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县村卫生室药品
大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县村卫生室药品“三统一”实施工作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有关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用药,有效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根据省、市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快全县村卫生室药品“三统一”实施工作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认识,全力做好药品“三统一”工作
在全县村卫生室推行以“统一采购,统一价格,统一配送”为主要内容的药品“三统一”工作,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保障群众基本用药,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具体措施,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要求高。各镇、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村卫生室推行药品“三统一”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强力推进药品“三统一”工作,确保按期实现全县所有村卫生室全部实行药品“三统一”管理。
二、落实任务,全面推进村卫生室药品“三统一”工作
1、认真落实财政补偿资金。政府对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考核达标的村卫生室给予补助,2011年每个村卫生室补助标准不低于1万元。从2012年开始,政府按照平均每个乡村医生每年补助1万元的标准采取绩效考核的办法进行补助。县卫生局要建立和完善村卫生室绩效考核制度,明确考核内容和标准,绩效考核由镇卫生院具体组织实施,考核结果经县卫生局核查后,与药品零差率销售经费补助挂钩。
2、加强药品采购配送。村卫生室只能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统一”配送企业采购药品。配送企业将药品直接配送到镇卫生院,镇卫生院为村卫生室代购、储存、分发药品,村卫生室到镇卫生院领取药品。严禁村卫生室通过其他渠道采购药品。药品配送率2011年10月底前要达到80%以上,年底前达到90%以上。
3、加强药品使用管理。村卫生室必须合理配备、全部使用基本药物(含国家基本药物和陕西省增补药物),禁止使用非目录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村卫生室要对基本药物价格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三、明确责任,确保药品“三统一”工作顺利实施
各镇政府、各相关部门要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夯实责任,确保各项政策规定落到实处。县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三统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全县药品“三统一”工作的组织领导,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抓好工作落实;各镇政府要将药品“三统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组建相应机构,协调配合药品“三统一”政策规定的落实,及时掌握广大群众和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思想动态,积极化解工作过程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药品“三统一”工作顺利实施;各镇卫生院要按照省、市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有关要求,全面实施镇村一体化管理,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充分发挥业务指导和管理职能。在做好村卫生室药品代购、储存、发放、统计等管理工作的同时,加大对村卫生室药品采购、储存、销售、建账等环节的指导和监管,规范开展绩效考核工作。要加强对乡村医生合理用药的培训,提高村卫生室安全用药水平;村卫生室要确实履行职责,公布县药品“三统一”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纪检监察部门举报投诉电话,自觉接受监督,认真贯彻药品“三统一”政策,全面实现村卫生室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三统一”工作在我县村卫生室全面落实。
四、实行货款集中结算,实现“三统一”药品货款集中支付
县卫生局设立药品采购与结算管理中心及“三统一”药款结算专户,将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全部纳入统一结算范围,对采购资金进行统一归集和统一支付。财政局要安排足额周转资金用于药品货款垫付、药品采购与结算管理中心人员工资及工作经费;编制部门要积极落实药品采购与结算管理中心人员编制;相关部门要加强药品采购与结算管理中心的监管,确保“三统一”药品采购结算工作安全、规范、有效运行。11月1日起,全县启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统一结算。
五、加大宣传,营造实施药品“三统一”工作良好氛围
各镇、各相关部门要采取各种形式,大力宣传药品“三统一”工作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工作成效,营造全社会支持和参与药品“三统一”工作的浓厚氛围和良好环境,确保药品“三统一”工作顺利推进。
六、加强督查,确保药品“三统一”各项政策规定落到实处
各有关部门要采取强力措施,加强对药品配送企业和村卫生室的监管,加大对各相关职能部门及落实部门履行职责情况的检查。对在村卫生室推行药品“三统一”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要按照《陕西省药品集中采购“三统一”工作违规行为处理及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严肃查处。对领导不力,工作敷衍塞责,影响药品“三统一”政策规定的人和事,要依法依纪严格责任追究。要定期对村卫生室实施药品“三统一”情况全面督查,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注意推广典型经验,促进药品“三统一”工作在我县村卫生室平稳、健康推进。
二〇一一年十月九日
第二篇:邢台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城中村
邢台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城中村、旧城区和危旧房改造的意见(试行)
政字〔2008〕19号
