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同户外自主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幼儿同户外自主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户外自主游戏作为幼儿游戏活动的一种形式,在幼儿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对幼儿的心智发育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但需要说明的是,我国目前仍然有不少幼儿园在户外自主游戏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户外自主游戏的效果。本文从三个角度提出了如何对当前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进行改进的建议,希望能够对相关教育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
在幼儿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游戏所占的比重非常大,其对幼儿的心智发育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可以说,幼儿对于生活实践的认知和理解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从游戏中获得的。而在幼儿游戏活动中,户外自主游戏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其能够有效提高幼儿的自主性、探究性、社会性,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当前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从而切实提高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有效性。
一、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概念及特征
所谓户外自主游戏,就是指幼儿在户外游戏的过程中,能够自主选择游戏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元素的活动,其是将户外体育游戏、户外角色游戏、户外结构游戏、户外表演游戏等创造性游戏融合在一起的一项活动。在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的干预作用应当最小,幼儿的自由度应当最大。
一般来说,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主要特征主要有:第一,幼儿可自由选择户外游戏场地,且游戏的种类也不事先制定,幼儿可自行决定在场地内开展某一游戏;第二,游戏材料以低结构、可组合、可移动的物品为主,便于幼儿自由地进行使用或组合,幼儿只需要在游戏结束后将各种材料放回到原位即可;第三,游戏伙伴可自由选择,也可以事先征得其他幼儿的同意。
二、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存在的问题
《3~6?q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以后,幼儿园开始尝试开展户外自主游戏,游戏中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一部分教师在游戏活动中主导性过强,给幼儿设置了诸多的规则,导致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比如,要求幼儿使用滑梯时只能从上往下滑,必须在指定的区域内玩耍等;还有一部分教师对户外自主游戏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自主游戏就是不管不顾,不予限制,结果导致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处于无目的性的状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户外自主游戏的意义。实际上,这种行为已经背离了户外自主游戏的目的,严重束缚了幼儿的探索和想象空间,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三、提升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效果的措施
1.提高幼儿园教师对户外自主游戏的认识
想要提高户外自主游戏的有效性,就必须要求广大的幼儿园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运用创新理念,重视对户外自主游戏的认识,并积极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自主游戏,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积极利用园内设施及自然环境,创新户外自主游戏的形式,比如,有树林或者山坡等特殊地形的幼儿园,就可以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多样丰富的户外游戏活动,从而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山坡或树林中放置圆筒、塑料球、帐篷等,布置出一个有补给的战场,然后组织幼儿进行攻防对抗,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还可以用吊绳或者木头等为孩子们搭建小木屋,然后鼓励幼儿在做好安全保护的前提下利用绳索爬上树屋,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除此之外,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提高幼儿参与户外自主游戏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切实提高户外自主游戏的有效性。
2.在户外自主游戏中给予幼儿最大的自由度
不少幼儿园在户外自主游戏中预设了过多的指令和要求,很大程度上淹没了幼儿的主动行为,因此,教师应当本着尽量少干预的原则,真正放手让幼儿进行游戏。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当积极转变角色,从传统的游戏说教者和主导者变成记录者和观察者。教师可以通过照片或者视频的方式来记录幼儿游戏的过程,并将其整理、汇编成文字资料,以便和其他教师进行交流提升。
3.掌握好介入时机并给予幼儿隐性的指导
在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掌握好介入的时机,这就要求教师应当仔细观察幼儿的活动过程,深入了解幼儿在户外自主游戏中的整体状况。比如,幼儿对哪些游戏材料的兴趣更大,在游戏过程中都遇到了什么困难,幼儿能否自行解决遇到的问题,他们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是否高涨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对幼儿的需求与兴趣进行了解,并及时依据游戏的特点增减材料的投放数量,从而合理介入,更好地指导幼儿进行户外自主游戏。另外,在介入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尽量规避自己的身份,采取隐性的方式对活动进行影响,尽量做到在潜移默化中给予幼儿有效的指导。在游戏结束后,教师还应当及时对游戏进行客观的总结和评价,对于幼儿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支持孩子户外自主游戏需要,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参与户外自主游戏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在幼儿的生活和学习过程当中,户外自主游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自主性,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必须给予户外自主游戏足够的重视,积极将日常的生活实践融入游戏当中,并尽可能在游戏活动中发挥幼儿的主导作用,从而切实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第二篇: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地位
