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鹿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分析报告
—关于三鹿奶粉事件的分析
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震惊全国,从而形成了关注食品安全的焦点,而我认为其中的主要问题是:
(1)产品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与健康(2)三鹿逃避社会责任走向破产
(3)管理者忽视了品牌信誉形象的重要性关键问题
关键问题则是三鹿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出现了问题,责任与诚信的缺失,以及对社会道德伦理的忽视,才让三鹿集团走向破产的结局。三鹿出现该种事件之因:
主观原因:(1)三鹿生产者道德伦理的缺失
(2)三鹿不注重诚信
(3)三鹿忽视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客观原因:(1)市场监管体系的不健全
(2)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过于淡薄
(3)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以及食品安全法律不够完善
作为三鹿董事长应做的措施:
一、防微杜渐:在产品开始出现质量问题,就应该尽快处理,迅速撤回所有有问题的产品,而不是放任自流导致破产的悲剧发生;
二、承担责任:积极主动的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与法律责任,而不是拖延与逃避;
三、诚信经营:对企业内部进行彻底清理整顿,免职相关职员,制定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保证产品质量,全方位让政府、社会媒体检验监督质量安全,让消费者放心,诚信经营,用行动挽回信心。
杜绝重演的措施:
法律:司法部门要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使食品安全问题能够做到有法可依,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利益与健康。同时,也要加强对企业违法行为的预防与惩处。
道德:企业加强对诚信、信誉、社会责任等道德伦理的宣传与教育,维护商业的基本道德素养,以正常的道德秩序确保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诚信是企业信誉的根本,而责任则是成功的基石。政府监管体系:做为人民意旨的执行者,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它的权威性,健全市场监管体系,严格对食品安全问题加强检查与监管,并对违法企业进行严厉惩处。
第三方监督:引入第三方机构,使它与食品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考核相结合,另一方面是将更大精力用在食品生产产业链的控制上。
舆论监督:社会加强对食品企业的多方位督查,从生产、销售等环节全面监督,运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多媒体对不法企业进行谴责
与批判。
消费者:积极履行消费者的权利与义务,勇敢争取自己应得的利益保障,增强法律意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总结与启示:
1.诚信经营:一个企业成功的首要条件就是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品牌信誉形象,赢得消费者的支持与信赖;
2.重视伦理:企业追求盈利是理应的,但不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伦理原理要求企业必须要遵守法律并加强道德自律,形成以法治经济和道德经济为特征的现代市场经济;
3.承担责任:责任与权益密不可分,责任原理要求企业在享受盈利的同时,也应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从而为企业带来长远的利益与发展;
4.忧患意识:位居高位更应该要有高瞻远瞩的目光与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只有放眼未来发展的长远利益,企业才能走的更远更长久;
5.科学管理: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加强企业内部的科学管理,制定严谨高效的管理制度,尽可能规范化、制度化。
何小静
