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社会医疗保障的发展,血液透析患者日益增多,透析治疗日益完善,使得透析患者生命延长。中心静脉导管及半永久性的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上的应用也随之增加,如何保持中心静脉导管及半永久性的中心静脉导管通畅也越来越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因此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尤其重要
关键词: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患者护理
0.前言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社会医疗保障的发展,血液透析患者日益增多,透析治疗日益完善,使得透析患者生命延长。中心静脉导管及半永久性的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上的应用也随之增加,如何保持中心静脉导管及半永久性的中心静脉导管通畅也越来越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因此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尤其重要,现将几年来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新置导管护理
新置的中心静脉导管应观察1h,查看局部有无渗血、血肿及其他导管相关并发症。检查导管的缝线有无断开,夹子是否关闭,导管有无部分脱出,置管部位皮肤有无红肿及分泌物等。消毒、换药,检查导管内血液,用5ml一次性注射器从导管的动静端分别抽取5ml含封管液的血液,推注在纱布上,查看有无血凝块。测试导管内血流,用20ml一次性注射器分别抽吸导管内血液,3~5s血液充满注射器,视为导管通畅、血流量饱满,接血液透析管路上机,导管用治疗巾覆盖。
使用时按常规消毒导管,用无菌注射器抽出导管内的肝素液体及血液,然后用生理盐水进行推注。如抽吸不畅,应调整导管方向,尽量抽出可能形成的血栓,保持导管通畅。固定时,先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消毒使用一张敷贴覆盖,再用一块无菌纱布包好皮肤外漏部分,最后用胶布固定好。嘱患者做好导管的自我维护,穿宽松的衣服,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不要随意去掉固定导管的敷料,避免剧烈的运动。若导管周围有出血或渗血时应及时通知医师。2.封管
2.1封管根据导管的长度以及患者的出凝血情况,抽取适量的肝素盐水,采取滚珠式推入肝素盐水的方法封管。封管后动静脉夹在推注(正压)状态下关闭,一旦关闭请勿再打开,用无菌的肝素帽封闭。对于使用半永久性的导管,1个月1次使用注射泵泵入低分子肝素(生理盐水50ml+低分子肝素1支)以保持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的通畅。
2.2预防感染进行操作时注意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
每次开启导管时接头都要彻底消毒,透析结束时更换肝素帽,透析间期每天消毒导管外皮肤和接头周围1次,保持导管外皮肤干燥。感染后的处理方法,若
患者有发热的现象,先排除其他的原因,确定是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时,首先使用抗生素加肝素盐水封管(林可霉素1支+生理盐水+肝素),效果不好时,可以从中心静脉双侧导管连续3d输入抗生素。
2.3脱管的护理主要与固定不好以及患者活动时不注意有关,如遇到管已经脱出,应压迫穿刺点15~30min,待出血停止后,予以包扎,绝对不能将导管送回血管内。
封管方法单纯肝素组采用肝素注射液(每支2 ml,含肝素100 mg)2支,双腔管两侧各注入1.2 ml封管。抗生素肝素组以抗生素联合浓肝素封管,采用庆大霉素8万U(2 ml)联合肝素100 mg(2 ml),混匀后双腔管两侧各注入1.2 ml封管。
