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医院药费占比
浅谈医院药费占比
自2016年起,广元将把定点医院乙类医药费用占总医药费用比例纳入年度考核和费用结算项目,其中三级医院不得超过四层,对超出协议约定比例的,在考核扣分的同时,拒付超出部分费用。
陆陆续续各省市,将控制药费占比,药费不得超于总费用的40%左右,甚至有的医院和医生工资挂钩,要求医药费和检查费用比例不得大于1:1,超过该比例扣除奖金,有的医生为了该比例,让患者不检查就不给开药。甚至网上有一位医生发表自己本月只得15元奖金,一时间沸沸扬扬。
此举确实一方面控制药品价格控制药费增长过快,从而有效破摒弃“以药养医”的现状。,另一方面,限制大处方、鼓励技术创新,以破除以药养医,推进医疗体制改革。一些检查项目少的中医院而言,这样的政策就存在一定弊端,甚至客观上促成了这出“医患荒诞剧”。
中医与西医的诊治体系完全不同。西医诊疗更多依靠技术设备,通过CT、胸透、心电图等检查项目获得病情的基础数据。而中医更多凭借经验,望闻问切之中感受患者的病情,并对症下药。因此在收入构成中,中医更多靠中药,西医则检查费、药费各占一部分。可想而知,当中医院被要求降下药费时,为了提升收入就必须像跷跷板一样把检查费升起来,奇葩规定由此而来。
1.要千方百计把医师的积极性调动到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上来。朝阳医院试水的医事服务费,本就强调了医生专业服务的价值,完全可以借鉴。
2.要适度增加对医院的投入。否则,一味强调自我革命,让医师自减收入,就会出现题中尴尬一幕,不给患者开药,除非患者接受一系列不必要的医疗检查。
3.进一步强化重点环节管理,从源头上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过快增长。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实行“阳光采购”、“阳光用药”,推进同级医疗机构之间的检查结果互
--
认,推行临床路径,探索单病种收费、廉价门诊和廉价病房,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严格规范医疗服务和收费行为。
4.建立药品科学定价和核查监管机制,控制药价必须从源头定价抓起。有关部门应在控药价和促医药产业发展间找到适度平衡,科学合理地评估药品生产、销售、研制等各个环节的成本,真正建立起科学的药品定价机制和有效的核查监管机制,坚决制止生产企业虚列成本、虚定价格。
5.各地降低药品耗材虚高价格。全面推进药品集中采购和耗材阳光采购,29个省份出台了药品集中采购实施方案。
--
第二篇:医院药占比控制体会
医院药占比控制体会
为适应医院发展的客观经济规律、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新要求,医院领导机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医院管理,强化内涵建设,调整收人结构,通过系列措施控制药占比,减少不合理用药等不当开支,最大限度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质优、价廉的医药服务,取得 良好的综合效益。
控制药占比的主要做法
1.1强化合理用药观念医院领导机关从强化合理用药观念人手,组织全院医师认真学习《合理用药实施细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范,在全院各级会议上,宣传合理用药的正确观念和基本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开展“优质服务月”“医院管理年”、医德医风教育等活动,巩固“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强化合理用药意识,教育医务人员自觉地把控制药占比作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一项具体行动。
1.2实行药占比控制考核根据市内和周边地区同级医院药占比的平均水平,结合科室的不同情况,医院规定各科室的具体药占比指标川。外科系统定为40%,内科45%,而肿瘤内科、感染科等以药物治疗为主的科室为50%。对临床各科的用药比例核定基数按月考核,并将药占比与绩效分配挂钩。对于超过药占比基数的科室,按超过水平加倍扣绩效奖,药占比每 超1%,扣除科室绩效奖的2%;同时,对未按医保用药规定的医师,药占比超标而造成医院被罚现象,直接从当事人绩效奖中等额扣除。有了明确的控制目标和绩效杆杠,医务人员在执行中有了依据,普遍增强了自律自控意识。
