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切实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和尊严
切实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和尊严,在备案审查工作中就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几项要求:
第一,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报送备案是备案审查工作的基础,是备案审查工作的第一道环节,必须确保规范性文件及时按照要求报送备案;备案工作重点在审查,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报送的规范性文件都得到严格的审查;有错必纠是维护法制统一的基本要求,也是备案监督职能的重要体现,必须确保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规范性文件及时得到纠正。
第二,坚持各负其责,一级抓一级。各级行政机关要严格履行备案职责,建立、落实备案审查工作责任制。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要对发布的规范性文件负责,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负有监督责任。同时,要建立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第三,坚持不断开拓创新。要紧紧围绕备案审查工作,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不断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备案审查工作的新路子、新办法,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备案审查工作规律,不断提高备案审查工作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备案监督的作用。
严格执行备案审查规定,建立和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机制
1、加快制度建设步伐,尽快健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机制。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实施国务院《法规规章备案条例》和《江苏省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加快制度建设步伐,抓紧制定或者修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明确规范性文件备案的范围和要求,确定备案审查工作机构的职责和权限,规范备案审查方式和程序,强化备案审查责任。
2、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规范性文件不报备问题。大量的规范性文件不报送备案是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各地、各部门要按照《江苏省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的要求,采取各种措施,强化备案责任,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各地方要不断加强备案管理工作,统一备案格式,建立相应的备案登记制度、公布制度、核查制度、通报制度,形成比较完备的备案管理流程,提高备案管理水平。
3、加大审查力度,切实纠正规范性文件存在的问题。对规范性文件的审查,重要是合法性审查。各地方、各部门要通过科学、有效的审查工作制度,紧紧围绕工作中心,对规范性文件是否超越权限、是否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审查。坚决纠正规范性文件越权或违法设定行政许可、行政收费、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措施,以及规范性文件存在的越权减免税,实行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影响统一市场形成,不统一实施WTO协定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等问题。
切实加强备案审查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保证备案审查工作制度的落实
一是,要有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充分发挥备案审查监督的作用,应当切实解决备案审查工作机构和人员力量薄弱的问题。各地方要进一步加强备案审查工作机构建设,使备案审查工作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同备案审查工作任务相适应,做到机构确定、人员确定、职责确定,充分创造有利条件,保证备案审查工作顺利进行。
二是,要培养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备案审查的工作任务和特点要求备案工作人员,必须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必须要有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和研究问题、处理问题、协调问题的能力。各地方、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备案审查工作队伍的思想建设和业务建设。备案审查工作人员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认清责任、踏实奉献;要加强业务学习,特别是要加强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理论的学习,及时理解新颁布的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学习WTO规则,不断充实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管理新知识、新理念,以适应新形势对备案审查工作的新要求。
三是,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推进备案审查工作现代化建设。报送备案、备案管理、备案审查和监督指导等项工作需要大量公文往来和数据统计分析。因此,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要充分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和政府法制网络建设的成果,提高备案审查工作现代化水平。各地、各部门要加大对备案审查工作现代化建设的支持,积极推进备案审查工作现代化建设,提高备案审查工作效率。
南京市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情况
