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服务科学发展 促进改善民生
服务科学发展 促进改善民生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 肖捷
今年4月是全国第17个税收宣传月,主题是“税收·发展·民生”。这个主题不仅概括了税收服务科学发展、改善民生的功能,而且体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社会主义税收本质。这个主题的核心,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税收工作,充分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扎实有效地做好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由此出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税务部门的主要任务是:
一、依法加强税收征管,为科学发展和改善民生提供可靠的财力保障。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加强社会建设,不断完善社会管理,不断扩大公共服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致力于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都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持。目前,我国税收已占国家财政收入的90%以上。近几年来,我国税收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2003—2007年年均增长23.8%,2007年税收总额49449亿元,比上年增收11813亿元。在国家财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都得到了有效贯彻实施。而国家税务部门服务科学发展和改善民生的最重要职责,就是要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原则,确保国家税收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增加,确保各级政府能够有效地履行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为此,要认真做好税收征管基础工作,建立和完善税收经济分析、企业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的互动机制,加强税收预测和能力估算工作,进一步落实对重点税源的分析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征管中存在的问题。要大力推行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尤其要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和反避税工作,组织力量对关联交易进行反避税调查和审计,着力解决通过转让定价等方式逃避税收问题,维护国家的税收权益。要加快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二、积极稳妥地推进税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和公平分配的税收制度。按照实现科学发展的要求,必须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调整税收制度安排,充分发挥税收筹集收入和调控经济、调节分配的职能作用,更加自觉主动地为促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服务。继续推进所得税制改革,全面贯彻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制定和完善配套管理制度和办法,努力做好新旧税法的衔接工作,确保新税法顺利实施;推进个人所得税制改革,认真研究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更好地调节个人收入分配。深化流转税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增值税制度,继续在东北地区部分行业和中部地区部分城市进行增值税转型试点,并研究制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方案;合理调整增值税起征点。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研究调整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和税率。着力抓好地方税制改革,按照“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等要求,把地方税制的改革和完善作为下一步税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继续完善共享税制度的同时,努力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地方税制体系。研究推进房地产税制改革,深化房地产模拟评税试点工作。改革资源税制度,加大保护资源的力度。研究推进城建税改革,调整扩大征税范围,简并现有税率。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研究制定环境税方案。
三、合理调整税收政策,加大政策执行力度。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加工税收政策,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建设。研究制定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税收政策,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政策,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资源性产品出口,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研究完善软件、集成电路等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自主创新。研究完善下岗职工、军队转业干部、城镇退役士兵、随军家属及残疾人就业等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就业再就业。落实国务院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研究实施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加快服务业发展。继续落实支持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等税收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支持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促进教育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研究支持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税收政策,落实国家房地产调控措施。通过调整和完善税收政策,积极支持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
四、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搞好纳税服务是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重要内容。税务机关要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要牢固树立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理念,公正、公开和文明执法的理念,纳税人正当需求应予合理满足的理念,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促进纳税人主动依法纳税,自觉提高税法遵从度。要广泛宣传、大力普及税法知识,围绕“税收·发展·民生”的主题做好税收宣传工作。要积极开展纳税服务援助,无偿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和办税指南,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群体提供个性化的纳税服务。进一步优化办税流程,简化办税程序,推行包括邮寄申报、电话申报、网络申报等多种申报缴款方式,方便纳税人缴税。为切实减轻纳税人负担,精简并统一需要纳税人报送的报表资料,全面实行国税、地税共同办理税务登记证、设立纳税服务热线、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和税务检查,降低征纳成本。积极推进办税公开,充分保障纳税人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大力开展法律援助,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加强注册税务师行业监管,促进税务代理业健康发展。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纳税服务体制机制,统一和规范纳税服务标准,建立和完善以纳税人满意度等为内容的纳税服务考核指标体系。
五、打造政治素质高、业务技能强的专业化队伍,推动税收事业全面发展。税务干部队伍是税收事业发展的根本,是服务科学发展、促进改善民生的组织保障。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优化服务、规范执法为重点,加强行业作风建设;以完善税务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干部队伍。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办法,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对后备干部与优秀中青年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进一步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要分级分类开展全员教育培训,重点抓好高层次专家队伍、中层管理干部和基层业务骨干的培训,着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要不断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进一步推进税务系统反腐倡廉建设。大力开展依法治税、公正治税、廉洁治税为主要内容的廉政教育,不断增强税务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加强税务廉政文化建设,筑牢税务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切实加强领导干部监督工作,完善体制机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寓反腐倡廉于税收管理服务之中,加强对税务执法权和税政管理权的监督制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国税总局局长肖捷:税收为改善民生提供财力保障
时间:2009-1-6 10:21:31 来源:税务总局网站 作者:肖捷 阅读9次
就加强税收征管、推进税制改革、调整税收政策以及优化纳税服务等热点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肖捷接受本报独家专访——
依法加强税收征管,为科学发展和改善民生提供可靠的财力保障,是税务部门的重要职责
记者:今年税收宣传月的主题是“税收·发展·民生”,在支持科学发展和改善民生方面,税务部门如何发挥更大作用?
