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共产党人的学风
共产党人的学风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作《整顿党的作风》的演说时指出:“所谓学风,不但是学校的学风,而且是全党的学风。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既然是这样,学风问题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学风问题是党风问题的一种表现形式。全党的学风其实质是党的思想路线问题,即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政治方向,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性质。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问题。目前党内存在的学风问题主要是学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力度不够,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修养不足,不向人民学习而又脱离人民群众的严重倾向,理论联系实际和指导实际的能力不熟练,坚持真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和勇气不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到位、不彻底。所有这些学风不正的表现,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主观主义的不良作风在党内的再次反映。它对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危害极大,对巩固党性危害极大,对党的事业危害极大,必须大力纠正,在全党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学风。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反对非马克思主义学风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为指导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同时也是不断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彻底实现全党的马克思主义化的过程,也是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不断加强和巩固党性的过程。所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理论体系,即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之基本要素。所谓党性建设,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充实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提高和巩固政治觉悟和理想信念,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和掌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理论体系,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才能确保党的政治性质,才能确保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方向,才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史使命。相反,一切去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及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必然或只能造成党性不纯,作风不纯,党性减退,党风不正,作风不正,学风不正,必然或只能导致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科学性的非歪曲、诋毁、削弱、污蔑,必然或只能导致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性质,必然或只能误导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方向。
坚持党性,巩固党性,确保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性质,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作为党员干部的首选必读。其中,尤其是那些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历程的紧要关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辉的代表性经典名著,更是党的领导干部不可弃之一边或浅尝辄止的精神佳酿。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首先要读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云、张闻天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选集、文集、文稿等。他们的思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集体智慧的结晶,不仅包括如何解决中国革命的主题,而且包括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思想理论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蕴含着丰富的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的哲理。邓小平是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新时期,邓小平、陈云、江泽民、胡锦涛的文选、文集、重要讲话等,都是必读内容,其中包含着的如何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决策、重要思想理论等。党员干部还要经常性地学习阅读中央文件,领会中央精神,了解全党的工作。学习中央文件的范围,不仅包括过去,而且包括现在。中共中央文件选集、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汇编以及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六大、十六大、十七大以来党的重要文献选编。党在历史上一次次的重大决策、重要会议、重要指示等都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认识、分析、总结,凝结着全党的智慧,代表了全党的思想认识,是党性的实践和体现。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是思想上、理论上、实践上相统一的科学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学习不够,不精通,不熟练,不系统,不深刻,或者理论上坚持,实践上不坚持;或者口头上坚持,行动上不坚持;或者时而坚持,时而又不坚持;或者时而坚持得好,时而又不能坚持的好。这都是党性不纯,作风不纯,党性减退,党风不正,作风不正,学风不正的表现。即使目前的一些有关批评非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文章仍然摆脱不了官僚主义的习气,只是以官僚作风针对形式主义的学风进行批评。
