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要素及措施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02:55: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要素及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要素及措施》。

第一篇: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要素及措施

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要素及措施

企业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的一种手段,在企业内部管理监控系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管理者应该制定适合于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切实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更好地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内部控制目标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治理层、管理层及其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其中,促进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的目标,是要求企业结合自身所处的经营、行业和经济环境,通过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不断提高营运活动的赢利能力和管理效率;促进企业提高信息报告质量的目标,是指为企业管理层提供适合其既定目的的准确而完整的信息,以支持管理层的决策和对营运活动及业绩进行监控;促进企业维护资产安全的目标,是指为资产安全提供扎实的制度保障;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的目标,是将发展置于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框架之下,在守法的基础上实现企业自身的发展。

企业内部控制要素

内部环境。内部环境规定企业的纪律与架构,影响经营管理目标的制定,塑造企业文化并影响员工的控制意识,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通常包括五个方面:企业的治理结构;企业的内部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机制;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科学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风险评估的要素包括四个方面,即确定风险承受度、识别风险(包括内部和外部风险)、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应对风险的策略包括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风险承受。

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企业管理层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常见的控制措施有: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等。

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信息与沟通的主要环节有:确认、计量、记录有效的经济业务;在财务报告中恰当揭示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保证管理层与企业内部、外部的顺畅沟通,包括与利益相关者、监管部门、注册会计师、供应商等的沟通。

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通过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时加以改进,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应将监督情况形成书面报告,并在报告中揭示内部控制的重要缺陷。

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舞弊行为的职务。比如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等。企业在设计、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首先应确定哪些岗位和职务是不相容的;其次要明确规定各个机构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

授权审批控制。授权审批是指企业在办理各项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规定程序的授权批准。企业必须建立授权审批体系,明确授权审批的范围、层次、程序和责任。会计系统控制。会计系统控制主要是通过对会计主体所发生的各项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归集、分类、编报等而进行的控制。其内容主要包括:依法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从业人员;建立会计工作的岗位责任制,对会计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使之相互监督和制约;按照规定取得和填制原始凭证;设计良好的凭证格式;对凭证进行连续编号;规定合理的凭证传递程序;明确凭证的装订和保管手续责任;合理设置账户,登记会计账簿,进行复式记账;按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的要求编制、报送、保管财务会计报告。

财产保护控制。主要包括:财产记录和实物保管;定期盘点和账实核对;限制接近。

预算控制。在实际工作中,预算编制不论采用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方法,决策权都应落实在内部管理的最高层,由其进行决策、指挥和协调。预算确定后,由各预算单位组织实施,并辅之以对等的责权利关系,由内部审计部门等负责监督预算的执行。

运营分析控制。运营分析控制要求企业建立运营情况分析制度,管理层应当综合运用生产、购销、投资、融资、财务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因素分析、对比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定期开展运营情况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并加以改进。

绩效考评控制。绩效考评控制要求企业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对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的业绩进行定期考核和客观评价,并将考评结果作为确定员工薪酬以及职务晋升、评优、降级、调岗和辞退等的依据。

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企业应当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明确风险预警标准,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或突发事件,制订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员,规范处置程序,保证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改善企业的控制环境、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为真正实现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政企分开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应从产权制度上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建立。理顺现有的管理体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决策、监事会监督、经理层执行的协调高效的运行机制,真正发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

以人为本,提高企业人员的素质。控制活动归根到底是要靠人去执行和完善,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对内部控制行为主体人的控制。注重提高员工的素质,选择德才兼备的人员进入企业。大力宣传企业的方针政策和目标,培养员工忠实、勤奋的品质和良好的敬业精神,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对企业的责任感,提高其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建立激励机制,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与内控执行情况结合在一起,并与奖惩挂钩,达到内控的目的。

建立一个有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建立一个有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实施会计控制是关键。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不仅包括会计账户、会计报表等内容,还包括发生在企业各部门间各类经营管理活动中处理程序的具体规定,把内部控制抽象性、要素性的方法和程序转化为会计制度中具体可操作的方法与程序。

加强企业文化的制度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制度依存于企业而存在的共同价值观念的组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有赖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支持和维护。企业文化是培养诚信、忠于职守、乐于助人、刻苦钻研、勤勉尽责的一种制度约束;是将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进行统一和融合,使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达到有机的结合;是一个企业的中枢神经,支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在良好的企业文化基础上所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必然会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并能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

加强风险评估。企业应在经营过程中加强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经营风险逐步增大并具有不确定性,如资产风险、信息系统风险、兼并重组风险等,要加强董事会各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及早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领域,防患于未然。

建立创新体制,紧跟新形势。企业内部控制应当结合国情和企业实际,关注并实施企业资源计划,关注观念的变革与创新,向世界先进的公司学习,向其他类型的企业学习,甚至向这些企业投资,通过投资买创新、买经验、买管理办法。在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中,内控人员应当有全球经济意识,要能敏感地认识到各类新生事物的价值,如品牌的价值、域名的价值、互联网的价值、生物工程的价值、纳米技术的价值等。

