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小说《菊花》有感
读约翰·斯坦贝克的短篇小说《菊花》
(2008-06-10 01:59:43)标签: 杂谈 转载
▼
难圆的梦
———读约翰·斯坦贝克的短篇小说《菊花》
郑玲玲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新乡453007)摘 要:《菊花》是约翰·斯坦贝克短篇小说中体现其卓越文学成就的一篇力作。本文从构成小说要素中的环
境、象征、人物等方面解读其女主人公———爱丽莎·艾伦的心理成长过程,探讨其蕴涵的女性主义思想。
关键词:菊花;象征;人物;女性主义
中图分类号: I10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4916(2006)0420089203 A dream rea lized with d iff iculty———Read ing John Ste inbeck’s novel the Crysan themum s ZHENG L ing2ling(Henan NormalUniversity, Xinxiang 453007, China)Abstract: The Crysanthemums is one of John Steinbeck’s famous novels.This novel p resents a story about a female2 Elisa Allen.From the aspects of setting, symbols and character , this article tries to exp lore the growth p rocess of Elisa’
s personality and finds out the rich feministmeanings behind it.Key words: the crysanthemums;setting symbols;character;feministmeaning
约翰·斯坦贝克(John.Steinbeck, 1902 ~ 1968)是美国20世纪上半叶著名的小说家,他曾写过
不少短篇小说,《菊花》(the chrysanthemums)[ 1 ]便是 其中的一篇杰作。《菊花》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故 事发生在斯坦贝克的故乡———南加州的萨利纳斯峡 谷。女主人公爱丽莎·艾伦是一位能干的35岁的家 庭主妇,她十分擅长种菊花,和丈夫亨利一起过着一 种平淡如水的生活。但平淡的生活压制不了爱丽莎 内心充满的勇气和渴望,她向往外面的世界,渴望走 出峡谷去领略生活的风光。她的这种渴望在碰到一 位四处流浪,过着自由生活的补锅匠后变得更加强 烈。但故事的结局却是悲剧性的。爱丽莎送给补锅 匠的菊花被弃之路旁,她对男性世界彻底绝望,她的 梦想也随之破灭。小说开篇渲染的环境气氛,标题 《菊花》的象征意义以及斯坦贝克着力塑造的爱丽莎 的人物形象,都蕴涵着女性主义思想。正是这三方面 的共同作用,才推动了爱丽莎心理活动的发展,使其 女性身份由被界定到自我发现的完成。1 氛围的暗示
斯坦贝克把故事的发生地定在萨利纳斯峡谷,然 而,他呈现给读者的并不是峡谷的旖旎风光,而是一 副沉闷的备受压抑的画面。“厚重的,灰蒙蒙的法兰 绒般的冬雾紧紧笼罩着萨利纳斯峡谷,仿佛要与天 空,与外部的整个世界隔绝开一样”,而“这冬雾像扣 在山峰上的铁锅,使得整个峡谷看起来像一个紧密扣 实的锅盖”。“紧紧笼罩”,“锅盖”,“紧密扣实的铁 锅”,以及紧接着的“苍白的冷冷的阳光”,“焦黄的柳 树叶子”等意象词无不暗示着爱丽莎生活的地方是 多么的萧条衰败而毫无生机。它衬托出当时的社会 环境或者说当时社会的大气候给人的一种压抑,无形 中摧残着女性内心的渴望,使她们像爱丽莎一样迷失 了本该属于自己的女性身份。在男权统治的社会里, 她们不得不安于“家庭中的天使”一般的角色。“社会认为真正的女性应该是虔诚的,纯洁的, 顺从的,持家有术和深居简出的,并将此定义强加于 女性身上。”这里的“社会”当然是指男权统治下的社 会,它将女性身份狭窄地界定在女性个体与父权制家
庭之间。很显然,故事开端的爱丽莎就是这样一位被界定的女性。家庭就是她的人生舞台,屋舍被打扫得
