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毛泽东诗词看中国革命
从毛泽东诗词看中国革命
有人说,不了解毛泽东,就不可能了解二十世纪的中国革命。今天,就让我们通过欣赏毛泽东的一些诗词,来了解一下毛泽东其人,来感受一下中国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艰难曲折和波澜壮阔。
(一)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919-1927年)
1919-1927年是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革命的中心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其突出特点是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共同推动国民大革命的进行。这一时期,毛泽东参加过中共“一大”、“三大”和国民党“一大”,并先后担任一些重要的职务;在国民大革命中,已经开始关注农民运动,被称为“农民运动的王”。这一时期毛泽东的诗词主要有四首,分别是《虞美人?枕上》《贺新郎?别友》《沁园春?长沙》《菩萨蛮﹒黄鹤楼》等。我们主要介绍后两首。
第一首:《沁园春?长沙》
词中“忆往昔”的内容,是作者回忆在长沙一师求学期间,与同学们一块畅游湘江、针砭时政的情景。而词中的“怅”则引出了作者的困惑:“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联系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形势,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困惑?
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主要讨论国共合作问题,但关于合作后的领导权问题,这次大会并没有明确规定。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但从合作开始,共产党就一直受到国民党右派的排挤。这首词写作的背景就是1925年,因受国民党右派的排挤,作者回乡一面“养病”,一面组织农民运动,其间遭到当局捕拿而潜入长沙,故地重游情景。作者的担忧很快变成了现实。一首《菩萨蛮?黄鹤楼》体现了大革命失败前夕作者凄凉的心情。第二首:《菩萨蛮?黄鹤楼》
茫茫、沉沉、莽苍苍、锁,几个字眼勾勒了一副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画面,令人压抑的笔调,表达了一种苍凉的心情。联系1927年春大革命的形势,作者的心情为什么如此沉重? 1927年春,国民党右派公开叛变革命,向共产党和革命志士举起了屠刀;而党内陈独秀仍然把持政权,右派投降主义日趋严重,大革命处于失败的前夕,所以作者心情沉重,一时不知如何是好。随后,汪精卫也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一场轰轰烈烈的前所未有的大革命就这样落下了帷幕。正所谓“其兴也勃矣,其亡也忽矣”。路在何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似暴风雨来临前的声声惊雷,给布满阴霾的中国大地又送来了丝丝希望。
﹙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27-1937年)
1927—1937年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艰难地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并从幼稚走向成熟。同时,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局势也逐渐由内战走向抗日。
这时期也是革命最艰难的时期,革命道路的坎坷,个人命运的沉浮,战争环境的艰难,战斗场面的惨烈,给了诗人更多的灵感,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也应运而生。存在决定意识,此时毛泽东的诗词,既有对革命斗争写实般的记载,如《西江月?秋收起义》《西江月?井冈山》《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七律?长征》等,又有因个人命运的沉浮而引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如《十六字令三首》《清平乐?六盘山》等,又有对人物的讴歌赞美,如《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临江仙?给丁玲同志》等。因此这一时期也是毛泽东创作诗的高峰期。我们主要来看五首,分别是:《西江月?秋收起义》《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沁园春?雪》。第一首:《西江月?秋收起义》
这次起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公开地打出了自己的旗号──工农革命军;由于敌人力量强大,
第二篇:从毛泽东诗词看中国革命
从毛泽东诗词看中国革命 武陟一中 王天喜
有人说,不了解毛泽东,就不可能了解二十世纪的中国革命。今天,就让我们通过欣赏毛泽东的一些诗词,来了解一下毛泽东其人,来感受一下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和波澜壮阔。这里的革命指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一)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919年—1927年)
1919年—1927年是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要时期。这一 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革命的中心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其突出特点是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同推动国民大革命的进行。这一 时期,毛泽东参加过中共“一大”、“三大”和国民党“一大”,并先后担任一些重要的职务;在国民大革命中,已经开始关注农民运动,被称为“农民运动的王”。这一 时期毛泽东的诗词主要有四首,分别是《虞美人﹒枕上》、《贺新郎﹒别友》、《沁园春﹒长沙》、《菩萨蛮﹒黄鹤楼》等。我们主要介绍后两首。
第一首:《沁园春﹒长沙》
词中“忆往昔”的内容,是作者回忆在长沙一师求学期间,与同学们一块畅游湘江、针砭时政的情景。而词中的“怅”则引出了作者的困惑:“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结合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形势,想想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困惑?
