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5 02:42: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苏省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苏省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篇:江苏省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

江苏省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

江苏省人民政府

江苏省人民政府令 第 71 号

《江苏省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已于2011年4月14日经省人民政府第6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省 长

二○一一年五月七日

江苏省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保障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正常运行,促进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保护和改善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活动。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纳入水污染防治规划,统筹安排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提高污水有效集中处理率,充分发挥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削减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作用。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

省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的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统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按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组织建设本行政区域内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并对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进行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财政、水利、监察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的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环境保护规定的行为进行举报和投诉。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处理相关举报和投诉。

第六条 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应当配套完善、依法运行、稳定达标。

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噪声控制、除臭、消毒等措施,并配套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设施。新建、改建、扩建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要求采用脱氮除磷工艺。

鼓励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尾水再生利用。

第七条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按照国家规定实行特许经营制度。第八条 向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水污染物,应当符合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工业废水不得擅自排入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确需接入的,应当经过预处理并依法取得排水许可。按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需要取得排污许可的,应当同时取得排污许可。有关行政机关作出的准予行政许可决定,应当依法公开。第九条 有工业废水排放的各类开发区,应当建设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保证达标排放。

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明确可以接纳水污染物的浓度限值。向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水污染物,应当符合浓度限值;超过浓度限值的,应当经过预处理,符合要求后方可接入。

第十条 开发区内排水单位排放水污染物的浓度和种类不符合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处理工艺要求的,应当单独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处理产生的水污染物。

第十一条 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应当保证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并对出水水质负责。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发现排入设施的水污染物浓度异常,影响达标排放的,应当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依法采取相应措施。

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发现排水单位排放水污染物浓度超标,影响达标排放的,可以按照合同约定关闭相应排水单位的纳管设备,并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二条 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进水口、出水口安装水量、水质自动监控设备及配套设施,并与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自动监控设备还应当与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行政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

自动监控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当依法予以检定;使用中的自动监控设备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数据比对。

第十三条 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应当正常使用、维护自动监控设备及中控系统,不得擅自拆除、闲置、改变或者损毁。

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确因改造、更新、维修需要暂停运行的,或者进水口、出水口水量、水质自动监控系统发生故障不能正常运行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向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还应当向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四条 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台账制度,如实记录有关数据。第十五条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标准和规定规范运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出水水质、水量进行监督监测,并及时将监测结果通报同级人民政府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行的监督管理考核,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出水水质、水量监测结果应当作为污水处理运营经费拨付的依据之一。

第十六条 实行污泥属地集中处置。确需转移处置污泥的,应当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污泥属于危险废物的,应当按照危险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建设与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相配套的区域性污泥处置设施,对污水处理运行中产生的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综合利用。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污泥处置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污泥处置的监督管理。

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由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负责处置。委托处置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污泥运输单位和污泥接收单位应当建立污泥转运联单制度。污泥运输单位应当采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不得擅自倾倒、堆放、丢弃、遗撒污泥。第十七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其辖区内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环境保护情况的现场检查、监测。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所辖县(市、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环境保护情况的抽查、抽测。

监督性监测水质采样方法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执行。监督性监测结果应当及时通报相关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监督性监测结果还应当通报同级人民政府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行政主管部门。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基础档案数据库,以及监督检查台账,实行一厂一档。

第十八条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法律、法规另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一)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行管理考核不合格的;

(二)未按照规定建立台账制度或者台账不真实的;

(三)未按照规范处置污泥或者违反污泥委托处置规定的。第十九条 在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中,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不符合核查要求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条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不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节能减排要求的,或者开发区的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未建成投运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国家有关规定,暂停审批截污管网范围内除污染防治以外的涉水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第二十一条 对长期不正常运行、超标排放、整改不力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由市、县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监察机关实施挂牌督办;情节严重的,由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监察机关实施省级挂牌督办,并依照《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江苏省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第二十二条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依法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污水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