“一尘不染”,窗户擦得“光亮夺目”,甚至放在前门台 阶上的草垫子都是干干净净的。由此可见,爱丽莎是 一位十分称职的家庭主妇,但她又与一般的家庭妇女 不同。她生活在这么一个闭塞的环境里,除了家务事 和种菊花之外没有其它事可做。因此,她向往外面的 世界,渴望出去透透气。但遗憾的是,她所生活的世 界是男人给定的,外面的世界是男人的,哪有属于她 或者说整个女人的世界呢? 所以,故事开端所渲染的 消极与沉闷意在暗示:女人们深陷于一个被男人包围 着的无望的境地,她们想挣扎、摆脱,但那微弱的向往 自由的呐喊声终究被湮没在男人的包围中,包括爱丽 莎在内的女人的梦想必然会破灭。2 “菊花”的寓意
小说将“菊花”作为标题,说明其具有不同寻常 的作用。而以“菊花”为切入点评论此篇小说的文章 也不少:新西娅·比利(Cynthia B ily)认为,爱丽莎和 菊花的关系是生态女性主义的体现;托马斯(Leroy Thomas)则从性需要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爱丽莎种菊 花的行为特征;马科斯(MordecaiMarcus)认为,菊花 弥补了爱丽莎与亨利婚姻中孩子形象的缺失等[ 2 ]。本文仅从菊花的象征意义来探讨菊花与爱丽莎的关 系。小说中的爱丽莎在当时,社会的男人眼中可谓典 型的好女人形象,她善于操持家务,里里外外都收拾 得很干净。更重要的是,她还是种菊花的能手,但这 一点却不为男人们所称道。这是因为,在当时,对男 人们来说,种菊花还不如种水果来得实惠。而种菊花 对爱丽莎来说,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为料理菊 花,爱丽莎倾注了她几乎全部的情感与心血。她种的 菊花在附近一带是长得最好的,“直径足足有十英 寸”。当亨利谈论起她种的菊花时,爱丽莎的脸上, 乃至语调中都洋溢着沾沾自喜的骄傲。这是因为,从 某种意义上讲,菊花象征着爱丽莎的梦想和渴望,也 是她全部价值所在。她渴望外面无拘无束的世界,即 使自己走不出峡谷,只要她的菊花能被带出去,也就 等于自己走了出去。在她心里,菊花就是她自己。所 以,菊花备受爱丽莎的呵护、宠爱。同时菊花也象征 了爱丽莎作为女人的天真。爱丽莎之所以对外面的 世界充满向往,是因为她对男性世界充满了好奇,她 渴望走出去,总以为外面的男性世界能够接纳她。但 男人们既然已经为女人们界定好了身份,当然也就不 希望她们能逾越这个身份。故事的结尾,爱丽莎送去 的菊花竟被补锅匠弃之路旁,而花盆却被拿走了。至 此,男人的自私、虚伪、欺诈已经完全打碎了爱丽莎的 梦想,也摧毁了她的天真。事实上,不管菊花是代表 爱丽莎的梦想也好,还是天真也罢,其结局只有一种: 破灭。也就是说,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总是处于被打 击被摧残的弱者地位,女人是属于男人的,在男人心 目中,女人是没有感情、没有发言权的[ 3 ]。3 爱丽莎的心理发展过程
冰心先生曾在《<关于女人>后记》中说过:“世 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个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
‘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所以,女 人是整个生命世界的一半,缺少了女人,这个世界就 会残缺。女人与男人是站在同一水平线上的。但遗 憾的是,在男人居统治地位的世界里,女人一直处于 被剥削、被压迫的境地,她们被遮蔽在男人身后,成为 一个沉默的代名词。但女人毕竟在成长,她们不会总 是“沉默”。美国著名的女性主义作家伊莱恩·肖瓦 尔特(Elaine Showalter)从女性经历的角度出发,对 由女人组成的文学亚文化进行了三个发展阶段的定
义[ 4 ] :(1)对主流传统流行模式的模仿以及对其艺术 标准和社会角色观点的内化。(2)对这些标准和价 值观的抗议。(3)自我发现阶段,这是摆脱了对对立 面的依赖之后向内在的转化,是对身份的寻找。而 《菊花》中爱丽莎的心理发展过程正好经历了这三个 阶段: 模仿(男人)———反抗(男人)———发现(自 我),只不过其间伴随着痛苦和挣扎而已。其实,在 爱丽莎的成长过程中,模仿阶段与反抗阶段的界限并 不分明,而是交叉进行的。一方面她希望自己能像男 人一样做想做的事;另一方面她又不满男人为女性设 定的角色,并试图挣脱这种角色的束缚。因此,她总 是在无意识地模仿,同时又在有意识地反抗。爱丽莎有一颗不安的心,正是这颗心才驱使她不 认同当时社会规定给女人的应该安于家庭,相夫教子 的戒律,她希望女人(至少她自己)可以从家庭走向 社会,走向外部世界,与男人平起平坐。这种强烈的 愿望从爱丽莎与补锅匠的一段对话中可见一斑: “(这种生活)肯定非常精彩,我希望女人也能过 这样的生活。”(爱丽莎)“对女人来说,这并不是合适的生活方式。”(补 锅匠)“你怎么知道? 你又怎能这样说?”(爱丽莎)在男权社会里,女人被捆绑在家庭牢笼中,她们
