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性典籍-国学,练习,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性典籍
一、单选题
1、我国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文字
A、尧舜禹时期
B、商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正确答案:B
2、“得意要忘象、得意要忘言”的思想是哪位思想家提出的?
A、王弼
B、庄子
C、郭象
D、老子
正确答案:A
3、“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出自?
A、《荀子》
B、《诗经》
C、《尚书》
D、《周易》
正确答案:D
4、“时之义大矣!”的思想出自?
A、《周易》
B、《诗经》
C、《尚书》
D、《礼记》
正确答案:A
5、《老子的核心思想是?
A、自然无为
B、礼教
C、人为改变
D、人能战胜自然
正确答案:A
6、《庄子》的核心精神是()。
A、追求一种无拘无束的逍遥
B、自然无为
C、“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D、“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
正确答案:A
7、魏晋玄学家郭象在注视《庄子》时认为什么是“齐物”?
A、事物之间没有绝对的差异
B、大小没有实质的区别
C、精神胜利法
D、事物内在是平等的。
正确答案:D
8、但是从内容上来讲,理学家又认为以下哪本典籍是入门书?
A、《中庸》
B、《大学》
C、《诗经》
D、《论语》
正确答案:B
9、中庸的作者是谁?
A、曾参
B、孔子
C、老子
D、子思
正确答案:A
10、《论语》的核心是什么?
A、“诚”
B、“仁”
C、“德”
D、“和”
正确答案:B
11、孟子把“仁”发扬成了什么思想?
A、礼仪
B、仁政
C、无为
D、道德
正确答案:B
12、孟子认为,治理国家必须实行()?
A、王道
B、礼教
C、霸道
D、独裁
正确答案:A
13、学者认为孔子的德行可以跟天相配,什么地方相配呢?
A、孝
B、礼
C、仁
D、诚
正确答案:D
14、汉代有一本很著名的注释《诗经》的书叫()?
A、《诗经外传》
B、《韩诗外传》
C、《诗经注解》
D、《诗经注释》
正确答案:B
15、以下哪位思想家认为《诗经》是指导人们生活、做人乃至治国的理论依据。
A、孔子
B、老子
C、韩非
D、荀子
正确答案:D
16、以下哪部著作被称为中国哲学的一个基础经典?
A、《庄子》
B、《周易》
C、《孟子》
D、《诗经》
正确答案:D
17、《三礼》包括以下哪三部分?
A、《仪礼》、《礼记》、《周礼》
B、《大学》、《中庸》、《周易》
C、《诗经》、《书经》、《尚书》
D、《荀子》、《老子》、《庄子》
正确答案:A
18、《三礼》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A、《荀子》
B、《礼记》
C、《仪礼》
D、《周礼》
正确答案:B
19、“民为邦本”的思想出自?
A、《大学》
B、《诗经》
C、《书经》
D、《礼记》
正确答案:C
20、汉代有一位“公羊学”的代表认为是()?
A、刘向
B、董仲舒
C、班固
D、王充
正确答案:B
二、多选题
21、《周易》中的十传包括()。
A、系辞、文言
B、序卦、彖辞
C、大象、小象
D、说卦、杂卦
正确答案:ABCD
22、从《周易》的经和传来看大致包括哪些内容?
A、言
B、意
C、象
D、词
正确答案:ABC
23、《春秋三传》包括哪三传?
A、《左传》
B、《公羊传》
C、《新传》
D、《谷梁传》
正确答案:ABD
24、《礼记》中谈到的六礼是指?(多选)
A、冠礼、婚礼
B、丧礼、祭礼
C、聘礼
D、乡射礼
正确答案:ABCD
25、《中庸》探讨的中庸这种品德的内涵是()
A、中
B、和
C、诚
D、礼
正确答案:ABC
26、《大学》中的三纲领是指?
A、明明德
B、新民
C、止于至善
D、城
正确答案:ABC
27、《大学》中的八条目是指()?
