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习作指导
专题七 姓名
一、范文引路记心中!
卡尔 和 火 星 人 的 一 天
星期天的早晨,卡尔正在草地上踢球。踢着踢着,忽然看见一个又大又扁又圆的东西,发着绿光,停在离他不远的地方。上面有一扇门慢慢地开了,走出来一个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怪物。只见那怪物长着鹦鹉嘴、铜铃眼,身上、腿上到处都是鳞片。卡尔吓了一跳,以为怪物要伤害他,可是那个怪物并没有来伤害他。于是,卡尔就慢慢地走过去,问那个怪物:“你是谁?”那个怪物回答说:“我是火星人。你跟我到火星上去吧,那里可以看到宇宙间的一切。”卡尔想了想,就跟着火星人上了飞艇。
飞着飞着,卡尔觉得呼吸很困难,就问火星人:“我怎么喘不上气了?”火星人说:“宇宙空间是没有氧气的,给你氧气瓶,你赶快背上。”只见火星人按了一下红色电钮,舱壁上立刻出现了一个门,门里推出一个氧气瓶。卡尔背上氧气瓶,才觉得呼吸轻松了些。
过了一会儿,飞艇停了下来,卡尔问火星人:“到哪儿了?”火星人回答说:“已经到火星了。”卡尔非常高兴,就跟火星人下了飞艇。
在这儿,卡尔看到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树木长得弯弯曲曲,而且都很矮小;花瓣第一层是红色,第二层是黄色,第三层是绿色,花蕊是蓝色,五颜六色,好看极了。卡尔又看见许多山,山上有很多洞。火星人带着卡尔进了一个洞,洞里面很亮,墙壁上涂着荧光粉,地上摆着各式各样的家具,靠墙角放着一个仪器,仪器上有很多电钮,在仪器中间,有一个方口,底部有四个轮子,可以随时转动。
中午,卡尔肚子饿了,就问火星人:“我们什么时候吃饭?”“现在。”火星人说着走近那台仪器,按了一下黄色电钮,从仪器的方口处立刻出来了几盘从没见过的饭菜。火星人又按了红绿两个电钮,那个方口里又出来了几盘各种各样的水果。卡尔看得目瞪口呆。火星人说:“你别发呆,快吃饭吧。”
卡尔吃完了饭,就去睡午觉了。直到太阳西斜时,卡尔才对火星人说:“我该回家了,不然,爸爸妈妈会着急的。”火星人说:“那我送你回去。”火星人带着卡尔,驾驶着飞艇离开了火星,降落在地球上。火星人告别了卡尔,又回火星去了。
卡尔回到家里,连忙把遇到火星人和去火星的事告诉了爸爸妈妈。爸爸妈妈非常高兴,祝愿卡尔学习更多的宇宙知识。
二、学学写写我能行!
从小到大,千奇百怪的故事一直伴随我们成长,有些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我们早已读得滚瓜烂熟,但科幻故事因具有神奇的想象力吸引了众多的读者,你愿意读,我愿意读,大家都爱读。那么,能否展开想象的翅膀,借现实生活为依托,自己也创作出一篇神奇的科幻故事与大家共赏呢。
本次习作就是要求同学们先把自己看过的喜欢的科幻故事的梗概或精彩片段在头脑中重现一遍,感受一下科学幻想故事的味道,为写好科幻故事找到感觉。然后回到广阔的太空,去发现宇宙的奥秘;到神秘的海底,去探测丰富的宝藏;到未来的世界,去感受科技的进步„„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亲身经历,展开大胆而合理的想象,编造出某种故事情节,再确定出几个人物形象,赋予他们以某种精神或品质或超凡的力量,并把故事置于超越时空的另一天地,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出其精神或品质,寄托作者的向往。
一)习作知识
科学需要想象,文学更需要想象。黑格尔认为,对作家来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我们常说的“虚构”,就是通过创造性的想象,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塑造新的生活,新的形象的过程。许许多多的名篇佳作,都有着奇特瑰丽的想象。如吴承恩的《西游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安徒生、格林的童话,凡尔纳的科学幻想小说等,都有一个令人神往的奇特美丽的世界。
科幻故事也是想象作文中的一种。想象作文是对想象中的场景或事物的描述,是作者超越时间、空间、生活常规限制的各种奇思妙想的记录。想象有多大的天地,想象作文就有多大的天地。在这个天地中,你的思维可以自由驰骋于茫茫宇宙的每个角落,每段时间。你可以与日月星辰做伴,与它们悠然散步;你可以与嫦娥携手,共游月球;你可以在天空与鸟儿为伍,自由翱翔;你可以进入未来社会,领略高科技的神奇魅力;你还可以坐“神舟六号”飞船与费俊龙握手遨游太空,做你想做的一切。
要写好这次习作,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科幻需要生活和知识做基础
生活是作家的学校,文学的长青树来自于生活肥沃的土壤。作家丰富的想象里,来自厚实的生活经验。任何想象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只有仔细观察生活,善于思考生活,才会想出新颖的内容,使读者产生共鸣。如果脱离了现实生活,那我们的想象就不能称之为奇思妙想,只能成为胡思乱想。如《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碰到许多妖魔鬼怪,那是因为在古代社会坏人为非作歹,好人受压迫、受迫害的实际情况想象出来的。孙悟空本领高强,嫉恶如仇,那是人们理想的化身、精神的寄托者。
想象作文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编科幻故事同样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有了深厚的生活基础,幻想的神奇骏马才能驰骋千里。科学技术是在生活中产生和发展的。因此,科幻离不开现实生活做基础。
2、科学幻想需要充满感情,做到以情动人