为了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城镇建设“每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改善城市容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促进中心城市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就加快城中村、旧城区和危旧房改造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关于城中村改造
(一)加快编制改造规划
1.城中村改造规划由村委会(含村改居)委托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区、县政府(管委会,下同)负责组织,列入下改造计划的城中村必须在上年底前完成规划编制。
2.城中村改造规划要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统筹考虑村民安置、经济发展和区域城市功能等因素,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对适于合村并建或集中改造的相邻城中村和老城区,按照优化整合原则,统一编制规划。
3.城中村改造规划,经市规划部门审定后实施。对违反改造规划,未按规划实施的单位和个人,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处罚。
4.正在实施改造的城中村继续按原批准的规划执行。在实施改造过程中,如确需变更城中村改造规划时,须按原程序报批。城中村改造规划批准后两年未实施的,须重新编制报批。城中村改造规划未经批准,不得实施。
5.在城中村改造规划确定范围内,市规划局不再审批其它建设项目。城中村规划改造范围内的所有产权单位,无论隶属关系,应服从该城中村改造规划。
6.城中村改造范围(即京珠高速公路以西、南水北调总干渠以东、规划北外环以南、南外环以北的范围内)以外,2000米以内城市周边的村庄,一律停止单村改造。提倡多村合并改造,并纳入城中村改造计划管理。对擅自改造的村庄,由区、县政府负责查处,并追究乡村领导及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强化计划管理
城中村改造要突出重点,实行计划管理。计划安排要坚持“四个围绕”和“四个优先”,即:围绕城市功能的完善、围绕中心城市的环境改善、围绕城建重点工程的实施、围绕主干路网建设;优先改造阻街阻路的村庄、优先改造主干道两侧的村庄、优先改造已经开始又具备改造条件的村庄、优先改造区片整体开发的村庄。城中村改造计划由市规划部门商区、县政府制定,报“三改”领导小组审定后,由区、县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三)采取合理改造方式
村委会(含村改居)或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城中村改造的主体。城中村改造在充分尊重广大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应根据本村的实际,可采用村集体实施改造、村集体融资联合改造、开发商独立改造、政府整合改造等多种方式。可以一次性改造建设,也可以分步实施改造建设。与老城区相连的可以和周边城区进行连片改造。
(四)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1.城中村改造范围和用地规模由市规划部门商市国土部门在批准的城中村改造规划中界定。城中村改造范围和用地规模以合法用地手续为基础,原则上不突破村庄建成区范围和用地规模。根据整体规划,城中村用地可通过土地等量置换整合改造。
城市道路、绿地等公共设施占用城中村用地的,原则上通过提高容积率的办法解决,一般不再安排补偿占地。
2.城中村改造用地纳入全市用地计划。城中村用地范围内有合法手续的用地部分,按程序征收为国有建设用地;城中村改造范围内非建设用地和整合置换用地部分,分按计划安排用地指标。由村委会以净地交由国土部门依法进行征收,纳入储备。原则上城中村改造范围内的非建设用地土地出让净收益的70%返回给村委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剩余的30%作为全市城中村改造调剂基金,由市政府统一调剂使用。置
换出的土地,由市政府依法征收,纳入储备。
3.城中村改造范围内村民住宅安置用地和解决村民长期生计用地(商业用地),应在改造规划中确定,以划拨方式供地。一般应安排在城中村合法用地范围内;整理出来的可开发用地以公开出让方式供地。村民住宅安置用地,按照村委会通过拆迁安置补偿的办法测算。人均安置面积不超过50平方米,人均占地面积不超过45平方米。解决村民长期生计的商业用地,在符合城市规划的前提下,人均商业面积控制在5-15平方米。沿主次干道摆放商业的,按《邢台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执行。
按照规划部门批准的修建性详规,城中村改造的容积率一般掌握在1.7,鼓励建设单位节约利用土地,建设高层建筑,在控规允许范围内适当提高容积率。具体办法由市国土、规划部门制定并实施。
4.鼓励村委会通过竞争方式选择有实力的土地开发单位整体实施城中村改造。土地整体开发可实行利益承诺制,由村委会与开发单位签定协议,土地开发单位未竞得土地使用权时,承诺的利益可以纳入拆迁成本。
5.城中村在原址上分期分批实施改造的,可一次性办理完土地征转手续,根据改造进度可以分批办理供地手续。
(五)妥善处理拆迁安置
1.城中村改造拆迁安置实行“一村一案”。拆迁安置方案由区、县政府指导城中村改造实施单位制定,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经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全体大会或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经区、县政府审查同意后,附带村民户口册报市“三改”办公室备案后实施。
2.实施城中村改造,应当按照旧村整体拆除,优先建设安置住宅的原则进行,确保被拆迁人及早入住。旧村未拆除的,回迁安置住宅未建设的,其他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城中村改造拆迁安置应在区、县政府组织、监督下实施。
3.城中村改造项目中,公开出让土地上所建住房,规划、建设部门在审核户型设计时要强制安排一批30-60平方米的小户型住房,建设规模在制定城中村改造计划时,由房管部门根据市场需求确定。
4.对按规定给予补偿或安置后,仍难以支付差价款的困难村民,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城中村改造实施单位依照有关规定给予照顾解决。
5.未经依法批准,没有取得合法手续私自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按照违法建筑处理,不予补偿。
(六)实行政策支持
