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第二学期练习册答案[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5 11:34: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一地理第二学期练习册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一地理第二学期练习册答案》。

第一篇:高一地理第二学期练习册答案

专题16 人口增长

一、填空

1、出生率 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2、高 高 低;高 急剧下降 上升 迅速扩大;快速下降 缓慢下降;低 低

3、增长 稳定 缩减

4、鼓励生育 推迟退休 接纳外来移民;积极的控制人口增长

5、正常

6、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

二、选择题

1、C

2、C

3、AC

4、ABC

5、CD

6、ABD

三、读图分析

1、(1)添划曲线略(选取几个年份计算其人口自然增长率再连线)(2)50 下降 高(3)50 60 很低(4)出生 死亡 上升(5)低 低 低 计划生育

2、乙甲;少年儿童比重大老龄化;快速增长零增长或负增长;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加大社会经济环境等压力死亡率回升,劳动力短缺,需求不旺;控制人口增长鼓励生育推迟退休接纳外来移民;乌干达瑞典

3、(1)男大于女(2)36——40(3)33 生育 控制人口增长 实行计划生育(4)9.7% 严重老龄化(5)21 2.73

四、简答

1、引进人才、老有所学、医疗卫生养老保险旅游(开发银发市场)购物中心(开发适宜的物品)社区服务(义工国家出资请人照顾劳模)

2、最浅:多发达国家,负增长 最深:多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从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水平、社会保障、生育观念等方面分析

3、婚姻失衡(对社会伦理道德体系的冲击、传统婚姻家庭受到威胁)、社会治安问题等的影响

专题17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一、填空

1、平原 沿海 城市

2、人口密度

3、劳务迁移 智力迁移

4、战争 自然灾害

5、发展中 发达 欠发达 发达

6、农民进城务工 劳务输出

二、选择

1、D

2、C

3、B

4、AB

5、AB

6、BCD

7、CD

三、读图分析

1、(1)温带、亚热带;沿海;平原;悠久;较发达;中国东部地区日韩朝 热带;沿海;平原;悠久;较不发达;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 温带;沿海;平原;早;发达;英法德 温带;沿海;平原;频繁;发达;美 加(2)略

(3)高原山地气候 水热状况随高度而变 山下为热带雨林地区,湿热环境,自然条件恶劣不宜居住

2、(1)大陆东部 第2、3;季风 ;外流 ;东 中

(2)四川 400 开发早、长期繁衍、自然条件好、农业发达 云贵 地势较高、地形复杂、交通不便 塔里木 大于 内部为沙漠 盆地边缘为绿洲

(3)沪 经济发达、严重老龄化等,对劳动力需求较大 河南省 开发早、长期繁衍、自然条件好 D 地形地势 经济发展水平(4)胡焕庸 黑河 腾冲 95 42.9

3、(1)292.8;515.0;285.4;416.7(2)非洲 78.02% 发展中

(3)维持高出生率而死亡率急剧下降 人口老龄化以及生育观念等问题 鼓励生育 推迟退休

4、(1)C A B(2)市中心区 郊区 市中心城市结构调整 上海旧城改造 市区人口过密 住房条件差 交通拥挤 绿化面积少……

四、简答题

1、从影响人口容量的四个方面分析,尤其是自然资源与环境

2、人口容量具有时间性动态性,对资源的利用能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容量具地区性不同地区资源条件环境条件科技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不同 专题18 人口素质

一、读图分析(1)37 乡村 低(2)97 5 78 高于

(3)从经济水平、人才、教育投入等方面分析、解释原因

二、简答题

1、从大城市与贫困地区儿童死亡率的比较、城镇与乡村人均受教育年限和文盲率等得比较入手分析;从教育机会的城乡差别的等方面提出解决措施

2、否,要加大教育、医疗的投入

3、在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基本国情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基于上海的实际情况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讨论造成的影响,从而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专题19 城市空间结构

一、填空题

1、商业用地 居住用地 工业用地 农业用地

2、高于 高 高

3、商业区 居住区 工业区 文教区

二、选择题

1、B

2、B

3、C

4、BCD

5、CD

6、AB

7、AD

三、读图分析

1、(1)商业 居住 工业 农业

(2)由城市中心向城市边缘递减 土地价格是形成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重要因素,影响低价的最主要因素是距城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是否便捷有关(3)D 距市中心越近,商业用地产生的效益越大 A 农业用地土地利用效益最低,只能分布在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不适合布局的城市最外围

2、(1)扩大 扩大 中央商务区(2)中心城区 区域中心 多(3)C

3、(1)大于 A处于城市建成区 大于 B位于道路两侧而C则远离道路 大于 A处于城市建成区且位于道路两侧(2)CBADO(3)略

(4)高于 高于 越高

4、(1)C C处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离火车站近D 位于商业区外围,交通较便利

A 位于城市近郊,交通便利,处在盛行风向下风向 E近郊地区、环境优美,交通较便利 B 位于郊区,有山有水、自然风光好

(2)HGF 离市中心距离、交通便利情况 改善交通条件(修跨海大桥、江底隧道)

四、简答题

鞍山:多个面积巨大的工业区、工业用地面积大;保定:以中心城市为中心向四周均匀扩展

十堰:城市向山谷绵延扩展;宜昌:沿江沿铁路线.专题20 城市体系和城市群

一、填空

1、高 多

2、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二、选择题

1、A

2、C

3、AD

4、AC

5、AD

6、AB

三、读图分析

1、(1)DFEACB(2)C B A C(3)北温带 湿润区、半湿润区 沿海

(4)南亚 城市是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场所 城市

2、(1)沪宁线、沪宁高速公路(南京-上海)沪杭线、沪杭高速公路(上海-杭州)杭甬高速公路(杭州-宁波)洋山港北仑港(2)上海 杭州 南京 沪杭 沪宁

(3)农业基础好(鱼米之乡);上海中心地位快速发展;市场广阔;发达的交通网络(铁路、高速公路、水运、航空)

(4)指导学生上网找问题(例如:城镇与工业布局零乱,土地利用率不高、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较大、核心城市的规模和功能层次仍然不够突出,影响辐射能力的增强、部分局部中心城市功能定位不合理,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障碍还很多),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四、简答

不正确,分析要有依据 专题21 城市化

一、填空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41.7%

2、农村 城市 农村 城市

3、中国

4、城市郊区化 逆城市化

二、选择题

1、C

2、B

3、C

4、ABD

5、CD

6、AC

7、BD

8、D

三、读图分析

1、(1)工业革命极大推动了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2)10.4个百分点 16.3个百分点 17.3个百分点 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二战后经济快速发展,对城市化推动(3)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2、(1)3 5 0 1 3 3 6 2 6 4 0 1(2)亚 欧 欧 北美 工业革命 城市

(3)亚洲 世界城市化的主流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城市问题 城市郊区化 逆城市化

3、(1)郊区化 减少 拓展 郊区(2)逆城市化 下降 上升

(3)郊区化 城市问题加剧,城市中心旧城改造 逆城市化 城市问题严重,城乡差距减少,私家车的普及及交通的发达

4、(1)高级住宅区 高级住宅区、中级住宅区、低收入住宅区、中心商业区(2)发展中 发达(3)未违背

城市中心区由于人口过度集中,导致环境恶化等原因,大城市的居民希望摆脱城市的喧嚣,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生活闲适的乡村地区的地价因为有需求价格上涨,而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乡差距缩小,大大改善了乡村居住的物质条件,提高生活的方便性也是乡村吸引力大大增加。

四、简答

基于自己观点,分析要有依据,五、上网查询 略

专题22 农业区位于农业地域类型

一、选择题

1、B

2、D

3、D

4、D

5、(1)D(2)C(3)A

6、B

二、读图分析

1、(1)花卉 接近消费市场,花卉生产附加值高,易腐烂 不易储藏(2)乳牛;接近消费市场 不易储藏

(3)水稻;粮食作物土地利用率低。易储藏 生产季节性强(4)茶树;宜生长在丘陵山坡上 不易积水有利生长

2、(1)小麦 玉米 此处交通相对闭塞,与外界沟通较少

(2)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果树、蔬菜的种植面积增加 城市的需求扩大 交通的改善

3、(1)水田农业 劳动 较低 小

(2)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以南 亚热 热 炎热多雨

4、(1)旱作农业 非 拉丁美(2)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 玉米、小麦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3)C D D(4)牧场畜牧业 自然 实行围栏放牧 经营规模大 专业化程度高 商品化程度高 美国 新西兰 阿根廷

三、简答

举例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专题23 工业区位与工业区

一、选择题

1、CD

2、AB

3、AD

4、BC

5、BD

6、AB

7、BC

8、CD

9、BC

10、ABD

二、读图分析

1、(1)A 有污染需水量大排水量大宜布置在河流下游的郊外(2)B 接近消费市场 有淡水(3)C 接近消费市场 位于文化区

2、(1)污染少 水质较好

(2)宝山 澳大利亚 巴西 印度 市场 交通(3)西南; 有污染 与盛行季风垂直的远郊(4)科学技术 市场条件 交通条件

3、(1)东北 五大湖 人口多、消费市场大 煤铁资源丰富 五大湖交通便利(2)南 西

(3)科技基础好 交通方便 环境优越

三、简答

资源丰富、市场庞大、劳动力多且便宜、交通运输便利.专题24 第三产业与经济发展

一、填空

1、农业 建筑业 为社会生产生活服务的产业

2、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形成本地区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使产业结构与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协调,体现出有别于其它区域的特点和优势,已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下降 减少 上升 增加

4、明显下降 上升 上升

5、普遍较低 普遍较高 普遍较高 普遍较低

6、旅游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业 旅游业 金融、贸易、信息服务、科技服务

7、自然景观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8、地处中国东南端毗邻内地城市,同时也位于迅速发展的东亚地区的中心地带,位置优越;港口条件好;香港的本地服务业的经营范围包罗万象,不少服务项目的收费都是全球最低廉的;拥有一个架构精简而效率高超的政府;货币自由兑换、信息自由流通等郑州:京广线与陇海线交会;武汉:长江与京广线交会

二、选择题

1、ABCD

2、BCG

3、BC

三、读图分析

1、(1)A(2)漕溪北路 专业 天钥桥路 专业 综合(3)便利 多且人均收入高 商业空间 经济发达

2、(1)A(2)B C

3、(1)香港 鹿特丹 神户 新加坡 纽约 新奥尔良 伦敦(2)上海 海陆联运 港口腹地(3)集装箱

四、简答

1、经济发达地区在产业结构升级之后,原来的较低层次的产业逐渐转移到原来后发展地区,引起后发展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

2、不对,使具体情况而定,可从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来说明

4、“西游记宫”、“封神演义宫”等一些怪模怪样的“人间仙境”、“幽灵世界”,这不仅浪费了人力、财力和珍贵的耕地,而且败坏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很差——仅供参考 专题25 文化与环境

一、填表

1.5.6.9.10.12 服饰 饮食 建筑 4.8.16.17 法律 2.3.7.11.13.15 宗教

二、选择

1、A

2、C

3、AC

4、CD

三、简答

蒙古包、各民族服装、寺庙…… 专题26 世界地域文化

一、连线题 中华民族 勤劳刻苦 德意志民族 严禁善思 法兰西民族 热情浪漫

二、选择题

1、ABCD

2、BC

三、读图填空

1、C ABD

2、(1)西欧伊斯兰东南亚

(2)1、3、6、12、15、20 英国、法国、澳大利亚 16、22 俄罗斯、波兰 2、7、14 中国、日本、朝鲜 5、9 印度、巴基斯坦 8、10 沙特阿拉伯、伊拉克 4、7、18 泰国、新加坡 13 肯尼亚、坦桑尼亚 19、21 墨西哥、巴西 11 瑙鲁、图瓦卢、基里巴斯

