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科医护人员锐器伤的防护对策

时间:2019-05-15 02:29: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肛肠科医护人员锐器伤的防护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肛肠科医护人员锐器伤的防护对策》。

第一篇:肛肠科医护人员锐器伤的防护对策

肛肠科医护人员锐器伤的防护对策

近年来国内外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及防护日益受到广泛关注[1]。我院肛肠科设有手术室、换药室、肠镜室,在手术、拆线、清洗器械、内镜下止血用药等情况下,医护人员在操作时常有被刀片、针头或剪刀刺伤的危险,病毒可直接感染医护人员,如患者为HBV、HCV或H IV等阳性者,则后果更严重。所以积极防范锐器伤的发生、制定有效防护措施,防止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具有重要意义。

1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职业防护意识

肛肠科医护人员在上岗前要接受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个人防护培训,对医护人员实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是减少职业暴露的主要措施。科室院感监控员每个月组织全科医护人员进行院感知识培训,增强预防锐器伤的意识,院感监控员每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鼓励医护之间彼此进行交流讨论,以发现弥补各自的不足。

2 制定各种锐器使用操作规程,规范医护人员操作行为

2.1严格执行手术锐器伤防护操作规程①手术开始前,助手首先将器械进行分类,分出手术剪、刀片、针头。②传递手术刀片、剪、缝针时,应将锐器放在无菌弯盘中,由助手托住弯盘递与术者。③缝合伤口时应使用组织镊和钳,术者应一手持持针器,一手持镊夹起组织,不应徒手操作,助手在协助中也应使用止血钳夹住缝针或组织。缝合结束后,术者应用持针器夹住缝针再递与助手,不可将持针器与针分别递与助手。④充分暴露切口时助手应使用组织钳、血管钳等辅助器械,不应徒手协助,以免锐器穿越组织后刺伤。⑤安装、拆卸手术刀片应使用血管钳:安装和拆卸手术刀及取皮刀时,应使用血管钳协助,不应徒手操作,以免刀片划伤。⑥清洗器械时, 先取出手术剪、刀片、针头,丢入锐气盒,再清洗其他器械。

2.2 严格执行防针头刺伤标准操作规程①护士在给患者输液、注射、采血时,要取得患者的合作,特别是小孩,要让家属配合,以防小孩乱动而造成针刺伤。②护士在在给患者输液、注射、采血时,要配备锐气盒,操作完毕后,将针头丢入锐气盒中。③患者输液结束,护士给患者取针后,随即取下针头,丢入锐气盒中,禁止提着空吊瓶针在病区内走动,禁止将输液针头插至输液瓶的橡皮盖。④禁止直接用手分离污染的针头。⑤禁止折毁针头,禁止用过的针头覆帽。

2.3严格执行锐器盒使用标准操作规程①根据诊疗操作所使用的锐器选择大小合适的锐器盒,锐器应可以完整放入。使用前应正确组装,检查盒体有无破损、盖子是否严密,不得敞盖使用。②尽可能放置在靠近工作场所的醒目位置,以方便安全使用。③应放置在医务人员随手可及的位置,不需要二次分拣后才放入。④可移动式的锐器盒放在腰部高的位置为宜。⑤病房内安装的锐器盒,从地面到锐器盒开口的高度以132~142cm为宜。⑥医务人员操作完毕后锐器应直接放入锐器盒,从操作完毕到放入锐器盒间隔的时间越短,越能有效避免锐器伤的发生。⑦锐器盒不要放于治疗车的下层,医务人员弯腰才能放入锐器,由于视线遮挡,非常容易导致在放入过程中发生锐器伤。⑧锐器盒不要放置在地上、较高物体的表面,或是儿童和意识障碍等人员可能触及的位置。⑨所有使用锐器的医务人员均应携带锐器盒,以便及时处置锐器。携带锐器盒时应使用手柄,或是用托盘携带较小的锐器盒,禁止把锐器盒紧靠自己的身体。⑩禁止非锐器类的废物放入锐器盒,避免增加费用以及其它不安全风险的增加。○11有专人负责对锐器盒进行常规检查,确保正常使用。○12容量达到3/4应关闭锐器盒的开口并更换新的锐器盒,避免锐器过满,锐器散落、伸出或不能正常关闭,增加锐器伤发生的风险。○13转运前应检查锐器盒是否已经关闭紧实、标签完整。○14如果锐器盒有破损,应将其直接放入稍大的锐器盒内,不应打开以后倒入新的锐器盒内。○15锐器盒使用后不得徒手打开、清空或清洗以后重复使用。○16使用后的锐器盒由运送人员放入转运箱内,按照医院规定的医疗废物运送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医院储存地。

