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
表5-4乡(镇)医务人员自我防护培训讲义
培训内容摘要:医护人员该如何预防传染病。
培训讲义:
医护人员长期工作在细菌病毒密集的环境中,易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
国外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医护人员的院内感染发病率高于其他人群。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如流感、伤寒、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是最常见的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疾病。
呼吸及消化道传染病的危害医护人员大部分是女性,又要经历妊娠期,目前已知的风疹、单纯疱疹、柯萨奇病毒感染等能致胎儿畸形或其他感染,应提高警惕。甲戊肝病毒及其他肠道传染病如不注意也有可能传染给医护人员。
医院感染已经成为当今一个非常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临床一线医护人员和患者接触密切,如果不能掌握自我防护措施,会成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和传染源,危害自身健康.在抗击SARS疫情战斗中,大批医护人员被感染,甚至献出生命,使我们认识到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的重要性.医护人员该如何预防传染病?
1、就诊时间切记戴口罩,避免病人交谈中的飞液和唾沫进入呼吸道。
2.不要用手抹眼擦鼻,避免细菌通过黏液传到体内。
3.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以防止病菌继续传播。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5、补充营养。注意多补充些鱼、肉、蛋、奶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可中和体内毒素,提高抗病能力。
6、生活规律。生活不规律易使免疫系统功能减弱,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7、积极的清洁鼻腔和检查鼻腔。务必做好一切所需的保护鼻腔和呼吸道的工作。每天至少清洗鼻腔一次,从而彻底清除附着在鼻毛和鼻黏膜上的细菌、病毒以及有害杂志,防止呼吸道疾病的发生。这点尤为重要。
8、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脑等疫苗。
9、及早就医。当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检查,防止病情加重及恶化。
第二篇:医护人员职业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一)标准预防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l、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二)标准预防的措施
l、洗手: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不论其是否戴手套,都必须洗手。遇有下述情况必须立即洗手:摘除手套后(接触病人前后)可能污染环境或传染其他人时。
2、戴手套:接触病人的上述物质及其污染物品时,接触病人黏膜和非完整皮肤前均应戴手套;对病人既接触清洁部位,又接触污染部位时应更换手套。
3、上述物质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眼口罩,并穿防护衣,以防止医护人员皮肤、黏膜和衣服的污染。
4、被上述物质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设备应及时处理,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应进行清洁和适当消毒。
5、污染的床单及时处理,防止接触病人的皮肤与黏膜,以防污染衣物及微生物传播。
6、锐利器具和针头应小心处理,以防刺伤。
7、医护人员进行各项医疗操作、清洁及环境表面消毒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8、污染环境或不能保持环境卫生的病人应隔离。
(三)医护人员的防护要求
1、基本防护:
防护对象;在医疗中从事诊疗活动的所有医、护、技人员。着装要求: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口罩、工作鞋。2.加强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体液或可疑污染物操作的医护人员,传染病流行期的发热门诊的工作人
员;转运疑似或临床诊断传染病的医护人员和司机。
着装要求: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可按危险程度使用以下防护用品: 隔离衣:进入传染病区时;
防护镜:有体液或其他污染物喷溅的操作时; 外科口罩:进入传染病区时;
