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展中医就应取消
发展中医就应取消“药占比”
2014.1.6 中国医药报
□ 苗兴朝 孟庆远
由于管理机制体制问题,某些医院的“药占比”并没有发挥顶层设计的作用,尤其是在中医院,“药占比”已逐渐成为中医发展的“绊脚石”,使中医发展举步维艰。
某些医院降低“药占比”不外乎“减少用药量”和“扩大或增加检查治疗量”两种措施,这几乎成了综合医院的惯用“伎俩”,可对中医院来说,此举并非良策,反而制约和影响着中医的发展。
业内人士均知,中医要发展,就必须遵循中医基本理论、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以防为主,以治为辅。在现实中,中医与西医、中医院与综合医院有着巨大的差别,中医院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是经西医检查治疗后没有取得好的效果而转看中医的慢性病人、重疾病人以及无法准确诊断的病例,对这些病人的治疗,传统正规的中医是用先人传承下来的传统中药方剂及针灸等中医特色手法,加上自己的经验发挥去治疗,特别是中药的使用要通过辨证论治,从阴阳平衡、整体观念出发,以中药为主进行漫长的治疗,而很少再使用西药治疗(突发急危病症患者除外),这也正是许多求诊于中医的患者的心愿;同时,前来求诊中医的患者多数已在综合医院做了必要的有些甚至是高价、大型的医疗检查,在中医院,凡有职业道德的医师已不能再给患者做重复检查;另外,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项目较少,且收费价格较低。上述三种因素的突出存在,使中医院的“药占比”居高不下,也让许多中医院在“药占比”考核方面难以过关,并因此出现部分中医院重西轻中、以西为主、中医为辅的“中医西化”现象,有些中医院甚至竭力进行高精设备的投入,以追求高额收入,直接影响了中医的进步和发展。
笔者认为,“药占比”的设计既要从有利于患者的角度考虑,也要考虑到医疗发展的需要。中医院的中医药服务有其本身的特点,并已造福人类数千年,极具传承和发展的价值,不能因西医模式而淡化,也不能因“药占比”让传统中医药变形,否则势必影响甚至阻碍中医药的发展。
因此,笔者认为,要发展中医就应取消中医院的“药占比”,让中医以中医药为主攻方向,在中医药上做文章,谋发展,求进步,也只有这样,中医发展才能有后劲,有底蕴,有实力!
第二篇:中医骨伤科发展概况
中医骨伤科发展概况
1、充分发挥*院中医骨伤科专家特长、优势,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高素质中医骨伤科中、青年人才;
2、中医骨伤科要以中医正骨手法、整骨理论、内服外敷方药为核心,开展各种论坛、讨论、学术交流讲座等形式,并扩大临床实践应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演练与临床相结合;
3、以“小针刀”为又一亮点,充分发挥中医特色浓、效果好、费用低、副作用少(小)的优势,扩大中医骨伤科的诊治范围,加强中医骨伤科的宣传力度;
4、形成良好的管理、考核、培训、奖励机制,突破传统运行模式,创新模式跳跃式发展,力争在3~5年,形成一批医德优秀、业务精湛、创新能力强、团结进取的中医特色骨伤科队伍,努力建立1~2个骨伤科,规模在40~100张病床:
a、学科带头人的选拔与考核——重视医德与管理,重视中医骨伤科的传、帮、带,考核的不是以专业技术为核心而是以带多少徒弟、对骨伤科发展做出多少贡献、为中医骨伤科做多大影响为准绳;
b、业务骨干的培养与任用——重视敬业精神,钻研业务的态度,对中医骨伤科理论的把握与新理论的接受、理解、掌握能力,能上能下,重视德育与专业素质教育,业务开发能力、人脉关系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准学科带头人与骨伤科发展的中流砥柱;
c、初级医生的锻炼与选用——给与初级医生良好的锻炼机会,选用有潜力、有能力、有志向的年轻医师做为留用对象,适时送出去、请进来进行培养与锻炼; d、取经与建庙——有计划、有目标的派出考察国内知名中医骨伤科、专科医院,去考察取经,回来研究、消化,结合医院、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建立属于**地区特色浓、素质高、影响力大的中医骨伤科这个庙。
e、积极发挥中西医护理在骨伤科的作用——充分发挥整体护理、人性化护理、中医特色护理的优势,培养和练就一批高素质中医骨伤科护理队伍。一次护理工作,永远服务追求——骨科的特点就是“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调养)”,把护理工作做到深处、做到实处、做到细处!把护理工作长效化、人性化、程序化,通过跟踪服务、后续服务、外延服务,扩大服务范围,形成世界一流、国内领先、具有*院中医特色的服务水平,提高护理水平要与提高护理待遇相结合,发挥主
观能动性,鼓励科研、创新服务模式
第三篇:上海市发展中医条例
不上海市发展中医条例
(1998年9月22日上海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通过)
第一条 为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发挥中医药在医疗卫生工作中的作用,适应人民群众医疗保健的需要,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中医(包括中西医结合)医疗、教育、科研等活动及其管理。
第三条 发展中医药事业必须贯彻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坚持中西医结合,团结、依靠中西医药人员,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发扬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立足于创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学现代化和国际化,为人民健康服务。
第四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中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为发展中医药事业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
第五条 市卫生行政部门是本市中医工作的主管部门。区、县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中医工作。
各级计划、财政、人事、医药、科技、教育等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发展中医药工作。
