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季工商企业管理 马林 论文

时间:2019-05-15 11:33: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年春季工商企业管理 马林 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年春季工商企业管理 马林 论文》。

第一篇:2012年春季工商企业管理 马林 论文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公共必修课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社会实践小论文

论文题目:

浅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小平理论丰富和发展的几点认识

所学专业:2012年春季工商管理(企业管理)专科 学号编码:1221001400406 学生姓名:马林 导学教师:尚士云

所属电大:鞍山广播电视大学 完成日期:2012年5月15日 浅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小平理论丰富和发展的几点

认识

马林 2012年春季工商管理(企业管理)专科

论文摘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中国进行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之际做出的英明决策,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其蕴涵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于2000年2月在广东考察时首次提出的,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又系统地进行了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时代风云变幻、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之际,高扬起的一面光辉的战斗旗帜,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局势,战胜前进中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的指路明灯,是与时俱进、永葆党的先进性的立党之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新的境界,其蕴涵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论文关键词:“三个代表”

创新发展

本质

一、从社会主义本质到党的本质的发展

邓小平同志是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的提出,使邓小平同志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也使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与邓小平的其它理论一道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任务——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从此之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就有了指路明灯,就有了行动指南。

在世纪之交,面对经济全球化大潮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跨世纪发展中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否抓住机遇,经受住挑战,归根到底,取决于党的建设,取决于按照什么样的思想来建设党。这是时代对于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出的考验。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实际上指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本质,解决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历史课题。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论述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在他的一系列论述中,“关键在党”是他的一个基本观点、基本思想,即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在于把党建设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党在长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实行改革开放,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在世界社会主义发生严重挫折,国内外风云变幻之际,我们党中流砥柱,岿然不动,社会主义中国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深刻地体现了抓好党的建设与办好中国的事情的内在统一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放在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目标下来把握,强调党既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也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还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不同利益主体合理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从而深刻地揭示了党要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肩负着双重的历史使命:即一方面要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繁荣富强,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江泽民同志2002年5月31日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闭因此,“三个代表”思想,不只是一个党的自身建设的问题,而是涉及到社会发展、民族振兴,必须着眼于努力推进新世纪党的双重历史任务的完成。我们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履行党对中华民族肩负的崇高历史责任,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更加深刻、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纲领,进一步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二、从“三个有利于”标准到“三个代表”标准的发展

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Ⅲ把它作为判断改革开放以及我们工作是非得失成败的标准。而“三个代表”在坚持和继承“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内容;明确了我们发展“生产力”是发展“先进生产力”;丰富了“人民生活水平”的具体内涵,认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是“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因此,“三个代表”发展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形成了新的“三个代表”标准,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要求“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和体现“三个代表”。

党只有坚持“三个代表”,并且从理论、路线、纲领、政策直到全部实践都能体现“三个代表”,才能使我们在今天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永葆党的先进性。这样,我们党就把自身建设的问题,同当今世界生产力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联系起来,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承担的历史任务联系起来,同中华民族在二十一世纪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因此,能不能真正做到“三个代表”,是衡量我们能不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根本标准。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纲领最终要上升到国家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纲领并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所以,“三个代表”标准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判断标准,也是国家的各项政策和工作开拓奋进的判断标准。我们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墨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创造适合时代特点,反映时代精神的先进文化,真正把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把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的最高标准,在实践中还要注重三条原则。首先,我们必须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其它各方面的创新。其次,必须抓住党的先进性这个核心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抓住了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两条主线——生产力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它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融人和贯穿了党的先进性,使党的本质要求与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实现党的先进性与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的有机统一。在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一定要充分估计这些变化对我们党执政提出的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我们要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并采取一整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有效的实现形式,真正切实地有系统地代表它们,不断保持自身的时代先进性。第三,必须坚持执政为民这个本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党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这是我们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我们党在围绕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所做的一切,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人民谋利益,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总之,我们要牢牢抓住“三个代表”这个根本标准,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三、从社会主义经济本质到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本质的拓展

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中,前两句话“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谈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生产力构成;后三句话“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谈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生产关系构成。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可以说,邓小平同志从社会主义经济本质视角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而“三个代表”不仅谈到了生产力,而且谈到了文化方面、政治方面,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讲全了,把社会主义经济、文化、政治要求都讲到了,体现了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本质。

