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环境经济学论文
厦门PX项目的若干思考
2008946119 施正泼
厦门市海沧PX项目,是2006年厦门市引进的一项总投资额108亿元人民币的对二甲苯化工项目,该项目号称厦门“有史以来最大工业项目”,选址于厦门市海沧台商投资区,投产后每年的工业产值可达800亿元人民币。该项目于2006年11月开工,原计划2008年投产。但距离人口密集区过近,有环境污染之险。从2004年2月国务院批准立项,到2007年3月105名政协委员建议项目迁址,厦门PX事件进入公众视野,6月1日市民集体抵制PX项目,及至厦门市政府宣布暂停工程,PX事件的进展牵动着公众眼球;从二次环评、公众投票,到最后迁址,地方政府与公民百姓,从博弈到妥协,再到充分合作,留下了政府和民众互动的经典范例。
关键字:厦门PX项目 公众监督 环境与经济增长 当前与长远 效率与质量
2007年12月5日,厦门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完成对海沧南部地区功能定位与空间布局的环评,并于12月13、14日,召开有106名市民代表参加的座谈会,超85%的代表反对PX项目继续兴建。2007年12月16日,福建省政府召开专项会议决定迁建该项目。
获悉环保部消息后,赵玉芬院士对本报记者表示:“看来项目已离开厦门,与厦门无关了。”她并重申当初主张:不反对项目落地,但不宜放在厦门。PX项目能给厦门甚至福建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惊人的,但是良性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的,PX项目可以落地,要选择远离人群,远离城市的郊区,并做好防卫措施的前提下实施。从所周知,厦门是个旅游城市,是个宜居典范,如果项目落户在厦门海沧区,那对厦门城市造成的环境破坏是显而易见的,厦门还有上百万人民大众,PX项目光水源污染就威胁到了百姓的正常生活。当然,平心而论,PX项目虽然在厦门不适合,但我相信如果有合适的地方,还是可以建的,因为国家发展需要它。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一直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核心问题。在这方面,人们已经做了大量实证分析和理论探索。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和后期阶段,两者矛盾稍小一些,因为在早期阶段经济规模小、环境容量大,在后期阶段经济实力强、治理力度大,这两种情况下,环境与经济都容易相处,统一性大于对立性。而在这两个阶段之间的中间阶段,环境压力大而经济实力没有达到足够强,环境与经济的矛盾最突出,两者处在相持或双双受阻的困境之中,对立性大于统一性。厦门PX项目中更多的人是站在环境保护的角度上看问题的,因为人们不能牺牲环境去换取经济的高速增长。我们因追求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这个提法点明了环境保护不但不是经济发展的妨碍因素,相反是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推动因素,从而更新了我们过去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难以兼得的传统认识。“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这个提法把“两型”社会建设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直接联系起来,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深长。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个论述呢?
我认为,这个提法实际上点明了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一种独特作用,即环境保护不但不是经济发展的妨碍因素,相反是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推动因素,从而更新了我们过去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难以兼得的传统认识,把环境保护提到了一个更加积极、更加有为和更加主动的地位。
2006年初,国家环保总局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其中第五条规定:“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过程中,……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公开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征求公众意见。但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除外。”
可是,厦门PX项目的环评是在2005年完成的,腾龙芳烃(厦门)有限公司有理由拒绝公众要求其公开环评报告的要求。厦门最大的环保非政府组织“厦门绿十字”的负责人马天南曾多次试图向厦门市环保局索要环评报告未果。有意思的是,许多厦门市民曾要求“厦门绿十字”出面组织6月1日的市民“散步”,被马天南拒绝。“我觉得现在民众最需要的是知情权。”马天南对记者说,“没有知情权,谈何发言权和监督权?我一直希望民间环保组织同政府合作,这样才能了解真相,因此我对上街游行的做法采取了„三不‟的政策,就是不支持,不反对,不组织。” 在环评报告不能公开、公开了大家也看不懂的情况下,公众监督如何可能?环评报告是否应该公开?
诚然,当下中国的言论空间是在不断扩展之中,不受批评的公共事务,其范围正在逐步收缩。但与此对应的另一种趋势,则抵消了言论逐步开放带来的正面效应。“不怕举报,就怕登报”,曾经是比较流行的官场心态。那时舆论初起,从来无须面对舆论的部分官员,真的遭遇舆论狙击往往难于应对,舆论压力那时往往能起一些作用。舆论一时间的凯歌行进,不免在社会认知上放大了舆论的能量。我们不免估计过高,似乎舆论真是制胜法宝。
现在终于看明白,这不过是我们的浪漫幻觉。经过反复博弈,权力对舆论的不适症状逐渐消失。权力与舆论关系的新阶段,一个更为复杂的阶段,自此发端了。厦门PX事件正是在这个角度,有着标本意义。对厦门PX项目,还需要讲什么大道理吗?所谓以人为本,所谓科学发展观,所谓权力制约,所谓舆论监督,无论在民间话语中,还是在官方文本中,难道不是早就讲得很透彻了吗?而厦门PX事件,与这些主流理念背道而驰,应该说是确凿无疑的。
为了解决和控制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政府必须重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规划环评项目中,政府应该统筹考虑,避免功能区的冲突。同时,政府还应该重视规划程序。PX项目完成了一切审批手续,因为学者的一份提案,再加上近万名厦门市民的抗议而缓建。近万名厦门市民走上街头散步,以无声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反对PX项目的态度。对于民众这种理性的表达自己意愿的方式,应予以认可,这是民众环保意识的觉醒,是对环保要求的合理表达。政府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制定城市规划时,要从暗箱走向“阳光”,充分尊重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
最好我再来谈谈在新形势下要处理好把关与服务、当前和长远、效率和质量、宏观和微观的四大关系。
把关与服务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整体,把关与服务的根本目的都是要维护好开放型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不断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提高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度,保护农林生产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严格把关与热情服务关系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需要各级领导具备对国家负责和维护地方发展的统筹能力。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发展,就要有明确的方向和总体的规划,更要有矢志不渝和艰苦奋斗的执着精神。统筹整体利益,同时兼顾局部利益;统筹长远利益,同时兼顾当前利益;既要总揽全局,又要重点突破。立足当前的发展形势,但不局限于当前,要在当前发展的同时,千方百计增强发展后劲,推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最终实现发展的长期稳定和不断加速。