2.4护理方法①严格无菌操作:感染是临床上留置导管最常见的并发症,其预防要点在于严格无菌操作。无论是接通血路还是封管,必须对管口进行彻底消毒。导管插入和使用时应严格保证无菌操作。如果发现导管意外滑出,须再次经过严格消毒后方可回置。②定时更新敷料:护理过程中应尽量保持置管口的清洁和干燥,用3M敷贴代替纱布包扎,防止纱布脱落或导管滑脱而增加感染概率。定期更换导管出口处的手术薄膜及包扎敷料,2 d更换1次药物,尽量不要频繁更换敷料,以免增加感染机会。必要时可局部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抗生素治疗感染效果不明显时应及时拔除导管,使症状自行消失。
2.5观察指标有以下任意一项者可诊断为感染:①恶寒、发热、寒战,原因不明,拔除导管后症状自行消失。②导管尖细菌培养,每个平皿>500个菌落。③置管口皮肤红、肿、热、痛,有脓性分泌物。3感染原因分析
3.1置管途径置管途径与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中心静脉通路应以颈内静脉为首选,尽量避免选择股静脉穿刺,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因为股静脉邻近人体会阴部,部位较阴晦,局部皮肤寄生菌群多,反复活动使导管口及周围组织损伤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提高了感染的概率。因此,我们认为中心静脉通路应以颈内静脉通路为优先选择,可以降低感染发生率,预防感染。
3.2置管时间置管时间与感染的发生有一定联系。有文献报道,股静脉置管1周内的感染率可达19%,颈内静脉置管3周后的感染率仅为5.4%。本研究显示,股静脉置管组1周感染率为9.77%,颈内静脉置管组3周及以上的感染率为11.63%,与文献报道有一定差异,但是股静脉置管的感染发生时间比颈内静脉置管早,且感染率高。随着置管时间的延长,感染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提示置管时间和感染发生率有一定关系。
3.3封管方式根据管腔容积采取纯肝素封管,可使保留时间延长,减少封管次数,从而减少感染的机会。有文献报道,纯肝素封管有增加患者出血倾向的可能性,建议改用2%的肝素盐水封管,可减少出血倾向,并不改变保留时间。本研究显示,单纯肝素组感染率为35.71%,抗生素肝素组感染率为14.29%。分析原因:使用抗生素联合肝素封管,尽管导管腔内游离抗生素浓度进行性下降,但由于抗生素可以黏附在导管腔内表面,即使导管腔内游离抗生素的浓度相当低,也能够在一定时限内维持有效的杀菌性。使用10%或20%的枸橼酸钠与2.3 g/L的庆大霉素混合液封管,可有效降低感染率和预防导管感染,然而高浓度的枸橼酸钠进入血液可引起低钙血症,因此该种封管方式有待于临床进一步检验。临床实践建议,封管方式应优先选用浓肝素联合抗生素的方式,以有效降低感染率。
小结
精心护理可长时间保持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的通畅,维持患者的生命通道。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使患者的中心静脉导管使用时间延长;正确的封管方式可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的堵塞,保持中心静脉导管的畅通;严格的无菌操作,可以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的感染,维持患者的生命通道的畅通。
第二篇:血液透析患者留置长期导管的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留置长期导管的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留置长期导管感染的防治与护理,延长导管使用时间。方法
对14例使用长期导管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预防导管感染的护理经验。结果2例患者2次感染。留置长期导管患者1例拔管后重新置管。3例患者死亡。结论
血液透析护士执行各项护理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并加强透析室环境及物品消毒,减少导管感染的机会。关键词:血液透析 留置长期导管
感染
护理
