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游春 观课报告(汇编)

时间:2019-05-15 11:31: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孔子游春 观课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孔子游春 观课报告》。

第一篇:孔子游春 观课报告

《孔子游春》观课报告

今天听了陶老师的《孔子游春》一课的执教,感触很深:本课是一篇游记,是描述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带领弟子们到泗水河畔赏春,巧借河水诱导弟子的故事,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的关爱及师生间真挚的友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阅读教学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陶老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贯穿一个“读”字,瞄准一个“悟”字,紧扣一个“导”字。读是阅读教学的根本,教学中让学生默读、速读、朗读„„反复读、尽情地读,读中体验,读中感悟。

其次,陶老师还注重“探究学习”。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课文第8自然段孔子“论水”是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这一段的教学过程中,教者首先要以“孔子提倡学贵有疑”鼓励激发学生通过自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大家讨论,而后将问题归纳、整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逐个解决(为什么说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使教化?→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省略号省略了其他什么特点?→孔子论水的用意)。这样,由易到难、步步深入,重难点的突破也就水到渠成。

虽然这次磨课已经接近尾声,但是对语文课程的探索还远远不够,我会以此为契机,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多思多悟,以求成长更快。

第二篇:《孔子游春》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两个成语造句。

⒉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⒊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

⒈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三、教学难点:

⒈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四、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2.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二、课时重点:

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三、课时难点:

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⒈听写。

飘逸 茂密 深思熟虑 温文尔雅 和煦 深奥 波澜起伏 司空见惯 ⒉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⒊让我们跟随孔子去泗水河畔欣赏一下美景吧。

二、精读第一段

⒈出示挂图,请同学们仔细看图,说说图上画哪些景物。

⒉这就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游玩的地方-----泗水河边,课文中是怎样描绘这幅美景的呢?

⒊自由朗读第一段,用括号标出描写泗水河边春景的句子。然后找出你认为写提最精彩的一句话,把它多读几遍,体会精彩的原因。

⒋齐读描写泗水河边春景的句子。(第2自然段的第一、二两句)⒌品读语句。读一读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一句话,试说原因。(相机理解“桃红柳绿”、“广袤”、“飘逸”、“和煦”)

⒍(映示投影)比较下面两组句子,看哪一种说法好,为什么。B泗水河边桃花开了,柳树发芽了,小草也发芽了,风轻轻地吹着。b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

B大地是她的胸怀,森林是她的长发,太阳是她的眸子,轻风是她的絮语---b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暧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⑴自由读这两组句子,比较每组里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⑵讨论。(引导学生从用词、句式、表达的情感等方面体会文中原句的优美、精当)

⑶练读每组里的第二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对大自然深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⒎质疑,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像一位伟大的母亲,不仅是形似,还有神似----奉献精神。

⒏指导背诵第一段。

三、精读第二段

⒈泗水河边的美景让孔子的弟子们心旷神怡,孔子顾不上欣赏,原来是奔腾不息的河水引起了他的深思。由司空见惯的河水会想到什么?

⒉自由读第二段,画出孔子关于水的一段讲话,想想这段话的含义。⒊指名读孔子关于水的一段话(第8自然段),思考讨论: ⑴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板书:水是真君子)

⑵这段话讲述了水的哪几个特点?孔子由水的这几个特点分别联想到了

什么?(板书:哺育生灵----有德行、流必向下----有情义、穿石凿壁----有志向、荡涤污垢----善施教化)

⑶对照板书,教师作适当讲解,引导学生体会水的特点与孔子联想到的水的品质之间的联系。

⑷孔子说这番话的用意是什么?(教育他的弟子也要做真君子,具有真君子的品性)

⑸你从这段话体会到了孔子的什么特点?(充满智慧、循循善诱)⑹你还能从水的其他什么特点联想到做人的道理?(如由水的清澈透明想到为人要坦荡)

⒋练读第二段。指名读,评价。(孔子的话要读得舒缓、沉稳、突出他是智者,是导师)

⒌小结:从孔子对水的这一番议论中,我们也受益匪浅,孔子真是名不虚传的大教育家啊!

四、作业(第3题为选做题)⒈背诵课文第1、2自然段。⒉抄写第8自然段。

⒊将第2、8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改成与上文有密切联系的具体句子。第三课时:

一、课时目标:

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课时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二、课时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

⒈指名背诵课文第1、2自然段。⒉齐读课文第8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⒈自由读第三、四两段,边读边想:

三、四两段主要讲什么?将读懂的

内容在书旁写下简单批注,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⒉集体交流讨论:

⑴你读懂了什么?你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教师相机指导,让学生对别人发言中不妥之处进行修改,对不全面之处进行补充,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具体语句体会三点:

①子路和颜回的性格特点,相机理解“温文尔雅”、“深思熟虑”、“从容不迫”。(板书:有福同享 不好表功)

