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到巴黎第七区买房去(范文模版)
到巴黎第七区买房去
第七区的昔日辉煌
如果你站在塞纳河的右岸,举目远望,从奥赛美术馆到埃菲尔铁塔,可以欣赏到一整幅巴黎美景。然而,若要了解这个城市最经典的建筑,就务必要前往第七区,正如美国音乐家Cole Porter曾发出的感叹:“真是美轮美奂啊!”
去年,巴黎的房产价格升至历史最高点,而富裕的第七区无疑是飙升速度最快的地方,这里是法国国民议会和法国外交部的所在地。Alexander Kraft是Sotheby’s国际地产法国与摩纳哥区域的主席兼CEO,他们在法国首都拥有六个分部,在他看来:“国际买家们都很喜欢第七区的房产,因为这让他们感觉自己在购买巴黎的一部分——那些曾出现在明信片上的景点。”
事实上,第七区是历史上两个区域的集合:圣-日耳曼近郊与格勒纳勒平原。这个如今优雅的区域,直到17世纪仍然是一片空旷的乡村。而1670年,“太阳王”路易十四为年老和受伤的士兵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大型医院——荣军院,拥有15个庭院和196米海岸线,成为一个新景点。从此,贵族和富人们开始逐渐占领塞纳河左岸,他们从拥挤的玛莱区搬到干净、绿树成荫的近郊,并在这里建造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建筑,形成著名的“私宅区”,同时将第七区推至时尚的最前沿。
法国大革命的到来,不但夺去了贵族们的头颅,还没收了他们的房产,并将之收归国有。以“马提尼翁府”为例,这曾是瓦伦提诺公爵的府邸,现在却是首相的住所。然而,当全世界最富有的买家被吸引到这里的时候,第七区将重现其大革命前的辉煌。
稀缺性带来牛市
在莱坊国际地产的法国分部,Mark Harvey指出,第七区的房产有的每平米售价甚至超过40,000欧元。买家们会在如此高点入手,一部分原因是第七区房产供给的稀缺性,虽然这块区域占地不小,但房产的分布却相对较为稀疏。这里的五、六万居民,仅仅是邻区人口的一半,他们将有机会从心急的买家手中获利。“这绝对是一个需求旺盛、供给不足的市场。” Marie-Hélène Lundgreen如此评价道,她是Christie’s国际地产旗下的法国Belles Demeures高端住宅巴黎分部总监。
另一方面,在过去的五年中,一批新兴的国际地产买家认为,在巴黎拥有一处临时住所,等同于拥有了伦敦上流住宅区贝尔格莱维亚的联排别墅、纽约曼哈顿上东区的公寓以及法国西部的豪华别墅。
“以前,大多数在巴黎投资的国际买家来自美国、英国或是北欧。”Kraft说道,“而现在,来自中东、南非、中国和俄罗斯的买家大量增加。如今,中国人已占据了巴黎高端住宅市场7%的份额。他们认为,这座城市是文化、美食和时尚的中心。”
买家们很少在这里寻求与其他投资相同的短期回报,尤其在当下,法国通过改变资本利得税,来鼓励长期投资。“国际买家们把巴黎看作是他们的游乐场。”Mark Harvey说,“他们的态度是,将之作为对自己的奖励,就如购买一辆法拉利或是一件艺术精品一般。”
对于那些收藏家而言,独一无二的第七区房产绝对算得上建筑精品。“几年前,最后一处18世纪的巴黎皇家建筑登陆市场,仅仅三周就被售出。”Lundgreen说,“中东来的那位买家早已守候多时,欢天喜地地入手这处房产,并且支付了比要价更高的金额。”
另外一些人虽然没有贵族血统,却一直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私宅,但他们可能需要耐心一点。Sotheby’s国际地产旗下的Propriétés Parisiennes最近在销售一套房型不错的住所,其中有四个卧室、四个浴室、一个很大的客厅以及两个厨房,总共四层楼,售价为870万欧元。然而,潜在买家似乎更喜欢带有贵族气息的公寓。
不同的偏好 不同的选择
整个城市中地理位置最好的地方,要数带状的战神广场和埃菲尔铁塔周围的街道,这两处都在第七区中。另外还有一些地点也不错,包括毗邻校区的大学路、幽静的梵伦纳路、文艺气息浓厚的勃良第街、建筑风格多样的格勒纳勒街以及开阔的荣军院广场,当然坐在码头边的河滨长椅上,也能看到不错的风景。
如果想要在美丽的第七区扎根,预算至少是每平米15,000欧元起;如果还想要高挑的天花板和上过蜡的实木地板,那预算远远不止这个数字。
举例而言,Belles Demeures高端住宅正挂牌的房产中,就有一处位于塞纳河左岸奥赛码头的四楼复五楼的公寓,同时毗邻法国外交部。其间包括八个卧室、大理石大厅、护墙板装饰的会客室,向窗外望去还能看到塞纳河全景。这绝对是典型的巴黎豪宅,当然价格也足够奢侈,要价4200万欧元,是如今巴黎市场上最贵的房产。
不同的人,对完美有不同的定义。英美和北欧的买家偏爱巴黎式的精巧,家具上的绿锈就代表着历史的沉淀,但其他国家的购买者却倾向于簇新的装潢。“俄罗斯人喜欢修缮一新的房屋。”Kraft说,“他们希望自己的房子像崭新的杂志般光滑。”如果你也喜欢新房子,那么不妨看看Emile Garcin代理的这套房产,它位于第七区的罗纳街和巴克街交界处,整幢房屋极具现代设计感,采用最新式的装潢,不但拥有一个家庭影院,部分屋顶还是由玻璃建成的,总面积为665平方米,售价为1900万欧元。
