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林学概论基础知识总结
基 础 知 识 题 1.森林:
是以乔木为主,包括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在
内,占有相当大的空间,密集生长,能显著影响周围环境的生 物群落。2 林业:
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是一项古老的
经营事业,其内容随时代的变迁而异。3 林学:
是研究森林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结构功能,以及对森林进
行培育、管理、保护与利用的科学。包含森林植物学、森林生 态学、林木育种学、造林学,森林保护学、木材学、测树学、森林经理学等许多学科。4 林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是森林 5 森林资源的主体: 林木,林地资源 6 森林资源数量的主要指标 是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7 影响森林类型及其分布的主要因素: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土壤等 8 森林分布的一般规律?-包括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水平地带性:在地球表面,气候条件特别是热量和水分状 况随纬度和经度呈现出有规律的递变,从而引起森林在水平方 向上呈现有规律的变化的现象。
垂直地带性:随着海拔的升高森林植被分布呈现有规律的 变化,这一现象称为森林分布的垂直地带性。9 森林分布的水平地带性?
在地球表面,气候条件特别是热量和水分状况随纬度和经 度呈现出有规律的递变,从而引起森林在水平方向上呈现有规 律的变化的现象。10 垂直地带性
:随着海拔的升高,森林植被分布呈现有规律的
地带性变化,这一现象称为森林分布的垂直地带性。11 世界森林资源划分为 5 个类型:
热带雨林、暖温带湿润林、温带混交林、寒带针叶林和干旱林。12 东部季风区森林分布类型: 1.寒温带针叶林 2.中温带针阔混交林 3.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4.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5.热带雨林和季雨林 13 生物多样性:
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及其生存环境所构成的综合体. 14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手段:
保护濒危动物,生物多样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濒危物 种就地与迁地保护技术,野生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遗传资源 的调查与保护,全球环境变化对生物多性的影响 15 全球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温室效应 臭氧层破坏 酸雨 生物
多样性减少 土地荒漠化 森林面积锐减 物种灭绝 16 温室效应 :
主要指人类在利用燃料、种植水稻、饲养家畜和处置生活 垃圾等活动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排入大气环境,形成温室,太阳辐射热可以进入温室,而地球热量不能从温室 中散失,使地球逐步变暖的现象。导致温室效应的这一类气体 称为温室气体。17 联合国减排二氧化碳的举措: 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 公约》,《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 18 碳源:
是指产生二氧化碳之源。自然界中碳源主要是海洋、土壤、岩石与生物体。另外,工业生产、生活等都会产生二氧 化碳等温室气体。19 碳汇:
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 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20 碳汇交易:
是基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对 各国分配二氧化碳排放指标的规定而创设出来的一种虚拟交 易。即因为发展工业而制造了大量的温室气体的发达国家,在 无法通过技术革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联合国气候变化 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对该国家规定的碳排放标准的时 候,可以采用在发展中国家投资造林,以增加碳汇,抵消碳排 放,从而降低发达国家本身总的碳排量的目标。21 植物分类的方法?
一人为分类法;二自然分类法,根据植物进化中亲缘关系 的亲疏远近作为分类标准,依据最能反映亲缘关系和系统演化 中的主要形状进行分类。22 自然分类法:
是根据植物进化中亲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作为分 类标准。23 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是分类学上一个基本单位,也是各级单位的起点。种
是生物进化与自然选择的产物,同种植物占有一定自然
分布区,具有基本相同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生态学特性; 具有相同的遗传形状,能进行自由交配,产生有正常生育能力 的后代;与边缘种之间有明显的差异,种间存在生殖隔离。亚种
是指在不同分布区的同一种植物,由于生境不同导致 植物在形态构造或生理机能上的差异。变种
是指具有相同分布区的同一种植物,由于微生境不同 导致植物产生可稳定遗传的形态差异。变型
是指具有微小的形态学差异,但分布没有规律的同种 植物的不同个体。24 植物检索表的种类?
平行检索表、定距(等距)检索表 25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根据植物体形态构造表现的原始与进化、生殖过程中受精 卵是否在母体内发育形成胚,把植物界划分为低等植物和高等 植物两大类群,或化分为无胚植物和有胚植物两大类群。26 藻类植物的特征 : 1、含有叶绿素等各种光合色素,为自养植物。2、植物体形态无根茎叶的分化。3、生殖器官多数是单细胞,合子不发育成胚。27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
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的成分和非生物的成分
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构成的一个具有 自动调节机制的生态学功能单位。构成系统至少要有 3 个条件: 1 系统是由许多成分组成的 2 各成分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3 系统具有独立 的、特定的功能。
生态系统强调的是系统中各个成员的相互作用,所以几乎 是无所不包的生态网络。
组成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成分,非生物环境阳光、温度、空气、水份、土壤,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28 生态系统的类型?
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原、海洋、湿地、荒漠、冻原、淡水(河流、湖泊、池塘)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包括城市、农田和人工林生态系统。29 生态系统的功能?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30 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开放性、运动性(自我调节性)、相关性、演化性 31 森林生态系统的概念?
森林生态系统是以乔木树种为主体的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 境所构成的一个功能单元 32 森林的分布地区? 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 33 森林生态系统的类型?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硬叶
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寒温带针
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寒温带针叶林生态系统。34 总初级生产量: 在单位时间(一年或一天)里 , 生产者所固定的
全部太阳能量或生产者生产出来的全部有机物的量 , 叫做总初 级生产量 35 生物量 :
是泛指单位面积所有生物体(植物和动物)的干重。单位是干重 g/m2 或 J/m2
。36 食物链及其类型:
食物链:生物界食物关系中,甲吃乙、乙吃丙、丙吃丁的 现象。生物之间这种能量转换连续依赖的次序称为食物链。食物链类型:草牧食物链,腐生食物链,寄生食物链. 37 物质循环类型 :
按储存库的性质可分为两大类型:气体循环;沉积循环 按范围、线路和周期的不同分为内部生物小循环和外部生 物地球化学大循环。38 生态平衡的概念?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 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 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39 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 自然因素、人为因素 40 良种
:是指具有良好的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的种子。41 苗圃的类型?
固定苗圃:又称永久苗圃,使用年限可达十几年或几十年。面积大,便于集约经营,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实现机械化; 便于安装现代化的育苗设施;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临时苗圃:为完成某一地区的造林任务在造林地区内或附
近临时设置的苗圃。使用年限较短,面积较小,苗木种类较少。42 种子消毒常用试剂?
福尔马林、硫酸铜、高锰酸钾,也可用敌克松粉剂拌种。43 种子催芽的概念
种子催芽——人工采取各种方法处理种子,促使种子萌发 的过程。44 催芽的方法?
层积、水浸、药剂催芽和新技术的应用。45 苗床育苗方式? 高床、低床 46 播前土壤处理方法? 1 .高温处理土壤(1)烧土法(2)炒土法 60 ℃
少量土(3)火焰土壤消毒 机处理 2 .药剂处理(1)五氯硝基苯混合剂(2)苏化 911(基硫化钾)(3)敌 克松(4)硫酸亚铁(黑矾)47 播种方法(1)条播:适用于一切中、小粒种子。播幅宽度 : 一般为 2 — 5 厘米。(2)点播:用于大粒种子,如核桃、橡子、板栗、油桐、油茶、山杏、银杏等。(3)撒播:用于极小粒种子如杨树、桉树、悬铃木、岂木、柳 树等。48 一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过程(阶段)
一年生播种苗从播种直到停止生长一般分为出苗期、生长 初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 4 个阶段。49 苗木越冬死亡的原因? 1)
生理干旱 2)地裂伤根 3)冻死(以生理干旱致死的最 多)。50 苗木防寒措施
:土埋法、盖草、设防风障和架暖棚等。51 扦插生根的机理: 1.植物营养器官生理上的自然再生能力 2.高等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52 扦插成活的关键
:决定于插条能否形成根,生根的难易,它 与生根类型有关系。53 插穗生根的类型? 1.皮部生根类型 2.愈合组织生根类型 3.中间生根类型 54 嫁接方法? 枝接和芽接 2 种: 1.芽接: T 字形芽接、方块芽接、嵌芽接 等。2.枝接:切接、劈接、舌接、合接、腹接、皮下接等 55 影响移植苗成活的关键因子?
苗木移植后的成活和生长取决于水分,养分和能量三大平衡。水分平衡是决定苗木成活的关键,而养分和能量平衡决定 了成活后苗木的生长发育。56 苗木假植的作用: 57 种子品质包括?
种子品质包括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两个方面。质量指标:
物理指标和发芽力指标 58 种批概念?
指种源相同、采种年份相同、播种品质一致、种子重量不 超过一定限额的同一树种的一批种子。59 净度--是被测定样品的纯净种子重量,占被测样品各成分的 总重量的百分数 60 发芽率--正常发芽的种子占供试种子总数的百分数 61 种子休眠的类型? 1.强迫休眠:有生活力的种子因外界条件不能满足发芽需要的 条件,使种子一时不能萌发。
条件:满足发芽需要的条件立即发芽 2.生理休眠:满足发芽需要的条件,种子仍不能萌发。62 种子休眠的原因? 1.种皮影响(致密、坚硬)2.生理后熟 3.抑制物质的存在 63 种子贮藏方法及其条件?
一、干藏法 1.普通干藏法(短期贮藏)2.密封干藏法。条件: 0-5 ℃ 密封 3.库存法
库内有调温、调湿通风设备。
二、湿藏法 条件: 0-5 ℃
经常保持湿润 1.室外坑藏 与湿沙 混合 2.室内堆藏 63.1 种子的成熟过程包括
:生理成熟,形态成熟,生理后熟。64 生理成熟概念?
种子成熟过程中,当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胚具有发 芽能力时,即达到生理成熟。65 采种方法?
根据成熟后种实的脱落特点,种实大小、树体高度,采用 不同的采种方法。1.地面收集 2.树上采种 3.机械采种 66 种子调制的概念?
采种后对果实和种子进行的干燥、脱粒、净种和种粒分级 等技术措施的总称。目的是为了获得纯净而适宜贮藏运输和播 种的优质种子。67 种子安全含水量?
种子安全含水量:种子能维持其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含水量 称种子的安全含水量,也叫临界含水量或称标准含水量。68 种子生活力鉴定方法?
目测法、染色法、发芽实验法。69 种子干燥方法?
人工、自然(晒干、阴干)、机械干燥 70 自然干燥方法包括? 晒干、阴干 71 林木群体生长发育阶段? 1.幼苗阶段 2.幼树阶段 3.幼龄林阶段 4.中龄林阶段 5.成熟 林阶段 6.过熟林(衰老)阶段 72 森林生产力概念?
是指单位林地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生物量。73 立地条件、立地质量? 立地条件
:是指在造林地上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 子的综合,包括气候因素、土壤因素及生物因素。立地质量:
是指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他植被类型的生 产潜 力 74 基准年龄?
基准年龄:是指林分生长趋于稳定时的年龄。75 立地类型?
根据生态学特性相对一致而划分出的立地组合。76 森林的立地因子包括? 1.环境因子 2.植被因子 3.人为活动 77 立地分类?立地分类的基本单位?
