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认识几分之一》评课记录
《认识几分之一》评课记录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对学生来说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但执教者却能通过直观教学并让学生亲自动手折、涂、比较大小让学生易于接受掌握。主要优点:
1、能充分理解教材,把握住了教材的重点,突破了教材的难点。
2、教法设计合理、有效。
3、加强了直观教学,使学生由直观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
4、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的学习化难为易。
5、为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探究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6、教师的指导恰到好处,为学生的学习起到了真正的引领作用。
7、练习设计适时、恰当,使学生新知的学习得以及时巩固和提高。
8、板书工整、认真,有条理。
9、通过各种活动,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合作意识;加强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训练。
10、课件制作简洁。建议:
1、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学生活动的指导还应加强。
第二篇:《认识几分之一》评课
《几分之一》点评
李景格
大家好!现在我对芦老师《认识几分之一》这一课进行评课。听完芦老师这节课以后,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老师的重难点突出,条理清晰,教学环节设计合理。芦老师个人的最大特点就是很具亲和力,芦老师是一个很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芦老师的字不是很好,但板书设计很优美。这堂课从帮丁丁冬冬分食品开始,老师带领孩子们很自然地贴近生活,在很轻松地状态下进入新课的学习。设计和使用课件合理恰当,对重难点的突出有很大帮助。在授课过程中从分四个苹果,两瓶矿泉水开始,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接着分一块月饼这样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在带领学生认识时,老师设计了动态的课件11帮助学生理解的含义,突破了重难点。在教学读和写时,芦老师很细致地讲了记录方法。22
11在教学时,芦老师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折出正方形的并用斜线涂上颜色,迁移到折出一个4412
图形的几分之一,并涂上颜色,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再次理解了几分之一的含义。在课堂上老师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使优生、中生和学困生在本堂课上都得到了个人能力的全面提升。同时老师还非常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本堂课中渗透了判断、猜测、估计等数学思维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记得老师说过一句这样的话“用你们坐姿告诉老师你们已经完成了”,使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孩子们的发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我都感觉到了本堂课是一堂非常成功的数学课。让我们感觉到了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体会到能够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第三篇:《认识几分之一》评课 4
听《几分之一》心得体会
今天在中心校听了朱老师的《认识几分之一》,这一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别,学生初步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朱老师这节课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起点,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情境,并通过自主探索、实践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认识几分之一的学习全过程,感悟分数的含义,能直观地比较分数的大小等。整节课能准确把握目标,导学生主动学习,具体表现在: 优点:
(1)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
很多老师在教学时,都是从生活中“分”字引入,从平均分引出分数,朱老师这节课也不例外,从学生去公园游玩分饼入手,半个饼用1/2这个分数表示,显然老师是经过多番思考的,每个学生学习数的基础不同,他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绝对不是一张白纸,部分学生在通过不同的途径听过或看到过分数,可能也有部分学生会读、写分数,只是他们的认识是不完善的,朱老师先让学生各抒已见,然后经过系统地整理,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感悟分数的含义、认识、理解分数。
(2)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人教版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定位为:本册教材主要是利用直观的方式,使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动手操作的方式,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大小。而以后要学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逐渐脱离了直观方式的支持,更多的是从数系发展的角度,去认识分数。朱老师这节课目标定位准确,紧紧地抓住目标,层层落实。在教
学中,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一折1/2和用不同的方法 折出1/4,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地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尽管学生在正方形纸上折出了几分之一的分数,但是学生在比较学生大小时,还是受到整数认识的影响,教师用课件显示猪八戒分西瓜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的比较。
(3)、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这一节课所认识的分数都是几分之一,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在意义上具有相同点。教师以1/2这突破口展开教学。先谈谈对1/2的认识,在互动对话中初步建立1/2的表象,之后教师又组织同桌合作折一折、涂一涂出1/2,判断1/2等数学活动,多层次,多角度地丰富充实学生对1/2的理解。在1/2的基础上,认识1/4,折法不同,每份的形状不同,为什么都能用1/4表示呢,让学生主动探索出“折法”和“形状”都不是本质属性,而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几份才是本质属性。在比较大小时,教师又进一步让学生用圆片代替饼来验证的大小。这一系列的活动都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中自主地探索出分数的意义和大小的比较,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 王老师
2014年3月8日
第四篇:《认识几分之一》评课稿
评课
听了王老师教学的《认识几分之一》这节课,我颇有感触。我认为王老师的教学有如下优点:
1、情境引入,激趣引导,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野餐活动时分食品的情景,让学生自然而然进入问题的探究。通过平均分的结果有时能用整数表示,有时不能用整数表示的生活现象,让学生体会分数的产生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
2、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试一试”,让学生拿一张长方形纸折一折,并把它的1/2涂上颜色,通过实际操作,是学生进一步丰富对1/2的认识,初步建立1/2的表象。第99例题,让学生用同样大小的圆纸片分别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它的1/
2、1/4,再比较大小。这样,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另一方面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几分之一所表示的含义来比较他们的大小。
3、教学准备充分,比如课前准备了长方形纸和小圆片以及多媒体课件等。
4、教学语言规范,且富于儿童化,无形中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王老师这节课欠缺的一点是,在教学分数各部分名称以及各部分在情境中表示的意义时,若能有总结性更好。比如介绍1/2时,“2”是分母,“—”是分数线,“1”是分子,板书时用括号增加,分母表示分的分数,分子表示取其中的几分,分数线表示平均分,这样会更好。
第五篇:《认识钟表》听课评课记录
《认识钟表》听课评课记录
针对校本课程的磨课,我们学校进行了听课和评课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的内容,钟表是生活中的知识,但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又由于时间概念抽象难懂,在设计本节课的时候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时间和时刻,在认识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感受整时时针和分针有什么样的特点,进而认识时刻,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性。总的来说,我认为这节课上的还是比较理想的,现将我校老师对这节课的听课评课意见和建议总结如下:
一、利用学生的兴趣调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因此生动的学生熟悉喜欢的情境,能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地调动出内部的东西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
二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生活动的主导
好玩是儿童的天性。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能使学生加深对数学应用的广泛性的认识,也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时充分调动在游戏中所获得的经验,促进学生数学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这个游戏不是玩,而是通过玩从事一些数学活动的意思。或许在刚开始参与数学活动的时候,学生并没有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但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步进入数学问题情境,在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其实就是努力向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
三、练习的设计层次鲜明。
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数学学科特点,根据教学内容,紧扣教学目标,设计“精品”习题,以少胜多。
四、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包含着数学问题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同时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使其数学能力、数学应用意识、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可以强化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意识,深化学生对学习数学的认识;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感情,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新大纲指出:“数学教学应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已有知识,使学生在认识、使用和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初步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这一要求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即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又为实际生活服务
参加这次听评课研讨对我个人有许多促进,无论是从教材的挖掘到课堂的设计,还是从课堂上的语言组织到积极有效的评价,都让我受益匪浅。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积极大胆的尝试,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应用教材,才能使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最终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