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振兴奶业支持苜蓿发展政策

时间:2019-05-15 02:36: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年振兴奶业支持苜蓿发展政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年振兴奶业支持苜蓿发展政策》。

第一篇:2015年振兴奶业支持苜蓿发展政策

2015年振兴奶业支持苜蓿发展政策

2015年04月02日

为提高我国奶业生产和质量安全水平,实施振兴奶业支持苜蓿发展政策。从2012年起,农业部和财政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中央财政每年安排3亿元支持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片区建设,片区建设以3000亩为一个单元,一次性补贴180万元(每亩600元),重点用于推行苜蓿良种化、应用标准化生产技术、改善生产条件和加强苜蓿质量管理等方面,2015年将继续实施“振兴奶业支持苜蓿发展政策”。

2012-2015年,中央财政每年安排5.25亿元建设50万亩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片区,其中:

3亿元: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片区建设

2亿元:生产、收获和加工机械补贴

0.25亿元:良种补贴

确定补贴标准:600元/亩,3000亩起享受补贴,补贴方式:先建后补,立项后,预先补助50%;验收合格,再补50%。验收不合格,追回预先补助50%,或限期整改后安排剩余50%。补助内容:

苜蓿良种化:推广使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标准化生产:推广应用苜蓿种子丸化包衣、根瘤菌接种、地膜精量穴播、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高产集成技术。重点推广应用刈割收获、压扁、田间快速脱水、茎叶同步干燥、收割机械组装配套、田间快速打包、高密度草捆加工等关键设备和技术。完善苜蓿生产技术规程,组织开展标准化生产培训。

改善生产条件:改造中低产田,改良土地、修建排碱渠和灌溉设施,完善田间基础设施和灌溉条件;修建仓储设施,配置和扩容储草棚、堆储场、青贮窖、农机库等。

提升质量水平:配备检测设备,对苜蓿粗蛋白含量、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等关键指标进行检测,保证苜蓿草产品质量。实施范围:

苜蓿优势产区和奶牛主产区 重点在东北、华北、西北

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天津、陕西、甘肃、宁夏、新疆10个省(区、市)扶持对象:

(1)农民饲草专业生产合作社(优先扶持)成立1年以上,章程规范,管理完善,独立银行账户和会计账簿,实行独立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制度健全。

(2)饲草生产加工企业

注册资本200万元以上,有生产加工经验,具有A级(含)以上资信等级(未申请过贷款的企业除外),优先考虑与大型奶牛养殖企业有苜蓿草产品供求关系的企业。

(3)奶牛养殖企业(场)存栏300头以上。申报基本条件

(1)集中连片,面积3000亩以上,适宜苜蓿种植;

(2)提供土地使用权证明文件或土地租赁合同(7年以上);

(3)优先考虑具备水源、配套电力等种植灌溉基本条件的单位。项目实施和管理

(一)实施方式

1、四到省——目标到省、任务到省、责任到省、资金到省

2、四严格、两公示:

严格立项,各省畜牧(奶业)主管部门成立专家组,制定标准,筛选承担单位,并公示不少于7天(第一次公示)。

严格验收,省农业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组织专家现场评审验收,并公示不少于7天(第二次公示),无异议后,最终确定补助的示范片区。农业部将会同财政部抽验。

严格绩效,各省要加强检查,确保质量。农业部会同财政部监督检查,优秀的给予表扬,增加任务;成绩差的通报批评,核减任务。

严格档案,建立完善的监测和档案管理制度,对苜蓿产量、质量、饲喂奶牛效果、生鲜乳品质进行跟踪监测,建立工作信息档案。

(二)保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

农财两部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农业部奶办承担,各省也要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畜牧主管部门承担。

2、加强监督检查

专项管理,保证措施到位;加强资金管理,严禁违规使用和套取补贴资金,加强检查和指导。

3、加强技术服务

各省成立专家组,成立专家包片、挂钩指导服务制度,将专家和项目创建任务挂钩。专家进行全程技术跟踪服务,开展技术指导,解决关键技术和问题,组织培训与技术交流,提高技术支撑水平。

4、加强宣传报道

宣传报道项目成效和经验,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扩大影响。示范片区考核标准

1、土地集中连片——3000亩以上,适合种植。

2、单产水平提高

单产比当地平均水平提高10%以上,旱作≥400公斤,灌溉≥800公斤,鲜干草折算比例4 ﹕1。

3、苜蓿质量水平提高

国家标准2级以上,CP ≥18%,ADF ≤35%,NDF ≤45%,RFV ≥125%。

4、草畜结合紧密

和奶牛养殖场(小区)签订供销合同,每个单元片区为1500头以上奶牛提供优质饲草。

5、示范带动作用明显

带动当地苜蓿生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提高,合作社发展壮大,农民增收致富。

6、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提高

标准饲养条件下,乳蛋白≥3.0%,乳脂肪≥3.5%。

7、档案管理完善

建立一套工作档案,一块标牌,一张标示图、一套技术手册。检查验收:验收评分表

1、选址和建设(15分)土地选择、基础设施建设。

2、田间管理(15分)示范区标示、品种选择、施肥、农药、新型技术应用。

3、设施设备(10分)苜蓿种植、刈割、压扁、搂草、拾捡等机械设备。

4、收获与加工(20分)

5、生产水平和质量(20分)生产水平、草畜配套建设、示范带动作用、生鲜乳质量。

6、苜蓿标准化生产科技推广和培训(10分)

7、档案管理(10分)

第二篇:实施奶业发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提高优质苜蓿生产技术水平

实施奶业发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提高优质苜蓿生产技术水平

曹致中侯向阳魏臻武

(1甘肃农业大学兰州7300702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010080)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奶业发展项目共性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优质饲草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的研究内容和课题进展。本课题已在优质高产多抗苜蓿新品种育种和筛选、苜蓿良种扩繁、清选加工检测和贮藏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优质苜蓿干草低损

高效收获加工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苜蓿和饲用玉米青贮新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关键词奶业专项优质饲草苜蓿产业化

1、实施奶业发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提高优质苜蓿生产技术水平

牛奶作为营养丰富的食品和食品加工业的原料,对我国经济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年人均牛奶占有量不足7公斤,而世界平均水平达100公斤。目前中国已进入到了奶制品需求快速增长期,近年来人均消费增长率每年都超过10%。“十五”期间我国将奶业发展项目列入重大科技专项,总投入4亿多元,力争突破制约奶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瓶颈,使我国奶业的总体发展速度提高2~3个百分点,奶业发展的科技贡献率由目前的30%提高到50%。高产优质的牛奶生产,依赖于充足的优质饲草供应。“优质饲草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作为奶业发展共性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于2002年10月在甘肃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共同主持下开始实施。本课题以对奶业发展意义重大的苜蓿和饲用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新技术研究与先进技术的组装集成,筛选和培育适于我国各生态区奶牛生产需求的优质、高产、高抗苜蓿新品种,加速良种繁育,重点解决我国奶业专用饲草品种缺乏及生产加工技术落后的技术问题,满足当前农牧区种草养畜快速发展的要求,为我国奶业发展提供饲料保障。