立地分类指的是地域上不相连,但立地基本相同、立地生 产力水平基本一致的地段的组合。
立地分类系统、立地区域、立地区(区划单位);
立地亚区、立地类型小区、立地类型组(分类单位);立地类型(基本分类 单位)78 林种?
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79 森林按功能分几类? 生态公益林、商品林。1.生态公益林按事权等级划分为 国家公益林 和
地方公益林。2、生态公益林按保护等级划分 特殊、重点、和一般 3 个等级 80 造林树种选择的原则?(1)
适地适树原则(2)
经济原则(3)生态原则 81 适地适树的概念?
使树种的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 生产潜力,尽可能取得最佳效益。82 林分结构概念?
林分结构是指组成林分的林木群体各组成成分的时空分布格 局。83 林分结构包括?
林分水平结构(林分密度,林木配置),林分垂直结构(树种组 成、树木年龄),林分年龄结构林分组成结构(林分的树种比例、林分起源或营造时间)84 林分密度--指单位面积上的林木数量。85 造林密度作用规律?(1)密度与树冠的关系
随密度增加,树冠减小,密度与树冠 呈反比。(2)密度与直径生长的关系
密度越大,直径生长越小,密度 与直径呈反比关系。(3)密度与树高生长 1)在中等密度范围内,密度对树高生长作用不大。2)郁
闭初期,以密促高作用,到中、后期随着密度提高,树高 减少。(4)密度与根系的关系
随着密度增大,根系数量减少,密度 与根系呈反比。(5)密度与材积(蓄积量)生长的关系 1)对单株材积,密度增大,平均单株材积减小。2)林分密度较小时,随密度增加蓄积量增大;当密度增大到 一定程度时,蓄积量不再随密度增加而增大,维持在一定水平。这个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树种、立地和营林技术等因素。(6)密度与材质的关系
密植林分,树干较易通直(主要对阔叶树种而言),形饱
满(尖削度小),分枝细小,有利于自然整枝及减少木材中节疤 数量及其大小。稀植林分则相反。
当然,林分过密,干材过于纤细,树冠过于狭窄,也不符合 用材和健康要求。86 确定造林密度的方法? 1 经验法 2 试验法 3 调查法 4 查图表 87 种植点配置方式?(1)
行状配置
(①长方形配置 ②正方形配置 ③三角形配置)(2)
群状配置 88 树种组成--指构成森林的树种成分及其所占的比例 89 混交林--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树种组成的林分 90 种间关系的表现形式?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树种,通过相互作用对另一方生长发育及 生存所产生的利害关系的具体表现。91 混交林中的树种依其作用分:主要树种;伴生树种;灌木树 种。92 混交类型和混交方法有哪些?
混交类型:主要树种,伴生树种,灌木树种。
混交方法:指混交林中各树种栽植位置在造林地上的排列或配 置方式。1.株间混交 2.行间混交 3.带状混交 4.块状混交 5.植
生组混交 93 混交比例?
混交比例——是指造林时每一树种的株数占混交林总株数的百 分比。94 造林整地方式?
全面整地:适用于地形平坦、无风蚀地区
局部整地:分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两种方法适用于山区、风蚀 严重地区
带状整地特点:①带与带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保留其原生植被 ②沿等高线整地 95 造林方法包括? 植苗造林、播种造林、分殖造林 96 影响苗木成活的关键因子是?
种子内在因素:种皮结构、内含物构成、种子含水量以及种子 成熟度
种子外部条件:空气相对湿度、相对温度、通气条件以及生物 因子 97 苗木的保护和处理?
苗木成活的关键:保持苗木体内的水分平衡,苗木体内的含水 量是影响生活力的最主要因素 1.实行丛起丛植 2.沾泥浆 3.浸水处理 4.吸水剂处理
地上部分截干、去梢、剪除侧枝、除枝叶、喷化学药剂、蒸腾 抑制剂等 化学药剂: 1.0% 苹果酸、1.0% 柠檬酸、1.0% 脯胺酸、1.0% 丙胺 酸、0.3% 磷酸二氢钾溶液浸根 30 分钟
作用:减少蒸腾,提高 抗旱能力
阻止水分从小气孔溢散(蒸腾抑制剂)98 播种方法? 1.撒播。不整地、不覆土、裸露状态下成苗①适用中、小粒种 子②条件人烟稀少、大面积荒山造林③特点成本低,种子浪费 多 2.条播
概念:按一定的行距将种子播种于造林地的方法。
①应用:地势平坦的山区、半山区、平原 采用机械化、半 机械化方法
②适用:灌木及栎类树种 特点:用种量大,造林成本大 3.穴播
概念:按一定的行距和穴距挖穴播种的方法 适用:各种粒径 的种子 特点:灵活 省工 省种子 4.块播
概念:小块状地密集大量播种的方法,①适用: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林中空地及沙地造林②要求: 最小面积 1m2 ③特点:可形成植生组,具有群状配置的优点 99 分殖造林--采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或营养器官的一部分作造林 材料的方法 100 分殖造林包括?
一、插干造林(高干插干造林、低干插干造林)
二、埋条造林
三、分根造林
四、地下茎造林 101 林地抚育 :
是指在造林后,至幼林郁闭前这一段时间里,为
提高林地生产力,所采取的改善和协调土壤水,肥,气,热条 件的各种技术措施。102 森林抚育采伐目的 : 1.按经营目的调整树种组成; 2.淘汰劣质林木,提高林分质量; 3.降低林分密度,改善林木生长条件; 4.缩短培育期,提高木材总利用量; 5 .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增强林分抗逆性;同时降低森林火灾发 生的可能性。103 常见的森林虫害类型?
(一)叶部害虫 1、松毛虫类 2、蚜虫类 3、蛾类 4、叶蜂类
(二)枝干害虫 1、天牛类 2、疥虫类 3、小蠹类
(三)苗圃害虫 1、地老虎类 2、蝼蛄类 3、金针虫类 4、蛴螬类
(四)种实害虫 104 常用的防治措施
:营林防治、植物检疫、物理防治、生物 防治及化学防治。105 植物病原物传播途径?(1)气流传播(2)雨水传播(3)介体传播(4)人为因素传播(5)植物传播 简 答 题 1.简述层积催芽的作用?
层积催芽——把种子和保湿基质混合或分层放置,促进种子催 芽的方法。
①解除休眠②完成生理后熟③种子内含物发生变化 ABA ∨ GA ∧④酶的活性增强,生物代谢朝着发芽方向发展 2.简述影响种子寿命的外界因素?内部因素?
一、内在因素 1 种子的成熟度
种皮还不具备正常的保护功能 2 种子本身的条件
机械损伤:相对面积大,易从空气中吸水 不
饱满:失去种皮保护,霉菌 3 种子的含水量
二、环境因素 1 空气的相对湿度 2 温度 3 通气 4 生物因子 3.简述提高森林生产力的途径?(1)选用培育方式
天然林分布广的地区,采用异龄林经营、天然的育林方式;商品林采取人工造林方式。(2)
遗传改良
提高材料的遗传品质,包括速生性、丰产性、优质性、抗逆性等。(3)
林分结构调控(4)
立地的选择和调控(适地适树、科学管理)4.适地适树的途径和方法?(1)选择
选树适地:根据造林地的立地条件选择合适的造林树种。选地适树:根据发展的造林树种 , 寻找与之相适应的造林地。(2)改造
改树适地:改变树种某些特性,使之能适应造林地条件。如 通过选种、育种、引种驯化等措施改变特性,增强树种耐寒、耐旱、耐盐等特性。
改地适树:改善立地条件以适应造林树种的生长。如通过整 地、施肥、灌溉、土壤管理等措施改变造林地的生长环境,使 其适应树种生长。如:排灌洗盐使杨树在盐碱地生长 5.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1)
经营目的
主要反映在林种和材种上,要考虑结构和功能的统一。(2)造林树种(喜光、耐荫、速生(杨树、白桦)(3)立地条件 6.混交林的特点?(1)林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林产品种类和数量增加,主干通直 圆满、自然整枝良好、干材质量好。(2)
林分稳定
食物链较长,生物多样性高;根系发达,抗风、抗雪压能力强; 降低森林火险。(3)
充分利用营养空间
喜光与耐荫、深根型与浅根型、吸收根密集型与分散型、速生 与慢生、(4)改善立地条件改善林地小气候,凋落物的数量、质(5)
有利于森林综合效益发挥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大气、吸收储存二氧 化碳、生态系统修复。7.混交树种的选择原则:(1)在考虑混交树种本身适地适树的前提下,能充分发挥其辅 佐,护土和改土效能,为主要树种的生长创造良好环境;(2)应与主要树种在生态位上尽可能互补;(3)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美化效果和抗火能力;(4)不应与主要树种有共同的病虫害;(5)最好萌芽力强,繁殖容易,以便在采种育苗,造林更新及 调节种间关系后仍有恢复成林的可能;(6)其成熟期最好与目的树种一致,以降低生产成本 8.育苗整地的作用?