A、格物、致知
B、诚意、正心
C、修身、齐家
D、治国、平天下
正确答案:ABCD
28、宋代理学家提出的四书是指?(多选)
A、《论语》
B、《孟子》
C、《大学》
D、《中庸》
正确答案:ABCD
29、玄学家认为,《周易》之易包含以下哪几层意思()。(多选)
A、不易
B、变易
C、简易
D、容易
正确答案:ABC
30、中国文献的传承中哪两个特点,使它虽然数量繁多,但却统之有序?(多选)
A、“述而不作”
B、理念相通
C、细致的学术分科
D、讲求自己的创作
正确答案:AB
31、我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典籍包括?(多选)
A、《老子》、《庄子》、《周易》
B、《周易》、《三礼》、《书经》、《诗经》、《春秋》(三传)
C、《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D、三玄、四书、五经
正确答案:ABCD
第二篇: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阅读答案
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中,“天下”一语自先秦发轫,迄于明清,世代沿用,屡见不鲜。作为一个具有久远生命力的词语,它既有其一以贯之的基本词义,又伴随历史的演进而被赋予新的内涵。
在中国古代,“天下”一词具有深邃的文化内涵,其间所反映的人文情怀尤其值得注意。先秦时期,“民”的因素已经被引入到“天下”的意义中。如《论语》中的“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孟子》中论述“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这里的“天下”是天下之人的意思,亦即天下的百姓。更为典型的是《孟子?梁惠王下》的记载,齐宣公问孟子:“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的“天下”无疑应当理解为“百姓”或“民众”,是我国古代“民本”思想所体现的以百姓为天下的观念。
这种思想发展至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吟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一词的人文观念继续向前拓展。《岳阳楼记》所用“天下”一语,读者于其后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呼之欲出的“百姓”二字。身为北宋名臣,目睹日渐加深的内忧外患,国家命运、民生艰难每每牵动范仲淹的思绪,他还在《奏上时务疏》中不厌其烦地阐述:“以德服人,天下欣载;以力服人,天下怨望。”“勿为苛酷,示天下之慈也”“不兴土木,示天下之俭”“舍一心之私,从万人之望,示天下之公”。可以看出,“天下”一语固有的地域概念,已经明确地向人文领域拓展,这里的“天下”更多抒发的是一种强烈的忧国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是一种自觉的主体意识。
风俗文明概念的引入,是“天下”一词向人文领域拓展的最重要表现,这是由顾炎武的《日知录》来宣告完成的。《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代表作,该书卷十三以整整一卷的篇幅,对历代人心风俗演变进行总结,极具探讨价值。其《正始》一条中有“亡国与亡天下奚辨”的史料,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篇。文中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篇文字中所用“天下”一语,其内涵已经远远逾越“易姓改号”的历代王朝更迭,而是同“仁义充塞”“率兽食人”“人将相食”紧密联系在一起。何谓“仁义充塞”“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在顾炎武的笔下,就是明清易代酿成的道德沦丧、文化断裂及文明破坏造成的杀戮横行、相互残害。显然,《日知录?正始》中所用“天下”一语,已经不再为旧有的地域概念所能容纳,它讲的是数千年的古国文明,是中华民族深厚而久远的文化传承、价值追求。因此,《日知录?正始》发出的呐喊,尤其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的大声疾呼,不唯在当时激起共鸣,到了晚清,又经学人的改造,成为掷地有声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字。(节选自杨艳秋《地域空间与文化情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中,“天下”一词的内涵不断得以拓展,逐渐由一种地域概念而发展成了一种具有人文内涵的概念。
B.先秦时期,“民”的因素被引入到“天下”的意义中,在《论语》《孟子》中,有时“天下”就是“百姓”或“民众”的意思。
C.自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吟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我们就可强烈地感受到“天下”中那呼之欲出的“百姓”的内涵了。
D.在顾炎武笔下,“天下”一语,已经远远突破了地域概念的内涵,变成了数千年的古国文明,是中华民族深厚而久远的文化传承、价值追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将“天下”注入“百姓”或“民众”的内涵,表达的是以百姓为天下的观念,这是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一种具体体现。
B.《岳阳楼记》所用“天下”一词,是对“天下”人文观念的进一步拓展,更多抒发的是一种强烈的忧国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是一种自觉的主体意识。
C.风俗文明概念,也是“天下”一词中的人文内涵,它是对其人文内涵的进一步拓展表现,这是由顾炎武的《日知录》来宣告完成的。
D.明清易代酿成的道德沦丧、文化断裂及文明破坏造成的杀戮横行、相互残害,在顾炎武看来,这就是改朝换代、国家灭亡的具体表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记载:“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这里的“天下”,就已经体现出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B.在传统文化典籍中,所谓“王者”、“贤者”,都应当是以“天下之人”为“天下”,能够让百姓心服,乐民之所乐,忧民之所忧的人。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谓“匹夫”的“责”在于坚守我们民族深厚而久远的文化传承、价值追求,而并不包括为某家某姓去守护权力。
D.从先秦到明清,在我国传统文化典籍中,“天下”这一概念的内涵不断拓展,不仅仅是中华民族语文修辞的发展,答案
1.C【解析】“百姓”的内涵在先秦时就已具备。原文“于其后”的意思是指在“天下”这个概念背后,而不是指在有了这篇文章之后。
2.D【解析】用顾炎武的观点来看,这是“亡天下”的表现,易姓改号,才谓之亡国。
3.A【解析】这里的“让天下”,让的是政权,“天下”这一概念里不包含“民众”“百姓”等意义,所以不能体现民本思想。更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不断升华。
