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党支部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工作方案(小编推荐)
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工作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进一步提升我校党建工作水平,强化教师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培育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党支部书记队伍,现就我校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实际、改革创新,进一步发挥教师党支部在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服务学校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目标任务
以建立健全党支部书记选拔任用、教育培训、管理考核、激励保障机制为抓手,进一步提高党支部书记的素质,提升教师党支部服务教学科研、服务师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推动立德树人和教学科研的双促进。
三、强化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职责
党支部书记要认真履行好以下工作职责:认真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议,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认真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坚持“一岗双责”,完善“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生活会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做好培养和发展党员工作,重点做好教育培养科研骨干和优秀青年教师入党工作;经常听取党员和师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分析并反映师生员工的思想状况,维护党员和师生员工的正当权利,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参与讨论和决定本单位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事项,组织协调力量和资源为师生办实事好事,解决涉及师生利益的实际困难。
四、完善选任机制
1.严格选拔条件。党支部书记应当具备思想政治素质好、党务工作能力强、群众认同基础好。在选配中重点考虑: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党务工作,有团队管理经验,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妥善处理矛盾,维护和谐稳定;业务学术水平、教学科研能力在本单位领先、同事认可,能够在学科建设等方面起到带头作用;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优秀党员教师。
2.改进选配方式。选拔任用党支部书记由党总支具体负责,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一般由支部委员会或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五、加强教育培训
1.完善培训体系。党支部书记的培训,纳入学校党建工作计划。2.丰富培训内容。要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以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为基础,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提高党支部书记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党支部书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教学、联系师生和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的能力。
六、完善管理考核
1.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党支部书记要根据党总支工作要求,结合本单位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实际,在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基础上,提出任期和年度工作目标,并作出公开承诺。
2.加强考核考评。每年通过党员、群众评议和上级党组织考评等方式对其履职情况进行考核,建立党支部书记任期履职情况档案。要注重考核结果运用,把党支部书记履职情况作为评优树先、奖励表彰、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3.强化管理监督。对作风不实、履行职责不到位、党员群众有反映的,要及时批评教育,督促整改;对岗位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差、党员群众反映强烈等不称职的党支部书记,要按有关规定及时予以调整。
第二篇:教师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研究
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研究
摘要:高校党的建设工作是党的建设重要内容之一,以党的建设促进高校自身建设。积极开展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设,有利于切实发挥教师党支部战斗堡垒地位,能够提升教师党支部书记的榜样意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有助于提高其政治理论修养,推动教师队伍的发展。
关键词: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党的建设
一、“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设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强化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设,一是能够激发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的积极性,在思想上更加坚定“四个意识”与“四个自信”,更好地为学生、教师和教育事业服务。二是能够丰富基层党组织建设理论。能够不断积累基层党组织建设丰富经验,把优秀经验加以理论升华,丰富党的建设理论,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向前向上发展。
