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把教育实践活动引向纵深之二

时间:2019-05-15 02:24: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把教育实践活动引向纵深之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把教育实践活动引向纵深之二》。

第一篇: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把教育实践活动引向纵深之二

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把教育实践活动引向纵深之二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3年10月23日 01 版)

联系群众,目的在于服务群众;查摆问题,关键在于解决问题。群众意愿是推进作风建设的方向标,群众痛恨的不正之风是整改的突破口。对待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必须像总书记强调的那样,“逐项研究,一个一个加以整改”,只有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我们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才能有一个明显的改变,教育实践活动也才能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至今,各单位都查摆出很多具体问题,剖析了问题存在的根源,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下一步必须真正整改落实。如果谈起问题长篇大论,说起整改却一笔带过;如果自我剖析红脸出汗,动起真来却纹丝不动;如果自我批评毫不留情,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却视而不见,这本身就说明没有触及灵魂、没有实质改进。有些干部分析问题,根子不是在别人就是在环境,原封不动上交矛盾;还有些干部把次要问题排在前面,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却被排在后面。在群众看来,这些做法就是一板一眼走过场,不仅不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反而会伤害群众对党的信任。

找不到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说明联系群众还不够;看不到解决问题的行动,说明活动开展不彻底。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相互帮,这是查摆问题的几个方面。“群众提”本就居于首位,如果只是做给上级看,对群众呼声充耳不闻,不仅问题找不准,整改更是谈不上。为办一本护照,往返多次来回几千公里;奔波20多趟,孩子快生了准生证却办不下来;到机关办事,工作人员说“等我打完这一局”……一些地方和部门不以为然的“小问题”,其实是影响群众生老病死的大问题,某些党员干部见怪不怪的“小毛病”,其实是损害党和人民血肉联系的大毛病。

俗话说,只说不练假把式。笼统地下指示、发文件,即使强调再多、要求再多,短时间内也无法推动问题解决。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一把手要亲自抓整改落实,对查摆出的每个问题都盯住不放,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制定任务书、时间表,一个一个加以整改,并请群众予以监督。对于活动期间暴露的问题,更要刻不容缓地行动起来,盯住几件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抓好专项治理,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毛泽东同志曾经提出,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身边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一切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提到我们的议事日程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领导干部永远都要围绕满足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来开展工作,坚决清除“四风”之弊。这样才能打掉党和人民之间的隔离墙,不断从群众中汲取推动我们事业前进的力量。

第二篇:人民日报:五论把教育实践活动引向纵深

自我感觉不能代替群众评价

——把教育实践活动引向纵深之一

2013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评论员

衣冠正不正,照了镜子才知道;脸上脏不脏,旁人看得最清楚。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群众利益,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活动开展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教育实践活动越往后,越要坚持标准,决不能虎头蛇尾,决不能用自我感觉代替群众评价。”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直指问题关键,为推动教育实践活动走向深入指明了方向。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至今,总体进展顺利、也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然存在一种现象,一些部门谈起自身工作,往往是总体情况不错,但对自身存在哪些问题,却是遮遮掩掩,甚至浑然不觉。一些干部倒是反思了自己的问题,但往往是避重就轻,大而化之,甚至有时听起来是批评,实际却是表扬,与群众的期待还有相当的差距。概而言之,“发现不了问题”,觉得自己“没问题”,甚至自我感觉好得不得了。究其原因,正是用自我感觉代替群众评价。

分析这种“自我感觉”,根源正在于脱离群众。领导干部越是身居高位,往往越难得听到真实的批评。有的时候,奉承话、吹捧声与日俱增,以至一呼百诺、一怒众惧,难免会闭目塞听,自我膨胀。倘若认识不到这一问题,等到出了事,方才警觉自我评价与群众认知有如此巨大的鸿沟。这正所谓“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

纠正这种失真的“自我感觉”,出路还在于开门搞活动。正如中央领导同志强调的,开门搞活动,不是开小门、开侧门,也不是开一时、开一段。在整个教育实践活动中,坚持标准、确保质量,就要把开门搞活动、让群众参与贯穿始终,下一步,要继续敞开大门,让群众来参与、来监督、来评判。凡是群众认可度不高、认为走了过场的,都应该返工补课。只有群众看到了实效,教育实践活动才不会走过场。

