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一本书去巴黎 读后感(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2 00:09: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带一本书去巴黎 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带一本书去巴黎 读后感》。

第一篇:带一本书去巴黎 读后感

带一本书在身边

—读《带一本书去巴黎》感想

作者林达带着雨果的《九三年》,穿游于塞纳河畔,穿梭于法国大街小巷,寻找法国当年的遗迹,仔细倾听历史带来的各种声音,对革命的反思,对艺术文化的赞颂,让读者的心在他的笔下,缓缓地疼痛,细细地叹息。对已一个不甚熟悉法国历史的我来说,法国经历得实在是太多了。尤其是在波旁王朝以后,不断地革命,不断地建立共和国,到现在已是第五共和国。法国所曾经历过的暴动和混乱,是我以前所未想过的。但是,无论当时多么地混乱,民众多么地不理性,文化与艺术的发展似乎从没中断过。或许,这得益于法国人或巴黎人骨子里对文化,艺术的追求和崇拜。在法国路易王朝时期,虽说路易王朝对言论自由的困惑一直萦绕心中,但还是放松了言论自由政策。法国思想家以笔作枪,不断地攻击和讽刺路易王朝的统治者和摄政者,虽然被逐出巴黎或送进监狱,但起码的生存权并未剥夺,流亡在外或是在狱中,还可继续创作,也就是可以继续骂当时的执政者。并且,过不了多久,这些思想家就又可以回到巴黎,回到太阳底下,继续光明正大地写着,畅快淋漓地表达着自己的观点。在书中,作者提到的伏尔泰便是这样的一个鲜明的例子。当权者也想着要把他们严惩一番,但是,这时候,总会有人跳出来阻挠。这些人便是当时的贵族。思想家们提出的观点,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新鲜的,是刺激的,但另一方面又深深切中了他们的要害。因此,贵族们对思想家们是又爱又恨,“这种情况简直就像一个小孩子在那里着迷地玩火”。

思想家和贵族的相互往来,也确实促进了王朝的开明,也启迪了民智,为解放民众思想铺下了道路,也深深影响了接下来的法国轨迹。

相对于路易王朝,中国古代的文人可就没有这个运气了。在春秋时期,诸子百家,思想流派繁多,但是到了秦以后,由于中央集权的需要,百姓就开始遭殃了。话不能乱说,书不能乱写,更不能有异端思想,不然,一不小心,连脑袋都掉了。而在清朝,在“康乾盛世”,在封建专制主义达到最顶峰之时,文字狱更是兴起得“如火如荼”,空前绝后。君主要的是听话的臣民,而不是老找茬的臣民。通过大兴文字狱,压制那些不听话的人,尤其是文人,给天下人来个大大的警示。就这样,老百姓所有的怨言和不满,都被硬生生地压下,被“康乾盛世”景象所掩盖。老百姓在长期的被压制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思想上对皇权的恐惧,对自由平等的不信任,也就造成他们对革命的袖手旁观。

正是因为中国老百姓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才使得鲁迅发出“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先要改变所有中国人的精神”,作出弃医从文的决定。鲁迅希望用手中的笔,化成利刃,把国民的思想刺醒。

《药》,老百姓愚昧地相信血馒头可以治病,而对于为他们争取利益,自由的革命烈士的死,只是又增添了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这样一群人,能让革命者不寒心吗?在这样的氛围下,革命能成功吗?

思想不解放,就难以革命,但一旦思想偏位,革命也会变味。就如法国一七九三年九月那场血腥的运动。追求自由,平等,博爱,那固然是好事,但是,这场运动却是违背了其原本的意志。九月大屠杀举着“革命”的旗子,喊着“革命”的口号,却充分地暴露,释放出了人的兽性。

记得以前在历史书上,这场运动被评价为“起义的胜利摧毁了数百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结束了三年来的君主立宪制”。

如果我没有看这本《带一本书去巴黎》的话,我真的会单纯地赞扬这一次革命,为革命的巴黎群众喝彩,也会认为路易十六在断头台上结束他的生命,是法国制度和革命一次重要的转折。然而,历史书却掩盖了最残忍,最不人道,最令人毛骨悚然的一部分历史真相。

巴士底狱,这座在世界人们心中恶名昭彰的监狱,在路易王朝的后期,已经是名不符实了。当巴黎民众在一七八九年七月十四日一举攻下巴士底狱时,里面只关押着七名囚犯,而这七名囚犯却很有可能是犯下了滔天大罪。但是,相比之下,在一七九二年,却有着更多的人被关了起来。由于太多的“反革命者”,本来的监狱已经塞不下了,因此,连学校,教堂都变成了监狱。这些被随意抓起来的“反革命者”,在这些监狱中,被毒打,被杀戮。我不知道其他人如此一对比,会有何感受,但我自己就觉得很绝望,感到透不过气来,感到历史的车轮又一次往回压,而且压得鲜血淋漓,触目惊心。英国驻法大使说了一句话:”这是些什么样的人啊?”一句疑问,带有一种悲戚的心情,我们不难想象当时的悲惨状况。让我无语的是,法国革命“三巨头”中的两位,丹东和罗伯斯比尔,后来竟以“反革命者”的身份,都是被巴黎群众推上断头台。这些都是对“革命”充满狂热的巴黎群众的行动。我只能说:没有最狂热的革命,只有更狂热的革命。

有人说,历史是后人评价的。但是,我们所学的历史,把真相掩去,是为了什么?我们希望我们可以辩证地理性地去看待历史,而不需要过多的赞颂。可是,回顾我自己走过的二十年,耳边听到的,眼中看到的,几乎全是和谐之音,幸福之象。但是,我知道,在这背后还有很多不为人所知的真相,而这部分真相,又是最残酷的,就像法国的九月屠杀一样。

因此,我很很难理解,日本为什么会掩盖历史,为什么要美化自己的行为,为什么要欺骗后人。我认为,勇敢地面对历史的真相,才可以看得更清,走得更好,难道不是吗?好汉做事勇承担,学会承担历史真相的承重,学会面对历史真相的残酷,这样,才能不纠结于过去。可能,这才是一个人,一个民族的真正成长吧。

