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法的特点(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5 11:34: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监督法的特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监督法的特点》。

第一篇:监督法的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2006年8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一 《监督法》的主要特点

2006-12-31

《监督法》充分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并在规范各级人大常委会与“一府两院”的监督与被监督关系方面,作了许多制度性的创新,对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开拓性的里程碑意义。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监督法》创设了各级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专项工作报告制度。为保证各级人大常委会及时了解重大问题,并对“一府两院”在重大问题上作出的决定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监督,《监督法》创设了在人大闭会期间由各级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专项工作报告进行审议的制度。这一制度增加了各级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实施宪法和法律活动监督的主动性和经常性,保证了各级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在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上的决定权。

第二,《监督法》建立了委托执法检查制度。现行宪法以及有关的组织法都对各级人大开展执法检查活动作了相应的规定,但是,并没有形成比较系统和规范的执法检查制度。此次《监督法》从目前我国各级人大的工作体制现状出发,为了保证人大执法检查工作的实效,不仅明确了各级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实施宪法和法律的情况的执法检查制度,而且还根据目前我国的具体国情,建立了委

托执法检查制度。

第三,《监督法》确立了各级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撤销下级人大常委会及同级政府的决议、决定和命令的立法监督制度。此次《监督法》弥补了在人大对“一府两院”监督中的立法缺陷,在第29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撤销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做出的不适当的决议、决定和本级人民政府发布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的程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参照立法法,做出具体规定。第四,《监督法》建立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的违法审查机制。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特别是人大对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实施宪法和法律情况的监督,不仅表现在对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具体适用法律、进行审判活动的监督,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所作出的司法解释的监督。此次《监督法》在第32条明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所做出的司法解释的监督职权,同时还规定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具体审查司法解释的合法性的法律程序。

第五,《监督法》建立了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公开制度。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本质上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因此,强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监督,也是为了更好地保证人民对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宪法和法律活动的监督。所以,各级人大,特别是各级人大常委会能否对“一府两院”进行有效监督,不仅涉及到各级人大的监督权威问题,更重要的是还涉及到人民对国家政权机关行使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职权行为的监督能否实现,所以,各级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是如何行使监督职权的,监督效果如何等等,必须要向人民公开,让人民了解,便于人民监督。此次《监督法》突出强调了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公开制度,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各级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监督的公开性、公正性和合法性,从而保证人民通过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实行当家作主的权利。《监督法》从两个方面强调了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公开原则。其中第6条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职权的情况,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接受监督。第7条又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职权的情况,向社会公开。(邯人

宣)BJ08

监督法的主要特点

——学习宣传贯彻监督法之二

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监督职权,健全监督机制,增强监督实效,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更好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监督法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监督法的实施主体是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法将其调整的范围定位于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大常委会都有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权,但人民代表大会与人大常委会的具体监督职权有所不同。人民代表大会主要是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预算与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这些职权具有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性质。但是,各级人大每年通常只开一次会,不可能对“一府两院”工作实施经常性的监督。按照宪法有关规定,对“一府两院”工作实施经常性的监督职权是由人大常委会行使的。近些年各地方为加强人大监督工作所进行的探索和需要加以规范的,也都集中在如何加强和完善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问题。因此,此次监督法将调整的范围定位于规范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

二、监督法坚持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的原则,区别不同情况作出规定。对于实践经验比较成熟的,加以深化、细化,作出具体规定;实践经验尚不成熟,又需要作出规定的,作出原则规定,为进一步调整和改革留下空间;缺乏实践经验,各方面的意见又不一致的,暂不作规定,待条件成熟时再作补充完善。

三、监督法完善了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工作实施监督的形式和程序。宪法和有关法律已经赋予了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权,监督法不需要赋予其新的监督权。目前实践中的突出问题是监督的形式和程序不够完善。为了进一步增强监督实效,监督法着重将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进一步予以规范化、程序化。

四、监督法注重处理好与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关系。我国宪法和立法法、地方组织法、预算法等法律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有关决定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权作出了规定。监督法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监督的形式和程序作了切合实际、比较全面的规定,对宪法和有关法律已有的规定原则上只作衔接性的规定,不都照抄照搬,以增加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五、监督法强调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民主化、公开化。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我国的一起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权利的体现。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应体现人民的意志,并向人民群众公开,接受人民的监督。为此,监督法规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等,是各级人大常委会确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开展执法检查的重要议题。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情况,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接受监督,并向社会公开。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的专项工作报告和执法检查的年度计划、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的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和审计工作报告、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均应向社会公布,以便于人民群众了解和监督。

一、监督法的主要特点

1、监督法将调整范围定位于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常委会都有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权,但是人民代表大会每年通常只开一次会,不可能对“一府两院”工作实施经常性的监督,对“一府两院”工作实施经常性监督的职权是由人大常委会行使的;且这些年各地方为加强人大监督工作所进行的各种探索也需要加以规范的,因此,监督法将调整范围定位于规范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

2、监督法坚持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的原则,区别不同情况作出规定。对于实践经验比较成熟的,加以深化、细化,作出具体规定;实践经验尚不成熟,又需要作规定的,作出原则规定,为进一步改革留下空间;缺乏实践经验,各方面的意见又不一致的,暂不作规定,待条件成熟时再作补充完善。

