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什么?
答:实现共产主义。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什么?
答:坚持一切从实际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3.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4.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什么?
答: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什么?
答: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6.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他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7、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什么?
答:理论联系实际。
第一章
1.时间的特点是什么?
答:一维性。2.意识的产生、本质是什么?
答: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印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3.列宁的物质定义和意义?
答: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义: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它的内容是怎么样的?
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体系问题。包括: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是什么?
答: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6.质变和量变的关系如何?说说如何对待我国国有企业改革。
答: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质量互变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7.如何理解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
答: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首先,实践是人类所独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因此人类改造自然同时也在改造着人类的社会。8.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答: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9.什么是矛盾的特殊性?
答: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
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点。
三,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10.如何理解辩证的否定?
答: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11.意识的能动作用?
答: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1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1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如何?
答:区别: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总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和相对的。联系:在相对静止中有绝对的运动,即静中有动,在绝对的运动中有相对的静止,即动中有静。
1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什么?
答:联系发展。
16.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说明开展思想工作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答:矛盾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也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过渡句 实际
第二章
1.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什么是感性认识?有几种形式?有何特点?
答:对事物的现象或外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特点:抽象,间接,深刻。
3.什么是真理?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 答:真理:与客观实体相符合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2、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4.如何理解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相对性? 答:
1、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2、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原理为我们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5.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是什么?
答: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
2、认识能够指导意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6.人类认识的基础是 社会实践。
第三章
1.什么是社会存在,它包括哪些内容?
答: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2.什么是社会意识,它包括那些内容?
答: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层面,是社会存在的反应。根据不同角度可以将意识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如何?对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有什么意义?
答: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这一规律就内容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在当前,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原理,就要敏锐地把握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前进。4.生产力的构成是怎样的?
答:
1、劳动资料
2、劳动对象
3、劳动者 5.在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 生产关系。6.社会革命的实质是什么?
答: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7.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答: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8.上层建筑的核心是什么?
答:国家政权。9.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如何?
答: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于国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并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着重要作用。10.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答: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1.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用这个原理说明科教兴国的意义。
答:
1、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改变和巨大进步;
2、科学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
3、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的提高劳动生产率;
4、生产力中还包含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总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能在科学技术上不断进取,就有可能实现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事实表明,我国制定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鼓励自主创新,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是正确的战略 决策。
12.国家的实质是?
答: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13.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14.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阶级斗争。
15.用否定之否定规律说明社会形态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答: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评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社会形态的更替还表现为历史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渐进性与跨越性的统一。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渐进性主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其历史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行、渐进性并不否认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跨越性。
第四章
1.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答:
一、社会分工的出现;二,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2.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答:对立统一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3.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答: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4.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关系是什么?
答: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5.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是什么关系?
答: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反比关系)6.为什么说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量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答: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
7、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从较长时间来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能够相抵,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相一致的。8.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什么?
答:货币资本的职能,生产资本的职能,商品资本的职能。9.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什么?
答: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
10.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作用:
1、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分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11.什么是货币?它的职能有哪些?
答: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12.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剩余价值。13.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有什么特点?
答:它的使用价值就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14.什么是商品?它的两个因素是什么?
答: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什么?
答: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第五章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答:实质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2.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真正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原因、实质是什么?
表现: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5、政治制度的变化。
原因: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变,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质: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4.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三种基本形式是什么? 答:借贷资本输出,生产资本输出,商品资本输出。5.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动因及后果是什么?
答:表现:
1、生产的全球化;
2、贸易的全球化;
3、金融的全球化;
4、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动因: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其次,跨国公司的发展。最后,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后果:积极影响:发展中国家可利用这一机会增强经济的竞争力,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解决产品销售问题,组建大型跨国公式,以便获得更大的利益。消极影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环境恶化,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存在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第六章、第七章
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 历史必然的。2.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3.如何理解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曲折性.答: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4.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答:第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第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总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5.理解“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的内涵及二者的关系。
答: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方便;而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他告诫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绝不会成为现实。
6.吸收来至其它阶级和阶层的具备党员条件的人入党是否会影响党的先进性,并说明原因。答:马克思主义政党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组成。吸收来至其它阶级和阶层得具备党员条件的人入党,并不影响党的先进性,反而能扩大党的队伍,为党增加新鲜血液,是党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
7、如何理解“苏联模式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答: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曾经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模式的弊端逐步显现,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证明,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8.社会主义如何进行改革?
答:第一,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第二,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和步骤;第三,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9.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
1、物质极大丰富,生产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10、人的发展是怎样的?