3改善工作环境

国外研究表明,安全的操作环境能有效减少医护人员针刺伤的次数。医院应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持光线充足、空间宽敞、操作区域整洁。

4正确处理职业暴露

锐器刺伤→手下垂→流动水反复冲洗→0.5%碘伏进行消毒→包扎伤口→报告部门负责人→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 →相关抗体检测(接种疫苗或预防服药)→心理干预。锐器伤处理过程中,科室的主任、护士长、院感监控员和医院感染管理科要为职业暴露当事人提供咨询,减轻其紧张恐慌心理,稳定情绪。

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可引起20多种传染性疾病,其中HBV、HCV、HIV是最主要的经血液传播的传染性疾病。现在我国HBsAg 的携带率为7.2%,HCV感染率约 3.2%, 特别是HIV感染人数已超过百万, 故医护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性明显增加[2]。而锐器是引起职业暴露伤害的主要类型,如穿刺针、一次性注射器、刀片、玻璃碎屑等,其中又以针刺伤最为常见[3]。肛肠科医护人员锐器刺伤的因素相对较多,如手术刀片、剪刀、缝合针、注射针等。职业暴露重在防护,而防护的关键在于安全意识的培养,要改变不良操作习惯,规范医疗护理行为,以降低肛肠科医护人员锐器刺伤的发生与危害。

参考文献:

[1] Chen L,Zhang M,Yan Y, et al.Sharp object injuries among health care workers in a Chinese province[J].AAOHN J,2009,57(1):13-16.[2]范珊红,许文,慕彩妮,等.三级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0):4273-4275

[3] 武迎宏,郭沈,刘坤,等.北京地区医护人员锐器伤现况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7):1432-1434.编辑/许言

第二篇:锐器伤防护专题

护士锐器伤的根本原因分析

摘要:【目地】寻找护士锐器伤的原因并进行整改,减少锐器伤的发生,保障护士职业安全。【方法】对我院在2年半内发生的25例护士锐器伤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发生经过进行整理,采用根本原因法进行分析。【结果】25例护士锐器伤发生几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治疗操作60%,处理锐器32%,病人因素8%;对护士操作过程进一步分析显示,护士违反操作规程、治疗时间不足分别占 56% 和 44% ;治疗车摆放位置不合理,使用过的锐器未即时放置于一次性锐器盒内,治疗、护理后二次处理锐器分别占37.5% 和37.5%。【结论】应加强护士职业安全教育,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配备足够的护士,并根据各时段工作量实行排班,保证护士治疗操作时间充足;提供防护设备,开展安全防护教育;使用具有安全防护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启用“针头自动回缩自毁式安全注射器”;对治疗车进行改造,锐器盒摆放位置应便于护士操作;锐器盒一次性使用。关键词:护士;锐器伤;根本原因分析法;职业防护

研究显示,被污染的针头刺伤是医院内传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的重要途径【1】。是导致护理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最主要的职业因素,导致锐器伤的主要器具有头皮针、输液器针头、手术缝针、手术刀片、安瓶等,其中被污染的针头刺伤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概率为0.3%,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率为6%~30%,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率为1.8%。如何减少护士针刺伤,做好职业防护是护理管理者共同关注的问题。现采用回顾性分析及根本原因分析法对我院2011年—2013年上半年发生并上报的25例护士锐器伤事件进行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并进行整改,以降低护士锐器伤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2013年上半年我院发生并上报的护士锐器伤25例,被各种针头刺伤 22 例,其中头皮针8例,注射针头6例,缝合针3例,采血针3例,留置针2 例。按其发生的不同阶段及锐器伤的类别进行资料整理。1.2 方法

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护士针刺伤原因进行分析。列出可能导致针刺伤的因素,确定根本原因:护士操作时违反工作流程、护士人力不足是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原因。采用一般描述性统计、百分比构成。2