(二)实践意义
高校深入贯彻“双带头人”培育工程,高校教师党支部的主体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阵地和坚强战斗的堡垒,在工作上能够促进党建和科研教学能力双提升,在组织上实现教师、党员管理齐推进,在作风上推动学生、群众联系共落实,服务于学校的创新发展。
党建、教学科研逐步平衡,教科研与党的建设能够进一步融合起
来,教学科研工作以党的建设为基础,党的建设以教科研为载体,在贯彻落实党的建设上深入推动科研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一)党支部工作热情不高
调查显示,60%的受访者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示科研和工作压力过大,成为党支部工作开展的阻力,仅有40%受访者愿意继续留在教师党支部书记的位置上工作。究其原因,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一般由科研能力强、教学优秀者居之,随着近年来党务工作的增多,党建考核的日益严格,支部书记在处理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要保证科研、教学工作,难免分身乏力;高校一般把党务工作作为支部书记“份内之事”对待,缺乏有效奖励机制,工作坏或好、少或多都一样,在考核中并不占主要地位,而科研、教学却和自身职称及未来发展息息相关,“鱼”和“熊掌”孰重孰轻一目了然;组织缺少对其具体培养措施,党支部书记亦对未来在的成长前景不甚清晰,缺乏明确的工作蓝图和规划,发展没有可预见价值,难以产生预期效应。这些问题极大影响支部书记工作热情。
(二)党支部工作投入不足
“三会一课”是党内组织生活的重要形式,也是党支部工作的主要内容,据调查,8%的党支部书记没有完成一年至少四次的党课任务,部分党支部并未完全按照制度要求完成组织生活。
教师党支部书记由于任期时间问题,对支部工作内容经验略有不足,未认清党建和教学、科研之间的关系,往往存在组织生活和日常工作相脱离,开会学习流于表面,未切实去解决实际问题,难以推动高校工作持续前进
;在工作方法上缺乏创新思路,意识匮乏,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在党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仍然采取传统方式,在特定的会议室,开展一些学习文件、会议精神等活动,对网络的应用仍简单的囿于组织学习时的观看视频,工作仅仅服务于完成任务;还有甚者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没有按组织要求完成任务,在纪律观念层面上存在问题。长此以往,教师党支部将会越发缺乏活力、创造力、凝聚力,从而直接影响到党建工作、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协调发展,党建工作服务于学校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的作用将大大削弱。
(三)轻党建与重业务问题
调查显示,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党建工作被边缘化。在高校,大量存在轻党建、重业务的现象,教师党支部书记在高校大环境下容易从“一岗双责”转变为“一岗单责”,不自觉的弱化了自身党建职责,平时教学、科研业务工作量大,便放松了党建工作,党建工作逐渐被束之高阁;缺乏组织活动使得支部党员对党的路线、政策不能做到实时更新,思想日益僵化,纪律意识变差,理想信念产生动摇,甚至产生消极思想,对新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政治责任放松懈怠,对教学、科研产生反面影响,对建设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产生不良反应。
(四)党支部工作弱化
大部分教师党支部书记把传达党的方针、政策,开展组织活动,最为最主要的工作,经调查,接近半数的教师党支部书记认为开展的活动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疏于思考,没有具体措施,导致
在工作开展中存在问题,难以形成凝聚力,不利于学生和教师、教师和领导之间的沟通;班子成员党性修为弱化,在遇到具体问题时,泛泛而谈,在表示个人意见时缺乏担当责任意识,在执行党的决定时,阳奉阴违,以工作繁忙为借口不积极推进党组织工作;不执行党的纪律,擅自以个人意见代替组织意见。
第三篇:保定市“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保定市“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
培养工程”实施方案(试行)2-1
一、总则
第一条 根据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的通知》(冀教〔2009〕3号)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是指:“农村改革发展带头人”;“科技致富带头人”。“农村改革发展带头人”是指:热爱农业农村工作,熟悉党的农业农村政策,具有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综合型、复合型、实用型的农村技术和管理人才。“科技致富带头人”是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在农村生产一线“留得住、用得上”,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农村技术人才。
第三条 本实施方案坚持以培养综合型、复合型、实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教育培训,使大批农村有志青年,接受正规的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学历教育,提高综合素质,掌握生产经营技术,成为具有一定技能、可自主创业或再就业的新型农民,成为“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技术人才。
二、招生对象及要求
第四条 招生对象。具有初中毕业或同等学力,年龄原则上在20周岁至45周岁,农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基层干部、村后备干部和返乡农民工、农村专业户、复转军人等有志在农村创业的社会青年。
第五条 学员基本要求。思想进步,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模范遵守公民道德规范。热爱农业,积极参加农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勤奋好学,积极上进,吃苦耐劳,乐于助人,具有较强的大局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在新农村建设中起模范带头作用的人员优先录取。