唐代诗人杜荀鹤有首诗:“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群众的评价,就好比这“泾溪石险”,是航行的警示标;听不到群众声音,就好比“平流无石”,看似一片大好,实则危险密布。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警惕这种“无声的危险”,主动开门走出去,热情把人迎进来,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让群众来为自我感觉纠纠偏,把群众的评价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标尺。如此,方能把握真实民意,克服自我感觉良好的痼疾,让群众路线越走越宽广。

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把教育实践活动引向纵深之二

2013年10月23日人民日报评论员

联系群众,目的在于服务群众;查摆问题,关键在于解决问题。群众意愿是推进作风建设的方向标,群众痛恨的不正之风是整改的突破口。对待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必须像总书记强调的那样,“逐项研究,一个一个加以整改”,只有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我们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才能有一个明显的改变,教育实践活动也才能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至今,各单位都查摆出很多具体问题,剖析了问题存在的根源,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下一步必须真正整改落实。如果谈起问题长篇大论,说起整改却一笔带过;如果自我剖析红脸出汗,动起真来却纹丝不动;如果自我批评毫不留情,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却视而不见,这本身就说明没有触及灵魂、没有实质改进。有些干部分析问题,根子不是在别人就是在环境,原封不动上交矛盾;还有些干部把次要问题排在前面,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却被排在后面。在群众看来,这些做法就是一板一眼走过场,不仅不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反而会伤害群众对党的信任。

找不到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说明联系群众还不够;看不到解决问题的行动,说明活动开展不彻底。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相互帮,这是查摆问题的几个方面。“群众提”本就居于首位,如果只是做给上级看,对群众呼声充耳不闻,不仅问题找不准,整改更是谈不上。为办一本护照,往返多次来回几千公里;奔波20多趟,孩子快生了准生证却办不下来;到机关办事,工作人员说“等我打完这一局”„„一些地方和部门不以为然的“小问题”,其实是影响群众生老病死的大问题,某些党员干部见怪不怪的“小毛病”,其实是损害党和人民血肉联系的大毛病。

俗话说,只说不练假把式。笼统地下指示、发文件,即使强调再多、要求再多,短时间内也无法推动问题解决。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一把手要亲自抓整改落实,对查摆出的每个问题都盯住不放,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制定任务书、时间表,一个一个加以整改,并请群众予以监督。对于活动期间暴露的问题,更要刻不容缓地行动起来,盯住几件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抓好专项治理,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毛泽东同志曾经提出,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身边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一切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提到我们的议事日程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领导干部永远都要围绕满足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来开展工作,坚决清除“四风”之弊。这样才能打掉党和人民之间的隔离墙,不断从群众中汲取推动我们事业前进的力量。

在打破利益固化上做探索

——把教育实践活动引向纵深之三

2013年10月29人民日报评论员

作风改得怎么样,工作有没有成效,最终要看群众是否真正得到实惠。改作风,本身就是一项深刻的改革。正如总书记强调的,要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群众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严厉批评,折射出职能配置和权力运行出了问题;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之所以人人喊打,背后是对公帑私用、脱离群众的不满。“四风”问题,归根结底是没有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要求告诉我们,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为群众谋求利益是党的力量之源。根除“四风”,需要从拆除利益藩篱入手。

利益藩篱的存在,说明改革还不到位,只能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30多年的改革经验告诉我们,改革的实质就是利益的调整。当调整的力度放缓乃至停滞时,就会滋生利益固化,进而产生作风问题。人浮于事的工作机制不改革,自然会催生“门难进、脸难看”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行政审批改革不到位,“印把子”不愿交出去,难免带来权力寻租,导致奢靡之风;脱离群众,对基层冷暖不闻不问,高高在上的享乐主义就会冒出头来„„让改革之风涤荡固化的利益结构,并通过制度设计避免新的利益固化形成,是改作风的深层要求所在,也是教育实践活动在整改落实阶段取得实效的必然路径。

诚然,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有些干部对细枝末节侃侃而谈,对权力行使中的不合理却视而不见;有些部门谈起工作作风直言不讳,但是对职权配置和制度设计却漠不关心。这固然是由个人视角或部门本位所决定的,但正是由于这种利益格局逐渐固化,使得不合理的既得利益撕裂了党群之间的血肉联系,与改作风的内在要求背道而驰。