在《带一本书去巴黎》中,有这样一个人,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马勒泽布。马勒泽布在路易十六时期,是一位出版发行检察官,他思想开明,在乱世中一直坚守着自己的良知。在路易十六统治时,他利用自己的职务保护了《百科全书》以及背后一大思想家。《百科全书》是什么书?它是一本“激发思想”,“煽动革命”,“是革命前的革命”的书,对于路易十六来说,就是反书。但是,在大革命时期,当“革命”要处死路易十六的时候,他是唯一的一个主动站出来,要为路易十六辩护的人。结果可想而知,在当时那几乎疯狂的情况下,巴黎民众在砍下路易十六的头时,也顺便砍了他的头。难道,马勒泽布他不知道这样子做,已经是亲手把自己推向死亡的边缘吗?他知道,他清楚得很,但是,他心中的良知,他对正义的理解和维护,都使得他不顾自己的安危了。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马勒泽布,让我们后人回顾这一部分历史时,心中满是盈盈的感动。

我想,人类的历史之所以一直在前进,就是因为我们有许许多多像马勒泽布那样的人。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但是还是会逆流而上,不会违背自己的心,去附和那些已经几乎失去理智的人。

说到这样的人,我还想起另外一个人。他亲切地称呼中国人为:我们的中国人。他,名字叫约翰·拉贝。在日军轰炸南京,一直到一九三八年,他都留在南京,保护南京那些底层的贫穷的人民。从防空洞到建立保护区,从在南京保护他的中国人到回到德国后揭露日军在南京惨无人道的暴行,他都无不尽力而为。拉贝本是德国纳粹党员,本可以在日军拿下南京之前离开战乱的南京,本可以对南京人民的苦难视而不见„„有很多很多的本可以,但是,他没有。为此,他受到盖世太保的迫害。战争结束后,却又因为纳粹的身份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伟大的人,带个我们的那种人格魅力的震撼,感动,是我们人类精神文化的精粹。

读《带一本书去巴黎》,跟随着作者拜访雨果、伏尔泰、路易、拿破仑,游览巴黎圣母院,皇家小教堂、各种古堡、凡尔赛宫、国会大厅,穿过巴黎的大街小巷,遇到巴黎的活雕像,会突然感到巴黎之所以是巴黎,而不是纽约,不是广州,不是东京,就是因为它有着这一段历史,这一群人物。

第二篇: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巴黎一个在我心中一直是个充满艺术气息的一个浪漫的城市。带着对这个城市的憧憬我打开了《带一本书去巴黎》这本书。

《带一本书去巴黎》的作者林达带着一本写“革命”的文学名著雨果的《九三年》奔赴巴黎。而我则随着他在法兰西的城堡、广场、宫殿、教堂、博物馆里,咀嚼着文化的成果、品味着艺术的盛筵,倾听着历史的回声,感悟着前人在血与火中凝成的思想与智慧。

我随着组长林达走访巴黎的大街小巷,感受巴黎的人文气息。林达边走边讲,从西岱岛到卢瓦河,从凡尔赛宫到伏尔泰咖啡厅,从卢克索斯方尖碑到先贤祠,从这些地方透视历史。

但在这个我所向往的城市中,到处都弥漫着恐怖的血腥味。

我想,最最震撼我的,我们所学习到的法国大革命———那个令人惊叹,令人感受到的法国革命的成功与正义的胜利。居然是被割裂的历史,发现教材中被歌颂的革命背后,有那么残酷血腥的史实,居然有“及膝的血污”。历史是有血有肉的,但是我们学的历史就好像恐龙过海,只剩下骨架失去了血肉。

十月革命的成功是没错,但让我震惊的是人性的转变。“三年前的革命,是以攻打和摧毁巴士底狱,救出七名囚徒作为开端,三年后的革命深入,共和国的成立,是以变学校,教堂为监狱,私刑屠杀千名无辜囚犯作为标志的,做这两件事情的,同样是巴黎民众。”1789年,当人们攻进巴士底狱时,发现里面只关了7个人,革命者没有通过审判程序就放了这几个人。随后,革命的狂潮陷入民众**,试图恢复社会秩序的革命者也被打倒。解放战争进入了“雅各宾”恐怖时期。监狱重新开始建造,里面关满了未经审判的不同政见者,新制度承诺的公平、正义不见踪影,相反司法愈见黑暗。许多人未经审判即被推上断头台。作出这些事情的,同样是三年前的革命群众。有区别的,是原来最应该被同情的底层民众,变身为原来他们最恨的人。

社会进步,靠的是一群不安分的人。比如发明创造,比如革命。但是,不安分源于追求自由、公正;永远和不文明无关。甚至,群众暴力也于事无补。就像中国的文革,多少人因为这一次文化的摧残,使自己的家人、生活甚至整个人生笼罩上里一层阴影。

但不残忍的革命还叫革命吗?那充其量是改良,当改良改变不了局势,革命不必要吗?但革命的残忍必须有个尽头,此时,改良能以柔制刚扼住住革命的残忍吗?历史留给我们的“对敌人的残忍,就是对无产阶级的慈爱”;剥夺有产者的资产,就是实现“平等”;对别人为所欲为,享受特权,就是“自由”。事实证明,大多数情况下那是行不通的。那到底能用什么来结束恐怖?读到书的最后一章,我找到了答案,那是良知,只有良知。

因为他们胜利了,所以渐渐的他们放弃了他们对是非功过的判断。因为只有向着之前胜利的方向进军才可以继续。他们只记得信仰,他们不再小心翼翼,因为他们认为只要这样走下去,胜利就一直是属于他们的。

良知,在人类进步的路途上,被丢弃了多久。

第三篇:《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我向来对法国这个国家比较感兴趣。印象里,法国是个浪漫的国家。我想这也是大多数人对法国的印象。老爸非常赞赏的戴高乐将军,也作为一个有主张有远见的人物加到了我的记忆库里。然而真实的法国到底是怎样的?所以最近在读一本书的时候,我发现《带一本书去巴黎》是一本很不错、很有意思的书,我就开始了快速阅读,而且一读就容易入迷,我简直可以说是用废寝忘食的说法来读这一本书了。

延续了《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的总体风格一样,但多了几分散文的优美生动;象游记,又比游记多人文关怀的味道和思想的厚重;做为游巴黎的记录,照片占了很大篇幅——有作者拍摄的名家油画原作、雕塑、城堡、广场、教堂、各种文物(如断头台、刑具)甚至巴黎老地图的照片,还有一些作者的手绘油画。书的信息量很大,排版很精心,照片丰富多彩,位置恰到好处,是一本开眼界、长见识,又很好看的书。

印象最深的几点体会:

