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教育叙事: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幼儿教育叙事: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案例一
早锻时,幼儿正在自己喜欢的活动区嬉戏。突然,蹲在沙地旁的杰杰一手指着地上一团黑糊糊的东西叫喊着:“老师,快来呀!这里有一只蜈蚣!”我连忙跑过去,一边疏散前来围观的幼儿,一边告诉他们蜈蚣是有毒的,被它咬到是相当危险的。可是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心让他们久久不舍得离去。我找来瓶子,小心地将蜈蚣放入瓶中,并在早操后将它带进了班级。我改变了原来的活动内容,改上“探索蜈蚣”的学习活动。从让幼儿回忆是否看见过真实的蜈蚣到讲述对蜈蚣细致观察后的感受:从讨论蜈蚣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到分小组去资料库翻阅资料;从有幼儿提出异议“瓶中的小虫是蜈蚣还是马陆”到以绘画的形式将它们区分开来,幼儿对蜈蚣有了较为详细而全面的了解。案例二
在角色游戏时,我们有意腾出较好的把握。于是,我们大胆启用幼儿充当小老师,为平日生病或有特殊原因请假未来幼儿园的幼儿“补课”,并通过验收他们所教“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幼儿进行奖励。“小课堂”角色游戏的试行使幼儿的交往能力得到了提高,责任感和竞争意识也在“传授”中得到培养,成功的喜悦让他们更加自信。越来越多的幼儿通过学习榜样而有了较大的进步。思考
从案例一中我们看到,通过亲近和感知自然界的一系列活动,幼儿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自我学习的能力有了提高。幼儿不仅获得了详细且丰富的知识,而且增强了伙伴间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观察习惯。
自然界也是幼儿的教师。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我们应当追踪幼儿对自然界的探究,挖掘教育契了一块场地,供幼儿自发创设场景和自由表演。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小课堂”是幼儿最常创设的场景。幼儿对教师执教时样子的模仿,简直就和教师平日上课一模一样。一些幼儿对知识的复述和当时{旱蚩的互硼右机,随机转换活动内容,生成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内容,做到寓教于乐。
从案例二中我们看到,当教育源于幼儿的真实生活时,当教师的视角从书本教材转向幼儿的真实生活时,学习成为了幼儿内在的需要教师应捕捉幼儿每一次主动学习的机会,及时加以展开和深化,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探究客观世界的积极性,使教育成为幼儿的一种生活实践,一种愉快的体验。
事实证明,充分调动幼儿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如兴趣点、好奇心、模仿欲和表现欲等,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是非常关键而必要的。教师应该及时且准确地捕捉幼儿的兴趣点,珍惜并利用好幼儿的好奇心。同时,在遵循幼儿爱模仿、爱表现的年龄特征基础上,将其兴趣点巧妙地导入活动的过程中,将幼儿的好奇心始终贯穿于整个活动中,准确把握好其喜爱探究的心理,有意识地创设各类丰富多样的便于幼儿自我学习和相互学习的平台,让他们在积极地互动中得到学习能力及综合能力的提升。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做有心人,多贴近幼儿,解读幼儿,与他们一起生活、一同成长,了解幼儿的特点与兴趣,以敏锐的视觉、开放的心态、灵活的方式使幼儿园课程得以及时调整、补充和更换,相信这样会让幼儿在生活化的课程中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二篇:引导探索 促进主动学习
2012年10月19日参加在高兴小学的数学片区教赛的交流文章
自学互帮导学法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李子垭小学
唐其林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是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新世纪教育改革大趋势。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和联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数学教学过程的实质是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下面我简要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体会。
一、提供契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要让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地学习,就必须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去,为他们创造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例如,我在教学《圆的面积》这一课时,先把学生每四人分成一个学习小组,各小组同学把课前准备的直径不同的四个圆,将它们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并剪下来进行重新拼排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发现剪下来的图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且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半圆周长(πΥ),宽相当于圆的半径(Υ),由此得出圆的面积公式(s=πΥ²),通过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过程中,面积公式的形成、获得、应用了然于胸。这样把学生推到探索新知的“第一线”,向学生提供探索的契机、设计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主要途径。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主动思索问题,并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实现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恰当地创造情境,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和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如我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先出示一个商场经常用的抽奖游戏,让同学们参与到游戏中,并引发大家进行讨论,哪种奖品的中奖率更高,为什么?