肖捷:完善社会管理,扩大公共服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致力于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些都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持。目前,我国税收收入已占国家财政收入的90%以上。近几年来,我国税收收入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2003年-2007年年均增长23.8%,2007年税收收入49449亿元,比上年增收11813亿元,为服务科学发展和促进改进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持。
依法加强税收征管,为科学发展和改善民生提供可靠的财力保障,是税务部门最重要的职责。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就是要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确保国家税收收入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增加。为此,各级税务机关要认真做好税收征管基础工作,落实和完善税收经济分析、企业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的互动机制,加强税收收入预测和能力估算工作,进一步落实对重点税源的分析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征管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大力推行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尤其要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和反避税工作,组织力量对关联交易进行反避税调查和审计,维护国家的税收权益。
积极稳妥地推进税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和公平分配的税收制度
记者:今年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也作了调整,企业和个人税负进一步减轻。下一步税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肖捷:下一步的重点,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税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和公平分配的税收制度,充分发挥税收筹集收入和调控经济、调节分配的职能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继续推进所得税制改革。全面贯彻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制定和完善配套管理制度和办法,努力做好新旧税法的衔接工作,确保新税法顺利实施;推进个人所得税制改革,认真研究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更好地调节个人收入分配。
——深化流转税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增值税制度。继续在东北地区部分行业和中部地区部分城市进行增值税转型试点,并研究制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方案;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研究调整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和税率。
——着力抓好地方税制改革。研究推进房地产税制改革,深化房地产模拟评税试点工作。改革资源税制度,加大保护资源的力度。研究推进城建税改革,调整扩大征税范围,简并现有税率。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研究制定环境税方案。
调整和完善税收政策,积极支持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记者:根据当前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的要求,税收政策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
肖捷:调整和完善税收政策要本着这样一个目标,就是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
要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加工税收政策,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建设。研究制定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税收政策,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政策,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资源性产品出口,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研究完善软件、集成电路等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自主创新。研究实施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加快服务业发展。继续落实支持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等税收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支持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促进教育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研究完善下岗职工、军队转业干部、城镇退役士兵、随军家属及残疾人就业等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就业再就业。研究支持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税收政策,落实国家房地产调控措施。
优化纳税服务,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记者:现在,税收和百姓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新形势下税务机关应怎样更好地为纳税人服务?
肖捷:搞好纳税服务是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重要内容。税务机关要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
比如,积极开展纳税服务援助,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和办税指南,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群体提供个性化的纳税服务。进一步优化办税流程,简化办税程序,推行多种申报缴款方式,方便纳税人申报缴税。精简并统一纳税人的报表资料,全面实行国税、地税共同办理税务登记证、设立纳税服务热线、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和税务检查,降低征纳成本。同时,积极推进办税公开,充分保障纳税人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及时受理纳税人投诉和举报,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打造高素质专业化队伍,推动税收事业全面发展
记者:税收工作关系到国计民生,需要有一支过硬的队伍。下一步将从哪些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税务干部队伍素质?
肖捷:税务干部队伍是税收事业发展的根本,是服务科学发展、促进改善民生的组织保障。
今后一个时期,全国税务机关将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优化纳税服务、规范税收执法为重点,加强行业作风建设;以完善税务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干部队伍。同时,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切实加强领导干部监督工作,加强对税收执法权和税政管理权的监督制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记者 李丽辉)
第二篇:坚持科学发展 发展水利改善民生
坚持科学发展 发展水利改善民生
宜宾县水利局局长 何大忠
自古以来,水利保民安都是治水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维系民生水利的基石。随着扩大内需政策的深入贯彻和党中央国务院及省政府对农村水利建设的进一步重视,各种兴水政策和水利项目源源不断地出台和下达,给我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目前,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工程老化失修、水库病险频繁、工程效益衰减、水资源对农业生产的保障能力明显降低、“靠天吃饭”现象仍然严重等问题,已成为我县农业最大的县情。如何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切实加快全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利对农业生产的保障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已成为我县水利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课题。
一、现状与问题:全县水利基础设施急待加强
多年来,全县经过水利建设,水利基础设施虽然得到一定改善,但农业最大的县情仍是旱情,农村最大的忧患仍是水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有些涉水问题呈现出更加严峻的趋势。目前,我县有小型水库101座、石河堰262座、山坪塘6046口、各类引水工程408处、提灌工程260处、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59处。全县各类水利工程蓄引提水总量达10528万立方米,控灌面积达29万亩。
