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
参考书目:
1、黄龙保,王晓琳著,人性升华——重读费洛伊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3.成都
2、Irving stone著,关颖译,费洛伊德——精神分析大师(上、下册),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7.8
3、Charles Brenner著,杨华渝等译,精神分析入门。北京出版社,2000.7
4、Roberi j.Ursano等著,杨华渝等译梦,精神分析治疗指南,北京出版社。2000.7
5、朱建军,孙新兰著,梦,内心的声音。京华出版社。1996.11
6、S.Freud著,茂华译,少杜拉的故事,中国文化史出版社,1997,1
7、S.Freud著,丹宁译。梦的解析。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2 讲授内容
一、费洛伊德生平;
二、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
三、精神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四、精神分析的设置;
二、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 a、两个基本假设; b、内驱力理论; c、人格组织理论; d、潜意识理论; e、性发展理论;
精神分析强调社会和文化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强调本能、潜意识、家庭环境和童年经历对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
精神分析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技术;(技术层面)精神分析是一种心理学理论;(理论层面)
精神分析是一种理解自己和他人的途径。(人性层次)
a、两个基本假设
心理决定论(因果原则)
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生理现象)一样,不会是偶然或碰巧发生的,每一心理事件的产生,都是一些先前的事件决定的。
存在一种特殊的、非同寻常的心理历程(潜意识)潜意识心理历程在正常及变态心理机能中均占有非常大的优势,并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思维、情感、行为、偶尔的遗忘、梦、病理症状等。b、内驱动力理论
费洛伊德认为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的能量系统,人从大自然获取能量,又为某种目的而消耗能量。有机体被扰乱时,会产生一种企图恢复平衡状态的倾向。本能的目标就在于发泄能量来满足需要或消除兴奋,以恢复原来的平衡。
宣泄:侵犯性能量通过某种方式表达出来,从而使个体内部的侵犯性驱动力减弱。
1、生的本能
生的本能在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它代表着爱和建设的力量,包括饥、渴和性等本能。其中,性本能常常因为社会原因而得不到满足,成为影响人格的主要原因。
2、死的本能
生命是从无机物演化而来的,人的生命一开始就有一种返回无机状态(毁灭生命)的欲望。死的本能体现为恨和破坏的力量。表现为自责、自罚、自杀和恨、攻击、破坏和征服被人的动机。攻击驱力是从死的本能中派生出来的,当指向外界的攻击驱力收到挫折时,往往转向自我内部,攻击自己,成为一种自杀倾向。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相互交叉,这两种力量的合作和对抗影响个体心里的发展,当二者发展不平衡时则形成形形色色的心理障碍。
C、人格组织理论
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大系统组成
1、本我是人格结构中与生俱来的最原始的潜意识部分,是人格形成的基础。本我由先天的本能、基本欲望组成,是心理能量储存的地方。本能代表生物性的内在世态,要求立即释放能量以消除不愉快,恢复原来的舒适状态。“能量库”、“火山下的岩浆” 本我的特点
1)遵循初级思考方式享乐原则;幼儿水平
2)没有时间、空间的概念,行为不受时空条件限制;
3)对事物的评价以欲望为标准(常好幻想),不考虑逻辑关系(如梦)4)需求及情感需要用直接的、不能延迟的行为动作来满足;
5)情感分化水平低,呈现明显的两极性(非好及即坏,非爱即恨)(绝对化、极端化); 6)在潜意识中表现,不易把握。本我是个体动物性的表现(无控性、幼稚)
2、自我
自我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结构部分。有机体必须与周围的现实世界接触,相交往,以适当的手段来满足需要,解除紧张,就在这种环境中,自我逐渐从本我中分化出来。自我代理性和审慎。“泄洪闸” 自我的特点
1)遵循次级思维方式现实原则;成人水平2)欲望的满足可以延迟
3)对事物的评价以现实(客观)为标准,考虑因果关系; 4)用语言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5)情感有细致的分化; 6)在潜意识中表现,不易把握。
自我是个体心理成熟性的表现(行为调节、可控)自我的主要功能
获取基本需要,以维持个体的生存;
调节本我的原始需要,以符合现实环境的条件(适应外界环境)抑制不能为超我所接受之间的冲突; 调节和解决本我与朝我之间的冲突。
当自我对外在世界、本我和超我不可能调和时,就发展成焦虑来对待。
3、超我
超我是道德化了自我,即良心、良知、理性等,它是个性结构中最高的监督和惩罚系统。良心负责对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进行惩罚,自我理想,是父母、学校和社会教育的产物,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超我代表理想,追求完美,遵循理想原则。