课题研究内容包括苜蓿新品种的选育;种子繁育技术和种子基地建设;优质苜蓿高产栽培集成技术和高产示范田建立;苜蓿收获加工调制技术工艺和核心设备的研制;饲用玉米青贮技术及产业化生产工艺等五个方面。对苜蓿生产的每个环节的关键技术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各项技术的整合配套,为实现优质饲草高效生产可提供系统完整的技术支撑体系。

2、建立优质高效的苜蓿生产技术体系,开展优质苜蓿产业化示范

本课题在实施过程中,与奶业产业化项目示范区密切结合,为示范区的饲草生产提供优质高效的综合生产技术和技术支撑。制定实施共性项目与示范区结合方案,通过优质饲草高效生产为奶牛提供充足的高质量的饲草。

课题参加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与北方城市奶业项目的北京三元集团结合,在北京市大兴区进行项目建设;内蒙古农业大学与北方农牧交错区奶业产业化示范区项目的伊利乳业集团和蒙牛乳业集团结合,在呼和浩特市郊区进行草业基地建设,与示范区结合进行饲草生产;甘肃农业大学和吉林农科院草原所在兰州和长春郊区建立优质饲草生产基地,与兰州好为尔乳业和长春的奶业公司开展互助合作,为今后这两个地方的奶业发展建121

立饲草基地打下一些基础。甘肃农业大学和兰州大学在甘肃庆阳地区建立5万亩优质苜蓿高效生产基地,高效苜蓿集成技术推广3千亩。

以内蒙古农业大学选育的草原3号以及草原1号、草原2号苜蓿为推广品种,在呼和浩特市郊区建立高产示范苜蓿田,为伊利乳业和蒙牛乳业提供高产优质苜蓿草,提高牛奶的产量、质量和风味。中国农科院草原所和畜牧所联合研制牧草收获加工机械,为苜蓿的机械化收获加工提供适宜的价廉质优的机械设备。

以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草业中心、饲料研究所等单位研究的优质苜蓿高效生产关键技术集成配套及低损高效收获加工技术、饲用玉米青贮新技术等,在北京三元集团的大兴区示范区进行产业化示范推广,结合推广中牧1号等优良品种,使奶牛的饲养水平提高,产奶量提高。

3、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取得高效优质苜蓿生产技术研究的重大进展

3.1优质高产多抗苜蓿新品种育种和筛选

内蒙古农牧大学选育的草原3号苜蓿已通过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成为注册品种。目前,正在筹备申请新品种保护。甘肃农业大学多年研究的天蓝苜蓿也已通过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评审通过,作为注册品种。该品种为一年生苜蓿,主要用于夏收后复种作为家畜饲草,也可以作为草坪绿地用种和水土保持草种。

同时,各参加单位按照既定育种方案进行苜蓿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已筛选抗旱、耐寒、长穗、低纤维素等优良性状的苜蓿新品系5个,目前,田间观测记载和选育工作正在进行中。

对搜集整理的国内外苜蓿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在建立可靠的苜蓿基因组DNA提取分离和PCR扩增技术体系的基础上,构建苜蓿品种(系)的DNA指纹图谱,检测苜蓿品种(系)的DNA分子标记多态性。目前已建立苜蓿基因组RAPD、SSR、ISSR等分子标记技术体系。

在兰州、景泰、庆阳等地实验站建立了紫花苜蓿品种品比实验小区,对国内外优良苜蓿品种和育种材料进行广泛的品种比较试验,评价苜蓿的品种特性和生产性能。

在甘肃庆阳市西峰区、华池、宁县建立5万亩引进优质苜蓿高效生产基地,完成集成技术推广任务3千亩。并提出黄土高原苜蓿高效生产的关键技术及最佳利用方式。将成果应用到具有相似生态类型的区域,起到辐射推广的示范效应。

在甘肃等地开展农户种植牧草,养殖家畜,发展持续农业状况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为发展种草养畜、开展多种经营,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制定提供了辅助资料。

3.2优质苜蓿高产栽培技术集成和产业化示范

对参试的国内外14个苜蓿品种和7类苜蓿根瘤菌分别采用试管滤纸桥水培法进行苜蓿品种与苜蓿根瘤菌共生固氮优良组合结瘤研究。经3批初筛发现,24个组合结瘤效果突出,在植株株高、植株鲜重方面有明显优势。

苜蓿专用高效丰产种衣剂研制研究筛选出了适宜的节水抗旱物质、适宜种衣剂使用的保水剂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并确定了适宜的使用浓度;筛选出了对根瘤发育影响较小且防治苜蓿病虫害效果突出的杀菌剂和杀虫剂,并确定了杀菌剂的使用浓度;筛选出适宜的成膜物质并根据苜蓿的养分需求特点,确定了应予添加的其他养分。根据田间和室内的研究结果,初步确定了专用高效丰产种衣剂的配方。种子丸衣化技术研究筛选出了适宜的丸衣造粒材料和粘合材料以及使用比例;筛选出适宜的抗旱保水材料,确定了在丸衣中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技术;确定了适宜的营养元素及使用量、适宜的杀菌剂及其在丸衣材料中的使用浓度;确定了丸衣工业技术,包括使用顺序和工艺流程。

苜蓿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进行了苜蓿主要病害、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苜蓿菌核病发生规律及田间抗病性三方面的研究。主要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已初步筛选出了低毒无公害药物,其防治效率达70~90%,目前正在进行药物防治与田间管理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试验。苜蓿菌核病发生规律及田间抗病性研究已摸清了菌核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发生时间及发病高峰期,病原菌的适宜生长温度和不同品种在抗病性上的差异。

选取我国北方广泛引进栽培的5个国外优良苜蓿品种和3个国内品种,进行苜蓿高产群体结构及生理基础研究,以高产栽培方式进行种植144个试验小区。

东北地区优质苜蓿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开展了苜蓿田间杂草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苜蓿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示范。田间杂草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选取3种农药对苜蓿和东北地区常见的田间杂草进行苗前和苗后两个处理,结果表明苜豆宝的试验效果最为显著。苜蓿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以选取的国内外48个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于吉林省农科院草地所牧草试验地进行了品种在越冬率和干草产量两方面的比较试验;以前茬作物玉米土壤为对象,分别确定了耕地、耙地和镇压处理三者之间,播种量、播种深度、播种行距三者之间的最佳组合方式;在播种前以豆添乐、豆旺、大豆种衣剂为试验材料对苜蓿种子进行包衣处理,进行效果比较。在东北地区苜蓿典型生产区吉林省公主岭市的4个乡镇建立了600hm2的示范区,并于6月中旬进行了喷药除杂草,8月中旬进行收获并测定了第一茬干草产量。