第六条 实行招生计划管理。招生纳入当地中职招生计划,计入当地招生统计范围。学员自愿报名,学校统一录取,实行注册入学,享受全日制中职学生待遇。学完规定的全部课程,经考试考核成绩合格后,颁发中职毕业证书。
第七条 办学质量和招生宣传。招生规模必须服从办学质量,要充分考虑学校开展此项工作所具备的条件。各县(市)区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搞好宣传,要保证“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家喻户晓。
三、开设专业与修业年限
第八条 专业设置。涉农专业,重点开设种植、养殖及农村经济管理三个专业,培养方向要根据区域产业特色具体确定,同一个专业不同的教学点可以有不同的培养方向。
第九条 修业年限。修业年限为2—5年,实行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工学交替,最长修业年限不超过5年。
四、培养形式
第十条 教学点的设立。由市电大,省重点以上骨干学校牵头,以县级职教中心、乡镇成人学校、农广校和电大分校为阵地,与当地有关部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行业协会相互合作与配合,共同建设教学基地。教学点可设在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联办单位的培训中心、职业培训学校等,方便学生就近学习。
第十一条 教学点基本条件。当地政府或单位重视,对“双带头人培养工程”有充分的认识,愿意与学校合作为当地培养农村干部、农村创业人才服务,有一定的学员规模,具有特色鲜明的产业基础,有基本的教学场所,能够配备教学点负责人和专职管理人员,具体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信息反馈,配合主办学校完成教学环节任务。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优先作为教学点。
第十二条 教学模式。根据农村生产实际和学员现实状况,合理安排教学活动,集中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农闲时间集中上课,农忙时间兼顾学习和工作。理论教学采取集中讲授与小组学习、个人自修、面授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专业技能教学采取在教师指导下,边学习边生产、边工作边实践的方式进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既可以把课堂设在教学点,也可把课堂设在产业相对集中的田间地头;学生通过相应科目的考试或作业考核即可取得相应学分。
第十三条 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学员学习相关课程,参加各类培训,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业绩突出,带动作用明显,受到相关部门的嘉奖等,均可换算为修业学分。第十四条 “双带头人培养工程”是面向三农实施的学历教育,各单位要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充分考虑农民的特点与需求,结合当地的主导产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构建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要完备,教学内容要实用,教学方式
要灵活。
第十五条 根据各地农业生产对先进技术的需要,以及农民对技术方面的需求,组织开展各类适合农村、农民特点的实用技术培训与指导。要深入田间地头,主动了解农民对技术的需求,从培养专业户、示范户入手,以推广优良品种、先进生产技术、新型农机具操作修理、动物疫病防治等实用技术为内容,带动农村生产水平的整体提高。
第十六条 探索建立新型办学模式。学校要以服务为宗旨,积极联合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培养模式上努力构建“学校+合作社(产业协会)+农户”办学模式,开展市场调研、发布相关信息、组织相关活动、开发相关产业、搭建服务平台,集技术培训、技术推广、农民素质提高于一体,引领学员边学习边致富。
第十七条 师资配备。各学校要根据招生规模选配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员组成“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师资队伍;也可以聘请农业科研单位、农业院校的教授、讲师、当地的农业技术带头人等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依据课程,建立专、兼职教师人才库,备份聘任教师花名册。
第十八条 建立学员学习台帐。主办学校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对各教学点的管理,有条件的学校可实行网络视频远程监控。集中学习期间,应建立集中学习台帐,内容包括:学员名册、学习内容、学习时间、课时数、授课教师、技能达标手册等内容。
第十九条 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周密安排,选派教师及管理人员,对学员的实践课进行全面的跟踪与指导,协助学员把课堂教学学到的理论与技能运用到生产实际当中,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必要的辅导、相关的考核,确保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五、课程设置
第二十条 课程设置。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和综合实践课四大模块。在总体课程安排上,课堂教学占30%,实践课教学占70%。
第二十一条 公共基础课。公共基础课是各个专业学员的必修课,通过公共基础课的学习,使学员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了解农村政策、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
第二十二条 专业基础课。是本专业学员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内容对专业技能课具有针对性。通过学习,为学员学习专业和技能奠定基础。以综合性课程为主,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各类课程进行科学综合,使课程在知识、技能的配置上更为优化,更接近教学目标。
第二十三条 专业技能课。是本专业学员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紧密围绕培养目标,以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业产业化进程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来确定教学内容。通过学习,使学员具有过硬的专业综合能力和比较熟练的专业技能,掌握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必需的经营管理知识。