第二篇:《企业内部控制五要素》

企业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

有效的内部控制至少应当包括以下五项基本要素:

1、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影响、制约企业内部控制建立与执行的各种内部因素的总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内部环境主要包括治理结构、组织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反舞弊机制等。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和评价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采取应对策略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风险评估主要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风险应对策略所采取的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方法和手段,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控制活动结合企业具体业务和事项的特点与要求制定,主要包括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准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等。

4、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使这些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在企业有关层级之间进行及时传递、有效沟通和正确应用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信息与沟通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机制及在企业内部和与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沟通机制等。

5、对控制的监督。监督检查是企业对其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估,形成书面报告并作出相应处理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监督检查主要包括对建立并执行内部控制的整体情况进行持续性监督检查,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进行专项监督检查,以及提交相应的检查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等。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是内部控制监督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END

第三篇:企业内部控制五要素

企业内部控制五要素

有效的内部控制至少应当包括以下五项基本要素:

1、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影响、制约企业内部控制建立与执行各种内部因素的总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内部环境主要包括治理结构、组织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反舞弊机制等。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和评价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不正确因素并采取应对策略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风险评估主要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风险应对策略采取的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方法和手段,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控制活动结合企业具体业务和事项的特点与要求制定,主要包括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准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等。

4、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使这些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在企业有关层级之间进行及时传递、有效沟通和正确应用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信息与沟通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机制及在企业内部和与企业外部有关的沟通机制等。

5、对控制的监督。监督检查是企业对其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有效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估,形成书面报告并做出相应处理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监督检查主要包括对建立并执行内部控制的整体情况进行连续性监督检查,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进行专项监督检查,以及提交相应的检查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等。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是内部控制监督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五要素之间的关系

1、内部环境是基础,是企业建设内部控制的土壤,是一切内控制度、流程、控制点得以实施的根本条件。一个企业内控好坏,首先应对其内控环境进行评价,如果环境不好,就需要更仔细和深入的进行建设,换句话说,如果环境建设得好,具备良好的风险意识和内控文化,即使一些小方面存在控制不足,也并不重要。

2、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这是内控体系核心三个环节。

风险评估是内控建设得方向。并不是说企业所有的任何的操作都需要管控,使用无比繁琐的流程进行防范。内控体系强调成本效益原则,注重企业经营效果效率,就必须注重风险评估,以风险为导向的建设内部控制体系,非重大风险可酌情简化,但是重大风险就需要认真将制度、流程和控制环节建设好。

控制活动是内控体系的核心环节,应该是嵌入在业务流程当中得以保证实施,病应该注意留下控制痕迹以供检查监督。

信息沟通包括信息传递和信息系统两个部分。信息采集和信息传递指的是企业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各管理级层次之间是否存在良好的沟通渠道。信息系统内控合规又是一个大课题,专门可以采用COBIT框架进行建设,主要包括信息系统基础环境、总体控制和应用层控制三部分。

3、监督检查是使内部控制成为闭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这个环节内控工作就不是一个PDCA循环,或者说就不能不断优化和提升,体系就是一个静态儿非动态的,监督检查方式包括了自我评价和独立评价,从事实频率来分可以分为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

内部控制的目标

提高企业运营的效果和效率。这里所谓的效果,就是实现组织目标的程度(比如组织十分取得赢利、利润的多寡等);效率就是一定资源投入所带来的产出。

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完整性。由于财务报表是综合反映企业经验效果和效率的文件,也是企业风险控制的重要依据,因此财务报告应该是可靠和完整的。这里的可靠性是财务记录应完全忠于企业的资产财产状况、经营过程和经营结果,同时要求对财务记录进行处理的手段和方法是正确的,技术和表达是准确的;所谓完整性,就是财务报告要全面详尽地反映组织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而非有所保留或有所遗漏。

法律法规和合同的遵循性。法律法规和合同的执行可以从多个方面反映企业的风险。一方面,违反法律和合同,会给企业带来较高的违法或违约层报(诸如罚款、索赔),另一方面,违反法律法规和合同的行为,可能隐含着对企业资产或股东利益严重的危害(诸如转移资产、破坏企业信誉等)。

总结:如何理解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贯穿企业运营的全过程,涉及所有部门。

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是实现目标的手段,而不是结果本身。

内部控制会受到企业内部各层次人员的影响,而不是简单地制定出一本制度或规章。

对管理曾或董事会来说,内部控制提供的只是合理的保证,而非绝对的保证。

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实现组织的一个或几个目标。

第四篇: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目标范文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论发展及其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内部控制体系主要包括会计控制、管理控制和内部审计控制三个环节,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是事前控制,内部审计控制是事后控制,把各自的控制方法寓于其中便形成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框架。