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有些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建立自身血管通路,长期静脉导管可作为首选,研究表明中心静脉长期置管易于使用,保留时间长,为缺乏合适血管通路的中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提供了合适的手段。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5月对14例维持性血透患者行长期静脉置管,通过及时护理及药物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1月—2016年5月我科行长期静脉置管14例,男性5例,女性9例,年龄59—89岁,其中慢性肾炎3例,多囊肾4例,糖尿病肾病7例,13例采用颈内静脉置管,1例采用股静脉置管。1.2置管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穿刺部位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穿刺静脉走向情况及有无大的斑块、狭窄情况,以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所有插管在手术室局麻下进行,使用美国Quinton或HemoSpilit(BARD)生产的带涤纶环双腔导管,术前设计好导管的走行与位置,应用Seldinger置管技术操作,并采用撕脱行扩张导管置管法,皮下导管部分长15cm,带一涤纶环固定,涤纶环距导管皮肤出口处越2-3cm,置管后快速抽吸动静脉端,确定通畅无阻后,缝合切口固定留置导管于皮肤上,导管出口处使用无菌纱布覆盖,用肝素盐水封管后待用。2 护理
2.1置管创口护理
每次封管及血透前打开敷料,注意观察创口有无出血、红肿、渗液及滑脱,创口部位皮肤先用75%乙醇顺时针消毒,在逆时针消毒一次,然后再顺时针消毒一次,以去除导管口周围皮肤细菌及污垢,避免滋生细菌及污物进入伤口及管口,最后再用0.5%聚维酮碘与75%乙醇相同的方法消毒相同部位,因使用聚维酮碘可逐步释放碘持续灭菌,至今大于7cm,目前主张使用中间带有纱布的透明敷料或无菌纱布覆盖伤口。
2.2导管使用前后的护理
所有导管不能用于静脉输液、输血。仅用于血液透析,并有专业的血液透析护士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次行血液透析时,铺无菌治疗巾,护士戴无菌手套、口罩、帽子,注意导管出口皮肤及动静脉接头的消毒,使用0.5%聚维酮碘棉签沿皮下隧道由上向下挤压周围皮肤,观察有无分泌物流出,再使用05%聚维酮碘彻底消毒皮肤,静脉接头使用前后均使用0.5%聚维酮碘按顺时针、逆时针、顺时针分别消毒3次,且每次要更换新肝素帽,减少感染的发生。在血透前先抽出每根导管内保留的肝素及部分残余血液约2ml弃去,注入首剂肝素常规透析,透析结束时要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腔内的残血,避免血细胞粘附在管壁上,再用肝素盐水1250u/ml按管腔容积进行封管,以免血栓形成。
2.3导管感染的护理
局部感染者可口服抗生素或局部外涂抗生素软膏(莫匹罗星)即可,无需拔管;发热者先予进行血培养,尽量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静脉用药:伤口感染者使用抗生素10-14天,菌(败)血症抗生素4-6周。如无药敏结果首选万古霉素。也可使用管腔内局部应用抗生素的方法。至今已发展为“抗生素锁”技术。对于严重感染经治疗后体温仍不正常者需拔管,必要时另外选择穿刺点重新置管以维持正常血液透析治疗。
2.4加强血液净化中心的管理。血透室每日用紫外消毒2小时,地面,所有物品、机器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严禁家属进入,患者及医护人员进出时必须更换拖鞋。同时定期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考核。2.5心理护理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来说,血透导管就是他们的生命线,所以医护人员应特别关心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减轻心理压力,使其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2.6 健康教育
