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总结】自身免疫性疾病

时间:2019-05-15 10:10: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免疫学总结】自身免疫性疾病》,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免疫学总结】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一篇:【免疫学总结】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学总结】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自身稳定 是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细胞成分处于免疫耐受状态不发生免疫应答。第一节

概述

自身免疫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的能力,通常对机体不造成损伤。

自身免疫病因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而导致的疾病状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点1)患者体内可检测到针对自身抗原的自身抗体和/或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 2)自身抗体和/或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介导对自身细胞或自身成分的适应性免疫应答,造成损伤或功能障碍; 3)病情的转归与自身免疫反应强度密切相关;4)易反复发作,慢性迁延。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类1.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1)针对自身抗原的自身抗体或淋巴细胞损伤靶器官或腺体细胞。(2)某些自身抗体可通过对靶器官或腺体的正常功能过度刺激或抑制.代表疾病桥本氏甲状腺炎、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胰岛素依赖的糖尿病

2.全身性自身免疫病由针对多种器官和组织靶抗原的自身免疫反应引起,患者的病变可见于多种器官和组织。代表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第二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损伤机制及典型疾病 发病原因自身抗体和/或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发病机制由自身抗体/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或二者共同引起的针对自身抗原的超敏反应性疾病,其发病机理和超敏反应的发病机理相同。

一、自身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抗体包括:细胞膜或膜吸咐成分自身抗体

细胞表面受体自身抗体(1)激动型抗受体自身抗体(2)阻断型抗受体自身抗体

细胞外成分自身抗体(细胞外基质成份)1.自身抗体引起的细胞破坏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抗体与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后引起的损伤机制:a.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CDC)、b.补体和抗体的调理作用、c.ADCC、d.嗜中性粒细胞的破坏细胞作用。常见疾病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反应。

2.细胞表面受体自身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抗体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过度刺激器官功能(如Graves病),或阻断受体与配体结合,抑制器官功能(如重症肌无力)。3.细胞外成分自身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系由抗基底膜Ⅳ胶原自身抗体启动的免疫应答,导致肾炎和肺部出血。4.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因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各种组织的小血管壁,激活补体引起细胞损伤;核抗原物质释出又导致产生更多的自身抗体,进一步加剧损伤。

二、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⒈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CTLà胰岛的β细胞--使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 ⒉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膜炎(EAE)存在髓鞘碱性蛋白(MBP)特异的Th1 ⒊人多发性硬化病(MS)存在髓鞘碱性蛋白(MBP)特异的Th1 ⒋多发性硬化症(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

三、自身抗体、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均可导致发病重症肌无力(MG)(抗乙酰胆碱受体自身反应性T细胞)

类风湿关节炎(抗关节滑膜抗原的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第三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

一、抗原方面的因素1.免疫隔离部位抗原的释放免疫隔离部位

2.自身抗原发生改变由生物、物理、化学以及药物等因素引起。

3.分子模拟有些微生物与人的细胞或细胞外成分有相同或类似的抗原表位,在感染人体后激发的针对微生物抗原的免疫应答,也能攻击含有相同或类似表位的人体细胞或细胞外成分,这种现象被称为分子模拟。

二、免疫系统方面的因素1.MHCⅡ类分子的异常表达只在APC表达。胰岛素依赖糖尿病β胰岛细胞高表达MHCII。2.免疫忽视的打破免疫忽视 是指免疫系统对低水平抗原或低亲和力抗原不发生免疫应答的现象。3.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失常发挥免疫抑制。

4.活化诱导的C死亡发生障碍激活的效应性淋巴C在行使效应功能后死亡的现象称为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AICD)。5.淋巴细胞的多克隆激活:

6.表位扩展免疫系统针对一个优势表位发生免疫应答后,可能对隐蔽表位相继发生免疫应答,这种现象被称为表位扩展。

三、遗传方面的因素1.HLA等位基因的基因型和人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易感性相关

2.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相关的其他基因 3.性别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相关 第四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防治原则

1.预防和控制微生物感染采用疫苗和抗菌素控制,尤其长期感染。

2.应用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A和FK506。特异性抑制T细胞功能,如抑制IL-2产生。

3.应用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抗体或阻断剂

第二篇: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学检测

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学检测

一、病毒性肝炎 包括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1.甲型肝炎

人感染HAV后,血液中首先出现抗HAV-IgM,于发病后2-3周达高峰,4-8周后迅速下降,3个月后基本消失,因此,抗HAV-IgM是诊断甲肝早期感染的指标。

抗HAV-IgG一般在急性感染后3-12周出现,滴度缓慢上升,至6个月后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可终身存在,因此抗HAV-IgG可作为人群甲肝既往感染的一个指标。2.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免疫检测指标包括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及乙肝核心抗体IgM.表面抗原 可作为乙型肝炎早期诊断的指标,与其他标志物联合检测可诊断表面抗原携带者、急性乙型肝炎潜伏期、急性和慢性肝炎患者。表面抗原阴性不能完全排除乙肝感染。

表面抗体 是机体感染或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有效的标志。定量检测表面抗体对于评估疫苗接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表面抗体浓度较低(≤10mIU/ml),应进行疫苗加强注射。

HBeAg 是病毒活跃复制的标志。一般表面抗原和核心抗体伴随阳性。

HBeAb 多出现于急性肝炎恢复期的患者,比表面抗体转阳要早,也可出现在慢性乙肝、肝硬化等患者,并可长期存在。

HBcAb 在乙型肝炎急性感染、慢性乙肝中均会出现,而且持续时间长。

HBcAb-IgM是新近感染和病毒复制的标志。3.丙型肝炎

丙肝抗体是丙型肝炎的病原体,先是IgM,然后是IgG.有ELISA法、胶体金纸条法、CLIA法。

临床意义:HCV是输血后肝炎和散发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病原,HCV感染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多种肝脏疾病。

抗HCV阳性常伴有(70%-80%)病毒核酸HCV-RNA的存在。4.丁型肝炎

HDV核心含单股负链共价闭合的环状RNA和HDV抗原,其外包括HBV的HBsAg不能独立复制增生,只有在HBV的伴随下才能造成感染,常用的检测为抗HDV-IgM和HDV-IgG。5.戊型肝炎 抗HEV-IgG检测

