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讲小学四年级数学四舍五入法知识点

时间:2019-05-15 10:29: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精讲小学四年级数学四舍五入法知识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精讲小学四年级数学四舍五入法知识点》。

第一篇:精讲小学四年级数学四舍五入法知识点

在小学阶段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大家以后的学习大有帮助,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了四年级数学四舍五入法知识点,祝大家阅读愉快。四舍五入法

1、会利用数射线写出与已知数相邻的整万数、整十万数、整百万数;

2、会找出与一个数最接近的整万数、整十万数、整百万数。

3、结合生活实际,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需要把一个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需五入且连续进位的情况下,正确求出这个数的近似数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四舍五入法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第二篇:四年级数学《用四舍五入法试商》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用四舍五入法试商》教学反思

《用四舍五入法试商》教学反思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三课时的内容,之前学生学习了口算除法、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所以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有一定的基础。我将这节课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导入新课

期中考试过后我对学生进行了奖励,基于此,我利用这激起学生的记忆,出示文具店的图片,学生们看到这个画面非常的开心,这时,我出示了第一道例题。

二、新课讲授

学生们自己列式、解决,初步理解试商的思想。然后出示例题2,学生们自己探索解决。这时,我出示了六道题目,三道用四舍的方法解决,三道利用五入的方法,将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自己探索并交流。

这个环节由于我没介绍清楚两组同学的习题不一样,导致学生们有点迷糊,没能达到我预期的效果,这个环节本来是带动学生们的环节,但我没能实现这个目标。

三、习题练习

通过层次不一样的习题来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并通过例题发现如果除数估大了,容易商小了;除数估小了,容易商大了。这个环节我注重习题的梯度,由易到难且形式多样,但学生对于规律的发现不是很顺利,我应该设置更加典型的习题。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们总结这节课的收获并揭示课题。这节课我最后才板书课题,学生们归纳的不是很好,比较迷茫,我应该在课堂一开始揭示课题。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对这节课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1、课堂经验不足,不能够很好的应对课堂的突发情况。

2、细小环节不够注重,比如上课的站位、声音的高低等。

3、在小组比赛时,幻灯片展示的不够清楚。

4、某些重点语句上强调的不够。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努力的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争取能够尽快成长。

第三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四舍五入)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用四舍五入法写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目标:学生掌握四舍五入法,并能运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用近似数表示。.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正确地进行四舍五入,并用近似数表示。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谈话导入。

1、呈现信息:

(1)、据了解,杨梅作为仙居的特色产业,种植面积已达11万亩,年产量约45000吨,销售收入约256000000元,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富农产业。

(2)、我们班有同学61人,我们学校约有学生3600人。

(3)、我国现有人口约13亿。

(4)、目前,世界上约有2万多种高等植物濒临灭绝。

2、请同学朗读以上数据内容,读了以上数据内容你发现了什么?

3、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再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说明在生活中经常要用到近似数)

4、说一说生活中碰到的近似数。

二、教学新知

1、师:我们学过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把下面各数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4926≈50009375≈9000

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看百位上的数,然后用“四舍五入”法)

师:比万大的数,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求它的近似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另一个内容。

(板书课题:求近似数)

2、出示例题6把下面各数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00

(1)、根据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想一想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怎么求它的近似数。

(2)、分小组讨论,然后试做。(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看那一位)

(3).小组汇报结果:

182300≈18万千位是2,舍(不管后面的数字是几)

2497300≈250万千位是7,比5大,入(向前一位进一)

3、练习:把下面各数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63599≈6万709327≈71万637000人≈64万人

4、教师质疑:把一个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和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讨论交流,引导归纳)

A、相同点:都是计数单位发生变化(从以“一”作单位变成以“万”作单位)

B、不同点:整万数的改写,改写前后数的大小不变,用等号连接;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值),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用约等号连接。

5、出示例题7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下面各数亿后面的尾数。

***000

(1)、根据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想一想如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

(2)、学生尝试解答。

(3)、反馈,学生归纳方法:

6、试一试。

395400≈()万2380000000≈()亿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1——4题(完成后反馈)

2、.写出横线上面的数,然后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1)北京西郊大钟寺的一口古钟上有三十万零八十四个字。

(2)一个劳动模范退休后,用十多年的时间为国家栽树三十万七千五百棵

指名板演,集体反馈并说说省略的方法。

3、重点指导练一练第6题

4、思考题:填空

19□785≈20万20□968≈20万

问:□内可以填入哪些数字?

近似数比实际数大还是小?