(一)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主要方面

首先,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构,明确全体员工的权利与责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构是发挥内部控制作用的硬件要素;只有机构健全,内部控制才能科学分工,才能有组织、高效率地运行。仅仅建立内部控制机构只是工作的开始,要想把内部控制工作搞上去,在新经济下,要明确每一个员工的权利与责任,避免权责不清现象的发生,加大奖励力度,对于内控出色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高薪和重奖。

其次,按作业方式制定内部控制的作业标准。一个企业营运过程是由一系列作业组成。所谓作业是指具有特定目的的一个事件、一项任务或一项工作的基本单位。按作业方式制定的内部控制的作业标准具有重大意义。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经济下的适时制、作业管理、作业链、价值链等最新的管理方法,使内部控制制度成为最优化、简捷和理性的作业标准。内部控制关键在于预防,而不是死后验尸。

第三,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和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过程。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总体框架,是内部控制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并进一步突出了内部控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制定与新经济相适应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强化内部控制是非常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包括制度制定,而且包括制度执行,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计量或测试,对计量或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报告,根据偏差进行整改(包括纠正不利偏差,修订内部控制制度,修改奖惩方案等)。

第四,提高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制定者和执行者的素质,保证内部控制步入良性循环轨道。要想使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真正发挥作用,制定者和执行者的素质都必须提高。为此,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以提高他们的素质:1.搞好宣传工作,使企业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自己工作岗位的重要性及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2.按照具体责任和职能的要求搞好培训工作,提高员工效率和综合素质。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鼓励工作流动,鼓励创新。4.完善奖励分配制度。5.培养团队精神,减少内耗。6.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

(二)按照COSO内控理论,结合我国现行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现代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完善企业的控制环境。任何企业的控制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中,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企业经营目标与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控制环境中的要素有价值观、组织机构、控制目标、员工能力、激励与诱导机制、管理哲学与经营风格、规章制度和人事政策等等。其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不管是管理者还是员工,既是内部控制的执行者,又是控制环节的被控制对象,其观念、素质和责任意识等都影响着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要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首先要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1)加快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真正实现产权明晰、权责清楚、管理科学、政企分开的现代企业制度,从产权制度上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建立。

(2)有明确的内部控制主体和控制目标。控制主体解决了由谁进行内部控制的问题,而控制目标则解决了为什么要进行控制的问题。只有在控制主体及其控制目标明确的情况下,才能实施有效控制。

(3)要有先进的管理控制方法和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管理控制方法作为管理层对其他人的授权使用情况直接控制和整个公司活动实行监督的一种方法,包括很多内容,如制定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编制各项计划、业绩与计划考评、调查与纠正偏离期望值的差异等,这些方法对于不同规模和不同复杂程度的企业均十分重要。要具有先进的管理控制方法,还需辅以积极的人事政策,要能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高素质、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的人才队伍,来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观念、方式和风格,培养全体员工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全员控制意识,从而形成一个特定的企业文化氛围。

2、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新经济时代交易类型和工具日新月异,兼并收购、破产重组、关联方交易、电子商务、金融衍生产品等使人应接不暇。环境的变化使企业经营风险增大,企业必须设立可以辨认、分析和管理风险的机制,以确认公司的风险因素如资产风险、经营活动风险、内外环境风险、信息系统风险、合法性风险等,并确定风险因素的重要程度,评估各风险因素得分,确定高风险区域。

3、设立良好的控制活动。控制活动使企业保证控制目标有效落实。控制活动出现在整个企业内的各个阶层和各种职能部门,包括经营活动的复查、业务活动的批准和授权、责任分离、保证对资产记录的接触和使用的安全、独立稽核等。一般而言,控制活动包括两个要素:政策和程序。政策规定应该做什么,程序则使政策产生效果,政策是程序的基础,无论是什么样的政策,都应该前后一致加以执行。

控制活动是针对关键控制点而制定的,因此,企业在制定控制活动时就要寻找并抓住关键控制点。企业一般根据其经营活动的五大循环即采购循环、销售循环、付款循环、收款循环和理财循环等分别设计其控制活动。例如,企业的采购循环就应注意请购单、订购单、采购单等的授权与审批,要注意对采购的单价、质量、数量等的审核。

4、加强信息流动和沟通。信息与交流就是向企业内各级主管部门(人员)、其他相关人员,以及企业外的有关部门(人员)及时提供信息,通过信息交流,使企业内部员工能够清楚地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知道其所承担的责任,并及时取得和交换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的信息,以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企业经营成本和社会监督成本的提高。要建立一个广泛而有效的信息与交流系统,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有效的内控系统需要充分的和全面的内部财务、经营等方面的数据,以及关于外部市场与决策相关的事件和条件的信息。这些信息应当可靠、及时、可获,并能以前后一致的形式规范地提供使用。

