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PDCA循环管理在病区高危药品管理中的作用
PDCA循环管理在病区高危药品管理中的作用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病区高危药品管理中的效果,提高医院高危药品管理水平。
方法 汇总病区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将PDCA循环管理方法运用到病区高危药品管理中。
结果 采用PDCA循环管理后高位药品数量不符、标识不清或不全、药品混放、贮存不当较管理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PDCA循环管理方法可提高病区高危药品管理,提高用药安全。关键词] PDCA;高危药品;作用
PDCA(plan-do-check-action,PDCA)循环是由美国管理专家戴明于1954年根据信息反馈原理提出的,其特点注重的是细节量化,环节监控,全程互动[1]。PDCA循环通过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4个阶段的管理,使工作质量在不断循环中得到提高[2]。美国安全医疗协会(ISMP)将高危药品定义为当药物在使用错误时,有很高的几率对患者造成明显伤害危险[3]。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医院为了保证患者及时用药,病区常备一些高位药品,由于护理人员对高位药品重视不够,病区管理中常存在一些问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为了确保护理用药安全,探讨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病区高危药品管理中的效果,该院于2012年10月运用PDCA循环对病区高危药品进行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为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共16个病区。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护理部每月对各个科室高危药品进行质量管理检查。回顾实施前3个月护理部检查高危药品存在的问题有高危药品标识不清或不全、未按要求放置、药品基数不符、贮存不当、药品过期。分析其原因有临床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重视不够、缺乏药学知识、高危药品目录及管理制度不完善。1.2 PDCA循环管理方法
1.2.1 计划(Plan)①召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邀请药剂科、医务科参加,根据检查中的问题共同分析原因,针对问题制定计划及实施方案。②制定对临床护理人员药物知识培训计划,提高护理人员的药学知识以及安全用药管理理念。③制定对高危药品的检查标准,使护士的工作有据可依。④制定该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规范高危药品目录、药品种类。
1.2.2 实施(DO)
①护理部、药剂科、医务科及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参考ISMP对高危药品的定义,结合该院实际用药共同制度本院的高危药品管理制度,规范高危药品的目录及药品种类。确定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丙泊芬、高渗葡萄糖注射液、胰岛素注射液、浓氯化钠注射液等10大类46种药品为该院高危药品。
②护理部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培训PDCA循环,在全院护理人员中普及PDCA循环及安全用药管理理念,使护理人员能够自觉的将PDCA循环管理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③加强高危药品知识培训,科室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录、种类,收集高危药品药物说明书,制定成册,重点组织学习高危药品常用计量、极量、用法、禁忌、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潜在风险,提高护理人员药物知识,不再盲目的执行医嘱,真正把好临床用药的最后一关。
④药品管理环节:科室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本科室高危药品的基数,并上报护理部备案;科室有专人负责高危药品管理;设置专区或专柜放置,保证高危药品与其他药品分区放置,并在放置区或药盒上以白底红色惊叹号做为警示标识,时刻提醒医务人员此为高危药品;建立高危药品交接本,每天清点,做到帐目相符,避免药品过期,使用后及时记录;高危药品领取后及时做好标识后放置;按照要求贮存,需20 ℃以下保存的高危药品放置冷藏柜中,如抢救车中的肾上腺素注射液需20 ℃以下保存,放置到冷藏柜中,在抢救车中清楚标识药品存放地点,便于抢救时及时取到;
⑤高危药品使用环节:药品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双人核对;对正在使用过程中的高危药品做好床头交接班;用药过程中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定期汇总,及时反馈。
⑥组织护理人员学习高危药品不良事件案例,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1.2.3 检查(check)护理部建立以护理部、护士长、科室质控员组成的三级监控网络体系,采取科室质控员每天检查,护士长每周督查,护理部每月抽查的原则,重点检查高危药品的数量、标识、贮存、有效期以及药品使用过程中的情况,检查的问题及时反馈,科室持续跟踪问题改进情况,护理部不定期的督查。同时将高危药品管理纳入护理质量考核中。
