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中小企业会计内部控制问题
论我国中小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增长、保持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相关资料显示,2006年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提供的出口额占62.3%。其次,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的主要场所,是社会的稳定器,它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机会。同时,中小企业具有反应快速、机制灵活的优势,在技术进步和机制创新中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目前,我国专利的65%是由中小企业开发的,中小企业已成为技术与机制创新的主体。但是,中小企业在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内控管理是中小企业的薄弱环节,而内部控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中小企业要生存、想发展就必须像大型企业那样重视企业的内部控制,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一、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大多采用了集中一点、寻找空白、特色经营、关键环节突破等经营策略,具有很强的生存意识;同时具有规模较小、业务单
一、经营灵活、效率较高的优点,相对大企业而言,具备较好的经营弹性,所以具有一定的创新优势。然而,或许正是这些优势使得它们在内部控制上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存在缺陷
首先,企业在设计控制程序时没有从自身的特点和所处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此,制度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当要具体实施时出于成本效益考虑而不愿执行。其次,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全面,没有覆盖企业中所有部门和人员,没有渗透到企业各个业务领域和业务操作系统。
尤其在财务部,有的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有不少企业没有建立常规标据、印章分管制度,也没有考虑会计人员分工中的“内部牵制原则”、甚至一些企业连正规的财会部门也都没有建立。
(二)、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不到位
主要表现在:权责不清的现象严重,存在着一些谁都可以管谁都可以不管的“自由”区域,当这些区域出了问题以后,常常是互相推卸责任,无法追穷责任,最终不了了之,而且由于期间的沟通不畅,常会发生资 源的浪费和决策的失误,如: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未能参与生产和周转;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重钱不重物,资产流失严重;费用支出失控,潜在亏损增加。这些都给企业造成了负面影响,也阻碍了企业的持续发展。
(三)、企业规模小,资产少,机构设置简单
中小型企业管理人手强调紧凑,不能达到大型企业那样的人员分工、岗位设置 和不相容职务分离等方面的来谨周到,往往是企业负责人直接控制业务,较少分权。此外,投资者就是经营者,企业本身发生的各种经济事项与所有者个人及家庭其他事项相互占用混在一起,造成资产权益混淆,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困难。
(四)、人才缺乏
近年来,中小企业在工作人员的选用上任人唯亲,相信血缘关系,不注重才能。例如,在会计人员的任用上,一般由自己的亲属做出纳并兼职会计,会计主管不具备专业技术,造成企业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会计无证上岗现象严重,而真正有才能的人才却得不到重用,也不愿意留在中小企业里。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必要性认识不足
中小型企业的管理者受文化程度及眼界的限制,凭感觉和现实成果评价、管理企业,缺乏现代资本运营的理念及技术,把内部控制看作是一堆堆的手册、各种文件和制度的简单组合。只看到完善内部控 制在成本上可能对眼前利益产生的影响,却没有充分认识到完善内部控制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作用和长远效益。
(二)、中小型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
中小型企业的组织结构多采用集权制,组织结构较简单,没有太多的管理层次,虽然可以发挥信息传递快、不易失真的优点,但容易形成“一人说了算”的现象,导致决策缺乏民主化、科学化,不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还有,其他管理人员也常常一人多岗或多职多岗,这导致实施内部牵制条件差,难度大。
(三)、企业人事制度不健全 由于缺少资金,企业能承受的薪酬水平有限,并且内部管理混乱,所以很难引进适用型专业人才,而已经在企业内的人才也因为人事制度的不健全而留不住。此外,中小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人才培训、选拔机制,对员工的培养从总体上仍以实际工作锻炼为主,在核心们置上安置的都是企业主的亲信,因而人才短缺现象十分严重。还有,企业内部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我国中小企业控制活动中很大的一个薄弱环节就是激励约束机制不够健全、有效。企业不注重文化建设,不重视精神激励,奖惩没有制度,员工的不公平感强烈,有的计划可能是好的,但由于没有人去考核、去检查或者没有认真的去考核、去检查,而只是搞形式、走过场,其执行效果可想而知。无论我们的制度多么先进、多么完备,在没有有效的控制、考核制度的情况下都很难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四)、企业会计系统不完善,导致企业的预算和反馈系统不健全
会计建账不规范,核算违规操作,以票代账,或者设了账但账目混乱;有的企业为了达到各种目的,甚至设两套账,为了控制利润,人为地采用倒轧账的方法;费用计提不符合规定,分摊混乱;会计报表种类不全,报表项目不完整,加之人员知识结构老化,使一些理论上完整的会计方法和先进核算技术无法得到实施。这些因素都将造成企业日常信息的严重失真以及预算数的不明确性,使得企业的信息反馈有困难,导致决策失误,企业的经营偏离正确的方向。
(五)、内部控制的监督不到位
目前,我国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不是很到位。首先,大多数中小企业对内部控制的监督不够重视,没有将企业的内部审计形成制度化,出于成本费用等因素的考虑,一般不设专门的内部监管部门,使得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其次,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也没有强制要求中小企业必须对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因此除了很少一部分中小企业以外,绝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没有自行委托审计的愿望。第三,有的地方政府不重视。一些地方政府不能正确看待市场经汶条件下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没有花精力对中小企业进行监督,只对出售中小企业、组建大企业集团感兴趣而置中小企业的发展于不顾。此外,因为中小企业会基础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薄弱,审计风险较高,加之所能承受的审计费用有限,所以会计师事务所在承揽中小企业审计业务时通常格外谨慎。
