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环境科学概论期末论文
声学环境
---噪声的污染与防治
中文摘要
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也随着产生,噪声污染就是环境污染的一种,已经成为对人类的一大危害。噪声污染与水污染、大气污染被看成是全球三个主要环境问题。噪声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噪声污染已成当代社会一大公害,近年来,噪声诉讼案件不断增加。尤其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噪声大幅度增加,城市或者工业区的居民,都时刻在承受着噪声的危害。所以噪声污染的防治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关键词:噪声污染 危害 防治 1.噪声概论
1.1噪声
噪声是声音的一种。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噪声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噪声不仅有其客观的物理特性,还依赖主观感觉的评定。如在听音乐时,悦耳的歌声不是噪声,而在老师讲课的课堂上,高音播放的音乐只能算是噪声。
1.2噪声的主要特性
①噪声是一种感觉性污染,在空气中传播时不会在环境里遗留下有毒有害的化学污染物质。对噪声的判断还与个人所在的环境和主观愿望有关。
②噪声源的分布广泛而分散,但是由于传播过程中会发生能量的衰减,因此噪声污染的影响范围是有限的。
③噪声产生的污染没有后效作用。一旦噪声源停止发声,噪声便会消失,转化为空气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热能。2.噪声来源
噪声的来源主要有四种,它们是交通运输噪声、工业生产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1]。
2.1交通运输噪声
交通噪声主要是由交通工具在运行时发出来的。如汽车、飞机、火车等都是 交通噪声源。调查表明,机动车辆噪声占城市交通噪声的85.5%。车辆噪声的传播与道路的多少及交通量度大小有密切关系。在通路狭窄、两旁高层建筑物栉比的城市中,噪声来回反射,显得更加吵闹。同样的噪声源在街道上较空旷地上,听起来要大5-10分贝。在机动车辆中,载重汽车、公共汽车等重型车辆的噪声在89-92分贝,而轿车、吉普车等轻型车辆噪声约有82-85分贝,以上声级均为距车7.5米处测量。汽车速度与噪声大小也有较大关系,车速越快,噪声越大,车速提高1倍,噪声增加6-10分贝。说明各类机动车噪声大小与行驶速度的关系。汽车噪声主要来自汽车排气噪声。若不加消声器,噪声可达100分贝以上。其次为引擎噪声和轮胎噪声,引擎噪声在汽车正常运转时,可达90分贝以上,而轮胎噪声在车速为90公里/时以上时,可达95分贝左右。这些都说明交通噪声对人们的生活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了。
2.2工业生产噪声
这也是室内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由于各种动力机、工作机做功时产生的撞击、摩擦、喷射以及振动,可产生七八十分贝以上的声响。这些声响在纺织车间、锻压车间、粉碎车间和钢厂、水泥厂、气泵房、水泵房尤为严重,虽然都做了一定程度的降噪声处理,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机器本体上所产生的噪声。
2.3社会生活噪声
比如公共场所的商业噪声、餐厅、公共汽车、旅客列车、人群集会、高音喇叭等。据统计,社会生活和公共场所噪声占城市噪声的14%。
2.4建筑施工噪声
在城市中,建设公用设施如地下铁道、高速公路、桥梁,敷设地下管道和电缆等,以及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现场,都大量使用各种不同性能的动力机械,使原来比较安静的环境成为噪声污染严重的场所。某些施工现场紧邻居住建筑群,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干扰。3.噪声的危害
3.1环境噪声对听力系统的危害
当人们进入强噪声环境是,就会感觉到噪声刺耳难受,离开噪声环境后,耳朵还会嗡嗡作响,甚至出现听觉的敏感性下降,听阀提高,听不清一般的说话声。如果这种境况持续时间不长,脱离噪声环境后听觉敏感性不久就会恢复,这是生理上的适应。在强烈的噪声持续作用下,听力减弱较大,听觉敏感性的恢复所需时间亦长,从数分钟至几小时甚至十几小时,这种现象叫作听觉疲劳。这是听觉 2 器官功能性变化,并未招致听觉器官的器质性损伤。但是,长时间受到过长的噪声刺激,引起内耳感音性器官的退行性变化,就会由功能性影响变为器质性损伤,听力下降,称为噪声性耳聋。[2]一般情况下,环境噪声很少能达到听力下降的程度。但不能低估暂时性听觉疲劳或长年累月因噪声刺激引起全身性反应的危害。
3.2环境噪声对神经系统的危害
噪声通过听觉器官传入大脑皮层和丘脑下部的植物神经中枢,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一系列反应。根据噪声强度、性质的不同及接触时间的长短,有不同程度变化。长期接触高强度噪声后,可能出现头疼、头晕、耳鸣、心悸、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症状。有人调查接触高频噪声后,表现出疲倦、易激怒(燥性神经衰弱症)。检查时,发现大脑皮层功能表现为抑制和兴奋过程平衡失调,脑电图a 节律消失,视觉运动反应潜伏期延长,视觉分析功能下降,视力清晰度及稳定性下降。植物神经中枢调节功能减弱,表现为皮肤划痕试验反应迟钝,血压不稳定,血管张力改变。[3]
3.3 环境噪声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经研究,在中等强度噪声(70~80分贝)作用下,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在大强度(100分贝)噪声作用下,则功能减弱。动物实验在噪声影响下,初期卵巢功能亢进,后期功能下降,性周期紊乱,生仔率下降。[4]
3.4环境噪声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噪声可引起胃肠道消化功能紊乱,胃液分泌异常,胃蠕动减弱,食欲下降,甚至发生恶心、呕吐。
3.5环境噪声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噪声可能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表现为血压升高或降低,尤其是原来血压波动大的人,接触噪声后,血压变化更为明显。据有关报道,城市中居民因交通噪声的困扰,血压有所增高。在噪声作用下,交感神经紧张度增加,表现为心率加快,血压波动,心电图有改变,脑血流图也有异常改变,波动的幅度和流入时间延长,表现为血管紧张度增加,弹性降低。
3.6噪声对其他生理方面的影响
噪声对生理方面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在飞机发动机噪声(115分贝)作用下,机体暗适应光感度下降20℅,色觉敏感度发生变化;并对视野有所影响,表现为绿色视野增大,金红色视野缩小,且噪声强度愈大,视力清晰度的稳定性愈低。研究指出,噪音可使色觉、色视野发生异常。调查发现,在接触稳态噪音 3 的80名工人中,出现红、绿、白三色视野缩小者竟高达80%,比对照组增加85%。噪音对视力的影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在安静明亮的商店购物时,显得愉快和镇静,买东西能做到挑选精细购买齐全。而在高音喇叭大声播放快节奏的流行音乐(一些所谓的流行音乐,只不过是震耳欲聋的强噪音)时购物,往往烦燥不安,眼花缭乱,甚至会混胡乱交易,该买的未买,买了的因识别不细也不满意。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噪音影响视力造成的的。[5]
3.7环境噪声对人体心理的影响
噪声引起的心理影响主要是使人烦躁、激动、易怒,甚至失去理智。噪声也容易使人疲劳,因此往往会影响精力集中和工作效率,尤其是对一些做非重复动作的劳动者,影响更为明显。另外,由于噪声的掩蔽效应,往往使人不易察觉一些危险信号,从而容易造成工伤事故。