②孔子是一位对弟子态度和蔼可亲、时时注意引导弟子树立远大志向的好老师。

③孔子与弟子这间浓浓的师生情谊。

⑵讨论不懂的地方:你有哪些地方不懂?(对于不懂的地方,要通过再资助读书思考,加上教师的点拨来加以解决)

⒊默读第二段和第四段,想想这两段有什么联系。

⒋讨论交流。子路和颜回表明的志向与孔子关于水的那番话有密切联系,是从孔子的诱导中得到的教益。(板书:表明志向得到教益)

⒌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是什么意思?(实际上是对师生之间浓浓情谊的赞美,有深化中心的作用)

⒍教师小结: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成为贤者的有七十二人,这与孔子时时处处不忘教导且教导有方分不开啊!

⒎四人一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第三、四两段。⒏分角色朗读,引导评价。

三、指导造句

⒈成语是非常精炼的、较为固定的词组。本课中有不少成语,给文章增添了魅力。我们借助工具书,通过联系上下文已经了解了这些成语的意思。现在请同学们任选其中的两个造句。

⒉同座交流讨论。⒊指名造句,评议。

四、总结课文 ⒈朗读课文。

⒉谈谈学课文后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⒉你对孔子关于水的那段话有什么感受?将感想写成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板书设计: 12 孔子游春

哺育生灵——有德行

流必向下——有情义 看水、议水 穿岩凿壁——有志向 真君子

荡涤污垢——善施教化

有福同享

弟子言志 不好表功 《孔子游春》教学反思

《孔子游春》这篇课文描述了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带着弟子到泗水河畔游春,巧借河水教化弟子的生动一课,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的关心,洋溢着师生间浓浓的情谊。其中,“孔子议水”和“师生论志”是课文的重点。

在教学“孔子议水”这部分时,我先出示这一段话,然后让学生思考:这段话是围绕哪句写的?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引导学生抓住“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来理解这段话。最后提问:孔子为什么要和弟子们说这些?从中你看出他是怎样的人?

在教学“师生论水”这部分时,我先让学生通过阅读说说子路和颜回的志向,然后议一议:“他们的志向好吗?”并引导学生同君子的品行进行比较,紧接着问:“你们的志向是什么呢?能具体说说吗?”在学生充分回答后,我鼓励他们:“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希望大家牢记自己的诺言,努力实现自己的志向。”

第三篇:孔子游春评课(推荐)

沐浴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课堂,有如历经一次泗水河畔的春游,清风习习,鸟语花香,久久。回味,回味,再回味。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孔子游春》赏析

浙江省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 罗树庚(315040)

《孔子游春》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为“师恩难忘”,安排了《莫泊桑拜师》《理想的风筝》《孔子游春》《明天,我们毕业》四篇讲读课文。课文生动地描述了孔子带弟子到泗水河畔游赏,就地取材巧借河水给弟子们阐述了“真君子”的品质。让我们感受到了万世师表的孔圣人循循善诱,与弟子其乐融融的游学的美好情景。这样一个普通的新编历史故事。到了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手里,一下子变得丰厚、灵动而富有生命活力。2013年11月,在杭州举行的“千课万人”观摩活动中,王崧舟老师用他那独特的取舍之道,厚重的儒雅之风,巧妙的教学设计,极富感染力的教学语言,行云流水般的师生互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慑人心魄又水乳交融般的配乐朗读给大家演绎了一节如诗如画般的好课。听王崧舟老师的课如沐圣贤光辉,仿佛孔子再世,不仅上课的孩子们陶醉其间,而且在场的几千听课教师也流连忘返、欲罢不能。

课的结尾处,王崧舟老师引出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赞美孔子。并表达了自己的渴望,渴望做孔子的学生,走进这样如诗如画的课堂,渴望做一名像孔子一样的好老师。课下,我和在场的许多老师感叹:我们不要早生2500年做孔子的学生,我们只要早生二三十年做王崧舟的学生就心满意足了。如果说孔子的德行让我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那么我要说王崧舟老师的课也让我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王老师的课已经很难说是课了,我觉得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他的课有深度,有厚度,有高度,有气度,有温度,有广度。我想,用再多再美的语言来赞美他的课都不为过。下面我选取三个方面,谈谈听了王老师执教的《孔子游春》后的感受。有温度:如沐春风的孔老师

把万世师表孔子从神坛上请下来,回到杏坛,孔子不再是冷冰冰的圣人,而是犹如学生每天都在接触的老师。

师:孔子的身份是什么?让我们再次简单地浏览课文。(出示课文中的三个句子)弟子们不知老师在看什么,都围拢过来。

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

颜回呀,听说你把自己的志向写进了一首歌里。何不唱给老师听听? 师:在弟子们心目中,孔子的身份是老师。孔子自己也说是老师。„„

师:是老师就要给学生上课。孔子的课堂在哪里?找一找,用波浪线画出来。„„

师:孔子为弟子们精心准备的课文在哪里?轻轻地读一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

师:假如要为这堂课取个题目,你觉得取什么题目呢? „„

师:这位老师的名字叫孔子。我是多么希望自己能早生2500年啊,那样我就可以做他的学生了。我是多么向往在这样的课堂里学习啊!(出示课文,用诗歌的形式排列。师生配乐朗读。)