结果

2.1 护士针刺伤发生阶段

25例护士针刺伤发生阶段:治疗操作15例(60%),处理锐器8例(32%),病人因素2例(8%)。

2.2 护士操作时锐器伤原因

违反操作规程8例(53.3%),操作时间不足5例(33.3%),其他2例(13.3%)。

2.3 处理锐器时刺伤原因

锐器和摆放不合理3 例(37.5%),二次处理锐器3例(37.5%),装载过满2例(25%)。3 讨论

3.1 护士针刺伤现状

据调查,护士曾发生过针刺伤的比例占88.97%【2】。针刺伤的主要环节有拔针、抽血、回套针帽、分离针头、操作时旁人干扰、病人躁动加药、整理用物等。本资料显示,护士操作时发生锐器伤的比例最高占60%,在处理锐器时被刺伤占32%。3.2根本原因分析

3.2.1 操作环节

对护士操作各环节可能产生针刺伤的因素进行分析,护士违反操作规程、操作时间不足时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原因。如双手回套针帽、拔出的针 2 头挂在输液架上或插入瓶塞中、将针头放于治疗盘内进行二次处理;手拿锐器做其他工作;手术过程中接锐器方法错误;操作时其他病人有需求。

3.2.2锐器处理

对处理锐器各工作环节及因素进行验证分析,锐器盒摆放位置不合理、锐器的二次处理。如治疗车锐器盒摆放位置不合理,放于治疗车下层,空间高度不够,投放锐器时于锐器距离过近被刺伤;使用后的锐器未即时放置于一次性锐器盒,治疗完后再将锐器二次处理时被刺伤。其他原因为装载过满,被锐器箱内锐器刺伤。3.2.3

医院管理因素

3.2.3.1 防护设备提供不足,因考虑医疗成本而限制手套的使用。有研究表明,如果被一个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可能接触到的血液量减少50%以上。3.2.3.2

未能开展相关的安全防护教育,对新护士没有做相关培训。3.2.3.3

未引进具有安全防护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废弃物处理要求不规范。3.3整改措施

3.3.1强化安全教育

护理的目标是病人安全及自身安全。有调查显示,医护人员对职业暴露认识不足,防范意识差【3】应进行岗前培训及在职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及多种形式的强化教育,教育内容包括,护士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带双层手套;在进行侵袭性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光线,器械传递时要娴熟规范,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手术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刮伤;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以防刺伤,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血器等医疗锐器等。使护理人员认识到医疗锐器伤的危害 3 性,树立防护意识,自觉采取防护措施,把每一个针头都视为HIV病毒感染的针头来对待。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推治疗车做治疗,一方面物品准备齐全,方便使用,另一方面治疗车上备有锐器盒,使用后的锐器可即时处理,避免了医疗垃圾的二次分类,减少受伤的机会。临床工作中,护士图轻巧方便,除了集中输液治疗的时间,其余时段多数端着治疗盘做治疗。治疗盘空间有限,备物不充分,也无法存放安全型锐器盒,且不符合操作规范,易造成无菌物品与使用后污染物品的混放。

3.3.2 规范行为操作

据调查,医院感染中有30%~50%与不恰当护理操作及护理管理有关【4】如注射后拆卸针头手法不正确;使用过的针头未即时处理,放于弯盘中,进行二次分类处理;双手回套针帽。因此,应建立各项操作流程,进行技术操作规范培训,如严格执行医疗护理操作常规和消毒隔离制度。执行全面性防护措施,规范操作行为,培养良好的操作素质;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禁止直接用手分离污染过的针头和注射器,禁止直接传递锐器物,可以使用小托盘,避免手与手直接接触,禁止手持裸露的锐器物指向他人,使用后医疗垃圾即时分类处理等。改造治疗车,按垃圾分类要求配备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和锐器盒,锐器盒摆放在便于投放的位置,便于护士操作;按规范要求,锐器盒一次性使用,不得重复使用;锐器盒装载达3/4满应更换。

