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留置导尿管的并发症及护理措施[5篇范例]

时间:2019-05-15 02:29: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1留置导尿管的并发症及护理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1留置导尿管的并发症及护理措施》。

第一篇:11留置导尿管的并发症及护理措施

留置导尿管的并发症及护理措施

摘要:留置导尿管术是基础护理中最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在临床上极为广泛。但它所带来的并发症也不忽视,长期留置导尿管,不恰当的导尿护理可能导致泌尿感染、尿道损伤、膀胱痉挛、膀胱结石等并发症。今年来,护理界对尿管相关并发症及护理进行大量研究。常用于手术、截瘫或昏迷等患者。目的是避免术中误伤,术后引流,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减少并发症。目前临床常用气囊导尿管,其优点易固定、不易脱落、易于会阴清洁。临床常见的留置导尿术护理技术,术侵入性操作之一。若护理操作不当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愈后,甚至危及生命。不少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提高对留置导尿的认识,加强导尿的护理管理.关键词:留置导尿管、并发症、护理措施 1导尿管

导尿管是以天然橡胶,硅橡胶或聚氢乙烯制成的管道。可以经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出来。导尿管插入膀胱后,靠近导尿管头端有一个气囊固定导尿管留在膀胱内,而不易脱出,且引流管连接尿袋收集尿液。导尿容易引起医源性感染,因为在导尿的过程中若操作不当极易造成膀胱、尿道粘膜的损伤及细菌入侵。如果细菌入侵,将很快扩散至整个泌尿系统,导致泌尿系统的感染。因此,必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导尿。

2留置导尿术

2.1 定义及目的

留置导尿书是指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以引流尿液的方法。留置导尿管术用于抢救为重、休克病人时,能正确记录尿量、测量尿比重,以观察病情变化。盆腔手术病人术前留置导尿管,引流出尿液,以保持盆腔空虚,避免术中误伤。某些泌尿系统疾病术后留置导尿管,便于引流及冲洗,还可以减轻手术切口的张力,促进伤口的愈合。尿失禁、昏迷、会阴或肛门附近有伤口不宜自行排尿者,留置导尿管可引流尿液,以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为尿失禁病人行膀胱功能的训练。

2.2 注意事项

双腔气囊导管固定应注意膨胀气囊不能卡在尿道内口,以避免压迫膀胱壁使粘膜损伤。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导尿管受压、扭曲、堵塞。防止逆行感染(保持尿道口清洁:女病人用消毒液棉球擦拭外阴及尿道口,男病人用消毒液棉球擦拭尿道口、龟头及包皮,每天1~2次。每日定时更换、排空引流袋并记录尿量。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硅胶导尿管可酌情延长跟换周期。病人离床活动时,妥善固定引流袋及导尿管,引流袋不能高于膀胱,以防止尿液逆流。如病情允许,应鼓励病人多饮水,保持尿量在2000ml以上,勤变换卧位,通过增加尿量,达到自然冲洗尿道的目的,预防尿路感染和结石的发生)。注意倾听病人的诉说,并经常观察尿液,每周查一次尿常规。若发生尿液浑浊、沉淀或出现结晶,应及时进行膀胱冲洗。训练膀胱功能,采用间歇性夹管方式,阻断引流,一般每3~4小时开放一次,使膀胱定时充盈和排空,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应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留置导尿管的意义和护理方法,使其充分认识预防泌尿感染的重要性。

3留置导尿管的并发症

3.1 导管伴随性尿路感染

导管伴随性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尿路感染。霍红旭报告国内医院感染中,尿路感染病例占

[1]20.8%~31.7%,其中37.3%~56.0%为导管伴随性尿路感染。在留置尿管的人群中,有2%~4%的患者发生菌血症和败血症,死亡率高达13%~30%。经过多因素分析,导致导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有4点,分别是:长期留置导尿、女性病人尿路太短、未全身使用抗生素、尿导管与集尿袋连接不良。

由于女性尿道太短,一般认为留置导尿女性比男性发生菌尿率高,但许芬报告男性患者高于女性,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男性患者导尿难度大于女性,插管的角度掌握不好而刺激擦伤尿道粘膜,破坏其自然地防御感染屏障,为细菌的侵入提供有利条件。因此提示操作者应熟悉男性尿道的3个生理狭窄和角度,操作切记粗暴,严格无菌操作,对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尿道狭窄或前列腺肥大者最好请专科指导操作。