超我是个体社会性的表现 超我的功能
抑制本我的不容于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特别是性欲和攻击行为; 诱导自我,用合乎社会规范的目标代替较低级的现实目标; 使个人向理想努力,达到完善的个性。
人格的三个组织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本我是个性中的生理成分,自我是个性中的心理成分,超我是个性中的社会成分。三个系统保持平衡,人格就是得到正常发展。由于三者的行动原则各不相同,冲突是无法避免的,三个系统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时,个体往往产生焦虑,导致心理异常。
d、潜意识
个体的心潜意识理论理活动在不同的领域进行,即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
1、意识
意识是人能认识自己和环境的心理部分,是指在清醒状态下各种有目的的心理活动。在人的注意力集中点上的心理过程都是意识。意识实际上是心理活动的一种浮面的水平。
2、潜意识
潜意识是心理能量活动的深层部分,包括原始冲突和本能以及出生之后的种种欲望,由于社会的标准不容,得到满足,就被压抑到潜意识中,无意识是人们经验的极大储存库,它由许多遗忘了的欲望组成。通过精神分析可揭示。通达潜意识的途径 自由联想】(倾听)梦的分析】 阻抗分析】 移情分析】 反移情分析】
3、潜意识
夹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虽然此时此刻意识不到,但可以通过集中注意、加以提醒、认真回索或在没有干扰是回忆时可进入意识领域。
e、心理发展的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个性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本能,由其是性本能。性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直接或间接的引起个体产生快感的一切活动。个体发展要经历不同的阶段,按原始欲力主要投射的身体部位不同,心理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发展任务,若完成不好,则易造成各种心理障碍。
1、口欲期(0-1岁)
原始欲力主要靠口腔部位的吮吸、咀嚼、吞咽等活动获取满足,口唇成为快感中心。发展任务:建立母婴关系,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建立信任关系。
若此期口腔活动受到限制,心理发展受挫,即形成不安全感,成人的性格倾向于紧张、猜疑、依赖、悲观、被动和退缩的性格特征。
口腔活动过分满足,则会使心理发展固结,形成依赖和纠缠人的性格特征(口腔性格)。
2、肛欲期(1-3岁)
原始欲力的主要靠排泄所产生的刺激获得满足。肛门一带成为快感中心。发展任务:建立与父母的关系。排泄:象征性攻击行为。
若果“便溺训练”训练过严,儿童在情绪上受到威督恐摧,将会影响他的个性发展,可能形成“肛门性格”。
守秩序,爱清洁,过分认真;】
借鉴、吝啬、爱钱;】
固执、刚愎不灵活、报复性,冷酷无情、暴躁和好破坏。】
强迫症:心理发展退行至此期。
3、性器期(3-6岁)第一反叛期
原始欲力主要靠性器官部位来满足,性器官成为儿童获取快感的中心。儿童开始有了性别之分,并对自己的性器官发生兴趣。
发展任务:形成正常的三角关系,从共生状态中解脱出来。
此期儿童开始有了性别之分,并对自己的性器官发生兴趣。儿童的行为出现模仿父母中的同性别者,并以异性父母为“性恋”的对象。男孩:向父亲仿同,出现“阉割焦虑”形成“恋母情结”; 女孩:向母亲仿同,出现“阴茎羡慕”形成“恋父情结”;
4、潜伏期(6岁至青春期)(相对平静的时期)6岁以后的儿童,由于活动范围的扩大和超自我的发展,儿童的兴趣逐渐从自己的身体和父母感情转移到周围的事物上去。个体的原始欲力处于暂停的状态,他们对性缺乏兴趣。
出现客观体关系转换,转换为游戏和学习,人格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5、两性期(青春期以后)
此期随性器官的发育,性生理和性心理逐渐成熟,生殖器官成为主要的快感区。异性恋行为明显。开始产生两性生活的理想和结婚家庭的意识。生理发育逐渐成熟;】
建立家庭以为的亲密关系;】 同化和形成社会价值观;】 人格逐渐形成。】
三、精神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a)自由联想;
b)解释;
c)阻抗与防御机制; d)移情和反移情。a自由联想
自由联想的原则 1)暴露想法(随时、不予保留、不加选择,包括正在想和突然出现的念头,不考虑内容是否重要、是否恰当不追求思维的逻辑和道德伦理性);
2)耐心倾听(只做简短提问,尽可能不干扰病人联想,此时的治疗者的行为方式应该是“被动的”):
3)重点注意(突然停顿、沉默、或出现口误等,这些现象可能与受压抑的致病性冲突有关);
4)不加评判。
自由联想的步骤(治疗时不应有第三者参加)1)治疗前解释,让患者能过理解和接受治疗; 2)治疗时患者尽可能完全放松;
3)治疗患者做在患者的前侧或斜后方,以使目光无法与患者接触。(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有助于患者任意的想象、体验、回忆及思考;同时治疗者不需要过多的控制自己的表情变化即可达到“以同样的注意力”倾听病人讲述的内容)。自由联想的内容
1)童年生活经历(与父母关系)2)以往的生活环境; 3)人际交往; 4)做过的梦。心理防御机制
个体在挫折和冲突紧张情境时,起内部心理活动中发动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摆脱困境、避免痛苦、减轻内心不安,以为定情绪和恢复心理平衡的一种适应性倾向。b解释