3、略

专题27 中国地域文化

一、填空

1、云贵高原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

2、热量水分

3、地形

二、连线题

胡同 京剧、京韵大鼓

四合院 —京派文化— 大气、醇和 炸酱面 “倍儿棒”、“盖了帽” 弄堂 越剧、沪剧

石库门 —海派文化— 开放、雅致 阳春面 “呱呱叫”、“顶脱嘞”

三、读图分析(1)人口

(2)内蒙古草原 B(3)黄土高原窑洞(4)四川文化潮湿麻、辣(5)DF

四、简答

饮食 服饰 民居 文学艺术 生活习俗 东北黑土文化 华北平原文化 江南水乡文化 华南妈祖文化

五、上网查询 略

专题28 地理信息技术

一、填空

1、遥感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2、遥感对象、传感器、信息传播媒介 信息处理与分析

3、地理空间

4、各种地图、地形

5、全球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二、选择题

1、B

2、A

3、ACDE

4、AD

5、ABCD

三、读图分析

四、读图填空

1、左上:地物反射、辐射光谱 下:图像输出

2、中:空间数据 中左:GIS专用软件 下:应用模型

五、简答题 略

第二篇:高二第二学期政治练习册答案

第五课政治参与公民责任

知识大冲浪

(一)填上令人满意的答案 1.政治选举政治结社政治表达 2.依法 3.党领导法治化渐进式 4.政治权利主要途径国家管理 5.直接间接 6.政治素养

(二)你能选出最有说服力的一项吗 1.A2.C3.B4.B5.D(三)有哪几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AB2.ABCD3.ABCD4.ABCD5.BC6.ABCD(四)你能正确、简明地写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吗 1.公民政治参与是指公民依法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参加政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对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表达政治意愿的行为。政治参与的主体是公民。依据《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各项政治自由,以及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有政治选举、政治结社、政治表达。2.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客观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是密切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要求;是增强公民的政治责任感,保证国家机关的决策顺利实施的要求。3.参与民主决策,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和形式。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包括: ① 依法间接参与民主决策。是指公民通过选出的人大代表,参与国家各项事务的决策,履行参与决策的重要责任。② 依法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是指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的决策。

政治观察(一)辨一辨对错,再说说理由(1)不赞同小王和小张的看法。我的看法是:如果到了法定年龄,我们不仅要参加选举活动,而且要认真履行职责,选出优秀的候选人。(2)公民参加选举,才能维护自己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实现当家作主的权利。公民参加选举,是对国家和人民履行的重要政治责任,也是公民政治素养的重要体现。只有每个公民都在认真选择、理性判断的基础上,投出自己庄严的一票,才能选出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代表人民的意志和根本利益行使权力,真正达到民主选举的预期目的。

(二)观察下面的图片,结合课本知识,回答问题 1.① 参加选举是公民政治参与的最重要、最直接、最广泛的政治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②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产生村民委员会,实行群众自治的方式来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2.坚决彻查需要公民依法参与民主监督,这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又一重要途径和形式。在我国,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和失职行为,公民有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以保证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正确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公众的直接监督是最重要的监督,公众的直接监督是各种监督机构发挥监督作用的基础。(三)阅读下列材料,结合课本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① 公民政治参与的程度日趋提高,公民依法参加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② 通过政治参与的实践活动,增强了青少年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也提高了青少年政治参与的素养和能力,学会了正确处理政治参与中的实际问题,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课外活动设计 提示:交通局、地铁公司、市民等各方代表都要有一定数量的人员参加,市民的比例不能太低;市民代表应该兼顾不同群体;地铁公司不宜主持听证会;听证会应邀请有一定影响的媒体参加,以保证足够的透明度等。

第六课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知识大冲浪(一)填上令人满意的答案1.中央政权机关2.国家3.完全统一4.政治基础5.和谐 6.团结奋斗繁荣发展经济社会7.少数民族聚居8.保持改革

(二)你能选出最有说服力的一项吗1.C2.C3.C4.D5.C6.A7.C

(三)有哪几项最符合题意的1.ABCD2.AB3.ABC4.ABCD5.ABD6.BC7.ABCD8.ABCD(四)你能正确、简明地写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吗1.(1)国家主权有两个方面的特性:第一,国家主权对内表现为至高无上性。任何其他权力都不能高于国家最高权力。就是处于执政党地位的政党,也必须在国家制定的《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动,不能凌驾于国家最高权力之上。第二,国家主权对外表现为独立性。即国家拥有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权力,不容许别国的干涉和侵犯。就是像联合国这样的世界性国际组织,也不能任意干涉。国家主权的两个特性,是紧密相联的。(2)国家主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从基本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国家的政治独立。即国家在自己的领土范围内行使最高统治权,独立自主地决定其对内对外事务。第二,国家的经济自主。就是自主地开发和利用国家领土内的自然资源,独立自主地发展本国的国民经济,国家的经济不受其他国家的控制。第三,国家的领土完整。国家以一定的地域为其存在的基础和活动范围。国家的领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2.(1)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加强国防,维护国家的安全和领土完整,有利于实现现代化建设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2)实现民族平等;共同繁荣是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民主权利;每个公民都要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3.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不容分割。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神圣职责,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符合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台湾同胞是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也是遏制台湾分裂势力的重要力量。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是台湾的民意所向。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中国人民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4.第一,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用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的统一,可以避免战乱带来的社会震荡,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最佳选择。第二,有利于推动大陆的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国两制付诸实践,保持局势长期稳定,可以一心一意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还有利于两种社会经济制度之间的和平竞赛,促进全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三,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的稳定、繁荣和发展。凭借祖国大陆的支持,港、澳、台地区的经济将会不断发展。大陆和港、澳、台地区在经济上可以互利互补、互相促进。第四,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实行一国两制,用和平方式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符合当代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的总体趋势,有利于争取和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政治观察(一)辨一辨对错,再说说理由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这也是我国民族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在特定的社会和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凝聚着丰富的民族感情,渗透在各族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社会性。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就是尊重其民族感情,反之,就是损害其民族感情。所以,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关系到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大事,是关系到加强民族团结的大事,切莫等闲视之。

(二)观察下面的图片,结合课本知识,回答问题(1)① 蒙古族、维吾尔族、苗族。② 大杂居、小聚居。(2)保证了少数民族管理国家大事和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民主权利;有利于捍卫国家的统一与安全;有利于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3)① 回族忌猪肉、蒙

古族忌火等。②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习惯,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多与他们沟通交流。(三)阅读下列材料,结合课本知识,谈谈你的看法1.台湾当局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第15次失败说明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国家主权不可分割,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是国际社会所公认的,任何分裂祖国的阴谋都将遭到失败。联大拒绝将提案列入议程说明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联合国。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XXXX的图谋,中国人民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2.抓好民族工作,特别是推进民族的教育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抓好民族工作,特别是推进民族的教育事业,有利于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抓好民族工作,特别是推进民族的教育事业,有利于发展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抓好民族工作,特别是推进民族的教育事业,充分调动少数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课外活动设计(略)

第七课独立自主和平发展

知识大冲浪(一)填上令人满意的答案1.人口领土政权主权独立权管辖权平等权自卫权2.特定目的常设性议事3.国际和平与安全国际合作与发展4.和平安全5.和平发展和平合作发展

6.独立自主和平7.和谐共处取长补短共同进步8.我国国情

(二)你能选出最有说服力的一项吗1.D2.C3.B4.A5.B6.D7.A8.D9.B

(三)有哪几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ABC2.AD3.ABD4.AC5.AD6.ABD7.BD

(四)你能正确、简明地写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吗1.各种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各不相同的作用。它们是发展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交往合作的纽带;是协调国际经济、政治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的主要力量;是争取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尤其是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在当代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国际社会法律、规则和制度的创制者与监督者,也是国际社会的管理者和国际争端的调节者,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2.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所决定的,也是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我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基于我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中华民族历来就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渴望和平、追求和谐,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我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3.我国政府主张: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这是我国政府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所提出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政策主张,这对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4.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既消除了我国屈从于外国侵略、奴役的社会根源,也消除了我国对外侵略的社会根源。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是我国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因而,绝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我国也绝不侵犯别国的国家利益。这就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政治观察(一)辨一辨对错,再说说理由1.这种观点是正确的。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和归宿。每个国家的对外政策,首要的是维护本国的独立和安全,其中包括谋求和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然而,各国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既存在共同的利益,也存在不同的利益。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而不同利益则是国家间摩擦或冲突的根源。2.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联合国在当代国际社会中发挥着多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年来,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联合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最重要的国际组织,其国际集体安全机制的功能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而联合国安理会作为国际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已经成为公认的多边安全体系中最具权威性和合法性的机构。

(二)观察下面的图片,结合本课知识,回答问题这是联合国的旗帜图案。联合国大会于1947年通过了联合国的旗帜。它的图案是以一个白色的联合国徽章置于浅蓝色的世界地图的正中。浅蓝色及橄榄枝代表和平,橄榄枝环抱着从北极俯视的世界地图,寓意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世界发展是联合国的重要宗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

(三)阅读下列材料,结合课本知识,谈谈你的看法1.①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是当今时代主流。中非合作有利于促进非洲国家的发展,也有利于保障世界和平。②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各国之间在经济上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趋势在加强。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非洲,非洲的发展离不开中国。③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我国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中非合作有利于朝着实现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④ 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我国与非洲国家有着共同的历史境遇和斗争经历,又面临着维护世界和平、发展本国经济的共同历史任务。北京行动计划的内容表明我国本着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和科学技术合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⑤ 对非洲国家的政策优惠及其他规划内容也表明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在国际上的影响不断扩大,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2.(1)① 日本政府授予日本帝国石油公司在东海中日争议海域开采权的行为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挑衅和侵犯,也违反了国际法的有关规定。② 我国外交部向日方提出强烈抗议是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正义之举。③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的和归宿。(2)① 温家宝总理访日说明我国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我国重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互相尊重,扩大互利合作。② 我国坚持以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不断深化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③ 我国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坚持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走和平发展道路。课外活动设计(1)准备① 分组、分工② 学习、熟悉我国的对外政策的知识③ 收集相关资料(2)主要观点① 要有国际意识② 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③ 要有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④ 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⑤ 要有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

第八课立党为公执政兴国

知识大冲浪(一)填上令人满意的答案1.中国工人阶级中华民族2.先进文化最广大人民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4.与时俱进经济社会战略思想5.首要标志中国共产党6.基本政治民主政治7.执政党参政党8.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二)你能选出最有说服力的一项吗1.D2.C3.B4.A5.B6.D7.C8.A9.D10.C

(三)有哪几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ABD2.ABCD3.AB4.ACD5.ABCD6.BC7.ABC8.BCD(四)你能正确、简明地写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吗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2)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2.(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对于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发展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根本任务;通过多种形式实行政治协商。4.(1)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参加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2)基本形式有二:一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协商;二是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同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代表人士的协商。政治观察(一)辨一辨对错,再说说理由1.这种观点是片面的。① 中国共产党进行政治协商的对象不仅包括民主党派,还包括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② 中国共产党进行政治协商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同各民主党派协商,二是同民主党派和各界代表人士在人民政协中的协商。③ 中共中央与民主党派中央政治协商主要形式有:邀请民主党派领导人举行民主协商会、邀请民主党派领导人举行高层小范围谈心活动、中共中央或中共中央委托有关方面召开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座谈会等等。2.这种观点是错误的。①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是维护中国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保证,是把亿万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才能统一全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意志和行动,才能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良好的国际环境。② 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和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作用,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利于保持国家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二)观察下面的图片,结合课本知识,回答问题1.① 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② 图片资料显示: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拥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参政权,包括参加国家政权,参加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2.民主党派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处于参政党的地位,它们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关系,是参政党和执政党的关系,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的关系。(三)阅读下列材料,结合课本知识,谈谈你的看法1.(1)材料一说明:

中国是一个有着960万平方公里国土、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在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坚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是维护中国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是把亿万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的根本保证。材料二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我们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通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党的领导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维护中国统一、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是保证政权稳定的需要,是把亿万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的需要。2.(1)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党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实行这样的政党制度,是由我国国情、国家性质和社会发展状况所决定的。(2)在现阶段,我国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各民主党派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议,体现了各民主党派是中国的参政党,属于人民的范畴,它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参政,是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是各民主党派在履行参政党职能。

第三篇:上海高一地理练习册答案

第一篇宇宙与地球

专题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填空

1、恒星、星云

2、矮行星、彗星(流行群)

3、木星、水星;水星、海王星;金星、火星,金星

二、选择

1、A

2、D

3、B

4、A

5、?