三、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是一种氛围,决定着其他控制要素能否发挥作用,是内部控制的其他要素发挥作用的基础,所以改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应重点完善控制环境。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营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要更新控制观念。中小企业的管理层必须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并自觉接受监督,除了自己要加强学习,树立现代管理思想,更新内部控制观念外,还要通过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来影响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为方式,使控制观念深入人心,最终使员工在内部控制的落实中充分发挥作用。其次,应完善企业的组织结构。中小企业在设置组织结构时,应当从内部控制的角度考虑其内部架构和各个机构的职能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做到内部控制的角度考虑其内部架构和各个机构的职能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做到内部机构设置合理、职能明确、相互沟通、相互制约,以保证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通过各机构职能的履行得到有效开展,实现预期的经营管理目标。第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内部控制归根结底是需要人来实施的,所以要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首先必须抓住内部控制中的行为主体——人的因素,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新观念。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围绕人的价值管理展开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各项内容,做到根据岗们来选择合造的人才;突 破血缘、亲缘关系,大胆聘用有经验的外来人才;逐步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员工培训体系,不断培养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用心去体察员工的内心城要并尽力去满足,留住人才。这样才能使企业内每个职工都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企业管理,自觉成为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建设者和维护者,充分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最后,应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从本质上来看是一种企业的氛围,是企业文化塑造的过程和结果。所以,企业应重视文化建设,通过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使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目标明确、观念趋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团队精神,让内部控制产生实效。
(二)、建立一个有效的会计控制系统一方面,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会计制度。在企业财产与个人财产相互占用时,应设置往来账户加以核算,避免资产权益相混淆。中小企业机构简单,人员较少,可以不设置专门的会计核算及管理机构,只设置一名财务主管,若干名会计人员,但在职责划分上要注意不相容职责的分离,如出纳与稽核,出纳与总账、明细账的分离等。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会计信息需求者主要是税务管理部门,其次是投资者、银行贷款管理部门,所以中小型企业的会计应着眼于企业税务上的需求和内部信息的需求来制定企业的会计准则。另一方面,企业应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面对复杂多变的市环境,企业应将各项经济活动的决策目标及资源配置规划加以量化并控制实施,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目标的完成。
(三)、完善控制程序的设计与执行
一方面,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岗位设置情况、财务记录的薄弱环节和企业容易出现错弊的环节来制定内容规范,并在遵循国家规定的前提下,尽量使程序设计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例如,在会计报表体系中,只要求编制简化的财务报告、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而不一定要求编制现金流量表和复杂的、层次较深的财务报告分析。另一方面,企业应合理划分职责。资产保管与会计核算必须分离,经营责任与会计责任必须分离,授权与执行、审查、记录必须分离。还有,应以文字的形式将内部控制制度表示出来,进行规范化管理,以便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四)、进行适当、合理的内部审计
进行内部审计能加强其对本企业情况的了解,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失控点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的措施和方法。进行内部稽核或者内部审计,可以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中小企业进行内部审计尤为重要,因为进行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对企业内部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控制系统的评价,确定企业各项活动是否都按照正常轨道进行,既定目标是否都达到了。在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方面,中小企业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对于有条件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规模、管理体系、组织机构等确定相应的内部审计组织形式,可以由内部审计人员与企业管理人员一起组成评估小组对内部控制的恰当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这样,既可以使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以及可能引起的后果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也可以及时发现经济活动中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使控制更加完善;对于没有条件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中小企业,可以由会计人员对本修正业的经济活动进行互查或者能过选举职工代表组成监审组进行不定期的抽查。
(五)、加强外部监督检查力度
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工作不仅需要企业内部自身的努力,同时需要国家、政府、社会的外部监督,二者配合,共同努力,会计规范化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实现。所以,国家、政府、社会应重视对中小企业的监督检查,做到:财政部门要对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实行资格证书制度,要求具有相应的学历、资历,同时,要定期进行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的培训,对不符合要求及不认真履行职责的人员,要坚决取缔其从业资格;税务部门也应改进对中小企业的稽核方式,改进工作态度,为中小企业建立公平的纳税环境,使中小企业的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法规更加地协调兼容;要提高监督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从业水平和服务质量,使其成为中小企业外部监督的主导力量。
参考文献:
[1]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面临的困境及其出路[j].会计研究.2006年02期 [2]宋建波.《企业内部控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
第二篇: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商业银行不断对其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探究深化,旨在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但是,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以巴塞尔协议为理论基础,参照人民银行、银监会内部控制指引,针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关性的解决对策,进一步完善的构建内部控制体系。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措施
金融企业作为现代经济的发展核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而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必须不断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系统,以此来适应全新的金融环境。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内部控制也是商业银行的一种自律行为。加强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地保护银行资产的安全,预防金融风险,保障会计信息数据的真实可靠,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所以,商业银行应该自觉主动的建立完善内部控制的各种规章制度,并对其工作人员的业务经济活动进行风险控制,才能够真正的开拓银行的市场之路。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定义