第六条 市和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将中医医疗机构的建设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各区、县行政区域内政府设置的独立的中医医院或者中医门诊部不得少于一所。
综合医院应当开设中医科室,并设置中医病床;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开设中医急诊。地段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应当开展中医医疗执业活动。村卫生室应当运用中医药预防、治疗常见病和多发病。
第七条 设置、撤销或者合并中医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医疗机构管理的有关规定,向市或者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其中,撤销、合并中医医院的,必须经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未经本市行政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中医医疗执业活动。
第八条 中医医疗机构配备的中医药人员、业务用房和医疗设备应当达到国家和本市的标准。
其他医疗机构开展中医医疗执业活动的,应当配备相应的中医医务人员。
中医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的中医科室开展门诊、住院诊疗活动的,其中医治疗率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九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逐步增加中医事业经费的投放。中医事业经费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卫生事业经费的增长幅度。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安排发展中医专项经费,用于扶持中医医疗、教育、科研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点项目。
中医事业经费和发展中医专项经费必须专款专用,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第十条 本市鼓励企业事业组织和社会各界、境内外人士以各种形式资助发展中医药事业。
中医药的医疗、教育、科研机构应当继承、发扬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发掘和推第十一条
广有独特疗效的中医诊疗技术,提高中医药的学术水平和综合医疗服务能力。
对国家和市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特色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专科、专病项目,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医疗场所的设置、医务人员的配备、资金的投入、设备的添置、约定医疗机构的定点选择等方面采取优先扶持措施。
第十二条 本市鼓励西医药人员学习、运用中医药理论和中医诊疗技术,鼓励中医药人员学习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鼓励中、西医药人员共同研究中西医结合理论和诊疗技术,促进医药科学的发展。
第十三条 中医药高等院校应当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教育,重视中医临床经验和现代医药学理论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中医药专业水平和现代医药学知识。其他医药高等院校应当设置中医药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课程。
医药高等院校和有关科研院所应当有计划地培养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科的研究生。第十四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稳定和发展中医药专业技术队伍。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当重视培养中医药的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业务骨干,制定培养规划并组织实施。
医疗机构应当组织和支持在职中医药人员参加经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第十五条 全社会应当尊重和保护名中医药专家。有关单位和部门应当采取专项措施,做好名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的总结和继承工作。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开展继承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的师承教育,为师承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
师承教育的具体实施办法,由市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市人事行政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六条 举办面向社会招生的非学历中医教育,应当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第十七条 全社会应当重视和支持中医药文献的收集、整理、翻译、出版工作。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采取措施,落实经费,支持出版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中医药著作。第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采取保障措施,加强本市中医药领先学科的建设,支持单位、个人开展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的研究,做好中医药新技术的开发工作,促进中医药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科研院所、医药院校、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企业应当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的中医药防治,中药单方与复方的开发和中药剂型改革等开展研究工作。
