歌谣的起源 原始歌谣的特点 第二节 上古神话 神话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神话的分类
中国上古神话的民族特色及其意义 考核要求: 识记、领会并论述
第二章 《诗经》 教学要点:
1.《诗经》的名称、收集、编订与传授 2.《诗经》的分类与表现手法 3.《诗经》的内容
4.《诗经》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参考教学时数: 8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诗经》的名称、收集、编订与传授 《诗经》的名称 《诗经》的收集 《诗经》的编订 《诗经》的传授
第二节 《诗经》产生的时代、地域 《诗经》产生的时代 《诗经》产生的地域
第三节 《诗经》的分类与表现手法 《诗经》的分类 《诗经》的表现手法 第四节 《诗经》的内容 关于恋爱婚姻的诗歌 反对阶级压迫与剥削的主题 征夫思妇的主题 劳动抒情诗 政治讽谕诗 史诗
第五节 《诗经》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诗经》的艺术成就 《诗经》的影响 讲授篇目:
《周南·关雎》、《周南·芣苢》、《秦风·蒹葭》、《卫风·氓》、《豳风·七月》、《王风·君子于役》、《豳风·东山》、《小雅·采薇》、《大雅·生民》 考核要求:
识记、领会、分析、综合分析并论述
第三章 先秦历史散文 教学要点:
1.先秦散文兴盛的时代成因 2.春秋笔法与“春秋三传” 3.《左传》的艺术成就 4.《战国策》的艺术特色 参考教学时数: 8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先秦散文兴盛的时代成因 先秦散文的分类
先秦散文兴盛的时代成因
第二节 《尚书》、《春秋》与《国语》 《尚书》简介
《春秋》简介、春秋笔法与“春秋三传” 《国语》简介与“春秋内外传” 第三节 《左传》 《左传》简介 《左传》的主要内容 《左传》的艺术成就 《左传》的影响 第四节 《战国策》 《战国策》简介 《战国策》的艺术特色 《战国策》与《左传》的比较
讲授篇目:
《晋楚城濮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秦晋殽之战》、《苏秦始将连横》 考核要求:
识记、领会、分析、综合分析并论述
第四章 先秦诸子散文 教学要点:
1.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时期 2.《论语》的艺术特点 3.《孟子》的艺术特点 4.《庄子》的文学成就 参考教学时数: 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诸子散文概述 诸子散文的产生与发展 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时期: 第二节 《论语》 《论语》简介 《论语》的艺术特点 第三节 《墨子》 《墨子》简介 《墨子》的文章特点 第四节 《孟子》简介 《孟子》的艺术特点 第五节 《老子》、《庄子》 《老子》简介 《庄子》简介 《庄子》的文学成就 《庄子》的影响
第六节 《荀子》、《韩非子》 《荀子》、《韩非子》简介 《荀子》、《韩非子》的文章特点 讲授篇目: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逍遥游》考核要求:
识记、领会、分析、综合分析并论述
第五章 “楚辞”与屈原 教学要点: 1.《楚辞》的文体概念 2.屈原的生平及其作品篇目
3.《离骚》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4.《九歌》、《九章》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点 5.屈原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参考教学时数: 1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楚辞的来源与名称 楚辞的文体概念
《楚辞》的编集与《楚辞章句》的编注 第二节 屈原的时代与生平以及屈原的创作 屈原所处的时代背景 屈原的生平遭遇 屈原的作品篇目
第三节 《离骚》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离骚》的思想内容 《离骚》的艺术成就
《离骚》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对后代文学的深远影响 第四节 屈原的其它作品 《九歌》简介 《九章》简介
《九章》与《离骚》的比较 《天问》等其它作品简介 第五节 宋玉及其《九辩》 宋玉简介
《九辩》的“悲秋”主题及其意义 讲授篇目:
《离骚》、《湘君》、《湘夫人》、《国殇》、《哀郢》考核要求:
识记、领会、分析、综合分析并论述
第一章 秦及两汉散文 教学要点:
1.西汉时期主要散文作家及其作品 2.王充《论衡》的思想价值及其意义 3.汉末清议之文 参考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秦代散文 秦世无文的基本原因 《吕氏春秋》简介 李斯简介
第二节 西汉散文
西汉前期政论文产生的时代背景
西汉前期的政论散文及其代表作家贾谊与晁错 西汉中后期的时代背景
西汉中后期主要散文作家及其作品 第三节 东汉散文 东汉时期的时代背景
王充《论衡》的思想价值及其意义 汉末清议之文简介 考核要求: 识记、领会并论述
第二章 两汉赋体文学 教学要点: 1.赋的起源及其特点 2.汉赋发展的三个阶段 3.汉赋四大家 参考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赋的起源及其特点 赋的起源
赋与诗、辞的异同点 第二节 汉赋发展的三个阶段 骚体赋及其代表作家作品 汉大赋的基本特征 汉赋四大家
抒情小赋及其代表作家作品 讲授篇目: 《七发·观涛》 考核要求:
识记、领会、分析并论述
第三章 《史记》与《汉书》 教学要点: 1.司马迁的生平、思想 2.《史记》体例
