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常见行业主要环境因素
常见行业主要环境因素(EMS考试基本上离不开这些行业)
机械制造业的典型工序及其主要环境因素 焊接工序
烟尘和有害气体的排放;
烟尘化学成分:Fe2O3、MnO、CaF2等; 有害气体:O3、NOx、CO、氟化物等 噪声的排放; 高频电子辐射; 废弃焊条、焊渣的排放; 潜在火灾的发生; 热处理工序 油烟/油雾 的挥发; 废热的排放。
表面处理工序(除油、酸洗、磷化、钝化、清洗等)
— 磷化:用化学或电化学的方法,在钢、合金等金属基件表面形成难溶于水的磷酸盐转化膜(磷化膜)的过程,以提高基件的抗蚀能力、提高基件表面对漆、蜡、颜料等的吸收力。
— 钝化:用化学或电化学的方法,在钢、合金等金属基件的表面形成氧化膜,使其化学稳定性明显增强的过程,以提高其抗蚀能力。
环境因素: 酸雾的挥发;
“表面处理液”及其他化学药剂的滴漏或泄漏;
(磷化:磷酸锰/锌、硝酸镍/锌;钝化:硝酸、硫酸、重铬酸钾等)处理槽沉渣/残渣等的排放;(考虑:危险废物)
废水的排放:含油残液/废水、酸/碱性残液废水、含重金属废水的排放。电镀工序
— 通过电化学作用,在金属、塑料等基件表面上沉积一薄层其他金属或合金的过程;从而改变基件的表面性质(反光性、抗蚀性、抗磨性、耐用性、导电性等)。
环境因素
电镀液的跑冒滴漏;(例:含铜、镍、锌、铬、金、银等的溶液); 电镀槽酸雾的挥发; 电镀废水的排放;
电镀槽渣、槽液、污水处理污泥的排放;(考虑:危险废物)车间冲洗废水的排放; 电镀液泄露和事故性排放。喷涂/喷漆 漆尘及有害气体的排放
水幕循环废水的排放;
漆渣的排放;(考虑:危险废物)
含有废漆料、废漆桶及其他含漆料的废物排放;(考虑:危险废物)漆料的泄漏; 漆料的过度消耗; 潜在火灾的发生;
锅炉房的主要运行活动及其主要环境因素 煤炭运输、储存、输送 装卸中煤粉尘的排放; 装卸中噪声的排放 储煤场的扬尘;
储煤场含煤淋洗水的排放; 软化水处理
机泵等设备运行噪声的排放;
过滤设备反洗废水、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的排放; 水质化验过程废液、废水等的排放; 离子交换树脂的废弃。锅炉的运行
锅炉烟气的排放(烟尘、SO2、NOx等); 开/停炉时烟气的异常排放;
锅炉(化学)清洗、停炉保护废水的排放; 锅炉排污水的排放; 锅炉设备清洗废水的排放;
锅炉运行噪声排放(排气、鼓引风机等); 锅炉蒸汽、废热的排放; 锅炉灰渣的排放;
设备检修过程固体废物的排放
锅炉房潜在火灾、锅炉潜在爆炸事故的发生; 煤、电、水的消耗 除尘系统运行 冲灰废水的排放; 粉煤灰的废弃;
灰场淋滤水、渗漏水的排放; 除尘设备洗涤废水的排放; 除尘设备运行噪声的排放;
除尘系统维修过程固体废物的排放;
工业企业污水处理站的主要工艺过程及其主要环境因素 预处理或初级处理 —常见的处理方法:
筛滤截留、重力分离(初沉淀、沉沙、隔油、气浮); 对某些特定物质的分离:混凝、化学沉淀、化学中和等。(初)沉淀污泥的排放; 油渣类物质的排放;
化学污泥/泥渣(混凝、化学沉淀/中和等)的排放; 混凝、沉淀、中和等所需化学药剂的消耗; 化学药剂的泄漏; 生物(或“生化”)处理
— 常见的工艺方法:活性污泥法(好氧/厌氧)、生物膜法。处理后的污水排放;
工艺过程异常导致污水的“超标”排放; 污水的事故性排放;
厌氧处理过程产生的CH4、H2S等还原性气体的排放; CH4气体处置不当导致的燃爆发生; 各种水泵、鼓风机等设备运行噪声排放; 各种设备运行的电能消耗; 污泥、泥渣的处理 —来源:
•直接从废水中分离出来的沉淀物、油渣等,‚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化学沉淀物/沉降物,ƒ生化处理的剩余污泥等。
—企业内常见处理方法:浓缩 — 脱水 — 消化处理/化学稳定化处理
环境因素: 恶臭的排放;
污泥浓缩、脱水产生的滤液的排放;
污泥消化处理过程产生的CH4、H2S的排放;
污泥化学稳定化处理所需化学药剂(如石灰、液氯等)的消耗;
CH4气体潜在燃爆的发生; 剩余污泥的排放。
危险化学品库涉及的主要活动及其主要环境因素 1.化学品的采购、运输、装卸(应符合化学品包装、运输安全技术要求)包装、运输不符合相关化学品安全技术要求而导致的化学品挥发、泄漏或燃爆;(MSDS)
运输、装卸中化学品的事故性泄漏;
2.化学品的储存(应符合化学品储存安全技术要求)
控制措施不当(温度、通风、防晒等)导致的化学品过量挥发;
控制措施不当(温度、湿度、防静电、防雷、容器压力等)导致的化学品自燃、燃爆;
控制措施不当(防腐、防潮、防渗、防撞击等)导致的化学品泄漏; 性质不相容的化学品混合存放可能导致的挥发、燃爆或泄漏;(腐蚀品/易被腐蚀品、易氧化/易还原物质,易燃品/助燃品,┅ ┅)操作不当导致的化学品挥发、燃爆或泄漏; 3.化学品的出入库
出入库过程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的化学品遗撒、泄漏;
4.化学品的使用:遗撒、管网及阀门损坏造成的泄漏/火灾人为误操作造成的泄漏/火灾
5.化学品的废弃
过期失效化学品、报废化学品的废弃;(考虑:危险废物)使用过的化学品包装物、容器的废弃; 餐厅/食堂涉及的主要活动及其主要环境因素 原料准备
原料采购、运输中涉及的能源消耗;
原料入库储存中能源的过度消耗;(例:冷藏、冷冻)原料包装物、变质原料等固体废物的排放; 原料粗加工中电能、热水的消耗; 原料粗加工中废水、固体废物的排放;
库房内防虫、防鼠及其他防疫药品的使用、遗撒;
食品加工/烹饪
能源(电、天然气等)的消耗,水、热水、蒸汽等的消耗; 含油、含洗涤剂废水的排放;
废油渣的排放; 油烟的排放;
电器设备使用中,烹饪操作中可能发生的潜在火灾;
燃气设备使用中可能发生的燃气泄漏和燃爆;(自动报警/切断装置)下脚料、不合格食品及其他厨余垃圾的废弃; 餐饮服务
就餐环境提供中能源、清洁用物品的消耗(例:空调,照明、清洁剂等); 就餐环境提供中水的使用和废水的排放;
就餐服务中易耗/易损物品、一次性物品等的消耗; 防虫、防鼠及其他防疫药品的使用、遗撒; 餐后整理/清洁
未食用的食品、破损物品、一次性物品,其他固体废物的排放; 餐具、餐布等清洗、消毒时清洗剂、消毒剂或蒸汽等的消耗; 清洁剂、消毒剂的遗撒、泄漏;
餐具、餐布清洗,场地清洁等废水的排放;
第二篇: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一 目的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政府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积极防治在生产经
营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
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
障人体健康,促进企业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与环境保护(环境因素)有关的所有办公、施工、生产经营活动,也适
用参与公司承建项目工程施工的协作单位、协力队伍。
三 环境因素
本公司办公、施工、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环境因素包括:噪声排放、废气(粉尘)
排放、废水排放、废弃物排放、油品泄漏、辐射污染、资源和能源消耗。
其中,重要环境因素有:噪声排放、废气(粉尘)排放、废水排放、废弃物排放、油品泄露、辐射污染。
四 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
1、噪声排放
噪声排放主要存在于打桩施工、混凝土搅拌和振捣、切割机操作、砂轮磨削、钢筋
加工、木工电锯电刨操作、电钻操作、剪板机作业、发电机运行、施工机械使用、运输
车辆使用等作业环节。
工地噪声排放要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标准要求,公
司本部办公生活区噪声排放应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要求。
主要控制措施:
⑴ 施工场界设置1.8m高封闭围挡,作为隔音墙;
⑵ 打桩施工噪声较大的施工尽量安排在昼间进行,如因工艺技术原因需要连续施
工,应向当地主管部门申请后方可施工;
⑶ 对于能固定使用的强噪声设备,应将其安装在工作棚内;钢筋及钢板加工房、木
工房等采取围护,不足时采用降噪围帘;
⑷ 定期对混凝土振动器进行保养和维修,振捣时注意不振钢筋或模板,防止振动器
空转;用低噪声震动棒代替高噪声震动棒;
⑸ 施工现场的强噪声设备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并采取降低噪声措施;尽量避
免同时开启噪声较大的设备;
第 1 页
⑹ 机动车辆、空气动力机械设备等安装排气管消声器;在公司本部办公、生活区内
行驶的机动车辆,禁止鸣喇叭;夜间车辆进入工地时,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做到轻拿轻
放;
⑺ 对空调、风机等噪声明显过大的设备进行检修或更换,降低噪声排放;
⑻ 购买和租用机械设备,应对其环保性能(如噪音大小等)进行评审,综合考虑性
价比情况,避免购买和使用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设备;
⑼ 采用耳塞、耳罩、耳棉等个人防护用具。
2、废气(粉尘)排放
废气(粉尘)排放主要有土石方作业、混凝土搅拌、砂浆搅拌、物流运输产生的粉
尘,木工房锯木末扬尘,水泥罐(库)水泥粉尘,混凝土切割、凿除产生粉尘,建筑拆
除和装修产生粉尘,煤烟、油烟等,施工机械、车辆尾气,文印设备臭氧排放等
废气(粉尘)排放排放应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要求。
主要控制措施:
⑴ 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进行硬化处理,土方集中堆放;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
