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初中地理毕业复习教学建议
2012年初中地理毕业复习教学建议
今年我市地理学科中考与去年相比保持相对稳定。根据上述变化,为了搞好今年地理复习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考试指导思想和原则 指导思想
初中毕业升学地理考试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的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科的选拔性考试。考试要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地理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
命题原则:
命题的总原则是:正确导向;重视基础;强调能力;全面考查;科学规范。
(1)“围绕基础”拟题。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地理知识能力的同时,着重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地理基础知识、读图识图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2)“遵循课标”拟题。命题严格遵循课标,强化课标对教学的指导作用,注重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中考说明》要点。
(3)“依据教材”拟题。体现教材为“教学之本”的作用,试题力求体现新教材的特点和教材重点章节的内容,注重对学科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重点内容不回避,有利于指导今后教学。如经纬网位臵、行政区图、等高线、地形图、河流湖泊、铁路干线等。
(4)“强调能力”拟题。突出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考查学生的地理思维(过程)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考查图表资料的解读和运用能力,要求学生善于观察、发现和分析地理现象,善于获取、处理各种信息,能判读、使用简单的地理图表;具备对各种信息进行提取的能力等。注重培养学生科学地认识事物、分析地理现象和把握地理规律的能力等。通过读图、填图、比较分析,提高地理学习技能和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结构:
(1)内容比例:七年级:第一至六章,约占40%;八年级:上下册,约占60%。地理中考权重:20分。
(2)题型:单项选择题;读图分析题(含填空题);简答题。
(3)组卷:试卷按思品、历史、地理学科顺序分科集中排列。思品、历史、地理三科合卷,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卷纸”(具体版面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4)试题难易度比例 :基础题:稍难题:难题=60%:30%:10%(去年为7:2:1)
三、几点变化
1、继续增加难度。2011年地理中考全市及格率为45.4﹪(思想品德为67﹪、历史为 58.3﹪)。去年的难度值为0.65~0.75,今年难度值为0.60~0.65(见《中考说明》)。
2、注重考查乡土地理知识。今年《中考说明》明确说明在语文和综合文科试卷中,渗透考查《襄阳好风日》的有关内容。乡土教材中涉及地理知识的内容,多在高中学生第三章使用的版本中,请地理老师借阅高中学生使用的《襄阳好风日》教材(学生可不借阅),然后,编辑相关知识于初中地理复习题中进行训练。(如中考考从襄樊到西藏的铁路交通等)。
3、适当考查与高中地理教学接轨的核心知识。要注意“三点”:一是《中考说明》要点;二是教学章节重点;三是联系实际热点(如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涉及气候、交通运输、地形地势等)。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
1、考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详见《地理中考说明》要点。
2、教材板块重要内容:
七年级:重点章节: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说明》1~4点),这些重点章节要全面掌握.对这部分内容,复习中可加深难度,适当拓展(这些内容也是历年考试命题中学生最易失分的);次重点章节:主要掌握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四章民居与聚落、第六章亚洲、第七章国家和地区等,《说明》第5-9条的相关内容。
八年级:重点章节: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第1节)、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1节)、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1节)等,即《说明》中第10、13、18点,这3个点的知识内容无论是独立还组合,尤其是组合在一起考查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应该引起重视。除此以外,第一至五章的重点基础知识要全面掌握;次重点章节:第六章、第七章、第九章,主要掌握《地理中考说明》第23-30条的相关内容。
3、注意《中考说明》中的“框题要点”。《说明》中列出的要点是框题,那么本框节应该系统复习,老师们在复习过程中可以自己对照课本一一列出相关的知识要点。
4、注意《中考说明》中的变动样题。《中考说明》的要点虽然没有大的变动,但在后面的样题中有修改变动,对样题中的变动部分要酌情处理,领会变动的意图,把握复习的方向。
五、复习建议
1、抓好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学习研究。
了解考试的知识范围、能力要求、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考试方式、方法、试卷内容比例、试卷题型比例、基本题型示例等。最重要的是要知道今年考试说明与往年有什么不同之处,领会这些变化的背景、意图、密切关注政治科改革的动态。要认真学习2012年《考试说明》精神,学透学深,学以致用,要明白考什么,怎样考,要知道变化了多少,为什么这样变化,这样变的背景是什么,如何应对等等。深入分析样卷的特点,明了形式,并制定应对措施,找准复习的方向。
2、抓好复习计划安排,明确总复习的目标。
复习要有计划,分哪些阶段复习,进度如何安排,使用那些材料,每一阶段学生能力发展到什么层次,要保持复习的连贯性和层次性。整个复习可分为三个阶段,它们的目标分别是: 第一阶段:重点进行基础知识的回顾,初步建立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本阶段的复习,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得以巩固与提高,基本技能趋于熟练,方法系统逐步完善,应考能力、心理素质不断提高,即“心里有底了。”
第二阶段:将知识与学生能力培养结合起来,能够应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用知识来联系热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能力。复习要能举一反三,克服死记硬背,要变式的训练学生,让学生获得的知识发生迁移。如:样题
(一)中读图的第(三)题,《中考复习指南》中第17面的第12、13题等,这些都是把学生在第一轮系统复习中所背诵的知识点变式成为读图题、选择题和简答题等。
第三阶段:主要是进行专题复习,在这个阶段,通过整合将教材的内容整理成若干个板块,建成一个牢固的地理知识体系。要注意查漏补缺,注意对薄弱易错知识的再盘点,注重做好考前适应性训练。
3、加强复习课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复习课要精细备课,不准无教案上课,教师必须去粗取精做好充分准备。复习课不能上成重复课、练习课、满堂灌、放羊课,复习课要归纳到位,点拨到位,训练到位,要有考有改,提高复习效率。要管理好学生的听讲、作业、检测等各个环节,使学生忙而不乱。复习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几个问题:①明确每节课的复习目标。以问题的形式展示目标,指导形式预习思考。②注意做到讲答结合。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突出重难点。注重以图为载体,养成学生用图的习惯,提高学生读图的能力,力争让学生做到心中有图,利于知识间的迁移与综合。③导练结合,设计有效的练习题,高效利用课堂45分钟,当堂训练,反馈矫正。
4、加强中考试题的研究与训练,培养学生答题的良好习惯。
从历年中考阅卷分析报告来看,地理答题失分原因不外乎以下六种:一是基础知识不牢,概念和原理混淆;二是地理事物的空间位臵、结构与联系把握不准确;三是审题不清;四是读图、填图绘图的技能。在答题时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图中的组成要素,做到准确、全面而有效地从图示材料中提取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以灵活运用。各地中考试题都是命题老师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探究、创新的硕果,是试题中的精品,也是来年中考命题最好的参照物,认真分析研究历年中考试题的高频考点(因中考范围没变,高频考点的出现有一定的规律)。
第二篇:初中地理教学建议