我们写人、记事、状物、描景都离不开作者感情的抒发。同样,编科幻故事也离不开作者情感的渗透。离开感情的作文,就像纸做的花,蜡做的人,缺乏灵气和真实;缺乏情感的科幻就像鸟儿折了翅膀。没有对现实生活的爱就不会有下文的《时间控制器》;没有对未来的向往,就不会有下文的《会飞的汽车》。有了情感,人物才会鲜活,情节才会离奇,故事才会精彩。
3、明确目的,要以科学的想象为翅膀
科幻故事中的想象是一种科学的想象,不是胡思乱想,它需要与科学相联系,围绕一个中心来展开思路的。既然是故事,就有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和一般的记事类文章没有多大区别,只是整个故事都是“虚拟”而已。
作家高晓声曾经说过:“作家在生活里面发现创作的材料,发现人物,是由他掌握的各种科学知识的程度决定的。知识面越大,思想能力就越强,见解就越深,越可以从多方面发现题材,写出来的人物形象越厚实。”所以,只有积累广博的知识,有意识的从生活实践和读书中充实自己的记忆库存,才能使想象插上翅膀。
我们可以想象,未来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我们的想象应适应这个社会。因此,我们的想象不能太“土气”。例如,当公路塞车时,我们不能把自己变成魔术师,只需要魔棒挥挥,也不能幻想自己有一盏神灯或请来美丽的小仙女,如果这样的话,就丢掉了现代气息,不符合题目的要求和写作的要求。但我们可以设计出未来的高速公路,我们可以制造长翅膀的汽车。当家务繁忙或无人照顾时,机器保姆会为你排忧解难。这都需要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性的描绘未来前景。我们了解现代社会,了解科技发展的前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幻想才会是合情合理的。当然,知识不够时,我们可以查阅相关资料。
(二)习作要求
1、故事要有一定的情节,不能让人看后觉得索然无味。
2、要在故事中确定几个角色,要有各自的名字,不能只用“他”、“你”这样一类的代词泛指。
3、在编写作文情节的时候,要大胆想象,不要有所拘束。
4、作文的内容要具体,描写一件事或一个故事情节的时候要详细一些,要让读者明白你写的是一件什么事和你想说明什么道理。
科幻故事首先要注意到它是个故事,具有故事的特征。一个故事,必定有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故事中有鲜明的人物形象,故事还有它生动的情节。
而科幻故事虽然具有故事的特征,但它又与一般的故事不同。主要表现在:
(1)、闯进未来科学的时空
幻想是超越现实的。任何一个科幻故事,它都是在未来的时间内发生的;不是发生在未来的事情就不是幻想。“2150年的中国少年”是未来的少年,“奇妙的农场”是未来的农场。“天上的街市”是未来才可看见的街市。科幻故事中的故事都是发生在未来的。
科幻需要闯进未来的时间,同样需要闯进未来的空间。它可以在天上,也可以在地下。
(2)、鲜活的人物、离奇的故事情节
事情是人做的,所以故事离不开人。故事中是一个人,还是几个人,都要交代清楚。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科幻故事中的人物要比我们现代社会中的人聪明、能干得多。这些人都具有鲜明的性格,丰富的知识,聪明的大脑。在故事中可以有金黄色皮肤、矮个子、大眼睛的外星人,会操纵现代化高科技武器的龙王,也可以是宇航员,也可以是探测外星球奥秘的科学工作者。
是故事就需要有故事情节,科幻故事更需要离奇的情节。这样,故事才能跌宕起伏,有吸引力,别人读了才会爱不释手,欲罢不能。
(3)、溶幻想与科学色彩于一炉
科学幻想故事常常是科学未来的预言。它所表现的科学内容虽然在现在看来是虚幻的,但由于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将来有可能变成实实在在的现实。
编科学幻想故事时,必须和科学知识与科技发展相联系。关注科学进步,想象科学对未来生活的巨大影响,我们的想象才会插上飞翔的翅膀。我们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发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以现在的科学为基础,想象在未来社会中,科学技术会发展到何种程度,我们在科技这样发达的未来社会中,会怎样做事,怎样生活。
(4)、溶科学性和文学性于一炉
科学幻想故事是文学和科学的结合,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文艺性。科幻故事中会有深奥的科学知识。而这些深奥的科学知识是通过对文学形象的细腻描绘、刻画,逐步传递给读者的,在读者被感动,被吸引的同时,已不知不觉将科学知识作了吸收和消化。
选材建议
要写好科幻故事首先要有丰富的知识作保障,让故事的主人公在超越时空的范围内,发生有趣的故事。这样,编出来的故事才能吸引人、感动人。当然,这超越时空的幻想需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真实感。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吹”。没有丰富的知识就如造楼没有材料一样,是不可能产生绚丽的幻想的。当然,只有热爱生活,才会去展望未来,才会插上幻想的翅膀在未来的太空中遨游,到神秘的海底去探索,到未来的世界去感悟,„„。
第二篇:三年级习作指导策略
三年级习作指导策略
——浅谈习作模仿
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城东社区完小:李惠琼
小学习作教学一直以来是小学语文教师探讨的话题,困惑的难题。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可尽管老师们在习作教学上花的时间和精力很大,却收效甚微,耗时低效。导致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而习作又是语文能力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会学生写作文,训练学生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准确妥帖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模仿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途径。