方采取覆盖、固化或者绿化等措施;施工现场设专人负责现场洒水降尘和及时清理浮土;
⑵ 施工中尽量保留原生植被和树木,高大树木进行迁植或修剪高出部分的枝干,减
少施工对地表原生植被的破坏;
⑶ 混凝土搅拌站、堆料场、材料加工场应设置在居民区的下风向;
⑷ 拆除建筑物、构筑物时,采用隔离、洒水等措施,并在规定期限内将废弃物清理
完毕;施工现场土方作业前采取先洒水等防止扬尘措施;
⑸ 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必须采用相应容器或管道运输,严禁凌空抛掷;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运输采用密闭式运输车辆或采取覆盖措施,不得超量运载,装载物要低
于槽帮0.15m;
⑹ 施工现场出入口处采取保证车辆清洁的措施;
⑺ 在混凝土搅拌、砂浆搅拌施工处,设置彩带布进行围护,安装喷雾降尘设备,防
止粉尘外泄;或在拌筒上方和地面料斗侧安装吸尘罩,在拌筒出料口安装挡尘用的活动
胶皮护罩,每天对工作场所进行清扫;
⑻ 木工房附近未围护的,设置彩带布进行围护防止锯木末扬尘,每天进行清扫;
⑼ 水泥罐周围设置彩条布进行围护,水泥库袋装水泥进行覆盖,防止水泥粉尘外泄,定期清扫;
⑽ 爆破作业时采用水幕降尘,确保作业面粉尘浓度达标;
⑾ 锅炉使用优质煤,减少煤烟;使用燃气、电等清洁能源,安装油烟污染防治设施;
⑿ 施工机械、车辆安装排气净化装置,加强保养和维修;
⒀ 使用无毒或低毒的油漆、涂料及其他工程用化学品,用无毒或低毒物代替苯作稀
释剂;
⒁ 做好空调、文印设备等的保养和检修,淘汰落后设备,空调禁止添加添加氟里昂
制冷剂,使用环保产品替代;
⒂ 新购或租用机械设备应对其环保性能(如废气排放情况)进行评审,避免购买和
使用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机械设备。
⒃ 施工现场及办公、生活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搞好环境卫生,防止各类恶臭
气体排放。
3、废水排放
废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和现场清洗污水、建筑施工废水。
废水排放应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主要控制措施:
⑴ 施工现场设置排水沟及沉淀池,施工污水经沉淀后排人市政污水管网或河流;搅
拌站、桩基施工等,设专用沉淀池,冲(钻)孔泥浆池采用砖、片石或砼砌成,其容积
为一般为冲(钻)孔容积的2倍,泥浆池不能发生渗漏;
⑵ 油料和化学溶剂等易燃物品设专门的库房,地面应做防渗漏处理;
⑶ 废弃的油料和化学溶剂应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实验室废液排放前经酸碱中
和稀释等方法处理;
⑷ 食堂的污水设滤网,滤掉显见悬浮物,并经隔油池去油后排入污水管道,定期清
理滤网和隔油池;食堂冲刷灶具、器皿使用无磷洗涤品;盥洗室、淋浴间的下水管线设
置过滤网,并与污水管线连接;
⑸ 工地厕所设化粪池,化粪池做抗渗处理。
4、废弃物排放
废弃物包括危险废弃物、一般废弃物、可回收废弃物。危险废弃物有废化学试剂稀
料、废涂料、沥青渣、废油漆、废油漆桶、化学试剂包装物、石棉废物、废油棉纱、油
手袋、油抹布、废电池、废油、废墨盒、矽鼓等;一般废弃物有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砖
渣、石渣、落地灰、淤泥等);可回收废弃物有废桶、废编织袋、废铁、废铁屑、废纸、更换后的水、暖、电器材料等。
主要控制措施:
⑴ 根据废弃物的类别设置垃圾箱(桶)或分类堆放,放置于相关区域,放置废弃物的容器或堆放地设置明显标识,一般场所设置的垃圾箱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
圾”两种;
⑵ 各单位、各部门指定专人收集可回收的废弃物,统一进行处理,并做好统计和记
录;
⑶ 施工现场设置密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分类存放,并应
及时清运出场;施工生产中产生的各类弃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由负责该项工程作业人
员或由项目部指定专人负责及时清运至指定的工地垃圾站;
⑷ 所有施工船舶配置垃圾收集器,禁止向河流、湖泊、水库等抛弃、倾倒废弃物;
⑸ 食堂外设置密闭式泔水桶,并及时清运;
⑹ 对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的物品要对放置的容器加盖,利用场地堆放的,设置防护栏
或加顶棚,有条件的利用封闭的房屋仓库等,防止因雨、风、热等原因而产生二次污染;
⑺ 各单位建立危险化学品报废管理制度,建立废弃危险化学品的信息登记档案,并
于每季度末报工程管理中心备案,其中包括种类、特性、产生量、流向、贮存、利用、处置情况等。
⑻ 放置危险废弃物的容器,设置特别标识,防止该废弃物的泄露、蒸发和其他废弃
物相混淆;化学危险品废弃物需按照其特性分类放置,特别是性质相反的物质,不能混
放,以免发生化学反应;
⑼ 各单位设置专门场所集中保管危险废弃物,并登记造册,定期交有资质的单位或
部门处置,如在当地无法处置,定期集中交回公司本部处理,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填报危险废物转移联单,跨设区的市级以上行政区域转移的,并应当依法报经移出地设
区的市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后方可转移;
⑽ 废弃物的运输应按规定要求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负责运输;危险品的运输,还应对其是否具有该废弃物经营资质,运输设备、处理能力等是否符合要求等进行确认,并与其签订正式运输协议,明确职责和责任。
5、油品泄漏
油品泄漏包括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等使用中的漏油,设备、材料维修中油品泄漏,油品运输、储存中的泄漏,模板使用油品养护产生漏油,刷油漆作业产生油漆泄漏等。
主要控制措施:
⑴ 执行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加强日常检查,保持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防止运行中产生油品泄漏;
⑵ 对设备、材料进行维修、保养时,应认真操作,并采取使用接油槽、接油盘等措
施,防止油品泄漏;接收到的油品,应回收利用,或进行集中处置,不得随意倾倒;
⑶ 使用油品养护模板、刷油漆作业等,应按操作规程谨慎操作,油品不得泄漏而造
成污染;
⑷ 作业余剩的油品,按规定退库,废油桶、废油刷、油棉纱、油手套等也应交回集
中处置;
⑸ 沾有化学品、油类等的地面、容器及各类工具,应先对表面的化学品、油类进行
处理,再用无磷洗涤用品清洗;
⑹ 各单位存放油品应设专门的库房,库房须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地面做防渗处理;
油品入库时,应严格检验其数量、包装情况、有无泄漏等;油品入库后应采取适当的养
护措施,在储存期内定期检查,发现其品质变化、包装破损、渗漏等,及时处理。
⑺ 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油品、危险化学品管理规定,落实专人负责日常管理,购买、运输、储存、领用、退库、废品处置等环节,都必须进行业务登记、记录。
6、辐射污染
在公司施工、生产经营、办公活动中,造成辐射污染的有核子密度仪和X光探伤仪的使用、电弧焊接、使用放射性建筑材料(如砂石、装修砖材)、电脑显示器产生辐射
等。
主要控制措施:
⑴ 核子密度仪和X光探伤仪的使用单位,要制定严格的安全和防护管理制度和操作
规程及辐射事故应急措施,并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请领取许可证;
⑵ 对直接从事操作射线装置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和防护知识教育培训,并进行考
核,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
⑶ 对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状况进行评估,发现安全隐患的,立即进行整改;
⑷ 在使用射线装置的场所,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其入口处设置安全和防护设施
以及必要的防护安全联锁、报警装置或者工作信号;
⑸ 射线装置使用场所,设置防止误操作、防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
措施;
⑹ 射线装置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运输射线装置的工具,设置明
显的放射性标志或者显示危险信号;
⑺ 在室外、野外使用射线装置,按照国家安全和防护标准的要求划出安全防护区域,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必要时设专人警戒;
⑻ 进行手工电弧焊、对焊作业,应采取屏蔽措施,防止弧光对环境的影响。
⑼ 购入砂石、装修砖材等建筑材料,应向销售方了解材料的放射性情况,避免购入
和使用超标准的放射性建筑材料;
⑽ 购买、使用合格的电脑产品,合理操作,减低辐射危害。
五 一般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