我国的改革事业正在进入深水区,这同时也是利益格局的调整期,群众对干部作风不满意的地方,往往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民营资本如何更加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选人用人过程中怎么杜绝不正之风?如何解决上学难看病难?等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领域里的作风问题,需要从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完善干部选拔制度、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深层次改革入手,让广大群众都能依靠自身能力分享改革成果,增强社会各阶层参与和支持改革的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

古人云,“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需要、最迫切的问题入手推动改革,是打破利益固化藩篱、增强社会活力的不二法门。改作风的深层逻辑呼唤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做到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以百姓之心为心,让教育实践活动成为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正能量的一次总动员。

善于“积小胜为大胜”

——把教育实践活动引向纵深之四

2013年10月31日人民日报评论员

目标定得再高,如果不积极努力实现,那就是好高骛远;口号喊得再响,倘不能凭借实干落实,会让人心灰意冷。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越深入,越是考验党员领导干部祛除“四风”的决心和智慧,也越能检验各地区各部门解决问题的作为与成效。正因如此,活动始终突出一个“实”字。强调不搞大呼隆的场面,不走轰轰烈烈的形式,不奢望一劳永逸的解决;要求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级台阶,善于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积小胜为大胜。

正如总书记指出的,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必须经常抓、长期抓。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些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很难在一朝一夕全部解决。认识到这一点,本身就是实事求是;坚持不懈地向这些病灶开刀,才是真决心、真勇气。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麻木不仁,谈何对症下药?设定的目标很高,又缺乏有效措施,又如何真正落实?

“尽小者大,慎微者著”。浩瀚海洋,汇集自微小水滴;燎原之势,肇始于星星之火。“积小胜为大胜”,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今天,教育实践活动要给人们以信心,不在于口号,而在于解决实际问题。面对沉疴痼疾,保持头脑清醒,从易到难,由表及里,才能啃下硬骨头,做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大问题难突破,不妨先从小问题开始;复杂问题理不清头绪,应由简单问题入手,这就叫做步步为营、久久为功。反之,看似目标高远,实则眼高手低、无所作为,不仅欲速不达,还会失信于民。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要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大力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小步走、快步走、不停步,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打赢改作风的持久战、攻坚战。

古人说得好,“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立足实际、稳扎稳打、善做善成,我们就会在教育实践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并不断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果,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要“以百姓之心为心”

——把教育实践活动引向纵深之五

2013年11月01日人民日报评论员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好地实现群众利益。换位思考,才能对群众冷暖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才能对百姓悲喜感同身受。“要‘以百姓之心为心’,不搞自拉自唱、自我欣赏,始终以民心所向定标,不断进行校正。”习近平等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重要论述,强调了“群众”这个根本,为推动教育实践活动走向深入指明了方向。

教育实践活动自上而下、扎实推进,总体上成效显著,但也存在这样一种反差:一些地方,活动紧锣密鼓,程序一步没落,群众却感觉很隔膜;一些部门,整改搞得很有模有样,发了文件、出了措施,群众却并不满意;一些干部,自我批评看上去洋洋洒洒,群众却感到“问题太模糊,批评太抽象”。自我感觉与群众评价之间出现种种反差,究其根本,恐怕是“以百姓之心为心”还不到位,立行立改还有差距。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真实的社情民意,需要领导干部真正把自己放在群众的位置上,切身体会民心所向、民瘼所在、民生疾苦。只是坐在办公室里征集民意,关起门来相互批评,如何能触及群众的真情实感?更遑论把改作风做到群众的心坎里去?

“血肉联系”喊在嘴上群众不信,“鱼水情深”做个样子百姓不认,联系群众是“掏心窝子”的事,要的是实打实、心碰心。因此,“以百姓之心为心”,不应停留在嘴上说说、文上写写,更应内化于情、见之于行。自己在办事窗口站一站,就会多一些对群众办事难的切肤之痛,少一些敷衍拖延的官僚主义;主动到贫困户吃一顿百姓饭,就会多一些对民生多艰的细节体验,少一些肆意挥霍的奢靡之风。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只有俯身躬行、深入群众,才能听到真心话、发现真问题,保证教育实践活动不虚、不偏、不空、不走过场。

活动越深入,越要坚持标准,越要坚持开门搞活动,让群众参与贯穿始终,让群众评价成为最高标准。把群众意见作为参考坐标,把百姓期盼作为努力方向,从自身做起,从点滴抓起,改掉群众不满意的做法,做好群众最期待的事情,才能让干部作风在实践中升华,在实践中惠及群众。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就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教育实践活动越是向前推进,越要时刻铭记“群众”这个根本,越要认真思考“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以百姓之心为心,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站稳一切为了群众的立场,才能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为群众认可、让群众满意。

