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代礼仪与价值取向
中华礼仪与当代价值取向
今日中国,惩治腐败,端正党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治生态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敬老崇文蔚然成风。衷心祝愿各位馆老坚持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笔耕不辍、丹青不断,岁增身益健,菊酒对晚霞,妙笔传往事,清韵颂中华。
第五届敬老崇文论坛以“中华礼仪与当代价值取向”为题,明示中华礼仪就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阐释礼以载德、仪彰文明的渊源真谛。紧扣时代脉搏,意义深远。
总书记在北师大与师生共度教师节时,交谈中,对小学课本删除古诗词“很不赞成”,对“去中国化”感到“很悲哀”。他的直言卓见,彰显了对经典的爱,对民族的爱,对国家的爱,社会热议,群众拥护。对总书记的观点,我非常赞成。
实现中国梦,要坚持改革开放、转型发展,更要扎根铸魂、传承基因。传承中华文明,践行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的责任,我们各位馆员更是义不容辞。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衷心期盼各位馆员,利用各种机会,各种场合,挥如椽笔,泼五彩墨,吟诗词歌赋,书经典文章,向孩子,向社会,传播中华文化精粹。祝论坛圆满成功!祝各位馆老、各位嘉宾身体健康、阖家欢乐!
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与创造性转化
□燕爽(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
自2010年至今,敬老崇文论坛已连续举办了五届。我们本次敬老崇文论坛的主题是“中华礼仪与当代价值取向”,就是从礼仪文化的角度探索思考,既有理论借鉴,又有实践意义。我在这里谈三点想法:
第一,传统礼仪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华民族素以“礼义之邦”自豪,传统礼仪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不仅要在形式上延续传统礼仪礼节,更要在本质上传承礼法礼数的道德内涵。孔子所说:“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就是既要博览经典,更要以德育人,以礼化人,使人遵德守礼,和谐相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在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攻坚阶段,在思潮多元、观念碰撞的今天,我们要挖掘优秀礼仪文化蕴含的思想道德资源,弘扬传统礼仪文化中的处世智慧和道德准则,构筑共同的精神家园。
第二,传统礼仪文化要回归百姓家庭、融入日常生活。加强传统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的有效载体。今年以来,市文明办围绕培育和弘扬传统礼仪文化,与市妇联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在全市开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礼仪大赛和“征集好家训、评议好家风、寻找好家庭”主题宣传等系列活动,广泛开展媒体宣传、网络评议、微信互动、专家访谈、档案展览等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热烈反响。
第三,加强传统礼仪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贯穿于中国传统社会的“仁、义、礼、智、信”,是一个以德治为核心的伦理性社会的基本准则。“礼”的内容十分庞杂,既包括国家典章制度,也包括宗教仪式、社会习俗、礼仪规范,对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协调人际关系和睦、倡导言谈举止礼貌具有重要的正面作用,影响到社会领域和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不可否认,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以往礼仪规范中存在着一些繁文缛节和个别不合时宜的内容,需要在顺应民主政治、先进文化、技术革命等新形势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创造富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中华礼仪
□郝铁川(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长)
道德建设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要想具有普遍性、持久性和权威性,主要靠四种东西来实现。一靠一个通俗易懂和较高权威的教义读本;二靠政府、制度的支撑;三靠社会化的礼节仪式;四靠一支体现价值观念的人格化示范队伍。今天,我们在去年举办弘扬中华民族尊老传统敬老崇文论坛之后,举办以“中华礼仪与当代价值取向”为主题的论坛,目的在于推进一些中华民族优秀道德观念的礼节仪式化,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
我觉得,推进中华民族优秀道德观念的礼节仪式化,需要把握三个问题:
第一,注意弘扬中华民族礼仪传统中的热情、责任、敬老精神。一要注意弘扬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精神,正如孔子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二要弘扬中华民族社会责任心精神。三要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贤精神。