这样创设情境,使教学内容增加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现实性,使学生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同时也激起了大胆探索的兴趣,又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三、运用迁移规律,促进主动学习迁移规律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学习的目的不是把知识贮存于大脑之中,而是最终要化为能力,去解决不同情境的数学问题,这要通过迁移来实现。数学知识中相似点越多,越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因此教学中教师出示新的学习内容时要尽量揭示它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数学知识的相似相通之处,这样学生就能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主动学习新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例如我在教学《小数的四则运算》时。就把以前学过的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迁移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中,先出示原来学过的整数四则运算作为准备题,让学生在解答准备题时先复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师再把算式中的整数换成小数,这时再引导学生解决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运用迁移规律教学,不仅使学生轻而易举地掌握了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特征和解题方法,而且有利于把数学知识化深为浅、化难为易,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迁移规律,促进自我发展的能力。
四、运用操作实验法,促进主动学习
数学中有很多知识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去探究,然后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也可以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让他们把所学知识记得更牢固,应用得更得心应手,所以,当遇到有这方面的活动,要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操作实验中,去总结,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例如在教学《可能性》例2和例3时,都可以让学生自主去探究、讨论、交流和总结,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总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灵活运用不同的导入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他们才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才会快乐地学习知识,探究知识的产生过程,熟练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各种教学改革要达到的最高目标。
2012年10月15日
第三篇:幼儿教育叙事
幼儿园教育叙事研究:独木桥怪兽 活动设计的思路:
此教学活动的内容,主要是因为英语、汉语夹杂在一起不够标准,而引起了一些争议,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我一直进行着程度不同的改编。我上的是一节英语课,这个班幼儿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我计划发挥自己讲故事的优势,将《大胡子伯伯讲故事》第一集中的《独木桥怪兽腿断了》适当改编,将原来汉语、英语加在一起的对话部分,变为全英语对话,并以此为蓝本,启发幼儿讨论思考一些问题。
第一次活动情景片段
我在绘声绘色地讲着故事,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听着,讲到独木桥怪兽要跳出来的时候,幼儿一个个屏住呼吸,神色严峻。“stop!I want to eat you!”变为全英文的对话时,语气上稍稍逊色了一些,但孩子们还是听得很认真,听到独木桥怪兽说:“ok!Go away”时,小朋友们松了一口气,可有一个小朋友却忍不住了:“独木桥怪兽好傻呀?它上当了!”“独木桥怪兽的头太大了!不能动脑筋了。”看来可以暂停故事,让孩子们讨论一下。于是,我说:“对呀!它可以先把小羊吃了再说嘛!” “小羊太瘦了!没有肉不好吃!”“可它吃了小羊,中羊害怕了就不会过来了。”“它可以让小羊过去,吃中羊呀!”“可它还是想吃最大的羊呀!”孩子们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聊开了,于是我再提出一个问题:“那它们三个为什么不一起过桥呀?”“哎呀!这还不知道,是独木桥呀!桥太小了,三个一起挤不下的。”“大羊太胖了,会把中羊、小羊挤下去的。”„„.分析与思考:
学会倾听,关注来自幼儿的声音,接纳来自幼儿的方方面面信息,是提高师幼有效互动的重要方面,要欣赏幼儿,发现来自幼儿的随机教育契机,这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尝试在做的,于是,今天的活动出现了这样的场面。
我想,孩子们讨论的结果怎样并不重要,但孩子们知道动脑筋思考、相互交流解决问题了。传统的故事教学目标关注在通过这个故事学会的词汇、句子以及蕴涵的思想品德等教育意义,讲完故事后的提问也都关注着是否记住了故事的主要角色、主要内容。在三年前,面向全区的骨干教师观摩活动时,我预定的目标仅仅是理解故事内容,初步学习几个单词和句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更关注的是自己预设的教学目标是否到达,很少去倾听来自孩子的声音,也很少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理解、思考问题。更没有给孩子自由交流讨论的时间,教师如何做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如何追随孩子的需要和兴趣,接下来的过程是学习、练习这几个单词、句子?还是让孩子继续讨论分析故事的结局:猜想独木桥怪兽躲在哪里?独木桥怪兽掉进到桥下会怎样?
