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农村金融机构员工职务犯罪与预防
浅谈农村金融机构员工职务犯罪及预防
兴化农村商业银行 周勤昌
近期,兴化农村金融机构查处了两起受贿违法案件。一是原兴化农行行长王某犯收贿罪,被判有期徒刑六年九个月;二是原兴化农行业务部总经理顾某犯受贿罪,判有期徒刑十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75000元。就犯罪成因及预防,笔者谈点浅见。
一、犯罪成因
1.追求时尚,极时行乐。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地位的建立,而引发了人员的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变化,诱发权利人投机心理、冒险心理和侥幸心理的增强,在追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同时,产生了权钱交易、人情交易的心理,从而不惜以职务、职权之便以身试法,满足自己的欲望。
2.“金钱”诱惑,丧失底线。有些金融机构干部和有权部门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工作关系,把银企关系混同人情关系,将手中的权力同人际交往混淆在一起,最终感情超越原则,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以至成了企业的“内线”。更有甚者“同企业穿一条裤子”,帮助企业对付银行,恶意套取银行资金,并从中捞取好处。其表现:一是个别员工把正当的银企关系逐步演变成伙伴关系;二是由伙伴关系逐步蜕化成利害关系。在利益的驱动下,步入腐败的泥潭。
3、监督制约,形同虚设。从以上收贿案件分析看,他们收贿的地点多数在办公室和家里,且多数是在重大节日,持续性和连续性,长时间不能被发现,反映出事后监督不细,岗位制约不严,自查、互查,检查流于形式,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或发现疑点后也没有深究。在金融系统各项业务管理中,特别是“敏感”部门岗位,在内控和防范上,对每个环节、每个步骤、每道关卡都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和措施,且规定的又细又全,可谓措施严密,责任分明。然而,在落实这些监管措施时不到位,有断档和错位现象,而来自上级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也存在形式主义的走过场,致使作案人在上级监督不到位、同级监督不了、下级监督无 1
效的情况下,在职务犯罪“自由王国”里,任意作为。这是对银行岗位监管失控而诱发职务犯罪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二、犯罪特点
1.职务犯罪项目多、时间久,受收礼品方式多。一是受收贿赂是农村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主要形式。从查处的案件来看,作案时间长,且大多是在农历过节的时机,其数额越来越大。以前是小商品和烟酒之类的,而现在涉案金额是几万元仍至几十万元。二是失职渎职,徇私舞弊。一些干部利用手中权限,为了徇私情、谋私利,伪造信贷材料、隐瞒真相、弄虚作假,从而加剧信贷风险,造成信贷资金损失。如上述行长利用基础建设、人事安排、确定企业授信、等级评定和办理企业贷款等方便为他人谋取私利,在2008年至2010年的3年间,曾33次收受礼券、礼卡、贵重物品、现金贿赂,计人民币245060元。
2.作案次数多,涉及人员多。这是农村金融机构员工职务犯罪的又一个显著特点。涉案人员一般都是在贷款审批授信、人事安排调动、银票敞口、物品采购、装潢招标过程中做文章,有些员工与借款人长期勾结,双方成了“朋友”,一些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借款人为了获取贷款,想方设法向个别领导和信贷人员贿赂,以答到借款目的。如上述业务部总经理,在任职期间,利用负责企业贷款的前期调查、贷款资金使用审批、贷后管理及对企业授信、评级、贷款分类等项目,为他人谋取利益。在2008年至2011年春节期间,非法收受25人的财物,合计人民币137000元。
3.法制观念淡薄,轻视犯罪诱因。在社会不良风气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下,对重点岗位和重点人员缺少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措施,银行员工,尤其是中、青年职工价值取向日趋复杂。如不把精力放在工作上,一门心思搞第二职业;进取心不强,沉溺于灯红酒绿的不正当娱乐中;缺乏吃苦创业精神,总想一夜暴富等。而与此相适应的学习教育、思想引导工作却相当软弱。很多单位,不敢理直气壮的讲大道理,不敢弘扬正气,不组织学习,纯粹用经济、行政手段实施管理,出现问题又不敢大胆处理,致使错误思想愈演愈烈,最终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铤而走险,走上犯罪道路。如某银行员工内退做生意,整天不思进取,沉溺于灯红酒绿之中,在一帮哥们的逐涌下,走上强奸之路。最终犯强奸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
三、职务犯罪的防范对策