治疗者根据精神分析的理论及个人经验对已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搞清楚其含义,并向患者讲述其结果(解释或释义)。使患者了解自己无意识的、隐蔽的愿望和冲突,使无意识的心理冲突意识化。帮助患者探索自己、认识自己、改变自己,以比较成熟的态度及行为去面对生活。对精神症状的形成过程的解释
幼年时期人际交往方面的挫折(首先是与父母)或教育上的失误(如:依赖性强超我过强等)——“幼年冲突”(潜在的根源)——遇到某些现实的问题或现实冲突时则容易“退行”到幼年的某种体验或行为方式中去,或以幼稚的、不成熟的态度对待和处理现实问题。(幼年冲突现实化)——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且可加重内在的冲突性焦虑(自我与超我/原我与自我之间的冲突)——“采用”了不恰当的、过分的“防御模式” ——神经症性症状的产生(失败的解决冲突的尝试)解释注意事项
解释用语通俗易懂;】
解释要循序渐进,不可过急、过多,不可过于生硬,有事要采取迂回的方式;】
提醒患者所忽略的、没有意识到的问题要慎重(不恰当的、使患者难以接受的解释不但无助于治疗,还有可能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甚至使病情加重);】
应结合“阻抗” 的处理进行解释(单纯对症状进行解释并并一定能取得持久的疗效)。C、阻抗与防御机制
阻抗与防御机制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过程,其目的是阻止受压抑的内容进入意识状态,防止心理冲突进入现实的自我保护功能。分析并解除这种阻力现象的治疗的重要任务。Freud称:“阻抗就是那些总是妨碍治疗进步的阻力”。阻抗
阻抗是病人内部(潜意识)中对治疗过程的抗拒力,以防止治疗中将痛苦在意识中重现。即指病人抵制痛苦的治疗过程的各种阻力。如衣服——阻抗的象征 衣服——保暖(生理功能)
——遮羞(心理功能)
——文明(社会功能:美化、等级)抗阻的主要表现
1)迟到或擅自取消约会; 2)对治疗者的问题加以回避; 3)“麻醉”治疗者;
4)将谈话的重点指向治疗者; 5)取悦治疗者;
6)原地踏步(不愿深入、重复、不前进); 7)遗忘;
8)控制讨论的主题; 9)为治疗关系设定先决条件; 10)过多的纠缠过去的事情; 11)沉默。阻抗产生的原因
1、因治疗关系产生的作用
1)移情抗阻(建立爱/恨治疗者以替代某种关系); 2)病人存在对抗治疗或治疗者的动机 a)得到自己不需要改变的认可; b)试图证明自己的某一次决定; c)试图证明是他人的过错; d)操纵并控制他人; e)证明他并不需要帮助; f)战胜治疗者; g)满足他人的需要。
2、因为改变给病人带来痛苦
1)难于放弃长期保持的行为方式; 2)开始新举动的难度较大;
3、因适应不良行为在起作用 1)满足心理的需要;
2)提供逃避现实的方式(继发性获益); 3)发泄怒气。
阻抗产生的分析与处理
记住:心理治疗是病人需要你而不是你需要病人。(控制性和反控制性)
1、对阻抗进行识别和正确的判断;
2、对不同类型的阻抗进行区别和认识 内容性阻抗 性格性阻抗 关系性阻抗
3、适当放松警惕(消除戒备心理)
4、对阻抗进行分析和解释(语言、态度、行为)防御机制
个体在挫折和冲突的紧张情境时,起内部心理活动中发动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解脱烦恼、摆脱困境、避免痛苦、减轻内心不安,以稳定情绪和恢复心理平衡的一种适应性倾向。防御机制的形式
1、自恋性防御机制 否认
把以发生但又不能接受的不愉快事件加以否定。外射
把自己遭受心理挫折的原因完全归咎于别人。曲解
把客观事实加以歪曲,以符合自己的内心需要。
2、不成熟的防御机制 退行
遭到挫折无法应对时,心理活动退回到较早的水平,用较原始而幼稚的方式应付困难或挫折情境。(抑郁病人比较明显)幻想
遇到困难无法处理,则脱离现实、以其愿望和情感的任意想象,求得内心的满足。内射
广泛而无选择的吸收所有的外界东西,把自己遭受心理挫折的原因完全归咎于自身。心理防御机制的形式
1)自恋性防御机制 否认
把已经发生但又不能接受的不愉快事件加以否定。外射
把自己遭受心理挫折的原因完全归咎于别人。曲解
把客观事实加以歪曲,以符合自己的内心需要。2)不成熟的防御机制 退行
遇到挫折无法应付时,心理活动即退回到较早的水平,用较原始而幼稚的方式应付困难或挫折情境。幻想
遇到困难无法处理。则脱离现实、以其愿望和情感的任意想象,求得内心的满足。内射
广泛而无选择的吸收所有外界的东西,把自己遭受心理挫折的原因完全归咎于自身。3)神经症性防御机制
转移
将对某一对象无法发泄的情感转向其他能够接受或比较可靠的对象上,以便“安全地”疏泻内心的紧张。隔离
把容易引起自己痛苦回忆的事情从意识中加以隔离,不让自己意识到,以免引起不愉快的情感反应。合理化
个体在遭受挫折后,会杜撰各种理由为自己辩护和解释,以求自我安慰,减少痛苦。反向
内心的某些欲望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或为法律所不容,不能表现出来,即竭力加以控制。4)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升华
将自己不容易实现的欲望转向较为高尚的目标和方向,既能使个人的欲望获得满足,又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
补偿
个人理想受挫折或失败,转而选择其他能成功的活动加以替代,借以弥补已丧失的自尊和自信。
压抑
把一些不能忍受或引起内心痛苦的念头、感情或行为尽量抑制下去,不主动去思念,以保持心境的安宁。
幽默
处于尴尬境地时,常以发笑、开玩笑、说俏皮话等幽默的方式进行自我解嘲,处理总是既无伤大雅,又可解除难堪局面。心理防御机制的意义
心理防御是一种心理过程,它调节着个体的期望、需要、情感及冲动,又维持着个体内部与外部之间的某种平衡。
1)减轻个体内疚,不安和焦虑情绪(如外射);
2)争取别人的同情、帮助和照顾,减轻心理上的痛苦和压力(如退行); 3)“自我欺骗”,回避矛盾,摆脱困境,保持暂时性的心理平衡,减少心灵上痛苦,避免精神崩溃(如否认)。
第二篇:精神分析
(2014-2015学年第 2 学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神分析疗法