手套:操作人员皮肤破损或接触体液或破损皮肤黏膜的操作时; 面罩:有可能被病人的体液喷溅时; 鞋套:进入传染病区时。3.严密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对传染病尸体进行解剖的医务人员。要求: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应使用面罩 供应室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医院供应室担负着各临床科室污染物品的回收、清洁、消毒、灭菌和发放工作,是医院无菌物品的供应站,也是污染物品的集中点。加强供应室工作人员的防护能力和保证工作人员的自身健康显得十分重要。
一、危害因素
1、生物因素
医疗用品在供应室进行去污、清洗、消毒和灭菌,再返回临床使用的循环程序中,频繁地接触病毒和细菌。污染物品的数量多、种类复杂,成为交叉感染的媒介。这不仅仅是造成医院感染的潜在因素,也是危害供应室护理人员身体健康的因素之一。
2、物理因素
消毒灭菌时高压锅、排气扇等的噪声,可损伤人体的听神经,引起心血管系统等的生理变化。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时可以引起角膜炎、结膜炎及皮肤红斑,它照射产生的臭氧,对呼吸道也有损害。热力灭菌法在使用过程中所散发的热量使供应室工作人员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对健康造成影响。
3、化学因素
戊二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化学消毒剂在应用时散发的气体,可污染供应室的工作环境。这些消毒剂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直接接触人体时可引起皮肤、黏膜、呼吸道的损伤;挥发在空气中被人体吸入后可导致支气管黏膜水肿,长期作用可引起支气管炎,最终导致呼吸系统的损害;另外对人的眼睛也有刺激作用,可引起流泪、模糊、视物不清等; 还可以引起接触性皮炎。
4、锐利器械伤害
在物品回收和清点的过程中,污染的针头、刀片或其他医疗器械刺伤是最常见的职业伤害,可导致工作人员的血液暴露,,有发生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危险。
5、环境因素
供应室工作繁琐单调,消毒灭菌工作需付出较大的体力,人体容易疲劳,使身体免疫力下降。每日把医院各处回收来的布类、器械等物品统一在回收间再重新分类整理,在这一过程中,又造成了回收间环境的污染。
二、防范措施
1、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教育
加强供应室人员对医疗环境中职业感染危险性的认识,把职业安全教育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强化护理人员消毒、灭菌和隔离及预防感染的意识,加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在回收的过程中, 要求戴口罩、帽子、手套,出供应室时换外出衣、外出鞋;直接接触患者血液、尿液、脓液以及体内各种引流液的器械时,要求戴手套,并且要及时更换手套,避免交叉感染。
2、建立医护人员健康档案
供应室人员必须维护自身健康,不能患有急慢性传染病。每年定期进行健康查体两次,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加强职业健康教育, 提高工作人员免疫力与抗病毒能力。
3、加强锐利器械损伤防护和处理
在操作中应戴手套,注意避免损伤,动作轻巧,避免碰撞,对金属器械应先分类,,采用持物钳持物。锐器必须放在利器容器内进行运输,避免用手直接接触锐利器械,以免刺伤。一旦被利器刺伤,应立即反复挤压伤口周围并洗手,用碘酒、乙醇等消毒,必要时包扎。如被HIV、HBV等污染利器刺伤,应进行相应的接种及采取其他治疗措施,如严重刺伤,立即到外科处理。
4、环境因素的防护
安装排气扇,在制作敷料、棉球等,应戴口罩。
5、化学消毒剂的防护
了解消毒剂的理化性质,配置时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具。盛放消毒剂的容器要配备容器盖,,避免消毒剂的挥发,既可以保证消毒剂的有效浓度又减少了对身体的危害。定期通
风,工作时应开排气扇,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强酸浸泡物品操作要小心谨慎,操作完毕用自来水充分冲洗所接触物品及区域。放酸位置需固定,切忌与其他溶液混放,容器表面要有明确标志。锐器伤的防范措施及处理
锐器伤是医务人员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对医务人员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威胁。
1、常见的锐器
在医疗活动中,常见的锐器包括:手术刀片、注射针头、医用缝合针、安瓿碎片、玻璃及剪刀等一些锋利的医疗器械。、防范措施
①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手持针头和锐器时,不要让锐利面对着他人,以防不慎刺伤。操作完毕,处理针头时不要太匆忙,禁止双手回套针帽,防止刺伤自己的手;禁止用手去折弯或弄直针头;在为不合作患者做治疗时,应取得他人的协助。
②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将用过的针头、刀片、缝针等及时处理,丢入合适的锐器盒内,不要将针头、刀片、缝针等丢在一般的垃圾桶内,以免刺伤保洁员。