第二,注意借鉴现代西方礼节仪式中的科学、平等、人权精神。一要注意弘扬西方礼节仪式中的科学精神。二要注意弘扬西方礼节仪式中的平等精神。三要注意弘扬西方礼节仪式中尊重私权精神。
第三,融通古今中外,推出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的中华礼仪。一是不要盲目崇拜西方,妄自菲薄。二是要注意兼取中西礼仪之长。
为了在促进中华礼仪民族性、时代性方面做深、做实、做细,上海文史馆成立礼仪研究中心,将对中华传统礼仪逐个研究,借鉴西方,推陈出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厦的建设增砖添瓦。
弘扬孝文化践行核心价值观
□唐国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副理事长)
我们的传统礼仪,本指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交往的一种礼仪,同时也逐步成为规范和强化社会秩序的一种手段。我国古代推崇的礼治,则是在此基础上的升华。礼仪就范围而言,包罗万千,纷繁复杂。从历史实践来看,最为核心的就是推崇“孝道”,所谓“百善孝为先”。梁濑溟称中国文化为“孝的文化”,将忠孝原则推行发展到设身处世、推己及人,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
改革开放造就了我们中华民族经济腾飞的伟大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大门开启,东西方各种新旧文化观念的碰撞出不仅仅是灿烂的火花,也带给我们各种意想不到的病源与隐忧,如信仰缺失、拜金主义、物欲横流、贪污腐败等等。要实现中华民族的真正复兴,必须寻找振奋本民族的文化基因,牢固形成我们民族特有的信仰体系和精神价值观念,这是民族崛起的关键。
今天,面对全球人口老龄化以及我国特有的日趋严重的社会养老问题,我们应该意识到从传统“孝道”延伸出的“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关爱老人就是关爱自己”的敬老养老的道德理念,不仅易入人心,且切实可行。它集中体现了政府有责、社会有责、家庭有责的共识。这是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重要理念和保障。
我们上海市老年基金会要进一步动员广大爱心企业和公民,自觉履行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关爱老人,奉献爱心,积极应对我国“未富先老”的问题。我们将引导和组织广大公民进一步弘扬和丰富中华民族的“孝文化”,牢固确立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要逐步扩大老年基金的规模,并坚持公开透明、从严管理、合理分配、科学使用,更好地发挥“拾遗补缺,雪中送炭”的积极作用。配合政府,团结爱心企业,依靠民众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前提下,推进“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计划,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近年来,我们和电视台合作的《精彩老朋友》栏目,以及“金色广场”、“九九关爱小剧场”、老年人大合唱和旗袍大赛、“心悦夕阳”网络等活动,因切合社会实际和老年人的具体需求,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娱乐生活,得到了社会的好评。
第二篇:当代青年人的价值取向
当代青年人的价值取向
当代青年人的人生价值观大多是:乐
于平凡,敢于追求和创新,甘于堕落,偏爱享受生活,满足自己,却更心念亲
朋,寻求真理,藐视虚伪,却不能自已的表现虚伪。我们不信仰金钱万能,却无法
摆脱金钱的枷锁,我们热爱自然,却不得
不在烦躁的都市生活和忙碌,我们憎恶平
庸,努力挣扎,却发现自己的不满足……
我们可以自私自利,可以任性,也有人认
为我们没有爱心,不懂珍惜,然而,我们
分的清国家大义和自私小利,我们明白纪
律的必要性,我们将爱落实到行动,正所
谓空口无凭,我们努力奋进,哪怕是一点的机遇,我们珍爱友情,亲情和爱情,为
了这些而奋发图强。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代青年人必将成为未来中国的坚强脊
梁,因为我们在勇敢的做真实的自己。
2007年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奋斗》
中的主人公就代表了一部分80后的言行1532009年9月 网络财富 Theory Studies・Intemet fortune
理论探讨・网络财富
和思想。他们不全是为金钱活着,也不
全是为名利奋斗,更多的是为自由、为爱
情、为与自己十分憎恶的平庸而奋争。
他们对虚伪的价值观表示藐视,但藐视的方式不是背道而驰,而是不理不睬。陆涛
与身为房地产巨商的生父的冲突和较劲,就主要体现在价值观层面上。这个年轻人
并不拒绝财富(豪宅、豪车和丰厚的酬
金),但这并不妨碍他对生父的价值观的排斥。陆涛曾表白道:“我要好好想想,什么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我要想,如何度
过我的一生,我还要想,我要成为一个什
么样的人。”这段话,虽然说明他和他所
代表的那些80后年轻人在价值观上的不确
定,还存在着某种彷徨和迷惘。但是,值
得注意的是,这并不妨碍他们的行动以及
对生活和感情的选择。他们仍然在扩展着
自我意识和自我欲望,向往着自己向往的未来,寻找着更加快乐与幸福的人生。这
种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的人生追求,将反
映为一种社会性的普遍诉求。
中国年轻的一代希望社会环境更加人
本化、个性化,更加平等和民主。40多年
前,当西欧和美国从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
化社会转型时出现过一次影响深远的“青
春浪潮”。中国也正经历着巨大的社会转
型,《奋斗》所代表的青春潮虽然刚刚开
始涌动,但的确是存在着并表现着,同时
正渴望着未来的社会认同!