一、认真制定并不断完善备案工作制度。为了规范政府及其部门制定规范性文件的行政行为,1992年我市依据国务院《法规规章备案规定》,制定了《南京市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对区县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提出具体要求。1997年、1999年市政府根据执行情况两次修改备案规定,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为了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监督力度,今年,市政府在制定的《南京市规章制定程序规定》中,明确对政府及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提出前置审查的要求。明确规定区县政府及政府部门制定的文件不得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和行政收费事项,对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设定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和行政收费,要在发布前报市政府法制办审查。为了促进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的落实,市政府法制办先后举办了三期区县政府法制办和政府部门法制干部培训班,对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内容、程序进行指导,统一报备格式,规范报备和审查程序,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方面的制度,有200多人参加了培训。
二、加强检查、落实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要使备案制度真正落在实处,必须加强检查落实。我们把对区县政府及市政府部门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作为加强执法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对规范性文件备案情况的检查,一是采取专项检查与综合检查相结合。专项检查即就规范性文件的备案情况进行检查。综合检查即在进行执法检查时,把规范性文件的备案情况列入检查内容之中。对在专项检查和综合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与有关部门领导研究,完善制度,理顺关系,改进办法,纠正问题。二是采取传统检查与网络技术检查方式相结合。我们除坚持采用传统的上门检查方式外,充分利用政务公开后区县政府和部门采用网络技术的成果,在网络上检查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及报送备案情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加强对备案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工作。为了切实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审查监督,改变以往备而不查的情况,从去年开始,我们从理顺职责、有利于工作的角度出发,对市政府法制办内部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及审查的职能处室工作进行了调整,重新作了分工,加强了对备案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工作。处内部建立规范性文件备案情况统计表及审查责任人和审查结果的记录,做到台帐清楚,责任明晰,保证了备案的规范性文件每件都落实审查。我们在审查规范性文件中,一是严把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和行政收费关,不让有问题的规范性文件疏漏。二是严格按照职责、权限审查。对超出本级政府、本部门职责、权限的规范性文件不让其过关。
无锡市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情况
一、加强立法,建立制度
1993年,市政府以规章形式颁布了《无锡市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市政府第14号令),市政府办公室制定了《关于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的通知》,开始施行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2002年市政府经修订重新颁布了《无锡市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市政府制定了《关于适应入世要求加强对制定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审查把关的通知》要求规范性文件和行政措施由部门法制机构审核把关,备案审查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通过制定政府规章和多项配套的文件,全市建立和健全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制度。
根据市政府关于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规定,市政府法制办先后制定了《关于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的通知》、《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标准》、《无锡市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办法》等文件,对规范性文件的概念作出了界定,对备案工作报送流程、登记受理、业务审查、复函确认到监督检查、评议考核等各个环节作出具体的规定。市(县)、区政府和市有关部门也建立了本地区、本部门规范性文件报备和审核把关机制,全市备案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规范程序,落实责任
一是规范报备工作程序。根据我市备案规定,市(县)区政府应当在规范性文件发布30日内,市政府部门在文件发布10日内向市政府报送备案。报送备案工作由报备单位法制机构统一负责,规范性文件备案以统一格式报备,即备案报告、正式文本、起草说明、制定依据等材料一式五份报送,并附有电子文本磁盘。二是规范备案审查工作程序,建立“双审”、“会审”制。“双审”是:监督处一名副处长专职从事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报备文件受理后,由其填写“备案审查表”,3日内对报备文件进行初审,提出处理建议。因征求意见等需延长审查期限的,需处长同意。对初审意见处长进行复审。再报办分管领导审定,签发复函。“会审”是:对审查中遇到的疑难、复杂问题或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由负责备案的处室会同办有关处室共同审查。涉及几个部门的,对相关部门发出征求意见函,要求10日内返回。涉及重大事项的,将审查情况报办主任会议。对经审查的规范性文件,每件复函。各类备案材料收集齐全,每年归档。三是规范备案审查工作责任制。各地区、各部门每年一月,将上一年度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目录报送市政府法制办。根据“谁漏报,谁负责”的原则,对规范性文件缺报、漏报、迟报或者因不符合报备技术要求造成退件的,由报备部门承担责任,在行政执法责任制年度考核中扣分。四是明确审查责任。法制办内部规定,凡属在规范性文件审查中未及时发现、纠正文件违规内容的,由备案处室负责人或分管主任承担相应责任。
三、明确标准,认真审查
在备案审查中,除认真把握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基本要求外,我们确定规范性文件的标准是,根据规范性文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的特点,对行政机关发布的针对不特定对象能反复适用的,且生效时间超过六个月的文件为规范性文件。名称一般使用“公告”、“通告”、“决定”、“规定”、“办法”、“意见”、“通知”等。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有行政许可内容的;(2)有行政事业性收费内容的;(3)有行政执法检查内容的;(4)有行政强制措施内容的;(5)有行政处罚内容的;(6)其他可能影响行政管理相对人权利义务的。