1、预防目标之一,管人。培育一支素质的农村金融机构干部员工队伍,这是预防职务犯罪的关键。金融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都必须靠人来操作,每一个岗位的人员都负有重要的职责。岗位职责的重要性决定了金融业必须建设一支具有较高道德、职业素质和法律意识的员工队伍。一是严把进人用人关。要坚持德才兼备、用人唯贤的原则,聘用综合素质高的员工,把道德规范、作风正派、既懂业务、又会管理的员工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同时,合理调配人员,对重要岗位人员实行月度风险津贴和风险考核,对重要岗位人员定期强制交流。二是加强岗前培训。岗前培训不仅是提高干部员工操作技能和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强化干部员工按规章制度操作、按业务流程办事的意识和依法经营理念。三是开展经常性的法制教育和规章制度学习。不断地让干部员工了解法律、制度的具体内容,使干部员工对每一项业务、每一个操作环节和每一个流程的规定、要求、风险提示、处罚力度都明明白白,消除因不知法而犯法、不知规章而违规的盲区,逐步提高员工职业素质。同时采取以案示教、案例分析,在内部信息网上通报违纪违规人员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教育员工把铁规章、铁算盘、铁帐本视为银行的生命,把遵纪守法视为基本的道德底线,逐步帮助员工树立自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
2、预防目标之二,管规章。建立一套以防为主的内部控制机制,这是预防职务犯罪的根本。一是找准一线业务中存在薄弱环节和风险点,建章立制,有针对性地防范。通过建章立制,堵塞管理细节上、操作行为上存在的漏洞,搭起纵向横向环环相扣防范犯罪的篱笆墙,从客观上减少犯罪的可能性。对发生违规问题的单位,重点进行整顿,在规定的时限内,按照规定的程序实地整改,加强预防措施,达到举一反三的整改效果。二是强化员工遵守法律、遵守银行规章制度的意识。经过多年的法制建设,规章制度的不断完善,银行已经不缺少成文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从对银行职务犯罪内部原因来看,缺乏的是严格按法律和规章制度办事的意识和态度,使职务犯罪有机可乘。银行的各级管理人员要树立依法经营、按章办事的意识,又要有自觉维护规章制度和金融法规的严肃性。
3、预防目标之三,管监督。加强对金融机构基层单位经营秩序的监控,在依法制行上狠下功夫,这是预防职务犯罪的保障。在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难免的,只有加强监督才能减少和预防职务犯罪的问题。当前应着重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加大监管的力度,制止违规经营和相互间不正当竞争。要把经营活动统统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治行。要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认真检查,特别对管理混乱、案件频发的单位更要进行重点整顿,整顿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必须将各项经营活动严格限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二是发挥内控机制的作用,强化内部管理和监督。银行内部控制制度是商业银行为实现业务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而形成的一种自我调整、自我制约、自我控制的制衡机制,随着银行内部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银行系统内部的控制显得更为重要,特别是现代化科技手段在金融企业的广泛应用,内控制度也应与时俱进,与之相适应。三是及时正确的处理违法犯罪行为。对系统内部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早发现,早解决,依法加大查办员工职务犯罪的力度,充分发挥法律的震慑作用。对违法犯罪人员,要准确有力地给予打击,该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要移交司法机关处理,该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处理的要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处理,该除名的一定要除名,决不能姑息迁就,保持金融机构干部员工队伍的纯洁性。
2015年9月20日
第二篇: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现状及预防
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现状及预防
摘 要:金融职务犯罪素有“隐形犯罪”之称,其造成的物质损失的金额大大超过抢劫、杀人等犯罪形态所造成损失的总和。目前我国金融系统职务犯罪形势不容乐观,一系列案件曾出不穷,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作为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在预防、打击职务犯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有效遏制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发生,打击各种职务犯罪,我国应加强国际合作、完善立法,遏制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发生。