1.2.4 处理(action)护理部汇总各级监控体系检查的情况,在护士长大会上反馈,对于管理中的亮点给予充分表扬,增加护理工作的信心,调动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做为下一个PDCA循环的管理重点。结果PDCA循环管理后病区高危药品管理检查中存在问题频次较管理前明显减少,见表1。表1 管理前后3个月高危药品管理检查中存在问题频次比较(n=72)讨论 PDCA循环不是一种简单的周而复始,也不是同一水平上的循环,每次循环都有新的目标,会使质量提高,这种螺旋式的逐步提高,使管理工作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4]。高危药品使用不当极易发生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高危药品管理成为医疗风险的重要内容。护士是临床科室药品保管与使用的直接责任者,护士对药品知识的掌握程度、责任心强弱、直接影响临床药品的管理与使用质量,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有可能发生给药错误,从而引起各种不良反应,甚至导致严重后果[5-6]。该院将PDCA循环管理方法运用到病区高危药品管理中,完善了病区高危药品管理规范,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药学知识,增强护理人员责任心及工作积极性,强化了环节管理与监控,有效规避了风险,使高危药品管理在不断循环中得到提高,有效减少病区高危药品管理中问题。表1显示 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后病区高危药品管理中问题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参考文献]
[1] 杨英华.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31-132.[2] 潘韶山.现代护理管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212.[3] 夏同霞,罗晓兰,王玉和,等.风险管理在该院病区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药房,2010,20(17):1552.[4] 李继平.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73.[5] 陈丽芳,彭幕莲,杨建群.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J].护理管理杂志,2006,6(11):39-40 [6] 吴如容,张福志.PDCA循环在护士临床给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2,18(3):169-170.
第二篇:病区高危药品的护理管理
病区高危药品的护理管理
摘要:
医疗服务行业是一种高技术,高风险行业,而药物风险是医疗风险最常见的风险,如何及时发现和有效管理这种风险,成为重要课题。高危药品的概念[1]由美国的医疗安全协会(theitute for Safe Medication Practices,ISMP)在美国内首先提出,在1995--1996年间,ISMP对最能给病人带来伤害的药物进行了一项调查,共有个医疗机构提交了研究期间发生的严重差错。结果表明,大多数致死或致严重伤害的药品差错是由少数特定药物引起的。ISMP将这些若使用不当会对病人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称为“高危药品”,其特点是出现的差错可能不常见,而一旦发生则后果非常严重[2].高危药品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但是易危害人体,如果管理不当发生误用,不但延误治疗、抢救时机,还会危及病人生命,造成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我们采取了一系列针对高危药品管理方法,不断探索,通过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高危药品; 管理;整改; 完善制度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5-0186-01
1背景
高危药品管理在摸着石头过河。一旦使用不当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引起死亡的药品,被称为高危药品。这类药品对适应证、给药剂量和途径的要求往往十分严格,但目前我国高危药品尚无统一目录和相关管理办法――使用高危药品导致的严重后果,主要是由于医务人员的疏忽造成的,如用药适应证不适宜,给药剂量过大,静脉输液时滴速过快等。有文献指出,2004年6月~2009年4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卫生保健系统收集的产科医院用药差错报告中,药物超量使用占总用药差错报告数的6.4%,其中46.4%由高危药品造成。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策略提出,按危险程度将高危药品分为A、B、C三个级别。其中,A级(14类)为高危药品管理的最高级别,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须重点管理和监护;B级(14类)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伤害风险等级较A级低;C级(8类)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伤害,伤害风险等级较B级低。虽然对于高危药品管理的相关要求已被列入2012年国家等级医院评审标准的实施细则中,但目前我国对高危药品并没有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仅限于个别医院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管理。
2方法
2.1 制订高危药品目录:
根据2008年美国医疗安全协会最新修订的高危药品目录,结合医院用药情况,制订医院高危药品目录,高危药品有(1)静脉用肾上腺受体激动剂:①盐酸多巴胺注射液②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③重酒石间羟胺注射液③盐酸去甲肾上腺注射液⑥盐酸肾上腺注射液(⑥盐酸异丙肾上腺注射液2)静脉用肾上腺受体抗剂:①亚宁定②酚妥拉明注射液(3)静脉用抗心律失常药:①异博定②可达龙(胺碘酮注射液)③利多卡因注射液(4)抗血栓药:①抗凝药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速碧林)、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②溶栓药物:注射用尿激酶(5)静脉用化疗药(6)高渗葡萄糖注射液:50%葡萄糖注射液(7)改变心肌力药:西地兰、米力农注射液(8)脂质体药物: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10)静脉用中度镇静药物:咪达唑仑注射液(11)儿童口服用中度镇静药物:水合氯醛溶液。9种特殊高危药品有:(1)异丙嗪注射液(2)胰岛素.皮下或静脉用(3)硫酸镁注射液(4)静脉用催产素:缩宫素注射液(5)注射用硝普钠(6)静脉用氯化钾注射液(7)高渗氯化钠注射液:浓氯化钠注射液、氯化钙注射液(9)100ML以上的灭菌注射用水。
2.2 完善高危药品管理体系,落实职责:
护理部制定高危药品质量评价标准,组织行政查房人员每月不定时对科室高危药品进行检查;科护士长?霸乱淮味愿呶R┢方?行质控、监督制度和责任落实情况;科室指派一名年资高、责任心强的护士每星期对高危药品进行检查、盘点和登记,将有效期在三个月内的高危药品全部换掉不再使用,每天总务班对所有
高危药品的摆放位置、数量、质量、有效期进行检查和补充,保证用药安全。
2.3 建立科室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在药学部制定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科室高危药品管理制度:(1)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柜/药架,不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10%氯化钾注射液、10%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5%硫酸镁注射液等外形、包装盒及药品名称相似、容易混淆的药品设立单独的药柜放置,防止取药错误。(2)高危药品存放药柜/药架标识醒目,设置红色“高危字样”警示牌,抢救车急救护车内的高危药品亦使用红色标签,引起护理人员注意。(3)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的要求保管和储存:如胰岛素放冰箱2-8°保存,开启后注明开启时间和失效时间,储存期为一个月。(4)加强高危药品的效期管理,严格按照“先进先”基本原则,保证安全有效。(5)定期对药柜保持药柜/药架、冰箱进行整理和清洁,保持干净、整齐,无任何杂物。(6)设立《基础护理质量统计表》,把高危药物静脉治疗的患者例次、高危药物静脉治疗发生外渗患者例次、使用高危药品发生不良反应例次、使用药物错误的发生例次列入统计专栏,每班进行准确的统计。(7)一旦发生高危药品部良反应,护理人员督促医生真实、完整、准确填写《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表》上交药学部,药学部展开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反馈,及时发现并有效减少或避免高危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2.4 规范护理人员用药操作程序:
(1)严格按照高危药品药物说明书中剂量、用法、给药途径、注意事项对高危药品进行配置和使用,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和“双人核对”制度,残余量需双人核对后才可倒弃。(2)护理部特制“血管活性药物”和“高渗药物”字样红色标签,加药后贴于相应药物输液外包装左上角,以提高护理人员警惕。科室自制带有“慢滴”字样红色塑料小牌,使用时悬挂在输液架挂钩上,提醒护士随时注意滴速,避免使用速度过快引起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向患者和家属交代所用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提醒患者和家属不可自行调节速度和有不适应及时告知。(4)凡静脉使用细胞毒性药物,有条件者均需使用留置针以防渗漏。输一瓶配一瓶,避免药液摆放时间过久影响治疗效果和增加不良反应。(4)用药过程中做好严密观察和巡视,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和渗漏。(4)使用高危药物的患者,做好交接班,接班者需明确知道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注意事项。
2.5 加强护理人员药学知识的培训:
(1)落实高危药品管理,重视对护理人员培训是保障制度落实的一个重要环节[3],护士长组织科室全体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的管理制度、高危药品的储存、标识、使用、观察知识进行培训。(2)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加医院举办的药学知识培训班和讲座,学习高危药品的药理作用、使用方法、配伍禁忌、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保证药物的合理安全使用。(3)科室收集药物说明书制成本子,随时查阅。
3结果
通过开展高危药品护理管理实践和一系列整改措施,我科关于高危药品的管理职责明确,制度逐渐完善和健全,药品摆放有序,标识醒目,护理人员高危药品的知识水平提高,高危药品管理意识加强,对高危药品的使用和操作更加规范,用药安全性明显提高。做到人人参与,层层把关,为患者安全用药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4讨论
