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开展畜禽养殖业专项环境执法检查工作的报告20100905
关于开展畜禽养殖业专项环境执法检查工作的报告
为了加强我县畜禽养殖业环境监管,防止和减少畜禽养殖污染,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今年以来,我县按照市环保局《关于开展全市畜禽养殖业专项环境执法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抽组人员在全县开展了畜禽养殖业专项环境执法检查工作,对方案确定的主要检查对象进行了详细调查,现报告如下:
一、调查摸底情况
1、全县畜禽养殖基本情况
为指导全县畜禽养殖业科学发展,县畜牧兽医局编制了《静宁县畜禽养殖业发展规划》。2010年,全县生猪饲养量16.98万头,其中存栏8.93万头,出栏8.05万头;牛饲养量7.0万头,其中存栏6.35万头,出栏0.65万头;鸡饲养量159.2万只,其中存栏123万只,出栏36.2万只。全县生猪饲养量在500头以上的养殖场共有15个(具体见附表2),主要分布在:城关镇新城村,八里镇红林村,威戎镇下沟村、北关村,甘沟乡甘沟村、小岔村,城川乡高湾村、红旗村,细巷乡上店村、韩川村,界石铺镇四福村,曹务乡店子村。全县肉牛饲养量在100头以上的养殖场、小区共有2个(具体见附表2),全县肉牛养殖集中区主要分布在:界石铺镇李堡村、四福村,灵芝乡前桃村、车李村,三合乡任岔村阳局社、木 湾社,三合乡新堡村,原安乡百富村,红寺乡红堡村,曹务乡张珍湾村,古城乡馨隆村,甘沟乡马咀村,静宁肉品有限责任公司肉牛养殖场。全县鸡饲养量在3万羽以上的养殖小区共有2个(具体见附表2),全县鸡养殖集中区主要分布在:司桥乡庙咀村,八里镇红林村,甘沟乡甘沟村,灵芝乡显神庙,红寺乡胡沟村、丈子村,细巷乡谭店村。全县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物分别排入渝河、高界河、甘沟河、甘渭河,最终全部排入葫芦河,致使全县各水体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2、选址合理性
我县为规范畜禽养殖业发展,对畜禽养殖选址划分了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禁养区:古城乡庙堡村“甘泉工程”
一、二级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东峡水库一、二级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五台山水厂一、二级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供水在500人以上的62处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基本农田为养殖禁养区。限养区:距县级以上公路、城镇、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以及其它畜禽养殖场500米以内,距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风景旅游以及水源保护区1000米以内为规模养殖限养区。适养区:除禁止、限养区外的一般农田和荒山荒地均可实施规模养殖。经检查摸底,全县所有禁养区内均未建有养殖场(小区),个别限养区内的养殖场距居民区不足500米,养殖产生的恶臭气体对周围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3、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 全县所有畜禽养殖场(小区)建设时均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均未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在投入运营时大多数未落实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
4、污染治理设施或无害化处理设施情况
2009年全县各类畜禽排粪尿总量达到184.5万吨,其中猪、鸡排粪尿量达到58.33万吨。预计2010年全县各类畜禽排粪尿总量将达到192.4万吨,其中猪、鸡排粪尿量将达到万80.58吨。随着规模养殖业的发展,全县集约化经营和庭院式规模养殖不断发展,所生产的畜禽粪尿占全县畜禽粪尿总量的40%左右,若未经处理而排放,将对县域生态环境产生极大影响。为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静宁县威戎镇下沟村张堡社博裕通养殖场积极引入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进行生态养殖和无公害养殖,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恒丰养殖场投资519.38万元,按照能源生态模式,建成大型沼气发电工程,利用沼气工程将养殖粪污转化为沼气、沼渣、沼液,沼气用于周边250户村民的炊事用气,剩余部分沼气用于发电补充猪场用电,沼渣、沼液用于周边农田灌溉,实现年处理粪污8030吨,污水1.10万吨,彻底解决了养殖场环境污染问题。其余养殖场(小区)均为传统养殖,采取粪尿干湿分流模式,无污染治理设施或无害化处理设施,现有环保设施为蓄粪池,养殖产生的畜禽粪便经堆肥后还田,尿液排入污水处理池内用于农田灌溉。