戊肝的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都与甲肝相似。

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HIV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即艾滋病的病因。HIV属于反转录病毒。其血清学检测指标包括抗HIV、P24抗原等。与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相关的检测包括病毒载量和CD4+淋巴细胞计数。血清学检测方法包括筛查和确认。筛查方法常用ELISA、CLIA、免疫渗滤层析试验等。确认方法为免疫印迹法。

临床意义:抗HIV确认阳性表明受检者感染了HIV,并可作为传染源将HIV传播他人。HIV感染机体后,P24抗原在急性感染期就可以出现,而一般抗HIV要在感染后3-8周才能检测出来。

三、梅毒

属于性传播疾病,主要有IgM、IgG两类。

TP-Ab 检测方法为胶体金法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TPPA 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操作:定性检测只做4孔(从1:10开始,系列倍比稀释)

半定量(测抗体滴度)做12孔(从1:10开始,系列倍比稀释)

四、TORCH 包括弓形虫、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风疹病毒。主要用于优生优育。还可用于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如器官移植、肿瘤和自身免疫病等患者的感染监测。

五、呼吸道病毒

主要包括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麻疹病毒、SARS冠状病毒。

六、肠道病毒

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71型、埃可病毒、轮状病毒。

七、其他

包括登革热,人乳头瘤病毒,EB病毒,细菌类如沙眼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立克次体,伤寒、副伤寒,布鲁菌、军团菌免疫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幽门螺杆菌免疫学检测,抗O、类风湿、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

第三篇: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肿瘤的治疗措施(定稿)

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肿瘤的治疗措施

2014年08月22日17:20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文章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风湿免疫科 马莉莉 姜林娣

风湿性疾病包括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AD)和炎症性疾病,其中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是经典的系统性AD。大样本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均提示,AD患者较一般人群肿瘤的患病率明显升高。

2009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干燥综合征患者发生边缘区淋巴瘤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6.6倍,霍奇金淋巴瘤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发病率较一般人群升高3.5倍,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易发生弥漫大B型细胞淋巴瘤。

除血液系统肿瘤比较常见外,AD因病因、疾病人群特征、受累的系统、治疗药物等不同,可伴发不同类型的肿瘤。2008~200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公共卫生研究所分析肿瘤登记数据,发现男性RA患者罹患肺癌、肝癌和食道癌的风险明显增加,而女性SLE患者更易合并肝癌和生殖道肿瘤。

台湾长庚医院搜索2003~2007年健康保险重大疾病登记数据库显示,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患者合并肿瘤的总体标化发病率(SIR)分别为5.36[95%可信区间(CI)4.12~6.87]和1.80(95%CI1.10~2.79),值得注意的是在诊断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的第1年内,肿瘤SIR分别高达24.55(95%CI18.62~31.79)和9.17(95%CI4.82~15.93)。

肿瘤发生可早于、同时或晚于AD,无论是风湿病专科医师还是肿瘤科医师均需警惕两种疾病并存的可能。倘若两种疾病同时被诊断,基于循证证据的治疗方案选择将是一种挑战,因为目前缺乏基于两种疾病合并存在人群的设计严谨、样本量足够大的随机对照研究(RCT)。

但是,临床上也不乏针对两种疾病有共性的治疗措施,且有些干预措施在其中一种疾病获得了高质量的循证证据,因此,仍能通过寻找不同等级的直接或间接证据来帮助AD合并肿瘤患者制定治疗措施。

避免和治疗诱发因素与加重因素 感染

生物源性因素生物源性因素是启动AD与肿瘤发生的重要环节。

一方面,病原体可能是两种疾病共同的危险因素,例如爱泼斯坦-巴尔(Epstein-Barr,EBV)病毒既被证实是SLE、RA等AD发病的驱动因素,同时也是肿瘤如淋巴瘤、鼻咽癌的病因;在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中还提示结核杆菌、支原体感染与肿瘤并存有相关性。

另一方面,免疫抑制剂是缓解AD活动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但极易合并感染。2010年,桑塔纳(Santana)等系统综述了SLE、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和子宫颈癌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在SLE女性患者中,子宫颈癌患病率没有明显上升,但HPV感染率、感染所致的鳞状上皮损伤等癌前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此外,癌前病变还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有关。

病毒疫苗的肿瘤预防越来越多证据涉及病毒疫苗对肿瘤的一级预防。以HPV和子宫颈癌为例,2012年,一项系统综述提示,注射HPV疫苗的女性发生HPV16相关宫颈原位癌的相对危险度(RR)为0.45(95%CI0.38~0.54),发生HPV18相关宫颈原位癌的RR为0.14(95%CI0.08~0.25)。

另一些研究尝试应用病毒疫苗治疗肿瘤。2013年有两项临床试验,荷兰一项Ⅱ期临床试验,应用HPV16合成长肽疫苗治疗进展期或复发的妇科肿瘤,另一项为中国专家在鼻咽癌患者中开展的Ⅰ期临床试验,应用编码EB病毒抗原的重组改良载体疫苗治疗。这两项研究均显示良好的安全性,但治疗肿瘤的疗效评估证据尚不足。

上述研究提示对高危人群在疾病发生前或发生后监测感染的必要性,根据患者特征与病原学检测结果,对感染微生物进行有效干预可能使患者更多获益。

在AD合并肿瘤人群进行感染的三级预防可能使两种疾病同时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药物

除了对多数原位癌通过手术切除以及对少数AD单纯对症治疗外,大部分情况下,共存两种疾病的患者需要药物治疗。

免疫抑制剂应用与膀胱癌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药物最初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肿瘤,后发现其免疫抑制的药理学特性,又在AD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环磷酰胺是重型SLE的一线药物,2013年欧洲风湿病联盟(EULAR)最新建议指出,甲氨蝶呤是治疗RA的锚定药物。

但是,免疫抑制剂长期应用使罹患肿瘤风险增加不容忽视。1996年,谢里尔(Cheryl)等回顾性分析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沃伦?马格努森(Warren G.Magnuson)临床中心随访的145例韦格纳肉芽肿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环磷酰胺治疗,7例患者发生了膀胱癌,发病率是美国一般人群的31倍。