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地位
2009-3-7 来源:教育论文 作者:幼儿园 【大 中 小】 点击:1968 次
浅谈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地位
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自主性活动,而不是成人强加的逼迫性活动,幼儿有权决定游戏中的一切。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有权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由展开、自发交流游戏的情节、内容等;有权以自己的方式、方法来解决游戏中出现的矛盾、纠纷等。游戏的主导者应该是幼儿,幼儿游戏的主题、玩具的选择及游戏的进行都应由幼儿自己来确定,教师只需为幼儿自主的顺利进行提供一些必要的准备和帮助,幼儿才是自主游戏的真正主人。
一、回归“百草园”
鲁迅笔下有一个“百草园”是孩子们自己的世界。他们在里面是欢乐的、自由自在的,“百草园”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和智慧。如果让幼儿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之外,按照成人的安排来生活,那么就如同鲁迅小说《故乡》中活泼、机灵、可爱的闰土慢慢地变成了木呐的、循规蹈矩的成年闰土。所以孩子们只有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他们的好奇心、探究精神、审美欲望及创新冲动都能够得到发展。教育就是需要这种符合幼儿生活本性的教育。
二、游戏让幼儿自主选择,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都说观念指导行为,的确,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我们的教育行为就会带来偏差。过去的各类活动主要以预设为主,强调了先确定目标,然后再根据目标设计整个活动,游戏活动也是如此,无论是所谓的幼儿自主性活动还是游戏式的学习活动,都不外乎如此,目的性非常的强,但是到了教育过程中,行为往往就会偏差于目标,目标与过程就偏离了。因此,在每次的活动中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指导幼儿的活动,只要孩子与老师的预设活动有了一些偏差,老师就会马上千方百计的引导孩子朝着自己的预设目标走去,老师的干预是非常多的,影响了幼儿的自主性发展,控制了幼儿活动的自由度。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们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往常孩子们在幼儿园时,游戏常常由我们老师来精心安排,孩子则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被动的机械的听从调动,在我们看来,似乎是在组织游戏活动,而在孩子们的心里,却只是在完成我们布置的任务,并不觉得是在进行游戏活动。如何使游戏真正成为孩子们自己的游戏,如何在游戏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玩什么,怎样玩,玩多久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放开手,给予他们自由发挥潜能的机会。
1、自己选择“今天玩什么”。
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地进行的活动,所以我经常问孩子们:“今天你们想玩什么游戏呀?”孩子们会争先恐后的发言,这样一来,孩子们会觉得:游戏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可以选择玩自己喜欢的游戏。他们选择的游戏,可能是一些无太多乐趣的游戏,也可能是一些已经玩了又玩的游戏,但却是他们所钟爱的。因此,我们就可以,就应该尽可能去满足他们游戏中学习的欲望。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选择后,他们才会玩得尽兴,学得开心,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自己选择“怎样玩,如何玩”。
游戏都有规则,有的是明显的规则,有的是隐藏的规则。游戏的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也可以在孩子选择了“今天玩什么”后,再来问问:“你们想怎样来玩这个游戏呢?”此时,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规则要求,有的是合理的,有的则是不合理的。当一个游戏提出多种玩法时,我们可以让他们去试一试,在试过之后他们就会自己得出一个结论——“这样玩是最好的”。例如:玩游戏《哪队跳得好》时,幼儿提出了很多种跳的方法“双脚跳、单脚跳、跨跳、前进跳、后退跳„„”通过实践,孩子们发现:“双脚跳跳得快”、“单脚跳容易摔倒”、“后退跳找不着方向”„„当孩子提出的规则要求没办法完成或是很难完成时,我们也要让他们去试一试,在试过之后他们自然而然又会得出另一个结论——“这样玩是不行的!”。实例证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让孩子们自由地选择了行为方式,才能真实的表现他们的心理状态,反映他们的发展水平,毫无拘束的表露他们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他们头脑中所想到的一切。
3、自己选择“我来做××”。
角色是幼儿游戏的主要部分。孩子们主动去玩的游戏常常是角色游戏。但其他游戏中也有角色的存在:平时在玩游戏过程中,我们老师会根据幼儿各自特点、和幼儿自身的条件来分配角色,这往往忽略了能力差孩子的表演欲望,抑制了这些孩子表演能力的发展,作为我们老师就应该给予他们自由选择角色的机会,激发他们主动而大胆地去表演。也可让他们通过多次选择不同的角色表演,去试一试,去比一比,挖掘自身优势选择出适合自己的角色。由于孩子在游戏过程中,担当了角色,把自己当作别人来意识。这时,他即是“别人”,又是自己,他在自己和别人对比中,也就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自我评价的能力。
4、自己选择“用什么玩”。
孩子对游戏材料的要求,主要不在于他们的外表形象,而在于这些材料是否能成为玩具,是否能利用这些材料能够进行游戏。游戏材料虽然是代替品,但孩子们对他们还是有一定要求的。他们常常自发的就地取材,周围有什么样的材料,就拿什么作材料。如拿积塑搭高楼大厦、火箭、机器人等等。我们不必强加一些要求给孩子,束缚他们的思维力、想象力,要相信孩子的选择,相信孩子的是非判断能力。
5、自己选择“什么时候玩,玩多久”。