[2]3.2 尿道损伤

留置导尿引起的尿道粘膜损伤、尿道出血,也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原因有:病人自身因素,护士操作熟练程度及护士的责任心等多方面因素。因此,也应从上述方面入手,加强预防措施

加强护士责任心及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扩大护理基础知识面,了解必要生理解剖、心理学、行为学等内容,了解易导致尿道出血的有关疾病,学习选择尿管及操作技巧,明确留置导尿管中出现的问题及护理对策做好预见性护理,减少盲从性。

导尿前要了解病人性别、年龄、有无泌尿及血液等系统疾病,是否需长期置管。于士荣报告的3例使用双气囊尿管意外,均为水囊置入因素损伤尿道,因此他建议如下规定,一是气囊内注水量常规固定下来;二是记录气囊水量,形成制度;三是操作认真并懂原理会操作。

尿管易选择表面光滑,一般男性12~20号,女性14~22号,初次留置导尿管不宜选择过粗尿管,过粗及反复插管易使尿道粘膜机械损伤、水肿、出血造成尿道瘢痕,引起尿道狭窄。插管前要充分润滑。

[4]

[3]3.3 膀胱功能损伤

临床上出现拔除尿管后尿失禁、尿频、排尿困难,甚至再次发生尿储留等异常情况。膀胱具有贮尿和排尿的双重功能,当某些疾病或手术等原因需留置导尿管是,临床采用定时放尿和开放引流放尿方法。但上述方法违背了正常排尿模式,特别是开放引流放尿,使本应简断的排尿活动,变成了于肾脏产生尿相应的连续过程,膀胱贮存功能废用,排尿反射中断,膀胱呈空虚状态,逐渐适应了有尿即流的惰性状态,拔管后不能及时建立起主动排尿意识。而间断定时放尿,不能因人而宜掌握膀胱充盈速度及排尿间隔时间,若膀胱内尿液少时放尿不足以引起尿意,尿液随压力差作用流出,患者难以产生排尿感觉,不能充分保护和训练膀胱的功能。若由于补液中利尿等治疗需要,尿液过多时放尿不及时会造成不良后果。[5]3.4导尿管表面结晶形成

留置导尿管表面的晶体易导致尿路感染,拔管时还易损伤尿道引起血尿,而尿管表面结晶的形成与留置尿管时间和留置导尿管的发病率有密切关系。长期导尿患者几乎100%发生菌尿,导管的包壳亦随着导尿时间延长增多,而细菌及代谢产物、宿主尿路某些蛋白质及尿盐共同构成了包裹导尿管及隐藏细菌的膜性结构。从而导致尿管阻塞,结石形成,而抗生素又无法突破这种生物膜杀死其 内的细菌。[6]4留置导尿管的护理措施

保持良好功能,预防尿道损伤:嘱病人翻身时注意保护勿脱出,集尿袋内尿液达1/3~1/2时即倾倒,防止重力作用使尿管脱出。对烦躁病人约束固定好四肢,预防病人强行拔管,使膨大的气囊强行拔出,致尿道粘膜撕裂出血。更换集尿袋时,避免用力牵拉导管,观察尿管是否扭曲、受压、移位或插入过深过浅;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防止逆行感染的措施:将集尿袋固定在床旁,集尿袋不得超过膀胱高度并避免受压,防止尿液返流。保持外阴清洁,用碘伏棉球擦洗尿道外口,每日1~2次,以减轻尿道口粘膜损伤和水肿及预防感染。尿管长期留置时,每日更换集尿袋1次,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硅胶导尿管可酌情延长更换时间(2周或一个月)。

保持导尿管与引流管连接部位的清洁。观察尿量及颜色,若尿色深或混浊,应加量饮水并及时送尿标本检查,每天保持尿量在2000ml以上,以达到膀胱自净作用;卧床病人应经常变换体位,使尿液尽量排出;若有尿盐沉渣或血块,可用生理盐水、1:5000呋喃西林液或3%硼酸溶液低压冲洗。一般一周内不主张冲洗膀胱。感染病人可根据医嘱用药液冲洗,每日2~4次。

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并观察尿液情况,发现尿液浑浊、沉淀、有结晶时,应及时处理,每周尿常规检查一次。

增加机体抵抗力,促进膀胱功能恢复;由于机械刺激,尿道及膀胱粘膜对感染的防御能力降低,易引起粘膜损伤。因此,应增加营养及给予抗菌药物,给病人安慰,减轻留置导尿管对病人的心理影响和不适,亦有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尿管第一天持续开放,以后改为4小时或病人有尿意时开放一次。