现在竞争是非常激烈的,现在企业的竞争主要是效率和成本上的竞争。那如何做到生产效率又高产品质量又好呢?其实想要做到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就需要企业不断的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了成本自然会有所降低。生产率是衡量一个企业的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重要尺度,即在材料、劳动力和生产设施等方面花费相同的成本,能够生产多少产品。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是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当然环境增长的质量与其效率也是相对而言的。
宏观与微观的环境发展是辨证统一的整体,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在宏观上应坚持实施促进经济增长长期战略和积极的政策,努力处理好地方政府与中央结构的关系,协调好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点,把经济增长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在微观上,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环境增长理念,出实招,求实效,从一项项具体政策措施的落实上抓起,从一个个特殊的项目对象做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有利环境。
参考文献:
[1]厦门二甲苯项目起落[N].中国环境报,2007-06-08.[2]李艳芳.论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信息公开制度[J].江海学刊,2004,(1).[3]邵继红.健全中国环境法中的公众参与制度[J].统计与决策,2002,(3):30.[4]中新网--《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 [5]南方周末—厦门PX专栏
第二篇:环境经济学
环境经济政策现状与发展建议
目前 ,在很多国家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仍然是命令控制型 环境政策。但是该政策的实施需要庞大的执行队伍和高额的执行成本。为了降低环境政策的执行成本 ,同时获得理想的环境效果 ,许多国家在环境管理的实践中,更加注重运用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手段。因此就形成了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和手段 ,即”环境经济政策”。
环境经济政策具有两种基本功能—行为激励和资金配置。行为激励功能表现为通过经济手段,借助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外部不经济的环境费用内部化,改变生产者和消费者原有的经济刺激模式,纠正其破坏环境的行为。资金配置功能包括依据法律、行政授权,实现和聚敛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资金的重新分配及资金的使用。
当前.国际上较为常用的环境经济政策包括:排污收费、产品收税(如对高硫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嫩料或一次性电池收税)、环境税、排污权文易、环境损害保险金等。我国正在执行的环境经济政策主要有排污收费政策、投资鼓励政策(如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投资禁止和限制政策(国家禁止发展项目表)、财政和税收政策(如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政策,资源综合利用政策以及排污权交易、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试点等。1我国坏境经济政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环境经济政策虽然种类较多.但真正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并发挥显著效果的政策仍然有限。有些环境经济政策由于没有配套的措施,并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同时还缺乏一些重要政策,如区城生态补偿机制、环境税、排污权交易等。
1.1排污收费
排污收费是我国环境管理中最重要的环境经济政策,其目的是以经济激励的手段,使排污者通过各项措施减少排污和遵守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污收费制度在促进国内企业治理污染和削减污染物排放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排污收费制度的执行,在客观上也为补充环境管理经费不足.加强环境管理部门《包括监测、监察、环境教育与培训等能力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但是,排污收费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排污收资的标准过低,激励作用有限
理论上,排污费的收费标准应当等于排污所造成的边际损害成本,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污染减排,并为企业怡理污染提供经济激励。但在实践中,我国的排污收费水平一般都无法达到这个效益水平.甚至远远低于污染物的平均削减成本.这样不仅无法激励企业改善环境的行为,甚至还会导致地方环保部门和排污企业之间相互博弈,最后形成“协议”收费,以致丧失了排污费应有的政策功能。
自国内开始施行新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后,排污收费制度有了一定的改进,如将过去的超标收费改为排污收费和超标罚款,单因子浓度收费
改为多因子总量收费等.但是,在实际执行中仍然存在收费标准过低的问题,企业超标排污的罚款成本仍远低于企业的治污成本,排污费并没有真正起到对企业环境治理的经济激励作用。
(2)引发了环境管理资金不足的问题
环境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有效的环境管理必须建立在环境监测、监理监察、科研和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因此,有效的环境管理客观上需要有充足的经费保障。在《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实施前,可以将一定比例的排污费直接返还给地方环保部门,以弥补环境管理资金的不足。在该条例实施后,排污收费执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方式,所有排污费都须上缴财政,而环保部门自身建设所需的环保事业经费则纳人了同级财政。但在实践中,由于地方财政的原因,同级财政特别是基层往往无法满足环保部门的需求,这使得一些地方的环保工作难以正常开展。所以,就目前国家经济发展和环境管理的实际情况分析,排污收费制度的改革又引发了新的矛盾和问题,突出的一点就是环境管理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1.2排污权交易
(1)排污总童的确定成为难题
构建排污权交易体系必须以实现污染总量控制为前提。因此,科学、准确地测算出一个控制区域的最大污染物排放允许且,是进行整个排污权交易的首要问题。而这一问题的研究在我国尚处于初始阶段。同时,由于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造成了经济增长与污染总量控制的尖锐矛盾,使得排污总量的确定成为排污权交易的难点。个别地区总量控制的底线不断被突破,使得整个排污权交易体系变得非常脆弱。
(2)排污权初始分配存在阵碍
排污总量确定后,如何公平公正地分配给企业是一个争论的热点。目前新建和已建污染企业之间排污权初始分配不平衡。已建的污染企业,排污总量指标分配是无偿的,而实行排污权交易制度,即意味着新建企业的排放总量指标分配需有偿取得,这对于新建企业则显得十分不公平,政府也会因此损失财政收人,排污总量指标有偿分配,是通过拍卖方式还是政府定价方式也值得研究,前者可能会导致大企业进行市场操纵,后者存在不能及时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弊端。甚至有些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排污权而通过非正常渠道,占有过多的排污指标。这样,都打击了准备减少排污企业的积极性。
(3)排污权交易市场不规范
我国乡镇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分布零散,但其造成的工业污染在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盘中占到或超过半数。但国内目前尚未建立起成熟的排污权交易市场机制,这一基本国情就决定了我国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基础信息费用过高,环境保护部门监测与执行费用也会过高。另外,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为限制竞争对手的发展,一些有富余排污指标的企业不肯出售自己的节余排污权,或者漫天要价,造成了排污权的浪费,扰乱了排污交易秩序