一、理论基础
其基本理论核心是:人的精神活动可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1、潜意识理论,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3个层次 , 即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被压抑在潜意识里的各种心理冲突,虽然感知不到,但并未消失,而是潜伏在潜意识之中,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某种转换机制以病态的方式表现出来,形成各种心身症状或精神疾病。
2、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假定人格是由3部分构成的,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弗洛伊德认为,在一个健康的人格之中,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的作用是平衡的。如果本我、自我、超我三种力量不能保持这种动态平衡,则将导致心理失常。
3、性欲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有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本能要使生命得以延续和不断发展,而死本能要使生命回复到无机状态,两种本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生命就在它们的冲突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
4、神经症的精神病理学,弗洛伊德把焦虑视为理解神经症的关键所在,为防止焦虑的加剧,就要设法干预、抑制或消除本能的冲动。
二、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心理疾病患者的异常行为表现以及他们所意识到的内心体验仅仅是一个表面现象其真正原因在于来访者早年生活的心灵创伤以及由此遗留下来的被压入潜意识的矛盾冲突。也就是说,潜意识中未解决的心理冲突,是日后发病的根源。
三、心理治疗的原理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 幼年情绪发展中遭受挫折, 并由此形成情结是后来一生各个发展阶 段上出现心理问题或障碍的原因。潜意识和意识或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 在自我中的表现, 或在自我中被体验到就是心理问题或障碍的症状。比如发展观点, 如果哪一个阶段发展不力, 就可能在那个阶段留下情结对个体后来的性格形成有很大影响。再比如适应观点,自我防御机制不良, 就可能产生现实性焦虑、神经症焦虑以及道德性焦虑。精神分析的几种理论是针对改 变一个人的人格或个性的构造而设计的。在这一过程中, 病人要努力解决他们自身内部无意识的冲突, 并发展更多令人满意的方式来解决他们的问题。精神分析学派旨协助求助者能够去 发现性行为的潜意识。并且认为其行为是受了过去的因素(潜意识)所支配, 精神分析学帮助他们了解过去,以便了解现在, 从而解决问题。
四、心理治疗的方法
1、梦的分析。发掘潜意识中心理资料的另一技术就是要求病人在会谈中也谈谈他作的梦,并把梦中不同内容自由地加以联想,以便治疗者能理解梦的外显内容(又称显梦,即梦的表面故事)和潜在内容(又称隐梦,即故事的象征意义)。
2、阻抗分析。阻抗是自由联想过程中病人在谈到某些关键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自由联想困难。其表现多种多样,如正在叙述过程中突然沉默,或转移话题等。阻抗的表现是意识的,但根源却是潜意识中本能地有阻止被压抑的心理冲突重新进入意识的倾向。当自由联想接近这种潜意识的心理症结时,潜意识的阻抗就自然发生作用,阻止其被真实地表述出来。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当病人出现阻抗时,往往正是病人心理症结所在。
3、梦的解析。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梦的解析》中,认为“梦乃是做梦者潜意识冲突欲望的象征,做梦的人为了避免被人家察觉,所以用象征性的方式以避免焦虑的产生”,“分析者对梦的内容加以分析,以期以发现这些象征的真谛”。所以发掘潜意识中心理资料的另一技术就是要求病人在会谈中也谈谈他作的梦,并把梦中不同内容自由地加以联想,以便治疗者能理解梦的外显内容(又称显梦,即梦的表面故事)和潜在内容(又称隐梦,即故事的象征意义)。
4、移情,移情是病人在沉入对往事的回忆中,将童年期对他人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移情有正移情(Positive transference)和负移情(negative transference),正移情是病人将积极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负移情是病人将消极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借助移情,把病人早年形成的病理情结加以重现,重新“经历”往日的情感,进而帮助他解决这些心理冲突。
5、解释。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的中心工作就是向病人解释他所说的话中潜意识含义,帮助病人克服抗拒,而使被压抑的心理资料得以源源不断地通过自由联想和梦的分析暴露出来。解释是逐步深入的,根据每次会谈的内容,用病人所说过的话做依据,用病人能理解的语言告诉他的心理症结的所在。解释的程度随着长期的会谈和对病人心理的全面了解而逐步加深和完善,而病人也通过长期的会谈在意识中逐渐培养起一个对人对事成熟的心理反应和处理态度。