1、巴黎是个值得法国人骄傲的美丽城市,美在巴黎人对城市古迹顽强的保护和由此而来城市体现出来的整体感

“那凝重的灰色调,那个体略显单调,聚集在一起却有浑厚雕塑感的城市整体;那些纪念性建筑、林阴大道、小广场小花园形成的浪漫的文化氛围,都有一种特殊的巴黎味道。”“巴黎圣母院无疑是西岱岛最具有魅力的地方。我们每天不论去哪里,最后总会不由自主地转回西岱,转到圣母院前的咖啡馆外。一人交出10个法郎,以一杯长久的黑咖啡,结束这一天的出游。„„我们要上一杯,只限于为了合法地在圣母院前面占领一个最佳的观赏位置。我们坐着,直到夕阳西下,直到晚霞在圣母院白色的石墙上涂抹黄昏。„..我们坐在这里,没法不看到吉卜赛姑娘埃丝米拉达,在圣母院的台阶前飘然而过,身后紧紧跟着那头智慧的山羊;我们没法不听到卡西莫多在钟楼敲响的钟声,钟声撞击着所有人的心灵,在夜色中震荡;我们没法不感觉到,月光下,神父那阴郁的身影,在圣母院的顶层,裹挟着黑暗,一步步向前逼近;„„”

“巴黎几步路就是一个教堂。„„教堂都是石块砌成。石匠比木匠确实要难得多,但是,他们显然是成功了。你站在那里,想像当时的情景,真会在一瞬间怀疑过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奇迹。„„巴黎的教堂还在夜晚举行演奏古典乐曲的音乐会。再小的教堂,门口也会有一张小小的招贴,通知音乐会的时间和曲目。巴赫、肖邦,他们都不是远去的身影,而是教堂里轻轻托起一个个孤独灵魂的天使的手臂。”

我不得不想到中国的大城市,中国人的历史感体现在城市发展和建设的哪些方面呢?我们对文物古迹的毁灭从不手软,我们几乎拆光了北京的城墙和四合院,然后象培育速生林一样快速建起一个又一个刻板、嘈杂、长着同样冰冷面目的大中城市——就象央视的宣传片,林立的高楼象从大地里生长出来的怪物手臂,转眼间一个又一个城市被复制、粘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别迅速消灭;在当下GDP为纲的经济指导方针下,政府又开始对一个个古老的村落下手,美丽的村庄在逐渐消失„„

怪不得巴黎人是骄傲的,他们比我们更尊重历史和文化——他们会在50法郎纸币上印上“小王子”和它的作者——他们有骄傲的资本。

2、巴黎的古迹有生命

“和巴黎几乎所有的其它中世纪教堂一样,它(巴黎圣母院)今天依然在正常使用。„..它们的钟声每天定时敲响,弥撒定时举行。白天的任何时候,任何人,都可以走进去,把自己隔绝在教堂里,把世俗世界暂时抛开。”

“西岱岛西端的司法建筑群,南面的建筑成为司法宫。五个世纪以来,司法宫历经变迁,从皇家法庭,革命法庭,复辟后的法庭等等,直到今天法国人引以自豪的、以《拿破仑法典》

为基础的现代法庭。尽管这些法庭有着很大差异,但是在功能上,司法宫和巴黎圣母院一样,始终没有停止过属于它的活的生命。因此,应付着繁忙司法事务的司法宫,今天是不对游客开放的。”

哇!活的古迹啊!想想吧,每天在一座存在了500年的大楼里上班,该是一种什么心情呢?每天抚摸着上下行走的楼梯扶手——那是500年前的楼梯啊——这是怎样一种现实的历史感?凡生活在古都的人,气质中总带有一种别样的沉静、淡定和从容,那象巴黎人这样,每天浸润在历史厚重的文化氛围中,气质应该格外深邃优雅吧?怪不得巴黎二十岁的年轻的思辩家比比皆是。

3、对民主与自由的思考

这次从宗教争执写起。

第一个人物是传播基督教的圣徒圣丹尼。公元261年(相当于中国三国时代末期,魏结束于265年,蜀结束于263年)圣丹尼和他的两个同伴,因为在法国巴黎传播基督教,被当时统治巴黎的罗马人砍了头。历史上留下了大量关于这场宗教迫害的记载,法国于是有了圣丹尼镇和圣丹尼教堂。

下一场宗教之间的争端,发生在1560年。新教徒“胡格诺”派一直被主流教派天主教派追杀,这一年新教徒“胡格诺”派谋反失败,1200具“胡格诺”教徒的尸体被用铁钩挂在城堡的立面上。在这之前不久的1553年,新教徒“胡格诺”派的创使人加尔文,在他自己成为主流教派的瑞士,把来自西班牙的神学家塞尔维特,以异教徒的罪名烧死在火刑架上。法国有着漫长的政教合的一历史,所以由宗教迫害讲到政治体制,重点讲了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所有推动这场革命的人,无论是皇帝、贵族还是哲学家艺术家,本意都是好的,都是想把不公平的制度变得更公平一些,但法国大革命就象一把原本是为点燃取暖的炉火,却意想不到地燃成了火灾,不仅烧掉了房子,连点燃炉火的人也无一例外,全部葬身火海。

法国大革命前的历史就象中国任何一个朝代的兴衰史:国王路易十四象康熙,能力强,手腕狠,他用72年的专制强权强化了旧制度;路易十五从曾祖父手里接下这一份成功家业后,顺理成章地无所作为并且挥霍无度;到了路易十六,虽然有了励精图治的决心,却因积重难返,不得已被革命群众推上了断头台,为革命献了身。

作者通篇都在反思人性在革命中爆发出来的血腥残暴:法国大革命中,除了革命先驱被越来越激进的后来者“革了命”——如拉法耶特被囚禁致死,如吉伦特议员被雅各宾俱乐部送上断头台,作者还记录了大量平民被卷入革命的不幸遭遇:在1792年的“九月大屠杀”中,30名教士被毒打后杀死;43名17-19岁的精神病患者被私刑处死;监狱的230名囚徒中,女囚徒被强奸、肢解,所有犯人在5个小时内被全部杀光,监狱内有“齐膝的血污”。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就这样在血腥中诞生了。