模仿是人类学习的初始阶段,孩子学走路,孩子学说话,孩子学写字等等,哪样不是从模仿开始呢?回想作文写得好的学生,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模仿能力强,阅读量大。小学生刚开始学习写作,生活阅历不深,知识储备少,观察能力有限,头脑中积存的东西很少,掌握的写作方法、表达方式等写作技巧也不多。他们就如同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需要母亲的示范、指导和训练。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充分发挥儿童模仿的天性,呵护孩子的自尊心,从仿写开始,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我通过多次习作教学实践,发现习作模仿是快速提高作文水平行之有效的一个途径。
二、范文为载体,模仿学写作。
三年级是作文起步阶段。但由于学生没有学会从观察生活中积累材料,有一种见怪不怪的的态度。有时候虽然观察了,但是因为没有写作的经验,在写作过程中不知从何入手。从而导致写作思路打不开,经常是无话可说,或者是重复啰嗦,内容也缺乏新鲜感,让人“嚼之无味”。而且层次不清,段落不分明,叙述一件事或描述一样事物总是写不具体。怎么办?
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对写作的要求是:“能明确的、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里“常见的表达方式”从何而来,毫无疑问,教材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范本。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是两个相辅相成的,联系非常紧密的教学过程。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让学生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常见的表达方式,学生知道了该模仿什么,怎么写,写起来就不会太困难。如三年级上册教材,《我们的民族小学》可以让学生仿写《我们的学校》,《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
小兴安岭》可以让学生仿写一个地方的景物,下册《翠鸟》,就是一篇仿写小动物的最好范文等等。
三、仿写指导是关键。
学生习作“写什么”“怎样写”是学生真正的难点。“教师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模仿什么,怎样模仿,检查学生的实践,是否正确,是否熟练。”(《吕叔湘论语文教学》第9页)由此可以知道,习作模仿指导就是要着重指导学生“模仿什么”,“怎么模仿”。
(一)、模仿什么?
生活处处皆语文,文章材料皆来源于生活。但面对写作经验为零的小学生,首先习作指导应从选材、结构和表达技巧的模仿上入手。
1、仿选材。
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内容,一篇文章有了真实的材料做支撑才显得有血有肉。
例:三年级下册《翠鸟》
这一篇课文介绍了翠鸟的外形,活动两个方面。外形抓住翠鸟颜色鲜艳来写,活动特点突出翠鸟灵活敏捷,以翠鸟捕鱼为例来说明其特点。课文层次清楚,语言生动。没有一个情字,却处处透出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在学习作者 的选材方法后,让学生仿写一种小动物,他们就知道该如何着手准备材料了。
2、仿结构。
结构主要指文章如何谋篇布局——如何开头结尾,安排段落和层次。
例: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
课文是比较明显的总、分、总结构方式。先总述小兴安岭树木多,种类多,然后分述小兴安岭四季的美丽景色,最后总结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美丽的花园,是巨大的宝库。
这样的结构简单明晰,学生易懂。学了这课后,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利用总——分——总的篇章结构仿写一篇《家乡的公园》。再通过了解其他内容,相同结构的文章,从而发现总——分——总的篇章结构是比较适合初学写作的一种方法。
3、仿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主要指如何运用语言手段来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如何用词的精准,修辞手法的恰当。
例:《翠鸟》一课对翠鸟颜色的描写:“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
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用“头上的羽毛是橄榄色。背上的羽毛是浅绿色。腹部的羽毛是赤褐色。”与原文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白在写作的时候,可以运用比喻的手法,让所描写的事物更生动。除此以外,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学生都可以仿写。这样,学生的习作久而久之就会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二)怎样仿?