游戏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最为幼儿喜爱,最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所以孩子们常常玩了还想玩,总也玩不够。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在游戏前先问问:“你们愿意什么时候再玩这个游戏?你们还想玩多久?”让他们自己选择合适的时间来继续玩。实践表明,只要你遵守了,孩子就会遵守,这也从客观上加强了孩子的时间观和责任感。
三、教师的指导
平时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要用心去了解幼儿是如何想的,不要把成人的知识和答案告诉幼儿,不要轻易地打断幼儿的游戏,更不能包办代替或导演幼儿的游戏,这样会不同程度地剥夺了幼儿游戏的自主权。在游戏中幼儿有权决定一切,如:游戏的玩具、材料投放要以幼儿需要兴趣为出发点;游戏的情节、内容要是幼儿自己经验的再现;游戏中出现矛盾、纠纷要以幼儿的方式来解决;游戏中的环境布置也是幼儿自己的事情;游戏中的规则是根据幼儿的游戏需要确定的,而不是外界强加的,这样幼儿才愿意自觉遵守。游戏中只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望和想法与玩具材料发生互动,才能使活动的方式方法具有灵活性,才有可能使幼儿真正产生兴趣和自主体验,才能使幼儿以自己的方式、速度将外部经验内化成自己的经验。因此教师要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幼儿主动控制活动进程,自主决定活动的方式方法。这是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关键。
总之,撒开手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的去选择游戏的方式方法、规则要求、角色材料,能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游戏过程中,教师做到“放”、“导”结合,会让幼儿更深地体会“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从而也会体现出游戏是幼儿基本活动的真谛。幼儿是游戏活动真正的主人。
第三篇:备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备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冠县中学教研室 孙同 2007年11月30日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教”字成功,必“备”字先行。备课从大到小、从宏观到微观,分为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按照组织形式又可分为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
一、学期备课——通览整体,宏观把握,居高临下
(一)存在的问题
部分教师的学情分析简单应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不深入、不细致;部分教师没有教科研课题或选题不合适或流于形式,可操作性不强。
(二)改进建议
1、学情分析
定量分析:把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按教案表格中的项目进行统计,并把相应数据填入表格。这些数据包括班级人数、平均分和优秀(得分率90%以上)、良好(得分率80%—89%)、一般(得分率70%—79%)、及格(得分率60%以上)、不及格(得分率60%以下)五个等次的人数及百分比。
定性分析:根据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答卷中出现的问题和平时的学习表现,从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分析,找出闪光点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教师也要把自己教学中的得失进行分析。成绩好,有学生的努力,也有教师不可磨灭的功劳;成绩差,有学生的原因,也有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只有从师生双方进行分析,才更全面,才更符合实际,才更有利于改进教学。
2、教材分析
学期备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览教材和课程标准。在假期里,教师就应该钻研全册教材和课程标准,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熟悉教学内容,明确各单元(或章)的目标要求,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宏观上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写出教学 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和详细的教学进度安排。
3、教科研课题研究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会遇到很多新问题,也会出现不少新困惑,而开展教育科研是解决这些问题、解开这些困惑的有效途径。很多教育专家把教育科研称为促进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一些名校的成功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可见,要想使学校走上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道路,就必须重视开展教育科研工作。
(1)教科研课题研究概论
这里所说的教科研课题,是指教师自主的课题研究。所谓自主课题是相对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立项的规划课题而言的。自主课题研究是指教师以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解决这些问题为目的所展开的教育科学研究。要让老师们明确:问题即课题、工作即研究、对策即方法、成绩即成果。切实去掉老师们对教科研的神秘感、畏难感,激发老师们进行教科研的积极性。
(2)教科研课题研究的过程
①课题选择——身边的教育现象。选题宜“小”、“专”、“短”,而不宜“大”、“泛”、“长”。“小”,就是切口小,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专”,就是研究内容专
一、研究对象唯
一、研究方法一法为主。“短”,就是周期短,什么时候眼明了、心亮了,就可以结题,就可以马上把研究成果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得到运用。
②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就是指教师从实际工作中发现课题,并在实际工作中借助理论进行系统研究,从而认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其基本步骤为:第一,对选择的课题进行确认。诊断其原因,确定课题的种类、范围、性质、形成过程及可能影响。第二,拟定行动方案。考虑问题如何解决,拟出一个初步的实施方案。第三,实施行动和积累资料。根据方案进行研究行动,在行动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调查、阅读等研究方式,不断搜集各种资料和数据,并 2 根据行动中得到的信息,不断对方案内容加以改进。