3.8环境噪声对孕妇的影响
孕妇长期处在超过50分贝的噪音环境中,会使内分泌腺体功能紊乱,并出现精神紧张和内分泌失调,严重的会使血压升高、胎儿缺氧缺血、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流产。而高分贝的噪音能损坏胎儿的听觉器官,致使部分区域受损,并严重影响大脑的发育,导致儿童智力低。[6]
3.9环境噪声对幼儿的影响
婴幼儿经常受噪音的刺激、会引起精神委靡、烦躁不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现象,并使内分泌发生紊乱,防碍婴幼儿身心健康与智力发育,噪音还会影响视力,诱发眼病。婴幼儿的眼睛器官娇嫩,更需要保护。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婴幼儿需要配戴眼镜的因由之一。若在80分贝以上发育阶段的婴儿来说,噪音的危害尤其明显。经常处在嘈杂环境中的婴儿不仅听力受到损伤,智力发展也会受到影响。[7]
3.10 环境噪声对正常生活、工作和休息的影响
环境噪声主要影响居民的休息和睡眠。脉冲噪声比连续噪声危害大,夜间噪声比白天噪声影响更大。有人做过实验,发现在40~45分贝(A)的噪声刺激下,睡眠人的脑电波就出现觉醒反应。说明45分贝(A)的噪声级会产生干扰,使人睡眠深度下降,多梦、熟睡的时间短;也有人发现长期暴露在强噪声的环境中即产生软弱无力、想睡觉,但又不能熟睡,离开此环境进入安静休息的环境,则有兴奋起来。据上海医科大学环境卫生学研究室调查,居住菜市场附近的市民,夜间受到61~70 分贝(A)噪声影响,被吵醒和不易入睡者占调查人数的70%左右。4 噪声对休息的干扰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据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物理教研室1960 年在上海地区对住宅的噪声进行调查,测定各类住宅噪声的声压级并询问居民反映。当声压级在35 分贝以下时,大部分居民反映为“静”,在45~45 分贝时,则反映“还算静”和“闹”,而在65分贝以上时,则反映“很闹”和“不能容忍”。噪声还会干扰工作、谈话。普通的谈话声时60分贝,大声谈话为70~80分贝。因此,当噪声达到65分贝以上时,就会干扰谈话。噪声达到90分贝,就是大声喊叫也听不清。噪声干扰下,人们感到烦躁不安,容易疲乏,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还会降低工作质量。有人对电话调动台进行调查,发现噪声从50分贝降到30分贝时,差错率减少42%。在噪声影响下,容易发生工伤事故和交通事故。[8] 4.噪声防治
4.1防治管理
为了防止噪音,我国著名声学家马大猷教授曾总结和研究了国内外现有各类噪音的危害和标准,提出了三条建议:
①为了保护人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噪音的允许值在 75~90 分贝。②保障交谈和通讯联络,环境噪音的允许值在 25~50 分贝。③对于睡眠时间建议在 35~50 分贝。
我国心理学界认为,控制噪音环境,除了考虑人的因素之外,还须兼顾经济和技术上的可行性。充分的噪音控制,必须考虑噪音源、传音途径、受音者所组成的整个系统。控制噪音的措施可以针对上述三个部分或其中任何一个部分。
4.2噪音控制
①降低声源噪音,工业、交通运输业可以选用低噪音的生产设备和改进生产工艺,或者改变噪音源的运动方式(如用阻尼、隔振等措施降低固体发声体的振动)。
②在传音途径上降低噪音,控制噪音的传播,改变声源已经发出的噪音传播途径,如采用吸音、隔音、音屏障、隔振等措施,以及合理规划城市和建筑布局等。
③受音者或受音器官的噪音防护,在声源和传播途径上无法采取措施,或采取的声学措施仍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就需要对受音者或受音器官采取防护措施,如长期职业性噪音暴露的工人可以戴零听耳塞、耳罩或头盔等护耳器。
4.3防治办法
①营造隔音林。为了减小噪声而采取的措施主要是隔声和吸声。在马路两旁种树,对两侧住宅就可以起到隔声作用。在建筑物中将多层密实材料用多孔材料分隔而做成的夹层结构,也会起到很好的隔声效果。为消除噪声,常用的吸声材料主要是多孔吸声材料,如玻璃棉、矿棉、膨胀珍珠岩、穿孔吸声板等。材料的吸声性能决定于它的粗糙性、柔性、多孔性等因素。另外,建筑物周围的草坪、树木等也都是很好的吸声材料,所以我们种植花草树木,不仅美化了我们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同时也防治了噪声对环境的污染。[9] ②将噪声污染严重的企业搬离市区。
③源头处预防,传播过程消减。如机动车的数量和流量是产生交通噪声的主要原因,理论上,车速增加一倍,噪声增加9dB(A);车流量增加一倍,噪声增加3dB(A)。所以要严格并且合理控制机动车的数量和流量是降低城市交通噪声的重要途径[10],并且积极推进城市公交事业的发展。
噪音控制在技术上虽然现在已经成熟,但由于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业规模很大,要采取噪音控制的企业和场所为数甚多,因此在防止噪音问题上,必须从技术、经济和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权衡。目前国内已经有这方面噪音治理先进技术的企业及事业单位:如清华大学建筑物理实验室等在噪音治理与振动控制行业领域做出比较突出贡献。当然,具体问题应当具体分析。在控制室外、设计室、车间或职工长期工作的地方,噪音的强度要低;库房或少有人去车间或空旷地方,噪音稍高一些也是可以的。总之,对待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性质与不同持续时间的噪音,应有一定的区别。
参考文献
[1] 杨岷.推进“三创”天津建设生态城市[N].北方网2003(9)(第一版)
[2] 马少妆.梁玉玲.姚婷.浅谈城市噪音污染对健康的危害与治理[J].广东科技.2010(10).[3] 张晓玲.杨杰.张小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噪音的危害与控制[J].国际儿科学杂志,2009(6).[4] 若谷.噪音污染严重危害健康[J].安全与健康:上半月,2003(04S).[5] 刘凯.浅谈交通噪声污染的危害与防治[J].中国科技信息,2009(16).[6] 吴铭权.室内噪声的危害与控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6(2).6 [7] 方保明.学校噪声污染危害[J].职业与健康,2002(8).[8] 刘松影.噪声对女工的危害及其强度—反应关系[J].职业医学,1990(3)[9] 孟苏北.城市住宅区低频噪声对人类健康的危害[J].中国医药导报,2007(12Z)[10] 佟敬军.抚顺市环境噪声达标技术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4:47.7
第二篇:环境科学概论小论文
根治雾霾,迫在眉睫
摘要
雾霾天气越来越严重,人类的健康、出行等都受到严重威胁,根治雾霾,成为了人们现在谈论的主题。根据雾霾产生的原因,找到治理雾霾的方法,换我们一个清静的世界。引言
随着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加剧,颗粒物“隐形杀手”群体逐渐变得庞大,成分变得复杂,“杀伤力”也渐渐增强。不管是常见的灰蒙蒙的天空,还是不时出现的雾霾天气,这些其实都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浮游在空中,使能见度降低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本质上正是无处不在的颗粒污染物造成的。如何降低雾霾出现的几率,减轻雾霾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已经成为全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雾霾现状