6、C

7、C、D

8、B、C

三、连线

四、读图分析

1、(1)A、C、B、D(2)D、B、C、A

2、略

3、(1)日冕、色球、光球(2)、太阳黑子→光球 太阳风→日冕 耀斑→色球(3)光球→六千多K 色球→四五千至几万K 日冕→几百万K(4)A、C

五、简答

1、恒星能自己发光;星云与恒星比,具有质量大、体积小和密度小的特点。

2、行星由固体物质组成;彗星由冰物质组成,质量很小。

专题2地球的伙伴——月球

一、选择

1、C

2、D

3、A、C、D

4、A、B

二、读图分析

1、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

2、A、C

3、大

三、判断

(每句话都有不当之处:轰鸣、凛冽的寒风、沉重的、艰难跋涉、一点星光也没有、电闪雷鸣、照亮、飞扬的等)

专题3人类对太空的探索

一、填空 1、1957;1981

2、地月、太阳、银河

3、空间资源、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环境资源

二、选择

1、D

2、A

3、C

4、A、B、C

三、读图分析

C、B、E、D、A

专题4地球的运动

一、填空

1、赤道,两极

2、西十二,东十二

3、减一天4、1,快;7,慢

5、黄赤交角,23°26′ 6、23°26′,北回归线,南回归线

7、春分,秋分 , 0°8、23°26′S,0°

9、最长、最短,昼,极昼;极夜

10、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四季更替

二、选择

1、B

2、D

3、C

4、A

5、B

6、D

7、D

8、B

9、A

10、C

11、C

三、读图分析 1(1)__南__、__北__。

(2)A.__30°S__,__45°E__;B.__30°N__,__135°W__。

(3)__东南__,__正西__。

(4)__0点__,__21点__。

2、(1)__D__,__B__。

(2)__东__、__90__、__东6__。

(3)__8__,__C__。

3、(1)23°26′S;66°34′N

(2)蛾眉月

(3)C

4、(1)__拉萨__,__哈尔滨__,__1小时25分__。

(2)__哈尔滨__,__拉萨__。

5、(1)__北__。(2)__赤道__,__北半球各地昼夜等长__。

(3)__秋分__,__春季__。

6、(1)<逆时针方向>。(2)A。(3)B。(4)D、B、C、A。(5)B、D、D、A。(6)C。

7、(1)12月22日。(2)昼夜平分。(3)正东。(4)23°26′N。

第二篇岩石与地貌

专题5板块运动

一、填空

1、大陆漂移、海底扩张

2、稳定、地壳运动的活跃

3、烈度、震级

4、环太平洋、红海沿岸和东非、地中海-喜马拉雅-印度尼西亚、洋底

二、选择

1、B

2、D

3、C

4、C

5、B、C、D

6、A、B

7、B、C

三、连线

大西洋→板块张裂

喜马拉雅山→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碰撞

太平洋西部岛弧→大陆板块与海洋板块相碰撞

四、读图分析

1、(1)略(2)太平洋、南极洲(3)A、A、B

2、(1)略(2)C、D、A、B、D

五、简答

地球上大部分的地震和火山都发生在板块交界处。

板块交界处因发生张裂或碰撞,岩层发生断裂、错动引起地震;

交界处是地壳的薄弱地带,地球内部的岩浆喷涌而出形成火山喷发。

专题6岩石与矿物

一、填空

1、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2、石英、黑云母、长石

3、化石

4、花岗岩、石英砂岩、变质岩

二、读图分析选择

1、D

2、C

3、D

4、B

5、A

6、A

7、A

8、A、B、E

9、A、F

10、A、B

三、连线

花岗岩→侵入岩 玄武岩→喷出岩 砂岩→碎屑类沉积岩

石灰岩→化学类沉积岩 大理岩→变质岩

四、读图分析

1、岩浆

C A B

变质 B C 沉积

2、化学元素 矿物 岩石 岩石圈

矿产

3、(1)氧、硅(2)铝 C(3)C

五、简答

1、岩石圈中的物质是不断循环。

岩浆沿岩石圈破裂带上升,在地下冷凝结晶的称为侵入岩,喷出地表的为喷出岩。由于地壳运动,地壳深处的岩石亦会出路地表。

出路地表的岩石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以及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

原有岩石受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的影响,在高温高压下形成变质岩。

地壳运动还会使岩石俯冲插入地幔重新熔化为岩浆。

2、沉积岩沉积的过程是自下而上层层叠置,能看到明显的层理构造,岩层中常保存有沉积时期的动植物化石,指示古代生物生存的环境,所以说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

专题7地貌

一、填空

1、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海岸地貌、风成地貌、黄土地貌

2、侵蚀、堆积

3、高寒、缺氧、冻土

4、山峰;盆地、洼地

5、严重、25、种植业

6、重庆、济南、武汉、拉萨、哈尔滨

二、选择

1、A

2、B

3、B

4、A

5、A、D

6、A、C

7、B、C、D

8、A、D

9、B、C

10、A、C、D

11、B、D

12、C、D

三、读图分析

1、(1)①③②④⑤⑥ abc。①②③④ ⑤⑥

(2)D、B(3)B 沉积 A 侵蚀

2、(1)长江 所处经纬度及河口形状(2)A 位于河流的凹岸水流冲刷强,吃水深。(3)左 长江口段,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江水不断侵蚀南岸,导致长江口南侧河道宽阔,水道也相应的不断南移。岛屿北侧河道水流缓慢,泥沙不断沉积,最终与北岸相连。

(4)主要是由于河流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水土大量流失,在下游沉积所致。

3、(1)山地 500 200(2)山峰、鞍部、陡崖、山脊、山谷(3)陡、缓(4)1300、1100、2000(5)西北、东南

(6)林、东 等高线稀疏,坡度和缓,可适当开垦。

(7)略 注意比例尺,确定MN线与等高线的交点及间距,连接成圆滑的曲线。

四、连线

五、简答

1、黄土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易遭流水侵蚀,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因此,易采取修建水平梯田、蓄水灌溉以及植树种草等措施。

喀斯特地貌的土层薄、肥力低,溶洞和地下河漏水,地表水严重缺乏,因兴修水利,保证农业生产用水。

2、从三条岸线时间间隔判断,上海陆地形成速度不断加快。说明由于中上游人口的不断增多,人类活动的加剧,植被破坏日益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沉积速度加快。

3、减少抽取地下水以及地表水回灌等措施,控制地面沉降。

第三篇 大气与天气、气候

专题8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一、连线

二、选择

1、B

2、B

3、B

4、B

三、读图分析

1.(1)A、C,A(2)B,D。

(3)该层中的臭氧吸收了较多的太阳紫外线辐射。

(4)A,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平均垂直递减率为-0.6℃/100m),近地面的大气层主要通过吸收地面辐射而升温 下热上冷,垂直对流运动显著;

该层集中了约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与杂质。

2.(1)臭氧、水汽、尘埃

(2)D、C、B

(3)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

(4)晴朗的夜间水汽和云量稀少,大气逆辐射较弱,地面热量损失较多,常出现霜冻。

(5)两地多阴雨天气,大气透明度小,日照时间短,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少;而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大,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大。

专题9 行星风系

一、选择

1、A

2、C

3、C

4、D

5、B

二、读图分析

1.(1)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地球自转偏向力。

(2)极地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

(3)东北风,西南风

2.(1)赤道低气压带,西风带(2)√ √ √ × √ ×

3.A 多;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

B 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C 较多;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来自极地高压和副热带高压的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辐合上升,降水较多

4.(1)经过的大陆降水东部多,西部少。

(2)受副高和来自内陆的信风交替控制;西岸又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作用强

5.(1)① ② ④ ⑤ ④ ⑤

(2)以赤道为“轴”呈带状南北对称分布;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广;

主要原因:非洲大陆大部位于热带,且赤道横贯非洲大陆中部。

(3)热带雨林气候 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终年高温多雨。

(4)地中海气候 副热带高气压带 炎热干燥 西风带 温和湿润

专题10季风

一、选择

1、B

2、A

3、D

4、A

5、C

6、D

7、D

二、读图分析

1、(1)印度低压(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 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低压切断而形成的

(2)东南季风 高温多雨 洪涝

(3)西南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

2、(1)夏 海洋 陆地 海洋 同纬度陆地温度高于海洋

(2)印度低压 撒哈拉

3、(1)B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A

(3)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晴好

(4)气温已从盛夏的酷暑中回落,降水少。

4、(1)、A—沈阳;B—济南;C—武汉;D—广州;E—兰州;F-乌鲁木齐

(2)、F(A也差不多)40℃ 寒冷干燥。

(3)、20℃;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4)、递减 夏季暖湿气流由东南季风吹向陆地,降水量沿海多于陆地,南方多于北方。

(5)、递减 越往内陆,受海洋影响越小

5、(1)C;B。

(2)夏季水热条件配合好(雨热同季)。

(3)春季:春旱,多风沙(沙尘暴)。

夏季:多旱涝灾害。

(4)有利:雨热同期,夏季普遍高温。

不利:季风进退造成旱涝灾害多;冬季风影响范围大,降水不足。

专题11台风、寒潮、梅雨

一、选择

1、A

2、B

3、B

二、读图表分析

1、(1)乙 气压梯度力大

(2)A 气旋 台风 狂风、暴雨、巨浪、狂潮 加固堤防、船只进港避风、疏散居民

2、冷锋 过境时出现大风、降雪天气,过境后受冷空气控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好。

3、(1)高 晴朗

(2)低 阴雨

(3)冷 暖 B 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好。

(4)暖 阴雨 升高 降低 连续性降水

专题12人类活动与气候

一、选择

1、B

2、A

3、C

4、A

5、A

6、BCDEFGH

二、读图分析

1、(1)A-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的原状

B-天然气广泛取代煤

C-可再生能源取代煤、石油、天然气

(2)0.3 0.13 0.2

(3)使用后零排放,无污染,可再生。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等

2、(1)B C F

(2)工厂、汽车、飞机等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排放的硫和氮的氧化物。

(3)土壤酸化 腐蚀建筑物和暴露在外的文物古迹。

(4)森林枯死 淡水生物死亡

3、增加绿地面积 开挖人工湖 限制汽车尾气排放等

4、(1)全球变暖 酸雨 臭氧洞

(2)大量使用煤、石油 大量破坏植被

途径:改变能源结构,利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植树造林。

加强国际合作。

第四篇 水环境

专题13水循环

一、读图分析

1、(1)①水汽输送; ②降水; ③蒸发; ④地表径流; ⑤地下径流; ⑥植物蒸腾。

(2)①地表径流;南水北调(跨流域调水),三峡工程、小浪底(修建水库),“三北”防护林(植树造林),引水灌溉等。

②作参考:如影响水汽输送,通过干扰台风形成源地的海面状况或运行路线;降水、地下径流、蒸发等

(3)跨海面和陆地,范围较广,下垫面较为复杂 ③①②④⑤

以陆地为主,主要位于内陆地区 ③⑥②

以海面为主,主要位于大洋中部地区 ③②

2、(1)冰川融水 夏 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

气温低,河流封冻或无冰川融水补给而干涸。气温。

(2)一。雨水。夏季。夏季为雨季,降雨量大。降雨量。

(3)雨水 积雪融水。夏。春。春汛因积雪融水补给而出现,夏汛因降雨集中而出现。

(4)西北。东南。东北。B河流流域雨季开始早于C河流流域。

(5)均匀——③、⑤。季节变化明显——①、②、④、⑥、⑦。

气候 降水量。

三、简答

意义见书本P123页最后一段。

举例:夏季风把大量的水汽从太平洋、印度洋输送到陆地,给我国东部带来丰沛的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河流携带泥沙在河口沉积,形成河口地貌,崇明岛因此而成;