革命总是要付出代价的。这就是对“革命”的通用注释。林达的书却总是关注个体,他这样写:“„„无法知道,他们(修士)被关在这里的时候,大难将临,是什么样的心情。一切都消失了,那些对亲人的诀别,那些痛苦和战栗,那些默默的坚强,那些软弱的泪水,那些向着屠刀的苦苦哀求,都消失了”;法国人执着地记录死难者名单,“记录,只是出于一种极为单纯的人类感情:这是我的父老兄弟,他们应该和我一样,在这里呼吸自由的空气。他们无辜地被暴力终止了生命。我记得他们,记得他们一个个面容,记得他们的一个个梦想,我不愿意这些面容和梦想,被暴力彻底抹去。我希望他们的生命继续在我的记录中,因为他们和我一样,也有活的权利。”

当暴政发生时,这样一个软弱无助的个体,既有可能是你,也有可能是我。

总之《带一本书去巴黎》这本书是一本很不错的书,我读的不仅仅是书里的内容,我想到的是书中联系的内容。我由书中的很多例子和实景感受到了,我曾经不曾想到的东西。我会继续研究这本书的。

第四篇:《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范文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我向来对法国这个国家比较感兴趣。印象里,法国是个浪漫的国家。我想这也是大多数人对法国的印象。老爸非常赞赏的戴高乐将军,也作为一个有主张有远见的人物加到了我的记忆库里。然而真实的法国到底是怎样的?所以最近在读一本书的时候,我发现《带一本书去巴黎》是一本很不错、很有意思的书,我就开始了快速阅读,而且一读就容易入迷,我简直可以说是用废寝忘食的说法来读这一本书了。

延续了《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的总体风格一样,但多了几分散文的优美生动;象游记,又比游记多人文关怀的味道和思想的厚重;做为游巴黎的记录,照片占了很大篇幅——有作者拍摄的名家油画原作、雕塑、城堡、广场、教堂、各种文物(如断头台、刑具)甚至巴黎老地图的照片,还有一些作者的手绘油画。书的信息量很大,排版很精心,照片丰富多彩,位置恰到好处,是一本开眼界、长见识,又很好看的书。

印象最深的几点体会:

1、巴黎是个值得法国人骄傲的美丽城市,美在巴黎人对城市古迹顽强的保护和由此而来城市体现出来的整体感

“那凝重的灰色调,那个体略显单调,聚集在一起却有浑厚雕塑感的城市整体;那些纪念性建筑、林阴大道、小广场小花园形成的浪漫的文化氛围,都有一种特殊的巴黎味道。”“巴黎圣母院无疑是西岱岛最具有魅力的地方。我们每天不论去哪里,最后总会不由自主地转回西岱,转到圣母院前的咖啡馆外。一人交出10个法郎,以一杯长久的黑咖啡,结束这一天的出游。„„我们要上一杯,只限于为了合法地在圣母院前面占领一个最佳的观赏位置。我们坐着,直到夕阳西下,直到晚霞在圣母院白色的石墙上涂抹黄昏。„..我们坐在这里,没法不看到吉卜赛姑娘埃丝米拉达,在圣母院的台阶前飘然而过,身后紧紧跟着那头智慧的山羊;我们没法不听到卡西莫多在钟楼敲响的钟声,钟声撞击着所有人的心灵,在夜色中震荡;我们没法不感觉到,月光下,神父那阴郁的身影,在圣母院的顶层,裹挟着黑暗,一步步向前逼近;„„”

“巴黎几步路就是一个教堂。„„教堂都是石块砌成。石匠比木匠确实要难得多,但是,他们显然是成功了。你站在那里,想像当时的情景,真会在一瞬间怀疑过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奇迹。„„巴黎的教堂还在夜晚举行演奏古典乐曲的音乐会。再小的教堂,门口也会有一张小小的招贴,通知音乐会的时间和曲目。巴赫、肖邦,他们都不是远去的身影,而是教堂里轻轻托起一个个孤独灵魂的天使的手臂。”

我不得不想到中国的大城市,中国人的历史感体现在城市发展和建设的哪些方面呢?我们对文物古迹的毁灭从不手软,我们几乎拆光了北京的城墙和四合院,然后象培育速生林一样快速建起一个又一个刻板、嘈杂、长着同样冰冷面目的大中城市——就象央视的宣传片,林立的高楼象从大地里生长出来的怪物手臂,转眼间一个又一个城市被复制、粘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别迅速消灭;在当下GDP为纲的经济指导方针下,政府又开始对一个个古老的村落下手,美丽的村庄在逐渐消失„„

怪不得巴黎人是骄傲的,他们比我们更尊重历史和文化——他们会在50法郎纸币上印上“小王子”和它的作者——他们有骄傲的资本。

2、巴黎的古迹有生命

“和巴黎几乎所有的其它中世纪教堂一样,它(巴黎圣母院)今天依然在正常使用。„..它们的钟声每天定时敲响,弥撒定时举行。白天的任何时候,任何人,都可以走进去,把自己隔绝在教堂里,把世俗世界暂时抛开。”

“西岱岛西端的司法建筑群,南面的建筑成为司法宫。五个世纪以来,司法宫历经变迁,从皇家法庭,革命法庭,复辟后的法庭等等,直到今天法国人引以自豪的、以《拿破仑法典》

为基础的现代法庭。尽管这些法庭有着很大差异,但是在功能上,司法宫和巴黎圣母院一样,始终没有停止过属于它的活的生命。因此,应付着繁忙司法事务的司法宫,今天是不对游客开放的。”

哇!活的古迹啊!想想吧,每天在一座存在了500年的大楼里上班,该是一种什么心情呢?每天抚摸着上下行走的楼梯扶手——那是500年前的楼梯啊——这是怎样一种现实的历史感?凡生活在古都的人,气质中总带有一种别样的沉静、淡定和从容,那象巴黎人这样,每天浸润在历史厚重的文化氛围中,气质应该格外深邃优雅吧?怪不得巴黎二十岁的年轻的思辩家比比皆是。

3、对民主与自由的思考

这次从宗教争执写起。

第一个人物是传播基督教的圣徒圣丹尼。公元261年(相当于中国三国时代末期,魏结束于265年,蜀结束于263年)圣丹尼和他的两个同伴,因为在法国巴黎传播基督教,被当时统治巴黎的罗马人砍了头。历史上留下了大量关于这场宗教迫害的记载,法国于是有了圣丹尼镇和圣丹尼教堂。