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社会形态,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三个代表”集中体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本质关系,在牢牢地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必须敏锐地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且,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要求,切实地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从而使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具有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使中国共产党同其他一切剥削阶级及其政党区别开来,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政治本质。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邓小平同志一贯强调的至理名言。我们所强调的发展是社会全方位的发展,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社会的整体、协调、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当今的发展已经集中表现为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人民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表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表现为社会主义精神产品和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健康繁荣。这是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物质财富到意识形态全面推进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进程,这是比摆脱贫困、解决温饱更为艰巨、更为伟大的历史任务。江泽民同志在“5·13”重要讲话中进一步深刻指出:“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出现开创现代建设的新局面。”翻更加提升了发展的重要地位。今天,当我们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候,发展越来越需要以先进的生产力为支撑,以先进文化为引导,以人民群众为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三个代表”思想把我国的发展带入新的境界。发展是民族复兴的要求,发展是人民利益和时代进步的要求。我们要紧紧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紧紧抓住21世纪头一、二十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使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再上一个新台阶,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二篇:工商企业管理论文

内容提要:私营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的热点之一。论文以著名的民营企业苏宁集团的成功,阐述只要正确运用政策、抓住机遇、科学管理,私营企业一定会有光明前景,同时也必将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论文旨在阐明在新时代里,人们要敢于直面挑战,突破旧观念,私营企业也会大有作为。

关键词:私营企业持续发展

引论

闻名全国的苏宁电器连锁集团始创于1990年,历经十余年的艰辛、奋力拼搏,苏宁现已发展成为年销售规模80多亿、上缴税收过3亿元、员工万余名、连锁企业遍及全国24个省市地区的大型零售连锁企业集团。先后获得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企业之

一、全国民营企业10强、全国连锁企业10强、中国商业企业名牌企业、江苏省著名服务商标等殊荣。更可喜的是自1995年起,是苏宁率先在中国家电流通领域尝试连锁经营的模式。在江苏省内及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天津、成都、合肥、杭州、西安、深圳等地以直营和特许形式建立了数百家连锁店。自2000年苏宁确立了以综合电器升级,连锁扩张提速为战略的二次创业阶段。2003年在南京山西路开设18000平方米的专业自营旗舰店堪称亚洲电器单体店之首,这意味着苏宁电器从空调专营到综合家电经营,再到信息家电拓展的第三次腾飞。在经营品类上,苏宁在做大做强传统家电的同时,大力培育信息家电;在连锁网络建设上,苏宁坚持以时间换空间、数量决定质量,快速建设苏宁在全国的连锁网络。如此种种,我们作为消费者的同时,也见证了苏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苏宁集团从当初的“小个体”铸就成今日的辉煌,它成功地昭示了我国私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政策的开放,法律的完善是苏宁形成的根本

苏宁的诞生,绝非偶然,它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逐步完善。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中产生了两个重大的变化:一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替代计划经济,二是以公有制为主,多种经济共同发展替代单一公有制经济,二者密不可分的。私营企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对我国政治、社会、人文等已产生长远的影响。更据资料显示,浙江、贵州、重庆等省、市的工商联合会会长由私营企业主担任。在刚刚闭幕的中共“十六”大上,至少有7位私营企业主党员的代表。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我们进一步的强调要毫不动摇的发展私有制经济,而且提出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是共同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之中,不要把两者对立起来。据此,我们不难看出私营企业在我国正稳步地、持续发展,同时,关注私营企业的未来发展理应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热点和重点,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道理可谓曲折,它折射了我国特有的历史、文化、政治背景。50年代初期,个体、私营经济在我国城乡生产、流通领域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建国初期,私营经济工业产值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75%以上。

1993年底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在第二次审议稿的基础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而随着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民营经济在这个阶段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1992年到1995年这一段,民营经济每年增长的速度都保持在100%以上,甚至超过120%。1995年以后,国家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民营经济增长的势头有所回落,但依然是保持在20%以上。1998年修改后的宪法增加了“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内容,这对民营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这个阶段的一个明显特征是个体工商户数量减少了,但是私营企业的数量却有了很大的增量。苏宁集团成立于1990年,创业者以犀利的眼光,敏锐的市场嗅觉,从家电业寻找切入点,挑战国营企业,灵活经营,渐渐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二、规范的组织机构,是苏宁快速成长的源泉