2001年,安(Ann)等搜索了瑞典住院患者注册系统,共追踪到了1065例韦格纳肉芽肿患者,膀胱癌的SIR为4.8(95%CI2.6~8.1),进一步证实环磷酰胺与膀胱癌的密切关系。

免疫抑制剂应用与淋巴瘤免疫抑制剂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淋巴细胞,削弱了免疫系统对肿瘤的监视能力,尤其是淋巴细胞本身发生的突变,致淋巴瘤的发生风险增加。

2008年,加拿大拜尔纳茨基(Bernatsky)等开展的SLE药物治疗与肿瘤关联的病例队列研究显示,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发生血液系统肿瘤的风险比比(HR)为2.29(95%CI1.02~5.15),在延长随访6年后,该研究小组又进一步排除了SLE疾病活动与肿瘤的相关性。

免疫抑制剂应用与皮肤恶性黑素瘤2014年发表的有RA合成类和生物类、改变病情抗风湿药物安全性的系统综述中指出,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增加了RA患者恶性黑素瘤发生风险(HR为1.5)。

抗肿瘤药物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发现抗肿瘤药物可诱发AD。例如博来霉素主要用于治疗生殖细胞肿瘤、头颈部肿瘤,横断面研究发现2%~46%应用者发生肺间质纤维化等肺损伤;治疗肝癌、血液系统肿瘤的干扰素能诱发SLE。

因此,AD合并肿瘤患者来说,根据所患疾病的特征,避免选择加重任何一方的药物显得尤为重要。

其他影响因素

环境中某些理化因素是AD和肿瘤共同的致病原因或加重因素。例如,铅接触者肺癌、淋巴瘤、白血病发生概率增加,铅又与雷诺现象、血管炎、骨关节炎等有关;紫外线的过度暴露造成皮肤癌高发,同时,紫外线引起的光过敏是SLE的重要诱发因素;烟草、酒类等摄入过多是肿瘤的危险因素,也是AD的可能诱因与预后不良因素。

采集患者病史时,职业史和个人经历的详细询问有利于发现这些因素的存在,并制定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如脱离特殊工作环境,加强毒物排除,预防性措施如使用防晒乳液、遮阳工具在内的紫外线防护手段,戒烟戒酒等健康宣教。

药物的选择

自身免疫性疾病(AD)合并肿瘤患者尽可能选择对两种疾病皆有利的药物,权衡利弊,避免有确切或可疑有害证据的药物,例如合并淋巴瘤或皮肤恶性黑素瘤患者避免应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

NSAID是类风湿关节炎(RA)、强直性脊柱炎等炎性关节病的首选治疗药物。2013年我国学者一项荟萃(Meta)分析证实NSAID对非吸烟人群膀胱癌的发生有明显保护作用[相对危险度(RR)=0.57]。

另一项Meta分析研究了NSAID与恶性黑素瘤的关系,仅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发现NSAID能降低黑素瘤的发生[RR=0.88,95%可信区间(CI)0.80~0.96],队列研究不支持两者的相关性。这些研究结果,在某种程度上,为我们处理类似合并症患者提供循证决策依据。

羟氯喹 该药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基础治疗药物,2010年一项系统综述表明羟氯喹能降低SLE疾病活动性,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并特别提到羟氯喹对SLE患者预防肿瘤发生有保护作用。

羟氯喹能稳定溶酶体膜,是重要的细胞自体吞噬抑制剂,而自体吞噬增强是肿瘤细胞抵抗治疗的机制之一,因此,在临床上尝试羟氯喹单用或联合其他化疗药物治疗乳腺癌、肝癌、肺癌等。

例如,2012年,针对进展型非小细胞肺癌的Ⅰ期随机试验,7例患者单用羟氯喹,19例患者联合羟氯喹和厄洛替尼,羟氯喹最高剂量应用到了每日1000mg,显示较好的安全性。

新型抗肿瘤药物

除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传统的抗肿瘤药物,因其免疫抑制作用而用于治疗AD,许多新型抗肿瘤药物同样对免疫系统发挥作用,被逐渐尝试用于治疗AD,其中,比较成功的例子例如利妥昔单抗。

2012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将利妥昔单抗列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滤泡性淋巴瘤等疾病的一线治疗药物,2013年一篇有关利妥昔单抗治疗弥漫大B型淋巴瘤系统综述的综述(overview of systematic reviews)显示,利妥昔单抗已成为淋巴瘤治疗的核心药物。此外,利妥昔单抗对通过CD20(+)B淋巴细胞的清除发挥出其对体液免疫明显的抑制作用。

2013年,欧洲风湿病联盟(EULAR)对RA治疗的建议中推荐利妥昔单抗为传统合成类和一线生物类改变病情抗风湿药达标治疗不成功的替代药物,在合并淋巴瘤、结核杆菌感染或既往有脱髓鞘病史的患者中,利妥昔单抗可以作为一线生物制剂,部分专家建议除合并淋巴瘤可以治疗外,RA合并其他类型的肿瘤也可以使用利妥昔单抗,因现有研究未发现其致肿瘤风险。

2014年,西班牙一项利妥昔单抗治疗非肾受累的SLE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综述提示,利妥昔单抗可以改善疾病活动度、低补体血症和抗dsDNA抗体阳性等免疫学指标以及减少糖皮质激素剂量相关副作用,对关节炎和血小板减少有显著疗效。同样,近期发表的系统综述也证实利妥昔单抗对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多发性硬化等疾病治疗的有效性。

肿瘤的外科干预

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AD合并肿瘤的患者,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进行手术切除肿瘤病灶,特别是由肿瘤诱发或与肿瘤关系密切的AD,如皮肌炎和(或)多发性肌炎等,肿瘤的切除减少了AD的抗原来源,使后者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2008年,安德拉斯(András)等报道一项有21年临床数据的回顾性研究显示,外科治疗肿瘤1个月后,肌炎患者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均显著下降。循证决策

2000年,加拿大著名流行病学专家古亚特(Guyatt)教授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表论著,提出循证决策的两个关键方面:①证据应从最强到最弱分级;②医疗决策仅依靠证据远远不够,还要考虑患者的价值取向和意愿。