据医学权威期刊《刘烨刀》估计,中国在2010年有120万人因为户外空气污染而过早死亡,占世界因大气污染死亡人数的1/3。自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地区能见度急剧下降,灰霾天气明显增多,先后出现过3次波动:气溶胶污染、硫酸盐加气溶胶污染、光化学粒子加硫酸盐加气溶胶污染。
除此之外,我国北京、四川等大城市的雾霾也非常严重,雾霾已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雾霾的危害
目前,对雾霾天气产生后,人们生产生活的环境及所受伤害已经被人们广泛了解。其危害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雾霾天气的主要控制指标为PM2.5,由于颗粒物的粒径小于2.5微米,因此颗粒物可以轻易进入人的呼吸道,从而引发呼吸系统的疾病,同时,颗粒物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进入人体血液,其上附若的有害物质可以诱发人体血液疾病和各种癌症的产生。另一方面,是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当雾霾天气发生作用时,其对环境空气质量产生的影响不言而喻。道路的能见度明显降低,各种交通皆因此受到影响。雾霾天气遮住了紫外线的照射,严重影响各种作物的生长等等。
常言道,“秋冬毒雾杀人刀”。看得见、抓不着的“雾霾”其实已经对我们的生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给民众交通出行和健康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据悉,入冬以来,河北南部、山西东部、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江西大部,广东西部、广西东部及四川和云南局部等地有10~20天,其中江苏大部在20天以上、相比于常年同期,河北南部、北京、天津、山东、河南北部、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广东、广西东部等地偏多在1天以上,其中北京、天津、安徽大部、上海等地偏多3~8天,山东北部、安徽东北部,江苏大部、浙江北部及广东南部偏多超过8天。华北南部及江苏中部、四川东部、重庆西南部、贵州西部等地有8~15天能见度不足1000米,河南南部、山东西北部、四川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5~12天能见度不足500米。由于能见度低,驾驶困难,多处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等交通等交通设施被迫关闭,给民众交通出行带来了严重影响。
雾霾天气更是危害人体健康,婴儿佝偻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疾病、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因雾霾天气而日渐严重。雾霾的产生
那么雾霾天气中这些颗粒物都来自于哪里呢?其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来自于自然,自然源包括土壤扬尘、海盐、植物花粉、孢子、细菌等。自然界中的灾害事件,如火山爆发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的火山灰,森林大火或裸露的煤原大火及尘暴事件都会将大量细颗粒物输送到大气层中。二是来自于人为的排放。火电、钢铁、水泥行业大量燃烧气体的排放,冬季北方燃煤取暖的燃烧气体的排放,各种机动车尾气的排放,餐饮行业油烟的排放等等。三是大气中各种污染物及粒子在光化学反应下,形成的二次转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污染物质的排放也随之增多,这就加剧了环境的负担,从而引发了雾霾天气的产生。雾霾天气的治理
5.1注重自我防护
减少出门是自我保护最有效的办法。根据国际顶级流行病学期刊《美国流行病学》2012年发表的北大前沿交叉学科研究员环境与健康中心研究员黄薇等人在西安市所做的PM2.5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在排除了年龄、性别、时间效应和气象因素等影响因素后,当PM2.5浓度每增加103微克/立方米时,居民全部死因的超频死亡风险会增加2.29%,滞后时间再1-2天。心血管病增加的超额死亡风险更高,为3.08%。
如果一定要出门,不要骑自行车,避开交通拥挤的高峰期以及开车多的路段。也最好不要开私家车,多乘坐公共公交工具,为减少PM2.5做贡献。5.2 控制雾霾的源头
城市中心的气温常比四周郊区的高,在气象学中称之为“热岛效应”。由于“热岛效应”的存在,可是城市中心污染更加严重。因此,对大气有严重污染的企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要考虑到热岛环流的因素,以避免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城区。以郑州为例‘由于郑州冬季盛行西北风,在城市规划中,切不可采取“摊大饼”的模式,而要考虑到主导风向,把对大气有污染的工业部门建在最小风频的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这样对城市大气污染程度的影响才能最小。同时,还要针对郑州市春季风沙较大的气候特点,大力增加城市绿地的覆盖率,以发挥其吸烟除尘的效益,以降低雾霾形成的几率。
可见,城市是人类作用于环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城市不能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的,不能以牺牲空气质量为代价而盲目追求经济效益。
5.3加强环境科普教育,提高自身免疫力
作为气象工作者,可以定期在社区举办一些讲座,告诉老百姓应该怎样躲避雾霾天气,气象局还要做好气象服务,将灾害天气信息及时传递给老百姓。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环境教育融入于教学过程,使之成为教师的一种潜意识,而不是脱离实际地去照搬书中的大道理。此外,我们还要控制生活污染,以减少PM2.5的来源。比如,在室内公共场所要禁止吸烟。尤其是那些“瘾君子”们更不能再公共场所内抽烟。面对雾霾天气,我们更要特别关注于老人和儿童健康。因为此类人群的抵抗力较弱,平时应该多饮水,多吃豆腐、牛奶、黄花鱼、动物肝脏、蛋黄、瘦肉、坚果等,这些食物中富含维生素D,对补钙非常有利。
结语
总之,针对越来越严重的雾霾天气,采取必要的措施愈加必要了。不仅为了我们自己,还为了我们的后代。
参考文献
孟力,周涛,张珊珊,虞冬青,张丽恒,曲宁,不容缓》。
殷挺凯的《雾霾灾害的成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仲成春的《根治雾霾,刻
第三篇:环境科学概论-课程论文的参考
我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浅析
王某某
(贵州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贵州 贵阳550004)摘要:环境与发展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发展是促进环境保护的前提条件。文章在我国目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若干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关键词: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冲突;协调对策;