3、监督法完善了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工作实施监督的形式和程序。宪法和有关法律已经赋予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权,监督法不需要赋予其新的监督权。目前实践中的突出问题是监督的形式和程序不够完善。为了进一步增强监督实效,监督法着重将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进一步予以规范化、程序化。

4、监督法注重处理好与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关系。对宪法和有关法律已有的规定原则上只作衔接性的规定,不都照抄照搬,以增加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5、监督法强调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民主化、公开化。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权利的体现。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应体现人民的意志,并向人民群众公开,接受人民的监督。

第二篇:监督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依法治国,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行使监督职权。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职权的程序,适用本法;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法律的规定。

第三条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职权,应当围绕国家工作大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第四条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集体行使监督职权。

第五条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实施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第六条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职权的情况,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接受监督。

第七条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职权的情况,向社会公开。第二章 听取和审议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专项工作报告第八条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每年选择若干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有计划地安排听取和审议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专项工作报告。

常务委员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的计划,经委员长会议或者主任会议通过,印发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并向社会公布。

第九条 常务委员会听取和审议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专项工作报告的议题,根据下列途径反映的问题确定:

(一)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执法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

(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对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工作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集中反映的问题;

(三)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提出的比较集中的问题;

(四)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的突出问题;

(五)人民来信来访集中反映的问题;

(六)社会普遍关注的其他问题。

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要求报告专项工作。

第十条 常务委员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前,委员长会议或者主任会议可以组织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对有关工作进行视察或者专题调查研究。

常务委员会可以安排参加视察或者专题调查研究的代表列席常务委员会会议,听

取专项工作报告,提出意见。

第十一条 常务委员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前,常务委员会办事机构应当将各方面对该项工作的意见汇总,交由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研究并在专项工作报告中作出回应。

第十二条 人民政府、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应当在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的二十日前,由其办事机构将专项工作报告送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征求意见;人民政府、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对报告修改后,在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的十日前送交常务委员会。

常务委员会办事机构应当在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的七日前,将专项工作报告发给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

第十三条 专项工作报告由人民政府、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的负责人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有关部门负责人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第十四条 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对专项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交由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研究处理。人民政府、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应当将研究处理情况由其办事机构送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征求意见后,向常务委员会提出书面报告。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时,可以对专项工作报告作出决议;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应当在决议规定的期限内,将执行决议的情况向常务委员会报告。常务委员会听取的专项工作报告及审议意见,人民政府、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对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或者执行决议情况的报告,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通报并向社会公布。

第三章 审查和批准决算,听取和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的执行情

况报告,听取和审议审计工作报告

第十五条 国务院应当在每年六月,将上一的中央决算草案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每年六月至九月期间,将上一的本级决算草案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决算草案应当按照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所列科目编制,按预算数、调整数或者变更数以及实际执行数分别列出,并作出说明。

第十六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每年六月至九月期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本上一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的执行情况。第十七条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在执行过程中需要作部分调整的,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调整方案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严格控制不同预算科目之间的资金调整。预算安排的农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资金需要调减的,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

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审查和批准预算调整方案的一个月前,将预算调整初步方案送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或者送交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征求意见。

第十八条 常务委员会对决算草案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重点审查下列内容:

(一)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二)重点支出的安排和资金到位情况;

(三)预算超收收入的安排和使用情况;

(四)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

(五)向下级财政转移支付情况;

(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批准预算的决议的执行情况。

除前款规定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还应当重点审查国债余额情况;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还应当重点审查上级财政补助资金的安排和使用情况。

第十九条 常务委员会每年审查和批准决算的同时,听取和审议本级人民政府提出的审计机关关于上一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第二十条 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和审计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交由本级人民政府研究处理。人民政府应当将研究处理情况向常务委员会提出书面报告。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时,可以对审计工作报告作出决议;本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决议规定的期限内,将执行决议的情况向常务委员会报告。常务委员会听取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和审计工作报告及审议意见,人民政府对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或者执行决议情况的报告,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通报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一条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在实施的中期阶段,人民政府应当将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规划经中期评估需要调整的,人民政府应当将调整方案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第四章 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

第二十二条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参照本法第九条规定的途径,每年选择若干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有计划地对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组织执法检查。第二十三条 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计划,经委员长会议或者主任会议通过,印发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并向社会公布。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工作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具体组织实施。

第二十四条 常务委员会根据执法检查计划,按照精干、效能的原则,组织执法检查组。

执法检查组的组成人员,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以及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中确定,并可以邀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参加。

第二十五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需要,可以委托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有关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受委托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将检查情况书面报送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条 执法检查结束后,执法检查组应当及时提出执法检查报告,由委员长会议或者主任会议决定提请常务委员会审议。执法检查报告包括下列内容:

(一)对所检查的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提出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执法工作的建议;

(二)对有关法律、法规提出修改完善的建议。

第二十七条 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对执法检查报告的审议意见连同执法检查报告,一并交由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研究处理。人民政府、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应当将研究处理情况由其办事机构送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征求意见后,向常务委员会提出报告。必要时,由委员长会议或者主任会议决定提请常务委员会审议,或者由常务委员会组织跟踪检查;常务委员会也可以委托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组织跟踪检查。

常务委员会的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人民政府、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对其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通报并向社会公布。第五章 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