污水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

(88)国环水字第187号

第一条 为了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充分发挥其效益,保护水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一切单位(包括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企业)的污水处理设施。

第三条

污水处理设施包括:工业废水净化设施;污水综合利用、重复利用和闭路循环设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医疗污水处理设施;饭店、宾馆污水处理设施等。

第四条 拥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单位,必须做到:

一、经设施处理后的水质应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或指标;

二、设施处理水量不得低于相应生产系统应处理的水量;

三、污水处理所产生的污泥,应妥善处理或处置;

四、设施的管理应纳入本单位管理体系,配备专门的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并建立健全岗位责任、操作规程、运行费用核算、监视监测等各项规章制度。

第五条 污水处理设施,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报经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审查和批准:

一、须暂停运转的;

二、须拆除或者闲置的;

三、须改造、更新的。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自接到报送文件之日起,须暂停运转的在5日内,其他在1个月内予以批复。逾期不批复,可视其已被批准。

第六条 污水处理设施因事故停止运转,应立即采取措施,停止废水排放,并及时报告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监督管理,负责对设施运行情况的考核。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对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转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监测,被检查单位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不得拒绝或妨碍检查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除按规定征收排污费外,还可根据不同情节,处以5千元以下罚款:

一、限期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逾期未完成的;

二、设施处理水量低于相应生产系统应处理水量的;

三、污泥未妥善处理或处置的;

四、拒报或谎报污水处理设施情况的;

五、擅自拆除或闲置处理设施的;

六、拒绝环境保护部门现场检查或弄虚作假的;

七、设施停运,造成污染和危害未报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的。

第十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对污水处理设施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造效果显著的;

二、设计、制造污水处理设施有创新或发明,效益显著的;

三、对污水处理设施工艺和设备进行科学研究有创造发明的。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行。

第三篇:江苏省污染防治设施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国家、省及地方法律法规

江苏省污染防治设施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2000年3月31日)

第一条 为加强污染防治设施的监督管理,保障污染防治设施的正常运行,改善环境质量,根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所有单位和个人拥有的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和监督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污染防治设施,是指为防治污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振动、电离辐射、电磁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而建造的各种处理(处置)、净化、综合利用设施,以及与这些设施配套安装的计量装置、监控装置、监控网络系统和排污口、排气筒等。

第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污染防治设施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或擅自拆除、闲置及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设施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地方各级环境保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公开环保举报电话,聘请群众环保监督员,鼓励群众和新闻媒体参与对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的监督活动。

第五条 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鼓励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的市场化、专业化,即采用委托或承包方式将污染防治设施交给具有营运资质的专业单位或个人运行、管理。

第六条 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污染防治设施实 施统一监督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按照有关规定和管理权限,对已建成的污染防治设施组织验收并对其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二)审批排污单位或个人拆除、闲置、关闭以及更新改造污染防治设施的申请;

(三)对擅自拆除、闲置、关闭及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设施的排污单位或个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四)受理并审计排污单位或个人关于排污情况和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的月报或季报以及排污申报登记(含排污申报登记注册证年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委托所属的环境监理机构履行上述部分职责。

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 排污单位或个人应当将污染防治设施的管理纳入生产经营管理范畴,做到:

(一)污染防治设施的实际处理能力应与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量相适应;经处理后排放的污染物应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总量控制指标;设施所产生的污泥、固体废弃物、粉尘、噪声等,应妥善处理或处置,不得产生新的污染;

(二)保证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所需的经费和备品、备件等物质条件,确保设备的完好,并能与相应的产生污染物的生产设施同步配套运行。

第八条 专门从事污染防治设施运营的单位或承包者,必须取得环保部门核发的运营资质证书,按时参加年检;必须认真履行合同规定,承担因运行管理等原因造成污染物超标排放的责任。

第九条 污染防治设施的拥有和使用者或运营者必须做到:

(一)按污染防治设施的技术岗位要求配备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应相对固定,经劳动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专门培训,持证上岗;