①改善土壤的通气性,保墒蓄水;
②改善土壤的温度条件,给土壤微生物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③有利于土壤养分的释放,促进土壤熟化; ④在盐碱地还有防止返盐碱的作用; ⑤整地可以消灭杂草和病虫害。9.营养繁殖法的特点? 特点: 1.能保持母树的优良特性,有利于优良品种和类型的繁 殖; 2.能提早开花结实 ; 3.提高树种的抗逆性; 4.适用于某些不易采到种子或用种子繁殖困难的树种。原理: 1.植物营养器官生理上的自然再生能力 2.高等植物细胞的全能 性 10.影响扦插成活的因素? 1.树种因素 ①
树种的生物学特性 ②
母树和枝条年龄:采用 1-2 年生实生嫩枝扦插 ③
插条部位和生长状况 ④
枝条中营养物质的含量:与碳水化合物含量有关 ⑤
枝条木质化程度 ⑥
插穗有无叶、芽 ⑦
插穗的长度、粗度 2.影响扦插成活的环境因素(1)温度(2)土壤水分(3)通气条件(4)空气相对湿度(5)光照 11.苗木猝倒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症状: 1.种芽腐烂; 2.猝倒; 3.立枯
防治措施: 1.选好苗圃地; 2.土壤消毒; 3.种子处理; 4.苗期 防治。12.为什么说林业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
西部地区因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加之人类活动不断增加,致使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哦,人类生存条件十分脆弱。植被稀少,景观单一,缺少生态屏障,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等 土质退化现象以及草原退化,生态多样性减少等现象严重。水 资源贫乏,河流断流,湖泊干涸普遍加重,生态环境整体呈不 断劣化趋势。如果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大型基础设施很生产基 地也没有生态屏障,人才,信息,技术,难以进去,资源难以 合理利用,西部大开发战略也无法实现。因此,西部大开发一 定要生态先行,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是根本和切入点。西部地区林业发展的战略布局成功与否以及西部地区林业发展 的速度,直接关系到西部大开发的成败。对扩大的中国西部地 区而言,无论是生态环境恢复,还是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林业 都是根本措施和基本切入点。论 述 题 1.论述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 a.嫁接亲和力(关键因素).是指两种遗传性质不同的植物通过
嫁接形成新植株的能力。亲缘关系越近,亲和力越大,种内品 种间亲和力最大,因此称共砧嫁接。b.砧穗生长状态(生活力)。
指砧穗细胞分裂和愈合生长的能力。
即使有亲和力的砧穗如果生活力很低,嫁接液不能成活。要求 树木生长健壮,营养含量充足。形成层细胞分裂活跃。春季嫁 接时要求砧木萌动早于接穗。c.树种生物学特性
。柿、核桃、板栗体内含有大量单宁,由于
创伤使单宁氧化形成层阻碍愈合,核桃伤流比较严重,阻碍砧 穗输液流动及细胞呼吸,不易形成愈伤组织。有点树种髓心过 大,有点潜伏芽寿命短,不易成活。松鼠松脂作用,也阻碍愈 伤组织形成。d.环境条件
。温度、湿度、光照等。核桃愈伤组织形成的适温 为 29 ℃。普遍认为强光抑制愈伤组织形成,生产上用黑塑料布 可以避光、保湿、适当遮荫。e.嫁接时期 f.接穗与砧木的质量 g.嫁接技术 形成层对齐 h.伤流、树胶、单宁物质的影响 i.温度与湿度 温度:一般 20~28 ℃较适宜愈伤组织的形成。
湿度:接穗及接口保湿、土壤湿度。2.论述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 a.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复杂的空间结构并随时间发生演替。
生态系统有其自生发育的生命周期,并随年份、季节和昼夜在 时刻发生着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生态系统将为其它不同 群落生态系统所替代而发生连续的演替过程。b.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最丰富的生物 资源和基因资源库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庞大、最复杂的
生态系统。森林,特别是原始森林,是各大类气候带中最丰富、最珍贵的物种宝库——基因库,对发展科学,改善人类生活、生存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森林能提供大量木材和林副产 品。森林中的各种生物是相互依存的。森林在维持生物圈的生 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c.生产力高,并能产生巨大的生物量.森林枝叶繁茂,光和 面积大,根系发达,能充分利用立地条件,生产力高。加上森 林分布很广,生长周期长,因而在整个陆地生态系统中也是生 物量最高的生态系统。d.生态系统是一个有生命的开放式的功能系统.森林生态系
统的基本功能是:利用光能及无机元素制造有机物质,使有机 物质中的矿物元素又归还给土壤,重新供给植物所利用,然后 再循环,不断进行着能量和物质的交换和转移,使能量和物质 连续发生流动,保持生态系统发生功能。开放式的生态系统是 指从外界输入光能、水、养分元素和大气的气体,通过生态系 统内的能流和物流把经过生物过程所制造的产品或多余的物质 和能量释放回大气、土壤及水圈。e.森林资源是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森林资源是可更新的资源,人们只要按着森林发展的自然规律,科学经营,合理利用,森 林的生产力永不枯竭。由于森林生长期长,要保证持续利用和 发挥多种效益,就必须有足够的储备资源,实行科学经营和有 效保护,提高生产力,增加蓄积量。3.论述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 a.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总目标是
保护,研究和持续利用。即通过不减少基因和物种多样性,不 毁坏重要的生境和生态系统方式,保护和利用生物资源,以保 证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发展。b.制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法律和法规: 我国陆续发布了一
系列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的政策和法规:
《关于天然森林禁伐区(自然保护区)划定草案》
《国务院关于积极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指示》 《森林保护条例》
《关于严格保护珍贵稀有野生动物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c.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原则和对象: 主要保护自然界各类动植 物类群的组合,以气候区划,植被区划,动物地理区划,综合 自然地理区划等为依据,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原则。强调对 每个自然区域的遗传资源,物种,自然生态系统,生物群系,特有景观类型等的保护。d.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
就地保护是在被保护的生态系统和物 种的原产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e.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
生物多样性应以就地保护为主,对某
些濒危物种而言,可采取迁地保护的措施。即将濒危物种迁移 到人工环境或易地进行保护,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种子 库,基因库等是建立迁地保护的重要措施。f.历史遗产保护地: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留下了
很多宝贵的文化历史遗产和自然历史遗产。这些历史遗产都是 中国古代自然保护区的雏形,也是中华民族对保护生存环境的 朴素思考,客观上对一些珍稀动物都起到了保护作用。g.开展保护区的科研探索工作: 许多自然保护区利用得天独厚 的自然资源条件,在探索大自然的自然演变规律和合理利用野 生动植物资源方面,开展了许多方面的考察和研究。h.健全保护区管理机构:
目前,我国各级保护区管理机构的设
置已逐步健全,全国各级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的保护管理人 员逐年增加,建设资金也逐年增长,政策法规也逐步建立健全。4.论述林木群体生长发育各阶段的特点及其栽培管理措施 a.幼苗阶段 造林后的前 1 ~ 3 年,或种子萌发出苗或萌蘖出苗到 1 ~ 3 年,也叫成活阶段。地上部生长缓慢,地下部生长快,个体小,抗逆性弱,在栽培上采取措施保证存活,提高保存率。b.幼树阶段
幼苗成活后到郁闭前,也叫郁闭前阶段。根系和根冠扩展 快,适应性和稳定性渐强。在栽培上要及时抚育管理,改善幼 树生长环境,消除不良环境的影响,促进幼苗生长,加速幼林 郁闭。c.幼龄林阶段 林分郁闭后的 5 ~ 10 年,是森林形成时期,由个体生长
转向群体生长阶段。栽培上创造良好环境,满足幼林对水,肥,光的需求,进行必要的修枝,间伐,促使形成良好干形。d.中龄林阶段
林分外貌和结构基本定型,由高、径速生期转入树干材积 速生期;因自然稀疏或抚育间伐,密度明显下降;林内光强有 所改善,林下植被趋于繁茂;林分比较稳定,因树种不同可持 续 10 ~ 40 年。e.成熟林阶段
高生长、冠径生长稳定;自然稀疏显著减慢;林下植被发育 良好,生物多样性高;材积和生物量生长量达到高峰,在后期 趋于下降,达工艺成熟,可持续 10 ~ 40 年。f.过熟林(衰老)阶段
林木生长显著减缓,健康度下降,抗逆性降低进一步稀疏; 次林层和幼树生长繁茂,生物多样性高;开花结实量急剧下降。应采取措施更新。部分树种可长达 200~300 年以上。
第二篇:林学概论-考试资料
基础知识题
1.森林--是以乔木为主,包括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在内,占有相当大的空间,密集生长,能显著影响周围环境的生物群落。2森林分布的一般规律?
-包括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水平地带性:在地球表面,气候条件特别是热量和水分状况随纬度和经度呈现出有规律的递变,从而引起森林在水平方向上呈现有规律的变化的现象。
垂直地带性:随着海拔的升高森林植被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这一现象称为森林分布的垂直地带性。
3森林分布的水平地带性?
在地球表面,气候条件特别是热量和水分状况随纬度和经度呈现出有规律的递变,从而引起森林在水平方向上呈现有规律的变化的现象。
4碳汇?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5植物分类的方法?
一人为分类法;二自然分类法,根据植物进化中亲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作为分类标准,依据最能反映亲缘关系和系统演化中的主要形状进行分类。6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是分类学上一个基本单位,也是各级单位的起点。
种是生物进化与自然选择的产物,同种植物占有一定自然分布区,具有基本相同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生态学特性;具有相同的遗传形状,能进行自由交配,产生有正常生育能力的后代;与边缘种之间有明显的差异,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亚种是指在不同分布区的同一种植物,由于生境不同导致植物在形态构造或生理机能上的差异。
变种是指具有相同分布区的同一种植物,由于微生境不同导致植物产生可稳定遗传的形态差异。
变型是指具有微小的形态学差异,但分布没有规律的同种植物的不同个体。7植物检索表的种类?
平行检索表、定距(等距)检索表 8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根据植物体形态构造表现的原始与进化、生殖过程中受精卵是否在母体内发育形成胚,把植物界划分为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两大类群,或化分为无胚植物和有胚植物两大类群。9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的成分和非生物的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构成的一个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生态学功能单位。
构成系统至少要有3个条件:1系统是由许多成分组成的2各成分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3系统具有独立的、特定的功能。
生态系统强调的是系统中各个成员的相互作用,所以几乎是无所不包的生态网络。
组成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成分,非生物环境阳光、温度、空气、水份、土壤,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10生态系统的类型?
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原、海洋、湿地、荒漠、冻原、淡水(河流、湖泊、池塘)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包括城市、农田和人工林生态系统。11生态系统的功能?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12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开放性、运动性(自我调节性)、相关性、演化性13森林生态系统的概念?
森林生态系统是以乔木树种为主体的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所构成的一个功能单元 14森林的分布地区?
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 15森林生态系统的类型?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硬叶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寒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寒温带针叶林生态系统。16生态平衡的概念?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17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
自然因素、人为因素 18苗圃的类型?
固定苗圃:又称永久苗圃,使用年限可达十几年或几十年。面积大,便于集约经营,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实现机械化;便于安装现代化的育苗设施;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临时苗圃:为完成某一地区的造林任务在造林地区内或附近临时设置的苗圃。使用年限较短,面积较小,苗木种类较少。19种子消毒常用试剂
福尔马林、硫酸铜、高锰酸钾,也可用敌克松粉剂拌种。
20种子催芽的概念
种子催芽——人工采取各种方法处理种子,促使种子萌发的过程。21催芽的方法?
层积、水浸、药剂催芽和新技术的应用。22苗床育苗方式? 高床、低床
23播前土壤处理方法? 1.高温处理土壤
(1)烧土法(2)炒土法60℃少量土(3)火焰土壤消毒机处理2.药剂处理
(1)五氯硝基苯混合剂(2)苏化911(基硫化钾)(3)敌克松(4)硫酸亚铁(黑矾)25苗木越冬死亡的原因?
1)生理干旱2)地裂伤根3)冻死(以生理干旱致死的最多)
26插穗生根的类型?
1.皮部生根类型2.愈合组织生根类型3.中间生根类型 27嫁接方法?
枝接和芽接2种:1.芽接:T字形芽接、方块芽接、嵌芽接等。2.枝接:切接、劈接、舌接、合接、腹接、皮下接等
28影响移植苗成活的关键因子?
苗木移植后的成活和生长取决于水分,养分和能量三大平衡。水分平衡是决定苗木成活的关键,而养分和能量平衡决定了成活后苗木的生长发育。29种子品质包括?
种子品质包括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两个方面。质量指标:物理指标和发芽力指标 30种批概念?
指种源相同、采种年份相同、播种品质一致、种子重量不超过一定限额的同一树种的一批种子。31净度--是被测定样品的纯净种子重量,占被测样品各成分的总重量的百分数
32发芽率--正常发芽的种子占供试种子总数的百分数
33种子休眠的类型?
1.强迫休眠:有生活力的种子因外界条件不能满足发芽需要的条件,使种子一时不能萌发。条件:满足发芽需要的条件立即发芽
2.生理休眠:满足发芽需要的条件,种子仍不能萌发。
34种子休眠的原因?
1.种皮影响(致密、坚硬)2.生理后熟3.抑制物质的存在35种子贮藏方法及其条件?
一、干藏法
1.普通干藏法(短期贮藏)2.密封干藏法。条件:0-5℃ 密封3.库存法库内有调温、调湿通风设备。
二、湿藏法 条件: 0-5℃ 经常保持湿润1.室外坑藏与湿沙混合2.室内堆藏 36生理成熟概念?
种子成熟过程中,当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胚具有发芽能力时,即达到生理成熟。37采种方法?