初中地理教学建议
本学期地理教学工作的重点是落实“有效备课,有效教学,有效学习”,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初中地理教学要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以及能够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做出独立的判断和适当评价的能力。地理教学应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国情、国力、国策教育,科学人口观、资源现和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教育。此外,还应结合乡土地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增强爱国情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一、计划与备课
1.认真学习地理课程标准,深刻理解和把握全册教材内容、知识体系、教学要求。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重组、整合和补充。开学前,认真制订学期教学计划,进行学期和学年教学的整体安排和整体设计。
2.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学习地理的方法及兴趣爱好等情况。
3.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流程
(l)确定每堂课的教学目标。
(2)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分散难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材料、教学方法和教具。教师应积极自制图表、模型、标本等直观教具,有条件的应尽可能多收集和制作课堂教学课件。
(3)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即一堂课的具体活动步骤、内容和方式。不仅要重视教师“教”的活动,更要注重学生“学”的活动。教学过程设计要符合新的教学理念,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注意把握新知识的起点和难度,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地理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注意知识教学、智能培养和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养成的结合。
二、课堂教学
1、认真组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积极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建设充满活力的课堂环境。
2、讲解,要详略得当,条理清楚,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语言准确生动,要讲普通话。板书要规范、适量、突出重点。
3、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利用各种地理图表,让学生从读图中发现问题(或地理现象),开展思维活动,找出地理成因和规律,将知识落实到地图上。利用教具演示和多媒体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提倡多样的教学方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探索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
5.地理教学要讲清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内在联系,揭示地理规律,突出区域差异。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地理学习方法,注重探索、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作业布置与批改
作业布置要分层次,形式多样。应及时批阅,及时讲评。作业批阅采用评语和等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作业讲评要分析典型错误,及时纠错。要采用面批作业等方式,进行个别辅导。
课外要积极开展地理科技活动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如:教具小制作、野外观察、地理调查、采集标本、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气象观察、环境监测、图书展览、演讲会、“世界旅游”、观看电影和录像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四、学习评价
地理学习评价,要在知识和技能评价的基础上,关注学生价值判断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评价。在教学活动和学习评价中要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学习评价要发挥其激励与发展功能,使学生从评价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地理学习水平。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并给予必要、适当、及时的鼓励性评价和指导性评价。地理学习评价要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
五、加强教科研,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向45分钟要质量。
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努力提高教学效益。课堂教学要体现“三个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分类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
六、教学中要注意加强与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
七、加强活动和阅读材料的学习。
新教材中有大量的活动和阅读材料,有时一些重要内容在课文中找不到一个字,只在活动中涉及到了,“叙述性课文”和“活动性课文”同样重要,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八、三种课型的教学
新授课教学
新授课是初中地理最基本的教学模式,教师要从过去的主要讲授者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根据所学内容不同,参与的方式也不同:思考、调查、自学、探究、讨论、观察、联系、合作交流等。学生能配合老师的讲解动脑动手,生动活泼的获取知识。形成思维活跃,能主动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表现自我,在思想、观念和感情方面发生交流碰撞。基本的教学环节包括:
1.课题导入
教师通过多媒体材料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创设新情景,自然引导出新授课的教学内容。本环节通过对学生提供有关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过程
高效的课堂教学过程有以下四部分组成:教师的问题提出,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合作学习和教师的疑难问题点拨等。
(1)教师针对教材内容,提出学习的问题和要求。
(2)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内容,独立完成学案中基本知识梳理和思维、拓展的问题。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问题答案,并对疑难问题展开讨论,发挥集体的优势,合作解决疑难问题。把小组讨论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班级讨论。
(4)教师根据学生学案中存在问题和讨论的结果,对疑难问题进行分析点拨。
3.训练及反馈
(1)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案中的对应训练题,以巩固所学地理知 识,提升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通过逻查学生完成训练的情况,了解学情,及时对易错易混点及其原因反馈,把堂堂清落到实处。
4.课堂小结
教师根据学生完成学案知识和当堂训练的情况,对本节知识重点进行概况,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复习课教学
1.单元知识梳理
通过梳理单元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宏观上理清知识的前因后果联系。该环节是教师对教材再加工的处理过程,最能体现教师对单元重、难点的把握处理技巧o(该环节最忌讳教师顺着教材跑直趟,混淆了复习课与新授课)
2.典型例题分析
针对本知识单元的重点难点,精选综合训练题,教师分解审题思路、解题方法和答案组织的全过程。让学生学会利用所学知识,提升灵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到举一反三的示范作用。,3.对应训练