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主要讨论国共合作问题,但关于合作后的领导权问题,这次大会并没有明确规定。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但从合作开始,共产党就一直受到国民党右派的排挤。这首词写作的背景就是1925年,因受国民党右派的排挤,作者回乡一面“养病”,一面组织农民运动,其间遭到湖南政府当局捕拿而潜入长沙,故地重游情景。作者的担忧很快变成了现实。一首《菩萨蛮﹒黄鹤楼》就体现了大革命失败前夕作者凄凉的心情。
第二首:《菩萨蛮﹒黄鹤楼》
茫茫、沉沉、莽苍苍、锁,几个字眼勾勒了一副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画面,令人压抑的笔调,表达了一种苍凉的心情。结合1927年春大革命的形势,想想作者的心情为什么如此沉重?
1927年春,国民党右派公开叛变革命,向共产党和革命志士举起了屠刀;而党内陈独秀仍然把持政权,右派投降主义日趋严重,大革命处于失败的前夕,所以作者心情沉重,一时不知如何是好。随后,汪精卫也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一场轰轰烈烈的前所未有的大革命就这样落下了帷幕。正所谓“其兴也勃矣,其亡也忽矣”。路在何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似暴风雨来临前的声声惊雷,给布满阴霾的中国大地又送来了丝丝希望。
﹙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27年—1937年)
1927年—1937年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艰难地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并从幼稚走向成熟。同时,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局势也逐渐由内战走向抗日。
这时期也是革命最艰难的时期,革命道路的坎坷,个人命运的沉浮,战争环境的艰难,战斗场面的惨烈,给了诗人更多的灵感,一 首首脍炙人口的诗也应运而生。存在决定意识,此时毛泽东的诗词,既有对革命斗争写实般的记载,如《西江月.秋收起义》、《西江月.井冈山》、《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七律.长征》等,又有因个人命运的沉浮而引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如《十六字令三首》、《清平乐.六盘山》等,又有对人物的讴歌赞美,如《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临江仙.给丁玲同志》等。因此这一 时期也是毛泽东创作诗的高峰期。我们主要来看五首,分别是:《西江月.秋收起义》、《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沁园春.雪》。
第一首:《西江月.秋收起义》
这次起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公开的打出了自己的旗号—工农革命军;由于敌人力量强大,起义军损失严重,毛泽东开始带领军队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创建了中国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井冈山,毛泽东领导军民,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终于使井冈山上的星星之火发展成为燎原之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使国民党大为恐慌。1930年—1933年,国民党先后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五次“围剿”。国民党与红军之间展开了一场“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毛泽东对次也作了史诗般的记载。
第二首:《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这首词写得痛快淋漓。词中提到“七百里驱十五日”,反映了红军作战的主要方式是以运动战为主。在共产党领导的五次“反围剿”的斗争中,前三次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胜利。第四次“反围剿”时毛泽东已经被剥夺了中央苏区军队的领导权,“左倾”错误在中央苏区占据着统治地位。但周恩来、朱德抵制了王明等人的错误指令,仍然执行毛泽东的军事路线,第四次“反围剿”也取得了胜利。而第五次“反围剿”是在博古、李德的领导下,执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结果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这也是红军长征的原因。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但一曲《忆秦娥娄山关》则又如柳暗花明,作者心情豁然开朗。
第三首:《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晨月、凄鸣的寒雁,哽咽的军号,细碎的马蹄声,把人引如悲壮萧杀的境地。而“从头越”,三字则陡露了作者瘦虎雄心之威,死地后生之勇。何为如铁雄关,今也要从头越过。想一想:作者的心情为什么如此豪迈?在正确与错误的对比中,历史重又选择了毛泽东。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领导。所以毛泽东的心情是豪迈的,遵义会议也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之后,毛泽东指挥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渡过金沙江,冲破敌人的包围圈;又继续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穿过大草地,进入甘肃、陕西。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身后的脚印,已化作了留给大地的诗行,如此惊心动魄的征程,总该给后人留下点什么?对毛泽东来说,最好的表达方式依然是写诗。于是,我们又听见了诗人的吟哦。
第四首:《七律.长征》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红军长征的路线。长征是什么?在作家魏巍的笔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在美国作家素尔兹.伯里笔下,长征是“前所未有”的事;在埃德加.斯诺的笔下,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在毛泽东笔下,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一完结,新局面也开始了”。1936年2月,毛泽东率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队东征时,到达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黄河时,适逢大雪。皑皑白雪把个西北高原盖得严严实实,这又激起了素爱白雪的毛泽东的无限诗兴。一首千古绝唱《沁园春.雪》便在陕北小小的窑洞里诞生了。
