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

时间:2019-05-15 02:22: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

第一篇: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

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

为了规范我院消毒灭菌效果、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可比性,特制定本制度:

一、各科室(部门)要按照环境卫生学监测的要求认真开展监测项目,严格遵守规定的监测时限,真实规范采样,完整填写申请单

二、各科室(部门)对每月监测结果要进行效果评价并将资料妥善保管。对不合格项目要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达到不断持续性改进的目的。

三、各科室(部门)对此项监测工作,要务真求实,对不合格项目应如实上报。避免单纯追求合格率,而虚报、闹假、走形式。经核实将按奖罚条例进行重罚。

四、检验科(细菌室)应保证对全院各科室(部门),监测所需合格采样试管、培养皿的供应,并每月做无菌试验。按要求做到培养时限准确、中和剂添加正确、报告结果规范。

五、感染控制科对全院重点科室(部门)的消毒灭菌效果、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负责监督、并开展随机抽查采样监测。各科室应积极主动配合。

六、环境卫生学监测报告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监测。

1、每月重点科室(手术室、重症监护室、供应室无菌区)应对环境卫生学监测一次。

2、对普通科室的治疗室、换药室,科室每月监测一次,院感科每季度抽查监测一次。

3、当有医院感染流行怀疑与医院环境卫生学因素有关时,及时进行监测。

4、监测方法见《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0—1995)(1)Ⅰ类环境卫生学标准(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空气≤10cfu/m3,物体表面≤5cfu/ cm2,医务人员的手≤5cfu/ cm2。

(2)Ⅱ类环境:(普通手术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室、重症监护室)空气≤200 cfu/m3,物体表面≤5cfu/ cm2,医务人员的手≤5cfu/ cm2。

(3)Ⅲ类环境:(治疗室、换药室、供应室清洁区、急救抢救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空气≤500 cfu/m3,物体表面≤10cfu/ cm2,医务人员的手≤10cfu/ cm2。

(4)Ⅳ类环境:(传染科及病房)物体表面≤15cfu/ cm2,医务人员的手≤15cfu/ cm2。

以上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第二篇: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

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

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要求,为了有效评价我院消毒设备是否正常,消毒药剂是否有效,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达标,合理规范我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

一.监测目的

定期对空气、医务人员手、物表、使用中的消毒液等进行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对不符合要求的立即整改,保证消毒效果和灭菌质量,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二.监测范围

全院各科室空气、医务人员手、物表、使用中的消毒灭菌剂、消毒后(灭菌后)物品以及透析液等。

三.监测要求

空气监测:感染高风险部门手术室、产房、母婴同室、导管室、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血液透析室、供应室、输血科等每季度进行监测一次;洁净手术室及其他洁净场所新建与改建验收时以及更换高效过滤器后应进行监测;遇医院感染暴发怀疑与空气污染有关时随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微生物的检测。

其他监测:每个科室对医务人员手、物表、使用中的消毒灭菌剂、消毒后(灭菌后)物品等每季度进行监测一次,当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性微生物的检测。

四.监测时间 一般安排在每个季度中间那个月的中旬,具体时间由院感科与微生物实验室商榷后通知临床科室。

各科室对此项监测工作,要务真求实,避免单纯追求合格率,而进行造假、走形式,对不合格项目要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的目的。监测相关资料要妥善保管。此项工作纳入临床科室质量考核系统。

第三篇:医院感染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案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案

根据《医院感

染管理办法》及《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版)》《医

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2012年版)》的有关具体要求,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根据我院实际制定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提高监控效率,使其更具可操作性,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

二、监测范围 全院重点部门及各科室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消毒后(灭菌后)物品等的监测。

三、监测要求 各科室负责采样前的清洁消毒等准备工作,按时规范采样,检验科负责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院感科负责制定监测计划并指导科室完成监测工作。当可能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时,要及时进行监测。如监测结果不合格,检验科要向院感科及所在科室报告,院感科与科室一起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复检至合格为止。