(2)有效的内控需要建立可靠的信息系统,涵盖公司的全部重要活动。

(3)有效的内控系统需要有效的交流渠道,确保所有员工充分理解和坚持现行政策与程序,影响他们的职责,并确保其他的相关信息传达到应被传达到的人员。

5、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评审。评审与监督是经营管理部门对内控的管理监督、内审监察部门对内控的再监督与再评价活动的总称。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地执行且执行的效果良好,内部控制过程就必须被施以恰当的监督。监督评审可以是持续性的或分别单独的,也可以是两者结合起来的。主要应关注监督评审程序的合理性、对内控缺陷的报告和对政策程序的调整等。在监督评审活动和缺陷的纠正方面应当遵循下述原则:

(1)要不断地在日常工作中监督评审内控的总体效果。对主要风险的监督评审应当是公司日常活动的一部分。

(2)对内控系统应当进行有效和全面的内部审计。内审要独立进行,配备称职和得力的人员,应得到适合的培训,内审作为内控系统监督评审的一部分,应当向董事会或其审计委员会直接报告工作。

(3)不论是经营层或是其他控制人员发现了内控的缺陷,都应当及时地向管理层报告,并使其得到果断处理。要树立全员控制意识,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实现预期控制目标,促进企业控制环境的建立,为改进内控制度提供建设性建议,实现组织预期达到的内控水平。

(三)控制环境的优化

所谓控制环境,是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称。它是构成内部控制五要素(监督、控制活动、风险评估、信息沟通、控制环境)的基础,包括管理哲学和经营方式、组织结构、董事会、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式、管理控制方法、内部审计、人事政策与实务等各因素。目前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都已经或正在建立内部控制体系。但是,没有一个有效的控制环境,其他要素不论质量如何,都不可能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

A、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主要缺陷表现为:

1、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董事会丧失监督作用,“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

2、管理当局的经营理念、方式和风格及对控制环境的认识误区。管理当局在建立一个有利的控制环境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管理当局不愿意设立适当的控制或不能遵守建立的控制,那么控制环境将受到很不利的影响。下面三个方面的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可能会极大地影响控制环境:(1)管理当局对待经营风险态度和控制经营风险的方法;(2)为实现预算、利润和其他财务及经营目标,企业对管理的重视程度;(3)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所持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行动。在不考虑其他控制环境因素的情况下,如果管理当局是受某一个人或几个人支配,那么,以上这几个方面的影响可能会增大。实际上,许多管理者的管理思想和经营方式仍停留在行政领导的角色上,没有把企业当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经营个体。

3、企业的组织结构混乱。企业的组织结构是计划、指导和控制经营活动的整体框架。它包括企业各个组织单位的形式和性质以及相关的管理职能和报告关系。一个有效的控制环境要求明确界定工作人员的责任和权限。比如,应当明确界定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高级管理当局的责任。有的企业产权关系混乱,组织机构重迭、臃肿,不利于上、下级信息的沟通,如企业中的计划职能已分解到相应的职能部门,很多企业却仍设置计划科,结果是所有的计划都做,所有的计划都做不好。

4、没有形成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任人唯亲”,员工的考核奖惩机制不够健全。一个好的人事政策和实务,能确保执行公司政策和程序的人员具有胜任能力和正直品行。公司必须雇用足够的人员并给予足够的资源,使其能完成所分配的任务,这是建立合适的控制环境的基础。如果企业员工不正直,能力不足,那么即使是世界上最好的控制也不能发挥良好的作用。

由于长期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以及我国尚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企业没有形成任人唯贤的人才竞争机制,这在国家控股的公司的领导层尤其突出。不少管理者不习惯甚至不懂应用现代管理的控制方法,对下属人员的工作不能实施科学、有效的监督。其中,“考核奖惩机制不够健全、有效”是我国企业控制活动中最大的一个薄弱环节。计划可能是好的,但由于没有人认真去考核、去检查,其执行效果可想而知。

B、内部控制环境优化的措施

1、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现代企业是资产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产物,公司股东、董事会、经理层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与员工、债权人的关系极其重要。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应该包括拥有民主、透明的决策程序和管理议事规则,高效、严谨的业务执行系统,以及健全、有效的内部监督和反馈系统。明晰的产权关系如何保障各相关利益人的职责的履行,公司的激励约束制度如何发挥效力等等,都是要事先“约定”并在实践中予以回答的问题。重要的是,它的回答对企业的运行和发展必须是有效的,而不是表面性的。这是企业良性运行的基础,也是搞好内部控制的前提。

2、形成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明确的管理目标。管理思想是支配企业运行的灵魂,是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对社会及员工的责任观念等的集中体现;管理目标,预示着企业的发展,是企业实践战略管理的依据,也是进行经营和管理活动所努力的方向。管理人员对控制的态度决定了整个公司的态度和行为。如果雇员意识到控制对管理当局来说并不重要,那就不可能希望存在一个高效的认真运用会计和控制程序的环境。