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盛的森林是她飘

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他甜蜜的絮语„„ 师:这如痴如醉的课堂,这如诗如画的课堂,怎不让人心向往之。上《孔子游春》,习惯的做法少不了介绍孔子,引用论语中的精彩语段。学生还没学课文,老师早已在孩子们心中树起一个崇高的孔圣人的形象。王老师慧眼独具,上课伊始,分别从课文的前中后三个语段中拎出三个句子,一次又一次地确认孔子的身份——老师。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孔子的距离。老师要给学生上课,得有“课堂、课文、课题”。孔子给学生上课的课堂、课文、课题是什么呢?问题问得很浅,却如点穴一般切中要害。经王老师这么一问,课文重点段,学习重点、难点,如同剥笋一般,立马呈现在师生面前。没有繁枝缛节,没有拖泥带水。更难能可贵的是“接地气”。“课堂、课文、课题”这些通俗的说法,与孩子们的生活紧密相联。《孔子游春》虽然讲的是2500多年前的历史故事,但经王老师这么一问,仿佛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孩子们身边,孩子们仿佛就置身在这个其乐融融的课堂当中。因此,我说王老师的课堂有温度。有生活的课堂有温度,有温度的课堂有生命。听王老师上课,你不觉得是在上课。你看,他时而用宽手掌爱抚地推推孩子们过于低垂的额头;时而躬身笑眯眯地奔跑着给孩子们递话筒;每每请学生回答问题,再急再频,也不忘说“你请”。这种氤氲在课堂中温馨的氛围,置身其中,你会感到一种温暖。这种感觉或许就是不可言说的如沐春风的课堂温度。

有高度:匠心独具巧训练

课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王老师深谙此道。他用自己独特的取舍之道掏出《孔子游春》这篇课文的核心教学价值——事物与联想。分三次对学生进行语言习得训练。让我们看到了他对“语用”认识的深邃。

师:同学们,孔子的课堂藏着一个秘密。一半是看到的,一半是想到的,完成练习第一题。看到习习的春风,想到 ; 看到,想到宽广的胸怀; 看到茂密的森林,想到 ; 看到,想到明亮的眸子; 看到和煦的春风,想到。„„

师:孔子的课文中也藏着一个秘密。一半是看到的,一半是想到的,完成练习第二题。看到水奔流不息,哺育生灵,想到 ; 看到水或方或长,和顺温柔,想到 ; 看到水穿山凿壁,从无惧色,想到 ; 看到水流经万物,荡涤污垢,想到。„„

师:这就是孔子为弟子们精心准备的课文。这篇课文没有写完。你能按照孔子编写的思路,继续编写课文吗?请完成练习第三题。(让学生仿写有事物与联想组成的句子。)生:水不舍昼夜,浩浩荡荡奔向大海,他好像有毅力。

生:水善于帮助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功夺利,他好像助人为乐。生:水淡泊宁静,总是处在最低处,他好像很谦虚。生:水包容万物,不分高贵与低贱,他好像大公无私。没听王老师上课前,《孔子游春》我也读了N遍,但我就是没有发现文章构句成段的这一秘妙。经王老师这么一点,经王老师这么一设计,哎呀,语言的训练就如此精妙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王老师对文本解读的能力真的让我们叹服。纵观整堂课,我们真切感受到王老师对“语用能力”匠心独具的训练。上面呈现的是显性的语用训练。在王老师的课堂中,我们分明能感受到他对语用能力的柔性、隐性层面的训练。从填空、写话训练到背诵、积累训练,再到

文化的渗透、熏陶。都说王老师的课演绎的是“诗意语文”,是走情感路线的。听了他的《孔子游春》,我才真正明白“此情非彼情”。他的课有语文的特质、理性的积淀、生命的关切。他的课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价值皈依。有深度:旁征博引巧引用

听王老师的课,我们常常会惊叹他的旁征博引、左右逢源。他纵横捭阖、挥洒自如,课一下子就有了厚度、深度。我们来看这样两个小片断。王老师引导学生学习“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这个句子时,抓住“或方或长”引经据典。

师:因为水是没有一定形状的,于是我们看到它或方或长,或高或低,或大或小,或圆或方。其实,说到水是没有一定形状的,古人的诗词当中倒是有一些很好的句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有关诗句,学生有感情朗读。)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师:该方则方,该长则长,该直则直,该曲则曲,这就是水的和顺、温柔,有情义。

