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精神分析学派综述
精神分析学派综述
摘要:一名精神病医生从自己的医疗实践中发展了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同时也创立了精神分析学说。这位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及他的学生为早期精神分析学说做出了杰出贡献,后很多学者对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了非常独到和深入的发展。同时精神分析学派从两次大的转变中实现了创立和发展。
关键词:精神分析学派、心理病理学、普通心理学、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以探寻和挖掘前人从未企及的人类心灵深处的潜意识问题,精神分析逐渐发展成为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流派。尽管精神分析运动在不断发展, 但其最核心的观念始终未变, 即: 我们的大多数精神生活是潜意识的, 潜意识的思想、情感和愿望构成了心理的基础;同时, 各种精神分析理论都关注个体的心理发展, 提出了各不相同的关于心理发展的图景, 构成了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的主要内容。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的创立与发展依赖于两次大的转变, 一是从心理病理学到普通心理学的转变, 二是从成人精神分析向儿童精神分析的转变。
一、从心理病理学到普通心理学
弗洛伊德在精神疾病的诊治过程中, 十分注重追溯个体各种精神症状的早期起源, 所以在他的理论中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论述儿童心理发展的, 被称为“儿童心理性欲发展理论”。因此, 弗洛伊德本人也被看作是一位发展心理学家。当然, 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是心理病理取向的, 从哈特曼开始才转向普通心理学, 使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获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一)精神分析从心理病理学向普通心理学的转向
在弗洛伊德时代, 精神分析主要是研究心理病理学问题的。正是在病人那里, 弗洛伊德发现了潜意识的世界。但是由于他只埋头研究病态心理, 因而不能解决病态心理与普通心理之间的矛盾。只分析病人, 而不观察正常人, 必然导致强调冲突与防御, 忽视正常人的适应能力。因此,发展精神分析的主要任务还是在于揭示自我的适应性。
其实, 自我心理学的萌芽还是始于弗洛伊德本人, 他在其理论中曾反复论述自我具有外部和内部客体关系的双重任务, 既可把自我看作是一种外在的适应机能, 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人格的一种内在的统量。他在 1923年出版的《自我与伊底》一书中提出了结构理论, 1926年出版的《压抑、症状和焦虑》修正了最初的焦虑理论, 可视为现代自我心理学的思想萌芽。随后安娜·弗洛伊德 1936年出版的《自我与防御机制》一书总结和扩展了其父亲对自我防御机制的研究并确立了自我心理学在精神分析中的合法地位, 直至 1939年哈特曼出版了革命性的著作《自我心理学与适应问题》, 标志着自我心理学的建立。哈特曼既澄清了弗洛伊德理论体系中关于自我心理学的一些模糊思想, 又把精神析中一些命题的表述恰当地纳入了普通心理学的范畴, 从而推动了精神分析从心理病理学向普通心理学的发展, 将精神分析从仅研究心理病理扩展为正常的发展心理学。后来的自我心理学家斯皮茨、玛勒、雅可布森和埃里克森等人均从外部适应机能这一任务去探索正常儿童的自我发展过程。
(二)普通心理学视野中的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
哈特曼提出的基本理论包括:(1)提出了人类适应的概念, 使精神分析从对完全内部冲突的病体心理的分析走向对外部适应的正常心理的分析;(2)修改了弗洛伊德关于自我起源与发展的思想, 假设新生儿天生具有未分化的基质, 自我与伊底由此而分化;(3)假设了在冲突领域之外发展起来的初级自主性的装置, 这一假设使精神分析进入研究正常行为的领域, 由此精神分析成为一门正常发展心理学和心理病理学;(4)引入了一般可期待环境的概念。哈特曼最大的贡献是创立了自我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无论是弗洛伊德还是安娜·弗洛伊德, 都强调自我与伊底的冲突和防御, 而哈特曼则认为应该扩大精神分析的研究任务, 也就是研究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 , 他将这一概念纳入精神分析体系, 扩大了精神分析的范围, 引起了精神分析的实质性变化。
从弗洛伊德到哈特曼, 我们能看到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理论的发展轨迹,但直到哈特曼才明确、自觉地把发生、发展的研究当作精神分析的一项任务。
二、从成人精神分析到儿童精神分析
(一)作为成人精神分析之延伸的儿童精神分析
儿童精神分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908年弗洛伊德对小汉斯的治疗, 这是第一个对儿童进行分析治疗的案例, 但是弗洛伊德对此案例的评述显示出他并未意识到这一事件在儿童精神分析发展史上的意义。但是, 这第一次对儿童的分析提供了儿童精神分析诞生的确凿证据。正如克莱因在儿童精神分析中所写的: 当弗洛伊德开始分析小汉斯时, 这破天荒的儿童分析, 对于精神分析的理论发展有两个举足轻重的贡献。第一, 对于这名五岁以下儿童的成功分析,显示精神分析方式可被运用在很小的小孩身上;第二, 更重要的是精神分析毋庸置疑可以藉由分析儿童本身, 求证当时佛洛伊德在成人身上所发现, 且一直被质疑的婴儿期本能倾向。另外, 小汉斯的案例让我们引颈期盼, 分析小小孩将比分析成人更能帮助我们更深入、正确地获知儿童心智世界的运作模式, 它同时协使我们对于精神分析的理论有重要及基本的贡献。
1925年, 晚年的弗洛伊德公开认可了克莱因和自己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在儿童精神分析方面做出的贡献, 并于 1933年指出, 儿童精神分析为精神分析做出了贡献, 儿童是适合分析的, 分析的结果是彻底而持久的。并且在其最后一部重要著作《摩西与一神教》中, 他宣称: 儿童精神生活的分析性研究正在提供一种意想不到的财富, 以填补我们对生命最早期知识的缺口。儿童精神分析学在精神分析领域的合法地位逐渐被确立起来。
(二)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儿童精神分析
1.儿童精神分析学的开始
自从弗洛伊德于 1905年出版了《性学三论》一书, 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就开始热衷于对幼儿性欲的探讨, 多以自己家庭中的幼儿为例进行热烈的讨论。在此初始发展阶段, 亚伯拉罕和赫米内·胡格·赫尔姆斯是两个重要人物, 为儿童分析后来的发展做出了开启性的重要贡献。
亚伯拉罕对儿童精神分析学早期发展的贡献不容忽视, 他扩展了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阶段理论, 进一步细分了口欲期、肛欲期和生殖欲器期。亚伯拉罕是第一位关注性格形成和早期母子关系, 即婴儿与母亲乳房关系的精神分析师。赫米内·胡格·赫尔姆斯是儿童分析的先驱者。她一生坚持儿童精神分析的研究, 是第一个对儿童实施分析治疗的人, 她对儿童性欲和教育持大胆的观点, 但又严格坚持弗洛伊德的经典理论, 将儿童分析的理论建立在婴儿性欲理论的基础之上, 又被称为弗洛伊德的忠实门徒。
2.儿童精神分析学的形成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奠基人物安娜·弗洛伊德和梅兰妮·克莱因分别从自我心理学的视角和客体关系的视角分别开始了儿童精神分析的研究。
安娜·弗洛伊德学派和克莱因学派的两条路线差异很大,争论愈演愈烈, 直到1945年的辩论式大讨论。论战的结果不但并未使对立的观点趋于统一, 反而使英国精神分析学会内部原本存在的分歧公开化,导致学会内部分裂为三派: 以克莱因为首的克莱因学派、以安娜·弗洛伊德为首的维也纳学派和以温尼科特为代表的中间小组, 形成英国精神分析学会的三派鼎立局面。这使得儿童精神分析被广为传播, 并以一种独立的姿态屹立于精神分析世界。
3.儿童精神分析学的发展
1945年之后,儿童精神分析在全世界广泛传播的时代。