第五首:《沁园春.雪》
平生爱雪,正好置身于雪的世界,凭着雄奇的构思,给我们描绘了半个中国的雪色:内外茫茫的长城,顿失滔滔的大河,如银蛇逶迤的山群,似蜡像驱驰的高原;忽而又想到了红日照耀雪国的妖娆壮美。长征中牺牲的许多战士的身影一浮现出来了,一种荡气回肠的壮烈情怀化为意欲超出历代有为政治家的具体图像。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但真正让世人领略到毛泽东风骚独步的事发生在1945年的重庆。是啊,没有经历过艰难险阻,没有博古通今的文化积淀,怎能写出如此大气的诗篇?词中提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首词写于中央红军长征结束后,表达了作者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壮志。1958年,毛泽东在自注中提到,“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是啊,在毛泽东眼里,只有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革命,方才造出真正的风流人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史证明了这一点。我们来看第三篇“民族阵线,救国良方”。
(三)民族阵线,救国良方﹙1937年7月—1945年8月﹚
1937年7月-1945年8月是全民族抗战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斗争中得以巩固和扩大直至战争完全胜利。除了《四言.祭黄陵》和《五律.挽戴安澜将军》外,毛泽东很少写诗。但在这个时期,他理论方面的著作却很多,如《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写成的这些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理论基础。我们来看第四篇《天翻地覆慷而慨》。
﹙四﹚天翻地覆慷而慨﹙1945年8月—1949年10月﹚
1945年8月—1949年10月属于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这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艰难地指挥着全国的解放战争,先后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取得了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胜利,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这时期毛泽东的诗主要有三首:《五律.张冠道中》、《五律.喜闻捷报》、《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前两首描述的是作者离开延安后转战陕北时战斗的场面或战后的感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写于渡江战役后。诗中提到“不可沽名学霸王”,“霸王”指的是项羽。项羽先胜后败的严重教训,使得这位政治家诗人能够遇喜不亢,临胜不骄,不去怜悯毒蛇一 样的恶人,而择取彻底消灭顽敌,一统中国的历史必由之路。
(五)一唱雄鸡天下白(1949年—1956年)
1949年—1956年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彻底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并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了决定性胜利。这时期毛泽东的诗词主要有《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浪淘沙.北戴河》、《七律.和周世钊同志》、《五律.看山》、《七律.莫干山》、《七绝.五云山》、《水调歌头.游泳》。我们主要来看《水调歌头.游泳》这首词。一 阕《水调歌头.游泳》,道出了无限的乐趣和无穷的奥秘。毛泽东说这首词是赞美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词中提到“一桥飞架南北”中的“一桥”指的是武汉长江大桥,它是万里长江上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1955年9月开始修建,1957年10月建成通车。词中“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指的是三峡工程。经过几十年的论证,1994年三峡工程正式开工,2006年三峡大坝全线建成。由当时正成为现实的“一桥飞架南北”,而憧憬“高峡出平湖”,不正是毛泽东勃勃雄心的诗化吗?正象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所预言的“我们将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历史虽然经历了曲折,但历史最终证明了这一点。
可以说,毛泽东一生奋斗,一生有诗。正是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造就了政治家毛泽东;正是革命战争严酷悲壮,造就了军事家毛泽东;正是战争生涯的惊涛骇浪,造就了诗人毛泽东。毛泽东的诗词不仅是他个人的心理实录,它也见证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艰难历程。希望大家能喜欢毛泽东的诗词,更加深对中国革命的理解。
第三篇:从毛泽东诗词看毛泽东的思想脉络
从毛泽东诗词看毛泽东的思想脉络
摘要:毛泽东是一介伟人,具有多方面的卓异才能,如军事、哲学、文学、书法等。其诗词豪放大气,冠绝古今。由于个性真诚本色,许多佳作都能展现作者的思想脉络:高瞻远瞩,乐观浪漫,自信进取,坚持斗争,表现在个性风格、政治观、军事观和宇宙观之中,印证了“文如其人,诗为心声”的理论。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诗词;斗争;武装
引子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集革命家、哲学家、理论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和书法家于一身。曾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政治局主席和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一生历经大风大浪,每在危难之中力挽狂澜,拯救中共,其远见卓识、非凡魄力令人心折,晚年犯有严重政治错误,但过不掩功。
毛泽东生于农村,就读长沙,心怀天下,献身革命。于旧中国形势危颓之时,信奉马克思主义,凭一介书生身份参与革命斗争,坚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以农村包围城市,建立革命根据,开创一片新天地。其天分既高,卓然有识,自信乐观,高瞻远瞩。其老师兼岳父杨怀中教授对其期许甚高1。
毛泽东酷爱古典文学,除文章外,另有57首诗词传世。因其真诚本色,可根据“文如其人,诗为心声”的理论,一探其真实的思想理念和精神风貌!