内部控制是保障银行内部正常运营的保障,为保障经营目标的充分实现和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而制定并组织实施的,对内部各部门和人员进行相互制约和相互协调的一系列制度、措施、程序和方法。
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和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防止和化解金融风险而制定并组织实施的,对内部各个部门和员工进行相互制约和相互协作和调节的一系列制度、措施、程序和方法。就内部控制理论发展,它大致经历了萌芽期―内部牵引阶段、发展期―内部控制阶段、完善期―内部控制结构阶段、成熟期―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
1.控制的相关定义
COSO委员会提出了内部控制的相关具体概念:“内部控制是企业董事会、经理当局以及其他人员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三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2.内部控制的构成
报告认为,内部控制由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监督是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质量不断进行评价的过程,即不断地对内部控制的设计、运行和修正活动进行评价。
3.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为
(1)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及本行内部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
(2)确保银行内部各个业务板块各项经营管理目标的全面实施和充分实现;
(3)确保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以健全的内控制度和严密的控制措施为保障,以健康的内部控制文化,先进、安全的信息系统等要素为支撑,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4)确保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能及时全面有效地识别、计量、评估、控制、监测和化解各类风险,确保因哈根内部各个业务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合规、稳健、高效、持续地开展。
4.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遵循“全面性、优先性、制衡性、适当性、适应性、成本效益、有效性”的原则,具体包括:
(1)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覆盖零售业务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所有流程及操作环节,覆盖实施经营管理的所有部门、岗位及人员。所有参与经营管理活动的部门和人员都有相应的内部控制义务和职责,任何人不得拥有不受内部控制约束的权利,任何决策或操作均应当有案可查。
(2)优先性原则
内部控制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银行内部业务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应事先制定有关政策、制度和程序,识别、计量和评估相关风险,提出风险防范措施,以体现“内控优先”的要求。
(3)制衡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互相制约和互相监督。
(4)适当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适当有效,既能有效防范风险又不影响经营效率,确保内部控制不疏漏、不过度。
(5)适应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与各项业务的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6)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7)有效性原则
(8)内部控制应当有效可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应当能够得到及时反馈和有效纠正。
二、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环境
在内部控制环境上,主要存在管理人员对内控的重视度不足,且对风险的认知不够,只是片面强调经济业务上的开拓,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却忽视了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性。比如法人代表的自我约束软化、管理不健全,重建设轻管理等问题。而另一方面,我国的商业银行在组织机构的建立上也较不合理。比如在部门、岗位的职责划分上就模糊不清,有的部门之间在出现问题之后,出现互推责任,使得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发挥其作用,最终导致了银行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衔接不紧密,脱节现象频发。
2.内部控制活动
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的控制制度的建立仍较不健全,管理部门之间的衔接也较不充分,使得银行在控制分散和控制上存在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商业银行没有明确的划分各部门的风险防范职责,就导致了部门业务环节在实施关键控制活动上有所缺失,且大多数的银行在内控方式上也偏重于业务的事后补救和监督,不够重视风险的规避,也缺乏进行连贯的整理搜集和综合监测银行的监督机构或是组织。
3.监督评价机制
只有通过连续的评价监督,才能够保障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运行,所以,必须监督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内控制度主要是由内部审计进行连续的监督和评价,因此内部审计就必须保持客观独立性,正确履行职能,揭露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信息,以便及时提出应对措施。但是,目前的监督评价机制仍旧存在以下问题:一个是内部审计工作的不规范及其审计手段较为落后,另一个是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在内控制度的检查评价上仍有不足。
4.风险评估
一方面,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商业银行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可能遇到的各种对其不利的内部影响及其外部因素变化所带来的风险,所以就可能导致银行内部结构的变化其管理层的变动或是经济周期的波动等。另一方面,我国对于银行风险的测评缺乏连续性,就导致了风险发生后,银行才意识到制度上存在的漏洞或是经营中隐藏的各项风险,不能够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及时作出反映。最后,我国商业银行也没有针对经营中所面临的各项风险建立科学统一的风险体系,这就导致了我国部分银行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较为不足,且风险评估手段也极为单一。
5.信息交流与反馈
现如今,内部信息传递在我国商业银行,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信息传递不畅通,在一定程度上还依靠着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来实现。关于信息传递的真实性准确性,而信息传递的效率和信息的时效性也会被受到影响,原因是庞大的组织结构、过长的传递链条,准确的完整的信息、逐渐递减,顶端管理层的指示很难准确的传递到最基层,而基层机构的经营活动状况也难以准确的传递到最高层。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措施
1.协调社会环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从广义的视角来考察内部控制环境,就必须考虑到西方市场经济的国家社会信用体系是否足够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能否稳健运行,不仅需要银行内部能够有效控制,更需要社会环境尤其是社会信用制度的大力支持,才能够协调好商业银行的内部发展。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其金融法律法规相对齐全,且信用制度也得到了广发的建立及其严格遵守,使得商业银行的抵御信用风险和交易风险等风险都有了较为坚实的基础,而这种社会信用支持能够保障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所我国应该重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逐步完善和协调社会环境,健全法治社会。