1.3落实药品监控制度职能科室每季度对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同类型药品用量的前3位,或某种药品连续3个月的用量、金额上升较快,在无普遍大量使用理由的情况下,拟定为有“促销嫌疑”,相应采取停用和停采购等控制措施。医务处、药剂科、质控科等通过抽查处方和信息科后台统计等方式,对临床医师的处方适时监督,对开大处方的进行督导谈话,必要时停止处方权。充分发挥药事委员会的职能作用,每季度召开例会,通报药占比监控情况,对超标科室限令整改,促进合理用药。
1.4严把药品采购关积极落实主渠道供应,严格按照《军队合理医疗用药目录》和《江苏省合理医疗用药目录》范围及集中招标中标的药品进行采购;严格控制药品的临时性采购申请,对使用相同品种,不同规格、不同价格、不同厂家的药品,必须由医院药事委员会全体成员充分论证,确定其疗效、价格,集体讨论通过。对于患者特需的高价药、新特药,必须经专科医师申请、科主任审核、院领导审批后适量采购试用,严格限制高价贵重药品的采购。
1.5应用合理用药软件2009年,医院应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在医院局域网上,通过药品信息查询功能,提供临床用药指南和患者用药教育,通过医嘱查询功能,对药物相互作用、注射配伍禁忌、重复用药、药物过敏史、禁忌征、副作用、特殊人群用药和特殊管理药品剂量进行审查,以帮助医师合理用药〔’}。该系统的应用,受到全院医师的欢迎,对控制药占比发挥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2控制药占比的主要效果
2.1资料来源数据资料来源于2005-2009“军字一号”医院信息系统医疗费用统计子系统,收费项目按医院信息系统项目类别归类。医疗费、药品费等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按照国家、当地省、市规定执行。
2.2药占比结果及分析
表1 2005-2009年本院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情况
***82009
业务收人(万元)6206.47 6554.03 8271.20 10252.76 16688.25
药品收人(万元)2588.36 2562.58 3222.613834.895782.86
药占比(%)41.7039.1038.9637.4034.65
表1所示,2005-2009年本院药占比始终控制在一个较理想的水平,每年分别比上一降低2.6%,0.14% ,1.56% ,2.84%,总体呈逐年递减的趋势,且2009年比2005年降低7.05%。这个结果,除了近几年医院业务收人大幅攀升的影响外,在控制药占比上采取的系列措施和做法亦取得了实效。业务收入增长率大于对应药品收入增长率,说明在控制药占比时更在提高其他(技术性、服务性)收人的比例。另外,医院总体上用药是合理的,基本上不存在过度使用新特药、进口药、滥用药和靠卖药谋取高额利润的现象厂。
3控制药占比的主要体会
3.1思想教育是先导要控制药占比,首先必须解决医务人员的思想认识问题。医院采取各种措施,营造良好氛围,使合理用药的观念深深扎根于医务人员的头脑中。
3.2监督考核是手段要制定标准和规章制度,以及易于操作的程序。监督与考核有利于强化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按规定执行,有利于巩固医务人员的合理用药观念。
3.3领导重视是关键医院领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医院的长远利益出发,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发展趋势着眼,确立走内涵发展的思路,靠质量和服务取胜,给予相关职能部门和监督考核机构支持,使控制药占比的措施和奖惩得以落实。
3.4信息技术是平台医院信息化建设为有效地控制药占比搭建可操作性平台。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对药品的采购、消耗、价格、品种、规格、供应商、数量、金额进行统计分析,适时监控科室、主诊组和医务人员的用药情况;查找问题、分析原因,迅速反馈,整改落实,通过信息化渠道不断完善合理用药措施。
第三篇:药占比工作总结
中医院药占比工作分析
作为医改的一个重要指标,药占比一直是医改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最难有效控制的指标之一。受限于中医院的服务对象和整体医疗条件,我院药占比长期以来一直居高不下,2014年我院药占比高达68.1%,2014年10月,我院在药占比工作上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从原先的68.1%下降到目前的50.98%(本月43.71%),取得了较大进步,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树立服务大局意识。院长多次召开医生组会议,要求各科主任带头,努力将本科室药占比降到最低,并给各科室医生组下达目标任务,记入年终绩效考核。