拔管及预防拔管后尿储留:留置导尿影响膀胱蓄尿功能,且可发生过敏反应;文献报道,长期接触乳胶制品,过敏者达34%,所以应尽早拔管,一般留置1~3天,小儿最长7天.拔管应在患者精神和体力较好的晨间。拔管后2~3小时内督促和协助病人排尿一次,以后每2小时排尿1次,尤其当天值夜班的护士应督促排尿;对排尿困难或排尿频繁的病人应做好心理护理,每日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2次,同时进行会阴部肌肉收缩锻炼,增加括约肌功能,逐渐恢复膀胱容量。

尿管脱出护理:应立即检查脱出原因,若球囊完好脱出,检查尿道有无渗血损伤,若发现球囊破裂且不完整,立即查找,若未发现应及时汇报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同时必要时重新留置尿管。

参考文献

[1]霍红旭,蔡文清.导尿管伴随尿路感染及其防治.临床泌尿外科杂志,1998,13(9):384 [2]许芬,李乐华.留置导尿发生部位细菌污染和外阴消毒效果的调查分析.中华医院感染杂志1996.6(1):39 [3]周秋风,暴黎晴.加强临床教育以预防留置导尿者尿道出血.中华护理杂志.1998.13(10):596 [4]于士荣.3例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引的意外.实用护理杂志,1999.15(3):24 [5]唐瑶。双腔气囊导尿管致男性尿道粘膜反复出血1例。实用护理杂志。19955(3):40 [6]仲剑平。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常。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268

致谢

在这个正值毕业的季节,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张建辉老师。我的毕业论文是在张建辉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三年的专科生涯中,无论在生活、学习以及工作各个方面,导师和同学们给了我很多的照顾,他们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永不放弃的精神都深深的影响了我,这些必将是我以后 人生道路上的一笔重大财富。在此,谨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感谢我远方的父母,他们给予我很大的帮助,没有他们的无私奉献就没有我的今天。

最后,感谢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以及我的亲人,是他们与我携手同行,才有了我今天的成绩!

第二篇:导尿管留置法操作并发症

导尿管留置法操作并发症

1、尿路感染预防及处理

(1)尽量避免留置导尿管,尿失禁者用吸水会阴垫,阴茎套式导尿管等,必须留置导尿管时,尽量缩短留置时间。若需长时间留置,可采取耻骨上经皮穿刺置入尿管导尿或行膀胱造瘘。

(2)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膜,保持会阴部清洁,每天2次用2‰醋酸洗必泰或2%碘伏清洗外阴,同时用碘伏纱布包绕导管与尿道口街接处。每次大便后应清洗会阴和尿道口,避免粪便中的细菌对尿路的污染。鼓励病人多饮水,无特殊禁忌时,每天饮水量在2000ml以上。

(3)尽量采用硅胶和乳胶材料的导尿管。采用0.1%己烯雌酚无菌棉球作润滑剂涂擦导尿管,可降低泌尿道刺激症状;在导尿管外涂上水杨酸可抑制革兰氏阴性杆菌,阻止细菌和酵母粘附到硅胶导尿管,达到预防泌尿系感染的目的。

(4)采用封闭式导尿回路,引流装置最好是一次性导尿袋,引流装置低于膀胱位置,防止尿液的逆流。

(5)目前已生产出具有阻止细菌沿导尿管逆行功能的储尿器,初步应用认为可减少长期留置导尿管病人的尿路感染发生率,有条件者可采用。

(6)对需要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定时夹管、开放,训练膀胱的功能。

(7)在留置导尿管中、拔管时、拔管后进行细菌学检查,必要采用抗生素局部或全身用药,但不可滥用抗生素,以免细菌产生耐药性,引发更难控制的感染。环丙沙星预防与导尿有关的尿路感染效果较好。

2.导尿管拔除困难 预防及处理

(1)选择硅胶或乳胶材料导尿管,导尿前认真检查气囊的注、排气情况。

(2)女性病人可经阴道固定气囊,用麻醉套管针头刺破气囊,拔出导尿管。

(3)气囊腔堵塞致导尿管不能拔出,可于尿道口处剪断导尿管,如气囊腔堵塞位于尿道口以外的尿管段,气囊内的水流出后即可顺利拔出,用指压迫气囊有助于排净气囊内水;如气囊腔因阀门作用,只能注入而不能回抽,则可强行注水胀破气囊,或在B超引导下行耻骨上膀胱穿刺,用细针刺破气囊拔出导尿管。