四、监测项目及监测频次

1、紫外线灯管强度的监测频次 新领紫外线灯管使用前进行强度监测,使用中紫外线灯管每半年进行一次强度监测(3月、9月)。

2、灭菌剂、消毒剂及灭菌物品、消毒物品染菌量的监测频次 使用中灭菌剂及灭菌物品每月进行细菌监测,使用中消毒剂及消毒物品每季度进行细菌监测。

3、透析用水、透析液细菌培养及透析液内毒素的检测频次 1

透析用水、透析液细菌培养每月一次,透析液内毒素检测至少每3个月一次。透析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每台透析机至少每年检测一次。

4、消毒内镜、灭菌内镜监测频次

消毒内镜每季度进行细菌监测,灭菌内镜每月进行细菌监测。

5、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细菌监测频次(1)洁净手术室及洁净部门: 每月监测一次,不同级别手术间每月至少监测一间,每年每个房间至少监测一次。(2)非洁净手术室(眼科、美容科)、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重症加强治疗室、消毒供应室、血液透析室、口腔科、腔镜室、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 每季度监测一次,加床超过20℅以上应当月进行监测。每季度监测的外科系列(3、6、9、12月)内科系列(2、5、8、11月)门诊、医技、社区、后勤(1、4、7、10月)。(3)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传染科: 每半年监测一次,加床超过30℅以上应当月进行监测。每半年监测的外科系列(3、9月)内科系列(5、8 月)门诊、医技、社区、后勤(4、10月)。

五、监测标准

1、紫外线灯管强度 22

新领紫外线灯管强度≥90μw/cm,使用中紫外线灯管强度≥70μw/cm。

2、使用中的消毒液染菌量监测 使用中的灭菌用消毒液:无菌生长;使用中的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ml;其他使用中的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

3、透析液细菌培养及透析液内毒素检测的结果判定

透析液细菌培养:细菌数<200 cfu/ml,透析液内毒素检测:内毒素<2FU/ml。2

4、消毒内镜、灭菌内镜细菌监测结果判定 消毒后内镜合格标准:细菌总数<20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灭菌内镜合格标准:检测无菌。

5、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卫生学标准: 标 准 环境空气(cfu/医务人员手范 围 物体表面类别 2皿.暴露时(cfu/cm)2(cfu/cm)间)卫生手 外科手 洁净参照GB50333 ≤5 洁净手术室及洁净部门 场所 非洁净手术室(眼科、美容科)、产房、≤4重点导管室、新生儿室、重症加强治疗室、(cfu/15min≤5 部门 消毒供应室、血液透析室、口腔科、.9cm平皿)腔镜室、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 ≤10 ≤5 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4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其他(cfu/5min.输血科、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10 部门 9cm平皿)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传染科 3

第四篇:环境卫生学监测计划2013年

2013年环境卫生学监督监测计划

为保证医院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的手及使用中的消毒液的消毒效果,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山东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通知》及我院《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制度》等规范和制度,现制定2013年环境卫生学监督监测计划如下:

一、对重点部门进行环境卫生学监督监测,每个重点部门每年一次,制定监督监测计划和轮转表。

二、按计划对重点部门进行采样,采样方法及流程规范,采样后及时送检和汇总,分析监测报告,汇总分析情况向相关科室进行反馈,体现持续质量改进。

三、感控办对重点部门的常规环境卫生学监测进行检查和指导,对微生物检验科的报告进行核查,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四、感控办将监督监测资料汇总,每季度向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书面汇报和反馈。

五、重点部门环境卫生监督监测轮序表

3月:烧伤病房、血液病房、血透室、麻醉科、ICU、感染科

5月:NICU、产房手术室、新生儿监护室、导管室、母婴同室病房 8月:胃镜室、供应室、检验科

10月:口腔科门诊、门诊手术室、急诊输液室

莒南县人民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2013年1月2日

第五篇: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

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

一、必须定期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不合格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监测时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执行。