在英国, 三派鼎立的局面继续着。在儿童精神分析师的培训方面, 三派于 1946年达成了君子协定培训。值得提及的是, 在培训的第三年,克莱因的理论就可以向所有学生教授, 而安娜·弗洛伊德的培训课程也可以在克莱因小组教授。英国精神分析学会的这种发展格局一直持续至今。在她们之后, 英国又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儿童精神分析学家, 如: 温尼科特、鲍尔比、拜昂、西格等, 对儿童精神分析学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美国, 儿童精神分析受到了热情的拥护。著名的儿童精神分析学家有斯皮茨、玛勒、雅可布森、埃里克森等, 他们都以自我心理学为出发点, 开创了对早期婴儿的实验观察, 总结了儿童自我形成与发展的全过程, 对儿童精神分析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在法国, 儿童精神分析是由欧仁妮·索科利尼卡引入, 并由苏菲·莫根斯特恩发展应用的。
在阿根廷,阿明达·阿韦拉斯图里是儿童精神分析的创立者,他详细研究了对儿童进行分析工作的技术方法。
三、精神分析学派综述
对于弗洛伊德及其学说和其开创的学派,世人褒贬不一。我们也应辩证的来看待。它有积极的一面:(1)重视无意识(潜意识)的研究,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2)重视动机、需要和人格的研究,加深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3)重视心理学的应用,为精神病的治疗提供了方法和理论。(4)存在某些辩证法的成分。它也有消极的一面:(1)存在反理性主义的倾向。(2)存在唯心主义的倾向。(3)具有神秘主义的色彩。
在心理学、精神病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中,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方法,应用等成就是永远抹不掉的。
参考文献:[1]张积家.普通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郑雪.人格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3]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4]潘菽.心理学简札.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5]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6]百度百科 [7]360百科
第二篇: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形成
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形成(一)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216
更新时间:2007-6-22
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酝酿于弗洛伊德的晚年即30年代末。其主要代表人物霍妮(K.Horney)于1937年出版《现代人的神经症人格》、1939年(弗洛伊德去世那年)出版《精神分析新道路》,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神经症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弗洛伊德的许多基本观点进行了修正;沙利文(H.S.Sullivan)于1938年创办《精神医学》杂志,以传播他的人际关系理论,他认为心理疾病是由人际关系的失调引起的,而不是性本能与社会的冲突引起;卡丁纳(A.Kardiner)于1939年出版《个人及其社会》,将其通过人类学研究所得出的不同于弗洛伊德的结论公诸于世;弗罗姆(E.Fromm)在30年代发表了一系列论文,试图用历史唯物主义修正精神分析。到40年代初,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正式形成。1941年,霍妮被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开除,但她迅速成立了美国精神分析研究所并自任所长,这一事件标志着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与正统精神分析从思想体系的分裂到组织上的正式分裂已告完成。同年,弗罗姆出版《逃避自由》,这部被誉为运用精神分析于社会学的杰作〔1〕从社会历史根源上分析纳粹主义崛起的心理基础,这与弗洛伊德从本能中寻找战争的心理根源形成鲜明对照。弗罗姆致力于从社会学的和人本主义哲学的取向上修正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牛顿曾说过,在科学上,后人的进步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而心理学家泽曼(D.Zeaman)在对心理学史进行考察和分析后认为,牛顿这一名言用于心理学上应作一些修改,变成:在心理学上,后人的进步是踩在前人的脸上的。这话有些夸张,但确实反映了一些事实。〔2〕心理学中的伟大人物往往被后人当作批判的靶子,因而成为这门学科发展的动力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人物之所以伟大,正是由于他被后人当作批判的靶子。心理学中伟大人物的错误往往比他发现的真理更多地促进了该学科的发展。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就是在修正弗洛伊德的“天才的错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修正主要是针对弗洛伊德的本能决定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类行为的基本动力是本能欲望;社会文化是其对立面,它压抑本能欲望的满足因而导致神经症发作;而科学和艺术创造则是本能欲望的升华,文明的发展以压抑人的本能为代价却不能给人带来幸福;人性就是人的生物性,是人的本能,人性决定社会文化而不是社会文化塑造人性;人性中充满破坏性和攻击性,与社会道德的冲突不可避免,人生的痛苦不可避免,战争也不可避免。与本能决定论紧密相关的是泛性论。弗洛伊德将人格的发展归结为性心理的发展,归结为性本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依次通过不同的身体部位获得满足的过程;人从婴儿期开始就有性欲,并且指向父母;女性心理特点是由女性身体结构决定的;俄狄浦斯情结普遍存在,贯穿于个体的成长过程,是神经症的根源,也是道德和宗教的起源。
弗洛伊德的上述理念植根于19世纪的物理学和生物学,植根于维多利亚时代中产阶级的生存方式。到了20世纪,社会现实发生了变化,各种社会矛盾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性压抑问题的重要性不如从前了。一些社会科学如社会学、人类学、社会心理学正在兴起,这些学科提供了不同于弗洛伊德的新发现,主张把人看作是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产物,而不是受本能驱使的动物。“阿德勒的心理学在心理学历史中是第一个沿着我们今天应该称之为社会科学的方向发展的心理学体系。”〔3〕阿德勒1911年离开弗洛伊德正是因为他背离了弗洛伊德的正统,沿着社会科学的方向走得太远而为弗洛伊德所不容。尽管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所有代表人物都是通过直接修正弗洛伊德的学说进而形成自己的体系,并不承认他们是在阿德勒的基础上开展工作的,但一般还是将阿德勒视为社会文化学派的先驱。阿德勒认为人格发展的动力是为克服自卑而寻求补偿的努力,自卑感来源于童年的社会生活经验,儿童发现自己的软弱无能与周围高大强壮而又活跃的成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于是产生了对力量的需要。儿童逐步形成的补偿方法是根据自己在家庭中的处境、父母的性格、家庭经济状况和人员构成,逐步扩大到根据邻居的特点和社会的要求等多种社会因素而采取的策略。总之,自卑感及其补偿作用是在家庭环境、家庭气氛及其他社会环境中形成的。阿德勒还认为社会兴趣(socialinterest)是人的固有本性,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动机,它表现为与人合作、帮助别人、设身处地地理解别人、甚至在对待别人时给予多于获取的倾向。他还认为男女心理差异是社会秩序造成的,在一定社会秩序中家庭的权力结构(家长制)是与军事、经济和政治领域中的权力结构分不开的,因此,女性心理不是由身体结构造成的。阿德勒的下述观点简直是弗罗姆的直接先导:“对于那些不能再像农民那样从接触土地得到直接满足或像手艺人那样由于看到自己亲手劳动的成果而满怀喜悦的大多数男男女女,他们面临的是日复一日的机械活动的世界,那根本是毫无意思的,而在这些活动中,你不是受制于一个你并不认识的什么人就是受一部机器的摆弄,它的目的和最终目标你并不理解。这里没有任何解脱的可能,除非在计划和管理生产过程中有充分的民主参与。”基于这种理论,阿德勒为女权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献出了特殊的精力。