巴黎的买家或许还不知道,如今酒店式服务在伦敦和纽约已遍地开花,譬如有厨师为您做晚餐,有服务生为您预订餐厅座位。然而第七区的习惯却不同,通常有钱的买家都会有仆人随侍左右,因此高档住宅通常会设独立的仆人房。例如,左岸地产的Marc Foujols正在出售第七区的一栋现代房屋,内含三间卧室、七个接待室,并附带一套独立的随从公寓,售价1575万欧元。如果复古别致是你的最爱,那么务必谨记:在巴黎这个古典美高于现代舒适生活的城市里,翻新一处房产可是会要上税的。拿近日的一个例子来说,一位中东买家想要在一处历史私宅中安装一部电梯、改建一个车库以及配置一系列安保设施,却招致许多激进的法国保守主义者的起诉。“胆小的人可住不了老宅,因为安保设施都进不了门。”Harvey戏谑道。
但对于那些热爱冒险、又擅于装潢的人来说,Foujols提供了一处非现代主义的复式房产,完工后绝对值得买入。它位于七楼,既有一个洒满阳光的屋顶花园,还能看到埃菲尔铁塔,售价为1160万欧元。
梦回午夜巴黎
无论花费多少,很少有人因为在这儿购入房产而后悔。这座城市美丽优雅,第七区的街道小径通幽,若侧耳倾听,那回声似乎是过往浪漫的波西米亚灵魂在喁喁私语,而这一切全部呈现在2011年伍迪•艾伦的电影《午夜巴黎》中。“这块区域在过去30年间已被修缮良多。”Kraft说,“如今你能在这儿找到所有右岸的高端奢侈品牌。不过一切也不是想象得那样现代化,走在街上依然能看到各种经典的法国商店、艺术品画廊以及善本书店。”除此之外,要想在这里偶遇海明威或菲茨杰拉德可能只是做梦,但要看到当地的传奇人物还是很有可能的,譬如于贝尔•德•纪梵希(Hubert de Givenchy)。
时光流逝,但和过去一样,生活在你周围的邻居大部分都不是巴黎本地人。“在一个超过七百万欧元的高端房产市场中,大部分买家都是外国人,而在四百万到七百万区间的房产市场中,也鲜有本地居民。”
这就意味着,对于那些手有闲钱的人来说,投资第七区的房产将会获得不错的租金收入。Garcin正在为一个23平米的单元做广告,它位于古董广场中一栋17世纪建筑里,售价十分公道,为359,000欧元。在这并不宽敞的空间里,天花板由木条装饰,房间内设施按酒店套间配置,能为旅行者持久地提供服务。鉴于第七区的吸引力,无论租金高低,买家均无需担心淡季或是房产贬值。
“2011年第四季度无疑是巴黎房市最好的时光。”Kraft说,“这座城市中的房产甚至已成为蓝筹股的替代品,而且不会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Harvey也对此表示同意:“巴黎现在是你资产保值的最佳选择。”同时,毫无疑问也是享受人生的好地方。
第二篇: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巴黎一个在我心中一直是个充满艺术气息的一个浪漫的城市。带着对这个城市的憧憬我打开了《带一本书去巴黎》这本书。
《带一本书去巴黎》的作者林达带着一本写“革命”的文学名著雨果的《九三年》奔赴巴黎。而我则随着他在法兰西的城堡、广场、宫殿、教堂、博物馆里,咀嚼着文化的成果、品味着艺术的盛筵,倾听着历史的回声,感悟着前人在血与火中凝成的思想与智慧。
我随着组长林达走访巴黎的大街小巷,感受巴黎的人文气息。林达边走边讲,从西岱岛到卢瓦河,从凡尔赛宫到伏尔泰咖啡厅,从卢克索斯方尖碑到先贤祠,从这些地方透视历史。
但在这个我所向往的城市中,到处都弥漫着恐怖的血腥味。
我想,最最震撼我的,我们所学习到的法国大革命———那个令人惊叹,令人感受到的法国革命的成功与正义的胜利。居然是被割裂的历史,发现教材中被歌颂的革命背后,有那么残酷血腥的史实,居然有“及膝的血污”。历史是有血有肉的,但是我们学的历史就好像恐龙过海,只剩下骨架失去了血肉。
十月革命的成功是没错,但让我震惊的是人性的转变。“三年前的革命,是以攻打和摧毁巴士底狱,救出七名囚徒作为开端,三年后的革命深入,共和国的成立,是以变学校,教堂为监狱,私刑屠杀千名无辜囚犯作为标志的,做这两件事情的,同样是巴黎民众。”1789年,当人们攻进巴士底狱时,发现里面只关了7个人,革命者没有通过审判程序就放了这几个人。随后,革命的狂潮陷入民众**,试图恢复社会秩序的革命者也被打倒。解放战争进入了“雅各宾”恐怖时期。监狱重新开始建造,里面关满了未经审判的不同政见者,新制度承诺的公平、正义不见踪影,相反司法愈见黑暗。许多人未经审判即被推上断头台。作出这些事情的,同样是三年前的革命群众。有区别的,是原来最应该被同情的底层民众,变身为原来他们最恨的人。
社会进步,靠的是一群不安分的人。比如发明创造,比如革命。但是,不安分源于追求自由、公正;永远和不文明无关。甚至,群众暴力也于事无补。就像中国的文革,多少人因为这一次文化的摧残,使自己的家人、生活甚至整个人生笼罩上里一层阴影。
但不残忍的革命还叫革命吗?那充其量是改良,当改良改变不了局势,革命不必要吗?但革命的残忍必须有个尽头,此时,改良能以柔制刚扼住住革命的残忍吗?历史留给我们的“对敌人的残忍,就是对无产阶级的慈爱”;剥夺有产者的资产,就是实现“平等”;对别人为所欲为,享受特权,就是“自由”。事实证明,大多数情况下那是行不通的。那到底能用什么来结束恐怖?读到书的最后一章,我找到了答案,那是良知,只有良知。
因为他们胜利了,所以渐渐的他们放弃了他们对是非功过的判断。因为只有向着之前胜利的方向进军才可以继续。他们只记得信仰,他们不再小心翼翼,因为他们认为只要这样走下去,胜利就一直是属于他们的。
良知,在人类进步的路途上,被丢弃了多久。
第三篇:《带一本书去巴黎》读书笔记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书笔记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书笔记1