总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党性,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就必须学习和掌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理论体系,否则就不知道坚持什么;不学习,不掌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理论体系,就做不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党性,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学风;不研究,不钻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理论体系,就做不到科学坚持,更不能做到科学发展;不熟练,不精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理论体系,就必然造成党内思想不纯,党性不纯,作风不纯,学风不纯等不良习气,就不可能成长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家或政治学家。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理论体系,其内在的逻辑的必然要求是:必须反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及去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的袭扰。一切非马克思主义之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都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学风。一切否定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无产阶级专政等,都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学风,都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的挑战。那种舍近求远,舍本求末,见异思迁,“言必称希腊”、“言必称欧美”,盲目迷信崇拜西方资本主义,而不深刻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更不懂得如何运用它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就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学风。那种将不可分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看得支离破碎,肆意肢解,而不懂得其内在的历史的逻辑,其实质是缺乏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基本常识或基本修养的表现,完全不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学风。
二、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发展进步的真正推动力量。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人类历史奇迹的真正主宰。自从有阶级的社会以来,无论是有奴隶社会转变到封建社会,还是由封建社会转变到资本主义社会,每一社会形态的更替递进无不体现了广大人民的伟大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无不体现了广大人民勤奋劳动,战天斗地崇高品质以及反抗压迫剥削,推进社会变革的创造精神。在如何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上,崇尚个人英雄史观还是人民史观,这是共产党人与一切资产阶级政党的区别所在,是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脱离人民,远离人民,回避人民,躲避人民,不积极主动地去了解人民,就必然会走向官僚主义、特权思想、“老爷”衙门作风。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忽视或否认人民群众的作用,而大搞个人主义、特殊化,放大个人的作用,必然走向个人英雄主义的极端。相反,否定英雄史观,不承认历史英雄的历史作用,就会走向否定领袖,否定领导,失去党的凝聚力,失去科学正确的领导。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宗旨。脱离人民,不了解人民的工作和生活,不了解人民的思想文化状况,就找不到服务人民的切入点和起点,就不能很好地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国共产党坚决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宗旨,从其诞生伊始,即以开始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肩负起领导革命的历史重任,了解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状况,寻求与广大人民相结合并解决人民生存生活的重大社会政治问题。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认真考察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生活状况,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朋友和敌人,并将此作为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奠定了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思想框架。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中,他进一步深入调查了农民革命运动的实践,深刻认识到了根深蒂固的农村封建的宗法生产方式是中国革命的最顽固势力,并进一步认识到农民是肩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坚力量。正是出于对中国广大人民生存生活状况及中国革命的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首先建立了国共统一战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战争。大革命失败后,又确立了土地革命的方针。抗日战争爆发后,为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护地主及民族资本家的抗日积极性,转而又制定实行了“三三制”、减租减息与交租交息相结合以及保护工人利益与保护民族工商业相结合的政策。在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统一战线更加发展壮大,工人、农民、工商业者、学生,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社会贤达等都加入了反对帝、官、封的革命统一战线,推翻了国民党的专制统治。革命胜利的意义不仅在于推翻了反对势力的腐朽统治,更重要的是获得了自近代以来丧失而未求得的独立自主的发展权,获得了中国人民自强求富的新道路,获得了国家主人翁的地位,开辟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美好前景。