2.加强合规管理,营造良好内控环境
加强合规管理,就是指商业银行应该遵守包括监管和立法机构所规定的基本法律法规、行业协会所规定的行业规则及其适用于商业银行职工的内部行为准则等。基于此,所谓的法律法规、行为准则不仅仅是单纯的包括具有法律约束的文献,更包括广义上的诚实守信,公正客观的道德行为规范准则。而为了能够打造一个良好的银行内控环境,我国自2000年以来也相继成立了适应金融业发展的合规部门,比如2004年工商银行就将合规管理与内控职能相结合,成立了内控合规部门,这样一来,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便于管理,更营造了良好的内控氛围。
3.重视外部监督,真实披露信息制度
银行监督会作为商业银行的监管部门能够有效地对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定期的评价,并以外部监管的视角,协助银行找寻内控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在督促银行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内控机制管理,提高内控的管理水平。所以,在我国商业银行不断公开上市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有必要重视起来自投资者和证券市场监管者的外部监督。基于此情况下,我国也强烈要求着上市公司必须设立并维持相应的内部控制结构,建立定期披露制度,真实客观地反映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而健全披露制度的同时也能够有效的促进商业银行提高对内控体系的建设,并能够充分利用外部监督的优势,完善内控体系。
4.有效发挥内控,提高内控效率
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着重分析了具体流程中的风险,并据此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可能由于控制的需要就将业务操作流程设计得较为复杂,且处理环节也增多,控制成本相对较高,内控效率低下。基于此,就必须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管理流程及其企业文化等进行重新构造,以此展开全新的商业银行管理模式,将客户作为中心,辅之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来进行业务流程设计,再根据具体的业务流程重新塑造商业银行的管理流程,打造更加完善的企业文化理念。以此达到简化业务流程步骤,降低控制成本,提高内控效率的目标。
5.内控流程与操作和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结合
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确保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及时了解本行的经营和风险状况,确保相关部门和员工及时了解与其职责相关的制度和信息。
就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商业银行内部应建立健全信息系统控制,通过内部控制流程与业务操作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结合,加强对业务和管理活动的系统自动控制。商业银行应建立健覆盖所有业务和全部流程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操作体系,确保及时、准确记录经营管理的信息,确保信息的完整、连续、准确和可追溯。应当加强对信息的安全控制和保密管理,对各类信息的实施应该分等级的安全管理,对信息系统的访问实施权限管理,确保信息安全。
四、结束语
我国商业银行在实施内部控制上仍存在较多不足之处,不仅在理论研究上起步晚,在实践经验上更为不足。所以,商业银行就必须在建立内控制度的过程中去慢慢摸索,不断的去完善内控机制,才能够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最终效率,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路开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4.[2]焦敏.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J].金融经济,2010,08:39-40.[3]周莉莉,陈杰.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0,05:130-136.[4]黄为娥.内部控制理论的新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厦门:厦门大学,2006.[5]Barton J,Waymire G.Investor Protection under Regulated Financial Reporting [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4(1):35-38.[6]Bowen PL,Rohde FH.Fifth International research symposium on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2005,6(3):157-158.[7]Angella Amudo,Eno L.Inanga.Evalu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A Case Study from Uganda[J].Intern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2009,P125-P143.
第三篇:浅议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问题
浅议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问题
浅议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在促进市场竞争、增加就业机会、方便群众生活、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我国目前有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我国企业
总数的99以上,其工业产值、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的60、40和60左右,并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1976年至1999年,从农村转移出的2.3亿劳动力大多数在中小企业就业。但中小企业也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它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小企业必须在同等条件下与外来企业竞争。中小企业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该如何应对?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对当前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和中小企业中暴露出来的会计核算问题进行分析。分析之前需说明一点,本文所讨论的中小企业是指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由于民营企业在中小企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所以更侧重于民营企业问题的讨论。
一、中小企业的特点:
1、灵活,有创新能力,工作效率高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型企业组织灵活,经营富有弹性,生命力旺盛,使它比大型企业有更强的市场应变能力。中小企业在激烈的竞争条件下谋求生存和发展的一个现实抉择,就是依靠其灵活的机制和创新能力并选择合适的战略,它们大多采用集中一点战略,寻找空白战略,特色经营战略,竞争战略联盟,突破战略等。中小企业创造和开发了大量的科技成果,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大企业一起共同组成发达的社会经济。但是中小企业的规模、资金、政府的支持程度等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形了了巨大的生存压力下的工作高效率。融资困难,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市场开拓能力不强困扰着中小企业的发展。
2、企业规模小,行业涉及面广,业务单一
中小企业的规模小主要体现在年营业额较少,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小规模纳税人。资金投入量不大,这与企业融资渠道有关,主要靠内部积累和亲朋好友借款,银行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相当有限。中小企业涉及行业门类齐全,有从事产品的批销,简单的服装加工、食品加工,还有机械、化工甚至于高科技等。但是它们往往只侧重于某一项产品或业务,很少多元化经营,其业务流程相对简单。