3、建立优化的组织结构和高效的运作程序。企业作为一个组织,其体系的形成和组织功能的实现都是由组织结构的正常运行来完成的;组织结构的运行,要有规范的运作程序来支撑。一个企业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同时期可能会有不同的经营策略,有时甚至会调整其经营战略,这都需要组织结构的优化来配合。高效的运作程序,指的是规范前提下的高效,包括严格的授权和明确的责任。

4、超前、务实的人力资源管理,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直接影响到企业中每个人的业绩和表现。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对培养、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更好地贯彻和执行内部控制有很大的帮助。超前与务实看似一对矛盾,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就是一种永恒的统一。所谓超前,是指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要具有前瞻性,要考虑到企业未来和员工的需要;务实,是指在人员的使用酬薪、晋升等处理上,要坚持德才兼备、公正,要制度化、透明化。人力资源管理还要调度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多方吸收和培养所需的各类人才。这样,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愿景才有可能得以实现。

5、遵循健康严谨的行为准则,培育蓬勃向上的企业文化。如果说,企业中有员工自己管理自己的途径,那就是员工的行为准则和企业的文化。尤其是企业文化,它是一种力量,对公司制度的形成及执行程度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所以,企业要花大力气去重视它。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罗宾斯的说法,在每个组织中,都存在着随时间演变的价值观、信念、仪式及实践的体系或模式,这些共有的价值观和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雇员的看法及对周围世界的反应。我国的企业在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未建立起相应的企业文化,造成企业内部组织文化的缺位和混乱。企业必须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来促进良好的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建立。

除以上的几个方面以外,作为企业管理核心机构的公司董事会对内部控制的关注和监督,也是控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C、加强对控制环境的研究和建设,为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而努力

1、从内部控制的角度看待控制环境问题,就是用风险的观念来考察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它的出发点与企业的出资人及重要的利益关系人是一致的,与有责任感的经理人员也应当是不矛盾的。然而,我们常常让眼光去注重于个人的控制权、管理权、眼前利益、部门利益等等不具有整体性的某些方面,致使企业出现潜在的风险。这些问题,如能通过对控制环境的认识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能逐步去改善控制环境,确是一件幸事。

2、企业内部控制的主体部分是会计控制,但内部控制的基础问题是控制环境;会计与控制环境有关,但远远不是全部。无论是会计控制还是非会计控制,都是作为企业要素中的人实施的一种行为。在控制环境一定的情况下,还有内部控制的内容和形式、范围和强度等与其相适应的问题;另外,企业的控制环境还必须与企业外部的客观环境相适应,这种状态,只有在深刻的研究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前提下才能实现。

3、作为企业管理一个组成部分的内部控制,要遵循动态性的原则,即内部控制应随着企业业务职能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而不断修订和完善,这绝非简单行事就可以办到的。但加强了对控制环境的研究和建设,就做到了有所准备。当前内部控制在我国的企业管理实践中,还处于起步阶段,人的认识程度有待提高,企业的控制环境急待改善。我们会计人员有责任去尽一份努力,把这项工作推行下去。

第五篇:改善商业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改善商业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审计实训论文)

系别:管

系 专业:会

学 时间:2014年12月10日

改善商业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摘要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产物,是企业管理层为实现经营目标而设计的自律系统,更是预防和降低企业风险的利器。加强和改善公司内部控制状况,建立和完善公司内控体系,可以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会计及其它信息资料的真实可靠,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提高业务处理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实现国家对企业的宏观控制等方面的作用。信息系统审计通过专业的第三方咨询机构帮助企业发现公司内控体系的不足,提出加强企业银行治理的合理化建议,提高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

关键字:内部控制、经营效率、风险控制

正文

一、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的角色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1、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角色

内部审计在奉献管理控制和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内部审计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内部控制,改善管理,防范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内部审计是维护企业道德文化最后的一道防线,内审制度要有作为才能赢得企业领导的重视,每个企业有为的方式不同,但结果确趋同,那就是实现有为才能有位、有位才能有威,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一是企业内部必须形成激烈与压缩相结合的经营机制,内部审计是企业控制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关注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关注信息真实性、关注权力是否失衡性、关注控制是否缺失性,需要审计来履行这些职责。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其中审计是一个重要角色。

2、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性

经营责任、财务收支、基本建设、物流采购几个内容其效益效果如何、企业运作中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如何,控制环节的衔接的情况如何,内控制度的薄弱环节在那里,都要内部审计严格把关、严格监督、严格控制、严格审核、事前预测、阶段监督、事中检查、事后查处实现审计把关前移,从源头上加强企业风险控制。为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做好内部审计,把内部审计作为领导人的:“另一双眼睛“真正发挥审计高层次监督职能作用,树立审计的权威,成为领导的助手和参谋。江阴模塑集团领导对审计部的每一份报告、每一份资料都要认真细致的审阅,特别对审计提出的问题和建议都要在经理办公会议上提出研讨和要求,落实措施,督促整改。从上可以看出审计在内部控制中份量的重要性。