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是一个整体, 它包括自然界的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如大气、阳光、土壤、森林、水等)、人类创造的事物(如道路、房屋、风景区等)和居住环境(如院落、村落、乡镇和城市环境等)。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空间,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需条件, 它为人类提供生活所需的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所需的各种生产资料, 消纳生活和生产排出的废弃物,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的场所。所以人不能脱离自然界而存在, 人类是自然界进化发展的产物, 离开了这一特定的环境, 人类难以生存, 但人类可以在自然规律允许的范围内利用、改造自然界, 为生存和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可持续发展最早是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著名的布伦特兰报告之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的。在此报告中, 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既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是既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 又实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和谐, 使子孙后代能够安居乐业、得以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 它与环境相互依靠, 相互促进,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发展是促进环境保护的前提条件。
二、我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冲突
然而,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 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明, 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人类为了生存, 改善生存条件, 不断地向自然索取, 有时甚至是掠夺性的利用, 最终导致自然不时以洪水、干旱、沙漠化等灾难予以报复。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这种冲突日益增多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在我国, 这种冲突突出表现为环境污染与资源损害已构成了对发展的威胁。具体表现为: 1.水土流失、土壤荒漠、耕地被占用问题严重。据2000 年水利部公布的资料显示,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 367 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面积的 38%, 其中黄河、长江、海河、淮河、松辽河、珠江、太湖等七大流域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一半。因水土流失, 全国每年流失土壤 50 多亿吨, 新增荒漠化面积 2100 1平方公里, 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 每年损失的耕地面积达七万多公里。根据国家林业局在第六个/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 中国已经成为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 560 亿元。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不仅造成了生态失衡, 而且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制约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2.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污染问题严重。据世界银行 1998 年对 132个国家的统计, 我国水资源总量排世界第四位, 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排到了 82 位。按国际标准, 人均水资源 20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边缘,人均 1000 立方米的为人类生存起码要求。目前,我国有 15 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严重低于缺水线, 有七个省、区、县人均水资源低于生存起码要求。另外, 据水利部对全国 700 余条河流约 10 万公里长开展的水资源质量评价, 46.5% 河长受污染严重;10.6%的河长严重污染, 水体已丧失使用价值。在全国七大流域中, 太湖、淮河、黄河流域均有 70%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海河、松辽河流域污染也相当严重, 污染河段占 60%以上。全国有 1/ 4 人口饮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水污染直接影响着我国民众生活、生存环境, 对人民的身体健康构成极大威胁。
3.森林生态功能弱化。森林作为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以它特有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防治污染、减少噪音、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而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 这些功能随着近年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已逐渐被全社会人民所认识。然而,近年来, 我国的森林生态功能却逐年弱化。据国家林业部第五次中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 目前我国森林面积为 1.589 亿公倾, 森林蓄积量 112.7 亿立方米,分别居世界第五位和第七位, 但森林覆盖率只有 16.5%, 位居世界 111名。调查结果表明, 虽然近年来我国在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整个林业工作面临的形势还很严峻, 主要问题有森林质量不高, 单位面积蓄积量较小;树龄结构不合理, 可采资源减少;次生林和人工林较多, 原始混交林较少, 不利于防虫防病防火;林地被征占数量巨大, 超限额采伐问题严重。所有这些都造成了我国现有森林整体生态功能弱化。