(4)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一些地方政府误认为限制排污就等于限制生产,出于对本地经济利益的考虑,往往默许一些企业偷偷增加排污量。此外,在一些跨市、跨省的排污权交易中,计划卖出方的地方有关部门强行介人交易过程,禁正把排污权指标转让给其他地区,要求只能在本地区内进行排污指标交易.这种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限制了排污权的交易,使得排污权交易市场不能有效运作。
1.3绿色国民经济核算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了“研究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的工作要求。而在实践中要真正建立科学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还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
(1)理论问题
绿色GDP通常是指在GDP的基础上,扣除经济发展所引起的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森林、矿产、水等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包括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等)损失的代价后的余额。但绿色GDP的可行性,国内外在理论上尚有较大争议。
(2)数据采集
现有的资源和环境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渠道尚不健全.而且两种核算资料的基础和搜集渠道也不同。GDP核算有企业的会计和记录作基础,统计部门直接搜集,就可得到宏观的核算基础资料,资源环境的核算资料.主要靠政府主管部门广泛设立检侧站点,形成网络.然后进行测量,以取得原始数据。但有些资料难以全面采集,有些数据的采集成本又很高。
(3)如何确定资滋耗减成本和环境报失的价格
对资源和环境的损失计算出价值JR,不仅要有实物盈,关键还据要确定一个价格。但资源和环境大多无法从市场价格中寻找参照,要确定其价格就成为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所以确定资源和环境的价格不但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也是开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障碍。
2环境经济政策的发展建议
(1)进一步改革排污收资制度,提高收份标准
国务院《决定》提出要“全面实施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收费标准要达到保本微利水平,凡收费不到位的地方.当地财政要对运曾成本给予补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这为排污收费制度改革指出了方向。针对上述有关排污收费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离该政策的实施效力,建议按照排污收费标准不低于污染直接治理成本的原则,重新调整排污收费标准,逐步使排污费真正能够满足治理和消除污染的要求,彻底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问题。同时,针对所收排污费“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方式.为解决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环境执法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国家和各级财政应尽快建立环境保护财政预算科目,提高环境保护公共财政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比重。
(2)开征产品环境税,建立环境保护基金
借鉴国外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经验和我国环境保护的实际需求,建议对于一些在生产或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危害较大的产品征收产品环境税,如高硫煤、一次性产品等。根据我国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实施情况,逐步推进环境税建设。同时,应加快环境保护专项基金的建设.将征收的各种环境税统一纳人环境保护基金进行管理,并将其用于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及环境保护能力建设等重点领城。
(3)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决定》提出“要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中央和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应考虑生态补偿因素,国家和地方可分别开展生态补偿试点。’这为实施生态补偿提供了主要的政策依据。从建立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和保证落实“保护者收益、破坏者恢复、收益者付费,的生态补偿原则出发,建议国家应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明确对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国家购买的资任,明确区域生态保护的收益地区应向保护生态的地区提供补偿的原则,并利用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资金、专项收费、区域之间以及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协议
补偿等方式实施生态补偿。
(4)进一步开展排污权交易的实践
国务院《决定》指出:“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可实行二氧化硫等排污权交易。这是国家首次确立了排污权交易的政策依据。当前,一些地区已经开展了关于排污权交易的实践,江苏省环保厅和经贸委2002年联合制定了《江苏省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排放控制配额分配方案》和《江苏省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如江苏省太仓市太仓港环保发电有限公司和南京市下关发电厂之间的二级化硫排污权异地交易,以及江苏省南通市泰尔特染整有限公司与来亚点毛巾织染有限公司之间污水排放总量的交易等。创建排污交易市场,进一步推进排污权交易的实施,重点是推进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和交易,解决电厂等大型然煤企业的二氧化硫污染防治问题。
同时,要积极参与国际上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交易,树立良好的环境大国形象。3结语
环境问题是经济活动的结果,并且将会影响未来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增长。科学的环境经济政策可以鼓励创新活动,提高生产率,特别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有利的支撑和保证。
第三篇:环境经济学
环境经济学论文 退耕还林工程的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班级:农林经济管理2班 学号:2008204120
32退耕还林工程的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摘要: 退耕还林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保障农业生产、实现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本文将对退耕还林工程提出一些问题,并提出政策性建议,统筹处理好相关利益关系,落实配套保障措施的政策建议,为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退耕还林 生态环境 农民保障 社会效益