③研究工具——教育日记。教师要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每一篇日记可比喻为一颗珍珠,把这一颗颗的“珍珠”串起来,那就是非常美丽的“教育科研项链”。日后对这个“项链”细细欣赏、解读、反思就是每个教师可以自主进行的教育科研。
④研究成果——经验总结加升华。对教育科研过程中的教育日记和获得的所有材料及时进行总结分析,透过现象抓本质,透过局部看整体,从偶然的背后发现必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得出规律性的结论,撰写行动报告或经验论文。
二、单元备课——规划局部,中观安排,承上启下
(一)存在的问题
个别教师对单元备课重视不够,存在应付的现象。不少教师的单元备课虽然环节齐全,但是在科学性、实用性、充实性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教材重点、难点的分析,对教法学法的研究还不够充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二)改进建议
单元备课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进一步熟悉与掌握本单元的教材内容,领会编排的目的及意图,根据每节课在单元中的地位和学生的学习基础,拟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2、根据本单元的教材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确定主次、先后、详略,选择教的方法、学的方法、测试方法,配备习题,安排授课时数。
三、课时备课——研究细节,微观落实,实地脚踏
(一)存在的问题
教学目标缺乏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制定;教法学法、学生活动和板书设计简单笼统,缺乏可操作性;教学后记要么敷衍了事,要么不合要求,起不到反思、改进课堂教学的作用。
(二)改进建议
1、教学目标
首先,对教学目标要有正确的认识。教学目标包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尤其要定位在学生的学上。教学目标是带有策略性和条件性的,是具体的,是可操作、可观察、可评价的。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从只考虑自己如何教转变为考虑学生如何学,重点考虑学生通过学习有什么变化、应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其次,对“三维教学目标”要有正确的理解。知识与技能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即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应理解和掌握哪些具体的学科知识;过程与方法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即学生在这节课上运用什么样的技能和方法来学习和探究学科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即学生在这节课上思想、观念、认识等方面应有哪些提升。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不是三种类型,三个维度指的是同一事物的三个方面(侧面),它们是联系在—起的。任何割裂三维目标的教学目标都不是完整的教学目标。
再次,要用正确的方法表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表述必须具备两个特征:一是必须明确说明学习什么、掌握什么;二是必须用可以检测、或者能够评价的词语来界定。如“说出……的名称”、“用自己的话说明……”、“对……进行解释”或“陈述……之间的关系”等。根据这样的要求,规范的目标表述必须考虑以下四个要素:(1)谁?(行为主体);(2)做什么?(行为动词);(3)做到什么程度(行为水平或行为标准);(4)在什么条件下?(行为条件)。如:“在3分钟内(行为条件),学生(行为主体)能算出(行为动词)至少5道题(行为水平或行为标准)”。
2、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教学重点是指有共性、有重要价值(包括认知价值、迁移价值和情意价值)的内容,即学科的核心知识、核心技能和核心思想观点等。教学难点,就是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一般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没有知识基础或者知识基础很薄弱;(2)学生原有的经验是错误的;(3)学习的内容需要转换 4 思维视角(如从宏观到微观、从平面到立体);(4)内容抽象、过程复杂、综合性强。具有上述一个或多个特点的内容,都可能成为教学难点。教学关键点是指教材中最本质的带有规律性的知识关节点。
3、教法、学法、教学过程
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以学生为本,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人地位。如杜郎口中学的备课要求:杜绝抄袭教学参考及现成的教案,主要把上课的措施显现出来,体现学生为主体,活动的形式多样,反映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时,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从学生的角度想问题,把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给学生提炼出问题,还要善于设计出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形成问题的情景,并提供鲜活的、丰富的学习资源。
第二,根据问题设计教学程序,把教学环节和步骤显示出来。
第三,根据问题预设相应的教和学的方式。如: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就可以预设引导学生学;新旧知识有直接联系的,就可以预设诱导学生学;学生难于理解或不易接受的,就可以预设指导学生学;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的,就可以预设互相帮助学,等等。
4、板书设计
(1)要有鲜明的目的性。即要充分体现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2)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即要针对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3)要有高度的概括性。即要简明、醒目、凝练、集中。(4)要有清晰的条理性。即要眉目清楚,条理清晰,主次分明,次序井然。(5)要有独创的艺术性。即要结构新颖,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6)要有适当的灵活性。即要有变化,要不断创新。
5、教学后记。经常性的教学反思是教师责任心的具体表现,是教师教学自我反馈的一种好形式。更重要的是,它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使教学内容 5 更全面、教学设计更合理;有利于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有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有利于教师实现由“教书匠”向“专家型”转变。关于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有一句话堪称经典——“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会成为名师”。教学反思是一个大课题,这里只对课后反思(教学后记)进行详细建议。