以疗效评价研究为例,临床研究证据根据来源、科学性、可靠性分成5级。1级:随机对照研究(RCT)的系统综述;2级:单个样本量足够的RCT;3级:设有对照组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的研究;4级:系列病例观察;5级:专家意见。

本文在解答AD合并肿瘤治疗的临床问题时,从Pubmed上首先搜索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若缺乏最高等级研究,依次降级搜索。寻找到证据是循证决策的基础,但不是终点,更为重要的是评价文献的质量,以求找到最佳证据,并根据实际情况判断证据的可行性,最后,还应进行后效评价。

这对临床医生提出了更高要求,除掌握疾病知识外,还要熟悉文献评价等统计学理论,但在实际临床实践中,这项费时费力的工作很难由一线医务人员完成。因此,一批如Best Practice、Up To Date、AJP Journal Club等二级文献数据库,组织专家完成了对特定临床问题的文献检索和评价,汇总相关研究结果并提出专家建议,成为循证决策重要的依据。但二级文献数据库主要覆盖常见临床问题,仍有相当一部分需从原始文献数据库中寻找答案。

患者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客观条件与主观感受均是影响循证决策的重要因素。有效的临床实践是建立在尊重科学依据和患者诉求的基础之上。

AD患者肿瘤风险高于一般人群,诊断初期即需要开始肿瘤的筛查,在随访过程中始终警惕肿瘤的发生。对于肿瘤患者,如果出现关节、皮肤、肌肉、肾、肺等系统损伤时,同样需要考虑到合并AD的可能。两种疾病同时存在时,治疗措施的选择将更为谨慎,但基于患者实际情况的有效治疗仍可使两种疾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使患者的预后和生存并不劣于仅存在一种疾病的人群。

第四篇:免疫学第一章总结

 

 

第一章 免疫分子种类 抗体:给“抗原贴上标签”、增加Mφ食欲 :“轰炸病原体”等 溶菌酶等:溶解细菌 :“细胞之间对话的语言” MHC:“传递抗原特殊片断” 细胞表面抗原识别受体(TCR/BCR等)其他

免疫系统的功能(3点)

• 免疫防御

指清除体内变性、损伤及衰老的细胞,防止形成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能力。

• 免疫稳定

指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抑制其在体内繁殖、扩散,从体内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保护机体生存的功能。

• 免疫监视

指识别,杀伤与清除体内的突变细胞,防止发展为肿瘤的能力。

免疫的类型及作用

固有性免疫:又称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e response)或天然免疫(natural Immunity),是抵御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

屏障作用:皮肤,粘膜,纤毛上皮细胞,分泌物(唾液, 泪液等)

非特异体液免疫成分:补体系统,酶,细胞因子

非特异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肥大细胞,细胞毒细胞(NK, LAK,)

免疫特点:1.反应产生快 2.接触抗原前就存在此功能 3.无免疫记忆 4.对抗原无严格选择性5.参与成份:Mφ、NK细胞等炎症细胞,补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

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接触特定抗原而产生

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淋巴细胞(Lymphocytes)【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APC):专职APC:【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

非专职APC

特异性免疫的类型

体液免疫(humoral immunity):主要针对细胞外病原微生物或胞外可溶性抗原。细胞免疫(cell-mediated immunity):主要针对细胞内细菌或病毒,以及细胞性抗原(如肿瘤细胞、异源细胞)

免疫特点:

1.主要是由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和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2.反应潜伏期较长

3.可产生记忆性T细胞和记忆性B细胞

4.T、B细胞要受抗原刺激后才具有免疫活性

特异性,记忆性,耐受性

第五篇:医学免疫学大题总结

医学免疫学大题总结

问答题。

1.免疫系统组成与功能。

免疫系统是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系统,包括:(1)免疫器官:由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和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和黏膜免疫系统)组成;(2)免疫细胞:主要有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等;(3)免疫分子:如抗体、补体、细胞因子和免疫细胞表面的多种膜分子,可发挥三种功能:(1)免疫防御:即抗感染免疫,机体针对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免疫清除作用,保护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2)免疫自稳: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或损伤的体细胞,对自身成分处于耐受,以维系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3)免疫监视:机体免疫系统可识别和清除畸形和突变细胞的功能。在某些情况下,免疫过强或低下也能产生对机体有害的结果,如引发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肿瘤、病毒持续感染等。

2.简述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提呈过程。

答:完整的内源性抗原在胞浆中,在LMP的作用下降解成多肽片段,然后多肽片段经TAP1/TAP2选择,转运到内质网,在内质网中与 MHC Ⅰ类分子双向选择结合成最高亲和力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该复合物由高尔基体转运到细胞表面,供CD8+ T 细胞识别。3.抗体的生物学活性。(1)IgV区的功能主要是特异性识别、结合抗原。(2)IgC区的功能a.激活补体;b.细胞亲嗜性:调理作用(IgG与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结合,通过Ig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相应IgGFc受体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对颗粒抗原的吞噬;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IgG与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表面结合,通过IgFc段与具有胞毒作用的效应细胞表面相应IgGFc受体结合,从而触发效应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称为ADCC);介导I II III型超敏反应。(3)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IgG:是抗感染的主要抗体;是唯一能通过胎盘屏障的抗体,在新生儿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可与吞噬细胞和NK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发挥调理作用和ADCC效应;(2)IgM:为五聚体,分子量最大;激活补体能力最强;是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3)IgA:分泌型IgA(SIgA)为二聚体,主要存在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黏膜表面和乳汁中,在黏膜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4)IgD:是B细胞发育分化成熟的标志;(5)IgE: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少,具有很强的亲细胞性,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具有高度亲和力,可介导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

4.简述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答:第一是抗原的异物性,一般来讲,异物性越强,免疫原性越强; 第二是抗原的理化性质,包括化学性质、分子量、结构复杂性、分子构象与易接近性、物理状态等因素。一般而言,蛋白质是良好的免疫原,分子量越大,含有的芳香族氨基酸越多,结构越复杂,其免疫原性越强。第三是宿主的遗传因素、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第四是抗原进入机体的剂量、途径、次数以及佐剂都明显影响抗原的免疫原性,免疫途径以皮内最佳,皮下次之。