答:全面、自由、充分发展。
11、人类解放就是从什么到什么的飞跃? 答: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
第二篇: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提法正确的是()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B、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C、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D、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
2、“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A、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B、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C、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D、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3、“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A、《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 B、《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 C、《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 D、《资本论》中的一段话
4、“人的依赖性关系”是()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5、“物的依赖性关系”是()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7、“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A、是矛盾的 B、是两回事 C、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8、“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A、时间性概念 B、空间性概念 C、历史性概念 D、物质性概念
9、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A、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B、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C、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D、消灭利益差别
10、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11、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 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12、江泽民说:“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江泽民所说的“远大理想”是指()A、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D、个人对将来职业的向往与追求
13、下列属于自由王国社会状态的是()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14、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A、两种不同的状态 B、两种不同的选择 C、两条不同的道路 D、两种不同的理想
15、自由王国是指人们()A、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 B、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 C、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
D、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
单项选择题答案
1、D
2、B
3、A
4、A
5、B
6、D
7、C
8、C
9、D
10、D
11、D
12、A
13、D
14、A
15、D
三、辨析题
1、空想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同历史的发展成反比的。【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意义做出的评价。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肯定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在历史上曾经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认为,空想社会主义存在着严重缺陷:第一,空想社会主义没有发现资本主义的规律和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本质,他们是从道德情感出发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第二,空想社会主义不承认无产阶级是变革资本主义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社会力量,宣扬天才论和唯心史观;第三,空想社会主义不懂得阶级斗争的意义,否认暴力革命的必要性,因而无法找到变革社会的现实道路。马克思主义认为,当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尚未激化,无产阶级尚未觉悟时,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具有解放人们的思想、启发人们的觉悟的积极作用。当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激化,无产阶级革命已经付诸实践时,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局限和缺陷就日益暴露出来。
2、自由王国是在必然王国中自由时间积累的结果。【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在认识上,必然王国指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还没有真正认识而不能自觉地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自由王国指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认识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并自觉依照这一认识来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在社会历史中,必然王国指人受盲目必然性支配,特别是受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的奴役和支配的社会状态;自由王国指人自己成为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人,摆脱了盲目性,能自觉创造自己历史的社会状态。人类真正进入自由王国也就是共产主义的实现。人类的认识史和社会史,都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发展是一个无限的过程。
一方面,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另一方面,进入自由王国所需的条件是在必然王国中积累起来的,表现为在必然王国中劳动时间不断缩减,自由时间不断增加。自由时间不断增加且得到合理的享用,人们在日益增加的自由时间中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条件。
3、社会主义的目标是社会的发展。【答案要点】
此观点不全面。社会发展主要指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其成果表现为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社会发展是人类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社会关系不断进化的过程。促进社会发展是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但却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任务和目标。社会主义的目标是要实现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四、材料分析题
1、【材料1】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他也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的即将到来的崩溃和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的发展。(《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6页)【材料2】新思潮的优点又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期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材料3】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 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3页)【材料4】我们可以绝对有把握地说,剥夺资本家一定会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蓬勃发展。但是,生产力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向前发展,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发展到打破分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把劳动变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这都是我们所不知道而且也不可能知道的。(《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7—198页)【材料5】我们只能谈国家消亡的必然性,同时着重指出这个过程是长期的,指出它的长短将取决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发展速度,而把消亡的日期或消亡的具体形式问题作为悬案,因为现在还没有可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材料。(《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8页)请回答:
(1)马克思主义在预测未来社会问题上的基本态度是怎样的?(2)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理解未来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关系的? 【答案要点】
(1)马克思主义反对像空想社会主义者那样从主观愿望出发,详而又详地预测未来社会,他们只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社会的特点。
(2)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现在的美好愿望和具体计划都不能对未来社会有任何作用,我们现在的实践活动是通向未来世界的,但进入理想社会需要我们长期的在实践中积累更多的条件。
2、【材料1】法国前总理若斯潘认为,既然狂风暴雨的时代已经来临,人们也就不再可能否认无控制的资本主义可能带来的危害了,即使是那些最能吹捧经济自由主义、不受边界限制的全球化以及市场法则的人也无法做到这一点。资本主义最坏的敌人可能就是资本主义本身。
【材料2】由于资本主义使人类屈从于经济,它腐蚀了人类关系,破坏了社会基础,产生了道德真空,在那里,除了个人的欲望外,别的什么都没有价值。人类不适应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要求没完没了地提高生产率,机器和产品可以变得越来越便宜,但人类本身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当效率的提高导致失业时,人类的生活就会变得绝望起来,他们只能靠福利和犯罪生存。社会主义者就是要提醒世界,应该放在第一位的是人而不是生产。不能为了经济目的而牺牲任何人。这种对普通人的关注正是社会主义所主张和关心的。(【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从历史看社会主义的未来》,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年第2期)【材料3】人们需要的不仅是比过去更好的社会,而是像社会主义者一贯坚持的那样,需要的是一个与现状不同的社会,这一社会不仅能使人性从不受控制的生产中制度中得到拯救,还能使人类的生活变得有价值,不仅舒适,还有尊严。(【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从历史看社会主义的未来》,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年第2期)请回答