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答案
一、什么是文化的多样性与共同性?如何看待“全球化”这一问题?文化的多样性:指的是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不仅体现在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的多种方式,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的共同性:是指群体与社会在共同的人类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的共同的、可以互通的文化内容。各个民族、种族,不论其生活在哪一个地理空间中,他们之间都有某些共同的、可以互通的文化内容,存在着某些共同的基线和色调。我们可从中,概括出人类某些共同的文化现象。
全球化:当代,没有一个国家、地区、民族可游离于全球化之外,经济的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经济上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而世界范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也呈现着全球化的趋势。全球化使得文化的共同性更加广泛,更加可靠。然而全球化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却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全球化使得文化多样性面临威胁,保持世界语言、风俗的多样性面临了严峻挑战。另一方面,全球化又为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融合、互渗和互补,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而走向世界,同时,不同国家在吸收它国文化的基础上也会不断创造新的文化,也使各民族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表现出更加鲜明的文化的多样性。我们既要积极的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中来,同时也要保护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加强民族文化传播,提升软实力,保持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的正确态度。
二、文化传统的特点是什么?应该以何种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这种核心精神也是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所共有的。(1)具有广泛的影响,感染熏陶了大多数人民,为人们所认同所接受,成为他们的基本人生信念和自觉的价值追求。(2)具有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3)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既包括对传统文化本身的认识和态度,也包括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软实力对民族复兴、现代化建设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和态度。(1)礼敬自豪。在五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历练出的中国文化,是我们祖先智慧的体现、求索的结果,值得我们炎黄子孙敬畏与自豪。文化的认同与自信自尊相辅相成,没有文化认同就会失去力量和信心,也会失去想象力和创造力。(2)学习修炼。学习传统文化可以提高人文修养,增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把握能力,正确处理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等的重要关系。(3)批判扬弃。历史辩证地对待传统文化的优点与不足。(4)包容发展。使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在内部形成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局面,在外部则向世界开放,不断接受异质文化的激发与培养,从而使自身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三、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286)
“天人合一”是天人和谐统一,尊重天道自然,不以人欲灭天,充分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关注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的协调问题。此种认识先秦时已经萌芽,春秋战国时认为天人均以礼相通,明确提出于天地合其德,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无以人灭天等。汉代提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宋代张载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张载之后,天人合一思想得到不同学派的进一步阐发,但是在具有同一性的问题上,彼此间有着共识。天人合一问题,就其理论实质而言,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问题。应当承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内容十分复杂,既有正确的观点也有错误的观点,我们必须事实求是地予以分析。“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 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说,是正确的非常有价值的一种思想。这种思想长期实践的结果,是得到自然界与人的统一,人的精神、行为与外在自然的一致,自我身心的平衡与自然环境的平衡统一,以及由于这些统一而达到的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从而实现了充满和谐的精神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有着防患于未然的重大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应当从文化发展、延续的民族性的一面,给与足够的重视,作出积极的评价。对于思想中芜杂的内容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对于落后的愚钝的思想要敢于摒弃。