③严格操作规程。医务人员必须熟悉掌握各项操作规程,手术科室医护人员与锐器接触机会多,操作者要严格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做到忙而不乱,从而避免锐器刺伤自己或他人。当手要接触血液、体液或污染物品时,要戴手套进行操作,特别是医务人员手上有伤口时必须戴手套操作,虽然戴手套不能防止锐器伤,但可以减少血液进入人体的量而减少感染的机会。操作中,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处理血液污染的器械时均应戴手套进行,脱手套后仍需立即彻底洗手。
④完善防护措施,接种乙肝疫苗,定期体检,并进行有效的预防接种。
3、锐器伤后处理
医务人员工作中不慎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伤时,应立即挤出伤口的血液,流水冲洗伤口,再用碘酒、酒精消毒,遇特殊感染手术中医务人员不慎刺伤,应立即进行临床处理和消毒。并在手伤后48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并填写报表,在伤后72h内作HIV、HBV等基础水平检查。可疑暴露于HBV感染血液、体液时,应尽早注射乙肝疫苗(最迟不超过7天),1个月后再注射1次;可疑暴露于HCV感染血液、体液时,尽快于暴露后作HCV抗体检查;可疑暴露于HIV感染血液、体液时,即刻抽血检测HIV,3、6个月后复查,72小时(越早越好)内采用二联或三联药物治疗28天,并随访6个月。
X光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一)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
加强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通过职业教育,增强专科理论知识,深入了解职业暴露的危害性,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掌握防护原则和具体防护措施。
(二)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1、工作时尽量缩短接触X 线的时间以减少危害,定期脱离放射环境以减少射线的照射及积蓄。
2、改善工作环境,减少与X射线管焦点或散射体的距离来减少其受照剂量。
3、对病人进行X光透视、照片操作时,应穿戴铅橡胶防护衣,佩戴铅围裙、专用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在不影响正常操作的条件下,使身体尽量远离X 射线管和患者,避开有用线束的直射线。对患者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在保证诊断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照射时间,并用铅胶板屏蔽非检查部位。
4、加强通风换气,消除X射线机房内有害物质:
除安装迷宫式百叶窗保持良好通风外,设机械通风,保持每天换气4~6次。实验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实验室医务人员因其职业的特殊性,每天要处理大量的临床标本,而标本中含有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寄生虫、衣原体和支原体等,因此实验室医务人员每天都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因素之中。为保护实验室医务人员的健康,防止污染向实验室外扩散。特制定实验室人员安全防护措施:
1、实验室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因素
(1)实验室检测的标本大多是病人的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如粪、尿等)。其内可能含有多种病原体,为了提高标本阳性检出率,选送的标本往往都是含菌数量和活菌数最多的部分。另外,带菌者、防护用品床感染者、潜伏期病人,这些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人有时送检标本做例行检查时,标本中也可能含有病原体。
(2)实验室锐利器械
实验室人员在采血工作中被针头刺伤,是最常见的职业伤害,可导致医务人员血液暴露,有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等的危险。另外,针刺伤还可传播一些其他疾病,如疟疾、败血症、伤口感染等。
(3)检验操作时形成的微生物气溶胶
检验操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危害性的微生物气溶胶。① 直接涂片或制作湿片时;
② 吸取和稀释体液标本或排除注射器内的气泡时; ③ 倾倒微生物悬液时;
④ 使用组织搅拌器后立即打开搅拌器盖或当培养管振摇后打开管塞时。
2、防范措施
(1)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根据控制实验室医源性感染的管理工作的要求,建立实验室微生物学监控制度、保洁工作制度、消毒工作程序和感染性垃圾分类、收集、运送及登记制度。