第二十八条 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的备案、审查和撤销,依照立法法的有关规定办理。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撤销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作出的不适当的决议、决定和本级人民政府发布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的程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参照立法法的有关规定,作出具体规定。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作出的决议、决定和本级人民政府发布的决定、命令,经审查,认为有下列不适当的情形之一的,有权予以撤销:

(一)超越法定权限,限制或者剥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义务的;

(二)同法律、法规规定相抵触的;

(三)有其他不适当的情形,应当予以撤销的。

第三十一条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属于审判、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应当自公布之日起三十日内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三十二条 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同法律规定相抵触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之间认为对方作出的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同法律规定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送有关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认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同法律规定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必要时,送有关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

第三十三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和有关专门委员会经审查认为最高人民法院或者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同法律规定相抵触,而最高人民法院或者最高人民检察院不予修改或者废止的,可以提出要求最高人民法院或者最高人民检察院予以修改、废止的议案,或者提出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法律解释的议案,由委员长会议决定提请常务委员会审议。第六章 询问和质询

第三十四条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议案和有关报告时,本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应当派有关负责人员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第三十五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十人以上联名,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五人以上联名,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三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对本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

质询案应当写明质询对象、质询的问题和内容。

第三十六条 质询案由委员长会议或者主任会议决定交由受质询的机关答复。委员长会议或者主任会议可以决定由受质询机关在常务委员会会议上或者有关专门委员会会议上口头答复,或者由受质询机关书面答复。在专门委员会会议上答复的,提质询案的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有权列席会议,发表意见。委员长会议或者主任会议认为必要时,可以将答复质询案的情况报告印发常务委员会会议。

第三十七条 提质询案的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过半数对受质询机关的答复不满意的,可以提出要求,经委员长会议或者主任会议决定,由受质询机关再作答复。

第三十八条 质询案以口头答复的,由受质询机关的负责人到会答复。质询案以书面答复的,由受质询机关的负责人签署。

第七章 特定问题调查

第三十九条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属于其职权范围内的事项,需要作出决议、决定,但有关重大事实不清的,可以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

第四十条 委员长会议或者主任会议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议

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提请常务委员会审议。五分之一以上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书面联名,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议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由委员长会议或者主任会议决定提请常务委员会审议,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报告,再决定提请常务委员会审议。

第四十一条 调查委员会由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委员组成,由委员长会议或者主任会议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提名,提请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调查委员会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加调查工作。与调查的问题有利害关系的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其他人员不得参加调查委员会。

第四十二条 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时,有关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公民都有义务向其提供必要的材料。

提供材料的公民要求对材料来源保密的,调查委员会应当予以保密。调查委员会在调查过程中,可以不公布调查的情况和材料。

第四十三条 调查委员会应当向产生它的常务委员会提出调查报告。常务委员会根据报告,可以作出相应的决议、决定。

第八章 撤职案的审议和决定

第四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可以决定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个别副省长、自治区副主席、副市长、副州长、副县长、副区长的职务;可以撤销由它任命的本级人民政府其他组成人员和人民法院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分院检察长的职务。第四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对本法第四十四条所列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撤职案。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对本法第四十四条所列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撤职案。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五分之一以上的组成人员书面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对本法第四十四条所列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撤职案,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或者由主任会议提议,经全体会议决定,组织调查委员会,由以后的常务委员会会议根据调查委员会的报告审议决定。

第四十六条 撤职案应当写明撤职的对象和理由,并提供有关的材料。

撤职案在提请表决前,被提出撤职的人员有权在常务委员会会议上提出申辩意见,或者书面提出申辩意见,由主任会议决定印发常务委员会会议。撤职案的表决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由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第九章 附 则

第四十七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本法和有关法律,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办法。

第三篇:调查研究法的特点

(二)调查研究法的特点

1.调查对象的广泛性

教育调查研究的对象,可以是某一个人、某一个班级或某一所学校,也可以是某一市、某一省、或某一国家的教育情况,甚至可以是国际性的教育发展情况。调查对象的广泛性还表现在,教育调查研究是以活动形态或现实存在形态的教育问题、教育现状为研究内容的,它们广泛存在于教育的各个领域之中,因此从理论上说,一切教育现象都可以作为教育调查研究的对象。

2.调查手段的多样性

在进行教育调查研究时,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调查手段和方法。如问卷、访谈、测量等,其中每一种方法,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方式。在具体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可以根据课题的大小和性质以及研究者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

3.调查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在进行教育调查研究时,要设计详细、具体的调查方案。在调查方案中,有各种研究变量的操作指示,有根据各种调查方法设计出的调查工具,如问卷、访谈提纲、测量表及试卷,也有供分析资料用的整理信息和统计的方法,等等。这样,在开展调查研究时,调查者就可以依据调查方案进行具体操作,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另外,教育调查研究法在设备条件的控制环境上没有太多的要求。特别是对于数据资料的收集,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收集到大量的数据资料,因此有较大的实用性。

4.调查结果的延时性

利用教育调查手段和方法获得的结果,一般是通过书面或口头语言等形式表达出来的关于事实的报告,具有延时性的特点。相对来说,其所得资料的信度、效度不及观察研究所得的资料。

1、概念

调查研究法是在科学方法论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等科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有关教育问题或教育现状的资料,从而获得关于教育现象的科学事实,并形成关于教育现象的科学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