本市依法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和中医药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第十九条 中医药学术团体应当有计划地开展中医药学术交流,组织中医药咨询服务,宣传中医药知识,组织或者协助组织中医药人员进行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
第二十条 本市鼓励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机构及医药人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国际和地区间的中医药合作与交流,吸收和运用高新技术开展中医药研究,推进中医药产品的开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
第二十一条 市卫生行政部门和市社会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应当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列为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和社会医疗保险服务的约定医疗机构。
患者前往中医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用按照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和社会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结算。
第二十二条 下列项目的评审和鉴定,应当成立专门的中医评审、鉴定机构或者安排一定比例的中医专家参加:
(一)中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
(二)中医医疗、科研机构的评审;
(三)中医药科研课题的立项和成果鉴定;
(四)中医医疗事故的鉴定;
(五)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项目。
第二十三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有下列情形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开展中医医疗、教育、科研和管理工作有突出成绩的;
(二)捐赠有价值的中医药文献或者有独特疗效的药方和中医诊疗技术的;
(三)在发展中医药事业中有其他突出贡献的。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六条规定,未按规定设置中医医疗机构、中医科室、中医病床或者开展中医医疗执业活动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或者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并可给予通报批评。违反本条例第七条第一款规定,未经批准撤销或者合并中医医疗机构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或者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并可给予通报批评。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七条第二款规定,擅自从事中医医疗执业活动的,由市或者区、县卫生行政部门依照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和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举办面向社会招生的非学历中医药教育的,由教育行政部门依法给予处罚。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九条第三款规定,截留、挪用中医事业经费或者发展中医专项经费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归还,并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 本条例自1998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爱就应如此诗歌
爱一个人,要了解,也要开解 要道歉,也要道谢
要认错,也要改错;要体贴,也要体谅
是接受,而不是忍受;是宽容,而不是纵容
是支持,而不是支配;是慰问,而不是质问
是倾诉,而不是控诉;是难忘,而不是遗忘
总会在心情难过的时候想起令人伤心的一些事情
让本来脆弱的心更加容易受伤
我是泪腺多么发达的一个人呐
总是那么轻易便掉眼泪
在这之前还等人的呢是为了朋友朋友的爱情
曲曲折折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搞的不想理了
理也理不清顺其自然吧
今天这么执着的去理发还是因为想换个心情
来米纳队近来发生的一切
我是该让自己解脱了
不能再束缚自己了
美丽的爱情是不存在的即使在,我也不会是那个幸运儿
认命吧自己的明天自己掌握
第五篇:中医发展改变从医理念
2012年全市副科级干部
培训班结业论文
促进中医发展应端正从医理念
姓名:张志惠学号:20
同江市中医医院 副院长
2012年6月
内 容 提 要
本文从新医改条件下,就中医发展问题,提出了以突出中医特色为立足点,端正从医理念,全面扩展服务功能,重树中医辉煌的构想。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文章首先指出中医要发展,必须有发展的土壤,也就是必须赢得广大民众普遍支持。概括为一要放弃赢利思想,让民众在感情上接受中医。二要强化宣传手段,让民众在认识上相信中医。三要拓宽服务项目,让民众在行动上应用中医。
二、要坚持“治未病”理念。文章对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进行了详细阐述,总结了保障健康预防疾病的几大要素,概括为:一要养精调神,铸就健康支柱。二要合理饮食,打造健康基石。三要强身健体,增添健康动力。四要科学用药,充实健康保障。
三、要坚持“中医现代化”理念。文章提出要正确认识中西医区别,如何走中医现代化道路,一要坚持中医理论根基不动摇。二要运用现代科学方法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三要实施“名医、名科、名院、名药”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