关键字:职务犯罪 现状 职务犯罪侦查 预防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国内金融企业发现迅速,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改革,也逐步展开,四大国有银行成功上市,地方性商业银行业纷纷引进战略投资者,北京银行、大连银行等地方性商业银行成功上市,在金融改革取得阶段性进展的同时,我国国内金融犯罪形势不容乐观,一些金融机构为谋求上市或高额利润,引发大量金融领域职务犯罪。作为我国法律的监督机关,检察机关在打击各种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此外检察机关还负有一项特别的职能----预防犯罪。目前在检察机关的内部机构设置中,也都设有犯罪预防部门,如何预防犯罪、特别是如何预防金融领域的犯罪,促进国内金融领域健康发展,也是我们这些年一直思考的问题。
一、目前金融领域犯罪的现状及特征
近日国内多家媒体报道:总部位于山东济南的齐鲁银行卷入伪造存款证实书等金融凭证的金融票据诈骗案,该案涉及案值50多亿元,坐落在山东省内的中国重汽等多家大型企业涉及该案,其中中国重汽集团下属的济南桥箱有限公司在伪造金融票证案涉案银行存款5亿元,该存款与伪造金融票证案有关联。随后齐鲁银行的多名高层被要求协助司法机关调查。在齐鲁银行票据诈骗案发生后,有报道称在由普华永道出具的《齐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09财务报表及审计报告》 中提到,齐鲁银行的第三方存款质押业务存在借款人营业收入与贷款规模不匹配、存款质押合法性等诸多问题。为此,《报告》注明了“保留意见”。“保留意见”问题直指该行的第三方存款质押业务。《报告》称:“贵行部分贷款及承兑汇票业务,由第三方共计48亿元人民币的存款作为质押。我们从独立渠道获取的上述业务借款人2008财务数据显示其营业收入与贷款规模不能匹配,且与贵行信贷业务系统中的信息存在较大不一致。”在普华永道的《报告》直指齐鲁银行部分承兑汇票存在造假问题。是否还有其他金融机构或企业卷入其中,还有待司法机关的进一步调查。
在此之前2001年中国银行广东分行开平支行三任行长余振东、许国俊、许超凡等人利用职务便利,通过金融票据等手段贪污、挪用公款4亿多美元,之后又爆出中国银行王雪冰涉嫌经济犯罪被“双规”。2003年中行副董事长刘金宝因涉嫌经济犯罪被“双规”,2004年中银香港副总裁朱赤和丁燕生因涉嫌私分“小金库”被正式逮捕,2005年中国银行黑龙江分行和松街支行行长高山伙同他人诈骗东北高速等企业存款2亿美元,进入2011年,地方性银行齐鲁银行又爆出涉嫌金融票据诈骗案。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金融领域开始成为职务犯罪的高发地带。
金融职务犯罪素有“隐形犯罪”之称,其造成物质损害的金额大大超过抢劫、杀人等犯罪形态所造成损失的总和。在金融机构发生票据诈骗等经济犯罪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金融机构自身存在的监管不利、内控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检察机关在办理相关经济犯罪的同时,也应该深挖金融机构内部存在的渎职犯罪,在维护金融秩序稳定方面,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只有标本兼治,才能促进我国金融领域的健康发展。
通过齐鲁银行票据诈骗案、中国银行王雪冰案、余振东案,凸现金融领域职务犯罪的一些突出特点:
1、从案件性质看,金融系统中贪污、挪用公款、受贿三类案件比例高。以黑龙江省检察机关2000年到2002间查办的金融系统犯罪中,贪污、挪用公款、受贿占查办案件总数的95.6%。其中贪污案件141件153人,比例为40.4%,占第一位;挪用公款案件125件146人,比例为36.4%,占第二位;受贿案件67件70人,比例为18.7%占第三位。特别是受贿案件和挪用公款案件,横向比较比其它行业高5-10个百分点,这一现象也反映了金融系统的行业特点,大多犯罪嫌疑人是利用行业的职务之便和手中掌握的职权谋取私利。如中国农业银行哈尔滨分行国际业务部原经理焦某,利用掌握信用证审批的权力,收受贿赂人民币122.5万元,美元1万元,并将本单位收取某化工企业的保证金1400万元,擅自借给某私营企业使用。这三类案件都是以获取钱财为目的,反映出职务犯罪的掠夺财产的贪婪性。
2、从犯罪方式看,内外勾结、合伙作案增多,导致窝案、串案时有发生。职务犯罪的作案方式,已经从以往的一人一案逐渐发展为多人一案、多人多案。在实际办案中,查出一案,牵出一串,带出一片,涉案人员较多,甚至形成了具有共享既得利益的群体。如中国农业银行黑龙江分行原副行长丁志国案件,涉案人员多达22人,股级干部2名,科级干部7名,处级以上干部13名,其中已判刑15人。
3、从犯罪的手段看,金融系统涉案嫌疑人犯罪手段多样化、智能化。在检察机关查办的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有的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或特殊岗位;有的将资金转来转去;有的空存骗支;有的采取打假卡、偷刷卡及串户手段;有的采取存款不入帐截留挪用;有的采取虚付利息款套出现金。如笔者所在单位查办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毕某某的贪污、挪用公款一案,犯罪嫌疑人毕某某利用为该行储蓄出纳将大额支票兑换成现金的便利条件,多次采取盗窃用于兑换大额支票备用金的手段,贪污、挪用公款70余万元。