3、组织结构简单,组织制度缺失,人员十分有限
中小企业的组织形式有独资、合伙和有限责任公司。独资、合伙的组织形式无法人资格,却要负无限连带责任;有限责任公司具有法人资格,以其出资额负有限责任。无论采用哪种组织形式,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多采用集权制,经营机构和内部组织机构较简单,没有太多的管理层次,可以发挥信息传递快,不易失真的优点。但容易形成“一言堂”的现象。很多企业都没有设立相应的管理决策机构,即使有限责任公司有董事会,也只是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说了算。管理制度、工作规范、技术规范等都很少,有也不全面。人员十分有限,往往是一个人身兼数职。
4、管理水平不高。
中小企业普遍没有经过科学化管理的熏陶,管理水平不高。,首先表现在管理观念陈旧,人员选用上任人唯亲,相信血缘关系,强调忠诚老实,不注重才能;其次,管理方式上过度集权,不够民主,往往易伤害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家族式管理现象普遍存在,强调家族利益,从业人员觉得为一个家庭服务,个人晋升发展的机会很少。而且管理随意性强,缺乏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奖惩没有制度,财务不透明,习惯于业务管理,不重视精神激励,只注重物质激励等。
5、逃避纳税,逃废债务的愿望比大型企业要强烈
中小企业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为了企业自身利益,往往有通过逃避纳税的方式增加财富的想法,经营状况不好时,逃废债务的愿望就强烈。当外部监管力度不够时,这种现象会普遍存在。
正因为有这些特点,我国中小企业在会计核算上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
二、中小企业会计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清企业产权与个人财产界限不清,中小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远不如大企业那么明显,尤其中小企业中的民营企业,投资者就是经营者,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经常发生相互占用的情况,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困难。
(二)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1、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不符合会计规范在企业会计机构设置上,有的独资小企业干脆不设置会计机构,有的企业即使设置会计机构,一般也是层次不清、分工不太明确。
在会计人员任用上,小企业最常见的做法是任用自己的亲属当出纳,外聘“高手”作兼职会计,这些人员有在税务部门工作的,有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员等,一般定期来做帐。有些企业管理者
也愿意聘请能力强的会计人员,但是中小企业由于其发展前景及社会上得到人们认程度较低以及较差的工作保障,使得其对优秀会计人员的吸引力远不如大企业。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及规范考核的问题也很多,会计无证上岗现象严重,会计主管不具备专业技术资格的现象不胜枚举。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培养工作几乎没有进行。
2、建账不规范或不依法建账,会
计核算常有违规操作。
中小企业有些根本不设账,以票代帐,或者设账,但账目混乱。还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设两套账或多套账。据有关人士在一次问卷调查研究中得出,中小企业存在两套帐的比率高达78.36,这表明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在会计核算方面,待摊费用预提费用不按规定摊提,人为操纵利润,采用倒轧账的方式记账等等,有些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老化与专业知识较低,使得许多理论上完善的会计方法与复杂的会计技术无法实施,或在实施时大打折扣。
3、内部会计监督职能没有发挥出来。
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实行会计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保证会计行为的合理合规。内部会计监督要求会计人员对本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去进行会计监督,但是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常干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受制于管理者或受利益驱使,往往按管理者的意图行事。使用会计的监督职能几乎无法进行。
(三)用以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原始凭证付出成本大,或者难以获得好范文版权所有
原始凭证的获取要付出成本,是因为企业在购买商品物资时要不要发票存在着不同的价格,若要发票,要加价,价格较高;不要发票价格较低,两者的差价是税款。中小企业往往希望以较低的价格成交,但是又无法取得记账所需的合法凭证。还有的企业发生费用后无法取得发票,只能取得不合规的收据。多发生在上级主管部门摊派的费用支出。企业只好不作此账,或相互之间调剂票据。
(四)制度缺失中小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总的来说残缺不全;或者虽有其中几项制度,实际工作中从未认真执行过。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者也认识到这些问题,但是依靠现有的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无法建立健全这些制度,尤其是内控制度的不健全给企业带了很多负面影响,这种状况既损害了企业自身的根本利益,如造成企业资产流失、浪费严重、经营管理混乱,也导致外部监督困难重重。
三、对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的几点建议
(一)政府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和执行,促进中小企业的全面发展
要解决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问题,光靠一两家企业自我完善和会计人员个人努力是很难达到的。从中小企业的特点及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知,会计规范化的问题不能孤立的看,要知道只有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解决企业融资困难,帮助中小企业实现科学化管理,克服自身的弱点才能使中小企业从根本上解决会计规范化的问题。近两年来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全国人大已于今年六月份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它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法律举措,反映了国家发展中小企业的战略决策。这部法律力图从资金、政策等方面为中小企业的创立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还从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社会服务等方面规定了一系列鼓励措施。该法的执行将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发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的困难,创新能力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的现状。各级政府部门、银行金融机构及社会服务部门要按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落到实处。好范文版权所有