为了表达对孔子的景仰,王老师在结课时,巧妙地引入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赞美孔子。让走下神坛的孔子一下子又伟岸起来,并高高地屹立在世人面前。

师:早在两千多年前,有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叫司马迁。他说出了和我一样的向往,不过,他说的比我好。他说孔子的品德—— 生:高山仰止。

师:他说孔子的言行就像大路一样—— 生:景行行止。

师:他说,孔子的境界太高太高,我很难到达—— 生:虽不能至。

师:然而,这样的境界我却永远永远向往之—— 生:然心向往之。

抓住“或方或长”这样一个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词语,王老师竟然旁征博引带出这么多关于水的诗句。这是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也是万万想不到的。这需要多深厚的文化积淀啊。这就是文本解读的功力。一只眼睛看到字的表面,一只眼睛看到文字背后的文化张力。并把这种文化张力自然地、水到渠成般地展现出来,这才叫有语文味的课堂啊。“吟成一个字,捻断数根须。”想必,王老师在备这一课时,真的到了“人课合一”的境界了。就这么一个“或方或长”的处理,就够我们学习一辈子的了。

把万世师表孔子从神坛上请下来,回到杏坛,为的是让孩子们感受一个有血有肉的孔子,为的是让孩子们走进这有情有趣的孔子课堂。课即将结束时,引入司马迁的名句,又让孩子们知道为什么孔子会被世人称作“万世师表”。旷世奇才的孔子思想之深邃,境界之高远值得我们一辈子去学习,去实践,去求索。尽管听王崧舟老师执教《孔子游春》已经过去数月,但时至今日,他的课仍清晰在眼前,想必这节课定会余音绕梁般长久回响在“小语”探索的征途上,回响在每一个走在“小语”路上的老师们耳畔。

此文刊登在2014年第6期《小学教学》上。

接触“诗意语文”已两年有余——自我们成立研究共同体,我们最先接触到的就是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可以说,是王老师的诗意课堂激发了我内心深处对语文教学那份深埋已久的喜爱和敬仰,从此与平淡枯燥的教学生活说再见,踏上小语教学的研修之路。也正因为如此,我对王崧舟老师的尊敬与喜爱从未改变过。

王老师历经“崭露头角”——“孤独沉潜”——“一鸣惊人”——“开创流派”几个阶段,渐渐成长为我们所熟知的那个拥有深厚底蕴和大师风范的王崧舟,可其中的艰辛也许只有他自己才知晓。当下,每每看到王老师令人陶醉的课堂,我们都在不时地感叹:这样的课只可以欣赏,我们永远学不来,也不可能形成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实不然!也许,我们也经历如王老师那样“孤独沉潜”的五年(上千节听课,众多书籍融入内心),即使我们不能拥有那么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自会硕果累累!

课标修订版出台之前,诗意语文曾是众多热爱小语教学的教师争相赏析与模仿的对象,但也出现了很多异样的声音:认为诗意语文对学生的“牵引”成分太大,课堂“诗意”的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呈现,教师的表演成分太多。不知是不是这些异样声音的影响,王老师有一段时间没有新课例的问世。伴随着课标修订版的出台,我们一直在期待——期待诗意语文在课标修订版指引下的改变。终于,2012年王老师推出了新美南吉的作品《去年的树》——课堂依旧不改其诗意让我们每一个观者都陶醉在课堂的意蕴,文字的魅力之中。同时,完美融合了“语言文字运用”这一课标核心主题,使诗意语文更具语用价值。

今天,我们再次观摩王老师执教的《孔子游春》,对诗意语文的了解更加深入。

感受

《孔子游春》一课,叙述了孔子在泗水河畔给众弟子上得一堂意味深长的课——孔子以景色优美的泗水河畔为课堂,以“水”为课文,引领弟子感悟“水”乃“真君子”。如此,一位是被称为“万世师表”的孔子,一个是自古以来被众多文人墨客追逐的意境深远的“水”,一位是当代名副其实的“诗意语文大师”。三位大师的不期而遇,为我们呈现了一堂令人陶醉、引人深思的小语课堂。

1、教师:

王老师的语言永远是那样不徐不疾,朗读的深沉有力,教学的环环相扣,对学生的那份尊重及设计精妙的指导与评价,均给诗意课堂的呈现铺垫了坚实的基础。

2、学生:

“从读到悟,从悟再到读,从读到写”,学生陶醉在这样诗意的课堂,收获着不断发展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从学生课堂读和写的表现来看,他们的各种能力是在逐步提高的。

3、课堂教学:

(1)、板书设计的巧妙。

王老师在这节课上呈现了“课堂”、“课文”、“课题”这样的主板书,其中对“课文”教学部分呈现了“水”的几个特点——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同时,在学生反复地读悟之后,引领学生进行了重点语句结构的认识及写作练习,将学生的部分观点呈现了出来。这样由表及里的精心设计,给学生呈现了文本的几个关键点和思考点——学生由此展开,由点到面,对文本的了解也就愈加深入。同时,这样的板书设计,也意在引领学生思考“如何去把握文本,如何将长文读短”的方法。