第三篇:谈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文章标题:谈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公安机关在构建惩防腐败体系过程中,要把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以“三项排查”和“三个专项治理”为载体,牢牢把握理念教育、完善制度、提升素质、强化监督、坚决查处五个环节,坚决杜绝发生伤害群众感情、漠视群众疾苦、侵犯群众利益的行为。

一、开展法治理念教育,切实打牢维护群众利益的思想根基。从大量损害群众利益的内部违法违纪案例来分析,究其根源,往往是民警执法为民思想没有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群众观发生偏差。因此,要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首先要解决民警违法违纪、损害群众利益的思想根源,通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确保“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深入警心。要注意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全面性,通过教育,使广大民警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理念,切实做到既严格执法又热情服务。要注意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针对性,切实抓好民警的职业道德教育、执法为民教育,使民警牢固树立执法为民和爱岗敬业思想。要注意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前瞻性,认真落实“打招呼、谈话、告诫”教育防范三项制度。

二、抓好“三项排查”,强化事前监督,及时发现各种可能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监督是一种关爱,是有效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的关键。事前监督尤其重要,是从源头上排查问题并将问题及时消除在萌芽状态的首要前提,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重要举措。要把公安民警权力行使和对民警权力运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排查有机结合起来,把公安队伍内部自我排查和外部帮助排查有机结合起来,扎扎实实抓好“三项排查”,即深入排查公安工作中常见多发问题,深入排查公安队伍建设中的顽症痼疾,深入排查职务犯罪。真正通过“三项排查”,将监督的触角覆盖到公安权力行使的全过程。在抓好“三项排查”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过程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

三、落实“三个专项治理”,严肃查处,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惩治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要把惩治作为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坚决查处公安内部各种违法违纪问题,做到令行禁止、赏罚分明。要突出抓好“三个专项治理”,积极开展对商业贿赂的专项治理;积极开展对盗抢机动车过户、上牌的专项治理;积极开展对涉黑涉恶和涉毒涉赌的专项治理。

四、提高民警素质,防止因民警不规范执法行为引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民警素质不强、执法不规范是引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内在原因之一,也是“三项排查”和“三个专项治理”工作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要从容易发生徇私枉法、权钱交易等侵害群众利益的岗位和环节,从容易发生地方和部门保护、违法干预办案和行政管理的岗位和环节抓起,防止因民警行为不规范引发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要严格依据民警职责管辖规定履职,严格规范民警的素质养成,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尽最大努力为群众提供服务。

五、完善制度,设置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高压线”。加强制度建设,这是加强队伍建设的根本,也是防止队伍出现损害群众利益和其他违法违纪问题、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的根本。目前,公安机关出台的制度不少,但有的制度互相交叉、重叠;有的过于粗放不具体,不便于操作落实;还有的实施主体责任不明,弹性大,随意性强。要对现有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认真清理,进一步加以完善,使制度的约束面涵盖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同时对公安工作发展方向和内在要求进行客观分析,在充分考虑针对性、激励性、前瞻性的基础上,建立适应形势变化需要的新制度,保持公安工作连续性、实效性和公安队伍建设的纯洁性、高效性。

《谈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谈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第四篇:人民日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人民日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联系群众,目的在于服务群众;查摆问题,关键在于解决问题。群众意愿是推进作风建设的方向标,群众痛恨的不正之风是整改的突破口。对待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必须像总书记强调的那样,“逐项研究,一个一个加以整改”,只有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我们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才能有一个明显的改变,教育实践活动也才能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至今,各单位都查摆出很多具体问题,剖析了问题存在的根源,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下一步必须真正整改落实。如果谈起问题长篇大论,说起整改却一笔带过;如果自我剖析红脸出汗,动起真来却纹丝不动;如果自我批评毫不留情,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却视而不见,这本身就说明没有触及灵魂、没有实质改进。有些干部分析问题,根子不是在别人就是在环境,原封不动上交矛盾;还有些干部把次要问题排在前面,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却被排在后面。在群众看来,这些做法就是一板一眼走过场,不仅不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反而会伤害群众对党的信任。