二、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中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的思考与建议

(一)、内部控制完善提高的思考

对于企业而言,对内部控制进行监督检查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独立评价,它应在帮助管理层实现企业最终目标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企业目前看内部控制的不健全、不完善,尚需在重要方面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落实内控措施。因为内部控制的更本目的,是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而内部控制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常会出现偏差,执行有困难,造成不能执行。要消除偏差,就必须对内部控制,完善提高,落实措施。如果这种偏差是由于内部控制标准本身制订不严谨不完善造成的,就必须对内部控制标准进行修订,完善提高,落实措施。根据控制论的原理,内部控制运行采取的是平衡偏差,表明内部控制运行机制是通过明确目标、确定标准、强化执行、监督栓查、完善提高五个环节的循环往复以实现。如果没有完善提高环节,内部控制运行就是简单的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正是由于完善提高的环节存在,才能确保内部控制运行是一个持续前进不断上升的过程。完善提高是内部控制运行机制的最终环节。通过监察栓查得出结论,为内部控制的完善和提高提供了实践依据,对已有内部控制所存在的缺陷,做出修正与调整。使得内部控制的局限性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内部控制得到整体优化与规范,通过内部控制运行的完整。合理与有效,来确保企业的目标实现。

(二)、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建议

1、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银行组织架构。

首先,通过产权改革、股份制改造,建立和完善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使各项权力得以合理配置;通过建立制衡与问责机制。

其次是完善授权授信制度,根据经营行的经营管理水平、风险控制能力、制度执行以及资产等状况,按类型、档次、额度等指标实行差别化授权制并进行连续、有效的监督。

最后是在严密科学的岗位分工、明确的工作职责和业务操作规程的基础上,健全决策风险约束机制和责任人制度,从制度、程序上对决策行为进行约束,对高级管理人员的任免、奖惩直接与经营风险挂钩。五是改革现有银行组织机构,按照区域原则或规模效益原则进行重组,适当收缩分支机构,减少管理层次,实现机构扁平化和业务垂直化管理。

2、全面防范风险,推进内部控制体系标准化。

首先,要从主要控制和管理信贷业务风险向全面控制和管理各类业务风险转变,从制度防范风险向程序防范风险、技术防范风险等方面转变,真正从组织机构和人员上保障风险评估活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其次,要努力推进内部控制体系的标准化。对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程序、方法进行整合、梳理、优化,同时积极引进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先进理念、方法和机制,对内部控制人员、职能和流程加以规范和统一,便于执行和操作,以将控制机制渗透到每项业务活动中,从而形成一个动态的、能够持续改进的风险控制体系平台。

最后,尽快构建风险评估和预警模型,为风险管理提供科学的支撑,并提高风险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程度。第四,加强对计算机系统风险的控制,形成一套有效的内部电子监督和牵制系统,保障计算机存储备份数据的精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3、建立有效的银行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信息系统。建立和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信息系统,不仅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而且通过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去实现快速、准确、合理的预测和分析,给予内部控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最终的决策支持。同时使管理层通过信息传导机制及时发现横向各部门,纵向各单位内部控制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4、强化内部审计监督,促进内部控制机制日臻完善。

一是要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绝对垂直和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体制,按照总行审计部、地区审计分部、一级分行总审计室、审计办事处四个层次开展审计活动,同时一并健全和完善审计规范制度建设。

二是为了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审功能,审计工作的战略重心要向全面风险管理和综合经营管理转移,审计目标从偏重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三性”审计转向经营审计。三是审计方法要进一步倡导并实施风险导向审计,要由过去对会计资料的详细检查转变为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为基础的抽样审计方法,并借助于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结果确定审计的重点、范围和方法。

四是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以适应工作发展的需要,强化审计培训,组织内部交流与外部交流,引入国外先进的审计理念和审计技术,普及审计创新意识,提高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适应性。

5、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的文化建设。银行内部控制管理要求员工具有一定行为规范和道德水准,内部控制管理文化建设就是通过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约束每一位员工的行为来达到业务发展与内部控制的目的。因此,要在银行内部树立全员内部控制意识,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对于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迫切性的认识,通过对员工定期进行内部控制培训,将内部控制管理观念、行为规范由管理层贯彻落实到基层,由此促进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6、创新监管理念,构筑良好的外部环境。对被审计企业,关注重点的建议

1、是应该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和控制环节衔接预防脱节,有否落实制度、有否考核措施的建议。

2、是企业运作中遵循制度规定的执行能力如何。审计查出的问题,吸取教训、落实措施、建章立制,从内部控制上预防问题的发生,加强督促栓查,跟踪反馈,杜绝屡审屡犯,屡审不改的现象的建议,树立审计的权威性。

3、是现行制度规定十分存在不适当的地方或缺陷应提出修整的建议。

4、是内部审计还要当好“领导参谋”,要审查和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发展和找出企业在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提出完善提高的建议。