(2)、师生“对读”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引领,以及对文本特点的发现。

在本节课上,王老师多次运用“师生对读”的形式:

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他好像善施教化……

我们能发现:在师生对读的过程中,教师的朗读对学生的朗读起到了引领作用,同时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其次,在师生对读的过程中,教师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重点语句的构句方式特点——先写看到的,后写想到的”。如此,学生在练习朗读,亲近文本,感受诗意的同时,学到了文本语言的特点,感受到语言文字的运用方法。

在反复地朗读中,王老师还将文本转换成诗歌形式,学生的朗读达到了一个至高点。这一效果的呈现,不仅仅取决于一种文本格式的转换,更取决于教师的引读,指导,更取决于学生“读——悟——再读”的学习过程。当然,这一过程也伴随着学生的“静读+批注”的个性感悟活动。

(3)语言文字训练

课堂中,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了课文“水”这一段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学到的语句构句特点来进行续写《水》这篇文章。这样的写作练习,是基于文本理解的,是基于“置身泗水河畔这样一个美妙课堂的”,是基于对文本写作方法的把握的。有如此基础,学生将学到的写作方法才能逐步内化,从而发展自我语言文字灵活运用能力。

指向文本秘妙的阅读好课—— 评王崧舟老师的《孔子游春》

13-12-03 浏览【2683】

摘要: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这样你就会看到文章的秘妙所在,找到一把打开语文课教学的神奇钥匙。本文笔者从王崧舟老师的《孔子春游》一课为例,浅谈大师是如何发现文章的秘妙所在。

关键词: 文本 秘妙 阅读课

曾听人说过:“一节好课,就如一部电影,一首曲子,一本小说,有序幕,有高潮,有结尾,看过听过之后,能引起强烈的共鸣,又留给你无限的深思。”王崧舟老师的课犹如这些精美的艺术品------“美”不胜收。

一、美在慧眼发现文本秘妙,串织独特课脉

王崧舟老师说:“语文老师要有两只眼睛,听说只是肉眼,看到文字本身,还要有一只天眼,看到文字背后的深层结构,在字里行间,在空白处,在文字的倒影深处。”

《孔子游春》一文,王崧舟老师解读文本独到精深,他首先抓住文本中的三句话,①老师在看什么呢?②老师能和我们说说您的志向吗?③颜回呀,你把自己的志向写进了一首歌里,何不唱给老师听听?从中提挈一个关键信息——孔子是一个老师,然后明确老师的任务是上课,进而追问孔子上课的课堂在哪里、课文在哪里、课题是什么,以此作为教学的线索,一一展开教学,抓住文本的重点段落——第2自然段,第8自然段引导学生浓墨重彩地品读,课脉清晰,环环相扣,别具匠心。

二、美在慧眼发现文本秘妙,层层丰厚课魂

于永正老师说,精读课文要“始于披文、至于得意”。王崧舟老师善于把重点语段进行层层解读,用他如行云流水般的诗性、排比导语,用他惯有的复沓回环手段,不断把教学层层引向深处。

第2自然段描写了泗水河畔的美景,但王老师却以“孔子的课堂在哪里”为问,拿当下我们的课堂与孔子的课堂课堂比较,先抑后扬,让学生体会不同,从“没有黑板、没有桌椅、没有教室等”走向“有阳光、有桃花、有柳树、有绿草、有春风、有大地、有森林……”,然后由词语不断丰厚至句子,第一组出示“广袤的大地——、茂密的森林、温暖的太阳、和煦的春风”,第三组将几个比喻的本体、喻体对应出示——“大自然”——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甜蜜的絮语“,最后将整个段落诗行呈现,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体会、朗读、背诵,运用优美的古典音乐渲染,把学生带入情境,使学生强烈到这样的课堂令人陶醉、令人向往。

第8自然段写孔子向弟子讲述水的4个特点。这段文字原本比较理性、抽象,王老师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立体、形象地感悟。针对水有“德行“的特点,反问学生:如果没有水,后果会怎样?让学生感悟水哺育万物的作用并与第2自然段巧妙联系——没有水,就没有桃红柳绿,没有广袤的大地、茂密的森林……针对水有“情义”的特点,巧妙地引用了4句写水的诗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引导学生体会水“或方或直”,既丰富了学生的理解,又起到了积累语言的作用。针对水“有志向”的特点,抓住句子中“钻山岩、凿石壁,永远向前奔流不息”“钻、凿”来体会。还让学生结合生