(2)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培训
个人操作习惯是造成锐器伤发生的决定性因素。要改变不正确的个人操作习惯,保证在任何时候进行操作时都能采用符合规定的安全技术和预防措施,要增强医务人员对医疗环境中职业感染的危险性认识,要把职业安全教育作为职业培训的一项内容,以减少不安全隐患的发生。
(3)增强自身防护意识
工作人员自觉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在实验操作中戴一次性手套、口罩,高危操作环境要求穿隔离衣、戴防护眼镜。正确配制消毒液,定期对工作环境消毒,经常保持实验室内空气流通。
(4)加强锐器损伤的防护和处理
医务人员被锐器意外刺伤后,应先脱去手套,再自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同时用流动净水冲洗伤口,使部分血液排出,然后用碘酊、乙醇消毒受伤部位,用无菌敷料包扎伤口。
(5)加强接触部位的消毒
在配制、使用和处理污染物的过程中如发生接触,必须做到: ① 迅速脱去手套和隔离衣;
②肥皂和流动水清洗接触部位的皮肤; ③眼睛接触后迅速用水或等渗洁眼液冲洗; ④记录接触情况,必要时就医治疗。
第三篇:医护人员防护
医护人员防护
各级医护人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他有关人员在医院或疫点、疫区进行禽流感防治工作时,应强化正确的洗手方法并遵循以下防护原则:
(1)二级防护:适用于进人医院污染区的人员,如采集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咽拭子的人员、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的人员、处理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人员以及转运病人的医护人员及司机、对禽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人员、在疫点内对禽流感染疫动物进行标本采集、捕杀禽类及无害化处理的人员、进行终末消毒的人员等。
防护要求:穿普通工作服,戴工作帽,外罩一层防护服,戴防护眼镜和防护口罩(离开污染区后更换),戴乳胶手套和穿鞋套。进行家禽的宰杀和处理时,应戴橡胶手套,穿长筒胶鞋。每次实施防治处理后应立即进行洗手和消毒。
(2)三级防护:确定禽流感由人传染人时,对病人实施近距离高危操作者,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医护人员,应实施三级防护。防护要求:除按二级防护外,将口罩、防护眼镜换为全面型呼吸防护器(符合N95或FFP2级标准的滤料)。
奉新县中医院医防科
2005年12月5日
第四篇:浅谈口腔科医护人员防护措施
浅谈口腔科医护人员防护措施
【摘要】口腔科是一个高危科室,患者就诊时间长,复诊次数多,且绝大部分操作都在口腔内进行,一般情况下患者未做艾滋病病毒(m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等血液性传染病的筛查。职业感染传染病的病毒和细菌主要包括血液传播的病菌HBV、HIV、HCV。而医护人员每天都要接触患者的血液、唾液接触一些有害气体、液体。因此我们应善于识别各种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关键词】口腔科;医护人员;防护措施
1引言
口腔防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目前我们应尽快地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教育规范,将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列入护理及医学院校的教材及课程设置中,加强管理,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广大医务工作者积极参与,确保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2生物因素防护
1.1直接感染
口腔科医护人员平时工作中应着装整齐,穿圆领或立领工作服、工作裤、工作鞋、戴工作帽,双手操作时需戴口罩,必要时戴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熟练掌握口腔科各种器械的使用技巧,运用科学合理的操作方法。禁止医护人员用手去拔注射器针头及运输未盖帽的针头,禁止用双手重新盖上针头帽,注射器使用后立即毁损放人锐器收集箱。口腔治疗操作完毕后迅速卸下车针,并且要从车针根部将其卸下,以免在操作中划伤手。清洗、整理、器械时应围好防水围裙、防水护袖,戴上口罩、双层手套。
1.2间接感染
口腔治疗中患者的唾液、血液、致病菌在涡轮机或超声洁牙机等器械高速旋转下。引起微小飞沫和气溶胶以感染性气雾形式悬浮于空气中,污染室内空气和周围环境,因此建议患者治疗前用1%过氧化氢或0.25%氯已定消毒液15—20“含漱1 min后再行治疗,降低污染量。有条件医院采用单间小诊室便于消毒隔离,降低交叉感染率。应定期消毒医务人员所用的笔,减少交叉感染率。严格规范操作程序,检查治疗操作完毕后,脱掉手套,遵循六步洗手法,洗完手后,书写病历。洗手是防止医院内感染传播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无菌操作前后。接触患者后及处理患者用物后均应用肥皂水洗手,用流动清水冲洗。2物理因素防护