5、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和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 我县地处西北干旱山区,畜禽养殖主要为传统养殖,畜禽及圈舍冲洗用水较少,采用干湿分流模式,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全部经在蓄粪池堆肥后还田,尿液排入污水处理池内用于农田灌溉,无偷排漏排现象,个别养殖场有少量畜禽养殖废水随雨水外排,个别限养区内的养殖场距居民区不足500米,养殖产生的恶臭气体对周围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6、排污申报、排污许可、排污收费等制度执行情况 我县所有养殖场(小区)均未按规定向县环保部门进行排污申报登记,未取得排污许可证并按许可证规定排放污染物,未按规定缴纳排污费。
二、整治计划
严格按照市环保局《关于开展全市畜禽养殖业专项环境执法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对此次畜禽养殖业专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并督促畜禽养殖场(小区)、畜禽养殖户制定整改方案,确保整改到位,逐步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纳入日常环境监管。
整治对象:
1、县农业(畜牧兽医)、工商、环保部门登记和备案的畜禽养殖场(小区);
2、达到县农业(畜牧兽医)、工商、环保部门登记和备案规模标准、但尚未登记备案的其他畜禽养殖场(小区);
3、群众投诉强烈的畜禽养殖户、畜禽散养密集区;
4、《畜牧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规定的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户、畜禽散养密集区。
整治目标:
1、对地处限养区等环境敏感区,群众投诉强烈的畜禽养殖户,责令限期搬迁或关闭。
2、对2003年以后没有进行环评审批的新、改或扩建的畜禽养殖场(小区),责令限期补办环保审批手续。在建场前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将污染治理工程纳入建设规划,做到建场先环评,污染治理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3、对环保设施未建成、未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正式投入生产或使用的,要限期治理,逾期没有完成治理的予以关停。
4、对废水治理、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污水超标排放的,责令限期改正,并依法处罚。
5、对未采取有效措施,致使贮存的畜禽废弃物渗漏、流失、遗撒或散发恶臭气味等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依法处罚。
6、对向水体或其他环境倾倒、排放畜禽废弃物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依法处罚。
7、对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私设排污口或者排污暗管的,责令限期拆除,并依法处罚。
8、对未按规定进行排污申报登记行为,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或者依法处罚;对未按规定缴纳排污费的,责令限期缴纳,逾期拒不缴纳的,依法处罚。
9、积极争取项目建设资金,扶持建设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或无害化处理设施,对现有污染治理设施进行标准化技术改造。
10、进一步加强生态能源建设,力争2010年全县能源沼气建设用户达到24460户,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利用量达到61.6万吨,利用率达到33%。
11、实施“四改两分再利用”(即改水冲清粪为干式清粪、改无限用水为控制用水、改明沟排污为暗道排污、改渗漏地面为防渗地面。固液分离、雨污分离,粪便无害化处理后农田果园再利用),推广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发展绿色生态养殖,时间安排:
这次全县畜禽养殖业专项执法检查从2010年6月开始,2011年10月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1、调查摸底阶段(2010年6月至2010年8月)县环保局与县农业(畜牧兽医)部门积极沟通衔接,按省、市环保部门有关要求组织开展全县畜禽养殖业专项执法 检查,对本计划确定的主要检查对象进行详细调查,摸清底数。
2、自查自纠阶段(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依法查处各种畜禽养殖业环境违法行为,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其限期整改,及时报送有关工作动态。于2010年年底前摸清禁养区内所有畜禽养殖场(小区),并逐步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纳入日常环境监管。
3、督查总结阶段(2011年10月)
通过专项环境执法检查工作,建立畜禽养殖场(小区)的环保监管档案,完善基本信息数据库,并将其纳入环保日常监管范围,积极探索有效地监管模式。
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做好协调配合。县环保局要高度重视,把专项执法检查工作,作为遏制农村环境污染、强化农村环境监管能力的重要手段,按照专项执法检查工作部署,精心组织,制定方案、分解任务、完善机制,强化目标考核,切实提高专项执法检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加强监管,建立长效机制。要以此次专项执法检查为契机,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各种环保违法违规行为,促进建立健全日常环境执法的长效机制,逐步把畜禽养殖纳入日常监管范围。