不仅要做各种家务琐事,还要照顾丈夫、孩子,即便是 活也是为了丈夫、孩子而活,完全失去了自我[ 5 ]。爱 丽莎并不想做这样的女人,她挣扎着要摆脱家庭的束 缚,但这谈何容易,她面对的敌人是如此的强大——— 一个由男人控制着的社会。
故事开头作者用“强壮”一词描绘了爱丽莎的外
貌,而她一身男性化的装扮,使其作为一个女人所应有的“温柔,文静,脆弱”等特质在她身上荡然无存。
或许爱丽莎在其潜意识中把自己当作了男人,希望自 己与男人一样,于是便有意无意地模仿着男人。殊不 知,女人要想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不一定要像男人 一样强壮,模仿男人事实上就是在迎合男权统治社会 的价值体系,这样无形中使得女人成为一种虚无,一
种“空洞的能指”[ 6 ] ,不利于女性价值体系的形成,甚 至会阻碍女性身份的找寻。
故事中的爱丽莎与亨利并没有孩子,“母亲”被 认为是一个女人的天职,但爱丽莎并没去履行她,这 或许是爱丽莎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无言反抗。当亨利 向爱丽莎炫耀他生意上的成功时,爱丽莎的回答可谓 精辟:“好,对你而言!”是的,成功是你的,却不是我 的。她不愿把自己看作是丈夫的附属品,和丈夫与荣 俱荣、与损俱损。而当亨利提议去镇上吃顿饭,看个 画展以庆祝生意成功时,那种商量的语气———“我 想”,“你看呢”,这些字眼似乎在表明亨利对爱丽莎 的尊重以及他们之间的平等地位。但小说结尾时,亨 利的一句一针见血的话语却道出了他们之间的主从 关系:“我应该经常带你去镇上吃顿饭,这样对我们 俩都好。”爱丽莎想要出门还得由作为丈夫的亨利领 着才行,这是多么残酷,又多么不公平啊!不管你多 有能耐,你只能跟随在男人身后,这仅仅因为你是女 人[ 7 ]!对此,爱丽莎一方面靠模仿男人来证明自己并不 比他们差;一方面又忍不住反抗这样的不公平。正是 在这种愤愤不平中,才促使爱丽莎的心理活动发展到 一个崭新阶段———寻找自我。转折点就是当补锅匠 把她的菊花带走之后。菊花代表着她的梦想,菊花走 出去了,爱丽莎的梦想在某种程度上也实现了,而潜 藏在她内心的作为女性的灵魂也复苏了。“她回到 屋里洗澡,准备与丈夫去镇上吃饭。当她擦干身子站 在起居室里的一面镜子前时,她观察着自己的身体, 她收紧腹部,然后长出一口气,她转过身子从背后看 她的肩膀。”此时的爱丽莎对自己身体的认知欲望格 外强烈,在镜子中反观自己,力图通过自己的目光来 认识自己的躯体,正视并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发现和鉴 赏自己的身体,重新发现和找回女性丢失和被淹没的 自我。这时的她已发现了自我,虽然肉体上的她不能 摆脱男权社会的束缚,但精神上的她至少是独立的, 也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里不再是男人与女 人的两性战争,而是她一个人的战争,一个人的战争 没有输赢,只有漫长的自相交战过程,而人性的矛盾 本质使爱丽莎在自我审视中前行,但同时又在自我发 现中徘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却不知自己应怎 样得到[ 8 ]。在去镇上的途中,她看到被补锅匠弃之 路旁的菊花之后:“她像老女人一样哀哀地哭泣着。” 此时的爱丽莎更清楚地意识到:男人的世界不容许女 人踏入,女人的价值对男人来说微不足道,根本不被 男人重视。至此,爱丽莎的梦,爱丽莎的天真被彻底 击碎了,取而代之的是她的自省、顿悟,以及她无助的 徘徊[ 9 ]。4 结语