1、不能急功近利,要循序渐进。
习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在习作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儿童的身心特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在方法上,仿写的训练方式包括仿句、仿段、仿篇三种方式。仿句仿段都是为了给仿篇作准备。先句、再段、后篇,这是仿写的顺序。教师应该依据这个顺序,循序渐进,由低到高有计划地进行指导。从内容上来说,可以先侧重于某一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某一种简单的文章结构,最后到某一类文章的写法。这样层层深入,逐步提高要求。
2、不能一刀切,要区别对待。
由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学习水平,对语言文字的敏感程度有所不同。如果我们要求没有层次,必然会挫伤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达不到训练的效果。比如对一些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先让他对一篇范文,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做一些简
单修改。而对于领悟能力较强的孩子,我们则应要求他在模仿中有创新提高。
仿写是为了学习积累,如果我们只是一味模仿,就会止步不前。仿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灵活运用,形成自己的东西。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巧妙的指导学生进行仿写,在仿写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仿写中积累写作方法,在仿写中逐步创新提高,就能让学生轻松地、较快的跨入写作的大门。
第三篇:小学三年级习作指导
小学三年级习作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对3—6年级学生写作方面的要求是从“习作”的角度提出的,“习作”既有别于低年级的“写话”,也有别于“作文”。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学生在写作时会面临一些实际困难,相信三年级的老师都有同感。这些问题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点:一是打不开思路,没的写;二是说得好却写不出来;三是有的写却无从下笔。那么如何在作文训练中激活学生写作的激情,培养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呢?
一、拓展思路
以单元主题为圆心,以学生的感知为半径,画出的圆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不限字数,不限文体。实在有困难,日记、周记也是“习作”。思路打开了,学生才能有的写,愿意写,这是写作的前提条件。当然,学生要做选择,根据自己的情况,至少写一篇或一段,也可多写,上不封顶。
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是两个题目选作。A.观察一个地方,写写它的变化(提示:早晨-中午-傍晚)。B.写一写生活中哪些颜色有特殊的作用?我是这样指导的:提示学生“颜色”的题材很多,例如:仿照课文《爱什么颜色》再写一节;仿照《金色的草地》观察一个地方,写写它的变化;从“畅所欲言”第一个话题中引一件事物,介绍它,或者写自己与它有关的事;写自己对白色的联想。此外还可以写:读了《颜色变的戏法》后自己是怎么做实验的;用自己的话描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绘的景色;我和某种颜色„„这些都是很好的题材,让学生尽可能拓开思路,选择自己有所“感”的话题写,不要求每个学生写所有的题目,但鼓励多写多练。学生写了三个题材,一是仿写课文。比如“我喜爱粉红的颜色,因为春天的桃花是粉红的,我的裙子是粉红的,连我的房间、我的梦也是粉红的。”虽然不成熟,但是反映了孩子的心声。二是有的学生写院中的牵牛花,而且观察很仔细,写出了牵牛花一天的变化。还有的同学写喜爱白色,并从正反两个方面写白色,什么粉笔、白云、羊群„„甚至还有丑恶的白色污染、白眼„„。
二、我手写我口
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基本上能做到说什么,写什么。教材从一年级下册就着力培养学生由说过渡到写。因为由说到写涉及构思、写字、选词、造句、安排条理等多方面问题,所以必须降低难度,帮助学生迈开第一步。开始时,不宜设置很多障碍,比如要求没有空格(即不会写的字),不写错别字,不出病句,先想好条理,等等。应该先把说的写下来,哪怕由老师、同学、家长记录学生说的话,或者干脆录音,把录音用文字写出来。有了书面的东西,就迈开了第一步,然后再读一读,查一查,互相看一看,问一问,把文字梳理梳理。坚持做下去,必能达到“说什么写什么”“我手写我口”的目的。因此,我特别重视“畅所欲言”的交流,并把交流与“笔下生花”结合起来。