下一场宗教之间的争端,发生在1560年。新教徒“胡格诺”派一直被主流教派天主教派追杀,这一年新教徒“胡格诺”派谋反失败,1200具“胡格诺”教徒的尸体被用铁钩挂在城堡的立面上。在这之前不久的1553年,新教徒“胡格诺”派的创使人加尔文,在他自己成为主流教派的瑞士,把来自西班牙的神学家塞尔维特,以异教徒的罪名烧死在火刑架上。法国有着漫长的政教合的一历史,所以由宗教迫害讲到政治体制,重点讲了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所有推动这场革命的人,无论是皇帝、贵族还是哲学家艺术家,本意都是好的,都是想把不公平的制度变得更公平一些,但法国大革命就象一把原本是为点燃取暖的炉火,却意想不到地燃成了火灾,不仅烧掉了房子,连点燃炉火的人也无一例外,全部葬身火海。

法国大革命前的历史就象中国任何一个朝代的兴衰史:国王路易十四象康熙,能力强,手腕狠,他用72年的专制强权强化了旧制度;路易十五从曾祖父手里接下这一份成功家业后,顺理成章地无所作为并且挥霍无度;到了路易十六,虽然有了励精图治的决心,却因积重难返,不得已被革命群众推上了断头台,为革命献了身。

作者通篇都在反思人性在革命中爆发出来的血腥残暴:法国大革命中,除了革命先驱被越来越激进的后来者“革了命”——如拉法耶特被囚禁致死,如吉伦特议员被雅各宾俱乐部送上断头台,作者还记录了大量平民被卷入革命的不幸遭遇:在1792年的“九月大屠杀”中,30名教士被毒打后杀死;43名17-19岁的精神病患者被私刑处死;监狱的230名囚徒中,女囚徒被强奸、肢解,所有犯人在5个小时内被全部杀光,监狱内有“齐膝的血污”。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就这样在血腥中诞生了。

革命总是要付出代价的。这就是对“革命”的通用注释。林达的书却总是关注个体,他这样写:“„„无法知道,他们(修士)被关在这里的时候,大难将临,是什么样的心情。一切都消失了,那些对亲人的诀别,那些痛苦和战栗,那些默默的坚强,那些软弱的泪水,那些向着屠刀的苦苦哀求,都消失了”;法国人执着地记录死难者名单,“记录,只是出于一种极为单纯的人类感情:这是我的父老兄弟,他们应该和我一样,在这里呼吸自由的空气。他们无辜地被暴力终止了生命。我记得他们,记得他们一个个面容,记得他们的一个个梦想,我不愿意这些面容和梦想,被暴力彻底抹去。我希望他们的生命继续在我的记录中,因为他们和我一样,也有活的权利。”

当暴政发生时,这样一个软弱无助的个体,既有可能是你,也有可能是我。

总之《带一本书去巴黎》这本书是一本很不错的书,我读的不仅仅是书里的内容,我想到的是书中联系的内容。我由书中的很多例子和实景感受到了,我曾经不曾想到的东西。我会继续研究这本书的。春天开花的植物及时段颜色

早春:连翘、金钟花、梅花、腊梅、玉兰、紫荆

红色:

樱花、日本晚樱、桃、梅、山茶、蔷薇类、月季类、二乔玉兰、杏、海棠属(垂丝海棠、西府海棠、海棠花、苹果、山荆子等)、木瓜属(木瓜、贴梗海棠、木瓜海棠、日本贴梗海棠)、绣线菊类(金山绣线菊、金焰绣线菊等)、毒八角、红茴香、牡丹、红继木、柑桔、柚子虞美人、花毛茛、唐菖蒲、金鱼草、瓜叶菊、耧斗菜、三色堇、雏菊、芍药

黄色:

棣棠、迎春、云南黄馨、金钟花、连翘、结香、黄木香、含笑、黄玉兰(不知为何种之品种)、羊踯躅、黄色月季、牡丹、云实、花毛茛、四季报春、欧洲报春、黄菖蒲、黄堇类(如蛇果黄堇、少花黄堇等)、三色堇、芍药、紫茉莉白色:

白木香、玉兰、深山含笑、阔瓣含笑、、梅花、山茶、杜鹃、桃、李、杜梨、豆梨、沙梨、白梨、贴梗海棠、白檀、山矾、溲疏、荚蒾类、山梅花、野茉莉、秤锤树、牡丹、芍药、继木、海桐、白鹃梅、白丁香、香雪球、金鱼草、瓜叶菊、白玉棠(蔷薇之品种)、白色月季、绣线菊类(中华绣线菊、麻叶绣线菊、珍珠绣线菊、笑靥花等)、三色堇、雏菊

紫色:

紫玉兰、苦楝、金鱼草、瓜叶菊、杜鹃、鹿角杜鹃、云锦杜鹃、满山红、牡丹、芍药、瑞香、紫堇类、三色堇、紫茉莉、酢浆草、紫丁香、泡桐属(如白花泡桐、兰考泡桐、毛泡桐等)

兰色:

鸢尾、西伯利亚鸢尾、马蔺、金鱼草、瓜叶菊、三色堇

夏日开花的植物和花期

夏(杜)鹃 5-7月

朱顶红、倒挂金钟、三色堇 4-6月

芍药、栀子花 花期 5-7月

月季 花期 5-9月

蔷薇、石榴 花期 5-6月

荷花、马蹄莲、米兰、金莲花 7-8月

白兰花 7月

木槿、合欢、百合、蜀葵 6-8月

玉簪、桔梗、半支莲、凌霄、昙花、山丹 7-9月

紫薇、紫茉莉、牵牛花、凤仙花 6-9月

万年青、萱草、八仙花、五色椒 6-7月

夹竹桃、大岩桐 5-10月

茉莉 6-11月

美人蕉、江西腊 6-10月

金银花、飞燕草 5-8月

四季海棠、令箭荷花、扶桑、无花果等也都是夏季开花的~

秋天开花的植物及各品种颜色

桂花(黄)

月季(红、黄、白)

木芙蓉(红)

木槿(白、紫、红)

帝皇菊(黄色)

双荚槐(黄色)

天人菊(红)

秋葵

伞房决明(黄)

黄蜀葵

百日草

蛇目菊

红色:月季、木芙蓉、夹竹桃、木槿、天人菊

一串红、秋葵、石蒜、百日草、翠菊、蛇目菊、菊花

紫色:月季、木槿、一串紫(一串红之品种)、百日草、、菊花

黄色:黄蜀葵、黄秋葵、伞房决明、黄槐、桂花(金桂)