资源、能源消耗属于一般环境因素,公司通过制定目标,分解指标,加强管理,杜绝浪费,有效利用废弃物,达到节约能源,降低消耗的目的。
主要控制措施:
⑴ 对各单位资源、能源的消耗在责任成本中核定其指标,对公司机关办公用品消耗
核定费用指标。
⑵ 公司宣传等部门通过内部网络、简报、宣传栏等形式,大力宣传节约资源、能源
消耗,杜绝浪费,实行清洁生产,建设节约型社会和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提高员工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意识,并在其工作中自觉执行。
⑶ 水、电的使用要加强日常管理。照明、空调、热水器、取暖器等耗电设备、设施
应根据需求使用;采用节水式水龙头;生产用电应严格遵守电力管理法,树立安全、高
效、低耗的原则,保证正常生产节约电能;办公、生活用电,做到人走灯灭,及时关掉
不用的电器设备;控制电炉、电热水器等耗电设备的使用;自觉降低空调用电负荷,合理调整空调室温,使用空调时关闭门窗,能不用空调的尽量少开空调;将空调温度从正
常习惯温度调高1℃至2℃,无人的场所或人员离开后禁开空调。如发现设备、设施损
坏,如水管线、水龙头发生渗漏等,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维修。
⑷ 对于耗能量大而效率低的设备,按规定申请进行改造或更新。
⑸ 在施工和生活用水、用电场所设置节水、节电标识,提醒职工在工作和生活中节
约能源,降低消耗。
⑹ 优化施工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资源投入,节约能源。
⑺ 项目部、资产经营单位要建立专门制度,对各部门(尤其是协作单位、协力队伍)
工程物资的领用、保存、使用等加强监管;要按规定定期进行经济分析,统计资源、能
源消耗情况,分析是否符合责任成本要求。如存在浪费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纠正。生
活施工用水、用电情况,宜每月进行统计和分析;
⑻ 社管中心每月统计公司总部生活用水、用电情况,并根据当月具体情况分析能源的消耗状况,如存在浪费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纠正。
⑼ 节约办公用纸,对纸张尽量双面使用,包括双面打印。如可行,提倡使用电子网
络进行文件的编制和发布。
⑽ 积极开展废物有效利用,并进行统计。在施工过程、经营管理中,对于可以回收
利用、重复使用的资源、物资,应积极进行修旧利废、综合利用。
⑾ 各单位、部门每年对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汇总,评估评价资源、能源的使用效率(包括废物有效利用率)和目标完成情况,提出改进要求。汇总材料当
过后10天内统一报工程管理中心。
第三篇:施工现场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一 目的
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政府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积极防治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企业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与环境保护(环境因素)有关的所有办公、施工、生产经营活动,也适用参与公司承建项目工程施工的协作单位、协力队伍。
三 环境因素
本公司办公、施工、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环境因素包括:噪声排放、废气(粉尘)排放、废水排放、废弃物排放、油品泄漏、辐射污染、资源和能源消耗。
其中,重要环境因素有:噪声排放、废气(粉尘)排放、废水排放、废弃物排放、油品泄露、辐射污染。
四 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
1、噪声排放
噪声排放主要存在于打桩施工、混凝土搅拌和振捣、切割机操作、砂轮磨削、钢筋加工、木工电锯电刨操作、电钻操作、剪板机作业、发电机运行、施工机械使用、运输车辆使用等作业环节。
工地噪声排放要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标准要求,公司本部办公生活区噪声排放应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要求。
主要控制措施:
⑴ 施工场界设置1.8m高封闭围挡,作为隔音墙;
⑵ 打桩施工噪声较大的施工尽量安排在昼间进行,如因工艺技术原因需要连续施工,应向当地主管部门申请后方可施工;
⑶ 对于能固定使用的强噪声设备,应将其安装在工作棚内;钢筋及钢板加工房、木工房等采取围护,不足时采用降噪围帘;
⑷ 定期对混凝土振动器进行保养和维修,振捣时注意不振钢筋或模板,防止振动器空转;用低噪声震动棒代替高噪声震动棒;
⑸ 施工现场的强噪声设备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并采取降低噪声措施;尽量避免同时开启噪声较大的设备;
⑹ 机动车辆、空气动力机械设备等安装排气管消声器;在公司本部办公、生活区内行驶的机动车辆,禁止鸣喇叭;夜间车辆进入工地时,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做到轻拿轻放;
第 1 页
⑺ 对空调、风机等噪声明显过大的设备进行检修或更换,降低噪声排放; ⑻ 购买和租用机械设备,应对其环保性能(如噪音大小等)进行评审,综合考虑性价比情况,避免购买和使用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设备;
⑼ 采用耳塞、耳罩、耳棉等个人防护用具。
2、废气(粉尘)排放
废气(粉尘)排放主要有土石方作业、混凝土搅拌、砂浆搅拌、物流运输产生的粉尘,木工房锯木末扬尘,水泥罐(库)水泥粉尘,混凝土切割、凿除产生粉尘,建筑拆除和装修产生粉尘,煤烟、油烟等,施工机械、车辆尾气,文印设备臭氧排放等
废气(粉尘)排放排放应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要求。主要控制措施:
⑴ 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进行硬化处理,土方集中堆放;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采取覆盖、固化或者绿化等措施;施工现场设专人负责现场洒水降尘和及时清理浮土;
⑵ 施工中尽量保留原生植被和树木,高大树木进行迁植或修剪高出部分的枝干,减少施工对地表原生植被的破坏;
⑶ 混凝土搅拌站、堆料场、材料加工场应设置在居民区的下风向;
⑷ 拆除建筑物、构筑物时,采用隔离、洒水等措施,并在规定期限内将废弃物清理完毕;施工现场土方作业前采取先洒水等防止扬尘措施;
⑸ 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必须采用相应容器或管道运输,严禁凌空抛掷;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运输采用密闭式运输车辆或采取覆盖措施,不得超量运载,装载物要低于槽帮0.15m;
⑹ 施工现场出入口处采取保证车辆清洁的措施;
⑺ 在混凝土搅拌、砂浆搅拌施工处,设置彩带布进行围护,安装喷雾降尘设备,防止粉尘外泄;或在拌筒上方和地面料斗侧安装吸尘罩,在拌筒出料口安装挡尘用的活动胶皮护罩,每天对工作场所进行清扫;
⑻ 木工房附近未围护的,设置彩带布进行围护防止锯木末扬尘,每天进行清扫; ⑼ 水泥罐周围设置彩条布进行围护,水泥库袋装水泥进行覆盖,防止水泥粉尘外泄,定期清扫;
⑽ 爆破作业时采用水幕降尘,确保作业面粉尘浓度达标;
⑾ 锅炉使用优质煤,减少煤烟;使用燃气、电等清洁能源,安装油烟污染防治设施; ⑿ 施工机械、车辆安装排气净化装置,加强保养和维修;
⒀ 使用无毒或低毒的油漆、涂料及其他工程用化学品,用无毒或低毒物代替苯作稀释剂;
⒁ 做好空调、文印设备等的保养和检修,淘汰落后设备,空调禁止添加添加氟里昂制冷剂,使用环保产品替代;
⒂ 新购或租用机械设备应对其环保性能(如废气排放情况)进行评审,避免购买和使用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机械设备。
第 2 页
⒃ 施工现场及办公、生活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搞好环境卫生,防止各类恶臭气体排放。
3、废水排放
废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和现场清洗污水、建筑施工废水。废水排放应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主要控制措施:
⑴ 施工现场设置排水沟及沉淀池,施工污水经沉淀后排人市政污水管网或河流;搅拌站、桩基施工等,设专用沉淀池,冲(钻)孔泥浆池采用砖、片石或砼砌成,其容积为一般为冲(钻)孔容积的2倍,泥浆池不能发生渗漏;
⑵ 油料和化学溶剂等易燃物品设专门的库房,地面应做防渗漏处理;
⑶ 废弃的油料和化学溶剂应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实验室废液排放前经酸碱中和稀释等方法处理;
⑷ 食堂的污水设滤网,滤掉显见悬浮物,并经隔油池去油后排入污水管道,定期清理滤网和隔油池;食堂冲刷灶具、器皿使用无磷洗涤品;盥洗室、淋浴间的下水管线设置过滤网,并与污水管线连接;
⑸ 工地厕所设化粪池,化粪池做抗渗处理。
4、废弃物排放
废弃物包括危险废弃物、一般废弃物、可回收废弃物。危险废弃物有废化学试剂稀料、废涂料、沥青渣、废油漆、废油漆桶、化学试剂包装物、石棉废物、废油棉纱、油手袋、油抹布、废电池、废油、废墨盒、矽鼓等;一般废弃物有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砖渣、石渣、落地灰、淤泥等);可回收废弃物有废桶、废编织袋、废铁、废铁屑、废纸、更换后的水、暖、电器材料等。