第二十四条 综合实践课。是所有专业学员所必需的综合技能。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传授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着重培养学员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推广农业新技术的能力,强化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员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使学员在新农村建设中能够真正担当起新型农民的模范带头作用。
第二十五条 依据培养对象,调整课程侧重。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学员培养方向为“农村改革发展带头人”,他们不但要掌握国家在农业方面的各项方针政策,懂经营、会管理,还要熟悉、掌握有关的农业技术。在课程设置上要适当拓展种植、养殖等方面的课程。
种植、养殖专业的学员培养方向是“科技致富带头人”,应站在培育新型农民的高度,拓展教学内容,使他们了解党的涉农政策,掌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具备初步捕捉农业科技信息的能力、科学的管理理念、市场意识和经营方略,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同一个专业,不同的班,课程设置应有所侧重;同一门课程,不同的专业和班别,讲授的内容也应有所取舍。
六、学分管理
第二十六条 学分计算。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不少于32周。课堂理论教学45分钟为1学时,16学时为1个学分;实践教学1周为1学分;学员每学年能够按时完成作业累计2学分;每次考试考核合格1学分;在当地带动作用明显2学分;考取一个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4学分;受到一次有关部门表彰4学分。在规定的2-5年内学生修满120学分、各科成绩合格即可毕业。
七、教材管理
第二十七条 公共基础课选用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指定的统编教材;专业基础课以学校自编教材为主、统编教材为辅;专业课教材以省教育厅组织编写的实用技术培训教材为主,学校自编教材为辅。鼓励学校积极开发校本教材。
八、学员管理
第二十八条 学校要按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办法和学生守则,结合实际情况,制订严格的学员管理办法。
第二十九条 学校应与当地相关部门共同负责,建立科学、严密的考勤制度。学员要按规定参加上课、实训及实习活动,认真学习,争取优异学业成绩。
第三十条 学校党组织要和地方党委积极配合,对品学兼优的学员进行重点培养,并做好在学员中发展党员工作。第三十一条 学员实行注册入学,主办学校按照“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对“双带头人”学员按全日制学生统一注册和申请助学金。学校要为每位学员建立档案,包括个人基本情况、从业经历、出勤情况、学习情况、学分情况、阶段评定、毕业鉴定等内容。
第三十二条 助学金管理。凡注册学员享受全日制中职学生待遇,按规定享受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1500元,资助两年。学员入学后由主办学校统一办理银行卡,发到学员手中。助学金申报信息由教学点审核无误后上报主办学校,主办学校审核无误后按规定程序上报审核。助学金直接打到学员的银行卡上。
第三十三条 日常管理。学员无故不参加教学活动,学校要给予批评,并扣除相应学分,三次无故不参加课堂教学活动,停止申报助学金,取消学员资格;请假课时累计达到某门课程面授课时数的三分之一的,该门课程学分计零,学员随下一学员重修该课程,助学金累计发放两年。
九、组织领导
第三十四条 稳步推进。要加强领导,切实负起责任,推进工程稳步实施。各县(市)区要根据本单位实际,参照我局下达的“双带头人”招生计划,制定稳妥可行的招生措施,并将计划落实到承办学校,切忌盲目求大求多。各县(市)区教育局要积极协助主办校做好“双带头人培养工程”的组织工作。
第三十五条 严格把关。各县(市)区教育局要掌握标准,严格把关,认真遴选承办学校,报保定市教育局同意后方可招生。各学校要明确职责,制定完善可行的教学计划和符合实际的课程安排,认真实施教学,严肃组织考试、考核,务必确保教学质量。
第三十六条 精心指导。该项工程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在具体落实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各学校要及时报告主管部门。各主管部门要认真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完善机制和制度,指导该项工作顺利实施。
第三十七条 健全机构。各县(市)区要成立由组织部、农工委、教育局、科技、农业等部门组成的“双带头人培养工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育局。做到机构健全、机制灵活、人员充足、制度齐全、保障有力、效果明显。
十、附则
第三十八条 本实施细则由保定市教育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九条 本细则从发布之日开始实施,有效期至2010年6月30日。
第四篇:广宗县职教中心“双带头人培养工程”汇报材料
广宗县职教中心
关于大力实施“双带头人培养工程”的汇报材料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省农工办、省教育厅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送教下乡”、加快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意见》(冀组通[2009]27号)和《邢台市教育局关于转发〈河北省教育厅关于推进“送教下乡”,实施“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的通知〉的通知》(邢教字[2009]108号)文件精神,学校认真开展“送教下乡”工作、大力实施“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在农村生产一线“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改革发展带头人”和“科技致富带头人”。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1、成立组织。广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全面安排部署全县“双带头人”培养工作,成立了以政府副县长钱丽霞任组长,县教育文化体育局长王俊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基层办常务副主任李太骞、职教中心校长葛芳龄任副组长,县政府文教卫生科长韩文革、县委组织部副主任科员翟丽、县教育局副局长陈凤桐等为成员的“双带头人培养工程”领导小组。责成县委组织部、教育局精心组织、搞好宣传发动,职教中心具体负责实施。