根据成熟后种实的脱落特点,种实大小、树体高度,采用不同的采种方法。
1.地面收集2.树上采种3.机械采种 38种子调制的概念?
采种后对果实和种子进行的干燥、脱粒、净种和种粒分级等技术措施的总称。目的是为了获得纯净而适宜贮藏运输和播种的优质种子。39种子安全含水量?
种子安全含水量:种子能维持其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含水量称种子的安全含水量,也叫临界含水量或称标准含水量。
40种子生活力鉴定方法?
目测法、染色法、发芽实验法。41种子干燥方法?
人工、自然(晒干、阴干)、机械干燥 42自然干燥方法包括? 晒干、阴干
43林木群体生长发育阶段?
1.幼苗阶段2.幼树阶段3.幼龄林阶段4.中龄林阶段5.成熟林阶段6.过熟林(衰老)阶段 44森林生产力概念?
是指单位林地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生物量。45立地条件、立地质量?
立地条件:是指在造林地上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包括气候因素、土壤因素及生物因素。
立地质量:是指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他植被类型的生 产潜力 46基准年龄?
基准年龄:是指林分生长趋于稳定时的年龄。47立地类型?
根据生态学特性相对一致而划分出的立地组合。48森林的立地因子包括?
1.环境因子2.植被因子3.人为活动 49立地分类?立地分类的基本单位?
立地分类指的是地域上不相连,但立地基本相同、立地生产力水平基本一致的地段的组合。
立地分类系统、立地区域、立地区(区划单位); 立地亚区、立地类型小区、立地类型组(分类单位);立地类型(基本分类单位)50林种?
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
51森林按功能分几类? 生态公益林、商品林。
1.生态公益林按事权等级划分为国家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
2、生态公益林按保护等级划分特殊、重点、和一般3个等级
52造林树种选择的原则?
(1)适地适树原则(2)经济原则(3)生态原则53适地适树的概念?
使树种的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尽可能取得最佳效益。54林分结构概念?
林分结构是指组成林分的林木群体各组成成分的时空分布格局。55林分结构包括?
林分水平结构(林分密度,林木配置),林分垂直结构(树种组成、树木年龄),林分年龄结构林分组成结构(林分的树种比例、林分起源或营造时间)56林分密度--指单位面积上的林木数量。57造林密度作用规律?
(1)密度与树冠的关系随密度增加,树冠减小,密度与树冠呈反比。
(2)密度与直径生长的关系密度越大,直径生长越小,密度与直径呈反比关系。(3)密度与树高生长
1)在中等密度范围内,密度对树高生长作用不
大。2)郁闭初期,以密促高作用,到中、后期随着密度提高,树高减少。
(4)密度与根系的关系随着密度增大,根系数量减少,密度与根系呈反比。
(5)密度与材积(蓄积量)生长的关系
1)对单株材积,密度增大,平均单株材积减小。2)林分密度较小时,随密度增加蓄积量增大;当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蓄积量不再随密度增加而增大,维持在一定水平。这个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树种、立地和营林技术等因素。(6)密度与材质的关系
密植林分,树干较易通直(主要对阔叶树种而言),形饱满(尖削度小),分枝细小,有利于自然整枝及减少木材中节疤数量及其大小。稀植林分则相反。当然,林分过密,干材过于纤细,树冠过于狭窄,也不符合用材和健康要求。58确定造林密度的方法?
1经验法2试验法3调查法4查图表59种植点配置方式?
(1)行状配置(①长方形配置②正方形配置 ③三角形配置)(2)群状配置
60树种组成--指构成森林的树种成分及其所占的比例
61混交林--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树种组成的林分 62种间关系的表现形式?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树种,通过相互作用对另一方生长发育及生存所产生的利害关系的具体表现。63混交类型和混交方法有哪些? 南方地区:
⒈与杉木混交树种⒉与马尾松混交树种 ⒊与桉树混交树种 北方地区:
4.与红松混交树种5.与落叶松混交树种6.与油松混交树种7.与杨树混交树种
混交方法——指混交林中各树种栽植位置在造林地上的排列或配置方式。
1.株间混交 2.行间混交 3.带状混交4.块状混交5.植生组混交64混交比例?
混交比例——是指造林时每一树种的株数占混交林总株数的百分比。65造林整地方式?
全面整地:适用于地形平坦、无风蚀地区
局部整地:分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两种方法适用于山区、风蚀严重地区
带状整地特点:①带与带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保留其原生植被②沿等高线整地 66造林方法包括?
植苗造林、播种造林、分殖造林 67影响苗木成活的关键因子是?
种子内在因素:种皮结构、内含物构成、种子含水量以及种子成熟度
种子外部条件:空气相对湿度、相对温度、通气条件以及生物因子
68苗木的保护和处理?
苗木成活的关键:保持苗木体内的水分平衡,苗木体内的含水量是影响生活力的最主要因素 1.实行丛起丛植2.沾泥浆3.浸水处理 4.吸水剂处理
地上部分截干、去梢、剪除侧枝、除枝叶、喷化学药剂、蒸腾抑制剂等
化学药剂:1.0%苹果酸、1.0%柠檬酸、1.0%脯胺酸、1.0%丙胺酸、0.3%磷酸二氢钾溶液浸根30分钟作用:减少蒸腾,提高抗旱能力阻止水分从小气孔溢散(蒸腾抑制剂)69播种方法?
1.撒播。不整地、不覆土、裸露状态下成苗①适用中、小粒种子②条件人烟稀少、大面积荒山造林③特点成本低,种子浪费多
2.条播 概念:按一定的行距将种子播种于造林地的方法。
①应用:地势平坦的山区、半山区、平原采用机械化、半机械化方法 ②适用:灌木及栎类树种特点:用种量大,造林成本大 3.穴播
概念:按一定的行距和穴距挖穴播种的方法适用:各种粒径的种子特点:灵活 省工 省种子 4.块播 概念:小块状地密集大量播种的方法,①适用: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林中空地及沙地造林②要求:最小面积1m2③特点:可形成植生组,具有群状配置的优点
70分殖造林--采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或营养器官的一部分作造林材料的方法 71分殖造林包括?
一、插干造林(高干插干造林、低干插干造林)
二、埋条造林
三、分根造林
四、地下茎造林
72城市林业与城市园林的区别?
城市园林:注重造型、造景、美化城市,对城市生境改善重视不足;
城市林业:注重森林多效益的发挥,并将其生态功能放在首位,立足城市,它不仅重视美化城市环境,更注重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城市林业的实质是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和森林景观系统的融合。
73植物病害症状类型及其原物的主要种类群?(原物:非侵染性、侵染性)
(1)白粉病类(2)锈病类(3)煤污病类(4)霉变类(5)斑点病类6)炭疽病类(7)花叶病类8)溃疡病类(9)腐烂病类(10)腐朽病类(11)肿瘤病类12)萎蔫病类(13)从枝病类
74植物病原物传播途径?
(1)气流传播(2)雨水传播(3)介体传播(4)人为因素传播(5)植物传播 75常见的森林虫害类型?
(一)叶部害虫
1、松毛虫类
2、蚜虫类
3、蛾类
4、叶蜂类
(二)枝干害虫
1、天牛类
2、疥虫类
3、小蠹类
(三)苗圃害虫
1、地老虎类
2、蝼蛄类
3、金针虫类
4、蛴螬类
(四)种实害虫
简答题
1.简述层积催芽的作用?
层积催芽——把种子和保湿基质混合或分层放置,促进种子催芽的方法。
①解除休眠②完成生理后熟③种子内含物发生变化 ABA∨GA∧
④酶的活性增强,生物代谢朝着发芽方向发展 2.简述影响种子寿命的外界因素?内部因素?
一、内在因素1种子的成熟度种皮还不具备正常的保护功能2种子本身的条件机械损伤:相对面积大,易从空气中吸水 不饱满:失去种皮保护,霉菌 3种子的含水量
二、环境因素1空气的相对湿度2温度3通气4生物因子
3.简述提高森林生产力的途径?
(1)选用培育方式天然林分布广的地区,采用异龄林经营、天然的育林方式;商品林采取人工造林方式。
(2)遗传改良提高材料的遗传品质,包括速生性、丰产性、优质性、抗逆性等。(3)林分结构调控
(4)立地的选择和调控(适地适树、科学管理)4.适地适树的途径和方法?(1)选择
选树适地:根据造林地的立地条件选择合适的造林树种。
选地适树:根据发展的造林树种,寻找与之相适应的造林地。(2)改造
改树适地:改变树种某些特性,使之能适应造林地条件。如通过选种、育种、引种驯化等措施改变特性,增强树种耐寒、耐旱、耐盐等特性。
改地适树:改善立地条件以适应造林树种的生长。如通过整地、施肥、灌溉、土壤管理等措施改变造林地的生长环境,使其适应树种生长。如:排灌洗盐使杨树在盐碱地生长 5.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1)经营目的主要反映在林种和材种上,要考虑结构和功能的统一。
(2)造林树种(喜光、耐荫、速生(杨树、白桦)(3)立地条件 6.混交林的特点?
(1)林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林产品种类和数量增加,主干通直圆满、自然整枝良好、干材质量好。(2)林分稳定
食物链较长,生物多样性高;根系发达,抗风、抗雪压能力强;降低森林火险。(3)充分利用营养空间
喜光与耐荫、深根型与浅根型、吸收根密集型与分散型、速生与慢生、(4)改善立地条件改善林地小气候,凋落物的数量、质
(5)有利于森林综合效益发挥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大气、吸收储存二氧化碳、生态系统修复。7.造林整地的作用?
(1)改善造林地立地条件(2)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
容重、空隙度、通气性、土壤结构等发生变化,有利于有机质的形成和微生物的活动。(3)改善土壤的化学性状PH缓冲性(4)减少杂草、灌木危害及病虫害的侵扰(5)加强水土保持、减免地表径流(6)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林木生长
8.营养繁殖法的特点?
