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
为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家长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区整体教育网络,特制订本制度。
一、学校与家庭互动的制度
(一)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
1.在学期初成立新一届家长委员会。建立家庭教育指导联系网络,形成园长负责、家长参与、教师指导、后勤参加、人人重视的家园联系局面。
2.每学期制定符合本园实际及家长需要的家长工作计划与总结。3.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园长负责向家长汇报有关工作,并听取家长的意见,形成家长委员会参与幼儿园管理的局面。
(二)做好家园联系工作
1.建立家访制度。新生入园前对每个幼儿进行家访,教师对新生家访率做到100%。以后每学期进行普访一次,三天不来园的幼儿要进行电访或家访,对个别特殊幼儿或遇有特殊问题应随时家访,并做好记录。
2.建立家、园联系手册,家长园地,每周公布教育教学内容,评定幼儿在园表现,期末对幼儿进行全面小结。平时利用家长接送幼儿时随时与家长面谈,做好幼儿个人成长档案。
3.做好热线电话、夸夸孩子等日常工作,充分利用家校路路通与家长建立经常性的、有效的家园互动。
4.定期开展家长咨询活动,为家长解答有关幼儿教育与保育的问题,指导家长正确进行家庭教育。
5.定期发放家长意见征询表、家长对教师测评表,并与教师奖金考核挂钩。6.在学校网站设立家长信箱、家长留言版块,利用家长接待日等渠道及时了解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要求和意见,随时改进幼儿园工作。
(三)成立家长学校,组织各种形式的家长活动
1.每学期召开新生家长会,介绍幼儿园情况及办园指导思想。2.成立家长学校,健全组织机构,每学年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一期家长学校教育活动。向家长宣传《纲要》的教育理念,交流育儿经验,探讨教育方法。
3.每学期开展一次家长观摩或参与的半日活动。
4.每班每月有家园亲子活动一次。如:节日活动、春、秋游等。5.每学年进行一次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活动。如采用家长征文的方式。
二、学校与社区互动制度
1.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委员会,邀请有关社区人士担任学校校外辅导员,定期组织对幼儿的相关教育活动。
2.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根据需要,组织幼儿深入社区、街道,使幼儿更好地了解社会,在实践中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3.加强社区德育基地建设,建立敬老、助困等活动基地并积极开展活动,培养幼儿优良的品格和操行。
4.学校或班级将社区教育活动列入日常工作计划,每学期各班级社区活动不少于三次。
5.组织幼儿积极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经常带领幼儿参与社区实践活动,努力为社区建设作贡献。
6.邀请社区人士走进校园,了解、评议学校工作。
7.每学期在教师中开展“进社区”调查走访活动,听取社区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改进学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8.学校、社区确定联系人,定期互通信息,交流情况,以提高办事效率与质量,保证学校、社区协同教育的有效实施。
第二篇:学校与社区、家长联系制度
学校与社区、家长联系制度
实验中学
一、加强与社区单位联系,聘请派出所民警为校法制副校长,街道和居委会干部为校家长委员会领导小组成员,参与家长学校管理。
二、依托社区,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控制案发率。
三、定期召开家长会、组织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开展好家长评比活动、家教经验论文大赛,提高家长的家教艺术。
四、主动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及班级工作、科任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五、组织班主任及科任老师不定期进行集体家访,以达到沟通信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六、发现学生无故缺席或表现异常,主动与家长联系,应及时查明原因。
七、搞家长开放日、开展家长联谊会、建立学校——家庭联系卡、开展家长评议教师活动,达到沟通信息,交换信息,合力育人的目的。
第三篇:学校与社区联系制度
校外德育基地工作计划
为实现我校与社区的有效互动,促进学校与社区的相互沟通,加强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共建,积极探索互动的有效机制,特制定以下校外德育基地工作计划:
一、学校向社区提供教育资源制度
1、每学期初,学校负责召集社区代表,召开会议一次,讨论并商议拟定本学期共建计划。
2、每学期末,学校向社区汇报一学期工作情况、成绩与存在困难。
3、学校组织的各项大型活动(开学典礼、运动会等),学校尽可能邀请社区领导参加,并积极争取社区的支持。
4、社区领导、代表享有评价学校、干部和教师权,并有义务提供整改建议。
5、学校和社区之间应通过各种形式、渠道加强联系和沟通。
二、社区向学校提供教育教学资源制度
1、学生进社区,社区积极为学生提供参观、实践的教育场地,并有相关保护措施。
2、支持学校开展校本课程研究,为学校联系校本、地方课程实践指导人员。
3、社区领导主动关心学校,给予支持,共同教育下一代。
三、几点要求:
1、每学年学校根据共建协议书的要求,对学校与社区互动工作作好自评,由社区进行考核。(学校集中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相应社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2、每学年社区根据共建协议书的要求,对社区互动工作作好自评,由学校进行考核。
3、每学年由上级领导部门在悉心听取社会、社区各方面对学校的评价、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工作进行全面的考核。
第四篇:学校与家长、社区联系心理健康教育制度(精选)
学校与家长、社区三结合的
心理健康教育制度
现代社会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不再是学校单方面的责任,而应该由学校、社会及家庭共同承担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只有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联系才能培育出合格的人才,为此,特制定本制度:
一、学校与社区的联系
1.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每学期定期主动走入社区,协商学校与社区共同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事项。
2.组织教师深入学生家庭,了解掌握特殊家庭学生(含留守儿童、贫困生、单亲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和行为偏差生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帮扶、辅导(含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和其他助学措施。
3.配合所在社区建立青少年校外活动站,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等方面社会公益活动。
二、学校与家长的联系
1.依托家长教育委员会,每学期至少举办2次家长学校活动,为家长提供便利的教育服务。通过专题讲座、家教沙龙研讨等,开展家教知识普及,促进亲子共读等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家长的育人水平,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区育人环境。
2.主动走入社区,宣传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知识,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形成合力,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三、学校与家庭、社区联系方式说明
(一)学校在新生入学时,请家长填写家庭住址、联系电话。每学期学校核对家校联系表,并汇总。随后将家长信息传达给学校管理层,随时与家长取得联系。
(二)学校开通“家校互动”校信通短信平台,随时传递家校信息。
第五篇:社区联系管理制度
赵颜小学学校、社区联系管理制度 为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扩大办学的开放度,促进现代社区建设;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功能的整体效应,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大教育模式,为我校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实践、施展才华的舞台,特制定如下制度:
1、加强领导。我校建立学校、社区合作委员会,在学校德育领导小组指导下开展工作。学校、社区合作委员会由学校李校长任主任,聘请居委会、家委会领导担任副主任,校德育处主任、总务主任、大队辅导员及居委会联络员、家委会代表担任组员。合作委员会负责学校、社区联系管理工作。
2、明确职责。社区各单位部门由学校相关各负责部门分别联系,各主管领导负责管理。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社区居委、社会实践基地(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电影院等)由德育处联系,交通、消防、内保、法律等各部门由总务处联系。
3、完善制度。加强学校与社区联系文明共建制度,完善社会实践基地服务制度,搞好与交通、消防、内保、法律等各部门宣传教育工作配合制度,健全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参与学校管理制度,以形成合作互赢的服务机制和评价、监督机制。
4、信息反馈。定期开会,也可根据工作需要临时召开会议。根据联系反映的问题,能够答复的应及时予以答复,不能给予答复的,集体讨论给予答复,或请示上级给予答复。反映的重点、热点或涉及面广的问题及时向上级报告。
5、登记存档。所有社区联系记录、各方反映问题、处理意见都要登记或存档。
赵颜小学德育领导小组
2009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