活实际,如用水洗净毛巾、用水洗净碗等实力体会水“荡涤污垢”的作用、善施教化的特点,这样的处理方式让学生理解得很深刻、很到位。在这基础上,王老师又进一步把学生的理解往前推—步——孔子其实要讲的不是水,而是谁?学生悟出是真君子。王老师再次引用复沓式的串联、引读,强化“真君子”的内涵,彰显了文本的魂、课文的眼,使“真君子“像一粒种子在听课老师心里、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三、美在慧眼发现文本秘妙,三创语用实践

王崧舟老师曾提出语用学习的三个维度:语用知识的渗透;语用能力的锤炼;语用态度的涵养。语用学习的三个层次:显性层次,直接之用——写话、习作;柔性层次,准备之用——背诵、积累;隐形层次,无为之用——阅读,文化。语境视野下的语用教学三个融合:语用学习和内容理解相融合;语用学习和情感陶冶相融合;语用学习和学法指导相融合。

课堂上王老师要把“语用”从山顶请下来,走到山脚。他设计了三次写话练习:

教学第2自然段,针对一组比喻句,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第一次,王老师设计了填空练习:“看到习习的春风,想到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想到宽广的胸怀……”让学生写话,体会语言的特色。这体现了语用教学显性层次。第二次,教学第8自然段,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针对水的四个特点,王老师又设计了填空练习:“看到水奔流不息,哺育生灵,想到____________:看到水或方或长,和顺温柔,想到____________”,以此强化水的特性。学生在反复填白、诵读中已经学会背诵,为以后的运用打下了基础,这正是语用教学的柔性层次。第三次,针对省略号,王老师引导学生想像、补白——水还有什么特点。这里,王老师用水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的格式,让学生在前面层次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向前推想。结果就出现了这样的一些语言。生1:水善于帮助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功夺利它好像无私奉献。生2:水淡泊宁静、总是处在最低的地方,它好像很谦虚。生3:水包罗万象、不分贵贱,它好像有包容的心。……通过写话,不断丰厚学生对“水”、对“真君子”的认识、理解。我相信,这也是王老师要向学生传达的做人要做“真君子”的理念。实践了他的语用隐形层次的理论。

四、美在慧眼发现文本秘妙,语言品评精准、入味 《孔子游春》一课语言华美而不失精确。王崧舟老师犹如一位品尝语言的专家,他从段落、句子、词语中多次品咂,令人回味无穷。例如第2自然段多用比喻、排比修辞,此段语言华美,节奏感很强。王崧舟老师就用排比的句式问学生,孔子的课堂里没有_________没有________没有________;然而他的课堂里却有我们现在课堂没有的东西,他的课堂有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_。这样顺着文章语言的肌理去说话,听着如沐春风。还如,文题中是《孔子游春》,王老师用调侃的语气说,这就是《孔子游春》,而不是《孔子春游》。在幽默诙谐之中让学生品味出文章用词之精妙。再有,王老师在处理“或方或直”中“或”的含义时,让学生用或_____或_____格式形容水的形状,学生说出或大或小、或宽或窄、或曲或直等很多词语时,老师再追问学生或的含义时,学生脱口而出“有时”。这样的品读语言,了无痕迹却又深入人心。不得不令人拍手称快。

五、美在慧眼发现文本秘妙,在空白处细读,开掘文本的意蕴

王崧舟老师说,人人看得见的不是秘妙,字与字之间是空白,行与行之间是空白,在空白处阅读,开掘文本的意蕴,才能发现文本的秘妙。《孔子游春》一课,不少教参中是这样解读文本的。《孔子游春》是一篇游记,它生动地

描述了孔子带弟子到泗水河畔游赏,巧借河水诱导弟子的故事,表现了孔子对学生的关爱及师生之间真挚的情谊。把《孔子游春》浅显的归类为游记,因此,在教学目标设置中,大多数老师会把把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浓浓的师生情作为教学重点。这样,孔子还是那位凌驾于神坛之上的教育家,他的循循善诱,他对学生的关爱似乎都是那样的“大师化”,那样的“非凡”。可是,王崧舟老师把老师、课堂、作为教学重点,独辟蹊径。他从一位普通的“老师”身份入手,把孔子从神坛上请到杏坛上。恢复他的普通人身份,从课堂“水”切入,读懂这位普通老师朴素的理想人生——“我就盼望着有那么一天,所有人在晚年的时候都能够安享幸福,朋友之间都能够互相信任,年轻的子弟们都能够怀有远大的理想。”从而,明确《孔子游春》不是简单的春游,而是在描述他的理想,让弟子读懂他的理想。也让学生读懂这位朴素的老师的不平凡之处。

所以正向王崧舟所述:细读有法,但无定法。运用之妙,在乎一心。细读文本的终极意义就是细读自己。文本是一个美丽的倒影,你在这个倒影中看到的不是文本,而是你自己。你的精神倒影有多远,你对文本细读就有多深;你的精神倒影有远,你对文本细读就有多远。因此,不是文本,而是你的文化视野、言语禀赋、审美旨趣、精神高度、生命境界决定着你的细读。从这个意义说,细读不是从文本开始,而是从“自己”开始,从“此在”开始。这正是:“文本无语笑东风,细读有情长思量。一粒沙子一世界,野花开处见天堂。”