3、加强引导,注重防治结合。要加大引导力度,加强 技术指导,积极引进并推广符合本地实际的环保型养殖新技术,要尽快组织制定本地“十二五”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将畜禽养殖规模控制在环境承载能力范围之内。
4、加强宣传,强化舆论监督。要制定宣传计划,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加大对防治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既要赢得群众的支持和监督,又要获得畜禽养殖业业主的理解和参与。对群众反映强烈、污染严重的典型环境违法案件,以及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小区)的清理情况,要予以曝光,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篇:关于开展畜禽养殖业专项环境执法检查摸底阶段工作情况的汇报
青环发〔2010〕679号
青海省环境保护厅
关于开展畜禽养殖业专项环境执法检查
摸底阶段工作情况的报告
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
根据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畜禽养殖业专项环境执法检查工作的通知》(环办〔2010〕56号)要求,我厅高度重视,立即安排部署,落实工作措施,认真组织开展畜禽养殖业专项执法检查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调查摸底阶段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青海省现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共74家,主要集中在西宁市、海东地区、海西州和海北州,其中:西宁市40家、海东地区18家、海西州11家、海北州5家。经检查,全省畜禽养殖场(小区)中涉及禁养区养殖场10家,提请地方政府关闭或搬迁2家。全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未办理环评审批手续的有52家,办理环评但未进行“三同时”验收的有9家,补办环评审批手续的3家;无综合利用设施或无害化处理设施的有49家,新建综合利用设施或无害化处理设施7家;污染治理设施或无害化处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转或污水不能达标排放的57家,其中停产整治的1家、关闭2家;无防渗漏、溢流、雨水、恶臭等措施的62家,整改后达到要求的3家;缴纳排污费的规模化养殖场10家,排污费缴纳数额为2.6万元;已开展排污申报登记工作的19家,新增排污申报登记的5家,已办理排污许可证的13家。
二、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为确保我省畜禽养殖业专项执法检查工作取得实效,我厅制定了《青海省畜禽养殖业专项环境执法检查工作方案》,并下发各市明确了具体工作目标、任务、步骤和措施,各地环保部门也结合实际相应制定了本地区工作方案。按照《方案》要求和《畜禽养殖场(小区)环境监察工作指南》(试行)的标准方法,认真组织开展摸底调查工作。
(二)认真学习,明确要求。专项执法检查前,各地专门组织检查人员认真学习《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畜禽养殖场(小区)环境监察工作指南》(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充分掌握和熟悉检查的程序、内容、方法,提高执法人员的现场检查能力,做到依法办事、文明检查。
(三)全面清查,摸清底数。我省各级环保部门积极与当地农牧部门沟通衔接,采取查阅资料、实地检查等方法,了解掌握各地区畜禽养殖业情况。截止2010年9月底,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600多人(次),检查养殖场(小区)近200家,基本摸清了全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的现状。
(四)督促整改,确保实效。为有效促进专项检查工作的落实,省环境监察总队对各地执法检查情况进行了抽查,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各养殖场(小区)严格落实环保各项制度,加大对污染治理设施的投入,不断完善污染治理设施,提高污染治理水平,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同时,要求当地环境监察机构切实履行职责,严格按《畜禽养殖场环境监察工作指南》加大执法力度,逐步将养殖场(小区)纳入日常环境监管,对存在的环境违法问题要责令限期整改到位。
三、存在问题
本次被检查的74家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已全部投入生产运营,存在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部分畜禽养殖场选址靠近居民点、河道等环境敏感区,对周围生态环境构成潜在的威胁。
(二)全省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中未履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占到绝大部分,全面落实了环境保护各项要求的仅占极少数,对于畜禽养殖业的环境保护监管相对滞后。
(三)绝大多数畜禽养殖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及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措施简陋,未按规定建设,废水经化粪池或沉淀池简易处理后,直接用于农田施肥或外排,废弃物未经无害化处理即还田,对周边土壤、水体易造成不良影响。