一直都很喜欢巴黎,觉得它是世界瞩目的时尚之都,集浪漫、时尚、气质、素养于一身的城市,总向往着有一天能够去那里。无意间发现《带一本书去巴黎》这本书,便爱不释手的阅读起来。
怀着虔诚的心情和远行的冲动读完这本书,完全没有之前想象中的游记的感觉,林达的这本书力图通过对巴黎历史遗迹的寻访,探寻自由、民主与人性是如何在和非理性与恐惧暴力的不断冲突中慢慢成为世界人民共守的现代理念的。圣丹尼滴血的头颅、安布瓦斯的古堡前悬挂着的1200具新胡格诺教徒的尸体、卢瓦河的地牢和它的唯一幸存着维永、巴士底狱.……历史在林达的笔下呈现出来,沉重而又血腥。
作者在浓厚的法国历史文化氛围中,用大量的`历史细节和场景,丰富了对艺术、文化,对历史、社会,以及对“革命”的理解。让我对巴黎三百年前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显然作者对巴黎的掌故和历史了如指掌。从西岱岛最古老的桥的名字为什么是“新桥”,到协和广场上为何竖立着埃及的方尖碑,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凡尔赛宫等这些旅游热地,作者用历史故事和法国的革命、制宪历程把他们串了起来,读起来当然比看旅行指南更有趣,同时也更让人能理解法国三色旗的三色所代表的:自由、平等、博爱。现在比之前更向往巴黎了,更想去触摸那座历史浓厚充满艺术的圣地。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书笔记2
我这人有个坏习惯,看书总是被动的,需要的时候才想去看。记得去了趟敦煌莫高窟,记忆中的那点知识早忘光了,全凭听导游解说去追忆。回来后把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有关章节又翻来看,才弄清那点事。
去年赴英国前,女儿怕我到那儿看不到国内电视节目,语言又不通,让我带几本中文书籍来,打发业余时间。因飞机携带行李重量有限,总想给女儿多带点东西,本想带的几本书,实在装不上放弃了。让女儿应验的不是业余时间不好打发,而是对国外知识的盲区一片。上学时掌握的那点世界地理、世界历史早已模糊了。真后悔出国前应作些“功课”,看看书、查查资料,弥补一些英、法以及欧洲历史、地理知识的空白。感慨的是同参加欧洲五国游的几名中国留学生事先做了很多功课,甚至连去巴黎凡尔赛宫每周五下午五点以后成人半票,28岁以下免票,后花园免票的信息都查到了,弄得导游又临时改行程。因景点的票都是自费且很贵,大家不得不算算经济账。
回国也有半年了,女儿总鼓励我经常写写日志,练笔又练脑,还嘱咐我别总回忆以前那点事,写写现在的事情。退休了,除了公园走走步、照顾父母、同学聚会等,真没有能值得写上几笔的。我也计划着闲暇时看看书,恶补点儿知识,写写读后感,即让生活充实一些,又和朋友们共享读书的快乐。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还是刚参加工作时读过。狄更斯的《双城记》,雨果的《九三年》和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等在书柜里束之高阁,很少去翻它们。春节一过,一口气读完《带一本书去巴黎》。我非常佩服林达、余秋雨的旅行日记,最起码他们是带着问题去寻找考证历史的踪迹。特别是林达他们手捧地图为在法国寻找到“雅克宾俱乐部”历史遗迹付出的'辛苦,着实让我感动。
《带一本书去巴黎》是林达书中的一篇。那是他怀揣一本雨果《九三年》去的法国,走一段、读一段。这本书是出版的,读起来距离还不算太远,里面提到的巴黎建筑、巴黎古迹、巴黎广场和我的“眼见为实”联系起来,增加了新的感受。
我在巴黎呆了四天,当然参观的地方很有限,但巴黎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是美好的,是震撼的。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书笔记3
其实,我从小对于巴黎就是向往的。最近同学给我介绍了一本书,叫《带一本书去巴黎》,他说让我看一看,相信一定可以收获很多东西。暑假,我抽空把这本书读了,感觉还不够,真想再读一遍。
《带一本书去巴黎》是林达书中的一篇。我非常佩服作者林达的旅行日记,他是带着问题去寻找考证历史的踪迹。那是他怀揣一本雨果的《九三年》去的法国,走一段、读一段。在法兰西的城堡、广场、宫殿、教堂、博物馆里,咀嚼着文化的成果、品味着艺术的灵魂,倾听着历史的回声,感悟着前人在血与火中凝成的.思想与智慧。书里面提到的巴黎建筑、巴黎古迹、巴黎广场给了我全新的认识,当我把这些认识与我从前的影响联系起来,又增加了新的感受。巴黎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是美好的,是震撼的。 巴黎是世界名城,也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
读完了之后感触很深,让我对于巴黎更加向往了,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去看一看......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书笔记4
人家都是读后感,为啥我写“观”后感哪?因为看这本书,我还真的是走马观花。对这本书,我确实是没有用读的方式,而是勉强翻完了。