看到孩子们的讨论兴致依然很高,于是,我放弃了原来设计好的巩固练习部分,又提出一个新的问题让幼儿讨论,独木桥那么小、那么窄,而怪兽那么大,它平常都躲在哪里呢?于是幼儿开始结合自己的经验继续讨论:他们说:“独木桥怪兽一定是躲在桥下的草丛了,有的说:“应该在桥下的洞里面。”(这一段的讨论是否有价值,还需要进一步思考。)
不能满脑子只想着自己预设的教学环节还没有完成。我明白教育内容应来自幼儿的生活经验,但当孩子在活动中热衷于表述自己的经验时,教师往往对这些经验不屑一顾,回避、忽略不计,甚至压制,为预设计划让路。我想应该调整一下了!
于是,半个小时过去了,原来设计好的英语活动,变成了热热闹闹的谈话、交流讨论课,通过故事学习英语单词、句子的目的没有达到,是顺应孩子的兴趣、需要?还是把孩子引回到原来设计的程序中,到底什么更重要?该如何把握这个过程,我感觉很困惑,也很犹豫。
反思与推进:
观察幼儿是为了了解幼儿,通过幼儿外在的行为表现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想法,他们对什么感兴趣,他们是怎么认识这个问题的,他们体验到了什么等等。何为有效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活动中的角色定位,该如何推进这个故事?这些都是我在活动之后所思考的。
下次活动的时候,我打算做好更充分的准备,用立体桌面操作材料,通过更直观形象的教具来吸引孩子,激起幼儿表演故事的愿望,并在故事表演中学会常用的几个单词和句子,让幼儿在表演故事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情节与内容,身临其境地领悟到情景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模拟交流与运用,大胆表现并在表演中体验到快乐。此外,受一堂美国阅读课的启发,我还想从这个传统的故事当中挖掘一些对孩子们来说有用的东西,帮助他们获得一些有益的经验。
第二次活动情景片段
带着上次活动出现的问题与困惑,我调整了今天的活动方案,把重点放在表演故事上,让幼儿在表演的过程中学会几个常用的单词、句子,并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大二班正在开展的主题是〈桥〉,于是,我从家长与孩子们共同制作的模型桥中,挑选了一座用花纸造的独木桥。“桥”的下面放上“一条小河”,我拿着立起来的图片饶有兴致地讲着故事,幼儿听得很专心、很投入,看到独木桥怪兽摔倒在地时,一个个情绪高昂、兴趣十足,不由地跟着老师复述着故事的对话。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幼儿已经达成了一定的“共识”——怪兽都是这样,不爱动脑筋,很笨,就会上当。所以,小朋友们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不要很轻易就相信别人的话,(这是从故事当中提炼出来,对幼儿来说应该是有价值的。)此时,继续讨论下去是没有什么必要了。于是,我转移话题,你们想不想表演?幼儿一下子活跃起来,纷纷举起小手,要求表演。要想表演还必须得熟悉一下人物角色间的对话,于是,想当怪兽的幼儿先到前面来,其他的幼儿就分成了三组,分别扮演大羊、中羊、小羊,幼儿很快沉浸在他们的角色当中,一个个兴趣昂然、表演得眉飞色舞。
户外游戏时间到了。来到操场上的孩子们又蹦又跳、开心极了,本来打算玩大型器械玩具,可孩子们看到游戏场上的两座小平衡木,就喊了起来:“看!那有独木桥,我来当怪兽,我来当大羊!”看来,孩子们表演的兴致还意犹未尽。于是,大家齐心协力把两座小平衡木搬到了宽阔的游戏场,一个个冲到我面前,举着小手说:“老师!我要演大羊;我要演中羊、我要演怪兽,”孩子们拼命举着小手,那么多人都要表演,可角色只有三个,该怎么办?我只好挑兵挑将,“你!你!你!你!”点到的小朋友兴奋得不得了,没点到的一个个噘起了小嘴,“其他小朋友先当小观众吧!”可这次,我的话不灵了,孩子们吵吵嚷嚷,谁也不想退出,表演始终无法开始,看来孩子们的兴奋点在表演上,他们在宽阔的游戏场上,表演故事的游戏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干脆把这个难题整个抛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吧!我所做的应该是支持、引导,(于是,我把长长的连接在一起的独木桥分成两座,“你们分成两组,自己去商量吧!”)于是,孩子们纷纷开始活跃起来,不一会儿,“三只怪兽已经躲在桥下了,四只小羊一个个走上独木桥,三只怪兽一起跳出来:“stop!I want to eat you!” „„ 表演饶有兴致地进行着,一个角色三、四个人一起扮演,他们开心得不得了,不一会儿,三只怪兽“东倒西歪”地躺在了桥下,后面的故事,他们就开始自己发挥了,操场上的孩子们完全沉浸在自己假想的故事世界里,此时,他们的表演是是自发的、主动的、积极的。