6、自由联想。自由联想是让人们在一个舒适的环境自由联想, 可以借助投射测验, 把内心的念头和潜意识中的东西通过投射来了解当事人现在行为的现象。当要求病人作自由联想时, 他们意识、无意识里产生的一切有关事情都被咨询师所斟酌。自由联想的内容可能是身体的感觉、情绪、幻想、记忆、近来的大事件等等。
7、投射测验。投射测验是指向被测试者提供一些未经组织的刺激情境, 让他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下, 自由地表现出 他的反应, 分析反应的结果, 便可推断出他的人格结构。投射法作为一种测验, 主要探讨个体隐蔽的行为或潜意识的、深层的态度、冲动与动机。
五、评价 精神分析疗法既是一种医疗技术也是一研究方法, 它的研究价值就在于它能够发掘各种深藏于潜意识中的关系, 而它的医疗价值则在于它能够使求治者借助于医疗家的解释来理解这些关系。由于精神分析疗法与精神分析学派理论在医疗实践中的紧密联系, 使得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比其他心理学派显得更富有生命力。
精神分析的咨询效果来看, 精神分析理论与技术对心理咨询与治疗做出了巨大贡献。首先, 它使咨询师可以进入求助者的内心世界(潜意识),发现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深层原因, 从而有的放矢解决其矛盾与冲突;其次, 人格理论, 梦的解析虽然未必完全正确, 但却开风气之先, 使得许多学 者借鉴它的精华,发扬光大, 并弥补不足, 以后的大多数心理治疗理论是从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衍生出来的;
再有, 精神分析从早期经验、病例史, 从人生的各个阶段发展来了解, 它的理论又是相当周全的。神分析疗法把心理问题产生的症结追溯到一个人早期生活经验, 特别是童年的精神创伤和经历 , 让求治者认识到当前的病态与幼年经历的关系 , 帮助求治者克服用幼年的方式解决成年人的心理困难的幼稚行为, 这对心理治疗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最后,精神分析理论与技术比较艰深, 学习不易, 需要耐心多下苦功才行。精神分析疗法的历史意义和贡献还表现在 它对其他心理治疗理论和实践的影响上。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疗法对以后的一些相关心理疗法 , 例如荣格的心理分析法, 云恩的分析心理学, 阿德勒的心理分析法, 约翰罗森的直接分析法, 以及认知学派和人本主义的某些疗法, 包括中国学者钟友彬的“认知领悟疗法”等, 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精神分析理论有其长处也有其不足。它通过演绎推理得出结论, 认为症状是经过化装的无意识的症结。因此, 精神分析的咨询与治疗着重在寻找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 使之意识化。就是通过分析,使求助者自己意识到无意识的症结所在, 产生意识层次的领悟, 使无意识的心理过程转变为意识的心理过程, 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 使症状消失。但这一过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效果关键在于咨询师的经验技术以及当事人的配合程度, 这是比较困难的一点。它也比较主观,太注重病理性的因素, 不够科学。
随着传统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开始更多地从重视纯生物转向重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由于精神科药物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以及新药费用的昂贵等因素,精神分析疗法显得相对经济和实用 , 精神分析疗法毕竟属于深层次的对因治疗 , 一旦有效便可实现根本意义上的治愈。而且在改良的精神分析疗法中, 病人也无须一定要睡在躺椅上, 且每周只需会晤1一2次, 每次一个小时, 并能够在3一6个月内获得疗效,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精神分析疗法过于费时费力的弱点。因此, 对精神分析疗法取其精华的学习和研究, 对解决现代人的心理问题还是很有意义的。
第三篇: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又称心理分析或心理动力学,是探讨人的心理(主要是潜意识)和精神疾病治疗的一种理论和方法。精神分析治疗的原理 基本原理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心理疾病患者的异常行为表现以及他们所意识到的内心体验仅仅是一个表面现象,其真正原因在于来访者早年生活的心灵创作以及由此遗留下来的被压入潜意识的矛盾冲突。精神分析的工作,就是要把压抑在潜意识中的那些童年创伤和痛苦体验挖掘出来,成为意识的东西。治疗的实施过程
在正式开始分析之前,需要经过两周的评估阶段即实验性分析阶段。在评估阶段中,治疗者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倾听并探索下列内容:来访者发病的原因;生活史;既往生活中的重要人物;最初的记忆;经常出现的和近期的梦;对考察来访者的理解力先前治疗及治疗者的体验;观察来访者如何与治疗者建立关系;尝试性解释。治疗者进行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排除在初次会谈后确定的治疗对象中仍存有不适合做精神分析治疗的来访者,并加深对来访者的了解,同时也是一个让来访者接受治疗者的过程。
第一阶段。此阶段先就精神分析治疗的目的、过程、治疗规则及治疗双方各自的职责进行解释,取得共识。其次,治疗者在来访者对治疗的目的、过程有所了解后,就应该对自己有所“节制”,尽可能地少讲话,而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倾听来访者关于内心世界的描述,并设法了解来访者及其潜隐的潜意识冲突的情形。但在开始阶段,治疗者只处理来访者所陈述内容的一些表面问题,不深挖更多的潜意识材料。治疗者应表现出足够的关切和温和,引导来访者把治疗坚持下去。此阶段的目的主要是建立治疗的同盟关系。