3.3苜蓿良种扩繁、清选加工检测和贮藏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在内蒙古赤峰和甘肃酒泉建立了长期定位实验站,对影响苜蓿种子产量的田间管理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种子田单产已经达到或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

紫花苜蓿种子田灌溉技术研究土壤质地为壤土—粉沙质粘土,土层厚度在2m以上的种子田,入冬前进行足量灌溉,次年春季返青到种子收获期不灌溉可有效抑制紫花苜蓿地上部分生长,开花期和种子成熟期提前。与灌溉1次或2次相比,返青期到收获期不灌溉处理的植株高度降低,无倒伏情况发生,有利于昆虫授粉,提高了结荚率,种子产量从625㎏/hm,提高到1083.3㎏/hm。

紫花苜蓿种子田施磷肥技术研究春季施磷肥或秋春两季施磷肥可明显地提高紫花苜蓿根部和种子中的全磷含量,返青期根部的全磷含量可以作为苜蓿种子田施磷肥的指示指标。土壤速效磷含量≤12.47mg/kg的苜蓿种子田,秋春两季施磷肥的增产效果优于仅春季施肥。土壤不缺磷的种子田,施磷量为360kgP2O5/hm,头年秋季施1/3,第二年春季施2/3,可获最高种子产量,为1523.2kg/hm。

紫花苜蓿种子田疏枝技术研究目前大部分地区苜蓿种子田密度过大,实行行内疏枝可提高种子产量。仅用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处理不疏枝产量为563.8kg/hm,疏枝处理可获得产量763.3kg/hm,疏枝并用生长调节剂处理可使种子产量达816.7kg/hm。疏枝后枝条密度由567.1个/m降低到431.9个/m,每个生殖枝的平均结荚序数由20.8个提高到29.6个。22222222

2在内蒙古赤峰建Baralfa苜蓿种子田300 hm,内蒙古巴盟建WL232苜蓿种子田140 hm,甘肃酒泉建WL323苜蓿种子田100 hm,中苜1号苜蓿种子田60 hm,按计划完成2003年种子田建植任务。

3.4优质苜蓿干草低损高效收获加工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对于“苜蓿收割压扁机”进行了方案设计和工艺研究。目前我国已经定型的苜蓿收割机械只有新疆牧机厂和内蒙古天力风机厂生产的割幅为1.7米的4圆盘和双圆盘割草机,均没有压扁辊,根据我国畜牧业发展的趋势,急需大型的牧草收获机械,相应的60马力以上拖拉机也开始普及,因此我们的研制内容是2.5米的苜蓿收获机械,并自带压盖辊。具体方案是6圆盘,下传动,金属焊接式的压扁辊。

对“苜蓿收割压扁机”进行了图纸设计和绘制,共计绘制图纸460张,目前该项工作已完成大半,预计9月底全部结束。课题组的图纸绘制现已全部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图纸质量和绘制速度均大大提高。

对“苜蓿收割压扁机”的主要部件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初步确定。例如上、下传动箱是生产“苜蓿收割压扁机”的关键部件,精度要求高,加工难度大,需要专用工艺装备,投入也大,课题组对此进行了市内调研,进行了初步方案研究。

3.5苜蓿和饲用玉米青贮新技术研究

已筛选到的2种产酸益生菌--植物乳杆菌和戊糖片球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2222plantarum):革兰氏阳性,杆状,以单个、成对或短链形式存在,非雹子形状,微嗜氧菌,过氧化氢酶阴性,需多种营养,最佳ph值5.4-5.8,范围4.0-6.0,最适温度30-37℃,范围13-42℃,无蛋白水解作用,可以发酵糖(右旋葡萄糖,蔗糖或果糖)为乳酸,在青贮发酵过程中产酸,促进和加速发酵过程。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 革兰氏阴性,球形,成对或四位体形式存在,非雹子形状,兼性厌氧菌,过氧化氢酶阴性,需多种营养,最佳ph值6.0-6.5,范围4.5-7.0,最适温度25-37℃,范围13-42℃,无蛋白水解作用,可以发酵糖(右旋葡萄糖,蔗糖或果糖)为乳酸,在青贮发酵过程中产酸,同时促进和加速发酵过程。

植物乳杆菌和戊糖片球菌培养基的配制和培养条件的研究。用于培养产酸益生菌的培养基,其主要原料为牛肉蛋白胴、葡萄糖、酵母浸膏、硫酸镁、柠檬酸铵、乙酸纳等。用于发酵培养基的主要原料为,牛肉蛋白胴、葡萄糖、酵母浸膏、硫酸锰、磷酸二氢钾、硫酸镁、柠檬酸铵、乙酸纳等。

经试验室培养已经获得2种主要产酸益生菌的纯菌粉,植物乳杆菌的活菌数可以达到10*1012 个/克;戊糖片球菌的活菌数达到10*1011 个/克。将这两种菌粉为主要原料,以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为辅料,以葡萄糖、活化剂和硫酸锰等为助剂复配出青贮微生物添加剂,该产品的配方技术合理,产品获得成功。

课题已申请专利一项“天然乳酸菌接种剂—绿汁发酵液”,这是一种类似于乳酸菌活菌制剂的发酵液青贮技术,该技术不仅对改善豆科牧草青贮品质有效,而且对高水分牧草直接鲜贮也很有效。

4、强化课题组织管理,建立以专利和新品种创新和保护为核心的运行机制

本课题实行组织部门领导下的课题主持人负责制。由课题负责人根据研究内容组织科研队伍,明确分工,制定详细的任务目标、经费使用计划及研究方案,做到国家、部门、地方、企业四力合一,人才、技术、资金高度集成,研究、开发、辐射同步进行。结合国家专利战略和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政策,加强对专利、自主知识产权、重大产品等成果的预测与管理,滚动支持最新发现的与专项核心技术密切相关的创新技术及有培育前景的成果。建立快速吸纳创新性成果的滚动机制,强化项目的跟踪、监督和管理,建立课题的绩效评价机制和“优增劣汰”制。

课题和专题实行目标化滚动管理,建立激励机制,合理分工,各负其责,优存劣汰、滚动支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计划顺利完成。通过多种途径采取措施保障保证课题按计划顺利实施。成立课题管理专家咨询组。聘请知名专家负责对课题的攻关方向、实施过程、经费使用情况、存在问题等,进行定期检查、严格把关。强化知识产权目标管理。本课题采用预留知识产权专用费、实行后补助的方式鼓励科技人员将科技成果及时知识产权资产化(专利、品种权)。组织有关专家对课题实施方案进行了论证使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第三篇:中国奶业发展现状

中国奶业发展现状

——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谷继承在中欧论坛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中外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下午好!非常高兴参加“第六届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农业经贸合作论坛”,我代表中国奶业协会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地祝贺!同时衷心感谢农业部国际合作司邀请我参加论坛,介绍中国奶业发展的概况。