中国共产党遵守和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原则的过程,就是不断向人民学习和加深了解的过程。其切入点首先是承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其次是认识到了中国处于革命时代的社会主题。再次是找了革命的主力军和同盟军。第四是比较成功地处理了中国革命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以及革命主力军与同盟军之间的关系。最后,做好这一切工作的关键都离不开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这是为数十年党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所证明的科学真理。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尽的,最广大的智慧藏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坚持到的群众路线,深入人民群众,接近人民,了解人民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不仅是调查研究,为人民服务,而且是发现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向人民学习的过程。所谓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就必须体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所谓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即实现党的领导的必要途径。因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党的政治原则,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党的群众路线,使党的利益与广大人民的利益紧紧结合在一起,使党的领导得到了人民的认可,使党的领导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就是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的宝贵意义。
为很好地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必须避免两种倾向:一是脱离人民,不深入实际,不顾人民利益,不讲民主的官僚作风;一是避免“群众让怎么办就怎么办”的尾巴主义,或转向庸俗的民粹主义思想,而忽视党的领导作用。
三、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向人民群众的实践学习
人们的社会实践离不开科学真理的指导。但人们的认识是否正确,是不是真理,只能依靠社会实践来检验。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实践观。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的规律性认识,是对社会实践科学的反映。一切真理都来自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真理的唯一源泉,是检验真理标准。所谓社会实践,即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它既是领袖思想科学的领导实践,也是社会实践主体--人民群众集合智慧的活动。既是客观的能动的历史的,也是科学的先导的发展的。真理对实践的要求需要具备客观性、逻辑性、深刻性、完整性、准确性、科学性。具体如下:(1)客观性。真实性的材料必然是具体的,没有分散的具体,就不能体现出客观性。没有对众多具体的分析认识,就没有把握事物客观实在性的可能。只有在把握事物客观实在性的基础上,才体现出真实性、真实感,才能立足于坚实的基础之上。(2)内在逻辑性或条理性。逻辑性是指产生于实践的理论体系或理论结构的内在的紧密联系性。这正如同客观事实内部情节的紧密联系性一样。因为理性认识必然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它不能脱离客观事实的原有逻辑。科学理论内含严密的逻辑,或者说,科学的理论是由严密的逻辑来联接的。没有严密的逻辑,就不是科学的理论。那样,就既不能反映历史事实本身,也不能突出主题,就必然得出模棱两可的结论。(3)深刻性。对客观事实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肤浅的表层上,而必须洞穿表层,一针见血地指出客观事实的内在本质,使认识到位,充分体现理论反应客观历史事实的威力。(4)完整性。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立体多维的时空把握。(5)准确性。这是对客观历史事实如何定性的问题。究竟如何定性,首先也要取决于客观历史事实本身。在对客观历史事实客观量化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分析,做出科学的定性结论。量化必须以完整的材料为基础,否则也不科学。真理必然要求科学,科学是真理的杠杆,不科学就不是真理。
在如何对待社会实践的问题上,要力戒两种错误:一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实践观。即不要社会发展主体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实践。这种片面的实践必然导致脱离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支持,形成官僚主义的、军阀的、特权的、贵族的腐败作风。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蒋介石不给人民以抗战的民主自由,实行不要人民群众参加的抗战,而坚持片面的军事抗战路线,实行单纯的由政府出钱出枪的抗战,结果节节败退,失地千里。这就是资产阶级个人英雄主义实践观指导下的错误所致;二是避免陷入经验主义、实用主义。所谓经验主义,即凡是必须亲身经历,局限于自己有限的经验,此为“狭隘的经验论”。所谓实用主义,即凡被实践证明对自己有利的就是真理,此为极端自私的实用主义思想。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必要内容,倡行人民群众的实践还是个人英雄主义实践,是区别是不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关键点。
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创始者马克思不但参加了革命的实际运动,而且进行了革命的理论创造。他“不但参加了革命的实际运动,而且进行了革命的理论创造。他研究了自然,研究了历史,研究了无产阶级革命,创造了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进行了长期的探索,进行了精辟的阐述。1937年7月,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就提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他还进一步指明了实践的发展观:“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的讲演中指出:“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作《整顿党的作风》的演说时再次以社会实践强观点调了马克思主义的客观性。他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从客观实际产生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获得证明的最正确最科学最革命的真理……。”同年5月2日,他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又指出:“社会实践及其效果是检验主观愿望和动机的标准。”