1.城中村改造除划拨的住宅和商业用地外,剩余部分由村委会以净地方式委托国土部门公开出让,成交价扣除国家规定规费和城中村改造调剂基金后,3%留给区、县政府用于组织城中村改造工作,剩余的97%返还村委会,用于村民安置、社会保障和公益事业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2.城中村改造中用于安置村民的新建住宅和解决村民长期生计的商业、服务及办公设施,免收旧区改造费、市政设施配套费、绿化补偿费、土地管理费、房屋交易管理费、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道路占用费、垃圾清运费、原房屋建筑面积的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等市级行政事业性收费,不得征收建校费。对于公开出让部分上述费用,由获取土地使用权的开发单位全额上缴,然后由市财政部门按照“收支两条线”方式进行列支,全部返还给村委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用于村民安置、生活保障、公益设施建设。
3.城中村改造中通过划拨供地用于安置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新建住宅、非住宅可按规定申请登记、核发房屋所有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上市交易须补交土地出让金。
公开出让土地上所建项目按照有关规定缴费,依法进行权属登记、核发房屋所有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
二、关于旧城区改造
根据国家新的政策,对我市去年出台的《邢台市旧城改造暂行办法》(邢政〔2007〕32号)进行部分调整和补充。
(一)旧城区改造项目由区、县政府申报,市规划部门审核,市政府“三改”领导小组批准。
(二)旧城改造由区、县政府通过竞争方式选择有实力的土地开发单位整体实施。土地开发可实行利益承诺制,由区、县政府与开发单位签定协议。土地开发单位未竞得土地使用权时,承诺的利益可纳入拆
迁成本。
(三)旧城区改造的土地供地以净地方式出让,不再进行毛地出让。土地出让方式必须采用招拍挂方式,并附有市规划部门出具的规划条件。
(四)实施旧城拆迁前,应将拆迁补偿方案及被拆房屋所有权证书的复印件集中上报市“三改”领导小组备案,作为新建房屋在登记时享受优惠政策的依据。所有权证正本待拆迁完成后,由区、县政府集中上报市“三改”领导小组备案。
(五)旧城改造的土地出让总成交款,扣除国家规定的规费外,7%作为市旧城改造调剂基金,3%用于区、县政府组织旧城改造工作,其余部分由市财政部门按照“收支两条线”方式进行列支,返还区、县政府,再由区、县政府返还给土地开发单位;旧城改造项目中的市政设施配套费、绿化补偿费、土地管理费、新型墙体材料专项资金、道路占用费、垃圾清运费、原房屋建筑面积的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等市级行政事业性收费,先由获取土地使用权的开发单位按规定上缴,然后由市财政部门按照“收支两条线”方式进行列支,全额返还给区、县政府,再由区、县政府返还给土地开发单位。如果土地开发单位获取了土地使用权,可免缴上述费用,旧城改造项目不得征收建校费。
(六)解决好旧城改造中的回迁安置问题。旧城改造项目内的住户的回迁安置问题由属地政府负责,属地政府要做好土地一级开发阶段回迁需求和房地产开发阶段回迁供给的衔接工作。旧城改造地块土地公开出让方案由市国土部门商区、县政府制定,出让方案中要充分考虑回迁需求;旧城开发项目的户型设计要优先满足回迁户的需求,规划、建设部门在审核户型设计时要强制安排一批30-60平方米的小户型住房,建设规模由负责回迁安置的属地政府确定;旧城改造实施项目内的原住户符合享受经济适用住房或廉租住房政策的,优先享受相关政策。
三、关于危旧房改造
(一)实施范围。在城市建成区内未列入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范围内的住宅区,经鉴定为危房或建设年代较长、影响城市形象不雅建筑,且一般不在城市主干道两侧,10亩以下不能连片开发地块,可列入危旧房改造范围。
(二)组织形式。危旧房改造工作在市“三改”领导小组领导下,统一由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门组织实施。市住房保障部门要选择具有相应资质、实力较强、信誉良好的所属单位具体实施危旧房改造工作,必要时也可选择本部门以外的单位具体实施。
(三)办理程序
1.项目建设单位持如下材料向市住房保障部门提出改造申请。(1)规划意见;(2)国土意见;(3)改造申请书;(4)房屋及土地权属证明;(5)房屋鉴定报告;(6)房屋改造方案;(7)房屋改造合约或职代会决议。
2.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对项目建设单位提交的材料进行初审、核实和把关,条件成熟的,出具《危旧房改造初审意见》,并附相关材料报市政府“三改”领导小组审批。
3.经市政府“三改”领导小组批准同意后,项目建设单位按基本建设程序办理规划、土地、拆迁等手续。
(四)相关政策
1.危旧房改造项目拆迁补偿安置,实行以原址实物安置为主,货币补偿为辅的原则,安置办法和补偿标准参照《邢台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细则》执行。危旧房改造实施项目内的原住户符合享受经济适用住房或廉租住房政策的,优先享受相关政策。
拆迁公有房屋的,原则上应先将房屋出售给具有合法租赁手续的住户,出售时参照房改有关政策执行。
2.改造时未使用的房屋维修资金,直接转化为改造后安置的房屋维修资金。
3.危旧房改造项目以建设普通商品住房为主,按照国家普通商品房的规定设计和建设。
4.安置回迁户后剩余住房应强制安排一批30-60平方米的小户型住房。建设规模在年初由房管部门根据市场需求确定。
5.在符合城市规划条件下,土地性质是划拨或出让住宅建设用地的,由国土部门编制出让方案,经市政府批准后,按照协议出让方式供给原土地使用单位,由原土地使用单位补缴土地出让金后,办理土地使
用证。
6.对原拆原建的单体或非常零星的危旧房屋,必须实施改造的,但项目自身又无能力给予补偿,给予政策倾斜,所缴纳的土地出让金经市政府批准后,由市财政部门拨付到市住房保障部门,由市住房保障部门全部返还给土地出让金缴纳者。多建的住房由市住房保障部门全部销售给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对象。
7.危旧房改造项目免收旧区改造费、市政设施配套费、绿化补偿费、土地管理费、房屋交易管理费、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道路占用费、垃圾清运费、原房屋建筑面积的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等市级行政事业性收费,不得征收建校费。对被拆迁居民,按照国家和省城市危房拆迁管理政策取得的拆迁补偿款,免征个人所得税;对拆迁居民重新购置住房的,购房款中相当于拆迁补偿款的部分免征契税,对超出部分征收契税。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市政府成立“三改”(即城中村、旧城区和危旧房改造)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名单附后)。负责市区城中村、旧城区和危旧房改造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区、县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充实力量,落实经费和人员,每年向市“三改”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上报计划,经批准后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区、县政府的政绩考核内容。