中国奶业发展现状、中国乳品企业现状、国家奶业扶持政策和中国奶业协会开展的国际交流向各位来宾作一介绍。

首先,我介绍中国奶业发展的现状。

近十年,中国奶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10年,中国奶牛存栏1260万头,比2000年增长1.6倍。这是2006年至2010年中国奶牛存栏情况(见表)。目前,中国奶牛存栏约占全球奶牛总量的8%。

2010年,中国牛奶总产量3575万吨,比2000年增长3.3倍。这是2006年至2010年中国牛奶产量情况。中国奶类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位居世界第三位。

中国奶业生产主要集中在北方,2010年内蒙古、黑龙江等10个主产省的生鲜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3.5%。

近几年,奶牛养殖规模化比重迅速提高。截至2010年末,奶牛存栏100头以上的场(小区)共有11142个,占到了28.4%,比2005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全国13503个奶站全部纳入监管范围,机械化挤奶率达到87%。

奶牛生产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乳制品的加工生产。2010年,中国乳制品产量2159万吨,比2006年增长48%;据对36个大中城市调查,居民人均乳制品消费支出达277元,比2006年增长40%。

在奶业国际贸易方面,2010年全年进口干乳制品72.82万吨,进口液态乳1.71万吨,进口总额19.70亿元,奶粉和乳清为乳制品主要进口产品,二者进口量占总进口量的92%。进口来源国主要是新西兰、美国、欧盟和澳大利亚,四者合计占中国乳制品进口总量的90%以上。

2010年中国乳制品出口总量为3.4万吨,出口金额0.4亿美元。下面,我介绍中国乳品企业的情况。

截至2011年3月底,中国获得生产许可的乳制品企业有643家,其中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114家。共有22万人从事乳品加工生产销售。

2010年乳品行业销售额达到1717.50亿元人民币,利润总额为89亿元。

中国知名的乳品企业主要有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伊利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光明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完达山乳业有限公司、西安银桥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等。

这是2006年至2010年中国乳制品企业经营情况。目前各乳品企业普遍面临着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各企业把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和开发高附加值新产品作为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盈利及经

济效益水平总体良好。目前从主要企业公布的上半年业绩来看,大企业盈利状况较好,伊利、蒙牛、三元等企业的销售收入均达到20%以上的增长率。

下面我介绍中国政府对奶业的相关扶持政策。

奶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是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居民膳食结构、增强国民体质的需要。为切实保障奶业持续健康发展,中国政府出台了多项法规、标准和扶持政策。2008年10月,国务院公布了《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这是中国关于乳品质量安全的第一部法规,对中国奶业进入法制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随后,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发布了《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2009年修订)》,《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09—2013年)》等。

为了促进奶业生产,提高奶业生产水平,中国政府从2005年起开始实施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对使用优质奶牛冷冻精液的奶牛养殖户给予补贴,促进奶农使用优质奶牛冷冻精液的积极性,加速奶牛品种改良,改善牛群质量。

2008年中国政府启动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补贴项目,逐步推广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从2009年起,中央政府每年安排5亿元,对奶牛养殖场(小区)进行标准化改扩建。

2010年,农业部组织开展奶牛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

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推动和支持下,中国奶业发展态势向好,奶业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同时,这也为中国奶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最后,我简要介绍中国奶业协会的国际交流。

中国奶业协会是全国奶牛养殖和乳制品加工以及为其服务的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自愿组成的非盈利性的行业组织,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民间社会团体,目前有会员593家。

这是中国奶业协会的主要领导。

中国奶业协会不断加强奶业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拓展行业发展空间。2004年,中国奶业协会加入世界荷斯坦联盟,为加强中国与国际奶牛繁育技术先进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开辟了新的通道。

自2003年以来,中国奶业协会已经举办了九届中国国际奶业展览会,目前参展国家已达到二十多个,为国内外奶业相关企业提供了宣传、展示、合作和贸易的平台。明年6月份在河南郑州将举办第十届展览会,欢迎各位朋友来参加。

为了推进技术交流和国际合作,中国奶业协会相继召开中法、中新、中美、中荷、中澳奶业研讨会,使中国奶业企业了解国际奶业发展趋势,也让国外同行认识中国奶业。

这是今年5月在合肥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奶业展览会以及往年召开的国际研讨会的实况影像。

目前,中国奶业协会先后与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奶业协会、企业建立了联系,我们曾前往美国、加拿大、新西兰、西班牙、瑞

典、以色列、乌克兰等国家进行奶业实地考察,以加强与国外同仁的沟通、学习与交流。

今年7月,由我率领的中国奶业代表团赴巴西、阿根廷进行了访问考察,与阿根廷中小规模奶业公司协会、牛奶生产商合作委员会和乳业中心分别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通过协议的签署建立起中阿奶业协会之间经常性的联系机制。

通过与其他国家在奶业领域的交流合作,促进了中国奶业融入世界奶业的步伐,促进了中国奶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提高。

在中国政府的有力领导和大力扶持下,中国奶业发展环境良好,中国奶业有着巨大潜力和商机。目前,中国和一些奶业发达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及贸易关系,但和中东欧国家的往来较少,希望借此论坛契机,加强今后与中东欧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最后,预祝此次经贸合作论坛圆满成功,祝各位来宾在中国健康、愉快!谢谢主席!谢谢大家!

2011年9月22日

第四篇:呼图壁县奶业发展情况

呼图壁县奶业发展情况

奶业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标志性产业。我县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发展奶业以来,规模不断扩大,品质显著提升,逐步成为全疆重要的奶牛养殖大县。尤其是2001年来,我县充分发挥天山北坡经济带现代畜牧业发展排头兵的作用,把增收面最广、增收效益最明显、最具发展潜力的奶业作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以规模化养殖、产业化经营为方向,通过科学规划、政策引导、产业化发展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产业规模、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大幅度提高,先后被授予“国家秸秆养牛示范县、全国奶牛科技入户工程示范县、自治区畜牧产业化示范县、全国牛奶生产百强县、全国奶业加工创业基地”等称号。2010年,全县优质荷斯坦奶牛存栏将达到5.01万头,牛奶产量达到16.8万吨,建成千头牛场10个,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场)45个,机械化挤奶厅15个,托牛所4个。奶业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的优势产业之一。

一、以政策扶持为引导,推动奶业快速发展

我县高度重视奶业发展,始终把奶业作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标志性产业来抓,确定了“至2012年前进入全国30强奶业基地县行列”的奋斗目标,明确了“以农区和城郊为重点,辐射带动了全县奶业发展”的思路,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呼图壁县奶牛业的实施意见》、《呼图壁县加快奶源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一系列扶持奶业发展优惠政策,县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以上资金用于扶持奶业及畜牧业发展,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引导农户重点推进标准化养殖小区、性控冻精推广和挤奶厅、托牛所建设,对新