2、调查法的主要类别

(1)调查法按照其收集资料的具体方式和依据的工具的不同而分为访问调查法、调查表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测量法等

①访问调查法

访问者通过上门访问研究对象或利用电话直接与研究对象交谈,获取所需要的资料。

②调查表法

调查者以编制好的表格作为收集资料的工具发给调查对象,让他们依照表上的项目一一填写。

③问卷调查法

调查者运用事先设计好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书面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④观察法

研究者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仪器设备,实地观察所研究的现象或对象,获得有关资料。

⑤测量法

研究者以测验量表或一定的测试题对研究对象施加测验,获得研究对象心理素质方面的资料。

(2)调查法按照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可分为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偶遇调查和专家调查

①普遍调查

对研究对象的全体无一例外地全部进行调查。其优点是调查资料具有全面性和准确性。但是当研究对象数量比较大时,普遍调查的工作量会变得相当大,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②抽样调查

按照随机的原则从研究对象全体中抽取出部分个体作为样本进行调查,以便能够通过样本的情况来推测全体的情况。它既能达到研究 的要求,又能节省工作量,因而是一种普遍采用的调查方法。

③个案调查 专门对某一对象或某一事件进行调查。由于调查范围只集中于一个对象,所以调查能较为深入,取得比较细致的资料。

④偶遇调查

也叫随意调查。它与抽样调查一样只调查全体研究对象中的部分个体。但它与抽样调查不同的是没有经过科学的方法随机选择调查对象,因而当所得到的资料来反映全体的情况时,就很有可能出现较大的误差。其最大优是省时省力省钱。

⑤专家调查

又称特尔斐法,是国外一种比较流行的方法。它也是部分调查,只是其调查对象是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家、学者。由于专家在与研究课题有关的领域有较多的研究和思考,因此通过专家调查,收集专家们的意见、态度,可以获得所研究的事物的状况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资料。

3、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

调查研究法尽管有上述各种不同的类别,程序上虽也各有所侧重,但都基本上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调查对象

根据研究课题的性质、目的任务,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地点,选择相应的调查类型和调查方式。

(2)拟定调查计划

在拟定调查计划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确定所采用的调查方法。调查的方法依所要收集的资料的种类而定。态度方面的资料用问卷调查法;行为方面的资料可用观察法;智力、处性以及学业表现方面的资料可用测量法。有的研究用单一的调查方法,有的研究可能同时采用几种调查方法。

②确定调查项目。先从几个大的方面确定调查项目,并检验调查项目能否有效地反映所要研究的问题,再由此逐层分解成具体的小项目。最后分出的小项目要具有可操作性,即调查获得的资料能进行统计处理。

③确定调查进程。(3)进行试探性调查 调查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关于调查对象的详细资料,而是为了得到一些一般性的了解,从而考察调查项目和调查程序的合宜性,对调查项目和程序作出相应的调整修改。

(4)选择和编制调查工具

制定调查表格、观察记录表、问卷、访谈提纲和编制测验题目。在编制中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要求,以保证调查工具的科学性、实用性。

(5)实施调查

用编制好的调查工具,根据各种调查方法的具体要求开展调查。(6)整理调查材料

对收集的调查材料进行统计、整理、分析,得出结论性的意见。(7)撰写调查报告

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解释,提出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实验研究法

1、概念

教育实验法是依据一定的理论假说,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的,运用必要而又合乎教育情理的控制方法,变革研究对象,探索教育的因果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

教育准实验法是相对于严格地遵照实验方法要求进行的教育真实验而言。真实验是对所有影响因变量的因素有充分控制的实验;准实验则是对实验对象、环境等因素缺乏严格控制的实验。由于教育现象的复杂性,真正严格所有影响因变量的因素很难做到的,所以有专家认为,教育实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验,只能是“准实验”。

2、教育实验的基本结构

从教育实验的含义不难看出,教育实验涉及三个基本的要素,即实验要改变的教育要素或教育条件、要控制的不被改变的相对稳定的要素和条件、要观测的结果。教育实验的基本结构就是由这三个具有逻辑联系的基本要素构成的,在教育实验方法论上,三个基本要素分别被称为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1)自变量是指由研究者操纵对被试产生影响的条件或变量(即采取的教育方法或措施等),是研究者呈现给被试的刺激变量。教育实验的自变量一般是根据研究目的来设计的,如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材内容、课程结构、师生关系、德育方法、管理制度等等,都能作为一项实验的自变量。

(2)因变量,是指由自变量的作用而导致的被试变化的结果。因变量是对自变量的刺激作出的反应,是一种结果变量。在教育实验中,因变量往往与被试身心发展的水平、程度、状况有关,如对知识的掌握水平、能力发展、思想品德的发展程度、情感的发展、教学质量、学校效能等等。

(3)无关变量泛指除自变量以外一切可能影响研究结果,而对实验可能起干扰作用的因素。无关变量对实验并不是真的“无关”,它只是研究者在实验中未作为自变量的、不打算研究的变量。

教育实验的基本结构是由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观测因变量三个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的。对被试产生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类是研究者主动改变和操纵的自变量,另一类是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如果把无关变量对被试的影响控制到最小程度,或者使无关变量在各种情境下对被试的影响稳定,那么就很好地说明观测到的因变量就是自变量引起的。