四、中国传统的“义利之辨”有何现代意义?(317页)围绕义与利关系所展开的争议即“义利之辨”,从先秦起便成为中国思想发展上达最高境界。史上论争的核心问题之一。所谓“义利之辨”,就是人们的道德取向同人们追求物质利益行为的矛盾的争论,其实质就是人们在处理社会关系道义原则与功利原则这两种价值取向的差异与对立,它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之辨。传统的义利观的合理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在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潮流中,正确处理道德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将提供宝贵的精神资源。
1、辨析义利,是儒家的重要特点。儒家主张,义以为上,同时,也肯定利的合理性。“义以为上”的观念在培养崇高的的道德节操等方面,也有不可否认的意义。
2、从价值观上看,义利之辩首先关联着道义原则与功利原则,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功利意识的过分压抑,容易弱化社会的激活力量,因此,儒家以道义原则抑制功利原则,是明显地有着负面导向作用的。
3、墨家重义的外在价值,认为义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它能带来功利的效果。义,利也。对于扬弃儒家道义原则的抽象性,显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4、法家赋予功利原则以更极端的形式,认为追求功利,是人的本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利益为纽带的。但是以功利作为调节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必然导致功利意思的过度膨胀,并使人的价值追求走向歧途。
5、义与利的关系进而展开为理性要求与感性需要的关系,即所谓的理欲关系。
五、如何认识儒家的群己关系?(312页)
1、儒家在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上,主张修己以安人,即自己要加强修养,在此基础上,要成就他人,成人要成为自我完善的一个部分。“成己”与“成人”的联系,意味着使个体超越自身而指向群体的认同。事实上,在儒家那里,成己往往以安人为目的。道德关系上的自我完善,最终是为了实现广义上的社会价值。
2、群体原则体现于人和人的关系,就是“和”的要求。“和”的基本精神是建立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关系。从消极方面看,“和”意味着化解人间的冲突与紧张,消除彼此的相争;就积极方面看,“和”则是通过共同的理想和相互沟通,达到同心同德,协力合作。这种“和”的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3、群体认同的更深刻意蕴,是一种责任意识,按儒家之见,作为主体,自我不仅以个体的形式存在,而且总是群体中的一员,并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正是在这种责任意识的孕育下,逐渐形成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价值传统,它对拒斥自我中心主义、强化民族的凝聚力,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六、谈谈“孝”的观念对中华民族的影响。
1、传承传统,维护家族稳定和促进繁衍,保持中华文化的可持续性而不至于断层,巩固族群的同一性,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保守,顽固,不容易接受开放的文化与文明的缺点。
2、中国是以孝治天下的。中国的封建社会,实际上是家族封建制度,家族礼教最重要的就是孝。孝悌之德,恰恰就是五千年文化中的不可逾越的规则。
3、“孝悌”思想史人们日常伦理关系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它根植于中国深厚的哲学和文化土壤中,并贯穿于几千你爱你的中国社会,成为维系家族和睦与社会稳定的纽带和基石。
4、有助于维持社会稳定,对我 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5、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
6、在变化的社会中保持持久的存在价值。当今社会所讲的和谐,其渊源就来自于孔子的“孝悌”思想。
七、何谓“孔颜之乐”?你的看法如何?
孔颜之乐:孔子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困厄万端;颜渊一箪食,一瓢饮,穷居陋巷。这本身并无乐处可言。但孔颜化解了身处逆境或物质匮乏所引起的外感之忧,便自得其乐,体悟以一种理性的愉悦。这种快乐,乐于扬弃了外在之物、外驰之心,自我意识到自身与天道和其德,同其体,也就是直观自身、认同自身,体认到个体自身的内在完美,即自己所具有的真善美高度统一的自由认可。“孔颜之乐”其实就是一种人生境界。境界是一种精神生活的方式,是一种精神的天地、世界或宇宙。儒家追求的宗教境界,道家追求的艺术天地,佛家追求的宗教境界,即表明各学派、人物所追求的精神意境并不完全一致。但其出发地与终极地是一致的,就是说,他们都是对各自所处的突然的状态的超越,而进入应然的追求之中。只要我坚持我的文化思想,按照它去做平凡的事情,有小小的创造,我的生命爆发了小小的火花,那就是天地之化的具体呈现,我在天壤之间就不会感到孤独,有限的生命就可以通向无限与永恒。我们所做的事各有不同,有各种意义,只要我们觉解到它的意义,就进入了一层境界。层层递进,就可以上达最高境界。
八、孟子是如何看待君臣关系的?
孟子认为君与臣的关系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君臣各有职责。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离娄下》)孟子极端反对臣对君的无原则地同流合污,或阿谀奉承。他说:“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告子下》)孟子认为,臣下帮助君主做坏事是一种罪恶。他甚至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万章下》)孟子关于君臣关系的认识,是和他的“民贵君轻”思想相联系的。孟子是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来理正君臣的关系。孟子认为君主的权力是人民授予的。他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离娄上》)孟子所处的时代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代兴的时代,人民的社会地位空前提高了,同时,在“处士横议”的时代,士阶层的地位也空前提高了,因而在君臣关系问题上,孟子的思想比孔子大大前进了。在君臣关系上,孟子扭转了自孔子以来君尊臣卑型的模式,对君臣关系进行了重新定位,提出了君贤臣良型的崭新模式并设定了君臣之间各自的分工和职能范围。君臣在国家政治架构中的不同职能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分工的不同,孟子的社会分工理论主要侧重于劳心劳力的层面,而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分工是多层次的复杂系统。从某种意义上说,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也是一种社会分工的不同。
九、如何理解老子“自然无为”的思想?