一、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个性特征
从毛泽东的诗作,可以看出其内心强大的自信和对前途永不缺失的信心。即使身处革命低潮,濒临死亡绝境,也充满乐观,绝不见其委靡之态。
1910年,还在在韶山东山学校读书时,这个尚未走出大山,直面尘世的十七岁少年就写了一首《七古·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诗句透露出作者的冲天理想和远大志向:虽身小如蛙,却自喻为虎,养气沉寂,只待异日一飞冲天。年龄虽小,稚气未脱,初显霸气!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战略转移,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借《清平乐·会昌》,作者赋词寄情:“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指点江山,满怀兴致。即使在最艰难的长征途中,被几十万军队包围,《忆秦娥·娄山关》也只有悲壮:“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面对漫漫征途和暂时困境,毛泽东没有颓丧,愈挫愈勇,决心“而今迈步从头越”!1935年10月,红一、二、六方面军胜利会师陕北,毛泽东更是兴致高扬,连作《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和《清平乐·六盘山》三篇诗词,展现了“三军过后尽开颜”的喜悦、“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自信和“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壮志!
从毛泽东早期的《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1918年)“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沁园春·长沙》(1925年)“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沁 1杨怀中教授去世前曾致信湖南名流章士钊说:“吾郑重语君,二子(指毛泽东、蔡和森)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园春·雪》(1936年)“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到《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1965年5月)“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都体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这是作为一代英豪的独特性格。正是得益于永不言败的自信和坚韧,毛泽东才能开创新中国的伟大局面!
正如公木所言,即使在逆境中,“大革命失败前夕”,“形势危急”,“顺利少于困难不知多少倍”,毛泽东诗作始终“没有半点衰飒之气,没有丝毫低沉之感,而是恢宏、阔大、豪迈、雄浑,坚忍不拔,无坚不摧;而是永葆青春的真理精神,坚信正确路线之必然胜利。”[2]406
二、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浪漫大气、豪气干云的精神风格 自古浪漫主义者每有惊人之语。如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贺《梦天》“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而毛泽东则不遑多让,并有超越之势,尽显其高瞻远瞩、浪漫大气、豪气干云。
如“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十六字令三首》其三)、“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和“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其眼界横绝古今。
最令人惊奇的是毛泽东作于1964年的《贺新郎·读史》。“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千年历史,只一瞬之间。作者心胸何其阔大!“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诚然!
这种胸怀,从其《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的“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秭米”就已初露端倪,即在其《四言诗·祭母文》中,也未一味沉浸于哀伤之中,“五德荦荦,乃其大端。合其人格,如在上焉。”母亲对他的言传身教,他对母亲的真诚仰慕,可见母亲宽厚的胸襟对毛泽东的影响之深(他对父亲则更多以暴戾相抗),这正是成其为伟人的一种特质!
毛泽东非常喜欢宋玉的《大言赋》“方地为舆,圆天为盖,长剑耿介,倚天之外!”曾两次以狂草书写这几句2,这是爱其超拔天地的豪气。毛泽东对古代的诗词大家的偏爱,诗最爱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词最爱稼轩。据曾在中南海毛泽东故居图书管理小组工作过的张贻玖的统计,毛泽东圈画过的唐诗约600首,“三李”诗约占三分之一。他非常欣赏李白的浪漫飘逸,李贺的奇艳瑰丽和李商隐的沉思缜密。毛泽东认为,李白、李贺、李商隐的富于幻想和浪漫情怀不仅在艺术创作中是有益的,而且在社会生活中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对辛弃疾词作中洋溢的弓马英雄豪气颇为赞赏!