(1)上述外国学者主要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什么弊病?(2)社会主义如何应对21世纪的世界性挑战? 【答案要点】
(1)上述外国学者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其中,过分注重物质生产和经济利益,而忽略对普通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尊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主要弊病。
(2)2l世纪,人类面临环境问题、贫富差距悬殊、普通人的权利等方面问题的挑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也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展开了竞争。为了迎接挑战,大多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是中国共产党人选择的应对21世纪世界性挑战的具体道路。
第三篇: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提法正确的是()
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B.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C.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D.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
2.“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A.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B.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C.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D.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3.“代替那存在的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A.《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 B.《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 C.《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 D.《资本论》中的一段话 4.“人的依赖性关系”是()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5.“物的依赖性关系”是()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7.“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A.是矛盾的 B.是两回事
C.是有内在联系的 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8.“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A.时间性概念 B.空间性概念 C.历史性概念 D.物质性概念
9.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A.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B.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C.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D.消灭利益差别
10.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11.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 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进程 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12.江泽民说:“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江泽民所说的“远大理想”是指()A.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D.个人对将来职业的向往与追求
13.下列属于自由王国社会状态的是()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14.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A.两种不同的状态 B.两种不同的选择 C.两种不同的道路 D.两种不同的理想
15.自由王国是指人们()
A.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
B.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 C.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
D.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 【单项选择题答案】
1.D 2.B 3.A 4.A 5.B 6.D 7.C 8.C 9.D 10.D 11.D 12.A 13.D 14.A 15.D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共产主义含义的有()A.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 B.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 C.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 D.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其他思想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A.前者从客观规律出发,后者从理性出发
B.前者侧重于一般规律的揭示,后者侧重于详尽细节的描绘
C.前者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后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 D.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 3.下列现象属于共产主义社会特征的有()A.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需分配 B.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劳分配
C.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4.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有()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别 B.工业和农业的差别 C.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5.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的根据是()A.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
B.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 C.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的 D.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的 6.作为社会历史范畴,自由王国是指()A.人们不受任何制约的自由状态
B.人们完全认识了自然和社会历史的必然性
C.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而成为自己和社会关系的主人 D.共产主义的社会状态
7.下列选项属于人类解放含义的有()A.完全摆脱自然力和社会关系 B.获得绝对自由
C.从自然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 D.从社会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 8.人的全面发展是指()
A.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B.人的需要的全面丰富和充分满足 C.个人潜力和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D.人的各种要求都能得到满足 9.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A.实现了在分配上的真正平等 B.默认劳动者不同的个人天赋 C.体现着等价交换原则 D.有其历史局限性
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A.现阶段我党的低级纲领 B.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
C.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D.通向共产主义的康庄大道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CD 2.ABC 3.ACD 4.BCD 5.ABCD 6.BCD 7.CD 8.ABC 9.BCD 10.ABCD
三、辨析题
1.空想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同历史的发展成反比的。【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意义作出的评价。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肯定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在历史上曾经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认为,空想社会主义存在着严重缺陷:第一,空想社会主义没有发现资本主义的规律和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本质,他们是从道德情感出发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第二,空想社会主义不承认无产阶级是变革资本主义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社会力量,宣扬天才论和唯心史观;第三,空想社会主义不懂得阶级斗争的意义,否认暴力革命的必要性,因而无法找到变革社会的现实道路。马克思主义认为,当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尚未激化,无产阶级尚未觉悟时,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具有解放人们的思想、启发人们的觉悟的积极作用。当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激化,无产阶级革命已经付诸实践时,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局限和缺陷就日益暴露出来。
2.自由王国是在必然王国中自由时间积累的结果。【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在认识上,必然王国指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还没有真正认识而不能自觉地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自由王国指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认识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并自觉依照这一认识来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在社会历史中,必然王国指人受盲目必然性支配,特别是受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的奴役和支配的社会状态;自由王国指人自己成为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人,摆脱了盲目性,能自觉创造自己历史的社会状态。人类真正进入自由王国也就是共产主义的实现。人类的认识史和社会史,都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发展是一个无限的过程。