5.体液免疫应答中再次应答与初次应答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答:再次应答与初次应答不同之处为:

⑴ 潜伏期短,大约为初次应答潜伏期时间的一半;⑵ 抗体浓度增加快;⑶ 到达平台期快,平台高,时间长;⑷ 下降期持久;⑸ 用较少量抗原刺激即可诱发二次应答;⑹ 二次应答中产生的抗体主要为IgG,而初次应答中主要产生IgM;⑺ 抗体的亲和力高,且较均一。

6.TD抗原与TI抗原特性比较。

(1)T细胞辅助:需要/不需要;(2)抗体类型:IgG/IgM;(3)免疫应答的类型:体液,细胞/体液;(4)免疫记忆:有/无;(5)表位性质:T、B细胞表位/B细胞表位;(6)化学性质:蛋白质/多糖或脂多糖;(7)结构特点:结构复杂,半抗原-载体结构/结构简单,重复的半抗原结构;7.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结构:(1)基本结构:Ig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与轻链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分子;Ig分子N端、轻链1/2和重链1/4或1/5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次序多变,所以称为可变区(V区),可特异性结合抗原。V区中,某些局部区域的氨基酸组成与排列具有更高变化程度,故称此部位为高变区,其构建了抗体分子和抗原分子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关键部位;而可变区中其他部分的氨基酸组成变化较小,即为骨架区,他不与抗原分子结合。但对维持高变区的空间构型起重要作用。在Ig分子C端,其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比较恒定,称为恒定区(C区)。C区虽不直接与抗原表位结合,但可介导Ig的多种生物学功能。(2)水解片段:木瓜蛋白酶可将免疫球蛋白水解为2个完全相同的抗原结合片段(Fab)和1个可结晶片段(Fc)。

功能:(1)特异性识别结合抗原:可变区(V区)内的超变区可特异性识别、结合病原体或细菌毒素,可阻断病原体的入侵或中和毒素的毒性作用;(2)激活补体:IgG或IgM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可激活补体经典途径,形成膜攻击复合体(MAC),溶解破坏靶细胞;③调理作用:IgG与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结合后,通过其Fc段与吞噬细胞(巨噬细胞或中性粒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促进吞噬作用;④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效应):IgG(Fab段)与肿瘤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表面的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后,再通过其Fc段与具有细胞毒作用的效应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或中性粒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增强或触发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⑤穿过胎盘屏障和黏膜:人类IgG是唯一能从母体转运到胎儿体内的免疫球蛋白,对新生儿抗感染具有重要意义。分泌型IgA(SIgA)可通过分泌片介导穿越呼吸道、消化道等黏膜上皮细胞,到达黏膜表面发挥局部抗感染免疫作用。8.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1)IgG:是抗感染的主要抗体;是唯一能通过胎盘屏障的抗体,在新生儿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可与吞噬细胞和NK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发挥调理作用和ADCC效应;(2)IgM:为五聚体,分子量最大;激活补体能力最强;是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3)IgA:分泌型IgA(SIgA)为二聚体,主要存在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黏膜表面和乳汁中,在黏膜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4)IgD:是B细胞发育分化成熟的标志;(5)IgE: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少,具有很强的亲细胞性,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具有高度亲和力,可介导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9.补体系统的三个激活途径。

补体经典途径的激活过程:⑴ 识别阶段:抗原与抗体(IgM、IgG)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C1。C1是由C1q、C1r、C1s组成的多聚体复合物。当两个以上的C1q头部被抗体结合固定后,其构象发生改变,依次激活C1r、C1s,并裂解为大小片段。⑵ 激活阶段:活化的C1s依次酶解C4、C2,形成C 复合物,即C3转化酶,后者进一步酶解C3并形成C,即C5转化酶。⑶ 效应阶段:C5与C5转化酶中的C3b结合,并被裂解成C5a和C5b,前者释放入液相,后者仍结合于细胞表面,并可依次与C6、C7、C8、C9结合,形成C5b-9,即MAC。MAC可胞膜上形成小孔,使得小的可溶性分子、离子以及水分子可自由透过胞膜,但蛋白质之类的大分子却难以从胞浆中逸出,最终导致胞内渗透压降低,细胞溶解。

补体旁路途径的激活过程:不依赖于抗体,以革兰阴性菌脂多糖、肽聚糖、酵母多糖等为主要激活物,在B、D、P因子的参与下,使补体固有成分以C3-C5~C9顺序发生级联酶促反应,最后形成膜攻击复合物(MAC),溶解破坏靶细胞。

MBL途径:MBL与细菌表面甘露糖残基结合,再与丝氨酸蛋白酶结合,形成MBL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MASP-

1、2)。MASP与活化的C1q具有同样的生物学活性,可水解C4和C2分子,继而形成C3转化酶,其后过程与经典途径相同。活化的C1s依次酶解C4、C2,形成C 复合物,即C3转化酶,后者进一步酶解C3并形成C,即C5转化酶。C5与C5转化酶中的C3b结合,并被裂解成C5a和C5b,前者释放入液相,后者仍结合于细胞表面,并可依次与C6、C7、C8、C9结合,形成C5b-9,即MAC。MAC可胞膜上形成小孔,使得小的可溶性分子、离子以及水分子可自由透过胞膜,但蛋白质之类的大分子却难以从胞浆中逸出,最终导致胞内渗透压降低,细胞溶解。10.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补体旁路途径在感染早期发挥作用,经典途径在感染中、晚期发挥作用。(1)溶解靶细胞:膜攻击复合物可溶解破坏细菌细胞、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2)调理作用:C3b、C4b、iC3b与细菌或其他颗粒性抗原结合后,可被具有相应受体的吞噬细胞识别结合,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3)引起炎症反应:C3a、C5a具有趋化作用;能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介导炎症反应的发生;(4)免疫复合物清除作用:免疫复合物可借助C3b与红细胞表面的补体受体结合,并通过血液运送至肝脏清除;(5)免疫调节作用。C3b参加捕捉,固定Ag到易被APC处理、提呈;C3b的裂解产物与B细胞表面CR2结合,参与B细胞的活化;C3b与B细胞表面CR1结合到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11.简述补体参与宿主早期抗感染免疫的方式。