三、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与人、与天、与地斗的政治观
毛泽东的“斗”最先出自于叛逆性格,他与父亲的关系并不融洽。父亲性格火暴,对幼年的毛泽东很粗暴,有一次,当着客人的面骂毛泽东懒而无用,毛泽东因此顶撞了父亲,并逼使父亲首次承诺不再打他[3]2。对毛泽东而言,这起初是出自一种尊严,之后逐渐形成了一种习惯。在东山学堂,16岁的毛泽东与同学关系很疏远,上文所引《七古·咏蛙》就存在明显的对抗情绪。甚至,因对《三国演义》的不同观点,他给湘乡县令写信,要求撤换校长[3]22。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认为,毛泽东的“高傲和自重妨碍了他的跳舞”[4]。
毛主席在《奋斗自勉》(1917年)写道:“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2 见《毛泽东手书真迹:手书古诗文卷》。
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是他思想成熟时期的一种政治观,并伴随一生。《毛泽东传·序言》说,毛泽东有很多敌人:封建主义、不平等社会、两千年之久的禁条和权威3„„除此之外,战争对手、政治对手、阶级敌人、天地(处于人的角度)均是他的斗争对象。在晚年,这种斗争性格发展到极致,“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由大乱走向大治”的想法直接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对中国的发展进程产生了倾覆性的后果。这种“斗争”精神也直接反映在其诗歌中。
其斗争精神表现在不同层面。“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1931年春《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显示他“不惧乱”;“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1935年10月《七律·长征》)直言“不怕难”;“战地黄花分外香”(1929年10月《采桑子·重阳》)和“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1933年春《菩萨蛮·大柏地》)可以看出他对战争环境非常享受。“横扫千军如卷席”(1931年夏《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1961年11月17日《七律·和郭沫若同志》)是对胜利的自信,而“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1949年4月《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胜利者乘胜追击,斗争到底。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1958年7月《七律·送瘟神》)是与地斗,“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1956年6月《水调歌头·游泳》)则是“人定胜天”理念的体现!
总之,他的目标是“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1963年1月9日《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其策略就是“斗争为上;争取主动”。
四、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武装夺取政权的军事观
毛泽东生于乱世,是杰出的军事家。他对后梁名将陈庆之的武功推崇备至,曾在史书中多处进行评点。他崇尚武力,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经过“四·一二”政变4的血的教训,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泽东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进行著名的“三湾改编”,创造性地确立了“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实乃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成功探索和实践。
“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1936年《临江仙·赠丁玲》)、“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1961年2月《七绝·为女民兵题照》)体现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尚武精神。
毛泽东极其重视战略,对战术的运用出神入化。1948年1月18日,他在《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指出:“在全体上,在战略上,应当轻视敌人的时候,却决不可在每一个局部上,在每一个具体问题上,也轻视敌人。”这被概括为“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是毛泽东战略和策略思想的集中表达。即使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时候,他的头脑也十分清醒,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总结为“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在具体战术上,他根据现实情况,机动灵活,创造了许多战术。如“敌进我 3(美)R.特里尔《毛泽东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版,第2页。
4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南京密令:“已光复的各省,一致实行清党”。上海2700多名武装工人纠察队被解除武装。从4月12日至15日的3天内,上海被屠杀者300余人,被拘捕的共产党人1000多人,流亡失踪者5000多人,工人领袖赵世炎、陈延年等先后被杀害。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诀的游击战、四渡赤水摆脱追兵的运动战、“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矛盾论思想,可通过集中优势兵力有效歼灭敌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建立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正确判断军事形势,拖垮日军的持久战;依据山地等地利,与敌周旋的山地战5等,都被证明是实用有效的。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1927年《西江月·秋收起义》)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根据地之始。“前头捉了张辉瓒”(1931年春《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正是集中优势兵力有效歼灭敌人的经典案例。“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1935年10月《六言诗·致彭德怀同志》)是典型的山地战;而“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1963年12月《七律·吊罗荣桓同志》)则是红军战略反攻,由山地转入城市的变化。
毛泽东之用兵如神(如“四渡赤水”),达到了“风火山林”6的至高境界: “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1930年1月《如梦令·元旦》)、“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1930年2月《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其疾如风!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1935年10月《清平乐·六盘山》)——其徐如林!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1929年《清平乐·蒋桂战争》)、“横扫千军如卷席”(1931年夏《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侵掠如火!
“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重志成城。(1928年秋《西江月·井冈山》)”——不动如山!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1931年夏《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难知如阴!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1949年4月《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动如雷震!