苏宁电器组织体系的设立原则是:专业化分工、标准化作业、模块化架构、层级化管理。在内部管理中突出强调架构、职责与流程的建设。公司的组织架构伴随经营发展不断完善,现在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九大职能、三级管理体系。根据连锁经营与管理特点,苏宁电器内部组织体系划分为品牌营销、市场策划、连锁管理、物流配送、售后服务、行政后勤、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九大专业职能领域,集团总部决策层-地区管理中心经营层-终端作业层三个管理层级,并且在全国连锁网络中实现的岗位设置与职能的统一化、标准化,所有的苏宁子公司,都遵循相同的组织体系运作。苏宁电器建立了齐全的各岗位作业流程与管理规范体系,汇编了《经营管理手册》,作为整个连锁体系运行的基本行为准则。

与此同时,苏宁电器采用服务定位、全程全员服务的经营模式。服务定位包括对供应商的服务、对分销商的服务和对消费者服务三个方面,三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服务于分销商是为了发展连锁网络,壮大规模,更好地服务于供应商;服务于供应商能获取稳定的产品、价格、促销以及售后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分销商和消费者;服务于消费者,树立商业品牌,带动和培育供应商产品品牌。确定了供应商、分销商、消费者三位一体的服务对象,苏宁电器内部经营中贯彻售前、售中、售后全程服务,决策者、管理者、经营者全程服务。在企业经营中,苏宁电器注重互惠互利的厂商合作、平等尊重的厂商关系。在以利益为纽带的前提下,注重满足供应商的长远利益,为供应商培育品牌、提供生产启动资金,共同拓展和维护市场。联合分销商力量,形成统购分销,整合分散的渠道力量,为供应商提供规模采购订单。苏宁的经营风格,倡导以价值战取代价格战。从品牌资源、服务开发和价格组合上体现服务创新。通过创新经营手段,体现个性化、差异化的价值竞争。通过品类开发,开拓新的经营门类,新的经营品牌和新产品,带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通过科学引导消费,了解顾客真实需求,让顾客买到满意的商品,通过全程监管的配送和售后服务,满足顾客个性化的需求,得到物超价值的服务。如此比较规范化的组织架构,促成了苏宁由单一的电器公司向综合型集团公司的良好过渡。

三、以人为本的管理战略,是苏宁做大做强的核心

近年来,私营企业发展速度虽然很快,经济实力也逐步增强,但从总体上看,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小型企业,同时私营企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在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结构中所占比重不是很大。以所有权和经营权相结合的家族企业为主体,是我国私营企业处于初始阶段的显著特征。产权结构单一,股权分布集中,主要投资人占有绝大部分股份,绝大多数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紧密结合,经营决策权高度集中统一于主要投资人手中。股东会、董事会和经理办公会议的人员,具有很大的重叠性。党的基层组织、工会、职工代表大会等,一般不参与企业决策。截止到2002年6月底,境内A股市场上共有139家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为私营企业,它们仅占同期境内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11.84%。

尽管如此,借鉴国外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及结合本国成功民营企业的启迪,苏宁集团依托“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性化管理,取得了成功。

(一)以人为本 尊重员工主体意识

尊重员工的主体意识,就是充分肯定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私营企业要努力创造条件,使员工们自我意识到其工作的结果对自身有意义,值得为之奋斗;同时又能意识到其奋斗对社会或企业有一定的意义,应该为之效力。自成立以来,苏宁就本着“至真至诚”的为人之道、做事之本、与天下人合作、成天下之大事。

(二)以人为本 增强凝聚力

随着苏宁连锁事业的发展,一批又一批社会人才加盟全国各地的苏宁,成为苏宁大家庭的一员。企业社会化、人才本地化已成为今天苏宁的发展现实。苏宁在企业发展规模成倍增长的过程中,能保持稳健的扩张态势,归根结底是因为苏宁有一支过硬的员工队伍和领导团队。苏宁员工对企业的热爱,并不是来自企业的灌输,也不是来自制度的约束,而是一批又