第二阶段是移情的出现及解释。随着治疗的进行,来访者开始出现对治疗者的移情。移情实质是来访者过去对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如父母的情感和反应方式在治疗者身上的投射。治疗者要向来访者解释这一点,使来访者对自己将过去的经历、体验投射到治疗者身上的情况有所认识。来访者在理解了过去的经历和体验怎样影响和决定着他现在的经历和体验后,就能选择较为灵活的行为方式并做出较为恰当的选择。
第三阶段即修通阶段,这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继续和深化。它运用以自由联想、解释为主的各种技术,向来访者揭示他的潜意识欲望和潜意识冲突,使来访者了解症状的意义,获得并加深理解和领悟。对阻抗的克服也是修通工作的任务之一。修通是反复、曲折的艰苦过程。此间,会不断出现一些新的联想和回忆,有时会发掘出某些重大的早年生活事件,治疗者应随时给予分析和解释,加深、打通来访者的领悟,尤其是情感性领悟。
第四阶段,是治疗的结束阶段。当主要的潜意识冲突已经修通,治疗者就确定一个结束治疗的日期。这一阶段中,要解决来访者对治疗者的依赖问题和拒绝中止治疗的企图。面临结束时,有些来访者的移情会变得更为突出。常见的表现是来访者已经消失的症状突然恢复并加重,或者推翻原来的解释和领悟,这实际旧来访者不愿结束他对治疗者的情感依恋的表现。对移情的解决仍然主要靠解释。一旦来访者正视移情问题并做好结束治疗的准备,症状就会消失,并将获得自我的成长。治疗的方法和技术 1.自由联想 一般来讲,精神分析是从自由联想开始的,或者说,自由联想是精神分析最基本的技术。自由联想方法是弗洛伊德1895年创造的,他曾称之为“到达潜意识王国的康庄大道。”
自由联想的基本要求是,让来访者集中注意于头脑中“流出”的任何念头、意象或思想,不用意识指导思维,不对出现的东西进行任何评价,随时说出这些意念。2.阻抗分析
在自由联想中,弗洛伊德发现来访者的联想并不“自由”,总是有意无意地回避某些敏感话题,使治疗重心偏移,他把这种现角称为“阻抗”。阻抗有些是有意识的,有些是潜意识的。有意识的阻抗可能是来访者怕治疗者对自己产生坏印象,或担心说错话,或是对治疗者还不能信任,这种情况经治疗者说服即可消除。
阻抗表现形式从产生根源来看,阻抗可分为五种。
一是潜抑性阻抗,这是自我阻止潜意识内容暴露的一种无时不在的自动倾向。
二是移情性阻抗,来访者将早期情感体验转移到治疗者身上,他不再注意自身和治疗进程而是关心治疗者了。
三是新近获益性阻抗,这是由于来访者的某种症状使他有所获益,由于不愿意放弃这种获益从而不愿改善症状。
四是反复冲动性阻抗,这是弗洛伊德对一些难以理解的阻抗所赋予的名称,他认为这些阻抗是一种自我侵犯本我所引起的。
五是超我阻抗,这是由于来访者把自身的症状作为一种应受的惩罚,他从超我的角度看待自身目前的状况,认为自己不值得变好,本就该接受惩罚。
3.梦的解析
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方法中最深奥难懂的方法。对梦的解释和分析就是要把显梦的重重化装层层揭开,由显相寻求其隐义。当治疗者和来访者合作揭开某个梦的秘密时,其梦的真正意义便有助于揭开来访者症状的真意,达到治疗的目的。
4.移情
在某种程度上,精神分析是让个体重新体验过去的生活。过去的情感和冲突从潜意识的深处浮现出来,实际上出现了情感的回归。当来访者重新体验这些情感时,会出现依恋于治疗者的倾向。
移情有的是正向的、友爱的,有的是负向的、敌对的。但移情并不是对治疗者产生的爱慕,也不是有意识的恐吓,而是来访者潜意识阻抗的一种特殊形式。移情表示来访者的力比多离开原来的症状而向外投射给治疗者,此时移情成了治疗的障碍,也成了治疗的对象。
移情是来访者的潜意识与这个世界的一个沟通方式,随时随地驱使来访者的行为,并且扭曲对现象(咨访关系)真实的认识,衍生出复杂的心理问题,而自己还不知道。透过移情,帮助来访者增进自我认知正是心理治疗的主要工作。
5.反移情
反移情是治疗者对来访者所产生的一种潜意识的反应倾向。狭义的反移情指治疗者把早年对父母的感觉、想法和情绪等投射于来访者身上。广义的反移指治疗者因来访者而引起的想法与感觉,包括正面与负面的反移情。
6.解释
解释是精神分析中最常使用的技术之一。在弗洛伊德看来,精神分析的实质就是解释,就是为人的行为(特别是症状)提供真实的解释。要揭示症状背后的潜意识动机,消除阻抗和移情的干扰,或使来访者领悟其症状的真正含义,解释都是必不可少的。解释的目的是让来访者正视他回避的东西或尚未意识到的东西,使潜意识中的内容变成意识的。
第四篇:精神分析经典语录
精神分析经典语录
1、世界上只有不知道的事,但没有不可能发生的事。
2、“人是给自己自称为人的一种动物。”
3、如果精神分析不研究因果关系就是非科学的。
4、一漂亮母亲抱着一个丑孩子,爱得不得了。别人看见,说:“这么丑的孩子,扔了算了。”心理医生对病人的感觉也应像漂亮母亲对待丑孩子那样。
5、先有自信,才能信任他人。
6、人被淹死在母爱的海洋中。真正的母爱是越多越好,平常的溺爱不是多,而是不正确。母亲是因为爱自己所以还把孩子抱着。
7、去性化:对性的内容不逃避。
8、乱伦禁忌有一天可能会被人类所打破。
9、诗人一生中最精彩的一部分就是自杀,觉得生命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高峰体验。
10、人的活动的发展方向是死亡。
11、神经性厌食的人往往精神很好。
12、自己的粪便不臭、不脏,粪坑还污染了自己的粪便。
13、“粪便自虐”是憋得难受排出来才舒服。
14、性神经基础一出生就已经存在,就像电信局的宽带已经拉到家门口,只是你没有装它了。
15、处女膜的口径是 10毫米,阴茎的直径是31-35毫米。正对着插可以少量出血甚至不出血,如果是斜插,处女膜撕裂就大,出血的可能性就大。
16、女人通常要找爱自己的男人嫁;男人找的女人都不爱自己,男人很残。
17、购买性是对人权的侵犯,无爱情的婚姻是婚内卖淫。