特点:1.能保持母树的优良特性,有利于优良品种和类型的繁殖;
2.能提早开花结实 ; 3.提高树种的抗逆性;
4.适用于某些不易采到种子或用种子繁殖困
难的树种。原理:
1.植物营养器官生理上的自然再生能力2.高等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9.城市林业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的设计理念
1、创造安静祥和的自然条件
2、方便各种社会活动的进行
3、创造安全舒适的绿色环境
(二)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模拟自然群落结构
1、以“生态平衡”为主导,合理规划布局森林和绿地系统
2、保护“生物多样性”,模拟自然群落结构
(三)创造具有美感和设计风格的园林系统
1、要具有美感
2、具有自己的设计风格
(四)创造内容丰富和功能齐全的绿色环境10.影响扦插成活的因素? 1.树种因素
① 树种的生物学特性
② 母树和枝条年龄:采用1-2年生实生嫩枝扦插 ③ 插条部位和生长状况
④ 枝条中营养物质的含量:与碳水化合物含量有关 ⑤ 枝条木质化程度 ⑥ 插穗有无叶、芽 ⑦ 插穗的长度、粗度
2.影响扦插成活的环境因素
(1)温度(2)土壤水分(3)通气条件(4)空气相对湿度(5)光照
11.苗木猝倒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症状:1.种芽腐烂;2.猝倒;3.立枯
防治措施:1.选好苗圃地;2.土壤消毒;3.种子处理;4.苗期防治。
论述题
1.论述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
a.嫁接亲和力(关键因素).是指两种遗传性质不同的植物通过嫁接形成新植株的能力。亲缘关系越近,亲和力越大,种内品种间亲和力最大,因此称共砧嫁接。
b.砧穗生长状态(生活力)。指砧穗细胞分裂和愈合生长的能力。即使有亲和力的砧穗如果生活力很低,嫁接液不能成活。要求树木生长健壮,营养含量充足。形成层细胞分裂活跃。春季嫁接时要求砧木萌动早于接穗。
c.树种生物学特性。柿、核桃、板栗体内含有大量单宁,由于创伤使单宁氧化形成层阻碍愈合,核桃伤流比较严重,阻碍砧穗输液流动及细胞呼吸,不易形成愈伤组织。有点树种髓心过大,有点潜伏芽寿命短,不易成活。松鼠松脂作用,也阻碍愈伤组织形成。
d.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光照等。核桃愈伤组织形成的适温为29℃。普遍认为强光抑制愈伤组织形成,生产上用黑塑料布可以避光、保湿、适当遮荫。e.嫁接时期
f.接穗与砧木的质量
g.嫁接技术形成层对齐
h.伤流、树胶、单宁物质的影响i.温度与湿度
温度:一般20~28℃较适宜愈伤组织的形成。湿度:接穗及接口保湿、土壤湿度。2.论述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
a.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复杂的空间结构并随时间发生演替。生态系统有其自生发育的生命周期,并随年份、季节和昼夜在时刻发生着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生态系统将为其它不同群落生态系统所替代而发生连续的演替过程。
b.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基因资源库。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庞大、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森林,特别是原始森林,是各大类气候带中最丰富、最珍贵的物种宝库——基因库,对发展科学,改善人类生活、生存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森林能提供大量木材和林副产品。森林中的各种生物是相互依存的。森林在维持生物圈的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c.生产力高,并能产生巨大的生物量.森林枝叶繁茂,光和面积大,根系发达,能充分利用立地条件,生产力高。加上森林分布很广,生长周期长,因而在整个陆地生态系统中也是生物量最高的生态系统。
d.生态系统是一个有生命的开放式的功能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利用光能及无机元素制造有机物质,使有机物质中的矿物元素又归还给土壤,重新供给植物所利用,然后再循环,不断进行着能量和物质的交换和转移,使能量和物质连续发生流动,保持生态系统发生功能。开放式的生态系统是指从外界输入光能、水、养分元素和大气的气体,通过生态系统内的能流和物流把经过生物过程所制造的产品或多余的物质和能量释放回大气、土壤及水圈。
e.森林资源是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森林资源是可更新的资源,人们只要按着森林发展的自然规律,科学经营,合理利用,森林的生产力永不枯竭。由于森林生长期长,要保证持续利用和发挥多种效益,就必须有足够的储备资源,实行科学经营和有效保护,提高生产力,增加蓄积量。
3.论述述一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过程及特点?
一年生播种苗从播种直到停止生长一般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4个阶段。
a.出苗期。从种子播种至幼芽或子夜全部出土为止,这段时间称出苗期。出苗期持续时间与树种、育苗技术等因子有关,一般1~5周的时间。此期苗木特点是:种子发芽,经吸水、膨胀、萌动、发芽,幼芽或子叶出土;主根生长,长度一般10cm左右,较浅,无侧根;花上细弱,生长缓慢,幼苗养分来源主要是子叶或胚乳。育苗技术措施:选择适宜的播种期;播前种子处理需精选、消毒、催芽等;提高播种质量要下种均匀、覆土厚度适中等。
b.生长初期。从幼苗出土直到苗高开始速生之前为止,也称扎根期或幼苗期。此期苗木特点是:幼苗开始生长,地上出现了真叶,地下出现了侧根;苗木具有吸收养分及光合能力,高生长相当于全年的10%左右;侧须根大多分布在2~10cm,主根长达30cm,该时期地上生长量很少,主要侧根生长;幼苗抗性弱,易受高温及病虫危害。育苗技术措施:蹲苗;以控制水分为中心,防止土壤湿度过大,以松土、除草、保墒为主;以适当追施氮、磷肥,促进根系生长;间苗移栽,调整密度;对某些树种,为了防止光照过强及温度过高应适当遮荫;防止猝倒病及虫害发生。
c.速生期。从高生长开始明显增加直到下降为止。持续时间一般为1~3个月不等。苗木特点是:高生长明显加快,占全年的85%以上;地上出现侧枝,地径生长明显增加;侧须根活动在40cm土层内,主根深达1m左右或更深。该时期的育苗工作是决定全年苗木技术指标的关键时期,育苗技术措施:浅水追肥;速生期浇水1~2次,追施氮肥1~2次,阔叶树每667㎡施氮肥25kg,针叶树每667㎡施用12.5kg;松土除草;病虫害防治等。针叶树在速生期之前应定苗。
d.生长后期。从苗木高生长开始下降直到休眠为止,也称苗木硬化期,持续时间一般3~7周。苗木特点是:速生期以后,高生长明显变缓,生长量相当于全年的5%邹游;根系和地径生长仍在进行,苗木逐渐木质化,体内养分从可溶态变为凝胶态;落叶阔叶树开始落叶,针叶树及单轴分枝树种开始形成顶芽,苗木进入休眠状态,育苗技术措施:停止一切加速苗木生长的措施,如施氮肥,大水漫灌等;适量施些磷、钾肥,以促进苗木木质化;通过截根等措施,控制苗木吸收,使苗木安全过冬。4.论述森林虫害的防治措施?
常用的防治措施有营林防治、植物检疫、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
a.营林防治。营林防治是通过各项营林技术措施,达到抑制虫害的发生或减轻危害程度为目的的防治措施。其内容包括营造抗虫害树种、造林技术和管理措施等。包括:1.选择对害虫抗性强的造林树种;2.育苗、造林技术;3.管理措施。
b.植物检疫。又称法规防治。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用行政手段对可能传带危险性虫害和杂草的商品、移植材料等进行强制检查,禁止带有上述有害生物的物品的输入和输出,用以保护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免遭危害。
确定检疫对象主要依据以下原则:1.对国外、省外在经济上有严重危害的病、虫、杂草;2.国内、省内尚未发现或分布不广,或发生虽已相当普遍,但正在大力防治,进行消灭的病、虫、杂草;3.可以认为传播,即容易随同种子及繁殖材料、农产品或林产品、工业原料及包装物等运输传播的,能忍受饥饿或其他恶劣条,遇有事业条件又能顺利生存的病、虫、杂草。
c.物理防治。即利用物理或机械的方法消除害虫或减轻虫害的防治方法。包括:1.灯光诱杀;2.潜所诱杀;3.辐射不育;4.温汤浸种。
d.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物及其代谢物质控制害虫的方法。害虫的天敌有捕食性、寄生性、的动物及病原微生物。其内容包括:1.以虫治虫;2.保护和招引食虫鸟治虫;3.以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治虫。
e.化学防治。在现行的森林害虫防治中,化学防治仍是最主要的防治措施,它具有见效快、使用方便、比较经济的优点。杀虫剂分触杀剂、胃毒剂、内吸剂、熏蒸剂及拒食剂、引诱剂、粘捕剂等。
第三篇:林学概论
1、林业的概念与内涵
概念 林业是培育、保护、管理和利用森林的事业。
内涵 “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 “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生产事业。” “经营培育用材林的生产事业。”
上述引证说明人们多把林业看作为挖坑栽树,伐木砍树的产业,忽视林业的社会、环境与文化效益。中国林业面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辽阔国土,治理生态环境是最重要的使命。
2、林学的概念与内涵
林学是有关林业生产(特别是营林生产)科学技术的知识系统及与其有关的科学基础知识系统的集合,基本上是一门应用科学。广义的林学包括以木材采运工艺和加工工艺为中心的森林工业技术学科;狭义的林学以培育和经营管理森林的科学技术为主体,包括诸如森林植物学、森林生态学、林木育种学、森林培育学、森林保护学、木材学、测树学、森林经理学等多学科。
3、林学在国家学科分类中的地位
国家学科分类共13个,分别是: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哲学、文学、历史学、军事学、艺术学。
林学是农学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农学涵盖8个一级学科,分别是:作物学、林学、农业资源利用、园艺学、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水产。
4、林学的二级学科 林学的二级学科有7个: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林木遗传育种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森林保护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水土保持与沙漠化防治
6、林学专业开设情况
全国开设林学本科专业的院校40所左右,实力最强的当属北京林业大学和东北林业大学、其次有南京林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以上8所大学的林学都是一级学科博士学科授权单位,同时也都有林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林学综合实力较强。浙江林学院
西南林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宁夏大学
7、和林业有关的专业
本科专业:林学、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园林、水土保持与沙漠化防治、农林经济管理、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消防工程。植物保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
研究生专业: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林木遗传育种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森林保护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水土保持与沙漠化防治、植物学、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工加工工程。
[摘 要] 从解放后,我国开始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此工程的实施,为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从工程实施的过程与结果分析,目前,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为此,应加快实施林业生态工程步伐,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 森林 林业生态工程 管理 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森林是自然界中的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然而,由于长时间的木材生产,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虽然近年来实施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等项目,恢复和改善了现有的生态环境,但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为此,我们要继续加快实施以追求生态经济最佳平衡为核心目的的林业生态工程,使其所具有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林业生态工程概述
1、内涵
林业生态工程是随着林业发展战略转移、国家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需求而通过继承、交叉形成的一门新的工程。它是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科学与生态工程原理,针对自然资源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从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的以木本植物为主题,并将相应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人工匹配结合,进而形成一种稳定而高效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过程。
2、特点
从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林业生态工程的核心就是在对生态理论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根据生态理论,以生态环境改善为目标,通过工程措施即进行系统设计、规划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工艺流程、信息反馈关系及控制机构所进行的林业生态建设。此工程旨在坚持土地资源优化组合的原则,通过大力植树造林,全面保护和科学经营现有森林,合理调整森林的分布格局和功能结构,来充分发挥森林改善生态环境、抵御自然灾害的生态功能。
3、内容
林业生态工程包括以下内容: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总体布局与规划,六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情况与特点,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空间分布,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立地划分与适地适树,不同区域山丘区环境、资源、水土流失及土地利用特点,树种选择与林分组成,整地与造林方法,合理密度与密度控制,幼林抚育、防护林的林分定向培育,以山系、水网、流域等为单元的生态防护体系的构成与特点,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农林复合、农田林网、河岸道路防护、灾害地植被恢复、海岸防护等防护林的配置与构建技术,干旱、盐碱、风沙、干瘠、钙积层等技术问题。
三、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
我国林业生态建设是从解放后开始的,1978年“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林业生态工程进入了大规模的建设时期。几十年来,随着此工程的不断成熟与完善,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并构筑起覆盖普及、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林业生态体系,亦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然而,从工程实施的过程与结果分析,目前,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仍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问题,如当前的经济发展核算方式不能有效激励政府部门投资和管理林业生态工程,林业生态工程尚未形成科学的工程建设管理体系,缺少科学的统筹规划,工程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资金控制等缺少有效的制度保障,工程所涉及部门之间缺少有效的协调,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成为制约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瓶颈。为此,我们在赋予林业重要地位的同时,应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和手段来进一步推进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
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也为“十二五”的建设奠定了基础。为了实现党的十七大所提出的目标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建成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在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做到“三个坚持”:第一,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即在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国情、林情出发,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第二,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即要做到建设与管理、保护与治理、兴利与除害并重、并举,以此实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第三,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即将增加资源总量、优化资源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和加强资源保护做为工作重点,把林业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五、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发展思路