护理工作者对急救车内的药品及毒麻药品管理比较规范,但忽视了其它高危药品的管理,但是这些药物使用不当,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全球每年因用药引起的损害达150万人[4],其中高危药品造成的损害占不小比例[5],因此,高危药品急需得到有效的管理,而有效的管理制度是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的基础。为此,我们不断完善高危药品管理体系,落实职责,建立符合急诊科室高危药品的管理制度并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护理工作者在高危药品安全管理中至关重要。药物治疗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护士作为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和观察者,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第一线[6]。护理工作者把守最后一道关卡,这就要求护理工作者不仅仅有高危药品的基本知识,而且要有很强的高危药品安全意识,严格执行高危药品的使用指南和操作规范,为此,我们加强护理工作者高危药品知识的培训,学习高危药品,使用高危药品,加强安全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5体会
5.1 提高了护士主动评估护理风险的意识。
5.2 增强了护士的法制意识、风险意识及风险管理能力。
5.3 提高了护士学习药学知识的主动性。
5.4 时刻提醒、及时讨论,可有效防范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波.梅丹.医院高危药物管理和风险防范[J].中国药学杂志,2009,44(1);3-6.Zhang Bo,Mei Dan.Management and risk prevention ofhigh-alert drugs in hospital[J].Chin Pharm J,2009,44(1):3―6.Chinese.[2] ‘High―alert’medications and patient safety[J].Int J Qual Health Care.2001。13(4):339―340.[3] 黄邱敏.病区高危药品的规范化管理.中国临床护理,2009年1月第一卷第一期
[4] 胡晋红.患者的安全和临床药学服务.第43届美国医疗保健系统药师协会年会中国卫星会会议资料,北京,2009:48.[5] High―Alert Medications and Patient Sdety.The Joint commission,1999,(1 1).[2008―1 1―12].http://www.xiexiebang.commission.ors/sentine levents/sentineleventalert/sea_l 1.htm.[6] 何凤兰.郑晓明.药品不良反应检测的重要性[J] 外健康文摘,2008,5(5):312-313
第三篇:探索病区药品管理持续改进中应用PDCA循环的效果
探索病区药品管理持续改进中应用PDCA循环的效果
【摘要】众所周知,医院病区具有医患人员流动性大、药品工作难度较大、涉及面较广及病区药品管理人员编制不足等特点,这就给病区药品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为保证患者的及时用药和病区的用药安全,必须对病区药品管理进行持续改进。笔者认为在诸多方法中,以PDCA循环的应用效果最佳,其可对病区药品管理的持续改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病区药品管理持续改进中应用PDCA循环的效果进行探索。【关键词】病区药品管理;持续改进;PDCA循环 前言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病区药品管理问题也日益突显,并已成为影响医疗水平、管理质量及医院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持续改进病区药品管理应成为各医院关注并致力于解决的一个问题,这是现实需要,也是落实新医改政策的需要。笔者认为,通过PDCA循环强化病区药品管理十分有必要,其能有效持续改进病区药品管理质量,确保病区用药安全。
1.PDCA循环在病区药品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方法 1.1计划阶段 1.1.1现状
通过对各科室的急救药品、高危药品、自备药品、冷藏药品及麻精药品的调查可知,在达标药品中,急救药品所占的比例最高,占68%,其次为冷藏药品,占55%、麻精药品,占43%、高危药品,占32%、自备药品,占30%。经深入调查发现以上药品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急救药品在品种、基数、标识及摆放顺序上不仅无统一模式,且在使用和补充流程方面同样无统一标准;高危药品甚至存在过期失效现象;自备药品存在使用和余弃无记录现象;冷藏药品存在混放现象,且多个科室的冰箱温度未达到标准;麻精药品存在品种基数与备案目录不一致现象。1.1.2原因分析
⑴制度未健全:就我国医院病区药品管理制度建立工作现状来看,其工作进展较快,且均已制定基本的药品摆放制度、库存清查制度等,但在部分环节的病区药品管理制度仍较为迟滞且较为薄弱,如检查监督制度、管理人员考核制度等,⑵工作流程不科学:部分医院的药品管理工作流程较为简单,即仅由护理部监管各病区的药品,而药学部较少甚至不参与,且病区备用药品没有统一的补充流程,具有时间利用率较低、难控制及受特定个人工作表现
[1]影响较大等不足;⑶个人安排上:部分医院病区药品管理人员配置不合理,不仅没有设置专业的药品管理人员,且在岗的管理人员存在管理意识淡薄、缺乏专业药品管理知识等问题。1.2执行阶段
1.2.1完善病区药品管理制度
结合医院实际,根据《药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制度》来确定药品质量检查标准,再参照《病区药品管理制度》来补充医院目前缺乏的病区药品管理制度。同时,完善检查监督制度和病区药品管理人员考核制度。前者包括药品质量检查、处方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病区内各环节的药品交接及使用情况检查、特殊药品的使用和管理检查等制度,后者包括考核目标、考核周期、考核结果反馈等。1.2.2规范工作流程