(四)海西州、海北州和西宁等部分草原、脑山地区以自然放养为主的养殖户基本脱离监管,监管难度很大。
(五)养殖企业环保意识淡薄,不了解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及要求,没有落实企业环境管理制度。
(六)部分州地市、县两级环保部门对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执法重视程度不够,重视对工业企业的监管,轻视农村生态环境的监管。
(七)近年来新增的养殖企业多为群众以合作社的形式自筹部分资金建设的由各级政府鼓励、部门支持的项目,加之行业本身的特点,对其未批先建、非法排污等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执行难度较大。
四、下一步整治计划
(一)进一步摸清畜禽养殖业底数,加大日常环境监管力度,全面准确掌握养殖场的基本情况,建立健全规模化养殖场(小区)档案和相关信息数据库。
(二)对发现的问题跟踪落实,重点盯住需补办环评手续、限期整改、完善污染处理设施问题的畜禽养殖场,确保在规定的时限整改到位,严防污染事故发生。
(三)做好信息反馈和报送工作,及时上报执法检查情况。
(四)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尤其要加强对养殖场业主的宣传教育。
(五)做好环保与农业等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配合工作,及时掌握畜禽养殖业的相关信息。
附件:
1、畜禽养殖业专项环境执法检查汇总表
2、畜禽养殖业环境管理基本情况汇总表
3、禁养区内畜禽养殖业基本情况汇总表
二○一○年十月十一日
主题词:环保 养殖业 检查 报告
是否宜公开选项:宜公开
青海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2010年10月11日印发
共印10份
附件1
第三篇:关于开展畜禽养殖业专项执法检查工作的情况汇报
华蓥市环境保护局
关于开展畜禽养殖业专项执法检查工作的情况汇报 为了加强我市畜禽养殖业环境监管,防止和减少畜禽养殖污染,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四川省畜禽养殖业专项环境执法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组织人员在全市开展了畜禽养殖业专项检查执法工作,对方案确定的主要检查对象进行了详细检查,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畜禽养殖的基本情况
我市有养殖业家,都未建在禁养区范围。广安华禹种猪场位于华蓥市广华大道果子村,年产种猪头,生猪头,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已执行,采用干湿分离污染治理技术。
华蓥市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位于华蓥市红岩乡瓦店村2组,年产量650头,未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采用干湿分离、发酵床污染治理技术。
二、存在的问题
我市养殖业环境建设和管理分属动监和环保两个部门管理,由于管理方式和手段存在较大差异,加之养殖企业的先天不足,由此带来以下问题的存在:
1.一些畜禽养殖企业畜禽废弃物储存设施和防溢流、防雨水淋失、防恶臭等措施不完善,区域环境状况比较恶劣,2.排污申报登记、排污许可证办理、排污费缴纳还没有真正形成经营者应遵循的法律理念,违规经营普遍存在。
3.宣传力度不够,大部分养殖户重效益,轻环境保护。
三、下一步打算
继续落实环保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畜禽养殖业专项执法检查工作的通知》的精神,严格执行《四川省畜禽养殖业专项环境执法检查工作实施方案》,加大执法力度,有效控制违法行为的发生。
1.对环保手续不完善的养殖企业,责令其限期补办;
2.建立健全养殖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责令其强化污染物
管理工作,做到达标排放;
3.加强养殖企业排污申报登记并缴纳排污费。
第四篇:我省近期开展煤炭行业专项环境执法检查行动(范文)
我省近期开展煤炭行业专项环境执法检查行动
(新闻通稿)0 1 1年8月7日晚,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播出《山西多地洗煤厂大量排污土地遭污染河水呈黑色》新闻节目后,刘向东厅长高度重视,立即安排执法人员对媒体报道涉及环 境问题的有关企业进行查处。省委袁纯清书记、省纪委金道铭书记、省政府牛仁亮副省长做出重要批示后,刘向东厅长再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有关工作,8月1 0日省环保厅分 别向省委、省政府上报了《关于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我省部分洗煤厂环境污染问题查处情况的报告》,依法对新闻报道涉及环保问题的5家洗煤企业和1家煤炭开采企业分 别采取了停产整顿、关停取缔和限期关闭等措施。同时下发通知,决定在全省开展煤炭开采和洗煤行业专项执法检查。
8月1 8日,省委袁纯清书记再次做出重要批示“赞同你们的作法,我最近下乡就看到有的小溪流因为洗煤问题,变成了黑水,为患不小,一定要彻查一次,以减少污染。’’为 进一步落实省委袁纯清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依法严肃查处煤炭行业环境违法行为和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切实解决当前煤炭行业中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省监察厅、省环保厅近期将在全省组织开展煤炭行业专项环境执法检查。检查范围包括:煤岌开采、储运、洗选、加工企业。重点查处煤炭开采、洗选企业中存在的违法建设、违法排污、生态破坏等环境违法行为和环境保护违纪行为。