4、从犯罪发展趋势看,金融系统犯罪案件呈现出案中有案,案外有案的特点。在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共同犯罪或者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往往与金融诈骗等犯罪交织在一起。金融机构工作人员为了自身的效益,与为骗取金融机构资金的不法分子相互勾结,彼此之间共同实施犯罪,达到各自目的。例如:原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国际结算科进出口组组长梁世汉,利用职务便利,盗用本行国际结算科副科长的授权密码,为珠海经济特区亚德贸易有限公司和珠海市润辉发展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周强开具信用证31张,开证金额3445多万美元,德国马克1282万元。1997年至1998年11月,梁世汉数次收受周强给予的的人民币500多万元。周强贴现其中的8张信用证造成开证行银行损失本息合计1033万美元。
二、分析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特点对检察机关,特别是反贪污、反渎职部门的工作有重要借鉴意义。
金融机构改革,不能阻止机构内部职务犯罪行为的发生。通过对金融系统犯罪发案特点的分析,对检察机关进行职务犯罪和渎职犯罪的侦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一、检察机关可以尝试利用一些审计方法引导职务犯罪侦查活动,提高侦查活动的效率。
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和政治经济法生飞速变化,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重大影响,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经营风险日益加剧,于是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对注册会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册会计师要从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分析企业经济业务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或者舞弊行为。因此风险审计成为当今审计的主要方法,为了评估审计单位的内部存在的风险,注册会计师就必须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以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在实践中,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企业内部控制设计的不合理,二是公司管理人员相互勾结,致使内部控制失效。而在检察机关侦查职务犯罪的过程中,也要了解发案单位的一些情况,包括企业管理层的相关信息。在实践中,检察机关可以考虑借鉴注册会计师的出具的审计报告或者通过询问注册会计师等审计人员了解发案单位的情况,避免直接接触发案单位,打草惊蛇。侦查人员可以根据注册会计师提供的被举报单位内控的运行情况,初步判断被举报单位是否存在问题,并明确侦查方向,有效的提高侦查的效率和准确性。注册会计师出具无保留审计报告的前提是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有效运行,如果被审计单位存在问题,注册会计师仍然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在某种程度上,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存在相互勾结的现象,很有可能涉嫌出具虚假会计文件报告。在出具的审计报告中,企业出售重要资产,都要在审计报告中有所体现。笔者在实践中也曾尝试利用审计的某些方法指导职务犯罪的侦查。
例如,有知情人举报A国有企业负责人,利用公司所有的门面房拆迁之际,将该房屋通过非法手段据为己有。后来在侦查人员办案过程中,查明该厂原为国有企业,后来与香港企业B合资,A厂以厂房设备出资,成立新的工厂C,侦查人员首先调取了C厂的相关帐目及审计报告,报告中没有显示该厂有重大资产的变化,后经核实相关帐目进一步证实该厂的资产,举报人举报中提到的房产并不存在,后经进一步询问该A厂的相关人员证实,举报人所提供的房产不在C厂的名下,而是在A厂成立的某分厂名下,因为A厂与该负责人的亲属有业务往来,而且该厂还尚欠其亲属大笔货款,所以用分厂所拥有的房屋折抵债务。
在该案的侦查过程中,侦查人员首先利用审计报告透露的信息,初步排除了该厂负责人利用职务便利、侵吞企业财产的行为,并与核实帐目结合,进一步证实了侦查人员的判断。我们可以做一个假设,C厂拥有该处厂房,而审计报告中没有涉及,但是经过核实相关账目情况,证实该厂拥有此处房产,则可以初步判断举报内容具有真实性,并进一步取证、证实负责审计的注册会计师是否与该厂负责人相互勾结,并出具虚假的财务报告,帮助企业隐瞒事实,为该责任人贪污国有资产提供帮助。
通过询问注册会计师或者利用审计报告,了解发案单位的情况,可以使侦查人员明确侦查方向,或者利用审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调查取证,证实审计人员是否存在与被审计单位相互勾结的情况,为进一步侦查提供有力的帮助,提高侦查工作的效率。