看书名,我觉得应该是讲去巴黎旅游的,我觉得自己虽然无望去巴黎,能在书中通过作者的描述去领略和感受一番也是不错。但是继续看下去的时候,却发现里面记录历史的部分篇幅巨大。我觉得这本书更像是介绍法国历史的,并不像一本介绍旅游的书。介绍旅游的书重点应该是对见闻的描述,而这本书里面更多文字描述的是巴黎的建筑、重要人物的历史和一些事件的历史记录。虽然穿插了作者个人的一些感慨,但是很遗憾,这并不是我感兴趣的内容。我个人不喜欢历史课,以前的历史考试都是靠的死记硬背,对历史课的不感兴趣最终导致我对一些历史著作有一些厌恶的情绪。况且,我连自己国家的历史都不是很了解的人,为何要去了解其他国家的历史哪。在这样的心态下,我将这本书翻完了。由于是电子版,有的页面比较模糊,一些文字描述基本都是一晃而过,有的书页拿眼睛一扫,讲历史的,就直接翻过去了。
翻完之后,我脑袋里面冒出的就只有少的可怜的一些词:雨果、伏尔泰、路易十四、卢梭、拿破仑、巴士底狱。还不知道这些是不是以前死记硬背记下的。
想来,这真的是一次比较失败的阅读。我有些后悔报名参加此次的.精读活动,因为自己确实是没办法把这本书精读下去。但是,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读书会的活动,所以,最后我还是强迫自己把这本书翻完了。以上这些仅仅是我个人的一些肤浅的看法和想法。也许重新读一遍会有不同的领悟,但是我知道,我应该不会再去看的。读书应该是一个愉悦的过程,如果强迫自己去做,反而变成了一种负担,也无法去领略文字中透露出的真善美,也就失去了阅读的意义。以后一定慎重选择。
第四篇:《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我向来对法国这个国家比较感兴趣。印象里,法国是个浪漫的国家。我想这也是大多数人对法国的印象。老爸非常赞赏的戴高乐将军,也作为一个有主张有远见的人物加到了我的记忆库里。然而真实的法国到底是怎样的?所以最近在读一本书的时候,我发现《带一本书去巴黎》是一本很不错、很有意思的书,我就开始了快速阅读,而且一读就容易入迷,我简直可以说是用废寝忘食的说法来读这一本书了。
延续了《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的总体风格一样,但多了几分散文的优美生动;象游记,又比游记多人文关怀的味道和思想的厚重;做为游巴黎的记录,照片占了很大篇幅——有作者拍摄的名家油画原作、雕塑、城堡、广场、教堂、各种文物(如断头台、刑具)甚至巴黎老地图的照片,还有一些作者的手绘油画。书的信息量很大,排版很精心,照片丰富多彩,位置恰到好处,是一本开眼界、长见识,又很好看的书。
印象最深的几点体会:
1、巴黎是个值得法国人骄傲的美丽城市,美在巴黎人对城市古迹顽强的保护和由此而来城市体现出来的整体感
“那凝重的灰色调,那个体略显单调,聚集在一起却有浑厚雕塑感的城市整体;那些纪念性建筑、林阴大道、小广场小花园形成的浪漫的文化氛围,都有一种特殊的巴黎味道。”“巴黎圣母院无疑是西岱岛最具有魅力的地方。我们每天不论去哪里,最后总会不由自主地转回西岱,转到圣母院前的咖啡馆外。一人交出10个法郎,以一杯长久的黑咖啡,结束这一天的出游。„„我们要上一杯,只限于为了合法地在圣母院前面占领一个最佳的观赏位置。我们坐着,直到夕阳西下,直到晚霞在圣母院白色的石墙上涂抹黄昏。„..我们坐在这里,没法不看到吉卜赛姑娘埃丝米拉达,在圣母院的台阶前飘然而过,身后紧紧跟着那头智慧的山羊;我们没法不听到卡西莫多在钟楼敲响的钟声,钟声撞击着所有人的心灵,在夜色中震荡;我们没法不感觉到,月光下,神父那阴郁的身影,在圣母院的顶层,裹挟着黑暗,一步步向前逼近;„„”
“巴黎几步路就是一个教堂。„„教堂都是石块砌成。石匠比木匠确实要难得多,但是,他们显然是成功了。你站在那里,想像当时的情景,真会在一瞬间怀疑过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奇迹。„„巴黎的教堂还在夜晚举行演奏古典乐曲的音乐会。再小的教堂,门口也会有一张小小的招贴,通知音乐会的时间和曲目。巴赫、肖邦,他们都不是远去的身影,而是教堂里轻轻托起一个个孤独灵魂的天使的手臂。”
我不得不想到中国的大城市,中国人的历史感体现在城市发展和建设的哪些方面呢?我们对文物古迹的毁灭从不手软,我们几乎拆光了北京的城墙和四合院,然后象培育速生林一样快速建起一个又一个刻板、嘈杂、长着同样冰冷面目的大中城市——就象央视的宣传片,林立的高楼象从大地里生长出来的怪物手臂,转眼间一个又一个城市被复制、粘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别迅速消灭;在当下GDP为纲的经济指导方针下,政府又开始对一个个古老的村落下手,美丽的村庄在逐渐消失„„
怪不得巴黎人是骄傲的,他们比我们更尊重历史和文化——他们会在50法郎纸币上印上“小王子”和它的作者——他们有骄傲的资本。
2、巴黎的古迹有生命
“和巴黎几乎所有的其它中世纪教堂一样,它(巴黎圣母院)今天依然在正常使用。„..它们的钟声每天定时敲响,弥撒定时举行。白天的任何时候,任何人,都可以走进去,把自己隔绝在教堂里,把世俗世界暂时抛开。”
“西岱岛西端的司法建筑群,南面的建筑成为司法宫。五个世纪以来,司法宫历经变迁,从皇家法庭,革命法庭,复辟后的法庭等等,直到今天法国人引以自豪的、以《拿破仑法典》
为基础的现代法庭。尽管这些法庭有着很大差异,但是在功能上,司法宫和巴黎圣母院一样,始终没有停止过属于它的活的生命。因此,应付着繁忙司法事务的司法宫,今天是不对游客开放的。”