一方面,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另一方面,进入自由王国所需的条件是在必然王国中积累起来的,表现为在必然王国中劳动时间不断缩减,自由时间不断增加。自由时间不断增加且得到合理的享用,人们在日益增加的自由时间中全面而自由地发展,是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条件。
四、材料分析题
1.【材料1】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他也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即将到来的崩溃和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的发展。(《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6页)
【材料2】新思潮的优点又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期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
【材料3】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3页)
【材料4】我们可以绝对有把握地说,剥夺资本家一定会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蓬勃发展。但是,生产力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向前发展,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发展到打破分工、消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对立、把劳动变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这都是我们不知道而且也不可能知道的。(《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7~198页)
【材料5】我们只能谈国家消亡的必然性,同时着重指出这个过程是长期的,指出它的长短将取决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发展速度,而把消亡的日期或消亡的具体形式作为悬案,因为现在还没有可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材料。(《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8页)请回答:
(1)马克思主义在预测未来社会问题上的基本态度是怎样的?(2)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理解未来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关系的? 【答案要点】
(1)马克思主义反对像空想社会主义者那样从主观愿望出发,详而又详地预测未来社会,他们只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社会的特点。(2)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现在的美好愿望和具体计划都不能对未来社会有任何作用,我们现在的实践活动是通向未来世界的,但进入理想社会需要我们长期地在实践中积累更多的条件。
2.【材料1】法国前总理若斯潘认为,既然狂风暴雨的时代已经来临,人们也就不再可能否认无控制的资本主义可能带来的危害了,即使是那些最能吹捧经济自由主义、不受边界限制的全球化以及市场法则的人也无法做到这一点。资本主义最坏的敌人可能就是资本主义本身。
【材料2】由于资本主义使人类屈从于经济,它腐蚀了人类关系,破坏了社会基础,产生了道德真空,在那里,除了个人的欲望外,别的什么都没有价值。人类不适应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要求没完没了地提高生产率,机器和产品可以变得越来越便宜,但人类本身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当效率的提高导致失业时,人类的生活就会变得绝望起来,他们只能依靠福利和犯罪生存。社会主义者就是要提醒世界,应该放在第一位的是人而不是生产。不能为了经济目的而牺牲任何人。这种对普通人的关注正是社会主义所主张和关心的。([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从历史看社会主义的未来》,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年第2期)请回答:
【材料3】人们需要的不仅是比过去更好的社会,而是像社会主义者一贯坚持的那样,需要的是一个与现状不同的社会,这一社会不仅能使人性从不受控制的生产制度中得到拯救,还能使人类的生活变得有价值,不仅舒适,还有尊严。([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从历史看社会主义的未来》,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年第2期)(1)上述外国学者主要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什么弊病?(2)社会主义如何应对21世纪的世界性挑战? 【答案要点】
(1)上述外国学者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其中,过分注重物质生产和经济利益,而忽略对普通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尊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主要弊病。
(2)21世纪,人类面临环境问题,贫富差距悬殊,普通人的权利等方面问题的挑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也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展开了竞争。为了迎接挑战,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是中国共产党人选择的应对21世纪世界性挑战的具体道路。
第四篇: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最崇高的的社会理想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最崇高的的社会理想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1.社会发展的进步趋势,突出地表现在()的历史过程中。
A.人的全面发展
B.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C.生产力发展
D.生产关系变革
2.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是()。
A.独立国家联合体 B.独立个人联合体
C.自由组织联合体
D.自由人的联合体
3.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发展阶段。
A.资本主义
B.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当前,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集中体现在()。
A.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B.为共产主义而奋斗
C.为实现小康社会而奋斗
D.为建构和谐社会而奋斗
5.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党的最高纲领是()。
A.实现共产主义 B.建构和谐社会
C.实现“天下为公”
D.实现“大同世界”
6.共产主义只有在()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A.社会主义社会 B.和谐社会
C.小康社会
D.自由人的联合体
7.社会进步必然促进并直接表现为()。
A.物的极大丰富 B.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C.人的发展
D.社会形态的变更
8.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劳动 C.按劳分配
D.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9.最早提出空想社会主义的著作是()
A.《乌托邦》
B.《太阳城》
C.《自然法典》
D.《论法制和法律的原则》
10.16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是()
A.圣西门
B.傅立叶
C.欧文
D.托马斯•莫尔
11.“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这是()说的。
A.恩格斯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
12.“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这是()对马克思哲学的功能说明。
A.恩格斯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
13.“我所在的党并没有任何一劳永逸的现成方案。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去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这是()对共产主义具体历史性的阐述。
A.马克思
B.恩格斯
C.斯大林
D.毛泽东
14.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初期经历了()的过程。
A.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B.从新经济政策到战时共产主义
C.从土地革命到工业革命
D.从农村暴动到城市起义
15.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
A.实行计划经济
B.计划经济加市场经济
C.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共同富裕
D.和谐社会
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是()提出来的
A.毛泽东
B.马克思
C.列宁
D.邓小平
17.工人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向“自为的阶级”转化的重要标志是:()
A.工人运动的兴起
B.工人组织的形成C.共产主义理想的提出 D.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以及工人阶级政党的产生
18.“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这一命题的本质内涵是:()A.工人阶级和其他阶级在本质上融为一个阶级 B.工人阶级和其他阶级在利益上没有差别
C.工人阶级只有使整个社会彻底摆脱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才能彻底解放自己
D.工人阶级的解放分为两步:首先解放其他阶级,最后解放自己
19.科学理论与“空想”或“幻想”的差别是:()
A.科学理想具有客观必然性,“空想”或“幻想”是纯粹的主观想像
B.科学理想是对未来社会的详细描绘,“空想”或“幻想”是对未来社会的大致构想
C.科学理想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的,“空想”或“幻想”缺乏严密的理论论证
D.科学理想面向未来,“空想”或“幻想”局限于现实
20.“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它的意义是指:()
A.社会主义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变革活动 B.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形态的更替
C.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制度的根本改变
D.社会主义改革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斗争
21.“社会主义道路不是涅瓦大街,它不是笔直的。”这句话是:()
A.历史唯心论
B.历史倒退论
C.历史进步论
D.历史循环论
22.社会和谐是指:()
A.人与自然没有矛盾
B.人与社会没有矛盾
C.人与人没有矛盾 D.和而不同的社会环境