二、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应进行生物监测和化学监测。消毒剂每季度一次,其细菌含量必须≤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化学监测:应根据消毒、灭菌剂的性能定期监测,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应每日监测;使用中的戊二醛应加强监测,常规监测每周不少于一次。用于内镜消毒或灭菌的戊二醛必须每日或使用前进行监测。

三、对消毒、灭菌物品应同时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消毒物品每季度监测一次,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物品每月监测一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四、压力蒸汽灭菌必须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工艺监测应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灭菌的温度、压力、时间等灭菌参数。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高度危险物品包、大包和难以达到消毒部位中央的物品包等包内需进行中心部位的化学监测。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天灭菌前进行BD试验。生物监测应每月进行。新灭菌器使用前及大修后必须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对拟采用的新包装材料、容器摆放方式、排气方式及特殊灭菌工艺,也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五、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必须做到每锅进行工艺监测,无菌包包内、外进行化监 测,每月进行生物监测,每年对灭菌间环境进行环氧乙烷浓度的监测;移植物等生物监测结果为阴性时方可使用;其他低温灭菌方式可参照产品说明书进行。

六、紫外线消毒应进行日常监测、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监测和生物监测。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对新灯管和使用中灯管应进行照射强度监测,30W普通石英灯管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90uW/cm2,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70uW/cm2,每半年监测一次;生物监测必要时进行,经消毒后的物品或空气中的自然菌应减少90%以上,人工染菌杀灭率应达99.9%。

七、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各种消毒后的内镜(如胃镜、肠镜、喉镜、气管镜等)及其消毒物品应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其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凡穿破黏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力、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灭菌物品必须每月进行生物监测;其合格标准为:无菌检测合格;各种灭菌后的内镜(如腹腔镜、关节镜、胆道镜、膀胱镜、宫腔镜、胸腔镜、脑室镜等)及附件应每月进行生物学监测。其合格标准为:无菌检测合格。

八、血液净化系统的监测包括对透析液和可重复使用的透析器的监测。必须每月对入、出透析器的透析液进行监测,标准值为:透析器入口液的细菌菌落总数必须≤200cfu/ml,出口液的细菌菌落总数≤2000cfu/ml,并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当疑有透析液污染或有严重感染病例时,应增加采样点如原水口、软化水出口、反渗水出口、透析液配液口等,并及时进行监测。当检验结果超过规定标准值时,须再复查;

九、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对空气、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的监测。应对手术室、血液病房、重症监护病房/室(ICU)、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新生儿病房、产房、内镜室、血液透析室、导管室、消毒供应室、输血科、微生物实验室等重点医院感染控制的部门,每季度进行监测。监测方法及卫生学标准应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十、采用各临床医技科室自行采样监测和院感办定期采样监测相结合的方法。

十一、各科室应及时对采样监测结果进行登记、汇总、分析。对不达标之处要分析原因,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整改后复查,直至合格为止。并提出持续改进措施,以避免以后类似情况发生,确保消毒灭菌质量和环境卫生学达标。

下载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标准大全

    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标准一、空气 1、产房、新生儿室、分院手术室、妇科与外科的小手术室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 2、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

    5.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医院感染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 监测与质量改进制度 一、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按卫生部规定对消毒、灭菌物品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消毒物品细菌数不能超过国家标准,不得检出致病......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计划(5篇)

    2013年医院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计划 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工作情况,特制定201......

    消毒灭菌效果、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方案

    麻布岗中心卫生院消毒灭菌效果、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方案 为了加强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工作,提高消毒灭菌质量,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按照卫生部颁布的《消毒技术规范》定......

    镇康县医院2009-2012年重点部门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分析

    镇康县医院2009-2012年重点部门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分析医院三年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为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对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对2009年~ 2012年......

    医院环境卫生学检测要求[001]

    医院环境卫生学检测要求 一 环境卫生学检测范围 ①Ⅰ类环境包括 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室。 ②Ⅱ类环境包括 普通手术室,导管室,产房,新生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消毒供......

    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质量改进制度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质量持续改进制度 一、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定期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不合格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各类监测要求如......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计划

    广饶县人民医院2014年医院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计划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版)》、《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的有关具体要求,为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