首先,应明确规定病区药品的领用、使用及管理等环节必须依照医院的标准流程进行,这就要求以上每个环节都必须有严格的既定程序,使病区的每个岗位和人员同时进入管理体系,自觉依照程序运行。其次,应加强病区药品管理的自检及药学部检查力度,坚持把病区药品管理质量当成核心,注重各项环节,并参照科学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予以完善,特别是针对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关键点,则应进行重点改进。此外,在进行药品管理质量检查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应第一时间抓紧收集相关资料,逐级质量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报送制度,按时按要求上报信息和资料。1.2.3加强人员设置与培训
加强病区药品管理人员设置,但要注意对病区药品管理人员的选拔和任用严格把关,明令禁止非专业人员进入医院参加病区药品管工作。同时,在医院自身需要和保证医院的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尽量挖掘病区药品管理部门中有潜力的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以提高药品管理工作效果。此外,应鼓励病区药品管理部门的优秀干部和骨干人员以身作则,用自身良好的教育形象,通过模仿和暗示在队伍中产生积极影响,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1.3检查阶段
[3][2]经过护理部和药学部对病区各药品管理实施PDCA循环持续改进后的质量检查可知,病区各药品管理达标率均得到显著提高,具体如:急救药品达标率由原来的68%提升为100%,冷藏药品达标率由原来的55%提升为93%,、麻精药品达标率由原来的43%提升为91%、高危药品达标率由原来的32%提升为98%、自备药品达标率由原来的30%提升为66%。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仍在有部分科室存在小部分问题,包括药品混放、药品过期及冰箱温度不达标等。1.4处理阶段 首先,建议后期保障科对病区各科室的冰箱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其次,适当简化自备药品的审批程序。再次,加强病区药品管理软件建设,通过电子化手段,对各类药品的供应链、使用连和监管链实施动态的监督管理。然后,建立病区药品回收制度,目的是减少病区备用药品。最后,应对科室上报的药品管理不良事件进行谈论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和防范措施。2.小结
总之,PDCA循环是一种全面质量管理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其能最大程度减少病区药品管理中的不良现象,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减少医患纠纷,值得在各个医院进行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沈冬梅,杨文华.应用PDCA循环促进病区备用药品管理[J].江西医药,2015(07):703-705.[2]王郁会.持续质量改进在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3(04):798-799.[3]翟凤仪,刘冬兰,刘美玲,江美霞.细节管理在病房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3(11):57-59.[4]刘莉,高杰.5 S管理法联合PDCA循环在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02):213-215.[4]
第四篇:PDCA循环管理在保洁管理中应用
现代保洁管理中的PDCA循环应用
华夏清洁资讯
作者clean120
【摘要】有效的保洁管理模式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遵循为实现不同的目标,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的方式整理同样的信息,将对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简单介绍,PDCA循环是施工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一项重大变革,把PDCA循环运用到现代保洁管理中,针对施工企业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管理中可以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其在保洁工程项目管理中各个阶段的应用情况进行系统分析,深化PDCA循环在动态管理工程项目过程中的必要性、重要性及有效性,使企业的工程管理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
【关键词】PDCA循环;全面质量管理;工程项目管理;进度控制,成本控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质量管理工作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在如今物业清洁管理中,无论是自管还是外包清洁,其竞争程度是激烈的,特别是在一线城市的中大型保洁公司,其管理模式再从经验主义到现代化管理转移过程,也清醒地认识到了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和服务是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是争取市场和发展企业的根本保证。