财管一班
1215040116
第二篇:三鹿案例分析
对“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企业的目标选择”案例的分析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名牌产品”、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轻工业十佳企业、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科技创新型星火龙头企业、中国食品工业优秀企业等省以上荣誉称号二百余项。“三鹿”品牌被评为最具价值品牌之
一、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三鹿”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然而,九月份的三鹿奶粉事件震惊国内外,如此强大的“中国名牌产品”竟因产品质量问题引发了中国奶制品业的强大“地震”,国民一时谈奶色变„„我国的企业管理面临的巨大挑战,这不仅是我国企业管理的危机,也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缺乏、社会道德的缺失。.一、分析三鹿奶粉的危机管理方法的成败
1、缺乏危机管理机构。建立强有力的危机处理机构,是减轻危机杀伤力的重要保证。从这次事件看,三鹿正缺乏这样一个能统领全局的组织机构。在事件暴发之初,假如三鹿能有一个强有力的危机处理机构,迅速行动起来,不管人们的怀疑是否正确,而遵循“消费者利益至上”原则,在第一时间叫停出售人们怀疑的问题产品,并进行质量检测。无论最终产品有无问题都公之于众,此举都会给企业赢得负责任的形象。然而,三鹿并没有成立这样强有力的组织机构,这是最大的失策,最终酿成了一场灾难。
2、缺乏应对危机的处置方案。其实,三鹿如果早作反应,尽快地展示自己负责任的企业形象,或许会使危机的影响程度减小很多。但是,三鹿从2008年8月就知道自己的奶粉出了问题,但是一直用笨拙的手段去掩盖其事实的真相。在危机发生前后,三鹿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富有实质性和预见性的危机处理方案,来加以贯彻实施。以致最后公司副总裁出来宣读“公开信”及道歉都无济于事。
3、缺乏有效沟通渠道。从整个事件看,三鹿没有与社会公众和有关媒体进行卓有成效的沟通,赢得各界的理解和同情,这是三鹿致命的弱点。早在今年四月份就有媒体暴出食用“某品牌”奶粉导致婴儿肾结石,而“某品牌”就是暗指三鹿。可是,三鹿却没有反应。三鹿事件发生不久就已经开始着手考虑婴幼儿赔偿问题,他们的目的在于安抚消费者,一两年内不让他们开口。这说明三鹿缺乏与消费者和媒体有效沟通的渠道,日常经营中根本不注意收集市场、媒体、乃至消费者等各方面的情报,也是三鹿失败的最终原因。
4、形象修复能力差
形象修复理论建立在“个人或组织最重要的资产是它的声誉”的假设之上,三鹿集团为了其声誉可以说是不择手段,从刚开始的否认事实、转移视线,到逃避责任,以至到最后了还在为自己的事实狡辩。因此,三鹿集团在这次危机处理中,是失败的。
二、相应可行性措施(社会责任和管理道德角度)
1、危机防范
危机防范是危机管理中最重要,成本代价最低的环节。企业危机
就象人生病一样,只要平时主义身体健康,把健康摆在第一位,很多病痛我们都可以避免的。如果能够正确看待企业危机严重性,企业有一套规范的防范意识,良好的预警系统,很多企危机是可以避免的。
(1)强化危机意识,组建企业内部危机管理小组
危机管理由在公司内部有影响力,能够提出有效提出方案、能够监督策略的执行的人员构成。以蒙牛为例,蒙牛在检查出三聚氰胺污染的第二天即9月17日董事长即发布公开讲话,向消费者道歉,诚恳承认错误,并通过国家各大电视台发布声明对因食用幼儿奶粉的婴儿负责到底。并且向内部员工承诺如果处理不好这次危机就辞去其董事长职务,由此可以看出,蒙牛集团有一个完善的危机管理小组,并且有很强烈危机意识。在危机发生后的24小时不到的时间立刻作出策略,给予员工走出危机的信心,给予消费者真诚的道歉。
(2)危机管理小组要做好工作
危机管理小组要准确评估危机,制定危机管理计划,建立因处理危机要使用的联络网,并让之流畅无阻碍,保证消息的第一时间发布,让外界知道其化解危机的信心与实力。
(3)把握企业危机发生的外因与内因
当企业每一次出现危机的时候都不是空穴来风,必须有内因于外因想结合。此次三聚氰胺污染事件中,内因是三鹿内部人员玩忽职守,视生命如儿戏,不顾企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使得三鹿最终走向毁灭。至于外因,则需要建立危机预警系统,通过事件最早期的触发点预警,确认危机是否一定会到来。以第一时间制定危机处理策略。
(4)建立危机预警系统