在现今这样一个信息日趋开放、多
元、没有围墙、没有国界的地球村环境
中,集人才库、知识库、信息库与思想库
一体的社会中,我们要重视生命、追求自
身的无限价值。作家顾城说过:“我认为
大诗人首先要具备的条件是灵魂,一个永
远醒着微笑而痛苦的灵魂,一个注视着酒
杯、万物的反光和自身的灵魂,一个在河
岸上注视着血液思想、情感的灵魂,一片
为爱驱动、光的灵魂,在一层又一层的物
象的幻影前进。他无所知又全知,他无所
求又全求,他全知所以微笑,他尽求所以
痛苦。”
[3]
这样的话用在《小王子》作者
圣·埃克絮佩利身上并不为过,他本身就
是一个写童话的诗人。所以写出了《小王
子》这样有着如此浓浓诗意并有着深刻的生命哲理的作品。
这跟作者圣·埃克絮佩利当年所关
注的如出一辙。因此,他借助小王子的话
不停地提出问题,表现出他的迷茫和失
落。所以,我们在当代重新解读《小王
子》又能让我们进一步思考人的问题,社
会的问题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问题,由此
显示出它的现实意义来。
弗洛伊德对受虐狂有如下解释:假如人生活在一种无力改变的痛苦之中,就会转而爱上这种痛苦,把它视为一种快乐,以便使自己好过一些。----《人性的逆转》王小波
作品中,先后出现了8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分别是:身为飞行员被困在沙漠中的“我”、小王子、国王、爱慕虚荣的人、酒鬼、商人、点灯人、地理学家。每个人物都象征了我们身边的一类或者几类人
醉心于权势的孤独的国王(政治权力的象征),贪得无厌、一味追求金钱的市侩
(金融权力的象征),学究气十足、脱离实际的地理学家(精神权力的象征),孤芳自赏的虚荣迷,因循守旧、缺乏独立思考,但具有实干精神的点灯人,忠于职守的扳道工,以及盲目的铁路乘客,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屡见
不鲜的人物。他们源于现实生活,性格突出,经过作者的加工提炼,更具有象征意义和普遍意义。
他们每个人身上体现着特殊的哲学内涵与生命价值,他们的行为方式看似荒诞却相当真实地象征暗示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存在方式,具有极大地思考价值。
文中主角小王子是一个神奇人物,具有随意在星际之间遨游的超人能力。他满头金发、身着长袍,既无国籍,也无家园,生活在人类社会之外,不受任何陈规陋习的束缚,是无牵无挂而又天真无邪的传奇式的儿童形象。他是永保童贞的天使之化身,是智慧和真
理之源泉,是作者理想之象征。
在小王子那不曾被玷污的、纯净的内心世界里,没有贫富之分,没有金钱的诱惑,更没有仇恨、贪欲的立足之地。他充满了希望了解外部世界的好奇心和执着探求的欲望,他在沙漠之中与飞行员巧遇之后,就友谊、金钱、“爱的责任”、价值观念等问题不停地提问,而且一定要“问个水落石出”才肯罢休。正因如此,小王子才更容易引起世界各国儿童和曾经是孩子的大人心灵上的共鸣,被他们所接受并得到他们的认同,才具有更加普遍的象征意义和审美意义。小王子”是圣埃克苏佩里本人的象征。是作者理想的化身:童贞、圣洁、真善美的象征。“永葆童贞的天使之化身,是智慧和真理之源泉。”是童年原型的象征。“小王子与我/飞行员”是儿童与成人内心世界格格不入的象征。
故事当中的“我”尽管不是主角,但身上依然反映出了强烈的人生体验感与沧桑感。作者对这一人物的塑造体现了象征主义文论中的定位论,即精神本体论。“我”虽然外表是阅历丰富的大人,但内心却是一个充满童真的孩子。作者在故事的开头就用“我”孩提时代学习画画的经历描绘出了孩子与大人之间的鸿沟,一次又一次对大人们的测试证明大人们的理解能力始终是低下的。他们不能理解孩子眼中的巨蟒与原始森林。反映出了每人身在社会中的,不断成长着的人面临的人生矛盾:尽管我们都懂得或者不自觉的去学习、去适应社会中大人们的潜规则,但内心还是渴望追寻童真与纯洁,希望自己永远是个孩子。在圆滑与纯真中徘徊,在简单与复杂中摇摆,在世故与率真中犹豫。因此“我”对社会,对人生的体验象征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心理体验;“我”对小王子的想念与珍惜象征着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自己童真时代简单单纯的生活的怀念。社会的纷繁混乱使我们纯真的心灵蒙上了多少尘埃。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对意象的描写通常需要通过象征手法的运用,正如黑格尔曾所说:“作为象征形象而表现出来的都是一种由艺术创造出来的作品。一方面显现出它自己的特性,另一方面显现出个别事物更深广的普遍意义而不只是个别事物本身。”
2.1.1“狐狸”—— 纯洁与 智慧
“狐狸”的象征意义在书中是最深刻感人的,作者选择狐狸当然
也有其用意,在西方,狐狸(或狼)向来就被视为“善疑”狡猾的代表。他们因此也是孤独的化身,小王子开始训练狐狸听话,无疑也是用 来表示爱与关怀的力量,终于,在将分手时,小王子终于了解了一个
“秘密”。狐狸告诉他说:唯有用心才能辨识事物的价值;光凭NI~P.是 看不到事物真正价值的。因为你把时间投注在你的玫瑰身上,所以,她才会显得不凡。所以当小王子回去重看花园里的玫瑰时,他才会 真正地了解,他 自己星球上的那朵玫瑰,与这些看似繁多的玫瑰有 何不同。“驯养”是狐狸教会小王子的一个概念,就是建立关系,也 是书中最打动人心的象征所在。象征的简单和谐是故事显得更加 浪漫,哲理更加深刻。
2.2.2“玫瑰 花”-----爱和幸福 的象征。
玫瑰启发了小王子心中的爱,她娇纵而又美丽。她不断地挑剔
和责难,使小王子厌烦、沮丧至极而出走,他要寻求知己,也要寻回 自我,他要平复因爱而来的忧伤。也要解开爱的幽微迷惘。如果不 是因为这朵玫瑰,小王子必定不会浪游各地,也就不会有以后的种 种故事,换言之,玫瑰是《小王子》一书的灵魂。玫瑰在现实中的原 型就要通过了解圣埃克苏佩里当作传,他就是孤独的小