针对知识单元的重、难点,学案中设计适量的有代表性的训练题,让学生限时做完,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观察学生解题情况,收集学生答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个别指导。
4.反馈纠正
教师根据学生答题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分析,指出解题的方法和答案组织的技巧,引导学生总结学习中的误区,反思内化所学知识,提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评课教学
1、成绩与试卷总体分析
(1)对考试成绩提高较大的同学及时表扬,对没考好的同学鼓励为主。
(2)对试卷的知识结构和考查的热点问题予以分析,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生活中的现象。
2.自主、互助学习讨论
(1)该环节让学生根据答案改正错题和不完整的答案要点,反思内化。
(2)不明白的问题让学生互相讨论,在小组内解决大都分问题。教师可以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
3.错题归类分析和典型试卷展评
(1)教师对试卷和学生讨论中集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从审题的思路,到解题运用的地理原理以及答案组织的条理方法。
(2)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出学生错题、失分原因的卷面,并把优秀卷面予以展评,让其他学生学习模仿。
4.变式训练及反馈
(1)针对学生错题集中的难点问题进行变式训练,强化解题方法和步骤,巩固所学的知识和原理。
(2)教师根据学生答题情况及时反馈指导,“堂堂清”落到实处。
第三篇:2012年初中思想品德毕业年级复习教学建议
2012年初中思想品德毕业年级复习教学建议
襄阳市教研室 肖永启
一、考试指导思想
初中毕业思想品德学业考试,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襄教文[2012] 3号《襄阳市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实施方案》进行的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学科终结性考试。考试应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体现义务教育性质,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力求使试题符合襄阳市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际。
二、命题的基本原则
命题的总原则是:①不得超越国家课程标准命题;②不得命制偏、怪题;③采用形式多样的考题;④试题要与社会实际相联系;⑤试题要与学生的生活相贴近;⑥既注重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考查,又要重视考查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⑦让学生有机会通过考试展示其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各种潜能。
遵循课程标准,注重考查“双基”;彰显课程性质,强调能力立意 ;关注时事“热点”,理论联系实际;体现教材主题,突出主干知识;照顾不同学情,引导探究学习;反映生活气息,理论联系实际;材料新颖鲜活,设问富有创意;适当提高试题难度(由0.65~0.75调整到0.60~0.65),增加乡土问题;呈现立体多维,培养情感价值观。
三、考试范围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思想品德》(人教版)教科书七、八、九年级的内容,其中,七年级《思想品德》(上下册)占15﹪,八年级《思想品德》(上下册)占35﹪,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占35﹪; 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国内重大时事政治占15﹪。
四、考试形式和基本题型
考试形式为闭卷,思品、历史、地理三科构成文科综合卷。题型有:选择题、非选择题、活动探究题。
五、复习教学专题
(一)教材专题:
七年级:成长中的我
专题一 认识自我 健康成长; 专题二 应对挫折 自尊自强; 专题三 学法用法 自我保护;
(上册第3、4单元、下册第1、2、3、4单元)八年级:我与他人的关系: 专题四 沟通交往 学会关爱;
专题五 多元交往 诚实守信; 专题六 享受权利 履行义务;专题七 竞争合作 公平正义;(上册1-10课,下册1-10课)九年级: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专题八 明确责任 勇于承担;专题九 认清国情 了解国策;专题十 先进文化 大力弘扬;专题十一 民主政治 依法治国;专题十二 经济发展 精神文明;专题十三 实现理想 选择人生。(九年级第1~10课)
(二)热点专题:
一、总结建党成就
巩固发展成果(庆祝建党90周年、党的十八大召开)
【时政提要】
1、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7月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2、在国务院新闻办7月13日举办的发布会上。据初步测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
3、“辉煌6 0年成就展”、国庆大阅兵,胡锦涛检阅受阅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汽车产销量位居世界第一等。“十一五”计划完成,综合国力再上大台阶。4、2012年下半年,将迎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这是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会议。
【考点链接】
1、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
2、理解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的实质和改革的目标。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3、了解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4、知道我国最基本的国情和党的基本路线。
5、知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6、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
7、知道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二、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
促进文化大繁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
【时政提要】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国家中长 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3、中共中央政治局2011年9月26日召开会议,讨论十七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问题。
【考点链接】
1、了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平等交流,相互包容、相互尊重。
2、了解我国教育、科技成就。
3、了解先进文化的含义及其指导思想,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4、理解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根本任务。
5、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6、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
7、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
8、精神文明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9、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是文化建设的主心骨。
10、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11、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三、天宫一号成功发射
科技创新再谱新篇(天宫神八对接、蛟龙号再如海、2012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时政提要】
1.7月26日,中国载人深潜5000米级海试现场传来捷报,“蛟龙”号在第二次下潜试验中成功突破5000米水深大关。
2. 北京时间7月27日5时44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第九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标志着中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 3