(一)水库病险严重,保障功能弱化。我县是农业大县,同时又是水利基础薄弱县。全县无一处中型水利工程,仅有小型水库101座。虽近年来加大了对病险水库的整治力度,但至今仍有不少水库存在不同程度病险。其主要问题是:由于水库大多数始建于上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受当时的技术经济条件影响,不少水库设计和施工质量“先天不足”,加上水库设施年久失修、老化严重,大量水库存在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水库大坝不同程度出现滑坡和沉陷,放水设施陈旧、涵卧管破裂、渗漏严重,溢洪道损毁,防汛不达标等问题。虽然近两年一直实施病险水库整治,但仍有较大部份水库存在病险隐患,许多水库不能按设计水位蓄水,降低了水库蓄水能力,难以发挥水库正常的供水效益。据调查,全县101座小型水库的设计蓄水量为2922万立方,而常年实际蓄水为17532万立方,仅占设计蓄水量的60%。
(二)工程配套不足,灌溉效益低。全县干渠2093公里,支渠380公里,其中各类防渗渠道305公里,仅占全县渠系总长的12%,其余水库渠系均为土渠。全县渠系利用系数仅为0.4左右。由于灌区渠系工程不配套,渠道防渗率低,导致工程输水能力减弱,灌溉效益下降。据调查,全县各类工程设计灌面为33.4万亩,而实际有效灌面仅为25.3万亩,占设计灌面的76%。在李场镇调研时了解到,镇内4座水库均无配套的防渗渠系,全为年久失修的土渠,每年春灌用水时,土渠渗漏水现象十分严重,极大的水资源浪费已导致工程灌溉效益大大降低。
(三)供水工程老化,农村饮水困难。截至2004年底,全县共建成各类农村人畜饮水工程23027处,其中:水窖755个,小型集中供水1453处,机井和人工井20819口;城镇自来水和企事业单位自备井180余眼,其中26个建制乡镇日供水能力达到19450m3。农村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人口为50.97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54.8 %。目前仍存在饮水不安全41.95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45.2%。通过近期在李场镇调研时了解到:“李场镇由于自来水站建造时间久,老化失修,管理不善,出现场镇供水严重不足,长期出现停水断水现象场镇居民对此苦不堪言”。据调查,像李场镇这样缺水乡镇还很多,而且全县农村人畜饮水既存在缺水困难,又存在水质不达标问题。缺水困难表现为:随着场镇的快速发展,多数年久失修的供水站已不能正常满足供水需要。农村水质不达标问题表现为:水氟含量超标、Ⅳ类水污染和细菌学指标超标等问题。据调查,造成农村饮水困难或饮水不安全的原因主要有:管理体制不顺,供水管理不善,供水工程老化,技术改造跟不上,水源污染严重等。
(四)水土流失严重,保持水土乏力。因我县绝大部分地方为深丘地形地貌,山势普遍较陡,极易发生水土流失。根据1999年全省遥感普查,我县水土流失面积为1596平方公里,占全县幅员面积51%。1989-2007年,虽然我县先后开展了“长治”一、二、三、五、七期工程,随着近年来水土保持资金投入增长,我县又抢抓机遇加大了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但未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仍较大,同时,受开发性建设项目影响,全县在一边治理水土流失的同时,另一边又产生了新的水土流失。因此,全县水土流失现象不容乐观,要保持水土、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还任重而道远。
(五)常旱片区年年旱,投入不足难改善。受地理地形制约,加之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我县南片横江、双龙等乡镇属常旱片区,几乎是十年九旱,农业“靠天吃饭”现象十分严重,滞后的水利基础已成为严重制约当地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的“瓶颈”。群众对此苦不堪言。从横江、双龙、凤仪等乡镇调查了解,形成常旱片的主要原因是水利基础设施落后,水利投入不足,水利建设滞后。
二、主要原因:制约因素日益凸现
(一)投入不足。税费改革以前,农田水利建设与管护在依靠财政资金补助基础上,很大程度上是靠提留统筹资金、农业水费和受益群众的投工投劳。农村税费改革后,农田水利建设中农民投入部分完全丧失,同时,受农业税取消政策的影响,农业水费的计收也举步为艰,其难度逐年加剧,绝大部分乡镇已收不起农业水费。这样一来,农村水利建设与维护由以前的“多元投入”变成了如今“财政单打一”局面,加之地方财政困难,支农投入有限,导致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
(二)体制不顺,管理不善。由于“一龙管水”变成了“多龙管水”,从而造成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产权不清晰、管理主体不明确、责任不落实、管理混乱、建管脱节现象,大家都习惯用“大锅水”,只用不管。由于水利设施长期管理不到位或根本无人管,以致农村大量小微型水利设施严重老化失修,多数山坪塘、渠系、提灌站和供水站长期处于“带病”运行,少数塘、堰、渠则处于滩痪状态;因管理不善或无人管,大量提灌机器设备老化诱蚀,已严重遭受破坏。农村水利体制不顺,已造成水利设施保障功能的严重弱化。
三、对策和建议:让农村水利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关注民生民本,创新治水理念
当前和今后发展时期,农村水利要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农村水利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突出问题,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突出“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产业”四大重点,用战略眼光、创新思维、全局理念,科学谋划全县今后农村水利建设,准确把握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水利工作重点,逐步形成集防洪、灌溉、排涝、供水等“四位一体”的农村水利工程体系。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大水利投入
水利发展的目的在于富民惠民。积极探索政府扶持、市场引导、群众参与的水利产业发展新机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投入水利建设,打造新的农民致富途径,凸显发展水利、改善生态、促民增收多赢效益。要加快农村水利基本建设,就急需建立健全长效的投入和增长机制。首先要加大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使用于我县农村水利基础建设的投入与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实现同步增长,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对农村水利建设的主体投入作用。按照2009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要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土地出让收入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要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适应的投融资体制;三是要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大力吸取民间资金、企业资金投入小型农村水利建设项目,多渠道增加农村水利建设的投入;四是大力推行政府对农田水利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乡镇、村、社及广大群众开展和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理顺体制机制,实现水务一体化
要深化全县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和水务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水利体制和管理关系,明确各类水利工程的管理主体和管护权限,进一步落实管理责任,增添管理措施,做到建管并重,切实解决农村大量水利工程管理不到位问题,确保水利设施建成一处,管好一处、发挥效益一处。对农村场镇集中供水工程,要逐步实行行业归口管理,由水利主管部门统管后,科学进行规划、统一申报立项、在五年内分批实施开造,并因地制宜,结合实际,以集中供水与分散供水相结合的形式,科学解决农村饮水难题,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同时,要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实现水务管理一体化,着力构建可持续治水、兴水的体制机制,使之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推进人水和谐发展。
(四)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项目为载体,加快农村水利建设
1、加快推进安全饮水工程,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按照省政府提出的五年内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总体要求,要进一步抓好全县农村饮水安全规划,积极做好饮水安全项目储备和申报,做到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力争在五年内基本解决全县4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2、加快推进水土保持工程,切实防治水土流失。要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切实防治水土流失。要坚持预防与治理相结合,在扎实抓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需及各项惠民政策,循序渐进,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大农村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力争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以逐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3、加快推进病险水库整治工程,切实保障水库安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确保2010年底完成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央这一重大决策,充分认识如期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2010年前完成现有100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对此,我县要坚持科学编制病险水库整治方案,及时申报立项,争取省级投入,确保在2010年前全面完成所有病险水库整治任务,消除水库安全隐患,保证水库安全,提高水库效益。