一、“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基本概念及模式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在20世纪50年代首先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是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并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循环过程。
PDCA模式简述如下:策划P(Plan),根据业主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实施D(Do),实施过程;检查C(Check),根据方针、目标和服务要求,对过程和工程进行监视测量,并报告结果;处置A(Action),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业绩,通过以上数据和现场反映,各项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达到预定目标。PDCA循环在运用过程中具有三个特征:(1)环环相扣,不同层次的PDCA循环,相互衔接,相互联系。决策阶段的质量管理和施工前的质量管理相当于PDCA循环中的第一环,目的都是收集材料,制定标准和计划,论证可行性,做准备工作;
(2)螺旋式上升,PDCA是周而复始的循环,每循环一次就上升一个台阶。每次循环都有新的内容和目标,都解决了一定的质量问题,使质量水平不断提高。除了进行施工外,还要进行现场的控制检查,如果发生质量方面的事故,则要进行突发事件现场处理。
(3)推动PDCA循环,关键在于A(改进)阶段,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形成一定的标准、制度或规定,改进工作,才能促进质量水平的提高。在这个环节中,工程质量管理的各方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和总结,提出问题,通过协商进行解决。丰富企业的清洁知识管理档案,出现的问题可以作为以后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工程质量管理内容上实现PDCA循环,可以更好地促进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PDCA”循环管理在保洁管理中应用
1、策划阶段(plan)
(1)收集信息,制订计划
首先按照招标方规范的要求,结合项目现场工作实际情况及需要,围绕质量目标及调研结果编写保洁现场工作总体管理制度。其次,通过对管理小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客户的满意度调查的反馈或调研结果建立各部门持续改进制度。再次,针对根据保洁现场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的需求,建立现场工作汇报统计制度 结合质量检查标准制订各级人员岗位职责,工作中对照制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核查,使完成任务的时间和标准有章可循。比如保洁开荒工程施工管理是在接到工程任务后,针对工程的施工特点和要求进行人、财、物的组织和协调最终完成工程施工任务,同时也是系统化的有组织有目的地管理过程。认真阅读图纸掌握图纸中原则性、重点性问题,如果是以前曾经接触过类似工程,那么要找出与以前类似工程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如果是以前也没有接触过新的类型工程,那要多用时间分析图纸初步划分工程项目的分部,安排先后顺序为施工前的进度计划、以后实际施工时的人员机械安排做好充分准备。
(2)勘察施工现场与市场调查
根据“PDCA”的不断循环上升理论,可以知道你即使对某项任务执行前做了再详细的准备工作,把可以预见的问题尽量做到完美也难说,在执行过程中也和有可能会出现未预见到的问题使你陷入困境,所以要在保洁管理过程中不断的进行监控、检查,时时掌控工程进展动向与外界潜在问题控制在将要发生之前。施工用水、电、饮用水是用地方的,还是自己现场解决,施工现场的布置等这些都对后期的施工管理与维护以及施工成本控制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勘察现场对工程能否顺利开工起到了制关重要的作用。
勘察施工现场的主要目的:规划施工现场内部布置,调查施工用水、电路情况,针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人员、机械、设备、物料做相应的安排,PDCA应用于保洁项目中,特别针对中大型开荒保洁工程,石材前期无缝处理工程质量管理控制及现场安全风险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在日常项目管理中需要不断循环班组现场管理、班组长的角色与素质、人员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班组建设与管理、成本管理、现场安全管理。(3)施工前准备工作
市场调查是对工程所在地的材料供应情况、市场价格、人工费价格、机械设备占时费等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为下一步的管理决策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依据。信息整合分析,制定实施计划是对施工图纸、设计工期、气候条件、原料供应情况、经济实力、技术力量等各方面因素进行科学的配置,也就是适时、适量,比例适当、位置适宜地配备投入生产的必须要素,这一过程就是编制施工组织方案以及成本控制目标的形成阶段即:制订实施计划。
施工组织设计是对拟建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从“PDCA”管理模式讲就是对工作任务的计划。通过这种“计划”可以全面考虑拟建工程的各种条件,扬长避短,合理统筹安排施工进度、施工要素(劳动力、原材料、机械设备、施工技术、资金投入量),预先针对工程的特点设置项目部的建置,使其机构、部门间更加精练、协调,提高作战能力,取得多、快、好、省和安全的原则,为了达到控制施工成本保证工程质量创造良好的条件。