(二)建立与我国中小企业相适应的会计制度。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国家在制定会计规范体系的过程中很少考虑到中小企业会计需求与大企业和上市公司的差别,随着中小企业在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会计理论界对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问题日趋关注。2001年9月在日内瓦中外专家重点讨论了中小企业会计指南的问题,我国专家积极参与,现已着手进行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设计制定,预计明年出台,这将使中小企业从制度上规范会计工作。我认为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制订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适应中小企业的特点在会计制度设计中要考虑企业经营管理组织体系的设置,并与此保持一致。由于中小型企业业务量较少,会计核算只能采用集中核算方式,即由会计机构统一办理。部分中小企业交易类型有限,经营活动比较简单,一般只需要简单的数据,没有对数据产生深层次分析的需要,因此应充许一些企业不设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一般以2-3人为宜,并指派一人担任财务主管,在职责划分上要注意不相容职责的分离,如出纳、总账与稽核,出纳与总账、明细账的分离等。没有能力做会计工作的企业也可由社会中介机构代理;中小企业行业涉及面广,会计科目设置上应考虑通用性;针对采用独资和合伙形式的中小企业所要承担的无限责任,应考虑对会计制度的影响;对于企业财产和与个人家庭支出相互占用的情况,应设置往来账户加以核算;.适当放宽凭证的认定,而非单认定统一发票为唯一合法的凭证,以解决中小企业难以获得合法凭据的问题等。总之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一定要充分考虑中小企业的特点.(2)重要性原则要求提供信息重点突出。这主要是看其是否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是否有利于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与大型企业相比,会计信息需求者在中小企业中发生了变化。首先,税务部门的纳税管理需求成为最主要的外部需求;其次,投资者的决策需求和管理者的管理需求相统一。最后是银行贷款管理需求,但是此需求因银行提供的贷款很少而相对薄弱。会计信息需求上的变化,决定了中小企业的会计应着眼于这些企业税务上的需要和内部信息的需求。我们设计中小企业会计准则,主要问题是会计核算如何满足纳税需求、如何满足业主对企业现金流控制和管理的需求,如何适应小型企业的银行融资薄弱的现状。能满足这些需求就足够了。
(3)成本效益原则会计信息的提供是有耗费的,企业在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应讲求成本效益原则。企业只有在其提供特定数量与质量的会计信息所带来的效益大于其提供会计信息的耗费的情况下,才是有必要的。一些对信息使用者没有多大用处的信息可以不提供,信息提供的成本大于资产效益的信息也可以不提供。
(4)简便易行由于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会计制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操作上的简便易行。在会计报表的体系设计中,应只要求编制简化型的财务报告,而且只要求较为简略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就可以了,免除编制现金流量表。为了满足使用者日益增加的信息需要,我国现有的会计财务报告所披露的信息内容越来越丰富,报告的复杂性及难以理解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对于大多数未受训练的中小企业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来说,复杂的结构己超出他们的能力,过量的信息,也使得他们没有能力去运用。针对这种情况,简化型财务报告无疑是很必要的,它提供更容易理解的财务信息。与现有的财务报告不同的是,它只反映企业扼要的经营成本与财务状况,并且附注内容很少。目前世界很多国家的中小企业都只要求提供简化型的财务报告,我们也应该吸取国外的经验。
(5)与我国现有的《企业会计准则》相协调,与国际惯例接轨
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制定制度时要考虑中小企业的成长性,中小企业会逐渐发展成为大企业,这就要求中小企业的会计制度仍然要与会计法和现行的企业会计制相一致。同时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只是对现有的会计制度进行精简和修订。
(三)加强外部监管力度
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来看,靠企业自身约束来规范会计工作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更多的借助于外部监管,帮助中小企业实现会计规范化。我国的会计监督是由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和企业内部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其中前两种属于外部监督。国家监督是由财政、税务、银行、工商、证券监管等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实施监督;社会监督则以会计中介机构为主体,由其接受他人委托,对有关单位的会计工作进行审计、验资等工作。
国家监督中财政部门首先应指导督促中小企业依《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账簿体系。根据有关法规规定,要求中小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建立起较为完整的账簿体系。发现不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的,应及时严肃处理。同时,财政部门应加强工作指导,帮助中小企业依法建帐。其次应加强对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监督。财政部门应依据有关法规作好以下工作:(1)对中小企业会计人员实行资格证书管理制度。企业聘用会计人员必须达到一定学历、持有国家财政部门认可的资格证书,否则予以惩罚。(2)定期对中小企业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并充分发挥其作用。(3)对没有认真履行职责的会计人员,要取消其任职资格,吊销有关资格证书,不得再从事会计工作。.最后,财政部门应督促中小企业建立、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核算制度。
税务部门也应改进查核方式,侧重于进行实质性查核,确实扫除逃漏税企业,以建立公平的纳税环境,改进税务人员对于中小企业的态度,并建立税务代理人制度,以增加税务申报速度,减轻税务人员的工作负担,以便全心进行查核工作。
我们还应该看到,政府部门直接进行企业会计工作的监管,其监督成本相对较高,监督的有效性也比较差,易引发腐败等社会问题。内部监督职能难以起作用,因此政府应转变监督方式,在抓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基础上,重点去监管那些监督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等,不断加强社会监督,使会计师事务所成为中小企业外部监督的主导力量。当然,外部监督是促进中小企业的会计规范化工作是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但也不能忽视企业自身的努力,会计规范化工作只有在内外共同努力下才能得以实现。
第四篇:11.05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策略分析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策略分析
摘要: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企业内部控制的绩效和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其地位越来越突出,然而在实际企业管理过程中却存在一系列问题。正是基于此本文主要以我国云南省部分企业当前会计内部控制现状为例,阐明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优化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策略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借鉴。
关键词: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会计核算监督;优化对策
一、提出问题
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自身的健康稳定发展,并同时保证自身的资金财产安全,而实行的一系列系统的会计监控、管理、规划以及调整的手段。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管理的重心需要向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和核心战略上转移1。云南省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发展战略城市,云南省的企业发展是该省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由于云南省地处西部,市场经济的发展业战略目标的重要管理手段,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大化的利益。内部控制制度的核心就是会计不完善,企业没有适应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因此,建立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实现现代企内部控制与监督。但是现在我国云南省的很多企业在实现会计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笔者结合云南省一些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帮助企业优化自身的会计内部控制。