分析与思考:
我一直在思考,游戏与幼儿园教学之间的关系。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想出各种各样的游戏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激发幼儿对英语活动感兴趣。但这样的兴趣是无法持久的,虽然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非常积极活跃,但他们常常沉浸在游戏过程中,玩得不亦乐乎,而忘记开口讲,老师在活动中也非常辛苦,必须以自身饱满的激情感染幼儿,以自身形象、夸张的体态语言来吸引幼儿。英语毕竟不是幼儿生活中需要使用的交流工具,究竟该如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喜欢说英语,这始终是一个难点。单纯的字母、歌曲、单词、问候语击不到幼儿的兴趣点上,而我曾经选择的“三文治故事教学法”则抓住了这个关键,选择了幼儿喜欢故事这种形式,满足了幼儿兴趣的需要。我在教学中发现,当幼儿对故事感兴趣时,他们很喜欢去模仿、去表演,老师应该做的是创设相关的游戏情景,让幼儿进入作品的角色,于是,孩子们在模仿角色对话的过程中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单词和短句。这时的表演游戏是从教学中产生的,而教学又如何追随和支持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的学习,使幼儿的游戏经验丰富,游戏兴趣增加,游戏水平提高,这时我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应该思考的。
下一阶段的重点应该让幼儿尝试运用动作、表情来感受体验故事中的角色特征。运用服装、道具而使幼儿进入所扮演的角色状态中,感受游戏表演所带来的愉悦、快乐与成就感。而教师则应该密切观察记录幼儿在英语教学活动及游戏表演中的行为表现,不断分析出现的问题并寻找可能解决的方法和策略,进一步探索适合幼儿学习与游戏的方法和活动模式。
第四篇:引导幼儿主动性学习
引导幼儿主动性学习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动、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这就要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给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逐渐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学习。
一、根据年龄特点,培养学习兴趣。
幼儿天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看看、摸摸等。所以,我对每一活动的设计都考虑到适合幼儿年龄小的特点,采用游戏活动的方式,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奇妙的磁铁”科学活动中,开始我就发给幼儿几块磁铁和各样的铁制品、塑料制品、陶瓷制品等等,让他们自己摆弄,幼儿积极性很高,很快津津有味地玩起来。许多孩子为自己的发现兴奋不已,争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或其他伙伴。这时候,我一面引导幼儿观察,一面提出问题“小朋友,你们发现了什么?”孩子们争着说:“有的东西可以吸起来,有的东西吸不起来”。我再让幼儿把吸起来的东西放在一起,吸不起来的东西放在另一边。许多孩子惊喜地发现:铁制品都能吸起来,不是铁制品就吸不起来。这时,我对孩子的发现给予肯定,让孩子在活动中饱尝了发现的快乐。在这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孩子们越学越想学,越学越主动,兴趣越来越浓。