新中国成立后1963年11月18日,毛泽东在《对五评苏共中央公开信稿的批语和修改》中再次指出:“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改革开放初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会上再次高度评价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精辟的阐述,而且还对进行了长期的切身实践。“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标志。它标志着以推翻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产共和国为目标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向以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以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制度为目标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五·四”运动是孕育着这一革命思想转变的实践,标志着中国政治革命的发展方向。以“五·四”运动为分界的新文化运动前期,中国一些先进的民主主义者主要是在宣传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的旧民主主义思想,受人权平等、进化论的影响,与政治斗争的实践联系不够。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工人群众广泛参与,显示出了在以往中国革命斗争中所不曾有过的彻底的不妥协的革命精神,显示出了无产阶级的革命姿态。“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与中国无产阶级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即树立了明确的革命目标--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这一政治革命目标不仅代表了中国社会最先进最革命的无产阶级的利益,而且标志着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它宣布了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在中国即将灭亡。它宣布了中国人民即将获得主权独立和民主自由。它预示着中国革命的发展前途必将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制度而非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中国共产党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共28年的革命奋斗,于1949年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以往一切反动势力施加给中国人民的枷锁都被彻底粉碎了,中国人民又重新获得了生存发展的权利和资格,得以运用自己的主权和尊严参与现代社会和国际事务。共和国使中国人民能够广泛地追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权利,为中国进入现代社会,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本条件。
但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却仍然停留在自然半自然的落后状况中,其生产条件还只相当于近代社会的水平。这为中国政府和人民在现代社会中提出了加速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紧迫任务。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即已提出,要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1953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由于建国初期经济、技术水平落后,经济建设的第一目标是实现工业化,这是因为旧中国的工业几乎是空白。
1954年,周恩来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工业国家,要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要建设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和现代化的国防”。这时提出的“四化”还没有把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纳入其中。1958年中共中央通过的毛泽东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指出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现代化的基础之上。不过,此时仍未提出现代化的明确标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制定了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国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就社会整体结构而言,四个现代化都是社会的硬件部份。但是,现代化的社会并不只是对硬件部分的要求,并不只是对物质生活部分的要求,还要“软件’’部分的现代化,即社会精神的现代文明。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强调要发扬民主,并使民主生活制度化、法制化。这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性要求,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七大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和失误,进一步提出了坚持发展为第一要义,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四、学习科学,追求真理,反对迷信,修正谬误
科学真理是卓越智慧的海洋,闪耀着伟大思想的光辉,是指引人们的社会实践通向科学殿堂的神灯。相对于社会实践的科学真理是文化中的精华,是文化中的精粹,是文化中的精魂。而科学的理论或真理,不仅来源于实践,而且指导实践。科学理论的量的积累与社会实践存在着直接的关系。科学理论量的积累愈充分,愈是能够为积极有效地指导实践提供可能;反之,愈是增加实践的盲目性。掌握足够的科学理论,掌握充分的科学真理这一实践的指南,就能实现高瞻远瞩的效果。党的领导干部善于从理论的层面认识和解决中国问题,是政治成熟的标志,才能成为政治家。所以,实现党的干部革命化的首要环节,必须以理论来武装干部的头脑,否则不能完成党的使命。