1、加大投入,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一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地吸引社会力量筹措林业生态建设资金,引导有关单位和个人积极投资、共同建设林业生态工程;二要在税收、信贷、服务等方面实行倾斜,对一些重大项目应给予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或税收优惠等方面支持;三要进一步提高地方公益林补偿标准,扩大公益林补偿面积,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向林业生态建设投资。
2、突出重点,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
第一,大力加强丘陵岗地植被恢复工程、沿海防护林,突出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林和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等;第二,继续实施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风沙源治理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提高建设水平,确保建设质量;第三,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城乡结合部要大力发展环城绿化带、郊野公园、隔离林带,农村牧区要重点构筑村庄绿化、农田林网和发展庭院林业。
3、科技引导,强化工程的技术含量
第一,要重点开展困难立地造林技术、植被恢复技术,并加快低质低效林改造,做好国家森林抚育试点;第二,围绕林业良种壮苗选育、中幼林抚育、速生丰产林建设、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综合利用、多种经营等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攻关;第三,侧重种群选择及种群匹配工程,并考虑种群之间在生长时间、节律上的搭配,生态工程的工程措施应侧重生态环境重建中必须采取的技术。
六、结语
总之,从林业生态工程高效、稳定、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其还需进一步调整与完善。
参 考 文 献
[1]罗群《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加快崇明生态岛建设》现代园艺.2007年第12期.[2]左月玲《浅析林业生态工程与区域生态环境》赤子.2009年第14期.[3]姚庆学《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科技支撑—记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中国林业.2009年第4B期.摘要:林业生态工程是指依据生态工程学和森林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设计、建造的以木本植物为主体、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生产工艺系统。林业生态工程对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维护生态平衡,减少自然灾害,保障和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论述,并阐述了林业生态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关键词:造林;绿化;林业生态工程;生态系统 森林是自然界中的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天然林是经过很长的历史阶段,经过反复的自然选择下的生存竞争而形成的一个和谐的森林生物与森林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森林生态系统一般讲是一个稳定的、抗逆行较强的生态系统。但是,也不可忽视当外界干扰(如人类采伐、垦殖、病虫害大发生、火灾、大气候变化)强度超过系统承载能力的时候,这个系统也会崩溃。
造林绿化工作,从生态学角度来谈,实际是一个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或人工重建的工作。它的全部内容应当是包括建造森林生物群落,同时恢复森林生态环境,在大多数森林破坏历史较长的土地上,也可以说是在非森林环境中建立森林生物群落。因此那种“刨坑栽树”,栽上树就是建造了森林的概念是不完整的。林业生态工程
是随着林业发展战略转移、国家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需求而通过继承、交叉形成的一门新的工程,不仅是从单一的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来研究水土保持的生物措施,而是从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研究林业发展措施,核心是在对生态理论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通过工程措施进行以生态环境改善为目标的林业生态建设,根据生态理论进行系统设计、规划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工艺流程、信息反馈关系及控制机构,以在系统内获得较高的生态与经济效益。
一、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
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科学与生态工程原理,针对自然资源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所进行的以木本植物为主题,并将相应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人工匹配结合而形成的稳定而高效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过程。它本身包括着传统的造林绿化内容,一些成功的单项造林技术与新技术的筛选与应用,但不是简单“相加”与“拼盘”;它的目的不仅只考虑经济效益,而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并重;它的全过程是配套技术合理组合的完整工艺流程。
林业生态环境工程在生态环境建设、流域治理、农村可持续发展中的位置与作用是无可限量的。其中包含的知识涉及中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空间分布;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的总体布局与规划;六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情况与特点;中国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立地划分与适地适树;树种选择与林分组成;合理密度与密度控制;整地与造林方法;幼林抚育;防护林的林分定向培育;不同区域山丘区环境、资源、水土流失及土地利用特点;以流域、水网、山系等为单元的生态防护体系的构成与特点;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农田林网、农林复合、灾害地植被恢复、河岸道路防护、海岸防护等防护林的配置与构建技术;干旱、盐碱、风沙、干瘠、钙积层等技术问题。
二、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系统论原理
人工生态系统的建造凋控是生态工程的主要目的所在。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给“系统”所下的定义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凡是一个系统它应具备如下特征。
1.1结构的有序性 一个系统既然是一有机整体,它本身必须具备自然或人为划定的明显边界,边界内的功能具有明显相对的立性。一片果园、一个人工林它与相邻的系统是具有明显边界的,其功能与其他系统也是不同的。同时,每一个系统本身一定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分所组成。系统内的组分之间具有复杂的作用和依存关系。作为人工林生态系统,本身就包括着森林生物和森林环境两大组分,而其两大组分又可以自成系统(子系统)。像森林生物要分成植物(林木与伴生植物)、动物(鸟兽、昆虫)、微生物(真菌、细菌);从环境角度讲+作为人工生态系统又应当分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这些组分形成厂形成了复杂的水平分离和垂卣分离,1.2系统的整体性 为一个稳定高效的系统必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各组分之间必须具有适当的量的比例关系和明显的功能上的分工与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使系统顺利完成能量、物质、信息、价值的转换功能。系统中某一个组分发生量的变化以后必然影响到其他组分的反应,最终影响到整个系统。林、眶生态工程设计、建造过程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通过整体结构的建造而实现人工生态系统的高功能。
2、环境因子的综合性
自然界中众多个环境因子都有自己的计算单位,每个因子也都是对生物产生重大影响。在林业生态工程中要十分注意的是多项因子对生物群落的综合作用。这种综合影响的作用往往与单因子影响有巨大的差异。如何进行多因子综合评价对今后林业生态工程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3、食物链原理
食物链与食物网是生态学的重要原理,食物链与食物网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叫·绿素使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于植株之中,所以,称绿色植物为“生产者”。绿色植物被草食动物所食,草食动物被肉食动物吃掉,这些动物中有的吃草,有的吃其他动物以维持其生命。植物和动物残体又可为小动物和低等生物分解、以这种吃与被吃关系形成的关系称之为食物链关系。后两者分别称之为“消费者”和“分解者”。
4、扩大视野,修正传统林业概念
多少年来我国大农业范畴一直存在着一个传统观念;农业就是粮食、林业就是“大木头”、畜牧业就是猪和鸡。林业建设几年来—直认为用材林才是林,造林就是刨坑栽树,农出防护林就是大小方田林网。林业越来越萎缩,概念越来越窄,专业越分越细,将-—个森林大系统分割得零零落落,把很多本来属于林业范畴的东西,如中草药、食用菌、野生动植物、野生花卉、香料植物甚至果树都拒之门外。这种观点对我国林业的发展是十分有害的。提出林业生态工程就是要归还林业的本来面目,把林业作为一个完整的大系统来看待,发挥林业的综合功能。
三、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现代林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森林生态环境意义的加强。世界环发大会秘书长斯特朗指出,“森林在世界范围内的环境保护方面占有独一无二的位置”。针对这种形势,大多数国家的林业发展都在做出新的选择,进行深刻革新。无论是提供林产品、保持森林生产力的稳定和增长,还是发挥森林的环境服务功能;无论是营造各种类型的人工林,还是对现有森林进行经营管理,按照持续发展的要求,都必须建立和维持一个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使人类的利用和干扰保持在森林生态系统可容忍的限度内。
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面,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发展了水土流失控制的工程措施和快速的工程绿化技术,致力于形成以森林为主的流域治理的森林工程体系。其发展(上接第132页)
趋势是,生态环境治理与水土资源的保护、改良、合理利用相结合、以充分发展水土资源的生态、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生态安全与协调发展。我国林业生态工程领域的研究虽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并具有一定的应用性和学术水平,但从林业生态工程高效、稳定、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还需进一步调整与完善。随着我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深入发展,对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林业生态工程学科面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是:(1)人工防护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2)干旱地区林木水分生理,植被-土壤水文生态过程;(3)区域森林植被建设适宜度与生态用水的关系;(4)抗性植物材料的选择和繁育;(5)区域性防护林恢复与重建的生态经济评价。
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21世纪,保护与改善环境是当之无愧的主题,而森林作为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成份,对其的保护、修复与合理开发利用是个毋庸置疑的永恒课题,林业生态工程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为了改变日趋恶化的自然环境,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应更新理念。加大资金与技术投入、建立激励机制与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立法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推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有效机制。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河南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举足轻重。当前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旱、涝、风、沙等自然灾害频繁,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和管理,实现全省山川秀美,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也是把我省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一项宏伟工程。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河南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
一、我省林业生产建设概况
《河南省十年造林绿化规划》(1990-1999年)已经完成,从1988年到1998年,全省有林地面积由157.1万公顷提高到209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由9151.5万立方米增加到13167.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四旁树)由14.8%提高到19.8%。太行山绿化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黄河中游林业生态治理工程、淮河防护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和平原绿化工程等六大林业生态工程,先后在46个县(市、区)启动。林果花卉各业和以木材加工、林副产品加工及森林旅游资源开发为主要特征的林业产业化有了较快的发展。
但是,目前我省林业发展状况与人口增长和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问题是:
(一)森林资源总量不断增长,人均水平较低。人均森林面积0.02公顷,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人均活立木蓄积量1.4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
(二)荒山面积大,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加剧。全省尚有90.9万公顷的宜林荒山、346.3万公顷的水土流失区、66.8万公顷的沙漠化土地需要造林和治理;坡耕地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流动、半流动沙丘由1988年的0.4万公顷上升到1998年的5.3万多公顷。
(三)森林经营管理粗放,林地生产力不高。现有林中,幼、中龄面积占90%以上,急待抚育;还有73.3万公顷低效林需要改造,无证采伐、滥伐、盗伐林木及乱占林地现象呈上升趋势,林木管理落后,病虫各严重。
(四)有效抗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护林体系尚未形成。平原地区农田林网稳定性较差,通道绿化、城郊绿化刚刚起步。
(五)林业投资与需求矛盾突出。1990年以来,预算内林业投资总量逐年有所增加,但与实际需要仍有较大差距。
二、今后我省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再造山川秀美的中州大地为总目标,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以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为重点,以科技为先导,坚持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国土整治、产业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加快工程建设,实施分类经营,突出质量效益,提高整体水平,建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1、2000年一2010年目标和任务
至新增有林地面积58万公顷,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至活立木蓄积量增加到1.7亿立方米;