3.《史记》的文学成就及其影响 4.《汉书》与《史记》比较 参考教学时数: 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司马迁的生平、思想和著作 司马迁的生平司马迁的思想 司马迁的著作
第二节 《史记》体例及其“实录”精神 《史记》体例 司马迁的“实录”精神
第三节 《史记》的文学成就及其影响 《史记》的文学成就 《史记》的影响 第四节 班固与《汉书》 班固与《汉书》简介 《汉书》与《史记》比较 讲授篇目:
《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苏武传》 考核要求:
识记、领会、分析、综合分析并论述
第四章 汉乐府民歌 教学要点:
1.汉乐府的名称及其分类 2.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3.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及其意义 参考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汉乐府的名称及其分类 乐府、汉乐府、汉乐府民歌简介 汉乐府的分类
第二节 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反映民生疾苦及人民反抗情绪的诗歌 反映战争徭役的诗歌 男女爱情与婚姻主题 《孔雀东南飞》
第三节 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及其意义 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 汉乐府民歌的意义 讲授篇目:
《东门行》、《陌上桑》、《十五从军行》、《孔雀东南飞》考核要求:
识记、领会、分析、综合分析并论述
第五章 文人五言诗与《古诗十九首》
教学要点:
1.东汉文人五言诗的创作 2.《古诗十九首》的思想主题 3.《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参考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文人五言诗的产生与发展 五言诗的产生与发展
东汉文人五言诗的创作及其代表作家作品 第二节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简介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主题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讲授篇目:
《行行重行行》、《迢迢牵牛星》 考核要求:
识记、领会、分析并论述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章 建安文学 教学要点:
1.汉魏之际的社会、政治、思想 2.曹操诗歌的文学成就 3.曹植的文学成就 4.建安七子与蔡琰 5.王粲作品的艺术特点 参考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汉魏之际的社会、政治、思想及其对文学的影响汉魏之际社会、政治、思想的基本状貌 建安文学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 第二节 曹操、曹丕 曹操诗歌的基本内容 曹操诗歌的文学成就 曹丕诗歌的特点 第三节 曹植 曹植的创作分期
曹植前后期作品的内容及其代表作 曹植的文学成就 第四节 建安七子与蔡琰 建安七子及其代表作品
王粲作品的艺术特点 蔡琰及其作品 讲授篇目:
《短歌行·对酒当歌》、《步出夏门行·观沧海》、《白马篇·白马饰金羁》、《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赠白马王彪》、《美女篇·美女妖且闲》、《洛神赋》、《七哀诗·西京乱无象》、《登楼赋》、《悲愤诗·汉季失权柄》 考核要求:
识记、领会、分析、综合分析并论述
第二章 正始文学 教学要点:
1.魏末的社会、政治、思想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2.正始文学的基本特征
3.阮籍《咏怀诗》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 4.嵇康诗文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 参考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魏末的社会、政治、思想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魏末的社会、政治的基本状貌
正始玄学思潮对士人心态及文学创作的影响 正始文学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竹林七贤与魏晋风度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与魏晋风度 第三节 阮籍与嵇康
阮籍《咏怀诗》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 嵇康诗文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 讲授篇目:
《咏怀诗·夜中不能寐》、《幽愤诗》、《与山巨源绝交书》考核要求:
识记、领会、分析并论述
第二章 两晋文学 教学要点:
1.两晋的社会、政治、思想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2.太康文学的基本特征 3.左思的文学成就 4.东晋玄言诗的产生 参考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两晋的社会、政治、思想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两晋的社会、政治、思想状貌 两晋文学的创作倾向 第二节 西晋文学 傅玄与张华
太康文学及其代表人物陆机、潘岳 左思的文学成就 刘琨简介 第三节 东晋文学 郭璞及其《游仙诗》 东晋玄言诗的产生及其特点 讲授篇目:
《咏史·郁郁涧底松》 考核要求:
识记、领会、分析并论述
第四章 陶渊明 教学要点: 1.陶渊明一生的分期 2.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3.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 4.陶渊明的影响 参考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陶渊明的生平与思想 陶渊明一生的分期
陶渊明任真自然的思想性格
第二节 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 第三节 陶渊明的其它作品
陶渊明咏怀、咏史诗的内容及其特点 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 第四节 陶渊明的影响 思想上对后世的影响 艺术上对后世的影响 讲授篇目: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饮酒·结庐在人境》、《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考核要求:
识记、领会、分析、综合分析并论述
第五章 南朝文学
教学要点:
1.南朝社会、政治、思想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2.谢灵运与山水诗
3.鲍照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4.永明体的基本特征 5.谢朓诗的艺术成就 6.宫体诗的特点
7.南朝骈文、辞赋与散文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品 参考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南朝社会、政治、思想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南朝社会、政治、思想状貌 南朝文学的创作倾向 第二节 谢灵运与山水诗 山水诗的产生 谢灵运生平简介 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谢灵运山水诗的影响 第三节 鲍照 鲍照生平简介 鲍照作品的思想内容
鲍照作品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第四节 永明体及其代表诗人谢朓 永明体的基本特征及其意义 谢朓生平简介
谢朓诗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第五节 江淹、何逊等南朝作家 江淹、何逊及其代表作品 其他作家及其作品 第六节 梁陈宫体文学 宫体诗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 梁陈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 第七节 南朝骈文、辞赋与散文 骈文的基本特征
南朝骈文、辞赋与散文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品 讲授篇目:
《登池上楼》、《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玉阶怨》、《别赋》、《与宋元思书》 考核要求:
识记、领会、分析、综合分析并论述
第六章 北朝文学
教学要点:
1.北朝的社会、政治与文学概况 2.北朝三部名著
3.庾信与南北文学的初步交融 参考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北朝的社会、政治与文学 北朝的社会、政治与文学概况 北地三才
第二节 北朝三部名著
郦道元《水经注》与山水游记的发展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颜之推《颜氏家训》简介 第三节 庾信与南北文学的初步交融 庾信由南入北的经历及其创作的前后分期 庾信诗赋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庾信诗赋初步融合南北文学的意义 王褒简介 讲授篇目:
《水经注·江水注·巫峡》、《拟咏怀·摇落秋为气》、《寄王琳》、《哀江南赋序》考核要求:
识记、领会、分析、综合分析并论述
第七章 南北朝乐府民歌 教学要点: 1.南朝乐府民歌的特点 2.北朝乐府民歌的特点 3.南北朝乐府民歌之比较 参考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南朝乐府民歌 南朝乐府民歌的分类
南朝乐府民歌的思想艺术特点及其影响 第二节 北朝乐府民歌 北朝乐府民歌的分类
北朝乐府民歌的思想艺术特点及其影响 南北朝乐府民歌之比较 讲授篇目:
《子夜歌》、《西洲曲》、《敕勒歌》、《木兰诗》 考核要求:
识记、领会、分析、综合分析并论述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教学要点:
1.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分类 2.《搜神记》的思想艺术特点 3.《世说新语》的思想艺术特点 参考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古代小说溯源 古代小说的源头 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分类 第二节 志怪小说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产生的原因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基本内容及其代表作品《搜神记》的思想艺术特点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影响 第三节 志人小说
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产生的原因