“自然”和“无为”在老子哲学中是仅次于道和德的重要范畴。“自然”是老子所推崇和追求的最高价值,“无为”是这种价值得以实现的行为原则和行为方式。在自然无为的基础上,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和依道治国的治国方略。“自然”这一概念是老子首创的,但他所说的自然并无近现代大自然或自然界的涵义。老子所说的“自然”是表征宇宙万物的本性和本然状态的范畴,它所强调的是人与物依据自身的性质和规律而存在和发展变化,亦即不受外在人为因素的无端干预和任意宰制而独立自主,率性而为,自己成就自己。老子以自然而然的和谐为事物的理想状态,以个体自由、个性解放及其基础上的社会和谐为最高价值。老子所提倡的“自然”的智慧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潜意识之中,成为人们常识的一部分,它对中华儿女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以深刻的影响。“无为”是老子政治哲学的核心范畴。老子的“无为”大体有以下几种涵义:第一、无为是“似无而实有”的行为。第二、无为是顺应事物的自然本性而为,是对某些“反自然”的行为的规避和反动。第三、无为是无私志、无私欲之为,无主观妄作之为。第四、无为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作为老子政治哲学范畴的“无 为”,决不是无所作为之意,而是指人的这样一种行为原则和行为方式:按照因循事物特别是人的自然本性及发展趋势的基本要求,以客观公正的态度,以道所体现的柔弱的特点和方式加以辅助、引导或变革,或者并不直接作用于客体,只是为其自然的发展变化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这种行为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似无而实有。无为既是对以上行为方式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反自然”的行为方式的限制和消解。在无为原则下的一切作为,都应按照“道法自然”的原则要求,不强行,不偏私,义所当为,理所应为。可以这样说,老子提出的“自然”主要是对人民及社会而言的,“无为”则主要是对统治者或治国者而言的。
十、评“中体西用”论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1积极影响:(1)“中体西用”论是鸦片战争之后就出现的一种观点,流行于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时期,这种理论一面主张引进西方的物质文化,一面又要捍卫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而二者的关系,前者为“用”,后者为“体”。这一理论在洋务运动时期曾超过积极的作用,在面对强大的封建顽固势力时,要想变革,也只有在这一理论的口号下才有可能部分引进西学。(2)另一个积极作用在于它开始破坏儒家文化固有的体系。“中体西用”继承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但二者有一些重要的不同,使得儒家经典已不再具有无所不能的绝对权威性,儒学由内圣推及到外王的逻辑结构就遭到了破坏,而不得不把西方近代物质文明引到中国文化中来,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2消极影响:这一理论的进步性是有限的,当中国文化的近代化进入制度层面时,中体西用则阻碍了这一进程,因为中体西用是用来维护封建统治的,而制度层面则是要改变这一体制,所以它成为了中国文化近代化的严重阻力。
十一、评梁漱溟先生的文化观。
(1)梁漱溟认为文化是人们生活的样法,他认为人类的文化有不同的三个路向,而根本在于人们的意欲。(2)人的生命即是意欲的不断的满足与不满足,而产生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即向前的,持中的和向后的。从而形成三种不同意欲的表达方式,即西洋,中国,印度三种不同文化的源头。(3)西洋文化代表第一路向,设法满足意欲的东西,表现为奋斗的态度,中国文化代表第二路向,取调和折中的态度。印度文化代表第三路向,要摆脱现实,追求宗教解脱。(4)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以家庭为基础,以伦理为本位,以道德为宗教,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在于理性,而且早熟。梁漱溟的文化观在于保存中国的文化本质,保存儒家的伦理价值,努力从传统的外观下去寻找中国文化的真正意义,并尝试着去开创中国文化的复兴之道。梁漱溟进行的探索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社会实践虽以失败告终,但他将时代元素融入传统文化,顺应历史发展的苦心孤诣是十分令人敬仰的。梁先生的文化思想虽然不可避免地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甚至具有某种逻辑上的矛盾,但对于我们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仍然具有极其珍贵的借鉴意义。
十二、评冯友兰先生的文化观。
冯友兰的文化观是变化发展的,约分为三个阶段:(1)早期:认为中西文化的差异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别而形成的。由于中西民族对人生价值的不同取向,造成了不同的文化类型,虽不一致,各有其存在的价值。(2)中期:认为中西文化的差异是由于古今的差别而形成的,批评了自己以前的观点。认为古代的中国文化与古代的西方文化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到了近代,西方文化进入了现代化,而中国文化仍然处于古代传统之中,因此中国要向西方学习,实现现代化。(3)后期:认为中西文化的差异是由于社会类型的差别而形成的,造成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的经济制度。不同的文化有相同的东西,也有不同的东西,因此中国文化既要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又要保持传统文化的特点。
第四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十部典籍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十部典籍
1.《论语》
《论语》,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编纂者,主要是乃仲弓,子游,子夏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并由子夏全文加以润色。故汉儒曰:论语章句出于子夏。2.《孟子》
《孟子》“四书 ”之一。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为孟子、孟子弟子、再传弟子的记录。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3.《大学》
《大学》,原是《小戴礼记》里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当代很多学者认为实际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是讨论古代汉族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在宋代以前,《大学》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遂成为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为“四书”之一;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