凡有下列内容的,即不是规范性文件:(1)内部事务管理制度;(2)向上级行政机关的请示和报告;(3)单纯转发的上级行政机关文件;(4)对具体事项所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5)针对特定对象,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文件;(6)生效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文件。
经审查,发现问题分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凡是属于文件制发技术性问题,或可能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实质性问题,都在复函中明确指出,并规定整改期限,要求其在改正后30天内将情况反馈。对改正期满拒不报送处理结果的,制发《行政执法监督决定书》督促其改正。
四、健全网络,强化监督
一是完善市、市(县)、乡(镇)“三级政府,两级备案”的备案工作框架。明确市(县)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向市政府报送备案,垂直管理部门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主管机关报送备案。乡(镇)和市(县)区政府工作部门向市(县)区政府报送备案。全市建立了各地区、各部门备案工作分管领导、处室负责人和具体承办人员的备案工作网络,先后组织了两次培训,建立了有效的备案工作方式。市政府法制办既对全市规范性文件统一实施监督管理,又对下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的备案工作进行指导。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法制机构具体负责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立项、组织起草、征求意见、审核修改和会签发布、登记立卷、报送备案、处理备案审查意见等工作。二是全市每年召开的政府法制工作会议上,对备案工作提出要求。半年出一期《无锡政府法制》专刊,对报送工作进行情况通报和汇总分析。按报备文件数量、审查通过率分别对部门情况通报和汇总分析。按报备文件数量、审查通过率分别对部门进行排序,在市政府公告栏和政府网站上公布经审查备案文件目录。三是定期组织专项执法检查活动。每年年底,市政府法制办组织全市规范性文件备案情况检查,至今已先后组织了10余次的全面检查。1998年起,我市将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列为行政执法责任制年度重要考核内容,考核分配的分值在整个分值中占比例很高。如部门领导对行政执法工作重视、经费保障、人员落实,考核只占3分。而规范性文件备案这一项的考核分值每年都在10分以上,发现一件漏、缺报备文件扣1分。对法制部门审查处理意见不予落实的扣3分。发生一起规范性文件被审查撤销的,扣除全部分值10分。四是不定期抽查。对与管理相对人利益比较密切的部门每半年组织一次抽查。由于强化了监督措施,部门漏报或故意缺报的现象有了较大的改变。
徐州市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情况
一、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与公开发布紧密相联,大大推动了该项工作的开展。一是部门积极性高,凡经审查通过的均可免费在公报上刊登,既实现了公开发布、确认执法依据合法的目的,也有利于扩大影响,增强执行效果;二是凡经审查认为质量好的规范性文件,方可推荐在公报上刊登,促使各部门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向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方向努力。三是备案审查机构有紧迫感和压力。以往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对申报备案的部门有时限要求,但对审查无时限规定,难免出现不能及时审查的情况,现在公报每月出一期,每月二十日前必须完成本月报备的规范性文件审查工作,并需推荐出在公报上刊登的文件。
二、专人负责,集体研究,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按照市政府办公室文件要求,各地各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必须同时报徐州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及徐州市人民政府公报编辑部,因此,公报编辑部及法制办公室法制监督处各有一名同志专门负责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法制监督处的同志除负责来文登记、发出回执外,还和公报编辑部的同志共同初审并推荐拟在公报上刊登的规范性文件,然后由法制监督处集体会审、处长签字,确定在公报上刊登的规范性文件。凡经审查认为有不合法、不适当内容的文件,均及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制发部门,经修改完善后方由公报正式刊登。
三、部门重视,必要时备案审查机构事先审查,规范性文件质量明显提高。由于我办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抓得认真,不少单位十分重视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除明确由部门法制机构负责统一审查外,有的还在部门负责人签发文件前请我办备案审查机构提前介入,听取意见并修改完善后再由部门负责人签发。目前,要求事先审查的部门文件逐渐增多,渐成发展趋势。虽然文件的制定周期长了,程序复杂了,但免去了事后改正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作为备案审查机构我们予以积极支持。同时,今年的备案工作中,我们逐步纠正了以往存在的只备不审或只审不纠的情况,除对照上位法审查文件的合法性、管理方式的合理性外,有的还直接对文件格式和文字予以修改,使审查工作逐步走向全面、深入。
四、采取其他监督手段,督促各地各部门重视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一是每年的年度评议考核将规范性文件备案情况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将备案登记、公开发布情况量化为考核指标予以打分;二是通过行政复议、行政执法投诉受理等个案监督,发现未报备案的规范性文件出现的问题,在纠正具体行政行为的同时,责令改正不符合要求的文件。
南通市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情况
一是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制度。为了贯彻法律法规和省政府的文件要求,针对我市部分行政机关在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南通市规范性文件制定备案管理办法》、《南通市地方性政策措施施行前公示办法》,规定了规范性文件备案的期限、审查的范围、审查的方法以及审查后作出处理的相关问题。
二是将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报送备案与备案机关主动通知审查这两种工作方式相结合。以往的工作实践中,在文件备案方面主要以部门及各县(市)、区政府自觉报送备案为主,导致规范性文件“制而不备”、报送不及时、不连续报送、不全面报送的现象大量存在。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要求及时、全面报送备案文件的同时,主动对报送机关一段时期内制定的所有规范性文件进行检查,从报送机关提供的发文登记目录入手,区别出其中的规范性文件,对所有的规范性文件逐一发具《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通知书》,要求被审查机关在接到备案审查通知书后15日内对其制发的文件进行说明,并提交被审查文件文本、制定该文件的说明、相关法律依据和制定文件时所经过的有关程序方面的证据。这样就解决了“制而不备”、“备而不审”的问题。