第四篇:调查研究法的特点

(二)调查研究法的特点

1.调查对象的广泛性

教育调查研究的对象,可以是某一个人、某一个班级或某一所学校,也可以是某一市、某一省、或某一国家的教育情况,甚至可以是国际性的教育发展情况。调查对象的广泛性还表现在,教育调查研究是以活动形态或现实存在形态的教育问题、教育现状为研究内容的,它们广泛存在于教育的各个领域之中,因此从理论上说,一切教育现象都可以作为教育调查研究的对象。

2.调查手段的多样性

在进行教育调查研究时,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调查手段和方法。如问卷、访谈、测量等,其中每一种方法,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方式。在具体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可以根据课题的大小和性质以及研究者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

3.调查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在进行教育调查研究时,要设计详细、具体的调查方案。在调查方案中,有各种研究变量的操作指示,有根据各种调查方法设计出的调查工具,如问卷、访谈提纲、测量表及试卷,也有供分析资料用的整理信息和统计的方法,等等。这样,在开展调查研究时,调查者就可以依据调查方案进行具体操作,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另外,教育调查研究法在设备条件的控制环境上没有太多的要求。特别是对于数据资料的收集,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收集到大量的数据资料,因此有较大的实用性。

4.调查结果的延时性

利用教育调查手段和方法获得的结果,一般是通过书面或口头语言等形式表达出来的关于事实的报告,具有延时性的特点。相对来说,其所得资料的信度、效度不及观察研究所得的资料。

1、概念

调查研究法是在科学方法论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等科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有关教育问题或教育现状的资料,从而获得关于教育现象的科学事实,并形成关于教育现象的科学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

2、调查法的主要类别

(1)调查法按照其收集资料的具体方式和依据的工具的不同而分为访问调查法、调查表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测量法等

①访问调查法

访问者通过上门访问研究对象或利用电话直接与研究对象交谈,获取所需要的资料。

②调查表法

调查者以编制好的表格作为收集资料的工具发给调查对象,让他们依照表上的项目一一填写。

③问卷调查法

调查者运用事先设计好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书面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④观察法

研究者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仪器设备,实地观察所研究的现象或对象,获得有关资料。

⑤测量法

研究者以测验量表或一定的测试题对研究对象施加测验,获得研究对象心理素质方面的资料。

(2)调查法按照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可分为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偶遇调查和专家调查

①普遍调查

对研究对象的全体无一例外地全部进行调查。其优点是调查资料具有全面性和准确性。但是当研究对象数量比较大时,普遍调查的工作量会变得相当大,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②抽样调查

按照随机的原则从研究对象全体中抽取出部分个体作为样本进行调查,以便能够通过样本的情况来推测全体的情况。它既能达到研究 的要求,又能节省工作量,因而是一种普遍采用的调查方法。

③个案调查

专门对某一对象或某一事件进行调查。由于调查范围只集中于一个对象,所以调查能较为深入,取得比较细致的资料。

④偶遇调查

也叫随意调查。它与抽样调查一样只调查全体研究对象中的部分个体。但它与抽样调查不同的是没有经过科学的方法随机选择调查对象,因而当所得到的资料来反映全体的情况时,就很有可能出现较大的误差。其最大优是省时省力省钱。

⑤专家调查

又称特尔斐法,是国外一种比较流行的方法。它也是部分调查,只是其调查对象是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家、学者。由于专家在与研究课题有关的领域有较多的研究和思考,因此通过专家调查,收集专家们的意见、态度,可以获得所研究的事物的状况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资料。

3、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

调查研究法尽管有上述各种不同的类别,程序上虽也各有所侧重,但都基本上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调查对象

根据研究课题的性质、目的任务,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地点,选择相应的调查类型和调查方式。

(2)拟定调查计划

在拟定调查计划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确定所采用的调查方法。调查的方法依所要收集的资料的种类而定。态度方面的资料用问卷调查法;行为方面的资料可用观察法;智力、处性以及学业表现方面的资料可用测量法。有的研究用单一的调查方法,有的研究可能同时采用几种调查方法。

②确定调查项目。先从几个大的方面确定调查项目,并检验调查项目能否有效地反映所要研究的问题,再由此逐层分解成具体的小项目。最后分出的小项目要具有可操作性,即调查获得的资料能进行统计处理。

③确定调查进程。

(3)进行试探性调查

调查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关于调查对象的详细资料,而是为了得到一些一般性的了解,从而考察调查项目和调查程序的合宜性,对调查项目和程序作出相应的调整修改。

(4)选择和编制调查工具

制定调查表格、观察记录表、问卷、访谈提纲和编制测验题目。在编制中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要求,以保证调查工具的科学性、实用性。

(5)实施调查

用编制好的调查工具,根据各种调查方法的具体要求开展调查。

(6)整理调查材料

对收集的调查材料进行统计、整理、分析,得出结论性的意见。

(7)撰写调查报告

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解释,提出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实验研究法

1、概念

教育实验法是依据一定的理论假说,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的,运用必要而又合乎教育情理的控制方法,变革研究对象,探索教育的因果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

教育准实验法是相对于严格地遵照实验方法要求进行的教育真实验而言。真实验是对所有影响因变量的因素有充分控制的实验;准实验则是对实验对象、环境等因素缺乏严格控制的实验。由于教育现象的复杂性,真正严格所有影响因变量的因素很难做到的,所以有专家认为,教育实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验,只能是“准实验”。