2、由各科室共同协商决定,将价格贵的药品尽量采用价格低的药品替代,如无替代品时,要求各科室严格掌握用药适应症,同时提高基药使用比例。
3、各科室尽量增加中药治疗病人数,降低西药治疗的比率。全院持续开展中医业务学习,提高中医技能,营造中医药气氛。
4、定期公布双十排名,药剂科根据双十排名,连续3个月第一名的药品暂停或限量采购。
5、每月20日在院内系统对各医生组的各项医改指标进行预警公告,要求各医生组在当月下旬做好统筹工作,以完成各项指标任务。
5、各科室提高中医适宜技术使用比例,既增强了疗效,凸显了中医特色,又降低了药占比。
6、设法增加体检科、理疗科、外科的营业收入。
7、增加其他非药品收入。
第四篇:药费审核
从司法实践角度谈医疗费用审查与认定的几个问题
民一庭 秦永伟
发布时间:2006-12-14 09:39:06
近年来,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和司法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在某些案件中因医疗费用得不到赔偿而诉诸法院的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这就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医疗费用的审查与认定问题(往往是当事人争议的焦点和案件处理的关键);医疗费用的审查就是审核人根据受害人损伤的事实审查受害人因治疗外伤或与外伤有关的疾病而花去的医疗费用是否合理并提出意见的过程。由于医疗专业性较强,司法机关处理医疗费用赔偿问题比较棘手,同时由于我国交通事业、保险事业、工矿企业的蓬勃发展,医疗费用赔偿确认问题也是公安、交警、保险公司、劳动安全等部门经常遇到的难题之一。针对于此,有人提出可根据损伤程度划定统一标准:重伤、轻伤、轻微伤对应性地确定具体赔偿数额。笔者认为,此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因为医疗费用不与损伤程度成正比,如面部损伤形成疤痕影响容貌的为重伤,其医疗费用不足百元则可,而有些轻微伤,如头皮血肿医疗费用则上千元,所以单纯以损伤程度来判定医疗费用赔偿范围是无科学性而言的,再者我国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的医疗条件和技术水平相差悬殊,也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正确认识并正确对待医疗费用的审查与认定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试拟本文结合审判及鉴定工作实践,对医疗费用的审查与认定问题作粗浅探析。
一、明确医疗费用赔偿范围
明确医疗费用的赔偿范围是探讨医疗费用审查与认定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必须首先明确与之相关的具体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规定,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对于医疗费用的范围,《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二00一年二月二十二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下同)第66条第一款曾作了这样的规定,即医疗费包括挂号费、诊查费、化验费、医药费、住院费等。在司法实践中,医疗费用主要用于自然人,大部分指自然人的身体受到不法侵害后接受医学治疗所花的费用,医疗费用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必要的医院救护车费,门诊挂号费,辅助检查费,中药费、西药费、会诊费、治疗费(输液费、换药费等)。门诊观察室治疗费、门诊手术费、住院费(包括床位费、季节费、医疗护理费、手术费等)、代用器官装饰费(义眼、义牙、假肢费等)。从规定精神和实践角度来讲,除此之外的费用原则上不能列入“医疗费用”范围。
二、应当规范医疗费用审查的提起程序
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有的受害人出于惩罚报复对方等不良目的,通过小伤大养、开虚假单据等方式,来增加自己的医疗费用,致使加害人难以接受赔偿,并对高额医疗费用提出怀疑,或者认为受害人借机治疗了其他疾病而不应该有其负担,于是提出申请对受害人的医疗费用进行审查核实。同时法官如果根据受害人提交法庭的病历资料认为受害人患有某种疾病,受害人请求赔偿的医疗费用中可能包括其治疗该病的费用,如果全部认定显失公