建的奶牛养殖小区县财政每个给予20万元的补助,对新建标准化挤奶厅每个补助10万元,对规范化建设运行的托牛所每个补助10万元,对企业、农户规模化发展奶牛产业的进行贴息补助,并向奶牛养殖户划拨饲草料地和养殖用地。同时,大力协调县农信联社加大对奶业发展的扶持力度,采取5-10户农牧民联保信用贷款、担保贷、抵押贷等多种方式,有效解决农牧民奶牛品种改良和购进优质高产奶牛资金不足问题。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在挤奶机械购置、患布氏杆菌病、结核病强制扑杀、奶牛保险等方面给予补贴和支持,广大奶农发展奶业的积极性不断高涨,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奶业的快速发展。

二、以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为突破口,推进优质奶源基地建设

为加快提升奶业发展,我县将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作为转变奶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平台,大力实施“退户进区”战略,在发动乳品加工企业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通过政策扶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等措施,引导奶牛养殖大户积极建设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进入小区发展规模养殖;积极配套标准化挤奶站,大力推行机械化挤奶,推行“公司+小区+农户”、“小区+合作社+农户”、“公司+小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及托牛所等多种经营模式,全县建立标准化机械挤奶厅15个,逐步使用标准化机械集中挤奶,争取2至3年时间内全部退出散户养殖。同时,围绕养殖小区组建奶牛专业合作社,引到合作社开展“双托、双赢”模式,实行“六统一”饲养模式。目前,全县奶牛养殖主要以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场)、挤奶厅、托牛所(合作社)与集中地区散养户并存,逐步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提高主导

产业和优势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以品种改良为抓手,加快建设高产奶牛核心群

我县早在八十年代就发展奶牛养殖,具有良好的养殖基础和奶牛品质优良。近年来,我县大力推进与呼图壁种牛场的融合发展,着重在奶源基地建设、项目争取上增强合作,按照“政府推动、政策倾斜、技术支撑、资金扶持、布局合理、市场运作”的原则,认真实施国家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大力推广优质冻精冷配、性控冻精、胚胎移植等技术,强化服务承诺、冻精统管等措施,建立技术服务监督和制约机制,每年购进国家优质良补冻精3万枚以上,性控冻精3000枚以上,促进了优质奶牛的自繁自育,母犊率达到95.5以上,每头奶牛产奶量可实现年递增20%左右,全群增长幅度在32%左右,全县奶牛年自然增长5000头。在实施过程中,规范了冷配技术服务人员的行业服务行为,率先在全州实行了冷配签单制、诊疗处方制、收费票据制、服务承诺制和违规处罚制,全县46名品种改良员实行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大力推行了“优质优价、明码标价、畜主自选、服务包干、收入分配”的冷配服务机制,兴建了6个乡镇动物医院+品种改良站,建立牛冷配改良站51个,每年完成牛冷配2万头以上,奶牛良种率达到90%以上,逐步培育了一批高产优质奶牛基础群体,建立了稳固的奶源基地。通过改良,奶牛种群结构日益合理,奶牛单产水平在7000公斤左右,高于全州平均水平300-500公斤,繁殖率达到84.1%,犊牛成活率98%以上。

四、以龙头企业为带动,提升奶业加工转化能力

坚持把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奶业产业化的主要任务,通过争取上级技改项目、设立中小企业发展扶持资金、招商引资

和资产重组等途径,引进和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奶业龙头企业,2002年成功引进江苏维维集团,建成加工鲜奶300吨的乳品生产线和2个千头牛场,引进和发展了迪兰德、绿鹰、大绿洲等企业在我县投资建设奶牛养殖场,辐射带动了一批奶牛养殖户发展奶牛业,有力地带动了我县奶业生产向规模化、高效化迈进。切实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开展“进厂驻企”工作,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资金、技术、用工等问题,引导西域春、维维乳业开展技术改造,延伸奶业产业链,两家企业日处理鲜奶均达到300吨以上。呼图壁种牛场借鉴以色列先进奶业发展模式,引进奶牛管理技术和设备,建成高标准、现代化、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高产奶牛示范养殖场,高产奶牛存栏超过10000头,酸奶产品已占新疆酸奶市场近50%的份额,已成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奶牛示范养殖场,为加快创建全国奶业30强基地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以疫病防控为保障,确保奶业安全发展

我县始终坚持“政府保密度、畜牧部门保质量”的双轨机制,实行动物防疫畜牧业工作一票否决制,切实抓好奶牛每年2次“五号病”集中免疫工作,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达到100%,免疫证和免疫耳标的持证率达到100%,确保无重大疫情发生。抓好奶牛的常规防疫、月月补免和奶牛的两病监测,对监测合格的奶牛发放健康证。全面加强防疫监督执法工作,切实做到“以监促检、以检促防、防检结合”。加强奶牛的流通管理,实现奶牛数据微机化管理,逐步规范和完善了奶牛动态化档案。大力推进奶业标准化生产,实行奶牛养殖标准化技术规程。加强鲜奶收购的监管,大力推行鲜奶以质论价、优质优价,在奶站使用乳成份快速分析仪进

行现场检测鲜奶,增加了鲜奶收购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积极开展奶站治理整顿,全县13家生鲜乳收购站均具备生鲜乳收购经营许可,确保了奶业市场安全运行。

通过多年的努力,呼图壁县奶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发展规模迅速扩大。目前,全县共建千头奶牛养殖场10个,奶牛养殖小区45个,良种及改良乳牛存栏达6.39万头,奶牛养殖专业户达到2698户,荷斯坦奶牛存栏量达5.01万头,形成了以奶业为主的现代畜牧业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产业格局。二是生产加工能力明显增强。全县建立大型乳品加工企业2家,日加工能力达到750吨,占全州日加工鲜奶能力的50%,农牧民来自奶业的纯收入达到1108元。

今后,我县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规模化养殖和产业化经营为方向,以效益为中心,全面提升我县奶业发展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加快奶牛养殖场(区)、挤奶厅、托牛所(合作社)建设和规范化运作,加快转变奶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力提升奶业加工转化能力,推进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创建为全国30强奶业基地县。2015年,全县建成千头奶牛场20个,百头以上规模奶牛场30个,建成规模化、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60个,建成标准化机械挤奶厅40个,规范运作托牛所/合作社25个,高产优质奶牛存栏达到8万头,奶产量达到32万吨,西域春、维维乳制品占据乌昌市场的60%以上,农牧民来自奶业的纯收入达到2600元以上。率先建立全疆最大的优质荷斯坦奶牛生产基地。

第五篇: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08

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18日】 【来源:消费品工业司】 【字号:大 中 小】

发展改革委 农业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商务部 卫生部 质检总局 工商总局 财政部 人民银行

银监会 保监会 中央宣传部 监察部

为做好婴幼儿奶粉事件处置工作,解决奶业面临的困难和深层次问题,促进奶业稳定健康发展,在继续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31号)的基础上,特制定本纲要。