中国共产党的广大干部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来武装。党的领导干部,如果不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武装和指导,就会精神匮乏,营养枯竭,就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党性,就会失去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前进方向,就会脱离社会主义道路。理论是思想的表达,是战斗的武器。殊不知,没有理论,就是没有战斗的武器。列宁指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导的党,才能实现先锋战士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政党若不学理论就是甘当俘虏,就是自愿放弃意识形态阵地。结果必然是停滞于马克思主义的现有水平,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成不变真理,墨守成规,固步自封,作茧自缚,不懂得如何创新理论,不懂得如何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由此,共产党的一切干部和党员必须信奉科学,追求真理,要把科学真理当作指导实践的思想武器,要善于科学调研,科学分析,科学判断,科学决策。要善于发现真理,更要坚持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学习科学,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内在,必然要求反对迷信,纠正错误,修正谬误,反对伪科学,反对谬理邪说,反对愚昧迷信,反对一切封建的资产阶级腐的朽堕落的价值观念。这正是科学真理战斗的任务,正是科学真理的革命对象。党的一切干部和党员的学习因为“依靠的是科学,依靠的是真理。这种战斗就是科学与反科学的战斗,是真理与谎言的战斗。”领导干部的工作,若不坚持科学真理,就必然陷入谬误。二者必居其一,舍此无它。所以,党的一切领导工作都是科学与反科学的战斗,是真理与谬误的战斗。
最好的结论必然是:中国共产党的学风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学风,是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的学风,是在人民群众为社会主体的社会实践中学习,是学习科学,崇尚科学,追求真理,追求进步,反对迷信和谬误的学风。
第二篇:共产党人
《共产党人》视频——观后感
《共产党人》是一部以中国共产党90年伟大历史为线索,以100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浴血革命和顽强斗争事迹为内容的电视专题片。全片共100集,分人物篇和党史篇。是一部弘扬革命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大型电视专题片,对保持我党的先进性、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意义重大。
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观看了共产党红色起点,九十年前一路走来的风雨路程,光辉业绩。本次观看所反映的100个优秀共产党人业绩的全部。透过这些可歌可泣的故事,使我们感受到历久弥坚不曾有过丝毫暗淡褪色精神光辉。我们回望红色起点,让我们坚持90年不变的宗旨,让“共产党人”的旗帜与精神在永远忠于人民,服务群众的实践中更加高扬。
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共产党人的出发点。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因为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于人民利益的。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共产党人有别于共产党员,一个共产党人他可以不是一个共产党员,而一个共产党员未必就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其区别就在于共产党员只是一个称号,而共产党人,却是一个活生生的,密切联系群众的,有血有肉的,有灵魂的人。一个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鞠躬尽粹,死而后已的人。许多共产党人一辈子用实际行动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淡泊名利、地位,公而忘私、廉洁奉公。这样的人生,是光明磊落的一辈子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党的利益就是群众利益,心时刻贴在群众的脉搏上,倾听了解群众的疾苦,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工作的终极目标是群众的利益,而非个人私利。工作不变的方向是群众的需求,而非做给“上级看”,切切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这样的利益观,令人敬佩;一辈子淡泊名利、地位。不计个人得失,带头苦干实干,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求实名而不务虚名,求百姓口碑而不争风头功名,求长远之名而不追求眼前之名,脚踏实地多做贡献。这样的名利观,催人奋进;一辈子公而忘私、廉洁奉公。对人民群众怀着一种谦卑与敬重,手中的权力老老实实用来办公事,不搞特殊化,行使权力以符合不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标准。“后门”上的那把锁是没有钥匙的,但帮助干部群众解决困难的钥匙揣了一大串。这样的群众观,必定得到群众的拥护。
我们共产党人,在党内党外的各种斗争中锻炼着自己的思想,经常地总结和吸取革命实践的经验,检讨自己的思想是否完全适合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否完全适合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利益。在这样的学习、反省和自我检讨中,去肃清自己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残余以至某些不适合于共产主义利益的最微弱的萌芽。我们共产党员最基本的责任是什么呢?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对于各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经过各国共产党和各国人民自己的手,去改造自己的国家,从而一步一步地把世界改造成为共产主义的世界。共产主义世界好不好呢?大家知道,那是很好的。在那种世界里,没有剥削者、压迫者,没有地主、资本家,没有帝国主义和法西斯蒂等,也没有受压迫、受剥削的人,没有剥削制度造成的黑暗、愚昧、落后等。在那种社会里,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都有高度的蓬蓬勃勃的发展,能够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各方面的需要。那时,人类都成为有高等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的、大公无私的、聪明的共产主义劳动者,人类中彼此充满了互相帮助、互相亲爱,没有尔虞我诈、互相损害、互相残杀和战争等等不合理的事情。那种社会,当然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最美丽的、最进步的社会。谁个能够说这样的社会不好呢?那末,这样好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否能够实现呢?我们说,是能够实现的,是必然实现的。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已经作了无可怀疑的科学的说明。
一个共产党人如果没有明确而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没有正确而纯洁的无产阶级思想意识,要彻底了解和真正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并使之成为自己的革命斗争的武器,是不可能的。这也就是说,一个共产党员要有比较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修养,就必须有崇高的无产阶级的立常同时,我们也应该说,一个共产党员如果不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如果不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他要在一切革命斗争中坚持无产阶级的立场,体现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这也是不可能的。