4、加快推进旱山村建设工程,切实增强农村抗旱能力。要充分发动群众参与旱山村建设,做好相关政策宣传,加快推进旱山村建设工程,依托旱山村建设项目建设一批塘、堰、池、渠等微型水利工程,不断夯实干旱缺水村的水利基础,改善干旱村缺水状况,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5、加快实施节水灌溉工程,切实提高工程灌溉效益。《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发展的决定》指出:“2015年前完成已成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增加有效灌面1000万亩;到2020年,通过新建骨干和配套工程,新增灌面1300万亩,使农业基本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为此,我县要以此为机遇,大力推广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积极争取省级水资源费专项资金投入,加快全县节水灌溉建设,大力实施水库末级渠系配套工程,新建一批防渗干渠和支渠,做好节水灌溉示范,扩大工程新增灌面和改善灌面,从而提高工程灌溉效益。
(五)坚持科学发展观,超前谋划,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 要因地制宜,全局考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进一步制定完善全县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做到科学、合理、具有可实施性。尤其要指导各乡镇制定好乡镇一级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展规划,明确乡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目标,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坚持越旱越要抓水利建设的总体要求,充分发动,推进县、乡(镇)、村、社、群众“五级联动”,进一步掀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热潮,不断夯实农村水利基础。民生牵着国运,民生牵动民心。党和国家历来把民生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七大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把民生问题提到了历史性高度。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指出“要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形成一批现代化灌溉工程,构建四川水安全体系”,为加速四川新时期水利发展提出战略要求。《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发展的决定》对于破解水资源瓶颈,建立水利发展长效机制,推动水利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我县要抢抓“治水兴蜀”和四川省打造“川南都江堰”机遇,紧密结合向家坝灌区重点工程建设,以“推动科学发展,建设水利强县”为载体,加快全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民生。
第三篇: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文章标题: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加强社会建设,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这一重要思想进一步深化了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为加快推进社会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首先,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推进,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了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
其次,解决民生问题,必须与科学发展紧密结合。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根本上改善民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发展,首先是经济发展,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要更加注重解决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促进城乡和区域的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对资源环境的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只有立足于发展,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才能有效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使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
再次,解决民生问题,必须统筹兼顾,循序渐进。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加,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实施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进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消农业税,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加大对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受灾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边远山区、海岛和库区的扶持力度等,都深得人心。应该采取更积极的态度解决民生问题。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任务艰巨而繁重。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把突出重点与兼顾紧密结合,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成果更多体现在改善民生上。尤其要注重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制度,保障全民的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体制和机制,为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制度保障。
《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发展》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第四篇:依法行使职权 促进民生改善
依法行使职权 促进民生改善
市人大代表白下区一、二组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部署,近期,市人大代表白下区代表组围绕“坚持民生优先,建设人民幸福城市”主题,重点对白下区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促进民生改善”进行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近几年来,白下区人大常委会坚持把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关注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依法行使职权,不断提高履职水平,较好地发挥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一、支持政府破解发展难题,夯实民生事业发展基础 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破解民生难题首先需要破解发展难题。白下区人大常委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人大履职与助推发展的结合点,监督和支持政府狠抓发展第一要务,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合力推动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贯彻区委重大决策,凝心聚力促发展。重大事项是本行政区域内全局的、根本的、长远的问题,是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在工作中,白下区人大常委会注重把握推动科学发展、努力改善民生与做好人大工作的结合点,认真 行使法定职权,使作出的决议决定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力促各项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根据白下区委九届七次党代会确立的战略目标,白下区人大常委会及时作出《关于全面推动“打造五大中心、建设品质白下、实现全面跨越”的决议》,将区委战略部署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全区人民的共同意志,精心组织决议的宣传落实,专门印制宣传画向社区和驻区企事业单位广泛宣传,组织区人大代表走进选区宣讲,通过白下人大网站向社会公布,动员全区上下为实现“三个发展”目标任务凝心聚力,共同奋进。