23.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像一个魔术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魔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这里的“魔鬼”是指:()
A.科学技术
B.生产力
C.生产关系
D.生产方式
24.“未来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这种观点是:()
A.历史唯物论的观点
B.历史唯心论的观点
C.不可知论的观点 D.怀疑论的观点
[参考答案:1.B 2.D
3.C
4.A
5.A
6.A
7.C
8.B 9.A
10.D
11.A 12.B
13.B
14.A
15.C
16.D
17.D
18.C
19.A
20.A 21.C 22.D 23.B 24.A]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是()。
A.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B.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C.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
D.把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见看作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认识过程
2.三大差别是指()。
A.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B.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差别 C.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D.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3.马克思曾把人的发展的历史进程区分为()三个阶段,并认为它们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形态。
A.“人的依赖关系”阶段
B.“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 C.“物的独立性”阶段 D.“自由个性”阶段 4.共产主义是()。
A.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B.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C.人类的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D.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5.“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的社会状态。
A.相互联接 B.互不关联
C.两种不同
D.基本相同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具有的一般市场经济特征主要表现为()
A.经济关系的市场化
B.宏观调控间接化
C.企业行为自主化
D.经济管理法制化
7.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经典构想是()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计划经济
C.按劳分配或按需分配
D.消灭商品和货币
8.社会主义国家在早期模式建构过程中所存在的局限性是()
A.否定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必要性 B.用行政手段代替经济规律
C.计划高于一切 D.平均主义 9.共产主义理想的根本特点是:()
A.建立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之上 B.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 C.具有实现这种理想的现实力量 D.提出了实现这种理想的正确道路
E.社会主义运动已经并正在用实践证明着它的必然性
10.“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包含着人的努力奋斗”,这句话有如下几层意蕴:()
A.社会规律的实现不能离开人的活动 B.社会规律本质上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 C.人的一切活动都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D.共产主义的实现离不开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自觉能动性 E.共产主义离不开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11.社会主义充分发展并向共产主义过渡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是因为:()
A.共产主义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社会财富充分涌流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B.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交往普遍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C.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D.共产主义只有在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E.共产主义只有在民族国家消亡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1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是()
A.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B.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C.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空想的详尽描绘 D.坚持发展观点,把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见看作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认识过程
[参考答案:1.ABCD 2.ACD 3.ABD 4.BCD
5.AC 6.ABCD 7.ABCD 8.ABCD 9.ABCDE 10.ABDE 11.ABCDE 12.ABCD]
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出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1.共产主义社会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的。所以,只要生产力高度发达就可以直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2.一部人类的历史,也就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史。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因为生产要素本身能够创造价值。
4.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以社会主义为目标的市场经济。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股份制。7.共产主义实现是一个自然和自发的历史过程。
8.全部人类历史进步的根源是对抗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9.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10.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意味着人类历史的终结。[参考答案要点:]
1.答案要点:错误。诚然,共产主义社会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的。但是,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全社会公有制基础之上的。因此,生产力不能直接决定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能说生产力高度发达就可以直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例如,当前生产力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必须经过社会主义阶段,才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2.答案要点:正确。一部人类的历史,也就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史。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与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发展是互相关联、互为因果的。一方面,人的自由与社会关系的改变,推动着社会形态的更替,推动着社会进步与文明的发展。另一方面,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进步与文明的发展也意味着人的实践活动条件的改善,它们又会反过来成为推动人的自由与解放发展的强大杠杆。社会形态的每一次更替,都会使人类获得一定的自由与解放。只有在“自由王国”即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类才能获得全面与彻底的自由和解放。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自由王国”,是真正人的社会。
3.答案要点:错误。(1)生产要素在生产价值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下,应该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的分配制度。(2)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4.答案要点:错误。第一,社会主义本质不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实践的角度考察都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二,计划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形式,市场经济也是一种资源配置形式,社会主义可以用,资本主义也可以用。
5.答案要点:错误。(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市场经济的基础。(2)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成以社会主义为目标的市场经济,是否定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制度属性,不是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当作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既定的基本制度基础上,而当作所谓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3)在现实的历史进程中,不存在抽象的超历史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都与一定的国情和社会制度相结合。上述观点实质上是否定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规定性。
6.答案要点:错误。(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2)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3)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则下,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能够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4)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解为股份制是错误的。