此次专项执法检查将全面检查煤炭企业环评审批、试生产审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等环境保护审批手续执行情况;“三同时”执行情况;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排
污总量指标和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排污申报和排污费缴纳情况;固废处置和生态保护情况。依法严肃查处煤炭企业突出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对未经环保部门审批违法开工建设和建成投产的,一律停止建设、停止生产;对未经环保部门试生产审批、试生产超过1年未通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的,一律停止试生产;对未按环评要求建
成水污染防治设施的,一律停止生产;对超标和超排污总量排放污染物的,一律实施限期治理;限期治理期间,由属地环保部门责令其限制生产、限制排放或者停产整治。逾期未 完成治理任务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关闭;对污染防治设施不正常运行、不按规定进行排污申报登记和未足额缴纳排污费的,一律实施上限处罚。
此次专项环境执法检查以各市全面自查和省监察厅、省环保厅联合督察相结合方式进行,将依法查处一批煤炭行业中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稳定,损害群众环境权益的典型 环境违法案件,严肃追究环境保护违纪责任。对工作进展缓慢、问题突出,存在严重环境违法行为隐瞒不报的市、县以及对环境违法行为查处不力,甚至包庇、纵容违法排污企业,致使群众环境权益受到损害昀,要依法依纪追究监管责任;对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担任领导职务的企业存在违法建设、违法生产、违法排污等环境违法行为的,要依纪追 究企业负责人及其相关人员责任。此次专项环境执法检查预计9月底全面结束。
第五篇:2000年全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调查工作报告
2000年全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调查工作报告
我国畜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在一些地区,畜禽粪尿污染已超过居民生活、农业、乡镇工业和餐饮业对环境的影响,是造成许多重要水源地、江、河、湖严重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治理畜禽养殖污染刻不容缓。在我国“一控双达标”工作初见成效后,除了巩固既有的治理成果,包括畜禽污染在内的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将成为下一步环保工作的重点。
为了摸清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的现状及污染治理情况,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全国规模化畜禽养殖较为集中的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进行了本次调查。调查将为下一步加强畜禽养殖的污染防治及监督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一)调查工作概况
本次调查从2000年4月开始筹备,7月正式启动,2000年11月开始现场调查,2001年3月基本完成了现场调查,2001年4月至2002年3月完成了调查的分析与研究。整个调查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1.调查准备阶段
为了有效开展调查,国家环保总局自然司1999年委托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所”)开展畜禽养殖环境污染问题的专题调查研究工作。通过研究,初步判定畜禽养殖特别是规模化畜禽养殖是加剧农村和农业环境污染的重大环境问题,为实施调查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国家环保总局自然司会同规划司于2000年7月开始此次调查技术方案的准备工作,并邀请南京所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有关研究人员共同进行了调查表和相关技术内容的设计与研究。调查方案初步完成后,分别选择了北京顺义和河北三河的四个不同规模、不同养殖类型的养殖场进行了试调查,同时征求了北京、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等省环保局以及农业部环科所有关专家的意见,根据试调查和反馈意见对调查方案和技术细节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形成定稿后报国家统计局批准实施。与此同时,组织国家环保总局信息中心有关人员研究开发了调查专用的统计软件,鉴于调查软件要发放到县一级,涉及面广、量大,调查软件采取了按国家正规发行许可刻录光盘的方式。同时,为节约调查费用,光盘中同时收录了调查技术方案,调查要求以及调查表格的电子档,实际调查中由各实施单位自行打印制作,而不再统一印制上述文件。
2.调查实施阶段