3.3.3人力配备 国家发改委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以13亿人口计算,相当于“1年人均输液8瓶”。由于工作量大,为完成岗位工作,临床护士普遍存在“赶”工作、治疗操作时间不足的现象。一方面,医院管理者应按国家规定,配备足够的护士;另一方面,病区护士长根据病区具体工作特点,4 根据工作量均衡安排人力,弹性排班,在忙的时间段安排足够人力,确保护士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每项操作,减少因时间不足,“赶”工作而造成伤害。3.3.4 使用安全医疗器具,建议启用“针头自动回缩自毁式安全注射器”,在25例锐器伤中,被各种针头刺伤者 22 例,其中头皮针8 例、注射器针头6例,缝合针3例,采血针2例,留置针芯2例。现行使用的输液针头、注射器留置针等装置的不安全性是导致护士针刺伤的主要原因。应启用“针头自动回缩自毁式安全注射器”,即注射后针尖可自动回缩到芯杆,保护医护人员,减少针刺伤的发生。参考文献:

【1】王洪娈,王克荣。临床护士针刺伤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志,2008,18(12):1711-1711 【2】米光丽,唐彦,柳萍.379名护士护士针刺伤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8):1136-1137.【3】任珍.经血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8):765.【4】王美容,朱秀兰,东方萍等.医疗机构护士锐器损伤现状调查与防护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9):1124-1125.

第三篇:护士锐器伤防护

护士锐器伤防护与应急处理

(-)锐器伤

发生针刺伤的高危操作:套回针套、摆弄针头、分开针头与注射器,没有及时或者就近丢弃针具、毁型。锐器伤的预防 1.小心处理利器,避免损伤。

2.注射器使用后切勿复帽,或可用单手持针筒挑盖套上。

3.所有使用过的性射器、输液器的针头及头皮针不作分离,直接放入坚固的利器收集箱,满至2/3便更换。利器收集箱须放进黄色胶袋,并贴上特殊标记作医疗废物处理。

4设计更安全的工作工具及方法。如静脉采血时使用真空试管并使用防护用具。

(二)锐器伤应急处理

操作时不慎被患者血液、血制品、体液、组织液污染的利器损伤时,则应:

1.立即用流动水冲洗伤口10分钟,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流动水和肥皂液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2.伤口冲洗后,使用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3.血液、体液或医疗废物污染液溅入眼内,马上反复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之后立即到专科进一步处理。

4.在30分钟内向本科室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在2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和护理部,暴露源为HIV阳性或疑似患者,应当在暴露发生后1小时内上报。

5.受伤医务人员抽血查乙肝两对半,无表面抗体者,24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半年后复查乙肝两对半。

第四篇:锐器伤现状研究及防护对策

某综合医院护士发生锐器伤的现状及防护对策研究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张乾田怀军*

400038 [摘要]目的:通过对某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开展现状调查,总结出发生锐器伤的原因并探讨其有效的防护对策。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综合医院全体护士发生锐器伤的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结果:调查对象锐器伤发生率为85.3%。发生过锐器伤的护士中75.8%没有戴手套,在锐器伤发生后13.9%的人未采取任何措施,主动核对患者检验结果的仅为26.8%,做过乙肝病毒检测的仅为21.9%,21.9%的人曾经汇报给有关部门。结论:应加强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同时改善工作环境,并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只有开展综合性的防护措施,才能有效降低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发生。[关键词]护理人员 锐器伤 现状 防护对策

Research on the status and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s of sharp instrument injuries among nurses in a general hospital [Abstract] Objective: investigat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nursing staff in a general hospital, summary the reasons of sharp instrument injury and explore the effective protective measures.Methods: This study use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about the nurses’ injuries caused by sharp instruments in the general hospital.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sharps instrument injuries is 85.3%.75.8% of the nurses who have Sharps instrument injuries don’t wear gloves.After the injuries occurring, 13.9% persons don’t take any measures, only 26.8% persons check the test results of the patients, only 21.9% do the hepatitis B virus detection, 21.9% persons have been reported to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Conclusion: we should enhance the sharp instrument injury safety education in the nursing staff, enhance self-protection awareness, and improve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establish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The comprehensive measures of protec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sharp instrument injury in the nursing personnel.[Key words] nursing staff;sharp instrument injury;status;countermeasures

医疗护理岗位是职业性损伤的高风险岗位,在医院这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各种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因素随处可见。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安全与卫生信息中心(L0-CIS)的国际职业危害数据将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分为事故性危害、物理性 1 解放军252医院