第二单元习作题目是《听声音编故事》,书上提供两幅图。空白图让学生想还有什么声音给你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我是分两部分来指导的,首先放了一些声音的录音,如:动物叫、火车鸣笛、汽车紧急刹车、洗碗、炒菜„„让学生在声音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先口头说。第二步我领着学生编故事。第一幅图是青蛙在唱歌,我起第一句,“在一个池塘边,住着青蛙一家。”“有一只青蛙,嗓门特别大。”“一只小青蛙,很想像爸爸一样会唱歌。”„„然后请学生往下接,如果讲不下去了,其他同学再接着讲。这样做过一次以后,分小组编故事,每组编一个,汇报,再自己编,写下来。要特别重视说完以后的写,不管说得怎么样,先写下来,读读,再修改通顺。
三、练习落笔
落笔即开头。第三单元的习作主题的吐白很重要,“写的时候,先想想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它告诉了我们如何落笔。本单元习作的话题,基本上记人写事。如果不会开头,让同学之间先议一议,那件事“是怎样发生的”,立刻把说的话写下来。有了开头,往下写就容易了。第四单元习作时三位小朋友的吐白更是引起了我的重视。第一个小朋友说:“看看课文是怎么开头的”。提示我们要从阅读中学习写法。我举了两篇课文做例子,一篇是记叙文《日月潭的传说》,另一篇是《五彩池》。然后让学生看书讨论,我们尽量少讲,不必讲解和整理有多少种开头的方法,往往讲得越多,越是束缚学生的思路。第二个小朋友说“我模仿《葡萄沟》的开头写。”提示我们要大胆地运用从课文中学过的东西。一开始学生模仿得很笨拙,但这是一个提高的过程,我们在评价时要以表扬为主,不要埋怨学生为什么没有模仿好。例如班里有个学生这样模仿:“鞍山有个地方叫岫岩,那里盛产玉石。有老玉、河磨玉、岫玉、甲翠,其中最好的是河磨玉”。第三个小朋友的话更是让大家增强了自信心,他说“我觉得怎么开头都可以”。提示了我们写无定法,要摆脱各种束缚,大胆地写。具体到这次习作(根据你搜集、采访的资料),先要交流采访的情况,把要说的写下来。我们把重点放在开头上,有个开头就好,能模仿课文更好,如果加上自己创造,就更要表扬。
总之,我们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能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要允许学生存在写得不具体,内容不集中,表达顺序不清楚,语句有毛病等问题,鼓励学生写后自己读,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三年级是小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由于二、三年级之间的习作要求跨度较大,随着年级的增高,有相当大一部分学生越来越不愿意表达,见到作文就有头痛现象发生,习作教学中存在种种问题,三年级学生对习作有一种生疏感和恐惧感,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三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几个主要问题:
一、习作教学定位不准,要求过高。
在习作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把学生初始习作按成人作品的格式来要求,当成“佳作”,内容要“新、奇、巧”,结构要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文字要生动、优美。成篇习作的要求脱离儿童的思维发展和年龄特征。然而三年级学生的习作则往往显得幼稚、浅显、简略,不那么符合标准和要求。学生通过努力也很难达到,久而久之使学生产生了习作“高不可攀”的畏惧感,渐渐失去了对习作的兴趣。
二、习作教学缺乏指导,放任自流。
有些教师曲解新课标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学理念,怕讲得太多会束缚学生思维,就要求三年级学生完全独立地去写,对于习作究竟该怎样写法,连最起码的讲解也没有,有的对学生只提出一些要求,但教师的指导十分笼统。例如:“你们去观察一下大自然,写一写有趣的东西”,“你们想一想如何把自己的话说清楚”,“你们动手做一做,如何把做的过程写出来”等等。至于如何观察自然,如何把作文写得生动,较具体,这些都不加指导。有的教师让学生回家自己找内容写,甚至让家长帮忙代写,更有甚者让学生抄课外读物中的“优秀习作”。
以上的种种放任自流,不可能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只会教学生说假话、套话、空话。
三、习作训练形式单一,缺乏创意。
有的教师在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只让学生机械地模仿范文,要么照抄范文词句,要么根据教师现成拟好的提纲,“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三段模式,只有固定的“模式”和“框框”,学生也不知从何处下笔,这样写出的习作,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违背了儿童“我口说我心,我手写
我口”的童真童趣。有的教师过分注重记叙文训练,轻视或放弃“放胆文”、“观察文”、“童体文”训练,这样不足以反映或表达他们生动活泼的思想和自身独特的感受,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不能吐露真情实感,缺乏儿童应有的情趣和创见,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个性发展。
在三年级习作教学中怎样解决上述几个主要问题呢?