河流把陆地上大量的营养元素带入海洋,为海洋生物带来了丰富的饵料。

专题14 珍贵的淡水资源

一、填空

1.费用昂贵。

2.冰川

3.深;地面下沉。

4.地表;人烟稀少,开发困难。

5.时间分布不均;空间分布不均;缺乏科学规划(上游用水量过度);污染。

二、读图、读表分析

1.(1)干旱;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或内陆信风影响而降水少。中东(或西亚、北非)。

(2)④;热带雨林。国土面积小,径流总量少;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用水量大,水资源供不应求。

(3)季风 长江口 水质;(D、E、F)

2.(1)A.__加拿大__;B.__印度__;C.__巴西__;D.__美国__。

(2)巴西。降水量少于该国。

(3)A(加拿大)。径流总量大,人口少。

(4)人口比D国多。

(5)六。1/4强。总量较大,人均量小。B印度

3、(1)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加两个空格)。人均量少和污染严重; 稀少; 丰富; 不高; 大。

(2)黄河; 淮河; 海河。总量不大,人口稠密,耕地面积广大,水污染较为严重。

(3)短缺; 水质变差。

三、分析资料

1.(自主完成)

2.修造水库、植树造林、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等。

3.(自主回答)

四、辨析(自主回答)<参考答案:较为合理的是——①、④、⑨、⑩>

五、上网查询(自主完成)专题15海洋

一、填空

1.暖; 寒; 风海; 密度; 补偿。

2.副热带海区; 顺; 逆。

3、日本暖流 千岛寒流

4、北太平洋暖流

5、秘鲁寒流

二、选择

1、A

2、B

3、C

4、ABC

5、CD

6、BCD

三、读图分析

1.(1)寒。暖。(判断依据一:例如甲图,水温的分布是从南向北递减的,所以在南半球,洋流的流向是从南往北,即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所以为寒流;同样乙图为在北半球的暖流。依据二:洋流流经海域水温与两侧同纬度海水比较,较高则为暖流。)

(2)甲图上由到下依次是:20°S、25°S、30°S; 乙图由上到下依次是:30°N、25°N、20°N。

(3)东岸 西澳大利亚寒流

2、(1)a.北赤道暖流; b.日本暖流; c.北太平洋暖流;d.加利福尼亚寒流。北 副热带。顺。

(2)风海。北海道。秘鲁。

3、(1)①大洋盆地 ②大陆架 ③海底热液矿床

④锰结核 ⑤石油天然气 ⑥滨海砂矿

(2)(略)

(3)海洋的化学资源、生物资源、空间资源、水资源、动力资源等。

4、略

四、简答

正常年份,强大的秘鲁寒流北上使太平洋东部的赤道附近洋面水温较低,以致东岸降水较少。

当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海水水温上升,对流运动变强,降水丰沛,出现暴雨和洪涝灾害;东南信风的减弱导致南赤道暖流亦减弱,太平洋西部海水温度相对下降,下沉气流活跃,降水减少,出现干旱灾害。

五、上网查询(自主完成)专题16 人口增长

一、填空

1、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2、高高低规模较小,增长缓慢

高急剧下降上升增长加快

快速下降缓慢下降规模较大

低低

3、增长稳定缩减

4、鼓励生育推迟退休接纳外来移民;积极的控制人口增长

5、正常

6、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

二、选择题

1、C

2、C

3、AC

4、ABC

5、CD

6、ABD

三、读图分析

1、(1)略

(2)50 下降高

(3)50 60 很低

(4)出生死亡上升

(5)低低低计划生育

2、乙甲

少年儿童比重大人口老龄化

较快较慢

国家积累的财富减少,经济增长缓慢,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劳动力短缺,社会赡养费上升,财政压力增大,青壮年负担加重

控制人口增长鼓励生育,推迟退休,接纳外来移民

乌干达瑞典

3、(1)男大于女

(2)35——40

(3)33.6 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

(4)14.4% 严重老龄化

(5)11.1 1.02

四、简答

1、引进人才、老有所学、医疗卫生养老保险旅游(开发银发市场)购物中心(开发适宜的物品)社区服务(义工国家出资请人照顾劳模)

2、最浅:多发达国家,负增长最深:多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从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水平、社会保障、生育观念等方面分析

3、婚姻失衡(对社会伦理道德体系的冲击、传统婚姻家庭受到威胁)、社会治安问题等的影响

专题17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一、填空

1、平原沿海城市

2、人口密度

3、劳务迁移智力迁移

4、战争自然灾害

5、发展中发达欠发达发达

6、农民进城务工劳务输出

二、选择

1、D

2、C

3、B

4、AD

5、AB

6、BCD

7、ACD

三、读图分析

(1)温带、亚热带沿海平原悠久好、水稻区日、韩、朝

热带沿海平原悠久好、水稻区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

温带沿海平原早商业活动英、法、德

温带沿海平原较短最发达工业和金融贸易区美、加

(2)俄

加拿大 ≤1 纬度高,寒冷地带

亚马孙 ≤1 湿热地区;热带雨林

撒哈拉 ≤1 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

青藏 1——10 寒冷;地势高

(3)高原山地气候水热状况随高度而变山下为热带雨林地区,湿热环境,自然条件恶劣不宜居住

2、(1)大陆东部第2、3;季风;外流;东中

(2)四川 400 开发早、长期繁衍、自然条件好、农业发达云贵地势较高、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塔里木大于内部为沙漠盆地边缘为绿洲

(3)沪经济发达、严重老龄化等,对劳动力需求较大河南省开发早、长期繁衍、自然条件好 D 地形地势经济发展水平

(4)胡焕庸黑河腾冲 95 42.9

3、(1)亚洲 292.8 非洲 515.0 北美洲 285.4 大洋洲 416.7

(2)非洲 78.02% 发展中

(3)维持高出生率而死亡率急剧下降人口老龄化以及生育观念等问题鼓励生育推迟退休

4、(1)C A B

(2)市中心区郊区市中心城市结构调整上海旧城改造市区人口过密住房条件差交通拥挤绿化面积少……

四、简答题

1、从影响人口容量的四个方面分析,尤其是自然资源与环境

2、人口容量具有时间性动态性,对资源的利用能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容量具地区性不同地区资源条件环境条件科技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不同

专题18 人口素质

一、读图分析

(1)37 乡村低

(2)93 5 78 高于(3)从经济水平、人才、教育投入等方面分析、解释原因

二、简答题

1、从大城市与贫困地区儿童死亡率的比较、城镇与乡村人均受教育年限和文盲率等得比较入手分析;从教育机会的城乡差别的等方面提出解决措施

2、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但人口素质包括人口总体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的综合特征等讨论

3、在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基本国情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基于上海的实际情况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讨论造成的影响,从而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专题19 城市空间结构

一、填空题

1、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农业用地

2、高于越高越高

3、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文教区

二、选择题

1、B

2、B

3、B

4、BCD

5、C

6、AB

7、AD

三、读图分析

1、(1)商业居住工业农业

(2)由城市中心向城市边缘递减土地价格是形成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重要因素,影响低价的最主要因素是距城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是否便捷有关

(3)D 距市中心越近,商业用地产生的效益越大 A 农业用地土地利用效益最低,只能分布在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不适合布局的城市最外围

2、(1)扩大扩大中央商务区

(2)中心城区区域中心多

(3)C

3、(1)大于 A处于城市建成区大于 B位于道路两侧而C则远离道路大于 A处于城市建成区且位于道路两侧

(2)CBADO(3)略

(4)高于高于越高

4、(1)C 市中心区

D近市区,介于商业区与工业区之间

A近铁路线,水源下游,盛行风向的下风向

E 郊外,公路经过

B 自然旅游景观

(2)HGF 十字路口改善交通条件

四、简答题

鞍山:多个面积巨大的工业区、工业用地面积大;保定:以中心城市为中心向四周均匀扩展

十堰:城市向山谷绵延扩展;宜昌:沿江沿铁路线

专题20 城市体系和城市群

一、填空

1、高多

2、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二、选择题

1、A

2、C

3、AD

4、AC

5、AD

6、AB

三、读图分析

1、(1)DFEACB(2)C B A C

(3)北温带湿润区、半湿润区沿海

(4)南亚城市是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场所城市

2、(1)略

(2)上海杭州南京沪杭沪宁

(3)农业基础好(鱼米之乡);上海中心地位快速发展;市场广阔;发达的交通网络(铁路、高速公路、水运、航空)

(4)指导学生上网找问题(例如:城镇与工业布局零乱,土地利用率不高、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较大、核心城市的规模和功能层次仍然不够突出,影响辐射能力的增强、部分局部中心城市功能定位不合理,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障碍还很多),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四、简答题

1、不正确,分析要有依据,以下提供一些资料:

现在公认的“国际化大都市”,其主要标志概括起来就是:主要的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国际性机构的集中地;第三产业高度发展;主要制造业中心;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城市人口规模达到一定标准。综观起来,区位优势、国际性的港口贸易、金融保险业、跨国公司集团化的一体化以及重大区域性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产业的国际化服务,都是构成国际化大都市的基本要素。根据这个标准,当今世界能称得上“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屈指可数。据权威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公认的国际化大都市只有14个,除了美国拥有的纽约、芝加哥、体斯敦、波士顿、洛杉矶、旧金山等6座城市外,就连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也各自仅有一个,分别为:伦敦、巴黎、法兰克福、莫斯科。

交通和通讯是国际化大都市的两个主要标志。由于交通、通讯技术的发达,地理条件的优劣已不是国际化大都市的决定性因素;现代化交通技术的发展,缩短了城市的空间距离,使城市间的全球联系成为可能,电子计算机和远程通讯技术的应用,更使城市间的国际联系经常化,并拓宽了城市的合作领域。

另外,高度开放的城市经济政策是国际化的基本前提。国际化大都市应是以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文化、教育设施和相应的人才优势开展国际性科技文化交流的中心。

国际化大都市有两个主要特点,即城市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城市的现代化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完善的服务设施为主要标志。据美国《财富》杂志统计,1970年全球最大的460家企业中美国占了260家,其中前200家中占123家,前100家中占了64家。这些高度集约的大企业,又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城市里,使之成为世界经济市场体系中的控制点,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因此而诞生,当代国际化大都市,一般都拥有发达的第三产业,比重可达产业总量的60-80%。

综观世界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过程,无不以城市职能国际化为主要建设内容。通过建立跨国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掌握巨额的国际银行业务量,从而控制和影响国际资本的流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由于各国放宽金融限制,发展电讯技术,货币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大大加速,世界范围的投资总额由1974年的8920亿美元增长到1986年的52000亿美元(不变价格),其中80%集中在纽约、伦敦和东京三大国际化都市。尽 管各个国家的金融和财政体制有所不同,但金融中心的集中是目前世界范围的普遍动向;日本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东京则是日本首要的金融中心。伦敦是欧洲货币市场的主要交易点,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银行网络。美国是接受外国资本最多的国家,所以也是外国银行进入国内最多的国家。1985年,在美国的国际银行机构已达160家,总资产2610亿美元,其中100家设在纽约,总资产2010亿美元。