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主要内容及其代表作品《世说新语》的思想艺术特点 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影响 考核要求:
识记、领会、综合分析并论述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文论 教学要点: 1.《典论·论文》简介 2.《文心雕龙》简介 3.《诗品》简介 4.《文选》简介 参考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典论·论文》与《文赋》 《典论·论文》简介 《文赋》简介
第二节 《文心雕龙》、《诗品》与《文选》 《文心雕龙》简介 《诗品》简介 《文选》简介 考核要求: 识记、领会并简述
第五篇:陕师大培训心得
在反思与学习中成长
——陕西师范大学培训心得
郑州市郑东新区心怡路小学 花春丽
2014年3月28日——4月3日在教育局领导和校长的支持下,能有机会参加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的郑东新区骨干教师培训班,我倍加珍惜。在不知不觉中,为期六天的培训结束了。回顾这几天的学习经历,品味这几天的学习内容,感悟颇多、受益颇多。
当我们一步入校园,大家就被这里清静幽雅、绿树成荫、建筑古朴典雅的环境所吸引,这边亭台上是心无旁骛抱书研读的身影,那边走廊上是三五成群追根朔源唇枪舌战的讨论,身边间或有莘莘学子匆匆擦过,置身于这种自然典雅的美景和浓郁高雅的学术氛围,我又怎么不被这种儒雅的气度和对真理的执着所感染和激励呢?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的几点感受和思考:
一、了解和学习了最新的教育理念和相关知识
培训让我获得了很多信息,开阔了视野。聆听教育专家的讲座,认识了理解教育教学新的动向,学到了教育科研的新方法。衣新发老师的《中小学教师反思能力训练》,吴积军老师的《校本研修与教师职业幸福》,还有王海燕老师的《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创新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等内容,让我对教育科研有了新的认识,对课堂如何才能实现高效找到了途径。各位老师用我们身边的一些实实在在的案例出发,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对我们认为比较难于理解的理论观点进行剖析,引起我们学员的反思,达成心灵共鸣。
王淑兰教授的《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从心理学的角度上为大家剖析了做为老师的我们应拥有什么样的人格魅力才能够更深入的走进学生内心,那就是放低自己的姿态,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淡化问题的色彩,王教授以幽默轻松地语言呈现给我们身心极大的喜悦,我们要把这中健康、快乐的心态带给孩子们,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幸福的畅游。
二、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在培训过程中,我看到一些教授在讲授过程中谈古论今,案例信手拈来,这些表象都离不开他们深厚的知识储备。苏霍姆林斯基在《给老师的建议》中告诫“每天不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友谊。” 书籍可以让我们跨越时空与先哲们进行精神对话。因此,我们不仅要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而且还要博览群书;不仅要接受教学新思想、新观念,还要扩充知识面。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才能够继承担起促进学校与学生发展的重任,才能跟上时代步伐。阅读是教师建构精神家园的重要方式。沉下心来,静心读书。向书本学习,因书本而智慧;向他人学习,因他人而智慧;向万物学习,因万物而智慧。
三、参观交流激起思索的火花
在这六天的学习中,陕师大的老师们给我们安排了两天的参观学习,我曾先后参观了四所陕西省比较优秀的学校,其中陕西省直属小学西安小学给我印象尤为深刻,在那里我们到处能感受到西安悠久的文化底蕴,在那里我到处都能看见孩子们稚嫩但充满自信的作品,在那里我们能体会到学校的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制度井然、规划合理,有太多太多的期许和向往,但给我震撼的是他们学校独有的学科整合,例如:美术+英语;体育+美术;体育+美术+英语;在学科整合中,分工明确,小组合作,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一张张的笑脸中我们不难感受得到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思考中领悟知识的真谛。
四、在反思中成长
通过参加培训,与各位名师及同行交流互动,使我更深地体会到一个优秀的教师除了具有学习精神、实践精神之外,还要有反思精神。这种反思能促使我们与他人的交流。有了反思,才有了不断探究的动力。只有不断地反思,寻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能及时地纠正、领悟,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工作不断地创新,不断进步。作为现时代的老师,我们要努力从中吸取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掌握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以之来充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