四、课堂总结

1、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

2、把一个数省略“万”或用“亿”后面的尾数特别要注意些什么?

3、改写与省略有什么不同?

第四篇: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括总结 1.大数的认识:

(1)亿以内的数的认识:

十万:10个一万; 一百万:10个十万; 一千万:10个一百万; 一亿:10个一千万;

2.数级: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小数点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3.数级分类(1)四位分级法

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我国读数的习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如:万(数字后面4个0)、亿(数字后面8个0)、兆(数字后面12个0,这是中法计数)„„。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2)三位分级法

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这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

4.数位: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这就说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

5.数的产生: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古代印度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后,大约到了公元7世纪的时候,这些数字传到了阿拉伯地区。到13世纪时,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写出了《算盘书》,在这本书里,他对阿拉伯数字做了详细的介绍。后来,这些数字又从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欧洲人只知道这些数字是从阿拉伯地区传入的,所以便把这些数字叫做阿拉伯数字。以后,这些数字又从欧洲传到世界各国。

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大约是13到14世纪。由于我国古代有一种数字叫“筹码”,写起来比较方便,所以阿拉伯数字当时在我国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本世纪初,随着我国对外国数学成就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才开始慢慢使用,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推广使用才有100多年的历史。阿拉伯数字现在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交往中最常用的数字了。6.自然数: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即用数码0,1,2,3,4,„„所表示的数。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自然数,自然数由0开始(包括0),一个接一个,组成一个无穷的集体。

7.计算工具:算盘、计算器、计算机。

8.射线:在几何学中,直线上的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所组成的图形称为射线。如下图所示:

8.射线特点

(1)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它从一个端点向另一边无限延长。(2)射线不可测量。

9.直线:直线是点在空间内沿相同或相反方向运动的轨迹。

10.线段:线段用表示它两个端点的字母或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有时这些字母也表示线段长度,记作线段AB或线段BA,线段a。其中AB表示直线上的任意两点。

11.线段特点

(1)有限长度,可以测量(2)两个端点 12.线段性质: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连接两点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3)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这两个点叫做线段的端点。直线没有距离。射线也没有距离。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无限延长。13.角

(1)角的静态定义

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2)角的动态定义

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所旋转射线的端点叫做角的顶点,开始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终止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终边 14.角的符号:角的符号:∠

15.角的种类: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决定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程度,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相反,张开的越小,角则越小。在动态定义中,取决于旋转的方向与角度。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负角、正角、优角、劣角、0角这10种。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称为角度制。此外,还有密位制、弧度制等。

(1)锐角:大于0°,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2)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3)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16.乘法:乘法是指一个数或量,增加了多少倍。例如4乘5,就是4增加了5倍率,也可以说成5个4连加。

17.乘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是乘号,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做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叫做积。

10(因数)×(乘号)200(因数)=(等于号)2000(积)

18.平行:在平面上两条直线、空间的两个平面或空间的一条直线与一平面之间没有任何公共点时,称它们平行。如图直线AB平行于直线CD,记作AB∥CD。平行线永不相交。19.垂直:两条直线、两个平面相交,或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相交,如果交角成直角,叫做互相垂直。

20.平行四边形:在同一平面内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1.梯形:梯形是指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边,其中长边叫下底,短边叫上底;也可以单纯的认为上面的一条叫上底,下面一条叫下底。不平行的两边叫腰;夹在两底之间的垂线段叫梯形的高。

22.除法:除法法则:除数是几位,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前几位不够除,多看一位,除到哪位,商就写在哪位上面,不够商一,0占位。余数要比除数小,如果商是小数,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数是小数,要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计算。

扩展资料 1.“数位”与“位数”、“计数单位”均为意义不同的概念。

“数位”是指一个数的每个数字所占的位置。数位顺序表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同一个数字,由于所在的数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数值也就不同。例如,在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数时,同一个‘6’,放在十位上表示6个十,放在百位上表示6个百,放在亿位上表示6个亿等等。

“位数”是指一个自然数中含有数位的个数。像458这个数有三个数字组成,每个数字占了一个数位,我们就把它叫做三位数。198023456由9个数字组成,那它就是一个九位数。“数位”与“位数”不能混淆。

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个),“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百位”上的计数单位是“百”,“千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万”等等。所以在读数时先读数字再读计数单位。2.自然数知识扩展