主要控制措施:
⑴ 根据废弃物的类别设置垃圾箱(桶)或分类堆放,放置于相关区域,放置废弃物的容器或堆放地设置明显标识,一般场所设置的垃圾箱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
⑵ 各单位、各部门指定专人收集可回收的废弃物,统一进行处理,并做好统计和记录;
⑶ 施工现场设置密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分类存放,并应及时清运出场;施工生产中产生的各类弃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由负责该项工程作业人员或由项目部指定专人负责及时清运至指定的工地垃圾站;
⑷ 所有施工船舶配置垃圾收集器,禁止向河流、湖泊、水库等抛弃、倾倒废弃物; ⑸ 食堂外设置密闭式泔水桶,并及时清运;
⑹ 对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的物品要对放置的容器加盖,利用场地堆放的,设置防护栏或加顶棚,有条件的利用封闭的房屋仓库等,防止因雨、风、热等原因而产生二次污染;
⑺ 各单位建立危险化学品报废管理制度,建立废弃危险化学品的信息登记档案,并于每季度末报工程管理中心备案,其中包括种类、特性、产生量、流向、贮存、利用、处置情况等。
第 3 页
⑻ 放置危险废弃物的容器,设置特别标识,防止该废弃物的泄露、蒸发和其他废弃物相混淆;化学危险品废弃物需按照其特性分类放置,特别是性质相反的物质,不能混放,以免发生化学反应;
⑼ 各单位设置专门场所集中保管危险废弃物,并登记造册,定期交有资质的单位或部门处置,如在当地无法处置,定期集中交回公司本部处理,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填报危险废物转移联单,跨设区的市级以上行政区域转移的,并应当依法报经移出地设区的市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后方可转移;
⑽ 废弃物的运输应按规定要求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负责运输;危险品的运输,还应对其是否具有该废弃物经营资质,运输设备、处理能力等是否符合要求等进行确认,并与其签订正式运输协议,明确职责和责任。
5、油品泄漏
油品泄漏包括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等使用中的漏油,设备、材料维修中油品泄漏,油品运输、储存中的泄漏,模板使用油品养护产生漏油,刷油漆作业产生油漆泄漏等。
主要控制措施:
⑴ 执行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加强日常检查,保持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防止运行中产生油品泄漏;
⑵ 对设备、材料进行维修、保养时,应认真操作,并采取使用接油槽、接油盘等措施,防止油品泄漏;接收到的油品,应回收利用,或进行集中处置,不得随意倾倒;
⑶ 使用油品养护模板、刷油漆作业等,应按操作规程谨慎操作,油品不得泄漏而造成污染;
⑷ 作业余剩的油品,按规定退库,废油桶、废油刷、油棉纱、油手套等也应交回集中处置;
⑸ 沾有化学品、油类等的地面、容器及各类工具,应先对表面的化学品、油类进行处理,再用无磷洗涤用品清洗;
⑹ 各单位存放油品应设专门的库房,库房须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地面做防渗处理;油品入库时,应严格检验其数量、包装情况、有无泄漏等;油品入库后应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在储存期内定期检查,发现其品质变化、包装破损、渗漏等,及时处理。
⑺ 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油品、危险化学品管理规定,落实专人负责日常管理,购买、运输、储存、领用、退库、废品处置等环节,都必须进行业务登记、记录。
6、辐射污染
在公司施工、生产经营、办公活动中,造成辐射污染的有核子密度仪和X光探伤仪的使用、电弧焊接、使用放射性建筑材料(如砂石、装修砖材)、电脑显示器产生辐射等。
主要控制措施:
⑴ 核子密度仪和X光探伤仪的使用单位,要制定严格的安全和防护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及辐射事故应急措施,并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请领取许可证;
⑵ 对直接从事操作射线装置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和防护知识教育培训,并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
第 4 页
⑶ 对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状况进行评估,发现安全隐患的,立即进行整改; ⑷ 在使用射线装置的场所,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其入口处设置安全和防护设施以及必要的防护安全联锁、报警装置或者工作信号;
⑸ 射线装置使用场所,设置防止误操作、防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
⑹ 射线装置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运输射线装置的工具,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或者显示危险信号;
⑺ 在室外、野外使用射线装置,按照国家安全和防护标准的要求划出安全防护区域,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必要时设专人警戒;
⑻ 进行手工电弧焊、对焊作业,应采取屏蔽措施,防止弧光对环境的影响。⑼ 购入砂石、装修砖材等建筑材料,应向销售方了解材料的放射性情况,避免购入和使用超标准的放射性建筑材料;
⑽ 购买、使用合格的电脑产品,合理操作,减低辐射危害。
五 一般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
资源、能源消耗属于一般环境因素,公司通过制定目标,分解指标,加强管理,杜绝浪费,有效利用废弃物,达到节约能源,降低消耗的目的。
主要控制措施:
⑴ 对各单位资源、能源的消耗在责任成本中核定其指标,对公司机关办公用品消耗核定费用指标。
⑵ 公司宣传等部门通过内部网络、简报、宣传栏等形式,大力宣传节约资源、能源消耗,杜绝浪费,实行清洁生产,建设节约型社会和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提高员工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意识,并在其工作中自觉执行。
⑶ 水、电的使用要加强日常管理。照明、空调、热水器、取暖器等耗电设备、设施应根据需求使用;采用节水式水龙头;生产用电应严格遵守电力管理法,树立安全、高效、低耗的原则,保证正常生产节约电能;办公、生活用电,做到人走灯灭,及时关掉不用的电器设备;控制电炉、电热水器等耗电设备的使用;自觉降低空调用电负荷,合理调整空调室温,使用空调时关闭门窗,能不用空调的尽量少开空调;将空调温度从正常习惯温度调高1℃至2℃,无人的场所或人员离开后禁开空调。如发现设备、设施损坏,如水管线、水龙头发生渗漏等,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维修。
⑷ 对于耗能量大而效率低的设备,按规定申请进行改造或更新。
⑸ 在施工和生活用水、用电场所设置节水、节电标识,提醒职工在工作和生活中节约能源,降低消耗。
⑹ 优化施工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资源投入,节约能源。
⑺ 项目部、资产经营单位要建立专门制度,对各部门(尤其是协作单位、协力队伍)工程物资的领用、保存、使用等加强监管;要按规定定期进行经济分析,统计资源、能源消耗情况,分析是否符合责任成本要求。如存在浪费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纠正。生活施工用水、用电情况,宜每月进行统计和分析;
第 5 页
⑻ 社管中心每月统计公司总部生活用水、用电情况,并根据当月具体情况分析能源的消耗状况,如存在浪费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纠正。
⑼ 节约办公用纸,对纸张尽量双面使用,包括双面打印。如可行,提倡使用电子网络进行文件的编制和发布。
⑽ 积极开展废物有效利用,并进行统计。在施工过程、经营管理中,对于可以回收利用、重复使用的资源、物资,应积极进行修旧利废、综合利用。
⑾ 各单位、部门每年对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汇总,评估评价资源、能源的使用效率(包括废物有效利用率)和目标完成情况,提出改进要求。汇总材料当过后10天内统一报工程管理中心。
第 6 页
第四篇:市政建设的环境因素
市政工程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控制
1、目的
识别 施工场地和固定区域内的环境因素,判定出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实现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目的。
2、环境因素包括内容