7.答案要点:错误。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内在地包含着人的努力奋斗,它不会自动和自发地实现。社会规律产生于人类的社会活动,它本身就是人们社会活动的规律。因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和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过程,离不开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自觉能动性,离不开千百万人民群众的长期的实践斗争。8.答案要点:错误。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原始社会和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都不会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全部人类历史进步的根源归根结底是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
9.答案要点:正确。社会主义社会并不是人类历史的最终状况,它和其他社会形态一样,也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那种把社会主义社会看成是一个最终完成了的无矛盾的历史形态的观点,是不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的。
10.答案要点: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在更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前进的社会。它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而是人类自由自觉历史的开端。
四、论述题
1.既然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又要人们去努力追求?既然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什么又说“共产主义渺茫”论是错误的?请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予以正确解答。
2.如何在大学生活中体现自己的理想信念追求?个人理想如何才能与社会理想一致起来?
3.试联系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阐述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4.阐述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特点和优点。
5.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论述共产主义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6.结合当今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论述“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参考答案要点:]
1.答案要点:虽然说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的必然,但是又需要人们去努力追求。一方面,人类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不断进步的必然趋势,共产主义社会必定会成为现实。首先,社会进步的最深刻的根源存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之中,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进步的最根本的动力。其次,在阶级社会里,社会进步常常是在阶级斗争的直接推动下实现的。再次,社会进步也是历史主体即人民群众自觉追求的结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进步的实现力量。
另一方面,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才能实现。共产主义也是这样。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在人们的活动中形成的,是人们社会活动的规律,它的实现和发挥作用离不开人们的社会活动,特别是离不开人们自觉创造历史的活动。可以说,在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中就包含着无产阶级和先进人类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
虽然说,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共产主义渺茫”论则是错误的。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理想,它与一切空想和幻想有着本质的区别。共产主义理想是一种社会理想,这个理想虽然远大,但它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设立的社会发展目标。共产主义理想并不神秘。我们虽然对未来共产主义理想的细节不能进行详尽的描绘,但完全可以根据我们对社会结构的认识,从生产力状况、生产关系状况、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去考察;完全可以根据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对其轮廓和基本特征不断加深认识。而且,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不靠什么神秘的力量或奇迹,而是靠社会的发展,靠人的实践。
2.答案要点:我们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做走向自由王国的自觉实践者,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不断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向未来推进,直至实现共产主义。
我们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在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自己的价值。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3.答案要点:(1)改革(开放也是改革)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时期最鲜明的特征。同时改革又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3)改革实质上也是一项革命。这是因为:第一、改革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解放生产力;第二、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第三、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4)社会主义社会从不成熟到成熟、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是在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中逐步完成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通过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完善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4.答案要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从经济上说,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从政治上说,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主导地位。二者都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社会目标。
第一,我国公有制经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结构,特别是国有及由国家控股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将会具有更强的活力和更高的效益。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鼓励先进、提高效率、展开合理竞争,同时又不会导致两极分化。这是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同的另一个特征。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强有力的国家宏观调控机制,政府可以通过经济社会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创造一个稳定的、安全的和公平的社会环境,确保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
5.答案要点:(1)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物质财富的充分涌流,人们精神境界的不断提高,共产主义新人的培养和成长,等等,都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因而,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并向共产主义过渡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2)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的初级阶级它自身又会经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现在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3)当代资本主义的衰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6.答案要点:(1)马克思论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同时也提出了“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2)“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而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全面准确地学习和把握“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既有利于人们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心,同时也有利于人们坚持科学态度,充分尊重客观规律,脚踏实地地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
(3)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一方面我们要坚定“两个必然”的思想,另一方面则要看到它的实现是一个相当长期的历史过程。
五、材料分析题
1.下面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的有关论述。
材料1:“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性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马克思)
材料2:“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符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但是不管怎样,这个领域始终是一个必然王国。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但是这个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马克思)
材料3:“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个体生存斗争停止了。于是,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却受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些一直作为异己的、支配着人们的自然规律而同人们相对立的规律,那时就将被人们熟练地运用,因而将听从人们的支配。人们自身的社会结合一直是作为自然界和历史强加于他们的东西而同他们相对立的,现在则变成他们自己的自由行动了。至今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大部分并且越来越多地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恩格斯)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以上材料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什么?