危机预警系统就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变数进行分析及在可能发生危机的警源上设置警情指标,及时捕捉警讯,随时对企业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对危害自身生存、发展的问题进行事先预测和分析,以达到防止和控制危机爆发的目的。
三鹿集团应该实现危机监测,搜集有关企业危机发生的信息,及时掌握企业危机变化的第一手材料,并且做到危机预测和预报,收集和整理信息,选择适宜的方法作出判断,以赢得危机处理的时间,达到危机预控,采取应对措施和制定各种危机预案,以有效地避免危机的发生或尽量使危机的损失减少到最小。
2、危机的妥善处理
危机爆发以后,通常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危机处理不当会造成危机蔓延,小危害会在公司内部波及各个部门,而大危机则会波及整个行业。我们只能通过科学有效手段去减少危机对企业带来的损失,一切为以后企业品牌重建,乃至把危机转化成商机。
(1)以最快速度启动危机处理计划
危机一出现,企业就应该立刻启动危机处理计划,危机的具有持续性危害特征,需要尽快解决,早一天解决就减少一天损失。看看蒙牛的反应,非常迅速。
(2)堵住危机的源头
此次事件的源头在于不法奶农在原奶里掺假,导致奶粉带毒。源头找到后,三鹿应该立刻停产整顿相关产品的生产线,能够有效确保
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3)把公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上的原则
危机的爆发会涉及众多人的利益,包括企业负责人,员工,客户,还有消费者。而处理危机的时候,应该把公众的利益放在最首位。企业靠公众为生,靠公众口碑面面相传。可以说,消费者说好了,才是真的好。成熟的企业必须有忠诚的消费者与稳定的供应商。而这些大众的看法直接决定危机处理的效果,为了企业走出难过后不损失其忠诚的消费者,不让其稳定的供应商倒闭,应该优先考虑他们的利益。而不是企业经营者利益。
(4)建立高速高效的信息传播渠道
高速高效的信息传播渠道,可以让处于危机中的企业跟大众面对面直接交流信息,企业应尽快调查事情原因,弄清真相,并广而告之,避免公众的各种无端猜疑。让大众安心,放心。可以借助电视台,报纸,杂志,网络等渠道公开,让大众时时刻刻知道危机处理进展,让大众也参与一份子,这将会成为将来化危机为商机的最重要资本。企业要告诉世界,面对危机,我们做了什么。尽量让大众去认同,而不是推卸责任。
(5)充分发挥公证或权威性的机构对解决危机的作用
利用权威机构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处理危机时,最好邀请公证机构或权威人士辅助调查,以赢取公众的信任,这往往对企业危机的处理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以下连个问题与前面的问题有一定的交叉之处,因此就简略到要点,如有疑问,由小组成员负责解释,在此不再详述)
三、三鹿毒奶粉事件所带来的管理启示
1、以人为本,诚信经营,树立社会责任观,遵守法律法规
2、采用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管理模式,建立安全监管体系,切实保
障食品安全。
3、树立危机防范意识,尽可能预防危机的出现
4、妥善处理危机出现后的问题
5、善于运用强大的大众传媒
6、加强与权威机构的合作
四、如何让三鹿“起死回生”
1、妥善处理危机事件。
2、企业内部严格监管生产安全,杜绝质量安全问题。
3、举办富有良好效应的公关活动,丰富宣传效应。
4、请求官方权威机构的介入。
5、非官方组织参与监督。
第三篇:三鹿事件 案例分析
2008年6月28日,位于兰州市的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首例患“肾结石”病症的婴幼儿,据家长们反映,孩子从出生起就一直食用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所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7月中旬,甘肃省卫生厅接到医院婴儿泌尿结石病例报告后,随即展开了调查,并报告卫生部。随后短短两个多月,该医院收治的患婴人数就迅速扩大到14名。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三鹿奶粉事件的开端,紧接着在短短几个月内,患婴范围遍布了数个大省。
9月11日,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产品召回声明
9月15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称,甘谷、临洮两名婴幼儿死亡,确认与三鹿奶粉有关。
第四篇:管理学案例分析--三鹿奶粉事件
1,你是如何认识“三鹿奶粉”事件的?