第一,溶解细胞、细菌和病毒。通过三条途径激活补体,形成攻膜复合体,从而导致靶细胞的溶解。

第二,调理作用,补体激活过程中产生的C3b、C4b、iC3b能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第三,引起炎症反应。补体激活过程中产生了具有炎症作用的活性片断,其中,C3a C5a具有过敏毒素作用,C3a C5a C567具有趋化作用 12.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及其主要生物学作用。

理化性质:细胞因子是分泌到细胞外的小分子量蛋白或多肽,约8~80kD。高效性:pmol水平即可显示明显的生物学效应;局部性:以自分泌和旁分泌形式发挥效应。主要作用于产生细胞本身和邻近的细胞;短暂性:半衰期短,合成过程受到严密调控;复杂性:多样性;重叠性;双向性;网络性;抑制性调节。

主要生物学作用:(1)参与炎症反应:IL-

1、IL-6和TNF-α等为促炎细胞因子,可直接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IL-8可募集中性粒细胞进入感染部位,参与炎症反应;(2)抗病毒、抗肿瘤作用:IFN能诱导产生抗病毒蛋白,具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TNF可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通过凋亡机制产生杀瘤作用。IFN-γ、TNF和IL-12等可激活巨噬细胞,增强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3)刺激造血功能:各种集落刺激因子刺激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为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4)参与和调节免疫应答:IL-2、4、5、6等可促进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并产生抗体;IL-

2、IL-12和IFN-γ可促进T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

13.HLA-Ⅰ类与Ⅱ类分子的基本结构及生物学功能:

(1)HLA抗原的分子结构:HLA-Ⅰ类分子由1条重链(α

1、α

2、α3)和1条轻链(β)组成,可与内源性抗原肽(8~12aa)结合。HLA-Ⅱ类分子由1条重链(α

1、α2)和1条轻链(β

1、β2)组成,可与外源性抗原肽(12~17aa)结合;(2)HLA分子的生物学功能:①抗原加工和提呈作用:在抗原提呈细胞(APC)内,HLA-Ⅰ类和Ⅱ类分子分别与內源性和外源性抗原肽结合,形成抗原肽-HLA分子复合体,转运至APC膜表面,分别供CD8+T细胞和CD4+T细胞识别结合,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②制约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MHC限制性:T细胞的TCR在识别APC提呈的抗原肽的同时,还须识别与抗原肽结合的MHC分子,称之为MHC限制性。其中,CD8+T细胞只能识别抗原肽-MHC-Ⅰ类分子复合物,CD4+T细胞只能识别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③引发移植排斥反应:在器官移植时,HLA-Ⅰ类和Ⅱ类抗原作为同种异型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效应T细胞(CTL)和相应抗体,通过细胞毒等杀伤作用使供体组织细胞破坏,引发移植排斥反应。

14.T细胞的重要表面标志、亚群及其生物学功能: 表面标志:(1)TCR:不能直接识别结合抗原肽,只能识别结合APC膜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2)TCR辅助受体:CD4、CD8等。CD4是识别结合MHC-Ⅱ类分子;CD8是识别结合MHC-Ⅰ类分子;(3)共刺激分子:①CD28分子:可与APC表面的共刺激分子B7-1/B7-2(CD80/CD86)互补结合并相互作用,为初始T细胞的活化提供第二信号;②CD40L:可与B细胞表面CD40分子相互作用,为B细胞的活化提供第二信号。

亚群:T细胞的分类依据:(1)TCR肽链组成:①αβT细胞:执行特异性免疫应答;②γδT细胞:执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2)是否接受过抗原刺激或接受抗原刺激后的分化情况:①初始T细胞(Th0细胞);②效应T细胞(如CTL);③记忆性T细胞:再次与相应抗原相遇后,迅速分化成熟为效应T细胞,产生免疫效应。(3)表面分子与功能:①CD4+T细胞:不能直接识别结合天然抗原分子,只能识别APC表面的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CD4+Th1分泌Th1参与细胞免疫应答,可介导炎症反应和迟发型超敏反应,具有抗病毒和胞内菌感染的作用;CD4+Th2细胞分泌Th2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并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应答;②CD8+T细胞:可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CTL)。CTL只能识别结合APC或靶细胞表面MHC-Ⅰ类分子提呈的抗原肽,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作用机制: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使靶细胞溶解破坏或发生凋亡;高表达FasL和TNF-α,诱导靶细胞凋亡。15.效应T细胞的主要生物学作用。(1)CTL:可通过释放穿孔素、颗粒酶和高表达FasL,导致靶细胞溶解破坏或发生凋亡,主要杀死胞内菌、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2)CD4+Th1细胞:可释放IL-

2、IFN-γ、TNF-α/β等细胞因子,在局部组织产生以淋巴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反应或迟发型超敏反应。其中,IFN-γ可活化巨噬细胞,杀死可逃避抗体和CTL攻击的胞内病原体;(3)记忆性T细胞: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在增殖分化过程中停止分化而成为记忆T细胞。当其再次遇到相应抗原后,可迅速增殖分化成熟为效应T细胞,发挥强烈、持久的免疫应答。

16.B细胞的重要表面标志及其功能。

表面标志:(1)B细胞抗原受体(BCR):是B细胞表面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受体,也是所有T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志,其化学本质是膜表面免疫球蛋白。与TCR不同的是,BCR可直接识别结合抗原分子表面的构象或线性表位;(2)BCR辅助受体:CD19-CD21-CD81复合物是BCR辅助受体;(3)共刺激分子:CD40分子,可与活化的CD4+Th2细胞表面的CD40L互补结合,产生共刺激信号,即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亚类:B1细胞(CD5+)产生以IgM为主的低亲和力抗体;无抗体类别转换;无免疫记忆;无再次应答;对TI2抗原及某些自身抗原应答。B2细胞(CD5-)可产生高亲和力抗体;有抗体类别转换、免疫记忆和再次应答;有抗原提呈和免疫调节功能。17.B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1)合成分泌抗体,产生体液免疫效应: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在活化的CD4+Th2细胞辅助下,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效应;(2)提呈抗原、启动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B细胞是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可通过BCR直接识别结合和摄取抗原,并加工处理成抗原肽,以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的形式转运到细胞表面,供CD4+Th2细胞识别,从而启动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3)免疫调节作用:产生IL-