(二)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监测化验、安全生产、维护保养和运行成本核算等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日常运行情况记录台账、监测台帐和设备更新、检修台帐,并对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第十条 未经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排污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停运、闲置、拆除污染防治设施;确需停运、闲置、拆除的,应提前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经同意,7日内仍未上报的,应当视为拒报;当设施因突发性原因停止运行时,排污单位应在24小时内以电话等形式报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其环境监理机构,事后补报书面报告;停运期间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超过国家或地方标准排放污染物。

第1页 总3页

国家、省及地方法律法规

污染防治设施需拆除、闲置和更新改造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自接到申请之日起1个月内应予批复,逾期不批复的,视为同意;设施确需暂停运行的,应在10日内批复,逾期不批复的,视为同意。

第十一条 排污单位或个人不得有以下故意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设施行为:(一)部分或全部污染物不经过治理设施而直接排入环境;

(二)将未达标的污染物从治理设施的中间工序引出直接排入环境;(三)擅自将部分或者全部治理设施停止运行;

(四)违反操作规程使用治理设施,或者不控规程进行检查和维修,致使治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五)违反治理设施正常运行所需的条件,致使治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的其他情形。

对排污单位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设施的行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责令其陕复正常使用。

第十二条 排污单位的排污口必须符合国家和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关于排污口规范化的要求,并根据以下要求安装监控设施,纳入环保部门的监控网络系统:

(一)日均排废水量100吨或日均排CODcr30千克以上的排污单位,其主要废水排污口均应安装污水流量计;(二)被省、市列入重点排污单位或处于敏感地区的主要排污单位,须逐步安装COD、SO z等主要污染物在线自动监测仪;

(三)未安装排污总量或浓度在线自动监测仪的排污单位,其污染防治设施的主要运转设备均应安装“设施运行自动监控仪”(即“环保黑匣子”)。

安装使用的污水流量计、“环保黑匣子”等监控装置均应为获省级以上环保部门或计量部门的推荐证书或合格证书的产品。

第十三条 排污单位应按国家标准和《江苏省排放污染物总量监测规范》规定的方法和频次,对排污情况进行监测,不具备监测条件的可委托有监测资质的单位代为监测。

第十四条 排污单位或个人应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其环境监理机构的监督检查,并按《江苏省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办法》和《4江苏省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注册证)年审办法》的要求,履行排污申报登记或年审的义务;此外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排污单位应逐月、其他排污单位或个人应逐季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其环境监理机构报告本单位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处理污染物种类、数量,以及排放污染物的浓度、总量,并提供有关的技术资料。具体表式另行制定。

第十五条 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计,排污单位或个人遵守本办法各项

规定所取得的监测数据资料,可以作为排污申报登记、环境统计、缴纳排污费、核定排污总量等项工作的依据。

第十六条 环境保护执法人员对污染防治设施进行现场监督检查时,须检查如下内容,并作出有效、规范的现场监理记录,发现问题应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整改时限:

(一)查阅污染防治设施运作记录和台帐,检查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情况和设备完好率;

(二)检查污染物排放状况,如发现排污情况异常,可立即按有关规定实施简 易监测或按照监测规范采集样品,送交环境监测部门分析;

(三)检查污染监控仪器使用情况,并采集有关数据;(四)检查污染防治设施操作人员的资质;

(五)责令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停止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六)其他与污染物排放有关的事项。

环境保护执法人员应当执行被检查单位的安全制度,为被检查单位保守技术业务秘密。

第十七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予以表彰和奖励:(一)对污染防治设施的营运、操作或监督管理工作认真负责,成绩突出;

第2页 总3页

国家、省及地方法律法规

(二)对污染防治的技术或设施有重大发明或革新、改造,效益显著的;

(三)对擅自拆除、闲置及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设施而造成环境污染者进行检举有功的。

表彰和奖励所需经费可在环保补助资金列支。

第十八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罚款:

(一)拒报或者谎报有关污染物申报登记事项的,处以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拒报或者谎报水污染物或固体废弃物申报登记事项的,可以处10000元以下罚款;

(二)拒绝或妨碍环境保护执法人员对污染防治设施进行现场监督检查或者在被检查时弄虚作假的,处以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拒绝或妨碍环境保护执法人员对水污染物或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设施进行现场监督检查或者在被检查地弄虚作假的,可以处10000元以下罚款。

第十九条 排污单位或个人有以下行为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按下列规定处罚:(一)擅自拆降除、闲置废气、噪声等污染防治设施,排放污染物超过规定标准的,处以5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擅自拆除、闲置或关闭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设施的,处以50000元以下罚款;擅自拆除、闲置或者故意不正常使用水污染处理设施的,可以处100000元以下罚款;

(二)经限期整改的污染防治设施,逾期未完成的处以五千元以下罚款;

(三)污染防治设施未经批准擅自停运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按法律、法规有关污染事故处理规定处罚。

第二十条 实施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单位,拒绝按规定设置排污口、装总量控制监测设备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10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请有管辖权的地方人民政府,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污染防治设施实际处理能力不能满足本单位所产生污染物的处理要求的,责令限产;(二)连续两次故意不正常使用或擅自停运设施,排放污染物超过规定标准的,责令停业整顿或关闭。

第二十二条 被处以行政处罚的单位或个人,不免除其应承担缴纳排污费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责任。第二十三条 破坏污染防治设施、阻挠环境保护执法人员执行公务、打击报复环境保护执法人员以及举报单位或个人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按照国家法律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五条 环境保护执法人员违反本办法,滥用职权,循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根据情节轻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对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和污染物排放中的违法行为,当地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给予处罚;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履行行处罚法定职责的,由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给予通批评;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为必要的,可直接对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管辖的违法行进行处罚。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3页 总3页

第四篇:《昆山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草案)》征求

《昆山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草案)》征求意见公告

《昆山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监督管理实施细则》已经列入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该文件旨在加强城乡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保障设施正常运行,形成污水治理长效管理机制,文件与广大市民、企事业单位的日常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根据《江苏省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规定》的有关规定,现将草案全文公布,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以便进一步修改完善。各界人士可以将书面意见于10月19日前通过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送昆山市政府法制办公室。

昆山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地址:昆山市前进中路108号市政府大楼十楼,邮编:215300,传真:57009213,电子邮箱:jsksfzb@163.com。

昆山市政府法制办公室

二○一一年十月十二日

昆山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监督管理实施细则

(草案)

为切实加强城乡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保障设施正常运行,形成污水治理长效管理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江苏省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江苏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考核标准》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条

本细则适用于本市城乡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监督管理活动。本细则所称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包括生活污水处理厂(站或小型设施)和配套管网、中途泵站、污泥处置设施等,不包括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

第二条

市住建局是污水集中处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按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对本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实施监督管理及考核。

第三条

市环保局负责本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按照规定频次对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出水水质进行监督监测,监测结果于每月5日前向市府办、当地政府、住建局、财政局及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通报,并作为相关部门核付污水处理运营经费的依据之一。

第四条

各区镇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内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 2 — 建设和运营管理的责任主体。各区镇必须明确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的分管领导、业务部门,及时有效地协调辖区内污水集中处理工作。

第五条

市发改、财政、规划、水利、农林、城管、质量技术监督、监察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

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应当配套完善、依法运营、稳定达标。

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规划建设应当满足与其规模相适应的卫生防护距离,并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噪声控制、除臭、消毒等措施,同时必须配套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设施。

新建、改建、扩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要求采用脱氮除磷工艺。

鼓励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尾水再生利用。

第七条

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应当保证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并对出水水质负责。各运营单位应明确专职环保协管员,统一佩戴由市环保局监制的环保协管员标识,协助日常环保监管。