调查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后,国家环保总局成立了以祝光耀副局长为组长的全国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情况调查领导小组,在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开展此项调查。此次调查涉及的自然司、规划司的主要领导作为调查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调查的组织实施工作。同时在国家环保总局自然司农村处和总局信息中心设立了调查技术组和联系咨询电话。
调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立后,经报国家统计局批准,国家环保总局以环办[2000]112号文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调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于2000年11月初在上海召开了专门工作会议,部署调查方案并进行调查软件的培训工作。同时对此次调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1)有关省、市要成立本省、市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调查领导机构,做好组织领导工作。各地可根据当地的实际状况,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明确承办部门,确保本次调查的顺利进行。
(2)明确任务,密切配合,确保调查数据真实、可靠。各地应根据本省、市情况,制定本省、市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情况调查的实施方案,明确分工、落实到人。西部地区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调查工作可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结合进行。
(3)加强指导,分级落实,确保按时完成任务。为确保调查的顺利进行,各地要将此次调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切实加强协调、指导和检查,逐级落实,认真审核调查结果,确保按时、保质完成调查任务。
上海会后,各地结合实际情况迅速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进行了具体安排。转发了国家环保总局的《通知》和有关技术性文件,对调查工作及进度安排和调查中的技术问题及调查软件的使用等进行了层层部署和培训,许多地方为了确保本次调查的顺利开展如江苏省、河北省还分别联合农业部门和畜牧部门共同组织开展了此次调查。
在进行现场调查时,针对各地提出的建议,国家环保总局调查办公室给出了参考性排污系数。在各地积极配合下,现场调查工作在2001年3月基本完成,各有关省、市按要求向国家环保总局上报了调查数据和汇总表。广东、北京、天津等省、市还上报了有关调查工作报告和调查结果的技术分析报告。
3.分析研究阶段
为全面了解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在开展全国性调查的同时,调查办公室专门组织了中国人民大学和南京所的专家进行案例研究,并广泛咨询了农业部、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收集了大量的典型和案例研究材料,对调查起到了综合补充作用。
在各地调查数据上报之初,调查技术组制订了详细的调查结果分析提纲,进一步开发了调查结果的分析系统软件。在各地调查数据上报后,调查技术组首先对各地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初审,对于不合理数据要求地方进行核实、查证和修改,再次上报,然后将以往农业部、国家经贸委等部门掌握的数据与本次调查数据进行了全面比较和分析,做出了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水平的基本判断,评估了规模化畜禽养殖的环境影响。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了规模化畜禽养殖环境管理的现状,并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探讨了加强环境管理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二)调查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1.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在全国规模化畜禽养殖较为集中的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展开。调查对象为实施集约化和圈养的畜禽养殖场(不包括散养和放养的畜禽场)。
参照工业污染控制的有关规定,根据畜禽养殖污染排放情况的相关资料,确定本次调查对象如下:存栏数为200头及以上的养猪场、40头及以上的奶牛场、80头及以上的肉牛场、2000只及以上的养鸡场、1000只及以上的养鸭和养鹅场。
2.调查报告期和调查频率
本次调查为调查,报告期(即调查指标统计的时间区间)自1999年10月1日—2000年9月30日止。
本次调查为一次性调查。
3.调查主要内容
(1)基本情况。
养殖场总数、养殖种类;
规模化禽畜养殖从业人数,年末总产值,年末纯利润,年末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
养殖场禽畜存栏数,养殖场拥有耕地面积;