一、危机与机遇

近期发生的婴幼儿奶粉事件是一起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不仅给婴幼儿的生命健康造成损害,给社会稳定和国家形象带来负面影响,更使我国奶业发展陷入严重的困难和危机。消费者信心严重受挫,乳制品消费市场一度陷入低迷;生产企业产品大量积压,流动资金紧张,陷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奶牛主产区普遍出现倒奶现象,个别地区出现宰杀奶牛现象,广大奶农生产积极性受到沉重打击;民族品牌信誉受损,一些国家(地区)禁止进口我国乳制品。

婴幼儿奶粉事件的发生,集中反映了我国奶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在奶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只求数量、忽视质量的倾向;二是对生鲜乳及乳制品(以下统称乳品)质量监管存在严重缺失,标准体系不完善,监测和管理制度不健全,对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存在漏洞;三是乳制品生产企业盲目发展,产能过剩,争抢奶源,无序竞争,缺乏社会责任感;四是对奶站的监管缺失,对掺杂使假、压级压价等行为打击不力,致使奶站运营管理混乱;五是奶牛养殖方式落后,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低,奶农与乳制品生产企业的利益关系不合理;六是法制建设滞后,行业指导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因此,要振兴和保持奶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对奶业进行全面整顿。

婴幼儿奶粉事件的发生,为奶业通过整顿向更高层次迈进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奶业持续快速发展,目前正处在从数量扩张向整体优化、提高素质转变的关键时期,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同时,我国乳品人均消费水平还比较低,进一步发展仍有很大空间和潜力。在此背景下,只要真正汲取教训,以危机为机遇,坚定不移地推进整改,全面加强以质量为核心的制度建设,就能保持奶业的发展势头,把奶业发展推向新阶段。

二、目标与方针

(一)工作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整顿和振兴奶业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作为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和保持当前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任务,以建设现代奶业为总目标,以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和制度建设为核心,以整顿乳制品生产企业和奶站、规范养殖为重点,努力开创奶业发展新局面,并推动食品行业的质量安全和监管水平的全面提升。

1.到2008年年底前,以处置婴幼儿奶粉事件为契机,对乳品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等各环节进行全面整改,加大扶持力度,使各环节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

2.到2009年10月底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乳品质量标准,推广生鲜乳生产技术规程,加强奶站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推进乳制品生产企业建立良好生产规范,使奶业发展在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上迈出重要步伐。

3.到2011年10月底前,在推进养殖规模化、产销一体化,加工布局优化、全行业标准化,以及规范市场竞争、完善质量标准体系等方面取得实质进展。力争使奶牛良种覆盖率提高到60%,奶牛平均单产水平接近5.5吨,100头以上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奶牛比重由目前的不足20%提高到30%左右;乳制品生产企业完成良好生产规范改造,基地自产生鲜乳与加工能力的比例达到70%以上;乳制品生产行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奶业的质量标准体系、检测监管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建立,乳制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升,奶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达到新水平,现代奶业基础格局初步形成。

(二)工作方针。

1.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抓住当前奶业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攻艰克难、认真整改,以实际行动赢得社会信任,增进消费者信心。

2.远近结合,标本兼治。当前要整顿与扶持并举,在全面整顿、加强监管的同时,制定必要的扶持政策,及时解决企业和奶农面临的困难,尽快恢复生产。同时,要立足于产业振兴的总体要求,以质量监管、奶站管理、实施标准化、理顺利益联结机制等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建立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3.统筹推进,突出重点。要综合分析奶业产业链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加强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全面推进整改,并突出重点地区、重点环节和重点企业,抓住重点问题,集中力量,因类施策,逐个突破。

4.公开透明,依法监管。要公开质量信息和整改情况,把人民群众的监督和参与作为推动奶业整顿和振兴的动力。要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加强对奶业发展的监督和管理。

三、任务与措施

(一)全面加强质量监管。

1.完善质量标准体系。由卫生部牵头,抓紧组织修订乳品质量安全标准;由农业部牵头,抓紧制定饲料中三聚氰胺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检出值标准。上述标准的修(制)订要在一年内完成,作为国家强制标准执行。鼓励企业、地方制定更为严格的企业和地方标准。在新标准颁布之前,乳品生产经营单位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现行没有标准的,可参照国家推荐的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国际乳业联合会(IDF)等国际组织的标准执行。2.强化检测能力建设。(1)尽快缓解当前检测工作面临的突出矛盾。一是跨行业、跨地区调动和整合高效液相色谱仪等检测仪器设备,满足一线工作的需求;二是科技、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要加快组织开展相应仪器设备的国产化研制和开发;三是总结和推广错峰检验的办法,对挤奶、运输、入厂等环节全程监控、封闭运行的生鲜乳,先入厂再留样检验,保证生鲜乳及时销售和质量安全;四是科技和质检部门要牵头继续开展乳品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方法的研发与论证,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推广应用。(2)加快质检、农业等系统的检测能力建设。各级政府要根据新情况及未来需求,进一步加大投入,为质检、农业等系统添置必要仪器设备,改善检验检测条件。要重点加强基层检测能力建设,满足常规检测的需要。质检、卫生、农业、食品和药品监管等部门要加强协作,资源共享。(3)明确收费办法。生产企业、奶站对奶农销售的生鲜乳进行检测,不得收费。质检、农业部门按照各自职能,依法分别对乳制品生产企业和奶站进行三聚氰胺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抽查或检测,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予以保障,不得向被检单位收费。企业委托检验机构检测的收费规定,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牵头制定。

3.健全质量管理制度。(1)完善乳制品检验制度。质检部门要加强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监督乳制品生产企业对原料进厂和产品出厂实施批批检验,对检出三聚氰胺及其它有害有毒物质的产品,立即责令企业召回、封存、销毁。(2)建立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从饲料供应到乳品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等各环节均应建立台账制度,如实记录产品来源、数量、质量、批次、日期等相关信息。质检、农业、工业和信息化、工商、商务等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加强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质量监管,对发现的问题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实施责令整改、产品召回、下架退市等处置措施。(3)建立严格的乳制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制度。所有乳制品生产企业要限期执行《乳制品企业良好生产规范(GB12693)》,三年内必须全部达到标准,达不到标准的,必须停产整顿。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应当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并鼓励其他乳制品生产企业参照实施。(4)建立生鲜乳质量监管制度。农业部门要加强对生鲜乳生产、收购等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对不合格生鲜乳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5)加强饲料和兽药质量安全监管。农业部门要监督饲料和兽药生产企业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从源头上防止使用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凡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饲料和兽药,一律不得出厂销售。加大对饲料和兽药生产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性质严重的,要依法停产整顿。

(二)重塑消费者信心。

1.及时公布信息。质检总局要及时公布乳制品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信息,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销售者要及时在明显位置公布合格和不合格乳制品品牌、批次等信息。新闻媒体要坚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原则,加大对有关部门采取的政策措施、生产企业严格把关提高乳品质量等情况的宣传力度,积极回应社会关注热点,解疑释惑,对违法违规行为开展舆论监督,避免不实报道和恶意炒作。