王子,而那株高傲的 胡搅蛮缠的玫瑰,既是他现实生活中令他难以 招架的妻子的写照(事实上,有一次他就曾这样警告她 :“你要是再 这么胡闹下去,将来会成一朵没有花瓣的秃杆玫瑰的。”)又是他全 部的爱和全部的心灵 苦闷的象征。
2.2.3“蛇”是具有强大威力。猜 破一切 谜底的死神
小王子想用最简洁 的办法 回到他的星球,就是求助 蛇的帮忙,“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小王子又开口说话了:你的毒液很毒,是吗? 你肯定那不会让我痛苦太久。对吗?”地球上如同荒漠一般空旷,没 有人间的温暖和亲情,小王子单纯地想象登上一座高山就会一样望 尽整个星球和全人类,也会了解每个人的内心。当他向空中打招呼,只有回声重复地回答他,只有小王子先说话,回声才会回答一句相 同的话,“于是小王子想着 :好奇怪的星球!这里又干燥又险峭,充 满成味,在我的家乡,我的花总是先开口说话。”象征的深邃更显人 性的冷漠,生命 的深不可测。
第三篇: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朱聪200810197303艺设3班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我国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也受到冲击和挑战,并直接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如何根据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现状,进一步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科学运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主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基本状况
高等学校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园地,大学生毕业后将成为我国各个领域的栋梁之材,他们代表了中国的希望和未来。因此,当代大学生能否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主流呈健康向上的趋势,自立、竞争、公平、效率时代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大多生长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后、改革开放的年代中。他们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各级学校多年培养教育下,健康成长。他们拥护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多数大学生能认识到人的价值不仅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而且也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他们大多数在学习上勤奋努力,渴望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以适应竞争、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少大学生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加入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当代在校大学生的主要政治选择,而他们在申请入党和入党以后,基本上都能在学习、工作、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并起到表率作用。
然而,由于我国当前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和新旧体制转换时期,市场运作法规和秩序尚不健全,加之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大学生价值取向中消极因素呈增长趋势,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向“自我”倾斜,被“金钱”扭曲,出现了“功利化”、“多元化”的倾向,如不加强教育引导,势必走偏方向,酿成严重后果。主要表现为:
第一,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赞成或接受共产主义理想,但也有的人内心认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渺茫的。他们大多数虽然赞成“人生价值在于奉献”,但往往不能付诸实践。在实现人生追求中,一些人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金钱实惠轻理想信念,重等价交换而不愿付出爱心。
部分大学生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影响,把“挣很多钱”、“当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一些大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不刻苦学习,高歌“六十分万岁”;一些人以大学文凭为上升的跳板,梦寐以求的是出人头地、谋取金钱地位;有的人甚至认为“理想理想,见钱就想”,“前途前途,有利就图”。这都使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在一些大学生的心目中发生动摇,使大学生在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困惑和焦虑。
