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县中医院医院感染监测改进措施

时间:2019-05-15 02:37: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郧县中医院医院感染监测改进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郧县中医院医院感染监测改进措施》。

第一篇:郧县中医院医院感染监测改进措施

郧县中医院医院感染监测持续改进措施

根据国家《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及《传染病防治法》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及有关规定,我院开展了全面综合性的医院感染监测如感染病例、物表、手卫生、消毒器械等,进行了患病率调查,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病例的诊断、登记、报告制度,及时分析、反馈感染病例,并将监测信息每季度在院感简报上发表,有效地控制了院内感染的发生,保证了医疗安全。针对目前对医院感染监测情况具体改进措施如下:

1、加强手卫生的培训,督促医务人员熟练掌握手卫生的六步洗手方法,认真使用手消毒剂,正确认识手卫生的依从性。

2、加强物体表面、空气、无菌物品的监测,重点科室必要时随时监测。

3、为了提高空气消毒的效果对紫外线灯管监测不合格及强度<70uw立即更换。

4、根据《抗菌素临床应用的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素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及《卫生部办公厅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素开展了耐药菌监测,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5、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存、交接制度,并做好个人防护,保证专职人员的安全。

6、加强传染病知识培训,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条例》的各条规定,做到及时诊断报告传染病病例,有效遏制传染病院内感染及暴发蔓延。

院感办

2012年3月2日

第二篇:医院感染监测改进措施

福贡县人民医院

医院感染监测改进措施

根据国家《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及《传染病防治法》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及有关规定,我院开展了全面综合性的医院感染监测如感染病例、物表、手卫生、消毒药械等,进行了患病率调查,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病例的诊断、登记、报告制度,及时分析、反馈感染病例,并将监测信息每季度在院报上发表,有效地控制了院内感染的发生,保证了医疗安全。根据上半年对医院感染监测情况具体改进措施如下:

1、加强手卫生的培训,使用医务人员熟练掌握手卫生的六步洗手方法,使用手消毒剂,正确认识手卫生的依从性。

2、加强物体表面、空气、无菌物品的监测,重点科室必要时随时监测。

3、为了提高空气消毒的效果对紫外线灯管监测不合格3支及强度70uw立即更换。

4、根据《抗菌素临床应用的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素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及《卫生部办公厅加强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素开展了耐药菌监测,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6、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存、交接制度,并做好个人防护,保证专职人员的安全。

7、加强传染病知识培训,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条例》的各条规定,做到及时诊断报告各类各种传染病,控制遏制传染病暴发蔓延。

感染管理委员会

2013年7月1日

第三篇:松潘县医院感染监测改进措施

松潘县医院感染监测改进措施根据国家《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及有关规定,我院开展了全面综合性的医院感染监测如感染病例、物表,手卫生、消毒器械等,进行了患病率调查,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的诊断、登记,报告制度,及时分析、反馈感染病例,并将监测信息每季度下发给相关科室,有效地控制了院内感染的发生,保证了医疗安全。根据上半年对医院感染监测情况具体改进措施如下:

1、加强手卫生的培训,使用医务人员熟练掌握手卫生的六步洗手方法,使用消毒剂,正确认识手卫生的依从性。

2、加强物表面、空气、无菌物品的监测,重点科室必要时随时监测。

3、为了提高空气消毒的效果对紫外线灯管监测不合格3支强度<70um应立即更换。

4、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存、交接制度,并做好个人防护,保证专职人员的安全。

第四篇:医院感染监测改进措施

医院感染监测改进措施

根据国家《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及《传染病防治法》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及有关规定,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病例的诊断、登记、报告制度,及时分析、反馈感染病例,并将监测信息每半年在医院通报,有效地控制了院内感染的发生,保证了医疗安全。根据上半年对医院感染监测情况具体改进措施如下:

1.加强手卫生的培训,使用医务人员熟练掌握手卫生的六步洗手方法,使用手消毒剂,正确认识手卫生的依从性。

2.加强物体表面、空气、无菌物品的监测,重点科室必要时随时监测。

3.为了提高空气消毒的效果对紫外线灯管监测不合格3支及强度70uw立即更换。

4.根据《抗菌素临床应用的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素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及《卫生部办公厅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素开展了耐药菌监测,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5.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存、交接制度,并做好个人防护,保证专职人员的安全。

6.加强传染病知识培训,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条例》的各条规定,做到及时诊断报告各类各种传染病,控制遏制传染病暴发蔓延。

2012年7月13日

第五篇:2012年维吾尔医医院医院感染监测持续改进措施

2012年维吾尔医医院医院感染监测持续改

进措施

为了提高我院医院感染管理水平,转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意识不强,执行力不够,以保障医疗安全为目的、以规章制度为依据、以医院感染监测为推手、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教育,采取多种措施的督促检查,让观念变为行动,提高自觉性,提升执行力。2012年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方案。

一、医院感染管理方针

以病人为中心,以保障医疗安全,以质量为保证,预防及控制院内感染。

二、存在的问题:

(一)手卫生不合格

(二)空气培养不合格

(三)消毒液的灭菌合格率不合格

三、整改措施:

(一)为了提高医务人员预防和控制意识概念,组织全体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监测知识“医院感染质量管理考核标准” 培训

(二)医院感科指导全体医务人员严格执行“院医院感染监测制度”

(三)医院感染科随时检查全体医务人员严格执行“院医院感染监测制度”情况,考核,提出反馈,持续检查改进后落实情况。

四.效果评价:医院感染科对各科室持续改进落实情况检查,效果评价如以下: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手卫生依从性≤80%;治疗室空气≤500cfu/cm3, 物表≤10cfu/cm2,医务人员手≤10cfu/cm2,使用中的消毒剂≤100cfu/ml。

医院感染科

2012年12月10日

下载郧县中医院医院感染监测改进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郧县中医院医院感染监测改进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制度1.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必须对病人开展医院感染监测,以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多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为医院感染控制提......

    2017年下半年医院感染持续改进措施

    雅安市名山区中医医院 医院感染控制质量与持续改进措施 (2017年下半年) 一、申请增加院感科人手 因医院感染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开展很多具体工作,加上中央环保督查,要求医......

    2018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中医院2018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障病人医疗安全,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消毒灭菌技术规范》《医......

    口腔科医院感染监测制度

    口腔科医院感染监测制度 口腔科在日常诊疗过程中,由于各项操作直接接触患者的口腔膜、唾液和血液,器械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如不经严格的消毒处理,极易造成交叉感染。根据《医......

    医院感染病历监测制度

    医院感染病历监测制度一、为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多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医院感染病......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制度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制度1、科室发生医院感染散发病例,监控医师应在24小时内登记,并报告感染管理办公室。 2、临床医务人员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暴发趋势时,立即向科主任报告,科内......

    医院感染监测情况总结

    2011年医院感染监测情况总结 一、医院感染发病率调查: 1-10月份共监测出院病人12685 例,187人发生医院感染,感染例次数205例次,医院感染率为1.47%,例次感染率为1.62%。感染病人病......

    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报告制度 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要求,有计划地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及时统计、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率、发生部位、高危因素、病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