一批苏宁老员工身体力行的榜样作用。苏宁的老员工在跟随企业多年的发展中,随着企业的壮大而获得个人利益和事业的发展,苏宁员工的社会地位和家庭生活质量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提升。成就与发展、尊重与荣誉、利益与保障是维系苏宁员工对企业热爱的纽带,正是这种热爱之情维系着苏宁由小到大、由大到强。

(三)以人为本 唯贤是用

苏宁集团认为:只有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人员才是人才,判断人才的标准是为企业的贡献的大小,即便拥有学历、资历或文凭,也要考察它的真正价值。苏宁电器选拔人员强调能力适度。所有人员的引进与配置都要符合岗位要求,合理搭配。同时倡导分工合作,不鼓励脱离集体的个人主义。敬业与团队合作精神是苏宁员工的基本要求。大学生是苏宁电器人才引进的重点途径。苏宁电器与全国各地几十所重点高等学府建立了人才输出的长期合作关系,每年都将从高校引进大批优秀的应届毕业生。2003年初,苏宁电器着眼于未来2-3年需要,启动了应届大学生“1200工程”,计划从全国各地的高校招聘1200名应届本科以上毕业生,经过1-2年精心培训与培养锻炼,最终充实到公司各个中层管理岗位中去。为了更好的培养人才,苏宁电器在总部专门成立培训管理部,组建了一支由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能熟练的技术人员组成的教师队伍,根据“专业化、个性化”原则,汇编了《经营管理》、《营销管理》、《连锁筹建》《售后服务》、《物流配送》等一套培训教材,为新进员工和在岗员工提供岗前适应性培训和在岗提高性培训。各管理部门也将培训工作的部门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制定了各自的培训计划,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的专业培训,并且在月度的工作考评和年终的部门评优中都将人员的培养输出作为重要的考评指标之一。

(四)以人为本 构筑施展舞台

创业10多年的苏宁实际上正处于企业发展的青年期,要想全面形成苏宁的企业文化也许还不太成熟。但是,面对全国5000多名苏宁员工的向往,面对社会舆论、行业公众的关注,苏宁提出一些苏宁企业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内涵,昭示于员工,公诸于社会。集团统一企业和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价值观是利益取向和利益分配的基础。苏宁在创业之初,企业的利益也就是创业者个人的利益,当苏宁企业规模逐渐扩大,企业利益的实现与员工利益和社会效益满足之间的关系的越来越密切。所以,今天的苏宁早已把企业的利益与员工个人利益融为一体。苏宁强调个人利益,但对个人利益、个人价值的理解和实现手段有企业的原则。苏宁要生存,苏宁的生存离不开与社会的协调、与环境的共融,因此相对于企业利益而言,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高于一切。苏宁要发展,要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因此相对于个人利益而言,企业的利益大于一切。苏宁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努力,苏宁员工的辛勤劳动是实现企业利益的现实力量,因此苏宁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创造财富的财富,不断地提高苏宁员工的利益回报是我们办企业的目的。每一个苏宁人,不管职位高低、不管能力大小,都是在苏宁品牌下、在苏宁团队中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每一个苏宁员工都要理所应当地在优先满足企业根本利益前提下。

(五)以人为本 采用科学激机制

苏宁电器建立有系统的评估考核制度体系。各岗位采取月度考核与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从工作职责、计划、精神风貌三方面对员工每月工作进行全面考评。量化考核、个性化考核是苏宁电器考核体系的一大特点,各项考核制度与评估指标都采取评分方式。由于连锁体系岗位设置比较繁多复杂,苏宁电器还着力突出个性化考核,针对不同岗位设置不同考核方案,制定了品牌营销岗位、职能部门岗位、连锁店营业员、配送中心、售后服务中心、客户服务中心、工程业务岗位等系列化的制度。

第三篇:工商企业管理论文选题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论文选题

1、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2、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研究