无庸讳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争相把自己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建设“国际化大城市”,是不切实际的。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有的城市已经看到了实现这一目标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例如,首都北京已在城市总体规划之中把“建设成世界第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预期目标的定位在2040-2050年;上海正在进行“把上海建设成太平洋西岸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系列研究工程,不少专家把上海建成国际大都市的期限初步定在30年之后。

专题21 城市化

一、填空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41.7%

2、农村城市农村城市

3、中国

4、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

二、选择题

1、C

2、B

3、C

4、BD5、6、AC

7、BD

8、BC

三、读图分析

1、(1)工业革命极大推动了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2)10% 14% 18% 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二战后经济快速发展,对城市化推动

(3)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2、(1)2 6 无 1 3 2 7 1 6 4 无 1

(2)亚欧欧北美工业革命城市

(3)发展中世界城市化的主流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城市问题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

3、(1)郊区化向城市郊区迁移扩大郊区

(2)逆城市化向周围中小城市或乡村地区迁移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口增加

(3)城市郊区化城市中心区人口过度集中,导致环境恶化,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居民为改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向郊区迁移;随着城市信心取得改造,原来的居住用地被商业、公用设施用地置换,主要的新建住宅都位于城市边缘的城郊地区逆城市化大城市的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希望摆脱城市的喧嚣,青睐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生活闲适的乡村地区;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乡差距缩小,大大改善了乡村居住的物质条件,提高生活的方便性;私人汽车的高度普及和交通网络的日益发达,使得四人驾车每天往返于城乡之间成为可能。

4、(1)居住高级住宅区中级住宅区

(2)发达发展中

(3)未违背

城市中心区由于人口过度集中,导致环境恶化等原因,大城市的居民希望摆脱城市的喧嚣,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生活闲适的乡村地区的地价因为有需求价格上涨,而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乡差距缩小,大大改善了乡村居住的物质条件,提高生活的方便性也是乡村吸引力大大增加。

四、简答

基于自己观点,分析要有依据,五、上网查询

专题22 农业区位于农业地域类型

一、选择题

1、B

2、C

3、D

4、D

5、(1)A(2)C(3)C

6、B

二、读图分析

1、(1)花卉接近消费市场,花卉生产附加值高,易腐烂不易储藏(2)乳牛;接近消费市场不易储藏

(3)水稻;粮食作物土地利用率低。易储藏生产季节性强

(4)茶树;宜生长在丘陵山坡上不易积水有利生长

2、(1)小麦玉米此处交通相对闭塞,与外界沟通较少

(2)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果树、蔬菜的种植面积增加城市的需求扩大交通的改善

3、(1)水田农业劳动较低小

(2)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以南亚热热炎热多雨

4、(1)旱作农业非拉丁美

(2)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玉米、小麦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C D D

(4)牧场畜牧业自然实行围栏放牧经营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化程度高美国新西兰阿根廷

三、简答

举例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专题23 工业区位与工业区

一、选择题

1、CD

2、AB

3、AD

4、BC

5、BD

6、AB

7、BC

8、D

9、BC

10、ABD

二、读图分析

1、(1)A 有污染 需水量大 排水量大 宜布置在河流下游的郊外

(2)C 接近消费市场

(3)B 接近消费市场 工艺品不宜长途运输 宜布置在郊区

2、(1)污染少 水质较好

(2)宝山 澳大利亚 巴西 印度 市场 交通

(3)西南; 有污染 与盛行季风垂直的远郊

(4)科学技术 市场条件 交通条件

3、(1)东部 北部 人口多 消费市场大 附近有煤铁资源 五大湖廉价水运条件

(2)南 西

(3)环境优越 科技基础好 交通方便

三、简答

从资源、市场、劳动力条件、土地价格、交通运输等方面分析原因

专题24 第三产业与经济发展

一、填空

1、农业 建筑业 为社会生产生活服务的产业

2、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形成本地区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使产业结构与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协调,体现出有别于其它区域的特点和优势,已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下降 减少 上升 增加

4、明显下降 上升 上升

5、普遍较低 普遍较高 普遍较高 普遍较低

6、旅游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业 旅游业 金融、贸易、信息服务、科技服务

7、自然景观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8、地处中国东南端毗邻内地城市,同时也位于迅速发展的东亚地区的中心地带,位置优越;港口条件好;香港的本地服务业的经营范围包罗万象,不少服务项目的收费都是全球最低廉的;拥有一个架构精简而效率高超的政府;货币自由兑换、信息自由流通等 郑州:京广线与陇海线交会;武汉:长江与京广线交会

二、选择题

1、ABCD

2、BCG

3、BC

三、读图分析

1、(1)A

(2)漕溪北路 专业 天钥桥路 专业 综合(3)便利 多且人均收入高 商业空间 经济发达

2、(1)A(2)B C

3、(1)香港 鹿特丹 神户 新加坡 纽约 新奥尔良 伦敦

(2)上海 海陆联运 港口腹地

(3)集装箱

四、简答

1、经济发达地区在产业结构升级之后,原来的较低层次的产业逐渐转移到原来后发展地区,引起后发展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

2、不对,使具体情况而定,可从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来说明

3、“西游记宫”、“封神演义宫”等一些怪模怪样的“人间仙境”、“幽灵世界”,这不仅浪费了人力、财力和珍贵的耕地,而且败坏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很差——仅供参考

专题25 文化与环境

一、填表

1.5.6.9.10.12 服饰 饮食 建筑

4.8.16.17 法律

2.3.7.11.13.15 宗教

二、选择

1、A

2、C

3、AC

4、CD

三、简答

蒙古包、各民族服装、寺庙„„

专题26 世界地域文化

一、连线题

中华民族 勤劳刻苦

德意志民族 严禁善思

法兰西民族 热情浪漫

二、选择题

1、ABCD

2、BC

三、读图填空

1、C ABD

2、(1)西欧伊斯兰东南亚

(2)1、3、6、12、15、20 英国、法国、澳大利亚16、22 俄罗斯、波兰 2、7、14 中国、日本、朝鲜5、9 印度、巴基斯坦 8、10 沙特阿拉伯、伊拉克4、7、18 泰国、新加坡肯尼亚、坦桑尼亚19、21 墨西哥、巴西 瑙鲁、图瓦卢、基里巴斯

3、略

专题27 中国地域文化

一、填空

1、云贵高原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

2、热量水分

3、地形

二、连线题

胡同 京剧、京韵大鼓

四合院 —京派文化— 大气、醇和

炸酱面 “倍儿棒”、“盖了帽”

弄堂 越剧、沪剧

石库门 —海派文化— 开放、雅致

阳春面 “呱呱叫”、“顶脱嘞”

三、读图分析

(1)人口

(2)内蒙古草原 B

(3)黄土高原窑洞

(4)四川文化潮湿麻、辣

(5)DF

四、简答

饮食 服饰 民居 文学艺术 生活习俗

东北黑土文化

华北平原文化

江南水乡文化

华南妈祖文化

五、上网查询

专题28 地理信息技术

一、填空

1、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2、遥感对象、传感器、信息传播媒介信息处理与分析

3、地理空间

4、各种地图、地形

5、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二、选择题

1、B

2、A

3、ACDE

4、AD

5、ABCD

三、读图分析

黑 兰绿 兰绿

红 绿 红

绿 白 白(浅)

四、读图填空

1、左上:地物反射、辐射光谱下:图像输出

2、中:空间数据中左:GIS专用软件下:应用模型

五、简答题

第四篇:高一历史练习册答案

第8课 古代罗马政治制度

一、基础练习

1..D 2.C 3.C 4.A

二、拓展练习

5.(1)B(2)人身自由,但不属于罗马氏族成员,没有氏族权利,无权分得公地,不能参加人民大会,租佃贵族的土地,有的因借债而沦为奴隶。(3)A(4)平民在经济和军事事务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罗马的工商业多由平民经营,税收的很大一部分也来自平民。一切与罗马有关的战争,无论是自卫战,还是对外扩张都离不开平民的参与。(5)B(6)成果:打破贵族的特权,百人队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打破氏族部落的血缘纽带,以地域部落代替原来的三个血缘部落。局限:按照财产多少决定百人队的数字,以及在百人队会议进行表决时,每个百人队只有一票的规定使第一级的富有者还可操纵绝对多数。(7)C(8)土地少,加上连年出征,负债严重。债权人可以任意把债务人拘禁起来,强迫他们以劳动偿还债务,有的甚至把他们卖往海外。(9)贵族答应减轻平民的债务负担,平民有权选出两名“保护官”,以保护平民利益。颁布了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

6.内因:统治者腐朽;奴隶制度的腐朽性使奴隶和奴隶主都失去了改进技术的积极性;军队和官僚机构过度的开支,导致通货膨胀;经济上的分散伴随以政治上的分权,随着贸易的衰落和国家岁入的减少,帝国大厦开始崩溃。外因:蛮族大规模入侵。

第9课 罗马法体系

一、基础练习

1.A 2.A 3.D 4.A 5.D

二、拓展练习

6.(1)C(2)“十二铜表法”是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体现了罗马人的法制精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利,规范了社会生活。它从法律条文的思路和格式上为后来的罗马公民法奠定了基础。但是,这部法只是罗马人传统习惯法的汇编,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利益的倾向。(3)《民法大全》说明古罗马人已有制定法律来约束人民行为,古代罗马法律制度的发展历史体现了罗马人崇尚法治的精神和追求地位平等的决心。罗马法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比较完备的形式对后来欧洲各国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古罗马人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则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第三单元单元练习

一、我们的制度被称为民主政治

1.选举法:选举城邦重要公职人员;立法权和行政权:修改法律、解决财政收支、决定宣战和媾和、缔结和解除盟约、评定军功等;司法审判权;监察权。

2.人民主权(全体公民集体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公民集体内部相对平等,法律至上;唯才是举。

3.奴隶、外邦人、妇女、未成年的男子,这些人都被排除在雅典民主政治殿堂之外。

4.狭隘指享受民主权利的人数太少(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只是少部分的公民,仅占总人口的9%左右);最充实+指全体公民在立法及治理公众事务上有直接与平等的权利。

二、真正的法律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1.保留了许多原始习惯法的陈规陋习,如同态复仇、对债务人的残酷处置、禁止平民与贵族通婚等。

2.体现出古罗马人的法治精神——按律量刑,改变了以往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状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

3.A

4.法官极有可能会判定罗莫洛斯的家人胜诉。理由:当时(公元前510年)古罗马还尚未形成成文法典,量刑定罪依据习惯,贵族掌握着对习惯法的解释权,可以在司法审判方面维护自己的特权。(此外,平民为争取自身权利,也会与贵族展开不懈的斗争,也有可能胜诉)

5.可能性一: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罗莫洛斯一般的财产将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站死士兵的家人。可能性二:罗莫洛斯的财产被其家人继承,因为他有继承人,再者“十二铜表法”作为早期的成文法,仍然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利益的倾向。

6.法官不会判克丽奥佩特拉母子加入罗马籍。因为,罗马的公民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内部。(如果从恺撒的强权角度考虑,他们也可能会获得罗马国籍)