(1)噪声:包括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打桩机、切割机等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和模板的支拆等施工活动产生的噪声。(2)废水:包括生活污水和施工生产废水。
(3)废气:包括施工生产的有毒、有害气体或建筑材料释放的有毒、有害气体等。
(4)固体废弃物:包括废材料、废机具、建筑及生活垃圾、废办公用品等。(5)扬尘:包括土石方开挖、运输或现场堆放的垃圾、沙石料,以及水泥搬运、混凝土搅拌等引起的扬尘。
(6)潜在的泄露:包括化学药品、油、气等的泄露。
(7)潜在的爆炸因素:包括施工生产所用的压力容器、锅炉、水箱等,以及高压锅、天然气瓶、氧气瓶等生活所用的各种带压设备,此外由火工品引起的人为或以外爆炸。
(8)资源消耗:包括施工生产、生活所造成的资源、能源的消耗量。
湖南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
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条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建筑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强化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积极防范和遏制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依据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全省各类房屋建筑、市政工程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以下简称“建筑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等建筑施工活动及安全管理。
第三条 本细则所称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是指建筑工程施工中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以及对施工安全影响较大的环境和因素。本细则所称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是指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分部分项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一般范围见附件1;对施工安全影响较大的环境和因素的一般范围见附件2。
对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是施工单位安全生产条件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四条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工程项目特点、气候和周边环境等具体情况以及所承担的施工范围,在开工前识别并编制包括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对施工安全影响较大的环境和因素等在内的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清单名录和安全管理措施。清单名录中应当包括重大危险源的名称、出现的施工阶段、潜在的危险因素、防控措施以及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等内容,清单名录应经责任人签字。
第五条 建设单位在办理工程项目开工安全生产条件审查手续时,应当提供经施工企业审查和工程监理单位确认的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清单名录和安全管理措施。
因施工图设计变更或施工条件发生变动的,施工单位应将变更或变动后增加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及时补充和完善,并经企业审查和工程监理单位确认后报送相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
第六条 施工单位应当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在施工现场显要位置予以公示,公示内容应当包括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名录、可能导致发生的事故类别。在每一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处醒目位置悬挂警示标志。
第七条 对施工安全影响较大的环境和因素,施工单位应当逐一制定安全防护方案和保证措施。
施工单位在办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安全生产条件审查时,应当提交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工程概况: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概况、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二)编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三)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
(四)施工工艺技术:技术参数、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检查验收等;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组织保障、技术措施、应急预案、监测监控等;
(六)安全管理技术力量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职设备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
(七)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实行分包的,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经总包施工单位审查并签署审查意见。
第八条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组织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审核。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应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按照《湖南省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管理办法》(湘建建〔2009〕304号)的规定组织专家论证,以及修改完善、重新编制和重新组织专家论证。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一般范围见附件3。
第九条 施工单位在施工人员进入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前,应当对其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教育的内容应当包括: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对施工安全影响较大的环境和因素的安全防护方案及相应保证措施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前,编制人员或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当向现场相关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工程作业特点、具体安全预防措施、相应的安全标准,以及应急救援预案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安全技术交底应当形成书面交底签字记录。
第十条 施工单位应当指定专人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现场监督和按规定进行监测。发现施工人员不按照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的,应当要求其立即整改;发现有危及人身安全等紧急情况的,应当立即采取停工措施,组织作业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第十一条 施工单位应当定期(每月不少于一次)组织对其所有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检查、评估,建立管理台帐,对发现的安全生产隐患,应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整改到位,并对整改结果进行查验。
第十二条 施工单位设在工程项目的管理机构应当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包括分包单位相应管理人员)每星期开展一次对其责任管理范围内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状况的检查,作出书面检查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组织整改到位。分包单位的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按照总包单位提出的整改意见及时组织整改到位。