第二,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赞成正确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为国家、为集体作出贡献,赞同以集体主义为价值观的核心。但目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在部分大学生中也颇有市场,导致了集体主义观念的淡化。一些大学生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他们选择个人主义为自己立身行事的准则,把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之上。一些人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等价交换关系,对同学漠不关心,对集体活动毫不热情,不关心国家大事,缺乏社会责任感。
第三,重知识才能轻道德品质。一些大学生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主要决定于个人的学识、才能、机遇和人际关系,与个人品德无直接关系,故出现了“重才轻德”的倾向。一
些人把精力放在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学习方面,在个人道德上出现滑坡,他们在政治上不求上进,不讲道德,为谋求个人利益而见利忘义,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少数学生不讲精神文明,不讲社会公德,行为粗野,谈吐庸俗,甚至出现打架、斗殴、偷窃、赌博等违法犯罪現象。
第四,重奢侈享受轻艰苦奋斗。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带来了经济高速发展和市场繁荣,出现了高收入阶层,不少暴发者以高消费为荣,大肆挥霍,一掷千金,加之少数舆论媒介的渲染和不正确引导,造成社会心态的躁动和失衡。大学生们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也受此冲击和影响,少数大学生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而追求超前消费。在一些大学生中,讲虚荣、摆阔气、穿名牌、互相攀比、追求高档消费成风,他们把高消费看作是一种派头、一种个人价值的体现。少数同学追求高消费必然影响到其他同学的消费心理,这都直接导致了当代大学生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蔓延。为追求高消费,一些人千方百计去挣钱,而不安心学习,有的人甚至走上堕落犯罪的道路。
二、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的变化特点
第一,矛盾性。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存在许多困惑。主要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和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困惑,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困惑,理想与现实的困惑。具体表现在很多方面的矛盾上。在生活价值观上,自立与屈从并存,一方面强调自立、自强,要走自己的生活道路,一方面又屈从于环境,把人际关系和家庭看得极为重要;一方面普遍地追求个性化的生活,另一方面往往只限于表面的与众不同,结果还是陷入雷同化、赶时尚。在职业价值观上,自我实现愿望与社会评价偏好冲突,一方面,重视所选职业与所学专业对口,希望个人的兴趣爱好得到满足,实现个人的价值;另一方面,择业面又高度集中,绝大部分择业者选择政府机关、国有大企业和外资企业。在道德价值观上,积极性与消极性矛盾较量,大学生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意识,并崇尚自强进取、勤奋敬业、质朴俭约、诚信交往的道德价值观。另一方面,他们对作为社会主义道德核心的集体主义、大公无私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行为规范缺乏深刻的认识,有崇洋媚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倾向。第二,多元化。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就人生价值观方面任何一个问题的回答,均不会象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样,百分之百地持社会所期望所倡导的观点,而呈现出复杂性、多元化的特点。他们一方面对“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等高尚的人生观比较淡漠,认为是脱离现实的“假大空”,另一方面又对崇尚自我、只图索取不愿奉献的极端个人主义观点也非常鄙夷.主张“个人与社会融合”、“公私兼顾”、“索取与奉献并重”.对此,显然难以用传统的“非好即坏”或“非坏即好”的两极标准予以评判.它既有积极合理的因素,又有危机日重的潜质.如果不加合理引导,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很容易向消极方面转化.