4.《中庸》
中庸,儒家的道德标准,中庸重点在中、庸二字,中位于中间,不离两边,不走极端。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调和折中。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儒家的理论根源源于人性。出自《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何晏 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三阶》:“言人有三等,贤、愚、中庸。”《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内文的写成约在战国末期至西汉之间,作者是谁尚无定论,一说是孔伋所作(子思著《中庸》),载于另一说是秦代或汉代的学者所作。宋朝的儒学家对中庸非常推崇而将其从《礼记》中抽出独立成书,朱熹则将其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编为《四书》。5.《老子》
《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学著作。在先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初则直呼《老子》。自汉景帝起此书被尊为《道德经》,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将《道德经》翻译为梵文。唐高宗尊称《道德经》为《上经》,唐玄宗时更尊称此经为《道德真经》。古代马王堆版是上篇《德篇》和下篇《道篇》不分章,现代通行版本共81章,前37章是《道篇》,后44章为《德篇》。《老子》这部神奇宝典被誉为万经之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老子》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6.《庄子》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战国早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道教出现以后,便尊之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其书与《周易》《老子》合称“三玄”。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庄子之语看似夸言万里,想象漫无边际,然皆有根基,重于史料议理。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被誉为“钳揵九流,括囊百氏”。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庄子“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庄子·山木》篇最早提出了“天与人一也”之天人合一命题。《庄子》与《易经》、《黄帝四经》、《老子》、《论语》,共为中华民族的几部源头性经典,她们不仅是道德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古代圣哲修身明德、体道悟道、天人合一后的智慧结晶。7.《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是佛教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的一部经典。《六祖坛经》记载惠能一生得法传法的事迹及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坛经》可分三部份,第一部份即是在大梵寺开示“摩诃般若波罗蜜法”。第二部分,回曹溪山后,传授“无相戒”,故法海于书名补上“兼授无相戒”。第三部分,是六祖与弟子之间的问答。《六祖坛经》是中国佛教著作唯一被尊称为“经”者。现有明清诸藏本、房山石经本及元代僧人宗宝在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校仇三种《坛经》异本,而成为宗宝本《坛经》,即后来的明藏本,流行七百多年,故又称流通本。其中心主张是佛性本有、见性成佛,“以定慧为本”,“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指出“法即一种,见有迟疾”,“法无顿渐,人有利钝”。佛性本有思想与《涅槃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说一脉相承。《坛经》同时还论述了什么是功德,说:“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下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又说:“功德需自性内求,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 8.《近思录》
《近思录》是依朱、吕二人的理学思想体系编排的,从宇宙生成的世界本体到孔颜乐处的圣人气象,循着格物穷理,存养而意诚,正心而迁善,修身而复礼,齐家而正伦理,以至治国平天下及古圣王的礼法制度,然后批异端而明圣贤道统。全面阐述了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故此书实可谓囊括了北宋五子及朱吕一派学术的主体。淳熙二年(1175年),吕祖谦从浙江到福建与朱熹会晤,两人在寒泉精舍相与读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等著作,感其“广大闳博,若无津涯”,初学者不易把握其要义,于是精选622条,辑成《近思录》,共分14卷。“近思”二字取自《论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朱熹取此书名的用意在于,把《近思录》当作学习四子著作的阶梯,四子著作又为学习《六经》的阶梯,以正“厌卑近而骛高远”之失。
《近思录》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文化发展成熟的理论形态,代表着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水平;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四子的读经方法,对我们今天读经很有启发借鉴意义;科学的治学次序、方法;治学当行与不当为之事,对当今的教育者、读经者均有指导意义、借鉴价值;读经当然不应舍弃之。9.《传习录》
《传习录》,哲学著作,作者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括了王学所有重要观点。上卷阐述了知行合一、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意之所在即是物、格物是诚意的功夫等观点,强调圣人之学为身心之学,要领在于体悟实行,切不可把它当作纯知识,仅仅讲论于口耳之间。中卷有书信八篇。回答了对于知行合一、格物说的问难之外,还谈了王学的根本内容、意义与创立王学的良苦用心;讲解致良知大意的同时,也精彩地解释了王学宗旨;回答了他们关于本体的质疑并且针对各人具体情况指点功夫切要。另有两篇短文,阐发阳明的教育思想。下卷的主要内容是致良知,阳明结合自己纯熟的修养功夫,提出本体功夫合一、满街都是圣人等观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四句教,它使王学体系齐备。