1、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一、二年级要求写句子,进入三年级写成篇习作,二、三年级之间的习作要求跨度较大,学生通过努力很难达到,一些学生会放弃努力,对习作产生恐惧心理。古人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调动学生习作兴趣,我经常采用心理暗示的方法。比如,我会用轻松的口吻告诉学生:“同学们,你们看多有意思,把写话再多写几句,就叫习作啦”“把你经常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出来,就是一篇习作”通过老师这样的暗示,学生觉得学的轻松,乐于接受。
每次写作文后,学生拿到自己习作本,他最关心的不是老师给他修改了什么,最关心的是打了几颗星,画了哪些精彩的句段。因此,我批改学生习作中精彩句段都画上波浪线,大加赞赏,给予高分,在课堂上请他们大声朗读自己的精彩句段,评选为“优秀小作家”这样放大学生的优点,学生就越喜欢写习作了。
老师在课堂上直接告诉学生我们要写什么,学生肯定不太乐意去写。如果换一个方式,效果可能不太一样。三年级上期第一单元的习作是:颜色。怎样让学生喜欢写,写得有情趣,我买来了五颜六色的彩虹糖,通过猜谜,观察,品尝,想象等多种手法运用,学生习作兴趣大增,而且内容丰富多彩。
2、注重培养学生连贯的说话能力。
平时上课时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让学生模仿说、对比说。我们语文课本中就有许多课外延伸性的口语训练,这些练习我从不放手不管,我都把它们一一放在课堂上用三五分钟来搞一次口头作文比赛。如学习了《翠鸟》之后,我让学生们说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学生们当场说出如小猫、小狗、兔子等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不仅说出了动物的外形特征,也说出了自己喜爱的原因,每位同学说的话就是一篇很不错的作文。课后我让他们把他们所说的用笔写下来,效果很好。
在学习了《葡萄沟》一课中,有一句话:“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我让学生说一个比喻句,有的学生说:“夏天来了,银杏树慢慢地打开了一把把小扇子,为我们遮挡灿烂的阳光。”让学生亦记亦说,活跃了他们的思维,丰富了他们的想象。
3、指导积累好词、佳句、好语段。
写作文时,学生常有“无米之炊”的烦恼。要让他们“有米下锅”,就要从平时入手,积极引导他们积累写作素材。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认真建立自己的“材料库”。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指导他们看有益的书籍,专门准备了一个本子“采蜜集”摘录其中的好词、佳句、好语段。我每隔一段时间检查一次,在写作文时鼓励学生运用。一段时间后,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材料库”,写作文时再也不愁“无米下锅”了。
另外,我还开展班级作文比赛,学生个个欣喜若狂,今天你的作文贴在了墙报上,明天我的文章也能争取见报,更加激发了他们的积极写作兴趣。
总之,激发学生的兴趣,读写结合,学生一定会乐写、爱写、善写,实现“我口述我心,我手写我口”顺利踏上习作路。
第四篇:三年级习作指导浅探
三年级习作指导浅探
摘要:三年级是小学作文的启蒙阶段,习作时,我降低要求,让学生对习作有信心;鼓励课外阅读,积累好词佳句;大胆交际,提高口头作文能力;讲究方法,有层次进行习作训练;注重评价,互相促进。
关键词:信心 阅读 交际 方法 层次 评价
三年级是小学作文的启蒙阶段,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习作训练的基础.作为作文教学承上启下的入门阶段,如何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接受作文,喜欢作文,写好作文呢?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降低要求,让学生对习作有信心。
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学生对写作有自信心,他才会有兴趣去写。我们平常都对学生的作文水平期望过高,要求过多,急于求成,反而效果更差。面对学生不太喜欢习作的时候,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更需要有一颗等待幼苗成长的耐心,多宽容学生,允许他们出错,即使他们的习作语句不通顺,错字多,也别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记得有一次,学校上写儿童诗的研讨课,我们设计了两个降低难度,树立学生自信的环节。首先出示一首《写诗不难》(写诗难吗 不难 睁眼看一看 动脑想一想 一首小诗 就流淌在我的笔尖)的小诗,让学生明白写诗并不难,简简单单几句话,就是一首儿童诗。后来,让学生明白儿童诗格式和写法上的特点以后,以《微笑》为题,用“我把微笑送给(谁),愿它伴着(什么)(怎么样)”这样的句式说话,告诉学生把刚才大家说的合起来就是一首儿童诗。学生克服了畏难情绪,在老师的指导下,大胆地想象,写出来的儿童诗让大家耳目一新。