三是对报送备案审查和主动通知审查的文件依法审查、严格审查,并出具《规范性文件审查意见书》。前几年,我们强调了报送机关按规定进行文件备案,而对已经报送备案的文件缺少实质性的审查,影响了这项工作的严肃性。今年下半年,我们加大了备案文件的审查力度,采取有报送有通知必有审查结果的措施,根据被审查机关提交的材料,在30个工作日内,以合法性和适当性为标准,经过审查后作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意见书》。
四是对报送机关明确备案审查工作相关的业务要求。我们对报送机关在文件审查阶段报送材料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使报送机关有的放矢的应对这项工作。一般来讲,对被审查的文件,我们要求报送机关至少应提交的材料有:(1)说明书,主要内容包括文件制定的背景、必要性、针对性;文件的主要内容;主要依据;制定该文件经过的相关程序等。(2)制定该文件的主要依据目录或文本,其中对以规章、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为依据的,应提交文本副本。(3)制定该文件时经过的相关程序的证据,比如文件制定的可行性论证、征求意见、法制审核、集体讨论、备案、公示等程序方面的证据。
第二篇: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教案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依法治国的内涵和基本要求(2)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3)理解法律具有权威和尊严,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
情感态度观念(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意识和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意识,提高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
社会主义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权威和尊严,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这是本课的重要教学目标,所以这是教学难点。
(1)了解法律权威的内涵及表现,法律权威建设法律所具有的尊严力量和威信。明确树立社会主义法治权威,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尊严、权威“(2)明确树立社会主义法制权威,既有赖于国家的努力,也有赖于公民个人的努力。
2、教学难点
(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这些问题对中职学生来说,虽然不生疏,但理论性强,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违背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现象,也会增加学生对此问题的信任度。所以是教学难点。(2)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是: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其中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明确这些内容之间的关系,对学生理解起来很有难度。所以是教学难点。(3)正确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树立和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增强公民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现代法治社会、社会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原则,这一原则已经载入我国宪法之中。
在理解这一原则问题上,容易产生一些误会,比如,认为平等就是均等、没有差别。同时,现实生活中客观的存在着许多不平等现象,会使学生对这一原则产生质疑。所以是教学难点。
3、结构线索 本课时从属于第三单元“弘扬社会精神,当好国家公民”的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本课时主题“维护社会主义法治尊严”授课主要使用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案例和情景体验,通过讲述、思考和讨论使学生了解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增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意识、增强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通过学法、懂法、守法、护法,不断增强法律意识,自觉维护法律权威,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三、学情分析
中职生求知欲强,对自己生活的周边世界充满好奇,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生活经验缺乏,难以准确把握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分辨是非善恶、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力不强,因此,很容易被不良诱惑迷惑,出现一下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以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中职生处在人格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意识直接影响他们的以后的成长。加强依法治国的教育,崇尚社会法制理念,培养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自觉性尤为重要。
四、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等。
五、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郭伯雄事件 《设置问题》
一、郭伯雄事件是如何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
二、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应从那些方面做起? <引思明理> 自主学习
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2、怎样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作为一名中职学生,应如何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教师导入,略
一、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1、依法治国的内涵
看课本,仔细阅读,并回答我问题。