建设又迈出坚实一步。
3.神舟八号飞船于北京时间11月1日5时58分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飞船将在两天内与天宫一号进行首次空间交会对接。
4.北京时间2011年11月17日19时32分,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至此,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考点链接】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3、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4、载人航天精神为我国探月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5、党的正确领导,为“天宫一号”成功发射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
6、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民族凝聚力、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振奋民族精神;
7、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8、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9、要培养团队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10、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11、理解科技创新,懂得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的重要性
四、严防各种侵害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未来十年儿童发展纲要、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时政提要】 1、2011年3月28日是第十六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是“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2、2011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一步健全完善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体系。3、2011年12月8日,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北京中召开,全面总结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颁发以来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经验。
【考点链接】
1.追求高雅生活情趣。
2.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受到法律特殊保护。3.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
4.我们中学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要自觉抵制不良诱惑,防患于未然。5.青少年要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守法律,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6.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8、知道我国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两部专门法律以及特殊保护的意义。
9、知道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具体内容
10、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自觉维护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
11、知道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懂得自觉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1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
五、聚焦公共安全,建设平安中国(打四黑除四害、食品安全、7.23特大动车事故、校车安全)
【时政提要】 1、2011年11月16日,甘肃正宁县幼儿园校车事故已致20死44伤。2、2011年12月13日,江苏丰县校车坠河事故已致15人死亡。3、2011年11月:11月27日,温家宝出席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责成有关部门在一个月内迅速制订校车安全条例 4、2011年8月底以来,按照公安部的统一部署,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开展了“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收赃销赃、涉黄涉赌的“黑作坊”、“黑工厂”、“黑市场”、“黑窝点”。
【考点链接】
1、生命健康权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重要的、最起码的权利,离开了生命健康权
2、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
3、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六、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两岸共庆辛亥革命10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时政提要】 1、2011年6月15日至7月8日,西藏和平解放60年成就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2、7月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2010
中央预算执行等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批准《“十二五”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项目规划方案》。3、2011年7月19日,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2万多人欢聚在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4、2011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锦涛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考点链接】
1、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
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
3、加强和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必须高举和平统一的伟大旗帜。
5、我们青少年应树立远大理想,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社会责任。
6、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
七、学习先进人物,承担社会责任(第三届道德模范奖、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
【时政提要】 1、2011年9月20日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德耀中华》在北京举行。郭明义等54位同志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李桓英等260名同志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河南的李文祥当选为2011年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
2、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共有全国助人为乐模范11名;全国见义勇为模范10名全国诚实守信模范10名全国敬业奉献模范12名。全国孝老爱亲模范11名; 3、2012年2月3日,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2011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结果揭晓,朱光亚、刘金国、杨善洲、吴孟超、张宜平、吴菊萍等获得《感动中国》2011荣誉。
【考点链接】
1、正确看待挫折,寻找应对挫折的方法与途径。