(二)明确职责。市规划局负责“三改”工作的规划、编制工作;市国土局负责统筹“三改”工作的用地问题,负责土地指标的解决、土地的征转和供应;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负责危旧房改造项目的组织实施和房屋权属登记;区、县政府负责属地的城中村改造、旧城区改造的组织实施,负责拆迁安置和改造后村民的保障和就业工作,负责监督改造方案的实施。各责任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研究制定各个方面的工作细则和操作办法,工作程序,逐步规范“三改”中遇到的问题,使此项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的轨道。
(三)招商引资。精心筛选出一批“三改”项目,适时召开发布推介会,对城建项目的开发、建设、设计进行公开招投标,最大限度地招大商、引巨资,努力提高建设档次、水平和规模。
(四)提高效率。市“三改”办公室要加强组织、协调和督导,每季度对各区改造进展情况进行公示。市有关部门要站在加快推进城市建设的全局高度,简化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以最优质的服务、最高效的审批为“三改”项目快速推进提供便利,及时解决在规划、土地、拆迁安置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国土、规划、建设等部门要加大违法建设的查处力度。各区、县政府、办事处、居委会要切实负起责任,坚决遏制各类违法建设行为,保证“三改”工作规范、有序、和谐推进。
本意见由市“三改”办公室负责解释,原有规定和本意见不符的,以本意见为准,未重新规定的,按原规定执行。
二〇〇八年七月十日
第三篇:邢台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城中村
邢台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城中村、旧城区和危旧房改造的意见(试行)
(政字〔2008〕19号)
为了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城镇建设“每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改善城市容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促进中心城市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就加快城中村、旧城区和危旧房改造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关于城中村改造
(一)加快编制改造规划
1.城中村改造规划由村委会(含村改居)委托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区、县政府(管委会,下同)负责组织,列入下改造计划的城中村必须在上年底前完成规划编制。
2.城中村改造规划要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统筹考虑村民安置、经济发展和区域城市功能等因素,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对适于合村并建或集中改造的相邻城中村和老城区,按照优化整合原则,统一编制规划。
3.城中村改造规划,经市规划部门审定后实施。对违反改造规划,未按规划实施的单位和个人,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处罚。
4.正在实施改造的城中村继续按原批准的规划执行。在实施改造过程中,如确需变更城中村改造规划时,须按原程序报批。城中村改造规划批准后两年未实施的,须重新编制报批。城中村改造规划未经批准,不得实施。
5.在城中村改造规划确定范围内,市规划局不再审批其它建设项目。城中村规划改造范围内的所有产权单位,无论隶属关系,应服从该城中村改造规划。
6.城中村改造范围(即京珠高速公路以西、南水北调总干渠以东、规划北外环以南、南外环以北的范围内)以外,2000米以内城市周边的村庄,一律停止单村改造。提倡多村合并改造,并纳入城中村改造计划管理。对擅自改造的村庄,由区、县政府负责查处,并追究乡村领导及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强化计划管理
城中村改造要突出重点,实行计划管理。计划安排要坚持“四个围绕”和“四个优先”,即:围绕城市功能的完善、围绕中心城市的环境改善、围绕城建重点工程的实施、围绕主干路网建设;优先改造阻街阻路的村庄、优先改造主干道两侧的村庄、优先改造已经开始又具备改造条件的村庄、优先改造区片整体开发的村庄。城中村改造计划由市规划部门商区、县政府制定,报“三改”领导小组审定后,由区、县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三)采取合理改造方式
村委会(含村改居)或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城中村改造的主体。城中村改造在充分尊重广大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应根据本村的实际,可采用村集体实施改造、村集体融资联合改造、开发商独立改造、政府整合改造等多种方式。可以一次性改造建设,也可以分步实施改造建设。与老城区相连的可以和周边城区进行连片改造。
(四)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1.城中村改造范围和用地规模由市规划部门商市国土部门在批准的城中村改造规划中界定。城中村改造范围和用地规模以合法用地手续为基础,原则上不突破村庄建成区范围和用地规模。根据整体规划,城中村用地可通过土地等量置换整合改造。
城市道路、绿地等公共设施占用城中村用地的,原则上通过提高容积率的办法解决,一般不再安排补偿占地。
2.城中村改造用地纳入全市用地计划。城中村用地范围内有合法手续的用地部分,按程序征收为国有建设用地;城中村改造范围内非建设用地和整合置换用地部分,分按计划安排用地指标。由村委会以净地交由国土部门依法进行征收,纳入储备。原则上城中村改造范围内的非建设用地土地出让净收益的70%返回给村委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剩余的30%作为全市城中村改造调剂基金,由市政府统一调剂使用。置换出的土地,由市政府依法征收,纳入储备。
3.城中村改造范围内村民住宅安置用地和解决村民长期生计用地(商业用地),应在改造规划中确定,以划拨方式供地。一般应安排在城中村合法用地范围内;整理出来的可开发用地以公开出让方式供地。村民住宅安置用地,按照村委会通过拆迁安置补偿的办法测算。人均安置面积不超过50平方米,人均占地面积不超过45平方米。解决村民长期生计的商业用地,在符合城市规划的前提下,人均商业面积控制在5-15平方米。沿主次干道摆放商业的,按《邢台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执行。
按照规划部门批准的修建性详规,城中村改造的容积率一般掌握在1.7,鼓励建设单位节约利用土地,建设高层建筑,在控规允许范围内适当提高容积率。具体办法由市国土、规划部门制定并实施。
4.鼓励村委会通过竞争方式选择有实力的土地开发单位整体实施城中村改造。土地整体开发可实行利益承诺制,由村委会与开发单位签定协议,土地开发单位未竞得土地使用权时,承诺的利益可以纳入拆迁成本。
5.城中村在原址上分期分批实施改造的,可一次性办理完土地征转手续,根据改造进度可以分批办理供地手续。
(五)妥善处理拆迁安置