2、围绕全局重点工作,多措并举促发展。重点项目建设是区委、区政府全力推动的中心工作,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白下区人大常委会密切关注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和重点项目,及时跟进,通过专项审议、集中视察、代表调研等多种形式,寓支持于监督之中,着力加以推动。近年来,白下区人大常委组织代表调研、视察熙南里、水游城、朝天宫西侧绿地、朝西古玩城、金城科技大厦、内桥东、解放1948工业设计园、南理工教育科研大厦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听取工作汇报,督促区政府抓好项目的前期审批、跟踪服务和加快落地工作,力求早投资、早启动、早见效。为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常委会抓住服务企业这个关键环节,召开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听取审议区政府专项工作报告,并邀请部分驻区企业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提出了具体明确、针对性强的审议意见。区政府高度重视,专门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讨论,经区政府常务会议 研究后提出处理意见,增强了全区服务区域企业、推动经济发展的合力。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常委会组织视察了部分科技型企业,听取审议区政府科技创新专项工作报告,建议政府在政策扶持、机制完善、资金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尽快形成人才和产业集聚,推进全区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常委会注重发挥代表助推经济发展的智力优势,组织市人大代表白下组就“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构建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开展专题调研,提出富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3、加强计划预算审查,全程跟踪促发展。审查批准计划、预算,监督计划、预算的执行,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白下区人大常委会把保民生作为重点内容进行审查,督促区政府把重大民生问题列入规划和当年发展计划,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向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倾斜,向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倾斜,为改善民生提供了可靠保障。一是进一步加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全程监督。提前介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的编制工作,严格审查和批准程序,按时审议计划、预算执行情况,督促政府将财力更多地投向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倾斜,使发展成果普惠于民。二是监督重大民生建设项目资金使用管理。2010年白下区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区政府关于区经济适用房一、二期建设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情况专项工作报告,要求进一步加大前期招投 标和工程决算的审计力度,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控制建设成本。三是充分发挥审计作用。深化对专项资金和重大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的审查监督,支持区审计部门对教育、社区事务、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和就业、环境保护等五类专项资金支出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切实抓好整改落实。
二、依法行使人大监督权,把改善民生事项落到实处
近几年来,白下区人大常委会始终把民生问题作为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选准议题,不断创新监督方式,增强监督实效,确保党和国家各项民生法律法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1、谋划监督思路,关注民生。在监督思路上把握“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把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列入工作要点。白下区人大常委会每年都组织开展对教育、卫生、食品安全、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等百姓关注的问题进行专题调研、执法检查和视察。食品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是近年来社会高度关注的民生焦点,白下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深入农贸市场、餐饮企业、食品小作坊等进行明察暗访,找准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要求区政府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加大食品安全法宣传力度,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着力完善政府统筹领导、各部门联合分段监管的体系,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切实保障食品安全。常委会还依法按程序向市人大提出建议,以期促进制定地方法规,细化监管责任,形成“统一、规范、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平台,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放心、安全的食品环境。二是坚持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为监督重点。近几年主要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开展了重点监督,努力在群众“最盼”、“最急”、“最怨”的问题上促整改。督促区政府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加快医疗体制改革步伐,白下区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加快学校布局调整,扩充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改造薄弱学校,有效缓解校际矛盾,促进了教育均衡与公平。三是坚持把人民反映最直接的问题作为监督切入点。如针对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的现状,为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主任会议听取区政府老龄工作情况汇报,建议加强对各类养老机构的管理和指导,提高助老养老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同时不断完善和优化养老服务组织网络,统筹推动老龄事业发展,切实促进“老有所养”。
2、创新监督方式,保障民生。人大监督,人民寄予期望。近几年来,白下区人大常委会不断创新监督方式,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通过广泛公开,致力于服务和保障民生。一是审议前深入调研。把平时了解的情况与集中视察调研结合,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问卷调查、网上征集意见等多种形式,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形成有观点、有分析、有建议的调研报告,为常委会审议提供较为全面客观的依据。去年开展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中,采取“一问”、“二查”、“三公开”、“四座 谈”的方法,发放了249份问卷调查,梳理出14条意见建议;深入部分企业现场检查;通过白下人大网站公布执法检查计划,征求意见建议,公布执法检查报告和审议意见书;分四个层面听取区政府和区安监局等4个职能部门、部分街道、社区负责人以及6家生产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全面掌握实情。二是审议中提高质量。注重发挥常委会整体效能开展监督,在常委会会议召开七日前将需审议的专项工作报告送达常委会组成人员,以便有充足时间熟悉审议事项,做好发言准备。会上组成人员围绕议题充分发表审议意见,力争把议题议深、问题找准、建议提实。对每个议题的审议意见认真归纳整理,以审议意见书的形式送达“一府两院”办理。三是审议后跟踪问效。要求“一府两院”两个月内向常委会提交书面处理情况报告,相关工作委跟踪督促承办单位落实审议意见,确保办理效果。同时通过白下人大网站等渠道,及时将专项工作报告、审议意见书以及处理情况报告向人大代表通报,向社会公布,使常委会监督工作和“一府两院”相关工作置于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监督之下。
3、增强监督效果,惠及民生。人大监督是代表人民的监督,白下区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不做表面文章,不走过场,坚持跟踪问效,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一是深入视察调研,直到问题解决。常委会围绕城区经济适用房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惠民医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学校改造、体育健民设施等工作进行视察,并根据视察中发现的情况提出了 意见和建议,有效促进了相关工作的开展。老旧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是常委会一直关注的民生难点,结合全市推行物业管理改革,白下区人大常委会实地考察了街道“两站一中心”工作开展情况和部分老旧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实施情况,听取审议区政府专项工作报告,从加强宣传引导、完善体制机制、打牢软硬基础、顺应市场规律四个方面提出了积极建议,推动全区物业管理改革的顺利开展,不断改善老旧住宅小区居民的居住环境。二是主动沟通协调,共同解决问题。跟踪监督离不开与“一府两院”及职能部门间的协调与沟通,区人大常委会抓住审议意见办理的时间节点,将被动听取汇报转变为主动沟通协调,及时了解“一府两院”在整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矛盾,并通过座谈会、联席会等方式帮助协调,做到了在监督工作中互相配合和支持。常委会在审议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改革工作情况时,针对区政府在后续整改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专门向市人大提出建议,得到市人大的关心和重视,并建议和督促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尽快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改革的各项配套政策,建立分级投入的补偿机制,有效推进了我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改革工作。三是提高监督效果,直到群众满意。人大监督是否提高了实效,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近年来,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非常关注。为推进教育布局调整和资源优化整合,白下区人大常委会每年都组织一次检查、视察和调研,提出意见和建议。白下区政府积极筹划启动教育联盟工程,2011年1月,火瓦巷小学挂牌为游府西街小学分校、马府街小学挂牌为五老村小学分校、汉中门小学挂牌为石鼓路小学分校,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放大,群众的满意度大幅提高。