18、离婚率的提高可以提高婚内质量。
19、找更多男人的女人,是证明自己阴道的存在。20、2岁以前就形成了对凸起的高大的仰慕,比如对父母的仰慕。所以不一定就是对阴茎的仰慕。
21、自杀前我们陪他走了一段,了解到是怎样走向自杀的,这也是我们的心理需要,满足我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22、我们相信症状的背后一定有心理需要,一个未达成的愿望在背后支撑着症状的存在。
23、警察越优秀,罪犯就越邪恶。
24、好人就是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人,坏人就是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人。
25、罪犯是被社会制造出来的。
26、把抑郁的人治焦虑了,抑郁就减轻,还一个办法把抑郁的人治的愤怒了,抑郁也减轻。
27、抑郁的都是天才,基本上都是天才;得抑郁的基本上都是好人;得抑郁的人基本上都是弱势人群。
28、弗洛伊德被称为精神分析之父,安娜O命名这个技术被称为精神分析之母。
29、我们最怕的来访者说话不多,重复说症状,说话空没概念,不具体没情感,是最容易催眠我们的。
30、心理治疗是鼓励来访者靠现实的手段来达成梦的愿望。
31、好人是魔鬼穿上天使的衣服还干着好事,坏事还没来得及干,一生就过去了。
32、不要怕内心有魔鬼,关键是给魔鬼安排什么活做,让他扮演天使,这样每个人都能做好。
33、象征是两个不同的事物,而替代是同一个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34、真正想要的不是衣服,高跟鞋,而是如何得到他关于异性母爱的。
35、男人等于阴茎,等于性功能,所以说他不是男人就说他有性功能障碍。
36、潜意识定义时有两句话:不被觉察却被意识排斥的部分。
37、想要治好病比治病更重要的是如何适应环境,如何更好的现实行为满足内心的需要。
38、精神分析的挖掘技术:边说边哭为最佳尺度。
39、喂饭的动力学意义----被喂的人可以体会到做孩子的幸福感。40、沉默是病人不说话,治疗师故意不受话制造出来的。
41、分析是分析的现在,当前现在的心理记忆,这些记忆还影响着自己。
42、病人说不要什么,可以说一大堆;说要什么,不知道。
43、男的对女的说:“我绝对不会对你动手动脚的”。这时隐形性骚扰。直接谈是阳性性骚扰,治疗师要直接谈,用阳性性骚扰达到对病人的不骚扰,帮助病人。
44、全国每年撞死10万人,跳楼30万人。精分的任务是帮助他们活得有意义。
45、超我的角度—批判;自我的角度—半遮半掩;本我的角度—本能
46、心理咨询与治疗永远是一个心理健康建设与发展的问题,而不是一个治疗病症的问题。
47、人类幼年对这种依恋的需要比人和动物都长,不仅是吃奶的时间长,怀孕的时间长,依恋的时间更长。
48、各行各业也是执证上岗,所有做妈妈的只要会生孩子就当个妈妈,当上妈妈之后没有心理学的知识,凭借那种想当然,自然而然的带孩子。
49、怀疑别人骗自己的那是对别人不信任,怀疑自己听错的那是对自己不信任。50、“我没给你预约你来干嘛”,他说“我就在这门口坐着,我心里踏实”,这个时候病人在门口,那医生呢,医生在病人心里。
51、爱上谁等于赖上谁,我爱你就必须你爱我。
52、无论健康的心灵还是不健康的心灵,心灵注定在创伤中前行。
53、妈妈利用承担责任进一步的攻击孩子,这招够阴的。
54、把治疗师投射成什么,不决定于治疗师,而是他自己缺什么。
55、病人和治疗师的关系就是婴儿和母亲的关系:亲密的血肉相连,纠缠的难解难分。
56、当我们知道病人的恨、攻击,并不是针对我们的,是他们对父母的愤怒移情过来的时侯,这样我们就能武装我们自己,保护我们自己,避免我们自身受到伤害。
57、越追求自我越需要别人来证明自己。
58、如果妈妈问:有人欺负你么?这样问,就是妈妈的心中是不安全的,对周围人是不信任的。这是妈妈的问题,不是孩子的问题。
59、“选择了心理治疗师就选择了痛苦。”
60、要呼吁中国的政府要制定一个法律:自己的孩子自己养,千万不能让别人养。61、一个健康的心灵是这样的:先爱生活,后爱学习。
62、我们应把来访者看成一个文物来欣赏,发现人与人真的不一样,每个心灵都很独特、很高级,都具有文物欣赏的价值。有时我把来访者的心灵比作复杂的迷宫,我们咨询师就像是走迷宫的大白鼠,越跑越熟,越跑越想跑更复杂的迷宫,上瘾了。
63、焦虑有两种成分:一个是不让自己想,另一个是接着每一次想的机会想了一遍。
64、谈恋爱跟买菜似的,当青春期浪漫美丽的爱被现实考大学磨灭时以后就没感觉了。青春期的爱是最真情的,尽管是缺少理性与现实感的,但给我们的美好是以后的婚姻没法替代的。
65、并不是外界有什么,所有的东西都是内心的。
66、什么时间对培训班都没兴趣啦,就是说你已经成为心理治疗师了。67、“每一次借助不想那个事,而实际是想了一遍那个事。” 68、不能脱离精神分析整体的框架而使用类似催眠术、自由联想、意象对话的技术。
第五篇:经典精神分析案例
简要病史
个案是个15岁的初中男学生,被父亲从外地带来看病。主诉是怕东西脏、有毒,反复洗手,将近半年。根据患者叙述,发病的初始是跟被学校教官处罚的事件有关。即上军训的最后一天,不知何故被教官罚刷厕所。当时心里很不服气,觉得肚子痛,想去看病。可是教官不让他去,还让同学踢他,后又拖着他走,去医疗室,并问医师是否是装病。医师检查后,说是胃肠炎,需要休息。回来途中,教官怕他上告,威胁说:“这是部队,要你今天死,你就活不过明天。”此后,开始害怕,怕自己同学是否会害他,怕手上沾上什么毒,反复洗手,最怕被人打到脑袋。由于这样的害怕,不敢上学,休学在家,认为家里最安全,学校不安全,军队是最可怕的地方。根据父亲的描述,个案自小怕别人碰他的脑袋,吃东西也担心吃坏了东西,是比较小心谨慎的孩子。
病情分析
患者显然是个性内向而缺乏安全感的年轻人,无故被可怕的教官处罚,又受到无理的威胁而害怕,产生恐惧与强迫性症状的个案。很清楚地被权威者威胁而不敢反驳或反抗,而内心的不满不敢发泄,这种情绪被压抑进潜意识中,只是依靠强迫性的行为来保护自己,避免(按教官的威胁)被毒害的可能。从经典精神分析的观点说来,这是对权威者的不满的感情不能宣泄而进入潜意识,由于压抑的无意识欲望不能闯进意识域里来,患者难以联想起自己的隐私这种现象,佛洛依德称为抵抗或抗拒。这也是一种防御机制。虽然这些病症跟他幼小时以来的软弱个性有关,但也跟受严重心理威胁与创伤有关。总之,针对患者的“主诉”(即被教官无理地威胁而深恐害怕),以及对“疾患”(强迫症)的既有学理(即:依靠强迫的心理与行为来抵御内心里的负性情感),就可及时地建立对病情的了解;并且确定咨询的目标与过程(即:改变或减轻对恐惧心理;并且适当地处理内心难于接受的负性情感)。