1.城中村改造拆迁安置实行“一村一案”。拆迁安置方案由区、县政府指导城中村改造实施单位制定,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经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全体大会或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经区、县政府审查同意后,附带村民户口册报市“三改”办公室备案后实施。
2.实施城中村改造,应当按照旧村整体拆除,优先建设安置住宅的原则进行,确保被拆迁人及早入住。旧村未拆除的,回迁安置住宅未建设的,其他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城中村改造拆迁安置应在区、县政府组织、监督下实施。
3.城中村改造项目中,公开出让土地上所建住房,规划、建设部门在审核户型设计时要强制安排一批30-60平方米的小户型住房,建设规模在制定城中村改造计划时,由房管部门根据市场需求确定。
4.对按规定给予补偿或安置后,仍难以支付差价款的困难村民,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城中村改造实施单位依照有关规定给予照顾解决。
5.未经依法批准,没有取得合法手续私自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按照违法建筑处理,不予补偿。
(六)实行政策支持
1.城中村改造除划拨的住宅和商业用地外,剩余部分由村委会以净地方式委托国土部门公开出让,成交价扣除国家规定规费和城中村改造调剂基金后,3%留给区、县政府用于组织城中村改造工作,剩余的97%返还村委会,用于村民安置、社会保障和公益事业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2.城中村改造中用于安置村民的新建住宅和解决村民长期生计的商业、服务及办公设施,免收旧区改造费、市政设施配套费、绿化补偿费、土地管理费、房屋交易管理费、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道路占用费、垃圾清运费、原房屋建筑面积的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等市级行政事业性收费,不得征收建校费。对于公开出让部分上述费用,由获取土地使用权的开发单位全额上缴,然后由市财政部门按照“收支两条线”方式进行列支,全部返还给村委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用于村民安置、生活保障、公益设施建设。
3.城中村改造中通过划拨供地用于安置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新建住宅、非住宅可按规定申请登记、核发房屋所有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上市交易须补交土地出让金。
公开出让土地上所建项目按照有关规定缴费,依法进行权属登记、核发房屋所有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
二、关于旧城区改造
根据国家新的政策,对我市去年出台的《邢台市旧城改造暂行办法》(邢政〔2007〕32号)进行部分调整和补充。
(一)旧城区改造项目由区、县政府申报,市规划部门审核,市政府“三改”领导小组批准。
(二)旧城改造由区、县政府通过竞争方式选择有实力的土地开发单位整体实施。土地开发可实行利益承诺制,由区、县政府与开发单位签定协议。土地开发单位未竞得土地使用权时,承诺的利益可纳入拆迁成本。
(三)旧城区改造的土地供地以净地方式出让,不再进行毛地出让。土地出让方式必须采用招拍挂方式,并附有市规划部门出具的规划条件。
(四)实施旧城拆迁前,应将拆迁补偿方案及被拆房屋所有权证书的复印件集中上报市“三改”领导小组备案,作为新建房屋在登记时享受优惠政策的依据。所有权证正本待拆迁完成后,由区、县政府集中上报市“三改”领导小组备案。
(五)旧城改造的土地出让总成交款,扣除国家规定的规费外,7%作为市旧城改造调剂基金,3%用于区、县政府组织旧城改造工作,其余部分由市财政部门按照“收支两条线”方式进行列支,返还区、县政府,再由区、县政府返还给土地开发单位;旧城改造项目中的市政设施配套费、绿化补偿费、土地管理费、新型墙体材料专项资金、道路占用费、垃圾清运费、原房屋建筑面积的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等市级行政事业性收费,先由获取土地使用权的开发单位按规定上缴,然后由市财政部门按照“收支两条线”方式进行列支,全额返还给区、县政府,再由区、县政府返还给土地开发单位。如果土地开发单位获取了土地使用权,可免缴上述费用,旧城改造项目不得征收建校费。
(六)解决好旧城改造中的回迁安置问题。旧城改造项目内的住户的回迁安置问题由属地政府负责,属地政府要做好土地一级开发阶段回迁需求和房地产开发阶段回迁供给的衔接工作。旧城改造地块土地公开出让方案由市国土部门商区、县政府制定,出让方案中要充分考虑回迁需求;旧城开发项目的户型设计要优先满足回迁户的需求,规划、建设部门在审核户型设计时要强制安排一批30-60平方米的小户型住房,建设规模由负责回迁安置的属地政府确定;旧城改造实施项目内的原住户符合享受经济适用住房或廉租住房政策的,优先享受相关政策。
三、关于危旧房改造
(一)实施范围。在城市建成区内未列入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范围内的住宅区,经鉴定为危房或建设年代较长、影响城市形象不雅建筑,且一般不在城市主干道两侧,10亩以下不能连片开发地块,可列入危旧房改造范围。
(二)组织形式。危旧房改造工作在市“三改”领导小组领导下,统一由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门组织实施。市住房保障部门要选择具有相应资质、实力较强、信誉良好的所属单位具体实施危旧房改造工作,必要时也可选择本部门以外的单位具体实施。
(三)办理程序
1.项目建设单位持如下材料向市住房保障部门提出改造申请。(1)规划意见;(2)国土意见;(3)改造申请书;(4)房屋及土地权属证明;(5)房屋鉴定报告;(6)房屋改造方案;(7)房屋改造合约或职代会决议。
2.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对项目建设单位提交的材料进行初审、核实和把关,条件成熟的,出具《危旧房改造初审意见》,并附相关材料报市政府“三改”领导小组审批。
3.经市政府“三改”领导小组批准同意后,项目建设单位按基本建设程序办理规划、土地、拆迁等手续。
(四)相关政策
1.危旧房改造项目拆迁补偿安置,实行以原址实物安置为主,货币补偿为辅的原则,安置办法和补偿标准参照《邢台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细则》执行。危旧房改造实施项目内的原住户符合享受经济适用住房或廉租住房政策的,优先享受相关政策。
拆迁公有房屋的,原则上应先将房屋出售给具有合法租赁手续的住户,出售时参照房改有关政策执行。
2.改造时未使用的房屋维修资金,直接转化为改造后安置的房屋维修资金。
3.危旧房改造项目以建设普通商品住房为主,按照国家普通商品房的规定设计和建设。
4.安置回迁户后剩余住房应强制安排一批30-60平方米的小户型住房。建设规模在年初由房管部门根据市场需求确定。
5.在符合城市规划条件下,土地性质是划拨或出让住宅建设用地的,由国土部门编制出让方案,经市政府批准后,按照协议出让方式供给原土地使用单位,由原土地使用单位补缴土地出让金后,办理土地使用证。