4.大气污染问题严重。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问题也已十分严重, 大气环境质量日益恶化。目前,全国城市居民燃气普及率只有 60.2%, 相当多的城市仍以煤炭为主要民用燃料。大量燃煤造成煤烟型污染, 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占 21%, 许多城市受到酸雨侵害。城市裸露地面多、建筑施工现场不规范、渣土垃圾粗放收运使得城市空气中颗粒物常年居高不下。据测定, 城市大气污染中凝结核和粉尘的数量比郊区高 10倍,有害气体比郊区高 5-20 倍。在全国重点监测的 338 个城市中,63.5%的城市达不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由此可见, 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日益 2 严重, 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5.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增多。近10 年来,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排放量迅速增长。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我国城市垃圾平均以每年 8.98% 的速度增长, 到 2000年已增长到 1.4 亿吨, 而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年清运量约1.18 亿吨, 仅有60%垃圾得到不同程度的处理处置。生活垃圾得不到妥善处理, 成了传播疾病和污染环境的隐患。据报道, 2001 年, 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为 200.7 亿吨, 城镇生活污水 227.7 亿吨, 而目前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只有 34.3%。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使城市河道成了纳污沟, 水环境恶化, 七大流域城市河段都形成了明显污染带, 城市饮用水资源也受到了污染。
三、协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针对我国目前污染严重和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 依照5国际环境法6中可持续发展原则, 1996 年5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中, 为我国制定了环境保护战略目标, 提出了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两项任务, 亦即要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实施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之战略, 在两个方面上开展工作。为此, 笔者仅就上面两个方面提出一些浅见。
1.控制人口增长。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 环境污染与人口密度成正比。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已形成了人口压力和生态退化的恶性循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 在占世界 7%的耕地上养活世界 22%的人口,按人均数比较, 我国已属于资源贫乏国, 再加上相对落后的传统产业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及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是我国目前面临结构性环境污染、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严重短缺以及耕地不足影响粮食供给等一系列严重挑战的重要原因。进一步采取措施, 确实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有助于缓和这种恶劣局势,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已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经济发展问题与环境保护问题是不可分割的, 环境问题阻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也仍有相当部分人环保意识淡薄, 法制观念不强, 而这一部分人往往又是破坏环境最严重的群体。一些地方领导也存在着先发展后环保的错误思想, 盲目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缺乏生态观念, 违反自然规律, 重视眼前利益, 忽视长远利益, 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 我们要采取一切手段, 加大力度加强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 加强舆论导向, 引导公众监督, 掀起一个环境保护的高潮, 将提高环保意识作为培养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伦理道德的一个重要方面。
3.加紧修订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 世界各国相继制定了许多 3 法规条例, 使环保工作获得了法律上的保证。我国政府也先后制定了5环境保护法6、5水污染防治法6、5大气污染防治法6、5固体物质污染环境防治法6等法规。这对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 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以及控制标准, 仍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 已与当前的环保工作现状不相适应。因此, 笔者认为, 我国应尽快修订现行法规, 使环保工作有法可依, 努力将污染预防推向到各项法规中, 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4.从法律上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环境标志制度。环境标志, 又称为/绿色通行证, 是指对于从生产到消费直到回收处理的一系列过程中不会对生态环境和人身健康造成危害的产品, 经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可在其包装上表明已达到环保要求或可回收再用的特定标志。为完善我国的环保标志体系, 我国于 1994 年 5 月 1 日正式成立了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目前, 我国急需解决的就是从法律上保证该项制度的顺利实施, 尽快出台适合我国环境标志制度实施细则和管理条例, 以确保所有符合环境标准的产品都能得到环境标志的认证, 从长远来看, 实行环境标志, 不但可以使我国企业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更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的环保意识和身体健康, 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5.建立比较完善的环境监督监管和检测保护体系。有专家认为, 监督和监管体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监管, 主要指政府行为, 具有强制性;二是监督, 强调民间问题, 要有一整套民间的监督体系, 从媒体一直到各个层面都有一个监督体系;三是环境举报制度, 每个公民都应该有举报的义务和权利。只有监管、监督、举报三大制度统一, 才能构造一个良好的监督监管体系。