第三,个体性。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对领袖的无限崇拜,对党的无比信任,加之舆论宣传的高度一致,大学生往往绝对认同领袖和党所倡导的价值观,“毛主席挥手我前进”,“党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以领袖的价值观决定自己的价值观;同时,把自我消融在阶级之中,无须独立思考,只须接受本阶级的价值观。而今天则不然,“极左”路线的清算,思想的解放,市场机制的建立,加上当代大学生受商品经济和西方思想的影响大,受传统文化及观念的影响较少,因此,当代大学生不再不假思索地接受某种价值观,而是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强调独立思考。在人生价值观上崇尚自我,以个人为主体,注重个人奋斗,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部分学生过份注重个人奋斗、个人发展,集体和协作观念,服务和奉献精神以及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足。在社会活动中愿当主角,而不愿当配角,不愿做重复性、输出性工作,总担心自己被耽误、被埋没、被大材小用。
第四,不稳定性。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的选择和判断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处于不稳定状态,部分学生对同一问题的判断,会因为听了一场英模报告或遇到一件不顺心的事情得
出截然相反的结论,这说明青年学生的道德教育有很强的可塑性.当代社会经济组织和社会活动的多元化,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的困惑和矛盾明显增多。一方面感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另一方面看到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倾向产生疑虑;一方面在学校接受许多正面观点教育,另一方面看到某些消极腐败现象又感到无所适从。在价值判断与选择上存有“关心与冷漠相容,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彷徨相伴,认同与失落交错”的心态。
总之,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基本状况和基本问题,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观方面存在许多困惑。是分析其原因,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来解决困惑的先决条件,是当代中国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四篇:当代语文教育的价值取向
吴小钢:谈谈当代语文的价值选择
生活在当代的师生们有着比前辈们更多的语文生活空间和语文生活内容,这是社会财富积累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当代社会生活在给我们师生提供丰富语文资源的同时,选择的丰富性、价值的多元性、判断的复杂性却给当代语文带来了更大的困惑,使得我们很难快捷、有效和正确地选择师生阅读浏览的对象,更值得关注的是我们在价值选择上往往没有统一标准,价值选择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当代语文非常棘手的问题。如果不解决好当代语文的价值选择,将直接影响当代语文的品质。
一、在网络充斥时代,坚守当代语文阅读经典的价值选择
在网络充斥时代,网络阅读已成为当代语文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阅读与传统的书籍阅读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网络阅读更具即时性的信息阅读。人们往往花去大量的时间阅读到的是发生在当下的许多光陆怪离夺人眼球的新闻,我们对这些新闻阅读的实际有效意义很难作比较快捷和准确的价值判断。我们在上网的时候,还常常会发生这样一种现象:本该到“甲”网站上去选择“A”信息阅读浏览,但是当我们到了“甲”网站时,却被一些非常养眼的“B、C、D”信息所吸引,于是,我们有可能进入了“乙、丙、丁„„”网站,了解到了更多的E、F、G„„信息,此时,我们也许早忘记了我们上网阅读浏览的初衷,而被这些过眼云烟所误导,所困扰。静下心来反思我们上网浏览所花费的时间和我们实际的收获是否成正比?读者往往在毫不相干的当下离奇怪异的、无事生非的、琳琅满目的、纷纷扰扰的诸多事件中来回穿行,就如同一个馋嘴的小姑娘进了食品杂货市场,很难找到可以放心安全的食品;名不副实的虚假广告词,大而无当的过度包装,假货比真货还理直气壮的混乱市场,让购物的小姑娘无所适从。因此,我们的师生必须清醒地认识网络阅读浏览给我们当代语文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当朝当代许多浮躁横向信息的无效和无价值地阅读干扰着今天的师生静下心来进行有效的和有价值的纵向阅读。纵向阅读材料往往是经过历史检验、沉淀、筛选和证明了的经典,而当朝当代即时性的横向信息却缺少历史的检验、沉淀、筛选和证明。网络时代,我们的师生花去了太多的时间进行着即时性的信息阅读,这种阅读无情地占用了我们进行经典阅读的时间和精力。当然,还不仅于此,长期的网络阅读会使我们养成某种信息依赖,不愿采用传统的阅读方式来识记一些非常必要的有生发价值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过度的网络阅读浏
览会使我们消解阅读经典书籍的兴趣和习惯。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略萨曾说:“学会阅读经典,是我的生命中发生过的最重要的事,即使在70年后的今天,我依然清晰的记得阅读向我展示的魔力,通过这种魔力,书中的词句化为图象,丰富了我的生活,令我得以冲破时空的限制,自由自在地畅游书本中的世界„„”可见阅读经典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么的重要。
经典阅读和知识储备,还是不是语文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如果我们当代语文不做正确的价值选择,网络时代将有可能吞噬我们阅读经典的时间和精力,信息依赖有可能掠夺我们必要的知识储备。贫乏的经典阅读和储备会使我们变得思想浮躁肤浅,精神萎靡不振,思维凝涩不畅、情感冷漠麻木、灵魂飘忽游荡。作为语文工作者必须从小培养同学们阅读和记诵储备经典的语文学习兴趣和习惯,让他们从小就与语文的经典同行,与大师们对话,与高贵的灵魂相约,让他们从小就形成准确规范的语感、奇异多彩的想象、敏捷灵动的感悟、智慧缜密的思维、丰富细腻的情感、纵横隽永的表达;在一缕书香中让经典的阅读内容潜移默化地培养形成同学们深刻厚重的思想、纯洁高贵的灵魂,构筑大气的精神殿堂。因此,我们必须坚守当代语文阅读经典的价值选择,永葆当代语文的品质。