2、教育实验的基本结构

从教育实验的含义不难看出,教育实验涉及三个基本的要素,即实验要改变的教育要素或教育条件、要控制的不被改变的相对稳定的要素和条件、要观测的结果。教育实验的基本结构就是由这三个具有逻辑联系的基本要素构成的,在教育实验方法论上,三个基本要素分别被称为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1)自变量是指由研究者操纵对被试产生影响的条件或变量(即采取的教育方法或措施等),是研究者呈现给被试的刺激变量。教育实验的自变量一般是

根据研究目的来设计的,如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材内容、课程结构、师生关系、德育方法、管理制度等等,都能作为一项实验的自变量。

(2)因变量,是指由自变量的作用而导致的被试变化的结果。因变量是对自变量的刺激作出的反应,是一种结果变量。在教育实验中,因变量往往与被试身心发展的水平、程度、状况有关,如对知识的掌握水平、能力发展、思想品德的发展程度、情感的发展、教学质量、学校效能等等。

(3)无关变量泛指除自变量以外一切可能影响研究结果,而对实验可能起干扰作用的因素。无关变量对实验并不是真的“无关”,它只是研究者在实验中未作为自变量的、不打算研究的变量。

教育实验的基本结构是由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观测因变量三个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的。对被试产生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类是研究者主动改变和操纵的自变量,另一类是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如果把无关变量对被试的影响控制到最小程度,或者使无关变量在各种情境下对被试的影响稳定,那么就很好地说明观测到的因变量就是自变量引起的。

3、教育实验的基本过程

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实验过程珂分为准备、实施、总结三个基本阶段。准备阶段包含了选定课题、提出假设、确定变量、实验设计等基本环节;实施阶段包含了变量的控制、操作、测量环节;总结阶段包含了数据的统计分析、实验报告的撰写。

(1)实验的准备阶段

①选定实验研究的课题形成研究假说。在概述假设的陈述句中,要清楚地表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例如上海市教科所的“分层递进教学”实验的研究假设是:协调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可能性的关系、使之相互适应,可以推进教学过程有效地展开。一般来说,一个实验至少被一种假设指导,陈述两列变量间所期望的因果关系。

②明确实验目的,确定指导实验的理论框架。这咱指导性理论,启发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对实验研究的方向、范围以及如何搜集、分析和解释数据资料作出明确的具体规定。

③确定实验的自变量。选择被试和形成被试组,决定每组进行什么样的实验处理,并确定操作定义。假如不同的研究者对同一变量有不同的理解,那么在对变量的操作、测量中,必然造成较大的误差,所以要对变量进行界定。有些变量不容易观察,就要把之操作化,就是要把变量具体化为一些能够客观上易于观察的要项。例如,我们可以把学习态度操作化为学生按时交作业的比例、课堂主动参与的情况、出勤率等。

④选择适合的测量工具并决定采用什么样的统计方法,从而明确评价因变量的指标。

⑤选择实验设计类型,确定控制无关因素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教育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有:一是被试的态度因素,指被试的消极型和评价担忧型态度,会影响到实验结果的真实性。二是被试的历史因素,指实验对象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以及个性特征会影响学生在实验中的行为表现。三是生长与成熟因素,指实验期间学生身心的成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四是被试的缺乏,指由于一些学生因转退学、生病、经常性旷课等而不能坚持参加实验,也会影响实验的结果。五是实验的处理与实施,由于各种原因,实验组的信息和程序会扩散到对照组,使对照组实际上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实验处理,这会影响实验结果的显著性。六是测量安排,由于前后测量的迁移作用,可能会造成高估实验效果;另外,各次测验在时间、地点以及施测人员安排上的差异,也有可能造成对结果的影响。

内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而外部效度中指研究结果能被推广到其他总体条件、时间和背景中的程度。

(2)实验的实施阶段

按照实验设计进行教育实验,采取一定的变革措施(实验处理),观测由此而产生的效应,并记录实验所获得的资料、数据等。

(3)实验结果的总结评价阶段

要对实验中取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确定误差的范围,从而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最后得出科学结论,写出实验报告。

第五篇:认真贯彻学习监督法

认真贯彻学习《监督法》 努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

2007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的正式实施,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加快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选择。因此,认真贯彻学习《监督法》,是当前“一府两院”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作为县政府组成部门的司法局,在学习贯彻《监督法》过程中,应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加强学习,深刻领会《监督法》的精神

人大常委会依法监督“一府两院”工作,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赋予了人大及其常委会代表人民监督本级“一府两院”工作的职权。《监督法》所作出的一系列切实可行、具体有力的法律规定,一方面,必将推进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法治化,另一方面,也对“一府两院”及政府组成部门如何自觉接受监督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此,我们要从推进依法治国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监督法》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司法行政机关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要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采取召开会议、举办法制讲座、座谈研讨等多种形式,广泛学习,深刻领会,进一步明确《监督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监督重点、主要形式、具体程序,全面准确把握《监督法》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明确《监督法》对司法行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二、按照要求,自觉接受县人大监督

《监督法》已明文列出了“一府两院”接受人大监督的内容。作为政府组成部门的司法局要自觉接受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要将牢固树立“执行人大的决议就是贯彻党和人民的意志、接受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就是接受人民监督、对人大常委会负责就是对人民负责”的行政理念,严格执行《监督法》的各项规定,主动地、全面地将司法行政工作置于人民监督之下,在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全面加强司法行政工作。