爱丽莎在模仿与反抗的痛苦挣扎中,完成了她的 自省,但自省之后,爱丽莎作为一个女人未来的路该 怎么走呢? 一连串的问号摆在她的面前。法国女权 主义批评家西蒙·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曾经说过:“为了要做一个独立的人,和男人一样平等,女人一定要走进男人的世界,正如男人也要走进
女人的世界一样,一切应该是完全对等的交流。”[ 10 ] 提出类似观点的还有美国黑人女作家爱丽丝·沃克(AliceWalker),她不主张女人与男人对立起来,而主 张建立一个两性和谐的社会。这样的社会不仅需要 女人们的努力,也需要男人们的参与。但在那个以男 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男人们愿意或者说会和女人们 一起共同努力来实现这个目标吗? 参考文献: [ 1 ] Fan Dongsheng.The Chrysanthemums [M ].ShangHai : Do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4.[ 2 ] Guerin,Wilfred L.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 roaches to Literature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 3 ] Shwalter, Elaine.A literature of Their Own: BritainWomen Novel2 ists from Bronte to Lessing[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 4 ] 鲍晓兰.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价[M ].北京:三联书店, 1995.[ 5 ] 姜淑琴,严启刚.简析《菊花》的叙事结构[ J ].外国文学, 2005(4): 38.[ 6 ] 林 斌.从嘉莉形象看德莱塞的女性观及其内在矛盾性[ J ].外 国文学研究, 2003(2): 66.[ 7 ] 翟艳霞.渴望的目光,自由的呼唤———评约翰·斯坦贝克短篇 小说《菊花》[ J ].河南大学学报, 2005(4): 88.[ 8 ] 李有亮.给男人命名:二十世纪女性文学中男权批判意识的流 变[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9 ] 李宜燮,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 10 ] [法]西蒙·德·波伏娃.第二性,女人[M ].长沙:湖南出版 社, 1986.
第二篇:读《鲁迅小说》有感
读《鲁迅小说》有感
读完《鲁迅小说》,至今还意犹未尽,这本书有分为《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怀旧》四个小说集,全书内容结构严谨,通俗易懂,语句精炼,极富幽默又带有讽刺意味,愤怒而又带有鼓劲的语气,激励着当时沉睡的中国人。带有指责和批评的语言,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同时也表明了鲁迅先生急切地希望沉睡中的巨龙——中国,早日苏醒,重振我中华雄威!这本书中有些文章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如《故乡》、《药》、《祝福》、《肥皂》和《孔乙己》等等。
当我读完鲁迅先生的《鲁迅小说》这本书的时候,更增添了我对鲁迅先生深层次的了解和崇敬。透过《鲁迅小说》里所有文章内容的背后,我看到了作者的用心良苦和文章的真正内涵。一口气读完它方知:鲁迅先生的《呐喊》,旨在感召当时的中国人民能够迅速觉醒过来,为一个全新的中国而抗争。鲁迅先生的《彷徨》,虽然反映了鲁迅在20年代中期的思想苦闷,更多的注意了知识分子的痛苦和挣扎,但也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找出路的可贵精神。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篇》,“是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其中,属于神话题材的有《补天》、《奔月》,属于传说题材的有《理水》、《铸剑》,属于历史题材的有《采薇》、《出关》、《非攻》、《起死》。