自然数集有加法和乘法运算,两个自然数相加或相乘的结果仍为自然数,也可以作减法或除法,但相减和相除的结果未必都是自然数,所以减法和除法运算在自然数集中并不是总能成立的。自然数是人们认识的所有数中最基本的一类,为了使数的系统有严密的逻辑基础,19世纪的数学家建立了自然数的两种等价的理论:自然数的序数理论和基数理论,使自然数的概念、运算和有关性质得到严格的论述。一定是整数。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即用数码0,1,2,3,4,„„所表示的数。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自然数,自然数由0开始(包括0),一个接一个,组成一个无穷的集体。3.角的其他分类

平角:等于180°的角叫做平角。优角:大于180°小于360°叫优角。

劣角:大于0°小于180°叫做劣角,锐角、直角、钝角都是劣角。周角:等于360°的角叫做周角。

负角: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而成的角叫做负角。正角:逆时针旋转的角为正角。0角:等于零度的角。余角和补角:两角之和为90°则两角互为余角,两角之和为180°则两角互为补角。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

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后所得的只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互为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构成两对对顶角。互为对顶角的两个角相等。

还有许多种角的关系,如内错角,同位角,同旁内角(三线八角中,主要用来判断平行)!

4.平行线的性质

(1)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5.平行线的判定(同一平面内)

(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如果两条直线同时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5)如果两条直线同时垂直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6.垂线性质

(1)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3)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四年级下册

知识点概括总结 1.整数加法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3)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整数减法

(1)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3)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3.整数乘法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3)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4)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

(5)一个因数×一个因数 =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整数除法

(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3)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4)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5)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5.整数加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6.整数减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7.整数乘法计算法则

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8.整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 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9.运算顺序

(1)小数、分数、整数

小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2)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 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3)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4)第一级运算

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5)第二级运算

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10.加法交换律

加法交换律的概念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字母公式:a+b+c=(b+a)+c 11.加法结合律

加法结合律的概念为: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字母公式:a+b+c=a+(b+c)12.乘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的概念为: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字母公式:a×b=b×a 13.乘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的概念为: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字母公式:a×b×c=a×(b×c)14.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为:两个数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字母公式:(a+b)×c=a×c+b×c 15.小数:

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组成。当测量物体时往往会得到的不是整数的数,古人就发明了小数来补充整数,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16.小数基本性质

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但计数单位变了。而且,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100倍、1000倍。

17.小数的写法

整数部分写在小数点前,小数部分写在小数点后,中间用小数点隔开。

18.小数的读法

一种是按照分数的读法来读.带小数的整数部分按整数读法读;小数部分按分数读法读.例如:0.38读作百分之三十八,14.56读作十四又百分之五十六。另一种读法,整数部分仍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若几个零重复,不可只读一个0。例如:0.45读作零点四五;56.032读作五十六点零三二;1.0005读作一点零零零五。

19.小数的比较

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与整数基本相同,即从高位起,依次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加以比较。因此,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 20.小数的性质:

(1)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数不变.

(2)小数点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发生变化.把小数点分别向右移动一位、二位、三位„ 位,则小数的值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

如果把小数点分别向左移动一位、二位、三位„ 则小数的值分别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

一、百分之

一、千分之一„ 21.小数的近似值:

保留小数:按要求在舍去部分最高位进行四舍五入运算。22.小数加法

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23.小数减法

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24.三角形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

25.生活中的三角形物品

雨伞、帽子、彩旗、灯罩、风帆、小亭子、雪山、楼顶、切成三角形的西瓜、火炬冰淇淋、热带鱼的边缘线、蝴蝶翅膀、火箭、竹笋、宝塔、金字塔、三角内裤、机器上用的三角铁、某些路标、长江三角洲、斜拉桥等。

26.三角形中的线段

(1)中线:顶点与对边中点的连线,平分三角形的面积。

(2)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交点)向其对边所作的垂线段(顶点至对边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3)角平分线:平分三角形的其中一个角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它到两边距离相等。(注:一个角的平分线是射线,平分线的所在直线是这个角的对称轴)(4)中位线:任意两边中点的连线。

27.三角形为什么具有稳定性

任取三角形两条边,则两条边的非公共端点被第三条边连接 ∵第三条边不可伸缩或弯折 ∴两端点距离固定 ∴这两条边的夹角固定 ∵这两条边是任取的

∴三角形三个角都固定,进而将三角形固定 ∴三角形有稳定性

第五篇: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1.数位: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这就说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

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个),“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百位”上的计数单位是“百”,“千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万”等等。所以在读数时先读数字再读计数单位。

“位数”是指一个自然数中含有数位的个数。像458这个数有三个数字组成,每个数字占了一个数位,我们就把它叫做三位数。198023456由9个数字组成,那它就是一个九位数。“数位”与“位数”不能混淆。2.线段性质: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连接两点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3.角