正文: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生态建设中涉及面最广、工序最复杂、群众参与度最高的林业工程,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发计、财政、林业、农业、水利等相关部门,关系到千家万户,实行谁退耕、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退耕还林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保障农业生产、实现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全国累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范围涉及2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279个县、1.24亿农民。目前,“退耕还林”已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使用频率极高,概括来讲“退耕还林”就是将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和容易造成沙化的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作,根据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因地制宜的进行造林种草,顺从自然选择,恢复其原有适宜的植被覆盖。国家实行退耕还林资金和粮食补贴制度,国家按照核定的退耕地还林面积,在一定期限内无偿向退耕还林者提供适当的补助粮食、种苗造林费和现金补助。2010年9月,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吹风会上,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办公室副主任吴礼军表示,1999—2009年,全国累计实施退耕还林任务4.15亿亩,中央总投入将达4300多亿元,退耕还林补助约占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0%。退耕还林工程中,中央总投入将达4300多亿元,其中到2009年底中央已投入2332亿元,2010—2021年中央还将继续投入2000多亿元。退耕还林工程能否改善工程所直接涉及的人口以及外部社区的净福利等问题仍然值得考虑。而这样庞大的林业工程下,国家政府和人民必定面临巨大的挑战,它不仅关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农民民生问题也亟待解决,本文中就工程生态可持续性问题、工程投资效率问题、工程社会成本与效益问题进行论述。
一、生态可持续性问题:开展退耕还林工程能否促使土地得到可持续利用依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①退耕计划与实际存在脱节现象。植树造林具有很强的季节性,计划下达的早晚直接影响农民的各项生产活动和退耕地的作业设计。目前,国家在安排计划时,存在临时性、滞后性、迟效性、仓促性等问题,造成计划与实际的脱节现象,难以得到持续。②配套措施方面缺乏科技支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退耕还林中,科技也要现行。而在目前工程进展中,存在科技支撑薄弱、科技服务不到位现象,严重制约了退耕还林工程整体质量的提高。③基层林业单位工作任务中,经费不足难以持续。虽然国家提供了一部分工程的前期工作费和科技支撑费,但不足以补偿这部分的实际支出。国家规定检查验收、种
苗及粮食调运、钱粮兑现等费用由地方财政承担,这增加了地方财政负担,退耕任务越是重的地区,地方财政负担也越大。④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的持续发展。一是退耕还林产权转让市场建设落后,林地和林木的继承、转让、租赁、入股、拍卖、抵押等跟不上实际发展的需要,市场化程度还很低。二是国家规定退耕土地的承包经营期限可延长到70年,到期后可以继续依法承包,但却没有与林地流转有关的配套法规。三是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国家政策不稳定,林业产权不明晰,农民对林业财产安全感差,在经营中看不到获利希望,因而投资和管护持续困难。四是农民对林木的经营权和采伐权收到严格限制。这些规定从退耕还林本身来看没什么问题,但从生态、经济和社会的综合效益来看,却不能保持可持续性。
二、工程投资效率问题:①树种规划不科学。在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兼顾农民增收和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的原则下,各地大面积种植了生态经济兼用的树种,但这些兼用林中,同一地方的品种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树种上,且种植面积非常大,树种雷同现象较为严重。这种投资方式带来的效率显然是不满意的,果子成熟具有季节性,产品的销路成为突出问题。②生态林管护不到位。随着退耕面积的不断扩大,林木管护问题越来越引起各界的关注。由于林木自然属性,如果看护不周,一旦发生森林三大公害,退耕还林的成果很可能毁于一旦。③退耕与还林存在分离现象,财政资金效率低。退耕与还林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退耕是还林的前提和基础,还林是退耕的目的和根本要求,二者缺一不可。而我国目前的退耕补助政策只是激发了广大农民的退耕热情,还没有真正的形成还林的激励和农户投资林业的长期激励,因而形成“退耕有余而还林不足”的现状,没有完全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目的,造成财政资金低效率。同时,退耕还林工程缺乏自我“造血”功能,补助政策一旦停止,反弹的可能性就增大。因此我国目前的退耕还林工程的激励机制需要尽快做出必要的调整。
三、工程社会成本与效益问题:①各利益群体追求目标不一致,存在一定差距。由于退耕还林是公共产品,存在典型外部性经济特征,导致资源不能被有效单位配置,这就决定了退耕还林工程是政府干涉的一项政策。而中央政府要生态效益,地方政府要经济发展,农民要生存的多重目标,这三者的利益冲突导致了成本与收益间的不平衡问题。②退耕还林工程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只有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们才能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农民有调整产业结构的强烈愿望和热情,但是由于资金、技术、产品销售等因素的制约,目前只能小规模经营,很难形成规模效益和产业化优势。如果产业结构不能得到合理调整,从传统产业模式中走出来的农民没有新的致富机会,经济依然落后,不能真正富裕起来,那么生态环境即使获得一时的恢复,也会再次遭到破坏。③解放出来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单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减少了农业人口对土地的依赖程度,使部分农民从世代耕种的土地上解放出来。但解放出来的部分劳动力目前还不能迅速得到安置,从事的多是技术含量低并且随时面临失业的工作,处于“半就业”状态,就业结构单一。而当前有退耕还林任务时,农村劳动力闲暇时间较少,而无退耕还林任务后,从事林业的劳动时间大部分会成为闲暇时间,部分农民在农闲时还不知道做什么、如何做,急需引导。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如果得不到合理分流,不但造成劳动力资源的严重浪费,也会对社会秩序构成严重的挑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知道退耕还林工程各个环节都有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给出以下建议。
一、调整退耕还林政策及相关配套政策:①完善工程建设中的总体规划。当前应在工程总体规划基础上制定各个计划,不能随意安排或增减工程任务,避免工程建设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形成相应配套的计划体系。同时,对已有的工程建设总体规划进行再调整、再完善、再提高,使规划建设的目标更切合实际,工程布局更为合理,实施计划切实可行,使工程任务的下达规范化、制度化、正规化、消除滞后性。同时,政府各部门要协调利益关系,建立共同参与决策的综合决策机制,建立计划工作的纵向和横向协调机制,并将工程计划的生态效益目标、经济和社会效益目标纳入政绩考核标准中,以使退耕还林工程能够扎扎实实的进行下去,保证工程的可持续性。②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紧紧围绕生态环境建设,在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区域布局,分步实施原则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编制本地区的退耕还林规划。要将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区列为退耕还林的重点区域,把恢复生态放在首位。规划任务量的确定既要考虑客观要求,又要量力而行。由于我国退耕还林工程范围涉及25个省区市,各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差异都相对较大,很难采取统一的标准,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注重时效的原则,争取将国家资金投入达到最大效率。③调整补助年限,虽然现有补助年限基本可以补偿退耕农户的损失,但8年后补助停止,经济林是否会给农户带来经济效益还不是定数,如果政府停发补助,而经济林没有带来预想经济效益,那么农民收入则会出现下降,可能有复耕现象发生,那么退耕还林工程就面临危险。建议适当延长部分地区经济林和生态林的补助年限。④完善林业产权政策。退耕还林工程是国家通过政策引导,让农民改变土地利用方式,而想要将这种成果保存下去,就必须明晰产权。