新中国成立之后,由打天下变为治天下,毛泽东有了质的变化。重视文人和文化,重视农业基本建设和经济建设。曾与柳亚子、郭沫若、周世钊、李淑一等人多次诗词唱和。
五、人生易老天难老——改天换地、人定胜天宇宙观 毛泽东早年写过《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后来又写过几本哲学著作,如《矛盾论》《实践论》《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这些都能反映毛泽东的世界观、宇宙观。
关于其宇宙观,主要体现在“天人关系”上。作于1918年的《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可以视为作者思想成熟时期的作品。“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显示对“天地”的崇敬,对“天人合一”思想的继承,但接着,“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秭米。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何足理?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则是对高贵人类和杰出人物的赞语,初露“人7定胜天” 5“山”是毛泽东诗词的涉及最多的素材,其中,以“山”为主题的就有13首。“山”既是红军作战的有利地形,革命的屏障,也是进军的困难,既要依靠它,也要克服它。如《十六字令三首》。6《孙子兵法·军争篇》: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7此处之“人”当指“杰出人物”。既以纵宇一郎为知己,则见作者自视之高。4 思想的端倪。“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余子。”而且,作者明显是对杰出人物的赞颂。在东山读书时,毛泽东就对《世界英雄豪杰传》爱不释手,对拿破仑、华盛顿、彼德大帝等人进行圈点。“中国也要有这样的人物!”[3]21,表现出英雄崇拜情结。
之后,他成了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在《沁园春·长沙》(1925年)中,对“万类霜天8竞自由”的高度概括和“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责诘,是其世界观的总结和升华。“粪土当年万户侯!”那么,在作者心中,什么占有更重要的地位?或许此时,作者心中未必有明确的答案。
“人生易老天难老!”(《采桑子·重阳》)并非感叹人生短暂,而是希望积极进取,以有限人生投入无限壮丽的革命事业,至“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水调歌头·游泳》)和“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无不显示建功立业,人生有成的渴求。但是,将藐视一切困难,过度迷信“人定胜天”的乐观精神无限放大,也引发了“大跃进”、超英赶美和“文化大革命”,导致连他自己也无法掌控的严重后果。
一方面,是对自己能力的强大自信,另一方面,真正认识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这两种观念的碰撞结果,是毛泽东对人民力量的认识(“男女并驾,如日方东。以此制敌,何敌不倾。”)、顺应(“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把握(“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和运用(“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表现在诗作中,“我”在早期的诗中,的确为“我”个人,如“春来我不先开口”(《七古·咏蛙》)、“我怀郁如楚”(《五古·挽易昌陶》)、“我返自崖君去矣!”(《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后来成为“我们”的代称,多指“红军”,如“我自岿然不动”(《西江月·井冈山》)、“而今我谓昆仑”(《念奴娇·昆仑》)“唯我彭大将军”(《六言诗·致彭德怀同志》)更多诗作中的主角已变为“红旗”“工农”“红军”等集体名词,如“红旗跃过汀江”“风展红旗如画”“风卷红旗过大关”“不周山下红旗乱”“红旗漫卷西风”“壁上红旗飘落照”“红旗卷起农奴戟”“军叫工农革命”“十万工农下吉安”“唤起工农千百万”、“红军队里每相违”等等。
结语
综上所述,毛泽东是唯物主义者,他生在农民家庭,深入了解中国国情、民情,创造性地将中国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从农村走向城市,成为新中国的缔造者!在更多层面,又体现唯心倾向(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源于对个人才能和对人类力量的自信。其个性积极进取,不畏艰难,善于把握人民力量,将时局导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
毛泽东是人,不是神,他有成功,有失败;在思想性格方面有长处,也有不足。这对于我们的人生同样有很好的提示作用!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百科全书(1949-1999)[M].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9.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17/content_693606.htm.[2] 公木.毛泽东诗词鉴赏[M].长春:长春出版社, 1994.8 从诗句来看,包括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和万物之灵:人类。[3](美)R.特里尔.毛泽东传[M].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9: 2.[4] 史沫莱特.中国的战歌//野坂参三与毛泽东[M].台北:123 [5] 麓山子. 毛泽东诗词全集赏读[M].太白文艺出版社, 2010: 20.6