3、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研究

4、企业股份制改造问题研究

5、股份合作制问题研究

6、当前我国工业经济效益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的研究

7、关于劳动力市场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8、劳动力合理流动问题研究

9、知识员工的薪酬问题

10、我国工业技术结构合理化问题探讨

11、发展我国原材料、能源工业的途径的探讨

12、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的关系问题研究

13、我国工业企业规模结构发展趋势的探讨

14、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研究

15、人力资源分层分类管理研究

16、核心员工的报酬研究

17、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18、城市工业与乡镇工业发展的比较研究

19、员工离职倾向研究

20、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研究

21、员工忠诚度研究

2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23、知识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经营创新研究

24、整体薪酬研究

25、跨国人力资源管理

26、美国工业管理的演变及新发展的探讨

27、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与管理体制研究

28、对外开放与民族工业发展问题研究

29、地方工业发展模式研究

30、企业集团的国有资产管理研究

31、西方经济发展管理评述

32、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33、产业政策研究

34、空间经济(工业生产力布局)的探讨

35、试论技术进步与工业发展的关系

36、企业集团问题研究

37、国有资产管理监事会制度研究

38、无形资产评估研究

39、系统工程与管理现代化问题研究 40、工业企业的系统特征的探讨

41、决策方法研究(或应用)

42、企业组织设计探讨

43、企业库存管理优化问题的探讨

44、价值工程方法研究(或应用)

45、耗散结构与经济管理问题研究

46、协同论与经济管理问题的探讨

47、线性规划在管理中的应用

48、目标规划在管理中的应用

49、网络计划方法在管理中应用 50、电子计算机在管理中应用

51、企业系统工程分析与评价

52、用系统工程学指导优化组合的生产

53、管理中评分方法的研究

54、管理决策科学化研究

55、信息与经济管理

56、及时引进的可行性研究

57、技术改造的可行性研究

58、产品开发、设计的技术经济分析

59、企业改造中无形资产的界定与评估问题

60、企业破产中的资产评估的价值标准与评估方法 61、资产评估机构的风险及防范 62、企业无形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63、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模式 64、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 65、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的路径研究 66、质量认证与企业发展研究

67、IS09000质量管理模式特征研究 68、企业品牌价值评估宣传的前提条件 69、质量体系有效性研究 70、论生活得高质量的基础

71、论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改革 72、论信息时代的企业管理改革 73、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探 74、论企业家的修养

75、现代企业经营导向研究

76、企业组织面临的挑战与改革 77、论21世纪的经营文化

78、中国企业再造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79、论现代企业的信息化与知识化 80、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81、企业激励制度的构建 82、企业奖励制度设计

83、企业人员绩效考评问题研究 84、工资制度与工资形式研究 85、企业经营者的报酬制度研究

86、构建知识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组织结构

87、如何构造同知识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88、困难企业如何走出困境 89、现代企业生产方式发展趋势 90、当代企业管理和发展趋势研究 91、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本研究 92、公司制企业的资本结构联盟研究 93、当代企业战略联盟研究 94、企业形象战略研究 95、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研究

96、行为科学在思想工作中的运用 97、大企业战略模式研究

98、企业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99、企业科技水平的评价 100、新产品开发的战略决策 101、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条件分析 102、虚拟经营研究 103、中小企业如何实施名牌战略 104、企业营运资本管理策略 105、企业人力资源激励理论与方法研究 106、企业决策机制研究 107、论合作营销战略与研究 108、大市场营销战略与管理 109、企业跨国经营研究

110、论企业知识时代与信息化得客观必然性 111、论企业管理技术的现代化 112、企业技术联盟问题研究 113、民营企业二次创业问题研究 114、企业知识管理问题研究 115、企业核心能力提升问题研究 116、产业竞争力问题研究 117、人力资源规划方法研究 118、国企变革中的劳动关系研究 119、知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120、e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121、人力资源与企业竞争优势研究 122、变革与工作再设计研究 123、劳动关系研究 124、利益相关者研究 125、社会责任研究 126、沟通研究 127、冲突管理 128、工作压力研究 129、心理契约研究 130、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研究 131、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研究 132、人力资源投资风险研究 133、职业生涯管理研究 134、团队管理研究

135、学习型组织研究

136、管理变革与创新研究 137、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138、知识员工人力资源管理流失研究 139、模糊绩效研究 140、员工个性心理与管理