首先建议落实林权,保证退耕农户的利益;其次可以延长土地使用权并允许转让和继承;最后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合理流转。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人们参与退耕还林和进行管护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林业建设步入良性循环。⑤完善投资政策,国家加大退耕还林工程费用的投入,同时完善现有林业投资方式,并运用多方筹资措施。增加种子苗木非,保证工程采用优良苗种,保证造林质量;提高前期工作费用的比率,严格筹划,保证种苗成活率;对每年检查验收费用进行专项安排,避免变相支出;增加工程中科技投入项目的费用,开展林业科研、人员培训、科技推广工作。关于林业投资方式,一是要增加退耕还林部门的补贴,减轻地方财政压力,调动林业部门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积极性。二是中央政府可以通过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因退耕还林造成的损失给予适当弥补。三是建立健全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强化投资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在筹措资金时,可以在工程实施运作中引入市场机制,改变单
一、传统的投资结构模式,鼓励社会资金参与,争取使退耕还林工程走上产业化发展的道路。积极引导退耕农民市场化意识,建立完善得市场化体系,明确谁开发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将闲散资金用于林业生产投入。以国家投资为主导,企业和农民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引进外资和社会集资等方式,多层次、开发式的退耕还林工程投资体系。
二、统筹处理相关利益关系: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具体实施中必须统筹处理好各项利益关系,这样才能发挥工程得最佳效益,实现预期目标。①严格控制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地标准,权衡粮食耕地关系。我国是人口大国,把一部分耕地转化为林地必然会对粮食生产有不利影响,因此退耕还林应优先安排在水土流失严重、粮食产量低、生态区位重要的地区,以坡耕地和风蚀严重沙化的耕地为主。决不可将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还林的范围。
②协调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退耕还林工程的首要目标是控制和减轻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优化国土利用结构,因此生态效益是主要效益。其次工程目标还在于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内需,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在保证实现生态效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发挥经济效益,让农民得到实惠。而社会效益则是最长远的目标,因此要在充分保证生态效益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提高农民经济效益并兼顾社会效益。③开展退耕还林方式和经营模式的创新。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依据各地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退耕还林。对于造林面积较大、造林难度较大的荒山荒地,可以采取个体承包、合伙造林、联营造林、股份制造林等多种方式。④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各级林业部门要同新闻单位密切配合,展示强大的宣传攻势,通过宣传让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和理解实施退耕还林的重大意义,了解国家和自治区采取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三、落实配套保障措施。退耕还林工程是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子系统,因此要把落实配套保障措施放到与退耕还林工程同等重要的地位来考虑,不断完善工程支撑的政策和措施。①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结合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积极实施农村配套改革政策,全方位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引导农民观念变革,克服传统消极文化的影响,树立现代文化观念。②多渠道、多途径、全方位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各级政府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为农民就业服务的信息网络平台,减少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和风险性。加快农民科技培训,尽快使农民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提高就业的科技含量。③加强配套工程建设,以便为退耕还林工程提供基础支持。退耕区的交通、通讯、科技服务等基础设施要加强。同时,加强农田基础建设,提高粮食单产,保证林木的充足水分。④做好种苗生产和供应工作。各地要根据退耕还林任务对树种、苗木的要求,超前做好种苗生产和供应工作。要进一步加快种苗生产基础建设,建立以现有国有苗辅为主体的种苗供应体系,确保为退耕还林提供数量足够、品种对路的优质种苗。⑤制定和落实科技支撑保障措施。各地要全面总结和认真筛选、组装、配套一批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适用技术、建设模式,并加大推广应用力度。要组织科研人员对建设中遇到的技术难点进行科技攻关,同时,组织动员广大技术人员深入生产建设一线,搞好技术指导、技术服务和质量监督检查。要建立健全技术培训制度,提高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农牧民的整体素质。
国家对退耕还林实行省级政府负全责和地方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各级政府都要采取有力措施,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任务和责任,并把工程建设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的重要内容。实施退耕还林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各地在认真贯彻国家方针政策的同时,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有利于实施退耕还林,有利于调动群众积极性,有利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政策、措施和办法。
参考书目:
① 高岚.《农林经济管理研究进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② 朱永杰.《中国加入WTO后的林业对外政策问题研究》.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③ 杜娟.《林业多层经营管理/农村经济发展与经营管理丛书》.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④ 王晓龙.《退耕还林:私人承包与政府规制》 2004
⑤ 王瑛.《投资项目社会评价方法》 2003
⑥ 包建华、唐代旭、陈本林 《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报告》 2001 ⑦ 陈建成、徐锦涛、田明华.《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 2006 ⑧ 刘晓光 《论林业与公共财政的关系及几本框架的构建》 2006
⑨ 付娟 《收入分解研究方法评述》 2008
⑩ 郭婵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支持政策调整研究》 2006
第四篇:环境经济学论文-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摘要: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尤其是我们国家,经济在近几十年内迅速崛起,应经成为世界上GDP增长速度最快的的国家,2009年我国的GDP更是高居世界第三位!但是,高速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环境问题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有人将GDP称为环境的杀手,因为经济的发展必然将会使环境遭到破坏。我国百分之八十的江河湖泊断流枯竭,三分之二的草原沙化,绝大部分森林消失,近乎百分之百的土壤板结。(天空变灰了,大地变白了,河流变黑了,许多人因此而得各种莫名其妙的疾病,动物们也被杀戮,甚至有的永远不会再出现在地球了„„)这就是经济发展的负面后果,但是我们可以努力使这种破坏降到最低。关键词:经济发展