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形成(二)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306
更新时间:2007-6-22
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形成于三四十年代的美国,它是两种“妥协”趋势相结合的产物,即一方面是美国本土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承认,另一方面是精神分析学家对弗洛伊德的修正。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开始既为心理学家们所不齿,又为医学界所不容,但最后还是渗入到这两个领域之中。但这一过程是逐步发展的。精神分析产生于欧洲大陆,那里的文化土壤有利于主观心理学和动力心理学,因为这种心理学似乎比其他心理学更容易适应天主教会的社会背景。天主教会关心人类天职,特别注意人类动机的本性。而美国是一个宗教多样化且宗教背景从总体上讲不很深厚的年轻国家。美国精神是重实用重行动的,不那么关心内心深处的冲突。当精神分析在欧洲创立和发展之时,美国精神是重实用重行动的,不那么关心内心深处的冲突。当精神分析在欧洲创立和发展之时,美国心理学已成为功能主义的,并正准备走向行为主义。而行为主义则难以吸收精神分析,因为精神分析太富于主观色彩。〔5〕
精神分析与美国主流心理学之间的差别,主要是在方法论问题上。精神分析研究主要是在治疗过程中进行的,而学院心理学则偏重于高度控制的实验研究。美国学院心理学家将物理学和化学的研究方法作为科学方法的典范,相比之下,精神分析的研究方法是非科学的;弗洛伊德则认为,关注行为的可测量方面的实验,更适合于研究人类生活的琐细方面,而非人类生活真正有意义的方面。精神分析和学院心理学都试图建立科学的心理学,尽管二者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和冯特都受到了19世纪伟大的科学家赫尔姆霍茨的决定论哲学的影响,但它们在这门学科的性质上存在着巨大的分歧。所以直到30年代中期,精神分析对美国学院心理学的影响还是相当小。〔6〕 精神分析对美国的影响或美国本土对精神分析的接受和承认大体上是从以下几个层面逐步推进的。⒈美国民众的热情。1910年以后,美国的报纸充满了论述弗洛伊德的文章,普通民众比学院心理学家们更承认他的学说,势力也大得多。〔7〕到三四十年代,这种热情仍持续不衰,俄狄浦斯情结、压抑、升华和快乐原则这些术语在大众语言中广泛传播。〔8〕精神分析虽不产生于美国,但并不意味着美国缺乏传播精神分析的土壤。19世纪还处在原始积累时代,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决定了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是节制的,在性问题上是压抑的,这是精神分析产生的社会根源。20世纪的经济发展要求扩大人们的消费,因此中产阶级的生活时尚发生了变化,他们渴求日益增长的消费,在性问题上的限制也随之放松。“精神分析理论,与其说是这种发展的原因,不如说是在有关性需求的范围里,为这种倾向提供了一种便利的理论说明。”〔9〕在美国尤其如此。因此,美国民众仍然是从实用、行动的立场上,以年轻人(年轻国家)的方式来接受弗洛伊德的,尤其是快乐原则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提供了理论支持。⒉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美国的哲学、文学、艺术、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逐步接受了弗洛伊德的影响。⒊精神医学和临床心理学等应用领域。这些学科之所以较容易接受了弗洛伊德的影响,是因为弗洛伊德提供了一种关于人格、神经症病理学和治疗学的综合理论。二次大战及战后美国政府对临床心理学的大量资助,使这一学科得到迅速发展。以上三个层面造成了一种越来越接近心理学的趋势。⒋学院心理学。精神分析对美国社会以上三个层面的影响,似乎对美国心理学界产生了某种压力,迫使他们考虑精神分析的价值。但美国心理学接受精神分析并不完全是被动的。早在1894年,詹姆斯在《心理学评论》上发表的论文中,就提到了布洛伊尔和弗洛伊德。1909年,心理学家霍尔邀请弗洛伊德参加克拉克大学校庆庆典并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弗洛伊德在美国还结识了詹姆斯、卡特尔和铁钦纳等著名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传统也并非完全排斥精神分析,如美国的行为主义倾向在许多方面与精神分析所强调的自然决定论是相容的,功能主义倾向与精神分析主张的行为的目的性这一观点是相容的,桑代克的效果律与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也有相容之处。精神分析受到一些美国心理学家的关注还与传统心理学主要关心感知觉和学习等心理过程以及行为测量而忽视动机和人格有关。凡是对意识和行为的描述感到失望,而追求一种较满意的有时称为“人性”心理学的那些心理学家,自然而然地受到精神分析的鼓舞。30年代以后,人格和动机日益受到美国各种倾向的心理学家的重视,功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都逐渐重视这一领域。究竟是精神分析推动了这一发展趋势,还是这一发展趋势促进了美国心理学对精神分析的承认?也许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其中,“耶鲁小组”在三四十年代的工作是站在美国学院心理学家立场上对弗洛伊德心理学和行为主义进行综合的最系统和最有影响的尝试。“耶鲁小组”是由赫尔及其弟子N.E.米勒、J.多拉德等人组成的。他们在1936—1943年组织了一系列讨论班,沙利文和埃里克森等精神分析学家也参加了这些讨论班。这些工作在三四十年代促进了美国学院心理学对精神分析的接纳。特别是多拉德和米勒1950年出版的总结性成果《人格与心理治疗》一书,促进了精神分析在50年代真正融入美国心理学主流。多拉德和米勒指出,该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把精神分析与巴甫洛夫、桑代克、赫尔及其他实验者的工作以及强调社会变量的社会科学结合起来,试图为人类行为的一般学科建立心理学基础。最终目标是把精神分析的活力、自然科学实验室的严谨和文化事实结合在一起。〔10〕他们将精神分析的理论整合到儿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的理论体系中,使精神分析真正进入主流心理学架构之中。
法西斯主义兴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精神分析对美国心理学的影响。具体情形可从以下三方面来看:⒈三四十年代,近200名精神分析学家为逃避纳粹迫害来到美国,其中大多数是犹太人,包括霍妮、弗罗姆、埃里克森等后来成为著名人物的精神分析学家。他们的成就主要是到美国以后取得的。⒉一些思想敏锐的心理学家致力于研究态度(偏见)、舆论(宣传)、攻击性、独裁人格等与纳粹主义和战争有关的社会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问题。显然,精神分析对于研究这些问题是最优先被选择的理论范式。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最著名的有阿多尔诺(T.W.Adorno)、赖希(W.Reich)和弗罗姆,他们都试图用精神分析来研究独裁统治的心理学问题。⒊战时的研究项目迫使不同学科和研究领域的专家一起工作,至少暂时促使一些心理学家从狭隘的理论和方法学偏见中解脱出来,〔11〕这给一些不同情精神分析的心理学家提供了接触精神分析的机会。沙利文就曾参与了战时研究项目的工作。
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形成(三)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112
更新时间:2007-6-22
美国社会特别是学术界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承认为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对弗洛伊德的修正又加速了这种承认并且进一步扩大了精神分析在美国的影响。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与美国心理学在这一基本立场上是完全一致的,即把人看作环境因素而非遗传因素的产物。也可以说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把精神分析改造得符合美国口味。这种改造的根源在于新的社会现实和学术界关于人的新范式。