2、广泛宣传。2009年7月27日,县委组织部召开各乡镇党、-1-
政一把手和组织委员参加的“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动员会,下发了《中共广宗县委组织部关于转发〈广宗县职教中心“送教下乡”、加快“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广组通[2009]4号)文件,对全县“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各乡镇一把手亲自抓,组织委员具体抓,把文件精神传达到每一村、每一户。7月28日,县教育局召开各中学、校区校长会,对“双带头人”培养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利用全县中小学生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由于宣传到位,全县农民反映强烈,在短短的一个星期内,报名达1138人。8月8日全县集中进行“双带头人培养工程”文化考试,根据考试成绩择优录取300名学员。
二、师资力量雄厚,专业设置贴近实际
1、师资配备。学校抽调32名专业骨干教师专职担任“双带头人培养工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工作,并从县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聘请8位专家长期担任“双带头人培养工程”综合实践指导教师,从基层学校聘请12名熟悉农村政策法律法规的教师担任公共基础课教学工作,这52名专业教师全部是大学本科学历,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9人、中级职称的31人、初级职称的2人。
2、专业设置。近年来,广宗县大力发展“两种三养”(“两种”即大力发展大棚蔬菜和露天蔬菜种植,“三养”即养殖生猪、肉牛、肉鸭)等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2008年全县蔬菜种植总面积
达到10万亩,年产量20万吨,养殖业产值1.8亿元。根据全县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学校“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开设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两个专业,受到了农村专业户的欢迎。
三、加大投入,教学设备齐全
学校投入50万元购置了2台笔记本电脑、2台便携式多媒体、1个农林实验室、2个微机室、2部送教下乡专用面包车和1部流动图书阅览厢货车,同时为各教学点购置了无线上网设备,实现学校总部和各教学点的视频通话。县政府协调申请建立了“清华大学伟新教育扶贫远程教学站”,通过卫星免费接收清华大学的教育扶贫精品课程,为“双带”学员提供清华大学优质的教育资源。
四、教学计划规范,管理措施到位
1、课程设置。根据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种植技术等六个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试行)的通知》(冀教职成[2009]13号)文件精神,广宗县“双带头人培养工程”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和综合实践课四大模块,18门课程,2700课时,144学分,着重培养学员的专业技能、实践动手能力和推广农业新技术的能力,使学员在新农村建设中能够真正担当起新型农民的模范带头人。
2、分片教学。按照“科学布局、试点起步、发展完善、巩固提高、稳步推进”的指导思想,根据广宗县域南北狭长的特点,采取分片教学的方式,首批设立三个教学点(南片教学点设在冯
寨乡政府,中片教学点设在职教中心,北片教学点设在件只乡政府),方便学员就近学习。职教中心副校长李会斗、李中彩、刘振赏兼任三个教学点负责人,6名中层管理人员兼任各教学班班主任,抽调各中学校长和骨干教师组成教学管理、后勤保障和专职教师队伍。
3、管理措施。每个专业都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和完整的课程教学大纲,培养目标明确。出台了《有教学点管理办法》、《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管理规定》、《教学档案管理办法》、《班主任管理制度》、《专任教师管理和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学生学习考核办法》、《学生课堂学习出勤管理规定》、《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并具体落实到位。
五、教学点设施齐全,管理规范
各教学点当地领导对“双带头人培养工程”高度重视,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教学、实践工作,安排了固定的教学场所和实习实训基地,配置了300套桌凳和1000多件实习工具,保障了“双带头人培养工程”的顺利实施。各教学点管理人员认真负责,对考勤、卫生、现场教学、课堂纪律等工作管理到位,根据当地特色产业基础,认真组织教学和生产实践活动,保证学员学到真技术、真本领。
六、学生热情高涨,教学效果明显
学校按照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办法》,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制定了《“双带头人培养工程”教学点学生手册》和《“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学员管理办法》,规范各教学点严格执行考勤和请销假制度,保障学员按时上课、参加实训及实习活动。县委组织部、教育局党委和地方党组织积极配合,对品学兼优的学员进行重点培养,做好在学员中发展党员和农村后备干部工作。由于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学员学习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各教学点学生到课率达90%以上,学生日常作业、生产日志、工作日志等能按时完成,通过在校学习,学生在生产实践中进步明显。
虽然学校“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各项工作开展的扎实有序,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师资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教学设备和仪器有待进一步购置,三是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多的“双带头人”。
二〇一〇年六月十六日
第五篇: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国家规范性文件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