二、鼓励课外阅读,积累好词佳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三年级的孩子没有多少生活经验,更重要的是没有很多语言的积累,也就是肚子里面没货,词汇量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不仅在课堂上重视阅读教学的方法指导,让学生在课堂内积累,更重要的是把视野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善于积累的好习惯。
我在班级创办了图书角,开学时让学生把自己读完了闲置着的图书带来,选了两个得力的图书管理员,每天早晨为自由借书时间,中午为还书时间,在学习任务完成的任何时间内都可以看课外书。每一个月,选择10人进行好书推荐。每两个月,举行一次读书故事会;每一学期,评选阅读之星和最佳积累本。这样一个学期下来,大部分的学生都有了阅读的兴趣,父母新买了图书带到学校继续充实图书角,并且积累了好词好句还来和老师分享。
三、大胆交际,提高口头作文能力。
我们现行使用的语文S版的教材,习作的安排重视与口语交际相结合。从说到写的训练方法,也是小学习作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从语言的发展顺序来说,口头语言的发展总是走在书面语言的前面。“说是写的先导和基础”。一个人在将思想写出之前,必须先在头脑中将思想组织成有条理的连贯的内部语言。而小学生内部语言的发展并不完善,所以将思想写出之前必须用外部的口头语言来代替内部语言。
在指导学生写《我的小发明》这篇想象性习作时,由于此次习作的想象空间非常大,因此,写作前,我先让他们在课堂上围绕自己小发明的样子、功能进行交流,让他们畅所欲言,大胆想象,再在他们的交流过程中对语言表达进行规范要求。这样,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因为他们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完全不受老师的限制。每当学生谈到自己的小发明一些特殊、神奇的功能时,他们都听得特别入神,有时甚至引得全班哄堂大笑,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效果非常好。于是,每次习作,我都利用一切时机,让大家自由地说,说连贯的话,说完整的段落,为他们提供一个自由驰骋的舞台,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说的积极性,提高口头作文能力,为学生的习作道路作铺垫。
四、讲究方法,有层次进行习作训练。
学生习作难,难在不善捕捉写作素材,难在没有强烈的表达愿望,难在不能够灵活自由地表达,难在没有领悟写作是交流和表达思想的真谛。万事开头难,三年级的习作起步,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想学生之所想,激发他们表达的兴趣,帮他们扫清障碍,讲究方法,有层次进行训练,指导他们在鲜活的习作实践中体验习作的快乐。
(一)分段牵引,连续训练法。
从低年级的写话到中年级开始习作,学生一时还难以进入角色,特别是那些下等面的孩子,更是没有话可写。所以,必须和教小孩子走路一样的,得一步一步慢慢来。我采用了分段牵引的方法,也就是引导学生一段段的说,每说完一段,及时写下来。在指导学生写《我喜欢的一种小动物》这篇习作时,我以学生最熟悉的小狗为例。首先第一部分介绍狗的样子,告诉他们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介绍,并且只要抓住特点就行,不必面面俱到,还指名许多学生说了自己熟悉狗的全身的毛发、耳朵、眼睛、尾巴等的不同的特点,说完后自己快速写下来。第二部分围绕小狗的特点来写。先让学生自己概括狗有些什么特点,学生很容易就说出了看家、贪吃、勇敢、淘气。我重点选取了贪吃,即喜欢吃骨头,引导学生说详细,然后也快速写下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选择自己最熟悉的小狗特点再说再写一段,写出真实感受即可,要求不必太高。最后结尾,指导学生点题,学习用最简洁的话表达对小狗的喜爱。这样下来,全班学生人人有话可写,也感觉习作不是太难,并且,许多孩子第一次有了习作翻页的成就感。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后来我又连续让学生进行了几篇同类型习作的训练,比如猫、鸭子、鸡。这些训练都要求学生按照同样的结构来写,几次下来,学生对写动物的文章有了一个大体的把握,一些基础好的孩子还有了许多自己的想法。
(二)全篇结构,重点引导法
当分段牵引法有了一定的效果,又对许多学生有了束缚以后,我进行了第二步训练,即全篇结构,重点指导法。
我经常对学生说,写文章和建房子是一样的,先搭建框架,然后再装修,也就是先构建文章的结构提纲,然后具体充实内容。在指导学生写《校园新貌》这篇习作时,我们一起先快速搭建起文章的结构,即第一部分开头,第二部分抓住学校操场、教学楼、科教楼三个地方的变化突出学校的新貌,第三部分结尾点题。文章的结构出来以后,在集体通过的基础上,引导大家重点说了教学大楼的一系列变化:一楼的通透式乒乓球场,其他楼层的教室,包括大窗户、窗台上的绿色植物、教室里面的课桌和布置、班班通。在说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习作,效果还不错。
(三)快速片段法