三四十年代的西方国家,动荡不定、灾难迭起。先是席卷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随后是法西斯主义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人们经受着各种压力和打击,神经症和精神病患者不断增多。一些精神分析学家从治疗实践的切身经验中感受到,用弗洛伊德的病理学和治疗学在临床上已经行不通了。这些患者的问题主要不是性压抑,而是社会生活的困境、人际关系的失调所造成的人格扭曲。精神分析的生命力首先在于临床效果。新的现实促使精神分析学家寻找新的理论模式,而新的临床经验是新的理论形成的基础。
同时,新的理论形成也离不开时代的学术背景。弗洛伊德接受的是19世纪物理学和生物学的范式,社会文化学派则接受了20世纪兴起的社会科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的新范式,把人看成是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把人格解释为个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把理论和治疗实践的重心从人体内部转移到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上。这些社会科学的主要力量在美国。社会文化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霍妮和卡丁纳受玛格丽特·米德和本尼迪克特等人的文化人类学的影响较大;沙利文受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中的芝加哥学派影响较大;弗罗姆则主要受德国社会学的影响,包括马克思、马克斯·韦伯和30年代从德国迁往美国的法兰克福学派(他是该学派成员)。
第三篇:精神分析学派(小编推荐)
1.基本简介
精神分析学说,其实就是精神分析理论,又称心理分析论,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之一。该理论是在治疗精神障碍的实践中产生的,后来成为一种强调无意识过程的心理学理论,有时称为“深层心理学”。
创立者为奥地利心理学家S.弗洛伊德。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早期精神分析理论也称弗洛伊德主义。为了有所区别,该理论在弗洛伊德之后的发展被称为新弗洛伊德主义或新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是弗洛伊德在毕生的精神医疗实践中,对人的病态心理经过无数次的总结、多年的累积而逐渐形成的。主要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独特的解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它首次阐述了无意识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它重视人格的研究、重视心理应用。
2.产生原因
奥地利的弗洛伊德(Freud,S.)是位精神病医生,他从自己的医疗实践中发展起来了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同时也建立了精神分析的学说。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含着两个主要的部分:意识和无意识。意识是能够觉察得到的心理活动;无意识包含人的本能冲动,以及出生以后被压抑的人的欲望。这种欲望因为社会行为规范不允许满足,而被压抑到内心深处,意识不能将其唤起。
它不同于觉察不到的通常意义上的无意识,为区别起见,后来经常将其叫做潜意识。后来,弗洛伊德又提出前意识的概念,认为前意识是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一种中间心理状态。它是那些此时此刻虽然意识不到,但在集中注意认真回忆搜索的情况下,可以回忆起来的经验。弗洛伊德还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并认为三者发展平衡,就是一个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潜意识动机的作用,以及儿童期经验对人的心理及人格的影响,由于弗洛伊德的强调和重视,才为心理学界认识,对心理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发展,乃至整个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基本内容
精神层次理论
该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像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
人的心理活动有些是能够被自己觉察到的,只要我们集中注意力,就会发觉内心不断有一个个观念、意象或情感流过,这种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叫做意识。而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却在不知不觉的潜在境界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这种潜伏着的无法被觉察的思想、观念、欲望等心理活动被称之为潜意识。
下意识乃界于意识与潜意识的层次中间,一些不愉快或痛苦的感觉、觉、意念、回忆常被压存在下意识这个层次、一般情况下不会被个体所觉察,但当个体的控制能力松懈时比如醉酒、催眠状态或梦境中,偶尔会暂时出现在意识层次里、让个体觉察到。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性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在他的眼里,性欲有着广义的含意,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当这种能量(弗洛伊德称之为力必多)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
弗洛伊德将人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
①口欲期;②肛门期;③性蕾欲期;④潜伏期;⑤生殖期。刚生下来的婴儿就懂得吸乳,乳头摩擦口唇粘膜引起快感,叫做口欲期性欲。1岁半以后学会自己大小便,粪块摩擦直肠肛门粘膜产生快感,叫做肛门期性欲。儿童到3岁以后懂得了两性的区别,开始对异性父母眷恋,对同性父母嫉恨,这一阶段叫性蕾欲期,其间充满复杂的矛盾和冲突,儿童会体验到俄底普斯(Oedipus)情结和厄勒克特拉(Electra)情结,这种感情更具性的意义,不过还只是心理上的性爱而非生理上的性爱。只有经过潜伏期到达青春期性腺成熟才有成年的性欲。成年人成熟的性欲以生殖器性交为最高满是形式,以生育繁衍后代为目的,这就进入了生殖期。
弗洛伊德认为成人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前三个发展阶段已基本形成,所以儿童的早年环境、早期经历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成人的变态心理、心理冲突都可追溯到早年期创伤性经历和压抑的情结。
弗洛伊德在后期对提出了死亡本能即桑纳托斯(thanatos),它是促使人类返回生命前非生命状态的力量。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生命的最后稳定状态,生命只有在这时才不再需要为满足生理欲望而斗争。只有在此时,生命不再有焦虑和抑郁,所以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是死亡。死亡本能派生出攻击、被坏、战争等一切毁灭行为。当它转向机体内部时,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自杀,当它转向外部世界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释梦理论