(4)采用输尿管导管内置导丝经气囊导管插入刺破气囊将导尿管拔出,这种导丝较细,可以穿过橡皮屑堵塞部位刺破气囊壁,囊液流出而拔出尿管,在膀胱充盈状态下对膀胱无损伤。

(5)对于极度精神紧张者,要稳定患者情绪,适当给予镇静剂,使患者尽量放松,或给予阿托品解除平滑肌痉挛后一般均能拔出。(6)尽量让患者多饮水,每日1500-2500ml;采用硅胶导尿管;每次放尿前要按摩下腹部或让病人翻身,使沉渣浮起,利于排出。还可使用超清导尿管,减少尿垢沉积。

第三篇:导尿管留置法操作并发症的临床表现

业务学习

导尿管留置法操作并发症的临床表现

2014.4陈菁菁

一.尿路感染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尿频、尿急、尿痛,当感染累及上尿道时可有寒颤、发热,尿道口可有脓性分泌物。尿液检查可有红细胞、白细胞,细菌培养可呈阳性结果。二.后尿道损伤 临床表现

下腹部疼痛、血尿、排尿困难及尿潴留、导尿管堵塞等。三.尿潴留 临床表现

病人有尿意,但无法排出。严重时,下腹疼痛难忍,膀胱明显充盈胀大。四.导尿管拔出困难 临床表现

排不出气囊内气体或液体,拔出导尿管时,患者感尿道疼痛,常规方法不能顺利拔出导尿管。

五.尿道狭窄 临床表现

排尿不畅,尿液变细,排尿无力,甚至引起急性或慢性尿潴留。合并感染时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六.引流不畅 临床表现

无尿液引出或尿液引出减少,导致不同程度尿潴留。七.血尿 临床表现

尿道疼痛,尿液外观为洗肉水样、血样或血凝块从尿道流出或滴出;尿液显微镜检查红细胞数每高倍镜视野多于5个。八.膀胱结石 临床表现

排尿时疼痛,常有终末血尿,少见大量全血尿;排尿时尿流突然中断,尿频。九.尿道瘘 临床表现

局部疼痛,尿液外渗至阴囊、皮下等。十.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 临床表现

全身反应有荨麻疹、鼻炎、哮喘、结膜炎、休克及支气管痉挛;局部反应表现为皮肤红斑、瘙痒、胶鳞屑、水疱及丘疹等。

十一、耻骨脊髓炎 临床表现

全身表现;不明原因发热,脉快、乏力、纳差,可有寒战,严重者呈败血症表现。局部表现:早期患部疼痛、肿胀和压痛,骨质因炎症而变松,常伴有病理性骨折。病变部位常可发现窦道口,窦道口常有肉芽组织增生。

十二、梗阻解除后利尿 临床表现

偶发生于慢性尿潴留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尿量明显增加,严重者可导致低血压、昏迷、甚至死亡。

第四篇:留置导尿管的护理

留置导尿管的护理

留置尿管是临床常用的侵入性护理操作,常用于手术,截瘫或昏迷等患者。目的是避免术中误伤,术后引流,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减少并发症。目前临床常用气囊导尿管,其优点是易固定、不易脱落、易于会阴清洁。

留置气囊导尿管常见并发症:尿路感染、尿道损伤、拔管困难、尿潴留等。

1.保持良好功能,预防尿道损伤:(1)嘱病人翻身时注意保护勿脱出,集尿袋内尿液达1/3-1/2时即倾倒,防止重力作用使尿管脱出。对烦躁病人约束固定好四肢,预防病人强行拨管,使膨大的气囊强行拉出,致尿道粘膜撕裂出血。(2)更换集尿袋时,避免用力牵拉导管,观察尿管是否扭曲、受压、移位或插入过深过浅;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2.防止逆行感染的措施:(1)将集尿袋固定在床旁,集尿袋不得超过膀胱高度并避免挤压,防止尿液返流。(2)保持外阴清洁,用碘伏棉球擦洗尿道外口,每日1-2次,以减轻尿道口粘膜损伤和水肿及预防感染。(3)尿管长期留置时,每日更换集尿袋1 次,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硅胶导尿管可酌情延长更换时间(2周或一个月)。(4)保持导尿管与引流管连接部位的清洁。观察尿量和颜色,若尿色深或混浊,应加量饮水并及时送尿标本检查,每天保持尿量在2000 ml以上,以达到膀胱自净作用;(5)卧床病人应经常变换体位,使尿液尽量排出;若有尿盐沉渣或血块,可用生理盐水、1:5000呋喃西林液或3 %硼酸溶液低压冲洗。一般一周内不主张冲洗膀胱。感染病人可根据医嘱用药液冲洗,每日2-4次。