平,而自己又无法判定时,可以以职权提出审查要求,委托专业人员进行审核。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当事人或其代理人毫无根据的滥用权利提起医疗费用审查,作为加害人不愿意承担赔偿,往往提出申请对受害人的医疗费进行审查,申请的理由就是怀疑对方的医疗费存在问题,而无提起合理怀疑的根据,多数是主观猜测,有的代理人拿了当事人的钱而明知该方当事人输官司,就对对方的医疗费用提出议异要求审查,算是起到代理作用了,并且医疗费用审查收费较低,有枣无枣打一杆,万一审出不该赔偿的费用就等于赚了,对被代理人也是一种安慰。这一现象存在较为普遍,必须引起司法者的高度重视。因为,医疗费的审查是一项非常繁琐复杂的工作,要进行查找病历、处方、收费明细表、收费存根等工作,需要较长时间,势必延长了审判周期,有的当事人也正是利用这一点,在这期间转移财产,而拒不赔偿,这与公正与效率这一世纪主题是不相符的.因此建议审判人员在允许当事人或代理人申请医疗费用审查时必须提交提出异议的依据。如病历记载患有疾病或有证据表明以前患有某种病,受害人申请赔偿的费用中可能包括治疗该病的费用;或是病历记载药物与外伤无关等,否则不予准许审查,进一步规范对医疗费用进行审查鉴定的提起程序。
三、强化医疗费用阶段性审查主体的责任
医疗费用收据是民事审判中的一项重要证据,对证据的审查与认定是法官的重要职责,但是对医疗费用的审查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因此笔者认为对医疗费用的审查分两部分,一部分是证据形式上的审查。另一部分是实质意义上的审查,首先由法官对当事人提交的医疗费用单据进行形式上的审查,对被确认为有效证据的医疗费用单据如当事人有异议或法官认为有必要审查,再委托具有专业知识的法医进行审查,法医审查完毕后应当出具审查意见书。而不是凡当事人申请或依职权委托的,承办法官不加任何甄别,一味直接地推给法医进行审查;主办案件的法官在送法医审查之前;还是要实实在在地做些初步性审查工作的。
四、医疗费用审查应当坚持的几条原则
(一)损害事实客观存在原则
损伤事实的客观存在是构成侵权损害民事责任的前提,是损害赔偿的基础,是治疗的原因,如果某种行为没有造成人身损害,当然就谈不上人身损害医疗赔偿,所以应该将确认损伤事实客观存在作为赔偿的首要原则。确认损伤事实是否客观存在需要掌握大量材料,如证人证言,现场及损伤相片,伤者的治疗记录及法医鉴定等,如果这些材料能相互吻合就可以确认损伤事实客观存在。
(二)病历、处方、医疗单据存根相一致原则
有损害事实的存在,但是损害很轻微,没有经过医疗自身就“修复”了,不存在医疗费用的损失,也就不存在赔偿。如果治疗了,仅有医疗单据也没法证明取的什么药,与损伤有没有关系,这还要有病历处方。根据《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5条规定,当事人对医疗费单据有异议,必须经过庭审质证进行认真审核。审核的重点包括发票存根、处方、病历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99次会议通过,下同)第十九条也规定,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相关证据确定。这就要求病历、处方、医疗单据相一致方可认定。
(三)损害因果关系参与度原则
人身损害属于侵权损害,损伤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必须具有因果关系,只有在这种因果关系成立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赔偿。实践中损伤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有时简单明了,表现为直接因果关系,但不少情况下,由于个体的差异,潜在某种疾病,医疗不当,自伤及他伤并存等致使因果关系错综复杂,勿容置疑,不同的因果关系会有不同的审理结果,其根本区别就在于因对果的参与度,即损伤行为对损害后果的形成原因中所占的百分度。损伤与疾病并存时,两者存在着竞争,按损伤对机体造成损害后果程度不同把损伤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分为:直接因果关系、间接因果关系、临界因果关系,不同类型的因果关系中外伤参与度不同,这样就可以根据不同参与度确定不同赔偿额,具体赔偿比例由法官确定,因为侵权民事赔偿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公平原则,而外伤参与度仅简明了外伤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不能简单以此作为赔偿比例。比如心脏病患者与人发生争吵,情绪刺激可以加重心脏病病情,而其没有受到外力打击,外伤参与度为0,仍可根据过错责任原则获得适当赔偿。
(四)赔偿额的公平合理性原则