二、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现状及问题
(一)内部控制意识缺乏
目前,由于很多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分离,企业的拥有者一般就是企业的管理者。一方面由于他们自身对于企业内部控制专业技能的缺乏,另一方面由于其对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的混淆,均导致了一个不良后果,即企业整体对内部控制的意识的缺乏。
(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缺失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实践,很容易知道企业内部控制主要涉及预算编制、预算监督、预算执行方面。预算编制要遵循相应的原则,比如说有效性、合规性、一致性原则。在预算监督方面,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需要加强审计监督付,设立相应完善的审计部门,挑选合格的审计人员,体现预算监督的公平合理。在事业单位接受外部监督时,要如实的回报各部分资金的使用情况,以达到对单位资金的有效评估,为预算资金的合理分配提供参考依据。
以云南省很多中小企业很多企业为例,在其进行会计内部控制的时候缺乏一个明确的规章制度,难以实现统一管理和控制。更具体地说,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相关制度残缺不全,如成本核算、财产清查、财务收支审批等,导致财务管理漏洞不断出现。而再进一步探讨,笔者发现问题又回到了前面已经提到的问题上,即企业没有真正意识到会计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特别是那些经营权和所有权没有分离的企业,往往将会计内部控制简单地视为了财务上的工作,认为这只是由财务部门负责管理的工作。
(三)核算主体不清,管理模式落后
首先在会计核算主体上,由于很多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很多企业的经营者就是自身管理者,从而导致会计主体的核算权限不明确,企业财产和个人财产不好区分,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企业管理者很难公正的区分私人财产和企业财产,常常表现为以企业财产全部私有的态势。其次,由于很有些企业管理者自身缺乏现代管理观念、管理意识薄弱的原因,对会计内部控制的认识具有片面性,没有将会计内部控制纳入现代企业管理的范畴内而且缺乏跟进先进的管理模式的动机,使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失去了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本可以起到的作用和可以达到的地位。
(四)会计核算基础薄弱,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通过分析和研究,笔者发现很多的中小型企业会计核算机构的会计制度不够完善,再加之很多会计核算原则也不符合规范,这些都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会计核算基础的薄弱,从而直接影响了会计工作的正常运行以及会计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偏低。然而市场的高速发展趋势,很快就导致了这些会计工作者的技能老化,无法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更无法胜任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需要。另外,这些制度上的原因也导致会计人员的资格考核制度日趋严重,使得很多会计工作者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下即进入会计工作行列,而且对于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培养工作几乎没有,这些问题导致很对会计核算工作与时代发展脱节2。
三、优化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策略
(一)增加企业管理者的会计内部控制意识
前面已经论述企业管理者的会计内部控制认知水平是健全和贯彻执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所以,提高管理者的会计内部控制意识成为优化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首要任务。重点对于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而言,应该积极学习先进的的管理思想,在会计内部控制的实践中重新认识会计内部控制。因此,笔者提出,首先企业领导应该加强会计法规学习,明确会计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企业的主管部门应多组织企业负责人参加企业管理培训班、企业高层论坛或企业与专家论坛、国外国内参观考察等,接受比较先进的管理思想,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和,在内部控制实践中起到更好的带头作用,将会计内部控制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途径分析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建设应当以经营的效率与效果为主导目标,以财务报告可靠、资产安全与经营符合规范为三个保障目标,在此基础上,围绕内控组织的设置与内控建设要素展开。
基于这方面的考虑,笔者建议由内部审计部门牵头负责内控工作。优点是待体系初建完成且运行平稳后,内部审计作为内控的监督部门,可以立足于公司整体牵头协调各部门定期进行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并且持续完善内控体系的建设。缺点是国内企业内审部门往往人才匮乏,在内控建设的初期独立当此重任可能力不从心。而这又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成为一个激励优势,因为正是在人才匮乏的情况下,企业才会加大学习先进、加大引进专业人才、加大企业会计工作者培训,而这些正是对于上一条策略的有力激励和补充。
(三)建立会计的内控机制,强化企业内部的会计管理
为了使企业会计核算的各项工作可以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我国要加强对于中小型企业相关会计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与此同时为了保障企业自身业务的合法性,同时也保证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中小型企业也要建立一套完善、系统全面的内部财务管理控制机制。笔者认为企业内部会计管理机制应当恰当的以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并且在企业开展业务活动、进行重大决策时,提供大量真实可靠的信息,为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评价企业财务状况、进行投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四)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一方面从基本要求上,会计从业人员应该具有一定的自身综合素质、工作能力和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深刻领会税收有关精神。例如对有关纳税关系的会计事项,要采取分项反映、分别核算和力求准确,并且能对企业进行合理高效的税收指导与工作;对无关或次要的会计事项,适当简化或省略;在核算税负时,一定要体现税收有关精神,必须既要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向其提供准确纳税资料和信息,又要真实准确反映税收经营活动,不得违规避税,造成涉税风险。
另一方面从会计原则上,对于税收法规,要不折不扣执行,如《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及纳税申报、退税、减免税与延期纳税等制度,并组织纳税活动的自查及时纠正错误。
四、结束语
要想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企业就必须因时而变,积极敏锐的发现自身内控机制的缺陷,适时作出调整以适应经济新形势。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在政治、经济以及社会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也同样变化巨大。因此,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向这些企业一样,及时认识自身问题并廓清其中原因从而找到对策是现代企业的重要任务。笔者循着这一思路认为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在于内控意识的缺乏、制度不全、管理模式落后以及会计核算基础薄弱,并就此增强内控意识、完善制度、吸收先进管理思想和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对策。
【参考文献】
12 屈和平.关于现代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8).