2、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能够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3、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用去创造生命的价值。
4、知道对待生活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实践中努力培养自强精神。
5、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6、理解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根本任务。
7、知道最高理想和现阶段的共同理想,理解实现理想要靠艰苦奋斗的意义。8.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9.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传统美德世代相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0.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11.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生命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
12.发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精神;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培育自立自强的精神,培育关爱他人,见义勇为的优秀品德。
13、树立责任意识,明确人在少年阶段的基本责任,承担社会责任。
八、聚焦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
【时政提要】 1、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个人
所得税的决定。将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由原来的2000元提到3500元。
2、《中共中央国关于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3、卫生部部长陈竺8月18日在“第二届中国卫生论坛”上表示,中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4、国务院新闻办11月16日发表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我国扶贫标准以下的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从2000年底的9422万人减少到2010年底的2688万人,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
5、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11月29日上午在北京召开。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
【考点链接】
1、知道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2、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树立公平合作意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理解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4、知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九、发展绿色经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央水利工作会议、西安世园会、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方案)
【时政提要】 1、11月15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参加2011年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代表时说,绿色发展的本质是节能、降耗、可持续,通过加强环境保护、生态治理和减少污染,提高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2、2011年11月16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3、2011年当地时间12月11日凌晨,联合国南非德班气候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
【考点链接】
1、了解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理解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知道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
2、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3、了解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我国环境形势的总特点,理解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4、懂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守护好我们共有的家 7
园。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懂得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十、关注“四个襄阳”
建设美好家乡
【时政提要】 1、2011年7月7日,襄阳市委关于学习贯彻胡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的通知,提出了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建设的宏伟目标。
2、在“四个襄阳”中,“产业襄阳”是核心,是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实力支撑,为建设“四个襄阳”提供物质基础;“都市襄阳”是载体,是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基础平台,为建设“四个襄阳”提供现实空间;“文化襄阳”是特色,是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活力之源,为建设“四个襄阳”提供精神动力;“绿色襄阳”是灵魂,是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贯穿于“四个襄阳”建设的始终。
【考点链接】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2、改革开放给我们家乡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
3、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
4、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最终目标。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
6、我国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7、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8、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9、我国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始终关注民生、重视民生。
十一、聚焦“两会”,共创和谐(2012年两会)
十二、学习体育健儿,弘扬奥运精神(深圳大运会、第九届农运会、第八届残运会)
十三、推动依法治国,发展政治文明(“六五”普法规划、第11个法制宣传日)
十四、邓小平南巡讲话20周年
十五、坚持和平发展,构建和谐世界(中国入世十年、APEC会议、第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南海问题、中国第一艘航母“瓦良格”号下水)
六、复习教学建议
1、要学习《课标》,研究《说明》,明确目标。
一方面,要认真学习《课标标准》,准确把握课标要求。另一方面,要认真学习研究2011年《考试说明》精神,学透学深,学以致用。要明白中考可能考什么、可能怎样考;要学会 8
按照某种线索(如热点专题)综合或分解《考试说明》中的考点,把考点放在各种背景、情境中进行模拟考查,以提高学生应考的基本能力。
2、夯实基础、梳理知识、形成网络。
复习的内容要紧扣教材,把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作为根本出发点,抓住关键,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了解全书的知识体系,做到 “纲举目张”,系统复习,并力求在实践中融会贯通地运用书本知识。
3、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学以致用。