二、在形象充斥时代,坚守当代语文符号系统的价值选择
在形象充斥时代,形象阅读已成为当代语文生活另一重要的组成部分。发达的视频媒体传输使得今天的师生有更加便利的条件通过形象阅读浏览到大千世界的变化,文字符号系统越来越多地被形象系统所替代。“新浪”逼得“搜狐”的掌门人再度出山,在很大程度上是“新浪”的视频新闻吸引了更多网民的眼球,视频信息点击率远高于文字信息的点击率。出版物往往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现,更多的卡通读物充斥着我们的阅读生活,整版整版的文字阅读浏览很难受到青少年们的青睐。
回顾历史,原始人类除了能面对面的用声音和手势进行直接的交流外,顶多用结绳记事的方式进行间接交流,除此之外,无更好的办法进行超越时空的交流。自从人类发明创造了人类所特有的文字符号系统,人类就从原始的形象系统中解放出来,使得人类能够超越时空的局限,进行自由、便捷和准确地交流。人们从粗略和浮泛的形象交流中走出来,符号系统使人们的思维变得更为缜密和深刻,也使得人类的文明有了质的飞跃。人类文明通过文字符号系统一代一代传承了下来,在这一点上,语文发挥着重要的文明传播和传承功能。
当今,人类又一次走到了以形象系统为重要交流和传播的时代,2008年的
上海世博会唱主角的是各国的平面、3D、4D的形象视频。这些形象视频给我们展示着美轮美奂的各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字符号系统由于各国的语言不同,似乎成为了交流沟通的障碍,因此,形象系统在大唱主角的同时,似乎给了我们一种信号,形象系统将逐步替代文字符号系统成为人们交流沟通的主要工具。这种挑战的确是存在的,过去的“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主要是靠文字符号系统来作为支撑的,今天的人们坐地便知天下事,更多的是依靠形象视频。
正因为如此,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往往出现由形象系统代替文字符号系统的教学现象。一位老师在上《桂林山水》一课时,学生还没有接触到课文之前,就用视频展示了真实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的语文教学本意是让学生通过对课文文字的阅读掌握;通过作者惟妙惟肖的描绘;通过小读者的想象来获得对桂林山水自然风光的认识和了解,进而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语言文字魅力的独特感悟。采用视频先入为主的方式,显然剥夺了语文学习这样一个重要的过程,无异于是对语文教学的釜底抽薪。无独有偶,有一位教师在进行《草船借箭》这一课的教学时,不惜花费近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观看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相关片段。也许这样可以加深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理解,但是这种理解不是靠语文自身不可替代的阅读来完成的,这节课中,形象系统的作用显然大于符号系统的作用,成了一节无语文教学的语文课。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电视剧视频的介入,其实已经成为了小读者与课文原作者之间的障碍和干扰,使得小读者无法与作者直接进行深度接触和对话。电视剧的再创造固然很可贵,但它替代不了小读者对文本的个性化研读和感悟。
语文教学的根本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文字符号系统的学习,熟练掌握这样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进而在这一工具的帮助下,形成良好和深刻的思维想象品质,对所阅读的作品有较准确和个性化的阅读理解和感悟,进而在较高品质的阅读基础上,养成准确、娴熟、丰富和深刻的语文表达。但是,目前在不少的语文课上,形象系统过分地介入使得语文教学丢掉了符号系统学习的根本,因此,在多媒体高度渗透的今天,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慎用形象系统。
在当代生活中,过分地依赖形象系统,会影响承载了几千年的民族文明的符号系统进一步发挥其积累和传承的功能。我们需要认真面对过分依赖形象系统的倾向,坚守当代语文符号系统的价值选择。形象系统往往会使人变得肤浅,图文并茂在赏心悦目的同时使人不知不觉地专注于形象而忽略文字符号系统的
细致揣摩和深刻思考,文字符号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和情感风致是形象系统所无法替代的,形象系统介入得越多文字符号系统就有可能越被轻视和忽视。文字符号系统严肃的、深刻的、独特的魅力会消解在大众化的、娱乐化的、肤浅化的、媚俗化的形象系统中,进而影响当代语文的品质。
三、在价值多元时代,坚守当代语文主流文化的价值选择
在多元价值充斥的时代,价值选择越来越成为当代师生的最大困惑。多元价值判断和选择的困惑实在太多,笔者仅就义务教育教材和教学所面临的价值选择谈一点个人看法。
“文以载道”“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的基本性质。载什么“道”,人文性的主流价值是什么?这是语文必须关注的问题。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国家课程必须体现国家意志,语文教材更应该体现以国家意志为核心的主流价值观,但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过去一些很能体现国家意志有较大影响力的传统篇目被一些新教材出版社删除。就拿抗日战争题材文章被删除为例,我们来看看国家意志和主流价值观是如何被消解的。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最能体现中华民族之精神的重大事件之一,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就涌现在这一时期,抗战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非常重要的精神财富,而且是当代中国人“毋忘国耻”的长鸣警钟。不解的是我们一方面在反对和抗议日本文部省篡改教科书,一方面我们又将抗日战争题材的课文从国家课程的教材中删除,这又如何全面地体现国家意志呢?我们的主流文化难道不应该包括和珍惜抗战精神吗?