二、利用有限空间,创设学习环境。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环境是幼儿的教师,它能让幼儿获得经验,建构自信,发展自我。因此,在活动室内设置了一些开放的游戏区域,为幼儿提供主动学习的条件和机会,让幼儿按意愿选择。例如:科学区内,为幼儿准备各种水彩颜料,让幼儿通过颜色的调配实验,探索颜色变化的奥秘,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手工区内,为幼儿提供各种未成型的半成品玩具及自然材料,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调动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语言区内,幼儿相互合作开展木偶故事表演,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大胆自信的性格特点;建筑区内,幼儿通过自己搭、插积木来反映客观事物,发展空间知觉能力。在设置这些环境时,还要注意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使每个幼儿都有能在适宜的环境中主动获得发展。
另外,在活动室外的地面、操场、走道上绘一些几何图形、字母、数字等,悬挂一些既有教育性又有装饰性的物品,供幼儿跳跃、平衡练习,随时地给幼儿提供信息的刺激,使幼儿主动地获得动作技能等各方面的发展。
在环境创设中,我除了注意活动室的布置要反映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需要之外,更注重引导幼儿自觉参与环境的布置。例如:美工区的布置,首先,我组织幼儿共同协商、计划,确定位置,然后让幼儿随活动的进展逐步把学习成果,美工作品布置上去,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做环境的主人。正如《纲要》所说:“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
三、放下老师架子,角色正确定位。
《纲要》指出:“教师应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不是游离于幼儿主动活动之外,而是多样性的参与,做幼儿的学习伙伴。当幼儿碰到困难时鼓励他们去克服;当幼儿成功以后和他们共同分享喜悦。例如:小班添画:“熊猫吹泡泡”的活动中,我首先为每位幼儿提供一套“吹泡泡”的玩具,我扮熊猫妈妈,熊猫妈妈和熊猫孩子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戏。小朋友看到一串串五彩的泡泡飞向天空,高兴极了。我一边和幼儿玩,一边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形状、大小和颜色。接着我和孩子们一起
来到活动室,每个孩子面前都有一张印有熊猫正面吹泡泡的画纸和水彩笔。我说:“孩子们,你们的小熊猫也在吹泡泡,可它吹得太少了,让我们一起帮帮它吹出更多的泡泡,好吗?小朋友们立刻拿起画笔,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泡泡跃然纸上,教室里充满轻松、愉快的欢乐气氛。可见,只有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幼儿积极互动,耐心倾听幼儿和想法与感受,与幼儿共同游戏、探索、操作,才能点燃幼儿的学习火花,提升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运用现代多媒体,注重情境教学。
《纲要》指出:“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幼儿的知识除了靠自己的思索去获取外,更多的需要老师的引导。因此,教师必须从旧的教学模式解放出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给幼儿提供声情并茂的感情材料,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例如:诗歌《魔术师》中,“红的会变太阳”,我让太阳从地平线上随着愉悦的音乐声冉冉升起;“黄的会变小鸡”,我让一群群活泼可爱的小鸡叽叽喳喳地啄米吃;“蓝的会变云朵”,我让云朵伴着悠扬的音乐声在空中飘荡;“紫的会变老鼠”,我让老鼠“嗒嗒嗒……”地四处乱窜;“绿的会变草地”,我让小草们由翠绿到深绿茁壮成长。在这里充分形象具体地表达了传统教学中图片难以表达的“变”这一过程。