紧密联系时事热点,强调试题的能力立意,重点考查学生的学习潜能、理解探究能力、创新实践能力,避免了单纯记忆性考查。在学习中要积极参与时事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对时事资料的分析,注重将书本知识同时事相结合。然后对这些时政热点进行梳理,看看这些时政热点和我们学过的哪些原理、哪些观点相联系,从而找出解答问题的途径和答案。能够自主进行专题学习,将书本中抽象的概念内容生活化,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小事中去认识、领悟书本知识。
4、把握主线,围绕“活动”,融会贯通。
中考试题的命制必将遵循教材、源于教材、略高于教材,教材是我们毕业总复习的基本依据。思想品德学科的复习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线,重点抓住教材中花边框里的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帮助学生学会解决各种情境中应该怎么做的问题。同时,要注意将不同年级教材或同一年级教材中的内容有关联的多个花边框的情景问题进行整合,达到融会贯通。
6、调整思路,精练习题,培养能力。
在对知识进行“梳辫子式”的归纳、整理的系统复习之后,还要结合考试题型,精选习题,对答题方法和技巧做多元化的复习训练,着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必须进行强化训练。必须坚持“回头看”。拓展解题思路。
总之,培养创新精神,强化实践环节,这是毕业复习尤为重要的策略,也是取得良好成绩的前提条件。
第四篇:初中地理复习课教学模式
初中地理复习课教学模式
一、概括导入,确认目标
复习课的导入,不同于新授课,最好直击要点,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复习任务及所要达到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复习课的目标不同于新授课的目标,要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整合性。
二、梳理知识,构建网络
教师在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网络时,可采用多种方式——知识纲要、填图、列表比较、问题提示等,帮助学生完成这类知识的梳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边回顾一边在黑板上板书;也可以直接出现在复习课的学案上,让学生在复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构建知识网络;还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建立知识网络。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可以通过一对一检查、教师抽查或集体默写等方法进行落实。
三、典题引导,点拨深化
1.结合课本知识用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思考并完成,进行自主训练,同时将疑难问题划出。这个过程对于学生思维的形成至关重要,切不可盲目交流,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
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典型例题要有层次性,应密切联系实际,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开发。
2.小组就典型例题进行交流,重点在于发现题目所考的知识点、出错的原因;小组内出错多和无法解决的题目,有组长记录并质疑。教师集中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全班进行交流展示,教师进行点拨, 教师进行点拨时应进一步从复习的整体考虑,就某一个问题展开,以点带面,从特性到共性,由表及里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深化及规律的总结;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四、达标练习,提升能力
精选题目,当堂达标,巩固所复习内容,并进行反馈和落实。进行达标检测,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是强化基础知识的扎实记忆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培养的过程;对于初二学生要直击会考,让学生明确会考的难度;还应密切联系实际,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真正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反思总结,布置作业
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简单总结本节的复习内容,自己的收获及存在的问题,并适当布置课下的复习要求,将课堂延伸到课下。
第五篇:2017年初中地理毕业班教学指导建议
2017 年初中地理毕业班教学指导建议
一、教学指导思想
初中地理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终结性省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学业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总目标是: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考试目标注重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主要包括学生对地理位置、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空间分布、区域差异等方面的理解,以及学生能否在具体情境中合理应用地理知识;突出地理科学的综合性和地域性特点,关注学生整体观念、空间观念、地理视角、地理学科能力等的形成状况。在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需要领悟本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了解课程设计思路,按照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标准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时尤其要注意突出地理学科特点,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关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建议
1、教学重、难点的把握
第一部分 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二)地图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第二部分
世界地理
(一)海洋和陆地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二)气候
运用气温、降水量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三)居民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四)认识区域 1.认识大洲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2.认识地区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
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3.认识国家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一)疆域与人口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二)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经济与文化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四)地域差异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认识区域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2、教学及复习进度的安排
(一)八年级上学期教学内容的安排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内容: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内容: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四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
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二)八年级下学期质检前复习进度的建议:(建议每周课时为3课时)第一部分 中国地理 8-9课时 第二部分 地球与地图 7-8课时 第三部分 世界地理 10课时 质检模拟练习及讲评1-2份 2-3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