2.维护消费者权益。质检部门要监督乳制品生产企业对2008年9月14日前生产的或未经批批检验三聚氰胺的所有乳制品进行清理和检测,对经检验合格的乳制品,由企业加贴标识后销售。各地工商管理部门要会同商务部门,监督销售者将市场上不合格乳制品全部下架退市,并监督协调销售者对消费者购买的不合格乳制品凭实物办理退货。有关部门要畅通消费者投诉渠道,确保热线电话畅通,认真解答消费者咨询,及时受理、处理消费者投诉和举报,妥善解决消费纠纷。要严格执行复原乳标“复原乳”、巴氏杀菌乳标“鲜”、高温灭菌乳标“纯”的液态奶标识制度,维护消费者的选择权。

3.普及乳制品知识。卫生部门要组织专家和有关科研单位,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印发知识手册等多种形式,广为宣传乳制品相关知识,做好健康咨询和答疑解惑工作。有条件的销售者要增设乳制品导购员和咨询台,免费发放科普材料。

(三)加快市场恢复与培育工作。

1.明确退货退款资金结算和不合格产品销毁办法。对销售者购进不合格乳制品支付的货款以及受理消费者退货垫支的资金,生产企业要与销售者及时结算和支付;销售者要在及时清算的基础上,保障生产企业的正常销售回款。销售者因资金困难或者生产企业因停产等原因,一时无法支付不合格乳制品退款的,分别由销售者和生产企业的所在地人民政府负责协调解决。由质检部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监督生产企业对不合格产品实施召回、封存,并会同环保部门及时进行无害化销毁处理。对下架退市的不合格乳制品,由工商部门会同商务部门监督销售者封存,在销售者与生产企业进行资金结算后,会同环保部门及时进行无害化销毁处理。

2.确保市场供应。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做好乳制品市场监测日报工作,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情况,指导企业扩大和恢复合格乳制品销售。引导工商企业联手采取灵活多样的销售方式,切实保障乳制品市场供应,恢复正常库存,做到不脱销、不断档。积极开拓中小城市和农村消费市场,依托企业购销网点和“万村千乡”等工程,加大对国产合格乳制品采购力度,做好农村乳制品配送工作。

3.维护市场秩序。有关部门要继续依法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定期对市场进行巡查,严厉打击掺杂使假、以劣充好、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进一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对乳制品生产企业不良竞争行为的监管,及时查处低价倾销等恶性竞争行为。有关部门要建立乳制品生产和经营者不良记录,并定期予以公布。

4.继续推进学生饮用奶计划。完善和加强扶持政策,继续支持学生饮用奶奶源基地建设。农业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学生饮用奶定点生产企业的认定工作,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四)全面提升乳制品生产企业素质。

1.开展行业整顿。工业和信息化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利用半年时间,在全行业组织开展整顿和规范工作,提高乳制品生产企业诚实守信、依法经营、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对产品质量不合格、生产销售秩序混乱、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的企业,要限期整改或责令停产整顿;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或整改后仍达不到验收条件的企业,要依法关闭;对非法生产企业,要坚决取缔。整顿和规范期间,暂停乳制品加工新上项目(企业)的核准。要妥善处理重组及关闭企业的资产处置和职工安置等工作,同时要避免因企业关闭出现“卖奶难”问题,切实保护职工合法权益和奶农利益,维护社会稳定。

2.保持正常生产。(1)加强金融和财政支持。对诚信守法经营的乳制品生产企业符合信贷条件的贷款要求,金融机构要给予足额贷款支持;对因受婴幼儿奶粉事件影响、资金暂时周转困难的企业,金融机构要按规定给予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对经金融机构同意展期的逾期贷款,免收罚息。中央财政对企业生鲜乳收购贷款,按照半年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一半,给予三个月贴息,地方财政也可给予贴息支持。具体贴息条件、标准和程序按财政部门规定执行。拓宽奶业直接融资渠道,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和通过股票市场融资给予积极支持。(2)做好生鲜乳收购工作。有关部门要督促企业增强社会责任,切实履行收购合同,坚决制止随意拒收生鲜乳的行为,维护奶农利益。为确保质量安全,企业可通过派员全程监控,采取人盯人、人盯车、人盯站的“三盯”等措施,严把生鲜乳进厂关。(3)加强分类指导。地方各级政府要监督问题企业加快整改,验收合格后尽快恢复生产;对合格企业要加强管理,增加产品投放。不得不加区分一律要求所有乳制品企业停产整顿。

3.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乳制品生产企业要切实负起保证产品质量的责任,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加强职工的产品质量意识教育,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做到制度健全、职责明确、管理到位、责任到人;要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努力降低能耗,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要推进品牌战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4.优化产业结构。严格执行乳制品产业政策,严格行业准入,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促进乳制品加工与生鲜乳生产协调发展,形成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乳制品工业新格局。东北、华北、西北重点产区要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淘汰布局不合理、规模小、技术落后的产能;南方地区要根据当地实际条件,逐步扩大乳制品工业规模;大城市郊区要加快乳制品工业的现代化步伐。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兼并收购、强强联合等方式,加快集团化、集约化进程,整合加工资源,提升产业水平。

(五)强化生鲜乳收购管理。

1.整顿和规范奶站。农业部要牵头组织好奶站专项整治行动,逐步建立生鲜乳收购管理的长效机制。要摸清全国奶站底数,坚决打击、取缔不法奶贩;严厉打击各种掺杂使假的违法行为,坚决杜绝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质现象;规范生鲜乳收购秩序,及时查处压级压价、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行为。

2.提高奶站准入门槛。尽快提出奶站准入条件,实行生鲜乳收购许可证管理制度。只有取得工商登记的乳制品生产企业、奶畜养殖场、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才有资格开办奶站,奶站应当依法取得生鲜乳收购许可证。奶站法人要加强对奶站的管理,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现有的个体奶站设定过渡期,逾期达不到开办要求的,要予以关停,具体办法由农业部制定。3.实施标准化管理。由农业部牵头,参照《良好农业规范第8部分:奶牛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GB/T20014.8)》,对奶站的基础设施、卫生条件、机械设备、检测手段、操作规范、人员素质等提出明确要求,到2009年底,全国奶站都要达到要求,实现标准化管理。对达不到要求的,要责令停业整顿或取缔。

(六)提高养殖水平。

1.继续落实相关扶持政策。继续实施国发[2007]31号文件提出的各项奶业扶持政策,并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继续实施奶牛良种补贴和奶牛保险实行保费补贴政策,支持奶牛良种繁育场建设,研究完善优质后备母牛补贴办法,做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等基础工作。加强对奶牛养殖农户的信贷支持,开发适应奶业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搞好金融服务。