弗洛伊德是一个心理决定论者,他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有着严格的因果关系,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的,梦也不例外,绝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而是欲望的满足,在睡眠时,超我的检查松懈,潜意识中的欲望绕过抵抗,并以伪装的方式,乘机闯入意识而形成梦,可见梦是对清醒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的一种委婉表达。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秘密通道。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窥见人的内部心理,探究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通过释梦可以治疗神经症。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很多时候,超我与原我之间,原我与现实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这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一个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接受,同时原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种形式。人类在正常和病态情况下都在不自觉地运用,运用得当,可减轻痛苦,帮助度过心理难关,防止精神崩溃,运用过度就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病态心理症状。
压抑——当一个人的某种观念、情感或冲动不能被超我接受时,就被潜抑到无意识中去,以使个体不再因之而产生焦虑、痛苦,这是一种不自觉的主动遗忘和抑制。如很多人宁愿相信自己能中六合彩而不愿想像自己出街时遇车祸的危险,其实后一种的概率远比前者大,这是一种压抑机制的不自觉运用,因为当人意识到每次出街都要面临车祸的威胁时就会感到焦虑,人为了避免焦虑故意将其遗忘。
否认——指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以保护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如有的人听到亲人突然死亡的消息,短期内否认有此事以减免突如其来的精神打击。
投射――指个体将自己不能容忍的冲动、欲望转移到他人的身上,以免除自责的痛苦,如一个人性张力过大,做梦时都梦见另一个人与异性在发生性行为,这是自我为了逃避超我的责难,又要满足自我的需要,将自己的欲望投射到别人的身上从而得到一种解脱的心理机制。退行――当人受到挫折无法应付时,即放弃已经学会的成熟态度和行为模式,使用以往较幼稚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叫退行。如某些性变态病人就是如此,成年人遇到性的挫折无法满足时就用幼年性欲的方式来表达非常态的满足,例如在异性面前暴露自己的生殖器等。
隔离――将一些不快的事实或情感分隔于意识之外,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这种机制叫隔离,如人们来月经很多人都说成“来例假”人死了叫“仙逝”“归天”,这样说起来可以避免尴尬或悲哀。
抵消――以象征性的行为来抵消已往发生的痛苦事件,如强迫症病人固定的仪式动作常是用来抵消无意识中乱伦感情和其他痛苦体验。
转化――指精神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从而避开了心理焦虑和痛苦,如歇斯底里病人的内心焦虑或心理冲突往往以躯体化的症状表现出来,如瘫痪、失音、抽搐,晕厥、痉挛性斜颈等等,病者自己对此完全不知觉,转化的动机完全是潜意识的,是病者意识不能承认的。
补偿――是指个体利用某种方法来弥补其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从而掩盖自己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是这种作用。
合理化――是个体遭受挫折时用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辨解,将面临的窘境加以文饰,以隐满自己的真实动机,从而为自己进行解脱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如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
升华――指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如用跳舞,绘画,文学等形式来替代性本能冲动的发泄。幽默――是指以幽默的语言或行为来应付紧张的情境或表达潜意识的欲望。通过幽默来表达攻击性或性欲望,可以不必担心自我或超我的抵制,在人类的幽默中关于性爱,死亡、淘汰,攻击等话题是最受人欢迎的,它们包含着大量的受压抑的思想。
反向形式――自认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心欲望或冲动会引起自我和超我的抵制,表现出来会被社会惩罚或引起内心焦虑,故朝相反的途径释放导致反向形成。如有些恐人症的病人内心是渴望接解异性的,但却偏偏表现出对异性恐惧。
4.基本原理
精神分析的基本原理在于治疗者的解释协助病人能对自己的心理状态和病情有所领悟和了解,特别是压抑的欲望,隐藏的动机,或者不能接触的情结,通过自知力的获得,了解自己的内心,洞察自己适应困难的反应模式,能进而改善心理行为为及时处理困难的方式,间接接触精神症状,并促进自己的人格成熟。
所谓知难行易,能懂得自己的心理,随着也就能自己去操纵自己的行为,消除困难。可是要去体会自己内心隐藏的动机,面对潜意识境界的情结,或者了解自己心理与行为上的缺点,并非容易,往往会遭遇到心理上的阻抗,阻碍对自知力的形成,称为阻抗现象。它通常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如正面的反驳治疗者的解释,拒绝说明,不愿听取,甚至停止治疗。所以如何适时且适当的供给指导解释,并能较好的处理病人的阻抗作用,乃是治疗上的技巧。
假如病人的病情乃因内心有说不出的痛苦或矛盾,不能表达的症结,或不可满足的欲望。而一直闷在心里受折磨,治疗的要点乃在协助病人能透露其矛盾,表达其苦恼,发泄被压抑的情感,以便取得心理上的舒畅。这样的情况治疗的技巧乃能以批判的态度,以同情心体会病人的心里情况与处境,听取苦恼,是病人能宣泄,表露内心的感觉与情欲。
虽然分析的治疗,乃在促进病人对自己心理的了解,获得认知上的自知力但是自知力不止于认知上的了解,而需连带的影响情感上的变化。所以不只是理智上的了解,而是情感上的体会及行为上的表现。精神分析的理论特别强调情感与欲望是行为的主要原动力,如何纠正更改感觉,情绪和情感乃是治疗的焦点。
分析性心理治疗,其重点不止在于解除精神症状,而只在于改进病人对于现实的心理适应方式,包括对内如何处理自己的欲望要求,调节超我的适当控制,以较有效的方式来应付外界之现实的要求。即治疗的范围要包括内在的精神,人际关系,现实的适应。其最终目标乃在促进自我性格的成熟。因此治疗的目的要与病人协商,依病人的需要与治疗动机而调节治疗的期间与范围。
5.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与步骤1,心理活动的探讨2,综合了解心理3,指导解释4,工作修通 适应症对于因受特别情结或心理挫折而呈现“神经官能症”或“环境适应障碍”的病人有用,同时也可运用对人的深透性了解的特征,来补助各种其他方式的心理治疗,及我们日常对各种精神病患者的医护工作。
精神分析学派首推则是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他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他的理论观点涉及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和防御机制;性里比多和死里比多;其关键治疗核心在于宣泄和对移情的成功处理,以消解问题的情结,这些都构成了此后精神分析学派发展的基本框架。但以1926 年为界限,可以区分出弗洛伊德早期理论和晚期理论的一些区别,例如定义上的、认识上的等等。严格遵循弗洛伊德所提供的思想而继续发展的精神分析学派,一般称为经典精神分析学派,它可以说是所有和精神分析学有关的思想和学派的发源地。
第四篇: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学派咨询理论之比较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及评价
摘要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当代西方心理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本文阐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其哲学理论基础.论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贡献、关键词