2.6.1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置管处敷料清洁干燥,避免导管皮肤出口和管口污染。置管口皮肤有瘙痒禁忌手抓,妥善固定导管,防止导管移位脱落,发现敷料潮湿、污染、渗血、松脱立即更换。2.6.2 留置导管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活动或日常家务活动,但不宜剧烈运动,以防导管脱落;股静脉置管者下肢弯曲最好不要超过90度,勿过多起床活动,注意观察皮肤外导管长度,如发现导管部分脱出,不能自行塞入,应立即局部压迫固定,并到医院就诊。2.6.3 颈部留置导管的患者睡觉时尽量仰卧或向对侧卧,避免颈部过度活动,应尽量穿开胸上衣,以免脱衣时将导管拔出。股静脉留置导管患者不宜过多活动,穿脱裤子时避免将导管拉出。一旦导管脱出,应立即按压局部止血,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2.6.4导管管夹、肝素帽需维持关闭,勿自行开关调整,松脱时可能造成感染,应告知医护人员处理。每日测量体温。有体温升高或插管局部皮肤有红肿,发热,疼痛等导管感染迹象时,应及时就诊。3 小结
尽管感染是影响长期导管使用的重要因素,但血透室护士执行各项护理时严格无菌操作,加强透析室环境及物品消毒,同时良好及时的护理干预,有效的药物治疗,能较快控制症状,从而延长长期导管的使用寿命,提供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第三篇: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护理常规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护理常规
【评估要点】
1.应保证导管避免打折、扭转,以保证管腔通畅。2.防止导管感染、血栓及狭窄的发生。【护理要点】
1.股静脉插管患者时床头角度小于40度,患者可短距离行走,但是止坐轮椅,以防导管打折扭曲。
2.应注意保持导管翼缝合线不松动或脱落,必要时重新缝合,以防导管脱落。
3.若发现导管有部分脱出,应原位缝合固定好,或更换新导管,不要重新送回血管内。若确有必要送回导管至血管内,应严格消毒并进行无菌操作。
4.每次透析时都要观察导管出口有无红肿、渗出等,若上述情况存在,应及时作相应处理。
5.避免重复使用肝素帽,建议使用一次性肝素帽。
6.血透操作人员常规戴口罩及洁净手套,如果患者或医务人员自身有呼吸道疾病,为相互保护,建议戴口罩及无菌手套。
7.导管皮肤出口处每周换药2---3次,碘伏消毒后干纱布或透气薄膜覆盖,禁用密闭的塑料薄膜,局部禁止涂抹其它换药。
8.使用纯肝素或肝素盐水封管时要注意规范,严格遵守三步封管法。
9.透析过程中,用透明巾覆盖与管路连接处,以便于观察。
对于那些高凝状态,易堵管的患者,定期(每2----3)周管腔内尿激酶溶栓可能会有效防止管腔内血栓形成,延长导管使用寿命。
10.尽量避免使用留臵管输血、输液或取血。
11.导管动静脉夹子夹闭前调整好位臵。一旦夹闭,勿轻易打开。12.对需要留臵时间较长的导管或半永久性导管建议绘制透析静脉压及动脉压曲线,以早期发现导管血栓形成或打折扭曲等并发症。
13.透析时泵前动脉压应大于—200---—250mmhg,,否则说明实际血流量与设定泵控流量不相符,导管动脉端流量不足。
14.及时治疗鼻腔或其它部位的致病菌感染。【指导要点】
注意个人卫生,指导患者擦浴及淋浴的正确方法。目前在没有专用导管淋浴敷贴的情况下,可用肛袋代替,将导管装入肛袋内,出口周围粘贴固定,小心淋浴。
第四篇:中心静脉导管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护理
定义:指末端置于大的中心静脉的任何静脉导管。主要通过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头静脉或正中静脉将导管擦入上腔静脉,也可通过股静脉、大隐静脉用较长导管擦入到下腔静脉。
优点:液体易输注、对血管壁刺激性小、置管时间长、拔管后静脉可复通。具有外周静脉留置和外周静脉切开无可比拟的优点。适应症: 1.各类重症休克、脱水、失血、血容量不足需快速输液、输血者。监测中心静脉压,即时调节补液量,控制体液平衡。