第二、以案带案,利用相关案件信息发现职务犯罪或渎职犯罪线索。在齐鲁银行票据案中,受托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对银行票据业务存在问题,提出意见后,该行没有真正查找工作中的漏洞,而是采取“鸵鸟政策”,以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方式解决问题。目前我国的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业,经过近年来吸引外来战略投资者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已经具备了现代公司的特征。银行股东的构成也多元化,但是国有控股的地位没有改变。根据我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股份公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需要经过股东大会同意,并需要独立董事发表意见,在该案中,独立董事和公司主要股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金融票据诈骗案中,往往与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联系起来,但是渎职型金融犯罪由于受主体特殊性等因素的影响,查处起来非常困难。单纯依靠举报等传统手段,查处起来非常困难,因此检察机关应通过连案带发,如利用金融票据诈骗犯罪案件暴露出的金融机构内部人员犯罪。例如在齐鲁银行票据诈骗案中,注册会计师对该行出具的保留意见的审计的报告,直指该行的票据质押业务,为什么审计报告已经指出了银行票据业务存在问题,银行管理层却无动于衷,这里面存在什么问题,很值得思考。此外根据有关媒体的相关的报道,齐鲁银行的一名“明星”业务人员被要求协助公安机关调查,据称其主要的业务来源就是出现问题的质押票据。巨大的职业压力,使得银行内部的高层和业务人员将很大的精力放在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上,吸收存款需要搞好和客户的关系,发放贷款,也要求找信誉教好的客户。一位银行工作人员曾在自己的微博上说,银行工作在外人看来不错,收入也高,但是内中的压力外人不能理解,在银行干普通的柜员,收入偏低,干业务经理,收入高,心里太疲劳,尤其到年底,为了拉拢客户,保证业绩,还要自己搭钱送给客户小礼品。正是因为银行业之间激烈的竞争,给了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利用银行急于吸储放贷的心里,大肆诈骗银行资金,一些银行负责人也为了自身利益,放松了对相关业务的审核。因此检察机关在办理涉及金融机构的案件中,在办好案件的同时,注意深挖案件背后存在的问题。
三、金融机构预防职务犯罪的措施
检察机关开展职务预防工作已经有十年之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明显成效,针对金融领域的犯罪,特别是职务犯罪的现状,检察机关应当加大预防力度,做到打击与预防并重,根据金融机构的犯罪特点,全方位多角度的开展工作,有效地预防犯罪。
(一)完善金融领域的犯罪立法。目前,我国在金融领域关于职务犯罪预防方面的立法相对滞后,对一些职务犯罪未能有效打击。我国应当对金融机构人员的入职条件进一步规范,禁止金融领域职务犯罪人员刑满释放后继续从事金融工作,并有机会再次实施实施金融领域的犯罪。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因犯有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罪或者破坏社会经济秩序罪,被判处刑罚,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不得担任商业银行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笔者建议我国金融领域中保险、证券立法应借鉴《商业银行法》在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方面的限制,对将限制人员扩大到公司监事及普通工作人员。
(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将监督的重点转向中小商业银行。随着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经过注资,剥离不良资产,并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公司治理机构,成功上市,而各地方的商业银行为了加快发展,也积极谋求上市,特别是北京商业银行、大连商业银行经过股份制改造,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改名北京银行、大连银行后成功上市,这就更加激发了地方商业银行的上市热情,部分商业,为了满足上市公司需要的财物指标,不惜违法吸储放贷,放松了对本行业务的管理,使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因此加强对地方商业银行,也成为当务之急。此外,我国的金融管理部门,应当积极引导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针对中小银行的特点,制定适合其发展的模式,而不是一味的追求上市。
(三)加强国际间打击金融领域犯罪的合作。经济全球化和金融犯罪的国际化趋势,需要各国、各地区之间保持更加紧密地联系,共同应对金融领域的职务犯罪。2001中国银行广东分行开平支行原行长余振东贪污、挪用公款后潜逃美国,后中美两国经过协商,中方成功将余振东引渡回国,这在中美司法合作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今后我国应积极进行国际合作,与我国金融领域职务犯罪牵涉较多的国家和地区保持密切联系,熟悉、掌握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司法合作,并签署相关的引渡条约,使外逃人员逃无可逃。