第10课 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

一、基础练习

1.D 2.B 2.C 4.A

二、拓展练习

5.(1)A(2)经济:商贸繁荣;宗教:半岛的宗教祭祀中心,有天降神物的黑色陨石和克尔拨古寺,多神自然崇拜盛行。(3)周边外族争夺霸权的战争,凯觎半岛商路控制权的战争,致使经济严重衰退;生存环境恶化;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动荡;信仰危机,外来宗教观念传入。(4)B(5)A(6)C(7)610年在麦加传教,遭到迫害,被迫于622年出走麦地那;不久建立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7世纪30年代初,阿拉伯统一国家初具形态。

6.661年,穆阿维亚建立倭马亚王朝,定都大马士革,8世纪中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封建军事大帝国,伊斯兰教随之传播,逐渐发展为世界性宗教。750年,阿拔斯利用下层民众起义,推翻倭马亚王朝,建立阿巴斯王朝,迁都巴格尔。8世纪中叶至9世纪中叶,达到鼎盛,此后转向衰落。1258年,蒙古骑兵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终告覆亡。

第11课 奥斯曼帝国

一、基础练习

1.A 2.D 3.C 4.改变了其统治下的亚、非、欧三洲交汇地区的社会发展进程:如巴尔干地区的民族、宗教和国际关系趋于复杂化,成为这一地区日后不稳定的历史渊源。占领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和君士坦丁堡以后,控制了亚欧商路,迫使商人另行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二、拓展练习

5.政教合一,以伊斯兰教为立国的基础,《古兰经》是一切权力和法律的最终根据;开始使用苏丹的称号,苏丹是国家元首,也是最高宗教领袖;下设分管具体事务的官员。

第四单元单元练习

一、人类科学文化史上的辉煌篇章

1.在两河流域实测子午线,并据此推算地球体积和圆周;建立巴格达天文台,发明精密的天文仪器,如:天球仪、地球仪和星盘仪等;编制《天文表》,是东西方各种天文表的蓝本;文学作品《天方夜谭》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伊斯兰装饰艺术中没有人和动物圆形,但是精致的几何图形、绚丽的色彩组合等使这些艺术品具有独特的韵味。典型的清真寺样式圆顶、尖塔等也反映了伊斯兰文明中独特的建筑风格。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了人类文明多元论断的正确性。

二、在火星上观察地球,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1.奥斯曼帝国。

2.伊斯坦布尔。

3.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等。

4.奥斯曼帝国的崛起,改变了其统治下的亚、非、欧三洲交汇地区的社会发展进程,对有些地区的影响尤为深刻。如巴尔干地区的民族、宗教和国际关系趋于复杂化,成为这一地区日后不稳定的历史渊源。奥斯曼帝国占领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和君士坦丁堡以后,控制了亚欧商路,迫使欧洲商人另行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第12课 封建制度

一、基础练习

1.(从左至右依次为)日耳曼因素、隶农制、4.8世纪:上半叶采邑改革;11世纪:西欧封农奴

2.(1)C(2)封建领主势力坐大,王国陷于分裂割据状态。

3.庄园

国王

教会贵族建制度基本确立;14世纪:14世纪之后庄园衰败。

二、拓展练习

5.B E D C A

6.在采邑改革后,封建主层层分封,逐渐形成封建等级制度。各级制度主只服从自己的上级封建主,国王位于最上层,但只是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实际权力有限,这种情况在法兰西最为典型。国王只能控制自己的直属领地,收入有限,加上生活奢侈,入不敷出,又无处搜刮,出现王朝拦路抢劫的现象并非偶然。

第13课 城市的复兴

一、基础练习

1.意大利北部

法兰西南部

2.英国议会

法国三级会议

3.(1)封建等级制形成于西欧封建制形成的过程中。8世纪上半期的采邑改革,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在封建主层层分封的过程中形成封建等级制。等级君主制形成于西欧封建制确立以后。12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英、法等国王权呈加强之势。(2)封建等级制是国王与各级贵族组成的统治秩序和政权形式。国王居于最上层,其下依次为公、侯、伯、子、男爵,骑士位于底层;各级封建主只服从自己的上级封建主,与其他封建主没有依附关系。国王名义上是最高统治者,实际权力有限。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3)封建等级制的统治基础是各级封建贵族。等级君主制中贵族和市民等阶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4)封建等级制中封建领主势力坐大,王国陷于分裂割据状态。等级君主制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C

二、拓展练习

5.Burgher为“公民,人民”,bourgeoisie为“资产阶级”。从词源角度分析,市民、资产阶级都与城市密切相关,可以理解为从中世纪城市市民中产生早期的资产阶级。

6.(1)东方由富强转向落后,西方由落后转向先进。(2)西欧封建制确立后,生产力水平提高,城市复兴,商品经济活跃,在与封建领主斗争中,部分城市取得自治,意大利北部地区城市兴起早,发展快。12世纪以后,英、法王权呈加强之势,先后召开等级代表会议,实行等级君主制,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开始受到重视,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3)拜占庭帝国日薄西山,统治阶级内部派别斗争激烈,到了灭亡的前夜。

第14课 王权与教权

一、基础练习

1.(1)奠定教皇国的基础,并使罗马教会掌握了世俗权力。(2)体现了“君权神授”的古老原则,教权和王权各有所得。(3)表明教皇已完全摆脱世俗君主的控制,并具备与之抗衡的能力。其后,教权不断增强。(4)教权由盛而衰的历史转折点。

2.教会感到欣喜。从此,基督教会成为法兰克封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

3.一手掌握十字架,表示宗教权力,另一手握宝剑或者权标,表示世俗权力。“君权神授”,权力最终来自上帝。

4.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新兴市民阶级的支持,英、法等国的中央政府权力逐步得到加强。这一结果是必然的。

二、拓展练习

5.(1)材料一:耶苏基督显灵,帮助克洛维的军队在面临毁灭时反败为胜。材料二:日耳曼国王没有文化,也不会治理国家,当时唯一有文化的人是教士,唯一的精神生活在修道院。(2)材料二是可信的。材料一是把克洛维皈依基督教神化,为王权与教权结合制造舆论。

6.主教授职权曾长期为世俗君主所掌控,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却规定世俗君主不得染指主教授职权,矛头直指亨利四世。所以,亨利四世要废黜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宣布剥夺亨利四世的教籍和帝位,解除臣民对他的效忠誓约,部分德意志大贵族遥相呼应,乘机制造事端,以致帝国政局动荡不安。亨利四世被迫屈服。

第15课 中世纪文化

一、基础练习

1.托马斯·阿奎那

《神学大全》

2.B

3.(1)×

(2)×

(3)√(4)×

(5)×

4.(1)法国南部。(2)基督教

伊斯兰教

(3)这位君王是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创始人丕平之子,在位期间,大肆对外用兵,扩张版图,大致相当于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史称查理帝国。800年加冕称帝,号“罗马人的皇帝”,后世称之为查理大帝。他在位期间曾出兵西班牙,征讨阿拉伯人。(4)法兰克王国。(5)罗兰的诗表达了忠君爱国的情操,虽有时代局限性,但其积极的部分应该充分肯定。

二、拓展练习

5.略

6.相似点:体裁——叙事诗;主题思想——反映骑士的道德标准和理想追求;故事情节——歌颂查理大帝等人的武功伟业和传奇经历。不同点:主人公的地位不同——罗兰是普通骑士,贝奥武甫则成为王国;故事背景不同——查理大帝出兵西班牙,征讨阿拉伯人的情节比较真实,而挑战半人半神的怪物格伦德则明显具有虚构的成分。

第五单元单元练习

一、欧洲中世纪城市复兴起源于……

1.忽视了城市复兴的背景中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2.10到11世纪,西欧生产力的发展,农产品有剩余;专门技巧的手工业部门生产,手工业脱离农业而成为追求交换价值的生产;各类商人应运而生,商品交换日趋活跃。

二、“黑暗的中世纪”,这一说法对吗?

第五篇:第二分册练习册答案

第二分册练习册答案

第1课中华文明的摇篮

一、基础练习

1.1万畜牧业2.炎黄(或黄帝)中原3.C 4.C 5.C

6.显性信息:随葬品多少差异显著。隐性信息:贫富差距显著,或私有制发展、原始平等被打破等。

二、拓展练习

7.(1)建房、熟食、渔猎、农耕。(2)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对上古时代历史的夸

张记述。其中有夸张的成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蕴涵着一些有效信息。

8.擅长栽培水稻,农业工具先进,居住的房屋为干栏式建筑。舟船是出行的主要工具,崇尚鸟和太阳

等自然界的事物。

第2课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一、基础练习

1.禅让

世袭2.国家二里头文化3.B 4.C 5.B 6.D 7.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天下为家’’的社会代替“天下为公”的社会;夏朝已设官分职;夏朝有一定数量的军队;夏朝设置了监狱,并制定刑法镇压反抗者。

二、拓展练习

8.(1)宫殿建筑群的出现,说明可能社会分化明显;青铜器、玉器大多用做礼器、祭器,在一定程度上

体现出社会等级森严及当时人们对神灵的敬畏。(2)材料一中的考古发掘印证了材料二中的有关

‘‘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的记载。(3)考古发掘出的遗址、遗物对文献记载具有印证或补充 的功能。

第3课商朝与青铜文化

一、基础练习

1.汤

内服外服2.甲骨文商3.B 4.A 5.C 6.D 7.政治:实行内外服制。经济:重

视农业;青铜铸造业发达。文化: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汉字。思想:崇尚鬼神和祖先,实行礼治。

二、拓展练习

8.(1)有助于了解商朝的经济状况、生产生活状况和统治状况等。(2)材料一中商人凡事都要占卜的

风俗印证了材料二中的表述。(3)甲骨文是反映商代社会生活的直接记录,是研究商代历史的第

一手资料,也印证了一些历史文献中关于商王朝的记载,使商代历史成为信史。

第一单元单元练习

一、农业的起源

1.具有满天星斗、八方雄起的特点,其中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最为集中的区域。

2.共同点是旱地农业和稻作农业几乎同时出现,呈现南北并立的格局。不同点是南稻北粟,具体作

物不同。造成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环境不同:北方干旱少雨,适合旱作农业;南方潮湿多雨,适

合稻作农业。

3.C

4.农业的起源,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使人类成为食物的生产者,为人们提供了可以

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同时,使比较稳定的定居有了保障,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人

们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

5.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埃及、古代印度等。

二、国家的产生与统治文化

1.部落间冲突激化;产生了凌驾于一般聚落或部落之上政治实体。区别:最初的农耕聚落是共同耕

作、平均分配的;而这一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原始平等关系已被破坏。

2.有一定道理。因为墓葬随葬品差别明显,体现高下不同的社会等级已经存在;随葬品按不同等级

进行配套,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等级森严的礼制文化的发端;朱书字符,可能是早期的文字;规格

较大城址的发现,也体现出社会分化明显。

3.移交方式:从禅让制到世袭制。象征意义:标志私有制的确立和国家的产生;标志夏朝完成了从原

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转折。主要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和阶级分化的出现等。

4.商代青铜器制作精美,形式、功能多样,纹饰独特等。

5.A

6.因为甲骨文是汉字的起源,在甲骨文基础上的汉字的持续的发展为传承中华文明起到了重要作

用,后来汉字还对一些东亚国家的文字创造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揭开远古历史面纱的方法

1.因为在未发明文字以前,很多事件都是通过人们口说辗转流传的。神话传说。一方面具有夸张和

想象的成分,可信度值得商榷;但由于神话传说承载的是早期先民的集体记忆,又有一定的真实历

史信息隐含其中,值得珍视。

2.用火、畜牧、耕稼。

3.D

4.因为从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的相互印证看,二里头遗址在时间和地域上和夏朝非常吻合。

5.纸上之材料和地下之材料。历史文献、考古发掘。通过地下材料,对纸上材料进行补充、印证和辨伪等。

6.甲骨卜辞。因为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汉字;甲骨卜辞是当时人们活动的直接记载,是研究商史的