加紧建立自然生态检测和保护体系, 对全国生态环境建设作出长期规划, 要制定具体的执行措施。争取有条件的城市都实行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公布饮用水源的水质;加大披露重点污染企业环境信息力度, 逐步扩大环境信息公开项目, 让更多的环境行为、环境状况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加大投入, 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增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 及时有效处理生活垃圾和污水, 进行煤改气、集中供热, 减少污染源。完成一批对全国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的工程, 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 力争到本世纪中叶, 使全国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得到整治, 适宜绿化的土地种树种草, 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基本实现中华大地山川秀美, 保证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安居乐业, 永续发展。参考文献: [1] 涓子.一份沉甸甸的水资源报告[ J ].半月谈, 2000(11):2-8 [2]李瑞林.21 世纪城市生态环境四面楚歌[ J].森林与人类, 2000(4): 8-9 [3]冯薇, 苏雪串.发展经济学[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 45-46 4 [4] 新华社.我国水土流失形势严峻[N].南方日报.2000-06-26
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布置的题目写论文:我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绝对不能照抄:
论文框架;第一部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第二部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目前面临的问题;第三部分:提出协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3.论文格式参考此文。4.论文电脑打印来
5.论文提交时间:2011年6月13日
第四篇:环境科学概论-课程论文的参考
我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浅析
摘要:环境与发展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发展是促进环境保护的前提条件。文章在我国目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若干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关键词: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冲突;协调对策;
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是一个整体, 它包括自然界的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如大气、阳光、土壤、森林、水等)、人类创造的事物(如道路、房屋、风景区等)和居住环境(如院落、村落、乡镇和城市环境等)。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空间,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需条件, 它为人类提供生活所需的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所需的各种生产资料, 消纳生活和生产排出的废弃物,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的场所。所以人不能脱离自然界而存在, 人类是自然界进化发展的产物, 离开了这一特定的环境, 人类难以生存, 但人类可以在自然规律允许的范围内利用、改造自然界, 为生存和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可持续发展最早是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著名的布伦特兰报告之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的。在此报告中, 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既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是既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 又实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和谐, 使子孙后代能够安居乐业、得以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 它与环境相互依靠, 相互促进,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发展是促进环境保护的前提条件。
二、我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冲突
然而,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 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明, 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人类为了生存, 改善生存条件, 不断地向自然索取, 有时甚至是掠夺性的利用, 最终导致自然不时以洪水、干旱、沙漠化等灾难予以报复。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这种冲突日益增多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在我国, 这种冲突突出表现为环境污染与资源损害已构成了对发展的威胁。具体表现为: 1.水土流失、土壤荒漠、耕地被占用问题严重。据2000 年水利部公布的资料显示,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 367 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面积的 38%, 其中黄河、长江、海河、淮河、松辽河、珠江、太湖等七大流域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一半。因水土流失, 全国每年流失土壤 50 多亿吨, 新增荒漠化面积 2100平方公里, 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 每年损失的耕地面积达七万多公里。根据国家林业局在第六个/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 中国已经成为受荒 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 560 亿元。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不仅造成了生态失衡, 而且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制约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2.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污染问题严重。据世界银行 1998 年对 132个国家的统计, 我国水资源总量排世界第四位, 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排到了 82 位。按国际标准, 人均水资源 20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边缘,人均 1000 立方米的为人类生存起码要求。目前,我国有 15 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严重低于缺水线, 有七个省、区、县人均水资源低于生存起码要求。另外, 据水利部对全国 700 余条河流约 10 万公里长开展的水资源质量评价, 46.5% 河长受污染严重;10.6%的河长严重污染, 水体已丧失使用价值。在全国七大流域中, 太湖、淮河、黄河流域均有 70%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海河、松辽河流域污染也相当严重, 污染河段占 60%以上。全国有 1/ 4 人口饮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水污染直接影响着我国民众生活、生存环境, 对人民的身体健康构成极大威胁。