2、组织实施阶段(do)
有了前期的充分准备工作,接下来就是工程施工。在组织施工中除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成本控制目标进行外,还要密切关注在实施过程中实际情况与设计方案间的差距,以防其它因素的发生,如发现制订的计划与事实差距有增加的趋式要及时找出原因,调整计划目标。按照以下的步骤开展工作:(1)分析现状,发现问题。
(2)分析质量、管理问题中各种影响因素。(3)分析影响质量、管理问题的主要原因。(4)针对主要原因,采取解决的措施——为什么要制定这个措施?——达到什么目标?——在何处执行?——由谁负责?——什么时间完成?——怎样执行?(5)执行,按措施计划的要求去做。
例如在某大型购物广场保洁开荒中实施PDCA要点: 客户沟通(高、中、基)、开启动大会、实施调研、处理客户需求、编制实施计划、流程模拟、基础资料编码、用户培训、项目验收。
通过不断吸取行业新思想,颠覆传统模式,建立科学化、规范化清洁管理,需要组织单位根据现有管理制度进行有效改进,把握好以下要素: 健全制度约束、规范化操作程序、工艺流程标准、PDCA内环管理、奖惩激励机制、员工行为规范。
3、检查、处理阶段(Check、Action)
检查是对计划执行过程的监督,是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必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可专门由一个人管理(品质部门/督导),这个人必须是非常熟悉制订的计划并对该计划有深刻的理解,发现问题后能够及时反馈到项目负责人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项目负责人要第一时间召开相关人员会议,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各方提出的意见中提炼精髓,全盘考虑根据成本控制目标和质量目标做出正确的决策。
(1)检查,把执行的结果与要求达到的目标进行对比;并建立资料库可调出作培训讲义。(2)标准化,把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制定相应的标准;需要对标准进行编辑、整理档案。(3)把没有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4)掌握工程物资需求情况,编制年、月、旬等计划,运用计划管理手段来确保各种主要物资的供应。
(5)掌握工程现场动态,定期调整编制的进度计划,以便对工程总体进展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适用于市场部开拓同类保洁项目工作。
品质管理控制的基础,在于其基础管理的持续运行。结合ISO14001环境管理要求逐步提升,PDCA中的A不是一次就改正了,需要制定改正措施,每次循序渐进。正如《清洁技术函授培训教程》中管理篇中提到的涉及指令如安排、要求、计划、落实、检查、总结循环。统计方案例:排列图、因果分析法、对策表方法、分层法、相关图法、统计分析表方法、直方图方法。服务品质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地改进,持续的努力,不断将服务品质提升到一个新平台,坚持“持续改进”的工作作风也就成为必然。更重要的是每过一段时间要对工作整理调整,更新循序渐进达到提升品质文化的目的。
4、结语
保洁管理中全面管理活动的运转,离不开管理循环的转动,改进与解决管理问题,整改和提高各项管理工作,都应运用“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通过爬楼梯那样螺旋式上升,每一循环都有新的目标和内容,经过一次一次的循环,解决了一批又一批的问题,从而达到预先制订的施工成本控制目标和质量目标。同时还能够总结经验和教训制订成标准、形成制度,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能力和水平。推动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从而达到节约成本、提高生产率、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生产效率改善实务:高效降低企业成本之方法》陈进华(作者);厦门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2年11月1日)
2.《企业班组现场管理 》黄安心(编者)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3年5月10日)3.《现代物业清洁管控宝典》清洁急救网(编者);华夏资讯出版社第1版(2013年3月2日)
4.《工程项目管理》丁士昭(作者)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1版(2008年3月1日)
第五篇:PDCA循环管理学习心得
学习并运用好PDCA循环管理原则,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加速工作的推进,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指标,当然对于一个施工企业来说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谋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如何能更好的把两者结合在一起,不至于顾此失彼,只有建立以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才能提高项目经营与管理的灵活性,增强竞争力。
一、明确目标和工程计划的制定
首先我们知道目标管理是工程项目施工周期内集体活动预期达到的成果,目标管理是项目团队成员亲自参加工作目标的制定、进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实现目标的行为。工程项目管理的根本方法是目标管理,而目标管理的实质是目标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环境控制、安全控制等等。所以合理地组织施工现场的各生产要素并优化配臵是项目管理取得成功的关键。同时项目管理还应该强调持续改进,确保PDCA循环的有效运行,使体系运行中的“缺陷”不仅能得到及时纠正,而且能防止再发生,实现高效率。为此我们以质量控制为例。