心理学 人本主义 行为主义 精神分析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背景
第_ 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木主义社会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 ,人们的精神状态也陷人了更大的危机,人受制于物而无能为力 很多社会问题的解决急需借助心理学,从而使得临床心理学、心理诊疗、社会心理学等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人们开始认识到,一切不安的根源在于人缺乏对自身内在价值的认识,但是传统心理学存在着严重的贬低人性和非人性化的倾向, 因此人木主义心理学便应运而生叽人木主义心理学其理论产生是出于反击当时两个影响最大的心理学派,即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 人木主义心理学认为在这些心理学中,作为心理学核心 的人的心理现象的木质属性没有得到正确阐述 人木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着重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 在心理学的基木理论和方法论方面,他们继承了 1 9 世纪末狄尔泰和韦特海默的传统,主张正确对待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反对用原子物理学和动物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类心理,主张以整体论取代还原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有一个较长的酝酿过程。2 0 世纪二 三十年代美国人格心理学、新精神分析和机体论的研究是早期的理论准备。戈尔德施泰因 19 3 9 年《 机体论》 的发表,被认为是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即自我实现论的基石 ,他第一次从机体潜能的发挥出发论述自我实现、用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加强了这一木来是山哲学提出的概念。第一批系统讨论人木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作是在2 0 世纪 四五十年代陆续发表的, 其中主要有:马斯洛的 《 人类动机论 》(19 4 3)《 动机和人格》(19 5 4);罗杰斯的《 患者中心疗法》门9 5 1)、《 论人的成长》(19 6 1);及梅主编的《 存在:精神病学和心理学中的新角度》(19 5 9)。2 0 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人木主义运动进一步深化。其内部以 马 斯洛和罗杰斯为一方的自我实现说和以梅及其他存在主义心理学家为另一方的自我选择说。此外,代表人木主义心理学主流的自我实现理论也有不同的发展趋向。罗杰斯一派仍坚持以个体心理为中心的研究,但另一些人已开始研究超个人的心理学,探讨个体意识如何超越自身而同广阔的世界相融合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
存在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立者马斯洛、罗杰斯把存在主义视 为人木主义心理学思想灵感的重要来源。梅将存在主义视为其整个理论的哲学基础。从研究命题来看,存在主义强人的存在,人的存在价值,主张以人为本、高扬人的个性,这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提供了析学墓础和理论前提。(1)关于人的本质。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之前.心理学要 么单纯地强调意识的结构或功效,并由此得出人的概念,要么干脆把人当作狭义的动物或机器,而遗忘了其最根本的一点:人是人、是完移的人。存在主义给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以重要启发的一个非常重要思想是:认识人必须运用非理性的内心体验,内在的直观。山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找到了一个重要突破口:探索内部,从经验开始气(2)强调人特有的选择性。萨特认为:人的本质可 以自山地选择并创造出来,并在这一过程巾显出自身的意义与价值践一在存在主义者眼中,自山基于个人的选择,他们关注人的生存与展,必然强调人自主地选择与创造叹、由于受到存在主义的影响,人本主义心理学开始从人的存在出发,关注人关注常人,倡导个体关注 自己的存在。人木主义心理学兼容了科学和理性,提倡折中融合,兼容并蓄的研究态度,而存在主义在强调非理性的同时完全排斥理性。3 2 现象学
现象学通过对.纯粹意识内的存在”的研究,进而揭示人的生活世界的本质,从纯粹主观性出发达到 “交 互主观性, ’的世界l匀。其研究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重视主观体验,强调整体的或综合的方法 ,反对简化还原的研究模式‘艇, 捐认为人是自己的主观 世界和客观世 界的能动解释者 因此,现象学,包括还原分析、意向性分析和返回生活世界的分析,直接或问接地对人本主义心理学发生重要的影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历史贡献
4,1 理论贡献
(1)人本主义心理学有力地抨击了传统心理学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把人的木性与价值第一次提到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首位,开拓了心理学研究人类许多高级精神生活的领域。人木主义心理学的革命性就在于:提出了一种积极的人的模式;承认 自己的存在,认为生活是主观进行的 ,就像它产生的那样。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利学家l ’ l(2)人木主义心理学批判了传统心理学把人兽性化、非人格 化和无个性化的倾向.阐明了动机的巨大作用和层次理论,突出了人的高级需要所具有的更大的价值。其中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级理论是对人类动机心理学的一大重要贡献
(3)在方法论上的积极意义,包括:反对心理学中僵死的方法论和实验主义,主张对研究方法采取开放、兼容和综合的态度;反对心理学刁 形洲,的 自然主义和客观主义,主张突出人的主体和主观的作用,实现实验和经验两种范式的统一;反对心理学研究中的元素主义,强调整体分析的方法论的意义。.2 实践贡献
人木主义心理学提出以人为中心的理论、动衫瞩次理论、受辅者中心疗法,刘强不 匕 沮织管理、教育改革和心理治疗越 角.重要的应用价值。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仅成为行为科学的一个理论基石,而月_也是西方管理科学和管理心理学的一个重要 的理论支柱。现代新的管理科学的宗旨,不是像传统管理学那样,把人作为物和机器来看待,而是要把人作为人来管理。因为新的管理科学的变革的实质点是还管理学以应有的人性。
罗杰斯 “以人为中心”的理论是人木主义心理学教育观的核心和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治疗是当代西方心理治疗的下大流派之一,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实践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既有其‘泛的社会背景和哲学根据,又有其现实的科学实验基地。一马斯洛把心理治疗领域称之为一座 “未被开采的金矿” , 人木主义心理学家是第一个淘金者。可以说,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是科学人本主义形成和存在的实践王国 ,而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则主要是这一心理治疗实践的升华结果 参考文献