养殖场距离民房的最近距离,距离非本养殖场所属的民用取水点的最近距离,养殖场的设立是否经过当地环保局审批,养殖场的设立是否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2)粪尿污染及治理情况。
全年污水产生量,全年粪尿使用总量,全年粪尿还田量;
粪尿是否进行干湿分离,是否有固体废物处理设施(如果有,年设计固体废物处理量),是否有污水处理设施(如果有,年设计污水处理量),年实际污水处理量,粪尿治理设施原值,粪尿治理设施年运行费用。
4.调查方法
(1)采取养殖场(企业)填报、基层环保局抽查审核、逐级上报基础数据库软盘、汇总库数据软盘和汇总数据报表的普查方法。
(2)县(区)级(未设区的市由市级进行)调查办公室负责本辖区内养殖场基层表的填报。其中,养殖场基本情况以该场上报的统计数据为准;粪尿产生量由电脑根据排污系数自动生成;全年污水产生量,由养殖场根据实际污水产生量计,无法准确计算的养殖场可由国家提供的排污系数计算得出。污染治理情况在县(区)级环保局的指导下填写或由环保局代填。
(3)调查对象是实施规模化和圈养的畜禽养殖场,散养和放牧的畜禽养殖场不在本次调查范围内。如果一个法人单位有多个养殖场,每个养殖场要分别填报。调查表由养殖场填写,当地环保局负责审核。
5.组织实施进度
总局负责提供调查表模板、调查专用软件光盘。省级环保局负责组织印制调查表。调查按属地原则,由县(区)级环保局具体组织实施。调查结果由县、市、省级环保局逐级汇总上报。总局组织专家汇总全国数据并编写调查报告。
(三)调查的主要结果
1.规模化养殖的发展情况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畜禽饲养规模不断扩大,从全国来看,生猪常年存栏在2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相当于年出栏500头)的饲养总量已占到总出栏量的7.7%;禽类的规模化饲养水平则更高,仅规模饲养肉鸡(年均存栏2000只)的出栏量已占到全国家禽出栏量的48%以上;而蛋鸡的规模化饲养量(年均存栏2000只)则占到了蛋鸡总饲养量的44.2%。从各地区来看,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的总体规模化养殖程度较高。从分布来看,规模化养殖主要分布在广东、北京、浙江、上海、福建、山东、河南、河北、湖南、广西、江西、黑龙江、辽宁、吉林、宁夏等省区,这些省区的规模化养殖比重接近全国规模化养殖的50%。
另外,环境影响比较大的大中型畜禽养殖场主要集中在人口比较集中、水系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近80%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诸多大城市周围,中部地区数量不到总数的20%,而整个西部地区仅占总数的1%左右。而且,绝大多数规模化畜禽场没有相应的配套耕地消纳其产生的畜禽粪便,客观上已经形成了比较严重的农牧脱节,以猪为例,不同类型养殖场标准单位占有的配套耕地
平均不足1亩,最少占有耕地水平尚不足0.3亩。
2.畜禽养殖业的环境影响
我国畜禽粪便产生量很大,1999年产生总量约为19亿吨,而我国各工业行业当年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为7.8亿吨,畜禽粪便产生量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4倍,部分地区如河南、湖南、江西这一比例甚至超过4倍,除北京、天津、上海等少数工业发达的城市地区外,大多数地区都超过了一倍以上。其中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产生的粪便相当于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7%,山东、广东、湖南等地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粪便产生量已相当于本地区工业固体废弃物的40%。而且,畜禽粪便COD含量已达7118万吨,远远超过工业废水与生活废水COD排放量之和。
另外,从畜禽粪便的土地负荷来看,我国总体的土地负荷警戒值已经达到体现出一定环境胁迫水平的0.49,部分地区如北京、上海、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已经呈现出严重或接近严重的环境压力水平。
根据研究估计,我国畜禽粪便主要污染物COD、BOD、NH3—N、TP、TN的流失量分别为797.31万吨、580.87万吨、155.88万吨、46.76万吨和407.14万吨。1999年全国工业废水的COD排放总量为691.74万吨,生活污水COD排放量为697万吨,则我国畜禽养殖的废水COD排放量已超过全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COD排放量。
按照国务院在实施太湖水污染防治中要求将排放废水100吨/天或COD排放在30千克/天以上的排污单位作为达标排放的重点单位进行衡量,200头以上的养猪场、5000只以上的养鸡场、40头以上的养牛场虽然废水排放的压力不大,但是COD的排放水平已经接近或超过了这一水平。
调查中发现,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基本都建于对居民会产生环境影响的区域范围内,一些地方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甚至就建在居民区内。本次调查中有1476个养殖场距离水源地的距离不超过50 米(占我国总体规模化养殖的8%~10%左右);5834个畜禽场(占我国总体规模化养殖的30%~40%左右)距离周边居民或水源地的最近距离不超过150米m。由于畜禽养殖场选址不当,离周边居民或水源地距离过近,不仅对周边地区环境构成威胁,而且在许多地方已经造成了畜禽养殖场业主与周围居民的环境污染纠纷。