第一手资料,史料价值非常高;再加上辞中所见殷王室的世系与《史记·殷本纪》所载商代帝王世

系基本相同,故商代历史被称为“信史”。

第4课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一、基础练习

1.封邦建国殷人2.礼乐天命3.A 4.A 5.D 6.B

二、拓展练习

7.周公,名旦,是周武王之弟,因封地在周,被称为周公,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周武

王去世后辅政成王七年,平定各地叛乱,征服殷商在东方的残余势力,制定礼乐制度,提出了一套

“敬天保民”的思想。这些措施巩固和扩大了周的疆域和影响,并对后世的儒家学说和我国古代政

治思想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8.(1)食器。(2)王权(或政权)。(3)牧野之战,武王灭纣,建立西周。(4)表明了楚王觊觎周朝政权,想取而代之;反映了周朝后期诸侯力量的加强和周王室的衰微这一历史事实。

第5课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一、基础练习

1.中央集权

大一统

秦2.士 儒 法 道

3.B 4.C 5.D

6.A

7、B

二、拓展练习

8.A:a、d、f、g B:e C:b D:c、h

第6课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一、基础练习

1.商鞅县2.长城焚书坑儒中央集权3.C 4.D 5.B 6.D

二、拓展练习

7.(1)是百官之长,助理万机,但没有最终的裁决权。(2)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3)赞成:秦完

成国家统一,确立了新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必然要加强思想舆论控制,禁止人们横议;但是采取

焚书坑儒这样极端的措施,也遭到了后人的非议。反对:一些儒生以迷信和求不死之药,骗取钱

财,反对郡县制等,遭到秦始皇镇压。(无论赞成还是反对,言之有理和有据即可)8.(1)用这些兵马俑保护死去的秦始皇。(2)提示:可以从政治、军事、经济、生活习俗、思想观念等角度分析。

第7课秦末农民起义

一、基础练习

1.赵高

李斯2.209刘邦

3.D 4.C 5.B 6.B

二、拓展练习

7.(1)秦朝修建阿房宫,造成普天之卞民怨沸腾,导致秦朝灭亡。(2)秦朝统一后,确立了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制,沿用打天下的经验,不断动用民力,如秦统一后,数十年间修长城、修驰道、戍五岭、造阿

房宫、建骊山墓等,征用劳力数百万人。这些远远超出了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3)赞成:秦始皇

对中国历史是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如统一中国,建立第一个大一统封建国家,在制度建设方面也有

很多建树,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造成大量对秦始皇的负面影响的原因:一是政权存在时间短,二是后世统治者和一些思想家的歪曲。不赞成:主要列举秦始皇的负面措施,如迷信无力、穷兵黩

武、恃酷法、滥用民力、焚书坑儒等破坏了社会生产,激化了社会矛盾,而遭到了社会各阶层反对。

再加上秦朝存在时间短,更说明秦始皇不得人心。(无论赞成还是反对,言之有理和有据即可)

第二单元单元练习

一、由“封邦建国”到“大一统”

1.公元前1046年。

2.从殷(安阳)转移到镐京(西安附近)。

3.制度:政治上创立了封邦建国体制和礼乐制度。文化:提出“敬天保民”思想,重视礼乐的作用。

4.神话传说、遗址遗物和文献资料。

5.C

6.以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的发展。

7.分封制度。

8.公元前221年。

二、礼乐文化

1.“礼”起源于祭祀活动。依据一,“礼”源于先民的习俗仪式,祭祀是上古时代一项重要的活动,“礼”

就是这种仪式的反映;依据二,从字形看,汉字是象形文字,“礼”字的结构也像是人们在进行祭祀

活动。(反对者,能言之成理即可)

2.周公制定礼乐制度,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和政治关系上,创作了舞乐和史诗;目的是以显示

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之间的身份差异及权力义务,以音乐来激起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

会成员的团结。

3.孔子发展了周公的礼治思想,创立了“仁”这一核心观念,把道德融合到礼乐中,倡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为“礼”注人了新的生命力。

4.C

5.生产力的发展、铁器和犁耕技术的推广,瓦解了井田制;分封制崩溃;新兴阶层力量壮大;周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等。

6.B

7.乐器。又具有祭祀、娱乐、象征权势和财富等方面的功能。

8.苟子重新解释了孔子的“礼”,熔“礼”、“法”于一炉。

9.礼最初指风俗习惯——渗透到政治和宗法制度——再融人伦理道德——融于法律之中。

三、天命转移

1.天。

2.B

3.汤。

4.公元前1046年。

5.在周公的辅佐下,平定内乱,征服殷商残余势力,拓展了边疆,扩大了影响;又通过礼乐制度,巩固

了周朝的统治。

6.周王室地位衰微,但不会灭亡。

7.老百姓。

8.负责司法。

9.秦朝行暴政,激化了社会矛盾,造成了普天之下民怨沸腾的局面。

10.天命思想。天的神性和主宰地位逐渐降低,相对于天的人地位的上升,人的行为可以影响到天

命,突出了道德的作用。

第8课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一、基础练习

1.布衣将相世袭贵族主宰政治2.无为而治豪族土地兼并3.D 4.A 5.D 6.D

二、拓展练习

7.(1)经济萧条,国家贫弱。(2)汉高祖。倡导以农为本,多次下诏减轻百姓赋税,注重发展农业生

产。(3)受到秦朝横征暴敛导致失国的历史教训的影响,同时汉初统治者作风朴实谨厚也对国家

政策的实施有影响。(4)汉初一系列“轻徭薄赋、省刑约法”的措施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

了条件,形成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史家称其为“文景之治”。

8.(1)主张无为而治,实行仁义。反对严刑峻法,主张轻刑法;反对滥用民力,主张减轻徭役;反对奢

侈骄淫,崇尚俭朴。(2)以道家的清静无为思想为主体,体现儒家的仁政思想。西汉的无为不是消

极、倒退思想,而是把无为作为实行仁政的具体体现,这种思想顺应了当时的客观形势和人心所向,也与汉初统治者朴实谨厚的作风相一致。

第9课汉武帝时代

一、基础练习

1.亲信近臣

内朝

外朝

2.C 3.D 4.C 5.D 6.C

二、拓展练习

7.(1)西域河西四郡(2)A.西域都护府;B.酒泉郡;C.长安。

8.可以参考汉代出土的农书记载;还可以通过大量出土的各类农业生产工具、农作物或种子遗存、汉

代水利工程遗址、汉代画像砖以及墓室壁画上关于农业生产画面的描绘等丰富的一手资料,发现、了解这一时期我国农业的发展情况。

第10课东汉的兴衰

一、基础练习

1.王莽

托古改制

2.文教治国

皇家图书馆郡国学3.C 4.D 5.C 6.C

二、拓展练习

7.(1)近亲、近臣是东汉最大的豪强地主。反映出豪强地主虽田宅逾制,但地方官员慑于压力或出于

自身利害考虑,无法检核的尖锐矛盾。(2)东汉后期豪强地主在经济上拥有“连栋数百,膏田满野” 的大庄园,驱使成千上万的依附农民从事生产,生活富有奢靡。他们还组建“家兵”、“部曲”等私人

武装,看家护院,称雄一方。政治上,一些开国功臣连续数代在朝中位居高官,形成世家大族。

(3)原因: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烈以及皇权的日趋衰落。影响:豪强地主逐渐演变为地方割据势

力,对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构成巨大的威胁。

8.社会问题:东汉初年经济凋敝,土地兼并、贫富分化、奴婢买卖等社会矛盾十分突出。措施:汉光武

帝重建汉政权后,着手调整统治政策,巩固统治秩序。政治上:整顿吏治,裁并机构,废除王莽时期

繁密苛重的法令,强化中央集权。经济上:减轻赋税,多次颁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令。

文教方面:礼贤下士,诚招各地人才;在洛阳兴建多所皇家图书馆,扩大中央官学——“太学”的规

模,并在全国普遍设立——“郡国学”。结果:经过多年努力,东汉社会安定下来,经济恢复发展。

出现“治世”局面,史称“光武中兴”。

第11课割据与分立

一、基础练习

1.黄河流域地区

长江流域生产技术生产经验2.C 3.B 4.C 5.A 6.C

二、拓展练习

7.(1)196年,曹操将汉献帝迎至许县,“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同时,努力发展辖区经济,广

招天下有真才实学之士,实力迅速增强。(2)诸葛亮。谋取荆州,孙刘联合抗曹。(3)预判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可能,为刘备图谋霸业奠定了战略基础。(4)三顾茅庐(或隆中对)(5)A.蜀;

B.魏;C.吴;①官渡;②赤壁。

第12课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

一、基础练习

1.西晋五胡十六国

2.大兴安岭魏北魏3.B 4.B 5.C 6.D 7.D

二、拓展练习

8.(1)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治国应把农业发展放在首位。(2)政策措施:汉文帝多次下诏减轻百姓的

田租;曹操招抚流民,实行屯田制;孝文帝推行均田制,将政府控制的荒地分给农民耕种。评价:有

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促进了经济繁荣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第三单元单元练习

一、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

1.历史背景:汉初统治者从秦朝短期内过度集权化导致孤立而亡的历史教训,以及借助刘氏宗亲的

血缘关系构筑皇权屏障的角度出发实行了分封。变化:在继承郡县制的同时,分封同姓为王,形成

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局面。社会矛盾:随着封国实力的增强,封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日益明朗,严重

影响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2.D

3.前者采取强削的办法,结果使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迅速激化,引起七国之乱;后者主张加大分封,把

王国的土地再分给子弟,结果使诸侯封地越来越小,其势力越来越弱,无力与中央对抗。

4.不正确。因为七国之乱是西汉统治集团内部中央集权势力与地方割据势力矛盾斗争的必然结果,无论是“削藩”还是“推恩”,都要触及王国的利益,都会引起诸侯王的反抗。王国问题解决的关键

是汉武帝时期国库充足和中央集权势力强大;景帝平定叛乱,又加强了对王国的治理。如果没有

上述条件,单靠“推恩”的方法是不可能解决王国问题的。

5.强大的中央集权是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

6.中朝是由皇帝与亲信近臣的宫廷决策核心,参与朝廷军国大事的讨论。外朝是以丞相为首的执掌

政务的政府机关。中、外朝的形成说明了相权受到抑制,皇权得到加强。

7.A

8.刺史“位卑权重”以小制大,这样的制度一方面有利于中央对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监督和控制,另

一方面可以防止刺史成为新的一级行政部门,便于中央管束和驾驭。

9.秦始皇通过“焚书坑儒”的强硬方法钳制思想、控制舆论;而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等的建议“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将以五经为代表的儒学定为官学,作为官员选拔、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内

容,通过国家政策导向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意识形态。

10.儒学被冷落是因为其政治主张与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不相适应。秦朝时,儒生们非议郡县制,以

古非今,站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对立面,因此遭到弹压。儒学不仅不能为统治者服务,而

且落后于形势的发展。汉武帝时,董仲舒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为儒家学说增添

了君权神授、天下一统的内容,不仅为专制集权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政治上的统一提出

了思想统一的方案,因此获得独尊地位。

二、孝文帝迁都

1.平城的位置偏僻,不利于北魏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治理;不利于改变鲜卑民族的旧俗、采纳汉族的文化

制度;洛阳自古以来就是帝王之都,更有利于北魏的统治。平城附近的粮食生产不能满足都城人口 的需要。北方其他少数民族容易对平城形成威胁。鲜卑人长期处于统治地位,逐渐变得缺乏朝气。

2.北魏迁都洛阳以后,北魏贵族的生活日益奢侈,最终导致鲜卑族的衰败。但是,迁都洛阳以后,北

魏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北方各民族的封建化和北方民族的大融合。为重

新走向统一准备了条件,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A.平城;B.洛阳。迁都路线略。

三、南方经济的发展

1.经济状况:西汉时期江南生产水平较低,经济远落后于北方,虽然人民生活有了衣食保障,但没有

很富裕的人。原因:西汉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都在北方;而江南地区人少地广,劳动力短

缺,生产技术和经验也落后于北方。

2.西晋末年,国家再度陷于分裂,少数民族政权在黄河流域纷纷建立,战火频仍,社会动荡,中原地区

经济破坏严重。

3.A.巴蜀;B.湘赣;C.江浙。

4.变化:南方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手工业经济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成为全国经济繁荣的地方。原因:

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 的生产技术;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江南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第13课隋唐政治新格局

一、基础练习

1.分科考试隋朝

唐朝

明经进士2.D 3.C 4.C 5.D 6.C 7.C

二、拓展练习8.