2.1辐射
辐射分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来源于口腔科放射性检查和治疗,电离辐射可致肿瘤血液病。不良妊娠等。口腔科放射室单独设置,安全防护符合防护部门检测标准。非电离辐射主要来源于光固化仪,其最大危害对视网膜造成不可逆损伤,操作时避免光源照射眼睛。
2.2热力伤
进行压力蒸气灭菌或热力灭菌时,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烫伤,灼伤甚至爆炸事故。消毒医护人员应培训上岗规范操作,每日灭菌前检查仪表是否正常,管道是否通
畅,运行操作过程中坚守岗位,严密观察,灭菌结束后打开柜门时,工作人员不要面对着柜门,防止热气冲击,戴上防护手套或使用操作工具,取放无菌物品,避免烫伤。3化学性防护
3.1汞中毒
银汞合金调制和充填过程中产生的汞蒸气,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引起汞吸收,可致慢性汞中毒,过敏性皮炎、牙龈炎、口炎、脱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银汞必须在通风环境下调和,医护人员避免用手直接接触汞,充填多余汞储存于盛有饱和盐水或甘油的容器内。深度为17锄以上。储存瓶严密封闭,防止汞蒸发。加强诊室通风换气,降低室内空气中汞含量,定期请防疫部门人员测定空气中汞浓度.工作人员每天多饮水,喝牛奶、豆浆促进汞排泄.每年体检一次。
3.2化学试剂
医护人员配制化学试剂及调配口腔修补牙齿充填材料时,做好安全防护,戴好手套、口罩,如不慎化学物品溅入眼睛或皮肤上.立即用水大量冲洗避免灼伤,使用化学试剂浸泡器械时,用无菌蒸馏水反复冲洗,不少于2次,醛过敏者谨慎使用。
4小结
口腔医护人员每天要面对大量的牙病患者咨询,就诊安排,还要进行椅旁护理及时准确传递医生所需器械材料。医护人员工作节奏快、学习压力大,长时间易形成医护人员生理和心理疲劳。医护人员应正确认识口腔医护工作的特殊性,合理安排工作,劳逸结合,不断加强新业务、新技术的学习提高自身专科理论和技术操作水平,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注意心理调节,不断提高心理适应和心理承受力,克服个性弱点,确保医护人员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程雯,唐敏霞.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能力调查[J].现代实用医学,2006,18(7):511-512.[2] 张焕连,祝婕,王俊娥.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J].全科护理,2009,7(8):723-724.[3] 陶新学,章晓云.临床护士HIV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调查[J].护理研究,2005,19(5):857-858.
第五篇:小学生自我防护
自我防护我能行
一.校园生活篇
1、课间活动切勿因开玩笑、恶作剧而引起打架、翻脸,损坏公物,造成伤害事故。
2、行走时,不以跑代走,防止跌倒或碰撞。如有急事可快步走,注意来往行人车辆。
3、携带劳动工具或用具,应注意误伤他人。
4、不拿石块、硬棍丢人,不小心摔、砸、碰伤流血时应迅速报告,及时到卫生室或附近医院处理。
5、离校没有家长接着的要结伴回家,途中不随意逗留,以免受诱骗。不要轻信陌生人的甜言蜜语,不贪小便宜。不因贪吃、贪玩上当受骗。
6、当路遇他人索要钱财,要留心坏人的特征,尽量拖延时间,巧设计谋,瞅空溜走报告老师或家长,也可向路人呼救。看到同学被威胁利诱,随行同学应主动迅速报告。
7、遇到电线断头,切不可随意拉、拔。不熟悉的电器不乱摸,以免危险。
8、若遇闪电打雷,刮台风,要尽量避开大树和危险建筑物。平时不到建筑工地手脚架下或危墙、广告牌下玩耍。
9、没有家长带领,不能擅自游泳。
10、自行参加社会活动,要注意安全,防止被人挤伤踩伤。
11、不在公共场所、校园内放鞭炮,也不围观他人放鞭炮。
12、不在楼梯、栏杆旁、阳台上拥挤、打闹、捉迷藏或探头捡东西。不从楼梯栏杆上往下滑
三(3)班张欣怡
二.日常生活篇
(一)当你独自在家的时候 1坚决不给陌生人开门 2警惕“狼外婆”的花招 3不给不速之客开门 4机智应对陌生人 5与陌生人斗争要巧妙 6有事拨打报警电话“110” 7室内活动讲安全 8不随意拨打信息台电话
(二)如何避免食物中毒? 1不吃腐败变质的食品 2小心蔬菜中的毒素 3不吃霉变食品 4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三)怎样确保出行安全? 1在人行道上行走 2过马路走人行横道 3不能翻越栏杆、隔离墩 4不能横穿猛跑过马路 5横过马路时看两头 6不往红灯枪口撞 7不在路上玩笑打闹突变行走路线 8雨雪天行走多加小心 9警惕无盖下水道 10不骑快车不猛拐 11骑车时双手扶把不玩闹 12骑车不带人 13不足年岁不骑车 14乘车时不向外探头伸手 15乘车时要扶紧车拉手 16车上慎用锐利物品 17车停稳后再下车 18上下车时注意来往车辆 19不在道口铁路边玩耍 20过铁道口要严守规则 21车祸发生后的应急措施
(四)突然生病了怎么办? 1病不容缓大意不得 2拨打救护电话“120” 3有些病需要看急诊 4做到安全用药 5掌握常见病症处理法 6学会几种急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