2.心力衰竭、低心排血量综合症或心血管及其他而复杂的手术中和术后,通过监测中心静脉压了解心功能状况。
3.长期静脉输液、给药、行静脉营养支持疗法患者,可减轻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
4.肿瘤患行静脉化疗及脑部患者需频繁输脱水药时,减轻了对局部及血管的刺激,避免药物性静脉炎和药物渗漏引起的既不组织坏死。护理要点
预防局部感染:导管入口处红肿、硬结、流脓,面积在2cm内称之为局部感染。
1.每天更换无菌敷料一次,当敷料潮湿、松动、被污染时应立即更换。出汗多时勤更换,以防穿刺点细菌沿导管逆行感染。
2.消毒穿刺点及缝针处时严格无菌操作,消毒液自然晾干。3.选用通气性能好的棉质敷料或纱布覆盖。
4.连续输液者,每天更换输液器、三通接头、肝素帽、中心静脉压监测管。5.每周在针眼处做细菌培养1次,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感染。
6.如穿刺部位由炎症或患者由不明原因的发热,应立即拔出导管并进行细菌培养。二.保持管道通畅
1.在输注酸、碱性药物之间应用生理盐水冲管。2.先输乳剂,再输非乳剂。
3.输注刺激性及粘附性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4.熟练掌握三通管的操作,以免血液回流引起导管堵塞。5.如患者能起床,要注意抬高输液瓶。
6.一般不通过导管留取血标本,以免影响化验数据准确性及引起导管堵塞,如从导管留取标本,抽血后必须用肝素盐水冲洗导管。
7.暂停输液时,需用肝素盐水封管,其浓度至少为10u/ml,每次用量5ml。也可用生理盐水封管。对于特殊病种,如病情危重、心力衰竭、酸中毒、肿瘤病人,由于患者发声了区域性循环障碍,血液粘度增加,使用肝素盐水封管比生理盐水效果好。封管时使用正压封管(边冲洗导管,边推边退,然后夹住导管)。8.注意不要扭曲导管,防止机械性堵塞。
9.一旦发生堵塞,可抽取少量肝素盐水或尿激酶溶液轻轻冲洗导管,尽量往外吸出血栓,不可硬性向内推注,以免形成血管栓塞。若抽吸无效,应拔出导管。三.防止血栓形成
1.在穿刺或输送导管时术者动作要轻柔,尽量一次性成功,避免损伤血管壁,减少血栓形成。2.置管成功后立即注入肝素盐水,预防管腔内血栓形成。3.每天输液后用肝素盐水正压封管。四.加强输液巡视
1.严格控制好滴速,防止输液太快。
2.确保衔接牢固可靠,输液完毕即时更换液体,防止脱管或空气栓塞。中心静脉置管护理规范
1)严交班:要求班班床头交接:
1、中心静脉固定情况(缝线和管道位置、三通开关是否正确、各管道衔接是否紧密);
2、中心静脉是否管道通畅(快速滴入液体1—2分钟/次)
3、中心静脉周围皮肤有无肿胀、压痛;
4、中心静脉的插入的长度(看刻度)
5、输注液体的性质、质量、速度 2)多巡视
1、护士按一级护理要求巡视病人,15-30分钟/次;
2、护士长每天要到床边看病人;
3、若病人行为失控,应适当约束,专人看护或使用镇静剂。3)防输空(脱管)
1、班班严格交接;
2、给病人及陪人做好宣教,解释插管的目的、用途及注意事项;
3、巡视病房重点检查管道衔接和液体滴注情况;
4、病人更换体位、更换床位、下床注意管道的位置。4)防堵管
1、液体匀速滴入,必须时使用输液泵;
2、交接班时冲管1-2分钟,病人血液浓缩时,增加冲管次数;
3、先输注脂类液体,后输注非脂类液体;
4、输注高渗/粘附性液体/酸碱性药物之间用生理盐水冲管;
5、封管前若输注粘附性强的液体时,先用5ML生理盐水冲管后,再行肝素封管;
6、每12小时用肝素盐水3-5ML封管/次(肝素10U-100U/ML);
7、采用正压封管技术。5)防感染
1、病房保持洁净环境,病人插管部位干燥整洁;
2、须长期置管者少选股静脉;
3、置管部位每日换药一次,潮湿或污染随时换;
4、输液管、三通管每天更换,污染随时换; 5减少三通开关的使用和操作;
6、每次推药或换管均要严格消毒;
7、严禁重新插入不慎被拉出体外的部分导管;
8、经常观察病人的体温、血象及插管部位情况,如有异常,及时留检和处理。6)严监控
1、凡是有中心静脉插管的病人应作为交接班的重点;
2、护士长每天要到床边查看病人,每周监控换药情况1-2次;
3、交代主管护士注意观察病人的体温、血象及插管部位情况,如有异常,及时留检和处理。
4、中心静脉拔管后常规留置管尖做培养;
5、定期讲评中心静脉护理质量。中心静脉置管的并发症
与中心静脉置管有关的并发症: 感染:1)局部因素:主要来皮肤、导管接头;