(一)自觉接受对司法局执法情况的检查。人大制定的法律法规,具体要靠“一府两院”及政府组成部门去落实,而司法行政部门担负着法律宣传、法律保障、法律服务等执法任务。执法情况接受人大检查,是人大的权力,是司法局的义务。今后,司法局要按照县人大的安排,自觉接受各项执法检查,进一步推进我县司法行政工作;要制定执法责任制以及一系列规章制度,将行政执法责任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并实行行政执法错案追究制度,确保各项执法责任制落到实处。

(二)自觉接受县人大对“五五”普法工作的审查。“五五”普法是县政府重点工作之一,抓好“五五”普法工作是司法行政部门的重要任务。因此,在贯彻落实县人大《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第五个五年法律宣传教育决议》过程中,司法局应自觉接受县人大对“五五”普法工作的审查,同时要积极配合好县人大对“五五”普法工作的督查。

(三)完善制度,逐步建立起从自发到自觉、从被动到主动、从无序到有序的接受监督新机制。人大监督既是制约,也是支持和促进,《监督法》在公正司法方面对司法行政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每位司法行政干警自身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提升素质,以学习贯彻《监督法》为契机,加强与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联系,多请示,多汇报,全力支持、配合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要对照《监督法》的规定,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对有关工作制度进行梳理、完善、创新和规范,对符合《监督法》规定的,要继续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对与《监督法》规定和精神不一致的,要及时纠正和改进,并尽快研究制定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的具体制度,明确专人,加强工作层面的沟通和联系,确保《监督法》的各项要求在司法行政工作中得到认真落实,确保接受监督的主动性,全面性、及时性和有效性,逐步建立起从自发到自觉、从被动到主动、从无序到有序的接受监督新机制。

(四)认真答复县人大常委会的询问和质询,配合县人大做好特定问题的调查。询问和质询是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重要形式,其目的是为了让人大更了解我们的工作情况。今后,县司法局要认真对待县人大提出的批评,改进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提高依法办事水平和工作效率;要积极答复县人大提出的质询案,如质询案的答复常委会成员由半数以上的人员不满意,我们就必须再做答复,直到提出质询案的常委会成员满意为止;要接受县人大就某一专门问题或者重大的事实不清问题所进行的调查,要认真对待县人大调查委员会提出的调查报告,坚决执行县人大常委会就有关司法行政工作做出的决议、决定。

三、以贯彻落实《监督法》为契机,推进依法治县

(一)切实加强法制建设。大力推进《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全面贯彻,按照《祁门县“十一五”依法治县实施纲要》的要求,努力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规范和落实,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县司法局要严格按照县人大常委会执法和“五五”普法督查计划,积极配合执法督查,认真落实审议意见,加快依法治县进程。

(二)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意见的办理工作。人民代表的建议和意见,涉及到司法行政工作方面的,我们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限内予以办结,答复内容确保实在、合情合理,积极解决能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局办理涉及到司法行政工作方面的建议和意见4件,全部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完毕,实现答复率100%,与代表、委员见面率100%。

(三)加强宣传力度,营造监督氛围。在贯彻监督法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司法行政普法职能大力宣传《监督法》,在全县掀起学习监督法、宣传监督法、贯彻监督法的热潮,使《监督法》精神不断深入到每一名公务员、司法干警的心中,从而不断增强了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

增强贯彻实施监督法的坚定性自觉性

2006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于2007年7月1日正式施行。两年的实践证明,《监督法》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和人大工作实际的重要法律,对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更好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作用,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中的里程碑。我市制定的《实施办法》是对《监督法》的细化和补充,体现出很高的立法技术,有不少创新性规定,使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一、加强学习,深刻领会《监督法》的精神实质 《监督法》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宪法为依据,充分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体现了民主集中制、集体监督、有序监督的原则,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重要法律。

监督法规范的内容不仅包括各级人大常委会如何行使监督职权,而且还包括政府和法院、检察院如何履行接受同级人大常委会监督的义务,涉及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的关系,实践性很强。对于如何贯彻实施监督法,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吴邦国委员长作了多次重要讲话,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这是要我们学习的重点内容。

通过深入学习,使本部门全体工作人员认识到,人大对“一府两院”进行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是宪法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人大监督的目的,在于确保宪法和法律得到正确实施,确保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得到正确行使,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

二、按照要求,自觉接受市人大监督

自觉接受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有利于我们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偏差,避免工作中的失误,以促进和推动各项工作。在当前,我们要按照《监督法》及其《实施办法》的要求,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健全完善内部约束机制,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审议意见办理、规范性文件备案、交办事项回复报告、询问质询答复等制度。按照人大常委会确定的监督内容,在法定时间内积极准备,认真负责地报告工作,回答询问,听取意见。对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认真研究,积极落实,并在规定期限内做好报告工作。

二是自觉接受人大对执法情况的检查。我们要按照区人大常委会的安排,通过接受涉及本部门的执法检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工作要求,推进依法行政。

三是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意见的办理工作。对人大代表的建议、意见,确保在规定的时限内予以办结,答复内容确保实在、合情合理,积极解决能解决的问题。