1、IL-6等细胞因子。18.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

(1)无特异性:固有免疫细胞不表达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对“非己”异物的识别缺乏特异性,即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或其产物均可应答。固有免疫细胞可通过表面模式识别受体(PRR)直接识别结合病原微生物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即区分“自己”与“非己”成分。PRR主要包括Toll样受体、甘露糖受体和清道夫受体等。PAMP是指病原微生物表面共有的高度保守的特定分子结构,主要包括革兰阴性菌的脂多糖、革兰阳性菌的磷壁酸和肽聚糖、细菌和真菌的甘露糖、细菌非甲基化DNACpG序列、病毒单链RNA、病毒双链RNA等;(2)作用迅速;(3)无记忆性。

19.免疫应答的类型。

(1)固有免疫:亦称天然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种群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是机体抵御病原体侵袭的第一道防线;(2)适应性免疫:亦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为个体接触特定抗原而产生,仅针对该特定抗原而发生反应,是机体抵御病原体侵袭的第二道防线。20.免疫耐受的形成机制。

(1)固有免疫耐受:①缺乏识别自身抗原的受体:吞噬细胞表面缺乏识别宿主正常细胞的受体,使自身抗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②正常细胞表面存在抑制性受体:NK细胞表面存在杀伤细胞抑制受体(KIR),可识别正常细胞表面的MHC-Ⅰ类分子,活化并传递抑制性信号到细胞内,因而不破坏正常自身细胞;(2)适应性免疫耐受:①中枢免疫耐受:未成熟的T、B淋巴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骨髓和胸腺)内发育成熟过程中,能识别自身抗原的细胞克隆被清除或处于无反应性状态;②外周免疫耐受: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T细胞克隆失能是外周免疫耐受的重要机制。T细胞的活化需要双信号(第一信号:TCR-抗原肽-MHC分子;第二信号:CD28/B7)。在缺乏第一信号(如自身细胞不表达MHC-Ⅱ类分子)或第二信号(如正常组织表达水平低)时,IL-2合成受阻,导致T细胞不被活化,而处于无能状态,产生免疫耐受。

21.何谓免疫调节,免疫调节异常可能发生。

免疫调节是指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各种免疫细胞与免疫分子相互促进和抑制,形成正、负作用的网络形式,并在遗传基因的控制下,完成免疫系统对抗原的识别和应答。免疫调节异常可导致免疫应答过强或过弱,过强会导致自身免疫病或超敏反应,过弱会发生免疫缺陷。22.NK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无需抗原预先致敏,NK细胞可直接杀伤某些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而对宿主正常细胞无杀伤作用。在抗体存在时,可通过ADCC作用,非特异定向识别杀伤与IgG类抗体特异性结合的靶细胞。杀伤机制主要有:(1)穿孔素/颗粒酶途径;(2)Fas与FasL途径;(3)TNF-α与TNF受体途径。

23.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属于哪一型超敏反应?简述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发病机制?

答: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属于Ⅰ型超敏反应。发病机制为: 青霉素本身无免疫原性,但其降解产物可与体内组织蛋白共价结合形成完全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致敏。当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时,其降解产物与组织蛋白的复合物可通过交联结合靶细胞表面特异性IgE分子而触发过敏反应,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24.四型超敏反应:

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1)概念:主要由IgE介导,以生理功能紊乱为主的速发型超敏反应。具有以下特点:(1)发生快、消退快;(2)以生理功能紊乱为主,无明显的组织损伤;(3)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发生过程:①致敏阶段:变应原刺激诱导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IgE类抗体。IgE以其Fc段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Fc受体结合,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②激发阶段:相同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后,与致敏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特异性结合,使之脱颗粒反应,释放生物活性介质;③效应阶段: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效应组织和器官,产生以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腺体分泌增加为主的生物学效应,引起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常见疾病及防治原则:(1)常见疾病:①过敏性休克:药物过敏性休克、血清过敏性休克;②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③消化道过敏反应:过敏性胃肠炎;④皮肤过敏反应:荨麻疹、特应性皮炎(湿疹)、血管性水肿;

(2)防治原则:①变应原皮肤试验;②脱敏治疗;③药物治疗。Ⅱ型超敏反应:(1)概念:是由抗体(IgG或IgM)与靶细胞表面的相应抗原结合后,在补体、巨噬细胞、NK细胞等参与下,引起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免疫病理反应;

(2)发生机制:①参与成分:A、靶细胞表面抗原:靶细胞固有抗原:包括同种异型抗原(如ABO和Rh血型抗原、HLA抗原)、自身抗原(如微生物感染所致)和异嗜性抗原;外来抗原或半抗原:药物、微生物等吸附在细胞膜上成为复合抗原;B、参与的抗体:ABO血型为天然抗体IgM,其他抗原以IgG为主;②靶细胞损伤的机制:A、补体介导的细胞溶解;B、调理吞噬作用;C、ADCC效应;

(3)常见疾病: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过敏性贫血、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Ⅲ型超敏反应:(1)概念:是由免疫复合物沉积于毛细血管基底膜等组织,通过激活补体,并在血小板、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的参与下,引起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2)发生机制:①免疫复合物的形成与沉积:A、抗原:游离存在的可溶性抗原;B、抗体:IgG、IgM、IgA;C、中等大小的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存在于血循环中,可沉积于血管基底膜、肾小球基底膜、关节滑囊膜;②组织损伤机制: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产生C3a、C5a等过敏毒素和趋化因子,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引起充血和水肿;同时吸引中性粒细胞聚集至免疫复合物沉积部位引起组织损伤。中性粒细胞、血小板;(3)常见疾病:血清病、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Ⅳ型超敏反应:(1)概念:又称迟发型超敏反应,是由效应(致敏)T细胞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后,引起以单核-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和组织损伤为主的炎症反应;

(2)特点:①反应发生迟缓(48~72h);②抗体和补体不参与反应;③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