污染
GDP
法律法规
正文: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一方面学习和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提高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另一方面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保障社会的公平和秩序,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国经济多年来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总量居于世界前列。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我国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及水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1%、11%、5%及25%),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消耗、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严峻挑战。过去30年里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奇迹,然而经济增长的代价过大,伴随经济增长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引起了世人的瞩目。中国的能源耗费量由1978年的5.7亿t标准煤增加到2006年的24.6亿t标准煤,增长了3.3倍,占全球能源消费量的比例达到11%;中国消耗的铁矿石从2000年的2亿t急速增长到2009年的6亿t,占全球铁矿石消费量的比例达到45%。环境污染不断加剧,二氧化碳排放量从20世纪90年代的1800多万t增加到2005年的2594万t,增长了40%;废水排放量从1997年的416亿t增加到2006年的536万t,增长了30%。2007年我国创造的GDP占全球的6%,却消耗了全球15%的能源、30%的铁矿和54%的水泥。中国GDP年均增长率是发达国家的2-3倍,但是单位能耗是发达国家的8-10倍,污染则是发达国家的30倍。世界银行的发展报告将中国和印度同列为经济高增长、环境高污染的国家。再来看一组数据:目前,全国有70%的江河水受到污染,其中40%已基本丧失了使用功能,流经城市的河流95%以上受到严重污染;3亿农民喝不到干净水,4亿城市人呼吸不到新鲜空气;1/3的国土被酸雨覆盖,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国占了16个。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从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的高增长转向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的高增长,已成为科学发展的当务之急。而实现科学发展的基础,是科学认识经济的资源环境代价。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时环境污染的主要形式。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以烟尘和二氧化硫为主的煤烟型污染是中国大气污染的主要类型,2005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2549万t,烟尘排放量达到1182万t,超过了环境容量的一倍以上。同时,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机动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大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中国的大气污染已由单一污染向多元化污染发展,呈现阶段性、复合性和区域性特征。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根据国家环境监测结果,2005年我国七大水系的411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32%和27%。辽宁、淮河、黄河、松花江水质较差,海河污染严重。2005年废水排放总量达到524亿t,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414.2万t,氨氮排放量为149.8万t。
分析:
1、国外直接投资与环境质量
《瞭望》新闻周刊沿长江自上游至下游一路采访,所见所闻深感长江受污染之重触目惊心,污染日益加剧之势令人十分忧心。长江污水排放量2005年已达184.2t,湖泊半数以上已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沿江城市500余个取水口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住在江边没水吃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的污染致使长江水体呈“荒漠化”发展趋势。
长江生态恶化,是沿江经济布局不合理的恶果。据统计,全国两万多家化工企业,分布在长江沿岸的就有9000多家,占全国的45%。三峡库区大中型工矿企业3000多家,化工厂有2000多座。这些化工企业不仅污染严重,而且为发生重大污染事件埋下了隐患,一旦发生污染事故,后果不堪设想。环境污染已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一个突出的问题,而遍布全国各地的跨国公司一定程度上扮演了不太光彩的角色。
有两点原因促使跨国企业在环保上执行双重标准。
其一,目前中国整体环境监管弱,处罚力度小,导致企业违法成本降低,而守法成本比较高。
其二,公众对企业环境行为不关注。也就是说,在国外,企业因为环保问题会导致品牌受损,遭到民众“摒弃”。而在中国,公众只关注企业产品质量和价格,环境问题并不影响其对企业产品的选择。
一些公众并不“熟知”的跨国企业,可能存在着更大的污染问题,如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等跨国企业。
2、企业制度改革与环境质量变化
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中小型工业企业在全国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中的比重分别为60%和40%左右。
中小企业获得迅速发展的同时,我国许多大宗商品的平均规模小于世界平均水平,如制浆和造纸、水泥、制糖、石化产业。这些产业的生产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小企业从事大宗商品的生产表现出经营效益和经营管理水平低下,行业获利能力低的缺陷。
企业规模小对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污染强度往往比较大。造成中小企业较重污染的原因很多。首先,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工人素质较低,所用技术水平低,生产的资源利用率低,因此容易产出更多的废弃物。其次,目前末端治理仍是主要的污染防治手段。大企业的技术一般较先进,资金雄厚,有能力进行污染防治。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达不到采用高水平污染防治设备的门槛,不能安装使用高水平的污染防治设备,同时中小企业的信用级别往往较低,使其无法得到必要的金融支持,难以进行技术升级换代,无力安装防止污染的设备从污染物的直接削减费用来看,小型企业的水污染物直接削减费用是大型企业的10倍,大气污染物的削减费用是大型企业的2倍; 小型企业的水污染物边际削减费用是大型企业的10倍,大气污染物的边际削减费用是大型企业的5倍。第三中小企业对于污染防治的信息渠道不畅,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往往不知道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办法。第四,由于污染总量大,大企业更易受到环境管理部门的重视,并受到更严格的环境监督和管理,因此大企业会更好地进行污染防治。
3、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
国际贸易的对象中有许多危害生态环境的产品,如易爆、易燃、致癌、放射性物品、濒危物种及其制品的贸易等。贸易使污染生产方式和污染产品可在地区间转移、扩散,使一国可以间接地获取国界外的生态服务,把生态界线移至国界钱之外。贸易促进参与国的经济总量扩张,从而会消耗更多的物质能量,排放更多的污染物。贸易使运输量大幅上升,从而带来扩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能源消耗增加、大气污染严重等问题。