伟大的十月革命的胜利,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也给了我们以事实上的证明。我们的责任,就是要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推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不断前进,使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更快地实现。这就是我们的理想。
但是,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前面还站着强大的敌人,必须彻底地、最后地在各方面战胜这些强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共产主义事业的胜利,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艰苦的斗争过程。没有这种斗争,就没有共产主义事业的胜利。自然,这种斗争不是如某些人所说的,是什么“偶然的”社会现象,是某些共产党人所制造出来的事件。而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是不能避免的阶级斗争。共产党的产生,共产党人的参加、组织和指导这种斗争,也是社会发展中必然的、合乎规律的现象。帝国主义,法西斯蒂,资本家和地主,总之,一切剥削者和压迫者,把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剥削和压迫到不能生存的境地,使得被剥削被压迫的人民群众非联合起来反抗这种剥削和压迫,就不能生存,不能发展。因此,这种斗争乃是完全自然的,不可避免的。
本次观看的《共产党人》以中国共产党90年伟大历史为线索,以100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浴血革命和顽强斗争事迹为内容的电视专题片。其中包括很多优秀党员的事迹:工人先锋林详谦、农民的好拔哥韦拔群、大一绝唱的瞿秋白、带镣行的刘伯坚、抗联女杰冷云、铁血柔情李林、为民发声的邹韬奋、国歌嘹亮的聂耳、烈火中永生的叶挺、从奴隶到将军的罗炳辉、大众哲人艾思奇、中国保尔吴运锋、农民雷神于化虎、永不消逝的电波李白、孤胆英雄杨子荣、江姐的第八封家书、邱少云最坚忍的潜伏、黄继光的第一次冲锋等等几十个优秀党员的事迹。每个共产党人的事迹都感人肺腑,让人难以忘记,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忠于人民、服务群众的旗帜和精神。
共产党人具有人类最伟大、最高尚的一切美德,具有明确坚定的党的、无
产阶级的立场。共产党人是这个世界上的灵魂,是这个世界上生命的源根。共产党人就在我们的身边,他们不为名不为利,乐于奉献,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服务社会,为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做出了积极努力;他们用人间的真情博爱,诠释着生活中舍与得的真谛;无论天荒地老,无论沧海桑田,是他们的一颗颗赤子之心,捍卫真理,耕耘和平,一起续写了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骄傲。泪光里,心心相连;笑声中,肩肩相并;感动并激励着我们所有的人由身心行动。共产党人受到了很高的称赞,有一首盛赞共产党人的诗是这样写的:“救苦救难赛神仙,为国为民胜圣贤。人间充满私与利,心里储藏锤和镰。革命感情深似海,翻身恩惠大如天。实现理想稳掌舵,千难万险也过关。”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就应该像共产党人学习,学习他们的高尚品质和奉献精神,努力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人。
第三篇:共产党人之歌
演讲稿
共产党人之歌
在魍魉作伥,人类真理难寻之时,“一个幽灵,一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呼唤着真理,警醒和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继而共产党在欧洲成立。无数英雄豪杰用生命捍卫共产主义壮丽事业,探求伟大的革命真理。
在天空阴霾密布,长夜难眠之时。一声风雷,一声震动山河的风雷在华夏响彻。闪耀着电光,划注和昭示时代的音符:工农联合。由此共产党在中国诞生。无数仁人志士用热血为中华铺垫征程,去谱写和鸣奏歌曲的强音。
九十年的坎坷和光荣;九十年的步履和光辉;九十年的奋斗和业绩。
共产党人,犹如江河流水,川流不息汇成汹涌澎湃的浪潮奔腾向前,荡涤一切污泥蚀水,摧毁腐朽的垃圾。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由弱到强,不断自我认识、完善、发展、壮大。成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领导中华民族进行可歌可泣的革命和建设。
共产党人,从上海嘉兴南湖的游船到井冈山,从遵义到延安、北京;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及社会主义建设到改革、开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不是共产党人用自己脊梁铺架通往明天的桥梁;无不是共产党人用血汗洒向中华大地,培育出热爱祖国、坚持真理的英雄儿女;无不是共产党人用辛勤和智慧去构建的宏伟蓝图,践行卓越征程。
共产党人,曾以感人至深的爱国之情、惊天动地的报国之志,在民族的历史上谱写了一曲曲响彻云霄的正气之歌。曾以前仆后继、英勇斗争、舍生忘死的精神,拯国家于危亡、扶民族奔小康。以行动、信念和才智去追求崇高理想和革命真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生为国魂,死为国殇;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内无愧于心。他们的名字铭刻在历史的书页和人民的心中;他们的业绩镶嵌在祖国的河山和人民的心中,成为红色的记忆、永久的丰碑。
共产党人,是时代的丰碑,群众的楷模。单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的大地上,就涌现了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他们之中,有五十年代的救火女英雄、广州和平制药厂工人向秀丽;有六十年代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大庆油田钻井队长王进喜,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中共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受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题词赞颂的解放军战士雷锋;有新世纪公安系统优秀的领导干部、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
在我们天柱县的各行各业中,也有许许多多优秀的共产党人。在家喻户晓的优秀共产党人中,有全国邮电特等劳模、天柱县邮电局职工杨家堂,以身殉职的革命烈士、天柱县人民法院庭长龙国民,全国公安二级英模、全国“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天柱县公安局民警张秀昊。
共产党人,也经受着执政能力的考验,面临着金钱、美色的诱惑。在新的历史时期,共产党人面临的是复杂多变的社会矛盾和敌对势力的进攻,面临着应对自然灾害和民生问题应对的考验。以胡锦涛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战胜了一次次惊涛骇浪,克服了艰难险阻,夺取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