施工单位工程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针对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况每天进行检查和评估,建立个人检查、评估工作台帐,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或报告,并作出书面记录。
第十三条 施工单位设在工程项目的管理机构应当制定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分包施工单位应当参加总包施工单位组织的应急救援演练。
第十四条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建立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按规定编制包括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在内的工程项目监理规划、实施细则和旁站方案;应当针对工程特点、周边环境和施工工艺等,制定安全监理工作流程、方法和措施。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技术措施,督促施工单位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办理开工安全生产条件审查。
第十五条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加强对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以及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中安全技术措施执行情况的跟踪监理,建立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监理台帐,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位实施安全旁站监理,形成安全旁站监理记录。对于按规定需要分步验收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监理单位应当督促施工单位组织验收,验收合格的,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第十六条 工程监理单位对在巡视、平行检查及旁站监理过程中发现不按专项施工方案实施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及时向施工单位发出整改通知,并对整改情况跟踪监督,直至整改到位;情况严重的,应当立即下达暂时停工令,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及时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书面报告。
第十七条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应当建立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监督检查制度,对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实施动态监管。
对施工单位编制的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清单名录,工程项目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应当对照工程项目特征、相关技术文件、施工环境和条件进行实地核查。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监督方案中应当明确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以及监督检查措施。
第十八条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应当加强对在建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监督检查。监督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施工单位对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情况;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审查、专家论证、交底和过程控制情况;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防护方案和保证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情况;工程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重大危险源的检查、评估台帐;工程监理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履行监理职责的情况等。
工程项目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应当建立在建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安全隐患监管台帐,及时录入《湖南省建筑工程安全隐患动态监管系统》,跟踪监督,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九条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在对工程项目的监督检查中,发现施工单位及其人员未按照本细则履行规定职责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或者停工整改,并按照《湖南省建筑市场不良行为记录公示制度》规定,认定上报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不良行为记录。情节严重的,应当按照安全生产两项许可的规定,向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暂扣有关责任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收回有关责任人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的建议;发现工程监理单位未按照本细则履行规定的监理职责的,应当责令其改正,并按照《湖南省建筑市场不良行为记录公示制度》的规定,认定上报单位和责任人的不良行为记录。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法作出相应处罚或向有权机关提出行政处罚建议。
第二十条 本细则由省建设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细则自颁布之日起实施。原《湖南省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识别和控制管理暂行办法》(湘建建〔2006〕354号)同时废止。
附件1: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一般范围
一、基坑支护、降水工程
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或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槽)支护、降水工程。
二、土方开挖工程
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工程。
三、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
(一)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大模板、滑模、爬模、飞模等工程。
(二)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5m及以上;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0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kN/m2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
(三)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
四、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
(一)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二)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
(三)起重机械设备自身的安装、拆卸。
五、脚手架工程
(一)搭设高度24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二)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