在理解词语“亲亲热热”时,除了向幼儿展示一幅各族小朋友手拉手亲亲热热在一起的画面,教师只要点一下画面,变幻的蜡笔就会整齐地回到盒子房里,头靠头,脚靠脚,亲亲热热地靠在一起,使幼儿一看就深切理解了“亲亲热热”这一词语,而不需要教师再三解释。如果儿歌中的某一句,某一段落,幼儿还没理解,教师还可以反复操作,加深幼儿理解。这些展示的画面具有了动态效果,从而强烈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一看就能记住儿歌内容。一下子,全班幼儿学会了朗诵这首儿歌,收到了极好的效果。最后,在课题的难点仿编儿歌处,开始我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自己想象各种颜色变化出的物体,然后再显示幼儿想出的各种颜色的物体,并让幼儿从每种自由搭配的方式信息量大,为幼儿仿编提供了可能性,幼儿练习机会多,使每个幼儿都得到了锻炼机会。这样,大部分幼儿能成功地突破仿编儿歌这一难点,利用多媒体教学,可将教学内容的声、情、意、色直接作用于幼儿视听器官,更好地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五、注重学习过程,鼓励尝试创造。
《纲要》多处提到“让每一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要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这充分表明了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主体性活动应给以尊重和保护。例如:科学活动“玩水”中,我一边示范把水从容器里倒入盆里,一边对幼儿说:“我在倒水时,你们听到水发出什么声音?”幼儿回答后,接着说:“现在你们也去试一试,看谁能动脑筋,把不同容器里的水倒入盆里,水还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孩子们兴趣盎然,玩水时神情专注。不一会儿,就说出水流动时所发出的不同声响。我对孩子们大胆尝试与探索的精神给予热情鼓励,使他们情绪振奋。接着,又提出第二个尝试目标,孩子们有了第一次成功的喜悦,对第二次的尝试学习,精神更加振奋,由喜欢尝试发展到主动尝试。其间,我有目的地进行个别辅导,尽力使所有的孩子都尝试成功。这样,不同水平的孩子面对老师设计的不同层次的尝试目标,必然潜心投入,并从中获得自我成功的满足和喜悦,进而形成新的学习动机和愿望。
总之,只有充分有效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手段,激发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使每位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富有个性地发展,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五篇:幼儿教育保育叙事
去哪里玩
今天,我发现尚子捷小朋友特别爱上厕所。一会去一次,一会又再去一次,每次都还有几个小朋友跟着要去。我悄悄地跟了去。结果发现他们不是再小便,而是在说话,“我爸爸去武汉了。我爸爸说了,等他回来要给我带好多的礼物”然后,他们很兴奋很神秘地回来了。过了一会又去了几个小朋友
由此,我引出话题,我地爸爸去过哪些地方„‘我去过什么地方”的讨论,并引导桐桐大方地把小朋友,老师理解你们!”教室里一片欢腾。几天后,我八自己曾经去青岛游玩的纪念品,比如不同材质的手链,贝壳,石头等和小朋友分享;还讲了两件在青岛有趣的事,孩子们一边欣赏着礼品,一边听我说着充满诱惑力的故事,“以后,谁要是带来外地的礼物可以大胆地分给其它”。幼儿回家后.还把我说的趣事都告诉了自己的爸爸妈妈,还说了自己看见的东西 “青岛可真好!有„„”虽然孩子们没有去青岛,可同样分享了我的快乐和我得所见所闻。
从此以后,我班的小朋友只要去哪里玩,都会带来当地的特产给全班的小朋友品尝,请小朋友们欣赏在那儿的照片讲着这次外出的趣事。这样,我们不仅分享了他的快乐和喜悦,增强了小朋友之间的友谊,而且锻炼了孩子们大胆、连贯地讲述的能力。幼儿于那教育应该以发展幼儿为目的。《纲要》中提出了“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的教育目标。教师应将教育目标灵活而自然地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地各个环节中,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下获得发展,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虽然附加了教师的教育意图,但幼儿感受不到压力。