三、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近年来,白下区人大常委会坚持发挥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紧紧围绕强化代表培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加强载体建设,为代表履职提供服务,重视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理力度,较好地发挥了代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作用。
1、完善保障机制,提升能力水平。白下区人大坚持每年举办区人大代表培训会,学习代表法和有关政策规定,对代表提出议案和建议进行指导,交流代表履职经验;编印《人大知识问答》书册,发给全体代表,打牢履职基础。同时,积极拓宽民主渠道,为代表有效参与和深入了解常委会工作创设多种途径,搭建更多平台,更好地保障代表的知情知政权,丰富代表依法履职、行使权利的载体。发挥人大网站作用,与手机短信平台相结合,将常委会和“一府两院”工作更加充分、及时地通报给代表,保障代表知情知政。采取代表自主选择与常委会邀请相结合的方式,请区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专门征求代表意见建议,交“一府两院”研究处理。结合专业特长邀请代表参加常委会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进一步扩大了代表参与常委会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人代会前都组织代表对全区重点建设项目、重大民生工程进行集中视察,为代表审议大会各项议题,提出高质量议案建议作 好保障。
2、创新活动载体,反映民生诉求。为进一步密切人大代表和选民的联系,充分发挥代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积极作用,白下区人大常委会积极组织开展“人大代表在选区”主题活动。组织代表在选区宣讲“十二五”规划纲要,用共同愿景凝心聚力,全力推动“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实施;组织代表在选区走访选民和驻区单位,广泛了解社情民意;组织代表在选区接待选民,反映选民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组织代表在选区向选民述职,主动接受选民监督;组织代表在选区办实事、办好事,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推动活动深入开展,白下区人大常委会把“人大代表在选区”活动与“一个载体、两项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与发挥代表作用与关注民生结合起来,把集体组织和代表自觉开展活动结合起来,取得良好效果。石鼓路小学程洁代表、5中张志超代表深入选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并为学生冲刺高考免费辅导;省中医院史人杰代表到选区义务开展专题健康知识讲座。南京中宁机电吴艰代表在征求选民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加快范家塘地区老城改造的建议”,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并给予了答复,群众的心声能及时上达政府有关部门,选民很满意。房产经营公司王建华代表为困难群众免费修理房屋,银都集团张杰代表为2名下岗居民安排工作。孙帼强代表从“金翼181孙帼强帮困基金”中拿出4000元,为10户困难党员家庭送上了慰问金。泰誓工贸何烈胜、市博物馆宋燕、南京药业唐建中等代表大力开展社会公 益事业和扶贫帮困等捐助活动,赢得选区和选民高度赞誉。
3、加大督办力度,解决民生难题。白下区人大常委会对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高度重视,加强与政府主要领导的沟通协调,建立了人大与政府办理代表方案工作程序,确保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紧密衔接。区人大建立了领导重点督办、人代联委统筹督办、各工作委分工督办、代表参与督办的工作机制,及时掌握办理进度,推动办理工作有效落实,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2011年1月,诸绍林代表提出的《关于解决已售公房季节性维修及消排险费用的建议》,在区人大常委会领导督办下,区财政局结合白下区公房售房款项管理情况,商讨明确售房款专户收缴、核算和使用的办法,并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设立专项维修基金,制定操作细则,保证了费用落实到位。马智代表提出的《关于尽快维修瑞金新村社区健身器材的建议》、周丽代表提出的《关于增设市民卡副卡业务办理点的建议》、虞露露代表提出的《关于在苜蓿园大街、紫金路交叉路口设立行人过街信号灯的建议》,区体育局、人社局、交警二大队都积极采纳,并予以解决。
第五篇:强化服务 改善民生
强化服务 改善民生 努力开创社会事业发展新局面
——在全区社会事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决定今天召开全区社会事业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贯彻县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落实县“两会”工作任务,总结2011年高新区社会事业工作,研究部署2012年社会事业各项工作任务。会议结束前,县政府翁县长、高新区徐主任将对社会事业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肯成成绩,正视不足,增强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的信心 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单位、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高新区社会事业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
教育事业固本培基。2011年,我镇义务教育各项指标圆满达标。全面组建了家长学校,形成了立体式的育人网络。创成“乡村学校少年宫”,对教学设施进行有效整合。培训劳动力605人,转移就业493人,全面超额完成县下任务。
卫生安全不断发展。巩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成果,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8.46%,全部实行计算机管理;开展各类惠民医疗活动,为儿童、孕妇、老人提供健康指导和贴心服务。全面建立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监督站,加大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监管力度,安全发展环境明显改观。
保障体系日趋完善。积极开展“一助一”扶优活动,全镇102名对象受到帮扶;组织全镇的800多名重点优抚对象进行免费体检,为64名“三老”优抚对象发放护理器械;通过了国家民政部组织的全国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验收;全镇58个农村社区全部完成农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实现“一委一居一站”的服务管理模式,新注册24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实现了城乡居家养老服务站的登记注册全覆盖,其中永安居家养老服务站被命名为“省级示范居家养老服务站”。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感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镇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高新区社会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及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全社会对社会事业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尤其是多元化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三是街道之间,尤其是条块之间在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和服务社会事业发展上配合不够,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找出症结、研究措施、认真解决。
二、高点定位,明确目标,狠抓社会事业各项任务的落实 2012年我县社会事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教育、卫生、文化、计生等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切入点,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均衡发展;以改善民生为着力点,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以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为落脚点,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社会事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科学跨越发展、创新开放发展、均衡互动发展,不断提高改善人民生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一)扎实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一是狠抓节育、核查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以节育清理为重点的专项活动,采取有效措施,强化追补,切实提高到位率。坚决杜绝假查、替查现象,对不认真核实或有意造假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育龄群众出具假证明和替查的列入今后必须回户籍地核查的重点对象。