(1).角的大小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决定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程度,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相反,张开的越小,角则越小。(2).角的种类:

①锐角:大于0°,小于90°。②直角:等于90°。③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④平角:等于180°

⑤周角: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周角=360°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1个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

互余和互补:两角之和为90°则两角互为余角,两角之和为180°则两角互为补角。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

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后所得的只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互为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构成两对对顶角。互为对顶角的两个角相等。16.平行:在同一个平面上,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直线AB平行于直线CD,记作AB∥CD。平行线永不相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1)如果两条直线同时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2)如果两条直线同时垂直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17.垂直:两条直线相交,如果交角成直角,叫做互相垂直。

(1)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3)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18.平行四边形:在同一平面内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19.梯形:梯形是指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边,其中长边叫下底,短边叫上底;也可以单纯的认为上面的一条叫上底,下面一条叫下底。不平行的两边叫腰;夹在两底之间的垂线段叫梯形的高。

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概括总结

1.加法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3)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4)数位对齐,(小数加法要保证小数点对齐,数位不一样时可在小数末尾添0),满十进一。2.减法

(1)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3)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4)数位对齐,(小数减法要保证小数点对齐,数位不够在小数末尾添0),不够减时向它的前一位借一当十。注意退位。3.乘法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3)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4)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

(5)因数×因数 =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6)整数乘法计算法则

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7)4.除法

(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3)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4)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5)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6)整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 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余数要比除数小,如果商是小数,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小数除法:如果除数是小数,要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计算。(根据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倍数,商不变。)12÷0.5=120÷5 5.运算顺序(1)小数、整数

小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2)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3)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4)第一级运算(低级运算):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5)第二级运算(高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6、运算定律(简便运算)加法交换律

加法交换律的概念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字母公式:a+b =b+a 加法结合律

加法结合律的概念为: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字母公式:(a+b)+c=a+(b+c)乘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的概念为: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字母公式:a×b=b×a 乘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的概念为: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字母公式:(a×b)×c=a×(b×c)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为:两个数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字母公式:(a+b)×c=a×c + b×c 或a×(b+c)= a×b +a×c 连减的性质:

(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简单说成:连减减等于减两数之和。a-b-c= a-(b+c)(2)在连减运算中,任意交换减数的位置,差不变。a-b-c= a-c-b 连除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个两的积。简单说成:连除除等除以两数之积。a÷b÷c= a÷(b×c)

6.小数:

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组成。当测量物体时往往会得到的不是整数的数,古人就发明了小数来补充整数,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⑴小数基本性质

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但计数单位变了。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数的()、()、(),或者说原数就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100倍、1000倍。⑵小数的写法

整数部分写在小数点前,小数部分写在小数点后,中间用小数点隔开。⑶小数的读法

整数部分仍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若几个零重复,不可只读一个0。例如:0.45读作零点四五;56.032读作五十六点零三二;1.0005读作一点零零零五。⑷小数的比较

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与整数基本相同,即从高位起,依次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加以比较。因此,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

⑸小数的近似值:

保留小数:先看保留几位小数或精确到哪 一位,再看它后一位上的数字进行四舍五入后省略即可。如:3.185精确到百分位(保留两位小数)≈3.19

7.小数与单位换算

(1)看单位,想进率;移圆点,分左右;左缩小,右扩大;位不够,就添0。高变低,数扩大;低变高,数缩小。

低级单位名数÷进率=高级单位名数 20平方分米=0.2平方米 高级单位名数×进率=低级单位名数 1.04吨=1040千克

(2)各单位间的进率

①长度单位: 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1千米=l公里; 1千米=1000米; l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l厘米=10毫米

②面积单位:平方千米(km²)

平方米(m²)平方分米(dm²)

平方厘米(cm²)1平方千米=100公顷; l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l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③质量单位:吨(t)

千克(kg)

克(g)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④人民币单位: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时间单位:

⑤时间单位:

l世纪=100年 ;1年=4个季度(每个季度有3个月)

1年=12个月;1天=24小时; 1小时=60分; 1分=60秒

8.三角形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由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

(1).组成: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角。

表示:三角形ABC(A、B、C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2).三角形的高

①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其对边所作的垂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②三角形都有三条高。锐角三角形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部;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互相为高,斜边上的高在内部;钝角三角形只有最长边上的高在三角形内部,其余两上边(底)上的高都须要先把底向一个方向延长,再从相对的角的顶点引这条底的垂直线段。(3)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是180度。