保定

071000 * 第三军医大学

重庆

400038

危害、化学性危害、生物性危害、工作环境改造及心理社会和组织因素危害5大类。锐器伤是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由针头及其他一切锐器造成的意外伤害,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害[1]。根据我国毛秀英等曾对1075名临床护士回顾性调查,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高达80.6%[2]。锐器伤可能会导致医护人员发生乙肝、艾滋病等血液性传播疾病[3],因此采取积极地防护措施降低锐器伤的发生,才能保障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本研究通过对某综合医院所有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发生锐器伤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选择某综合医院全体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859份,收回847份,其中12份有空项自动作废,最后共收集合格问卷835份。调查对象中女性为98.3%,平均年龄为27.2岁,工作年限平均为5.4年;职称中54.1%为护士,41.5%为护师,主管护师和副主任护师共计4.5%;学历构成中77.7%的调查对象为大专,本科占总人数的20.7%;护士工种中79.9%为病房护士,12.4%是门诊护士。1.2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我院全体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信息、近一年内锐器伤发生次数、种类和锐器伤后处理措施、检查和上报等情况。本研究采用Epidata3.0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一般的描述性分析、X2检验等。2.结果

2.1锐器伤发生及分布情况

835名调查对象中总的锐器伤发生率为85.3%,其中 66.8%的人发生过1-3次锐器伤,19.2%的人为4-5次,10次以上的占10.3%。对统计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工作年限、职称和学历的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别(见表1、2、3)。

表1 不同工作年限锐器伤发生情况分析(n=835)

工作年限 总人数(n)

发生锐器伤情况 人数(n)

发生率(%)

X2

P

≤5 6-10 >10 539 259 37

481 225 6

89.24 86.87 16.22

147.75 <0.01 表2 不同职称锐器伤发生情况分析(n=835)

职称 护士 护师

主管护师及以上

表3 不同学历锐器伤发生情况分析(n=835)

学历 中专 大专 本科及以上

2.2导致锐器伤发生的锐器分类情况

导致锐器伤发生的锐器主要为针头(注射器、头皮针、静脉留置针)和安瓿,其他的还有刀片和缝合针(见表4)。

表4 各类锐器伤的发生频次

锐器分类

针头 刀片 安瓿 缝合针 手术刀剪

人次数 549 51 462 24 9

构成比(%)

50.1 4.7 42.2 2.2 0.8 总人数(n)649 176

发生锐器伤情况 人数(n)629 74

发生率(%)

90.00 96.92 42.05

X2

P 总人数(n)

452 346 37

发生锐器伤情况 人数(n)445 266 1

发生率(%)

98.45 76.88 2.70

X2

P

282.74 <0.01

332.08 <0.01

2.3锐器伤发生后所采取措施情况

调查对象在锐器伤发生后,86.1%的人采取了措施,其中用流动水和肥皂水清洗者占45.5%、消毒伤口者为52.3%,而另外13.9%的人未采取任何措施。调查发现有过锐器伤经历的护理人员主动核对患者检验结果的仅为26.8%。2.4锐器伤后的检查和上报

调查结果显示发生锐器伤的护理人员中有21.3%的人完全知道患者是否具有某种传染性疾病,47.7%的人部分知道,而有31.0%的人完全不知道。在锐器伤后做过乙肝病毒检测的仅为21.9%,而另外63.7%的调查者从未做过乙肝、丙肝或艾滋病病毒检。发生锐器伤后,仅21.9%的人会主动上报给有关部门,而另外70.8%的人从未汇报,还有7.3%的人不知道向何部门汇报。3.锐器伤发生原因分析 3.1 职业因素

护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导致在日常的治疗活动中,各种注射、输液是最基本、最常见的护理操作。因此与其他医务工作者相比其接触注射器、输液器、玻璃安瓿、刀片、缝合针等锐器的机会就相对较多,增加了锐器伤发生的可能性。目前,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各种有创操作相应增加,因此由血液接触引起的血源性感染的危险也随之增加[4]。3.2自我防护意识薄弱

护理人员对锐器伤的认识不足、自我防护意识差是导致锐器伤不断发生的重要原因。本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护士能正确认识到被污染锐器损伤的严重后果,但仍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因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疾病的可能性不大。此次调查显示,在锐器伤后做过乙肝病毒检测的仅为21.9%,而另外63.7%的调查者在锐器伤后从未做过乙肝、丙肝或艾滋病病毒检,说明大多数护士对防范锐器伤的意识仍十分薄弱,急待加强。3.3 操作技术不规范