(2)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飞跃实现的条件是什么?。[参考答题要点:](1)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2)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飞跃实现的条件是:只有“劳动转化为自主活动”,“被迫交往转化为所有个人作为真正个人参加的交往”,“个人向完整的个人发展及一切自发性的消除。”联合的个人成为自然、社会与自身的主人——自由自觉的个人时,自由王国才能实现。
2.下面是一组关于和谐社会的材料。
材料1 :建立“和谐”的新社会,从社会主义的思想先驱们那里就一直是一种美好的理想。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指出现存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的,必然为“和谐社会”所代替。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进行的共产主义试验,也以“新和谐”命名。1842年,德国空想社会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文中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指出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马克思称这本书是工人阶级“史无前例的光辉灿烂的处女作”。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分析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局限性和理论缺陷,认为他们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也没有找到实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结果只能陷入空想。(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材料2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和谐社会”思想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局限性。2.社会公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参考答案要点](1)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对于未来社会理想提出了种种预测,他们把社会和谐作为未来社会的理想目标,有其历史的进步性。但是,空想社会主义者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不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没有找到实现社会变革、社会和谐的正确途径和阶级力量,所以只能陷入空想。(2)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要的和基本的价值取向;追求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旨;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要建立、健全公平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促进社会和谐。3.下面是一组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论述的材料。
恩格斯:“我所在的党并没有任何一劳永逸的现成方案。我们对于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恩格斯:“无论如何,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们自己会决定,是否应当为此采取某种措施,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以及究竟是什么样的措施。我不认为自己有向他们提出这方面的建议和劝导的使命。那些人无论如何也会和我们一样聪明。”恩格斯:“历史同认识一样,永远不会在人类的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结束;完美的社会、完美的‘国家’是只能在幻想中存在的东西;相反,一切依次更替的历史状态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阶段。”
毛泽东:“资本主义要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转变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还是要转化的,也是有始有终的,一定分阶段的,不会固定不变的,将来或许要另起个名字。只有量变,没有质变,那就违背了辩证法。”邓小平:“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运用材料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看待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方法。2.正确认识我国现在尚处于社会主义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意义。[参考答案要点:]
(1)马克思主义者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进行观察和分析的科学方法,概括起来说,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第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第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空想的详尽的描绘;第四,坚持发展观点,把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见看作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认识过程。
(2)正确认识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是我们观察当代中国问题的根本出发点。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克服了那些超阶段的错误观点和政策,同时又拒绝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这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
4.下面是一组革命导师论述无产阶级革命的材料。
材料1:„„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在这些国家的每一个国家中,共产主义革命发展得较快或较慢,要看这个国家是否工业较发达,财富积累较多,以及生产力较高而定。因此,在德国实现共产主义革命最慢最困难,在英国最快最容易。共产主义革命也会大大影响世界上其他国家,会完全改变并特别加速它们原来的发展进程。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摘自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
欧洲工人阶级的胜利,不是只依靠英国一个国家,它至少需要英法德三国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保证。(摘自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
材料2: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摘自列宁《论欧洲联邦口号》)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也更是这样。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确定不移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期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者资产阶级以前时期的国家。(摘自列宁《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
材料3:斯大林谈到无产阶级革命将在哪里开始,会在哪个国家内被突破时说:“从前,通常都这样回答:在工业比较发达的地方,在无产阶级占多数的地方,在文化水平较高的地方,在民主成分较多的地方。”“列宁主义的革命论反驳说:不,不一定在工业比较发达等等地方。资本战线将在帝国主义链条最薄弱的地方被突破,因为无产阶级革命是世界帝国主义战线的链条在其最薄弱的地方破裂的结果;而且开始革命的国家,突破资本战线的国家,也许是资本主义比较不发达的国家,而其他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却仍然留在资本主义范围内。”(摘自斯大林《论列宁主义基础》)
材料4:„„与各先进国家相比,俄国人开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是比较容易的,但是把它继续到获得最后胜利,即完成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就比较困难了。(摘自列宁《第二国际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材料1与材料2阐述的原理是分什么?二者是否相互矛盾? 2.材料3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
3.结合材料3和材料4说明,为什么俄国革命容易开始而完成社会主义则比较困难?