当学生自己能独立地构思,把握习作结构以后,为了让文章更加具体,生动,富有感染力,我接下来进行了第三步的尝试,即快速片段法。比如说,刚才体育课上进行了接力赛,我马上让学生说一说发令枪没响时,拿接力棒的人什么动作,神态,枪响后,是怎么冲出跑道的,大家的反应怎样,后来,有什么意外情况发生,结果怎样?因为是刚才亲身经历的,学生情绪高涨,说得非常热烈,我让大家带着这种情绪,把最激动人心的这一片段记下来,然后展示,评价,修改,最后,让他们把自己最得意的片段练习加个开头、结尾,这样,一篇精彩的好文章就呈现在自己面前了。
五、注重评价,互相促进。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在我的作文评讲课中,我常指导学生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再由老师批改后再点评。在点评的过程中,我不仅仅会对那些优秀习作进行点评,几乎全班学生的作文我都会点评。比如,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后,在用词、表达、修辞手法等方面写得好的,我就在班上表扬他们。通过对每个学生的点评,他们都会觉得很高兴,开始有写作的喜悦感、成功感,从而就消除了他们对习作的畏惧。另外,我还要求学生写完作文后,把作文本放在班级内设置的作品展栏上,让全班同学将所有的作品全部看一次,并向该同学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再把“成果”发回给学生,这个过程,不但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写和评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能使每个学生在这个自评、互评的过程中,领悟到写作的道理和方法,同时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快乐。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想使学生敢说,敢想,敢写,并从中体会到习作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教师只有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激发并保持学生习作的兴趣,才能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第五篇:三年级寒假习作指导6
三年级习作指导6 教学重点:写一则观察日记,写出自己观察中最感兴趣、自己最想写的。做到格式正确,内容有新鲜感,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观察事物。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世界万物都是很奇妙的,如果我们用一双观察的眼睛去发现它们,不但可以让我们收获知识,更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呢。今天,我们也来说说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在我们讲之前,我们先去看看别人是怎么观察的。
二、范文引路
小蚂蚁
下午,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菜地里观察蚂蚁。我抓了一只非常大的蚂蚁,把它关在了一个玻璃瓶里,然后边养边观察。因为它的个头特别大,还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巨无霸”。
我发现,小蚂蚁的嘴巴和我们的嘴不一样,它的牙齿像一个尖尖的弯刀,也许就是这把弯刀才能够更好地把食物切割然后吃下去吧。小蚂蚁的身体分三节,第一节是它的头部,第二节是它的腹部,第三节是它的尾部。长了八条腿,有趣的是它头上长着两根触须,我想为什么它要长二根触须呢?于是我跑回菜地去想弄个明白,这时我发现了一只小蚂蚁发现地里有只死了的青虫,它试着搬了搬可太大了搬不动,这时它急忙掉转头去寻找它的伙伴,它用触须向伴们对话,过了一会儿我看见一只只的小蚂蚁排着队像条黑色的长龙似的涌向了那条青虫,然后,大家一起奋力地拖着往洞里搬。我兴奋地对着妈妈大叫:“我明白了,原来蚂蚁的触须是用来招唤同伴的,是它们用来交流的。”
通过观察小蚂蚁我还知道了一个道理,别看蚂蚁小,但团结力量大,不论做什么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能成功。
交流:
1、小作者观察的是什么呢?
2、通过自己的观察,小作者发现了什么呢?用笔划出来,再说说。
3、作者在观察之后,有什么样的感想呢?
4、学生讨论交流: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准备写哪些内容? 提示:可以是可爱的小动物,可以是有趣的植物,美丽的风景,也可以是你心爱的物品,当然,细心的同学都应该发现,冬天来了,人们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可以说说这些动物或者植物的形状`颜色,也可以说它的动作`姿态,更可以说说你发现的新景象……
口头作文训练:把你准备介绍的事物描述给同学听。(尽量讲具体和生动)
3.动手写一写。
要求:要写出观察的事物的特点,语句通顺,尽量不写错别字,题目可以自己定。
4.放声朗读,检查修改。读读句子是否通顺,词语是否恰当,标点是否正确。
5.师生相互交流,相互评议。
6.再次修改,大声读读。
7.誊写习作,注意格式,字迹工整,给自己的观察配上一幅美丽生动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