三鹿集团是一个有半个世纪历史,集奶牛饲养、乳品加工、科研开发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由于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搀杂致毒化学物三聚氰胺造成婴儿食用后死亡曝光,三鹿集团被迅速推向破产,引发“中国奶业的大地震”,田文华由此成为“中国乳业的罪人”。此事件不但惊动了国家卫生部而且国家公安部也介入了此次事件的调查。
这一事件的发生也凸显了目前国内民营企业管理和营销上的种种弊端,极度扩张的背后隐藏着的是巨大的管理漏洞。也揭发了我国食品安全的漏洞以及企业经营诚信的缺失。同时它还是一个典型的危机公关失败的案例。
2,如果你是董事长,总经理你会怎么做
首先要重源头,抓质量,自己企业不但要管好,还要从奶站入手,出问题是在奶站,一旦奶生产企业放松的验查关,就会造成含三聚氰胺问题奶的流入。加强奶源建设,充分保证原奶质量。减少散户奶源比例,加强对奶站在原奶生产、收购、运输环节实时监控,加强对蛋白质等指标的检测。
必须要加大对企业内管质量人员的教育力度,使他们认识到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质量问题是企业最大的灭亡隐患。加强企业内部反舞弊监管。严格管理企业负责奶源收购的工作人员,杜绝形成行业“潜规则”。杜绝不合格的奶制品在商业腐败中流向市场。
决不能醉心于规模扩张,要提高高层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
作为企业领导人,做到良心经营。从采集奶源到加工生产,都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检验标准。
在危机发生后,面对外界的质疑和媒体的质问,及时将真实情况公布。立即撤出销毁有问题的所有产品,恢复消费者对其消费信心。
3,如何杜绝三鹿奶粉事件的重演?从法律、道德、政府监管体制、舆论监督、消费者权益保障等方面应采取哪些措施?
加强法律监督力度,依靠法律打击违法侵害消费者的行为。完善食品安全的相关立法,并加大惩罚措施,同时对食品检验的规章制度也要严格遵守。
企业本身要做到良心经营诚信经营,绝对不能在采集和生产之中为了利益而欺骗消费者。政府不能违法行政,政府要从目前全能政府、全责政府的定位中退出来,市场秩序、市场规则要同社会组织一起来维护。媒体发挥着巨大的舆论监督作用,是人们了解事态发展的重要窗口,切实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企业、职能部门应加强与媒体的互动,促使问题更好地解决。媒体面对食品安全问题应有科学理性的态度。对于消费者,应该具备对于商品的辨别能力,遇到产品质量问题,应当勇于维护自己的权利,适时要使用法律和媒体工具。
第五篇:关于三鹿集团案例的分析
关于三鹿集团案例的分析
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奶粉生产企业,在乳制品加工企业中居于全国第三名,是国家重点的龙头企业,曾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称号两百余项,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产销量连续15年实现全国第一、年销售额达一百亿元的大企业,被查出奶粉中含有大量致肾病的三聚氰胺,没有及时有效的处理问题,并以隐瞒、拖延等方式继续生产,以至于事件曝光之后,企业资不抵债,在2009年2月12日,法院正式宣布三鹿集团破产。
对于三鹿集团的破产,不是突如其来没有原因的,通过对三鹿集团的分析,我得出以下几点原因:
一、纵观三鹿集团的发展历程,横观三鹿集团的规模,以及从日常生活中消费者对三鹿产品的支持,可以看出,三鹿集团是一个拥有几十年历史、品牌价值达上百亿、深受消费者信赖的大企业,三鹿产品是国家免检产品,面对如此多的支持与信赖,这就要求企业自身的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更加落到实处,深入企业内部上下。市场经济使物质利益成为经营行为的驱动机制,三鹿集团事件是由于高层管理者利益熏心,诚信与道德观念的缺失。从一开始检测出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三鹿集团管理阶层为了不使品牌价值受损,保住企业自身的利益,选择的不是及时召回产品,而是隐瞒不报,拖延时间,甚至妄图通过慢慢调换问题产品达到瞒天过海,可以说,管理层的这一举动,很大部分的导致了三鹿企业的破产。