在损伤事实存在,因果关系成立病历、处方、医疗单据相一致的基础上,依法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还必须确定合理的医疗赔偿数额,在现实中受害方有时处于报复惩罚加害方的目的,扩大治疗,延长治疗时间等,笔者认为确定合理的赔偿额应该注意审核下列几个方面:(1)用药及用量,一看所用药物是否与外伤有关,二看是否有重复现象,即一天内多次开出同一药物或同类药物。(2)治疗时限是否符合临床医学的规律,医疗时限是指伤者受伤后接受治疗所需要的时间,实践中医疗时限的确定要以临床病程为基础,以实际伤情需要为原则,以治愈损伤为目的,具体情况具体对待。(3)审核各种治疗和辅助检查是否为诊断治疗之必需。所谓“必需”应理解为必不可少,如果可进行可不进行的检查,可用可不用的药物,一般不应赔偿。
(五)坚持法医学鉴定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均规定对专门性问题需要鉴定的应当交由法定鉴定部门鉴定,没有法定鉴定部门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鉴定部门鉴定。《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3条规定:对受害人的损害后果、伤残程度以及医治费用可以通过法医鉴定进行认定。法医学是运用医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并解决司法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的一门科学。法医学鉴定是明确伤情、评定因果关系、确定合理赔偿的可靠手段,为审理人身损害医疗赔偿案件提供一种科学可靠的证据。
五、对医疗费用中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
据司法实践经验,医疗费用中存在很多的问题,笔者根据相关调查情况就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医疗费用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
(一)小伤大养,拖延出院
有些当事人损伤很轻微,没有必要住院,但是为了报复加害方,让加害方在经济上付出代价,要求住院治疗,医院为了经济利益也乐意收留,住院后即使伤已治愈也不出院,拿着医院当旅馆住,以便多花费用惩罚对方。有的伤者借此机会大补身体,用一些养药、滋补品,做一些与外伤无关的辅助检查,有的简直象是在做全面健康查体。笔者曾遇到这样一个当事人,其伤后为索取高额误工费、护理费,在其损伤已治愈药物停用后仍就不出院,继续在医院内休养(观察治疗)3个月,案件审理中对方当事人对其住院时间太长提出异议,请求审查。笔者根据其伤情及住院病历记载情况将其后三个月住院费用判定自负。该当事人对此也未提出异议。
(二)偷梁换柱,搭车开药
有的当事人伤后到医院就诊找熟人,目的是为了拿一些与治疗外伤无关的搭车药,这样的药费单据数额一般较大,对这些费用不能光看其门诊病历,要到医院药房查找其取药处方,病历记载药物与取药处方往往不一致。抱有搭车开药想法的当事人其住院者往往费用畸高,多在出院时取一些搭车药,其住院病历不一定记载。笔者曾遇到这样一件案子,根据当事人住院病历记载住院期间所用药物均为常见普通药物,按其医嘱单核算的药费与出院结算单上的数额相差悬殊很大,经查找其取药处方发现其取走两千多元与治疗外伤无关的药物而病历上并没有记载。
(三)伤病并存,借机治疗
有的当事人原本患有某种疾病,伤后借机治疗,故意让对方承担费用。对于这种情况要根据外伤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来处理,如果是损伤性疾病,即有外伤造成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外伤与疾病有直接因果关系,治疗该病的费用加害人应该赔偿。外伤与疾病之间存在间接因果关系,即外伤作用于已有病变的组织器官,使原有的器质性病变显示加重。外伤在原有病变的显示、加重过程中是一种诱因,或辅助原因,同时还可能有其它原因介入。如介入第三人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对治疗该病的费用应当按相应的比例予以赔偿。
(四)虚假单据,借机发财
有的当事人伤后抱有借机发财的想法,凭借关系,到就诊单位索要医疗单据,让对方承担,这些费用单据面额一般较大,多用废弃的旧发票填写,笔者曾遇到这样一件案子,原告向法庭提供医疗费单据中有一张住院结算单,计款两千多元,还有一张单据计款一千六百多元,这张单据的费用项目也象住院结算单一样,分为西药费、中药费等,这两张单据系同一医疗单位出具,但两张单据格式不一样,经调查发现面额为一千六百多元的单据是假的,出具该单据的医疗单位证明该单据已作废多年了。
(五)取药是真,治伤是假
有的当事人受伤很轻微,当时没有就诊,或者就诊后没有取药治疗,但接到对方当事人的诉状时为在赔偿费用上与对方扯平,便到医院找熟人造假病历,取药。一般情况下病历记载日期及收款单据上的时间都是受伤时的时间,或伤后近几天的日期,但查收费单据存根就发现单据的相邻号码前后日期就跟当事人提供的单据的日期相差甚远,由此证明其取药