王晓薇.提高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效率的策略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
第五篇: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论文
1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概述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相应的管理与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上确保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一般是由企业的会计部门开展的,主要是对于内部的财务变动进行管理与控制,其具体包括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会计审核结果、资金流动状况等。在企业日常的运行过程中,企业的财务管理覆盖了企业的整个运作流程。企业的会计管理人员通过对企业财务的管理及控制能够实现对企业财务变动状况的及时充分了解,从而能够提前发现企业财务中潜在的一些风险,能够提前进行应对,将财务风险的影响降到最低。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企业会计人员能够对企业的资金流动方向做到全面的了解,从而为企业的投资与发展提供较好的帮助,确保企业的长期稳定运行。企业会计部门的内部控制是针对企业运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境进行全面的监督与管理,其具体的控制过程如图1所示。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通过内部控制能够使企业的运作更加的规范化,从而确保企业的运作效率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的对企业的运行过程进行优化,有效的降低企业运行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者是内部运作而导致的问题的发生概率,从而降低企业的运作成本,有效的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且,通过内部控制能够实现对企业运行过程的合理分析,从而发现企业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企业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对于企业的运行流程进行调整,从而确保企业持续稳定的健康发展。
2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做好企业的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能够使企业的运行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且能够确保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都未能起到实际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企业的发展。分析发现,我国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以及内部控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认知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性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对于会计的财务管理以及内部控制的认识还不完善,存在着较大的偏差。在很多的企业内,企业管理人员不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认为这些都是没有意义的,导致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混乱,企业内部运行得不到有效的管理控制,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与进步。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企业的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需要耗费较大的财力与物理,并且在投资进行企业的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以后,企业的变化情况的并不会在短期内体现出来,其需要景观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够体现出对企业的影响。部分管理人员在短期内发现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没有取得其所认为的效果,变觉得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是没有人员的意义的。再加上因为大量资金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企业的短期效益,更会让一些管理人员认为企业的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发展没有任何的帮助。
2.2缺乏实际性
一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尽管也认识到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是在制定相关的管理控制措施时没有从实际出发,在进行财务管理计划以及内部控制计划的制定时没有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来进行制定,制定的计划过于空洞,不能够与实际相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效果。因为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缺乏实际性,导致了其对于企业财务的实际管理效果极低,很难取得明显的成果,这样就无法及时的掌握企业财务基金的变动,无法及时的了解企业内潜在的财务风险与问题。
2.3缺乏专业的人才
目前,在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中人才的缺乏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无论任何行业,人才都是发展的重要基础,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也不例外。在进行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很多的企业在招收相关的工作人员时设立的人才门槛较低,造成了大量的非专业人员进入了这一岗位。再加上一些管理人员进入对于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开出的岗位薪酬也较低,就造成了大量的人才流失,企业无法获得专业的人才。
3强化企业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的措施
3.1持续完善财务制度,培养风险管理意识
通过推进公司财务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实现财务各领域制度的全覆盖,并提升其执行力度和检查力度,同时强化内控和风险管理,通过逐步建立全员、全业务、全流程的风险管理体系,持续开展业务制度的对标,贴近业务设计内控要求,并逐步将内控要求嵌入业务管理系统,同时集中推动问题整改,使公司的内控风险管理要求融入到业务的发展和生产经营中去。
3.2提升财管人员素质
在企业开展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开展效果,因此一定要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个人素质的提升。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通过讲座、培训来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并且还应当制定完善的企业选拔制度,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选拔出能力出众的财务管理人员,通过这样的制度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与上进心。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对于财务人员的选拔不能够只看重财务管理能力,还应当考虑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以及道德素质,确保财务管理人员的德才兼备。
3.3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在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效果,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更加的全面完善。一旦具备了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就能够为企业的内部控制提供有力的保障,确保企业管理的顺利进行。在进行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时,一定要确保制度的科学与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管理人员以及普通员工接受,并且自觉的去执行。
3.4建立联动检查常态机制,提升相应执行和问责机制
对于检查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可在内控制度的设计与执行中不断予以完善,同时也须进一步修订相应的制度和办法,以此促进公司管理的自我完善和自我修复。在进行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时,必须要确保管理与控制能够得到充分的落实。
4结语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对企业的会计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内部稳定,实现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控制好产品服务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应当加强内部的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稳稳的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王晓娟.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市场,2014,12(52):124~125.[2]张希培.如何强化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工作[J].经营管理者,2014,8(34):120.[3]马立军.浅谈企业的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J].中国经贸,2014,21(13):222.[4]刘晔.新时期如何强化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工作[J].商场现代化,2015,16(3):240.[5]侯铸芳.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研究[J].信息化建设,2015,33(10):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