万寿菊、孔雀草、百日草、双荚槐、帝皇菊、菊花

白色:木槿、木芙蓉、夹竹桃

一串白(一串红之品种)、葱兰、、菊花

红色:月季、木芙蓉、夹竹桃、木槿、天人菊

一串红、秋葵、石蒜、百日草、翠菊、蛇目菊、菊花

紫色:月季、木槿、一串紫(一串红之品种)、百日草、、菊花

黄色:黄蜀葵、黄秋葵、伞房决明、黄槐、桂花(金桂)、复羽叶栾万寿菊、孔雀草、百日草、双荚槐、帝皇菊、菊花

白色:木槿、木芙蓉、夹竹桃

一串白(一串红之品种)、葱兰、、菊花

第五篇: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一)因朋友间有互相借阅书籍的习惯,又因一友人对建筑情有独钟,且这本书还是香港中文大学推荐的阅读书籍之一,就欣然买来一阅。

可是自从打开来阅读它的第一行文字,我就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貌似从高二读《穆斯林的葬礼》之后,这还是第一次对一本中文书籍如此贪恋。怎奈平日里忙工作、忙家庭,愣是耗了一个月才读完;而且其内容很是颠覆认知和费解,这也是耗时很长的一个原因。其实对于这一部巨作,自己还没有完全消化呢,怎可以马上就写读后感?好在就是闲来消遣,没有太大的压力。

第一 每一栋可圈可点的建筑,都有自己的故事

没有阅读之前,我想这就是一本介绍建筑艺术的书籍。讲巴黎圣母院;讲卢浮宫;什么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风格;什么穹顶、什么山花;什么色调、什么比例;什么雕塑、什么壁画。真正打开它,才发现作者林达只是以上面所提到的内容作为工具,重点讲历史。讲天主教和异教徒之间的宗教迫害;讲执政悠久的波旁王朝;讲强势的路易十四;坐吃山空的路易十五;温和而持改革态度的路易十六;讲制宪议会;讲国民公会;从第一共和国讲到第五共和国的法国大革命;讲“雅各宾”派们操控的法国历史上的唯一一段“恐怖时期”;讲著名的巴士底狱被攻陷时,里面只关押了七名犯人;讲黑寡妇断头台的设计者的本意是为了减轻死囚犯的痛苦;讲伏尔泰、雨果和卢梭这一些有责任、有担当的思辨家怎样为了底层民众而号呼奔走并取得成功。

第二 恶补全面的历史观

作为一个文科生,我自认为我对法国大革命还是了解的。毕竟得参加高考,当年历史书上的一切都得弄得滚瓜烂熟。什么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巴黎民众攻克了巴士底狱、波旁王朝复辟、拿破仑战神的神话。可是读完了《带一本书去巴黎》,才突然发现当年我朗朗上口的都是“一刀切'了的法国革命史,是多么的片面和狭隘。我们没有提及法国贵族在制宪议会中的积极作用;也不曾设想他们为了一个不使衣衫褴褛的下层民众在政权体制更迭中被殃及所作出的努力;也正是底层民众积了几个世纪的宿怨被点燃或利用,才使得一个体制的更迭循环往复,生灵涂炭;正是因为体制法规的不健全,才可以使拿破仑重登帝位。假如我们当年学习历史的时候,更加客观,更加全面,或许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会很不同。

第三 思考着看清历史,做顺势而为的人

在巴黎,鲜有人知道当年赫赫有名的”雅各宾“俱乐部在什么地方;当年的黑寡妇断头台原型也被放置于某一个监狱的黑暗角落里。历史雄辩地告诉我们,违背人道,逆势而为的行为,即便在当时可以盛行,然历史总会给它一个货真价实的说法。故做会思考的顺势而为者。

其实,你我都只是再普通不过的眇小人物,大是大非远轮不到我们参与和评说。但是拥有正确的历史观总是不会错的。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二)历史山谷中的鸣响

——读林达《带一本书去巴黎》心得

李颖珺

历史这两个字,是多么厚重啊,古今中外,发生过无数的人和事,你方唱罢我登场。

关于历史的真相,似乎永远都是雾里看花,水中捞月。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利益立场,就会有不同的评论和结论。在很多情况下,真相只是哲学上的理想概念,哪怕就是今天街头上发生的一起小冲突,围观的人因为个性、理解能力、关注焦点和文化水平的差异,描述上也会千差百别,不尽相同。历史真相和法律真相一样,只能无限接近于客观真相,而不可能等同了。

历史的真相,虽无法百分百求得,但是,对于如何认识”历史“、科学地看待”历史“,值得我们好好地思索。最近读了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和大家分享其中的一些菁华片段以及我的小小感悟。

作者:林达

作者简介

林达,是一对美籍华人作家夫妇合用的笔名。另有”丁林“、”Dinglin2“等笔(网)名。夫为丁鸿富,妻为李晓琳。他们都于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进入大学。曾在黑龙江省插队。1991年移居美国。

林达的书,在中国大陆风靡一时,被誉为是介绍美国最好的作者之一,是中国的托克维尔。同时,林达在《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南方周末》等报刊开设专栏,不仅有时事评论,还有散文和特稿。林达的文字朴实自然,富有洞见,写作领域涉及宪政、法治、历史、国际关系,是少有的全能型作家。(摘自360百科)

0

1出身并不必然决定一个人的立场和道路,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和精神上的贵族,可以超越小我的利益。

在旧制度中,一个腐朽的阶层常常会出现一些最优秀的人物。而且,常常是由这样的人物在带领着民众进行社会变革。而他们事先就知道,这种变革肯定在危害他们所属的阶层。这在近代是特别明显的……思想需要前人积累的知识作启发,学习需要时间和闲暇……相当数量的贵族,有着对于正义、公正、平等这样超越自身利益的社会关怀”.P1

41“这个文明进程在法国,是宫廷和贵族们无意识在共同推动的。同时,他们本身也不可避免地被文明所改变,被进步的潮流所推动。在变革的关口临近的时候,即使以最保守的方式去看待他们的历史局限,他们也绝不是抱成一团抵御变革的历史绊脚石,他们中间有相当数量的优秀者,甚至有意识地站在历史进步的一面,参与颠覆他们世袭的优越。”P120-121

这些贵族与当时的进步思想家交往甚密,在沙龙中慷概激昂,并且迫不及待地付诸实践——大批法国贵族自发加入美国独立战争,漂洋过海五六十天,长途跋涉几百英里。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拉法耶特主动提出自己不领军饷,不要官衔,只要参加战斗,为理想献身,还说服国王路易十六资助美国革命,他后来与乔治华盛顿情同父子。拉法耶特还有一系列名垂青史的行动:培训黑人,让他们靠劳动获得财政自由;对美国宪法提出建设性的批评意见;向国王请求解放新教徒和召开国民大会,均告实现。