我最喜欢读鲁迅的《彷徨》这一小说集,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祝福》是《彷徨》中的名篇,里面有一个我们众所周知的人物——祥林嫂,这个悲剧的化身,历尽了尘世间所有的痛苦,带着满心的屈辱与伤害,终是离开了我们。为什么说是“终”?她的死,是偶然中的一个必然。即便她没有寻死的意愿,即便她还有生存下去的意念,她还是会被社会中那只无情的,黑暗的手所杀害。我不知道祥林嫂最终是死于何种原因,我只能揣测,她在闭上眼的最后一刻应该是没有忘记微笑罢。祥林嫂在生活中受尽苦难,历尽嘲讽,在封建礼教冷血的狞笑中步履艰难地走着。这时候,死亡对她来说,已不再是恐惧。在现实的痛楚里,死对她来说更像是一种解脱。她死了,我想,她是看到了安琪儿美丽的微笑了。当岁月的蹉跎将两鬓白霜吹进她的发,我想,她是看到了解脱的光点„„
现在这个提倡“计划生育”的时代中,我们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个个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父母无不是“捧在手中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然而,在糖罐中长大的我们,却是有许多悲凉。不可否认,每个孩子都渴望被关爱,但在被关爱的过程中,却是既享受又害怕。我们得到的越多,就害怕得越厉害。我们怕自己不够好,给不了、做不到父母所期望的。我们理解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真的理解。我们当然在努力,再努力,努力使自己看不到父母失望的表情。可,沉浮风景。
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到处可见“沉浮风景”。有人浮起来,就必有人沉下去;有人在笑,就会有人哭泣。我们也许真的不是很惧怕失败,我们只是害怕失去。失去父母鼓励的微笑,失去爬起来的信心。关爱,期望,学业,考试,升学„„太多太多,压迫着我们。我们都承受着应试教育给我们的种种压力。它束缚着我们,就好比束缚着祥林嫂的封建礼教,让我们身不由己,让我们意识到竞争的残酷——你不去踩别人,就要被人踩。但同时,我们却也在拥护着应试制度,认为那是现在最公平的方式,每天每天地用功。达尔文是对的——“适者生
存”。我们都在尽力让自己适应,适应充满压力的生活,适应残酷的竞争,适应让自己更强壮与强大。
这里,我们的悲伤没有泪。
鲁迅先生的小说没有华丽的语言,故事也并不引入入胜,他的作品里,表现的是他那忧国忧民的民族责任感,是他对中华民族的深深热爱。他的作品尖锐有力评击地评击了不合理的封建制度,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他的言语犀利,像尖刀一样直刺敌人的心脏。
第三篇:读卡夫卡小说有感
读卡夫卡
卡夫卡一直是我很钟爱的一个作家——写出这句话时,我突然感觉自己是那么的附庸风雅。是啊,他的作品,我连一篇都没有真正读懂过,谈何钟爱。卡夫卡的作品,情节是那样的支离破碎,逻辑是那样的不合常理,思路是那样的断断续续,主题是那样的曲折晦涩。面对他的文字,我就像面对着一堵昏暗且高大的墙,知道墙后面有无尽美好的风光,而我却只能抬着头眼巴巴地看看,望洋兴叹。然而,他的文字,给我的感觉是那么有味道。在他那象征意义极强的文字里,我仿佛能感受到他那种喷薄的生命力和对文字艺术的狂热追求。所以罢,我还是打算在这里写一点关于卡夫卡的东西,既是宣泄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是表达对这名伟大作家的敬仰之情。
鉴于卡夫卡的长篇要表达的东西过于纷繁复杂、难以阐明,我挑三篇卡夫卡的短篇,说一说自己的读后感。
第一篇是《骑桶者》。小说讲述了一个穷得买不起煤的人(第一人称“我”)想去向煤店老板借煤,他不是拎着桶去,而是骑着桶飞着去的。结果,非但没借到煤,反而被老板娘的围裙扇到了冰山地区。小说的情节十分简单,但是他所虚构的场景是荒诞甚至带着几分滑稽的。我初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不知道卡夫卡写了什么。我在心里问自己:为什么“我”要用骑着木桶这样奇异的方式去借煤?为什么“我”借煤会失败?