参考文献:
[1] 朱冠恒:《金融领域职务犯罪情况的调查与思考》,载《南方论刊》2011年第5期。
[2] 董秀红:《渎职型金融犯罪案件特点与侦查对策研究》,载《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3] 徐来:《4年审结金融案件近3万件-----最高法院要求严惩参与犯罪和腐败渎职的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载《法制日报》2004年9月15日。
[4] 马玉梅:《浅议金融领域职务犯罪的成因及预防措施》,载《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第三篇:浅谈预防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管职务犯罪
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管职务犯罪现象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这一问题引起监管当局的高度关注。透过近期银监会领导批示及监管部门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可以看出高层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各类风险隐患特别是高管职务犯罪的决心。笔者认为,监管部门对拟任高管,实施任职资格审核前考核,突出“四重”要求,把住高管的市场准入关,有利于加强金融监管,更能有
效的制止各类金融风险,而且对高管职务犯罪将起到预防和遏制作用。
一、重条件。任职条件是拟任高管必须具备的“硬件”条件。须对其任职的基本条件和相关规定条件进行现场核实。通过调阅人事档案,确认拟任高管的年龄、学历、工龄、专业年限及各个阶段在不同岗位上的政治及工作表现。特别是对其学历的真实性,务求严格,如有疑问,可向有关院校查询,确保拟任人符合高管任职资格规定的条件。
二、重能力。改变上来审核资料为走下去进行现场考核。目前,在任职资格审核上,只注重材料是否齐全,却忽视了拟任人是否真的具备领导者的能力素质。为此,监管机构提前介入,在任职资格审核前进行考核,把好用人关。考核可通过调查问卷、民主测评、个别座谈、走访客户、现场检查等形式,对其职业操守、组织管理能力和执行力等情况进行考核。通过考核,拟任人应当具备政治坚定,宗旨明确,能够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自觉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行业法规,注重业务知识学习,业务素质较高,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工作有目标,有措施,问题有整改;群众基础扎实,执行力较强;注重廉洁自律,作风正派;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亲历亲为,在履职岗位上有较好的作为。
三、重考试。改变目前的考试制度,规定条件,制定大纲,面向所有银行业金融机构,凡是有意愿参加高管考试的均可报名参加,每年组织两次,有效期2年。同时,应借助其上级主管部门搞好宣传,鼓励符合规定条件的人员参加考试。明确今后聘任各类高管必须是参加过高管考试的,否则,一律不得聘任。考试应严密组织,可以委托院校或专家来进行。
四、重谈话。监管谈话是对拟任人任职资格审核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谈话可采取集体谈和个别谈、鼓励谈和警示谈相结合进行,主要是从监管角度给予其提醒和告戒。要求其任职前,要端正态度,摆正位置;不忘责任,讲求职业道德;运用好权利,做到廉洁自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即要抓好经营管理,又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真正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监管部门对拟任人的考核,有别于干部考察和履职考核,力求能听到真话,掌握到真情,严禁走过场。对考核发现不符合高管规定条件的,或涉黄、涉赌、涉毒以及经商办企业等行为失范人员,要积极建议其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调整,避免因用人不当而酿成的隐患,确保银行业金融机构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四篇:预防职务犯罪
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区预防职务犯罪的指示精神,围绕“堵源头,抓建制,求实效”的工作要求,坚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法制教育为手段,增强全局干部队伍防范意识”的预防工作思路,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构的职能作用,使我局的预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深入贯彻《条例》
做好预防职务犯罪有利于从根本