3.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并观察尿液情况,发现尿液浑浊、沉淀、有结晶时,应及时处理,每周尿常规检查一次。

4.增加机体抵抗力,促进膀胱功能恢复:由于机械刺激,尿道及膀胱粘膜对感染的防御能力降低,易引起粘膜损伤。因此,应增加营养及给予抗菌药物,给病人安慰,减轻留置尿管对病人的心理影响和不适,亦有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尿管第一天持续开放,以后改为4小时或病人有尿意时开放一次。

5.拔管及预防拔管后尿潴留:留置导尿影响膀胱蓄尿功能,且可发生过敏反应;文献报道,长期接触乳胶制品,过敏者达34%,所以应尽早拔管,一般留置1-3天,小儿最长7天。拔管应在患者精神和体力较好的晨间。拔管后2-3小时内督促和协助病人排尿一次,以后每2小时排尿1次,尤其当天值夜班的护士应督促排尿;对排尿困难或排尿频繁的病人应做好心理护理,每日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2次,同时行会阴部肌肉收缩锻练,增进括约肌功能,逐渐恢复膀胱容量。

6.尿管脱出处理:应立即检查脱出原因,若球囊完好脱出,检查尿道有无渗血损伤,若球囊破裂且不完整,立即查找,若未发现应及时汇报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同时必要时重新留置尿管。

留置尿管护理健康宣教

一、目的:(1)采集患者尿标本做细菌培养。(2)为尿潴留患者引流尿液,减轻痛苦。(3)尿道损伤早期或手术后作为支架引流,经尿道对膀胱进行药物灌注治疗。(4)用于术前膀胱减压以及下腹部、盆腔器官手术中持续排空膀胱,避免术中误伤。(5)患者昏迷、尿失禁或会阴部有损伤时,保持局部干燥、清洁,避免尿液的刺激。(6)抢救休克或危重患者,准确记录尿量、比重,为病情变化提供依据。(7)测量膀胱容量、压力及残余尿量,向膀胱注入造影剂或气体以协助诊断。

二、可能出现的问题 1)尿管脱出。

2)尿管堵塞引起急性尿潴留。3)发热(尿路感染)。

三、特殊指导:

(1)切勿牵拉过紧,保持尿管通畅,防止尿管脱出、扭曲、受压,以利于尿液引流。

(2)集尿袋及引流管位置应低于耻骨联合,防止尿液反流。(3)如尿管脱出,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4)多饮水,学会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5)保持会阴部清洁。(6)学会监测自己的体温等。

体表静脉留置针的健康教育

一、目的

1.避免多次穿刺,减轻患者痛若,保护血管。2.合理用药,提高疗效。

3.保护静脉通路的通畅,便于抢救。4.快速补充液体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二、可能出现的问题

1.静脉炎。2.输液反应。

3.意外拔管引起出血过多。4.静脉留置针阻塞。

三、特殊指导(病人配合事项)

1.采取舒适的体位和肢体功能位置。

2.告知家属注意看护小儿避免自己拔出,假如留置针脱出时立即用手压着针眼的上方并告知护士。3.勿自行调节滴速。4.局部皮肤保持清洁。

5.注意保护使用留置针的肢体,不输液时,也尽量避免肢体下垂姿势,以免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导管。6.有注射局部皮肤或全身不适及时告知医务人员。7.避免纱布潮湿,如有潮湿及时告知护士

第五篇:留置导尿管预防感染措施

自贡七**医院

预防与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措施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感染类型。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方面和导尿管臵入与维护方面。患者方面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免疫力和其他健康状况等。导尿管臵入与维护方面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导尿管留臵时间、导尿管臵入方法、导尿管护理质量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等。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方式主要为逆行性感染。

一、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定义及诊断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主要是指患者留臵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

临床诊断: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者有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并且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插导尿管者应当结合尿培养。

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一)清洁中段尿或者导尿留取尿液(非留臵导尿)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5cfu/ml。(二)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养的细菌菌落数≥103cfu/ml。