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杨立能.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 9 萨特存在与虚无:修订译本 陈宣良,译 三联书店出版社,20 0 7 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李文恬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 98 7,1 5 1 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倪梁康.译 」 二海译文出版社.1 98 6。1 6 1 布勒.人本主义心理学导论 陈宝凯,译华夏出版社.1 9 90 戈布尔著第三思潮 :马斯洛心理学.吕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精神分析疗法
一、理论基础
其基本理论核心是:人的精神活动可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1、潜意识理论,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3个层次 , 即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被压抑在潜意识里的各种心理冲突,虽然感知不到,但并未消失,而是潜伏在潜意识之中,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某种转换机制以病态的方式表现出来,形成各种心身症状或精神疾病。
2、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假定人格是由3部分构成的,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弗洛伊德认为,在一个健康的人格之中,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的作用是平衡的。如果本我、自我、超我三种力量不能保持这种动态平衡,则将导致心理失常。
3、性欲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有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本能要使生命得以延续和不断发展,而死本能要使生命回复到无机状态,两种本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生命就在它们的冲突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
4、神经症的精神病理学,弗洛伊德把焦虑视为理解神经症的关键所在,为防止焦虑的加剧,就要设法干预、抑制或消除本能的冲动。
二、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心理疾病患者的异常行为表现以及他们所意识到的内心体验仅仅是一个表面现象其真正原因在于来访者早年生活的心灵创伤以及由此遗留下来的被压入潜意识的矛盾冲突。也就是说,潜意识中未解决的心理冲突,是日后发病的根源。
三、心理治疗的原理
精神分析的工作,就是要把压抑在潜意识中的那些童年创伤和痛苦体验挖掘出来,成为意识的东西。治疗者启发来访者重新认识。这些经验,并加以分析、解释,使来访者获得一种情感体验的领悟。来访者一旦洞悉问题的根源,对自己的心理动态与病情有所领悟有所了解,特别是明了到潜抑的欲望、隐藏的动机,或不能解除的情节等,就有可能去正视冲突和焦虑,摆脱情感的羁绊,理智地对待他们,症状也会随即消失。
四、心理治疗的方法
1、梦的分析。发掘潜意识中心理资料的另一技术就是要求病人在会谈中也谈谈他作的梦,并把梦中不同内容自由地加以联想,以便治疗者能理解梦的外显内容(又称显梦,即梦的表面故事)和潜在内容(又称隐梦,即故事的象征意义)。
2、阻抗分析。阻抗是自由联想过程中病人在谈到某些关键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自由联想困难。其表现多种多样,如正在叙述过程中突然沉默,或转移话题等。阻抗的表现是意识的,但根源却是潜意识中本能地有阻止被压抑的心理冲突重新进入意识的倾向。当自由联想接近这种潜意识的心理症结时,潜意识的阻抗就自然发生作用,阻止其被真实地表述出来。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当病人出现阻抗时,往往正是病人心理症结所在。
3、梦的解析。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梦的解析》中,认为“梦乃是做梦者潜意识冲突欲望的象征,做梦的人为了避免被人家察觉,所以用象征性的方式以避免焦虑的产生”,“分析者对梦的内容加以分析,以期以发现这些象征的真谛”。所以发掘潜意识中心理资料的另一技术就是要求病人在会谈中也谈谈他作的梦,并把梦中不同内容自由地加以联想,以便治疗者能理解梦的外显内容(又称显梦,即梦的表面故事)和潜在内容(又称隐梦,即故事的象征意义)。
4、移情,移情是病人在沉入对往事的回忆中,将童年期对他人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移情有正移情(Positive transference)和负移情(negative transference),正移情是病人将积极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负移情是病人将消极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借助移情,把病人早年形成的病理情结加以重现,重新“经历”往日的情感,进而帮助他解决这些心理冲突。
5、解释。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的中心工作就是向病人解释他所说的话中潜意识含义,帮助病人克服抗拒,而使被压抑的心理资料得以源源不断地通过自由联想和梦的分析暴露出来。解释是逐步深入的,根据每次会谈的内容,用病人所说过的话做依据,用病人能理解的语言告诉他的心理症结的所在。解释的程度随着长期的会谈和对病人心理的全面了解而逐步加深和完善,而病人也通过长期的会谈在意识中逐渐培养起一个对人对事成熟的心理反应和处理态度。
来访者中心疗法
一、理论基础
1、人性观
人性最内里的核心,人格的最深层面,其“动物本性”的层面,在本性上是积极的——从根本上说是社会性的,是向前运动的,是理性的,是现实的。罗杰斯认为,人性的发展和生物进化一样,具有建设性的方向。实现趋向包括两个方面:生物学方面,指一切生物共有的成长、成熟趋势;心理方面,表现为人独有的自我实现趋向
2、自我理论(1)自我概念
在他看来,与其说个体是生活在一个客观现实的环境中,不如说他生活在自己的客观经验世界中。
(2)自我概念的形成
自我概念最初是由大量的自我经验、体验堆砌而成的,由在个中国情境中区别作为个体的自我和客体的我以及自己的经验构成的。
(3)自我概念的异化与心理失调
当一个人的自我和经验之间出现不一致异化时,如果一个人体验自我价值感的欲望非常强烈,那么,这个人首先考虑的是设法保护自我。
二、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由于个体在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地摄入、内化了外在的价值观,自我中的这一部分越来越多地支配着个体对经验的加工和评价,当经验中存在着与这部分自我不一致的成分时,个体会预感到自我受到威胁,因而产生焦虑,同时会运用防御过程(歪曲、否认、选择性知觉)来对经验进行加工,使之在意识水平上达到与自我一致。如果某个经验特别重大,或者由于别的原因,个体无法通过防御机制使之与自我概念协调,而受到威胁的这个自我概念又在自我中具有重要地位,就会出现心理适应障碍。
三、心理治疗的原理(目的)
心理咨询的目的,不在于操纵以个人的外界环境或其消极被动的人格,而在于协助来询者自省自悟,充分发挥其潜能,最终达到自我的实现。使来访者对他的有机体的经验更加开放;养成对有机体这个敏于生活的工具的信赖感;接受存在于个人内部的评价源;在生活中不断学习,主动参与到一个流动的、前进的过程中去,并从中不断地发现自己的经验之流中新的自我的生成与变化。
四、心理治疗的方法
1、真诚交流的技术 2.、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技术
3、促进共情的技术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主要技巧就是倾听技巧:开放式询问、释意、情感反映、鼓励、自我揭示等。事实上,以人为中心的治疗者经常会遇到当事人要求给予指导、解释的压力,尤其在开始阶段当事人还不习惯这种无指导、不引路的咨询方式的时候,面对压力,咨询师一方面表达理解对方的不满,另一方面又坚持不给予指导,直到当事人终于领悟到别人的指导对自己不起多大作用、或者不再对获得指导抱希望,而必须端正态度,靠自己对探索负责,这个时候的会谈就会比较有效率了。
第五篇:论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的正误及其对人格心理学的影响
论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的正误及其对人格心理学的影响