4、中国农村工业化模式与环境质量
中国农村工业化的典型特征是大量的工业生产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分布在农村地区,“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企业的职工多来自当地,“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由于生产技术水平低、规模小、分布散,农村工业生产容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环境管理部门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
农村工业的发展过程伴随着环境问题的转移,一方面是来自城市的污染转移,另一方面是来自国外的污染转移。为了争取项目,解决当地就业压力,地方政府对外来投资项目往往倾力照顾,在环境管理方面放松要求。
5、城市化与环境质量
大城市的规模继续扩张,引起侵占农地、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噪声等问题。但是与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相比,政府对大城市的环境治理投入了更多的资金,而大量乡镇企业和农村工业的迅速发展改变了城乡环境的差异。现在城市工业污染基本控制或转好,农村污染继续发展、加剧。
由于城市的发展对城市基础设备更新升级提出了要求,各地普遍开始旧城改造,城市的用地规模成倍扩大,数以千计的被征用土地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出沙化等生态退化的原因外,城市扩张占地是造成耕地减少的重要因素。
6、衡量经济发展的制度问题
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没有考虑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消耗,不能反映自然资源的耗竭导致的真实国民福利减少。为了弥补现有国民核算体系的不足,各种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应运而生。“绿色GDP”和“绿色国民储蓄”均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代表性方法。“绿色GDP”是从GDP中扣除因发展经济而带来的资源环境成本后计算真实的经济发展水平,世界银行提出的“绿色国民储蓄”则是以扣除资源环境成本后的国民储蓄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维持一定消费流的真实财富才是反映其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指标,只有时间尺度上真实财富是增加的,经济发展才可持续,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将导致真实财富的减少。“绿色国民储蓄”的动态变化可以反映真实财富的增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差异。如果环保意识不强烈,如果经济发展模式不转变,如果唯GDP论的政绩考核标准不调整,环境就还会继续恶化。没有了环境,就算我们赢得了GDP,意义何在? 结论: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对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破坏了。在现有的国际情况下,根据以往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走先污染再治理的道路是行不通了。环境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事关我们后代的生存发展,因此必须要重视环境问题了。
对于怎样做才能使经济与环境共同发展,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决摒弃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的做法,坚持走科学发展的新路。
2、加强建立健全环境法律制度。要抓紧拟订有关土壤污染、化学物质污染、生态保护、遗传资源、生物安全、臭氧层保护、核安全、循环经济、环境损害赔偿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草案,配合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工作。通过认真评估环境立法和各地执法情况,完善环境法律噶鬼,做出加大对违法行为处罚的规定,重点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完善环境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科学确定环境基准,努力使环境标准与环保目标相衔接。
3、切实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以强化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强城市环境保护;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重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重点,强化生态保护;以核设施和放射源监管为重点,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以实施国家环保工程为重点,推动解决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
4、改变经济考核的标准。以GDP作为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势必会使各地的政府官员盲目的追求较高的GDP,而忽视环境问题。如果不考虑环境破坏对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将导致不必要的消费,物欲横流,而其结果就是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从客观上说,现存的GDP核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对环境资源的破坏性使用,造成了环境的污染与生态的破坏。
5、加强科技发展,以科技进步带动经济和环境共同进步。提高了科技的水平,各种先进的设备仪器将会更有效的检测环境,从而制止一些企业的污染行为。而且高科技带来的污染少,能以较小的污染创造出较大的成果。因此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发展的投资,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6、加大宣传,增强国民的环保意识。如果每一个居民都有环境保护意识,首先他们自己是不会破坏自己生存的环境的,而且也不会允许其他人去破坏。于是就有了很好的舆论氛围。一旦有人发现了环境出现问题就及时制止,这将会比单纯靠政府的法律监管更为有效。
参考文献:《中国经济研究报告》《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 《GDP环境的杀手》 《事实胜于雄辩》
《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 《寻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共赢路径》《浅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生策略》《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百度搜索
第五篇: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论文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作业题
----------2011326630207 信息与计算科学(2)王诗炎
第一题:美丽下沙
走进下沙,走进大学城,我们来到的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学子的天堂。畅游在无忧无虑的‘海洋里’,他们神采飞扬。然而,这给予我们没有社会的硝烟的天堂正饱受风霜。走进理工的校园,学生们亦或为了上课忙碌的奔走,亦或为了恋爱悠然的走在小径上……可是,你看到了在那驻足的垃圾桶吗,它正在无声的哭泣。为了赶早课的同学,急冲冲的在路上吃完早餐,随手将垃圾扔到桶里,不过,也许是他太冲忙了,垃圾随着垃圾桶的另一边飞出去了,于是,垃圾就默默的呆在地上,过路的人无动于衷,直到收拾卫生的阿姨将其拾起。同样的‘垃圾故事’上演在教室里。早餐袋子,檫手纸,不经意间跑到了课桌里,下课铃响起,同学们冲忙的跑出教室,却忘记了课桌里的东西。是啊,几张小小的纸片,几个包装袋子不会很大,就这么忘记了它们的存在。于是,清洁阿姨无奈的把它们扫走了。当我们不经意间看到阿姨扫课桌里的垃圾是用扫把时,我们埋怨他们,嫌扫把太脏,可我们有没有想过,只要我们随手带走自己的垃圾,何至于阿姨会那样对待我们呢!