3.森林生态功能弱化。森林作为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以它特有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防治污染、减少噪音、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而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 这些功能随着近年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已逐渐被全社会人民所认识。然而,近年来, 我国的森林生态功能却逐年弱化。据国家林业部第五次中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 目前我国森林面积为 1.589 亿公倾, 森林蓄积量 112.7 亿立方米,分别居世界第五位和第七位, 但森林覆盖率只有 16.5%, 位居世界 111名。调查结果表明, 虽然近年来我国在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整个林业工作面临的形势还很严峻, 主要问题有森林质量不高, 单位面积蓄积量较小;树龄结构不合理, 可采资源减少;次生林和人工林较多, 原始混交林较少, 不利于防虫防病防火;林地被征占数量巨大, 超限额采伐问题严重。所有这些都造成了我国现有森林整体生态功能弱化。
4.大气污染问题严重。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问题也已十分严重, 大气环境质量日益恶化。目前,全国城市居民燃气普及率只有 60.2%, 相当多的城市仍以煤炭为主要民用燃料。大量燃煤造成煤烟型污染, 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占 21%, 许多城市受到酸雨侵害。城市裸露地面多、建筑施工现场不规范、渣土垃圾粗放收运使得城市空气中颗粒物常年居高不下。据测定, 城市大气污染中凝结核和粉尘的数量比郊区高 10倍,有害气体比郊区高 5-20 倍。在全国重点监测的 338 个城市中,63.5%的城市达不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由此可见, 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5.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增多。近10 年来,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 2 国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排放量迅速增长。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我国城市垃圾平均以每年 8.98% 的速度增长, 到 2000年已增长到 1.4 亿吨, 而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年清运量约1.18 亿吨, 仅有60%垃圾得到不同程度的处理处置。生活垃圾得不到妥善处理, 成了传播疾病和污染环境的隐患。据报道, 2001 年, 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为 200.7 亿吨, 城镇生活污水 227.7 亿吨, 而目前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只有 34.3%。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使城市河道成了纳污沟, 水环境恶化, 七大流域城市河段都形成了明显污染带, 城市饮用水资源也受到了污染。
三、协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针对我国目前污染严重和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 依照5国际环境法6中可持续发展原则, 1996 年5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中, 为我国制定了环境保护战略目标, 提出了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两项任务, 亦即要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实施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之战略, 在两个方面上开展工作。为此, 笔者仅就上面两个方面提出一些浅见。
1.控制人口增长。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 环境污染与人口密度成正比。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已形成了人口压力和生态退化的恶性循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 在占世界 7%的耕地上养活世界 22%的人口,按人均数比较, 我国已属于资源贫乏国, 再加上相对落后的传统产业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及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是我国目前面临结构性环境污染、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严重短缺以及耕地不足影响粮食供给等一系列严重挑战的重要原因。进一步采取措施, 确实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有助于缓和这种恶劣局势,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已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经济发展问题与环境保护问题是不可分割的, 环境问题阻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也仍有相当部分人环保意识淡薄, 法制观念不强, 而这一部分人往往又是破坏环境最严重的群体。一些地方领导也存在着先发展后环保的错误思想, 盲目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缺乏生态观念, 违反自然规律, 重视眼前利益, 忽视长远利益, 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 我们要采取一切手段, 加大力度加强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 加强舆论导向, 引导公众监督, 掀起一个环境保护的高潮, 将提高环保意识作为培养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伦理道德的一个重要方面。