二是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要加强重点企业和出租房等流动人口聚集地的登记和管理,集中开展流动人口清查、登记、信息录入等专项活动,坚决杜绝因工作不到位造成的政策外生育。积极探索建立区域协作点,努力实现双向管理。把未婚大龄青年作为流出人口重点管理对象,严格落实相关街道、村责任人的跟踪管理责任,防止暗婚暗育。
三是加强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力度。狠抓高收入人群违法生育高额征收社会抚养费,对有条件但拒不缴纳社会抚养费的坚决采取强制执行。切实以抚养费的征收,促进群众自觉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推进计划生育水平稳步提高。
四是深化计生指导考核工作。继续抓好基层常规性基础工作,抓紧抓实“两查”、避孕节育措施、孕情监测、宣传访视、村级计生例会、信息台帐等计生经常性工作。要建立业务工作日常考核机制,定期和不定期的开展检查和考核,促进基层抓好人口计生业务工作。要加强挂钩指导督查,切实抓好人口大村和计生薄弱村的后进转化工作,抓紧常规工作不放松。坚持计生日清月洁,持之以恒抓好出生人口漏报清理工作,摸情底子,不断夯实计生基层基础。
(二)扎实推进民政工作 一是加强“五保”工作。2012年各街道办、村(居)民委员会要继续高度重视“五保”工作,坚持属地管理原则,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散居五保的管理工作,新增人员要签订监护协议,确保四个到位,即:管理人员到位、管理责任到位、监护人到位、监护责任到位。要重点抓好海北福利中心整合扩建工程和仁桥敬老院西扩工程,保证工程质量进度,争取人员早日入户。要确保五保经费专款专用,严禁挪用或移作他用。
二是加强优抚工作。继续开展“双拥六进”基层活动和“一助一”挂钩扶助活动。每个机关部门及企业至少要帮助一至两名困难重点优抚对象,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此外,要动员干群支持三峡移民共同致富,使他们的心系海安、扎根海安。
三是加强社会管理。加强村(居)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挥村(居)自治功能,坚持村务公开、民主议事制度,让居民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全面提升社区功能,大力发展社区服务。鼓励和引导科技、文化、教育、劳动卫生、法律等服务进社区,新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体制,确保完成县下达的新型社区管理创新任务。
四是加强殡改工作。要继续做好殡改长效管理工作,确保无骨灰装棺重葬,无坟头和乱抛洒纸钱现象。要动员群众将死者骨灰存葬到陵墓集中点,同时要继续抓好陵墓集中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将福海园建成“环境优静、管理规范、文明时尚”的公益性、陵园式公墓。
(三)扎实推进医疗卫生工作
一是强化体制建设。根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精神,进一步建立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实行全员竞争上岗,岗位聘任制,岗位绩效工资制,做好编外用人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努力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加强基本用药管理,确保基本用药到位。认真落实生产安全及医疗安全,实行医疗纠纷责任追究制,承担辖区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主体责任,按序时和要求完成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卫生局领导下全面推行社区卫生服务站基础建设、人员、业务、药械、财务和绩效考核等“六统一”管理,加快社区卫生管理体制创新,积极推进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加强实施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药物制度,重视绩效优先,优化考核机制。
二是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城区服务建设,力争曙光社区卫生服务站实现标准化改造,认真完成县卫生局监督所大楼建设任务和病房楼环境改造任务。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医疗护理、医技质量。不断充实村级妇幼人员,确保每村配备一名女乡村医生,要加强村级妇幼卫生工作的培训与指导,提高乡村医生特别是新上岗人员的服务能力。
三是强化应急管理。建立卫生应急网络体系,制定工作预案。强化监测预警,定期开展传染病疫情、中毒事件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大力开展卫生应急大练兵活动,以卫生应急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和应急为内容,全面提升辖区突发事件应急反应和处臵能力。
四是加强卫生防疫。要继续加强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任务分解与工作督查,重点督导健康档案和慢性病档案的管理,精神病人的管理以及健康教育和妇幼保健工作,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由相关人员按照相关要求开展专项督导。
(四)扎实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
一是严厉打击超范围使用添加剂、制售过期、假劣食品药品违法行为。按照食品药品专项整治方案要求,突出重点,认真抓好添加剂使用、“瘦肉精”、“地沟油”、“基本药物”、“特殊药品”等各项整治任务的落实,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超市、集贸市场、农村集市以及城乡结合部监督检查力度,曙光一批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达不到国家质量要求标准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联合执法部门查处一批违法犯罪单位和个人,严厉打击制售过期、假劣食品药品违法行为。
二是实施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加强学校、企事业单位食堂、餐饮业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大对学校、单位食堂改造的投入,加强食堂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单位食堂的日常监管和检查,督促单位食堂按照有关要求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集体食堂食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同时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定期和不定期地对餐饮业、学校周边的小饮食店、流动摊点等进行清理整顿和联合执法检查,不断巩固整治成果,使学校及学校周边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三是强化农家宴食品安全管理。督促农家宴举办者和民间厨师严格执行农家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提前48小时申报家宴信息,民间厨师需持证上岗,各街居建立食品从业人员信息档案资料台帐,并要求民间厨师每年至少到指定有关医疗机构进行一次预防性健康检查和参加一次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加大农家宴预防性检查的频次和力度,有效保障农村居民饮食安全。
四是认真开展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保化品专项整治。加强食品加工企业、小作坊及保健食品、化妆品、药品生产销售安全监管工作,对食品药品经营企业情况、各类证照、GSP认证情况、日常监管记分、违规违法情况等信息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全面掌握食品药品经营企业的基本情况。提高重点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指标水平,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制,把监管责任落到实处。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安全专项整治合力,做到不推诿、不扯皮、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五是建立药师在岗长效监管机制。按照《药师管理规定》加强药师在岗的日常监管,加大巡查和处罚力度,建立完善药师个人档案及信用体系建设,确保药师在岗监管取得新突破和新经验。
六是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要把宣传、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作为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推进药品安全创建的重要举措,围绕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手册和画栏、网站、专题宣传等形式,针对农村、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群体,广泛开展宣传,引导群众安全、科学、健康消费。要加强各相关部门间监管信息、检测信息、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进一步规范信息发布行为。要通过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理解、支持食品药品安全及药品安全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五)扎实推进教育工作
2012年,我镇的考试达成目标是:隆政初中、孙庄初中超全县总均分5分以上,仁桥初中超全县总均分3分以上,胡集初中达全县总均分及其以上。一档海中线达线数隆政初中5人,孙庄初中5人,仁桥初中3人,胡集初中2人。二档达线数:隆政初中4人,孙庄初中5人,仁桥初中4人,胡集初中3人。在县局对三年级、六年级学业水平测试中,明道小学、海师附小的语、数、英的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居全县前三名,其它小学的三科指标均要达县质量评估的指标要求,且各项指标要达到中上游,增幅有所提高。学年末毕业考试,明道、附小语数英三科合格率、优秀率列全县前三名,其它学校的语数英三科合格率、优秀率居全县中上游水平。