哇!活的古迹啊!想想吧,每天在一座存在了500年的大楼里上班,该是一种什么心情呢?每天抚摸着上下行走的楼梯扶手——那是500年前的楼梯啊——这是怎样一种现实的历史感?凡生活在古都的人,气质中总带有一种别样的沉静、淡定和从容,那象巴黎人这样,每天浸润在历史厚重的文化氛围中,气质应该格外深邃优雅吧?怪不得巴黎二十岁的年轻的思辩家比比皆是。
3、对民主与自由的思考
这次从宗教争执写起。
第一个人物是传播基督教的圣徒圣丹尼。公元261年(相当于中国三国时代末期,魏结束于265年,蜀结束于263年)圣丹尼和他的两个同伴,因为在法国巴黎传播基督教,被当时统治巴黎的罗马人砍了头。历史上留下了大量关于这场宗教迫害的记载,法国于是有了圣丹尼镇和圣丹尼教堂。
下一场宗教之间的争端,发生在1560年。新教徒“胡格诺”派一直被主流教派天主教派追杀,这一年新教徒“胡格诺”派谋反失败,1200具“胡格诺”教徒的尸体被用铁钩挂在城堡的立面上。在这之前不久的1553年,新教徒“胡格诺”派的创使人加尔文,在他自己成为主流教派的瑞士,把来自西班牙的神学家塞尔维特,以异教徒的罪名烧死在火刑架上。法国有着漫长的政教合的一历史,所以由宗教迫害讲到政治体制,重点讲了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所有推动这场革命的人,无论是皇帝、贵族还是哲学家艺术家,本意都是好的,都是想把不公平的制度变得更公平一些,但法国大革命就象一把原本是为点燃取暖的炉火,却意想不到地燃成了火灾,不仅烧掉了房子,连点燃炉火的人也无一例外,全部葬身火海。
法国大革命前的历史就象中国任何一个朝代的兴衰史:国王路易十四象康熙,能力强,手腕狠,他用72年的专制强权强化了旧制度;路易十五从曾祖父手里接下这一份成功家业后,顺理成章地无所作为并且挥霍无度;到了路易十六,虽然有了励精图治的决心,却因积重难返,不得已被革命群众推上了断头台,为革命献了身。
作者通篇都在反思人性在革命中爆发出来的血腥残暴:法国大革命中,除了革命先驱被越来越激进的后来者“革了命”——如拉法耶特被囚禁致死,如吉伦特议员被雅各宾俱乐部送上断头台,作者还记录了大量平民被卷入革命的不幸遭遇:在1792年的“九月大屠杀”中,30名教士被毒打后杀死;43名17-19岁的精神病患者被私刑处死;监狱的230名囚徒中,女囚徒被强奸、肢解,所有犯人在5个小时内被全部杀光,监狱内有“齐膝的血污”。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就这样在血腥中诞生了。
革命总是要付出代价的。这就是对“革命”的通用注释。林达的书却总是关注个体,他这样写:“„„无法知道,他们(修士)被关在这里的时候,大难将临,是什么样的心情。一切都消失了,那些对亲人的诀别,那些痛苦和战栗,那些默默的坚强,那些软弱的泪水,那些向着屠刀的苦苦哀求,都消失了”;法国人执着地记录死难者名单,“记录,只是出于一种极为单纯的人类感情:这是我的父老兄弟,他们应该和我一样,在这里呼吸自由的空气。他们无辜地被暴力终止了生命。我记得他们,记得他们一个个面容,记得他们的一个个梦想,我不愿意这些面容和梦想,被暴力彻底抹去。我希望他们的生命继续在我的记录中,因为他们和我一样,也有活的权利。”
当暴政发生时,这样一个软弱无助的个体,既有可能是你,也有可能是我。
总之《带一本书去巴黎》这本书是一本很不错的书,我读的不仅仅是书里的内容,我想到的是书中联系的内容。我由书中的很多例子和实景感受到了,我曾经不曾想到的东西。我会继续研究这本书的。
第五篇: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一)因朋友间有互相借阅书籍的习惯,又因一友人对建筑情有独钟,且这本书还是香港中文大学推荐的阅读书籍之一,就欣然买来一阅。
可是自从打开来阅读它的第一行文字,我就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貌似从高二读《穆斯林的葬礼》之后,这还是第一次对一本中文书籍如此贪恋。怎奈平日里忙工作、忙家庭,愣是耗了一个月才读完;而且其内容很是颠覆认知和费解,这也是耗时很长的一个原因。其实对于这一部巨作,自己还没有完全消化呢,怎可以马上就写读后感?好在就是闲来消遣,没有太大的压力。
第一 每一栋可圈可点的建筑,都有自己的故事
没有阅读之前,我想这就是一本介绍建筑艺术的书籍。讲巴黎圣母院;讲卢浮宫;什么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风格;什么穹顶、什么山花;什么色调、什么比例;什么雕塑、什么壁画。真正打开它,才发现作者林达只是以上面所提到的内容作为工具,重点讲历史。讲天主教和异教徒之间的宗教迫害;讲执政悠久的波旁王朝;讲强势的路易十四;坐吃山空的路易十五;温和而持改革态度的路易十六;讲制宪议会;讲国民公会;从第一共和国讲到第五共和国的法国大革命;讲“雅各宾”派们操控的法国历史上的唯一一段“恐怖时期”;讲著名的巴士底狱被攻陷时,里面只关押了七名犯人;讲黑寡妇断头台的设计者的本意是为了减轻死囚犯的痛苦;讲伏尔泰、雨果和卢梭这一些有责任、有担当的思辨家怎样为了底层民众而号呼奔走并取得成功。
第二 恶补全面的历史观