3.加紧修订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 世界各国相继制定了许多法规条例, 使环保工作获得了法律上的保证。我国政府也先后制定了5环境保护法6、5水污染防治法6、5大气污染防治法6、5固体物质污染环境防治法6等法规。这对促进我国 3 环境保护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 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以及控制标准, 仍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 已与当前的环保工作现状不相适应。因此, 笔者认为, 我国应尽快修订现行法规, 使环保工作有法可依, 努力将污染预防推向到各项法规中, 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4.从法律上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环境标志制度。环境标志, 又称为/绿色通行证, 是指对于从生产到消费直到回收处理的一系列过程中不会对生态环境和人身健康造成危害的产品, 经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可在其包装上表明已达到环保要求或可回收再用的特定标志。为完善我国的环保标志体系, 我国于 1994 年 5 月 1 日正式成立了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目前, 我国急需解决的就是从法律上保证该项制度的顺利实施, 尽快出台适合我国环境标志制度实施细则和管理条例, 以确保所有符合环境标准的产品都能得到环境标志的认证, 从长远来看, 实行环境标志, 不但可以使我国企业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更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的环保意识和身体健康, 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5.建立比较完善的环境监督监管和检测保护体系。有专家认为, 监督和监管体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监管, 主要指政府行为, 具有强制性;二是监督, 强调民间问题, 要有一整套民间的监督体系, 从媒体一直到各个层面都有一个监督体系;三是环境举报制度, 每个公民都应该有举报的义务和权利。只有监管、监督、举报三大制度统一, 才能构造一个良好的监督监管体系。
加紧建立自然生态检测和保护体系, 对全国生态环境建设作出长期规划, 要制定具体的执行措施。争取有条件的城市都实行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公布饮用水源的水质;加大披露重点污染企业环境信息力度, 逐步扩大环境信息公开项目, 让更多的环境行为、环境状况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加大投入, 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增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 及时有效处理生活垃圾和污水, 进行煤改气、集中供热, 减少污染源。完成一批对全国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的工程, 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 力争到本世纪中叶, 使全国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得到整治, 适宜绿化的土地种树种草, 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基本实现中华大地山川秀美, 保证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安居乐业, 永续发展。参考文献: [1] 涓子.一份沉甸甸的水资源报告[ J ].半月谈, 2000(11):2-8 [2]李瑞林.21 世纪城市生态环境四面楚歌[ J].森林与人类, 2000(4): 8-9 [3]冯薇, 苏雪串.发展经济学[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 45-46 [4] 新华社.我国水土流失形势严峻[N].南方日报.2000-06-26
第五篇:《环境科学概论》学习心得
《环境科学概论》学习心得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全国高校教师网络课程《环境科学概论》的培训学习,本课程由北京师范大学刘静玲教授主讲。通过本次培训,感触颇深、获益良多,学到的不仅仅是环境科学的某些内容,更主要的是对于环境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的一个探讨研究。现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谈几点心得:
环境科学概论的内容主要包括:环境与生态系统;当代资源与环境问题;污染治理工程技术;环境管理;环境伦理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施。
环境是一个整体, 它包括自然界的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如大气、阳光、土壤、森林、水等)、人类创造的事物(如道路、房屋、风景区等)和居住环境(如院落、村落、乡镇和城市环境等)。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空间,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需条件, 它为人类提供生活所需的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所需的各种生产资料, 消纳生活和生产排出的废弃物,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的场所。所以人不能脱离自然界而存在, 人类是自然界进化发展的产物, 离开了这一特定的环境, 人类难以生存, 但人类可以在自然规律允许的范围内利用、改造自然界, 为生存和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和创建社会环境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仍以其固有的自然规律变化着。社会环境一方面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也以其固有的规律运动着。人类与环境不断地相互影响和作用,产生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于自然因素的破坏和污染所引起的。如:火山活动,地震、风暴、海啸等产生的自然灾害,因环境中元素自然分布不均引起的地方病,以及自然界中放射物质产生的放射病等。另一类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进入环境,超过了环境容量的容许极限,使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超越了环境自身的承载能力,使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出现自然资源枯竭的现象,这些都属于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问题,多指人为因素造成的。
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化社会中,全球化趋势日益壮大。世界各地区间的“相互关联性”与日俱增。保护环境就要从可持续发展开始,而可持续发展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事情,而是全人类共同的目标。当前世界上的许多资源环境问题已超越国界的限
制,具有全球的性质,如全球变暖、酸雨的蔓延、臭氧层的破坏等等。因此,必须加强国际间的多边合作,建立起广泛的国际合作,共同解决全球资源开发、经济发展所引起的环境问题。作为居住在地球上的村民,我们每个人都要重视环境问题,从小事从自我做起,为保护环境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