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板书)
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设置问题》
树立和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什么重要意义? 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否会限制社会主义民主?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人人平均吗?
二、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
看课本,让学生大声齐读三遍,教师提问:核心内容是什么?本质要求是什么?价值追求、重要使命、根本保证又是什么呢?他们之间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学生回答:略
2、要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律意识 阅读P74 回答二者的关系? 学生回答:略
3、要增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意识 A.重要性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 B.具体内涵
首先,公民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其次,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最后,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收到追究。可以举一些身边的例子或大的新闻事件,如:郭伯雄事件。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略。二. 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A、法律权威的内涵 B、法律权威的表现 《设置问题》
如何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1.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树立有赖于国家和个人的努力 2.中职学生要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提问:“我们该如何维护呢?”提问,略。教师总结: A. 认真学习法律; B. 积极宣传;
C. 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对此问题,教师要特别指出要注意方法方式,并通过一段视频,来教育学生要如何来通过合法途径来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课堂小结》 教师进行小结,使学生对理解依法治国的内涵和要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和意义有进一步的认识,对增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意识、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起到神话的作用。《课后作业》
1.有同学说:依法治国离自己太远,是大人的事,与我无关。对此你怎么看? 2.查阅资料,整理出我国关于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有那些?做成小卡片。
《板书设计》
一、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1.依法治国的内涵
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二、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
2.要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律意识 3.要增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意识
三、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1.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树立有赖于国家和个人的努力 2.中职学生要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叫田红敏,我所讲的课题是:维护法律权威。我将就此课题展开说课讲解。我的说课课题结构按照:说教材、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重点和难点、说板书设计这五方面展开。
一、说教材
教材包括四个环节: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本节课选自《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是中职学生进入职场前在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律自我约束以及保护方面的知识储备,对中职生顺利进入职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课时从属于第三单元“弘扬社会精神,当好国家公民”的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在本门课程中有重要的地位。
二、说教法
在本节课中,采用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用为根本的方法。较为主体现为:
1.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需要为学生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己去研究问题、分析问题,提到学生的求知欲望。2.启发教学,以身边的例子,由浅入深讲授,让学生清晰明了。
3.多媒体展示一些视频,会更生动、更直观、更形象,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深刻体会到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的重要性。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首先从“郭伯雄事件”一段视频导入,使学生感受到法律的权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设置两个问题:
一、郭伯雄事件是如何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
二、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应从那些方面做起?引导学生思考,教师提问,导入新课的学习。
首先自主学习,设置问题: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看课本,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着重指出依法治国的要求,以及内在的联系很重要,加强理解,并掌握。
看多媒体展示,并设置问题:1.树立和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什么重要意义?2.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否会限制社会主义民主?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人人平均吗?