一是建立名师工作室。“强镇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我区将建立名师工作室,通过名师和学科骨干教师的传帮带活动,个人研修实践、集中专题研修、学术研讨、交流合作、教学成果展示等方式,促进教师在引领中、实践中锻炼成长,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高新区名师工作室每年特邀或聘请3—4名省内外特级教师来我区主持名师工作室的工作,每学期一个主题,每一个专题都有本镇的一批骨干力量参与,做到一个名师主持一个专题,带动一批骨干力量,促进全镇教师整体素质提升。每年预算20万元用于学习、交流、考察、培训、课题研究、专家授课、添臵书籍资料等。
二是开展校长会课活动。本拟考虑组织3—4名校、园长展示自己课堂教学的风采。班主任队伍建设不仅是加强和改进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也是树师表形象的关键所在。镇教管中心明确由教育工会和少先队大队总部,引导班主任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自己的课堂,热爱自己的学生,以“爱”为主线,认真做好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班主任论坛每学期举行一次,围绕师德建设、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艺术、家庭教育等专题各抒已见,论辩交流。区家长学校网站也将开辟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栏目,拓宽班主任交流空间。
三是组建海安镇“新课程改革研究中心”。其目的是:搭建一个平台,培养锻造骨干名师。成立区中心教研组,承担对新课程改革的研究、指导、培训、试师研究、交流资讯等项工作,切实发挥对新课程的研究、指导、培训以及服务的功能。高新区将花三年左右的时间,培养10-15名省、市享有盛誉的中青年骨干教师。
四是重视体艺工作。各校要营造育人氛围,打造书香校园,建立校园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等制度,严格在校学生一日不少于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制度,认真实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要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室,排解学生心理疑难,让学生生理、心理同步健康发展。
五是做大乡村少年宫。要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这一优质教育资源。培训内容要丰富多样,涵盖球类、乐器、舞蹈、劳技、棋艺、学科等,继续做强做大纵横数字特色课程,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六是做好校园综治工作。坚持不懈地做好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各校园要及时排查影响校园及周边治安的问题和隐患,掌握学校周边治安状况,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为学校师生营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继续加强“五防”建设,全面提升安全防范能力。各校园要严格执行每月七日的安全检查制度、隐患整改责任追究制度,隐患排查率和及时整改率100%。制定完备的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消防、疏散、应对突发侵害等演练,不断提高师生自我防范、保护和紧急避险能力,着力打造平安校园。
七是规范学校运作。着力推进学校维修工程、抗震加固、物品采购等建设项目规范化运作。加强各校园内控制度建设的指导和执行情况的监督,规范各校园收费行为,加大对乱收费的查处力度,实行乱收费考核一票否决。
(六)扎实推进城市管理工作
一是打造优良城市环境。全面、系统规划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高标准建设高新区形象展示区,打造绿色高新区、不夜高新区、现代高新区。
二是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针对个别群众在棚户区改造地段进行抢建等违法行为,要加强日常巡查,发现违规行为,及时制止,杜绝违法行为蔓延。同时,针对“五一”、“十一”假期违建抢建高发期,全队假期加班加点,加强巡查执法、防控力度,坚决制止违规群众投机取巧心理。
三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物业管理”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合理利用公共停车资源,鼓励科学规划、兴建停车场,保障全镇交通安全畅通。推进排水管道建设,改善城镇内涝现象。加强环境整治力度,突出交通道口、户外广告、施工工地等专项治理,提高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和应急处臵能力。强化第一责任主体意识,全力争创全国卫生城市,配合共创全国文明县城。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社会事业各项工作,时间紧、要求高,任务重。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目标一流,真抓实干,奋力开创全区社会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建设“大美海安”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区领导在高新区社会事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把全区社会事业相关部门集中起来召开会议,主要目的是想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刚才,就我区2011年社会事业工作作了客观总结,对2012年工作进行了详尽部署,讲得很具体,很到位。希望同志们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两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的责任感
加快科教文卫等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是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是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有力保障。当前,我区社会事业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始终坚持把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途径,不断增强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社会事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
二、加强领导,创新举措,着力强化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的保障性
发展社会事业是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针对社会事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狠抓措施落实,为社会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人才保障和政策、资金支持,确保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强化领导,明确目标。各级各部门要围绕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大局,强化“一把手”责任制。单位“一把手”要结合今年重点工作,带头谋划好高新区社会事业工作思路,明确具体任务和目标,切实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部署、有检查、有评估、有结果。
(二)锻造队伍,提升素质。社会事业系统人不少,但骨干人才还相对不多,尤其是骨干教师、骨干医生、文体人才显得比较匮乏。要强化学校、医院等部门的队伍建设,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导向,给懂业务、能干事的人更大的发展空间。强化在岗人员的教育培训,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要注重人才培育和引进,积极创造条件引进、招聘一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要通过思想教育、制度约束、评优树模、岗位目标责任考核等奖惩机制,营造健康有序、团结协作、充满活力、人尽其才、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激发创业的热情。
(三)形成合力,营造氛围。社会事业共同享有,更需共同建设。社会事业各部门要立足本职,以促进发展为已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统筹协调,整体联动。一是各级各部门要主动担负起社会事业的工作职责。今年社会事业项目比较多,民生工程任务比较重,各相关部门要在项目争取上多开绿灯,积极配合,千方百计把该争取到的项目争取到手,把已经争取到的项目落实好、实施好、建设好。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认真做好本地区、本部门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的各项工作,共同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二是要主动配合社会事业有关部门抓好工作。各部门、街道、村(居)要全力支持配合社会事业方面的民生工程、大项目建设,协同抓好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留守儿童教育、医疗秩序整顿、文化体育活动、科技服务等工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四)加强督查,保障落实。抓落实是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关键。各级各部门要努力做到工作责任到位,政策落实到位,资金投入到位,措施保证到位。各部门、街道、村(居)要根据上级部署,抓好责任分解,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完成任务。高新区社会事业局要根据社会事业各部门今年的工作目标任务及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认真分析研究各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督促、协调解决,通过督查,推进各项工作切实取得实效。
同志们,抓好社会事业工作,推动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和一流的工作业绩,全力推动我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为构建和谐宜居高机关报区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