是真,但该药治疗外伤是假,也不该认定。
(六)移花接木,能赚则赚
有的当事人为沾光,把别人的医疗费结算到自己名下,让对方当事人承担,可以借此机会赚一笔。笔者曾遇到一个当事人田某,男性,因交通事故受伤住院治疗,诉讼中田某向法庭提交了两份住院结算单,根据其住院结算单上的住院号码查找病历,发现其中一份结算单对应病历记载的患者系一位同名的女性,因妇科疾病住院,显然田某为了沾便宜把他人的住院费用假借到自己的名下。
随着医疗改革,医药分家以及非处方药房的出现,医疗费很可能出现更多的问题,但病人到医院就诊、取药应遵从医嘱,在非处方药房、医药公司的药费单据应区别情况处理。《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6条第3款规定:根据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要求,受害人在治疗医院以外药店持有治疗医院出具的处方药品应予赔偿,对受害人在药店购买的非处方药品如确系治疗损伤所用也应予赔偿。与处方不相符或不是用于治疗损伤而擅自购买的药品不予赔偿。
六、对医疗费用审查的几点建议
针对上述所分析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性意见,以求能为解决医疗费用司法审查难问题提供点参考。
(一)强化当事人的举证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规定:医疗机构出具的医疗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谁主张谁举证,这是民事审判中的一项基本原则,作为受害者一方,要求侵害方赔偿医疗费应提供医疗费单据和病历材料,及有关诊断证明,以供相互印证,现在有的医院(如某矿业集团中心医院)的药费单据附有所取药物的名称和数量,如同购买商品的发票一样。这就创造了受害人主张医疗费赔偿时提供证据的条件。侵害人如果对对方提交的医疗费存有异议,也应有相应的事实及理由,不能凭主观臆断,胡乱猜测,应提供提出合理性怀疑的依据,方可准许审查。
(二)加大对提供假医疗证据行为的惩处力度
司法实践中,要严格执行民诉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对向法庭提供虚假病历、处方、单据等假证据的当事人、医务人员、医疗单位,一经查实,坚决给予拘留、罚款等民事制裁,惩一儆百。
(三)加强医疗机构管理,规范医疗行为
医护人员应该加强医德修养,以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为目的。对伤号的治疗应奔着经济、易得、必要进行检查用药,不应存有其它想法(拿提成等)做一些不必要的辅助检查,用一些昂贵的、有回扣的药物。医疗单位给患者出具医疗单据应象购买商品的发票一样,应附有所取药物的名称及数量,或所做辅助检查的详细项目及费用数额。对于那些住院的伤
号已经治愈或者伤势稳定、没有住院治疗必要的要下医嘱建议出院,以防形成高额医疗费用,对矛盾的解决造成不利因素。
(四)视情指定就诊医院
医疗卫生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受经济利益驱动,且有的医院管理制度不健全,加之医疗活动的复杂性,自主性,造成的较严重的医疗费用不合理及审查、认定的困难,所以建议在当地选择1—2处各方面条件较好的医院作为指定医院便于规范管理,减少或基本杜绝不合理现象的发生,这也是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4条精神内涵的。
第五篇:劳务派遣用工占比规定
专注社保代理12年
30家分公司覆盖四川.重庆.贵阳…
劳务派遣用工占比规定
劳务派遣人员是什么意思
劳务派遣人员指的是被劳务公司派到相应工作单位的工人。根据我国《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三条规定,用工单位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使用被派遣劳动者。同时用工单位决定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辅助性岗位,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并在用工单位内公示。
备注:
1、临时性工作岗位:存续时间不超过6个月的岗位。
2、辅助性工作岗位: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
3、替代性工作岗位: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