2)全身因素:免疫力低下,如营养不良、糖尿病、恶性肿瘤等;
2、血栓形成或栓塞:长期置管、血液浓缩及高凝状态,在导管上形成微小血栓,栓子脱落进入微循环,造成微小小动脉栓塞。
3、导管阻塞:输注高价营养时,脂类阳离子复合物遗留导管内所致。2)其他危险因素:
1、导管脱落:与外接管衔头不紧:1)高危因素:烦躁不安、一过性认识混乱、老年健忘症 者
2)长期卧床、局部不适、活动受限、失眠不断翻身等:
2、血管侵蚀:导管尖端可因呼吸心跳、颈部活动而移动(3-10CM),伤及腔静脉薄壁(0.5-1MM),机械尖端与高渗化学刺激可侵蚀甚至穿透血管壁,引发迟法性胸水。3)血肿
原因:反复穿刺损伤明显,误入动脉压力高,喷血不止;操作过程没有由效压迫。
*在颈内静脉置管时如果血肿不断增大,会压气管引起窒息,股静脉血肿可压迫下肢静脉回流,引起深静脉血栓。
处理:局部有效压迫止血,必要时局部冰敷。
预防:严密观察,对DIC肝素化,有出血倾向病人慎穿。4)气胸、血胸
多见于锁骨下静脉置管。
原因:反复穿刺误伤,位置偏低,患者伴有慢阻肺、肺气肿,肺尖位置较高:穿刺点偏内;穿刺不中,未能从原处退针,而是横扫试穿,划伤了肺或大血管。
处理:穿刺后当天必须进行X光胸片检查,确定穿刺部位是否适当,有无血气胸、心包积液等,少于20%的血气胸,可不予处理,超过20%则要行胸腔闭式引流。预防:穿刺时熟悉解剖位置手法正确。
*穿刺后护士应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和血氧饱和度,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费力或血氧饱和度下降,要警惕张力性气胸 5)脱管
原因:导管置入深度不够:固定不牢;接口旋扣不紧;有意识障碍者自行拔出。预防:固定一定要牢靠,外用胶布加强,防止直接受力;有行为失控者,用束缚带约束双手。6)气栓
原因:一般不易,但是在插管、拔管、脱管时,剧咳后深呼吸时易发生大量气体进入血管,造成心腔气栓和肺动脉系统气栓。病人表现为呼吸困难,头晕、大汗、低血压、心动过速等。诊断:
1、心前区有响亮搅拌性水泡声;
2、动脉血气显示低氧分压;
3、心电图显示S-T段压低;
4、胸部X片显示肺动脉附近有大气泡
处理:
1、置病人于左侧卧位和垂头仰卧位,使气泡升至心尖部以恢复肺循环;
2、高浓度面罩吸氧并监测血气;
3、监测生命体征及有效的补液;
预防:严禁脱落,注意观察液体不要走空,更换输液管或封管时气体要排净。7)感染
原因:
1、皮肤消毒不彻底,以表皮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多见;
2、使用多腔中心静脉导管;
3导管材料插入静脉时,人体抵抗异物,纤维蛋白包围导管形成鞘,细菌粘附于鞘上;
4、病人免疫力低下;
5、长期留管;
6、护理未严格按操作规程做。
表现:穿刺部位出现红、肿、热、痛或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烧,血象增高;应想到有导管象管性感染的可能,应立即做局部和导管内液细菌培养,并予抗炎治疗。预防:
1、尽量减少多腔静脉导管的使用;
2、插管前皮肤消毒要彻底,消毒皮肤至少两遍。
3、严格按操作规程插管和护理;置管部位每日换药一次,潮湿与污染随时换;减少三通开关的使用和操作;每次推药和换药均要严格消毒;严禁重新插入不慎被拉出体外的部分导管;
4、缩短中心静脉的留置时间;
5、提高穿刺水平,减少组织损伤及血肿的发生;消灭细菌繁殖的场所 8)栓子、栓塞
原因:输入液体过慢;静脉压偏高(心泵无力,肺气肿);利尿过度、高热、腹泻、呕吐、补液不足致血液粘稠度增高;加之有血管内膜的损伤、粗糙或形成纤维蛋白鞘;导管尖端顶住血管壁或静脉瓣。
中心静脉导管拔除的护理原则 拔管前的护理 1)、患者取仰卧位或垂头仰卧位 2)、导管拔除时使患者屏住呼吸; 3)、当患者脱水时避免拔管。
2、拔管后的护理 1)、夹闭导管腔,用手指压在拔管后的皮肤切口上 2)、不要过度按压或用力摩擦颈动脉 3)、拔管后外涂碘伏或抗生素软膏,密封切口12小时
第五篇:中心静脉导管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护理
定义:指末端臵于大的中心静脉的任何静脉导管。主要通过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头静脉或正中静脉将导管擦入上腔静脉,也可通过股静脉、大隐静脉用较长导管擦入到下腔静脉。