文章原文说:“怎样前去无疑会决定此行的结果,所以我骑着煤桶去。像骑士那样,我双手抓住桶把手„„”文中的“我”,自卑,惶恐,却又极力地想让自己这样乞丐式的行为变得体面些,他把自己想象成骑士,用如骑士般的姿态前去借煤。但他只是个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无论姿态是否像骑士,他的灵魂始终是蜷缩着畏缩着的。他没有与老板娘正面交流过,他的畏惧心理使他的话与教堂的晚钟声响混合在一起,让人听不真切。而且,他飞在空中,这样的交流方式也让他的处境更加困窘。他借煤是注定失败的,并且,这个失败不能怪别人,只能归咎于他自己。
文章的最后,老板娘说 “外面什么也没有;我什么也没有看到,什么也没有听到”,还用围裙扇走了“我”。这暗示出借煤的失败其实是一次人与人交流的失败。扇到冰山区,这夸张的手法里,突显的是“我”对现实世界的畏惧和彻底弃绝。
这篇小说似乎有点黑色幽默,耐人寻味。在小说似真似幻的氛围中,我不禁想到,是否我自己和这个世界也是格格不入?是否我也在抗拒着什么?是否外在明朗阳光的我,也只是小心翼翼地蜷缩着,不能很好的融入这个世界中?
第二篇是《地洞》。它同样也是以第一人称“我”作为小说叙述主角。“我”是一行将年老的动物,“我”建造了一个地洞,打算在此度过余生。文中充斥着大段大段“我”的矛盾、焦虑、复杂的心理活动。比如,“我”只是防守型的小民,“对任何一种比较认真的进攻,我都准备退让”,从这一目的出发,减少地洞与外界的接触面无疑是必要的,然而地洞像病毒一样地蔓延扩散;一次 “我”为了确证地洞入口的安全而进行的外出考察,这是一次奇特的经历,是小说的高潮,然而这不是一次愉快的旅行,“我”陷入了“困境”„„ 地洞内的一切设施的作用全是模棱两可,难以理解的。“我”的每一项行动都处在矛盾中,“我”像钟摆一样地来回奔忙,时刻处于不安中。
《地洞》通过对小动物心理状态的描述,惟妙惟肖的写出了资本主义社会里小人物终日战战兢兢,没有依靠的恐惧心境。“生活中有种种可能性,而在一切可能性中反映出来的只是自身存在的一种无法逃脱的不可能性。”卡夫卡如是说。这样的人生观世界观,是虚妄的,是另类的,他血液中有对永恒的强烈渴望,他的脉搏里是对孤独的默默抗争。
艺术家的悲凉就在于这个现实的世界,和他们理想的世界有着太大差距。他们的癫狂他们的咆哮,是不被人理解的。他们宁可去放纵去沉沦,也不愿自己的灵魂受哪怕只是一点的玷污。他们或许是生活的弱者,但是他们生命的激情是无与伦比的。第三篇是《变形记》。一天早晨醒来,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母亲看到他的模样晕了过去,父亲哭了起来。格里高尔还因为这个丢掉了饭碗。格里高尔由人变虫以后,家庭的经济越来越困难,父亲、母亲、妹妹都出去工作,但还无法解决经济困难问题。为此,格里高尔心中非常伤心、惭愧。渐渐地,一家人的脾气都暴躁起来,格里高尔的心理负担也越来越重。终于,在一个“窗外的世界透进第一道阳光”的早晨,格里高尔的头无力地垂下,鼻孔里呼出了最后一丝气息,离开了人世。
小说荒诞的情节中,赤裸裸地揭示人与人之间表面上亲亲热热,内心里却极为孤独和陌生的实质,生动而深刻地讽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小说的结尾令我心头为之一颤,我如鲠在喉,有种想说什么又说不出来的难受。格里高尔在挣扎中死去了,生活又变回了原来的模样,甚至比原来还要美好。格里高尔就像是被忘记了就像是不曾存在。以前的生活,不过是幻觉。在一场闹剧过后,生活又回归本初。这种人与人的维系,是多么令人心寒。卡夫卡用他手中的笔,写出了这辛辣的一笔。