2.对重点地区特别困难奶农实施临时救助政策。国家对倒奶严重地区的特别困难奶农实施临时救助补贴政策。当前,重点扶持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辽宁、河南6个省(区)特别困难的倒奶奶农,中央财政补贴资金采取切块一次性下达,由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地方财政补贴资金统筹安排使用。地方政府也要安排资金,加强对困难奶农的扶持。

3.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所有奶牛养殖场(小区)要限期执行《奶牛场卫生规范(GB16568)》,力争三年内达标,达不到标准的必须停产整顿。其他奶牛饲养户(点)要参照执行。农业部门要开展相应的技术规范培训。中央在现有奶牛规模化养殖建设投资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力度,支持奶牛主产区加快现有养殖场(小区)标准化改造和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改善奶牛养殖、防疫、挤奶、粪污处理等条件,提高饲养水平和生鲜乳质量。

4.做好奶牛养殖技术指导和服务。加强奶牛标准化养殖关键技术的推广,加大奶牛人工授精、选种选配等技术服务。加强奶牛疫病防控,重点加强对结核病、布氏杆菌等传染病的监测与疫牛的强制扑杀工作,继续对患病强制扑杀奶牛的,给予补贴。加快推广奶牛养殖环境污染治理相关技术,结合相关项目支持奶牛养殖户采用减排措施和粪污综合利用技术。

(七)推进产业化经营。

1.大力发展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组织。积极扶持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奶牛协会等奶农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使其在维护奶农利益、协商生鲜乳收购价格、为奶农提供服务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财政部门要加大对奶农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奶农专业合作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

2.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以奶农为基础、养殖基地为依托、乳制品生产企业为龙头的奶业产业化经营方式,形成奶业产业链各环节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鼓励乳制品生产企业通过订单收购、建立风险基金、返还利润、参股入股等多种形式,与奶农结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更好地发挥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

3.规范生鲜乳交易行为。各地要建立由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乳制品生产企业、生鲜乳收购者、奶畜养殖者代表等参加的生鲜乳价格协调机制,协商确定生鲜乳交易参考价格并定期公布,作为生鲜乳购销双方签订合同时的参考。各地价格、农业部门要加强指导,保证协调机制的正常运行。农业部要会同工商总局制定统一规范的生鲜乳购销合同示范文本,明确生鲜乳交易的数量、质量、价格、计价标准和违约责任等,由各地农业部门配合工商部门指导监督生鲜乳购销双方遵照执行。要依托现有机构和设施,逐步发展第三方检测体系,维护奶农利益。

(八)加强行业指导和法制建设。

1.加强行业指导。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乳制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农业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制订全国奶业发展规划,加强对奶业发展的行业指导。

2.加强监测预警。各地商务、价格、农业部门要加强对奶牛养殖、生鲜乳价格、乳制品市场及进出口的监测,及时分析预测市场发展趋势,做好预警和信息引导工作。

3.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行业协会要认真履行在奶业发展中的协调、服务、维权、自律职能,充分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

4.加强法制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加大对条例的宣传和执法力度。

四、责任与考核

(一)明确责任和分工。

1.明确市场主体责任。对婴幼儿奶粉事件,乳制品生产企业、奶站、奶农要引以为戒,视产品质量为生命,提高法律和道德意识,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乳制品生产企业要认真履行社会责任,自觉接受监督,主动为奶农和消费者提供技术咨询、科普宣传服务,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2.强化地方政府责任。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内奶业发展和乳品质量安全负总责,切实加强领导,在做好婴幼儿奶粉事件处置工作、强化乳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同时,加大对奶业的支持力度,制定并落实好恢复生产和促进奶业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

3.认真履行部门职责。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合作,加强行业指导,严格质量监管,尽快使奶业发展恢复到正常水平。农业部要加强对奶畜饲养以及生鲜乳生产环节、收购环节的监督管理;质检总局要加强对乳制品生产环节和乳品进出口环节的监督管理;工商总局要加强对乳制品销售环节的监督管理;卫生部负责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综合协调,统一发布乳品质量安全重大事故信息;工业和信息化部要加强行业整顿和规范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协调促进企业严格管理,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商务部要加强乳制品市场监测,保障市场供应;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要落实促进奶业发展的各项支持政策;人民银行、银监会要及时做好奶业贷款发放情况的监测、分析和指导工作;保监会要督促保险公司开展奶牛保险业务。监察部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问责制的要求,加强对各部门落实职责情况的协调、监督与检查,对由于责任不到位、渎职、失职等原因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依纪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二)强化纲要实施和考核。

有关部门要制定本部门落实本纲要的具体方案,并在职责范围内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纲要实施计划和相关政策措施,把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在2008年年底前,各地区要对贯彻实施纲要情况进行全面自查,并向国务院报告自查情况;在此基础上,由国务院办公厅组织对各地区进行督查。从2009年开始,各地区、有关部门每半年要对纲要的执行情况进行系统总结和评估,并将结果报送发展改革委,由发展改革委汇总后向国务院报告。每个,监察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区、有关部门执行纲要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

下载2015年振兴奶业支持苜蓿发展政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年振兴奶业支持苜蓿发展政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奶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我国奶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日期: 2005年10月22日 奶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畜牧业以至于整个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奶业也是节粮、高效、行业关连度高的产业。奶业持续健康发......

    新疆奶业的发展研究

    关于“新疆奶业的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作者:潘菲菲摘要:新疆是我国第二大牧区,但是其奶业发展远远落后于第一大牧区内蒙古。除客观条件外,乳牛品质差、单产低、产品结构不具竞争......

    洛阳奶业发展现状及优势

    1、自然环境资源丰富 洛阳市位于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20℃,年平日照数2194~2493h,日照率56%,年太阳辐射总量474.6~525。0kJ/cm²,有效辐射247......

    我区奶业扶持政策调研材料

    一、全区奶业生产情况1、全区奶牛养殖和奶站基本情况**区现有两家乳制品加工企业,分别是****乳业公司和****乳业公司。**乳业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牧草种植、奶牛饲养、乳品加......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财税支持政策.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财税支持政策 摘 要:一年多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初见成效,东北三省经济运行状况良好。但同时,当前东北老工业基地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文章从这一......

    中国西部奶业发展对策与研究

    中国西部奶业发展对策与研究 西部乳业会议大会发言材料: 中国西部奶业发展对策与研究(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 王丁棉) 前言:纵观几年来的中国农业发展,发展速度最为迅猛的产业,莫......

    朔州奶业发展策略研究综述

    朔州奶业发展策略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围绕朔州奶业发展,全面客观地评价了朔州奶业发展现状,描述了朔州奶业作为城郊型奶业在竞争中形成的市场优势、资源......

    2011年吴起县奶业发展调查报告

    吴起县奶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按照市畜牧站关于全市奶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的通知,为了正确认识我县奶业现状,冷静地查找奶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地探讨今后奶业发展的对策,吴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