护理人员工作不细心或未按操作规程执行、操作技术不熟练等均易发生锐器伤[5]。本研究结果显示锐器伤的发生与工龄长短、职称、学历有一定的关系,工龄较短、职称和学历相对较低的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而以上

三种因素与低年资护士接受培训较少、基本功不扎实、技术操作欠熟练、临床经验不足、易违反操作规程等因素有关。许多护士都是在工作中被污染锐器刺伤后才意识到污染锐器损伤防范的重要性,因此在平时工作中遵循规范程序很必要,例如操作时没有采取保护措施,忘记戴手套等,对锐器伤的发生埋下了安全隐患。4.对策

4.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监督

首先,医院应建立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及监督机制,设置专门的部门对职业防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工作中发现的违规操作等不安全因素及时纠正,逐步完善安全防范监督机制。其次,建立职业暴露报告制度,制定报告程序,明确管理部门的职责。本调查结果显示,本院发生锐器伤后主动上报的仅为21.9%,因此应完善锐器伤的上报及反馈制度,让每位护理人员都熟练掌握锐器伤后的应急处理方法及上报流程,感控科应定期对上报的锐器伤进行总结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及时反馈,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这样就能形成一个处理锐器伤的良性循环,减少其发生机率。再次,应完善职业暴露相关支持系统,当护理人员发生锐器伤等职业损伤并向主管部门报告后,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咨询和处理。最后,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强制性使用医疗安全器具,执行锐器安全操作规范,实施强制性医疗机构行政干预制度。

4.2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本调查结果显示,在日常操作中经常戴手套的护理人员有169名,仅为20.2%,发生锐器伤时75.8%没有戴手套,安全防范意识匮乏,为职业健康埋下安全隐患。因此医院有关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职业暴露和标准预防知识的学习,特别要加强对新进人员的培训,让每一位护士了解掌握锐器伤流行病学知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只有护理人员锐器伤等职业损伤的防护意识提高了,她们才会积极主动地改变工作中的一些不良操作行为,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锐器损伤发生的可能性。4.3 规范操作行为、增强防范技能

本调查发现,低年资护士发生锐器损伤最多,首先低年资护士缺乏锐器损

伤的意识,其次低年资护士操作多,经常操作者发生锐器的危险是不经常操作者的2.23倍[6]。另外操作不规范也是发生锐器损伤的原因,可通过举办有关防护知识讲座,规范护理操作行为,提高防范技能,从而降低锐器伤发生率。①督促护理人员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如:在打开玻璃安瓿时,用棉球垫于安瓿与手指之间或用纱布包裹或戴防护手套,用力均匀适当,以避免自伤。②加强对使用后器具的管理,如注射器使用后切勿复帽,或可用单手持针筒挑盖套上,避免针刺伤;在病室内安装锐器盒,以减少锐器伤[7]。③护理人员应自觉使用保护性护理用具,如使用安瓿折断器;在最容易受伤的部位使用一次性敷贴等。④严格规范处理伤口,如锐器伤后应立即用流动水冲洗伤口10 min;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后再用流动水和肥皂液进行冲洗,然后使用乙醇或者碘伏进行消毒。⑤应注意给不合作的护理对象操作时要有助手协助或必要的约束措施,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1]周红梅.护理人员的职业性锐器伤及其防护[J].医学临床研究,2008,25(8):943-945.

[2]毛秀荚,吴欣娟,于荔梅等.部分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422-425.

[3]郑晓澜,邸英如,郭蕾.医护人员医疗锐器损伤情况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5):501-503.[4]林秀珍.门诊成人输液室职业安全防护与改进措施[J].现代临床护理.2006,(5):67-69.

[5]吕凌云,张爱军,姚美.手术室护士岗前培训中职业安全防护[J].中国职业医学.2007,34(4):339.

[6]李萍,孙德平.临床护士锐器伤原因分析及对策[J].新疆医学.2007,37:159-161. [7]杨秀香,供应室护士锐器伤的原因、危害及防护[J].现代医院.2008,8(3):86-87.