毋庸置疑,人格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在某种意义上,性格等同于人格。面对相同的一件事,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决定与选择,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拥有不同的人格。而正是这些不同的决定主导了他们的成功与失败,人格之于一个人的成功与幸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人格心理学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人格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在整个心理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人格心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为心理学其他领域提供了基础知识。比如,心理咨询、教育心理学,司法教育学等等。不仅如此,心理学也为其他学科领域提供了理论与应用性知识,如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对文学艺术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除此之外,人格心理学还能够帮助人们自我探索、自我完善。人格心理学能事每个人了解自我,理解他人,完善自己,塑造健康人格。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新老资本主义国家为争夺殖民地而拉帮结派,扩军备战。而在心理学学术界也是一片争论,结构主义与机能主义激战正酣,行为主义蠢蠢欲动。就在这时,在奥地利,一位犹太人在心理学领域掀起了一场疾风暴雨般的革命,创建了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永远都不可磨灭的深远影响的心理学流派——精神分析。这位叫做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家被尊为人格心理学的鼻祖。众所周知,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和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也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尽管他们后来与弗洛伊德产生了严重分歧,甚至于为此而绝交。但他们的理论都受到了弗洛伊德的深刻影响,所以也将他们当做精神分析学派的重要成员。尽管精神分析学派(主要是弗洛伊德)的许多观点不仅当时,甚至至今都无法被人接受,但精神分析学派对人格心理学发展的巨大影响是任何人都不能忽视的,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与实践都值得在人格心理学史上大书特书。他们的理论像星星一样照亮后来人前行的脚步。下面我们就具体的对精神分析学派关于人格的思想、观点进行分析研究。
首先要谈的是人性哲学这个主题,弗洛伊德主张人性本恶。我十分反对性恶论,我坚定地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弗洛伊德主张性恶论是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造成的。让我们追溯历史,将目光投向19、20世纪之交,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社会贫富差距悬殊,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更让弗洛伊德对人性产生了怀疑,于是他更加坚定了人性本恶的错误思想。
关于人格动力。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或驱力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他将本能划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并认为所有与生命的维持、发展和延续有关的本能都称为生本能,生本能具有正向的、积极地、建设性的作用,其中性本能是主要成分。我赞同生本能有正向的、积极地、建设性的作用这一观点,但不认同性本能是主要成分。弗洛伊德之所以如此重视性对人的影响与他从事的工作是分不开的,作为一个精神病医师,他在接触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后,发现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接受他的催眠或者自由联想法治疗时都会涉及到性。可毕竟这些患者都在精神或心理上有残缺,而大多数人却没有精神疾病或者说就算有也尚未达到需要专业的治疗的地步。而显然弗洛伊德也无法证明他们的性本能。至于弗洛伊德的死本能,我认为那是不存在的。弗洛伊德提出死的本能是用以解释某些黑暗的、具有破坏性的行为,如人与人之间的对抗,攻击及杀戮等。我认为这些并非人的本能,这些现象的产生只不过是因为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导致心理失衡。为了满足需要,实现心理平衡的恢复,人们才做出了这些举动。
人格成因。在遗传与环境哪一个对人格发挥更大作用的问题上,精神分析学派更倾向于遗传。关于遗传因素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家族史或家谱法、双生子研究和收养研究也有力的证明了某些人格特质确实受到遗传的影响。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环境尤其是教育对人格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我认为,个体的人格主要是取决于遗传还是环境因人而异。我们可以将个体依据他们对环境的敏感程度划分为敏感型和迟钝型,迟钝型的人对环境的刺激作出的反应冷淡,他们的人格一直受到遗传的束缚,很难突破。
人格改变。弗洛伊德对此持消极的态度,他认为人格是很难改变的。我认为人格通过教育、治疗是可以改变的。在人格改变的因素中,自我主观努力是较为重要的,也就是说,外因是通过内因来起作用的。
关于人格理论的向度。对于吉尔和兹戈尔提出的九个理论向度,精神分析学派都有自己的观点:
1.自由论——决定论。精神分析学者弗洛伊德认为个体行为由其内在驱力所控制,个体不能觉察这种力量,是“决定论”的支持者。而人本主义学着罗杰斯则持相反看法,对于这个问题,我赞同罗杰斯的观点,我相信人类精神的力量,这种力量足以使我们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我们是“自由”的。
2.理性——非理性。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强调非理性的作用,我赞同认知心理学派的观点,相信人是理性的。
3.整体论——分析论。整体论主张将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作为一个临床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也主张这种方法。虽然说整体论与分析论在人格研究中都非常重要,但是我认为还是更应该坚持整体论,毕竟人格是作为整体而存在的。
4.遗传论——环境论。这个前文涉及过,弗洛伊德的本我概念更依赖于遗传因素。
5.可变性——不可变性。弗洛伊德一直非常重视童年经验,他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在他5岁时就已经形成了,其潜在的人格结构再也不会发生变化。我不认同他的这种观点,我认为人格是可以发生变化的,人总是会变的,许多人格特质无法适应这个社会,拥有这些人格的人为了生存下去就必须改变,以适应社会,适应环境。即使已经步入青年,仍然有改变自己人格的可能性。
6.主观性——客观性。对这个的争论精神分析学派很少涉及。7.主动性——反应性。对这个向度的争论主要是由认知学派和行为主义者展开的。
8.均衡性——不均性。弗洛伊德持均衡性的观点,他倾向于重视个体维持均衡状态的动机,认为个体的某种缺失就会产生某种需求,导致陷入紧张状态,于是个体将采取一些活动,以取得满足,使个体恢复到均衡状态。
9.可知性——不可知性。这个问题是从哲学延伸出来的。作为哲学的两大基本问题之一,世界的可知性与不可知性也是历来为哲学家们所争论的。在心理学层面上主要是行为主义学派与现象学派的争论。
总之,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几乎涉及到了人格心理学的每个方面。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书写了个人格心理学史册上最重要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