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发现排入设施的水污染物浓度异常,影响达标排放的,应启动环境应急预案,同时关闭相应排水单位的应急闸(阀),并立即向市环保局和住建局报告。

污水处理厂应具有应急电源以确保正常运行。新建污水处理

— 3 — 厂应采用双回路电源。

第八条

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进水口、出水口安装水量、水质自动监控设备及配套设施,并与市环保局监控中心联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自动监控设备还应当与市住建局监测系统联网。

设计规模日处理量1万吨及以上的污水处理设施必须建立中控系统,可随机查阅运行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和曲线图,数据应至少保存一年以上,并作为减排核算的重要依据之一,其联网费用由市财政列支,设施运营单位免费提供各类指标数据原始数据的通讯接口或协议。

第九条

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应当正常使用、维护自动监控设备及中控系统,不得擅自拆除、闲置、改变或者损毁。和环保局、住建局联网的运行维护费用列入市财政预算。

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确因改造、更新、维修需要暂停运行的,或者进水口、出水口水量、水质自动监控系统发生故障不能正常运行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应当立即同时向市环保局和住建局报告。

第十条

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台账制度,如实记录有关数据。建立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基础档案数据库,实行一厂一档。

鼓励污水处理厂开展ISO9000、ISO14000、OHSAS18000国际标准贯标和认证工作,实行标准化管理。

第十一条

实行污泥集中处置(不包括工业废水集中处理产

— 4 — 生的污泥处置)。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污泥运输单位和污泥接收单位应当建立污泥转运联单制度。

鼓励污泥处置进行资源化、综合化利用。

第十二条

污水处理厂建立严格的取样、检测和化验制度,按国家有关标准和操作规程对进出水的水质、水量和污泥进行检测、分析。

第十三条

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成后的运营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经费来源为污水处理费。污水处理费的征收、使用执行《昆山市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暂行办法》(昆政发〔2006〕40号),由供水企业在自来水费中一并征收,由财政部门统一管理。

污水处理厂运行经费实行绩效挂钩,按质计价。按照水量、水质、削减率核拨运行经费的管理制度,污水处理厂于每月5日前向市住建局和环保局报送上个月的水量、水质、污泥处置、能耗、设备运行及运营成本等情况报表。经与监督性监测数据、现场检查笔录等情况比对,核定有效水量、泥量,作为财政部门拨付运营经费的依据,其中:

(一)出水水质不达标的企业,按超标比例扣减该不达标数据代表时段内的计量。

(二)考核通报中限期整改的企业,整改期间可暂停拨付污水处理厂运营经费。

第十四条

严格规范工业企业接管行为,工业企业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水污染物,应当符合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

— 5 — 物排放标准。在审核批准时应确保相应污水处理厂的工业废水接纳总量不超过该厂环评批准的相应数量。

工业企业必须严格执行环评批复。工业废水不得擅自排入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经环评批准同意并取得排水许可证后接入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工业废水,应当经过预处理并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等有关规定标准。工业废水接管排污口的设置严格按照《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江苏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暂行办法》和《昆山市工业企污染防治规范》的要求,落实相关防护措施,设置应急闸(阀)、应急池、采样井、流量计、自动监测仪、自动采样仪等。自动在线监测系统必须与市环保局联网。

工业废水排放设施规范化建设由市环保局牵头(相应污水处理厂等单位参与)进行验收,合格的发放统一的排放口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统一设置在排放口附近醒目处。排放口标志牌内容:标志牌名称、排放单位名称、排放口统一编号、企业联系电话和环保投诉电话等,间歇性排放的必须标明排放时间。

工业企业生活污水接管排入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应当按照《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昆山市工业企污染防治规范》的要求,设置应急闸(阀)、采样井。