10.《论衡》王充 《论衡》一书为东汉王充(27-97年)所作,大约作成于汉章帝元和三年(86年),王充以道家的自然无为立论宗旨,以“天”为天道观的最高范畴。以“气”为核心范畴,由元气、精气、和气等自然气化构成了庞大的宇宙生成模式,与天人感应论形成对立之势。其在主张生死自然、力倡薄葬,以及反叛神化儒学等方面彰显了道家的特质。他以事实验证言论,弥补了道家空说无着的缺陷。是汉代道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与发展者。王充思想虽属于道家却与先秦的老庄思想有些区别,虽是汉代道家思想的主张者但却与汉初王朝所标榜的“黄老之学”以及西汉末叶民间流行的道教均有所不同。《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现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致》仅存篇目,实存84篇)。该书被称为“疾虚妄古之实论,讥世俗汉之异书。”
第五篇:中国传统文化概率练习2
1、从儒家传统伦理观念的角度对佛教的因果报应、宗教伦理做简要评价分析
2、隋唐时期佛教繁荣鼎盛的主要表现
3、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4、如何理解和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体现和追求和谐的现实意义
5、在我们今天的道德建设中,如何批判地借鉴传统伦理道德1、1传统儒家文化把社会成员个人的命运好坏归结为“天命”所致。即所谓“生 死有命,富贵在天”,而佛教则把个体社会成员命运的好坏归结为其个人所作所 为的善恶“业因”所为。两相比较,佛教自我行为决定自身命运较之儒家人生命 由“天”支配,更具有人伦思想的进步意义。2中国传统思想观念认为,祖先积德或作恶的种种行为,将会影响殃及后代 子孙即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而佛教因果报应 的作用或影响只涉及本人,与他人无关,并不株连后代或殃及他人。两相比较,佛教因果报应强调个人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强调靠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比之中国传统文化靠天命、靠祖宗改变命运的观念,更具有人格独立的伦理价值意 义。3中国传统文化信仰没有关于灵魂去向的明确说法,而佛教则把灵魂去向导入一个清晰明白的投胎转世、生死轮回的生命循环过程,彻底解决了中国传统文化信仰中没能解决的关于灵魂的归宿、灵魂的安放问题。佛教把个人生前的善恶行为与身后的灵魂走向归宿密切联系,其一系列关于灵魂转生的宗教观念,不仅 给中国传统信仰文化带来强烈的思想震撼,而且对古代社会民众的心灵意识及行 为规范,均产生了极为深刻广泛的重要作用或影响
2、隋唐国家兼容并包,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有利于隋唐佛教文化发展提高。鼎盛表现:
(1)隋唐佛教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过母地印度,位居世界第一,佛教中心来到中国。(2)佛教宗派的创立,宗门林立,流派众多,理论丰富,名僧辈出。唐代佛教形成了许多不同的佛教宗派。各宗派互相纷争又互相吸取,共同促进着佛学的昌盛繁荣。在隋唐主要流行的宗派有: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律宗等。名僧有玄奘,神秀,慧能,鉴真等。中国化佛教宗派宗派的创立则是佛教走向繁盛的最重要表现。(3)佛经的翻译与著述、寺院经济与僧官制度,佛教发展的规模、佛教宗派的创立及其译经、著述和思想学说等方面。它构成了隋唐时代思想学术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
3、(1)哲学:佛教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被中国古典哲学吸引创造,推动了古代哲学思维的创新发展和哲学思辨水平的提高,佛教与儒道相互吸收融合,构建了中国传统思想体系博大精深的丰富哲学内涵;(2)文字、语言及文学:极大的丰富了汉语词汇,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极其广阔丰富的题材内容;(3)文化艺术:佛教传入中国不仅直接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兴盛发展,而且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自身内容;(4)社会民俗:佛教对中国民间社会的饮食、丧葬、民俗节目乃至婚姻行为,影响巨大;(5)中外文化交流:中国作为亚洲文化的中心,通过佛教这一桥梁,发挥了传播文明的重大作用。(6)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还包括天文科技医药及社会心理诸多方面。
4、1.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法天道,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道家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张有机地、整体地去看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儒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了许多阐发。强调天、地、人和谐发展。
2.和为贵:人际关系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主张“和为贵”,宽和处世,从而创造人际和谐的社会环境。孔子不但提出了“和为贵”的价值取向,而且提出了忠、孝、诚、信、敬、爱、仁义、道德等准则。孟子也十分重视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并以他的“性善论”为基础阐述他的人和思想,认为只要把人的先天本性推及于每个人,就能建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社会,从而实现“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大同社会。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更是强调人际和谐,避免冲突,实现社会安定、太平。要人们效法天道,实现社会的相对均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3.神形合一:个体身心和谐的思想指人生在世,要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格,以实现个人身心的和谐。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和谐、和睦、和为贵、和而不同、推己及人等思想。都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和谐”思想,并且赋予时代的精神。将和谐观念渗透到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社会风尚、制度体制中来,是很有启示的,也是当今很有必要的。儒家要求人们三省吾身,反求诸己,尽心知性,自我修养,从而进入一种高尚而又和谐的人生境界。故此,儒家十分重视修身作用,认为普天下的人都应以“修身”为本。其中对于“君子”即儒家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形象,更是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道家主张“冲气以为和”、“和其光,同其尘”,要求人们擦去世事纷争落在自己心灵上的俗尘,以一颗淡泊明净的心灵看待外物与自己。老子,强调人之形体与精神的合一,这除一切的封闭隔阂,超越于世俗偏狭的人伦关系局限,以开豁的心胸与无所偏的心境去看待一切人物。”从而达到个体身心的和谐。