我们也痛心地看到,共产党人中的少数败类,经不起金钱、美色的考验。他们利用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利和地位,搞权钱交易,侵吞国家资财,谋取不正当利益,丧失共产党员的起码道德,严重地损害了共产党的崇高威望和形象,从人民的公仆变成了人民的罪人。但是,中国共产党积极采取反腐防变措施,以法律手段以及党的纪律,坚决惩治违法犯罪活动和违反党的纪律行为,保持党的纯洁。
共产党人,伴随着时代的特点和革命豪情,步伐从沉重到骄健,歌声由低沉向高亢。始终代表着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时刻牢记“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朝着最终理想——共产主义社会迈进,必将高屹于世界之民族之林,最后解放全人类。
第四篇:无畏共产党人
无畏共产党人,不朽沂蒙精神
4月23日下午,局站党员干部集体观看了纪录片《永恒》和《力量》,共同感受了代代相传的沂蒙精神和战火纷飞年代党与军队同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
影片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跃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憨厚的面孔,朴实的话语,无言的行动深深的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党员,整个会场空前的安静,泪水悄悄爬上了许多人的面孔。感动于聋哑红嫂明德英,感动于沂蒙母亲王焕于,感动于门板当桥面,身体当桥墩,把八路军顺利送过河的李桂芳,更感动于誓死不屈,以血代乳的陈若克。。。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普普通通的群众代表,却用自己的行动把“民拥军”这份旷世大爱演绎的淋漓尽致。
通过观看纪录片,我们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党的根基在人民,源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要时刻铭记沂蒙精神,永远传承群众路线。
2014.4.24
第五篇:修养共产党人
修养共产党人“精气神”
胡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把“精神懈怠的危险”放到“四个危险”之首,是向全党发出的风险警示。这充分说明,我们党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清醒认识到少数党员干部精神懈怠已成为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最大危险。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的深刻变化,我们党要化解各种危险,就需要每个党员努力修养共产党人所具有的“精气神”,防止和克服精神懈怠。
共产党人的“精气神”,既体现思想,也反映作风,同时折射出政治信仰、品格修养、人生态度。“精气神”看不见摸不着,却实实在在影响着一方大局。从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到建设时期的“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再到改革开放时期的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都是彰显党的性质、反映民族特性、体现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精气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群众追求独立、民主、富强的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凝练升华。正是有了这些“精气神”,我们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在漫漫征程中战胜一个个困难,取得一次次胜利。
抚今追昔,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一些党员干部当初那种革命之气、英武之气、开拓之气在减弱。有的理想信念动摇,放松世界观的改造,放松能力素质的培养,干事创业、拼搏进取精神减弱;有的宗旨意识淡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对群众呼声漠不关心,对群众疾苦麻木不仁;有的事业心责任感不强,作风漂浮,言行不一,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好大喜功,对部队建设极不负责,甚至失职渎职酿成大祸;有的组织纪律淡薄,对党员民主权利不尊重、不重视,热衷于与“老板”、“大腕”、“能人”搞“腐败式”交往,利用手中权力维护个人或少数人的利益。最危险的懈怠莫过于精神的懈怠。一个人如果失去“精气神”,没有了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就会变成“温水青蛙”,在不知不觉中走向危险境地;一个组织如果失去“精气神”,就会人心涣散,软弱无力,丧失凝聚力、战斗力,搞建设、谋发展就成为一句空
谈;一个政党如果失去“精气神”,就容易导致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最终葬送伟大前程。
当今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军队建设正处在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迈进的重要时期,完成“十二五”规划总目标的任务非常艰巨,党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更加严峻,应对的矛盾困难更加多样,承受的各种压力更加巨大。这种时候,更需要作为党的建设中坚力量和先进分子的党员干部保持一种与时俱进、敢于开拓的“精气神”。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中修养“精气神”,自觉践行党的宗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完善党性修养,用革命本色去贪求廉、去庸求进、去懒求勤、去伪求真、去俗求雅,永葆共产党人矢志不渝、永不懈怠的精神面貌。要在读书学习中修养“精气神”,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做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模范,坚持时时学、事事学、处处学,不断拓宽自己的认知领域,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切实通过读书强化素质、开阔视野、提升境界。要在埋头苦干中修养“精气神”,消除当“和平官”、“清闲官”、“享乐官”的思想,无论在什么地方、哪个岗位,都应牢记自己的责任,以对党的事业、对部队建设极端负责的精神,紧紧围绕主题主线扎实开展每一项工作,努力创造出无愧于组织、无愧于官兵、无愧于党员身份的业绩。要在服务群众中修养“精气神”,坚持以人为本、士兵至上、基层第一,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自觉想官兵所想,急官兵所急,帮官兵所需,最大限度地为基层和官兵排忧解难。要在勇于担当中修养“精气神”,深刻认识党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客观正确地看待部队建设形势,面对矛盾不回避、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责任敢担当,始终保持党员干部无所畏惧的浩然之气和坚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