第四篇:从毛泽东诗词中感悟幸福
从毛泽东诗词中感悟幸福
10车辆本 陈培东 04 世界上并不缺少幸福,而是缺少感悟幸福的心。去感悟吧!往往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雨后感悟到一种清晰的幸福;往往在春晖月月年年的照耀下感悟到一种温暖的幸福;也往往在读毛泽东诗词时感悟到一种睿智的幸福。
自信方能不争
古之梅多孤高哀怨,毛泽东笔下的梅花最为幸福。“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梅在冰天雪地,百花尽杀之时,犹能俊俏绽放。其自信、不屈、进取的精神是何等的光彩照人呀!众人之幸,也更是梅之幸福。“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春天姹紫嫣红,百花竞相争奇斗艳。毛梅选择了不争,于是其心不为欲望迷乱,因此笑脸多了,幸福也多了。毛主席笔下的梅花的幸福让我懂得了:幸福就是要自信、要进取,同时要心胸开阔、要不争。只有够自信才能与世无争,与世无争才能幸福一生。
温情伴着诗意
当问道毛主席《七律·答友人》底要写什么?而且写了什么?:他说:“人对自己的童年,自己的故乡,过去的伴侣,感情总是很深的,很难忘的,到老年就更容易回忆、怀念这些。”是呀!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在短短的人生之旅中,我们都在追求幸福。但不妨回忆一下,过去的人,过去的事,以及那交错于人与事中的温暖抑或痴傻,是否也会幸福满溢呢?是的,我深信,满载着生活的温情与诗意的心灵是幸福的。有毛主席其人其诗为证。
希望等同幸福
当理想与希望碎了一地,我们会感到十分的不幸福。怀才不遇者常常郁郁不平。但我想说,在失败面前我们可以树立希望与理想。“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当日毛泽东登上娄山关,极目四望,不禁感到如今革命困难重重。但毛主席是斗志昂扬的,有着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于是重拾希望,“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重头在来。理想与希望是要一步步脚踏实地去实现的,幸福是这样,毛主席的一生是这样,革命的成功也是这样。
毛主席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主义者在他诗词中热情地讴歌革命的人生理想,赞美为实现理想而进行的壮丽的斗争,但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他的诗词中学到许多获取幸福的办法,那就是:要自信不争、要积极进取、要富有诗意与温情、要充满希望„„
第五篇:毛泽东诗词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陆游原词--卜算子·咏梅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961年12月
这是毛泽东写于1961年12月的一首词。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上的反华势力也十分猖獗,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首词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词上阕着重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下阕着重写梅花的精神品格,由外而内地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品格高洁的动人形象。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毛主席在这里所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大意境与大调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我独自面临苍茫的深秋,看湘江向北逝去,在橘子洲一隅,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群山已是火红的色彩,那是层层叠叠的枫树林染红的呀;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江水已全面碧绿,大船争相畅游。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雄鹰振翅于高天,鱼群在水中滑行,天地万物都在深秋竞赛着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广大无垠的天地呀,请你告诉我,谁能主宰你的命运?
携来百侣曾游。我曾经与朋友们结伴游历于此,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内心忆起多少不屈而非凡的岁月。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那时正当青春少年,身心蓬勃向上,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我们一群书生的英俊神气,姿意刚健,正派大方。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评祖国河山,勾画宏伟蓝图,用的全是慷慨热烈的言辞,那独霸万户的地主
弃之若粪土。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记得吗?朋友们,我们曾奋勇地游到江心,我们击出的波浪阻止了飞驶的船
只。
一个英气逼人的年轻主宰,一场富有诗意的革命,•一个美丽的新中国在这首诗中激荡着,凝视着,飞越着向前进。