作为一个文科生,我自认为我对法国大革命还是了解的。毕竟得参加高考,当年历史书上的一切都得弄得滚瓜烂熟。什么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巴黎民众攻克了巴士底狱、波旁王朝复辟、拿破仑战神的神话。可是读完了《带一本书去巴黎》,才突然发现当年我朗朗上口的都是“一刀切'了的法国革命史,是多么的片面和狭隘。我们没有提及法国贵族在制宪议会中的积极作用;也不曾设想他们为了一个不使衣衫褴褛的下层民众在政权体制更迭中被殃及所作出的努力;也正是底层民众积了几个世纪的宿怨被点燃或利用,才使得一个体制的更迭循环往复,生灵涂炭;正是因为体制法规的不健全,才可以使拿破仑重登帝位。假如我们当年学习历史的时候,更加客观,更加全面,或许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会很不同。
第三 思考着看清历史,做顺势而为的人
在巴黎,鲜有人知道当年赫赫有名的”雅各宾“俱乐部在什么地方;当年的黑寡妇断头台原型也被放置于某一个监狱的黑暗角落里。历史雄辩地告诉我们,违背人道,逆势而为的行为,即便在当时可以盛行,然历史总会给它一个货真价实的说法。故做会思考的顺势而为者。
其实,你我都只是再普通不过的眇小人物,大是大非远轮不到我们参与和评说。但是拥有正确的历史观总是不会错的。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二)历史山谷中的鸣响
——读林达《带一本书去巴黎》心得
李颖珺
历史这两个字,是多么厚重啊,古今中外,发生过无数的人和事,你方唱罢我登场。
关于历史的真相,似乎永远都是雾里看花,水中捞月。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利益立场,就会有不同的评论和结论。在很多情况下,真相只是哲学上的理想概念,哪怕就是今天街头上发生的一起小冲突,围观的人因为个性、理解能力、关注焦点和文化水平的差异,描述上也会千差百别,不尽相同。历史真相和法律真相一样,只能无限接近于客观真相,而不可能等同了。
历史的真相,虽无法百分百求得,但是,对于如何认识”历史“、科学地看待”历史“,值得我们好好地思索。最近读了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和大家分享其中的一些菁华片段以及我的小小感悟。
作者:林达
作者简介
林达,是一对美籍华人作家夫妇合用的笔名。另有”丁林“、”Dinglin2“等笔(网)名。夫为丁鸿富,妻为李晓琳。他们都于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进入大学。曾在黑龙江省插队。1991年移居美国。
林达的书,在中国大陆风靡一时,被誉为是介绍美国最好的作者之一,是中国的托克维尔。同时,林达在《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南方周末》等报刊开设专栏,不仅有时事评论,还有散文和特稿。林达的文字朴实自然,富有洞见,写作领域涉及宪政、法治、历史、国际关系,是少有的全能型作家。(摘自360百科)
0
1出身并不必然决定一个人的立场和道路,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和精神上的贵族,可以超越小我的利益。
在旧制度中,一个腐朽的阶层常常会出现一些最优秀的人物。而且,常常是由这样的人物在带领着民众进行社会变革。而他们事先就知道,这种变革肯定在危害他们所属的阶层。这在近代是特别明显的……思想需要前人积累的知识作启发,学习需要时间和闲暇……相当数量的贵族,有着对于正义、公正、平等这样超越自身利益的社会关怀”.P1
41“这个文明进程在法国,是宫廷和贵族们无意识在共同推动的。同时,他们本身也不可避免地被文明所改变,被进步的潮流所推动。在变革的关口临近的时候,即使以最保守的方式去看待他们的历史局限,他们也绝不是抱成一团抵御变革的历史绊脚石,他们中间有相当数量的优秀者,甚至有意识地站在历史进步的一面,参与颠覆他们世袭的优越。”P120-121
这些贵族与当时的进步思想家交往甚密,在沙龙中慷概激昂,并且迫不及待地付诸实践——大批法国贵族自发加入美国独立战争,漂洋过海五六十天,长途跋涉几百英里。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拉法耶特主动提出自己不领军饷,不要官衔,只要参加战斗,为理想献身,还说服国王路易十六资助美国革命,他后来与乔治华盛顿情同父子。拉法耶特还有一系列名垂青史的行动:培训黑人,让他们靠劳动获得财政自由;对美国宪法提出建设性的批评意见;向国王请求解放新教徒和召开国民大会,均告实现。
背叛家庭,革自己的命,在古今中外,都是存在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之一彭湃,出身地主家庭,却把自己的田产分给佃户,带着妻子过俭朴的农民生活。一些革命领袖出身地主之家,或官员幕僚之家,不是苦大仇深的工人,不是一穷二白的农民,同样投身革命的洪流。
看看法国贵族们的思想境界——
1789年,三级会议召开(教士、贵族和市民),贵族提交的议案要求如下:起草人权宣言,维护人的自由和安全,废除奴役制,保障财产不受侵犯,保障商业、劳动自由、宗教自由、出版自由,通信保密,扩大教育、建立济贫院,所有人有权直接或者间接地参政等等。
其中关于法律对权力的限制,尤其值得法律人注意:禁止随意拘捕的国王密札,反对警察滥用职权,预审公开、被告有权获得辩护(且为穷人免费辩护)、刑罚对一切人平等,废除刑讯逼供,改善囚徒的处境。
这是两百多年前啊,完全是现代法治的基本理念,真是发聋振聩的强音!