背叛家庭,革自己的命,在古今中外,都是存在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之一彭湃,出身地主家庭,却把自己的田产分给佃户,带着妻子过俭朴的农民生活。一些革命领袖出身地主之家,或官员幕僚之家,不是苦大仇深的工人,不是一穷二白的农民,同样投身革命的洪流。

看看法国贵族们的思想境界——

1789年,三级会议召开(教士、贵族和市民),贵族提交的议案要求如下:起草人权宣言,维护人的自由和安全,废除奴役制,保障财产不受侵犯,保障商业、劳动自由、宗教自由、出版自由,通信保密,扩大教育、建立济贫院,所有人有权直接或者间接地参政等等。

其中关于法律对权力的限制,尤其值得法律人注意:禁止随意拘捕的国王密札,反对警察滥用职权,预审公开、被告有权获得辩护(且为穷人免费辩护)、刑罚对一切人平等,废除刑讯逼供,改善囚徒的处境。

这是两百多年前啊,完全是现代法治的基本理念,真是发聋振聩的强音!

0

2革命和运动往往不是想象中的浪漫和纸面上的正义,往往伴随着对文化、建筑和法制的大肆破坏,革命的激情,可能演变成为无法控制的暴力行径,掀起腥风血雨。

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是法国大革命胜利的象征,然而,历史课本没有告诉我们的是,里面关押的只有七名囚徒。来看看对旧制度仇恨的民众干了什么呢:已经投降的守军俘虏被杀,其中的司令洛奈侯爵被当场殴打致死,民众挑起他的头颅游行;教堂、修道院被焚毁,庄园被破坏和抢劫,各大城市夺权,全国大乱。

而在三年后的1792年,路易十六连同君主立宪制被废黜,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诞生,随即却发生了“民众执法”的“九月屠杀”:民众把学校、教堂变为监狱,在没有任何法律约束的情况下,一千二百多人被杀害,大量女性被强奸,很多人备受酷刑并被肢解。

后来,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路易十六和王后被送上断头台,年幼的王子和公主也遭到惨无人道的凌辱。再后来,就是四分五裂的革命党人丹东、罗伯斯庇尔、圣鞠斯特、库东被送上断台。人口两千五百万的法国,在1793年到1794年的一年间,就有一万七千人上了断头台。

甚至,连巴黎的保护神“圣女贞德”的遗骸,也早于1791年就被人从教堂中掏出,扔进了塞纳河滔滔的江水中。

对于解放巴士底狱,林达假设了另一种“法治”的方式:

制定一个法案,对新制度下的司法公正和司法独立做出规定,并且成立特定的机构,在监督对监狱非人道状况改变的同时,按照新的司法程序,重审旧案。也许,重审之后,不是所有这七个人都能够走出监狱,可是,留在那里的人,却由新制度保证了他们得到公正的裁决,在人道的待遇下,服完合理的刑期。而走出冤狱的人,则由新制度保证他们名誉的恢复和冤狱的赔偿。P17

2对于法律人而言,这样的方案实在太完美了!如果能以这样理性的方式来思维和行事,维持社会的正常秩序,如果贵族提倡的各种人权和自由能有制度保障,能成为社会共识,就不会有那么冤魂惨死在铡刀下。

关于“人民群众”这个政治上无比正确的大词,林达也有自己清醒的看法:

在解放底层民众,将他们被剥夺的权利还到他们手中的同时,社会最容易普遍产生和接受的,就是由同情转为对底层民众的赞美。这样的美化,又通常导致赋予他们过大的权力。其结果,总是发现,不知由于什么魔力操纵,原本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们,原本应该是软弱而善良的人们,原本期待为他们自己也为社会造福的人们,在一夜之间变得狂暴和肆虐。他们可以如旋风一般扫荡这个社会,不仅吞噬原来的强者,也相互吞噬。他们在数量上的绝对优势,能够导致最迅速和规模最大的破坏。P270-27

1为什么会这样呢?林达认为,因为底层人民没有条件接受良好的教育,理性思维和精神文明处于零历史或短历史的状态。

当他们长期处于悲惨的生活状态时,他们文化程度的不充分、缺乏理性的一面被压抑和掩盖,没有机会暴露和爆发。可是,假如在过度美化的同时,也将过度的权力交给他们,他们的致命弱点就会在权力的催化下,瞬间爆发,迷醉的、暴力的、甚至是极度残忍的。P27

1已经发生的,没法改写,但是,必须吸取教训,血不能白流,惨痛不能重演!

一个健康而公正的社会,它所必须关注的和保护的,应该是当下社会的每一个最弱者,而不是赋予任何一个特定阶层以血源性的暴虐的特权……(保护)的依据应该是公平的法律。这样的法治社会,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P270

0

3在肯定“人民群众”书写历史的同时,不要忽略知识分子和思想先驱对历史的巨大推动作用。

正如伏尔泰狄德罗卢梭之于法国大革命,康有为梁启超之于戊戌变法,李大钊陈独秀之于五四运动,思想的启蒙舆论的准备,都离不开上层知识分子的翻译办报出版、撰文演讲和奔走呼告。但中国社会却曾经偏见盛行:“百无一用是书生”,“知识越多越反动”,造成不少悲剧,()这种思维至今还有阴影。其实很多弱点或缺点,是人性之共通,却被安放在知识分子身上,成为莫须有的罪名。

作为掌权者,大到国家的统治者,小至一个单位的领导,一个公司的老板,多少都忌讳知识分子。因为真正的知识分子,有独立的人格,有丰富的思想,不会随波逐流,不善钻营,不屑苟且。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不稳定因素”.到了当代,拜互联网和社交平台飞速发展所赐,信息乃至知识的获取早已变得易如反掌,人们对知识和知识分子都已不再盲目崇拜。知识分子头顶的光环消失了,希望人们对知识分子的偏见也随之消除。