排水许可审批时,初审人员必须现场踏勘,相应污水处理厂应参与,并对项目环评批复特别是预处理前后的工业废水水质指标进行备案。

对擅自将工业废水混入生活污水或将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污水

— 6 — 集中处理设施的,作偷排论处,除依法追缴排污费外,可处以相应的行政处罚。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环境保护规定的行为进行举报和投诉。

第十五条

各区镇要切实加强污水收集系统(管网、提升泵站)管理,健全养护机制,加大养护力度,提高养护水平。要建立污水管网应急机制,对污水管网发生破裂或被其它施工破坏的必须及时修复,并第一时间通报相应污水处理厂和市住建局、环保局、城管局等部门。全面梳理排水管网系统,尽快纠正雨污水错接乱排现象,着力提高污水管网运行效率,落实长效管理。

鼓励管网养护引入竞争机制。有条件的要通过公开招投标,委托有资质的市政养护单位进行长效养护,管理机构要落实长效化考核机制,充分吸纳养护区域内街道社区的意见,对养护单位的绩效考核结果作为结算养护资金的主要依据。

第十六条

重视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中管材管径选取、沟槽回填、顶管施工等问题,提高项目建设水平,确保控源截污工作有序推进及管道建成后安全稳定运行。

第十七条

中途泵站由其服务的污水处理厂负责运营管理,纳入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考核范围。

中途泵站要加装远程控制、监测设备,为污水处理厂进水超标风险前置提供保障,提高污水处理厂远程调度和联动控制能力。市财政按50%对远程监控设备投资予以补助。

第十八条

加强厂网协同,污水处理厂要加强对管网的水质

— 7 — 水量监控,如有异常及时通报相关方快速反应。新建管网严格履行验收移交手续,确保管养责任落实。鼓励采用厂网一体化管理模式,提高对排水户的监管力度。

第十九条

鼓励开发应用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建立现代化监管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管理水平。

第二十条 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住建局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法律、法规另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一)城乡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行管理考核不合格的;

(二)未按照规定建立台账制度或者台账不真实的;

(三)未按照规范处置污泥或者违反污泥委托处置规定的。

第二十一条

在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中,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不符合核查要求的,由市环保局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未按规定安装自动监控设备,或擅自拆除、闲置、改变或者损毁自动监控设备的由市环保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第二十二条

对长期不正常运行、超标排放、整改不到位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问题,由市环保局、监察局实施挂牌督办,依照《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江苏省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第二十三条

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完善农

— 8 — 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档工作,建立日常管理运行、养护和维修、改扩建的基础资料。

第二十四条

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独立设施)及管网应及时移交,明确责任,确保正常运行和维护。

第二十五条

农村污水处理站的管理

(一)鼓励委托本区域污水处理厂负责农村污水处理站的日常运营,运营经费按规定上报,经财政部门审核后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二)根据实际情况,委托专业单位进行管理,可优先选择该污水处理站承建单位。

第二十六条

农村污水管网养护。纳入区镇市政管网养护范围,委托有资质的市政养护单位养护,养护经费列入区镇财政预算。

第二十七条

参考《江苏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考核标准》,实施并逐步深化农村污水处理日常运营工作考核。

第二十八条

采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农村污水处理站运行信号与住建局的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系统联网,提高监管效率。已建设施要逐步尽快完成联网工作,经费来源为市财政;新建项目执行“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使用”的三同时要求。

第二十九条

污水增量考核以达到进水水质要求为前提,进水浓度月平均值不低于上同期值,年平均浓度不低于上值;管网建设量考核以达到污水增量为条件;污水处理厂建成投

— 9 — 运一年内运行负荷率不低于60%,三年内不低于75%。

第三十条

其他

(一)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应会同规划、住建、发改、财政、环保等相关部门进行充分论证,包括特许经营项目。应结合人口、用水量及产业特点,合理确定建设规模,避免盲目扩建;优化整合部分小规模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