优点:液体易输注、对血管壁刺激性小、臵管时间长、拔管后静脉可复通。具有外周静脉留臵和外周静脉切开无可比拟的优点。
适应症: 1.各类重症休克、脱水、失血、血容量不足需快速输液、输血者。监测中心静脉压,即时调节补液量,控制体液平衡。
2.心力衰竭、低心排血量综合症或心血管及其他而复杂的手术中和术后,通过监测中心静脉压了解心功能状况。
3.长期静脉输液、给药、行静脉营养支持疗法患者,可减轻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4.肿瘤患行静脉化疗及脑部患者需频繁输脱水药时,减轻了对局部及血管的刺激,避免药物性静脉炎和药物渗漏引起的既不组织坏死。
护理要点
一.预防局部感染:导管入口处红肿、硬结、流脓,面积在2cm内称之为局部感染。1.每天更换无菌敷料一次,当敷料潮湿、松动、被污染时应立即更换。出汗多时勤更换,以防穿刺点细菌沿导管逆行感染。
2.消毒穿刺点及缝针处时严格无菌操作,消毒液自然晾干。3.选用通气性能好的棉质敷料或纱布覆盖。
4.连续输液者,每天更换输液器、三通接头、肝素帽、中心静脉压监测管。5.每周在针眼处做细菌培养1次,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感染。
6.如穿刺部位由炎症或患者由不明原因的发热,应立即拔出导管并进行细菌培养。
二.保持管道通畅
1.在输注酸、碱性药物之间应用生理盐水冲管。2.先输乳剂,再输非乳剂。
3.输注刺激性及粘附性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4.熟练掌握三通管的操作,以免血液回流引起导管堵塞。5.如患者能起床,要注意抬高输液瓶。
6.一般不通过导管留取血标本,以免影响化验数据准确性及引起导管堵塞,如从导管留取标本,抽血后必须用肝素盐水冲洗导管。
7.暂停输液时,需用肝素盐水封管,其浓度至少为10u/ml,每次用量5ml。也可用生理盐水封管。对于特殊病种,如病情危重、心力衰竭、酸中毒、肿瘤病人,由于患者发声了区域性循环障碍,血液粘度增加,使用肝素盐水封管比生理盐水效果好。封管时使用正压封管(边冲洗导管,边推边退,然后夹住导管)。8.注意不要扭曲导管,防止机械性堵塞。
9.一旦发生堵塞,可抽取少量肝素盐水或尿激酶溶液轻轻冲洗导管,尽量往外吸出血栓,不可硬性向内推注,以免形成血管栓塞。若抽吸无效,应拔出导管。
三.防止血栓形成
1.在穿刺或输送导管时术者动作要轻柔,尽量一次性成功,避免损伤血管壁,减少血栓形成。2.臵管成功后立即注入肝素盐水,预防管腔内血栓形成。3.每天输液后用肝素盐水正压封管。
四.加强输液巡视
1.严格控制好滴速,防止输液太快。
2.确保衔接牢固可靠,输液完毕即时更换液体,防止脱管或空气栓塞。
中心静脉臵管护理规范
1)严交班:要求班班床头交接:
1、中心静脉固定情况(缝线和管道位臵、三通开关是否正确、各管道衔接是否紧密);
2、中心静脉是否管道通畅(快速滴入液体1—2分钟/次)
3、中心静脉周围皮肤有无肿胀、压痛;
4、中心静脉的插入的长度(看刻度)
5、输注液体的性质、质量、速度 2)多巡视
1、护士按一级护理要求巡视病人,15-30分钟/次;
2、护士长每天要到床边看病人;
3、若病人行为失控,应适当约束,专人看护或使用镇静剂。3)防输空(脱管)
1、班班严格交接;
2、给病人及陪人做好宣教,解释插管的目的、用途及注意事项;
3、巡视病房重点检查管道衔接和液体滴注情况;
4、病人更换体位、更换床位、下床注意管道的位臵。4)防堵管
1、液体匀速滴入,必须时使用输液泵;
2、交接班时冲管1-2分钟,病人血液浓缩时,增加冲管次数;
3、先输注脂类液体,后输注非脂类液体;
4、输注高渗/粘附性液体/酸碱性药物之间用生理盐水冲管;
5、封管前若输注粘附性强的液体时,先用5ML生理盐水冲管后,再行肝素封管;
6、每12小时用肝素盐水3-5ML封管/次(肝素10U-100U/ML);
7、采用正压封管技术。5)防感染
1、病房保持洁净环境,病人插管部位干燥整洁;
2、须长期臵管者少选股静脉;
3、臵管部位每日换药一次,潮湿或污染随时换;
4、输液管、三通管每天更换,污染随时换; 5减少三通开关的使用和操作;
6、每次推药或换管均要严格消毒;
7、严禁重新插入不慎被拉出体外的部分导管;
8、经常观察病人的体温、血象及插管部位情况,如有异常,及时留检和处理。6)严监控
1、凡是有中心静脉插管的病人应作为交接班的重点;
2、护士长每天要到床边查看病人,每周监控换药情况1-2次;