劳务派遣人员占比规定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四条规定,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10%。用工总量是指用工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人数与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人数之和。计算劳务派遣用工比例的用工单位是指依照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
劳务派遣人员工资规定
劳务派遣员工和单位的正式工待遇方面是完全一样的,根据《新劳动法》规定,派遣员工与正式工必须同工同酬,如果出现不同待遇了的话,你完全有权利找到相关机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被派遣劳动者退回后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专注社保代理12年
劳务派遣人员发生工伤怎么处理
劳务派遣是一种特殊的用工方式,它将传统的“用人”与“用工”一体的两方法律关系转化为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三方法律关系。在此情况下,被派遣劳动者在工作中发生工伤或者罹患职业病的,会面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应当由谁来办理工伤认定手续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手续。《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十条首次明确了劳务派遣中工伤认定主体,规定被派遣劳动者在用工单位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的,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法申请工伤认定,用工单位应当协助工伤认定的调查核实工作。同时,该条还对工伤保险责任的归属进行了规定,明确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对被派遣劳动者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劳务派遣人员身份归属
劳务派遣人员身份归属问题。简单的讲,劳动者与其工作的单位(即用工单位)不是劳动关系,而是与劳务派遣公司(即用人单位)是劳动关系。由此看来,劳务派遣人员不能计入企业职工总数。但若形式上是劳务派遣人员,实质上是职工,就应当计入职工总数了。因为,财务上遵循的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就如上面提到的进化了的普遍现象。
劳务派遣人员与合同工的区别
1.主体不同;劳务派遣的主体是派遣公司与劳动者,劳动关系的主体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
2.关系不同;劳务派遣工是合同关系;
3.适用的法律不同;劳务派遣工适用合同法,职工适用劳动法;
4.合同的法定形式不同。前者签订的是劳务派遣合同,后者签订的劳动合同; 5.出现纠纷后解决渠道不同。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在被派遣劳动者无工作期间,即在劳动合同期限之内,30家分公司覆盖四川.重庆.贵阳…
专注社保代理12年
30家分公司覆盖四川.重庆.贵阳…
派遣期限届满,没有新的派遣岗位时,也必须向劳动者按月支付报酬,其标准为劳务派遣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对于职工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劳务派遣人员工资账务处理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3]16号)第三条第十二款规定:“劳务公司接受用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排劳动力,凡用工单位将其应支付给劳动力的工资和为劳动力上交的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下同)以及住房公积金统一交给劳务公司代为发放或办理的,以劳务公司从用工单位收取的全部价款减去代收转付给劳动力的工资和为劳动力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后的余额为营业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