第一,记教学中的“得”。一堂课下来,教师在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上,总有感觉得意之处,或教师角色转变的好,教学手段运用的好,或学生学习方式应用的好,或教学目标达成度高,或授课过程中“灵感”顿生……,不论是哪方面的收获,都要记在后记中,经过不断积累、归类整理,对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将大有裨益。
第二,记教学中的“失”。“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何况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动态过程,教学中难免会出现教师对教材处理不当,教学方法运用不合适,对教学中偶发性因素估计不足,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式不恰当,学习效果不显著等情况,要及时、客观地予以记载,并分析其原因,制定出弥补措施,避免在以后的教学中重蹈覆辙。
第三,记教学中的“疑”。有些疑难问题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遇到的,有些是通过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等形式反馈出来的,往往反映出我们教学过程中的某些不足,记下来,在今后的教学中予以特别注意。
四、集体备课——汇集智慧,资源共享,取长补差
(一)存在的问题
不少学校的集体备课实用性不强,并没有体现集体智慧。教材的挖掘、教法学法的研究、学生活动的设计不到位、不充实,实用性差。
(二)改进建议
这里所说的集体备课,指的是任教同年级同学科的任课教师的集体备课。有的学校、有的年级、有的学科只有一位任课教师,他自己就是小集体,不适用这 6 种集体备课形式,他应该参加不同年级同学科教师的教研活动,加强与同学科教师的交流,以弥补这一缺失。
1、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和主备人。每学期开学初,备课组长就要制定出集体备课的计划,确定本学期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并把主备任务分配给组内成员。
2、集体备课的内容。一是总结上一周教学的得失,教学中有哪些成功之处,存在哪些不足,哪些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弥补和强化。二是讨论下一周教学的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即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
3、集体备课的要求。主备人提前一周完成自己的备课任务,在集体讨论两天前把备课稿发给组内每个成员,每个成员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对主备人的备课稿进行研究。集体备课时由主备人发言,参与人员共同讨论,并发表补充改进意见。然后由主备人综合集体的意见形成本次集体备课教案的书面材料,分发给备课组成员。每个成员必须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集体备课的教案进行添加,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案”。集体备课一般要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阶段测试。提倡“四统一”并不是“一刀切”,而是要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经集体分析,作出合理安排。
第四篇:实习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实习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基于对当前实习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系统思考,着眼于21世纪个人、企业、社会的发展,关注实习生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本文以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为题,对目前实习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解读。通过对企业、实习生、学校的全方面调查,分析了目前实习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和后果、影响,然后通过文献研究总结经验教训,探讨有效的解决办法,以帮助企业、学校、实习生本人正视实习生和其他员工不同和特点,根据实习生的身份的差异性进行相应的制度的完善,从而解决企业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习的概述 1.实习的界定。
实习:顾名思义,在实践中学习。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或者说当学习告一段落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所学需要或应当如何应用在实践中。因为任何知识源于实践,归于实践。所以要付诸实践来检验所学。它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大学生进入职业生涯的缓冲阶段。
2.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在校的大学生们也纷纷投身到“实习大军”中,期望为将来的就业增加一些筹码。但是,在当代的社会中实习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①实习生实习一职难求。
二、造成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2.1企业方面
2.1.1企业招聘实习生的目的与学校不一。据调查,从企业招聘实习生的目的来看,8成企业的主要目的都是储备人才;此外,实习生还能够满足企业填补简单的工作空缺(42.5%)缓解短期业务高峰的压力(28.8%)、精简人力成本(11.7%)等方面的需求。而对学校而言,让学生实习是为了让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能够得以实践和应用,反过来还能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有利于融会贯通。同时,也能开拓视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达到锻炼能力的目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实践者对本专业知识形成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从而不与社会现实相脱节。
2.1.2企业对实习生的培训制度不够完善。企业没有一整套完整的实习生培训制度,就没办法把实习生的工作计划好、安排好、指导好,这也就导致了实习生在实习期间除了“端茶”、“倒水”、“拖地”、“擦灰”也就没有了其他的工作。这样几个月下来,实习生会感觉到学不到自己想要学习的专业知识等内容,而且企业也会产生实习生不会给企业产生价值的表象认识,甚至当企业领导总是发现实习生在无所事事地上网、看杂志时,便更不会认可引进实习生会给企业的带来实际意义。2.2学校方面