第五篇: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

一、概念

1.锐器:指能刺破皮肤的物品。包括注射针、穿刺针和缝合针等针具,各类以用或检测用锐器、载玻片、破损玻璃试管、安瓿、固定义齿并暴露在外的金属丝及实验室检测器材等。

2.锐器伤:有锐器造成的皮肤损伤。

二、优先等级原则

锐器伤防护应遵循优先等级原则,首先是消除风险,其次是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和行为控制,最后是个人防护和接触后预防措施。

(一)消除风险

锐器伤防护的最有效措施是尽量完全消除工作场所的危害,如尽量少用锐器或针具,取消所有不必要的注射,以及采用无针系统进行静脉注射。

(二)工程控制、管理措施和行为控制

通过过程控制措施或转移工作场所的危害,如使用锐器处置容器(也称为安全盒)或者立即收回、插管或钝化使用后的针具(也称为安全针具装置或有防伤害装置的锐器)。

(三)管理措施

制定政策限制接触危害,如采取标准预防策略,包括组建劳动者卫生安全委员会和针刺预防伤害委员会,制定职业接触风险控制计划,移走所有的不安全装置,持续培训安全装置的使用方法。

(四)行为控制

制定政策限制接触危害,如消除针具的重复使用,将锐器盒放在视线水平且在手臂所能及的范围,在锐器盒满之前将其清空,在开始一项医疗程序之前,简练权处理和处置的设施方法。

三、具体措施

1.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实验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2.采用新技术,如使用有安全装置的锐器。

3.消除不必要的锐器和针具,如使用适宜的电灼器、钝化针具和U形具等。

4.使用带有回缩处理装置或带有刀片废弃一体化装置的手术刀,以避免装、卸刀片时被手术刀伤害。

5.手术中传递锐器应使用传递容器,以免损伤医务人员。6.锐器使用完后应直接放入方穿刺、防渗漏、有警示标识或安全标色和中文警示说明的锐器盒中,以便进行适当处理。

7.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禁止弯曲被污染的针具,禁止用手分离使用过的针具和针管,禁止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等锐器,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如需要帽只能单手盖帽或借用专用套帽装置。

8.禁止用手直接拿去被污染的破损玻璃物品,应是用刷子、垃圾铲和夹子器等锐械处理。9.处理污染时,严禁用手直接抓取污物,尤其是不能将手伸入到垃圾容器中向下压及污物,以免被锐器刺伤。

下载肛肠科医护人员锐器伤的防护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肛肠科医护人员锐器伤的防护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 一、概念 1、锐器:指能刺破皮肤的物品。包括注射针、穿刺针和缝合针等针具,各类医用或检测用锐器、载破片、破损玻璃试管、安瓿、固定义齿并......

    术中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 一、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原因 1.传递锐器时扎伤。 2. 缝合伤口时扎伤。 3. 助手违规配合造成助手刺伤。 4. 微创穿刺时不正规操作造成本人刺......

    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与应急处理

    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与应急处理 1、 锐器伤的预防:发生锐器伤的高危操作:将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套回针头套、摆弄针头、分开针头与注射器、没有及时或者就近丢弃针具,对使......

    锐器伤、职业暴露防护标准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 一、概念 1、 锐器:指能刺破皮肤的物品。包括注射针、穿刺针和缝合线等针具,各类医用或检 测用锐器、载玻片、破损玻璃试管、安?、固定义齿并......

    护士锐器伤的危险及防护

    护士锐器伤的危险及防护 乐山市红十字会医院石蕾 一、锐器伤的定义 凡是由于针、刀、剪、玻璃等锐器造成的一种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害者出血的意外伤害。 二、锐器伤的相关数......

    临床护理人员锐器伤的防护措施

    临床护理人员锐器伤的防护措施 1、医院重视职业防护:首先医院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职业感染的危害性,加强对临床护理人员职业防护重视程度。合理配置人力,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5篇模版]

    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 一、概念 1、锐器:指能刺破皮肤的物品。包括注射针、穿刺针和缝合线等针具,各类医用或检测用锐器、载玻片、破损玻璃试管、安培、固定义齿并......

    锐器处理防护措施

    锐器处理防护措施 一.加强对临床护理人员教育,对医疗锐器刺伤的认识及重视,掌握预防医疗锐器刺伤的措施。 二.正确处理医疗锐器,避免发生锐器伤 (1)及时将用过的针头与注射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