《带一本书去巴黎》,林达带的是大文豪雨果的《九三年》。

他(雨果)列举着旧制度的残酷和不公正,列举着大革命对旧制度的改变,也列举着同时发生的大革命的恐怖和残忍……是雨果,第一次把善和人性作为社会进步的衡量尺度,放在了法国人面前。在雨果的一部部作品中,站在最瞩目位置的,是弱者,是没有阶级、地位、血缘、道德等任何附加条件的弱者。他把社会如何对待弱者,作为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放在了世界面前……他们相随送过凯旋门的,是为法国所有弱者呐喊的一个作家。几千年欧洲文明的积累,才最后在法国完成了这样一个变化。从这一天起,法国人终于明白,不是因为有了拿破仑,而是因为有了雨果,巴黎才得救了,法国才得救了。P286-287 全书完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三)姬子游

美国一对华人夫妇共同书写的《带一本书去巴黎》躺在我的书柜里至少有五年以上了,但是我却一直没有拿出来看。因为光看名字,我还以为是什么观光旅游的书籍,直到某一日整理书柜时再次看到此书,出于对巴黎的想念或者其他我自己也说不出的情怀,我翻开了它。看完后,我的内心是震撼的,震撼于我对历史的无知,震撼于作者的文字功底,同时庆幸还好我没有错过它。

这是一本很有文化底蕴、人文情怀很浓厚的书。表面上看,这是跟着作者的足迹去了解那些著名景点的“旅游”书,事实上,这更多的是一本反思历史、反思人性、反思民主、反思政治体系的集大成之作。它和余秋雨的《千年一叹》有点类似,但此书文字风格却是沉重中带着诗意,所以读起来不仅会感叹历史的无情,人性的复杂,同时更多的是一次美好的诗意的文学之旅。

作者主要选取了和法国大革命有关联的一些景点,通过参观这些著名景点,看着那些记录,摸着那些石块,听着那些介绍,去了解巴黎的前世今生,甚至了解法国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法国的原因。

首先我们跟着作者走进巴黎这座城市,现在所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巴黎概况是由一名叫奥斯曼的贵族进行整体规划而成。这名法律专业而非建筑专业出生的巴黎市警察局长却将巴黎改造成了现在世界人民称赞的拥有“皇家派头”、“贵族风头”的伟大城市。但是在他在世时,却饱受非议,被认为没有好好保护古建筑,被称之为反革命分子。本书就由“反革命”开始,慢慢的走进“革命”的历史殿堂。一幅画面一幅画面的去看曾经发生的那些故事,那些牺牲了的人群,那些疯狂的革命分子。

作者带领我们由现在走入历史,再由历史反省社会、反省人性,层层递进,让我们通过巴黎的各大景点,走进法国大革命那灿烂却血腥的历史中并思索历史所带给我们的反思。

书中的很多观点翻新了我对法国大革命的认识。以前从课本上,我们所看到的文字都是对这次大革命的各种赞誉,但看了这本书后,再次回想曾今课本上的介绍却有种细思恐极的感觉。本书中作者有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一本中国人写的历史书中,对于九月屠杀,我读到这样的记载:‘群众处死了许多监禁在巴黎的反革命分子。这个自发的革命恐怖手段打击了反革命的气焰,对于恐固革命的后方起了巨大的作用’,我就是读着这样的历史书长大的。被这样的历史观浇灌着,我是否还能指望自己并不成为一头狼?我又能指望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当我看到这段文字时,我想到自己也是从小读这样的史书长大的。这种教育下长大的我们,让我们慢慢的失去了对人性的思考,某种程度上,受到这种教育的我们的确由人变成了狼。

当我们看到法国大革命带来的光辉成果时,我们是否也该冷静下来,思考这被美化了的革命背后所隐藏着的残酷?在这九月屠杀中,“在三天里,整个巴黎被民众无辜杀害的人数,在1247人至1368人之间。”当我看到这些数字时,我忍不住的心打了一个寒颤。在一次次的暴行或者所谓的革命中,得到利益的总是那些少数统治阶级,而牺牲的却常常是无辜大众。

历史由鲜血铸就,从古至今,当一个新的政权产生时,总是伴随着无辜生命的牺牲。当我们在赞美一些革命时,我们是否能深入的去思考,这革命是否真的有必要?当我们再次提到应该要有某某革命时,我们是否能冷静下来?如何在减少牺牲的情况下去达到目标?

革命革命,革的,真的就是命啊?对于生命,我们不是应该充满敬意吗?为何,每到利益面前,生命就变得一文不值?再为何,大多革命之后的结果却总是背离了革命发起的初衷,而让为了“人类解放”的事情变成了一些特殊人群夺取利益的工具?

也许,根本就没有所谓“人类解放”这种美好的事情,这只是一些理想家们所臆想的事情,却常常被有心人士夺取,成为了成就个人私欲的遮羞布。

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就是让我学会理性思考,学会辩证的去看待历史。同时,让我听到一些“美好而崇高”的词汇时,我会打上一个问号,真的如此吗?

下载带一本书去巴黎 读后感(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带一本书去巴黎 读后感(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750字

    读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在书的第一章节,我才了解到,原来这本书是雨果的《九三年》。开始阶段,作者叙述了书的来历,“那是一个书荒严重的时候,书一开卖就被风卷残云般迅速瓜分......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共5则)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断断续续大约花了三个月才读完了《带一本书去巴黎》。有时候是课后闲暇时读的,有时是突来兴致想看一下,还有就是睡前想陶冶一下情操。一共两百多页......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书报告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书报告 ——中法革命对比浅析 学号:10161170146 姓名:王诗梦 革命是每个想要继续生存的国家都必须经历的阶段,因为时间在不断推进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动社......

    带一本书去南京读后感2

    品读《带一本书去南京》北京、重庆、杭州、西安、南京……它们饱含着沧桑的历史。这些历史,被人们无数次论起,飘在人们的脑海里。可看完《带一本书去南京》,南京这个有灵魂的......

    带一本书去南京读后感(合集5篇)

    《带一本书去南京》 读后感现代人看历史,就像看窗外的烟雨朦胧,称得上美,却不真切。中国的历史记载是最完备的国家,廿四史摆在那里,绕不开,化不掉。但毕竟,时代过去了,人们拾捡起来,......

    《带一本书去南京》读后感500字

    最近几天,我看了一本书叫做《垃圾班的宝贝们》这本书是儿童文学作家关义军叔叔写的,它生动的描写了大运河小学六(2)班一群调皮捣蛋的游戏狂的全新蜕变。它的语言俏皮生动、活泼......

    带一本书去旅行

    带一本书去旅行 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我看来则是:“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在书中,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我畅游在书的海洋,与王维一起去“明......

    带一本书去旅行作文(推荐五篇)

    带一本书去旅行作文3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