让孩子独处
也许是一位老师太过于想保护好孩子安全的缘故,我总是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把心放在每一个孩子身上,让每一个孩子在幼儿园的的每一天都能跟着老师在安全的环境中有所收获。但是我却也范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孩子犹如稚嫩的小草,他们需要在自由的天空下“疯长”。如何在有组织和有自由间做出恰当的平衡,着实考验着每一位幼儿教师。
我想,每天留出一段时间,让孩子独处,任他天马行空地做自己的事。拥有独处时间的孩子,容易接受结果多样性的事实。这种思维可以让孩子在一个问题情境设想更多可能,寻找多种解决途径,并接受可能产生的多种结果。当然,这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与独立性而定,但大人要有意识地去做。引导孩子解决问题,多问孩子开放性问题,并引导孩子自己去寻求解决的途径。或者在孩子提问时,不急于给予“答案”,而是给予一些必要的提示,这对培养孩子主动思考能力是一项基本的训练。成功后依然不怕失败,不固守城池,能够继续去开拓,去尝试改变。这对于善于体验的孩子来说,更有成长的意义。给孩子补过的机会对于孩子一时的错误或者过失,家长不应该进行简单的训斥或者劝解,应该给孩子一个纠正和补过的机会。比如孩子拆卸玩具,或者把家中的遥控器弄坏了,这时,我们可以鼓励或者陪同孩子一起把玩具或者电器恢复原状,努力找到症结所在,这对孩子和我们来说是一项不可多得的互动游戏。你在此时会发现,孩子这时的注意力会特别集中,而且你们也会因此体会到一层非常特别的亲子关系——伙伴。愿意冒合理的风险在不确定的情境中,孩子能够通过合理推断,分析事件的利弊,并做出行动判断。习惯独自行动的孩子常常可以承担一定的风险,且有一定理性分析的基础,不是冲动、盲目之举。对于孩子来说,真正受用的经验来自于自我体验和反省。这包括对内心世界的开放,对艺术表达的重视与欣赏,以及对各种情绪的接纳,和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与向往。
总之,不要让我们的宠爱和担心使孩子失去起码的创造力,让我们放手,给孩子的成长添上创造和想象的翅膀,让孩子在实践乐园中快乐地飞翔。
保教逃不出细心
面对来自不同的幼儿,我觉得应用多种不同的保教方法来教育幼儿。一次,户外活动结束后回到教室,孩子们准备上课时,我突然发现空着一个座位,“这是谁的座位”?一个小朋友说是刘佳赐的。刘佳赐哪去了?我正要出去找,刘佳赐推开门进来了。“刘佳赐,你去哪儿了?怎么没一块回来呀。”他红着脸说:“我、我去小便了,去的时候忘了告诉老师了。”看着他紧张的表情,我心中有一丝丝歉意,如果我在回来前点数一下孩子,就不会有此插曲了。“对不起,是老师的原因,以后老师不会丢掉你了。”刘佳赐开心地笑了。
通过这件事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集体活动尤其是户外活动时,每一个老师一定要时刻关注着孩子,随时点数孩子,不能让一个孩子掉队,避免孩子丢失,真正做到一个都不能少!
幼儿园工作中,教育孩子的工作固然重要,但幼儿保健工作也不能忽视。只有一个干净的环境,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愉快地学习和生活。所以,我严格按照安全、卫生制度,每天坚持教室的通风及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定时消毒。其实只要做好卫生和预防工作,加强自身的锻炼,“手足口病”并不是那么可怕的。于是我们非常注重做好幼儿保健工作。首先做好班级卫生清洁工作、消毒工作。其次任老师和王老师也开展幼儿卫生保健教育活动。通过讲故事等形式,让幼儿懂得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是要讲卫生、勤洗手、不去人多的地方等,而且每天都要监督幼儿户外活动后、饭前、便后洗手情况,初步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再次增强幼儿体质,鼓励幼儿早入园进行晨练活动。总之,今后我将不断努力,不断学习理论与实践探索,争取再更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