第四篇:工商企业管理论文选题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1、发展我国原材料、能源工业的途径的探讨

2、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的关系问题研究

3、我国工业企业规模结构发展趋势的探讨

4、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研究

5、人力资源分层分类管理研究

6、核心员工的报酬研究

7、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8、城市工业与乡镇工业发展的比较研究

9、员工离职倾向研究

10、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研究

11、员工忠诚度研究

1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13、知识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经营创新研究

14、我国工业技术结构合理化问题研究

15、跨国人力资源管理

16、美国工业管理的演变及新发展的探讨

17、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与管理体制研究

18、对外开放与民族工业发展问题研究

19、地方工业发展模式研究

20、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21、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研究

22、高级管理人员地激励研究

23、企业股份制改造问题研究

24、股份合作制问题研究

25、当前我国工业经济效益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的研究

26、关于劳动力市场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27、劳动力合理流动问题研究

第五篇:工商企业管理论文选题

二、工商管理专业

1.企业竞争战略研究

2.民营企业发展研究

3.技术标准的管理体制研究

4.技术标准战略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展的管理体制研究

5.XX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

6.民营企业成长中的人才问题分析

7.民营企业的发展问题分析

8.供应链最短交货期模型

9.供水安全机制研究

10.国有资产监管与经营研究

11.企业知识、资本管理及其运营研究

12.我国奢侈品产业经营模式创新研究

13.项目型企业的知识管理研究——以XX公司为例

14.中国名牌与品牌相关的研究

15.产学研联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

16.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的影响

17.东方文化与企业管理

18.江西省创业环境与民营企业发展研究

19.江西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发展研究

20.服务企业运作管理研究

21.生产运作管理专题研究

22.私营企业新型银企关系探索

23.现代企业理论与公司治理研究

24.基于资源观的企业竞争优势研究

25.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研究

26.我国企业经营国际化战略研究

27.企业信息化案例研究

28.知识型企业的组织模式研究

29.创业管理环境、机制、必备技能研究

30.企业并购行为及市场效应研究

31.流程管理和流程优化

32.中小企业成长战略

33.创业管理

34.公司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践

35.公用事业企业管理与企业改革

36.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37.民营企业发展研究

38.资源类企业的竞争机制研究

39.节能减排与管理绿色化

40.国际企业管理

41.战略管理

下载2012年春季工商企业管理 马林 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年春季工商企业管理 马林 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商企业管理论文c

    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商业伦理责任的研究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企业面临的竞争越加激烈且呈现多元化我国多数企业 “高投入-底产出”的经营模式不再适应新的竞争形势,......

    工商企业管理论文(范文大全)

    中央电大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浅析xxxxxxxxxxxxxx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 姓 名 xxxx 学 号 xxxxxxxxxxx 工作单位 大xxxxxxxxxxx局 所在分校 xxxxxxxxxxxx校 指导......

    现代工商企业管理论文.DOC

    现代工商企业管理论文 论工商企业管理中的信息管理 摘要: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首要条件就是把握市场需求,利用信息技术了解顾客需求,提供优质和完美的服务来满足顾客需求,它是企业......

    工商企业管理论文(唐利)

    旅游饭店企业文化构建模式探讨姓名学号班级唐利工商企业管理10年秋2012年4月26日1043001456727摘要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的灵魂,已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焦点。本文在概括企业文化......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论文选题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论文选题1、新世纪我国国有企业的现实特征与发展目标探讨2、 我国国有中小型企业放开搞活不同方式的比较与选择3、 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的难点与对策4、......

    工商企业管理论文(共5则)

    附件一:西南科技大学网络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格式范例 毕业论文中文摘要范例论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宋粗体三号居中) (姓名)(宋体小四居中)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学院经济管理专......

    工商企业管理论文1范文

    中央电大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浅谈石嘴山市星瀚集团市政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姓名徐婷学号1064001251004工作单位星翰集团所在分校石嘴山分校指导教......

    工商企业管理 论文参考题目

    工商企业管理 部分论文参考题目(这些题目都是05届毕业生送往省厅评估的论文,可作开题参考使用)1. 关于完善诸暨袜业营销方面的现状及对策分析2. 营销部在酒店中扮演的重要角色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