(三)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四)吊篮脚手架工程。
(五)自制卸料平台、移动操作平台工程。
(六)新型及异型脚手架工程。
六、拆除、爆破工程
(一)建筑物、构筑物拆除工程。
(二)采用爆破拆除的工程。
七、其它
(一)建筑幕墙安装工程。
(二)钢结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程。
(三)人工挖扩孔桩工程。
(四)地下暗挖、顶管及水下作业工程。
(五)预应力工程。
(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尚无相关技术标准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附件2:
施工安全影响较大的环境和因素的一般范围
1、在堆放与搬(吊)运等过程中可能发生高处坠落、堆放散落等情况的工程材料、构(配)件等。
2、施工现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的搬运、储存和使用。
3、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搭设、使用、拆除。
4、施工现场及毗邻周边存在的高压线、高墙、边坡、基坑、沟崖、建(构)筑物、地下管网等。
5、施工现场及周边的通道和人员密集场所。
6、施工现场的防火、防毒管理。
7、施工现场的堆载、临时开挖、抗浮等引起的不安全因素。
8、经论证确认或设计单位交底中明确的其他专业性强、工艺复杂、危险性大、交叉作业等有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施工部位或作业活动;大风、高温、寒冷、汛期等其他潜在的有可能导致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因素(包括外部环境等诱因)。附件3: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一般范围
一、深基坑工程
(一)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二)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二、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
(一)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工程。
(二)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2及以上。
(三)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700Kg以上。
三、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
(一)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二)起重量300kN及以上的起重设备安装工程;高度200m及以上内爬起重设备的拆除工程。
(三)安装高度超过36m的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和拆除工程。
四、脚手架工程
(一)搭设高度50m及以上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二)提升高度150m及以上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
(三)架体高度20m及以上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五、拆除、爆破工程
(一)采用爆破拆除的工程。
(二)码头、桥梁、高架、烟囱、水塔及其它高度超过15m的建、构筑物拆除工程,或拆除中容易引起有毒有害气(液)体或粉尘扩散、易燃易爆事故发生的特殊建、构筑物拆除工程。
(三)可能影响行人、交通、电力设施、通讯设施或其它建、构筑物安全的拆除工程。
(四)文物保护建筑、优秀历史建筑或历史文化风貌区控制范围的拆除工程。
六、其它
(一)施工高度50m及以上的建筑幕墙安装工程。
(二)跨度大于36m及以上的钢结构安装工程;跨度大于60m及以上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程。
(三)开挖深度超过16m的人工挖孔桩工程。
(四)地下暗挖工程、顶管工程、水下作业工程。
(五)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尚无相关技术标准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与职业健康有关的法律法规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2004年3月14日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自1993年5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01年10月27日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自1989年4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自1993年9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自2004年8月28日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自1996年4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自1997年1月1日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自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Was+NC常见环境问题
Was+NC常见问题
Was+NC常见问题...........................................................................................................................1
1:如果主机名被更改,was的运行与访问可能会出现问题............................................2 2:was集群模式下NC部署不成功问题:........................................................................2 3:NC成功部署到集群后通过浏览器访问出现的是ibm httpserver的页面................2 4:NC已经成功部署并且webserver也已经关联,插件也重新生成,但访问时依然是ibm httpserver页面..........................................................................................................3 5:在WAS集群环境下,每次重启浏览器进入NC,NC的公司登陆页面都要很长时间才出来...............................................................................................................................3 6:WAS日志中出现内存溢出..........................................................................................4 7:有关功能异常, 日志中出现无法从jndi找到相关模块或资源.................................4 8:集群模式部署时部分应用服务器,ear包中的jar没有拷贝全................................4 9:集群模式部署后进行集群映射到其他服务器过程中无法映射成功:....................4 10:AIX主机添加内存后,应用服务器再无法正常启动:.............................................5 11:主机名中不能包含下划线等特殊字符:.....................................................................5 12:将was安装盘从widows下上传到unix,无法正常安装:......................................5 13:NC501标准版无法部署到was6107上:....................................................................6 14:NC+WAS集群时主机名导致的问题:......................................................................6
1:如果主机名被更改,was的运行与访问可能会出现问题.现象:访问应用时可能会出现无法访问的情况.分析:was是主机名相关的 解决办法:重装WAS
2:was集群模式下NC部署不成功问题:
现象:最新的NC5.01sp1无法部署成功
分析:NC标准的5.01可以部署在Was6.1patch03及其以下补丁版本,但不能部署在patch07版本上.而4月24号后最新的NC5.01sp1只能部署在patch07这个版本上.解决办法:将was升级到patch07