(二)市政污水主管网的建设。应优先建设建成区管网,同步建设新建道路管网,合理有序推进市政管网建设计划。

市政污水管网建设时,应充分调查沿线排水户的排水情况,有关部门应相互配合,确保沿线污水全部截流、排水户雨污分流或临时合流溢流。

(三)控源截污支管网的建设。落实控源截污计划和财政以奖代补政策,有效提高城乡生活污水处理率。各区镇对有条件的老住宅小区要增设阳台和车库污水管,对雨污分流确有难度的局部区域,可采用建设雨污合流溢流管收集。对市政污水管网一时难以到位的突出水环境问题,应采取临时应急措施加以解决。全面做到“达标纳管,应收全收”。

(四)严格实施城市排水许可制度。严格控制工业废水进入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确保污水处理厂安全稳定运行。严格新项目的方案审批,加强老项目的动态监管,排水许可作为办理环评、规划审批和工商注册、年检的前置条件。

(五)建立工作联动机制。污水处理厂对管网进水不正常现

— 10 — 象及时跟踪、反映;市住建、环保、农林、水利、城管及区镇职能部门加大动态监管力度,互通信息,加强部门联动,优化污水集中处理保障机制。

(六)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扩大污水处理信息公开透明度,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和行业自律的作用。

第五篇:海洋工程环境保护设施管理办法

海洋工程环境保护设施管理办法 海洋工程环境保护设施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海洋工程环境保护设施管理,保证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止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环境保护设施是指按照经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和环境保护篇章的要求配备的与海洋工程建设或生产有关的各项环境保护设施,包括为防治污染、保护海洋生态、防止海洋灾害所建成或配备的工程、设备、装置等。

第三条 国家海洋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海洋工程环境保护设施的监督管理。

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毗邻海洋海洋工程环境保护设施的管理工作。

国家海洋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负责所在海区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 海洋工程的主体工程建设完工后,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应当按照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保护篇章的要求同时建成或落实,并且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生产或者使用。需要进行试生产的,其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

第五条 海洋工程建设单位应当自投入生产之日起20个工作日前向核准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海洋主管部门提出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检查申请,并填写《海洋工程环保设施“三同时”检查申请表》,经检查批准后方可投入生产。

第六条 海洋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三同时”检查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组织对环境保护设施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者。

环境保护设施已按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保护篇章规定要求建成或落实的海洋工程,海洋主管部门应批准投入生产或试生产;海洋环境保护设施未按规定建成或落实的,海洋主管部门不予批准并说明理由。逾期未做出决定的,视为同意。

第七条 建设单位应当在海洋工程投入生产运行1个月后3个月之前向核准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海洋主管部门提出工程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申请,并填写《海洋工程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申请表》。

需要试生产的海洋工程,建设单位应当自该工程投入试生产之日起3个月内或生产负荷达到75%以上时向核准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海洋主管部门提出该工程环境保护设施的竣工验收申请,并填写《海洋工程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申请表》。

第八条 海洋工程建设单位在提出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申请的同时应当区别情况分别提交以下材料:

(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海洋工程,应当提交竣工验收监测报告;

(二)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海洋工程,应当提交竣工验收监测表;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九条 海洋工程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合格的条件是:

(一)建设前期环境保护审查、审批手续完备;

(二)海洋环境保护设施已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建成或者落实,海洋环境保护设施安装质量符合国家和有关部门颁发的专业工程验收规范、规程和检验评定标准,经负荷试车检测合格,其防治污染能力适应工程环境保护的需要;

(三)具备正常运转的条件,包括:经培训合格的操作人员、健全的岗位操作规程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原料、动力供应落实,符合交付使用的其他要求;

(四)污染物排放符合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和设计文件中提出的标准;

(五)海洋环境监测项目、站位、仪器设备、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符合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和有关规定的要求;

(六)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要求对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工程环境监理,对环境影响进行监测的,已按规定要求完成;

(七)应急防污染设施及器材配备齐全完好,并可随时投入使用;