四边形的内角和=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180×2=360度;

五边形的内角和=三个三角形的内角和=180×3=540度;

六边形的内角和=四个三角形的内角和=180×4=720度;

n 边形的内角和=(n-2)个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n-2)(4)三角形的分类:

按角分: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

直角三角形:一个角是直角;另两个角都是锐角,它们的和是90度(互余)。两条直角边,一条斜边。

钝角三角形:一个角是钝角,另两个角都是锐角。按边分:一般三角形:三条边长各不相等。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度相等,这两条边叫做腰,相对的两个角叫底角,两个底角相等。(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也都相等,都是60度。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三条对称轴。)

(5)三边特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6)三角形为什么具有稳定性

任取三角形两条边,则两条边的非公共端点被第三条边连接 ∵第三条边不可伸缩或弯折 ∴两端点距离固定

∴这两条边的夹角固定 ∵这两条边是任取的

∴三角形三个角都固定,进而将三角形固定 ∴三角形有稳定性

(7)用2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8)用2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大三角形。

(9)用2个完全相同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大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

9.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1)正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5条对称轴;正六边形有6条对称轴„„正N边形有N条对称轴。(2)每一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3)对应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10.平移

(1)方法:确定一个点进行平移,画出整个图形;确定一条线段进行平移,画出整个图形;

(2)区别对待:画出先向()方向平移()格,再向()方向平移几格后得到的图形。(同一道题,画出最后的图形就可以了。或者,第一步用虚线画。)

分别画出图形向()方向平移()格,和向()方向平移()格后的图形。(分开两道题,分别用实线。)

(3)把不规则图形经过切割——平移——拼组,变成规则图形,计算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注意统一单位)

11、复式条形统计图:

根据直条的方向可以分为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和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特点: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

优点: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多少。

绘制注意事项:用铅笔;观察数轴上每一格代表多少,找准对应位置;利用垂直把条形画得清楚美观;着色区别:涂实、阴影、空白等;必须标注好数量。

分析要结合题中数量和生活经验,有理有据。

12、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一个集体的平均水平)。计算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数量较少,数的大小比较接近);

总数÷份数=平均数。(平均数×份数=总数)

平均数的特点:在最小数量与最大数量之间,不可能小于最小数,也不可能大于最大数。

13、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列表法:按顺序逐一列表计算,也可以根据上一步调整策略(跳跃式、取中式)列表。(适用于数量不大的题)

假设法(5步):(以鸡兔为例:鸡兔共18只,共有56只脚。问鸡、兔各有几只?)①假设18只全是兔,②18×4=72(只)——————————(假设情况下的总脚数)③72-56=16(只)——————————(与实际比多算的脚数)④鸡:16÷(4-2)=8(只)多算的脚数÷(每只鸡当成兔多算了2只脚)=鸡的数量 ⑤兔:18-8=10(只)总只数减去鸡的数量就得到兔的数量。(在草稿纸上进行验证)注意:一般情况下两总事物的差距用减法,但当得分与扣分时:如答对得5分。答错扣3分,那么两者相差5+3=8分;赚钱与赔钱问题:完成任务每件得到10,损坏则每件赔偿50元,那么两者相差10+50=60元。

抬腿法(减半法):56÷2=28,28-18=10只——兔的数量,18-10=8只——鸡的数量。

下载精讲小学四年级数学四舍五入法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精讲小学四年级数学四舍五入法知识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舍五入法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会利用数射线写出与已知数相邻的整万数,整十万数„„,找出最接近的整万数,整十万数„„ 2、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一个数尾数,写出它......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小结

    四年级下册知识点 一、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有依次计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乘除法,后算加减法。算式里有括号时,要......

    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说课稿

    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第六册数学教材第22-23页:教学近似数的概念和“四舍五入”法,完成例10及相应“做一做”题目和练习五第1—3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考点罗列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3、一(个)、十、百、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都是计数单位。 4、千亿位 百亿位 十亿位 亿位 千万位 百万位......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推荐阅读)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括总结 1.大数的认识: (1)亿以内的数的认识: 十万:10个一万; 一百万:10个十万; 一千万:10个一百万; 一亿:10个一千万; 2.数级:数级是为便于......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知识点归纳 一、四则运算 1、运算顺序: 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依次)计算。 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详细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1.1 亿以内数的认识(一) 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

    小学四年级数学十进制计数法教案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数的产生.2.认识亿级的数,掌握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及千亿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千亿以内的数.教学重点掌握数位顺序表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