2.2.1学校未能重视学生实习阶段。目前很多学校未能重视实习问题,不能灵活、有效的管理实习,对实习工作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较为单一,评价体系亦相当不规范。大学生在实习期间被分到各行各业,去到不同的地方,较为分散,这对于本来就要完成学校教学重任的老师来说无法全程参与和指导他们所带学生的实习工作。
2.2.2学校重理论、轻实践。许多学校把教学重点放在课堂上,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忽略了实践教学对人才创新教育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对实践工作上的投入不足,社会实践活动和设施偏少,实践环节的建设也相对落后。2.3学生方面
2.3.1环境适应能力差。一方面,个别学生对异地实习生活不习惯,恋家思想严重,不能坚持正常工作。另一方面,企业的要求与学校的管理不同,个别学生适应不了企业严格的规章制度,违犯实习纪律,出现中途离岗等现象。
2.3.2职业素质低。实习生的职业素质欠佳、工作态度不踏实、思想上不够重视。有些实习生对本职工作并不热心,认为自己留下来工作的可能性不大,因而不能安心实习和工作,缺乏职业所必备的责任心。不严格遵守实习生规章制度,自由散漫,迟到、早退、请假现象严重。
2.3.3缺乏主动性。大多数实习生为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溺爱,依赖性大,缺乏独立性和主动性,不知道积极面对工作,有效处理日常工作的琐事,在实习期间不知道主动学习新知识,遇到不懂的问题不知道请教,导致了整天无所事事的局面,到实习结束什么也都没有学到。
三、改进实习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3.1企业方面
3.1.1建立实习生实习管理制度。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实习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要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高度认识实习制度,从而制定一套规范、完善的实习管理制度,根据组织的发展战略,持续、有计划地发掘与储备人才。企业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把实习生工作作为自己储备人才的一部分,建立完善的招聘、选拔、测评、奖励体系。这样可以节约自己寻找人才的成本,利用身边的资源去寻求自己需要的合适的员工。
3.1.2改进薪酬管理。企业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不要再想着利用实习生这样的廉价劳动力,要改进薪酬管理和住宿条件,为实习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现在很多企业接受实习生的一个原因就是实习生的薪酬低。3.2学校方面
3.2.1要时加强实习生管理。学校要密切关注学生实习动态,加强对实习生的管理。不要将对实习生的考核简单停留在实习报告上,要选派老师具体深入到实习单位考察实习生的思想、工作、生活动态,以便实习生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同时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随时了解实习生的动态,及时处理好实习过程中的问题,不断完善实习的教育指导工作,使实习工作能够持续、有效的开展。
3.2.2要重实践。学校要重视起实践的重要性,不要光把教育停留在理论上,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校期间要多组织一系列与实习相关的活动,提供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一些高等学校可以与学生实习比较集中的企业、事业单位,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可适当建设实习用房。
3.3学生方面
3.3.1提升自己的能力。实习生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要注重实践,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争取把自己培养成全方位的人才。平时,可以加强交流,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表达沟通能力等,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3.2主动学习。要树立良好的心态,摆正自己的姿态,虚心向企业的各位同事学习,遇到问题要主动积极的思考,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填补自己操作能力的空缺。同时,因为没有经验,所以一定会有挫折和失败,这种时候不能消极,要学会总结和自我调节,积极主动地面对工作。
四、结论
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必需且重要的环节,实习能够提供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增强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并增加学生就业的筹码。而如今实习生却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因此,企业、学校、学生都应该重视实习,共同努力,以最大限度地改变目前实习生现状,给实习生提供一个宽松、舒适的实习环境。
第五篇:论文:大班幼儿在自主游戏中
大班幼儿在自主游戏中“自我个性”的表现
内容摘要:
一个人的个性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出生后在生理发育的基础上,在社会环境作用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前期幼儿的一些个性特征对他们后来的发展有很多直接的影响,将成为以后幼儿个性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由于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很多幼儿都存在着不同的行为特征,比如说:有的幼儿个性很强、常以自我为中心,有的幼儿孤僻内向,不愿主动与他人交往,更不愿意亲近老师,有时还会自言自语,还有的幼儿性格倔犟,在参与集体活动时表现出不尊重同伴、自私自利、骄横无礼、爱闹矛盾,家庭的过分溺爱,使他们成为现代家庭的“小皇帝”、“小公主”等现象。关键词:自我个性,大班幼儿 一.意义和背景
金山区干巷幼儿园张中妹园长曾在《我和家长的故事——特殊孩子的教育个案》的发言中指出:幼儿的个性特征是可以通过适当的教育手段加以改变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持有这份义不容辞的责任感,是否正确地认识幼儿的个性特征、年龄特征,是否掌握科学的教学手段。同时,我们要深入贯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的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培养幼儿的人格健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还提到,“教师应面向全体幼儿,关注幼儿个体差异”,这里的“关注个体差异”应该也是自我个性教育的一个层面,那么自我个性教育应该是指对于那些比较个别的、很容易引起老师注意的个别孩子的教育,使他们能够富有个性地发展,还是指面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针对他们的能力、已有经验、学习方式和存在问题给予的教育呢?