(三)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在每30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

(四)经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有尿路感染证据的。患者虽然没有症状,但在1周内有内镜检查或导尿管臵入,尿液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5cfu/ml,应当诊断为无症状性菌尿症。

二、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医务人员应当接受关于无菌技术、导尿操作、留臵导尿管的维护以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的培训和教育,熟练掌握相关操作规程。

1、臵管前。

(1)严格掌握留臵导尿管的适应征,避免不必要的留臵导尿。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实施预防和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措施。

(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导尿包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立即更换导尿包。

(3)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大小、材质的导尿管,最大限度降低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

(4)对留臵导尿管的患者,应当采用密闭式引流装臵。(5)告知患者留臵导尿管的目的,配合要点和臵管后的注意事项。

2.臵管时。

(1)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后,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

(2)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留臵导尿管,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3)正确铺无菌巾,避免污染尿道口,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操作无污染。

(4)按导尿操作要求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用0.5%碘伏消毒剂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一次只能使用一个棉球,不得重复使用。男性:先协助患者洗净包皮及冠状沟,然后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女性:先按照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清洗外阴,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

(5)导尿管插入深度适宜,男性20-22cm,女性4-6cm,插入后,向水囊注入10—15毫升无菌水,轻拉尿管以确认尿管固定稳妥,不会脱出,避免损伤尿道。

(6)臵管过程中,指导患者放松,协调配合,避免污染,如尿管被污染应当重新更换尿管。

3.臵管后。

(1)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

(2)保持尿液引流装臵密闭、通畅和完整,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

(3)应当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到收集容器。

(4)留取小量尿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时,应当消毒导尿管远端后,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标本送检。在符合“留臵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诊断标准时,应及时获得治疗,72小时无效则需重复病原学检查;(5)不应当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

(6)应当保持尿道口清洁,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后还应当进行消毒。留臵导尿管期间,应当每日清洁或冲洗尿道口。

(7)患者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应当把导管浸入水中。

(8)长期留臵导尿管患者,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若导尿管阻塞或不慎脱出时,以及留臵导尿装臵的无菌性和密闭性被破坏时,应当立即更换导尿管。

(9)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时,应当及时更换导尿管,并留取尿液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

(10)每天评估留臵导尿管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缩短留臵导尿管时间。

(11)对长期留臵导尿管的患者,拔除导尿管时,应当训练膀胱功能。

(12)医护人员在维护导尿管时,要严格执行手卫生。(13)有完整的操作、观察与处臵记录;

自贡七**医院院感科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下载11留置导尿管的并发症及护理措施[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11留置导尿管的并发症及护理措施[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导尿管留置护理常识(5篇模版)

    留置导尿管护理常规 一、留置导尿目的 (1)抢救危重、休克病人时能准确记录尿量。 (2)术前准备:盆腔内器官手术前留置导尿,以保持膀胱空虚,可避免术中误伤。 (3)泌尿系统的病人,可便于......

    导尿管留置护理常识范文合集

    留置导尿是一项基本的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属于有创操作项目。因其操作简便,内固定稳定,刺激性小,无需用胶布固定,插入后与尿道密合程度大,能有效地保持外阴干燥而深受义务人员及......

    留置导尿管的护理进展_护理论文

    留置导尿管的护理进展 学生:李艳红 指导老师:李俊英 摘要:留置导尿术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项护理操作,留置导尿术是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在抢救危重症患......

    PICC留置期间并发症护理对策

    PICC留置期间并发症护理对策 【关键词】PICC;并发症;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7--01 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导管(Peripherally......

    导尿管留置导致尿路感染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导尿管留置导致尿路感染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导尿管留置导致尿路感染的临床与护理措施。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住院,且放置导尿管的72例患者纳......

    护理诊断、并发症、护理措施

    甲状腺瘤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焦虑 与颈部肿块性质不明、环境改变、担心手术及预后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咽喉部及气管受刺激、分泌物增多及切口疼痛有关。 【潜......

    2017护士资格考试资料讲解:导尿管留置术基础护理措施

    http://www.xiexiebang.com/hszy/ 护士资格考试资料讲解:导尿管留置术基础护理措施 还有不多的日子就要到了2017护士资格考试的时间了,不知道报考了护士资格考试的你对考试备......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5篇)

    吉首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毕业论文 论文标题: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体会 专业年级: 层 次: 姓 名: 指导老师: 职称 填写时间: 【摘要】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有:导管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