找不到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说明联系群众还不够;看不到解决问题的行动,说明活动开展不彻底。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相互帮,这是查摆问题的几个方面。“群众提”本就居于首位,如果只是做给上级看,对群众呼声充耳不闻,不仅问题找不准,整改更是谈不上。为办一本护照,往返多次来回几千公里;奔波20多趟,孩子快生了准生证却办不下来;到机关办事,工作人员说“等我打完这一局”„„一些地方和部门不以为然的“小问题”,其实是影响群众生老病死的大问题,某些党员干部见怪不怪的“小毛病”,其实是损害党和人民血肉联系的大毛病。

俗话说,只说不练假把式。笼统地下指示、发文件,即使强调再多、要求再多,短时间内也无法推动问题解决。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一把手要亲自抓整改落实,对查摆出的每个问题都盯住不放,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制定任务书、时间表,一个一个加以整改,并请群众予以监督。对于活动期间暴露的问题,更要刻不容缓地行动起来,盯住几件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抓好专项治理,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毛泽东同志曾经提出,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身边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一切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提到我们的议事日程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领导干部永远都要围绕满足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来开展工作,坚决清除“四风”之弊。这样才能打掉党和人民之间的隔离墙,不断从群众中汲取推动我们事业前进的力量。

第五篇:谈谈如何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谈谈如何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公安机关在构建惩防腐败体系过程中,要把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以“三项排查”和“三个专项治理”为载体,牢牢把握理念教育、完善制度、提升素质、强化监督、坚决查处五个环节,坚决杜绝发生伤害群众感情、漠视群众疾苦、侵犯群众利益的行为。

一、开展法治理念教育,切实打牢维护群众利益的思想根基。从大量损害群众利益的内部违法违纪案例来分析,究其根源,往往是民警执法为民思想没有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群众观发生偏差。因此,要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首先要解决民警违法违纪、损害群众利益的思想根源,通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确保“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深入警心。要注意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全面性,通过教育,使广大民警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理念,切实做到既严格执法又热情服务。要注意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针对性,切实抓好民警的职业道德教育、执法为民教育,使民警牢固树立执法为民和爱岗敬业思想。要注意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前瞻性,认真落实“打招呼、谈话、告诫”教育防范三项制度。

二、抓好“三项排查”,强化事前监督,及时发现各种可能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监督是一种关爱,是有效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的关键。事前监督尤其重要,是从源头上排查问题并将问题及时消除在萌芽状态的首要前提,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重要举措。要把公安民警权力行使和对民警权力运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排查有机结合起来,把公安队伍内部自我排查和外部帮助排查有机结合起来,扎扎实实抓好“三项排查”,即深入排查公安工作中常见多发问题,深入排查公安队伍建设中的顽症痼疾,深入排查职务犯罪。真正通过“三项排查”,将监督的触角覆盖到公安权力行使的全过程。在抓好“三项排查”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过程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

三、落实“三个专项治理”,严肃查处,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惩治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要把惩治作为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坚决查处公安内部各种违法违纪问题,做到令行禁止、赏罚分明。要突出抓好“三个专项治理”,积极开展对涉黑涉恶和涉毒涉赌的专项治理。

四、提高民警素质,防止因民警不规范执法行为引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民警素质不强、执法不规范是引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内在原因之一,也是“三项排查”和“三个专项治理”工作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要从容易发生徇私枉法、权钱交易等侵害群众利益的岗位和环节,从容易发生地方和部门保护、违法干预办案和行政管理的岗位和环节抓起,防止因民警行为不规范引发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要严格依据民警职责管辖规定履职,严格规范民警的素质养成,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尽最大努力为群众提供服务。

五、完善制度,设置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高压线”。加强制度建设,这是加强队伍建设的根本,也是防止队伍出现损害群众利益和其他违法违纪问题、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的根本。目前,公安机关出台的制度不少,但有的制度互相交叉、重叠;有的过于粗放不具体,不便于操作落实;还有的实施主体责任不明,弹性大,随意性强。要对现有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认真清理,进一步加以完善,使制度的约束面涵盖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同时对公安工作发展方向和内在要求进行客观分析,在充分考虑针对性、激励性、前瞻性的基础上,建立适应形势变化需要的新制度,保持公安工作连续性、实效性和公安队伍建设的纯洁性、高效性。

下载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把教育实践活动引向纵深之二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把教育实践活动引向纵深之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