(八)具备经批准或备案的《应急计划》。

第十条 对试生产3个月内不具备竣工验收条件的海洋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在试生产的3个月内,向核准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海洋主管部门提出延期验收申请,说明延期验收的理由及拟进行验收的时间,经批准后方可继续进行试生产。试生产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

第十一条 编制海洋工程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报告(表)的单位,应当由海洋主管部门所属的海洋环境监测机构承担并对验收监测结论负责。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不得承担该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报告(表)的编制工作。

第十二条 海洋主管部门进行海洋工程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时,应当组织海洋工程所在地下一级海洋主管部门和与海洋工程本身无利益关系的专家成立验收委员会或验收小组,对海洋工程是否符合竣工验收条件进行现场检查和审议,并提出验收意见。

海洋工程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竣工验收监测报告(表)的编制单位应当参与验收。

第十三条 海洋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竣工验收申请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验收完毕。对验收合格的海洋工程,批准其投入生产。

进行试生产的海洋工程验收不合格的,应当责令限期整改并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在整改时间内仍未达到验收条件的责令停止试生产。

第十四条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海洋工程,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分期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的“三同时”检查和竣工验收。

第十五条 海洋工程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其环境保护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或闲置。确需拆除或闲置的,应当自拆除或闲置之日起20个工作日前向核准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海洋主管部门申请,说明拆除或闲置的理由和环境保护设施的运转情况,经批准后方可拆除或闲置。

第十六条 海洋工程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其环境保护设施需要维修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污染物的处理、排放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防止因设备维修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损害。

第十七条 海洋工程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其环境保护设施需要更换的,应当自更换之日起20个工作日前向核准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海洋主管部门申请,说明更换的理由和更换后设备处理污染的能力,经批准后方可更换。

建设单位在更换设备期间,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程和设备更换产生的污染物的处理、排放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

第十八条 海洋工程的环境保护设施实行检查制度。海洋工程投入生产或使用后,海洋主管部门应当每年对环境保护设施的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

(一)环境保护设施是否与经批准的环评报告书一致,是否能够政产运转;

(二)污染物的处置是否符合要求,排海污染物是否做到达标排放;

(三)环境保护设施的维修和更换记录;

(四)排污混合区是否超出批准的范围。

第十九条 海洋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中国海监机构负责对环境保护设施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不合格的海洋工程,海洋主管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整改,并下达《海洋工程环境保护设施限期整改通知书》。整改后仍然不合格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应当于每年6月底前和12月底前将其每半年完成的海洋工程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的情况及有关材料报上一级海洋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一条 从事海洋工程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工作的单位,在验收监测工作中弄虚作假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二十二条 海洋工程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检查申请表和海洋工程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申请表由国家海洋局统一制定。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5年6月1日起执行。

下载江苏省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苏省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武汉生活污水分散处理设施

    武汉市生活污水分散处理设施 运行费用补贴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促进我市污水处理事业发展,全面防治水污染,进一步提升水环境质量,根据《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污水......

    鞍山市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办法

    鞍山市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管理办法 (送审稿) 第一条 为建立健全鞍山市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管理,促进污染防治,改善水环境质量,依......

    上海市合流污水治理设施管理办法

    上海市合流污水治理设施管理办法 (1993年9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第46号令发布)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本市合流污水治理设施的管理,确保合流污水治理设施的完好和正常运行,保......

    浙江省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管理办法(政府令第265号)

    【发布单位】浙江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政府令第265号 【发布日期】2009-10-19 【生效日期】2010-0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国务院法制办......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2013年7月21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第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13年7月25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20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第一章 总 则第......

    东营市城镇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办法

    东营市城镇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以下简称“污水处理厂”)的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其治污效益,改善水环境质量,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

    江苏省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证电梯安全运行,预防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电梯的......

    宁波市纳管污水预处理设施管理办法

    宁波市纳管污水预处理设施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宁波市城市排水管理工作,保障城市排水设施及管网的正常安全运行,控制城市纳管污水污染物的排放,切实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