三、结合工作职责,牢固树立接受监督的观念

人大常委会对政府及其组成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既是一种制约,更是对政府工作的支持和促进。加强对权力的监督,根本目的就是要保证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接受人大的监督,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才能得到有效的集中和反映,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才能得到保障。在当前,我们要配合区人大常委会做好监督法及其实施办法的宣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做到:

一是进一步增强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的观念。对本部门的重要工作和召开的重要会议,主动邀请人大常委会领导和相关工作机构负责人参加。

二是积极配合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认真做好衔接工作。对于监督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制定整改方案,认真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向人大常委会汇报,听取人大常委会意见。

三是加强与人大常委会及其专门机构和人大代表之间的联系,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切实维护人大权威。重视加强与人大代表的联系,对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按照人大常委会的交办意见,采取切实措施,严格落实责任,依法认真办理。

四是安排好向人大常委会专项报告的选题,主动争取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要结合工作实际,积极主动为人大常委会提供参考意见,将与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密切相关的重要事项提供给人大常委会,作为专项报告的选题。

在推进科学发展的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是促进我们依法、规范、高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我们坚信,有区委的坚强领导,有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我们的各项工作一定能够取得更大成绩。

深刻领会监督法立法目的及意义

监督法是一部关于规范各级人大常委会在履行监督职责、行使监督职权的过程中应当做什么、怎么做的法律。一位记者用“二十年磨一剑”一语,形象生动地表明了制定监督法的过程,一步一步明确思路到形成共识的艰苦以及监督法本身的重要性。胡锦涛总书记极其深刻地指出:制定监督法有利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好地发挥这一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有利于健全人大监督机制,有利于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监督法的施行,使人大常委会履行宪法赋予的监督职责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要增强监督工作的实效性”。“实施”就是对法律制度具体适用并产生效益。监督的实效性取决于监督法的科学实施,监督法的实施保障监督实效的产生。学习好监督法是实施好监督法的前提。更需要细致、全面、系统的领会监督法条文的含义及意义,这样才能在法律实施的实践中有利于正确具体操作。也只有依据法律条文正确具体地操作,才能确保人大常委会监督目的的实现。因此,必须以“细致”的指导思想和方法研读监督法内容。正如杜甫的诗所言“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监督法这场“好雨”,要浸润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就要细致入微。关键词是“润”和“细”。“润”意味渗透、透彻,而不是雨过地皮湿;“细”意味细致入微,而不是“大概”。笔者基于上述指导思想,就监督法立法目的和制定监督法的意义,谈一些粗浅的认识。这是我们深刻领会监督法,正确有效施行监督法的前提。

监督法的立法目的

任何一部法律的制定都具有其目的性,无目的的立法或者说是无的放矢的立法行为都是不存在的。立法目的就是要表明立法者制定该法律要达到的目标,阐明立法的本意和动机,指明该法实施的方向。同时,立法目的对法的具体内容构建有着导向作用。关于监督法立法目的,在监督法第一条中明确表述:“为保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依法治国,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根据此条规定,监督法的立法目的可以概括为六个字:保障、发展、推进。

关于保障,即保障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保障的含义是指对已有的事物进行保护,使其不受侵犯;构建条件,认真做到。也就是过河要首先解决过河的方法问题。保障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就是依监督法构建起来的制度条件,使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职权行使得以实现。

显而易见,确立保障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的立法目的,完全符合人大监督工作状况的现实需要。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全面担负起宪法赋予的职责。”从人大履行监督职责的实际状况来看,与总书记的要求差距甚大。如表现出履行监督职责的主动性不够,监督的技术性措施粗糙,监督者的内功与履行好监督职责的需要不相适应,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的思想共鸣度低等。监督工作中的这些情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人大行使监督职权制度保障不力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正是这一原因,立法者把“保障”确定为制定监督法的立法目的,也就顺理成章,成为必然的出发点。并从此立法目的出发,在程序、内容、方式等方面,构建起保障的制度,使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原则可遵循,有目标可指引。

下载监督法的特点(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监督法的特点(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司法考试复习监督法

    2007年1月1日起实行的《监督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明确规定了“一府两院”要将对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情况书面报告人大常委会。人......

    监督法试题3

    1、本法正式实施的时间是(B )。A、2006年8月27日 B、2007年1月1日C、2007年12月4日 D、2008年1月1日2、本法规定的监督主体是( C)。A、各级人大B、各级人大代表 C、各级人大......

    《监督法》讲座稿

    《监督法》讲座稿 监督法的颁布实施,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监督职权,健全监督机制,加强监督实效,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更好的发挥......

    监督法学习要点

    监督法学习要点 代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于2006年8月27日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对人大......

    监督法的历史意义

    监督法的历史意义 监督法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里程碑 十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于2006年8月27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在规范各级......

    《监督法》学习心得——开学政治学习心得

    《监督法》学习心得体会 这学期学校组织了开学政治学习,我收获颇多,通过学习对《监督法》有了一定认识。《监督法》从到酝酿起草到审议通过,是二十年来各级人大对监督工作进行......

    崇义县贯彻监督法情况汇报

    崇义县人口计生委 贯彻《人大监督法》及省《实施意见》情况汇报按照县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要求,现就我委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及省贯彻《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法》规定各级人大常委会有以下几种监督方式: ①听取和审议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专项工作报告 ②审查和批准,听取和审议国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