我们班在自主游戏中调查发现有个别幼儿容易和同伴闹矛盾,当出现问题时,老师耐心的教导,他总是表现出置之不理、东张西望、不加以改正、仍旧我行我素,对于有这种现象的幼儿,我们该如何进行有效引导。
(一)大班幼儿自主游戏自我个性形成的影响因素 1.环境方面的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指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一个人个性形成的影响。家庭因素对个性的影响,是指家庭的经济与政治地位、父母的文化素养和言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这些因素对一个人的自我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影响。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其父必有其子”,就形象地说明了家庭因素对人的
自我个性的影响。同时,社会实践对一个人的个性培养和发展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而且可以说是最终决定一个人的自我个性的形成。除了上述这些因素以外,年龄也会对一个人的个性产生影响,不同的年龄段,个性都会有明显的区别,这与人的思想发展、知识面扩大、经验的丰富有关。
总之,一个人的个性是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变化的。
(二)大班幼儿在自主游戏中自我个性教育的内容及表现
自我个性是一个人整个的精神面貌,从其结构上来看,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动机、兴趣等方面,一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动机、兴趣等方面,二是一个人的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不难看到,上述这两方面都是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本质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点或品质,每个人的个性往往有其独特性。由于个性有好有坏,所以作为自我个性教育,是指帮助每个幼儿发展良好个性的教育。能帮助幼儿发展良好个性的教育必然是尊重每个幼儿的教育,必然是民主的科学的教育。因此,自我个性教育的实质是在教育的理念上,只有在正确理念下实施有效的方法,才是自我个性教育。“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决定了他是否能真正尊重儿童个性”,这抓住了自我个性教育的核心,是非常重要的。个体差异(或说个别差异),一般是指不同个体间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差异。可以看到,个性差异是归属于个体差异的,只不过它更多关注个体间心理方面的差异。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的第五条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当“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这就是要求全面关注每个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差异,而重点则是放在促进幼儿个性发展上的。自我个性教育的确必须关注个别差异,但需要注意的是,关注了个别差异未必就是自我个性教育。
在正确的教育观念下,“让每个儿童感受到老师的爱心,享受到教育的快乐”。在指导儿童时,尊重每个儿童的学习方式,头脑中时时有“关注幼儿个体差异”这根弦;非常重视活动的过程,努力为幼儿提供能促进其发展的各种支持,甚至为没有能够细致地观察到孩子自主解决问题这一关键环节而“深感遗憾”;通过设置有层次性的玩具材料来满足不同水平和发展状况的幼儿操作的的需要,让幼儿在各自不同的水平上进一步发展,等等。如果从自我个性教育的视角出发的话,可能需要对现在的工作来一番全面的由表及里的审视。比如,着眼于幼儿个性差异的教育,而不仅仅只着眼于能力(个性的一部分)差异的话,可以对在游戏区域中有层次地设置玩具材料,按能力水平引导幼儿的做法有所反思,看看有没有与个性化教育理念不一致的想法或做法,进行调整或者改进。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除了观察幼儿的能力之外,同时高度地关注这样的活动方式对不同水
平幼儿各方面的影响,如幼儿的态度、动机、兴趣的发展,幼儿自身学习特点和性格形成等方面所带来的影响,以真正确保在这一教育活动中实施修改化教育。
《纲要》中首先指出的是面向全体幼儿,那么我想自我个性教育是不是就比较偏重于刚才提到的第二种情况。举个例子,我们在游戏区域中设置的玩具材料都是具有层次性的,用来满足不同水平和发展状况的幼儿操作的需要。对于一种材料,我们在制作和投放的过程中,把它分为难、一般、容易三个层次。一个幼儿,如果能够比较顺利地操作较难的层次,我们就知道他在这方面的能力是强的;如果能够比较顺利地操作中间的层次,我们就知道他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如果幼儿连操作材料的“容易”这一层次都有困难,我们就能够了解他在这方面(材料所要发展幼儿的能力)的能力可能还有待加强。那么能力强、能力一般、能力弱的这些幼儿实际上是三个群体,在这三个群体中,教师面对的依然是全体幼儿,只不过是把全班幼儿更加细化,然后在小群体中再关注个体。
(三)家庭教育对大班幼儿在自主游戏中自我个性形成的因素