当我们第一天来到理工大学时,远远地就被那喷洒的喷泉吸引。在明媚的日光下,洒出来的水似乎白色的纱幔,在日光的照应下更多了一层神秘。可是当你走进了你会发现,其实喷泉用的水并不清澈……
垃圾的污染,水的污染,无论哪种污染都那么常见,无论哪种污染都与我们直接相关。如果我们每天能早起两分钟,就不至于上课会迟到,更不至于边走边吃,既对自己的身体不好,又耽搁了老师上课,在不经意间造成环境污染。
美丽的下沙,应该是绿水蓝天,尽管没有草原一望无际的绿意,那也要有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河水。可是呢,看看理工南门前面的水,当你走过时,你便会闻到一股不寻常的味道,当然,那是什么味道我们都知道。我想,这水的源头应该是和工厂排放有关吧。还有钱塘江的水。心情愉悦之时,你慢悠悠的走到钱江之旁,本想着观看潮起潮落的宏伟,不料,却发现水是浑浊不清夹杂着垃圾的水,旁边供人娱乐的草坪上有那么多的废塑料!
临近理工的高校西公园,是所有理工学子的最爱,午后阳光下,坐在草坪上读书,嬉戏。可是,你们有近距离的看看那里的潭水吗?有形容王熙凤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真乃是未见
湖水先闻其臭!多少对情侣坐在水边私语,猛一回头,哇,好多死鱼……
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大家的生活,而这种问题很容易解决的,却始终困扰着我们,如果每个人都亲力亲为,清洁工人多打扫的话,应该就不会出现这么多问题。空气环境质量关系我们健康,未来开发区应该继续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积极督促未完成企业加快整治进度,对进度缓慢企业下达督查通报。对于工厂水污染,一方面需加强监察频次,征收污水处理管理费,另一方面需引入在线监控装置,建设“智慧环保”,利用科技手段进行污染源的监控,狠抓已完成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的有效运行。此外,还将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落实相关部门大气整治联系人制度,定期报送整治进度,加大大气整治宣传力度,避免环保部门孤军奋战。针对校园内的垃圾问题,需加强续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我觉得有必要对每位学生约束其行为,学校可以在校园内举行一些关于环保的活动,但让这些活动并不是让大家随便在活动中心摆摊就可以解决了,要切实到行动中,带动大家一起,让每一位同学参与其中。
对于校园内不流动水污染问题,可以通过政府界定环境资源产权关系。我认为不同地区的非人为原因的环境污染,可以分配到不同的机构。例如,对于学校内的非流动的水的污染,学校可以请垃圾清洁工人定期处理。水是不流动的,长时间必然会有恶臭的味,但,定期处理,并在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生物调节水内平衡。
环境卫生从我们做起,为美丽的理工付出自己的真心。虽然工厂的污染问题我们不能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减少由我们引起的环境污染。
第二题:论述
新时代的发展,需要新理念的指导,资源水利,应保持可持续发展,顺应时代。水污染,垃圾污染,与经济直接联系。从经济角度看,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联系,为政府对水资源的管理提供科学的论证和依据,从而实现资源的节约与保护。
‘美丽理工’从片面的角度揭示了下沙的环境问题。
首先是工业废水的排放问题,进而造成的水资源污染。
做所周知,我们的水源大部分来自钱塘江,而下沙正是工业开发区的重点。工业废水使得地表的水质不断变化,进而引起当地水质的整体改变,因此,合理协调工业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问题成为下沙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从生产企业的利益看,当企业的收益成本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的利润得到最大化,得出一个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但,如果合理的征收污水处理管理费,会使生产企业重估边际成本,并相应地调整边际收益,产生一个新的最大化利润,既满足企业的生产要求,又合理的处理污水的排放,使其在政府的监管下,合理的将经济与资源相互配置,从而达到高效益的利用。
其次是居民(包括学生)制造的垃圾问题,进而造成的地表可视环境的污染问题。加强续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对于一个既有众多高校,又有众多工厂的地区来说,用高教育,高道德的无利益熏陶的学生来宣传环保问题是很重要的。当然,在此期间必须约束学生的世界观道德观。这种需要思想上教育的道德荣辱观,不一定非要用刻板式的教学来到要求。对于学校来说,需要建立相应的发展平台,让其在活动中感受下沙的环境问题。这是一种最为经济的治理地表垃圾污染的措施,也是最简单宜于行动的措施,当然,这也是最根本的措施。只有让居民和企业管理人员从思想上建立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发展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大力宣传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针、政策和法规。通过宣传,强化全民生态和环保意识。同时,还要利用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人口日、世界动物日等纪念日对青少年开展环保教育,加深巩固下一代的环境意识。但是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治理污染的方式,必须建立在学生自我良好的约束力上。从‘美丽下沙’文章描述的现象可以看出,学生并不是没有良好的道德观,而是自我约束能力太差。他们不会把垃圾直接扔到地上等从思想上直接破坏环境卫生,而是在不经意间使垃圾落在垃圾桶外延,把垃圾忘在课桌里。这种现象需要学校教师加以管教。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甚至可以与学分,绩点等相联系。
从经济角度来说,这种方法不会耗费大量的资金,得到的效益确是最大的,但这种管理
可能会比较慢。可是,从持久的角度来看,此种方法能让新一代的厂商从建厂的源头上杜绝只以简单的经济利益为中心,而忽视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
最后是非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而引起的空气污染。
界定环境资源产权关系。环境不仅提供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原材料,提供人类和其他生命体的生存场所,为人类精神生活、社会福利提供物质资源。所以它是一种稀缺性物品。但是,环境的这种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虽然工业废水引起空气污染的程度比较大,但也不乏有些非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污染。自然环境是人类的共同财富.环境效益具有公共性。对于一些绿化来说,例如不流动的湖水,喷泉水,鱼池水等,在长时间没有人为参与的时候,便会产生不可避免的污染。对于这种污染来说,将产权途径引入环境治理,可以有效地强化市场机制的运行并补充政府的干预,促进环境管理优化。由政府设计制度,保护产权,大力监督,使环境保护与私人经济主体的利润紧密相连,达到生产消费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经济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生态环境起决定性作用。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社会性的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对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