学生看课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让学生大声齐读三遍,教师提问:核心内容是什么?本质要求是什么?价值追求、重要使命、根本保证又是什么呢?他们之间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学生回答:略。通过1.2.3.以上三个问题,使学生明白树立和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意义,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会限制社会主义民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等于人人平均。深刻明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的重要性。通过两个环节,知道了是什么和为什么,那么怎样才能维护社会主义法治呢?设置一些小问题,让学生明白维护社会主义法治不是高大上,而是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它不抽象而是具体的,我们要落实在行动中。
最后教师总结再布置作业,使学生对理解依法治国的内涵和要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和意义有进一步的认识,对增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意识、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起到深化的作用。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依法治国的内涵
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
4、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教学难点: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以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内涵之间的关系,理论性很强,对学生而言,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另外,正确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现实生活中,客观的存在一些不平等的现象,会使学生对这一原则产生质疑,这也是难点。教学重点往往就是难点,对于这些问题,教师更应该提高自身素质,举一些例子,要深入浅出、通俗化讲授,加深学生的理解。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节课的灵魂,它应该体现本节课的结构,知识点的逻辑联系,对于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意义。将依法治国的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重点标出,指出是什么和为什么,最后标出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是,指出怎么办。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教案
姓名:田红敏
单位:获嘉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说课稿
姓名:田红敏
单位:获嘉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第三篇:第六课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25-26)
醴陵市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课时教案
汽修、机电专业一 年级职业道德与法律 课程
增强教学内容的感性认识。会影响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另外,中职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教学中一旦出现详密之处,他们往往会分散精力,而对于感兴趣的内容能保持较高的注意力,并能积极参与。就本节内容而言,依法治国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过程(内容不能少于150个字)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列举案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案例1:
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创境激趣】 案例2:
39岁的湖北京山县雁门口镇人佘祥林在背负“杀妻”之名服刑11年后,2005年4月初终于被中断刑期重获自由,(因为“被杀”的妻
子张在玉又回到了家乡)并累计将获得70余万元国家赔偿。
【引思明理】
思考问题①:两个案例给你什么启示? 思考问题②:两个案例判罚的依据是什么? 思考问题③:冤案的发生是否意味着法律失去了它的效力?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看书本73页的依
定义:依法治国,法治国必须做到的六条内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容,并要求学生把74页依的基本方略,是广大人法治国基本要求用下划线
什么是依法治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划下来。国?
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
1.依法治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建设社会国的基本要求 济和文化事务,管理社是实行依法治国,1)依法治会事务。
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国的基本概念 案例:
2.崇尚社
从2003年至2007
会主义法治理年,全国纪检司法机关念
共计查办领导干部滥用
依法治国职权、贪污受贿、腐化是中华人民共堕落、失职渎职等案件和国的治国方67万多件,涉嫌犯罪的略,同时也是社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会主义法治理员13929人,其中省部念的基本内容级高官35人,尤其是陈之一。
良宇、杜世成、郑筱萸
思考问题等高官严重腐败案件在①:结合材料,全国引起极大震动。这怎样理解法律组数字清楚地表明党和面前人人平国家反腐败的力度在加等?
大,任何腐败分子,无
思考问题论职位多高,②:结合材料,就严惩不怠,这充分体说明坚持法律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面前人人平等等。的重要性?
①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
②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1)列出与自己的专业、学习、生活发生密切关系的法律,认识自
【体验导行】
作业
布置 板书 设计
己的法律素质现状,对提高自己法律素质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计划。(2)收集身边的法律案例,理解司法公正的重要性。
撰写“学法、守法、用法大家谈”演讲稿,参与演讲活动。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授课教师:
第四篇:职业道德与法律16——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
32——16职业道德与
法律
二、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
新授1 知识目标:理解依法治国的涵义及意义
能力目标:学法、懂法、守法、护法,不断增强法律意识
情感目标: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内涵、正确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板书设计】
二、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
㈠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1、依法治国的内涵
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㈡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
2、要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意识
3、要增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意识
㈢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1、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梳理有赖于国家的努力
2、中职学生要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1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二、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
〖复习〗
遵纪守法的几种方法?