6.对原拆原建的单体或非常零星的危旧房屋,必须实施改造的,但项目自身又无能力给
予补偿,给予政策倾斜,所缴纳的土地出让金经市政府批准后,由市财政部门拨付到市住房保障部门,由市住房保障部门全部返还给土地出让金缴纳者。多建的住房由市住房保障部门全部销售给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对象。
7.危旧房改造项目免收旧区改造费、市政设施配套费、绿化补偿费、土地管理费、房屋交易管理费、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道路占用费、垃圾清运费、原房屋建筑面积的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等市级行政事业性收费,不得征收建校费。对被拆迁居民,按照国家和省城市危房拆迁管理政策取得的拆迁补偿款,免征个人所得税;对拆迁居民重新购置住房的,购房款中相当于拆迁补偿款的部分免征契税,对超出部分征收契税。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市政府成立“三改”(即城中村、旧城区和危旧房改造)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名单附后)。负责市区城中村、旧城区和危旧房改造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区、县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充实力量,落实经费和人员,每年向市“三改”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上报计划,经批准后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区、县政府的政绩考核内容。
(二)明确职责。市规划局负责“三改”工作的规划、编制工作;市国土局负责统筹“三改”工作的用地问题,负责土地指标的解决、土地的征转和供应;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负责危旧房改造项目的组织实施和房屋权属登记;区、县政府负责属地的城中村改造、旧城区改造的组织实施,负责拆迁安置和改造后村民的保障和就业工作,负责监督改造方案的实施。各责任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研究制定各个方面的工作细则和操作办法,工作程序,逐步规范“三改”中遇到的问题,使此项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的轨道。
(三)招商引资。精心筛选出一批“三改”项目,适时召开发布推介会,对城建项目的开发、建设、设计进行公开招投标,最大限度地招大商、引巨资,努力提高建设档次、水平和规模。
(四)提高效率。市“三改”办公室要加强组织、协调和督导,每季度对各区改造进展情况进行公示。市有关部门要站在加快推进城市建设的全局高度,简化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以最优质的服务、最高效的审批为“三改”项目快速推进提供便利,及时解决在规划、土地、拆迁安置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国土、规划、建设等部门要加大违法建设的查处力度。各区、县政府、办事处、居委会要切实负起责任,坚决遏制各类违法建设行为,保证“三改”工作规范、有序、和谐推进。
本意见由市“三改”办公室负责解释,原有规定和本意见不符的,以本意见为准,未重新规定的,按原规定执行。
二〇〇八年七月十日
附件:
邢台市“三改”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戴占银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副组长:臧修臣 市城建领导小组组长助理、市拆违办主任
焦朝君 市政府办公室调研员、市城建办主任
成 员:郭星朝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城乡规划局局长
田留双 市建设局局长
张志峰 市城管局局长
李秋喜 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柳金钟 市环境保护局局长
徐兰军 市财政局局长
姜桂莲 市发改委主任
刘鸿志 市人防办主任
张 辉 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副局长
吕志成 桥东区区长
孙胜利 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顾鹏图 邢台县代县长
郭和平桥西区常务副区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焦朝君兼任。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审定“三改”方案和制定改造计划;调查研究“三改”工作,完善“三改”配套政策;指导、督导、协调、考核各区、各部门“三改”工作。
发布部门: 发布日期:2008年07月10日 实施日期:2008年07月10日
第四篇:小学卫生室药品管理制度
小学卫生室药品管理制度
一、人员与培训
1、卫生室保健老师应具有相应的专业水平,并要通过药检部门的专业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担任学校药品管理工作。
2、直接接触药品的工作人员,每年应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若患有精神病、传染病等可能污染药品疾病的人员,应及时调离工作岗位。
二、采购与验收
1、学校卫生室要有《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批发企业及药品经营商店采购药品,由教育局指定采购商店,并索取合法经营许可证的复印件妥善保管。
2、购进药品应做好质量验收,包括药品的内外包装、外观性状及合格证的检查。药品验收应做好验收记录,包括:供货单位、生产厂家、数量、到货日期、验收结论、验收人员签名等。验收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1年,但验收记录保存期不得少于2年。
三、陈列与储存
1、药品应有专橱存放,药橱应保持清洁卫生,防止人为污染药品。
2、药品与非药品、内服药与外用药、易串味药品与一般药品应分开存放。
3、药品应实行有效期管理,每季度进行检查,过期药品不得使用,并做好相应记录。
4、变质、过期或其他质量问题的不合格药品应单独存放,标示明显,定期上报药检局集中销毁,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四、药品使用
1、学校卫生室只能使用非处方乙类药品,应在规定的药品推荐清单内选用药品。
2、药品应按照“先进先用”、“近期先用”的原则使用,以防止药品过期失效。
发放药品要做好记录,包括:日期、班级、姓名、病因、药品名称、数量、经手人等项目。
第五篇: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建设与发展工作的意见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建设与发展工作的意见
*政办发„2011]71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管委会,县政府各部门:
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的“网底”,直接承担着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近年来,我县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队伍有了较快发展,村卫生室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乡村医生队伍素质明显提高,为保障农村扩大人民群众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当前我县村卫生室的建设与发展不够平衡,少数村卫生室建设仍然比较薄弱,基础设施落后,人员素质不高,服务不够规范,农民群众还不能得到方便、价格合理的卫生服务。为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建设与发展,规范乡村医生队伍管理,提高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31号)和省卫生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物价局《关于加强村卫生室建设与发展的意见》(鄂卫发„2011‟29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建设与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全县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目标,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政府主导、方便群众、功能实用、便于管理的原则,把加强村卫生室建设与发展作为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科学规划布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增强服务能力,保证我县农村居民获得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二)工作目标。到2012年,在保持村卫生室全覆盖的基础上,全县80%的村卫生室达到标准化水平,30%的乡村医生取得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乡(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率达到100%,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到2015年,所有的村卫生室要达到标准化水平,50%的乡村医生取得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乡(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内涵更加丰富,管理更加规范,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二、明确工作职责,科学合理设置村卫生室
(三)明确工作职责。村卫生室的主要职责是向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包括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乡(镇、办事处)卫生院(中心)的指导下,按照服务标准和规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建立农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等;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落实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按规定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和中毒事件,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使用适宜药物、适宜技术和中医药方法为农村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将超出诊治能力的患者及时转诊到镇(办事处)卫生院(中心)及以上医疗机构;受县卫生局委托填写统计报表,保管有关资料,开展健康教育和协助新农合筹资等工作。
(四)科学合理设置村卫生室。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综合考虑辖区服务人口、农民需求以及地理条件,按照方便群众和优化卫生资源设置的原则,合理设置村卫生室。原则上,每个行政村应有一所村卫生室,镇(办事处)卫生院(中心)所在地原则上不再设立村级卫生室。对人口较少、交通较为方便的行政村可合并设立村卫生室;服务人口超过3000人的,设立中心村卫生室。
村卫生室的设置应当由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单位或个人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湖北省医疗机构管理实施办法》有关规定申请,由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其法人代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加强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服务条件
(五)加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村卫生室的房屋建设和基本装备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原则上,中心村卫
生室面积为120-150㎡,一般村卫生室面积为80-100㎡,业务用房与生活用房严格分开,应设有独立的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健教室和药房,并做到分区合理,符合卫生学要求。要有与开展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相应的基本设备。村卫生室建设要实行统一设计、统一外观、统一标识、统一配置。
(六)加大对村卫生室建设的扶持。村卫生室建设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各乡(镇、办事处)要把村卫生室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村级活动场所建设规划中统筹考虑,并在房屋建设、设备购置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对村卫生室给予一定扶持。新建村卫生室的建设用地由村卫生室所在地村委会无偿提供。鼓励乡(镇、办事处)卫生院通过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方式建设村卫生室。暂不具备条件的地方,也可由政府、村集体、乡镇卫生院和乡村医生共同出资举办村卫生室。