1、增强质量意识,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对于质量的控制我们不但要从意识上提高对质量的重视,而且还要通过培训和学习来增强技术人员的质量意识,更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跟培养,从根本意识形态上改变他们对质量意识的认识。这是质量控制的根本。
首先,应选派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熟悉本职工作,有丰富的施工和管理经验的人员来担当技术组成员的领导。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年轻的人才。真正做到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充分发挥管理跟协调的作用。使得这个体系无论是从工程施工的具体环境还是施工技术手段这个外在因素而言,还是在施工人员对质量意识的认知程度上所存在内在因素而言,都最终要达到内因主导外因,外因完善内因这个原则,更好的达到工程所要求的质量标准。
其次,要注重专门的质量标准培训,只有根据具体和实际的情况举行专门的质量标准培训,使从事专业的人员能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国际国内的质量标准,以便在施工和验收时能依据严格的质量标准来进行。
2、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不仅仅是要在形式上设臵一个机构,而是要根据本项
目的人员结构和项目的具体情况出发,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可以把整个项目作为一个总的组织结构,然后就构成总组织结构的每个必要的项目再分成若干个小的质量管理机构,就每个必要的小的质量管理机构根据自己机构的特性相应的组织特定人员,真正做到“总-分-总”的原则。
二、保证目标实现的措施
每完成每一阶段的目标任务后都要把这阶段存在问题跟隐患及时解决,决不能遗留到下一阶段。这是质量控制的方式。
要制定相应的质量措施。做到防范于未然,首先就每一部位做技术交底,有理可依有句可查,其次就是要严格执行技术工作程序,并且要求质量检验人员和管理人员严格按质量标准检查验收,每道工序进行完后首先进行自检,然后进行互检,质检员还要进行抽检。同时还要要求各类人员必须做好原始记录与施工工艺跟技术交底一样,从而保证施工质量目标的落实。要明确规定每项工程都要经检验合格后,由施工者和检查者签字后才能进入下一工序。同时要重视质检的各项记录,以便能更好的控制质量和在出现质量事故时能够更快的找出出现原因的环节首先是对施工机械、设备和材料进场的严格把关 其次,要明确质量控制的重点和关键部位。桥梁施工前,依据设计文件和以往工程施工经验,可以明确质量控制的关键部位。重点部位的质量监控应事先做好技术准备。要建立质量交接制度,对重点部位工序间、施工质量薄弱点的工序衔接部位执行。
三、管理效果(技术经济效果)分析与考核
项目应该分前期策划、施工中期、竣工后,对项目进行评估,作为考核项目经理及项目经理部的依据。考核结果与人员的任用和奖罚挂钩。再次,要定期对现场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进行考核。不仅考核其专业技能是否达到标准,同时也要考核其对质量标准的掌握情况。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对于无法提高其素质的工作人员要将其调离施工岗位。
四、PDCA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工程项目上进行目标管理的过程。项目经理部按照目标规划抓好项目的具体实施,不难发现其全部行为的本质就是运用项目管理的原理和各种科学方法来降低工程成本,创造经济效益,使之成为企业效益的源泉。PDCA循环管理的对象是项目经理部管理者和劳务作业者。不同的管理对象管理的内容不同。PDCA循环的内容也不相同。
P阶段:项目经理部根据业主要求并以取得最佳经济效果为目标,通过调查研究,制订技术经济指标,质量、安全、工期目标及管理控制点,以及达到这些目标的具体措施和方法。要求劳务作业者(分包队伍)理解项目经理部的要求,并根据要求编制相应的施工管理作业标准。
D阶段:按照所制订的计划和措施付诸实施。要求劳务作业者(分包队伍)全员理解作业标准,并按照作业标准施工。
C阶段:在实施了一个阶段之后,对照计划和目标检查执行的情况和效果,及时发现问题。项目经理部确认劳务作业者(分包队伍)是否严格遵守施工管理作业标准,并比较相关标准是否和项目经理部的要求一致。
A阶段:根据检查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或修正改进原来的计划或寻找新的目标,制订新的计划。针对劳务作业者(分包队伍)存在的问题,和有关信息反馈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和整改措施。
由于项目经理部代表总承包方,与分包单位是利益平等的劳动合同关系,某些国家将分包队伍称为“协力业者”。在尊重他们的自主权的情况下,对不符合总承包要求现象,运用经济杠杆,取得对分包队伍的有效管理,保证PDCA循环有效地运行和顺利实施。如此可以展现项目经理部良好的形象,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结语
所以项目管理是为使项目取得成功,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与协调。其目标是实现所要求的质量,所规定的时间,所批准的预算费用,达到安全文明施工、满足环保要求,推进可持续发展。显然只有更好、更有效的的运用适应公司发展的管理方法使目标管理和系统的更加有效的运行,是更有助于深化项目承包责任制改革和适应市场化需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