〖导入新课〗
学习指导P56网络犯罪“17岁现象”
许多青年人对法律知之甚少,有人甚至不知道法律到底在社会中起什么作用,导致一些青年盲目地 “走自己想走的道路”,而忽视了行为所带来的后果。
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更应该学法、懂法、守法、护法,用法律来保护自己,让自己的生活在法律的范围内幸福下去。
首先,我们得明确身边的法律,和法律的权威性。
〖讲授新课〗
二、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
事例:我国法律体系在逐渐建立,各项法律制度在逐渐完善过程中。
㈠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1、依法治国的内涵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
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①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
③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政府; ④推进司法改革,完善司法制度,确保司法公正;
⑤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完善监督制约体系;
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培植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
总之,坚持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㈡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
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 ①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②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③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④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⑤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2、要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意识
①树立和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关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事实,关系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
②树立和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意识;
③树立和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增强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
3、要增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意识
①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
要求所有公民都必须平等地遵守法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②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要求国家机关、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于任何公民都要给予平等对待,从而保证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现代法治社会、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原则,这一原则已经载入我国宪法之中。
在我国,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以为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奠定基础,可以为我国公民同特权现象作斗争提供法律武器,可以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
㈢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社会主义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权威和尊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包括中职学生在内的每个公民都有义务和责任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
1、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树立有赖于国家的努力
从国家角度来说,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权威,既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发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也应当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消除损害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因素。
2、中职学生要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①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不断增强法律意识。
一个人只有掌握法律知识,才会增强维护法律权威的自觉性。
我们应当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深入理解法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精神,不断增强法律意识。
②积极宣传法律知识。
使人们了解、熟悉和认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从而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良好风尚。
③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违法犯罪行为既是对社会秩序的破坏,也是对法律权威的蔑视。斗争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事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也包括事中和事后制止、检举、揭发违法犯罪行为。
〖课堂小结〗
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每个社会成员都要学法、懂法、守法、护法,不断增强法律意识,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课堂练习〗
谈谈自己身边的法律事件,从中体会法律的权威性。
〖课后作业〗
收集与自己的专业密切相关的法律,提高自己对法律的认识。
第五篇: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2、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二、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
教学目标
1.认知
1)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2)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 3)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 4)理解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意义; 2.情感态度观念
遵纪守法,崇尚法治;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增强法律意识,自觉维护法律尊严。
3.运用
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1)什么是依法治国
法治与人治是两种不同的治理国家方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那么,什么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有哪些基本要求?只有了解和学习了这些基本知识,才能进一步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才能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重要性。
2)怎样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以为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奠定基础,可以为公民同特权现象作斗争提供法律武器,可以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但指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而且包括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充分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才能更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2.教学难点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怎样依法治国?教材给出了六条基本要求。从立法、执法、监督等方面指出了依法治国的途径。对于中职生来说这些要求抽象性、理论性强,难于理解。帮助学生建立起关于“依法治国”的感性认识存在一定难度。突破此难点的方法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举一些具体事例,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总结,从而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3.结构线索
教材从宪法修正案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国家根本治国方略入手,指出了什么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有哪些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在理解依法治国的前提下,引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树立和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意识,增强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是本节内容的最后落脚点,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离不开国家和个人的努力。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处于中职的起步阶段,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但激发兴趣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教学中穿插一些案例,增强教学内容的感性认识。中职学生社会经验与知识水平方面的欠缺,会影响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另外,中职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教学中一旦出现详密之处,他们往往会分散精力,而对于感兴趣的内容能保持较高的注意力,并能积极参与。就本节内容而言,依法治国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讲授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课型:新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思考问题:对于普通民众来讲,“人治和法治”分别意味着什么呢?
二、新课教授: 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列举案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案例1: 菲律宾总统鼓励民众击毙毒贩 6万人自首保命.案例2:特朗普颁布移民禁令后,引发了各地大规模抗议行动。该移民禁令随后遭到美国一家联邦法院的否决。
1)依法治国的基本概念
①治国的两种基本方式:法治与人治;
②法治与人治的区别:法律与制度,个人意志;
③什么是依法治国?