卡夫卡为我们描绘出的一幅幅画卷让我们感到一阵阵震惊和恐惧,因为他仿佛在为人类的明天敲起阵阵急促的警钟,他为人类的未来担忧。我始终相信,每位读者在读卡夫卡时都会有自己的感触、理解、认识、联想,并且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在这里,只是“成一家之言”,寥寥几字,不值一提。
第四篇:读金庸小说有感
读金庸小说有感
还记得接触的第一本金庸小说我记得是《血溅迷宫图》当时不知是谁写的,且只是短篇,没想到读下去一发不可收拾,毫无间隙的读完了,随后就没读过他的小说,直到后来高三时读了《笑傲江湖》以后,渐渐迷上了他的小说。后来也就知道原来我读的第一本叫作《白马啸西风》,且是“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一个“白”字而已。随后又读了“倚”、“连”、“书”直到我现我读完了金庸的十四部小说且加上一本《越女剑》,有的还读了几遍,我是个不喜欢重复的人,但回想起那个情节之时却不免要回头多看几眼,深究其原因,甚至是心理变化,却甚是精彩。
后来读的次数多了,有时就会不知不觉中融入小说之中,当然这就不免有些许感触,为的那小说中主人公的遭遇而扼腕叹息,或为那百折回肠的情节而赞叹,也为那书中所传颂的精神产生共鸣,现例举几例希望可以共勉一二!
天龙八部这本书可谓集金庸小说之大成,其势甚宏,主人公萧峰可说是近乎完美的天神般人物,但对于其死每次读来都不尽扼腕叹息!英雄终究不是神,终有英雄的悲剧,萧峰虽为大宋所容,但不却不为本族所容更不为自己良心所容,那一刀终究还是下去了,何其豪迈,便是英雄,生,轰轰烈烈,死,亦当为鬼雄!是男儿也复有柔情,或许这一刀切去了兄弟,切去了众位豪杰,确把阿朱拉的近了,只不免塞上牛羊空许约,看不到羊边马儿走,幽幽水边流,美人英雄离去,空怅惘!
从这里我读懂了何为兄弟之义,又何为舍己而救万民于水火的菩萨心肠。连城诀虽为金庸的中篇小说,却不失为精品。主人公狄云朴素憨厚的性格令人过目不忘,然拜金者那种为夺财宝而透露出阴险奸诈残忍又使人观之胆寒,有为了财宝把女儿活活憋死在棺材里凌退思,有为了财宝不惜牺牲女儿终生幸福的戚长发,更有为了偷生而食结义兄长尸体的,其行为何其卑劣,其用心何其恨毒,其手法又何其老辣,但最后还不是一个个弄得不得好死,得到的却是有毒的金钱!细想来,却不禁痴痴一笑,一生之中要那么多钱“干嘛,又何必提心吊胆费尽心机去赚那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金钱!
从这里我读懂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生性豁达,放荡不羁,豪气干云,嗜酒如命,此何者也,令狐冲也!令狐冲是天生的隐士,一生之中只觉得能娶到小师妹就很幸福,可事与愿违,他有很多常人的悲哀,林平之横刀夺爱,师父师娘猜忌,内力尽失,却不得以酒消愁,愁断肠,用此种方法来作贱自己,此作法更接近于常人,所以令狐冲深得读者喜爱。他或许有点像张无忌有时会顺从自己的命运,但却比他强的多,豁达的他不曾为小事萦怀,于一正一邪之间傲然独立,此才是真性情男儿!
从这里我读懂了“拿得起,放得下,才男儿真本色也”。
当一十六弹指一挥间轻轻走过,一个大侠带着一颗几许幽怨,几许期盼的心和一只不知活了多少岁的巨雕在南海之畔苦苦等待,去等着那飘逸洒脱的仙子,而当等来的是一场空时,心口像锤击一样,去绝情谷吗?只能空想倩影,去找吧,去追日落吧只盼这落日不要落下,不要把这仅有的希望带走,然而终究还是落了,如同心的落幕无声无息却已经死去,惟有一跳以殉那纯洁的仙子,就是这跳看到了爱的真诚,看到了重逢的希望,杨过这位孤傲的侠者,痴情一片,惟别而已,黯然销魂,侠之风流唯君尔!