3.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环境管理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本应纳入重点环境管理范畴的规模化畜禽场的宏观环境管理水平相当低,全国经过环境影响评价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还不到总数的10%;从整体上看,我国畜禽养殖场内部的环境管理比较粗放,60%的养殖场缺少干湿分离这一最为必要的环境管理措施;而且对于环境治理的投资力度明显不足,80%左右的规模化养殖场缺少必要的污染治理投资。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畜牧业是微利行业,无力承担防治环境污染的投资费用,这从认识上已成为严格畜禽养殖业环境管理的巨大阻力。但是本次调查发现,畜禽养殖场实施严格的环境管理,采取有效的综合利用手段及适用的污染防治措施,不会给养殖场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更不会带来畜禽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相反,由于加强管理,畜禽废弃物得以综合利用及产业化,反而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
(四)调查的工作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1.工作成绩
(1)这次调查涉及了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基本涵盖了我国规模化养殖业的总体。通过
调查初步摸清了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污染状况以及相应的环境管理情况。
(2)掌握了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规模化养殖场的名录及相应的基础数据,从上至下首次初步建立了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的数据库,为下一步实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和《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严格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的环境管理,提供了基础性资料。
(3)通过调查发现了规模化畜禽养殖环境管理的薄弱环节和产生污染的主要方面,引起了各级政府、环保部门及相关部门以及畜禽养殖业主对畜禽养殖环境问题的认识和重视,为下一步加强污染防治、严格环境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这次调查,许多地方环保部门主动与农业部门、畜牧部门以及其他政府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工作,为今后共同联手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创造了条件。
(5)通过调查,掌握了一批畜禽粪尿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的有效技术,为下一步结合管理开展技术推广,建立示范工程打下了基础。
(6)本次调查为今后将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纳入常规调查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开展有关农业面源污染调查工作提供了经验。
2.存在问题
(1)调查中发现,一些畜禽养殖场在新、改、扩建中“先上车后买票”或干脆不买票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养殖场甚至连基本的工商登记都没有,这给此次调查工作造成了许多困难。由于调查工作涉及与统计部门、农业等部门的协调问题,现场调查启动较晚,而涉及的部分西部省区又同时在开展西部生态调查,人力、物力都很紧张,因此,各地工作开展不平衡,有的地方数据填报质量欠佳,存在漏报现象。
(2)西部地区现代化管理手段较弱。相当部分地区计算机没有联网,有些县环保部门计算机缺乏,开展工作难度很大。
3.下一步工作设想
(1)进一步做好数据开发工作。充分利用本次调查的数据,建立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动态数据信息系统,结合环境管理手段的实施,组织地方开展排污申报登记,并据此实施排污收费,实现网络化管理,逐步实现畜禽养殖业环境管理的动态监控。
(2)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源纳入常规统计和监测范围。
(3)联合农业等部门选择重点区域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
在分析总结本次规模化禽畜养殖污染调查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和农村生态保护工作的重点,选择重点流域(区域)对畜禽养殖(包括规模化和零散养殖)污染做进一步调查,增加有关调查指标,以掌握畜禽养殖外排废水的数量、污染当量、去向,研究其对流域水环境和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
(4)充分利用此次调查结果,将调查结果同实际管理工作相结合,确定重点环境管理的养殖场名录以及重点控制区域;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及污染防治示范工程。
摘自《全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调查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