(3)发生机制:①效应T细胞的产生:抗原(主要是胞内寄生菌、病毒感染细胞、肿瘤抗原、移植抗原、化学物质等)经APC加工处理成抗原肽,并提呈给T细胞,T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即CD4+Th1细胞、CD8+CTL和记忆性T细胞。该过程为致敏阶段,约需10~14d;②效应T细胞引起炎症反应和细胞毒作用:CD4+Th1细胞可释放IL-

2、IFN-γ、TNF-β、GM-CSF等细胞因子,在局部组织产生以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CTL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后,可通过释放穿孔素、颗粒酶和高表达FasL和TNF-α,导致靶细胞溶解破坏或发生凋亡;

(4)常见疾病:传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接触性皮炎、移植排斥反应。

25.自身免疫病的共同特点。

自身免疫过程通常通过盖尔及库姆斯二氏分型的Ⅲ型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自身组织(自身抗原)先刺激免疫系统导致自身抗体产生,此两者结合成免疫复合物,再引起组织损伤。自身免疫也可通过Ⅳ型变态反应机理,直接因淋巴细胞的激活而发生。关于自身免疫过程发生的机理,有多种学说:

①禁忌细胞系学说。身体中出现突变淋巴细胞,并由于某种刺激而增殖活跃起来。由于这种突变淋巴细胞系抗原结构上的异常,使它将正常的自身组织认为异体,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

②隐蔽抗原学说。在胚胎的发育过程中,只有曾受淋巴网状系统检验的组织才被识别为自身组织,受到保护。有些器官和组织,例如中枢神经系统、甲状腺、晶体、精子等,在胚胎期没有被免疫系统识别,因此不受保护,一旦因为感染、外伤等原因,这些组织的自身抗原释放入血液或淋巴液,就可刺激产生自身抗体,造成组织损伤。③自身变异学说。正常组织受物理、化学或生物性刺激而发生变异,被免疫系统识别为非自身组织而受到排斥。

④免疫清除功能障碍学说。由于免疫缺陷,不能有效地清除突变的淋巴细胞或抗原,导致自身免疫过程。

⑤交叉反应抗体学说。由于机体的某些组织成分与外界抗原具有相似的抗原性,当机体清除外界抗原时,同时损伤了这些具有相似抗原性的自身组织。

26.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特征性免疫学异常及其机制。病原体:HIV 免疫学异常:由于CD4分子是HIV受体,AIDS特征性免疫学异常是CD4+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下降。CD4+细胞包括CD4+T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发生机制:免疫细胞表面是CD4分子是HIV外膜糖蛋白的主要受体,故病毒主要侵犯宿主CD4+T细胞和表达CD4分子的单核/巨噬细胞、DC和神经胶质细胞。HIV入侵靶细胞有赖于靶细胞表面某些辅助受体(CXCR4和CCR5)参与,其机制为:HIV外膜gp120与靶细胞表面CD4分子结合,同时与靶细胞表面CXCR4和CCR5结合,继而fp41插入细胞膜,使病毒包膜与靶细胞膜融合,病毒得以入侵。临床特点:急性期,无症状潜伏期,症状期,AIDS期(机会感染、恶性肿瘤、神经系统异常)

诊断:主要依据病原体的生物学。CD4/CD8比例倒置。27.列举4种具有杀伤作用的免疫细胞,比较其特点(膜分子、分布、杀伤特点等)。

答:

1、CD8+ CTL 是一种效应性T细胞,以CD8为主,分布在外周血,能特异性直接破坏靶细胞。

2、NK 自然杀伤细胞,以CD16 CD56为特征性分子,不需要抗原致敏可直接杀伤靶细胞,无特异性,是机体抗肿瘤免疫的第一道防线,主要分布在外周血和外周淋巴器官。

3、巨噬细胞: 广泛分布在各组织中,表达模式识别受体和调理性受体,非特异,可以通过吞噬、ADCC或者分泌某些细胞因子杀伤靶细胞。抗感染,抗肿瘤。

4、NKT: 具有NK1.1分子 和 TCR-CD3复合物,主要分布在骨髓、肝和胸腺。多数为DN细胞。TCR 缺乏多样性,主要识别不同靶细胞表面CD1分子提呈的共有脂类和糖脂类抗原,属于固有免疫细胞。通过凋亡和坏死破坏靶细胞。

下载【免疫学总结】自身免疫性疾病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免疫学总结】自身免疫性疾病.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医学免疫学知识总结

    简答题 简述T及B淋巴细胞执行特异性免疫的原理。 T细胞和B细胞执行特异性免疫,首先需要被抗原性物质活化,而不同的抗原性物质如病原体成分具有不同的抗原性。一个T或B细胞只......

    自身免疫病和风湿病的免疫学检验5篇范文

    自身免疫病(AID)是指由于过度而持久的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组织器官损伤并引起相应器官病变或临床症状的一类疾病。风湿病是一类涉及到关节、软骨、肌肉等结缔组织的慢性疾病。实......

    感染性疾病培训总结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小结 为提高我院对传染病防治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全面掌握传染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我院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并结合医院实际,于2016年8月11日对我院所有......

    计划免疫总结

    健康生命有约·真情服务无限 上屯村卫生所 2016年度工作总结 —计划免疫工作 在灵宝市卫生局、豫灵镇中心卫生院和豫灵镇预防保健站的正确领导下,我村卫生所根据计划免疫工作......

    2传染性疾病总结(精选)

    重庆市巴南区宗申小学 2014—2015学年上期传染病和常见病防控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们始终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

    微生物与免疫学课改总结

    《微生物与免疫学 》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感染与免疫的机理,微生物学检查与特异防治的学科。《医学微生物学》是基......

    《医学免疫学》教学总结(五篇材料)

    《医学免疫学》教学总结 基础医学部微免教研室自学校升为本科院校之后,学校加强了本科专业建设的投入,加大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的力度,经过几年的发展,学校在硬件、软件方面都......

    免疫总结(范文模版)

    免疫总结 1.免疫的三大功能:防御,监视,自稳 2.防御过强出现什么情况?过敏过低出现什么情况?感染 3.免疫稳定异常出现什么情况?自身免疫病 4.监视功能由什么细胞执行?NK 5.抗原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