3、交代主管护士注意观察病人的体温、血象及插管部位情况,如有异常,及时留检和处理。
4、中心静脉拔管后常规留臵管尖做培养;
5、定期讲评中心静脉护理质量。
中心静脉臵管的并发症
1)与中心静脉臵管有关的并发症:
1、感染:1)局部因素:主要来皮肤、导管接头;
2)全身因素:免疫力低下,如营养不良、糖尿病、恶性肿瘤等;
2、血栓形成或栓塞:长期臵管、血液浓缩及高凝状态,在导管上形成微小血栓,栓子脱落进入微循环,造成微小小动脉栓塞。
3、导管阻塞:输注高价营养时,脂类阳离子复合物遗留导管内所致。2)其他危险因素:
1、导管脱落:与外接管衔头不紧:1)高危因素:烦躁不安、一过性认识混乱、老年健忘症
者
2)长期卧床、局部不适、活动受限、失眠不断翻身等:
2、血管侵蚀:导管尖端可因呼吸心跳、颈部活动而移动(3-10CM),伤及腔静脉薄壁(0.5-1MM),机械尖端与高渗化学刺激可侵蚀 甚至穿透血管壁,引发迟法性胸水。3)血肿
原因:反复穿刺损伤明显,误入动脉压力高,喷血不止;操作过程没有由效压迫。*在颈内静脉臵管时如果血肿不断增大,会压气管引起窒息,股静脉血肿可压迫下肢静脉回流,引起深静脉血栓。
处理:局部有效压迫止血,必要时局部冰敷。
预防:严密观察,对DIC肝素化,有出血倾向病人慎穿。4)气胸、血胸
多见于锁骨下静脉臵管。
原因:反复穿刺误伤,位臵偏低,患者伴有慢阻肺、肺气肿,肺尖位臵较高:穿刺点偏内;穿刺不中,未能从原处退针,而是横扫试穿,划伤了肺或大血管。
处理:穿刺后当天必须进行X光胸片检查,确定穿刺部位是否适当,有无血气胸、心包积液等,少于20%的血气胸,可不予处理,超过20%则要行胸腔闭式引流。预防:穿刺时熟悉解剖位臵手法正确。
*穿刺后护士应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和血氧饱和度,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费力或血氧饱和度下降,要警惕张力性气胸 5)脱管
原因:导管臵入深度不够:固定不牢;接口旋扣不紧;有意识障碍者自行拔出。
预防:固定一定要牢靠,外用胶布加强,防止直接受力;有行为失控者,用束缚带约束双手。6)气栓
原因:一般不易,但是在插管、拔管、脱管时,剧咳后深呼吸时易发生大量气体进入血管,造成心腔气栓和肺动脉系统气栓。病人表现为呼吸困难,头晕、大汗、低血压、心动过速等。诊断:
1、心前区有响亮搅拌性水泡声;
2、动脉血气显示低氧分压;
3、心电图显示S-T段压低;
4、胸部X片显示肺动脉附近有大气泡
处理:
1、臵病人于左侧卧位和垂头仰卧位,使气泡升至心尖部以恢复肺循环;
2、高浓度面罩吸氧并监测血气;
3、监测生命体征及有效的补液;
预防:严禁脱落,注意观察液体不要走空,更换输液管或封管时气体要排净。7)感染
原因:
1、皮肤消毒不彻底,以表皮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多见;
2、使用多腔中心静脉导管;
3导管材料插入静脉时,人体抵抗异物,纤维蛋白包围导管形成鞘,细菌粘附于鞘上;
4、病人免疫力低下;
5、长期留管;
6、护理未严格按操作规程做。
表现:穿刺部位出现红、肿、热、痛或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烧,血象增高;应想到有导管象管性感染的可能,应立即做局部和导管内液细菌培养,并予抗炎治疗。预防:
1、尽量减少多腔静脉导管的使用;
2、插管前皮肤消毒要彻底,消毒皮肤至少两遍。
3、严格按操作规程插管和护理;臵管部位每日换药一次,潮湿与污染随时换;减少三通开关的使用和操作;每次推药和换药均要严格消毒;严禁重新插入不慎被拉出体外的部分导管;
4、缩短中心静脉的留臵时间;
5、提高穿刺水平,减少组织损伤及血肿的发生;消灭细菌繁殖的场所 8)栓子、栓塞
原因:输入液体过慢;静脉压偏高(心泵无力,肺气肿);利尿过度、高热、腹泻、呕吐、补液不足致血液粘稠度增高;加之有血管内膜的损伤、粗糙或形成纤维蛋白鞘;导管尖端顶住血管壁或静脉瓣。
中心静脉导管拔除的护理原则
1、拔管前的护理
1)、患者取仰卧位或垂头仰卧位 2)、导管拔除时使患者屏住呼吸; 3)、当患者脱水时避免拔管。
2、拔管后的护理
1)、夹闭导管腔,用手指压在拔管后的皮肤切口上 2)、不要过度按压或用力摩擦颈动脉
3)、拔管后外涂碘伏或抗生素软膏,密封切口12小时 4)、拔管后患者需静卧3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