至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85%以上;
至防沙治沙5.3万公顷,流动半流动沙丘(地)基本上造林固定,至退耕还林17.4万公顷(16度以上的坡耕地);
至自然保护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比例提高到2.1%;
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6万公顷;
至城市绿化率达到35%;
至铁路和干线公路绿化率达到85%,至累计林业青苗14万公顷;
至木材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至果品总产量35亿公斤,优质果率达到80%以上,商品果率达到90%以上,至全省农民人均纯收人中林果及加工业收入占20%以上,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林果及加工业收人占35%以上。
2、2011年一2030年目标和任务
至新增有林地面积50万公顷;
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0%;
至活立木蓄积量增加到3.5亿立方米;
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0万公顷,至改造低效林73.3万公顷;
至果品产量50亿公斤,其中:鲜果产量38亿公斤,优质果率达到90%以上,商品果率达到95%以上;
至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林果及加工业收入占30%以上,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林果和加工业收入占40%以上;
至宜林荒山荒地和铁路、干线公路基本上实现造林绿化,森林资源分布比较合理,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流动、半流动沙丘全部被固定,平原地区建成高标准、多功能、高效益综合农田防护林体系,在全省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林业生态环境、林产品有效供给体系。
3、2031年一2050年设想
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5%;
至宜林荒山荒地全部被绿化,水土流失区全部被治理,林种、树种结构合理,至建成起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环境,实现山川秀美,环境绿化美化的目标。
三、林业建设的重点
根据《河南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总体布局,突出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以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为骨架,建立覆盖全省的林业生态体系
1、黄河中游林业生态治理工程。包括三门峡、洛阳、郑州、焦作、济源5个市22个县(市、区),重点在支流上游营造水源涵养林,在干流和支流两岸营造护岸固坡林和水土保持林,造林40万公顷,封山育林37万公顷。
2、淮河防护林工程。包括信阳、周口、商丘、开封、许昌、原河、平顶山、郑州、驻马店、洛阳、南阳等11个市地66个县,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重点搞好大别山山地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林;桐柏山浅山丘陵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林;伏牛山东部丘陵区水土保持林等骨干工程。造林25万公顷,封山育林20万公顷。
3、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在唐河、社旗、方城、新野、宛城、卧龙、邓州、镇平、南召、内乡、西峡、浙川等12个县(市、区),重点抓好丹江库区片,鸭河四库区片,唐河、白河、湍河流域片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和护岸护滩林。造林19万公顷,封山育林14万公顷。
4、太行山绿化工程。包括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济源5个市的10个县(市、区),重点建设太行山东部生态经济沟形式的水土保持林体系和太行山东南部以干果为主的生态经济林基地。造林7万公顷,封山育林14万公顷。
5、天然林保护工程。全省现有天然林面积106.6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3653.4万立方米。按照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总体规划,主要实施好黄河上中游重点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停止采伐,搞好荒山荒地绿化和封山育林,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退耕还林。
6、农田林网化建设工程。按照“巩固、完善、提高”的原则,抓好尚未形成林同、未间作的213.3万公顷农田综合防护林体系的营建和340万公顷农田防护林体系的完善提高,构筑平原农区抗御自然灾害的林业生态屏障,确保农业稳产、高产。搞好“六纵四根”绿色通道建设,即京广、京
九、焦枝铁路和106、107、207国道(六纵),陇海铁路和310、311、312国道(四横),营造护路林带600公里,通道两侧营造高标准农田林网53.3万公顷。
7、防治沙漠化工程。在涉及沙区的安阳、濮阳、鹤壁、新乡、焦作、郑州、开封、商丘、周口、许昌等10个市(地)的43个县(市、区)进行治沙造林,重点抓好5.3万公顷流动、半流动沙丘(地)的固沙造林和已毁林种地的2.7万公顷防风固沙林地退耕还林。
8、城郊林业生态工程。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以环城防护林带。道路绿化和风景片林为主要内容,建设高标准、高效能环城生态防护林网络,实现生态防护、绿化、美化协调统一。
9、黄河下游及海河流域防护林工程。包括濮阳、郑州、开封、新乡、安阳、鹤壁、焦作7个市22个县(市、区)。规划荒山、荒滩造林1.1万公顷,营造防风固沙林1.3万公顷,农田林网14万公顷,防浪固堤林2万公顷。利用黄河沿岸宜林地、故道区建设以三倍体毛白杨为主,多树种合理配置,集绿化带、经济带和旅游带为一体的绿色长廊。
10、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工程。新建自然保护区14个,使全省自然保护区由现在的19个增加到33个,总面积由14.5万公顷扩大到35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比例由0.8%提高到2.1%,使自然保护区能够充分发挥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作用。
(二)大力培育商品林基地
1、用材林基地。总面积17万公顷。(1)速生丰产林基地:新建豫南和豫西南杉木基地2万公顷,火炬松基地1万公顷,豫东、豫北泡桐和杨树基地4万公顷,豫北油松基地1万公顷,豫西刺槐基地4万公顷,落叶松基地1万公顷。(2)优质用材林基地:在伏牛山区建立楸树、黑核桃等优质用材林基地4万公顷。
2、名特优新经济林基地。在加强现有经济林综合管理和改造的同时,新增加经济林基地31万公顷。豫南地区重点发展银杏、板粟、茶等3万公顷;豫西重点发展核桃、优质苹果、大枣、杏、柿子等4万公顷;豫西南重点发展优质梨、猕猴桃、大枣等2万公顷;豫北重点发展花椒、核桃、杏、黄棟等2万公顷;在平原沙区发展农枣间作10万公顷;豫东重点建设大枣、杏、优质梨基地3万公顷,城市近郊建立桃、樱桃、葡萄、无花果等时令水果基地4万公顷;在山区、丘陵发展山茱萸、辛夷、杜仲等木本药材基地3万公顷。
3、森林能源基地。在桐柏、泌阳、确山、方城、固始等缺煤少柴县建立薪炭林基地1万公顷。
4、原料林基地。在黄河、淮河、长江流域滩地及其支流沿岸的郑州、濮阳、新乡、驻马店、周口、信阳、南阳等地营造以杨树、松树为主的造纸原料林基地5.5万公顷;在山区营造以栎树为主的培殖业原料材1万公顷。
5、花卉和竹林基地。在郑州、洛阳、开封、南阳和鄢陵、潢川、获嘉等地建设观赏花卉基地1.5万公顷,并积极开发利用野生花卉资源,使之成为振兴农村经济的新兴产业。在博爱、洛宁、新县、商城、固始等县重点发展刚竹、淡竹、桂竹、毛竹基地0.4万公顷。
(三)加速林业产业化建设
1、大力培植主导产业。合理开发森林资源,积极发展木材和经济林产品加工业,建设一批辐射面广、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加工企业。充分利用国有林场、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
2、培青龙头企业。重点发展以商丘桐木制品有限公司、兰桐集团等为龙头的木制品业;以西峡中密度板厂、河南省人造板厂等为龙头的人造板加工业;以信阳板栗和新县银杏、三门峡苹果、西峡猕猴桃、镇平杜仲、内黄大枣、卢氏核桃加工开发等为龙头的果品加工业和木本药材制药业。
3、强化森林经营管理。合理划分生态公益性林业用地和商品性林业用地,对现有林划分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实施分类经营,进行集约化管理,走向培育。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林种、树种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和林地生产力。
4、搞好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山区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4.3%,全省34个贫困县中,有21个在山区。按照“改土、治水、植树、修路、通电”的十字方针,实行综合治理,优先发展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林果业及加工业,实现绿山富民。
四、主要保障措施
(一)坚持科教兴林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要以科技创新为依托,认真实施中国林业新科技革命规划,建立符合省情、林情的林业科技运行机制,培养造就一支优秀的林业科技创新队伍,建设一批林业科技创新基地,加大“良种快繁”、“产业增效”、“生态建设”和“提高林地生产力”等技术成果的推广力度。高度重视林业教育,办好各类林业学校,积极推行“林业绿色证书”制度,大力开展关键岗位人员培训,形成多形式、多渠道的林业教育培训体系。到2010年,全省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0%,科技成果在适宜地区的推广覆盖面达到50%以上,科技进步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
(二)落实林业政策,深化林业改革
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林业政策,搞好林权证发放和林地延包工作,林地承包使用权50年不变。按照国家颁发的《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总体纲要》,进一步深化林业经济体制改革。公益林由各级政府通过财政统筹解决资金,组织社会力量共同建设和管理;商品材以市场为导向由经营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国家给予必要扶持。加大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力度,积极推广承包、租赁、股份制等多种形式,促进林权、经营权的合理流动,加快荒山荒地绿化步伐。建立与产权关系相适应的管理体制,逐步推行森林资源的资产化管理,形成国有林业资产国家统一所有,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授权分级管理和分口监督,林业企、事业单位自主经营的体制。
(三)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林业的投入
完成全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任务,除地方自筹、群众投工投劳、银行贷款、申请中央补助外,还需要计划、财政等部门积极给予大力支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每年财政对林业投入的增长幅度应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国家安排的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等投资,要向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倾斜。要拓宽思路,逃难项目,加大林业利用外资的力度。新开工基本建设项目要把植树绿化投资纳入工程概预算。要建立和完善发展林业基金制度,煤炭、造纸等部门应依法按规定比例提取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营造坑木、造纸等用材林。城建部门要按规定足额提取城市建设绿化费。各级绿化委员会对本地没有履行植树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要按照规定收缴绿化费。要按照《森林法》和有关规定,逐步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征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费。
(四)搞好林业基础设施建设
认真实施林木良种工程,加大林木优良品种引进、繁育、推广力度,建立一批苗木生产基地、采种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加强森林防火组织指挥体系建设,搞好生物防火林带建设;高度重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重点搞好重要林木害虫治理、重大检疫性害虫预防和主要经济林病虫害防治等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工程;加快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地方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和荒漠化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森林环境及野生动植物监测体系和野生动植物、湿地资源信息数据库,实现森林资源监测管理网络化。到2010年,林木种苗基地供种率达到80%,良种使用率和种苗受检串70%以上,出苗合格率85%以上,容器育苗串稳定在20%左右;林火预测预报准确率达到90%,火情监测了望覆盖率达到90%,通讯联络覆盖率达到85%,阻火隔离网络覆盖率提高到80%;建成省、市地、县三级森林资源监测网络。
(五)坚持依法治林,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
认真贯彻执行《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和《河南省林地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实行森林资源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林地用途管制制度、征用林地和改变材种审批制度;停止一切毁林开垦活动,积极稳妥地做好退耕还林工作,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认真搞好林业公安机关业务装备、通讯网络、刑事鉴定技术点建设和木材检查站、林政稽查队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林业立法进程,制定和颁布《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河南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办法》、《河南省义务植树条例》、《河南省森林植物检疫条例》、《河南省国有林场管理办法》和《河南省林木种苗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林业执法体系,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六)加大宣传和领导力度
要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新时期林业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使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林业是关系人类生存和生活质量的公益性事业的观念,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绿化意识和法律意识。各级领导要切实加强对林业工作的领导,认真实行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消长任期目标责任制,落实奖惩制度。各级政府要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并纳入到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积极组织实施。要坚持全民义务植树和领导办绿化点制度,用政策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加快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步伐。
第四篇:林学概论实习报告框架
林 学 班级:概 论 实习报 告姓名:
学号:
一:校园内认植物
二:种子实验测定
1实验目的2实验方法
3所采用的实验方法
4实验结果
三:苗圃实习组员育苗、扦插苗、容器苗的特征和培养方法设施、大棚育苗、播种苗观测红豆杉、长梗润楠,测出其胸径(D)和高度(H)用excel做成表格(以及进行方差分析)
四:林分调查 1 组员样地/标准地 3 密度林分 4 郁闭度 5 胸径 6 目测树高
五:参观标本馆
第五篇:林学概论 实习一11
实习一:苗圃常规生产作业参观实习
1.实习目的: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全面地了解育苗生产过程,学习和掌握各项操作技术。
2.实习内容:播种前的种子催芽、育苗前的整地、播种、扦插、育苗地的管理、苗木移植、苗木调查、起苗等作业,以及现代化苗圃的参观。
3.催芽的目的和意义、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目的:练习并掌握种子催芽各种方法的操作技术,并进一步理解催芽的原理。意义:
(1)催芽能缩短出苗期,出苗整齐,并能提高场圃发芽率(2)经催芽后的种子,还可增强苗木的抗性
技术要点:种子催芽要掌握适宜的水分、温度、氧气和光照条件。
注意事项:无论采用哪种催芽方法,催芽时都应注意:所用器具必须干净,特别是无油污;要做到及时翻种、洗种,每天都要将种子翻动2~3次,翻动时要轻缓、均匀,每天冲洗种子时用水要干净,要用20~25℃的清水冲洗,用量不宜过大,并及时滤去余水;保持适宜的温度,最高不超过30℃,最低不低于20℃;当烟芽生长不整齐时可经筛选分批播种或将选出的生长较大的烟芽放在冷凉处,控制生长,其余的继续催芽。
4.土壤耕作作用及主要环节?