主要作用与意义

加强审计队伍的建设,内部审计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作,内部审计人员不能仅仅懂财务还要懂业务,懂法律、特别是开展内部控制的效益审计要求审计人员要熟悉企业的业务运作,懂经营,懂管理,要熟悉资本运作,掌握资本市场的监管,内部审计人员要对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具有足够的认识,具备风险的识别能力,敏锐的职业洞察力和判断力,具有综合解决问题的防范能力,要通过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培训,使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与企业的发展相适应,要将政治理论好、业务精、素质高、责任强的人员充实到审计队伍中来,努力构建一支具有现代知识修养的职业道德水准的复合型内部审计伍。

参考文选:

1、中国内部审计2007年第10期。作者:本刊记者张玮莹。文献名称:“加大内部审计力度,提高和谐发展水平”。中国内部审计刊登(22页-24页)。

2、中国内部审计2009年第7期。作者:本刊记者郭旭。文献名称:“优质生活创想家”的内部审计创新之路首席执行官兼总裁任克雷。是中国内部审计刊登(21页-23页)。

审计作业 案例

十一、资料

审计人员对某厂3月份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审计,发现以下问题:

1.基本生产车间领用18000元工具,属低值易耗品,记入待摊费用账户,未按五五摊销法摊销。

2.本月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材料成本差异节约10000元,误作超支额入账。3.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账户中,修理费用7000元,应由3、4两月分摊。4.辅助生产账户中,当月共计发生开支30000元,其中15000元由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负担,另15000元由在建工程开支。但其中已计入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6000元,应由管理费用负担。

5.应由管理费用开支的长期病假人员工资300元,错按工资入账计入了制造费用。

6.该企业产品属于单步骤生产。根据有关定额资料,生产费用中原材料费用月末在产品与产成品3:7开,其他费用4:6开,但审查生产成本账户中发现月末在产品成本明显多计4000元。

二、要求

从产成品角度计算并调整以上六笔错账。

三、分析

(一)关于低值易耗品摊销:

1.会计制度规定摊销方法有三种:一次摊销、分次摊销和五五摊销。2.分次摊销:借:制造费用、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

贷:低值易耗品

3.五五摊销:仍然采用低值易耗品一级科目不变,下设低值易耗品在库、在用、摊销三个二级科目。4.本题正确分录是:

①借:低值易耗品——在用

18000

贷:低值易耗品——在库

18000 ②借:制造费用

9000

贷:低值易耗品——摊销

9000 ③借:生产成本

9000

贷:制造费用

9000 ④借:产成品

5400

贷:生产成本

5400 整理①②③④得出综合分录为:

借:低值易耗品——在用

18000

生产成本

3600

产成品

5400

贷:低值易耗品——在库

18000

低值易耗品——摊销

9000 到报废时才将低值易耗品摊销与低值易耗品在用相冲转。5.错误分录为:

借:待摊费用

18000

贷:低值易耗品——在库

18000 6.正确分录-错误分录=调整分录

减错误分录,等于加上反方向的错误分录,即

借:低值易耗品——在库

18000

贷:待摊费用

18000 7.调整分录为:

借:低值易耗品——在用

18000

生产成本

3600

产成品

5400

贷:待摊费用

18000

低值易耗品——摊销

9000

(二)关于材料成本差异的调整: 基本规律: 凡是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需追加计划成本,作蓝字分录:

借:计划成本

贷:材料成本差异

凡是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需追减计划成本,作红字分录:

借:生产成本

贷:材料成本差异

1.正确分录是:

①借:生产成本

贷:材料成本差异

② 借:产成品

贷:生产成品

2.错误分录:

借:生产成本

贷:材料成本差异

借 :产成品

贷:生产成本

3.正确―错误的结果是:

借:生产成本

贷:差异材料成本

借:在产品

贷;生产成本

(三)关于修理费用调整:

□ 10000

10000 7000 7000 10000

10000

7000

7000

20000

20000

14000

14000

1.原错误分录:

① 借:制造费用:

7000

贷:银行存款

7000 ②

借:生产成本

7000

贷:制造费用

7000 ③

借;产成品

贷:生产成本

整理①②③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

产成品

贷:银行存款

2.正确分录:

①借:制造费用

待摊费用

贷:银行存款

②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③借:产成品

贷:生产成本

④整理①②③

4200

4200 2800 4200

7000

3500

3500

7000

3500

3500

2100

2100

借:产成品

2100 生产成本

1400 待摊费用

3500 贷:银行存款

7000 3.调整分录=正确分录-错误分录

借:待摊费用

贷:生产成本

产成品

(四)辅助生产费用调整 1.错误分录:

①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车间

贷:银行存款

② 借:制造费用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车间

③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

贷:制造费用

④借:产成品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

⑤整理①②③④

借:产成品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

贷:银行存款

3500 1400 2100 6000

6000 6000

6000 6000

6000 3600

3600

3600

2400

6000

2.正确分录:

借:管理费用

6000 借:银行存款

6000 3.调整分录:

借:管理费用

6000

贷:产成品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

(五)管理费用调整:

1.错误分录:

①借:制造费用

贷:应付工资

②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③借:产成品

贷:生产成本

④整理①②③:

借:生产成本

产成本

贷:应付工资

300

300

180

180

120

300

3600 2400 300

300

180

2.正确分录:

借:管理费用

300

贷: 应付工资

300 3.调整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300 贷:产成品

180

生产成本

从生产成本角度看,必须调整如下:(即上述分录中与产成品有关的数字)5400-14000-2100-3600-180+4000=-10480 产品成本要追减10480 案例

十二、资料

审计人员审查某公司固定资产账发现:该公司1999年10月从广州购进机床一台,买价40万元,共计发生运杂费2000元和设备安装费1000元,后两笔费用都计入管理费用。固定资产10月投入生产。

二、要求

假定审计工作于年末进行,该固定资产以直线折旧法计提折旧,年折旧率为10%,同时设定固定资产折旧已结转至产成品且产成品全部销售出去。请作出对这两笔费用的年底调整分录。

三、分析

因审计是于年末进行而非下年初,所以应在本年利润科目调整,而不是在以前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1.10月份购进和运输、安装机器设备的全部费用必须计入固定资产购入成本。10月已投产使用,但10月不增加折旧,应从11月开始计提,共计两个月。

2.运费及安装费3000元×10%÷12×2=50元,应追加折旧费50元。

3.年底管理费用已结转本年利润,调整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3000

贷:累计折旧

本年利润

2950(注:有人以年折旧率为10%推定:折旧年限10年,同时因为一般预计残值率为10%,则:推算年折旧率为(1-10%)÷10=0.09,这种作法显而易见是一种毫无意义的重复,因为已知折旧率,再去求折旧率,岂不是劳而无功?而且从折旧率为10%推定折旧年限为10年没有考虑残值率因素也是不正确的)。

如何理解这个调整分录的经济含义以及具体如何作调整分录?思路如下:

(1)原来错误的分录是:借:管理费用

3000

贷:银行存款

3000

借:本年利润

3000

贷:管理费用

3000 两个分录实质是 借:本年利润

3000

贷:银行存款

3000(2)正确的分录应是:

①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3000

贷:银行存款

3000 ②借: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

③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④借:产成品

贷:生产成本

⑤借:产品销售成本

贷:产成品

⑥借:本年利润

贷:产品销售成本

将①—⑥分录简化,实质即 ⑦借:固定资产

3000

本年利润

贷:累计折旧

银行存款

3000(3)根据数学原理,如果正确数为8,错误数为5,调整数=正确数-错误数=8-5=3。如果正确数为5,错误数为8,调整数=正确数-错误数=5-8=-3 正确分录

错误分录

借:固定资产

3000

借:本年利润

3000

本年利润

贷:累计折旧

贷:银行存款

3000

银行存款

3000 经整理

借:固定资产

3000

借:银行存款3000

本年利润

+

贷:累计折旧

贷:本年利润

3000 化简结果

借:固定资产

3000

贷:累计折旧

本年利润

2950 对于初学者来说,因对调账不熟悉,不妨可根据数学原理进行上述调账训练,熟练时便可一步到位。

关于会计核算中能否多借多贷问题,会计实践中已经突破以前只能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的框框,以经济意义是否清楚为分界。比如:

企业购入某企业股票1000股,每股成本58元共5.8万,年末该股份公司已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每股7元,但尚未实际支付,现甲企业以每股60元价格出售。①原购买股票时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

58000

贷:银行存款

58000 ②股份公司宣告发放股利,投资方分录: 借:应收股利

7000

贷:投资收益

7000 ③以每股60元出售股票: 借:银行存款

60000

投资收益

5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

58000

应收股利

7000 即本次出售亏损0.5万。该分录虽属多借多贷,但经济含义是清楚的。

下载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要素及措施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要素及措施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个控制系统。有效的内部控......

    《企业内部控制》习题及答案

    《企业内部控制》复习提纲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是从早期思想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A.科学管理 B.内部牵制 C.内部审计 D.管理控制 2.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小企业这一作为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

    做好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和措施

    做好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和措施 摘要:2008年5月22日,财政部会等五部委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当前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对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和实践与国外相比,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有较大差距,最主要的问题在于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无法对实践......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措施(五篇模版)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所谓内部控制度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报告MM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集团监察审计部根据核准的yyyy年年度审计计划,于yyyy年mm月dd日-dd日对MM有限责任公司实施了内部控制审计。本次审计的主要目的是......

    《企业内部控制手册》

    《企业内部控制手册》项目说明书一、项目的目的按照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的要求,制定上市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手册,建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