(七)加强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要结合国家项目要求,以村卫生室信息化管理平台为基础,积极推进农民健康档案管理、新农合资金即时结算管理、医疗器械和基本药物供应使用、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绩效考核等重点工作的信息融合互通,着力提高村卫生室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四、合理配置乡村医生,不断提高乡村医生队伍素质
(八)合理配置乡村医生。应本着方便群众和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原则,制定乡村医生的配置标准。原则上,每1000名服务人口应有1名乡村医生。可以综合考虑乡村医生队伍现状、农村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以及地理交通条件等因素,以乡(镇、办事处)为单位,在乡(镇、办事处)范围内的各村卫生机构之间合理调配乡村医生。引入竞争机制,聘用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较高的人员到村卫生室工作。
(九)加强执业管理。按照《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有关规定,严格乡村医生的准入,加强执业管理和监督考核等工作。在村卫生室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合法执业资格。要切实加强乡村医生执业活动的监督管理,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控制医药费用,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要按照《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和《湖北省乡村医生考核实施细则》等规定开展乡村医生执业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乡村医生继续执业的依据。
(十)提高业务素质。从农村卫生和乡村医生的实际出发,合理制定乡村医生培养规划。认真组织实施乡村医生大、中专学历教育,促进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采取定向免费培养方式为村卫生室培养一批大专层次的医学类人才。积极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执业(助理)医师和医学院校大、中专毕业生到村卫生室工作。制定乡村医生培
训规划,采取临床进修、集中培训、城镇支农等多种方式,选派乡村医生到乡(镇、办事处)卫生院(中心)或县直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培训,选派县直医院或乡(镇、办事处)卫生院(中心)卫生技术人员到村卫生室带教,不断提高乡村医生临床使用技能水平。对到村卫生室工作的医学院校大、中专毕业生,优先纳入规范化培训。制定农村适宜卫生技术推广规划,依托农村卫生信息网络,大力开展乡村医生实用技能在线培训,促进适宜技术在农村基层规范、合理应用。
五、创新管理体制,严格绩效考核
(十一)积极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按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积极推进乡(镇、办事处)卫生院(中心)和村卫生室的一体化管理。合理划分乡(镇、办事处)卫生院(中心)和村卫生室的职责,明确乡村医生应承担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任务,一些劳务密集型的公共卫生项目主要安排给乡村医生承担。各乡(镇、办事处)卫生院(中心)要加强对乡村医生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加强对乡村医生执业活动的日常监管,规范医疗服务和用药行为。积极推行在村卫生室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
(十二)开展绩效考核。各乡(镇、办事处)卫生院(中心)要与村卫生室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并按照《村卫生室绩效考核参考指标(2011年版)》(卫办农卫发„2011‟34号)的要求,每年对村卫生室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要与
村卫生室相关财政补助挂钩,也应当作为表彰奖励及其负责人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对考核优秀、合格的村卫生室,按照规定拨付相关财政补助;对考核不合格的,要按照规定进行扣减。县卫生行政部门对镇级考核结果进行抽查复核。
六、完善补偿和收费政策,维护乡村医生合法权益
(十三)完善补偿和收费政策。在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工作中,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提供的门诊服务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根据其承担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和数量经考核后发放。对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村卫生室,要按照服务人口数量,采取专项补助的方式对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给予定额补偿,保证其合理执业收入。
(十四)逐步完善乡村医生养老保险政策。各相关部门要结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新农保)的推进,出台优惠政策,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参加新农保,对符合新农保待遇领取条件的乡村医生发放养老金。采取补助等多种形式,妥善解决好老年乡村医生的保障和生活困难问题。
(十五)切实维护乡村医生的合法权益。严禁以任何名义向乡村医生收取、摊派国家规定之外的费用,支持乡村医生依法执业,坚决打击非法行医,为乡村医生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对在农村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基本药物制度实
施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乡村医生在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医生享受同等待遇。
二○一一年*月**三日
主题词:卫生 村卫生室 意见
抄送:县委各部门,县人武部,预备役工兵团,各人民团体。 县人大办,县政协办,县法院,县检察院.**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11年*月**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