3:NC成功部署到集群后通过浏览器访问出现的是ibm httpserver的页面.现象:NC模块在was里面已经正常起来了,但访问页面依然是ibm http的页面.分析:NC模块没有与webserver进行关联
解决办法:(1):启动apache,在was管理界面中查看Webserver是否已经启动,如图:(2):点击nc50,进入nc50,点击模块下的管理模块(3):在管理模块下,如图,A:在集群与服务器中,有两行,分别为集群与web服务器,全部选中(蓝色表选中)
B:在下面的模块中全部选中 C:点击集群与服务器右边的应用 D:点击最下方的确定按钮即可。
E:验证:最右边服务器列中是否已经将web服务器加了进去:
4:NC已经成功部署并且webserver也已经关联,插件也重新生成,但访问时依然是ibm httpserver页面.表现:webserver与关联都没有问题,但页面依然是ibmhttpserver页面.分析:可能是ibm httpserver与插件关联部分出现问题.进入httpd.conf配置文件下查看,发现其WebSpherePluginConfig “d:IBMH….”指向的路径为旧的plugin.xml路径
解决办法:进入httpd.conf配置文件修改WebSpherePluginConfig指向的路径,使其指向新的plugin.xml路径
5:在WAS集群环境下,每次重启浏览器进入NC,NC的公司登陆页面都要很长时间才出来.表现:NC的第一个欢迎界面很快,但其后的登陆页面很慢.分析:经过查看java控制台中信息,发现每次都重新下载很多*.jar的信息.即每次登陆时都要重新下载一次相关代码(大约十几兆)
解决办法:需要清除掉对应nchome/bin下的两个以.cache结尾的文件(dist.cache,version.cache);再重启was.6:WAS日志中出现内存溢出
表现:was进程down掉,日志中有内存溢出信息.分析:可能是分配给was进程的内存不够;也可能是对应程序存在内存溢出或申请大量内存.解决办法:对于第一种情况,在was中修改对应java进程参数:
对于第二种情况,需要对应环境重现,相关开发人员跟踪定位.7:有关功能异常, 日志中出现无法从jndi找到相关模块或资源.表现:相关功能无法正常使用,日志中报找不到相关资源或模块信息.分析:一是的确缺少相关资源,如缺少了相关类;二是相关功能点用到的ejb没有被正常打包并部署到was上.解决办法:
对于第一种情况,查看对应路径下相关资源是否存在,没有的话将相关资源补充;对于第二种情况,选中模块,重新生成ejb并部署.8:集群模式部署时部分应用服务器,ear包中的jar没有拷贝全
表现:登陆页面有时候出错有时候没有问题。
分析:发现有一个服务端口无法访问,后台报错,发现installedApps中的nc50.ear中的jar程序不全之后部分。
解决办法:手动拷贝过来后重起后就可以使用了。
9:集群模式部署后进行集群映射到其他服务器过程中无法映射成功:
表现:在做应用和nc的映射(企业应用程序nc50选择所有服务器进行映射映射)时,如果直接映射时有bug,不会出现保存按钮。
正确操作:
1.先选择企业应用程序,选择nc50应用,虚拟主机,选择
NC WEB default_host
hrss.war default_host
portal.war default_host
确定后先别保存
2.选择管理模块,做mapping操作。确定后保存。这样是完整的mapping操作。nc应用和hr应用和portal应用都会正确映射。
10:AIX主机添加内存后,应用服务器再无法正常启动: 现象:AIX主机添加内存后,应用服务器再无法正常启动 分析:
a)检查native_stderr.log,发现错误信息: JVMSHRC030E The Shared Class Cache you are attaching has invalid header.JVMSHRC031E The Shared Class Cache you are attaching has incompatible JVM version.JVMSHRC025E error attaching shared memory JVMSHRC017E Error code:-308
解释:无法使用共享内存,b)增加内存后,系统内存地址发生变化。如果重启客户使用的是WAS6.1, JDK是J2RE 1.5.0 20061001, 各个JVM在启动时,会使用shared classes,以加快启动速度.而此系统中,第二个启动的server在试图使用第一个server的Cached class时,出现了不一致的情况.从而造成第二个server不能启动.解决方案:
修改所有的服务器server.xml中的内容,增加JVM参数 –Xshareclasses:none,重启所有服务器即可。
11:主机名中不能包含下划线等特殊字符: 现象:was报安装成功,但无法成功创建profiles 分析:主机名中包含特殊字符如nc_app1,导致创建profiles失败 解决办法:修改主机名为ncapp1,问题解决
12:将was安装盘从widows下上传到unix,无法正常安装:
现象:将unix安装盘在windows下读出通过ftp上传到unix下后安装,无法正常安装成功,报找不到jvm或其他文件等
分析:unix安装盘在windows下读出来时发现没有了大小写区别,而unix是大小写敏感,导致安装失败。
解决办法:(1):将安装盘unix光驱下读出即可
(2):或将正常的安装tar包而不是光驱目录文件从windows上传。
13:NC501标准版无法部署到was6107上: 表现:was打上6107补丁后,NC501版本(07年2月份发版的)无法部署成功,报: [07-6-26 19:06:14:359 CST] 0000005e DeployEJBTask I
ADMA0158I: [EJBDeploy] java.lang.RuntimeException: 属性未找到:IComponentCreationDataModelProperties.PROJECT_NAME 分析:NC新版的501sp1版本在部署这块基于was6107补丁做了修改。因此,原来nc501只能部署在was6103及以下版本中,不能部署在was6107补丁版本上。反之,nc501sp1可以部署在was6107上而不能部署在was6103及其低版本下。解决办法:对应好nc与was的版本。
14:NC+WAS集群时主机名导致的问题: 表现:
出现问题时,Websphere一切正常,对应的NC server正常;直接访问对应的server端口如9080,NC欢迎界面能出来,访问IUFO应用,正常;访问NC应用,系统一直白屏,登陆界面出不来,NC集群中所有server情况都与之类似。
分析:
在NC系统出现问题时,系统后台日志中,报如下信息: probeid = 89 Stack Dump = nc.bs.framework.exception.FrameworkIOException: Remote request error at nc.bs.framework.comn.cli.JavaURLCommunicator.request(JavaURLCommunicator.java:71)at nc.bs.framework.comn.cli.ClientProxyImpl.a(ClientProxyImpl.java:166)at nc.bs.framework.comn.cli.ClientProxyImpl.invoke(ClientProxyImpl.java:123)at $Proxy2.getConfigParser(Unknown Source)at nc.vo.sm.login.LoginRequestInfo.getLoginUIType(LoginRequestInfo.java:166)at com.ibm._jsp._login._jspService(_login.java:181)at com.ibm.ws.jsp.runtime.HttpJspBase.service(HttpJspBase.java:85)Caused by: java.io.IOException: Server returned HTTP response code: 408 for URL: http://NCAPP1:9080/ServiceDispatcherServlet at sun.net.www.xiexiebang.comn.cli.JavaURLCommunicator.request(JavaURLCommunicator.java:62)...6 more 即java程序通过主机名+端口访问web服务资源时出现问题,导致无法正常获取登陆信息。即在国美当前环境下,后台系统jvm通过DNS系统解析主机名时会出现问题,导致登陆失败。
解决办法:
在NC配置文件中nchome/ierp/bin/prop.xml中修改主机名为ip访问,避免系统通过DNS访问NC系统。
15:NC+WAS集群时主机名导致的问题: 1.Was 集群状态下, 内网访问正常,外网访问时为apache界面.原因: 内外网端口不一致造成的, 修改为一致后正常.如内网访问时使用80端口,外网使用8000端口.都修改为8000后正常.2.Was 集群状态下,如何修改apache端口.(如80修改为8000)(1)修改apache的httpd.conf 文件.将文件中的所有80 都修改为需要的端口8000.(2)进was控制台.点击 ”服务器“-> web服务器-> webserver1-> 配置-> 修改端口为 8000 点击: 应用并保存
(3)点击 ”环境“-> 虚拟主机-> default host-> 主机别名-> 新建-> 主机名: * 端口: 8000 点击: 应用并保存
(4)点击 ”服务器"-> web服务器-> 选取webserver1 点击: 生成插件-> 传播插件
(5)将apache 关闭, 将was 集群全部关闭.启动was集群, 启动apache.再访问8000正常.未证实的可能: 直接执行(3)(4)(5)步骤, 也可能解决外网访问时为apache界面的问题.因为发现插件文件中增加了8000端口后, 外网访问就正常了.有谁测试一下,如果成功告之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