(1)

(2)三省六部制是我国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三省六部制分立了相权,三省之间互相合作又互相牵制。唐朝又设政事堂,这些措施确保了皇权的至上地位,也完善了管理体制,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明确了各部职责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三省六部制标志着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第14课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一、基础练习

1.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2.唐高宗武则天贞观年间

3.B 4.A 5.A 6.C

二、拓展练习

7.中央:完善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制;创设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处。地方:实行州县制等。

8.重农主义、民本思想、道家无为思想。

第15课中外文化交流

一、基础练习

1.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西域波斯粟特人2.A 3.B 4.略

二、拓展练习

5.(1)朝鲜半岛。t2)政治、经济、法律、宗教、文学、艺术、天文、历法、衣食住行、风俗习惯以及各类生

产技术。(3)东亚诸国形成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

6.(1)名称:觐见太子。理由:此图为章怀太子李贤墓中的壁画。图中左侧三人为唐朝鸿胪寺官员,身后为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和外国宾客。此图表现了鸿胪寺官员引领外国宾客见太子的情景,故

名。(2)摩尼教通过西北的丝绸之路传人,因胡商的日益增多而趋于流行。(3)如佛教传人中国

后,融人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佛教是中国的主要宗教之一。伊斯兰教传人中国后,在中国得

到很大发展,也促成了回族的形成。西域的音乐传人中国后,对中国的传统音乐产生重大影响,至

今二胡、琵琶仍为中国民乐的主要乐器。(4)中国与中亚、西亚与南亚国家人民的交往,不仅带来

了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而且经由中亚、西亚与南亚人民的传递,基督教文化、亚述文化、埃

及文化、拜占庭文化、希腊文化、罗马文化等与唐文化均有不同层次的接触。(5)可能是东亚人、栗

特人、波斯人、阿拉伯人、拜占庭人等。因为唐朝时期,这些民族的人民均有人到过中国。

第16课灿烂的文学艺术

一、基础练习

1.山水画

花鸟画

2.D 3.A 4.D 5.C 6.B

二、拓展练习

┏━━━━━━━━┳━━━━━━━━━━━━━━━━━━━━━━━━━━━━┓ ┃

诗人

作品特色

┃ ┣━━━━━━━━╋━━━━━━━━━━━━━━━━━━━━━━━━━━━━┫ ┃

李白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

┃ ┣━━━━━━━━╋━━━━━━━━━━━━━━━━━━━━━━━━━━━━┫ ┃

杜甫

作品反映社会现实,表现出对国家命运与民生疾苦的关怀

┃ ┣━━━━━━━━╋━━━━━━━━━━━━━━━━━━━━━━━━━━━━┫ ┃

王维

描写山水,风格宁静恬淡,意境深邃幽远

┃ ┣━━━━━━━━╋━━━━━━━━━━━━━━━━━━━━━━━━━━━━┫ ┃

自居易

明白流畅、通俗易懂

┃ ┗━━━━━━━━┻━━━━━━━━━━━━━━━━━━━━━━━━━━━━┛(2)文学与历史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文学作品往往受到作者个人所处的历史时代的影

响。如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其作品很多反映了盛唐社会的景象;杜甫生活在唐由盛转衰时

期,其作品很多反映了安史之乱及其带来的民生疾苦问题。

(3)科举制考试考诗赋;唐朝诗歌继承了自周代《诗经》以来至魏晋时期的诗歌艺术成果。

8.(1)印度。(2)佛教传人中国后,经历了一个中国化的过程。唐朝时期,佛教中国本土化基本完成。

佛教的中国本土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3)史料:“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历史叙述:“据专家研究,杨贵妃是《霓裳羽衣曲》的编舞者”,“描绘了杨贵妃舞姿轻柔优美”。

第四单元单元练习

一、隋唐中央集权制

1.礼部。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审核,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合作与制约关系。

2.一般宰相由贵族组成,他们形成一个政治群体。凡遇军国大事,由宰相组成的政事堂做出决定,然

后经皇帝批准,以诏令的形式颁布执行。故此,宰相与皇帝之间既存在宰相对皇帝负责,又存在相

权制约皇权的关系。

3.不同:政府职能机构的设置不同。秦的宰相、太尉、御史大夫在职权上有分工,但相权过重,皇权容

易被架空。唐的体制中,相权与皇权之间则存在着互相依靠,有互相牵制的关系。原因:秦与隋唐

在地方上均实行郡县制,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但唐有专门的地方巡视官员。秦在选拔官吏时采

用举孝廉的方法,而隋唐则采用科举制。理论依据:科举制导致了社会统治基础的扩大,有利于政

治稳定与社会的进步。

4.魏徵、王硅、房玄龄、杜如晦等(任选三人)。

5.D

二、开放的大唐文明

1.不可信。因为这种描述有浓重的夸张成分。这种理想化的传闻,为双方增进了解、促进交流提供

了强烈而恒久的动力。

2、可从多个角度得到结论。如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发达,1200多年前已利用天然温泉的热水进行瓜类栽培等。

3、唐玄宗。

4、康居。

5、节度使。

6、言之成理即可。如胡旋舞在唐朝时期十分流行;西域的歌舞对唐文化产生重大影响;西域歌舞成为唐宫廷生活的内容之一;唐朝时期宫廷妇女的发型、服饰;唐代的绘画艺术特色等。

7、言之成理即可,但需用史料来说明自己的理解。

8、唐文明是一种积极开放的文明,它兼收并蓄,在宗教、科技、人文、艺术等领域博采众长。同时唐又积极地向外传播中国文明,朝鲜半岛、日本、天竺等西域诸国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唐文明的影响。

唐积极开放的姿态,是导致唐强势文明形成的关键原因。

唐文明的繁盛建立在唐朝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均能

清明宽政,唐太宗和唐玄宗均善于纳谏,吸取历史教训,实行开明的统治政策。

三、灿烂的文化艺术

1.言之成理即可,如书法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受科学技术、生产方式、政治制度、时代审美观、书法家个性等因素的影响。

颜氏一门,以礼传家,学术渊博,名臣辈出。

至唐中期,包括佛教在内的西域文化的渗人,影响唐代书法风格的转变。

唐朝的社会特色,颜真卿的家学传统,影响颜真卿的书法艺术,形成了颜真卿字形雄伟端庄,笔力浑厚,体势开张,大气磅礴、正气凛然的风格。他的书法风格,也正是盛唐社会风范以及颜真卿个人性格特点的反映。

2.相似之处:均带有晋代王羲之书法的风格。原因:唐朝前期的书法吸收了东晋“二王”潇洒、清逸的书法风格。唐太宗本人就喜好王羲之的书法。日本在唐时期,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全方位学习中国文化,空海就是其中一位。故而,潇洒、清逸的“二王”书法也成了此时期日本书法的主要书体。

第二分册综合测试

第一部分

1.A 2.A 3.B 4.C 5.B 6.B 7.C 8.B 9.D 10.D 11.B 12.B 13.D

14.D 15.B 16.B 17.D 18.D 19.C 20.C 21.A 22.A 23.D 24.C 25.C 26.C

27.A 28.D 29.D 30.D

第二部分

31.(1)时间与地点相符,宫殿规模大。(2)殷墟的发掘使商朝历史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而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也能用丰富的考古资料来印证后世文献,如果能释读刻划符号,就能更深刻地了解夏代。

32.(1)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2)修建原因:“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规模与过程:“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隐宫徒刑者七十馀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发北山石椁,乃写蜀、荆地材皆至。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馀。”(3)司马迁:“阿房宫未成”与项羽“烧秦宫室”;杜牧:项羽火烧阿房宫;现代考古发掘:有关火烧阿房宫说法不准确。(4)考古发掘的结果是可信的资料,从考古材料和挖掘现场看,尚不能证明阿房宫就是毁于焚烧;司马迁是距离楚汉战争时间较近的史学家,《史记》所载“阿房宫未成”,所以项羽所烧的“秦宫室”未必就是阿房宫;唐朝诗人杜牧距离楚汉战争时间久远,所说情况或许是对司马迁记载的曲解。

33.尼雅文明在文化上兼容印度和中国中原文化,也有欧洲罗马文化的痕迹,荟萃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尼雅所处的新疆地区,古称西域,自西汉张骞通西域后,处于丝绸之路的要冲,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同时也使它表现出多元文化的痕迹。

34.(1)北魏孝文帝;改鲜卑复音姓氏为汉族单音姓氏。(2)北方出现民族融合的高潮,冯太后和孝文帝仿行汉制,推行变法。北魏统治者在诏书中提出鲜卑祖先为黄帝,是由于其认识到要立国中原,必须更改鲜卑旧俗,化解民族隔阂。

35.(1)材料一认为由于小篆的不便导致秦始皇下令创立隶书,而材料二认为战国时期的秦国就已经通行隶书。(2)材料二。可由第一手史料(考古发现)来印证,而材料一仅仅是传说。

36.崔定的观点是为分封制辩护,攻击郡县制。

崔窘对分封制的评价不符合史实,夸大其作用。西周实行分封制,在较长时期曾起了巩固政权的作用。但到春秋时代,井田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出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而非崔定所说的“国有常君,君有定臣,上下相安,政如一家”;西汉初分封同姓王做诸侯,企图以此巩固刘姓天下,但不久就产生了严重威胁中央政权的王国问题。西汉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措施,至汉武帝时才最终解决,并非“君臣和睦”“祸乱不作”。

崔寰的秦“罢侯置县,„„君臣始有不亲之衅”的观点是错误的。秦朝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西汉统治得以长期巩固。

下载高一地理第二学期练习册答案[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一地理第二学期练习册答案[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一历史练习册第二分册答案(精选五篇)

    第08课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练习册【参考答案及思路】 一、基础练习1、布衣将相、世袭贵族主宰政治 2、无为而治、豪族、土地兼并 3、D 4、A 5、D 6、D 二、拓展练习7、(1......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时光如梭,白驹过隙,不知不觉已经一个学期了,我们的教学工作也进入了尾声。回顾这一学期,有喜有忧,但是我感觉收获还是颇多,现将这学......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高中地理教学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地理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为......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1、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转变教学理念; 2、在总结实施高中地理(必修1部分)新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文 章课件 www.xiexiebang.com xiexiebang.com一、指导思想 1、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转变教学理念; 2、在总结......

    2016-2017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16-17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地理必修二,这部分内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础,选取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社会经济活动,探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

    高一历史练习册第三册答案

    第17课 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 一、基础练习1.960 契丹陈桥驿2.考试制度 殿试 弥封 3.B 4.D 5.C 6.D 二、拓展练习7、宰相都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文人,很少有武将,以此避免......

    高一地理答案

    北语大附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答案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10DDABBAAADD 11~20BDABDBDDCD 21~30BCACADAACB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 ,共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