环节与作用:
①、平地:使圃地平坦,便于耕作和作床(垄),同时有利于灌溉和排水等育苗作业
②、浅耕灭茬:防止土壤水分蒸发,消灭杂草和病虫害,减少耕地阻力,提高耕地质量。
③ 耕地:又叫犁地,是土壤耕作的主要环节 ④ 耙地:耕地后进行的表土耕作环节
⑤ 镇压:破碎土块、压实松土层、促进耕作层的毛细管作用 ⑥ 中耕:中耕是在苗木生长期间进行的松土作业
5.如何确定播种期?
(一)春季播种:春播在早春土壤解冻后进行,以幼苗不受晚霜危害的前提下,越早越好。一般南方2-3月,北方3-4月。
(二)秋季播种:重要的播种季节,一般中、大粒种子或种皮坚硬具有休眠特性的园林植物种子,适宜秋播。秋播后,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完成催芽过程,翌年春天发芽早,出苗齐。如板栗、白蜡等。
(三)夏季播种:适宜于春、夏成熟而又不宜贮藏的种子或生活力弱、易失水丧失发芽力的植物种子。一般随采随播。宜早不宜迟,以保证苗木越冬前能充分木质化。
(四)冬季播种:主要用于南方气候温暖湿润、土壤不结冻地区。
6.播种技术事项?播种方法条播、点播、撒播各自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
技术事项:
(1)播种行要通直;(2)开沟深浅一致;(3)撒种要均匀;(4)覆土厚度要适宜;(5)轻轻镇压 1)条播
是按一定行距,将种子均匀地播撒在播种沟内。是应用最广泛的播种方法。① 优点
ⅰ 苗木有一定的行间距离,便于中耕、除草追肥和保护工作以及机械化作业; ⅱ比撒播省种子
ⅲ苗木的行距较大,使苗木受光均匀,有良好的通风条件,苗木生长健壮、质量较好;
ⅳ 起苗工作方便,适用于一切树种。② 缺点
苗木密集,播种沟内苗木分化现象激烈,生长发育不均匀,产苗量也较低。(2)撒播
是将种子均匀地播撒于苗床或垄上的播种方法。① 优点 ⅰ 覆土均匀; ⅱ 苗木容易出土; ⅲ 分布均匀; ⅳ 产苗量高。② 缺点
ⅰ 抚育管理不便,如中耕、除草和追肥等;
ⅱ 苗木密集,通风通光性差,苗木生长不好,有时会降低苗木的抗性及苗木的质量; ⅲ 用种量大;
除极少数种子外,一般较少使用。(3)点播
在苗床或垄上按一定的株行距将种子均匀地以穴进行播种的播种方法。点播只适用于大粒种子,如核桃、板栗、桃、杏等。
7.如何确定覆土厚度?举出大、中、小三种具体树种
的适宜覆土厚度。
大、中粒种子播种的覆土厚度一般为种子直径的2~3倍。具体厚度根据下列条件确定:
树种特性:大粒种、子叶留土宜厚,小粒种、子叶出土宜薄。气候条件:干旱宜厚,湿润宜薄。覆土材料:疏松宜厚,板结宜薄。土壤条件:沙土略厚,粘土略薄。播种季节:秋冬宜厚,春夏宜薄。
举例:刺槐培育的最小厚度60CM , 黄杨培育的最小厚度是50~55cm, 枸杞培育的最小厚度45CM。
8.育苗方式高床、低床、高垄各自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
(1)高床育苗的优点是:排水良好,可憎加肥土层厚度,土温较高;用侧方灌溉,床面不易板结;步道既能用于灌溉又可排水,也便于起苗。高床的缺点是:做床和以后的管理费工、成本高。
高床适用于要求排水良好、对土壤水分较敏感的树种,如:落叶松、红松、云杉、冷杉、油松等很多针叶树种和部分阔叶树种;易积水的圃地、降水较多或气候较寒冷的地区。
(2)低床的优点是比高床保墒好。低床的缺点是,由于灌溉易使苗床土壤板结,增加了松土的工作量;在降水量多的地区或低洼地,床内容易积水。
低床一般用于降水量较少、干旱地区;以树种而言,对土壤水分要求不严、稍有积水无防碍的树种,如扬柳等大部分阔叶树种和侧柏、圆柏等少部分针叶树种采用低床育苗。
(3)垄作的优点 :垄上肥土层厚,土层疏松,通气条件较好,与高床相似;温热情况比低床好,有利于排水,不需设毛渠,灌溉方便,节约用地,垄距大通风透光良好,因而所培育的苗木根系发达;采用垄作还便于机械化或畜力作业,节省劳力 缺点:单位面积的产苗量比高床低。
隆作适用于要求排水良好、对土壤水分较敏感的树种,如:落叶松、红松、云杉、冷杉、油松等很多针叶树种和部分阔叶树种;易积水的圃地、降水较多或气候较寒冷的地区。
9、容器育苗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
优点
(1)不占用肥力好的土地(2)运输苗木不损伤根系
(3)不需要切根、起苗、假植和包装,出苗率高(4)节省种子和除草费用(5)简化育苗作业过程
(6)延长造林时间,苗木无缓苗期,保证造林成活率(7)育苗期短,便于机械化作业 缺点
(1)育苗成本高
(2)配制营养土比一般苗圃育苗复杂、费工(3)需要大量肥沃土壤
(4)容器苗通常矮小,对抚育要求高(5)造林仍存在成活率问题
适用范围:用于裸苗栽植不易成活的地区和树种;以及珍惜树种和营造速生丰产林;
也适用培育园林绿化苗木。
10、什么时候采条最好?应选择什么样的枝条做插穗?
硬枝扦插(1)枝条采集
采条期 — 落叶树种在秋季落叶后到春季树液流动前的休眠期;常绿树种在芽苞开放前。
枝条选择 — 选择健壮幼龄母树的根部或者基部萌发的枝条,最好是采用1-2年生苗干。
嫩枝扦插
采条期——采条时间为枝条呈现半木质化时最为适宜
枝条选择——一 采集种条应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幼龄母树。对难生根的树种,年龄越小越好;基部萌生枝,徒长枝一般比普通枝生根率高。
11.扦插育苗技术要点
(1).土壤耕作要点 — 通过耕地、耙地和中耕使得土壤疏松,保蓄水分改善土壤通气性和温热状况
(2)、作业方式 — 易生根树种用高垄育苗;生根缓慢树种用低床育苗(3)、扦插密度:株距8-60cm,行距15-80cm。(4)、扦插季节: 春插、夏插、秋插和冬插
12、通过现场参观,查阅资料,总结一种苗圃植物的整体育苗技术
早春番茄的育苗技术:
种子消毒。防治番茄叶霉病、斑枯病、早疫病、溃疡病等病害宜选用温汤浸种的方法,即把种子放在55℃的热水中,边搅拌边浸种15分钟,之后在30℃的温水中浸泡4~5小时后捞出,在30℃环境中催芽。防治病毒病,可选用10%的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分钟后用清水洗干净催芽。.苗床土消毒。在播前床土浇透水后,用72.2%普力克水剂500~600倍液喷洒苗床,每平方米喷洒2~4公斤。或多菌灵消毒,每1000公斤床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30克,处理时,先把多菌灵配成水溶液,接着喷洒在床土上,拌匀后用塑料薄膜严密覆盖,一般经2~3天即可杀死土壤中的枯萎病等多种病原菌。.早施基肥。营养土配制时施入的肥料充足,整个苗期可不用施肥,如果发现幼苗叶片颜色变淡,出现缺肥症状时,可喷施少许质量有保证的磷酸二氢钾500倍液。.温度调控得当。齐苗后,苗床的温度切忌偏高,以便幼苗生长健壮,增强抗寒力、抗病力。“两叶一心”期切忌苗床保温措施跟不上,若温度持续偏低,会使花芽分化受阻,早春落花落果严重,影响早期产量,晴天中午,苗床温度很容易偏高,此时切忌揭苫大通风,以防幼苗由于温差变幅过大,失水过多而发生萎蔫或死亡。.不要使苗床湿度过大。
苗期一般不需浇水。必须浇水时,要选择晴天中午,浇水要用温水。切忌浇水过量,以防造成苗床过大,导致烂眼、僵苗和病害孳生。施药后为防止苗床湿度过大,可撒草木灰或细干土吸湿。.不要使幼苗见光不足。
幼苗越冬阶段,常遇连阴天气,此时外界温度很低,不少菜农不敢揭草帘,造成幼苗多日不见光,因营养不良而影响幼苗花菜的形成和发育。要增加光照,要经常保持覆盖物的清洁,草帘尽量早揭晚盖。阴天也要正常揭盖草帘,尽量增加光
照的时间。
.不要忽视病虫害的预防。苗期易发生立枯病、猝倒病等。发病初期,先拔除病苗,然后及时喷药保护,防止蔓延。
.不要不炼苗而定植。在定植前5~7天,幼苗应有一个炼苗过程,以增强幼苗抵抗力,适应定植后的环境。切忌不炼苗直接定植,以防定植后的环境不适,造成定植后缓苗慢、死苗现象严重。
实习二:种子发芽率、生活力测定
1、实习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测定种子发芽能力的方法,并学会计算发芽率、发芽势及平均发芽时间等指标;
用化学试剂测定种子生活力,可以在短时间内评定种子质量。
2、实习内容
测定刺槐的发芽率。
用酸性靛蓝(靛蓝胭脂红)染色法测定油松的生命力。
3、实验结果(后面附表)
实习三:种子与植物分类与认知实习
1.实习目的
通过对各树种种实外形特征和内部解剖特征的观察以识别种实。
2.实习内容
通过标本馆种子的参观,认识30种种子。(见后面的附表)
通过校园植物参观,认识30种乔木,20种灌木。并查阅资料,整理校园栽培植物名录(要求对植物做一个简介,包括科、属、拉丁文,分布区域,主要形态特征等,并有对应照片。见后面的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