时间是1925年,这一年毛泽东正值32岁,刚过而立之年,•就在这一年深秋,他在湘江之畔写了这首洋溢着青春、理想和大无畏的诗篇。•作者一面感怀了他于1911年至1923年在长沙求学的生活及各种热情澎湃的经历,•一面激励自己对改造未来祖国的雄心壮志,要么独善其身,要么兼及天下,但更重要的却是后者。•他在江畔徘徊,伫立,沉思,面对壮丽秋光慷慨发问:谁是这片大地的主人?•情怀溶于青天,一个年轻的导师,一代青年的精神之父,他从风景中走来了,•他在回忆长沙,或者在回忆1911年,要么是1920的,新世纪带着它的激动,•曙光与意志在锻炼和抒发一群年轻书生的抱负,他们在湘江之畔、橘子洲头、•岳麓山巅热情地长谈着各自的理想及祖国的未来,他就是他们之中年轻而激烈的核心。•他知道他应该为自己的一生的斗争贯注长生不老的青春热血,那时是1925年,•但还有多少岁月在等待着他,他需要的正是他所实行着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他没有通常诗人们的伤春、悲秋,也没有感叹年华流逝,人生短促,•他内在的精神力太强大了,他要冲出束缚,“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不是吗,他游泳的身体在凉快激越的水流中,•阻挡了飞舟;不是吗,他于1966年在武汉畅游长江,仍以他年轻时代独立寒秋、•中流击水的书生意气再显他青春的激情。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一九五六年六月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鉴赏:
毛泽东一生酷爱游泳,这是世人皆知的。1925年所作《沁园春.长沙》中的“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便是诗人青年时代奋勇进取、劈波斩浪的艺术写照。毛泽东对长江也有着特殊的感情,繁忙的工作也难消除长江对他的魅力。他把浩瀚的长江比作天然的最好的游泳池,多次畅游长江。本词便是毛泽东1956年在武汉畅游长江时的感兴之作。
起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翻旧时民谣,组成流水对,娓娓叙来。先记写巡视的行踪和心情。这里,“才”“又”两个副词一气连贯,不仅是是时间的连贯和空间的转换,也传达出一种风尘仆仆巡视各地的兴奋而又轻快的心情;“饮”“食”两个生活细节相映成趣,显得兴致勃勃;“水”“鱼”两种富有特色的湘湖风物,写来则亲切如见,情意拳拳。三国时民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反映了一种安土重迁的封建乡土观念和保守意识。毛泽东稍加改动,一反原意,读来亲切自然,意趣横生。十个字,不但生动地交代了诗人自己南巡从长沙来到武汉的行踪,而且透露了在日理万机之中的满怀豪情,抒发了对社会主义祖国无限深厚的感情。
接着,便以雄健的笔势,转入写游泳。“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既是对游泳的特定环境、空前壮举和豪迈意志的描写,更是一种心灵的呈现。两句词,万里江天,上下映衬,横渡纵目,情景交融。越是写出长江之大,就越是显示出词人藐视天堑的恢宏气度。
再三句,直抒游泳时的强烈感受:“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这里补写一笔大江景象,引出一个新奇的比喻,在动静两种环境的强烈对比中,用三层递进式的议论,酣畅地表达了在中流击浪前进的壮志豪情。前两句写游泳时的镇定和从容,后一句则写获得“自由”后的欣喜。这是解脱束缚的畅快,是长久渴望的满足,是俯仰自得的轻松,是驾驭风浪的喜悦。陈毅《冬夜杂咏.长江》曰:“有人雄古今,游泳渡长江,云此得宽馀,宇宙莽苍苍。”正是为此词作了脚注。“今日得不偿失宽馀”是上片的感情基调,是对着次游泳的总括。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出了上片的结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毛泽东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学根底,因此他能够非常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古典诗词的多种表现手法进行写作。他不仅能将古人诗词或其他韵文成句入诗词,而且能以散文成句入词。上二句便是毛泽东游泳之际见长江逝水,联想而及孔子之语,乃一字不易地截取了《论语.子罕》篇中的成句,赋予崭新的意义,直接把中流搏击风浪同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联系起来。这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慨叹,又有对峥嵘岁月的怀念;既有对历史的追溯,又有对自然规律的探究;既有对生命的感悟,又有对世事人生的思索;既有感情的憧憬,又是只争朝夕、催人奋进的号角。总之,孔夫子这两句话的妙用,如此妥贴自然,不着斧凿痕迹,不仅加深了词的意境,而且意味更加隽永,这在古人诗词里也是十分罕见的。
词的下片又回到了眼前的实景,自然展开了长江建设的“宏图”。“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换头三句,以“风”字起,紧接着前片意脉,瞩目两岸景色:将上是风吹千帆齐飞动,两岸是龟蛇二山静相望,进而转写中国人民在风浪滚滚的大江上,开始了实施全面改造长江的宏伟计划。一“动”一“静”,相映成趣。一“起”则耸然挺拔,发起新意,充分表现了今天中国人民建设祖国,改变山河的豪迈气概。以下又由眼前景象引起了对未来景象的展望:“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前两句,先就眼前最突出的大桥建设展开,写正在付诸实施的部分宏图。“飞”和“变”是写实,也是预期。寥寥两笔,不仅写出了大桥兴建的飞快速度,和即将见到的大桥凌空的雄伟形象,而且写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更立”三句,思绪遥远,神游三峡,一幅壮丽神奇的理想图景在词中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