从这里我读懂了什么叫从一而终的爱情。随着读书的深入,我开始读他的一些评论本,以及各位大家对其中人物的剖析,原来发现这不仅是一种娱乐,或许还称不上是玩物丧志吧。从我而言我对金庸小说不敢妄下断言,不免贻笑大方。但其情节之精,构思之巧,语言之美,是其他小说家不可同日而语的。虽说有金(金庸)古(古龙)柳(柳残生),却说柳残生吧名字都不大响亮又怎见其小说高明之处;读古龙之书却有一种紧促之感,因为古龙惯用短句有气势,究其文化底蕴,气势之大却不免稍逊一筹;且说梁羽生吧,其小说可谓虎头蛇尾,往往看了前章就会知道后章,他的小说在我看来只能是散文化的语言很优美,却很空洞。
且金庸小说惯用历史为载体,往往能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其文章总是处处弥漫着浓烈的传统文化色彩,再者其小说人物形形色色,读其书,似走进一个个精神世界,总有一个人物能在自己身上找到印证。从这里我们读的不仅仅是小说的情节,感受的也不仅仅是其文化底蕴的深厚,更多的是我们能从主人公身上吸取的那种遇困难越挫越勇,正直,知足常乐的品质,小说人物可以死,但其精神却是永存!
第五篇:读《契诃夫小说》有感
读《契诃夫短篇小说》有感
冬至刚刚过去,而人们欢雀的气息也随之而消之慢慢。孤寂的世界突然因一本《契诃夫短篇小说》而变得活跃起来。
在我看来契诃夫写的短篇小说精悍程度也不亚于我国的鲁迅之作。当然,他被称为世界文学的“短篇小说”之王。笔色也可谓幽默而更加带有讽评之味。通读他的著作便可得知当时俄国黑暗阴森的现境而种种资本主义的陋习也笔笔皆见。而想想我国封建民俗的陋习比之,则皆是世界文坛的一角。
在《在理发铺》里,主人公因家庭的贫困而把女儿许配给一个富老头。不顾女儿与发铺主人公的情感先不说,而仅仅因发铺为自己理发收费便留半个头······此等吝啬之处,贪财之度在契诃夫的笔下揭露得淋漓尽致。这充分表达出当时资本主义民众小资产阶级的丑陋本像。那种资本,那种金钱的社会里已将每个公民的血液洗礼,那种肮脏已灌输如每个公民的心田。契诃夫在这篇小说中处处都是对话,动作的描写,所刻画得行形象不仅使读者当时如在看的一面镜子,而更是俄国时代的镜子。
如契诃夫在《苦恼》所勾勒的主人公一样,他无不一处使你想起鲁迅作品中的《祝福》中的主人公祥林嫂一样。主人公的遭遇先是丧妻,后是丧子,最后连他的小儿子也在一场大病中死去。而内心悲痛的自己处处倾诉,结果除了几个听了自己的倾诉半路嗷嗷大哭之外,中断不得。男人根本连听都不听。他的寂寞也只有在寒冷的冬天牵着他那辆破车——沉思。而宁可拉一个顾客以最低的价钱,为的是想跟
别人倾诉。而事实上招来的是满目讽笑。最后,不得不跟自己的瘦马倾诉,并且更是津津有味。总是那句:哎,我的最小的儿子,在上个星期在医院里死了····这时无不一时使我想起祥林嫂的话语——哎!我真傻!···确切的说这篇小说所存在的现象更不亚于我国当时农民的贫苦程度。由此看来,落后是富有的必经阶段,而各国的国情不一样,当然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愚昧。
资本主义又怎样呢?
通过契诃夫的笔墨散发的也是浓浓的血腥和压迫。虽然鄙只知其内情的皮毛而已,甚至连皮毛的万分之一都不到,但事实便是见证:如西方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至今还处于水深火热的泡影之中度过,这有证明什么呢?
最后我不得不表明我的观点:契诃夫的伟大是无可置疑的,我也不得不感谢他,但他却不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其真正目的是想说我们的国家是神圣的,我们的民众弊端个性的。所以我们要振兴中华,并非是过分的揪自己的小辫子,适可而止,重在兴华!!
----萧雨
2008.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