0
2革命和运动往往不是想象中的浪漫和纸面上的正义,往往伴随着对文化、建筑和法制的大肆破坏,革命的激情,可能演变成为无法控制的暴力行径,掀起腥风血雨。
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是法国大革命胜利的象征,然而,历史课本没有告诉我们的是,里面关押的只有七名囚徒。来看看对旧制度仇恨的民众干了什么呢:已经投降的守军俘虏被杀,其中的司令洛奈侯爵被当场殴打致死,民众挑起他的头颅游行;教堂、修道院被焚毁,庄园被破坏和抢劫,各大城市夺权,全国大乱。
而在三年后的1792年,路易十六连同君主立宪制被废黜,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诞生,随即却发生了“民众执法”的“九月屠杀”:民众把学校、教堂变为监狱,在没有任何法律约束的情况下,一千二百多人被杀害,大量女性被强奸,很多人备受酷刑并被肢解。
后来,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路易十六和王后被送上断头台,年幼的王子和公主也遭到惨无人道的凌辱。再后来,就是四分五裂的革命党人丹东、罗伯斯庇尔、圣鞠斯特、库东被送上断台。人口两千五百万的法国,在1793年到1794年的一年间,就有一万七千人上了断头台。
甚至,连巴黎的保护神“圣女贞德”的遗骸,也早于1791年就被人从教堂中掏出,扔进了塞纳河滔滔的江水中。
对于解放巴士底狱,林达假设了另一种“法治”的方式:
制定一个法案,对新制度下的司法公正和司法独立做出规定,并且成立特定的机构,在监督对监狱非人道状况改变的同时,按照新的司法程序,重审旧案。也许,重审之后,不是所有这七个人都能够走出监狱,可是,留在那里的人,却由新制度保证了他们得到公正的裁决,在人道的待遇下,服完合理的刑期。而走出冤狱的人,则由新制度保证他们名誉的恢复和冤狱的赔偿。P17
2对于法律人而言,这样的方案实在太完美了!如果能以这样理性的方式来思维和行事,维持社会的正常秩序,如果贵族提倡的各种人权和自由能有制度保障,能成为社会共识,就不会有那么冤魂惨死在铡刀下。
关于“人民群众”这个政治上无比正确的大词,林达也有自己清醒的看法:
在解放底层民众,将他们被剥夺的权利还到他们手中的同时,社会最容易普遍产生和接受的,就是由同情转为对底层民众的赞美。这样的美化,又通常导致赋予他们过大的权力。其结果,总是发现,不知由于什么魔力操纵,原本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们,原本应该是软弱而善良的人们,原本期待为他们自己也为社会造福的人们,在一夜之间变得狂暴和肆虐。他们可以如旋风一般扫荡这个社会,不仅吞噬原来的强者,也相互吞噬。他们在数量上的绝对优势,能够导致最迅速和规模最大的破坏。P270-27
1为什么会这样呢?林达认为,因为底层人民没有条件接受良好的教育,理性思维和精神文明处于零历史或短历史的状态。
当他们长期处于悲惨的生活状态时,他们文化程度的不充分、缺乏理性的一面被压抑和掩盖,没有机会暴露和爆发。可是,假如在过度美化的同时,也将过度的权力交给他们,他们的致命弱点就会在权力的催化下,瞬间爆发,迷醉的、暴力的、甚至是极度残忍的。P27
1已经发生的,没法改写,但是,必须吸取教训,血不能白流,惨痛不能重演!