4.协和万邦:民族关系、国家关系和谐的思想 在处理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主张“协和”而非“征服”,即在平等基础上,和平共处、亲善和睦。张万邦团结,和睦共处。孔子也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又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即来之,则安之”主张以交往感化外邦,反对轻率地诉诸武力。孟子则提出“仁者无敌”主张“以德服人”提倡王道,反对霸道。
虽然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但只要我们坚持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就一定能使其进一步发扬光大,对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有益的推动作用。
1.和谐思想是我们当今一种美好的社会愿景 重和谐,求同存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谐思想有利于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基础,和谐社会是理想的社会。这种社会理想充分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同和接受,因此成为社会的一种不断追求的愿景。儒家的传统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核心内容。儒家为此建立了以“仁”为核心,以德为基础,以礼为规范的道德思想体系。追求实现“仁者爱人”,“礼仪之用,和为贵”的和谐社会。传统文化把天、地、人看做一个统一的、平衡的、和谐的整体,强调“天人合一”,主张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以达到大同社会的目标。当今社会,建设和谐思想,有利于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和谐思想作为传统思想的重要部分,它强调的是求同存异、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的功能。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冲突的社会,也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追求与构建和谐社会就是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整和处理来实现和谐社会的和谐融合。通过和谐社会的建设,营造和谐社会的氛围,为和谐社会培育必须的社会环境。用和谐思想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容,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使和谐理念成为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
2.和谐思想是建设美好未来的价值取向 当今社会,在我们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风气之下,坚持用和谐的价值取向来服务社会,来建设国家,理应成为一种风气,成为一种风尚。首先,作为每一个人坚持自己的身体健康,身心和谐,这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重要目标。努力担当历史责任,提高个人素质修养,牢记“多行不义必自毙”。其次,个人的品德修养须防微杜渐,见微知著。只有从今天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各方面
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做一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3.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不论是古代的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文化,和谐因素深深地渗入其中,它为社会、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精神支撑。和谐文化首先关注的是人的价值,人是和谐文化的主体。建设和谐文化,不但要继承和发扬各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也离不开对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吸收和借鉴,同时也要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相适应。和谐思想这一种理论完成符合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的传统和谐思想在强调“和为贵”的同时,还强调“和而不同”。在和谐中实现文化的共同发展,在不同中相互吸引对方的长处。这种底蕴十分深远的和谐思想,为建设和谐文化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想资源。
4.和谐思想为当代制度创新提供了重要启示 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中,“中庸之道”,“和谐社会”,“礼为政体”是其核心思想。
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就要用今天的“法律”来替换昔日的“礼”。因此,国家立法过程之中,就要过多地考虑和谐、民主的因素。法律的制定,机构制度的改革,就必须以人为本。使我们的和谐社会同时也要成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人向往的“大同世界”。
5.和谐思想是建立和谐世界的思想武器
中国传统文化本来就有追求“大同世界”,倡导“协和万邦”,“民族和亲”,“亲人善邻”,“礼尚往来”这些良好习惯。今天弘扬和谐思想应成为顺应时代潮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思想武器。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重整体、重和谐的价值是时代呼唤。和谐相生是世间万物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作为社会大世界的一员,我们也应使民族、国家和谐发展。
“和谐思想为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开辟了正确的道路。”中华民族历来就追求世界的公正,公平,平等与合理。使各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取得“双赢”,“互利”的机会。和谐思想必将成为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思想引擎。
5、积极合理发扬光大,消极反对“仁” 即以人为本,人性关怀;“义”即公平正义,坚守原则;“礼” 即恭敬尊重,礼仪文明;“智”即崇尚知识,追求真理 “信”即忠于职 责诚实守信; 我们应该借鉴并充分发扬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基本伦理道德,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现实,在清理的基础上既合理吸纳又更新和超越传统伦理文化。这样我们才可能真正建构起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伦理道德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