[参考答案要点:](1)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是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科学依据。列宁指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一个规律,到了帝国主义时代,这种不平衡会进一步加剧。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成为帝国主义体系的薄弱环节。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利用战争给俄国带来的革命形势,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证明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在一国数国首先胜利论断的正确性。
社会主义革命在少数国家取得胜利后首先的和主要的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完成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
(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没有背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同时,社会的变革最终是通过社会革命实现的。社会革命的发生则是各种社会历史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经济运动虽然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但不是惟一的因素。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是由各种社会的、历史的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合力。其中,社会主义革命的主体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对于社会的变革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了政权,“超越”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意味着可以最终停留在这种较为落后的水平上,否则,社会主义是建不成的。历史证明,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企图“超越”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阶段,单靠生产关系上的变革而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违背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的。
5.下面是夏明翰烈士的英雄事迹的材料。
1928年初,中央调夏明翰到武汉参加湖北省委的领导工作。由于叛徒出卖,夏明翰不幸被捕。夏明翰被捕后,连续受到刑讯,他在拷打中只是怒斥审判官。回到牢房,他知生命将要结束,忍着伤痛用半截铅笔给母亲、妻子、大姐分别写了三封信。在给妻子郑家钧的信上,他还留下了一个带血迹的吻印。被捕两天后即1928年3月20日的清晨,夏明翰被带到汉口余记里刑场。执行官问他有无遗言,他大喝道:“有,给我纸笔来!”接着,他挥笔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就义诗。这一正气凛然的词句,当时就被人称作热血谱写的革命战歌,激励了无数后人为之奋斗。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结合夏明翰舍身取义的革命行为,谈谈你的感想。
(2)结合现实中一些人理想信念淡薄的情况,谈谈如何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参考答案要点:]
夏明翰所走的革命道路,在当时的人乃至今人看来,都是极不平凡的。在中国近代阶级剥削压迫深重的社会中,他本人的出身原来属于地主阶级,却在后来坚定地成为反抗土豪劣绅的先锋,是湖南农民运动的发动组织者之一,直至为此殉难而不悔。这种行为,恰恰表现出马克思主义作为先进阶级的革命思想的巨大感染力,共产主义作为人类最美好的理想对人们的吸引力,以及这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
人是要有点信念的。有了理想信念,人类就与动物有了区别;有了共产主义理想,人类就有了超越自我的升华,就有了超越私有意识的远大目标。共产主义信念会使整个劳动者阶级最终摆脱一切奴役从而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正是共产主义制度的合理性,激发起人类自觉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决心。
共产主义理想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时期,无论在普通群众还是党员队伍中,都存在一些人理想信念淡薄的情况,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如果我们丧失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就会从根本上失去为共产主义事业而不断努力奋斗的动力,共产主义事业就会因为没有社会主体的参与而无法实现,革命烈士夏明翰的事业就会被断送。我们只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并为共产主义而不懈奋斗,共产主义才会最终实现。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追求共产主义真理的执着信念和坚强毅力。
第五篇:入党是人生最崇高的理想
尊敬的党组织:
从人生最崇高的理想到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再到如何从一个普通群众发展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到新党章的特点和内容的学习,在党校学习的一个多月时间内,的确教会了我一些新的东西,得到了不少新的知识。要加入党,首先要正确认识党,端正入党动机,这是加入张国共产党的前提,而成为党的一分子后,要时刻体现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战斗力,拒腐抗变,并经受考验,才能保证作为一名党员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邓--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进行国家建设等重要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进一步明确了怎样进行执政党的建设。科学发展观则是所有前者的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而要入党的同志,从提出申请的那天起,就应当努力实践自己的入党志愿,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以实际行动争取入党。正确认识和对待党的标准:第一,“三个代表”的标准;第二,现实贡献的标准:第三,经得起长期社会实践考验的标准。
以实际行动争取入党:第一,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第二,自觉加强党性锻炼;第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建功立业;第四,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第五,老实、正派、真诚。“组织入党一生一次,思想入党一生一世!”
注意培养良好身心素质:一,树立坚定正确的人生目标;二,培养积极的心态;三,要有坚定的信念、乐观向上的精神;四,用自信战胜自卑;五,宽容大度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六,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七,学会战胜挫折。党从逆境中生长发展起来,经历了八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从几十名成员到七千多万组成成员,党不断发展壮大,并不断对自身进行改革优化,已经屹立于世界大党派之林,在国际上也能产生较大影响。
党课的学习是结束了,但它教给我的东西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