一个健康而公正的社会,它所必须关注的和保护的,应该是当下社会的每一个最弱者,而不是赋予任何一个特定阶层以血源性的暴虐的特权……(保护)的依据应该是公平的法律。这样的法治社会,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P270
0
3在肯定“人民群众”书写历史的同时,不要忽略知识分子和思想先驱对历史的巨大推动作用。
正如伏尔泰狄德罗卢梭之于法国大革命,康有为梁启超之于戊戌变法,李大钊陈独秀之于五四运动,思想的启蒙舆论的准备,都离不开上层知识分子的翻译办报出版、撰文演讲和奔走呼告。但中国社会却曾经偏见盛行:“百无一用是书生”,“知识越多越反动”,造成不少悲剧,()这种思维至今还有阴影。其实很多弱点或缺点,是人性之共通,却被安放在知识分子身上,成为莫须有的罪名。
作为掌权者,大到国家的统治者,小至一个单位的领导,一个公司的老板,多少都忌讳知识分子。因为真正的知识分子,有独立的人格,有丰富的思想,不会随波逐流,不善钻营,不屑苟且。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不稳定因素”.到了当代,拜互联网和社交平台飞速发展所赐,信息乃至知识的获取早已变得易如反掌,人们对知识和知识分子都已不再盲目崇拜。知识分子头顶的光环消失了,希望人们对知识分子的偏见也随之消除。
《带一本书去巴黎》,林达带的是大文豪雨果的《九三年》。
他(雨果)列举着旧制度的残酷和不公正,列举着大革命对旧制度的改变,也列举着同时发生的大革命的恐怖和残忍……是雨果,第一次把善和人性作为社会进步的衡量尺度,放在了法国人面前。在雨果的一部部作品中,站在最瞩目位置的,是弱者,是没有阶级、地位、血缘、道德等任何附加条件的弱者。他把社会如何对待弱者,作为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放在了世界面前……他们相随送过凯旋门的,是为法国所有弱者呐喊的一个作家。几千年欧洲文明的积累,才最后在法国完成了这样一个变化。从这一天起,法国人终于明白,不是因为有了拿破仑,而是因为有了雨果,巴黎才得救了,法国才得救了。P286-287 全书完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三)姬子游
美国一对华人夫妇共同书写的《带一本书去巴黎》躺在我的书柜里至少有五年以上了,但是我却一直没有拿出来看。因为光看名字,我还以为是什么观光旅游的书籍,直到某一日整理书柜时再次看到此书,出于对巴黎的想念或者其他我自己也说不出的情怀,我翻开了它。看完后,我的内心是震撼的,震撼于我对历史的无知,震撼于作者的文字功底,同时庆幸还好我没有错过它。
这是一本很有文化底蕴、人文情怀很浓厚的书。表面上看,这是跟着作者的足迹去了解那些著名景点的“旅游”书,事实上,这更多的是一本反思历史、反思人性、反思民主、反思政治体系的集大成之作。它和余秋雨的《千年一叹》有点类似,但此书文字风格却是沉重中带着诗意,所以读起来不仅会感叹历史的无情,人性的复杂,同时更多的是一次美好的诗意的文学之旅。
作者主要选取了和法国大革命有关联的一些景点,通过参观这些著名景点,看着那些记录,摸着那些石块,听着那些介绍,去了解巴黎的前世今生,甚至了解法国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法国的原因。
首先我们跟着作者走进巴黎这座城市,现在所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巴黎概况是由一名叫奥斯曼的贵族进行整体规划而成。这名法律专业而非建筑专业出生的巴黎市警察局长却将巴黎改造成了现在世界人民称赞的拥有“皇家派头”、“贵族风头”的伟大城市。但是在他在世时,却饱受非议,被认为没有好好保护古建筑,被称之为反革命分子。本书就由“反革命”开始,慢慢的走进“革命”的历史殿堂。一幅画面一幅画面的去看曾经发生的那些故事,那些牺牲了的人群,那些疯狂的革命分子。
作者带领我们由现在走入历史,再由历史反省社会、反省人性,层层递进,让我们通过巴黎的各大景点,走进法国大革命那灿烂却血腥的历史中并思索历史所带给我们的反思。
书中的很多观点翻新了我对法国大革命的认识。以前从课本上,我们所看到的文字都是对这次大革命的各种赞誉,但看了这本书后,再次回想曾今课本上的介绍却有种细思恐极的感觉。本书中作者有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一本中国人写的历史书中,对于九月屠杀,我读到这样的记载:‘群众处死了许多监禁在巴黎的反革命分子。这个自发的革命恐怖手段打击了反革命的气焰,对于恐固革命的后方起了巨大的作用’,我就是读着这样的历史书长大的。被这样的历史观浇灌着,我是否还能指望自己并不成为一头狼?我又能指望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当我看到这段文字时,我想到自己也是从小读这样的史书长大的。这种教育下长大的我们,让我们慢慢的失去了对人性的思考,某种程度上,受到这种教育的我们的确由人变成了狼。
当我们看到法国大革命带来的光辉成果时,我们是否也该冷静下来,思考这被美化了的革命背后所隐藏着的残酷?在这九月屠杀中,“在三天里,整个巴黎被民众无辜杀害的人数,在1247人至1368人之间。”当我看到这些数字时,我忍不住的心打了一个寒颤。在一次次的暴行或者所谓的革命中,得到利益的总是那些少数统治阶级,而牺牲的却常常是无辜大众。
历史由鲜血铸就,从古至今,当一个新的政权产生时,总是伴随着无辜生命的牺牲。当我们在赞美一些革命时,我们是否能深入的去思考,这革命是否真的有必要?当我们再次提到应该要有某某革命时,我们是否能冷静下来?如何在减少牺牲的情况下去达到目标?
革命革命,革的,真的就是命啊?对于生命,我们不是应该充满敬意吗?为何,每到利益面前,生命就变得一文不值?再为何,大多革命之后的结果却总是背离了革命发起的初衷,而让为了“人类解放”的事情变成了一些特殊人群夺取利益的工具?
也许,根本就没有所谓“人类解放”这种美好的事情,这只是一些理想家们所臆想的事情,却常常被有心人士夺取,成为了成就个人私欲的遮羞布。
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就是让我学会理性思考,学会辩证的去看待历史。同时,让我听到一些“美好而崇高”的词汇时,我会打上一个问号,真的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