二、那么,企业管理层为什么有如此大权力?从企业治理结构来看,三鹿集团的大股东是三鹿乳业公司,享有56%的控股权。第二大股东是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持有三鹿集团43%的股权。其余1%的零散股份由小股东持有。但大股东三鹿乳业公司推行的是员工持股,并且由经营者持大股,96%左右的股份由900多名老职工拥有,其余股份由石家庄国资委持有。因此,三鹿集团的实际控制人或者说股权相当分散。以田文华为代表的强势管理层的存在,使得三鹿集团的治理结构演变成内部人控制,因此,企业管理层的决策对企业的存亡有决定性的作用。
三、合法合规性是企业存在发展的底线,对于问题奶源含有三聚氰胺,危机婴幼儿生命健康,是极其严重的违法现象,因此,企业的破产在所难免。在确定为奶粉质量问题时,三鹿高层会议决定隐瞒问题,一方面用悄悄替换的方式代替产品召回的解决方案,一方面将问题奶源交由液态奶生产部门继续生产销售。且不说问题奶对成人的健康会有威胁,单是产品悄悄替换过程的这一时间段中,会有更多婴儿的生命健康被危及,孩子是国家的希望,怎么可以为了企业自身利益,如此道德丧失?一个企业一旦失去消费者的支持和信赖,企业也就走到了尽头。
四、从三鹿集团的经营策略来看,三鹿集团采用的是“牌子+奶源”的经营策略,大量收购地方加工厂、增资扩产,大肆进行贴牌生产,但急速扩张的三鹿集团,面临的问题是旗下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大多厂房破旧、设备简陋,资金投入、机器设备及内部管理跟不上,奶源的卫生安全管理处于盲点状态,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大大降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割裂,相伴而生的经营风险不断累积。
三鹿集团的破产,其自身的原因起主要作用,但“三鹿现象”的出现,应从国家、企业等各个方面来分析。从国家来说,我国的免检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第一免检门槛低:按照规定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连续三次以上抽查合格的产品,就可确定为免检产品。第二是免检产品的质量保证完全靠企业自觉:在免检有效期内,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不得对获准免检的产品组织任何形式的监督检查。事实证明,企业在趋利思想的支配下,自觉往往是最靠不住的。第三是处罚软弱:按照相关规定,如果免检产品在有效期内发生了质量事故,也只是视情节责令生产企业限期整改、停止使用免检标志、收回免检证书、予以公告,并依法追究企业的产品质量责任。很明显,这些处罚措施,与免检产品所享受的特权相比,简直微不足道。食品安全一直都是社会大众关心的问题,国家在食品安全控制方面应加强监督力度。从企业来说,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对生产经营者和广大群众的守法诚信教育,进一步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要强化对企业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守法经营教育,强化对广大群众的社会公德和公民义务的教育,使广大生产经营者和人民群众真正得到警示、受到教育,形成守法诚信的良好社会风气。建立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的“诚信档案”,切实把监管关口前移,把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诚信状况时刻置于监督之下。
“三聚氰胺”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不但让国人为之震动,也影响到了整个国际社会。三鹿奶粉事件对我国奶业及至整个食品行业都是一场灾难,但同时也是一次新生的机遇。我们要吸取这次事件的惨痛教训,将其转化为搞好食品安全的巨大力量和勇气,用实际行动重拾信誉、重塑形象,努力搞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一要扎实开展食品安全检查整顿,采取最严格、最有效的措施,彻底查处整治影响食品安全的问题和隐患;二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特别是对各部门工作相互交叉的地方,要加以明确和协调,确保平时工作有人做,出了问题有人负责,严防出现监管盲区和空白;三要加快推进食品生产经营的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四是完善食品安全社会监督体系,营造全社会关心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