在语文教学中,也常常出现主流价值观的缺位。我们总会看到一些所谓的个性化阅读,见诸于一些教学杂志。这些个性阅读远离课文创作者和选编者的本意,离奇地、“创新性”地阅读,无意中冲淡了主流价值观,使国家意志在国家课程中的实现大打折扣。如:对《愚公移山》课文的所谓创新性解读,认为愚公的确很“愚”,挖山不止远不如搬家来的聪明便捷。试问毛主席在抗日战争时期用《愚公移山》的寓言鼓舞全党全军和全民坚持抗战,难道可以变成聪明者的逃逸吗?《愚公移山》的寓意是非常明显的,是不能被曲解的;主流价值观的解读是不能随便被篡改的。还有一些教学观摩中教师追求创新,“亲情测试”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我们不否定老师在习作教学中,为了让学生
写出真情实感所作的创新设计,但是,作为教育者应该认识到孩子对生命和亲情的理解有非常不成熟和脆弱的一面,用孩子们的不成熟和脆弱来做测 试,的确有某种“残忍”的味道。教学方法的创新应该遵循教育 的大原则,遵
循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即:不违背教育者尊重和呵护儿童心理安全的大前提,这是教育主流价值的底线。
在课改过程中,的确有不少的理念创新,但是理念还远不是真理,它们能否正确指导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能否纳入到我们当代语文主流文化中,都是值得警惕和思考的问题。记得课改初期,有一个语文教学课例登载在权威教育杂志上。某语文老师走进教室,准备给同学们上《小山羊》这一课,她刚走上讲台,只听教室窗外传来消防车的警笛声,同学们被这突如其来的警笛声所吸引,呼啦啦离开座位,趴在临街的窗户上,好奇地观看消防车,边看还边议论。按常理老师应加以制止,让同学们回到课堂,认真地学《小山羊》这一课,可是老师没有这样做。她意识到此时的“消防车”可能更适合作为一种绝好的课程资源来加以利用,于是,她因势利导,让同学们围绕着“消防车”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听说读写训练课。这个课例应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程“以学定教”的理念,但是,这种教改(其实是随意性)的极端做法是否值得普遍提倡和推广?这种教学模式是否可以真正成为当代语文主流文化的价值选择?语文教学是一个有计划、有组织、有监控和有评价标准的严谨的严肃的教育行为,我们必须摒弃让幼稚的学生牵着鼻子走的所谓教学理念,我们必须坚守目标明确、计划周密、组织有序、监控到位、有评价标准的当代语文主流文化的价值选择,确保在课改的过程中不迷失当代语文的品质。
在网络、形象、价值多元充斥的时代,如何坚守当代语文阅读经典的价值选择、如何坚守符号系统的价值选择、如何坚守主流文化的价值选择,是摆在我们师生面前,尤其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不可回避的新课题,笔者只想通过这点肤浅的思考,抛砖引玉,使更加多的有识之士来关注我们当代语文的价值选择。
第五篇:浅析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问题
浅析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问题
摘要:价值取向的合理化是进步人类的信念。价值取向作为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形式指引着人类的思想与行动。基于价值观的社会依附性,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随着社会额进步和国家的发展也发生了一些嬗变。在分析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时,要对不积极价值观从价值评价角度分析其消极性并予以正确对待。关键词:价值取向大学生的价值观价值评价角度
正文:大学生,自古以来就是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虽然不同朝代名称不同,但其在社会上永远都是众人关注的对象。随着学识的积累,我们这群大学生也遇到了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各种困惑,感受到了庞大的队伍给自身带来的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是我们脱胎换骨的时期,很多人在大学蜕变,日趋成熟,也有少部分人走向堕落。他们面对生活所采取额不同方式与他们都养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
价值取向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指的是一定主题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或关系中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体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价值取向具有实践品格,他的突出作用是决定和支配主题的价值选择,所以对主体自身,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他主题均有重大影响。
价值观时指一个人对周围事物(包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