六、美在慧眼发现文本秘妙,起承转合巧妙

王老师的课经纬分明,开合自如。他很善于“合”,水与真君子相合,老师与课堂相合、课堂与课题相合,课初从身份上理解的“老师”到课终司马迁眼中的“孔子”、学生心中的“孔子”——富有精神意义的“老师”相合,等等,经纬交织,多重合奏,匠心独运,艺术。沐浴王崧舟的诗意课堂,犹如历经一次春游,久久回味。

参考文献:

[1] 王崧舟《阅读,指向文本秘妙》、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0年1期 [2] 于永正《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网络 [3] 刘仁增《让语文教学回家·刘仁增语文教学新思路》、2009年8月 [4]《孔子游春》、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23课

第四篇:23《孔子游春》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孔子游春》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12册。课文主要写了孔子和弟子们来到泗水河畔游玩,河边春景异常美丽,而孔子却一直在看水。他非常专注、投入,动情,从平常的水中悟出了深奥的道理,并把自己的感悟与学生分享,让学生去感悟做人的道理。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善于从大自然中去学习,孔子看水的过程其实就是他学习的过程,他遇水必观,专注于此,动心动情,才有所悟;他的教学方式也与众不同,善于和弟子们对话,在对话中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获得,充分反映了孔子这个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的善学善教。

设计理念:

当教师与文本对话中把握了文本所蕴含的价值意义后,就要采用合适的方式让学生走进教材去探究发现、体验感悟,促进学生心灵智慧的发展。因此,教学《孔子游春》一文,除了让学生理解及体会孔子关于“水”的见解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更主要的是让学生走进文本,一起去经历孔子观水的过程,由孔子的“观水”和“悟水”,进而引发学生对孔子“如何学习”的感悟;由孔子与学生关于“水”的对话,引发学生对孔子“如何教学”的感悟,在过程中丰富学生的见识,历练学生的智慧。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二、把自然段。

2、导学生借助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含的道理,感受师生之间浓浓的情谊。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含的道理,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再次穿越空间,来到两千年前的春天。

二、新授

1.出示音乐和相关的文字,老师领读,学生接着读(1)学生读文字

学生在读的时候,老师带着学生读。(2)面对波澜起伏的泗水

2.请大家默读课文的3—9自然段,说说哪些地方写了孔子对水的情谊?(1)学生默读课文(2)师生交流

(3)有没有写不直接写水,但是能看出孔子对水的情谊 哪个词语让你看到孔子对水的情谊。

(4)你们觉得哪一个小节最能表达出对水的情谊。第八自然段

3.文章的第八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1)学生说(2)板书:真君子

(3)孔子为什么要这么说呢?请大家再读这段,根据你的理解找出原因。(4)学生自读课文(5)师生交流

学生:我从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教师板书:(四个词语)

老师带着学生回顾,水被称为真君子是因为……(回顾板书)

4.一定让你想到了很多成语、古诗、课文……再读这段话,请大家在书上做出批注,圈圈点点,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开始!(1)学生再读、再写,教师巡视。(2)师生交流

(4)还有哪句话让你有感受?(5)还从哪些地方感受?(6)最后一句谁来说说? 师生交流

谁来轻轻地读这句话?(指名读――指导朗读――齐读之)这善施教化的水啊,是当之无愧的“真君子”(7)同学们,水仅仅有这四点美德吗? 师生交流

课文中没有写出来,选择其中的一句,把他补充完成、出示:水清澈透明,一望而见底,它好像。

水,它好像有毅力。水,它好像。(学生说,教师点评)

5.同学们你们都是孔子的知音,他出生在泗水河边,短短的一段话,包含了他对水的什么样的感情啊?

6.水在孔子的眼中仅仅是水吗?(1)师生交流

(2)孔子如此深情地凝望着泗水的碧波,如此动情地表达自己的感受(3)齐声朗读出示的一段文字,有音乐

你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命的乳汁……

7.孔子曾经说过:“智者乐水”,说明孔子对水喜爱。弟子们还听出了什么? 师生交流

(教育弟子,教育自己……)

8.他的弟子们有没有领悟到呢?请大家快速浏览文章的第三部分,从中寻找答案。(1)师生交流,从哪些地方看出来呢?(2)颜回的志向是什么?孔子的志向是什么?