咨询的目标是:帮助患者去认识潜意识中的不满情绪,支持他去发泄对无理威胁的权威者的反感,减除害怕的心理。同时也要帮助他考虑如何采取比较有效的途径去面对他的困境。达到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的有机统一。同时利用父亲陪诊的机会,鼓励父亲供给所需的支持。
会谈经过
医师:听你说来,你好冤枉。做教官的,怎么可以这样的无理。
[注解:利用共情表达治疗者能体会他的处境,并且是站在个案的立场来支持他,要帮助他;扮演跟无理的教官相反的角色,企图抵消负性的打击。] 患者:(脸上表情突然显得惊讶且高兴,但不知说什么好,而没开口)医师:当时教官为什么处罚你刷厕所呢? [注解:封闭式提问,了解具体经过。] 患者:并没有什么事,教官也没说明我做错了什么,只说我做错了事,就罚我去刷厕所。医师:当时你心里怎么感觉?是否感到很冤枉? [注解:诱使患者表达自己的情感,意识到自身潜意识中的压抑。] 患者:是呀!可是我又觉得很害怕,是教官的命令,只好去刷洗很臭的厕所。我那天早上本来胃口就不好,无法吃早饭就只好空着肚子上学。可是这样被处罚扫厕所,闻到臭味,就很恶心,吐出食物,胃也绞痛起来。可是教官说我是装病,还叫几个同学一起来踢我,踢我的肚子!医师:那一定很可怕。听起来,也很可怜!医师说你得了胃肠炎,可是教官为什么要恐吓你,说要你死,你就活不了呢? [注解:情感反应,以求获得患者的信任。] 患者:他大概是害怕我去上告,要我住嘴不告。医师:那你怎么办呢?被这样威胁、恐吓!患者:我心里害怕极了,以后就怕教官会叫同学给我下毒,吃饭就特别害怕,也不敢随便碰东西,惟恐碰到毒物。
医师:你现在想一想,为什么教官要那样很厉害地威胁你,说是:“要你今天死,你就活不过明天”? [注解:指导患者自我思考,理性的认识自己。] 患者:因为是部队,他可以这样不讲理。医师:还有呢? 患者:不知道。
医师:你用心想一想,为什么做个教官的,会对学生讲那种不好的话,做那种狠狠的威胁? 患者:不知道。是不是怕我去上告? 医师:因为他心里知道他自己做错了事,而害怕,才要想恐吓你闭嘴不告。也就是说,是他做错了事的证实。你说是不是? [注解:影响性概述。患者的本我厌恶教官对他的方式,但是超我却提醒患者无法抵抗这等权威,所以患者的自我才表现出这种病态。] 患者:嗯?!我从没这么想过。
医师:从现在起,你心里就想,做错了事的是教官;不是你。他怕你;你不用怕他。[注解:这样的“改观重解”的解释,把教官说成是“坏”的人,是个“败者”,患者就不用再害怕这样威风可怕的人。一般说来,小孩或青少年对老师或教官这类有权威的人,只会害怕与服从,不敢批评或反对。特别是在社会与文化的间接影响下,在幼稚的“超我”里,只会要求“自我”去顺从权威者。因此,治疗者要站在患者的一边,辅助弱小的“自我”,采用认知辅导的要领,帮助患者能以不同的角度来看真相,主要的目的是在消减对教官的无 限恐怖感。也就是说,既然做错事的是教官,而不是他,他就不用总是害怕自己将变成是被处罚的对象。也就是把他跟教官的关系颠倒过来,不用只担任害怕被处罚的“败者”。当然,要考虑与遵守现实社会与文化的思想与价值观,不能过分地提议去反对或反抗权威者,要适可而止,否则会吓坏患者的“自我”,或者真的让患者采取反抗的行动,给患者惹来实际的麻烦。
医师:你实际上不用去上告,做学生的,也不要对老师或教官有不听话的行为。可是以后你心里就对自己讲:这位教官是做错了事,没有道理,过分地虐待学生。你不用总是去怕他。患者:真的? 医师:医师并不是在裁定谁是错或对。医师的意思是说,假如你能这样地去想,就对你的心理有所帮助;也就不会总是担心教官来害你。你心里也可以想,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圣人,不会做错事。教官只不过也是个人,难免也会做错事,可以原谅他。
[注解:患者只用他年幼青少年的心理与想法来面对与接受事实,而治疗者现在乃帮助患者能以不同的层次,以成人的眼光和角度,以超我的道德感来看所发生的事情。经过这样的看法,也就可以脱离年幼而不知所措、无法应付困难的情况。] 医师:你心里客观地想想,做教官的,就算是凶一点,是否会坏得真的去叫人给学生下毒,犯上这样严重的犯罪? 患者:大概不会。医师:当然是不会的。所以你脑子里要知道:你是过分地担心而害怕,要调节你害怕的程度,否则就变成病了!患者:怎样调节? 医师:要使用你健康的脑子去告诉过分害怕的脑子,自己的害怕太过分了,要少点害怕。特别不要去担心有人会给你下毒这样的事情。自己要有点信心。患者:(若有所思的样子,没有开口)医师:你父亲对你这么说的? 患者:他说对方是教官,不要惹麻烦。还骂我不该做错事,被教官处罚。医师:父亲有没有安慰你? 患者:没有。他还训我不该胡思乱想,重复去检查事情。
医师:今天既然是你父亲陪你来看病,我也请你父亲进来,一起谈谈好不好? [注解:这边也看出来患者的父亲的表现和患者的病态也有关系。] 患者:好的。
医师:(请父亲也进来会谈室)。你很关心你的孩子,还特别陪他来看病。根据医师的诊察,你的孩子是受了教官的威胁,心里很害怕,才变成这样的。你做父亲的如何帮助他? 父亲:我就告诉他,不要胡思乱想,想什么食物有毒,东西有毒„„。脑子有毛病了!医师:你儿子心里受了打击,失掉信心,才会乱想。假如做父亲的还是很凶地训他,父亲就跟那位很凶的教官一样起来;让儿子更害怕。所以,做个慈父,多安慰他,鼓励他,会对他有所帮助。可以吗? [注解:这里表现出俄狄浦斯情结,患者惧怕自己的父亲,再加上父亲不适宜的批评,更加加重了患者潜意识中的负面情感并不断压抑。] 父亲:好的。
医师:你们住得很远,不容易常来。医师就开点药给你。可是最重要的,你自己要随时想刚才跟医师所谈的:教官只不过是个人,也可以犯错,不用害怕犯了错的教官,要原谅他。而你自己要有信心,告诉自己没有理由去怕这个,怕那个。请父亲多支持你,练习培养信心。好吗?以后有机会时,再来看医师。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