定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
思考问题:怎样做到依法治国呢?(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过渡到下一内容)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依法治国中的“法”指的是法律与制度。依法治国离不开法律,依法治国是依照法律与制度治理国家。请学生回答问题,加深理解,引出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16字方针。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的16字方针,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新16字方针确立了我国依法治国新阶段的四大目标 2.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依法治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治国方略,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之一。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树立和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关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关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本知识点可略讲)
树立和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2)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意识 图片:一元钱的官司到底值不值?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
3)增强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 案例1:曹操“割发代首”
案例2: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至少已有147名省部级及以上官员被调查。
思考问题①:结合材料,怎样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思考问题②:结合材料,说明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重要性?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要包括: ①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
要求所有公民都必须平等地遵守法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②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以为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奠定基础,可以为我国公民同特权现象作斗争提供法律武器,可以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3.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案例分析:
2005年10月10日,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中华路上的白领大厦门前,一位农民工举着一块牌子,上面一行大字“急卖判决书”,下面一行稍小的字“653万元急卖550万元”。据媒体报道,这笔款子是开发商拖欠承建公司的工程款,法院判决后一直未能得到执行,承建公司因此无法向建筑农民工们兑现工资,无奈之下农民工们打算自己亏出100万元换个现金救急。可是,与多数走此下策的债权人一样,他们至今尚未寻到买主。其实,公开叫卖(贱卖)判决书已经不算什么新闻了。近几年来,由于“执行难”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百姓手持生效的法院判决书当街叫卖的现象屡见于报端。
思考问题①:案例中的法院判决久久不执行,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分析提示:损害法律公信力,损害法律尊严,法院判决成“白条”。思考问题②:你如何理解法律权威和尊严?
分析提示:社会主义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权威和尊严。法律权威就是法律所具有的尊严、力量和威信。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任何公民都有义务和责任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的威严。
思考问题③:国家和公民个人如何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分析提示:此问题的回答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国家角度和个人角度,而个人角度又可以具体为中职生如何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1)国家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措施①: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思考问题:怎样落实?
分析提示:加强立法工作,严格执法,加强法制宣传,提高执政水平等; 措施②:消除损害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因素
包括:避免执法、司法腐败;避免冤假错案及不公正案件(佘祥林案)等
(可以通过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的方式学习本知识点)2)中职生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①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不断增强法律意识; ②积极宣传法律知识; ③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体验导行】 1.学以致用
(1)列出与自己的专业、学习、生活发生密切关系的法律,认识自己的法律素质现状,对提高自己法律素质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计划。
(2)收集身边的法律案例,理解司法公正的重要性。
三、巩固小结:
师生共同朗读《普法歌》进行课堂小结:
人人要学法,法律用处大。社会各行业,处处需要它。做人要守法,约束你我他。办事懂规则,生活秩序化。用法护自己,理直胆气大。法前人平等,靠法走天下。胸中有良法,歪斜全不怕。正气大发扬,利民利国家。
四、作业布臵:
1、《学习指导》P59-60.2、撰写“学法、守法、用法大家谈”演讲稿,参与演讲活动。
五、板书设计:
二、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 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1)依法治国的基本概念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2.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
2)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意识 3)增强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 3.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1)国家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2)中职生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六、教学反思
1.教学设计必须以了解学生的学情为前提,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预习空间,在个人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学生课堂学习的目标才会明确,课堂才会实现更多的有效注意。
2.教学环节的过渡需要一定的技巧。在本节内容中“崇尚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精神”知识点与上下环节的衔接不够好。
3.因为施教环境和施教对象的不同,所使用的教学不可能适用所有的学生。课堂讨论应尽可能使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教师应该更好地引导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确保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4.在作业布臵和学以致用环节,可以设臵更多的问题或设计更多的活动让学生完成,巩固强化本节内容。
七、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