(3)同学们有一本书,叫做《论语》,有这样一段话,自己读读,读不懂的地方结合注释,想一想。(出示)(4)学生读(5)师生交流

9.据史书记载,孔子是一个怎样的老师,怎样的人呢?(1)师生交流

(2)心怀天下、睿智、伟大(师生交流,随机点评)

10、作者为什么会说“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 10.司马迁曾经这样评价过孔子,出示:…… 他认为孔子的德行高不可攀

唐代诗人杜甫曾经这样评价过孔子:“……” 鲁迅先生也说过:“……”

他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有极高的评价,……难怪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让我们再读孔子的名言,结束今天的穿越时空之旅吧 读孔子的名言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春意浓

孔子游春

做真君子

师生情浓

第五篇:孔子游春,教案

《孔子游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生字“逸”的本义以及新词“飘逸”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脉。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尝试简练概括。

4、学习第一段,通过朗读、想象画面,感受泗水美景以及大自然的伟大。

5、背诵第二自然段。能仿写第二自然段的排比句式。教学重难点:

1.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尝试简练概括。2.能仿写第二自然段的排比句式。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板“孔子”,请生介绍孔子是什么人?有什么著作?他的名言? 2.补上“游春”,顺带说“游春”就是如今的“春游”。3.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词。出示:

泗水 广袤 飘逸 凿石壁 蹲着(1)指名读,齐读。

(2)理解“广袤”的含义是:土地长和宽。东西的长度为“广”,南北的长度为“袤”。一般用来形容大地和天空的广阔。

(3)知道“逸”的本义是兔子跑得快的意思。指导书写“逸”,注意笔顺,描红。理解“飘逸”的意思是洒脱、自然的意思。

2.词文结合,理清文脉。

出示:桃红柳绿 草色青青

(1)请生个别读、女生读。

(2)说说读这些词让你想到了什么?引出第二自然段。(3)读文第二自然段。

(4)引导学生说出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5)引导精炼概括并板书:赏春 在书中哪一部分做上记号 出示:荡涤污垢 善施教化

学习方法同上读文第八自然段,并归纳第二部分内容,引导精炼概括并板书:论水

出示:深思熟虑 侧耳倾听

方法同上引读课文第十八自然段,归纳第三部分内容,引导精炼概括并板书:言志 师总结:

三、品读“春景”。

1.过渡:我们知道孔子和他的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走到哪儿就把课堂带到哪儿,今天,他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弟子们来到了泗水河边。一起去看看那是一个怎样的课堂?引出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2.个别读文。

3.师:听着这同学的朗读,你看到了什么?看到了怎样的春天? 4.请生说并读文第一句。5.齐读第一句,评价。

6.为什么写得那么美?发现什么了吗?体会叠词的运用。

读读看怎么样?生说。师:叠词有意强调了在春光普照下,春色的迷人,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很有韵律感。

7.齐读第一句。过渡:这么美的景色大家忍不住要赞叹“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引出下文 8.师生同读 9.请生读。

10.品悟总分写法以及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11.个别美读。

12.成诗行配乐读。齐读,个别读。

四、感悟写法

1.师: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课堂!原来,他的课堂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一半是看到的,一半是想到的。

师:看到广袤的大地,生:想到她宽广的胸怀;

看到茂密的森林,想到她飘逸的长发;

看到温暖的太阳,想到她明亮的眸子;

看到和煦的轻风,想到她甜蜜的絮语。2.看到绵绵的春雨,想到————

看到茫茫的大雾,想到————

3.我会写:(可看提示图)

(粉红的桃花)是她(娇艳的面容)。(滚滚的春雷)是她(前进的脚步)。(七色的彩虹)是她(闪亮的发带)。(绵绵的春雨)是她(甘甜的乳汁)。(碧绿的草地)是她(飘逸的裙子)。(茫茫的大雾)是她(神秘的面纱)。

五、指导背诵 1.齐读第二自然段。2.请生试背。3.小结。

六、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2.了解孔子的故事。板书设计

赏春 孔子游春 论水

言志

下载孔子游春 观课报告(汇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孔子游春 观课报告(汇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孔子游春》教案

    《孔子游春》教案 作者:周建芬 转贴自: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小学 点击数:6 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小学 周建芬 一、研究目标 从学习的职能来说,独立学习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合......

    《孔子游春》四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四 一、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板书:春)读。同学们,当看到“春”这个字眼的时候,你的脑海里闪现了些什么呢?想到哪些描绘春天的成语、诗句或者是精彩的片段......

    孔子游春教案

    《孔子游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关王庙坂儿上小学杨彩艳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段落。 2、借助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

    《孔子游春》说课稿

    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说课稿 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大家辛苦了! 我是语文组N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孔子游春》(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

    《孔子游春》教案

    孔子游春(第一课时) 陈尚义小学 包亚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背出第二自然段。 2. 学会生字“逸”,理解文中成语的意思,学会运用。 3.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受泗......

    孔子游春公开课

    《孔子游春》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凭借文字,入情入境,感受泗水河边浓浓的春意。 2.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

    《孔子游春》教案

    孔子游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两个成语......

    孔子游春教案

    23.孔子游春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两个成语造句。 2.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3.通过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