家庭教育与幼儿的个性形成关系密切,并将影响到孩子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个人成长。幼儿的个性并非是导致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前提条件,如果家长善于运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导,是可以改造儿童个性中的弱点和缺陷的;反之,如果家庭教育不得法,有的幼儿也可能出现行为异常。当前,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倍受社会所关注,由于他们所处的特殊环境,往往是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小太阳”、“小祖宗”,他们习惯于无条件地得到想要的一切东西,且不懂得和他人分享。因此说,溺爱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常常是培育利己型孩子的温床。由于没有兄弟姐妹,使孩子难以产生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的感情,而这种感情又是将来形成互助、互爱和集体主义道德观念的基础,也是谦让克己美德的源泉。
在独生子女教养问题上,其弊端可以概括为过度教育、过度保护和过度照顾。所谓过度,就是事无巨细,安排得好好的,管得死死的,父母总是围着孩子转,眼睛总是盯在孩子身上,担惊受怕,并由此产生许多无谓的烦恼。对孩子娇惯、溺爱往往又是独生子女家长的又一特点,孩子要吃什么就买什么,穿得要华贵,用得要高档,这种一味迁就,百依百顺的过度保护和照顾必然会娇宠孩子,造成孩子任性、不尊重别人,不懂礼貌。
做家长的应该使孩子体验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而不是父母的附属品,要相信孩子能独立地处理好自己的生活琐事,能够自由地探索周围世界,可以支配自己的行动。开放型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精神,也有利于孩子创造意愿的产生和创造活动的进行。
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抚养者和第一任教师,应该了解和掌握正确教育孩子、培养孩子良好个性的重要性和有关知识;同时要注意发挥家长的表帅作用,做到对孩子既爱护又严格教育,既宽容又不放任,在树立家长的教育责任心的同时,运用适当的技巧,培养孩子良好的适应能力,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四)大班幼儿在自主游戏中自我个性教育采取的有效措施
1.在自主游戏中应正面教育,防范在先。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过分的要求时,我们应注意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把道理给孩子讲清楚:这样做不对,为什么不对,怎样做是对的。孩子的是非观念正是在学习处理各种具体事情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转移、冷处理、适当惩罚等办法把难题巧妙化解。
2.冷处理。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撒泼时,可以先不要去理睬他,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心疼、怜悯或迁就,更不能和他讨价还价,可以采取躲避的方法,暂时离开他。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无趣而做出让步。例如,孩子在地上打滚,可采取不劝说、不解释、不争吵的方法,让孩子感到大人并不在意他的这些行为。当孩子闹够了,从地上爬起来时,我们可以说:我们知道你不开心,但你现在不闹了,真是一个好孩子。并表示出高兴、满意和关心,跟他讲道理,分析他刚才的行为对不对。
3.激将法。我们不能一味地严格要求孩子们去做任何事情,要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激发起他们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让孩子们多吃点苦,多经历点风风雨雨,这样他们以后才能坚强。对于孩子,我们不能一味地去哄,什么都听他们的,而应该采取一些激将法来面对他们。比如,对于那些比较调皮的孩子就应该用激将法。在适当的情况用一些激将法去对待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现在的孩子比较叛逆,他们的自尊心也比较强,我们可以在不伤害他们自尊心的情况下采取一些可用的方法去教育他们。
4.适当惩罚。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孩子任性不好好吃饭,不用多费唇舌,过了吃饭时间就把食物全部收走,一会儿他饿了要东西吃的时候可以适时教育,告诉他这就是不好好吃饭的结果。当然,任何“惩罚”都应以不影响幼儿生长发育为前提。还应该强调的是,教育孩子的时候,成人观点应保持一致。尤其在孩子任性时,教育者的意见要统一,要有坚持性、如果一会儿严,一会儿宠,那么孩子的任性只会愈演愈烈,很难得到改正。
二、最后,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自我个性表现在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言行中。而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决定了他们是否能真正尊重幼儿不同的自我个性,让每个儿童感受到老师的爱心,享受到教育的快乐。