上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党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号召力,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做好本部门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局党委高度重视,成立以党委书记陈祖芳为组长,纪委书记王国栋为副组长,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按照《武汉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把单位目标与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权利职责与工作人员的年终考评结合起来,规范本单位的依法行政行为。
二、以预防为主,狠抓思想教育
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必须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从思想教育上抓起,做到警钟长鸣。一是根据水务行业特点,我局仔细研究分析可能引发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领域和环节,重点关注水务工程建设。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方案,建立完善的制约机制。二是加强工作人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权力观,构筑思想政治防线。深入开展“三个代表”的学习教育活动,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强化党员干部对党的宗旨意识,坚定理想信念。三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工作人员的自律意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利用每周开展的政治学习时机,组织领导干部和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学习《武汉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等与工作实际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在公务活动中,正确使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不越权不失职,树立爱民意识,全心全意为服务对象服务,做依法行政的楷模。四是开展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在思想上敲警钟,在行动上行规范。组织观看《盛世警钟》、《公仆本色》等反腐倡廉录像片,在观看中邀请局主要领导干部配偶及职工家属共同参与。通过典型的案例剖析,加深干部职工对手中权利和肩负职责的认识,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公仆意识。领导干部配偶及职工家属积极争做“廉内助”,不利用亲情、友情做人情交易。五是开展思想交流,批评与自我批评。组织大家撰写学习教育心得体会,开辟学习专栏和以会议的方式交流学习体会。局党委班子之间,党委班子与工作人员之间,工作人员与工作人员之间,广泛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坦诚交换意见和看法,解决工作和思想上的矛盾,增进大家相互之间的了解。通过教育使大家对“预防职务犯罪”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增强了法纪意识、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
三、抓好措施落实,建立自律机制
认真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做到廉洁不贪占,勤政不失职。一是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对重大问题实行集体决策,坚持实事求是,民主集中的原则。敢于说真话讲实话,以事论事,有根据地提出个人的看法和意见,使领导在大事上能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进行科学决策,促进各项文秘家园工作正确实施。二是建立领导干部约束机制,严格执行“五不许”规定,坚持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责任
第五篇:预防职务犯罪
举办预防职务犯罪讲座
邀请人民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科的领导为全体干部职工举行了一场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讲座。
该讲座结合近阶段典型案例,重点围绕职务犯罪的特点、发展趋势、原因、危害性和预防措施等方面,以案说法,以案释法,以案明纪,教育干部职工正确对待和谨慎使用手中的权力,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把好履职尽责,规范执法。讲座深入浅出,发人深省,对提高海事人员慎权、慎独、慎微和依法行政意识,促进海事管理工作起到了警示教育作用。
讲课结束后,作了总结讲话,希望全体干部职工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进一步加强道德文化修养,树立风险防范意识,维护管理相对人权益,提高海事监管与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